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造影中的应用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17.81 MB
- 文档页数:36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崔浩;刘毅;王星【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鼻胃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治疗成功率,肠梗阻征象缓解情况和并发症率.结果全部患者置管成功率为98.9%,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排便缓解时间和液气平面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置管后日均引流量及24h胃肠减压量,研究组远大于对照组(P<0.01);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照组要高于研究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肠道梗阻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年(卷),期】2018(042)001【总页数】2页(P13-14)【关键词】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疗效【作者】崔浩;刘毅;王星【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3001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2小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常见原因为患者腹部术后肠粘连所致[1]。
传统治疗肠道梗阻方法是胃肠减压术,但因其导管较短,只能置于胃部,减压范围仅限于胃内容物,对肠的减压功能不大。
尤其对于低位小肠梗阻的疗效欠佳,不能有效引流,减压效果不彻底[2]。
近年来,经鼻型肠梗阻导管作为缓解肠内压力的一种新型方法,其可随小肠的自身蠕动在肠道内缓慢前行,快速地到达梗阻部位近端进行有效引流,从而达到解除肠梗阻的作用。
笔者采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与传统鼻胃管对肠梗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肠梗阻患者88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28例;年龄31~87岁,平均年龄66岁。
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行X线引导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疗效。
方法:从我院病案管理系统中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肠梗阻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主观选择的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29例行鼻胃管治疗,实验组29例行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恢复时间。
结果:①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X线引导下对肠梗阻患者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可有效解除临床症状,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借鉴。
【关键词】肠梗阻;X线;经鼻型肠梗阻导管【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100-02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为肠梗阻的主要类型之一,其所占比例约为85%。
该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可引起全身性病理功能障碍,故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对保障患者生命健康至关重要[1]。
我院针对此类患者采用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手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58例知情同意的单纯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脏病、消化道损伤性疾病及存在置管禁忌证者。
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25~64岁,平均(44.8±18.7)岁;实验组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26~65岁,平均(45.3±18.4)岁。
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鼻胃管治疗,选择合适长度的胃管,对胃管前端进行润滑后,将其轻轻插入一侧鼻腔,引流减压。
实验组: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用0.9%利多卡因对咽部进行局麻,在X线监视下,经鼻腔将肠梗阻导管插入食管下段,插入导丝,沿导丝将导管插入胃内,经导管向胃内注入100ml空气,使胃型充分显示出来,在X线透视下对导管前端进行调整使其朝向胃大弯,让患者转为右侧卧位,使导管朝向幽门,继续推送导管,直至其达到肠内梗阻部位后,摄片观察,连接导管尾端与负压引流装置。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应用进展田春江;李国华【摘要】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引起复杂的全身病理生理变化,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肠坏死、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和休克等,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死亡率较高。
近年来,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越来越多应用于治疗肠梗阻。
特别是应用小肠梗阻时,导管减压能够迅速减轻肠梗阻症状,部分肠梗阻可以解除并治愈。
导管造影可以初步判明梗阻部位、程度及梗阻病因,对小肠梗阻的定性定位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571-573)【关键词】肠梗阻;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方法;诊断【作者】田春江;李国华【作者单位】天津市南开医院放射科天津 300100;天津市南开医院放射科天津30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3+.8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
由于蔡氏韧带处的肠系膜水肿和肠管增厚,常常出现肠腔狭窄,通过障碍,进而形成梗阻肠道近端的“闭袢性梗阻”。
胃肠减压是缓解肠内压力的主要措施,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是缓解肠内压力的一种新型方法,能有效、快速解除梗阻症状,避免了急诊手术的风险。
在此基础上采用经肠梗阻导管造影,可以进一步明确梗阻部位及原因。
1.1 产地经鼻型肠梗阻导管产自大连库利艾特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1.2 构成导管分为头部(前端导向头、气囊、侧孔)、导管部、尾部(气囊、活门、补气口、吸引口等)。
1.3 性能物理性能:沿两端方向加荷载6 N进行拉伸,连接处及管身不应断裂。
生物性能:无菌,无热原,无异常毒性,无溶血作用,无皮内刺激,无皮肤致敏。
化学性能:重金属不得超过空白对照液。
1.4 适用范围临床上用于对肠梗阻病症进行减压、物质吸引及药液注入。
2.1 X线透视下插入法主要适应于胃肠道未做过手术的大部分患者。
在X线监视下,肠梗阻导管经鼻插入胃内,调整导管前端朝向胃窦部,推送导管通过幽门。
将导丝由导管内回抽7 cm,再将导管向前送入7 cm,反复此过程,将导管置入空肠50 cm以远。
肠梗阻导管临床应用指南2017-11-15 建波视觉转自haoyishengpp修改微信分享:一肠梗阻的定义及类别(一)肠梗阻的定义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统称为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排便及排气停止等症状。
(二)肠梗阻的分类肠梗阻按发病原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三大类。
1、机械性肠梗阻各种原因引起肠腔狭窄,使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可因(1) 肠腔阻塞:如寄生虫、粪块、异物等。
(2) 肠管受压:如粘连带压迫、肠管扭转、嵌顿疝或者胂瘤压迫。
(3) 肠壁病变:如先天性肠管闭缩、炎症性狭窄、肿瘤等引起。
2、动力性肠梗阻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剌激引起肠壁肌功能紊乱,使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挛,以至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但无器质性肠腔狭窄。
可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两种。
3、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
临床上通常也把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但无肠管血运障碍的肠梗阻称作单纯性肠梗阻,而通过障碍伴血运障碍的肠梗阻称为绞窄性肠梗阻。
其他分类:肠梗阻按梗阻部位分两类:高位梗阻(如空肠上段)、低位梗阻(如回肠末段、结肠梗阻)。
按肠腔通畅程度分二类:完全性、不完全性。
按发病缓急分二类:急性、慢性。
若一段肠袢两端完全阻寒,如肠扭转,则称闭袢性肠梗阻。
上述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三)不同部位肠梗阻发生的性质和频度小肠梗阻中80%以上为机械性梗阻,这里面又有85%以上为粘连性梗阻。
大肠梗阻基本均为机械性梗阻,其中85%以上为大肠癌梗阻。
二肠梗阻导管的发展演变(—)肠梗阻导管(long tube )对比短管(short tube )在治疗方法上的演变肠梗阻导管是日本医科大学齐藤昊先生命名的,在国外被称为(long intestinal tube/long tube)。
肠梗阻导管现在已经成为针对粘连性肠梗阻不进行外科性治疗,用保守性疗法积极地对肠梗阻进行改善和解除的不可缺少的导管。
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方法122例肠梗阻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单号作为对照组,双号作为观察组,每组61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鼻胃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呕吐、腹痛、腹胀停止时间及排气排便恢复时间(3.12±1.04)、(3.50±1.45)、(3.87±1.72)、(3.15±1.4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78±2.31)、(6.78±2.68)、(6.01±2.98)、(6.34±2.90)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肠梗阻患者,给予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有利于快速减轻疾病临床症状,降低胃肠压力,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肠梗阻;X线;鼻型肠梗阻导管;临床效果Clinical effect of transnasal ileus obstruction tube under X-ray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LIN Sheng. Department of Surgery,Guangzhou City Panyu District Hualong Hospital,Guangzhou 511434,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nasal ileus obstruction tube under X-ray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22 intestinal obstruct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control group (single number)and observation group (double number),with 6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mmon nasogastric tube for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ransnasal ileus obstruction tube under X-ray for treatment. Therapeutic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s 96.72% than 81.97%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shorter vomiting,abdominal pain,abdomen distension stop time and exhaust defecation recovery time as (3.12±1.04),(3.50±1.45),(3.87±1.72)and (3.15±1.45)d than (4.78±2.31),(6.78±2.68),(6.01±2.98)and (6.34±2.90)d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For intestinal obstruction patients,transnasal ileus obstruction tube under X-ray is helpful to rapidly reduce the clinical symptoms,reduce gastrointestinal pressure,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and it can be actively promoted and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Intestinal obstruction;X-ray;Nasal ileus obstruction tube;Clinical effect肠梗阻是外科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指多种原因导致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应用的研究现状金殷植【摘要】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其治疗是临床上的难点,常出现手术疗效欠佳或再次粘连梗阻等问题,因此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仍存在争议.近年来,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应用于单纯性肠梗阻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其肠腔减压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胃管减压.现就肠梗阻导管的临床适应证、置管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Intestinal obstruction is a common acute abdomen disease, but the treatment is difficult. Some of the patients still undergo poor surgical effect or reobstruction, therefore controversy about selection of therapeutic methods still exists. Recently nasointestinal tube has been used in treatment of simpl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d showed good curative effect,with obvious better intestine decompression effect than conventional gastric tube. 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n nasointestinal tube about its clinical indication, insertion method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gress.【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21【总页数】3页(P3617-3619)【关键词】肠梗阻;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作者】金殷植【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外科,长春,1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1;R656.7肠梗阻是普外科古老的急腹症,虽经几十年的临床研究诊断方法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仍有争议。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肠梗阻疗效的研究作者:雷忠来源:《中外医疗》 2014年第28期雷忠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山西大同 037000[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鼻型肠梗阻治疗各类肠梗阻的优势。
方法回顾性2011年7月—2013年7月该院普外科室收治的16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参照数字对比法将16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鼻胃管减压治疗,观察组直接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治疗,记录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不同类型急性肠梗阻有效率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术后腹痛腹胀环节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和影像学指标(腹部平片、CT)缓解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
观察组总体有效率8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2%(P<0.01)。
观察组对非癌性肠梗阻和大、小肠梗阻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导管减压治疗对非癌性肠梗阻、大肠梗阻的疗效要优于对癌性肠梗阻和小肠梗阻。
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可迅速缓解不同类型急性肠梗阻患者梗阻状况,且鼻型肠梗阻导管有助于动态观察肠运动、腹部影像学特征,从而帮助锁定梗阻部位,明确手术指证,对提高手术效果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肠梗阻;胃肠减压;疗效[中图分类号] R656.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094-02肠梗阻是临床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一般将肠道物正常运行受阻致连续的肠壁组织损伤称为肠梗阻。
近年来统计发现,受腹部创伤性手术增多的影响,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迅速上升[1-2]。
胃肠减压治疗肠梗阻最主要的方法,传统的鼻胃管手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受制于管道短的原因,减压效果不太理想[3]。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减压是近年来开始兴起的一种肠梗阻减压方法,但目前相关的报道尚少,为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胃肠检减压在治疗不同类型急性肠梗阻中可行性及临床效果,该研究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部分急性肠梗阻患者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与采取传统的鼻胃管减压治疗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取得有价值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运用探讨目的:观察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将8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A组采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B组采用普通鼻胃管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24 h胃肠减压量、24 h腹围缩小量高于B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肠梗阻缓解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肠梗阻治疗中应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后,可尽早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asal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Method:88 patients with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44 cases in each group.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transnasal intestinal obstruction.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common nasogastric tube.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observed.Result:The treatment effect,24 h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24 h abdominal circumference reduction of group A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B,abdominal pain relief time,anal exhaust defecation time and intestinal obstruction remission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group B,all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transnasal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patients as soon as possible.[Key words] Transcatheter bowel obstruction;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Therapeutic effect肠梗阻是外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数患者为急性肠梗阻,主要致病原因为肠道寄生虫。
·健康科学·经鼻肠梗阻导管在治疗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并抗感染治疗。
普通组患者 2.1 两组患者胃肠减压后效果分析188患者在症状缓解时间、排气时间、术前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日等指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明显优于普通组,详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导管组患者有效率为80%,普通组患者有效率为51.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45,P<0.05),导管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组,表3。
3 讨论肠梗阻是普通外科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约占急腹症患者的15%,其中小肠梗阻占60%~80%。
肠梗阻主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肠管,从而导致肠管发生了形态学和功能上发生改变,引发全身症状,进而危及患者生命。
降低肠管内压力,减少肠管内液体气体积聚,改善肠管局部血液循环是治疗肠梗阻的关键措施。
据相关文献报道,经鼻置入导管治疗肠梗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在临床工作中可行性较强。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分析了内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方法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通过对置管后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时间进行比较显示肠梗阻经鼻导管置入治疗技术在肠梗阻治疗中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肠管局部血液循环,进一步降低了肠黏膜缺血缺氧而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的概率。
且研究中发现应用肠梗阻导管也可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日,达到了本次研究的预期效果。
肠梗阻导管虽价格昂贵,在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如能在较短时间内缓解患者梗阻症状,为患者保守治疗争取机会、减少因手术治疗产生的并发症进而促使患者快速恢复,也可以达到降低整体住院费用的目的。
(作者单位:1青海省交通医院普通外科 青海西宁 810000,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 青海西宁 810000)参 考 文 献[1]姚宏伟,傅为,袁炯等. 经鼻肠减压管在治疗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作用研究[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7):754.[2]李鹏胜,高鹏,肖方联等. 梗阻导管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J]. 临床外科杂志,2007,15(3):23-25.表2 两组患者胃肠减压后治疗效果比较表3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方松山
【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7(015)027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A组采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B组采用普通鼻胃管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24 h胃肠减压量、24 h腹围缩小量高于B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肠梗阻缓解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治疗中应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后,可尽早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方松山
【作者单位】漳州市第三医院福建漳州 36300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胃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安置术治疗急性肠梗阻30例 [J], 张弛
2.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J], 陈延丽;罗燕
3.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J], 张荣福
4.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研究 [J], 钟伟斌
5.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肠梗阻患者疗效及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人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变化 [J], 胡刚; 谢长远; 王立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