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古希腊的音乐是以诗与乐,或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其中诗的地位在乐之上,曲调和节奏都受歌词抑扬顿挫的影响。

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四音音列

古希腊音阶的基础是四音音阶(Tetrachord)。它自上而下排列,两端的音构成固定的四度音程,中间的音程可以变化,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四音音阶:

完整音列体系

两个四音音列便可以构成七音体系或是八度体系。构成的方法有两种: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作为下一个四音音列的第一个音)和非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与后一个四音音列的开头的音相隔一个全音)。

调式

四音音列可根据全音和半音的不同位置,排列成7种不同的音阶。古希腊的调式体系以古希腊的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分别是多利亚、弗里几亚、利第亚、混合利第亚及其各种变体,排列方式自上而下。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多里亚调式富有男子气质,能使人安静、坚强;弗里几亚调式狂野而具有酒神精神,能激发人的热情;利第亚调式使人柔弱;混合利第亚调式易使人悲伤

音乐社会功能学说

在古希腊人心中,音乐有一种神秘的魔力,认为音乐可以除邪防病,也是净化心灵、教化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非常重视音乐在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利士多德等人都对这一问题有过著述。

罗马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朝向实用化、典仪化方面发展,军乐以及仪式、游行音乐非常普及。军队中配有军乐队、乐师和歌手,以炫耀军威,鼓舞士气。音乐在古罗马统治阶级的手中,成为炫耀权势或纯粹娱乐的工具。在古罗马文化生活中,有深刻伦理道德意义的古希腊悲剧也被豪华的马戏演出或血腥的角斗士格斗场面所取代。

与古希腊音乐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音乐的职业化。职业音乐家到处巡回演出,待遇优厚,被人们奉为偶像。

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

情绪:情绪肃穆、超脱,采用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排斥人世激情。

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三度进行为主,是歌唱性(或吟诵性)的,和语言的抑扬顿挫有着密切的关系。节奏:自由而无固定节拍,依照歌词韵律长短抑扬而定。

织体:和希腊音乐一样,单声部音乐。

歌词:以拉丁文为歌词,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

演唱方式:大致有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四种。

较固定的音乐形式:诗篇歌调、交替圣歌、应答圣歌、赞美诗。

调式体系:教会调式。

中世纪的常用乐器有弦乐(拨弦、击弦、弓弦)和管乐两类。

英国音乐的风格特点:

1、和声方面

a、使用不省略三音的完全三和弦;

b、常用相同节奏的和弦进行;

c、运用协和的和声,避免强拍上的不协和音程。

2、织体方面

a、多采用和声式的织体;

b、常将两个声部的旋律和节奏组合在一起,并创造出“福布尔东”的复调音乐手法。

福布尔东

从乐谱上看,是一种二声部音乐,高声部与低声部构成以平行六度为主的进行,偶尔出现八度,每个乐句总结束在八度上。

演唱时在高声部下方四度再即兴加入一个声部,该声部在谱面上往往未写明。

由于强调三度、六度音程,限制不协和音,因而音响和谐、悦耳。

“福布尔东”一词意为“假低音”,意指其低声部并非素歌的定旋律,而是一个附属的对位声部。

模拟弥撒曲

写作弥撒时不只借用一首圣咏,而是借用几首现成的复调作品(如弥撒曲、经文歌、尚松等)为基础,

引用多个声部的材料或吸取其曲调、动机、结构等而创作的弥撒曲。这种手法大大减弱了中世纪“定旋律”的主导地位,使乐曲对位织体有了更多曲调而变得更加丰富充实。在16世纪,这种模拟弥撒曲取代了定旋律弥撒曲,成为最主要的弥撒曲形式。模拟弥撒曲手法后来被普遍用于经文歌创作中,甚至影响了世俗音乐牧歌和尚松的写作。

意大利牧歌

意大利16世纪的牧歌是一种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是一种复调歌曲,歌词多为名诗人所作,一般有较高的文学水准,许多是爱情诗,表达出诗人细微的心绪。音乐注重对歌词的细致表达,牧歌的创作目的和演出场合也不尽相同,有些为宴会、婚礼、节庆而创作,有些是为戏剧演出或某种娱乐而创作的。

蒙特维尔第(C.Montevirdi,1567-1643):

蒙特维尔第的一生跨越了两个时期,既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伟大的牧歌作曲家,又是巴罗克早期意大利歌剧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牧歌体现出主调与复调风格自然结合,音乐忠实于歌词的表现,和声富有表现力,自由地运用不协和音等特征。

法国尚松特点:

1、描绘生活、反映生活,可以描绘热闹的集市、战争、大自然、爱情等等,有严肃或戏剧性的爱情内容,也有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内容。

2、诗词摆脱了以往的格律诗,改用通俗明晰、风趣幽默而口语化的短诗节诗歌为歌词,具有轻快的朗诵性,常采用同音或同一音型的反复,显得简洁单纯、活泼粗犷。

3、音乐根置于诗歌的韵律,节奏鲜明轻快,多为四个声部。

马丁.路德改革后的新教音乐的特点:

1、新教音乐的核心体裁是众赞歌(chorale),不用拉丁语而译成德语来演唱

2、常选用流行的德国古老圣歌和民歌作为曲调,简单易唱。

3、吸取尼德兰乐派的复调艺术,使单声部的新教歌曲成为四部和声的圣咏合唱,旋律在高声部,接近后来的主调风格。

众赞歌(chorale):

众赞歌是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即赞美诗。

起初众赞歌是单声部的,采用分节歌的形式,音符时值基本一致,演唱方式是会众齐唱,不用拉丁语而是译成德语;后来配上了和声和对位,构成四声部合唱。

歌词是德文的旧诗歌或将拉丁文诗歌译成德文后进行谱曲,也可以是新创作的德文诗歌。

众赞歌的曲调简单易唱,有的采用民间的通俗曲调,有的由原来的格里高利圣咏改编,还有一部分由路德和其他一些作曲家新创作而成。

巴罗克音乐的总体特征有如下特点:

旋律:乐句长度不一,气息较长,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

节奏:一种是自由、松散的节奏,带有频繁的急缓变化,常用于托卡塔、前奏曲等体裁中;另一种是以有规律重复出现的重音为基础,持续律动的节奏,多用于赋格曲、舞曲中。两种节奏常常前后结合。

情绪:音乐的情绪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范围内不会有繁复、细腻的变化,如一个乐章或一首咏叹调之内基本保持一种情绪,在乐章与乐章之间才形成情绪对比。

力度:巴罗克音乐在进行时采用一个相当稳定的音量,一段始终响亮的乐段后面跟上一段始终低柔的乐段,前后两段形成明暗对比的效果。这种从一个响度到另一个响度的转换叫做“阶梯式力度”(terraced dynamics)。

数字低音

又称“通奏低音”,是巴罗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通奏”指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声部在整个作品中持续。这种音乐织体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高声部和低声部,作曲家在创作时只谱写旋律和低音,中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出,为了提醒演奏者,作曲家常在低音的下方标有相应的数字来对所要演奏的和弦进行提示,这些数字一般表示在低音与上方声部之间所构成的音程。如用数字6表示低音的上方奏出6度音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