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回转刀架及其PLC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43
摘要自动回转刀架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生产预备时刻,消除人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精度的一致性等。
然而传统的一般车床换刀的速度慢、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因此为了提高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以及改善劳动条件必须对自动回转刀架进行改进。
本文对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的机电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数控车床刀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一般机床的换刀装置进行改进,使该装置具有自动松开、转位、周密定位等功能。
此次要紧完成自动回转刀架的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的设计。
机械部分为对其组成的各个机械部件进行计算与选用,电气部分为编制刀架自动转位操纵软件。
设计的数控換刀装置功能更强,换刀装置通过刀具快速自动定位,能够提高数控车床的效率,缩短加工时刻;同时其可靠性更稳定,结抅简单。
关键词: 自动回转刀架,换刀装置,机电系统,电气操纵Design of automatic turret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ystemof CNC lathesAbstractThe automatic turre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NC lathe. It improved labor productivity and shorten the production time, eliminate human err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chining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of precision. Though conventional ordinary lathe tool change slowly, low accuracy, low productivity. It cannot adapt to the needs of modern production. Therefore, we must be improved the automatic turret in order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improveproduct quality and improve working.This rotary tool holder for CNC lath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ystems related content study, study the composi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CNC lathes turret and improve the tool changerthe of general machine tools, so that the device has an automatic release, transfer, precision positioning and other functions. This time we should completion of the design of a utomatic turret’s the mechanical parts and electrical parts. Mechanical part is composed of various mechanical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parts, electrical parts is preparation of the turret automatically transfer of the control software, automatic indexing turret. Design of more powerful CNC tool changer, tool changer quickly through the automatic positioning tool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NC lathes and shorten the processing time; while its reliability is more stable, the structure is simpler.Keywords: Automatic turret Tool changer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Electrical control目录1绪论 (1)1.1自动回转刀架的设计背景 (1)1.2自动回转刀架的市场分析 (2)1.3设计自动回转刀架的意义 (2)2自动回转刀架总体设计 (3)2.1总体方案的确定 (3)2.2减速机传动机构的确定 (4)2.3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的确定 (5)2.4抬起机构的确定 (5)3自动回转刀架机械部分设计 (6)3.1自动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 (6)3.2蜗轮及蜗杆的设计及校核 (8)3.2.1蜗杆的选型 (9)3.2.2蜗杆副的材料 (10)3.2.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10)3.3蜗轮及蜗杆的要紧参数与几何尺寸 (12)3.4螺杆的要紧参数与几何尺寸 (14)3.4.1螺杆的设计计算 (14)3.5蜗杆轴的设计 (15)3.5.1蜗杆轴的材料选择,确定许用应力 (15)3.5.2按扭转强度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15)3.5.3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 (16)3.5.4蜗杆轴的校核 (17)3.6蜗杆轴的轴承选用 (21)4自动回转刀架电气部分设计 (22)4.1硬件电路设计 (22)4.2操纵软件设计 (25)4.2.180C31单片机及其引脚讲明 (26)4.2.2 静态存储器6264的特性 (28)4.2.3 2764只读存储器的特性 (28)4.2.4 可编程并行I/O接口芯片8255的特性 (29)5结论 (33)6致谢 (34)7 .............................................. 参考文献35附录:转配图A0图纸一张、零件图A1、A2各五张(上刀体图、下刀体图上圆盘图、下圆盘图、刀架电气图、蜗轮、蜗杆图、螺杆图、空心轴图、发信盘图)1绪论1.1自动回转刀架的设计背景经济型数控是我国80年代科技进展的产物。
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机电系统设计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是一种经常用于车削加工中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在切削过程中快速更换刀具。
为了实现自动化操作,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机电系统来控制刀架的回转动作。
下面是一个关于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机电系统设计的概述,其中包括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关键技术。
一、机电系统组成1.电机:用于驱动刀架的转动,一般采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2.传动装置: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刀架的回转运动;3.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刀架的回转运动以及实现自动化操作;4.感应装置:用于检测刀架的位置,一般采用光电开关或接近开关;5.人机界面:用于人机交互的显示屏和按键。
二、工作原理1.工件加工: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机电系统安装在数控车床上,工作时根据加工工艺确定刀具的种类和数量,并将刀具安装在刀架上。
2.刀具选择:根据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刀具类型,PLC通过人机界面接收到相关指令后,控制电机将刀架旋转至相应的刀具位置,光电开关或接近开关检测刀架是否到位。
3.切削过程:数控系统控制数控车床进行切削加工,当需要更换刀具时,PLC发送指令,电机带动刀架旋转至指定刀具位置,完成刀具的更换。
然后PLC再次发送指令,使数控车床继续进行切削加工。
4.刀具回收:加工结束后,刀架需要回到回收位置,等待下一次的切削操作。
三、关键技术1.传动装置设计:根据转速和转动力矩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来实现电机和刀架之间的动力传递及转动控制。
2.位置检测技术:光电开关或接近开关能够实现对刀架位置的准确检测,确保刀架到位后才能进行切削加工,提高工件加工的精度。
3.控制系统设计:PLC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刀具种类和数量,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实现自动化操作。
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串口或网络通信功能,方便与上位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4.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需要简洁、直观、易用,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进行刀具的选择和刀架的控制等操作。
毕业设计题目自动回转刀架及其控制系统设计专业数控加工与维护工程班级学生指导教师西安工业大学函授部二0 0 九年摘要数控转刀架是数控车床的一个重要功能部件,它以回转分度方式实现切削工具的自动转换。
目前已有多种类型产品形成专业化生产,其中双插销反靠式数控转塔刀架是国内研制的一种电动机械刀架。
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已在国内各类数控车床中有广泛应用,但故障率较高。
数控(NC)刀架是数控机床的重要部件,加工工件的质量有有相当程度取决于NC刀架的性能。
它以回转分度实现刀具自动交换及回转动力刀具的传动。
因技术含量高,已经趋向专业化开发生产。
所以对数控转塔刀架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己引起数控机床行业的重视。
本设计是蜗轮蜗杆传动与定位装置的刀架,用来使装夹于刀架板上的许多刀具之一进入操作位置。
本设计涉及采用电力机就操作之高速车床所用刀架。
在对大量工件进行机械加工时,需要按照预定的和自动控制的周期对同一工件顺序的使用若干刀具。
此外,机械加工中的一项基本要求就是速度,是要减少从一种刀具加工完毕至下一种刀具开始加工之间,转台使新的刀具转至相应操作位置的全部动作所需的空载时间关键词:数控刀架自动回转工件目录第一章数控的发展及其刀架1.1. 国内发展情况 ·····························································································1.2. 国外发展情况 ·····························································································1.3. 结构组成与动作循环····················································································1.4. 技术性能与发展趋势····················································································1.4.1. 精度·······································································································1.4.2. 运转性能·································································································1.4.3. 润滑与密封······························································································1.4.4. 负载能力与刚度························································································1.4.5 可靠性方面 ······························································································1.5 现代典型数控转塔刀架的结构分析···································································1.5.1. 液压式····································································································1.5.2. 液压机械式······························································································1.5.3. 电动势····································································································1.6 控制与接口 ·······························································································1.6.1 直接与数控系统接口 ··················································································1.6.2 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与数控系统接口······················································1.7 各种刀架简介······························································································1.7.1 简易经济型数控刀架 ··················································································1.7.3 带动力刀具的数控刀架 ···············································································第二章方案选择及论证2.1 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2.1.1 技术关键 ·································································································2.1.2 数控立式四工位抬起式自动刀架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第三章主要参数的计算3.1 刀架的设计参数···························································································3.2 动力参数的确定···························································································3.2.1 选择电机类型··························································································3.2.2 电机容量的设计计算 ···············································································第四章传动机构的设计计算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4.1.1 选择蜗杆传动类型 ·····················································································4.1.2 选择材料 ·································································································4.1.3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4.1.4 蜗轮蜗杆的主要参数及尺寸 ·········································································4.1.5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4.1.6 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4.1.7 蜗轮蜗杆的结构 ························································································4.1.8 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 ···············································································4.2 丝杆螺母传动的设计计算···············································································4.2.1 丝杆材料的选择 ························································································4.2.2 螺母材料的选择 ························································································4.2.3 丝杆螺母几何尺寸的计算 ············································································4.3 定位机构的设计···························································································4.3.1 插销的设计计算 ························································································4.3.2 预定位机构与反靠机构 ···············································································4.3.3 精定位机构多齿盘的设计 ············································································4.3.4 弹簧的设计计算 ························································································.蜗杆轴的校核 ································································································5.1 基本硬件组成······························································································第五章刀架的接口与控制5.2 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与控制系统实现接口··············································5.3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程序设计 ·····························································5.3.1 输入点分配 ······························································································5.3.2 输出点 ····································································································结束语致谢参考文献第一章数控的发展及其刀架1.1. 国内发展情况我国的刀架生产还出在发展阶段,品种、规格、可靠性等方面还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过程,远远没有达到成熟。
自动回转刀架设计1 绪论1.1. 国内发展情况我国的刀架生产还处在发展阶段,品种、规格、可靠性等方面还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过程,远远没有达到成熟。
基本上采用传统材料和传统,加上部分外购配套件的可靠性较差造成产品整体的可靠性与外国的差距。
1.2. 国外发展情况国外数控机床附件产品的开发应用比较早,经验丰富,再由于技术进步,新材料,新结构的不断出现与应用,使得其产品的可靠性比较高。
国外主要分为日本和欧美两大流派。
其产品的特点是夹紧力大,采用专用电机,体积小,转矩大,可靠性高,耐磨,可靠性较高。
比如,日本日研公司部分回转刀架的核心部件蜗杆副,蜗轮采用氮化钢,齿部表面采用氮化处理,硬度高;蜗杆为硬质合金蜗杆;整个蜗杆副为硬齿面接触,耐磨。
既实现了高速又保证了高可靠性。
还有德国的肖特(SAUTER)、意大利的杜普洛马蒂克(DUPLOMATIC)和巴鲁法迪(BARUFFALDI)等,他们都有自己的系列、规格和专利。
像肖特(SAUTER)的刀架,采用行星传动机构,其结构紧凑,传动方向均为同一方向,没有像蜗杆副的降速机构的交叉轴设计,易于一体化布置。
采用牙嵌式齿行离合器的升起和加紧,空行程转角、小效率高,且自锁功能可靠。
其控制部分大都与机床一起采用CNC控制,目前国际比较好的系统有西门子,法拉克,三菱等。
1.3. 结构组成与动作循环典型的数控转塔刀架一般有动力源(电极或油缸,液压马达)、机械传动机构、预分度机构、定位机构、锁紧机构、检测装置、接口电路、刀具安装台(刀盘)、动力刀座等组成。
数控转塔刀架的动作循环为:T指令(换刀指令)?刀盘放松(抬起)?转位?刀位检测?预分度?精确定位?刀具锁紧?结束,答复信号。
1.4. 技术性能与发展趋势数控转塔刀架的技术发展很快,现正逐步形成标准定型产品。
我国数控转塔刀架标准草案中所规定的主要技术性能如下: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21.4.1. 精度定位精度要求高,一般要求工位目标位置重复定位精度在4\―10\,刀槽的工作位置定位精度在0.03-0.05mm。
摘要本文主要对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换刀系统及控制系统进行设计。
传统的普通车床换刀的速度慢、精度不高,生产效率效率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因此。
本文对普通机床的换刀装置进行改进,对一台四工位的立式自动回转刀架进行数控化设计,该装置具有自动松开、转位、精密定位等功能。
新的数控换刀装置功能更强,可靠性更稳定,功率增大,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关键字:四工位立式刀架自动回转主传动部件电气控制目录第一章引言 (3)1.1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概述 (3)1.2设计研究内容 (3)1.3研究实际社会意义和应用效果 (3)1.4小结 (4)第二章总体机构设计 (4)2.1减速传动机构的设计 (4)2.2上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的设计 (5)2.3刀架抬起机构的设计 (5)第三章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计算 (7)3.1蜗杆副的设计计算 (6)3.2 蜗杆的设计计算 (13)第四章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 (15)4.1 硬件电路的设计 (15)4.2 控制软件的设计 (15)第五章刀架常规故障分析和排除 (18)5.1 刀架不能启动 (19)5.2 刀架连续转动到位不停 (19)5.3 刀架越位过冲或转不到位 (19)5.4 刀架不能正常夹紧 (19)第六章结论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引言1.1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的概述。
数控车床主要由主轴箱、床鞍、尾架、刀架、对刀仪、液压系统、润滑系统、气动系统及数控装置组成。
数控车床的出现对提高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以及改善劳动条件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车床例如CA6140的刀架上只能装一把刀,换刀的速度慢,换刀后还须重新对刀,并且精度不高,生产效率效率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机床的换刀装置进行改进,为了能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完成多个工序加工,缩短加工辅助时间,减少多次安装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效率,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采用自动回转刀架。
数控车床上使用的自动回转刀架是一种最简单的换刀装置,自动回转刀架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能执行自动松开、转位、精密定位等一系列动作的一种机构。
目录第一章引言 (1)1.1概述 (1)1.2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的发展趋势 (1)1.3刀架的设计准则 (2)第二章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的设计 (3)2.1数控车床刀架应满足的要求 (3)2.2刀架的工作原理 (6)2.3步进电机的选用 (7)2.4蜗杆及蜗轮的选用与校核 (8)2.5蜗杆轴的设计 (10)2.6蜗轮轴的设计 (17)2.7中心轴的设计 (18)2.8齿盘的设计 (20)2.9轴承的选择 (23)第三章PLC控制单元设计 (26)3.1PLC与工业控制计算机(IPC)和集散控制系统(DSC)的比较 (26)3.2控制电路硬件接线图 (27)3.3PLC控制流程图 (31)总结 (32)参考文献 (33)第一章引言1.1 概述数控车床的刀架是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刀架用于夹持切削用的刀具,因此其结构直接影响机床的切削性能和切削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刀架的结构和性能体现了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
随着数控车床的不断发展,刀架结构形式也在不断翻新。
其中按换刀方式的不同,数控车床的刀架系统主要有回转刀架、排式刀架和带刀库的自动换刀装置等多种形式。
其中,带刀库的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换刀装置自1958年研制成功以来,其机械结构和控制方式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自动换刀装置时加工中心的重要执行机构,它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常见的有更换主轴头换刀以及带刀库的自动换刀系统。
1.2 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的发展趋势数控刀架的发展趋势是:随着数控车床的发展,数控刀架开始向快速换刀、电液组合驱动和伺服驱动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数控刀架以电动为主,分为立式(如图1-1)和卧式(如图1-2)两种。
立式主要用于简易数控车床;卧式刀架有八、十、十二等工位,可正、反方向旋转,就近选刀,用于全功能数控车床。
另外,卧式刀架还有液动刀架和伺服驱动刀架。
电动刀架是数控车床重要的传统结构,合理地选配电动刀架,并正确实施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消除人为误差,提高加工精度与加工精度的一致性等等。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签字:院长(系主任)签字: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摘要自动回转刀架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生产准备时间,消除人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精度的一致性等。
但是传统的普通车床换刀的速度慢、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所以为了提高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以及改善劳动条件必须对自动回转刀架进行改进。
本文对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的机电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数控车床刀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普通机床的换刀装置进行改进,使该装置具有自动松开、转位、精密定位等功能。
此次主要完成自动回转刀架的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的设计。
机械部分为对其组成的各个机械部件进行计算与选用,电气部分为编制刀架自动转位控制软件。
设计的数控換刀装置功能更强,换刀装置通过刀具快速自动定位,可以提高数控车床的效率,缩短加工时间;同时其可靠性更稳定,结抅简单。
关键词: 自动回转刀架,换刀装置,机电系统,电气控制Design of automatic turret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ystem ofCNC lathesAbstractThe automatic turre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NC lathe. It improved labor productivity and shorten the production time, eliminate human err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chining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of precision. Though conventional ordinary lathe tool change slowly, low accuracy, low productivity. It cannot adapt to the needs of modern production. Therefore, we must be improved the automatic turret in order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improve working.This rotary tool holder for CNC lath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ystems related content study, study the composi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CNC lathes turret and improve the tool changerthe of general machine tools, so that the device has an automatic release, transfer, precision positioning and other functions. This time we should completion of the design of automatic turret’sthe mechanical parts and electrical parts. Mechanical part is composed of various mechanical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parts, electrical parts is preparation of the turret automatically transfer of the control software, automatic indexing turret. Design of more powerful CNC tool changer, tool changer quickly through the automatic positioning tool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NC lathes and shorten the processing time; while its reliability is more stable, the structure is simpler.Keywords: Automatic turret Tool changer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Electrical control目录1绪论 (1)1.1自动回转刀架的设计背景 (1)1.2自动回转刀架的市场分析 (2)1.3设计自动回转刀架的意义 (2)2自动回转刀架总体设计 (3)2.1总体方案的确定 (3)2.2减速机传动机构的确定 (6)2.3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的确定 (7)2.4抬起机构的确定 (7)3自动回转刀架机械部分设计 (8)3.1自动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 (8)3.2蜗轮及蜗杆的设计及校核 (11)3.2.1蜗杆的选型 (11)3.2.2蜗杆副的材料 (13)3.2.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14)3.3蜗轮及蜗杆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16)3.4螺杆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18)3.4.1螺杆的设计计算 (18)3.5蜗杆轴的设计 (18)3.5.1蜗杆轴的材料选择,确定许用应力 (18)3.5.2按扭转强度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19)3.5.3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 (20)3.5.4蜗杆轴的校核 (21)3.6蜗杆轴的轴承选用 (25)4自动回转刀架电气部分设计 (26)4.1硬件电路设计 (26)4.2控制软件设计 (30)4.2.180C31单片机及其引脚说明 (32)4.2.2 静态存储器6264的特性 (34)4.2.3 2764只读存储器的特性 (36)4.2.4 可编程并行I/O接口芯片8255的特性 (37)5结论 (42)6致谢 (43)7参考文献 (45)附录:转配图A0图纸一张、零件图A1、A2各五张(上刀体图、下刀体图上圆盘图、下圆盘图、刀架电气图、蜗轮、蜗杆图、螺杆图、空心轴图、发信盘图)1绪论1.1自动回转刀架的设计背景经济型数控是我国80年代科技发展的产物。
摘要数控车床今后将向中高档发展,中档采用普及型数控刀架配套,高档采用动力型刀架,兼有液压刀架、伺服刀架、立式刀架等品种,预计近年来对数控刀架需求量将大大增加。
数控刀架的发展趋势是: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数控刀架开始向快速换刀、电液组合驱动和伺服驱动方向发展。
根据加工对象不同,有四方刀架、六角刀架和八(或更多)工位的圆盘式轴向装刀刀架等多种形式。
回转刀架上分别安装四把、六把或更多刀具,并按数控装置的指令换刀。
本部分主要对四工位立式自动回转刀架的机械设计和软件控制系统控制部分的设计,并对以上机械部分运用CAD做图,对刀架有更直观的了解。
最后的提出了对刀架提出了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数控刀架,自动回转刀架,四工位ABSTRACTCNC lathe in the future will be high when the development of mid-range universal CNC tool used complementary, high-grade tool used dynamic, coupled by a hydraulic tool, servo tool carrier, tool carrier, such as vertical species, which is expected to number in recent years. The demand of control tool wi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CNC tool i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NC Lathe, CNC turret tool change to the rapid, electro-hydraulic servo drive combination of drive and direc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different objects, there are four-party tool, tool holder and eight hexagonal (or more) position of the disc blade of axial loading and other forms tool. Were installed on the rotary tool holder 4, 6 or more tools, and NC ATC instructions. The main part of the four-stage vertical electric tool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relay - access control system to control part of the design. Do plan to use CAD for electrical tool,through which I got more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Finally I put forward my views on the electric tool .Keywords: CNC tool, Automatic Rotary Tool, Four -目录第1章引言 (1)1.1概述 (1)1.2 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的发展趋势 (1)1.3 刀架的设计准则 (2)1.4 刀架的主要技术参数 (2)第2章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设计 (3)2.1刀架的工作原理 (4)2.2 步进电机的选用 (5)2.3 蜗杆及蜗轮的选用与校核 (6)2.4 蜗杆轴的设计 (8)2.5 蜗轮轴的设计 (14)2.6 中心轴的设计 (13)2.7 齿盘的设计 (16)2.8 轴承的选用 (17)3.0 刀架体的设计 (18)第3章控制系统的设计 (19)3.1、控制系统硬件电路接口设计 (19)3.2、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23)第4章结论与展望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第1章绪论1.1概述数控机床的刀架是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1.4 小结对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的机电系统进行研究和设计,并通过对四工位刀架的设计,分别加强对其组成部分即机械总体结构、工作原理的认识。
数控车床上使用的自动回转刀架是一种最简单的换刀装置,自动回转刀架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能执行自动松开、转位、精密定位等一系列动作的一种机构。
对于自动回转刀架,根据装刀数量的不同,自动回转刀架分有四工位、六工位和八工位等形式。
根据安装的不同方式,自动回转刀架可分为立式和卧式,而根据机械定位方式不同,自动回转刀架又可分为端齿盘定位型和三齿盘定位型等,其中端齿盘定位型换刀时需要将刀架抬起,换刀速度较慢且密封性差,但其结构简单。
三齿盘定位叫免抬型.其特点时换刀时刀架不用抬起,因此换刀速度快且密封性好,但其结构复杂。
自动回转刀架在结构上必须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以承受粗加工时的切削抗力,为保证转位之后具有髙的重复定位精度,自动回转刀架还需要选择可靠的定位方案和合理的定位结构。
自动回转刀架的自动换刀由控制系统和驱动电路来实现的。
2 总体结构设计2.1 电动机的选择[2][3][4]电动机选择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为80W,额定转速为1440r/min。
2.2 减速传动机构的设计[1]由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太快,不能直接驱动刀架进行换刀,必须经过适当的减速。
根据立式转位刀架的结构特点,采用蜗杆副减速是最佳选择。
蜗杆副传动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向,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保证传动精度和平稳性,并且具有自锁功能,还可以实现整个装置的小型化。
2.3 上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的设计[5]由于刀具直接安装在上刀体上,所以上刀体要承受全部的切削力,其锁紧与定位珠精度将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
本设计上刀体的锁紧与定位机构选用端面齿盘,将上刀体和下刀体的配合面加工成梯形端面齿。
当刀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上下端面齿相互啮合,这时上刀体不能绕刀架的中心轴转动;换刀时电动机正转,抬起机构使上刀体抬起,等上下端面齿脱开后,上刀体才可以绕刀架中心轴转动,完成转位工作。
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机电系统的设计涉及机械结构、电气控制和编程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设计该系统时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点:
1. 机械结构设计
-设计回转刀架的结构,包括支撑轴承、回转机构等,确保其稳定可靠地进行自动回转;
-确定回转角度范围和精度要求,根据加工需求设计相应的回转机构。
2.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选择合适的电机作为驱动源,考虑其扭矩、速度和精度等参数;
-设计控制电路,包括限位开关、传感器等,用于检测刀架位置和控制回转动作;
-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例如急停按钮、防护罩等,确保操作安全。
3. PLC/数控系统编程
-编写程序实现自动回转功能,包括控制电机驱动、位置检测、回转角度设定等;
-考虑编程中的异常情况处理,例如限位保护、电机故障等。
4. 人机界面设计
-如果需要,设计操作界面用于设定回转角度、启动自动回转等操作;-界面设计应直观友好,便于操作员使用。
5. 性能测试与调试
-进行机械部件的装配和调试,确保回转刀架运动平稳、精度满足要求;
-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联调和功能测试,验证自动回转功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 安全考虑
-确保机械结构和电气系统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
-检查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设计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机电系统需要综合考虑机械、电气、控制等多个方面,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实现自动回转功能,并且满足加工工艺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易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录设计任务 (1)总体结构设计 (2)自动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 (2)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 (3)电器控制部分的设计 (13)参考文献 (20)一、设计任务题目:数控车床自动刀架PLC控制系统设计任务:设计一台四工位立式回转刀架,适用于CA6132数控车床。
要求绘制自动回转刀架的机械结构图。
推荐刀架所用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20W,额定转速1440r/min,换刀时要求刀架转动的速度为40r/min。
二、总体结构设计1、减速传动机构的设计普通的三项异步电动机因转速太快,不能直接驱动刀架进行换刀,必须经过适当的减速。
根据立式转位刀架的结构特点,采用蜗杆副减速时最佳选择。
蜗杆副传动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向,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保证传动精度和平稳性,并且具有自锁功能,还可以实现整个装置的小型化。
2、上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的设计由于刀具直接安装在上刀体上,所以上刀体要承受全部的切削力,其锁紧与定位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本设计上刀体的锁进玉定位机构选用端面齿盘,将上刀体和下刀体的配合面加工成梯形端面齿。
当刀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上下端面齿相互啮合,这时上刀体不能绕刀架的中心轴旋转;换刀时电动机正转,抬起机构使上刀体抬起,等上下端面齿脱开后,上刀体才可以绕刀架中心轴转动,完成转位动作。
3、刀架抬起机构的设计要想使上、下刀体的两个端面齿脱离,就必须设计适合的机构使上刀体抬起。
本设计选用螺杆-螺母副,在上刀体内部加工出内螺纹,当电动机通过蜗杆-涡轮带动蜗杆绕中心轴转动时,作为螺母的上刀体要么转动,要么上下移动。
当刀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上刀体与下刀体的端面齿相互啮合,因为这时上刀体不能与螺杆一起转动,所以螺杆的转动会使上刀体向上移动。
当端面齿脱离啮合时,上刀体就与螺杆一起转动。
设计螺杆时要求选择适当的螺距,以便当螺杆转动一定的角度时,使得上刀梯与下刀体的端面齿能够完全脱离啮合状态。
自动回转刀架的传动机构示意图,详细的装配图在图纸上。
目录设计任务 (1)总体结构设计 (2)自动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 (2)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 (3)电器控制部分的设计 (13)参考文献 (20)一、设计任务题目:数控车床自动刀架PLC控制系统设计任务:设计一台四工位立式回转刀架,适用于CA6132数控车床。
要求绘制自动回转刀架的机械结构图。
推荐刀架所用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20W,额定转速1440r/min,换刀时要求刀架转动的速度为40r/min。
二、总体结构设计1、减速传动机构的设计普通的三项异步电动机因转速太快,不能直接驱动刀架进行换刀,必须经过适当的减速。
根据立式转位刀架的结构特点,采用蜗杆副减速时最佳选择。
蜗杆副传动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向,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保证传动精度和平稳性,并且具有自锁功能,还可以实现整个装置的小型化。
2、上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的设计由于刀具直接安装在上刀体上,所以上刀体要承受全部的切削力,其锁紧与定位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本设计上刀体的锁进玉定位机构选用端面齿盘,将上刀体和下刀体的配合面加工成梯形端面齿。
当刀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上下端面齿相互啮合,这时上刀体不能绕刀架的中心轴旋转;换刀时电动机正转,抬起机构使上刀体抬起,等上下端面齿脱开后,上刀体才可以绕刀架中心轴转动,完成转位动作。
3、刀架抬起机构的设计要想使上、下刀体的两个端面齿脱离,就必须设计适合的机构使上刀体抬起。
本设计选用螺杆-螺母副,在上刀体内部加工出内螺纹,当电动机通过蜗杆-涡轮带动蜗杆绕中心轴转动时,作为螺母的上刀体要么转动,要么上下移动。
当刀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上刀体与下刀体的端面齿相互啮合,因为这时上刀体不能与螺杆一起转动,所以螺杆的转动会使上刀体向上移动。
当端面齿脱离啮合时,上刀体就与螺杆一起转动。
设计螺杆时要求选择适当的螺距,以便当螺杆转动一定的角度时,使得上刀梯与下刀体的端面齿能够完全脱离啮合状态。
自动回转刀架的传动机构示意图,详细的装配图在图纸上。
1 绪论1.1. 国内发展情况我国的刀架生产还处在发展阶段,品种、规格、可靠性等方面还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过程,远远没有达到成熟。
基本上采用传统材料和传统,加上部分外购配套件的可靠性较差造成产品整体的可靠性与外国的差距。
国内部分刀架回转原理为电机经弹簧理合器带动蜗杆,再由蜗轮带动蜗杆旋转,当刀架转体时,由霍尔元件不断检测刀架转体是否到位,到位后霍尔元件发出信号,然后反转锁紧。
主要采用有销盘、内齿盘,外齿盘组成的三端齿定位机构实现准确定位。
其控制部分主要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以及ATMEL公司的AT89等同类产品进行控制。
烟台机床附件厂是目前我国生产刀架水平最高的厂家,特别是可以生产带刀头的刀架。
该厂家全套引进意大利的生产线,产品属于高档型。
1.2. 国外发展情况国外数控机床附件产品的开发应用比较早,经验丰富,再由于技术进步,新材料,新结构的不断出现与应用,使得其产品的可靠性比较高。
国外主要分为日本和欧美两大流派。
其产品的特点是夹紧力大,采用专用电机,体积小,转矩大,可靠性高,耐磨,可靠性较高。
比如,日本日研公司部分回转刀架的核心部件蜗杆副,蜗轮采用氮化钢,齿部表面采用氮化处理,硬度高;蜗杆为硬质合金蜗杆;整个蜗杆副为硬齿面接触,耐磨。
既实现了高速又保证了高可靠性。
还有德国的肖特(SAUTER)、意大利的杜普洛马蒂克(DUPLOMATIC)和巴鲁法迪(BARUFFALDI)等,他们都有自己的系列、规格和专利。
像肖特(SAUTER)的刀架,采用行星传动机构,其结构紧凑,传动方向均为同一方向,没有像蜗杆副的降速机构的交叉轴设计,易于一体化布置。
采用牙嵌式齿行离合器的升起和加紧,空行程转角、小效率高,且自锁功能可靠。
其控制部分大都与机床一起采用CNC控制,目前国际比较好的系统有西门子,法拉克,三菱等。
1.3. 结构组成与动作循环典型的数控转塔刀架一般有动力源(电极或油缸,液压马达)、机械传动机构、预分度机构、定位机构、锁紧机构、检测装置、接口电路、刀具安装台(刀盘)、动力刀座等组成。
摘要传统的普通车床换刀的速度慢、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因此,本文对普通机床的换刀装置进行改进,对一台四工位的立式自动回转刀架进行数控化设计,使该装置具有自动松开、转位、精密定位等功能。
新的数控換刀装置功能更强,可靠性更稳定,功率增大,结抅简单,维修方便。
关键词:四工位立式刀架;自动回转;主传动部件;电气控制1 绪论经济型数控是我国80年代科技发展的产物。
这种数控系统由于功能适宜.价格便宜. 用它来改造车床,投资少、见效快、成为我国“七五”、“八五”重点推广的新技术之一。
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型数控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数控系统产品不断改进完善. 并且有了阶段性的突破,使新的经济型数控系统功能更强,可靠性更稳定,功率增大,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由于这项技术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型数控的活力,根据我国国情,该技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是我国机械行业老设备改造的很好途径。
对于原有老的经济型数控车床,特别是80年代末期改造的设备,由于种种原因闲置的很多,浪费很大;在用的设备使用至今也十几年了,同样面临进一步改造的问题。
通过改造可以提高原有装备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数控车床主要由主轴箱、床鞍、尾架、刀架、对刀仪、液压系统、润滑系统、气动系统及数控装置组成。
数控车床的出现对提高生产率改将产品质量以及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效率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提高效率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通过刀具的快速自动定位,提高了空程速度和划线工艺的时间。
2)批量加工一致性好,可以减少工件检验和时间。
特别是经济型老车床对刀等还需要手动完成,以及在加工一个零件过程中,更换刀具,装卸零件,测量和搬运零件用于大部分时间占辅助时间长的刀具交换和刀具尺寸调整。
加工时间相对较短,为缩短加工辅助时间,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功能,进一步压缩非切削时间,数控机床正朝着一台机床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多工序加工的发展方向。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说明系(部)机电工程系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年级 10级姓名李良指导教师刘超平2012 年月日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数控车床4刀位刀架的自动换刀装置的设计学生姓名李良学号10131101038 班级10机电一班主要任务及目标实现基于单片机的数控车床的4刀位刀架的自动换刀装置的机械机构和电气控制的设计(带下划线的部分,由同学们自己选定,咱们组的八位同学相互不能有重复)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或技术数据主要内容:一、基于单片机的4刀位数控车床刀架的机械结构的设计1、刀架的形式2、刀位的分布形式3、刀柄的规格二、基于单片机的4刀位数控车床自动换刀装置的电气控制的设计1、控制原理及电路图2、所用到的电气元件的选用3、单片机的控制程序基本要求:(1) 机械结构的设计要有设计方法和设计的图样;(2)电气控制部分,要有电路图、电器元件的选用方法和必要的说明;(3)软件控制部分,要有控制程序及对应的文字说明进度安排序号各阶段工作安排起止日期1 查找准备相关的书籍、资料9月27日至10月8日2 整理所要用的相关资料,列出提纲10月9日至10月10日3 设计机械结构10月11日至10月20日4 设计电气电路10月21日至10月31日5 编写控制程序11月1日至11月10日6 进行修改,完成毕业设计11月11日至11月20日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摘要数控车床的发展与应用,大大降低了零件加工的辅助时间,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随着数控车床的发展,数控刀架开始向快速换刀,电液组合驱动和伺服驱动方向发展。
根据加工对象不同,有四方刀架,六角刀架和八或更多工位的圆盘式轴向装刀刀架等多种形式。
回转刀架上分别安装四把,六把或更多刀具,并按数控装置的指令换刀。
自动换刀装置应当满足换刀时间短、安全可靠等基本要求。
本课题主要对四工位立式自动回转刀架的机械设计和用PLC编程对控制部分的设计。
并对以上部分运用ATUOCAD作图,对自动回转刀架有更直观的了解。
目录第一章引言1.1概述1.2 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的发展趋势1.3 刀架的设计准则第二章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的设计2.1 数控车床刀架应满足的要求2.1.1 动力刀架的整体方案设计2.1.2 数控机床刀架的类型选择2.2 刀架的工作原理2.3 步进电机的选用2.4 蜗杆及蜗轮的选用与校核2.4.1 选择传动的类型2.4.2 选择材料和确定许用应力2.4.3 按接触强度确定主要参数2.5蜗杆轴的设计2.5.1 蜗杆轴的材料选择,确定许用应力2.5.2按扭转强度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2.5.3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2.5.4蜗杆轴的校核2.5.5键的选取与校核2.6 蜗轮轴的设计2.6.1蜗轮轴材料的选择,确定需用应力2.6.2按扭转强度,初步估计轴的最小直径2.6.3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2.7中心轴的设计2.7.1刀架轴的结构设计及计算2.7.2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2.7.3轴的校核2.8齿盘的设计2.8.1齿盘的材料选择和精度等级2.8.2确定齿盘参数2.8.3按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计算2.9轴承的选择2.9.1轴承内部结构2.9.2轴承分类与特点2.9.3滚动轴承的配合2.9.4滚动轴承的润滑2.9.5滚动轴承的密封装置第三章PLC控制单元设计3.1 PLC与工业控制计算机(IPC)和集散控制系统(DSC)的比较3.1.2 刀架换刀控制方式的选定3.2 控制电路硬件接线图3.3 PLC控制流程图总结参考文献第一章引言1.1 概述数控车床的刀架是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刀架用于夹持切削用的刀具,因此其结构直接影响机床的切削性能和切削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刀架的结构和性能体现了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
随着数控车床的不断发展,刀架结构形式也在不断翻新。
其中按换刀方式的不同,数控车床的刀架系统主要有回转刀架、排式刀架和带刀库的自动换刀装置等多种形式。
其中,带刀库的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换刀装置自1958年研制成功以来,其机械结构和控制方式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自动换刀装置时加工中心的重要执行机构,它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常见的有更换主轴头换刀以及带刀库的自动换刀系统。
1.2 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的发展趋势数控刀架的发展趋势是:随着数控车床的发展,数控刀架开始向快速换刀、电液组合驱动和伺服驱动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数控刀架以电动为主,分为立式(如图1-1)和卧式(如图1-2)两种。
立式主要用于简易数控车床;卧式刀架有八、十、十二等工位,可正、反方向旋转,就近选刀,用于全功能数控车床。
另外,卧式刀架还有液动刀架和伺服驱动刀架。
电动刀架是数控车床重要的传统结构,合理地选配电动刀架,并正确实施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消除人为误差,提高加工精度与加工精度的一致性等等。
另外,加工工艺适应性和连续稳定的工作能力也明显提高:尤其是在加工几何形状较复杂的零件时,除了控制系统能提供相应的控制指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数控车床需配备易于控制的电动刀架,以便一次装夹所需的各种刀具,灵活方便地完成各种几何形状的加工。
数控刀架的市场分析:国产数控车床将向中高档发展,中档采用普及型数控刀架配套,高档采用动力型刀架,兼有液压刀架、伺服刀架、立式刀架等品种。
图 1-1 立式回转刀架图1-2 卧式回转刀架1.3 刀架的设计准则我们设计主过程,本着一下几条设计准则:1)创造性的利用所需要的物理性能和控制;2)预测意外载荷;3)创造有利的载荷条件;4)提高合理的应力分布和刚度面;5)辨别功能载荷及其意义;6)重量尽量轻;7)应用基本公式求相称尺寸和最佳尺寸;8)根据性能组合选择材料;9)在储备零件与整体零件之间进行选择;10)进行功能设计以适应制造工艺和降低成本的要求。
第二章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的设计2.1 数控车床刀架应满足的要求1)满足工艺过程所提出的要求。
机床依靠刀具和工件间相对运动形成工件表面,而工件的表面形状和表面位置的不同,要求刀架能够布置足够多的刀具,而且能够方便而正确地加工各工件表面,为了实现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完成多工序加工,所以要求刀架可以方便地转位。
2)在刀架以要能牢固地安装刀具,在刀架上安装刀具进还应能精确地调整刀具的位置,采用自动交换刀具时,应能保证刀具交换前后都能处于正确位置。
以保证刀具和工件间准确的相对位置。
刀架的运动精度将直接反映到加工工件的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上,为此,刀架的运动轨迹必须准确,运动应平稳,刀架运转的终点到位应准确。
面且这种精度保持性要好,以便长期保持刀具的正确位置。
3)刀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由于刀具的类型、尺寸各异,重量相差很大,刀具在自动转换过程中方向变换较复杂,而且有些刀架还直接承受切削力。
考虑到采用新型刀具材料和先进的切削用量,所以刀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使切削过程和换刀过程平稳。
4)可靠性高。
由于刀架在机床工作过程中,使用次数很多,而且使用频率也高,所以必须充分重视它的可靠性。
5)刀架是为了提高机床自动化而出现的,因而它的换刀时间应尽可能缩短,以利于提高生产率。
目前自动换刀装置的换刀时间在0.8—6秒之间不等。
而且还在进一步缩短。
6)操作方便和安全。
刀架是工人经常操作的机床部件之一,因此它的操作是否方便和安全,往往是评价刀架设计好坏的指标。
刀架上应便于工人装刀和调刀,切屑流出方向不能朝向工人,而且操作调整刀架的手柄(或手轮)要省力,应尽量设置在便于操作的地方。
2.1.1 动力刀架的整体方案设计刀架是车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工中心的动力刀架可安装各种非动力辅助刀夹和动力刀夹进行加工,用于夹持加工用的刀具,因此其结构直接影响到车床的加工性能和加工效率。
刀架采用端齿分度,转位由步进电动机驱动,刀位由二进制绝对编码器识别,动力刀具由变频电机驱动,通过同步齿形带等将动力传递到刀夹。
各类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到装置的结构取决于机床的类型、工艺范围、使用刀具种类和数量。
数控机床常用的自动换刀装置的类型、特点、适用范围见表2-1类别型式特点适用范围转塔式回转刀架多为顺序换刀,换刀时间短、结构简单紧凑、容纳刀具较少各种数控车床,数控车削加工中心转塔头顺序换刀,换刀时间短,刀具主轴都集中在转塔头上,结构紧凑。
但刚性较差,刀具主轴数受限制数控钻、镗、铣床刀库刀具与主轴之间直接换刀换刀运动集中,运动不见少。
但刀库容量受限各种类型的自动换刀数控机床。
尤其是对使用回转类刀具的数控镗、铣床类立式、卧式加工中心机床表2-12.1.2 数控机床刀架的类型选择按换刀方式的不同,数控车床的刀架系统主要有回转刀架、排式刀架和带刀库的自动换刀装置等多种形式,下面对这三种形式的刀架作简单的介绍。
1)排式刀架:排式刀架一般用于小规格数控车床,以加工棒料或盘类零件为主。
其结构形式为:夹持着各种不同用途刀具的刀夹沿着机床的X 坐标轴方向排列在横向滑板上。
刀具的典型布置方式如下图所示。
这种刀架在刀具布置和机床调整等方面都较为方便,可以根据具体工件的车削工艺要求,任意组合各种不同用途的刀具,一把刀具完成车削任务后,横向滑板只要按程序沿X 轴移动预先设定的距离后,第二把刀就到达加工位置,这样就完成了机床的换刀动作。
这种换刀方式迅速省时,有利于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
宝鸡机床厂生产的CK7620P 全功能数控车床配置的就是排式刀架。
2)回转刀架:回转刀架是数控车床最常用的一种典型换刀刀架,一般通过液压系统或电气来实现机床的自动换刀动作,根据加工要求可设计成四方、六方刀架或圆盘式刀架,并相应地安装4把、6把或更多的刀具。
回转刀架的换刀动作可分为刀架抬起、刀架转位和刀架锁紧等几个步骤。
它的动作是由数控系统发出指令完成的。
回转刀架根据刀架回转轴与安装底面的相对位置,分为立式刀架和卧式刀架两种。
3)带刀库的自动换刀装置:上述排式刀架和回转刀架所安装的刀具都不可能太多,即使是装备两个刀架,对刀具的数目也有一定限制。
当由于某种原因需要数量较多的刀具时,应采用带刀库的自动换刀装置。
带刀库的自动换刀装置由刀库和刀具交换机构组成。
式 用机械手配合刀库进行换刀 刀库只有选刀运动,机械手进行换刀运动,刀库容量大要根据工艺范围和机床特点,确定刀库容量和自动换刀装置类型排式刀架 回转刀架本次设计的刀架是四工位刀架,刀位较少,且要求精度较高,所以可以选择回转刀架和排式刀架,且一次装夹中完成多工序加工,缩短辅助时间,减少多次安装所引起的加工误差保证转位具有高的重复定位精度具有转位快,定位精度高,切向扭矩大的特点。
而电动机最低转速为35r/min ,最高转速为4000r/min ,额定转速为ne=2000 r/min 刀具顺利换刀,因此需要很高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