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案例研究报1

海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案例研究报1

海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案例研究报1
海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案例研究报1

海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案例研究报告

一、海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形成、现状与特点

海南省现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80多所,其中省属部门、行业主办的23所,地级市主办的5所,县、市所属24所,民办的职业学校30所。今年中职招生4.5万人,在校学生首次达到10万人。

多年以来,海南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分散、规模过小、条件落后、效益不高等因素,严重困扰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等一批重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市场办学,在开展与市县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采取“1+1+1”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加强与市县职业学校和企业的合作,逐步形成了集团化

办学的局面。

1、海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形成的最初形式

1993年,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由海口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由海口市教育局与北京西城区旅游教育集团开展合作办学,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坚持“高标准、高起点、

高质量、严要求”的办学宗旨,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仅用3年时间就跻身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行列。在此基础上,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又将“北京模式”转化为“海口模式”,从1998年开始,先后与临高、东方等市县开展联合办学,促进当地职业教育发展,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并由此形成了以海口旅游职业学校为龙头的旅游职业教育集团。2005年4月4日,《中国教育报》以“…海口模式?的辐射效应”为题,报道了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的联合办学的成功经验,标志着海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专招生实行并轨,取消了国家计划分配制度以后,一些省属的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探索与县市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寻求新的发展。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和海南西流农场职业中学采取“1+2”模式实行联合办学,学生第一年在农场职中学习,

第二、第三年到省机电工程学校学习,吸引了一批学生到省属职业学校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尝试到甜头后,另外一批中专学校也纷纷走出城市,以扩大规模争取效益,以效益求争取市场。从2004年起,城市职业学校与市县职业学校的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省机电学校先后与定安、文昌和琼海等12个市县的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联系了海马集团、福耀玻璃

海南公司、玉柴海南公司广东镇泰集团等企业,初步组建了以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为总校,包括市县分校及有关企业在内的大机电工程学校,成为海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又一成功模式。

2、海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思路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海南今年初出台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意见》,确立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思路。到2010年,建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0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0所,和积极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带动、援助作用,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大力支持省属中等职业学校与市县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联合招生、合作办学,采取灵活的办学模式带动市县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发展的目标。

今年一月,教育部周济部长来海南调研时,总结了海南职业教育办学的特点,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发挥示范学校和市县职教中心作用,学生第一年在市县职教中心学习基本理论,第二年到示范学校进行技能培训,第三年到实习单位实践”,“希望海南每个市县都能建设好一个职教中心,有一批国家级的示范性的中等职业学校,然后再把实训基地搞好,办出海南职业教育的特色。”接着,省教育厅在制定职业教育实施方案时,制定了《整合职校资源,组建职教集团工作方案》,提出根据海南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组建旅游、商贸、机电汽车、化工药业、食品农业等几个支柱性产业和两个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职教集团构想。并在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和骨干示范学校建设的基础上,成熟一个,推出一个。海南省职业教育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海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意味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一轮的浪潮即将到来。

3、海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现状

目前,海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正在全面铺开,除了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之外,海南省工业学校、海南省农业学校、海南省商业学校、海南省高级技工学校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也相继与市县职业学校及其他职业学校联合办学,与省内外一批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创办初期,在校学生不足300人,现在已有学历教

育学生3200多人,每年为社会各行业培训员工1000多人次。2007年2月25日,中国教育报又在头版重要位置,以《海口旅游学校城乡合作办学集团发展》为题,刊登了该校走联合办学和集团化发展的报道;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现已与12个市县职业学校合作办学,12个市县职业学校每年为其输送二年级学生600多人,该校在校生人数也从2004年的1600多人增加到5000人。与此同时,市县职业学校在重点示范学校的带动下,得到快速发展。屯昌县职业学校从原来每年招生几十人,去年与海口旅校等重点示范校联办后招生人数增加到600多人,今年招生人数已达到1300人;东方市职业学校2001年挂靠普通初中办班,每年招生不足一个班,2002年与海口旅游职业学校联办后,学生人数逐年成倍数的增加,为此,促使市政府下决心另外划地、拨款,盖起新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今年该校招生1200多人。

海南省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情况表

4、海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特点

海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以示范性职业学校为龙头,以市县职教中心为成员,接收相关企业参与,实施“1+1+1”,学生第一年在市县职教中心学习基本理论,接受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培养,第二年到示范学校学习专业理论学习,强化技能训练,第三年由就读学校安排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后由所在学校推荐就业的“三段式”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符合海南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不仅很好地解决了部分城市职业学校办学空间有限,生源不足问题,而且解决了市县职业学校因缺少专业教学设备、师资和学生实习、就业渠道的问题,发挥了示范学校的品牌辐射效应,实现了示范性学校与市县职教中心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二、海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主要模式及效果分析

海南省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本省实际,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以海口旅游职业学校为典型的“品牌辐射型”旅游教育集团化模式和以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为

典型的“借窝下蛋型”工业教育集团化模式,并以此不断扩大,逐渐做大做强海南职业教育。

(一)“品牌辐射型”集团化模式

“品牌辐射型”集团化发展主要是依托职业教育名校,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重点职业示范校的品牌效应,面向“三农”服务,通过强校扶助弱校、建立连锁分校等做法,将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向农村、山区辐射,以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以规范管理保证教育质量、以就业保障拉动招生增长,服务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初步形成以城市品牌示范校为龙头,各市县职业学校、职教中心为成员单位的职业教育集团。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以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牵头的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推行“三段式”教育,“海口模式”辐射全省,城乡职业学校集团化发展趋势凸现。

要让职业教育成为社会信赖的教育,要让职业教育的成才之路被社会广泛认可,城市职业学校必须主动面向贫困市县职业学校开展联合办学,促进职业教育的整体提高。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在成功引进北京市西城区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优质资源,不断优化自身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积极开展城市对农村、东部对西部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号召,大力扶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教育,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为此,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提出“培养一名学生,扶助一个家庭,服务整个社会”的办学口号,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职教资源向县级职业学校辐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从1998年开始,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先后与临高、保亭、东方、琼中、白沙、乐东、五指山、屯昌等8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市县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在这些市县职业学校挂起了海口旅职校分校的牌子,吸引了一批来自农村及贫困山区的学生。开展联合办学,不仅有效带动了8个贫困县市职业教育发展,还奠定了海口旅游职业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短短几年内,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就为8个市县的分校培养了2042名毕业生。

为了更好地扶助市县职业教育发展,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利用该校品牌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与市县职业学校开展联合办学。根据市县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缺乏专业师资、没有实习设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分段教学,整体提高的设想,即“1+1+1”的“三段式”教育模式:第一阶段,农村学生在当地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学习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一年,减轻学生进城就读

的费用,并且能享受市县政府每个学生每月补贴生活费30—50元和学费适当减半的照顾政策;第二阶段,联办学校的学生到海口旅校本部强化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一年,学校按专业培养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各种考试考核;第三阶段,农村学生通过技能培训,综合素质达标后,由海口旅校负责将他们送往高星级酒店顶岗实习一年,实习期间派老师跟班配合酒店管理,学完三年毕业后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为了解决各市县职业学校农村学生的“出口”问题,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积极面向市场及用人单位的需求,与行业、企业开展联合办学。目前,学校已与省内外不少五星级宾馆酒店建立了“订单培养”的关系。例如,上海唐宫酒店、海南金海岸罗顿大酒店、海南文华大酒店、三亚南山文化苑、三亚海航度假酒店、博鳌索菲特大酒店等,在海口旅游职业学校设立了“企业冠名班”,使学校培养与企业岗位实际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三亚度假村为了扶贫和保证企业发展,到最贫困的地方招收学生,学费全部由企业垫付,与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开设三亚度假村冠名班。2005年,该班50名毕业生已到三亚度假村上岗就业,并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这种由企业先垫资培养农村学生,学生职校毕业到企业就业的办学模式,不仅让企业招到了合格的就业人才,解决了农村贫困学生的学费问题,而且解决了农村学生实习、就业问题,创造了职业教育扶贫的新方式。

如今,海口旅游职业学校从市县分校来的学生毕业生大多分布在四星级以上的宾馆、酒店工作。其中有著名企业上海唐宫海鲜舫、东莞三正半山酒店、东莞喜来登酒店、清远索菲特、深圳潮江春、深圳丹枫白露酒店、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三亚鸿洲埃德瑞度假酒店等。由于部分学生在酒店工作进步较快,已有30多人被提升为部长或主管。其中保亭分校2003

届毕业生黄可莹在三亚亚太会议中心实习结束后被留用,当年就被提升为前厅部当主管,现已当上经理;东方分校2006届毕业生张丽珍、符英小、陈荣娜等7名学生在深圳潮江春工作后已被提升为部长等等。

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市县分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能获得比较好的待遇,都有钱寄回家。过去这些学生的家庭一年收入只有卖两头猪的钱,家长一辈子没有见过1万元。现在,孩子毕业有工作后,家庭收入一个月就能超过两头猪钱。有的家庭已经买了地,种上了瓜果和蔬菜,有的家庭买了抽水机、碾米机、拖拉机和各种家用电器,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丰富了家庭生活;有的家庭孩子就业后把攒下来的工资寄回家供弟弟妹妹上学。贫困地区学生就读职业学校不仅给家庭带来变化,也给当地社会带来了良好影响,一些地方

领导和群众渐渐地意识到,要想摘掉贫困的帽子,只有让适龄孩子到职也学校学一技之长,走职业教育路,才能走出农村、走向城市,走向富裕。

海口旅游职业学校以服务“三农”为目的,以品牌辐射农村,通过示范校带动市县职教中心办学,壮大了自己,实现规模发展,不仅在海南职教扶贫方面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取得了良好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在发展海南大旅游的环境下,为组建全省性质的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品牌辐射型”集团化发展的效果分析

(1)“三段式”(1+1+1)教育是城市职业学校与农村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的成功模式,也是

海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基础。实践证明,“三段式”办学符合我国国情、海南省省情,有效实现了城市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搭和沟通。一方面,“三段式”教育使贫困市县的农村孩子第二年就能享受到城市优质职业教育,也为市县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三段式”教育有效地解决了农村职校学生的就业“出口”问题,为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和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来海南视察时,充分肯定了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的“三段式”教育模式,认为这是城市职业学校服务“三农”,通过职教扶贫,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之一。

(2)“品牌辐射型”集团化发展得到了合作学校所在市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于如何促进县级职业教育发展,很多市县政府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与城市骨干示范学校联合办学的方式。2002年,新上任的海南东方市市委书记黄成模亲自上门找到海口旅游职业学校,

要求将“海口模式”整体移植到东方,他批准拨款为市职业学校配备了师资,建设了校园,建立起海口旅游职业学校东方分校此后,职业学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同年,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又与国家级贫困县保亭县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得到了县委书记李永喜同志的大力支持,她亲自主持召开全县职教工作会议,从十分困难地财中挤出资金,为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建立海口旅游职业学校保亭分校,并且亲自带领干部下乡发动学生上职业学校,还动员自己亲戚家地孩子来职业学校报名。在合作市县地领导大力支持下,当地职业学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办学条件逐年得到改善,就读学生逐年增多,保亭职业中学联办前只有几十人,2003年起每年招生400—600人,今年达到800人,该县成为全省第一个高中阶段职教比例大于普教比例的县,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的品牌在当地得到群众的认可,学校声誉也大大提升。如

今,海口旅游职业学校8个市县分校共有旅游专业在校生2000人。当地干部说:“扶贫,扶贫,职教扶贫才是最有效的扶贫”,“群众说:“要致富,学技术;想打工,去职中”。

(3)集团化办学是促进县级职教中心师资队伍建设最便捷、最有利的途径。市县职业学校、职教中心成为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的合作成员后,海口旅校每年都免费为他们培训管理干部和专业教师,培训内容主要是学校管理、教学辅导等,每年都派出专业教师送教上门,也派出一部分教师下到各市县分校协助招生以保证入学新生质量。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该校共为市县分校培养了约100名干部、教师;每年学校领导都到各分校调研,向市县政府领导汇报分校办学情况,以此引起市县领导对合作办学的重视。2006年,该校在保亭县召开了联合办学第一届现场研讨会;2007年,又在东方市召开第二届现场研讨会。研讨会上派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骨干教师对参加研讨会地各分校的教师进行业务指导。通过指导和交流,使各分校教师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并逐步建立起旅游中职教育教师资源网络。

(4)“品牌辐射型”集团化办学促进了牵头职业学校的发展壮大。在带动市县职业学校发展的同时,牵头学校也逐步实现了规模化、效益化发展。海口旅游职业学校1993年创建时只有7个班,在校生不足300人,到2007年已发展到71个班,在校生3200人。学校以旅游服务为主导产业,先后开设了旅游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导游、旅游英语、计算机应用、中西餐烹饪、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饭店服务与管理、商品经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高尔夫服务与管理等11个专业,共培养了7986名合格的毕业生,为社会各行业培训员工近12300人次。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地办学成绩得到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口市人民政府的一系列表彰,也收到社会各界的首肯和支持,2007年,香港商人邢李火原先生向学校捐赠5000万元,资助建设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新校,海口市委、市政府又先后投入近2亿元支持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新校的建设。新校将以崭新的高规格、高标准的面貌出现,并将不愧为海南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的龙头。

截止2006年,海口旅游职业学校部分市县分校情况表

2006年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市县分校部分学生实习就业情况表

(二)“借鸡下蛋型”集团化模式

“借鸡生蛋型”集团化办学的立足点是以规模换效益,以效益树品牌,以品牌求市场,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导向,以扩大办学规模为目标,采取“借鸡下蛋、借船出海”的办法,把解决城市职业学校场地狭小、招生困难,而农村职业学校缺师资、设备,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和不能解决学生就业以满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几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整合职教资源,实施合纵连横,兼并联合,扩展城市职业学校发展空间,逐步把城市职业学校做大做强,初步建立起以示范学校牵头,以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为纽带,联合市县职校和行业、企业,组成办学联合体,走集团化、连锁化和规模化办学的道路。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

整合资源,城乡互动,实现城市示范性学校跨越式发展。

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前身是海南省农机学校,占地仅20亩,校舍面积9500平方米,当年在校学生1200人,1999年5月学校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更名为“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扩大办学专业面向。但是,校园、校舍面积狭小,学校发展已经没有空间。尽管后来租用了学校旁边一块闲置地,但仍未能解决问题。在当时全省职业学校招生生源滑坡,城市职业学校也面临严重生存危机的情况下,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办学市

场,以敢为人先、锐意改革的意识,以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为动力,敏锐地把握住海南省政府提出的“以省级职业学校拉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口号,大力开展面向贫困市县的联合办学,充分利用市县职业学校的办学资源,采取“借鸡下蛋、借船出海”的办法,以机电工程学校名义、专业面向市县招生,学生第一年在市县职业学校接受基本理论教育和简单操作训练,第二年到学校本部学习专业课程和操作训练,第三年安排到合作工厂、企业实习,走出了一条以省属职业学校为龙头的连锁化、规模化的办学新路子,实现了学校内涵与外延相结合,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迅速占领全省机电、汽车和家电等专业职教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全面启动职业学校城乡合作以来,该校先后与12个市县开展联合办学,每年为接收市县职业学校送来的二年级学生有1000—1500人,这些学生在机电学校学习一年后就全部输送到海南各大企业,如一汽海马公司、金海浆纸厂,以及广州镇泰集团等实习一年,他们毕业后,大多数都在这些企业工作。

目前,机电工程学校已与定安、文昌、乐东、保亭、白沙、陵水、澄迈、琼海、临高、五指山、东方等十二个市县的职业中学、职教中心携手组建海南省机电职业教育集团,初步形成了“大机电教育,大机电就业”的战略格局。“大机电教育”共“一校五区十二分校”。即1个总校(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5个校区(海口校区、桂林洋校区、文溥校区、昌江校区和南丽湖校区),12个市县分校(定安、文昌、乐东、保亭、白沙、陵水、澄迈、琼海、临高、昌江、东方)。有效拉动了市县职业学校招生和机电学校办学空间不足的矛盾;“大机电就业”共创建五个重要的就业区,形成庞大的就业网络。该校建立了以一汽海马公司为中心的海口金盘就业区;以福耀玻璃厂为中心的澄迈老城就业区;以金海浆纸厂为中心的洋浦就业区;以海南玉柴机器公司为中心的琼海博鳌就业区和以广州镇泰集团为中心的珠三角就业区。

机电工程学校集团化办学有《办学章程》,规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各分校有相对的独立性,除了人员、经费外,教学活动、教材、实验、实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生考核办法与标准必须执行总校的规定和标准,专业教师由总校选派,学生实行“三段式”“1+1+1”教育模式,一年级在分校就读,二年级在总校就读,三年级进集团内的企业顶岗专业实习,实习期满一年,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集团化办学有4个骨干专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龙头,以做大为主;以机电专业为“母机”,以做强为主;以电子类专业为精品,以做精为主;同时以计算机类专业为纽带专业,以做活为主;实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对外招生、统一教学模式、统一学生管理、统一管理体系、统一实习和就业。

实行集团化办学后,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的生源渠道急剧扩大,报考学生人数从2004年的1000多人迅速增加到3000多人,2004年起,每年新生入学前,学校都要通过媒体告知招生已满,不再接受注册报名,出现了学生家长千方百计找校长要求照顾孩子入学的现象。市县分校学生也出现了报读机电学校的热潮。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进一步促进了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机电工程学校抓住海南“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和建设新型工业省这一有利时机,将校校合作扩展到校企合作,以机电、汽修等龙头专业为纽带,把相关行业、企业纳入到学校集团办学范围,分别与海口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海南玉柴机器有限公司、海南福耀玻璃厂、海南洋浦金海浆纸厂和广州市镇泰集团公司等128家企业签约,进行订单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办学。企业先提出用人数量、标准要求的订单,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企业所需的合格技术工人;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实训设备,提供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及实习报酬,校企双方的教师、技术人员、工人师傅组成专业教学建设委员会,共同参与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学生考核标准、评价办法、学生实验实习、就业安排、教师进厂培训、锻炼等方案的制订,开展不同层次,多方位的合作。

“借鸡下蛋型”集团化办学的效果分析

(1)“借鸡下蛋”是城市职业学校集团化办学扩张最直接、最迅速的手段之一。

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通过“借鸡下蛋、借船出海”的办学模式,在短短几年内就使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生源年年火爆;在校生从2004年的1600多人猛增到2007年的5000多人,专业设置从原来的10余个增加27个,学校的教学设备等固定资产增加了好几倍,一举还清了所有债务。为了拓展了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今年省政府拨出专项资金3700元为该校扩大空间新置了132亩地和27000平方米的新校区,使其成为省内规模较大的重点示范性的职业学校,奠定了该校为海南省机电职教集团的龙头地位。

实践证明,在普高热居高不下的背境下,城市职业学校以“借鸡下蛋、借船出海”的模式,利用其专业、师资、设备和实习、就业优势,向市县、向农村开展对口招生,联合办学,并在市县对学生进行第一年教育,是集团化办学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的做法。近几年,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每年新增加的2000名学生中,约有1000名是各联办分校送过来的。

由此看来,“借鸡生蛋型”集团化发展的产生具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从必然性来看,城市职业学校只有扩大招生,扩大办学规模,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有条件经费紧缺、生源困难等一系列难题。而要扩大办学规模,囿于学校自身现有条件,只有采取“借鸡生蛋”的模式,进一步整合各市县职业分校及各联合办学企业的各类资源,实施合纵连横、外引内联的集团化、连锁化、规模化的发展战略,内强素质、外树品牌、抢占市场,才能在激烈的办学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和壮大,才能解决职业学校师资不足的难题,才能真正实现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市场无缝对接。从可能性来看,集团化、连锁化办学是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办学形式。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吸收的毕业生要适销对路,好用、实用,对于市县职校而言,师资、品牌条件缺乏,如果没有城市职业示范学校的帮助,在当地就难以招到学生,就算招到也难以解决就业。因此,依托城市示范学校所拥有的工科专业优势,以及长期建立起来的信誉,完全可以实施职业教育集团化、连锁化、规模化办学。

(2)“借鸡下蛋”实现了职业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促进了职业学校发展、用人企业招工和学生实习就业。“借鸡生蛋”的实质就是校校之间、校企之间互通有无、合作共赢。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联合办学,扩大办学规模,解决生源不足的问题;职业学校借助用人企业这个平台,企业借助职业学校这个渠道,彼此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求所需,形成最佳的培育人才的合力和组合;学生通过到职业学校学习、到用人单位实习,切实解决了今后的就业问题,符合三方共同的利益。

目前,海南技工类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缺设备、资金,技工类企业的工人缺培训等客观问题。若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组成教育集团利益共同体,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在“借鸡生蛋”

这个合作框架内,用人企业提供给职业学校最先进的实训设备和学生实训岗位,参与教学计划、课程建设、学生培养规格与标准、指导教师下厂锻炼学习等活动的实施,职业学校则按企业要求标准,承担量身定做,培训学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岗前培训时间和培训费用。例如,广州镇泰集团公司给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提供一批先进的塑料机械加工车床设备,每年还接收1000余名毕业生顶岗实习,把职业学校的教室变成了镇泰公司的车间,镇泰公司的工人师傅、技术员就是职业学校的老师。再如,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和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签订五年定单式培养合同,五年内,按海马公司要求,学校开展量身定做,每年输送汽

修专业毕业生500人给海马公司。海马公司参与我们的教学活动、课程建设,给学校提供必要的学生实训、教师学习条件等。

(3)“借鸡生蛋型”集团化办学促进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骨干专业优化配置。以往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往往重理论轻实践,用人企业不甚欢迎。采取“借鸡生蛋”集团化发展模式后,一方面,职业学校和用人企业都要共同参与教学内容的审定,日常教学朝着应用性、实践性、够用性方向大幅度倾斜;为达到给企业量身定做的标准,职业学校实行了“2+1”、工学交替、分层教学等方式的教学改革,确保了学生有足够的实训课时,保证学生入校如入厂、上课如上岗,保证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学生能学到真本事,企业能录用到满意的员工。另一方面,用人企业介入到职业教育集团内,客观上迫使职业学校的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企业定单要求进行,要求专业教师更加重视实践教学技能的学习和提高;职业学校通过聘请企业的业务骨干、技术专家、工人师傅担任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委员,以求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大幅提高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塑造了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借鸡生蛋”合作模式要求职业学校必须选准优势专业、骨干专业和优秀企业合作,不能搞遍地开花。如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精心选择了汽修、机电、电工电子、机械维修等几个重点成熟专业,分别与相应的机械行业里信誉较好、吸纳毕业生较多、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如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镇泰集团公司等五个省内外大中型企业组建教育集团,开展联合办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借鸡生蛋型”集团化办学的关键在于找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切入点,要根据各自需要提供各自发展所需的合作平台。因此,适用“借鸡生蛋型”集团化发展模式的主要是依托行业、企业的工业或农业类职业学校,如机电学校、技工学校、粮食学校、农业学校等;“借鸡生蛋型”集团化办学的核心问题是职业教育集团内的城市职业示范学校是否能够真正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和效益化发展,并以此带动其他市县分校和合作企业的共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通过“借鸡生蛋型”集团化办学后,包括海南机电工程学校在内的各省级重点示范职业学校共为各合作市县分校培养了4000—5000名学生,为合作用人企业输送了近10000名合格毕业生,为海南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达到了城乡互动、城市职业学校帮助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而且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改变了人们重普高、轻职教的观念。

三、海南职教集团化办学发展的问题、对策与建议

海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一是政府统筹不够。多年来,普通高中热浪滚滚,中职招生全面滑坡。一年前,海南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仅为35%。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场地普遍狭小,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省属中职学校中,校园面积最大的是省卫生学校,但也仅有130亩。其他如省供销学校、省电力学校、省财税学校等,占地面积不足10亩。市县职业学校实力极其薄弱。市县职业学校绝大多数是挂靠在普通中学,没有独立的建制,在校生极少,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实训场地严重匮乏,与用人市场严重脱节。由于缺少政府的协调,学校与社会、企业很难建立深入的合作共赢关系。

二是缺少科学理论支撑,发展后劲不足。尽管我省各中职学校就集团化办学模式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地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各校大多是各自为战,自发进行。缺少统一的发展规划,缺少科学理论的支撑,缺少总结与提炼,对进一步深入发展方向学校普遍底气不足,集团化办学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是校企之间沟通不够。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绝少主动与学校联系人员培养、培训事宜,学校与企业之间缺少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它们的合作大多是临时的、松散的。由于合作方式的不同,一些集团内的各学校之间也大多是各行其是,缺少协作,很难做到同呼吸、共进退,从而不能最大限度地放大资源效益,有的甚至还会造成内耗,造成资源浪费。

为了进一步发展职教集团化办学,我省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研先行,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议由省里牵头,组织职教科研力量,依托专业支持机构,从省情出发,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科学理论研究,全面系统地总结、提升、推广我省各职校已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我省职教集团化办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导,促进我省职教集团化办学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是进一步加大政府统筹的力度。针对集团化办学发展的需要,省里要做好职教统一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切实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和龙头示范校的建设,改善职教办学条件,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实施职教助学工程,努力建成一支适应职教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三是各职校要进一步明确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集团化办学,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二要坚持办学个性特点的原则。各校要立足省情、找准定位,在总结和提炼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探索形成最适合本校发展的集团化办学路子。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不应立足于适应社会眼前需要的“被动服务”,而应从“主动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着眼,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走出“应市(场)”的狭窄之路,最大限度地实现育人功能,提高办学效益。集团化办学的最大优势是资源共享与互补。对于实质性合并的学校应实行人、财、物全方位的统一协调;对于非实质性合并的学校,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在培养目标、教学管理、教育质量监控、招生与学籍管理等方面实行统一协调,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基本建设、师资设备、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实行统筹;对企业参与,在后勤管理、学生就业、教学研究、课程设置、专业开发、设施设备、实训基地、实践技术力量等方面实现有效对接。通过集团化动作的有效协调,实现学校、学生、社会、企业四方共赢。

知名媒体来我校采访报道成功办学经验

虎门威远职业高级中学2008-3-4 9:03:40 来源:虎门威远职业高级中

2008年2月29日下午,《中国经营报》、《南方企业家》等知名媒体记者一行5人来我校进行采访报道,孙进辉校长就我校成功办学经验向记者们作了提纲挈领式介绍,尤其重点介绍了我校服装专业的成功办学模式。

一、资金投入。我校涌出一批如法国路丝服饰首席设计师万少珍、凭借服

装作品《点缀》参加第八届虎门杯国际青年(女装)设计大赛中一举夺魁荣获金奖的应届毕业生陈锦玉等优秀学生。她们的成功得益于三方面,一是虎门镇委、镇政府提出的“四个虎门”的发展战略大环境,二是学校教师的谆谆指导,三是学生自己的努力。从学校成功案例中,学校将继续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创新发展品牌骨干专业——服装专业,打造一流的服装

实训中心。

二、师资加强。我校将继续完善产、教、研的办学模式,一方面派教师参加高学历高层次进修,继续教育。同时,也派教师到企业当“工人”,参加调研实践,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典型素材。另一方面,走“双赢”之路,如继续办好如伊韵儿杯、卡蔓杯毕业设计大赛,为企业和学生提供双向选择机会。

三、科研兴校。科研兴校,已成为我们全体教师的共识,成为我校打造品牌学校的必然之路。为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我校制定了科研奖励制度,对于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给予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与教师的职务评聘、评优、晋升联系起来。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支出1--2万元重奖在教学科研中卓有成效者,以后逐年加大奖励力度。本学年,我校涌现了大小近20项课题,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都有,也有本校自立的课题。

四、联合办学。联合办学,互利双赢,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我校是全省七个研究中心之一服装设计研究中心,近年来一直保持与蕉岭、博罗等中职学校联合办学,充分利用我校办学资源的优势,实现互补合作,为众多企业提供应用型人才,同时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培养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科技与管理的优秀人才。同时,学校也开展校企联合,不断开创办学新模式,采取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形式,为企业的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中国职业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学课程论文题目我国职业教育与外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号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姓名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我国职业教育与外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摘要:谈到职业教育,人们一下子就会想到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的cbe 模式、高大利亚的cbet模式等。那些都是些很成功的职教模式,在中国,职业教育被大家放到了高等教育之后,人们观念中,读职业教育的人都是没考上大学的。怎样才能把职业教育的地位提上来,怎样才能成功的运作,我们可以在国外和我们的职业教育的区别中找到启发。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外、培养模式 一、职业教育的典范——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就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也可以说是学生的课外实践基地,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巩固和升华书本上的知识,也可以增加实际操作的经验。 在德国,职业教育是得到了企业的广泛支持,这种“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在这种制度保证下,企业不仅会制订完善的培训规划,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培养,而且能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给予学校物质上的支持。这种模式对德国学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才都是即有理论知识也有实际操作经验的。 德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特征,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成功模式。现在中国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呈现更加细化要求,而在德国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喝多方法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历的入学资格;以岗位需要为导向选择企业实用的教学内容;注重实际应用,强调实训与实习教学等。这些经验对我国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二、最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美国职业教育CBE 美国职业教育的的主要培训机构是社区学院,社区学院是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从很多资料发现,在美国,像我国职业中专、职业高中这种完全具

最新职业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分析(新)

中国职业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及发展模式分析报告 一.发展现状 我国的教育培训业是从公办高校的剩余教育资源转化延伸出来的。经过近 15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多种办学主体的市场格局,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办的培训班、行业企业的培训中心、行业协会的培训中心、各种学会团体办的培训班、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培训公司和个人等。全国的培训机构已超过10万家,其中涉足职业教育的机构达 5万多家,工程建设业及财务金融业培训的机构总数各已达 1万多家,这些职业培训机构生存状态较其它行业企业好,营收稳定,但大多小而散,多以区域发展为主,形成连锁规模发展的机构相对较少。 二.市场分析 ①受风险资本青睐,获得投资金额最高 即便全球金融风暴和经济下滑, 2008年以来,教育行业仍以良好的现金流、不受经济周期影响而持续增长的优点继续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这几年,职业教育获得投资金额最高,占整个教育培训市场融资总额的 48%. ②市场潜力巨大,不断增长 中国职业教育培训产业市值空间巨大。 中国经济还将继续迅速发展,而传统教育体系因不能很好满足市场需求,已经开始向多元化与实用化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对教育空前重视,与此同时,就业压力也在空前加大,政府部门对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办学政策的放宽等等因素,都为教育培训市场,特别是建设工程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空前广阔的机会,民办教育必将由此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据权威机构的调查和估计, 2009-2010 年教育培训市场总体规模达到 6800亿元, 2012年将达到 9600亿元,职业培训潜在的市场规模达到 3000亿元。 其中,以后的一两年, IT 培训市场规模将达到170亿元人民币,工程建设业与财务金融业培训市场预计全国的总值均将达到 100亿元。 IT 培训2004-2008年复合增长率为 18%, 2008-2010年复合增长率约 8%; 财会金融业培训 2004-2010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13%;

教育集团化办学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风正扬帆正适时 ——修武县王屯教育集团发展纪实 修武王屯教育集团2014年9月筹备成立,一年多来,着力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群众满意度和美誉度,改变王屯教育的落后现状,通过健全组织、形成机制、强化措施,取得了人民群众满意、上级领导认可的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挑战与机遇——王屯教育集团顺势而生。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任何一个新事物诞生的动力首先来自于内部思变的强烈需求。王屯教育集团的诞生也是从内向外开始的,这要从王屯乡小学教育的原来的状况说起。 现状一:王屯乡共有6所小学,在校学生1125人,教职工119人。六所小学发展严重不均衡,周流小学、付屯小学、黄村小学从基础设施、教师队伍到教学效果发展比较先进,而其余三所小学相对就要薄弱得多。习村小学紧邻修武县城,尽管教学质量很好,但对于不明就里的老百姓来说,县城学校的诱惑远远大于身边的村小,学生流失严重,每到招生时节和开学初,挂在校长和老师们脸上的都是苦笑。延陵小学距武陟县城不足十里,留守儿童的增多,私立学校的冲击,加上占学校教师比例很重的具有时代色彩的老民师,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家长舍近求远,让自家孩子外出求学,在攀比心理作用下,更多的孩子涌向了武陟各私立学校。董村小学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和村中不和谐,造成教师思想情绪消极抵触,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王屯乡整体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令人堪

忧。 现状二:教师队伍整体薄弱。一是教师老龄化严重,超过50岁仍然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有30多人,其中多数是转正的老民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比较低。二是教师流动性大,近几年,新分教师包括特岗教师补充的倒是不少,随着三两年稚嫩的适应期结束,还没为学校做多大贡献,就开始调离了。更为可惜的是从教多年的中青年教师,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成长为骨干教师后,不少人都选择调进县城,王屯乡成了“飞鸽牌”教师的中转“加油站”;三是教师专业成长意识弱,专业成长路径窄。受大环境影响,教师普遍不愿意主动学习,自我成长的意识不强,啃老本的比比皆是;单轨制小学,教师没有同科教师相互学习切磋,多数靠自己摸索,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导致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缓慢,进而影响到我乡教师整体素质。 现状三:学生流失严重。因为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教师队伍薄弱,追求高质量教育的家长都选择宁愿放弃家门口的学校,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孩子送到修武、武陟等县城学校上学,特别是延陵小学、习村小学,全校学生由原来的二、三百人锐减到不足百人。 现状四:社会、家长满意度低。一是不同村的群众之间要相互比较,哪个村的学校建得好,哪个村的学校破烂,一比较就会生出一些不平之气;二是学校之间的不均衡、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和人才流失,引起大量优秀生源的流失,导致全乡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徘徊在低谷,造成王屯乡教育在百姓心目中核心竞争力的丢失,并逐渐产生恶性循环的怪圈。能不能找到一种出路,改变王屯乡小学教育的现状,这是一个挑战,成了王屯教育人夙夜难寐的困扰。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问题及优化思路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问题及优化思路 [摘要]文章在梳理当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科学界定集团化办学概念和内涵,并以陕西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缩影,提出集团化办学优化路径:完善立法,明确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地位、运行规范、保障及激励机制;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包括校企“工作站”模式、“引企入校”模式、“对话”模式和“前校后厂”模式。 [关键词]职教集团集团化办学办学体制模式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我国独创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与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在人才强国战略和工业强国战略的实施下,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各地组建职教集团的热情高涨。但总体上,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仍处于初期阶段,职业教育集团数量众多,精品稀少,效能发挥有限。 一、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没有官方确定的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概念和内涵。目前,对于集团化办学这一新型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种现象是极其少见的。没有一个明确确定的定义和内涵,如何建立机制就是一个没有基础的事情,直接导致集团化办学无所适从。 第二,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模式单一,结构不尽合理。按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体构成和运行特征不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划分为行业型(或专业型)、区域型和复合型。目前,全国范围内的职教集团类型基本上属于前述第一种类型。陕西省现有的21家职教集团中,18家属于行业型,占集团总量的86%,区域性职教集团仅有3家,仅占集团总量的14%,而且均为院校主导,这也是我国现在职教集团的一个缩影。集团化办学的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办学”,职业院校如何退出集团化办学的主导位置专心办学,是我国集团化办学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此外,从职教集团的区域布局来看,其空间分布未能与区域经济布局有效衔接。 第三,组织结构松散,难以发挥集约效应。我国现存职业教育集团大多是松散的理事会制,其组织形式上不具备法人身份,没有法定的举办条件、主体权利义务、运行规则,没有统一的合作载体和管理机制,从资源、组织结构到制度的集成非常有限,人、财、物等方面很难进行相互融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生产资源无法实现有效整合,导致集团内成员的联系没有必要的约束和利益基础,关系极其松散。虽然有集团章程作为重要文件,但基本上形同虚设,多数职教集团仅仅是成员单位的简单叠加。陕西省已成立的21家职教集团均采用理事会制,章程中均明确规定“集团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使集团内成员单位没有共

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陕发〔2010〕10号)提出的“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要求,切实发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现就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意义 (一)职业教育集团的概念。职业教育集团是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教产合作体、利益共同体。其基本特征是:以改革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推动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为宗旨;以职业教育的教学、科研为主要活动内容,不以盈利为目的;集团本身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各成员单位原有的隶属关系不变,经费渠道不变,其独立法人主体地位不变;以一所职业院校为核心和龙头,联合若干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组成;以契约(集团章程)为纽带,实行集团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的理事会制为集团工作机制。 (二)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意义。“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各职业院校加快职业教育

改革创新,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以专业为纽带、行业为依托,以骨干示范职业院校为龙头,以相关职业院校、行业组织、企业为成员组建了15个职业教育集团,对实现学校、行业、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和影响。但总体上看,我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专业覆盖面比较有限;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和模式缺乏活力;集团化发展的优势还不明显;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推进缓慢。各地、各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开拓创新,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通过组建具有聚集优势和发展活力的职业教育集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功能,促进职业教育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实际,加快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 1.共享共赢原则。在产权、所有制和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共同发展为目标,建立职业院校之间、院校与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 2

职业教育呼唤蓝翔办学模式

职业教育呼唤蓝翔办学模式 当前,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今年2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将发展职业教育当作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6月23日至24日的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重要的机遇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办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是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职校理论教学与学生实操相脱节,学校教学以理论为主,实习时才把学生送到校外的工厂,导致学生实习质量无法保障,学生就业后还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培训,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蓝翔技校建校30年来,始终坚持“盯着市场办教育、围绕就业抓质量”的办学理念,实行把工厂搬进学校、理实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学校通过建设多种形式的"工厂",打造企业环境与学校教学紧密融合的办学模式,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边学理论边实习,在实习中能以"工人"角色,全方位全过程体验"工厂"环境,既学习掌握生产技能,在实践中印证理论,也培养经营管理、成本核算、市场销售等能力,从而为实现毕业即就业的零距离就业提供全面的素质保证。此外,蓝翔技校实行模块化教学,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单元,学生学会一个单元,即进行实习,再学下一个单元,再实习,便于学生牢固掌握技能知识。 正是由于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才成就了今天无可复制的蓝翔,现如今我国的职业类院校数不胜数,但是真正能做到像蓝翔这样毕业能开店、上岗就能干、百分之百就业的学校凤毛麟角。蓝翔也真正达到了用人单位抢着要,交钱预定都满足不了盛况。特色立校,质量强校,使得蓝翔技校从当初简陋的小院,发行成为如今职业教育的佼佼者。30年来,蓝翔技校坚持“以零距离就业指导教学”的办学方向,坚持把“工厂搬进学校”的办学模式,立足特色,不断创新,累计为社会培养了各层次技能人才40余万,为促进就业做出了突出成绩。

2019年职业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职业教育行业 分析报告 2019年5月

目录 一、职业教育享受的政策红利 (5) 二、职业技能培训与K12培训的差别 (9) 1、职业技能培训各赛道天花板低,获客成本较高 (9) 2、职业技能培训的课时单价较低 (10) 3、职业技能培训的客户支付能力较弱,多引入分期贷款 (11) 4、职业技能培训增加了就业服务环节 (11) 5、职业技能培训较难产生续费 (12) 三、职业技能培训主要赛道的市场空间 (12) 四、核心职教公司的比较 (15) 1、收入规模与结构:10-20亿元体量为主流,收入分综合性和垂直化两类 15 2、区域分布:基本是全国性布局,综合性职教分布更均衡 (17) 3、销售招生:线上流量推广加重营销开支,口碑传播彰显招生实力 (19) 五、核心职教公司的未来成长路径 (21) 1、扩赛道:打破成长天花板,实现收入多元化 (21) 2、扩品类:完善产品矩阵,打造多层次产品结构 (22) 3、扩渠道:下沉渠道,往二三四线城市及县城去 (22) 4、扩客群:拓展青少儿项目,延长用户生命周期 (23) 5、扩B端: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校园渠道获客能力 (24)

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到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职业教育不断被提及,成为全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高职扩招百万、“1+X”证书制度试点、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等成为关键词,2019年职业教育迎来改革年。回到资本市场,职业教育龙头中公教育成功借壳亚夏汽车实现A股登陆,市值高峰时达800亿元,成为仅次于好未来、新东方的第三大纯教育上市公司;撞名“新东方”的“新东方烹饪教育”品牌背后的中国东方教育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另一职教龙头上市在即,与其他教育细分领域相比,职业教育企业谋求资产证券化更为积极。职业教育大致可分为学历制的职业院校和非学历制的职业技能培训,本文主要以职业技能培训分支为研究对象,梳理近几年职业教育的政策红利,测算主要赛道的市场空间,并多维度比较核心上市公司的关键指标,观测边际变化,探索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是当下政策红利最为确定的赛道之一。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到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职业教育不断被提及,成为全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2018-2019年,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持续加码,为行业不断注入催化剂。我们认为短期的催化因素包括:职业院校面临高职扩招百万、双高计划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三大机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面临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两大机会。 职业技能培训和K12培训的五大差异。一是职业技能培训各赛道天花板低,获客成本较高。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赛道大多仅百亿级,

关于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思考

关于基础教育集团化办 学的若干思考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关于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思考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集团化办学在我国应运而生。遵循规律、大胆探索、协同改革,对于集团化办学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集团化办学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改革成效显着。同时,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凸显,辅导热、办班热、择校风等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公平的现象屡禁不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使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任务。 集团化办学最初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以契约为纽带构建的大规模多层次组织形态,是通过优势互补或以强带弱,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的办学模式。它使传统学校由单一封闭走向联合开放,推动着学校组织变革。在很多地方,实施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重要举措,并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模式和学校品牌。 第二,集团化办学要鼓励多样化探索。 集团化办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三类:名校加薄弱学校、名校加新建学校、名校加民办学校。其共同特点是通过组织重构和资源重组,输出名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优秀文化和优良师资,带动薄弱学校、新建学校或民办学校共同发展,在较短时期内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 集团化办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紧密型关系,实行集团总校校长负责制,集团内各成员校不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人财物由总校统一调配;二是松散型关系,实行名校校长领衔制,集团内各成员校依然具有独立法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1、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是什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4、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的培养方案。 (3)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 (4)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关键。培养学生获得“多证书”。 (5)产学研结合,院企结合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 (6)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的办学方向。 5、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院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6、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更加讲求实效,减少相关课程内容重叠,注重改造重组,侧重实用,适当减少理论教学。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计算机应用、英语和人文等综合素质教育为支柱。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院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 7、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摘要: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长期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办学形式单一,办学效益不高,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是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校企联合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形式更加严峻。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整体滑坡,这其中有内部和外部的种种原因,但长期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办学形式单一,办学效益不高,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些农村职业院校为寻求新的发展,采取了多样化的办学形式,来改变目前的困境。在全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了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三大转变,切实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校企、校乡、校县、校会、校站所、校校、中外7种全新的联合办学模式,办出了特色和水平。 一、校企联合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合作,按照“订单教育”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创造办学条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由双方共同确定:企业负责承担部分办学经费,并负责向学校提供部分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提供实习

场地;学校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通过企业精神与校园文化的双重熏陶和两种不同教学场景的培养,学生一毕业就成为熟练的企业员工,从而实现学生能力和岗位需要的无缝对接。校企联合,企业为学校注入经济活力,提供就业岗位,而学校为企业带来知识和人力资源,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比翼双飞,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教生命力的源泉。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一是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实习条件,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二是创造了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之路,三是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教学等方面的教育和管理,直接面向企业,面对社会,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校乡联合 校乡联合办学模式是以一乡、一镇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为基点,将办学的重心下移,直接为基层定向培养人才。这种办学采取灵活学制,农闲进行理论教学,农忙开展生产实习,“理论和实践不脱节,学习和生产两不误”,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科技致富带头人。依托县农职学校专业优势,在县乡、村、户之间形成辐射网络,构建起信息传播、科技培训、生产示范、项目推广的立体交叉服务网络体系。坚持以县、乡农村职成学校为基地,以科技实用项目为内容,以农村初中毕业生和农民为对象,以科技示范户为骨干,从而达到学一技之长,帮一户脱贫,带一村致富;培养一批能人、形成一个农民服务组织、推广一个科技项目、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目的。开办不同的培训班,如农业技术培训、

芜湖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考核评价办法

芜湖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考核评价办法 (试行) 为贯彻落实《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芜政[2014]39号),促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打造教育名城助力,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评价的对象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考核评价的对象是全市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成立或备案的以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核心的教育集团,优质学校办分校的核心中小学、幼儿园,以及结对帮扶工作的帮扶中小学、幼儿园。 组建优质学校教育集团、开展优质学校办分校、实施结对帮扶工作一个学年的,可以向其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考核。 未完成集团化办学、优质学校办分校和结对共建学年工作任务的县区不得推荐学校参加市级考核评价。(工作任务见芜教基[2014]58号) 二、考核评价的内容 依据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共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芜湖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考核评价指标”、“芜湖市基础教育优质学校办分校考核评价指标”和“芜湖市中小学、幼儿园

结对帮扶考核评价指标”。优质学校办校区考核评价指标参照优质学校办分校考核评价指标执行。(考核评价指标见附件) 三、考核评价的方法 定期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工作从2014-2015学年起至2016-2017学年止,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价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自查自评和组织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得分85分以上的(包括特色分在内)为优秀。 分类考核评价。对已成立优质学校教育集团的,以教育集团为单位进行考核,分集团化办学(包含优质学校办分校)和结对帮扶两项工作进行评分;对未成立优质学校教育集团,实施优质学校办分校和结对帮扶工作的,以核心学校为单位进行考核,分优质学校办分校和结对帮扶两项工作进行评分;对实施结对帮扶工作的,只对开展帮扶工作的优质学校进行考核,对结对帮扶工作进行评分。 四、考核评价程序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考核评价工作分自查自评、县区评价、市级评价、实施奖补四个步骤。 1、自查自评:每年8月31日前,各优质学校教育集团核心学校、优质学校办分校核心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的帮扶学校认真对照标准,逐项逐条地对上学年集团化办学工作(包括教育集团运行情况、优质学校办分校和结对帮扶等)进行自查自评,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自查自评结果和报告。

企业如何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docx

企业如何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 摘要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是现代职业 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支持职业教育、与职业院校合作 以及举办职业教育机构是其主体地位渐进发展的具体表现。 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并开展配套教育体制改革,是企 业成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企业;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社会责任;政府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0-0051-05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所处地位的认 识不断地深化。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职业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1] ,强调的是企业参与。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就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予以了重新界定,提出了“职业 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的命题。 目前,我国学界对职业教育发展三大因素中的政府、学 校进行过长时期、多角度的分析,但从企业角度进行的研究 还不深入。“企业成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命题的提出 自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企业为何应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 (一)企业深度参与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主要体现为在政府(主要 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导下开展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 革,几乎没有涉及到行业、企业领域。在此过程中,人们逐 渐意识到企业参与的重要性: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 最大瓶颈在于企业参与不足。由于行业、企业没有被有效纳 入改革系统,导致职业教育改革只能在政府、学校之间进行,人才培养难以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学生的就 业与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脱离行业、企业办教育,不能有效利用企业资源,不仅耗费大量资金在低水平的实训 设施设备的重复建设上面,本质上也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 费。因此,有效推进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成为近年来探索 的重心。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过于强调职业院校的主体 地位,始终把企业作为“被合作者”,是企业“有限”参与 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在现有校企合作的框架下,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除了被动提供相关设施、场地外,很难 真正介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去,同时除了将职校学生作为相 对廉价劳动力使用之外,也很难将企校合作与自身的短期利 益或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可能与 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只能是职业教育的旁观者。“企业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 教职成[201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现就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意义 1.深刻理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职业教育必须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实践证明,开展集团化办学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治理能力,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健全政府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机制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的重要载体;是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同步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把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作为重要方向。

2.准确把握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面临的形势。近年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各地得到快速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成规模、效果明显、影响广泛的职业教育集团,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上的优势逐步显现。同时也要看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基础还比较薄弱,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成员合作关系不紧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支持与保障政策不完善,集团化办学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和参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3.明确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引领,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机制为重点,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作用,本着加入自愿、退出自由、育人为本、依法办学的原则,鼓励国内外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加入职业教育集团,探索多种形式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集团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全面增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活力和服务能力。 ——扩大职业教育集团覆盖面。到2020年,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参与率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达到一定比例,初步建成300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一批中央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局面基本形成。

浅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浅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发表时间:2014-01-20T13:29:22.797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苏爱香 [导读]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导致社会生活特别是职业变更速度加快。 苏爱香(东营市河口区教育局山东东营257200) 为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并配套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推动职业教育进一步实行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在企业规模、技术实力增强的时代背景下实行的,对于帮助职业学校学生提升职业素质,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促进职教教育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 首先,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前,职业教育模式单一,学制固定,培养周期长,轻实践重理论,学生动手能力差,知识储备与企业实际相脱节。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导致社会生活特别是职业变更速度加快。职业教育脱胎于计划经济,缺乏明显的适应性,办学模式单调,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校企合作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就业相结合,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其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它丰富了工学结合的内涵,把学生融入企业,就是把就业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职业教育面对的市场大多是需要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岗位,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以使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课堂教育走向职业岗位,使学生有机会到企业实习,较早掌握生产实践能力。 再次,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锻炼,弥补了学校课堂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 最后,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当前,部分中职院校面临的一个实训教学的难点,就是实习教学设备少,教学任务重。而实训教材离不开对先进设备的使用,所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软硬件条件,合理调配资源,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依据 近年来,关于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国家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予以认可和支持。从文件出台的内容看,校企联合办学的探索是一个成熟完善的过程,体现出从鼓励为主到政策法规的具体化,再到用税收、教育经费等明确手段进行凸显的过程。1991年国发第5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在各级政府的统筹下,发展行业、企事业单位办学和各方面联合办学,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技术工人方面的优势和力量。这是国家以决定的形式,鼓励企业利用技术、硬件方面的优势参与到职业教育发展中来。2002年国发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指出,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决定中,对校企联合办学采用的方式进行了细化,为联合办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2005年国发35号《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密切结合,企业可以联合举办职业院校,也可以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2006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107号《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指出:凡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签订三年以上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期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三、中职学校如何推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1.提高思想,抓住机遇。校企合作,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了的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广大职业院校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克服“关门办学、闭门造车”的弊端,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坚定校企合作的办学目标,真正发挥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扬长补短,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合格人才,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目标。 2.慎重选择目标企业。在选择时,要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工种情况、技能人才需求情况等,要在认真分析我们职业学校优势的基础上,与企业开展对接。企业不仅是依法合规设立的主体,也应是知名度高、管理规范的企业,学校主动与之建立合作关系,有利于实训的效果,也有利于保障学生就业。 3.构建合作约束机制。学校要成立校企合作组织领导机制,负责学生实训期间的管理以及与企业的沟通对接工作。双方要签订合作协议,清晰界定权力义务关系,明确约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险、报酬等条款,发生纠纷时,按照约束性条款执行,免除不必要的纠纷。 4.合理利用企业资源。企业不仅具备学生实训不可或缺的设备、技术,更具有教学上无法比拟的工作环境。因此,要真正利用好实习工厂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条件,将工学结合融合在生产现场的环境中,把生产现场当作教学课堂,学生直接进行生产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这样既可以完成实习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增加收益,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双赢目标。 5.强化实训学生的安全管理。校企联合开展的实训是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职业教育院校,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实训工作顺利进行。在实习前,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管理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要建立责任制,明确实训期间安全管理责任人,措施到位,奖惩兑现。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教育培训业的现状: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也作为服务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成为创业投资最热门的关键词。2008年面对房地产、股票等投资市场的不景气,专家指出,中国的教育市场巨大,机会仍然很多,但是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将进入比拼内功和规模的圈地时代。有关专家表示教育业是未来投资的热点,全国教育市场巨大,市县级城市市场急需开发,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即将开启! 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 未来5到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超出3000多亿的市场,并且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 幼儿教育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近两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迎来了培训行业投资高峰期。除去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国际教育集团参与度也在提高。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教育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多。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预计到20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人民币。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教育培训机构已有近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业,还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目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像新东方、巨人教育、安博教育、环球雅思等教育培训机构占据英语、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等行业领头地位。在2008年到2009年培生出版公司先后并购了华尔街英语和上海乐宁英语,这是国际教育机构强势进入中国教育的一个趋势。 而中小机构发展也面临着危机,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在经济危机面前很难快速发展。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育培训业近两年的发展特点: 1、品牌教育综合化发展 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化的时代,品牌优势是竞争的一个核心,以新东方为例上市后新东方开始在幼儿教育、职业教育、中高考辅导、个性化家教等领域强势进攻,利用新东方的品牌优势在各个领域进行扩张,巨人教育集团在融资前就开始了在全国发展的战略部署,融资后在全国并购了一些地方大型培训机构,很快实现了集团化的运营模式,同时巨人的幼儿教育和家教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综合化的品牌格局。同时巨人教育集团注重开辟

关于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思考

关于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思考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集团化办学在我国应运而生。遵循规律、大胆探索、协同改革,对于集团化办学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集团化办学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改革成效显著。同时,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凸显,辅导热、办班热、择校风等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公平的现象屡禁不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使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任务。 集团化办学最初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以契约为纽带构建的大规模多层次组织形态,是通过优势互补或以强带弱,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的办学模式。它使传统学校由单一封闭走向联合开放,推动着学校组织变革。在很多地方,实施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重要举措,并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模式和学校品牌。 第二,集团化办学要鼓励多样化探索。 集团化办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三类:名校加薄弱学校、名校加新建学校、名校加民办学校。其共同特点是通过组织重构和资源重组,输出名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优秀文化和优良师资,带动薄弱学校、新建学校或民办学校共同发展,在较短时期内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集团化办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紧密型关系,实行集团总校校长负责制,集团内各成员校不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人财物由总校统一调配;二是松散型关系,实行名校校长领衔制,集团内各成员校依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支配人财物;三是复合型关系,兼具紧密型教育集团和松散型教育集团的特点。 要根据办学需求和区域教育资源现状,探索灵活多样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可以是上述办学模式的一种,也可以尝试新的办学模式和内部治理结构。还应指出,集团化办学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种模式,但不是唯一有效的模式。我国教育人口众多,区域、城乡、学校间差异较大,要坚持因地制宜,倡导首创精神,探索多样化的办学新模式,避免一刀切、走形式、一哄而上。改革成功的标准是,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学生真正受益,家长和社会认可。 第三,集团化办学要尊重规律长期积累。 我国教育集团发展的时间较短,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建构比较薄弱,实践经验积累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一是提倡优势互补,促进合作共赢。今后,教育集团成员校之间的关系将由创建初期的抱团发展,转变为多元主体参与下的共享、联动和创生,即基于个性的资源共享、基于共赢的成员联动和基于自主的协同创生。这种发展方式必须是系统的集成和优化,需要以教育集团成员校之间的互利合作为前提,做好集团文化认同和整合工作,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合作共赢。 二是坚持和而不同,注重特色发展。集团化办学以一所名校为龙头,带动区域内若干所学校共同发展,“龙头”学校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足够的支撑实力;“拉郎配”会导致“削峰填谷”,甚至会“稀释”优质教育资源。要避免“同质化”现象,尊重集团内各成员校的历史,挖掘每个成员校在独特的发展环境中形成的特色,在相对独立发展的基础上实现集团整体的优质化。 三是遵循教育规律,注重长期积累。精良教师队伍的建设,优良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以及鲜明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长期积淀、厚积薄发,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用钱简单堆砌。集团成员校要依托名校的软环境,如文化基因、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管理经验以及办学声誉等,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使学校的文化得到重塑,制度得到完善,质量得到提升,特色得到强化。要探索集团化运作规律,在优化治理结构、建立共享机制、校长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