湛江市公共建筑空调设计现状及发展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公共建筑变风量空调系统智能控制的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变风量空调系统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以及变风量空调的控制方法,分析了智能控制应用于变风量空调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并通过工程改造方案说明了变风量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的有点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智能建筑变风量空调智能控制节能一,概述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空调技术已在医院、宾馆、商店、办公楼等公共建筑中广泛应用。
另外,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已经成为楼宇自动控制管理系统(bas)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因此, 合理设计一个集节能、舒适、便捷于一体的空调控制方案是一项非常重要课题。
智能建筑是近年来建筑业重要的研究课题。
当今科技发展的时代,建筑智能化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提高。
智能建筑应当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舒适、便利、安全的环境空间。
谈到智能建筑环境,不得不谈到智能建筑中的公共建筑设备,公共建筑设备是智能建筑实现的基础,公共建筑设备的控制及管理维护是实现智能建筑环境精度要求及设备有效使用的保证。
而公共建筑设备控制又离不开能源,据统计,工业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40%~50%,我国的建筑能耗也占总能耗的30%以上,当今社会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所以,合理有效的利用能源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而在建筑能耗里,用于空调的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30%-50%,并且这个数值在逐年上升。
二,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变风量空调系统(简称vav系统)是通过变风量末端装置调节送入空调房间的一次风量,并根据送风管道的静压变化等相关参数调节空调机组的处理风量来控制某区域空调房间温度的一种空调系统。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为:空气处理机组、送回风系统、末端装置和相关的自动控制系统。
其中,变风量末端装置是变风量系统的关键设备,它根据室内温度调节器发出的关于室内温度高低的信号,自动调节送入房间的风量,达到控制室内温度、满足空调房间负荷变化的需求。
关于对公共建筑舒适性空调温度的探讨作者:徐晓宁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6期【摘要】分析了公共建筑空调的热舒适性的现状,指出了人们在公共建筑的热舒适受人体衣着薄厚及室内外温差的影响,阐述降低公共建筑的室内空调参数标准和改变空调温度的设定值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建筑节能举措;提出公共建筑夏季、冬季空调温度的建议值。
【关键词】公共建筑;空调温度;热舒适;节能中图分类号:TU831.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多年以来,我国公共建筑的空调管理比较粗放,空调温度设置不尽合理,导致能效不高,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增加了环境压力,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
实践表明,合理设置空调温度,科学管理空调的运行,既能提供比较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满足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需要,又能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加强空调使用环节的节能环保工作,已日渐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通行做法。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目前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
今年夏季用电高峰即将来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提前谋划,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空调节能工作。
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与热舒适公共建筑空调的室内空气基本参数主要是根据人体舒适感要求来确定。
(GBJ19—87)中规定:民用建筑夏季空调温度为24℃~28℃,冬季空调温度为18℃~22℃。
但是,目前许多从事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的人员认为夏季室内空气温度越低,冬季室内空气温度越高则热舒适程度越好。
在实际设计和运行中,夏季选取现行规范的最低值,甚至超出规范下限,冬季尽可能取现行规范的最高值,甚至超出规范上限,这不但造成能源的浪费,也不利于人体的热舒适感觉。
对于公共建筑夏季和冬季的空调温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影响热舒适多方面因素。
影响公共建筑空调温度的热舒适程度,不但与湿度、风速有关,而且与当时的室内外温差有关,与人们在公共建筑人体衣着薄、厚有关等。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空调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空调制冷系统采用夜间低谷电蓄冷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华南地区,峰谷电价差大,蓄冷的经济性比较显著。
通常认为蓄冷系统省钱不节能,原因是蓄冷系统夜间制冷能效低于常规无蓄冷系统,尤其是采用蓄冰技术时,制冷温度低,制冷机制冰过程耗电多,而白天放冷过程中,从较低温度的冷水转换为较高温度的建筑空调末端冷水,热力学损失较大。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居民的生活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电器设备,而电器设备在生活中也的的确确方便了人们的衣食住行。
空调作为城市居民必不可少的夏季常用电器,其性能的好坏关系着居民整个季节的身体舒适性,因此必须保证空调制冷的稳定性、可靠性。
传统的制冷空调系统对能源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电能的消耗,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居民的经济负担。
因此对于空调制冷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
1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空调技术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在美国发展。
我国空调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欧美,是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实现的。
如今,我国的空调技术大多来自国外,但这些技术并不是国外的核心技术,甚至有许多技术没有或只有很少的经济效益,而且不环保。
这种情况是行业竞争或节能减排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
因此,我国一直在自主研发空调技术,但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我国的空调系统制冷技术还远远不够成熟。
然而,空调行业现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落后。
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加速发展,中国已经处于过度消耗资源的阶段。
因此,降低能源消耗迫在眉睫。
空调制冷技术在能耗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制冷剂的应用。
空调制冷技术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制冷剂和制冷原理方面。
2空调制冷技术2.1新风精密空调系统新风一体化精密空调主要子设备包含风量调节阀、新风和回风混风箱、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
公共建筑集中式空调系统设计要点及研究发布时间:2023-07-05T02:23:48.842Z 来源:《科技潮》2023年9期作者:王伟欢[导读]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共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其中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江苏慧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摘要:集中式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空调系统,具有节能、便利、效率高等优点,但其设计和运行方法是决定空调系统运行效益的关键。
对此,本文以公共建筑集中式空调系统设计为研究对象,从暖通空调的设计出发,探讨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选型、管路、风口等方面的设计建议,以及提出一些对于优化集中式空调系统设计和提高其运行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集中式空调系统;暖通空调;设计方法;选型计算引言: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共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其中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集中式空调系统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已经成为公共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实际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设计和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对于公共建筑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公共建筑集中式空调系统设计分析1.空调系统装置类别分析单风管定风量直流式、单风管定风量一次回风式、单风管定风量二次回风式是集中式空调系统中常用的系统类型,它们都属于单风管系统,但在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方面有所不同。
首先,单风管定风量直流式系统中的冷水机组,能够将制冷产生的冷水通过管道输送到风机盘管中,作为制冷介质,而风机盘管则通过风机将冷水冷却后的空气送入室内,使室内温度降低。
在单风管直流式系统中,回风管道与送风管道是分开的,室内空气经过回风口进入回风管道,再经过过滤器等处理后进入冷水机组进行冷却,且经过冷却处理的空气再次经由风机盘管送入室内,从而实现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循环往复。
其次,单风管定风量一次回风式系统则能够借助温差送风,与传统单风管系统不同的是,单风管定风量一次回风式系统通过一次性回收室内回风进行混合处理,降低了新风进入空间的温度和湿度,从而提高了室内空气的质量和舒适度。
各地空调设计工况分析报告1. 引言空调设计工况分析是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建筑物特点和使用需求等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空调系统设计参数,提高空调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本报告旨在对各地空调设计工况进行综合分析,为空调系统设计者提供参考依据。
2. 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以下方法:1. 收集不同地区的气象数据,包括平均气温、湿度、风速等。
2. 调查各地区的建筑物类型和使用需求,包括建筑物面积、房间数量、通风状况等。
3. 采用计算机模拟软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建筑物参数,模拟不同地区的空调设计工况。
3. 分析结果3.1 北方地区在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供暖需求较大,空调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两种工况。
根据气候数据分析,北方地区的平均气温范围为-10至30,湿度较低。
建筑物多为多层住宅和办公楼,通风状况大致良好。
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应使用低温热源(如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同时考虑夏季制冷的需求,选用适当的空调设备。
3.2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湿度较高,冬季较湿凉。
平均气温范围为5至35,湿度适中。
建筑物类型多样,包括住宅、写字楼、商场等。
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应选择适应湿度变化的设备,并注重建筑物的隔热设计,以提高能效。
3.3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气温高,湿度大,四季如夏。
平均气温范围为15至40,湿度较高。
建筑物多为独立住宅和商业建筑,部分地区存在隔音和通风条件较差的情况。
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应选用高效制冷设备,并注重空调系统的除湿能力,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3.4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气候炎热,干湿季节明显。
平均气温范围为20至40,湿度较低。
建筑物类型多样,包括住宅、商业楼、工业厂房等。
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应选择适应高温和低湿的设备,并采取适当的隔热措施,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
3.5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温差大。
平均气温范围为-20至35,湿度极低。
建筑节能中暖通空调节能系统现状和技术措施建筑节能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其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更是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建筑节能的政策支持和力度,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在建筑能耗中,暖通空调系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如何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能成为了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暖通空调节能系统的现状和技术措施两个方面来探讨建筑节能中暖通空调系统的问题。
一、暖通空调节能系统的现状1.1 暖通空调系统对总能耗的影响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中的能耗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中的能耗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其中冷暖负荷和空调系统本身的能源消耗都是主要的能耗来源。
如何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成为了当前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任务。
1.2 暖通空调系统主要问题暖通空调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传统系统的能耗较高、运行效率不高、控制精度不够、设备老化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暖通空调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能耗较高,也给建筑节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能,以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在国外,一些先进的暖通空调系统已经被应用到一些大型建筑中,比如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很好地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实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而在国内,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还比较滞后,一些传统的系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
2.1 高效设备的应用为了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能,在设备的选择上需要注重高效设备的应用。
在空调系统中选择能效比较高的空调机组、风机、水泵等设备,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2.2 控制系统的优化控制系统是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关键部分,通过优化和调整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能效。
在系统的控制策略上采用智能化控制,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能耗。
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存在问题及成因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已成为社会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已占总能耗的28%。
其中,公共建筑由于建筑面积和能耗强度的共同增长,能耗总量持续增加,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办公建筑;空调系统;问题及成因引言对办公建筑能耗及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
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办公建筑的空调系统能耗比例都是最高的。
办公建筑空调系统主要存在制冷机组、人员操作以及后期维护等问题,因此,需给予深入的分析。
1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存在问题1.1制冷机组问题以北京市某报社为例,空调系统配置了3台额定制冷量为1707kW的离心式冷水机组。
在实际运行中发现,供冷期基本运行1台冷水机组就可以满足制冷要求,且冷水机组启停频繁。
由于冷水机组的配置数量与单台额定制冷量未充分考虑部分负荷条件下的运行要求,在实际运行中仅能依靠频繁启停的方式来解决。
测试期间:冷水机组日启动次数为5~11次,平均启动次数为7.5次。
日连续运行时间为41~161min,平均连续运行时间为83min。
冷水机组日启动时间间隔为1.5~3.4h,平均时间间隔为2.3h。
1.2人员问题多联机和分体空调需管理人员手动操作,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浪费严重。
公共建筑,每天早晚均需人工逐一开启或关闭每台空调,造成空调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对行政办公楼、实验室、教室等,工作人员/学生下班离开房间时忘记关闭空调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电能浪费;在夜间以及非高温、严寒过渡季节,时常会出现毋需开启空调而空调仍处于运行状态,即不能根据室外气候条件实现对空调的启停控制,造成空调用电浪费。
1.3后期维护问题空调设备维护保养严重缺乏。
未能按时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通常情况下,空调管理者仅在空调运行出现问题、无法运行等情况才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以致空调运行效率下降、电耗上升。
我国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在分析我国的气候分布、实际国情及未来节能减排面临的任务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指出绿色空调将是我国今后建筑空调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减排;绿色空调1 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加之我国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公共建筑空调在城市中的使用规模越来越大、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使用时间也越来越长,空调能耗在公共建筑能耗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据统计,我国历年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平均为19.8%,在我国大中城市,夏季空调、冬季采暖与供热所消耗的能量占建筑物总能耗的40%-50%。
特别是冬季的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的大量使用,给大气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随着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的提出,未来我国节能减排的任务日趋繁重。
显然,建筑物污染控制和节能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优先领域,而能耗比重较大的公共建筑空调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2 我国建筑空调系统的现状(1)压缩式水冷冷水机组压缩式水冷冷水机组+锅炉这种形式在我国公共建筑项目中应用比较普遍,曾经在较长时间里占主导地位。
压缩式水冷机组一般采用离心式冷水机组或螺杆式冷水机组,通常是离心式机组和螺杆机组混合使用。
活塞式的冷水机组由于能效比低下,在目前的公共建筑项目中已经极少采用。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后期主要采用燃油锅炉,主要燃料为轻油,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前几年,燃气锅炉逐渐取代燃油锅炉,特别是西气东输线路贯通后。
压缩式水冷冷水机组+市政蒸汽这种形式主要应用在离市政蒸汽供应点比较近的地方。
热源利用接入的市政蒸汽,采用板式热交换器置换成热水,供冬季的空调采暖。
(2)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作为节电、节能,无污染大气环境的空调冷热源已被广泛应用。
数据中心空调设计的要点浅析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东省湛江市,数据中心第一通信机楼建筑面积29916.4㎡,建筑层数为8层,建筑高度为44.5m,首层层高约5.7m,2至8层层高均约为5.4米,耐火等级为一级,属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2、设计计算参数2.1 室外气象设计计算参数(地点:湛江)本数据中心室外计算参数采用GB50736推荐的气象参数,具体计算参数见表12.2 室内设计参数本数据中心各功能房间室内设计参数见表23、空调系统设计3.1 负荷计算本数据中心采用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ACS空调负荷及分析软件进行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
冷负荷综合最大值(含设备发热量)为20.07MW,其中电子信息设备耗电量的97%左右都转换为热量。
3.2 制冷系统首层设置制冷机房,终局设置1套冷源系统,冷水主机采用水冷电压缩离心式/螺杆式冷水机组。
系统选用6台1300 USRT水冷式离心冷水机组+1台410RT水冷式螺杆冷水机组,预留30%容量,能满足整栋建筑约130%的空调负荷需求。
满负荷运行时,开启系统5台1300 USRT水冷式离心冷水机组,1台1300 USRT水冷式离心冷水机组及1台400RT水冷螺杆式冷水机作为备用,保证其中任意一台冷水机组可以随时进行检修和保养从而保证机楼24小时不间断运行。
50%负荷运行时,开启系统2台1300 USRT水冷式离心冷水机组+1台400RT水冷式螺杆冷水机组上述冷水机组、冷水泵、冷却水泵设在一层制冷机房内,冷却塔设在屋面上。
系统选用的主要设备规格见表3。
3.3 冷冻水系统冷水为一级泵变流量系统,可根据末端水量变化调节水泵频率从而调节流量,但需保证冷水主机的最低流量要求。
由冷水机组降至10℃的冷水进入供水环网总管,设两个回路把冷水送至各末端设备。
16℃的回水汇入回水环网总管,经水过滤器、冷水泵加压后再返回冷水机组。
膨胀水箱设在屋面上,其补充水来自给水的高位水箱,溢流及排污水接至屋面排水沟,系统高点设自动排气阀,系统低点设放水、排污阀。
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主要问题及提高能效的措施探究摘要:随着暖通空调系统在公共建筑中的普及和人们对室内环境高品质的追求,做好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效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怎样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对空调系统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完善改进,充分有效的用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主要问题;技术措施1暖通空调系统提高能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当下,建筑的耗能在各个行业整体能耗中占据的比例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而在建筑耗能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耗能占据了接近一半甚至更多。
随着建筑面积的不断增大和暖通空调的广泛应用,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效,实现暖通空调领域的节能。
2暖通空调系统能效低2.1暖通空调设计不完善现代公共建筑的功能日益丰富,内部结构也更加复杂化。
暖通空调作为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成分,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要根据公共建筑的内部情况,合理设计管道走向和整体分布。
但是管理部门对相关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设计人员在制定暖通空调的规划布局时,缺乏必要的信息支持和严密的校验,造成设计存在诸多漏洞。
不仅增加了暖通空调的投资运营花费,不利于建设单位的成本控制;而且,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设备选型较大,富裕系数较高等问题,既增大了初投资,在运行工况偏离设计工况,也增大了建筑能耗。
2.2运行管理体系不健全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及关系到设备的选型设计,同时后期运行管理和维护对系统的节能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近年来多起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的故障原因分析,大致可以将其能耗问题分为人为原因和系统自身原因。
其中,系统自身问题是指由于暖通空调所选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或是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老化、磨损问题。
人为原因则是日常的系统管理工作不到位,对于一些安全隐患或能耗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之所以出现上述两类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暖通空调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一是缺乏足够数量的专业维护和检查人员,导致整体性的系统检查工作难以及时开展;二是部分运维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不能按照工作要求进行定期的系统维护,给暖通空调的高能效埋下了隐患。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摘要:对于高大空间的公共建筑来说,它具有非常多的功能性,设计样式较为复杂,在实际的修建过程中存在很多技术难点,特别是对于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来说,在该项的施工中不仅要满足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每一位用户的需求,同时也要具有安全节能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整体的合理性、完善性。
本文介绍了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特点以及要点,设计内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大空间;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0引言通风采暖以及空气调节系统是公共建筑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层高过高,单独的采暖或者单独的空调系统满足不了冬季对室内温度的要求,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对于暖通空调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使其功率也较大,因此一般会采用集中空调系统。
这种空调在运行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并且伴随有很大的噪音,因此相应的技术人员要通过科学有效的设计来合理解决暖通空调系统的能量消耗,减弱其噪声问题,并确保暖通空调系统能高效运行。
1 高大空间暖通空调系统的特点分析高大空间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由于高大空间建筑功能和工艺要求复杂,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空调系统负荷特性和使用时间不一,为达到节约能源、提高整个项目空调系统能效比的目的,可根据区域采用综合冷热源。
比如一商业综合体,由酒店大堂、客房、办公等组成,本项目的集中热源设置锅炉房,所产生的热水用于生活热水系统,、空调的热水系统。
集中冷源系统以电力驱动压缩式部分带热回收形式的冷水机组为主,辅助设置水蓄冷系统及地源热泵系统。
冷水机组回收热量用于生活热水加热,以节省运行能耗。
地源热泵系统产生的热量结合水蓄冷系统设置水蓄热系统。
冷源系统另外设置水-水换热器,通过与冷却水换热获得空调冷水,节省空调运行能耗。
由于冷热源及其他配套设备主机荷载较大,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考虑冷热源设备的合理安装位置,根据整个运行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来进行优化,确保主机控制及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探讨公共建筑的空调节能摘要:通过对公共建筑耗能现状的分析,从公共建筑自身的外围护结构、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值、空调水系统等方面着手,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
关键词: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控制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ublic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from public buildings the periphery of the structure, protect their indoor air conditioning temperature value, air conditioning water system to realize the energy saving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ntrol.Keywords: public building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nergy control1 公共建筑耗能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迅速增长,安装了空调的公共建筑越来越多,而随之引发空调的高能耗成为人们追求高品位生活环境的代价。
在公共建筑的电耗中,空调用电的比重较大,占到30%~60%,因此对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围护结构的节能近年来,公共建筑采用透明大玻璃幕墙作为外围护结构,几乎成了建筑专业流行的立面设计表现手法。
它的广泛使用,加剧了空调负荷。
因此,设计尽量少采用幕墙玻璃,外立面窗与墙比尽可能小,必须使用时应采用中空玻璃,另外在空调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冬季的热能损耗和夏季的太阳辐射得热量。
3 改变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值公共建筑的空调系统需使空调房间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达到给定要求。
日前有些空调房冬季的室内设定温度较高,夏季室内设定温度较低,这一现象不仅消耗了额外能量,而且过冷或过热也会使人感到不舒适。
公共建筑中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的几点思考作者:陈丽珍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9期摘要:当前我国特别重视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讲求绿色可持续发展,注重节能减排,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但是在很多行业里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一直都特别巨大,能源危机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其中在城市里的公共建筑更是成为了使用能源的大户,尤其是暖通空调系统的高度普及,由此带来的高能耗的问题也日趋明显。
因此,对公共建筑内暖通空调的节能技术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试从对公共建筑中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以及采取的对策措施这两点来进行探究。
关键词:公共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对策措施中图分类号:TB657文献标识码: A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进入腾飞的时代,每一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随之而来各种能源、环境问题也开始凸显。
我国是能源消耗的大国,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能源。
能源支持着国家大的发展,也支持着各种机器的使用,其中就包括了暖通空调。
现在大家对于暖通空调的需求越来越大,几乎每家每户都安装了一台。
尤其是在公共建筑内,暖通空调更是成为了制冷、制热的首选,而且公共建筑中的空调系统能耗远远超过普通民居的能耗,其能耗是普通民居的15~20倍。
以此排放出的温室气体也就一直居高不下,加剧了温室效应,很不利于我国的环保。
因此,对公共建筑内的空调系统进行节能设计就变得十分必要。
一、对公共建筑内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说起暖通空调,我们首先应该清楚什么是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是指负责暖气、通风及空气调节的系统或相关设备;暖通空调系统可以控制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正是因为暖通空调具有如此多的功能和优越的性能,才备受人的青睐,在公共建筑中被广泛使用。
但是,由于暖通空调在设计上的不合理导致了耗能高,并且能源的利用率低,这些种种的不足都需要对暖通空调进行节能设计。
(一)对暖通空调进行精确计算在对暖通空调设计的时候首先就要对其进行精确地计算,这个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技术应用研究【摘要】空调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空调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对电量的需求较大。
我国的大部分空调系统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的控制,这就使空调控制系统形同虚设,不能起到节约能耗的作用。
本文针对我国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现状、主要的节能控制技术和节能控制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技术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技术种类较多,在我国智能建筑中经常被应用,但由于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导致空能节能工作不能有效的落实。
在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技术中,要对系统各个环节的负荷进行分析,利用空间距离原则对空调系统进行划分,这样才能做好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
一、我国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现状(一)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能耗也随之上涨。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大型公共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公共建筑的耗电量远远超过了普通住宅的耗电量,是能源消耗量较大的建筑类型,具有一定的建筑节能潜力。
空调系统作为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条件建筑物内部的环境,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损耗大量的能源。
所以说,要想做好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就必须做好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
不同的建筑空调系统的能耗也不同,在采用空调系统节能使要选用适当的技术进行节能控制,优化空调系统,进而达到公共建筑的节能的目的。
(二)要想做好空调系统的节能工作必须做好各个部件的控制工作,空调系统的控制具有较多的干扰性、控制对象、可变性和被控制量的相关性。
空调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调节室内空气温度环境,在使用空调系统时,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日光、人员和空气等,这些因素都能对空调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由于空调系统的使用环境和建筑物的情况各不相同,这就导致空调系统的控制对象呈多样化趋势发展。
空调系统调节的对象是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的。
空调系统一般分为冬季工况和夏季工况,这就使得空调系统的控制变得较为复杂和多样,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空调系统的研究和发展。
空调制冷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对于居住的舒适性和温度的适宜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所以,近年来我国加大国内制冷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进一步加强综合管理,应用先进的冰蓄冷技术、空气源热泵技术以及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等满足我国当前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要求,结合当前的实际需求不断推广空调制冷技术,使当前各个领域都能够有效的调节温度,实现人们居住舒适度、食品的保鲜度以及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发展趋势引言对空调制冷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能够进一步加强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的综合管控,有效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进一步对食品以及其他行业的温度调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空调制冷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领域,促进加工食品、冷藏、冷冻、建筑施工以及生物科学等行业发展,为我国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通过研究空调制冷技术能够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进一步实现新型材料以及新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1国内制冷技术的研究现状在制冷环节进行时,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和自然物质进行制冷剂的应用,在第一阶段大多使用天然的制冷剂像乙醚和氨等,虽然这些制冷剂能够在自然界中直接提取,但是受科技水平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提取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效率不高质量不好的问题。
氟利昂是一种热力性能较好的制冷物质,已经逐渐将传统的乙醚和氨取代,但是在制冷剂发展初期,大量的使用氟利昂会破坏地球的臭氧层,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和生活。
所以,近年来氟利昂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逐渐使用丙烷以及氨等,成为最新型的制冷剂。
同时,在制冷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
热声制冷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制冷技术,与传统的制冷系统相比,热声制冷技术能够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一步发挥其优势,只需要使用惰性气体或者其他混合物就能够加强整体温度的管控,也能够避免对环境和臭氧层造成影响。
关于公共建筑空调工程设计能效比限值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耗现状目前,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7%。
其中,北方城镇建筑采暖和农村生活用煤约为1.6 亿吨标煤/年,占我国2004 年煤产量的11.4%;建筑用电和其它类型的建筑用能(炊事、照明、家电、生活热水等)折合为电力,总计约为5500 亿度/年,占全国社会终端电耗的27%~29%,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迫在眉睫。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单位面积耗电量为住宅的10~20 倍,能源浪费现象严重,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对于南方地区的公共建筑能耗中,空调系统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0%~60%,故空调系统的节能是公共建筑节能的关键。
目前,我国中央空调系统的冷水机组主要以电力为主,其单位面积能耗因建筑所处的气候区以及建筑类型有所差异。
例如,北京中央空调系统单位面积平均耗电量约为20~120kWh/(m2·年)。
其中,政府办公建筑能耗约为30kWh/(m2·年),甲级写字楼约为20~70 kWh/(m2·年),酒店约为30~70kWh/(m2·年),大型商场约为70~150 kWh/(m2·年)。
其中冷源一般为10~50kWh/(m2·年),而输配系统(水系统和风系统)电耗却高达10~70kWh/(m2·年),可见输配系统的运行能耗是目前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大户;重庆市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单位面积能耗也不等,有的高达160W/m2,有的只有76W/m2,平均值为129 W/m2,其中商场和酒店的平均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分别为34.59%和34.13%;上海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单位面积能耗平均值为127 W/ m2;武汉市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单位面积能耗平均值为115.6W/m2;均高于日本东京的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单位面积能耗平均值112.8W/m2。
我国空调能效的评价指标在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宾馆酒店建筑兴起,由于这类建筑普遍采用了中央空调系统,故能耗大幅度增加。
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关键技术及其效益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对于公共建筑中的暖通空调的使用变得非常广泛,随着对室内环境的不断提高,对于公共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能效的提升显得非常重要。
虽然,公共暖通空调系统是一种公共性设施,但是随着我国能源的不断短缺,这种大型的能源消耗设施的适应,必然会造成一定的能源消耗,只有不断的提升其工作效率,将能源合理的进行转化才是最重要的,这有利于我们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社会。
关键词:公共建筑;暖通空调;能效;提高方法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很多的公共建筑红都已经普及了暖通空调系统,这样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
但是这样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能源消耗问题。
目前,在各个行业中,建筑业的能源消耗使最高的,而随着我国提出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能效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效率、低能耗的暖通空调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建筑商的青睐。
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将暖通空调的能耗问题进行考虑,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不断的改善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满足现代社会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下面本文通过结合当前暖通空调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今后公共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节约。
1提升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效的意义日常生活中暖通空调系统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人们享受到了其给我们带来的舒适,目前暖通空调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但是,根据不完全统计发现,暖通空调的能耗是整个建筑行业中消耗最多的,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建筑中,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服务的质量,其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还在不断的上升。
并且随着我国公共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冬季与夏季时,暖通空调的能耗消耗更加惊人。
因此,对于公共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效问题,必须要加强进行解决,通过完善各方面的设计,将使用中的暖通空调系统能耗进行降低,最大化的提升其能效转变的效率。
湛江市公共建筑空调设计现状及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对广东省湛江市公共建筑的空调设计现状作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特别是节能环保作了探讨。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tatus quo of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of public buildings in guangdong zhanjiang, and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especially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公共建筑;空调设计;现状;发展
key words: public buildings;air conditioning design;status quo;th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089-02
0 引言
本文所说的公共建筑空调设计,指的是酒店、大型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建筑物的空调设计。
近年来,随着湛江经济建设的发展,房地产业如恒大集团、保利集团、万达集团的进入,兴建了许多的房屋写字楼、酒店、商业金融建筑,如已投入使用的君豪酒店,正在兴建的喜来登酒店等等。
1 湛江市公共建筑空调设计回顾及现状
湛江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地处南亚热带,背靠广阔大陆,湛江全年气温较高,年气温年均23.2℃,7月最高,月平均为28.9℃,
最高曾达38.1℃,1月最低,月平均为15.5℃。
具有常年高温、台风频繁,夏秋多雨,冬春干旱的特点。
面临浩瀚的南海,形成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湛江市长年似夏,空调使用时间超半年之久,且长年需要除湿,高温的气候条件导致了为维持人体的舒适性要求,夏季需要长期供冷。
湛江能源结构单薄,没有城市热网,虽有天然气(价格偏高),高层建筑大多采用冷暖中央空调,因此高层建筑空调冷热源只能自成体系,近年新建的商住两用写字楼、高档住宅大多放弃中央空调,在用地紧张、初投资短缺的项目中往往矛盾较为突出,选用投资、计费、使用更为灵活的户式中央空调机组,空调冷热源选型难度较大。
1.1 空调冷热源设备选型现状空调冷热源设备是空调设计多年来的热门话题,也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它对空调系统稳定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建筑设备中投资比例最大,运行费用最高,空调冷热源设备选型应根据建筑物空调规模、功能及用途来界定,湛江地区能源结构单一,没有城市热网,选择狭窄,所建地区气候、能源结构、政策、价格及环保规定等众多因素都对它有干扰,空调冷热源及设备的选择有几种方案组合,目前只能采用电力作为空调能源,有如下几种:①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供冷供热。
②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机组供冷供热。
③电制冷+电热水机(炉)供热。
④电制冷+燃油(燃气)炉供热。
如何结合具体工程项目选定合理的冷热源组合方案,各地能源结构、价格都是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要想达到技术经
济最优化,实现这一目标是相当困难的,它都会受到环保、国际国内能源供应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1.2 空调系统形式现状对于设计者来说,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应该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以最低的能耗,达到最舒适的室内环境,空调系统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系统应达到运行经济;二是在选择空调系统时,为保证用最少的一次投资来满足特定建筑物的使用要求,要根据所在地区气象条件及能源供应状况、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负荷变化情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与此对应,空调设计人员应加强两个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一是不断学习借鉴、吸收、采纳新的设计方法、设备和新的空调系统形式;二是总结和研究各种空调方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经验及教训。
湛江地区的经济发展还不充分,大量的工程设计和建设都是采取经济优先的原则,随着空调的普及,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及控制标准不可能达到先进国家水平,办公楼、酒店、高档公寓基本上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调方式,商场、餐厅、公共建筑等大面积公用场所采用低速风管送回风系统。
由于受产品和投资条件限制,当然也受设计人员观念的制约,变风量系统(vav)在湛江还没有一例工程采用,变风量系统的采用能够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增加人体舒适度,并能采用变频调节有效地节省能源消耗,在有条件的工程中应该积极采用。
置换式通风空调方式以其独特的优点普遍适用于一切以舒适性为目的的公共场所,如影剧院、体育馆等。
其下送风
的方式可使清洁的送风气流首先进入室内人员有效活动区,形成人员活动区良好的空气品质,同时形成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层和温升梯度,提高了排风和回风温度,可节省夏季运行能耗。
由于是下送风,送风温度相对不高,对于全空气系统的运行,加大了过渡季利用新风自然供冷的潜力,延长了其节能经济运行的周期,从而进一步增大了节能效益。
在湛江剧院空调设计中,应用了剧场座椅下送风的工程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空调效果,但在高温高湿的地区应用该空调方式时,必需有系统热湿惰性较大、静压性能较好的送风静压空间,另外在垂直高度较大的大空间里必须重视气流组织,防止送风盲区的出现。
1.3 空调系统运行现状我们需要调查、分析、总结空调系统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对空调设计是否科学与合理的最好、最权威的检验,就是检验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这样做有助于空调设计水平的提高。
目前,湛江地区空调实际运行效果和空调运行管理水平不高,主要是因为空调设计中存在和遗留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说,缺乏专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系统的运行管理只能凭经验掌握,达不到高质量的运行管理,管理人员仅能应付一般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大多数空调系统除主机外控制水平不高,湛江地区空调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从空调设计来说,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风系统设计时不经过阻力计算同样存在风机偏离设计工作点,严重时不但影响空调器正常使用甚至会烧毁电动机,大风量超载运行,振动和机械噪声均加大。
②水环路系统设计时不经过认真的水力平衡
计算,很多工程水环路之间的阻力不平衡所引起的水力工况失调,滥用水力平衡阀导致系统水力失调,影响空调系统的正常使用,导致空调系统运行成奉和能耗的增加,大多是靠加大系统水流量来掩盖。
③在大空间空调设计时由于设计方法不合理,导致垂直温度梯度过大,导致一些房间温度偏高或偏低,送风系统不合理或用户装修不注意末端设备的布置和调整,影响空调使用效果。
④设计时未从全年节能运行的角度出发,一方面不能满足室内空气品质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不能满足过渡季节用全新风供冷的要求,在过渡季节可采用全新风供冷的情况下未设计足够的排风,未充分考虑利用新风供冷。
⑤设计时冷负荷取值偏离实际值较大,不能保证空调系统在负荷变化时运行的稳定性和调控性,冷热源设备装机容量偏大,水泵选型偏大,系统配置不合理。
2 湛江可持续发展的节能的空调设计发展探讨
dsm技术的实施关键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调动和发挥全社会的力量,以使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普及。
空调系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部分负荷状态下运行,部分负荷状态下空调系统的能效比会降低,因此,空调设计的任务就不仅是考虑在设计工况下的效率,而且要将系统全工况下的运行性能调整到最佳。
用国外寿命周期分析的理论来说,就是无论从投资和节能环保的角度来看,在建筑从建设到报废的使用年限里要达到最低的建筑能量消耗。
空调设计者就不能仅限于掌握专业技术知识,而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来扩充知识结构、更新知识观念。
所谓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一方面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
鉴于我国的能源使用现状和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未来的较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
可持续的空调设计对暖通空调设计人员来说需要进行观念的重新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的拓展深化和知识结构的改造完善,同时也需要外部市场条件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有合理的设计收费和充足的设计周期,才能够保证和激励空调设计人员聪明才智的发挥。
3 后语
随着湛江市天然气的普及,单一的电能源空调设计能否改变?节能、环保是每一个空调设计者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吴世凤.空气压缩机系统余热回收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2012(24).
[2]吴世凤.工程热力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2(s2).
[3]钮武平.浅谈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水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价值工程,2012(29).
[4]山海峰,罗琤.某办公楼空调系统送风量设计计算[j].价值工程,2011(12).
[5]张桥,孙志学.空调遥控器人机分析及设计[j].价值工程,
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