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拓展延伸。 身为师者一定要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古诗教学亦是如此。因此我打破课堂界限,引入杜牧的 《泊秦淮》、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拓展延伸,以诗带诗,拓宽学生的知识积淀,为学 生长远发展服务。 (五)作业设计 本节课我设计作业是: 1、背诵并默写《江南春》。 2、结合古诗展开想象,写一个小片段描写江南春日的美景。 3、搜集杜牧的古诗,并积累最喜欢的'一首。 读写结合,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课前我先布置学生预习了古诗,因此在教学《江南春》这首诗时,学生已经通过预习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字 、词,查字典或同学之间讨论过,课堂交流时,大部分孩子能准确说出“莺啼”、“绿映红”、“酒旗风”“郭”等词语 的意思,但是让学生找一找诗中描画了那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学生就显得理解不深了,这时我 作了适当的引导,点拨,学生就能明了,在此基础上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就容易了。
当然,这首诗上得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对诗的整体把握不够,诗意的落实不到位,全诗的主题思想的引 导过于生硬,这些都是我在诗歌教学上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江南春》说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一、说教材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描写江南 春天的绮丽风景。作者在描画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 朝的覆灭,显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江南春》描写了春天的美丽风景,情景交互,融为一体,可以指点 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本环节旨在发掘学生的知识积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后面的学 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古诗,读出诗韵。 正确流利地朗读是读懂古诗的前提,本环节我先请学生自读,读正确读流畅。教师随机对学生 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点,为深入学文扫清障碍,突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再引导学生读准节 奏、读出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