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司法厅、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强制隔离戒毒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司法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6.24•【字号】辽政办发[2009]82号•【施行日期】2009.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司法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辽政办发〔2009〕82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辽宁省司法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九年六月二十四日辽宁省司法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9〕24号),设立辽宁省司法厅,正厅级建制,为省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的职责1.取消已由省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2.取消组织指导律师、公证员考试工作职责。
(二)增加的职能增加指导管理社区矫正工作职责。
(三)加强的职能加强监督管理法律援助工作职责。
二、主要职责(一)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司法行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全省司法行政工作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全省监狱管理工作并承担相应责任,指导监督刑罚执行、改造罪犯工作。
(三)负责全省劳动教养管理工作并承担相应责任,指导监督劳动教养的执行工作,指导监督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戒毒场所的管理工作。
(四)制定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各地区、各行业的法制宣传、依法治理工作。
(五)负责指导监督全省律师、公证工作并承担相应责任。
(六)监督管理全省法律援助工作。
(七)指导监督全省司法所建设和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八)指导监督全省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
(九)组织实施全省国家司法考试的考务工作。
(十)主管全省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
(十一)受省人大和省政府委托,参与有关法规的起草、修改、咨询工作和司法行政系统的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指导司法行政系统的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法规类别】禁毒【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17号【发布部门】公安部【发布日期】2011.09.28【实施日期】2011.09.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17号)《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9月19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管理,保障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国务院戒毒条例》以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强制隔离戒毒所是公安机关依法通过行政强制措施为戒毒人员提供科学规范的戒毒治疗、心理治疗、身体康复训练和卫生、道德、法制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场所。
第三条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坚持戒毒治疗与教育康复相结合的方针,遵循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的原则,实现管理规范化、治疗医院化、康复多样化、帮教社会化、建设标准化。
第四条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建立警务公开制度,依法接受监督。
第二章设置第五条强制隔离戒毒所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置。
强制隔离戒毒所由公安机关提出设置意见,经本级人民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分别审核同意后,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公安部备案。
第六条强制隔离戒毒所机构名称为XX省(自治区、直辖市)、XX市(县、区、旗)强制隔离戒毒所。
同级人民政府设置有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的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公安机关管理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名称为XX省(自治区、直辖市)、XX市(县、区、旗)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
第七条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建设规范。
建设方案,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
第八条强制隔离戒毒所设所长一人,副所长二至四人,必要时可设置政治委员或教导员。
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相应的机构,配备相应数量的管教、监控、巡视、医护、技术、财会等民警和工勤人员,落实岗位责任。
2024辽宁省禁毒知识答题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来往人员、物品、货物以及交通工具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
A.公安机关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禁毒委员会D.以上选项都是2.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
()A.负刑事责任B.不负刑事责任3.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是什么?()A.好奇与虚荣B.追求刺激C.朋友的怂恿和心理障碍D.以上选项都是4.麻黄碱是从哪种原植物中提取的()。
A.罂粟B.大麻C.麻黄草D.古柯5.麻古具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功能,吸食后容易造成人体中枢神经()的损伤。
A.不可逆性B.可逆性C.一过性D.临时性6.共用剃须刀有传染艾滋病的危险。
A.正确B.错误7.成瘾是由于()某种有依赖性药物或物质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毒状态。
A.反复使用B.一次使用C.偶尔使用D.曾经使用8.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
A.合成毒品B.传统毒品C.化学毒品D.新型毒品9.以下属于毒品滥用的高危场所的是()。
A.歌舞厅、夜总会、洗浴中心等公共娱乐场所B.个人家中C.学校、医疗机构及药店D.上班的公司10.为什么有的吸毒者在炎热的夏天仍穿着长衣长裤?()A.怕冷B.免疫力低下,怕得感冒C.为了掩饰因为注射在身上留下的针孔和针疤11.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规定。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D.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12.《禁毒法》规定,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并依法给予()。
A.税收减免B.税收优惠C.表彰奖励D.税收减免和优惠13.世界上生产的鸦片类毒品最多的国家是()?A.缅甸B.阿富汗C.哥伦比亚D.墨西哥14.吸毒成瘾的三个基本过程包括:耐药作用的形成,(),强化的形成。
关于印发《辽宁省司法厅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20.05.28•【字号】辽司办发〔2020〕23号•【施行日期】2020.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关于印发《辽宁省司法厅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省监狱局、戒毒局,各市司法局:现将《辽宁省司法厅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辽宁省司法厅2020年5月28日辽宁省司法厅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按照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安委【2020】3号)以及《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司法行政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司办通【2020】38号)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切实在转变理念、狠抓治本上下功夫,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事故总量和较大事故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安全生产保障。
(二)工作目标。
推动我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切实解决思想认识不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和抓落实存在很大差距等突出问题;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健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监狱戒毒场所党政领导责任、安全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防控体系,推进安全生产由企业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监狱戒毒场所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安全监管部门监督检查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本质安全水平。
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公安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奖励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公安厅•【公布日期】2015.09.08•【字号】辽公通〔2015〕220号•【施行日期】2015.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禁毒正文关于印发《辽宁省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奖励办法》的通知辽公通〔2015〕220号各市财政局、公安局: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辽委发〔2015〕2号)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度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禁毒斗争的积极性,规范我省举报涉毒违法犯罪有功人员的奖励工作,坚定不移地打赢禁毒人民战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根据《禁毒法》有关规定,省财政厅、省公安厅联合制定了《辽宁省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奖励办法》,现印发给你们。
请参照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本级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奖励机制。
附:辽宁省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奖励办法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公安厅2015年9月8日附件辽宁省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奖励办法第一条为最大限度地调度和激发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禁毒斗争的积极性,规范举报涉毒违法犯罪有功人员(以下简称举报人)的奖励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辽宁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辽委发〔2015〕2号)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举报人是指向省公安厅举报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和证据的人员。
第三条举报人应当如实反映所知的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的线索情况,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条举报受理由省公安厅禁毒总队负责。
举报方式如下:(一)通过信件举报(邮寄地址:沈阳市皇姑区细河街5号,辽宁省公安厅禁毒总队,邮政编码:110032);(二)通过电话举报(省公安厅涉毒线索举报电话:************);(三)到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当面举报。
强戒所大转型干警们有奔头发布日期:2014/6/18 11:04:00 来源:辽宁法制报张书序记者刘彬王进局长(右)检查强戒所建设情况今年4月28日,营口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正式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自2013年1月,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劳教制度改革以来,原营口市劳教所按照省司法厅“人心不散、阵脚不乱、工作不断”的总体要求,全力做好场所稳定工作。
如今,被赋予了新职能的这支队伍,焕发出新的斗志。
劳教所转型这一难题,在这里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其中蕴藏的工作智慧值得借鉴。
·追溯·营口市原劳动教养管理所始建于1979年11月,前身是“营口市公安局强制劳动教育大队”,1983年7月更名为“营口市劳动教养院”,2004年更名为“营口市劳动教养管理所”,2013年4月加挂“营口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牌子。
全所共有干警编制163人,实有干警102人,干警的平均年龄53.1岁,内设10个科室,6个大队,工人158名。
现址位于营口市西市区青花大街西段,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可容纳劳教人员300名。
按照营口市城市整体规划,正准备迁建新址,新建场所设计收容能力为500人。
如今,营口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里的干警们工作干劲十足。
从刚刚得知劳教制度改革消息后的迷茫,到如今的坚定,用干警们的话来说,就是“有奔头”。
根据中央关于司法改革统一部署,经营口市政府批准,2013年4月,营口市原劳动教养管理所加挂了“营口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牌子,这是劳教制度改革后,中央、省、市赋予司法行政机关一项全新的重要职能。
转型,从硬件到心灵2013年8月,原劳教所内劳动教养人员按上级的要求,分期分批地解除了教养。
劳教人员回归社会后,未发生任何上访等问题,圆满地完成了劳教人员的收关工作。
没有出现因为劳教制度改革,劳教人员清空,场所管理出现空白而产生的干警精神懈怠、人心散乱的局面。
全所干警精神抖擞,昂扬以待,准备迎接上级领导机关交给新的使命。
辽宁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提高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委政法委,省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民政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的《关于在全省试行社区矫正实施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第三条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辽宁省适用社区矫正的对象,是指具有辽宁省正式户口且经常居住地在本省试点地区的下列5种罪犯:(一)被判处管制的;(二)被宣告缓刑的;(三)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其中包括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四)被裁定假释的;(五)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监外服刑的。
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较轻,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依法适当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实施社区矫正。
第四条社区矫正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使其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第二章社区矫正工作组织及职责第五条成立辽宁省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司法厅,承担日常工作。
各市、县(市、区)及确定试点的街道(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省司法厅设立社区矫正管理处,各市、县(市、区)司法局也要设立相应机构,配备相应人员,加强该项工作管理。
第六条省社区矫正机关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全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方案和工作规划;制定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政策、制度;沟通、协调省级有关部门,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审查批准街道(乡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负责全省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及教育培训工作;履行相关工作程序,督促、检查、管理、指导全省的社区矫正工作。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执行问题的批复正文:----------------------------------------------------------------------------------------------------------------------------------------------------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执行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14]3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你厅《关于对<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第六十五条有关规定执行问题的请示》(新公办[2013]227号)收悉。
经商司法部,现批复如下: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被依法收监执行刑罚或者拘留、逮捕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凭收监执行通知书、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移交相关部门,并附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手册,同时通知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
执行刑罚或者拘留、逮捕的监狱、看守所应当给予必要的治疗,并按照公安部、司法部、卫生计生委《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办法》(公通字[2013]32号)的规定,对其开展诊断评估。
刑罚执行完毕或者释放时强制隔离戒毒尚未期满的,监狱或者看守所应当提前七天通知原强制隔离戒毒所和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通报上级主管部门。
监狱或者看守所距离原强制隔离戒毒所较远、不便转送的,可以依照《戒毒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就近送公安机关或者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的强制隔离戒毒所继续执行。
必要时,羁押场所的上级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本系统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执行。
监狱或者看守所转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时,应当移交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手册。
公安部2014年5月23日——结束——。
2024辽宁省禁毒知识应知应会考试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海洛因同吗啡相比,其成瘾性()。
A.更强B.较弱C.相当D.更弱2.下列选项中属于毒品的是()。
A.瘦肉精B.老鼠药C.砒霜D.K粉3.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制度。
A.审查B.许可C.管理D.禁止4.戒毒人员在()等方面不受歧视。
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在这些方面对戒毒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A.入学B.就业C.享受社会保障D.A.B和C5.当在你身边出现毒品时,正确的做法是()。
A.变卖B.丢弃C.报告公安机关D.假装看不见6.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来往人员、物品、货物以及交通工具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
A.公安机关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禁毒委员会D.以上选项都是7.毒品是使用后能够产生()的物质。
A.危害性B.依赖性C.兴奋性D.抑制性8.小明今年上五年级,沉迷于网络游戏,然后到黑网吧去上网,结交了不良的朋友,最后染上了烟瘾和学会了吸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不在危险的地方逗留,尤其是网吧这样人多和复杂的环境B.要养成自律的好习惯C.要学会抵制诱惑D.以上选项都是9.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是什么?()A.好奇与虚荣B.追求刺激C.朋友的怂恿和心理障碍D.以上选项都是10.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规定。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D.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11.吸毒对女性怀孕后胎儿的影响是()。
A.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死胎B.没有任何影响C.可能导致难产D.会让胎儿更健康12.你认为一个家庭如何才能“远离毒品”?()A.自己拒绝毒品,向父母和亲属介绍毒品常识,提醒他们千万不要尝试毒品B.不去沾毒品,也不关心毒品C.自己不去碰毒品就行D.自己树立防毒意识13.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严重的,可以不适用()。
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安全警戒工作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司法部•【公布日期】2014.11.03•【文号】司发通〔2014〕123号•【施行日期】2014.11.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戒毒管理正文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安全警戒工作规定》的通知司发通〔2014〕1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为切实做好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安全警戒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以及《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研究制定了《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安全警戒工作规定》。
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11月3日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安全警戒工作规定第一条为维护强制隔离戒毒所所内秩序,提高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以及《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安全警戒工作应当坚持依法规范、预防为主、联防联动、处置高效的原则。
第三条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加强安全警戒工作,建立安全警戒护卫机构,发挥警戒护卫作用,维护场所秩序和安全。
第四条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按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总数的2%-3%的比例在正式人民警察编制中选配专兼职安全警戒人员,其中专职人员不得少于安全警戒人员总数的60%, 40周岁以下人民警察比例不得少于安全警戒人员总数的50%。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总数在500人以下(不含500人)的强制隔离戒毒所,配备安全警戒人员数不得少于10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总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不含1000人)的强制隔离戒毒所,配备安全警戒人员数不得少于16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总数在1000人以上的强制隔离戒毒所,配备安全警戒人员数不得少于20人。
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行为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司法部•【公布日期】2014.11.24•【文号】司发通〔2014〕136号•【施行日期】2014.11.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戒毒管理正文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行为规范》的通知司发通〔2014〕1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行为规范》已经2014年11月20日司法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11月24日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行为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戒毒人员)行为,教育引导戒毒人员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戒毒人员行为规范是戒毒人员在所期间生活、学习、医疗康复、生产劳动时应当遵守的行为标准,是对戒毒人员进行诊断评估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戒毒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本规范,服从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
第四条戒毒人员不得交流吸毒信息,不得传授犯罪方法,发现其他戒毒人员有违反规定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立即报告和制止。
第五条戒毒人员应当正确行使权利,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第二章生活规范第六条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换洗衣物、被褥。
按规定统一着装,衣着整齐。
第七条按时打扫宿舍卫生,洗漱用品及其他生活用品摆放整齐,保持环境整洁。
第八条听到起床号令立即起床、整理内务。
听到就寝号令立即按指定床位就寝,保持安静。
第九条列队行进时保持队列整齐,不喧哗打闹。
第十条就餐时按照指定位置入座,保持安静。
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第十一条自由活动时在规定区域内从事健康有益的活动。
司法部关于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所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司法部•【公布日期】2014.10.14•【文号】司发通〔2014〕118号•【施行日期】2014.10.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戒毒管理正文司法部关于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所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司发通〔2014〕1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为切实做好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所务公开(以下简称所务公开)工作,深入推进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公正文明廉洁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所务公开的重要意义所务公开是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戒毒人员)及其亲属、社会公众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并接受社会监督的活动,也是司法行政机关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司法部十分重视所务公开工作,多次就所务公开工作提出要求,全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所务公开,实行阳光操作。
近年来所务公开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也表明,开展所务公开工作,对保障戒毒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场所执法规范化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切实做好所务公开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一系列工作部署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戒毒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执法公开、建设法治中国的迫切需要。
二、所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所务公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以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依据,以戒毒人员及其亲属、社会公众关注的涉及戒毒人员切身利益的执法问题为重点,及时、准确地公开有关信息,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提高司法行政戒毒机关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充分调动戒毒人员接受戒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保障戒毒人员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戒毒工作水平。
2024辽宁省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培训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禁毒法》规定,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等,对戒毒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理、心理治疗和身体康复训练。
A.吸食、注射毒品的方法B.吸食、注射毒品的频次C.吸食、注射毒品的种类和成瘾程度D.吸食、注射毒品的时间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采取措施予以制止、铲除。
A.立即B.适时C.成熟后D.收割时3.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置、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可由各地政府视财政情况自行规定。
A.正确B.错误4.吸毒人员既是病人又是()。
A.正常人B.受害者、违法者C.罪犯D.违法者5.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制度,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A.查验B.监测C.巡查D.抽查6.在迪厅、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如果你看到了一种红色药丸(或药片)状的东西,那你可能就是看到了(),千万小心不要沾染。
()A.跳跳糖B.彩球糖C.摇头丸或麻古D.山楂丸7.你认为一个家庭如何才能“远离毒品”?()A.自己拒绝毒品,向父母和亲属介绍毒品常识,提醒他们千万不要尝试毒品B.不去沾毒品,也不关心毒品C.自己不去碰毒品就行D.自己树立防毒意识8.我国吸毒人员吸食的毒品中,吸食最多的毒品是()。
A.传统毒品B.合成毒品C.新精神活性物质9.《禁毒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A.学校B.中小学校C.大专院校D.B和C10.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规定。
A.公安部B.国家禁毒委C.国务院D.卫生部11.以下哪个法令中第一次明确了保护青少年不受毒品危害的规定。
()A.《刑法》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危险毒品条例》12.社区戒毒的期限,自()之日起计算。
辽宁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辽宁省司法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公安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辽综治办发[2012]8号【发布部门】辽宁省司法厅辽宁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12.04.19【实施日期】2012.04.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辽宁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辽宁省司法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辽综治办发〔2012〕8号)各市综治办、司法局,省监狱局、劳教局:2011年7月,省综治办、财政厅、公安厅、司法厅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工作的通知》后,各地各部门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使全省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亟需规范的问题,有的监所信息核查沟通不到位,有的监所衔接比例相对较低,有的安置帮教组织派员衔接不及时等。
针对这些问题,省综治办和省司法厅共同调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辽宁省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实施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落实。
辽宁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辽宁省司法厅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九日辽宁省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实施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全省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工作,根据《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辽宁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辽委办发〔2010〕24号)和辽宁省综治办、财政厅、公安厅、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条各监狱、劳教所、看守所要确定专管科室,安排专门人员,提供专门设备,保证本监所服刑在教人员的信息录入工作顺利实施。
要建立服刑在教人员信息录入核查常态工作机制,保证随时录入场所内服刑在教人员变更信息。
对新入监入所人员必须在进入监所后一个月内将其基本信息录入到信息系统平台,提供给基层司法行政机关进行信息核查,并随时跟踪核查情况。
辽宁省司法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司法厅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20.04.09•【字号】辽司发〔2020〕17号•【施行日期】2020.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辽宁省司法厅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省监狱局、戒毒局:现将《辽宁省司法厅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辽宁省司法厅2020年4月9日辽宁省司法厅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实施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根据《辽宁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规定》结合司法行政系统实际,制定本实施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党政同责”,是指厅党组和全系统各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共同负有领导责任,其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分别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第三条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原则,建立健全司法厅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厅主要负责人是本系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厅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第四条全系统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原则,落实党政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第五条按照“谁生产、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全系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系统内监狱、戒毒单位及厅直属各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其他副职对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第六条省厅党组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督导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及时了解掌握情况,指导工作。
(三)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并认真组织实施。
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9.02•【文号】公通字[2013]32号•【施行日期】2013.09.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禁毒,诊断标准正文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办法》的通知(公通字〔2013〕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司法厅、局,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司法局、卫生局:为认真贯彻落实《禁毒法》、《戒毒条例》,进一步规范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工作,切实保障戒毒人员合法权益,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制定了《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9月2日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工作,科学评价戒毒效果,帮助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戒毒人员)戒除毒瘾,有效保障戒毒人员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以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是指强制隔离戒毒所对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的生理脱毒、身心康复、行为表现、社会环境与适应能力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客观评价。
第三条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结果,是强制隔离戒毒所对戒毒人员按期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提出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或者延长强制隔离戒毒期限意见以及责令社区康复建议的直接依据。
第四条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应当坚持依法、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分别设立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监督所辖强制隔离戒毒所的诊断评估工作。
辽宁省司法厅、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意见
【法规类别】职业与职工教育
【发文字号】辽司[2016]7号
【发布部门】辽宁省司法厅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2016.01.18
【实施日期】2016.01.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辽宁省司法厅、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鉴定工作的意见
(辽司[2016]7号)
各市司法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做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戒毒工作原则的具体体现,是提高教育矫治质量,巩固戒毒成果,减少毒品危害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改善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等十一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扶持和救助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