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絮凝剂处理催化剂厂白土车间洗涤废水回收利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9.14 KB
- 文档页数:4
《废水工程处理及回用》(第四版)
佚名
【期刊名称】《安全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2004(4)6
【总页数】1页(P32-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
【相关文献】
1.废水回用处理与工艺给水处理联合工程设计 [J], 刘建伟;莫德举;国卫华;李力
2.探析某电镀厂废水处理技改工程及回用深度处理工程设计实践 [J], 张碧雅;史秋妍
3.废水工程:处理及回用(第四版) [J], G·乔巴锘格劳斯;F·L·伯顿;H·D·斯滕西;史忠义;史京华;刘希曾;何永;杨文良;麦玉筠;张中和;秦裕珩
4.《国外名校名著——废水工程处理及回用》(第四版) [J],
5.含盐废水与拟回用废水达标排放处理研究——齐鲁乙烯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改造[J], 王建娜;周增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改造优化方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厂污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保议题。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是将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到水体中,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还对水环境造成为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如何将工厂污水处理中的水回用,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工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的意义工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的意义在于节约水资源,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目前,许多地区正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工业生产对水的需求量较大。
如果能够将工厂污水处理后的水回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水源的开采,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工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的技术方案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工厂污水处理技术之一。
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可以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有效去除。
在生物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生物反应器,如MBR(膜生物反应器)和SBR(顺序批处理反应器),以提高处理效果。
此外,利用生物处理技术还可以将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回收利用,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特殊的膜材料对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溶解物和微生物进行分离的技术。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微生物有效地去除,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回用水。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微滤和纳滤等。
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适合于工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的场景。
3.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高能量的氧化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的技术。
常用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紫外光氧化和过氧化氢氧化等。
这些技术能够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达到高效处理的效果。
高级氧化技术在工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地提高回用水的质量。
三、工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的挑战与对策1. 技术成本高目前,工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的技术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
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方案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废水处理成为了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水回用技术愈发重要。
因此,在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围绕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方案展开讨论。
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净化的过程,让其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从而达到为环境和人类健康服务的目的。
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可以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
其基本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主要处理和后处理。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指对污水进行物理处理,以达到消除或分离杂质、硬质颗体、大分子物质、悬浮物等的目的。
该处理方式通常利用物理化学法进行,主要的处理方式包括:•筛选:将水中的悬浮固体通过筛网等分离。
•沉淀:采用人工引流或自然池入渠,使污泥沉淀。
•浮选:利用气泡将浮于污水中的固体或不溶性物质升到表面,之后再通过除去方法处理。
•滤过:将污水通过滤材进行过滤。
•吸附:功能与滤材相近,但吸附是将杂质吸附在滤材上。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针对的是水中的离子、游离氯、氨氮、汞、铜等有害物质,利用化学作用使之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者通过沉淀、吸附、过滤等方式删减其浓度。
它主要依赖于化学物质的使用,常用的化学处理方式包括:•调节pH值:通过添加化学物质调节污水中的pH值,达到使之处于最优的酸碱度条件。
•混凝剂:用于使污水中的杂质或微粒聚集成团,便于沉淀和分离。
•沉淀剂:添加后可以使污水中的杂质快速沉淀,目的是将污泥形成紧密絮凝物。
•活性炭吸附: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在活性炭上,达到去除的目的。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的活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变成无机物质,或者使之特定的物质培育出来,并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它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取之不尽、动之不竭的污水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通常分为生化和生物膜两种形式:•生化: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质降解,由于生物降解的速度较慢,所以设备体积较大。
水处理过程中化学絮凝的原理和应用摘要:絮凝沉降(或浮上)进行固液分离的方法是目前水处理技术中重要的分离方法之一,采用水溶液高聚物为絮凝剂来处理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工业给水、循环冷却水、民用水时,具有促进水质澄清,加快沉降污泥的过滤速度,减少泥渣数量和滤饼便于处置等优点[1]。
本文介绍了采用絮凝剂絮凝的原理、絮凝剂的分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絮凝剂原理应用共聚物衍生物一、化学絮凝原理絮凝剂的化学絮凝原理是假设粒子以明确的化学结构凝集,并由于彼此的化学反应造成胶质粒子的不稳定状态。
当发生凝结作用时,胶体粒子必失去稳定作用或发生电性中和,不稳定的胶体粒子再互相碰撞而形成较大的颗粒。
当加入絮凝剂时,它会离子化,并与离子表面形成价键。
为克服离子彼此间的排斥力,絮凝剂会由于搅拌及布朗运动而使得粒子间产生碰撞,当粒子逐渐接近时,氢键及范德华力促使粒子结成更大的颗粒。
碰撞一旦开始,粒子便经由不同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开始凝集,较大颗粒粒子从水中分离而沉降[2]。
二、化学絮凝剂的简述在絮凝过程中用到的助剂称为絮凝剂。
絮凝剂有不少品种,其共通特点是能够将溶液中的悬浮微粒聚集联结形成粗大的絮状团粒或团块。
化学絮凝剂简述如下。
1.无机絮凝剂1.1无机絮凝剂的分类和性质[3]无机絮凝剂按金属盐可分为铝盐系及铁盐系两大类。
在传统的铝盐和铁盐的基础上发展合成出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等新型的水处理剂,它的出现不仅降低了处理成本,而且提高了功效。
这类絮凝剂中存在多羟基络离子,以oh-为架桥形成多核络离子,从而变成了巨大的无机高分子化合物,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之所以比其他无机絮凝剂能力高、絮凝效果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提供大量的如上所述的络合离子,能够强烈吸附胶体微粒,通过粘附、架桥和交联作用,从而促使胶体凝聚。
同时还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中和胶体微粒及悬浮物表面的电荷,降低了zeta电位,使胶体粒子由原来的相斥变成相吸,破坏了胶团的稳定性,促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而且沉淀的表面积可达(200~1000)m2/g,极具吸附能力。
絮凝剂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絮凝剂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以下是絮凝剂的主要实践意义和价值:
1.水处理:絮凝剂在水处理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浊度,使水质得到改善。
通过絮凝剂
的使用,可以净化水体,提高水的透明度和质量。
2.废水处理: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
以帮助快速聚集和沉淀废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油脂等,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和去污。
3.减少污染物排放:絮凝剂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水中的悬浮
物和浊度,从而降低废水和工业排放中的污染物含量,并
达到环保和排放标准。
4.提高工艺效率:絮凝剂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絮凝体,
促使悬浮物和颗粒物快速沉淀,提高工艺效率。
这对于一
些需要高效处理大量水的工业过程尤为重要。
5.保护设备和延长寿命:通过使用絮凝剂,可以减少水中的
悬浮物和颗粒物对设备和管道的损害,降低设备的维修和
更换频率,延长设备的寿命。
6.纯净水生产:絮凝剂是制备纯净水的重要步骤之一。
它能
够去除水中的杂质,使水达到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标准。
总体来说,絮凝剂在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通过使用絮凝剂,能够提高水质,减少环境
污染,保护设备,提高工艺效率,为人们提供更清洁和安全的水资源。
铁路洗涤废水处理及回用铁路洗涤废水处理及回用 1 铁路洗涤的特点铁路洗涤工厂主要洗涤列车卧具、窗帘、餐车台布等物品,洗涤量约为8 000~22 000件/d,洗涤用水量约为100~600 m3/d。
因受洗涤物品数量多少、污秽程度高低及所采用洗涤剂种类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性状较为复杂。
由于目前尚无比较全面的洗涤水质,故委托北京、天津、沈阳等地的卫生防疫站或环境监测站对当地的洗涤废水进行了水质检验,其水质情况见表1。
调查中可见,由于员工未严格按操作规范、制度作业,有时仅凭经验掌握投加的洗涤剂用量,因而造成水质指标波动范围较大。
表1 北京、天津、沈阳等地铁路洗涤工厂水质情况检测项目pH值SS(mg/L)CODCr(mg/L)BOD5(mg/L)(mg/L)油(mg/L)总磷(mg/L)可溶总磷(mg/L) 范围8.5~12.5115~49637.2~52013.09~1771.99~78.92.6~510.3~7.90.19~5.2平均值141.6307.890.833.72.440.942 工艺的选择根据原水水质及处理后水质要求,初步选定物化处理及生化加物化处理两种工艺流程进行比较,具体流程如下:① 生化加物化处理流程:根据原水水质检测情况可以得知,一般情况下BOD5/COD<30%,较难生化。
若采用生化法,还需补充污水以增强生化效果,这样处理后的水回用于洗车及洗涤卧具等,在思想上不易被使用单位所接受。
另外,废水经生物处理后,可达到排放标准,若要回用,还需进行物化处理,处理流程复杂,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
再者,生化法对操作管理水平要求高,物化处理运行管理较为简便易行,并且在对负荷变化及间歇运行的适应性等方面,比生化法稍好。
鉴于上述几方面原因,拟定采用物化处理法,并进行小型试验进一步加以论证。
3 比较试验3.1 原水水质检测以天津站客运段洗涤工厂的洗涤废水作为试验原水。
采用的洗涤剂为:玉洁牌洗衣粉、洗特灵、火碱。
工业污水的处理及处理后污水的循环再利用分析一、引言工业污水的处理及处理后污水的循环再利用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业污水处理的标准流程,包括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并分析处理后污水的循环再利用的可行性。
二、工业污水处理的标准流程1. 预处理预处理是工业污水处理的第一步,旨在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油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如格栅、沉砂池、油水分离器)和化学方法(如中和、氧化)。
2. 主处理主处理是对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以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常用的主处理方法包括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和物化处理(如吸附、膜分离)。
3. 后处理后处理是对主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最后的净化,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循环再利用要求。
常用的后处理方法包括深度过滤、紫外线消毒、活性炭吸附等。
三、处理后污水的循环再利用分析1. 可行性分析处理后的污水循环再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经济效益。
通过循环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还可以降低处理后污水的排放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荷。
2. 再利用方式处理后的污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再利用,如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和城市绿化等。
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再利用方式,确保水质达标。
3. 再利用技术实现处理后污水的循环再利用需要借助适当的技术手段。
常用的再利用技术包括反渗透、纳滤、臭氧氧化等。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处理。
4. 经济效益分析处理后污水的循环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用水成本,还可以获得经济效益。
通过计算再利用水的成本和收益,评估循环再利用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5. 环境效益分析处理后污水的循环再利用对环境具有显著的效益。
通过减少淡水资源的开采和降低污水排放量,可以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四、结论工业污水的处理及处理后污水的循环再利用是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废水回用工艺-回复废水回用工艺是指将排放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的技术和工艺过程。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凸显,废水回用成为解决水资源压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废水回用的背景、工艺流程和优势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废水回用工艺。
一、废水回用的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许多地区已经出现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和水资源供给不足的地区。
废水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手段,可以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轻地下水和自然水源的开采压力。
二、废水回用的工艺流程废水回用工艺可以分为净化处理和再生利用两个主要步骤。
1. 净化处理废水经过初步筛除、固液分离等物理处理后,进入生化处理阶段。
生化处理主要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方式。
好氧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而厌氧处理则在无氧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等可再生能源。
2. 再生利用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废水可以进一步利用,常见的再生利用方式有以下几种:(1)农业灌溉:适用于农业用水,经过适当处理可以满足作物的灌溉需求。
(2)景观用水: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公园、花坛等景观绿化的浇水。
(3)工业用水: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清洗等用水需求。
(4)生活用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废水可以作为再生水源,供人们生活中的洗衣、洗澡等用水需求。
三、废水回用的优势废水回用工艺具有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节约水资源:通过废水回用工艺可以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减轻对自然水源的依赖,进一步节约水资源。
2. 降低排放污染:废水回用可以减少废水排放到环境中,从根本上减少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风险。
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废水回用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废水转化为可再生的水资源,满足各个领域的用水需求,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 经济效益显著:废水回用工艺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自然水源的开采,降低用水成本,进而带来经济效益。
第28卷第1期山 西 化 工Vol.28 No.12008年2月SHANXI CHEMICAL INDUSTR YFeb.2008收稿日期:2007210212作者简介:蒋洪静,女,1975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主要从事环境保护工作。
综述与论坛我国表面活性剂LAS 废水的处理技术进展蒋洪静1, 郭满囤2(1.河北省黄骅市环境保护局,河北 黄骅 061100;2.北京桑德环境工程公司,北京 101102)摘要:介绍了我国表面活性剂LAS 废水处理中的常用方法,对各类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应采用回收和彻底氧化分解两种途径处理该类废水。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LAS ;处理技术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050(2008)0120028204引 言表面活性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具有润湿、分散、乳化、增溶、起泡、消泡、洗涤、润滑、防腐和杀菌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业、医药以及日常生活中[1]。
表面活性剂分子根据其活性部分的状态可分为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型。
造成严重水质污染的主要为阴离子和非离子两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我国生产的合成洗涤剂多属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 )为主,其产量约占合成洗涤剂总产量90%左右,是水体的首要污染物[2]。
LAS 进入水体后,与其他污染物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分散胶体颗粒,对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物化、生化特性都有很大影响。
目前对LAS 废水的处理除了物化和生化法外,还有膜分离、微电解等新方法,并已得到了一定的应用[3,4]。
本文探讨了我国LAS 废水的处理技术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1 LAS 废水处理技术根据对废水中LAS 的破坏性,可以将处理技术分为两类:“非破坏性”技术,即分离法,包括混凝分离法、吸附法、泡沫分离法、膜分离法;“破坏性”技术,即氧化分解法,包括催化氧化法、微电解法、生物氧化法。
絮凝剂使用对污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实验报告絮凝剂使用对污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一、实验目的利用烧杯实验,针对含油废水研究不同的絮凝剂品种和不同的投加量对不同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 絮凝剂的作用机理1.1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为脱稳过程。
脱稳即意味着液体中原来均匀分散的固体微粒结合成了较大的颗粒,从液体中沉淀下来。
这种现象即称为凝聚。
在凝聚的程度上可分为凝结和絮凝;聚集程度不大,甚至通过简单的搅拌可以使固体微粒重新分散的这种可逆性聚集被称为絮凝,而凝结则是在固体微粒间距离相对较小时发生的聚集,这种聚集是不可逆的,仅用简单的搅拌是不可能使固体微粒重新分散的。
投加絮凝剂可以加速水中胶体颗粒凝聚成大颗粒,其作用机理的解释有以下几种:a.压缩双电层与电荷中和作用b.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c.絮体的卷扫沉淀作用1.2影响絮凝剂作用效果的工艺条件无论是天然的絮凝剂,还是人工合成的絮凝剂,除了非离子型的絮凝剂以外,都是电解质。
所有的电解质都具有絮凝作用,只是絮凝作用的大小各有不同而已。
絮凝作用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因此,影响絮凝剂作用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
例如,溶液的pH值、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以及絮凝剂本身的性质、结构特点、分子量大小和用量多少,所采用的分离方法、工艺设计条件等,另外被絮凝的固体粒子的性质和直径大小及ζ电位大小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絮凝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根据该原理本实验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酸胺(CPAM)絮凝剂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单独处理及与无机混凝剂复合处理含油乳化废水进行试验研究。
三、水质及试验方法1 试验用水为模拟含油乳化废水,用从轴承生产车间取来的废乳化液与自来水兑制成一定浓度的含油乳化废水,各项水质指标见表1。
表1 试验用水水质(含油废水)废水排放标准为:ρ(CODcr)≤100mg/L,ρ(油)≤10mg/L,但考虑到实际产生的含油乳化废水中往往还含有少量絮凝法不能去除的可溶性有机物质,为了使得到的试验数据更接近实际,最佳投药量按照出水ρ(CODcr)≤70mg/L,ρ(油)≤8.0mg/L确定。
洗涤废水回用处理方案1.系统概述设计一个完整的洗涤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废水收集、物理处理、生化处理和净化处理等环节。
系统的目的是将洗涤废水处理成符合回用要求的水质,并循环利用于洗涤过程中,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和减少水污染的目标。
2.废水收集将洗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通过管道系统收集到一个集水池中。
集水池的设计应考虑废水的流量、pH值和温度等因素,并设置有自动检测和报警装置,以确保废水的安全收集和储存。
3.物理处理将收集到的废水经过物理处理,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气浮等步骤。
首先,通过调整废水的pH值和添加混凝剂,使其中的悬浮固体和胶体物质凝聚成为较大的颗粒,并沉淀至废水中。
然后,通过过滤装置,将沉淀物和颗粒物完全过滤掉。
最后,使用气浮设备,将废水中的浮游物和油脂等物质浮起,并通过分离装置进行分离。
4.生化处理将经过物理处理的废水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生化处理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
在活性污泥法中,废水通过曝气池,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在生物膜法中,废水通过膜生物反应器,废水通过微生物附着在膜表面进行分解。
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5.净化处理经过生化处理后的废水仍然存在微量的污染物,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常见的净化处理方法有活性炭吸附和超滤等。
通过活性炭吸附,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部分重金属离子;通过超滤,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6.回用处理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回用标准,可以进行回用处理。
回用处理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定制。
常见的回用处理方式有灌溉、冲洗、工业用水等。
根据回用的具体要求,可以进行二次消毒和一系列的配水和输送措施。
总结洗涤废水回用处理方案需要结合具体的工艺流程和水质要求进行设计。
以上的方案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实际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处理效果,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专利名称: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的复合絮凝剂及其使用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梁俊杰,曹宇翔,高丽,耿南桥,唐公明
申请号:CN202010780589.7
申请日:20200806
公开号:CN111807489A
公开日:
2020102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的复合絮凝剂及其使用方法,该复合絮凝剂的组成成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原料:高岭土粉末10‑15份、羟乙基纤维素15‑25份、次氯酸钠3‑7份、木质素磺酸盐10‑15份、催化剂0.5‑1.5份、丙烯酰胺10‑20份、聚合氯化铝7‑13份、稳定剂0.5‑1.5份、稀盐酸
30‑35份、去离子水150‑180份。
本发明该城市污水处理的复合絮凝剂对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生物降解性好,不容易引发二次污染。
申请人:中科乐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614200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桂花桥镇友爱村
国籍:CN
代理机构:成都慕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谢芳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以某电厂3号锅炉为例,对其锅炉化学清洗产生的废液进行分析,通过将其分为两类废液的处理方式,来实现对废液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将其用于不同的水系统循环利用。
标签: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废水;处理;回收利用1 工程概况某电厂3号锅炉采用的是亚临界组,2015年5月采用化学试剂对锅炉进行首次清洗,所产生的废水量达到了。
目前该电厂有一套普通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中包括pH调整箱、5个废水池、斜板澄清器、混凝器等,该系统具有酸碱调节、宝气以及混凝澄清处理功能,但由于化学清洗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化学成分,这使得该系统在处理中很难实现废水的达标。
2 清洗废水特点2.1 清洗工艺与药剂锅炉化学清洗主要包括五个环节,各环节所采用的化学药剂详见表1。
2.2 清洗废液种类及污染因子见表2。
3 清洗废水的分类收集与处理3.1 清洗废水的分类收集在进行清洗的过程中,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根据处理的主要污染因子与难易程度来对其进行分类,针对处理难度较低的废水可对其进行合并,而针对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也进行合并收集,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废水收集处理难度[1]。
按照该原则,将过热器保护废液、冲洗排水量以及酸洗之后的冲洗排水进行一并回收,即将总铁质量<100mg/L的废水收集到废水池内[2];另OB废水池则主要用于收集含量非常高的钝化废液、酸洗废液以及酸洗之后的冲洗废液。
这就将废液分为了两个不同的废液池中,形成了2类不同的清洗废液,一类为处理难度较高的钝化废液与酸洗废液,其总量大约为;另一类废液则为处理难度较低的废液,主要为保养和冲洗之后形成的废液,总量大约为。
为了确保处理难度较高的废液对处理难度较低的废液造成“污染”,在进行排放的过程中,必须非常注意钝化废液与酸洗之后的废液进入到OA池中。
3.2 OA池的废液处理OA池中主要为处理难度较低的保养和冲洗废液,这部分废液所含有的铁锈和氨等悬浮物的含量非常低,但浊度与pH值均非常高,并且基本上并未含有其它的污染物,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时,采用现有设备即可实现有效处理,首先可运用风机对其进行曝气处理,使废液中呈现为游离态的氨能够得以清除,再依次完成pH调节、混凝和澄清处理即可,处理之后的水质即可达到回用的标准。
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方案1. 引言污水处理厂是为了处理城市排放的废水,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而建设的设施。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水资源的回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方案,旨在最大程度地回收和再利用废水。
2. 水回用概述水回用是指将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废水重新用于特定目的而不进行进一步处理的行为。
水回用不仅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消耗,还可以解决城市排水问题,并减少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在污水处理厂中,实施水回用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来确保水质满足特定用途的要求。
3. 水回用方案3.1 事前处理在污水处理厂中,进行事前处理是确保水回用方案成功实施的关键一步。
事前处理包括去除固体颗粒、调整水质和消除对后续处理设备的不利影响,以确保回用水的质量符合特定用途的要求。
事前处理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粗格栅和中格栅:去除大块固体颗粒。
•事前沉淀池:通过沉淀和澄清,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调节池:调整水质,平衡水量和水质的波动。
3.2 深度处理在事前处理之后,需要对水进行深度处理,以消除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确保回用水的质量达到特定用途的要求。
深度处理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活性污泥法: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
•滤池:通过物理过滤和生物降解去除溶解性有机物。
•活性炭吸附:去除有机和无机物质。
•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如紫外线或氯气,杀死或去除微生物。
3.3 后期处理在深度处理之后,为了满足特定用途的要求,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后期处理。
后期处理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微滤膜:去除微生物、悬浮物和颗粒物。
•反渗透:通过半透膜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和无机盐。
•离子交换:去除溶解性盐和金属离子。
4. 水回用应用4.1 工业用水回用水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水、洗涤水和循环水。
通过合适的水回用方案,可以显著降低工业用水的需求,并减少对自然水体的依赖。
4.2 农业灌溉回用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可以有效地为农作物提供所需的水分,减轻对地下水和表面水的压力。
工业污水的处理及处理后污水的循环再利用分析一、引言工业污水的处理及处理后污水的循环再利用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业污水的处理过程及处理后污水的循环再利用的分析方法。
二、工业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工业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者转化为无害物质,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循环再利用的要求。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悬浮物去除等操作。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筛分、沉淀、过滤等。
筛分可以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沉淀可以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降,过滤则可以通过过滤介质将悬浮物截留。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对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沉淀、氧化、还原等反应,以达到去除有害物质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沉淀、氧化等。
混凝是指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悬浮物会萃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沉淀处理;沉淀是指通过添加沉淀剂使悬浮物沉降到底部,从而去除;氧化则是指通过添加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的过程。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好氧处理是指在充氧条件下,通过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处理则是指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三、处理后污水的循环再利用分析处理后的污水可以通过循环再利用的方式,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对于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循环再利用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评估。
1. 水质分析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质分析是循环再利用的前提。
水质分析包括测定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等指标。
通过水质分析可以了解处理后污水的水质状况,判断是否符合再利用的要求。
2. 消毒处理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是循环再利用的重要环节。
消毒处理可以通过添加消毒剂如氯、臭氧等,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再利用水的卫生安全。
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水回用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污水处理厂中的水回用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同时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荷。
本文将针对污水处理厂中的水回用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讨论。
2. 污水处理厂中的水回用方案2.1. 处理过程污水处理厂中的水回用方案需要经历以下处理过程:1.初级处理:包括网格过滤、沉砂池和均化池等处理工艺,目的是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混合物。
2.生化处理: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常见的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法和膜生物反应器法。
3.二次沉淀:通过引入混凝剂将细小悬浮物聚结成较大颗粒物,以便于沉降和过滤。
4.过滤:利用滤材对水进行过滤,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微生物。
5.消毒:通过加入消毒剂(如氯或紫外线照射)杀灭水中的微生物,以确保水的安全性。
2.2. 水回用方案污水处理厂中的水回用主要包括工业回用和市政回用两种方案。
2.2.1. 工业回用工业回用是指将处理过的污水用于冶金、化工、造纸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水回用。
在工业回用过程中,需要对水进行再次处理,以满足不同工业生产对水质的要求。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颗粒物过滤:通过滤器对水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以防止对生产设备的损坏。
•溶解氧增加:通过加氧设备对水中的溶解氧进行增加,以满足一些工艺过程对溶解氧的要求。
•pH调节:通过加入酸碱试剂对水的pH值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工艺对水质pH值的要求。
2.2.2. 市政回用市政回用是指将处理过的污水用于城市景观绿化、公园灌溉、环境湖泊等市政用水的回用。
市政回用主要通过下述方法进行处理:•微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处理设备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以保证回用水的质量。
•深度过滤:通过滤材对水进行深度过滤,去除微小颗粒物和余氯。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回用水的安全性。
3. 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的优势和挑战3.1. 优势污水处理厂中的水回用具有以下优势:•节约水资源:可以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工业废水处理:造纸废水中白水处理与回用工业废水处理:造纸废水中白水的处理与回用制浆造纸废水是指化学法制浆产生的蒸煮废液(又称黑液、红液),洗浆漂白过程中产生的中段水及抄纸工序中产生的白水,它们都对环境有着严重的污染。
一般每生产1 t硫酸盐浆就有1 t有机物和400 kg碱类、硫化物溶解于黑液中;生产1 t亚硫酸盐浆约有900 kg有机物和200 kg氧化物(钙、镁等)和硫化物溶于红液中。
废液排入江河中不仅严重污染水源,也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如何消除造纸废水污染并使废液中的宝贵资源得到利用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的工作,应当受到重视。
根据物质守恒原理,产品中物质总量与废物中物质总量之和是一定的,等于原料中物质总量。
可以说,污染物也是原料存在的一种形式,只不过这种存在形式使可利用资源量减少,损害了人们的经济利益,也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由于物质是可以转化的,只要措施得当,存在于污染物中的物质就可能变为可以被利用的形式。
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有效、合理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方法,并尽可能多的对处理后的废水和废水中所含的有用物质进行资源化利用。
一处理工艺1.气浮法气浮法是白水处理中较常用的方法。
白水中所含的物质为短纤维、填料、胶状物以及溶解物,它经过调节后在气浮池内与减压后的溶气水混合,进行气浮操作过程。
完成分离后,清水入清水池供纸机回用,短纤维进入浆池供造纸机回用。
气浮法在我国造纸企业中有较广的应用。
牡丹江恒丰纸业集团使用气浮法使纤维、填料与水分离,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处理后的水全部回用。
山东临清银河纸业集团应用超效浅层气浮技术回收纸机白水,SS去除率达到94%,COD 降至200 mg/L以下,出水清澈透明,处理成本仅为0.18元/m3。
2.絮凝法絮凝法在造纸白水处理中也有应用,其原理上面已经介绍,不再鳌述。
张光华等利用淀粉阳离子改性絮凝剂处理白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刘全校等对PEO/PFR双元絮凝系统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造纸白水的絮凝效果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PEO/PFR双元絮凝系统具有很好的絮凝作用。
搅拌废水作为混凝土拌合用水回收与利用的试验研究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基建规模持续稳定在较大的范围。
这就使得钢筋混凝土得到大规模的施工应用,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
搅拌废水的大量排放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难题:商品混凝土每天施工完毕,清洗混凝土运输罐车、泵车和主机搅拌机等设备需要大量的水,这些污水中包含胶凝材料、粗细骨料和外加剂等物质,这些污水Ca(OH)2含量高,呈强碱性,pH值在13左右,如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会严重地污染土壤和周边环境。
假设冲洗一辆设备需用水约1.5m3,每天要冲洗2次,以家小型混凝土施工企业搅拌现场每年使用5×104m3混凝土为例,一年需用水3×104m3左右。
因此搅拌废水作为混凝土拌合用水回收与利用的试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1]。
1技术方案及主要操作流程1.1试验原材料及方法原材料包含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
1)水泥:试验采用太原狮头水泥厂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级,指标见表1。
2)细骨料:古交岔口砂,细度模数为2.6,指标见表2。
3)粗骨料:古交营立碎石,5~31.5mm,指标见表3。
4)外加剂:太原新星混凝土外加剂厂复合减水剂,含固量不小于19.6%,指标见表4。
5)矿物掺合料:古交电厂生产的ii级粉煤灰,45μm方孔筛余量为14.9%,指标见表5。
1.2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及分析搅拌废水应取洗刷车的高峰期即每天交接班后和非高峰期即不集中洗刷车时的洗车台中,经过沉淀的澄清水进行测定。
1.2.1搅拌废水的检测1)搅拌废水PH值检测:采用《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中要求的《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6920-1986检测方法,并在现场测定。
2)搅拌废水胶砂流动性检测:参照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标准试验来测试。
3)搅拌废水凝结时间差的检测:凝结时间差的测定依据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11,采用搅拌废水和饮用水分别进行水泥凝结时间对比试验。
工业污水的处理及处理后污水的循环再利用分析引言概述:工业污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废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工业污水进行处理并实现循环再利用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工业污水的处理方法、处理后污水的再利用技术、再利用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业污水的处理方法1.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物理手段对污水进行处理,如过滤、沉淀、蒸馏等。
1.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对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沉淀或转化。
1.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二、处理后污水的再利用技术2.1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水和有害物质分离开来。
2.2 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通过高压将污水中的盐分等有害物质逼出,得到纯净水。
2.3 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技术是通过树脂吸附污水中的离子,实现水质的净化。
三、再利用效果分析3.1 节约资源:通过再利用工业污水,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开采,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
3.2 降低成本:再利用工业污水可以减少废水处理的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3.3 减少排放:再利用工业污水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四、循环再利用的挑战与前景4.1 技术难题:工业污水的处理再利用技术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4.2 法律法规:加强对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促使企业更加重视工业污水的处理再利用。
4.3 产业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工业污水处理再利用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结论工业污水的处理及处理后污水的循环再利用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课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和再利用技术,实现工业污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