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 实用 方案 设计 电气------某电厂2×300MW机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151
XX电力集团公司XX发电厂二期#3、4机组施工组织专业设计(电气专业)批准:李风华审核:张崇尧岳西山编制:王金存XX电力建设工程公司2001年10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及特点-----------------------------------------------------------------------------------------------13 主要工程量-----------------------------------------------------------------------------------------------------5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措施--------------------------------------------------------------------------------------81 大型变压器安装-----------------------------------------------------------------------------------------------82 封闭母线安装--------------------------------------------------------------------------------------------------93 共箱母线安装-------------------------------------------------------------------------------------------------104 主厂房接地----------------------------------------------------------------------------------------------------115 6KV、400配电装置安装------------------------------------------------------------------------------------116 低压厂用变压器安装----------------------------------------------------------------------------------------127 汽机房行车滑线安装----------------------------------------------------------------------------------------138 二次接线-------------------------------------------------------------------------------------------------------139 全厂电缆-------------------------------------------------------------------------------------------------------1410 保护自动装置调试及高压试验---------------------------------------------------------------------------1511 冬雨季施工---------------------------------------------------------------------------------------------------18 第三章施工综合进度计划----------------------------------------------------------------------------------------201 里程碑计划----------------------------------------------------------------------------------------------------202 施工综合进度计划-------------------------------------------------------------------------------------------203 工期保证措施-------------------------------------------------------------------------------------------------21 第四章资源配置计划----------------------------------------------------------------------------------------------221 主要材料、设备交付计划----------------------------------------------------------------------------------222 劳动力配置计划----------------------------------------------------------------------------------------------223 外委加工材料计划-------------------------------------------------------------------------------------------23 第五章施工管理与组织-------------------------------------------------------------------------------------------241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242 岗位职责-------------------------------------------------------------------------------------------------------243 施工技术管理-------------------------------------------------------------------------------------------------274 材料管理-------------------------------------------------------------------------------------------------------30 第六章质量策划与控制-------------------------------------------------------------------------------------------311 质量目标-------------------------------------------------------------------------------------------------------312 质量管理网络-------------------------------------------------------------------------------------------------313 质量保证措施-------------------------------------------------------------------------------------------------31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管理----------------------------------------------------------------------------------------361 安全目标-------------------------------------------------------------------------------------------------------362 安全管理网络-------------------------------------------------------------------------------------------------363 安全保证措施-------------------------------------------------------------------------------------------------36 第八章环境管理----------------------------------------------------------------------------------------------------401 环境目标指标-------------------------------------------------------------------------------------------------402 环境管理网络-------------------------------------------------------------------------------------------------403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404 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措施-------------------------------------------------------------------------------------405 关于防止变压器油对环境污染的措施-------------------------------------------------------------------406 应急准备及响应----------------------------------------------------------------------------------------------41第一章工程概况1 编制依据1.1XX电厂#3、4机组主体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1.2XX电力公司技术管理体系文件1.3XX电力公司环境体系程序文件1.4XX工地《质量体系策划书》1.5XX工地《施工技术、计划及文明施工管理办法》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7《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气装置篇1.8《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及《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1.9电力设计院施工图2 工程概况及特点2.1 电气主接线XX电厂二期工程#3、4机与系统连接只有220kV一个电压等级,两台发电机均采用单元接线方式接入220kV系统。
第26章热电厂2×300MW供热机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6.1 工程概况26.1.1工程简介热电厂新建2×300MW供热机组工程由**电力公司投资建设,本工程A、B标段由**电建四公司承建。
(一)项目概述1 工程名称:热电厂2×300MW供热机组工程2 建设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市3 工程规模:新建2×300MW供热机组。
4 工期要求:2004年7月15日开工,2006年12月31日完工(二)地理位置厂址位于河套断陷带的凹陷区内,河套断陷带在阴山隆起与鄂尔多斯隆起之间,西界为狼山山前断裂;东界是和林格尔断裂;北界为阴山山前断裂;南界为鄂尔多斯北缘断裂。
广阔的河套盆地东西长约440km,南北宽约40~80km。
(三)气象条件本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一般年份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暂,冬春季多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日照率高,无霜期短,蒸发量大,降雨一般集中在8~9月。
累年平均气压898.4hPa。
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35.3℃。
累年平均相对湿度48%。
累年平均降水量154.2mm。
累年最大风速20.0m/s。
累年最大冻土深度为138cm。
(四)厂址工程地质厂址位于黄河北岸冲积平原上,建筑场地类别为中软场地土Ⅲ类。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厂址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26.1.2施工特点(一)设计的主要系统特征1、热力系统:主厂房按常规布置。
锅炉紧身封闭。
采用2×300MW亚临界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供热机组。
主蒸汽、再热蒸汽、高压给水均采用单元制。
设置旁路系统。
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
两台机组设计六台电动调速给水泵。
2、燃料供应系统:采用铁路运输,经包兰铁路和电厂专用线进入电厂。
采用翻车机卸煤,每台翻车机下设2个受煤斗,煤斗下装设皮带给煤机,向双路受料胶带机给料,并将煤送至主厂房。
在我国电能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下,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等环节组成的整个电力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发电行业更是重中之重。
作为一种将天然的一次能源通过动力发电装置直接有效地转换为清洁、传递速度快的二次能源(电能)的行业,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以2台300MW的发电机组为核心的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一次设计是我本次重点研究的问题。
在火电厂中电气主接线设计中,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对线路方案选择和主接线上设备选择都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本文将从电气主接线方案选取开始,对以主变压器和发电机组为基础的发电厂电气设备做出选择。
其次,短路电流的计算作为本设计重点,为设备选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通过本文设计的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一次设计,不但能为我国高用电企业的飞速发展提供有效保障,更为整体经济发展做出了坚实的厚盾。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短路计算设备选型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wer industry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ntire power system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in nowadays China .The power industry is the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especially .As a kind of industry using generating devices transforming primary energy into secondary energy(electricity) effectively ,it is obviously important.The electrical part of power plant design with 2×300MW generating units as the core is my key research. In the thermal power plant’s main electrical wiring design, reliability ,economy and safety of selection in route have irreplaceable effect.This paper will start from the electrical main wiring scheme selection and make choices about 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power plant which based on Main transformer and generator set. Secondly, the calculation of short-circuit current as the focus provid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equipment.The thermal power plant electrical design of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design, not only providing China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enterprises, but also made a solid thick shield of the whole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power plant electrical wiringshort-circuit calculation equipment selectio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1 绪论 (1)1.1 火力发电的特点及发电过程 (2)1.2 火力发电厂的电气一次设计 (2)1.3 拟定设计环节和设计要求 (3)2 电气主接线设计 (5)2.1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与要求 (5)2.2 接线方式简述 (7)2.2.1 单元接线 (7)2.2.2 单母线接线 (8)2.2.3 单母线分段接线 (8)2.2.4 双母线接线 (9)2.2.5 双母线分段接线 (10)2.3 电气主接线方案比对及分析 (10)2.3.1 方案一接线分析 (11)2.3.2 方案二接线分析 (12)2.3.3 方案的选取 (13)2.4 厂用电接线设计 (14)3 关于发电机与主变压器 (15)3.1 发电机的选型 (15)3.2 主变压器的型号 (16)3.2.1 容量的计算 (16)3.2.2 绕组连接方式的确定 (17)3.2.3 主变压器的具体参数 (17)3.3 中性点接地方式简述 (17)3.3.1 中性点不接地 (18)3.3.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18)3.3.3 中性点直接接地 (19)3.4 发电机与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20)4 发电厂短路电流计算 (21)4.1 概述 (21)4.2 短路的原因及后果 (21)4.3 短路计算的目的和简化假设 (22)4.4 电抗图及电抗计算 (23)4.5 短路点的选择、短路电流以及冲击电流的计算 (24)4.5.1 220KV母线上短路(d1点)的计算 (25)4.5.2 110KV母线上发生短路(d2)时的计算 (26)4.5.3 10KV母线上发生短路电流(d3)时的计算 (27)4.5.4 10KV出线上发生短路(d4)时的短路计算 (29)4.6 系统短路电流小结 (31)5 主要电气设备的配置 (32)5.1 系统各回路的基础计算 (32)5.1.1 220KV侧各回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32)5.1.2 110KV侧各回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32)5.1.3 10KV侧各回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33)5.2 断路器的配置 (33)5.2.1 220KV高压侧断路器的选择 (33)5.2.2 110KV中压侧断路器的选择 (34)5.2.3 10KV低压侧断路器的选择 (35)5.3 隔离开关的配置 (35)5.4 电压互感器的配置 (36)5.5 电流互感器的配置 (36)5.6 避雷器的选择 (38)总结 (38)致谢 (39)参考文献 (40)1 绪论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地蓬勃、迅速发展,电力供应能力已经有了显著增强,供电紧张状况有了基本缓解。
2×300MW⽕⼒发电⼚电⽓部分设计摘要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产与消费系统。
它的功能是将⾃然界的⼀次能源通过发电动⼒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
电⽓主接线是发电⼚、变电所电⽓设计的⾸要部分,也是构成电⼒系统的重要环节。
主接线的确定对电⼒系统整体及发电⼚、变电所本⾝的运⾏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
并且对电⽓设备选择、配电装置配置、继电保护和控制⽅式的拟定有较⼤的影响。
电能的使⽤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活的各个领域,⽽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电设备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75%。
本⽂是对配有2台300MW汽轮发电机的⼤型⽕电⼚⼀次部分的初步设计,主要完成了电⽓主接线的设计。
包括电⽓主接线的形式的⽐较、选择;主变压器、启动/备⽤变压器和⾼压⼚⽤变压器容量计算、台数和型号的选择;短路电流计算和⾼压电⽓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电动机选择等等。
关键词:发电⼚;变压器;电⼒系统;电⽓设备。
AbstractBy the power generation, subst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ystems. Its function is a natural energy through the powerplant into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then the transmission and substation systems an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will be supplied to the load center.Main electrical wiring is power plant and substation electrical design of the first part, also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wer system. Determine the main terminal of the power system as a whole and power plants, substations own operation reliability, flexibility and economy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selec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power distribution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relay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the development have a greater impact. Energy use has penetrated into the social, economic, all areas of life, and in the power structure of the capacity of the total installed capacity of thermal power equipment for 75%. This article is equipped with two sets of 300MW generator in a large part of the initial power plant design, primarily to complete the electrical main wiring design. Including electrical wiring in the form of the main comparison of choice; the main transformer, start / standby transformer and high voltage auxiliary transformer capacity calculation, the number and types of choice sets;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and high-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validation; and made a transformer .Keywords: power plant; transformer; power system; relay; electrical equipment⽬录第⼀部分设计说明书 (3)前⾔ (3)1.1电⼒系统发展概况 (3)1.2 发电⼚的建设规模 (3)1.3 电⼒系统与本⼚连接情况 (4)1.4电⼚所在地环境⽓象资料 (4)第⼆章发电机主变选择 (4)2.1发电机型号的选择 (4)2.2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6)第三章电⽓主接线选择 (9)3.1主接线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9)3.2 对原始资料的分析 (9)3.3 拟定可⾏接线⽅案 (10)第四章⼚⽤电的设计 (12)4.1 ⼚⽤电设计的要求 (12)4.2 ⼚⽤负荷的分类 (12)4.3 ⼚⽤电的电压等级 (13)4.4 ⼚⽤电系统中性点接地⽅式 (13)4.5 ⼚⽤电源及其引接 (14)4.6 ⼚⽤电接线形式 (16)4.7 ⼚⽤电负荷的计算 (16)4.8 ⼚⽤电动机的选择 (19)第五章短路电流分析计算: (21)5.1 短路电流计算⽬的及规则: (21)5.2 短路等值电抗电路及其参数计算 (21)5.3 各短路点短路电流计算: (23)第六章电⽓设备的选择 (25)6.1 电⽓设备选择的⼀般原则及短路校验 (25)6.2 主要电⽓设备的选择 (27)1第七章避雷器的选择配置 (41)7.1避雷器的配置原则 (42)7.2避雷器的确定 (42)第⼆部分设计计算书 (43)1.1短路电流计算 (43)1.2⼚⽤电动机⾃起动校验 (49)第⼋章结束语 (51)参考⽂献 (52)2第⼀部分设计说明书前⾔1.1电⼒系统发展概况电能是⼀种清洁的⼆次能源。
电厂2 ×300 MW 机组主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2 300 MW 机组主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林小红
[摘要] 根据电厂2 300 MW 机组的设计特点,对主厂房的施工平面布置、设备基础、主体结构等重点工程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 个科技项目的推广应用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机组如期投产。
[关键词] 2 300 MW 机组主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
1 工程概况
电厂2 300 MW 机组汽机房、除氧煤仓间、锅炉房由南向北顺序排列,两炉之间设集控楼,厂房向东扩建的方式布置。
主厂房柱距12 m、长度169. 5 m、汽机房跨度27 m、除氧间跨度9 m、煤仓间跨度13 m、运转层标高46 m。
汽机房桁车轨顶标高25 m ,除氧间、煤仓间屋顶标高分别为36. 4 m、46. 36m。
汽机房屋盖采用正方四角锥型、螺栓球节点网架。
汽机房外侧是现浇混凝土,A 排柱横向与除氧煤仓间框架通过钢网架连接形成排架结构,纵向为多层多跨框架结构,汽机房吊车梁为钢梁。
除氧煤仓间横向、纵向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楼面采用预应力纵梁现浇叠合结构。
2 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用电采用现场环形布置,10 kV 的开关站就近接入,配置相应的变压器。
施工用水由电厂集中供应。
前期在1 号机D 排外布置1 台150 tm 塔机,在A 排外布置1 台80 tm 塔机,后期150 tm 搭机安装在2号机B。
2×300MW等级供热机组新建工程电气专业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大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甘井子热电项目2×300MW供热机组新建工程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在大连市甘井子区投资建设的大型热电联产项目。
电厂一期工程建设2×300MW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抽汽供热机组,配2台1035t/h煤粉锅炉,规划容量为4×300MW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抽汽供热机组。
本工程采用“烟塔合一”技术,烟气脱硫采用湿法脱硫系统,脱硝采用SCR烟气脱硝工艺。
电厂选厂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革镇堡镇。
2 电气专业主要施工方案2.1 电气专业概述本期工程为2台300MW燃煤供热机组,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形式接入220kV系统。
本期工程每台机组设置一台370MVA 三相双绕组主变压器和一台40/25-25MWA三相分裂高压厂用变压器,两台机组共用一台三相分裂绕组起动/备用变压器。
本标段电气专业施工范围为#2机组主厂房区域、220KV室内配电装置、化学水等区域电气设备安装。
2.2 电气专业施工组织总体思路电气专业施工以厂用受电为核心,以电缆工程为主线,根据工程的进度逐步展开全厂接地、电缆管路、桥架安装、变压器、盘柜设备安装、电缆敷设及接线工作。
受电后主要进行设备的单体调试、配合试运和机组的整套启动等工作。
2.2.1 前期准备(1)工程前期,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订本项目电仪公司现场管理办法,并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施工管理,做好工程开工前的组织工作。
(2)编制施工图纸的交付计划、施工人员的进厂计划、专业施工进度计划。
(3)开工前审核施工图纸,并根据施工经验,核实设计在技术上的合理性和实施中的可行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交监理方、设计方解决。
(4)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材料、设备供应计划,安排好预知构件和非标准件加工,特别需要做好施工前期配合预埋所需要的安装材料的准备工作。
(5)电气专业在施工前期,主要是配合土建专业进行电气预埋工作。
引言发电厂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复杂的条件因素,本设计是一种简单的整体设计,严格依照设计步骤,即对原始资料分析、主接线方案的拟定与选择、短路电流计算和主要电气选择、绘制电气主接线图、编制工程预算,其中工程预算在本设计中仅作估计处理,不作严格计算,而短路电流的计算是基于变压器,发电机的选择之上且影响到后面电气设备的选择,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设计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工程建设的灵魂。
做好设计工作,对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投资费用和建成投产后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和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是一门涉及科学、技术、经济和方针政策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的应用技术科学。
设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在工程建设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出切合实际、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综合经济效益好的设计,有效地为电力建设服务。
因此做好设计工作对工程的建设的工期、质量、投资费用和建成投产后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和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次设计是在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以熊信银主编的<<发电厂电气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为依托,翻阅及参考了相关的电气设计资料。
本设计的目的是使树立工程观点,加强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工程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了解现代大型发电厂的电能生产过程及其特点,掌握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在分析、计算和解决实际工程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为今后从事电气设计、运行管理和科研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设计是对2×300MW总装机容量为6000MW的凝汽式区域性火电厂进行电气一次部分及其厂用电高压部分的设计,它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分别为电气主接线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选择。
其中详细描述了主接线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从不同的短路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对不同的短路参数来进行不同种类设备的选择,并对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
1、系统与负荷资料分析发电厂容量的确定与国家经济发展规划、电力负荷增长速度、系统规模和电网结构以及备用容量等因素有关。
目录一、本标段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1)第一章工程范围 (1)1. 编制说明 (1)1.1 编制原则 (1)1.2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1)2.1 项目性质 (1)2.2 电厂地理位置 (1)2.3 工程地质 (2)2.4 交通运输 (2)2.5 气象资料 (3)2.6 三大主机简介 (5)3. 施工范围、施工范围交接口及施工协调 (6)3.1 施工范围 (6)3.2 施工范围交接口及施工协调 (6)4. 材料采购范围 (7)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力能供应规划 (8)1. 临时设施布置 (8)1.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8)1.2 场地布置 (8)1.3 施工道路 (8)1.4 临建 (9)1.5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10)2. 力能供应 (11)3. 排水布置 (12)4. 施工消防 (13)5. 施工机械布置 (13)5.1 土建施工吊装机械 (13)5.2锅炉施工吊装机械 (13)5.3 空冷施工吊装机械 (14)5.4 主要施工吊装机械的工况 (14)5.5 水平运输 (16)6. 临时用地表 (17)第三章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和劳动力计划 (19)1. 现场管理组织机构 (19)1.1 现场管理组织机构设立原则 (19)1.2 昔阳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19)1.3 现场管理组织机构说明 (21)1.4 施工组织管理目标 (21)2. 项目经理及主要技术管理人员情况 (21)3. 劳动力计划 (22)第四章施工管理 (25)1. 施工管理制度 (25)1.1 概述 (25)1.2 施工管理责任制度 (25)1.3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28)1.4 施工进度管理 (28)1.5 工程质量管理 (29)1.6 安全管理制度 (29)1.7 施工成本管理制度 (30)1.8 施工现场管理 (31)1.9 施工合同管理 (33)1.10 项目信息管理 (34)1.11 项目生产要素管理 (37)1.12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管理 (39)1.13 项目回访保修管理 (41)2. 施工计划管理(P3管理) (41)3. 施工技术管理 (41)3.1 施工技术责任制度 (41)3.2 施工组织设计编审制度 (43)3.3 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编审制度 (44)3.4 施工图纸管理及会签制度 (44)3.5 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审制度 (45)3.6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46)3.7 技术检验制度 (48)3.8 技术培训及考核制度 (49)4. 合同管理 (51)4.1 合同评审 (51)4.2 合同签订 (51)4.3 合同交底 (51)4.4 合同履行情况管理 (51)4.5 工程索赔的管理 (52)4.6 运用P3、EXP、MIS等先进软件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52)5. 文件管理 (52)5.1 职责 (52)5.2 程序 (53)5.3 记录 (55)6. 设计变更管理 (56)6.1 目的 (56)6.2 职责 (56)6.3 程序 (57)7. 与其他单位的配合 (58)7.1 总则 (58)7.2 与业主和监理工程师之间的配合 (58)7.3 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配合 (58)7.4 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58)7.5 与其它承包商的配合 (59)第五章施工机具配备计划 (60)1.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划 (60)2. 计量工器具配备计划 (61)3. 主要施工机械进出计划 (62)第六章人员培训及资格评定 (64)1. 培训 (64)1.1 培训工作的领导与组织 (64)1.2 人力资源部培训职责 (64)1.3 培训分类 (64)2. 培训考核 (65)3. 岗前培训 (65)4. 资格评定 (65)5. 上岗 (65)第七章物资管理 (66)1. 概述 (66)2. 物资采购过程的控制 (66)2.1 供方评价 (66)2.2 供方控制 (67)2.3 采购资料 (68)2.4 采购物资的验证 (69)3. 进货检验过程控制 (69)3.1 包装检验 (69)3.2 随行文件检验 (70)3.3 数量检验 (70)4. 物资搬运 (71)5. 物资贮存和防护 (71)6. 招标方(业主)提供物资的控制 (71)6.1 接货及登记 (72)6.2 接货验证 (72)6.3 验证状态和标识 (72)6.4 贮存、搬运、防护 (72)6.5 招标方(业主)提供物资不合格品的控制 (73)7. 物资可追溯性的控制 (73)7.1 物资标识 (73)7.2 可追溯性 (73)7.3 跟踪内容 (74)7.4 过程跟踪 (75)7.5 追溯 (75)7.6 工程剩余物资的回收管理 (75)8. 信息管理 (75)8.1 资料管理 (76)8.2 微机管理 (76)第八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 (77)1. 总体施工方案 (77)1.1 建筑专业 (77)1.2 锅炉专业 (78)1.3 汽机专业 (85)1.4 电气热控专业 (87)1.5 焊接专业 (87)2.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88)2.1 土建专业 (88)2.2 锅炉专业 (107)2.4 电气热控专业 (164)2.5 金属焊接专业 (188)2.6 分部试运 (193)3. 环保措施 (199)3.1 环境保护目标 (200)3.2 水污染控制 (200)3.3 大气污染控制 (201)3.4 噪声排放控制 (203)3.5 固体废弃物控制 (204)3.6 其它影响 (205)4. 特殊施工措施 (205)4.1 关键工序和特殊部位施工措施 (205)4.2 季节性施工措施 (216)4.3 履带式起重机防风措施 (220)4.4 防止爆管措施 (221)4.5 减少吹管次数措施 (222)4.6 缩短油循环时间、提高油管道清洁度措施 (223)4.7 材料、设备的存放与保管措施 (224)4.8 施工技术措施 (225)4.9 焊接防潮湿、防风措施 (226)4.10 防火、防爆安全保证措施 (228)4.11 尘、毒作业的安全保证措施 (228)5. 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点施工措施 (229)5.1 施工方法及措施 (229)5.2 炉体施工应具备的条件 (229)5.3 试块制做及试验 (229)5.4 施工浇注料程序措施 (230)5.5 施工砌砖程序措施 (231)5.6 可塑料施工措施 (231)7. 工程平面交叉施工措施 (233)8. 保证按期开工的措施 (233)9. 在图纸滞后的情况下保证进度的措施 (234)10. 交叉施工管理措施 (234)10.1 施工中的协调管理 (234)10.2 加强与业主和监理工程师之间的配合 (235)10.3 加强与其它承包商的配合 (235)10.4 场地交叉协调措施 (235)11. 工程竣工后撤离现场的计划及措施 (236)11.1 工程竣工后撤离现场计划 (236)11.2 撤离现场措施 (236)二、本工程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表 (237)1. 里程碑进度 (237)2. 二级进度计划 (238)3. 保证进度措施 (238)3.1 前言 (238)3.2 应用P3软件,优化施工进度 (238)3.3 以质量保进度 (239)3.4 以安全保进度 (239)3.5 以精干的施工人员保进度 (240)3.6 以监督机制保进度 (240)3.7 以科学的施工组织保进度 (241)3.8 以良好的设备配置及维护保进度 (243)3.9 以合理的网络控制保进度 (243)3.10 以经济责任制保进度 (244)三、安全体系 (245)1. 安全工作目标 (245)3. 安全控制措施 (246)3.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46)3.2 安全管理 (247)4. 安全保证措施 (251)4.1 本工程安全控制重点 (251)4.2 技术措施 (251)5. 管理承诺 (260)6.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260)7.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和措施 (260)四、质保体系 (266)1. 质量标准 (266)1.1 建筑工程部分 (266)1.2 设备安装部分 (267)2. 质保体系 (268)2.1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介绍 (268)2.2 管理理念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269)2.3 本工程项目质量体系组织机构 (269)2.4 本工程项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270)3. 质保计划 (271)3.1 概述 (271)3.2 适用范围 (271)3.3 编制依据和引用标准 (271)3.4 管理职责 (272)3.5 资源管理 (273)3.6 质量管理体系 (276)3.7 产品实现的策划 (278)3.8 产品实现的控制 (279)3.9 顾客满意度测量以及回访保修 (284)3.11 内部审核 (287)五、本工程的工程质量目标及具体实施措施 (288)1. 质量目标 (288)1.1 总体质量目标 (288)1.2 基本质量目标 (288)1.3 工艺质量目标 (288)1.4 质量目标的贯彻实施 (289)2. 达标创优质量管理措施 (290)2.1 质量保证、预防和控制措施 (290)2.2 主要创优措施 (291)3. 消除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 (305)3.1 消除回填土下沉质量通病措施 (305)3.2 消除混凝土质量通病措施 (305)3.3 消除地下变形缝(埋入式止水带)渗漏质量通病措施 (306)3.4 消除砌筑砂浆的质量通病措施 (307)3.5 消除抹灰工程的质量通病措施 (307)3.6 消除涂料花纹不均匀质量通病措施 (307)3.7 消除屋面工程的质量通病措施 (308)3.8 消除上下水、消防工程质量通病措施 (309)3.9 消除通风系统质量通病措施 (310)3.10 消除变压器漏油质量通病措施 (310)3.11 消除阀门渗漏现象,保证阀门的严密性 (311)3.12 消除烟、风、煤系统漏风、漏烟、漏粉、漏灰质量通病措施 (311)3.13 消除汽水系统漏水、漏汽质量通病措施 (311)3.14 消除附属机械及设备跑、冒、滴、漏质量通病措施 (311)3.15 消除保温施工质量通病措施 (311)3.16 消除电缆敷设质量通病措施 (312)3.17 消除管道系统内部清洁度质量通病措施 (313)3.18 消除支吊架安装质量通病措施 (313)3.19 消除不规范接地的质量通病措施 (314)3.20 消除照明安装质量通病措施 (314)3.21 消除防污染的质量通病措施 (315)4. 三、四级验收项目表 (315)七、P3、EXPEDITION、MIS管理规划 (316)1. P3、EXPEDITION工程管理和合同管理软件 (316)1.1 P3系统 (316)1.2 EXP系统 (323)2. MIS系统 (335)2.1 系统建设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335)2.2 系统功能与特点 (335)2.3 数据库设计原则 (337)2.4 数据库系统主要完成的任务 (337)2.5 编码设计原则 (337)2.6 软件开发平台选择 (338)2.7 系统主要模块功能 (339)2.8 本工程MIS系统应用计划 (346)一、本标段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范围1. 编制说明1.1 编制原则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是根据国投某2³300MW循环流化床空冷机组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的。
上海电力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2×300MW火电站厂电气设计院部:电气工程学院专业年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2届学生姓名:刘奕骞学号:指导教师:吴文军2016年6月6日【摘要】大容量、高参数是提高火电机组经济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高效洁净燃煤发电技术将成为今后世界电力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本文以太仓电厂新建2x300MW机组电气设计为例,论述了电力系统工程中火力发电厂部分电气设计(一次部分)的过程。
在厂用电系统的布置、主变、厂用高变、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主要电气设备、和主接线的选择充分考虑大容量、高参数等特点,逐一排除,做到可靠性、经济性、合理性,在各种运行状态下保证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后备保护措施如防雷、继电保护的配置布置全面,尽量减少事故带来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关键词:发电厂;变压器;主接线;短路电流;断路器;隔离开关;【Abstract】Large capacity and high parameters of thermal power units is to improve the economy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s. Clean and efficient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will become the world's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one of the main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Taicang Power Plant Unit 2x300MW new electrical design for example, discusses some of the electricity power plant electrical systems engineering design (first part) process. Electricity system in the plant layout, the main change, plants with high variable, circuit breakers, isolating switches and other major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the choice of the main wiring capacity fully taken into account, high-parameters and other features, one by one to exclude, so the reliability, economy, rationality, in a variety of running the system under normal, stable operation; back-up protection measures, such as lightning protection, relay protection overall layout of the configuration to minimize personal injury caused by accidents and damage to property.Key words:power plant; transformer; main connection; circuit breaker;isolating switches;目录1概述 (1)1.1原始资料 (1)(1)设计规模 (1)1.2设计要求 (1)2厂用电系统 (2)2.1负荷统计 (2)2.1.1 厂用负荷计算的计算原则: (2)2.1.2 厂用负荷的计算方法: (2)2.2厂用变压器容量选择 (2)2.2.1 低压厂用变压器容量计算 (3)2.2.2 高压厂用变压器的容量计算 (3)2.3厂用电压等级确定 (7)2.4备用电源的引接 (7)2.5事故保安电源 (8)2.6厂用电接线的选择 (8)2.6.1高压厂用电接线 (9)2.6.2低压厂用电接线 (9)2.7电动机自启动校验 (9)3 主变压器选择 (10)3.1 主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10)3.2 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11)4主接线的选择 (12)4.1 主变高压侧接线(220KV侧) (12)4.2 发电机-变压器接线(18KV侧) (13)5 短路电流计算 (14)5.1概述 (14)5.2基本假设条件 (14)5.3电路元件参数的计算 (15)5.3.1 基准值计算 (15)5.3.2 短路计算 (16)6 电气设备选择 (21)6.1母线 (21)6.1.1 发电机出口(18KV) (21)6.1.2 220KV侧 (21)6.2QF、QS的选择 (24)6.2.1 高压断路器选择原则 (24)6.2.2 隔离开关选择原则 (24)6.2.3 220KV侧(QF、QS的选择) (25)6.2.4 6KV侧(开关柜的选择) (26)6.3互感器的选择 (27)6.3.1 互感器的分类和作用 (27)6.3.2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7)6.3.3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8)6.4防雷设备的选择 (30)6.4.1 直击雷的保护 (30)6.4.2 侵入波的保护 (31)7 配电装置 (32)7.1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 (32)7.2配电装置的设计原则 (32)7.3配电装置设计的步骤 (33)7.4配电装置的选用 (33)8 继电保护的配置 (34)8.1变压器保护 (34)8.1.1 变压器的故障分类 (34)8.1.2 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35)8.2220kV线路保护 (35)8.2.1 220kV线路保护配置原则 (35)8.3母线保护 (35)8.3.1 母线的故障类别 (36)8.3.2 母线故障的保护方式 (36)致谢 (37)参考文献 (38)附图 (39)附图1:主接线图 (39)附图2:厂用电接线图 (39)1 概述1.1原始资料(1)设计规模本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X300MW燃煤机组,经220KV变压器接入系统。
一、编制依据1、xxx2×300MW热电机组工程《xxx2×300MW热电工程及部分公用系统设备安装工程招标文件》;2、设计院/xxx2×300MW热电机组工程初步设计图纸资料及相关说明;3、《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2001年版);4、本工程安装招标文件、施工合同;5、xx公司xxx2×300MW热电机组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6、xx公司《质量手册》及《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手册》;7、国家经贸委颁发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和原电力部颁发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8、《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年版);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10、设计院提供的有关资料;11、部分设备厂家技术资料;二、编制说明本专业施工组织设计针对xxx2×300MW热电机组工程电气专业的特点,依据工程施工合同、相关的标准、规范和其他技术文件的要求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具体策划,确定工程实施全过程的组织结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确定所需要的技术文件和验收准则,确保承建的工程项目满足项目合同的规定。
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于xx公司承建的xxx2×300MW热电机组工程电气部分,一经批准生效后,本专业各级人员应严格遵照执行,不得随意修改。
实施过程中凡涉及到对本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实质性变更或发现施工组织设计的某些内容不适用,需要进行修改时,需报请原审批人批准。
三、工程慨况1、电气系统概述xxx2×300MW热电机组电气主接线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接入220kV配电装置母线。
本标段机组设一台柴油发电机。
所有电气设备基本实现智能化,设置电气自动化系统(ECS),机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现场总线方式,ECS经过以太网与DCS连接。
厂用电系统采用6KV和380/220V两级电压供电系统。
#2机组设6KV厂用工作A、B段。
第1章工程概况与主要工程量 (3)第1节工程概况 (3)第2节主要工程量及系统简介 (4)第2章施工进度管理与资源配备 (11)第1节施工进度管理 (11)第2节综合资源配备计划 (13)第3节材料及非标的供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22)第1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22)第2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22)第4章力能供应系统布置 (23)第1节施工给、排水及管理 (23)第2节施工用电及管理 (24)第3节施工用气及管理 (26)第4节焊机及皮线的布置方案 (26)第5章主要施工方案和重大技术措施 (26)第1节大件设备卸车及转运方案 (26)第2节主厂房钢结构吊装方案 (28)第3节锅炉设备安装方案 (29)第4节汽轮发电机专业施工方案 (35)第5节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方案 (37)第6节热控设备安装及调试方案 (41)第7节二期(电、水、气、汽、油)系统 (42)第8节焊接及检验工艺 (43)第6章设备供应管理 (49)第1节设备的概念 (49)第2节主要设备分布 (50)第3节设备材料管理原则 (50)第4节设备催交 (50)第5节设备运输 (51)第6节设备保管 (51)第7节设备发放领用 (52)第7章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 (53)第1节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53)第2节管理标准及实施依据 (56)第3节安全保障措施 (56)第4节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健康 (58)第5节文明施工责任区划分及管理办法 (65)第8章质量管理与创精品工程 (66)第1节总则 (66)第2节质量控制 (66)第3节资源管理 (69)第4节工程质量控制和产品实现 (69)第5节测量、分析和改进 (72)第6节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报告 (73)第7节质量记录的管理和资料移交 (73)第8节创精品工程 (73)第9节其它 (75)第9章组织机构设置 (76)第1节组织机构 (76)第2节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76)第3节项目部各管理部(室)定员与职能划分 (78)第10章技术管理与培训 (79)第1节工程技术管理 (79)第2节技术培训 (84)第3节技术革新及工艺改进 (87)第11章工程信息化管理规划 (88)第1节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实现 (88)第2节关于P3 和CMIS 应用的实施 (89)第3节进一步普及和优化传统计算机应用。
2×300MW自备电站工程电气专业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况1.1电厂规模本期工程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2×300MW自备电站工程项目,工程建设地点在河北省唐山市。
本期建设2×300MW容量的煤-气混烧(抽汽)供热发电机组,以满足首钢京唐钢铁厂各生产用户对其电力和热力(供热)的基本需求,本工程拟燃用神华煤和大同煤;根据业主方要求,采用神华煤为设计煤种,采用大同煤为校核煤种。
本工程电站用煤由“动力料场”通过输煤栈桥向电厂直接提供燃煤原料。
2×300MW机组的年燃煤量约为132×104t(按100%燃煤计)。
本工程锅炉混烧燃料量为20%的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用作锅炉点火和助燃;由钢铁厂基地以管道输送方式提供煤气气源,并供至电厂。
不考虑再扩建的可能性。
本施工组织设计即针对于电厂电气专业施工编写的。
其中:建设单位: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国电德胜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天津电力建设公司1.2 厂址自然条件1.2.1 地理位置首钢京唐钢铁厂位于唐山市南堡地区曹妃甸工业区内,曹妃甸岛位于唐山市南部70km 南堡地区曹妃甸岛,距京唐港33海里,距北京约230km,距大连港约850km。
地理坐标中心为北纬38o56′,东经118o 30′。
首钢京唐钢铁厂基地位于曹妃甸工业园区内的南端,一港池的东侧。
本工程厂址位于首钢京唐钢铁厂基地总体规划指定的一港池东岸、海水淡化制水站西侧的区域内。
1.2.2 地形、地貌曹妃甸岛是因滦河北移而形成的—条状沙岛海滩,位于古滦河三角洲前缘,距大陆岸线约18km。
滩外侧为古滦河冲积扇陡坎,甸头前缘500~600m水深达到-20~-30m,构成渤海湾内天然的深水港址;滩内侧为海水淹没的古滦河冲积扇体,上部覆盖海相沉积,与陆地之间均为宽阔的浅滩,地形比较平坦,海水高潮时面积4km2,低潮时面积20km2,海底标高在0.5~2.Om之间,一般在1.Om左右(理论基准线),北浅南深逐渐变大。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与主要工程量 (7)第1节工程概况 (7)第2节主要工程量及系统简介 (10)第二章施工进度管理与资源配备 (22)第1节施工进度管理 (22)第2节综合资源配备计划 (28)第3节材料及非标的供应 (37)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51)第1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51)第2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51)第四章力能供应系统布置 (52)第1节施工给、排水及管理 (52)第2节施工用电及管理 (54)第3节施工用气及管理 (58)1第4节焊机及皮线的布置方案 (59)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案和重大技术措施 (60)第1节大件设备卸车及转运方案 (60)第2节主厂房钢结构吊装方案 (62)第3节锅炉设备安装方案 (65)第4节汽轮发电机专业施工方案 (80)第5节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方案 (85)第6节热控设备安装及调试方案 (93)第7节二期(电、水、气、汽、油)系统 (96)第8节焊接及检验工艺 (98)第六章设备供应管理 (110)第1节设备的概念 (110)第2节主要设备分布 (110)第3节设备材料管理原则 (111)第4节设备催交 (112)2第5节设备运输 (112)第6节设备保管 (114)第7节设备发放领用 (116)第七章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 (117)第1节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117)第2节管理标准及实施依据 (120)第3节安全保障措施 (122)第4节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健康 (126)第5节文明施工责任区划分及管理办法 (142)第八章质量管理与创精品工程 (144)第1节总则 (144)第2节质量控制 (145)第3节资源管理 (148)第4节工程质量控制和产品实现 (149)第5节测量、分析和改进 (155)3第6节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报告 (157)第7节质量记录的管理和资料移交 (157)第8节创精品工程 (158)第9节其它 (163)第九章组织机构设置 (164)第1节组织机构 (164)第2节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165)第3节项目部各管理部(室)定员与职能划分 (167)第十章技术管理与培训 (169)第1节工程技术管理 (169)第2节技术培训 (177)第3节技术革新及工艺改进 (184)第十一章工程信息化管理规划 (186)第1节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实现 (186)第2节关于P3和CMIS应用的实施 (188)4第3节进一步普及和优化传统计算机应用。
电厂2 ×300 MW 机组主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林小红1 工程概况电厂2 ×300 MW 机组汽机房、除氧煤仓间、锅炉房由南向北顺序排列,两炉之间设集控楼,厂房向东扩建的方式布置。
主厂房柱距12 m、长度169. 5 m、汽机房跨度27 m、除氧间跨度9 m、煤仓间跨度13 m、运转层标高46 m。
汽机房桁车轨顶标高25 m ,除氧间、煤仓间屋顶标高分别为36. 4 m、46. 36m。
汽机房屋盖采用正方四角锥型、螺栓球节点网架。
汽机房外侧是现浇混凝土,A 排柱横向与除氧煤仓间框架通过钢网架连接形成排架结构,纵向为多层多跨框架结构,汽机房吊车梁为钢梁。
除氧煤仓间横向、纵向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楼面采用预应力纵梁现浇叠合结构。
2 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用电采用现场环形布置,10 kV 的开关站就近接入,配置相应的变压器。
施工用水由电厂集中供应。
前期在1 号机D 排外布置1 台150 t·m 塔机,在A 排外布置1 台80 t·m 塔机,后期150 t·m 搭机安装在2号机B排外侧, 集中控制楼东侧布置1 台60 t·m塔机。
在厂区东侧布置1 座60 m3/ h 混凝土站,1 个预制场设置1 台10 t/ 25 m 桁车起吊机,备有2 台10 t/ 25 m 、5t/ 17 m吊机的钢结构加工厂2 座。
3 主要施工方法3. 1 基础电厂基础全部为大放脚独立混凝土柱基础,数量多且复杂,埋置深度不一,其中汽机基础、磨煤机基础、电动给水泵基础均属大而复杂型基础。
埋深多数在- 4. 5~ - 5. 5 m ,最大埋深- 7. 2 m ,主要地质条件为强风化的泥岩,局部有砾岩出现,为岩石裂隙发育。
全场均采取浅孔爆破方式开挖,先进行- 4. 5 m 以上土体的大揭盖开挖,局部采用人工修整或坑挖。
为满足总体进度和施工要求,1、2 号机基础顺序施工。
施工的原则为先深基,后浅基;先柱基础,后设备基础;对于部分深度在2. 0 m 左右的浅基可待框架施工完后再结合沟管道施工穿插进行。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与主要工程量 (5)第1节工程概况 (5)第2节主要工程量及系统简介 (7)第二章施工进度管理与资源配备 (15)第1节施工进度管理 (15)第2节综合资源配备计划 (18)第3节材料及非标的供应 (24)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34)第1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34)第2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34)第四章力能供应系统布置 (35)第1节施工给、排水及管理 (35)第2节施工用电及管理 (36)第3节施工用气及管理 (39)第4节焊机及皮线的布置方案 (39)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案和重大技术措施 (40)第1节大件设备卸车及转运方案 (40)第2节主厂房钢结构吊装方案 (41)第3节锅炉设备安装方案 (43)第4节汽轮发电机专业施工方案 (52)第5节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方案 (56)第6节热控设备安装及调试方案 (61)第7节二期(电、水、气、汽、油)系统 (63)第六章设备供应管理 (72)第1节设备的概念 (72)第2节主要设备分布 (72)第3节设备材料管理原则 (73)第4节设备催交 (74)第5节设备运输 (74)第6节设备保管 (75)第7节设备发放领用 (76)第七章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 (77)第1节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77)第2节管理标准及实施依据 (80)第3节安全保障措施 (81)第4节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健康 (84)第5节文明施工责任区划分及管理办法 (94)第八章质量管理与创精品工程 (95)第1节总则 (95)第2节质量控制 (96)第3节资源管理 (99)第4节工程质量控制和产品实现 (100)第5节测量、分析和改进 (103)第6节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报告 (105)第7节质量记录的管理和资料移交 (105)第8节创精品工程 (105)第九章组织机构设置 (109)第1节组织机构 (109)第2节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110)第3节项目部各管理部(室)定员与职能划分 (112)第十章技术管理与培训 (113)第1节工程技术管理 (113)第2节技术培训 (119)第3节技术革新及工艺改进 (123)第十一章工程信息化管理规划 (125)第1节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实现 (125)第2节关于P3和CMIS应用的实施 (127)第3节进一步普及和优化传统计算机应用。
(127)第4节人员组织 (127)第十二章生产临建设施和生活临建设施 (128)第1节生产临建设施 (128)第2节生活临建设施 (129)第十三章工程协调与控制 (131)第1节施工协调工作的主要内容 (131)第2节施工协调工作的方法 (132)第3节加强施工协调工作的措施 (133)第4节对外协调的方式(流程) (133)第5节与土建协调工作及要求 (135)第十四章合同管理 (137)第1节某电厂二期工程背景及合同体系 (137)第2节项目部合同管理 (139)第十五章专业施工组织设计规划 (142)第1节总的要求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142)第2节热机专业 (144)第3节电控(调试)专业 (144)第4节炉保专业 (146)第5节物流专业 (148)第十六章附表 (150)第1节附表一:图纸交付计划 (150)第一章工程概况与主要工程量第1节工程概况某电厂位于某市城南约3Km 的耒水河对岸,为一坑口电厂,原设计规划容量1000MW。
一期工程已建成两台200MW 燃煤发电机组,翻车机室、部分输煤皮带栈桥及循环水泵房等都已按能满足再扩建两台300MW 机组需要设计建成。
本期工程是省内第一个利用世行贷款进行工程建设的电力基建项目,其资金来源分国内资金部分和世界银行贷款部分,其中国内资金部分由某某某公司负责筹措和国内融资,世界银行贷款部分将用于汽机岛、锅炉岛、仪控岛和除灰岛的设备采购。
在工程建设管理上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该工程建设由某某某某某公司总承包,汽机岛、锅炉岛、仪控岛、除灰岛通过国际招投标分别由某电气集团、某联合体、某某某某等公司负责设计、设备供货、材料供应等工作,由某某某勘测设计院设计公用部分(BOP 部分)及总承包商与各岛商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工作,某某某公司和某公司负责土建施工,我公司负责主体及公用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调试,某某监理咨询公司负责工程监理。
本工程总工期要求从浇第一罐混凝土到#3、#4 机组完成168h 试运,共计24 个月。
1.1.1 工程建设依据1.1.1.1 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文件计基础[1999]449号《关于利用世行贷款建设某某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1.1.1.2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土水[1998]7号文《关于印发某某电厂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
1.1.1.3 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发[1997]102号《关于发送某某电厂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纪要的通知》。
1.1.1.4 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机[1997]25号文《关于发送某某电厂二期工程补充可研报告审查会议纪要的函》。
1.1.1.5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机[1998]27号《关于某某电力二期工程机、炉岛标书的审查意见》。
1.1.1.6 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发[1997]482号《关于某某电厂二期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复函》。
1.1.1.7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关于某某电厂二期工程(2×300MW)初步设计的审查会议纪要》。
1.1.2 厂址特点及自然环境1.1.2.1 厂址自然条件某电厂位于某市区以南约3Km 耒水弯曲段右岸的新河村和鹿歧村。
厂址南、北、西三面环水,东为农田、丘陵和群山。
厂址地势南高北低,属平缓的小丘陵地带。
自然地面标高75m~115m (黄海高程,下同),由Ⅱ级阶地及Ⅳ级阶地组成,呈阶地丘陵地貌景观。
原始地形为阶地丘陵,最高115.0m,由于长期的侵蚀,河谷较发育,地面标高一般在75.0m 以上,整个厂区相对高差40m 左右。
一期工程已对建设场地作了一次性开挖平整,呈阶梯布置,一期主厂房区标高85.8m,电除尘器场地96.0m,烟窗场地101.0m,煤场为98.5m。
1.1.2.2 厂区工程地质条件该地区构造比较简单,属相对稳定地块,区域内无孕震构造,根据1990 年我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划分,地震基本烈度为小于6 度地震区.主厂房地段可利用强风化粉砂岩作为地基的主要持力层,烟窗地段利用中等风化泥质粉砂岩作为桩基的主要持力层,干煤棚地段利用卵石层作为地基的主要持力层,升压站、净化站、废水处理站区利用下部冲积粉质粘土作为地基主要持力层。
1.1.2.3 水文气象条件厂址P =1% 洪水位:84.11m 取水口P=97% 设计枯水位:73.1m 气温:最高40.0℃,最低–7.7℃,平均18.0℃。
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1% 降雨量:全年平均1646.5mm。
气压:全年平均1005.5HPa。
风速:最大18.0m/S,平均2.1m/s1.1.2.4 当地施工条件电厂位于某市区,距株洲市、衡阳市、郴州市均只有一两个小时的车程,施工协作条件较好,公司株洲本部可提供施工时所需要的大部分大型施工机具和机械加工力能,另外两市也具备相当的机械加工力能。
公司在某二期施工现场设置机修厂,满足现场冷作及小型零件的机加工需要。
第2节主要工程量及系统简介1.2.1 设备安装工程项目1.2.1.1 主要设备锅炉:选用某集团生产的B&WB-1025/17.2-M 型“W”火焰燃烧锅炉;某电厂二期2×300MW 机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汽轮机:选用某电气集团提供的亚临界、中间再热、双缸两排汽、单轴、冷凝式汽轮机组,型号为N300-16.7(170)/537/537-7。
发电机:选用某电气集团提供的QFSN-300-2 型水氢氢冷发电机主变压器:保定变压器厂SFP10-370000/220 型变压器。
1.2.1.2 热力系统主蒸汽系统:锅炉过热器出口至汽轮机进口采用1-1-2 型。
再热蒸汽系统:自汽机高压缸出口至锅炉再热器入口,然后接至汽轮机采用的是2-1-2-1-2 制。
主给水系统:采用1 台容量50%电动给水泵和两台50%汽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采用大旁路系统。
回热系统:为“三高、四低、一除氧”八级回热加热系统。
凝结水采用单级泵系统和中压凝结水精处理装置,设二台100m3补充水箱,低压加热器凝结水采用小旁路系统。
汽机旁路系统:采用容量为30%的高、低压串联旁路系统。
厂用蒸汽系统:每机设一台0.8~1.3MPa,300~350℃的厂用蒸汽联箱,互为备用,并与一期工程的系统连接,作为本期的启动汽源。
抽真空系统:采用水环式真空泵。
1.2.1.3 燃烧制粉系统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正压直吹式送粉系统,每台炉选用4 台BBD3854 型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
燃烧系统采用三分仓空气预热器,正压冷一次风系统,每台炉配备2 台容量为50%BMCR 的送风机,一次风机及引风机,静电除尘。
1.2.1.4 除灰、渣系统除灰系统以2×300MW 机组作为一个独立单元设计,采用灰渣分除,灰经负压气力输送系统收集至灰库,高浓度制浆后水力输送至灰场,灰场排水大部分回收,灰库留有干灰综合利用出口。
渣经沉渣池脱水后用汽车运至渣用户或灰场。
1.2.1.5 化学水处理系统本期工程只增加部分设备和对某些部分加以适当改造。
离子交换器进水由一级过滤水改为二级过滤水;扩建2×65t/H 一级除盐装置,增加一台混床,一台Ф2000 阳树脂清洗罐,一台2000m3除盐水箱,拟增加50m3酸碱贮槽和10m3酸碱贮槽各一台。
将凝结水精处理、锅炉补给水按程控设计,化学废水处理按部分远动设计。
凝结水精处理采用单元制系统,每机一组,含两台Ф2200 中压体外再生混床,再生装置两机共用一套。
设独立的化学废水综合处理装置一套。
增加10m3/h 电解制氢装置一套。
1.2.1.6 供水系统循环水采用直流供水,江边泵房土建部分已按1200MW 容量建成,只需进行设备安装,新建供、排水管沟及导流堤。
循环进水管采用Φ2440×12及Φ1840×10的钢管。
水力除灰采用灰渣分除,除灰渣用水采用经处理后的回收水,用循环排水补充。
工业水处理站内设泵房一座,反应沉淀池两座,清水池四座。
生活消防给水系统中增加高压消防水泵2 台,并改建、扩建一部分配套管网和增设主厂房内消防设施,对部分设备和特殊部位相应配置水喷雾、泡沫或气体灭火装置。
生活污水排入氧化塘。
工业用水只通过絮凝沉淀处理即可,其化学用水须再经过过滤处理后送至各用水点。
1.2.1.7 电气系统某电厂二期工程2×300MW 机组以220KV 电压等级接入系统,电气主接线采用双母线双分段带专用旁路母线接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