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2.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3.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4.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5.非蛋白呼吸商(NPRQ)6.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specific dynamic effect)7.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8.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9.体温(body temperature)10.辐射散热(thermal radiation)11.传导散热(thermal conduction)12.对流散热( thermal convertion)13.蒸发散热(evaporation)14.不感蒸发(insensible perspiration)15.可感蒸发/发汗(sensible perspiration/ sweating)16.自主性体温调节(autonomic thermoregulation)17. 温度习服(temperature acclimation)二、填空题18.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测定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____或者测定机体所产生的____ 与所作的外功,都可测算出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
19.能量代谢的间接测热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反应物的量和产物的量之间的____关系,计算一定时间内整个机体所释放出来的____。
20.机体内氧化分解的蛋白质可由____除以____得到。
21.体温是指机体的____温度,临床上常用____的温度来代替体温。
22.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和____。
23.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在____,其主要部位是____。
24.在致热源作用下,下丘脑-视前区中的热敏神经元反应曲线的斜率____,调定点____ 导致发热。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生理学-第七单元能量代谢和体温[单选题]1.能量储存的主要形式是A.蛋白质B.糖C.脂肪D.淀粉E.脂肪酸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能量储存(江南博哥)的主要形式为脂肪。
掌握“能量代谢”知识点。
[单选题]2.影响能量代谢最主要的因素是A.寒冷B.高温C.肌肉活动D.精神活动E.进食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BCDE均为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其中以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显著。
掌握“能量代谢”知识点。
[单选题]3.糖的特殊动力效应为A.4%B.5%C.6%D.7%E.8%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糖的特殊动力效应为6%。
掌握“能量代谢”知识点。
[单选题]4.由于存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时应注意A.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B.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总量C.调整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比例D.适当减少能量摄入总量E.细嚼慢咽,以减少这种特殊动力效应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从进食后1h左右开始,延续7-8h,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却要比未进食时有所增加,食物这种刺激机体产生额外能量消耗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其中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高达30%(推测额外热量可能来源于肝处理蛋白质分解产物时“额外”消耗的能量)。
额外增加的热量不能被利用来做功,只能用于维持体温。
因此,在为患者配餐时,应考虑到这部分额外的热量消耗,给予相应的能量补充。
掌握“能量代谢”知识点。
[单选题]5.在测量基础代谢率时,正确的做法是A.室温不限高低,但要求恒定不变B.测量前一天晚上的饮食不受任何限制C.测量可在24小时内任何时刻进行D.受试者无精神紧张和肌肉活动E.受试者应处于睡眠状态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
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
掌握“能量代谢”知识点。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
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能量,熟睡时的能量代谢最低。
食物热价:一克食物氧化分解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反映了一定量的能源物质储存能量的大小。
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ILO2所产生的热量。
呼吸商:(RQ)在一定时间内,机体的82产生量和耗氧量的比值。
葡萄糖1脂肪0.7蛋白质0.8o
非蛋白呼吸商:糖和脂肪氧化时,一定时间内co2产生量与耗氧量的比值。
基础代谢:单位时间内机体在基础状态(L清晨,清醒,静卧2.室温在18到25度,3.禁食12小时以上,4.情绪安定,5体温正常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BMR):以单位体表面积(m2)的产热量作为衡量代谢率的标准,单位是kj/hm2。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进食可使机体产生额外的能量消耗的现象。
体温: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一节 能量代谢新陈代谢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与相传伴的能量代谢,简称代谢。
糖、脂肪、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经消化转变成为可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而被吸收入血。
在细胞中,这些营养物质经过同化作用(合成代谢),构筑机体的组成成分或更新衰老的组织;同时经过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分解为代谢产物。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物质代谢过程中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
在分解代谢过程中,营养物质蕴藏的化学能便释放出来。
这些化学能经过转化,便成了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能源,所以说分解是代谢的放能反应。
而在合成代谢过程中,需要供给能量,因此是吸能反应。
可见,在物质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的代谢是紧密联系着的。
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等,称为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
这些能源物质分子结构中的碳氢键蕴藏着化学能,在氧化过程中碳氢键断裂,生成CO2和 H2O,同时释放出蕴藏的能。
这些能量的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用于维持体温,并向体外散发。
其余不足50%则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贮存于体内,供机体利用。
体内最主要的高能磷酸键化学物是三磷酸腺苷( ATP)。
此外,还可有高能硫酯键等。
机体利用ATP去合成各种细胞组成分子、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和其他一些物质;细胞利用ATP去进行各种离子和其它一些物质的主动转运,维持细胞两侧离子浓度差所形成的势能;肌肉还可利用ATP所载荷的自由能进行收缩和舒张,完成多种机械功。
总的看来,除骨骼肌运动时所完成的机械功(外功)以外,其余的能量最后都转变为热能。
例如心肌收缩所产生的势能(动脉血压)与动能(血液流速),均于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过程中,因克服血流内、外所产生的阻力而转化为热能。
在人体内,热能是最“低级”形式的能,热能不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不能用来作功。
本节主要叙述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与方法,基础代谢以及机体在某些状态下的代谢等问题,不涉及能量代谢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