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精品:13《电场强》(可编辑)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47
高中物理 电场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电场强度课尾导学【学习目标】1、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2、理解电场强度,会用电场强度描述电场3、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4、加深比值定义的理解学习方法指导:a )体会局部探究的思路课前自学【基础知识自学】一、电场电荷的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的物质,称为由它产生的 。
如图1所示,电荷A 与电荷B 的作用过程为:电荷A 的周围存在电场,电荷A 是通过自身产生的电场对电荷B 产生作用,相对应的,电荷B 也是通过周围产生的电场对电荷A 施加力的作用。
电场和磁场已被证明是一种,并且是互相联系的,统称为 。
电磁场在空间传播的速度与光速 。
电荷产生的电场称为静电场。
二、电场强度1. 定义电场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对场中的其他电荷具有 ,研究电场的性质从 入手。
用来 电场是否存在及其 的电荷称为试探电荷,试探电荷的 和 必须充分小,对于所研究的电场不产生明显的影响。
能够激发或者产生所研究的电场的电荷称为 ,或 。
如图2所示,我们要研究电荷Q 周围的电场,研究方法就是在电荷的周围取一点A ,在A 点放入一个小电荷q ,通过q 的受力情况来判断A 点图1的电场。
在这里Q 为电荷,q为电荷。
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个位置所受的与试探电荷的的比值定义为电场强度。
图22.定义式: .3.单位:或。
4.矢量性电场强度的方向规定为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的方向相同,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静电力的方向与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三、点电荷的电场1.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
2.点电荷电场强度方向当Q为正电荷时,E的方向。
当Q为负电荷时,E的方向。
三、电场强度的运算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也就是运算遵从。
四、电场线1.电场线可以了解和描述电场中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是画在电场中的一条条的曲线,曲线上每点的表示改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2.电场线的特点:①电场线从或出发,终止于或。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收集整理第3节 电_场_强_度1.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是用来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其定义式 为E =F q。
3.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规定为正 电荷在该点所受的静电力的方向。
4.电场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的线,其疏密程 度表示电场的强弱,其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5.匀强电场中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其电场线是间隔相等的平行直线。
电场、电场强度 [自学教材]1.电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它的性质是传递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其中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叫静电场。
(1)电场和磁场统称为电磁场,电磁场是一种特殊物质,也有能量、动量。
(2)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3)电场是客观存在的。
电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试探电荷与场源电荷(1)试探电荷:如图1-3-1所示,带电小球q 是用来检验电场是否存在及其强弱分布情况的,称为试探电荷,或检验电荷。
图1-3-1(2)场源电荷:被检验的电场是电荷Q 所激发的,电荷Q 称为场源电荷,或源电荷。
3.电场强度(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静电力F 跟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2)定义式:E =Fq。
(3)单位:牛/库(N/C),伏/米(V/m)。
1 N/C =1 V/m 。
(4)方向: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静电力的方向相同。
(5)物理意义: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与试探电荷受到的静电力大小无关。
[重点诠释]1.试探电荷的特点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和尺寸都很小,放入试探电荷后不引起原电场的明显变化,即忽略它所产生的电场。
2.对电场强度的理解(1)公式E =F 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该式给出了测量电场中某一点电场强度的方法,应当注意,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由电场本身决定,与是否测量及如何测量无关。
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精品教案目录第一章静电场 ................................................................... - 2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 2 -1.2库仑定律................................................................ - 5 -1.3.1电场强度.............................................................. - 7 -1.3.2专题:静电平衡....................................................... - 12 -1.4电势能电势........................................................... - 15 -1.5电势差................................................................. - 17 -1.6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 - 19 -1.7电容器与电容........................................................... - 21 -1.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23 - 第二章、恒定电流 .............................................................. - 26 -2.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课时).......................................... - 26 -2.2、电动势(1课时)...................................................... - 28 -2.3、欧姆定律(2课时).................................................... - 30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课时).......................................... - 32 -2.5、焦耳定律(1课时).................................................... - 34 - 第三章磁场 ................................................................... - 37 -3.1 磁现象和磁场(1课时)................................................ - 37 -3.2 、磁感应强度(1课时)................................................ - 39 -3.3 、几种常见的磁场(1.5课时)........................................... - 41 -3.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1.5课时)................................... - 44 -3.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课时)........................................ - 47 -3.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2课时+1练习)............................................................. - 49 -第—章静电场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高中物理选修3-1电场强度教学设计作者:高宏娟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一.教材分析教科书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入手,引入了电场强度的概念,明确它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本节主要由“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几部分内容组成。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陌生的内容,且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磁场,从有关媒体上可能知道电场这个概念,这些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
并且在前两节已经学习到了点电荷的概念和库仑定律的知识,这是本节课用物理规律推导电场强度定义式的基础。
教师应进行适当启发引导。
三.核心素养通过《电场强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探究活动的体验。
并领略理想模型法、比值法、类比法等物理学研究方法。
让学生体验探究物理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同时学习科学家严谨科学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以“电荷间相互作用如何发生”、“如何描述电场的强弱”两大问题为主线展开,具体操作思路是:1.学生自学电场,培养学生阅读、汲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实验模拟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3.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电场强度概念的理解,探讨点电荷的电场及场强叠加原理。
五.教学目标1.粗略了解物理学史上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认识过程。
2.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形态。
3.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
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4.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5.知道场强的叠加原理,并能应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6.利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知道匀强电场的特点。
六.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2.理解电场、电场强度的概念,并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教学难点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