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模式创新

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模式创新

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模式创新
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模式创新

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模式创新

摘要:结合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组建职教集团促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经验,论述了职教集团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对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作用,并提出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办学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中职学校;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创新

滇中云烟之乡的玉溪围绕烟草、矿电、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发挥市内骨干职业院校的示范带头作用,于2005年初分别组建了烟草、工业财贸、旅游服务三大职教集团,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模式,努力打造职教品牌。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作为玉溪旅游服务职教集团的龙头和核心单位,借助旅游服务职教集团新平台的优势与作用,在实现校企更深层次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

发挥职教集团互补、整合的纽带作用,建立校企双赢互惠关系

在各类教育中,与企业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劳动工具日渐改善、职业日趋专业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现代社会,不论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都是多样化的。就人才结构而言,企业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迫切。因此,企业对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源源不断的需求就是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之本。依靠企业发展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为企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职业岗位输送高素质的实用技能型人才,促进企业发展,而且还能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提高。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正是基于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这种“双赢”合作关系。通过组建职教集团,把学校与企业结成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共同体,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坚实依靠,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发挥职教集团的纽带桥梁作用,让校企双方发挥各自特长,从而实现产学资源互补,实现校企双赢与互动,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深层次开展。

优势互补,互建基地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具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学校有大量的藏书及各种技术资料,有一定的实验、实训、检测手段,有丰富的智力资源。企业有生产设施、信息资源、专业人员、资金等优势。学校可利用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设施来满足学校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较理想的专业实习及岗前培训环境,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技术信息,加深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学校则作为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利用学校的师资和培训场所,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岗位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素质,满足企业生产和经营对人才的需求。由此,建立优势互补的良性合作关系。以我校为龙头组建的玉溪旅游服务职教集团目前已有成员单位30余家,集团内共建立了16家学生实训实习基地。近三年,集团企业实习基地安排餐饮、客房、收银、前厅、导游等实习岗位385个,先后接纳了385名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取得良好的实训效果,为学生毕业实现“零距离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集团学校培训基地开展员工在职培训27期共1700多人,通过培训,企业员工的思想素质与技能素质得到大幅提升。校企双方通过互补互动实现了双赢。

合作共建,互利互惠通过职教集团的互补、整合,充分发挥集团的资源、人才、设备、技术的综合优势,积极开展合作共建活动,使集团内学校与企业间互通有无、互利互惠。可采取以下途径形成校企联合的职教发展模式:一是定期召开集团理事会,建立由学校、企业、社会各方富有办学经验或专业知识人员组成的办学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办学定位、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学改革与师资培训等问题,以保证学校教学能紧跟上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同时根据企业技术进步的现状促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从根本上保证职业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建立教师的校企轮岗制度,安排学校的专业教师定期轮流去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教师可在企业一线参加生产劳动,也可安排在技术或管理部门,还可参加企业的某些项目开发和研究工作。这样,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培养符合一体化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教师本人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得到充实、提高和更新,把生产中的最新技术带回学校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产业渗透,合作共建,互利互惠。职业学校可利用师资、技术和设备直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也可以与企业联合,甚至参与企业股份合作,共同开发经营生产项目,真正实现校企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产、学、教一体化。例如,我校与集团内企业——玉溪瑞亨装饰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由瑞亨装饰有限公司出校舍、场地及设施设备,学校出师资力量,共同经营,于2005年8

月成立玉溪二职中大营街校区。大营街是玉溪旅游业重点开发“五山一村”中的唯一“一村”,是“云南第一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旅游业基础。二职中大营街校区主要开设旅游服务类专业,可容纳在校学生800多人。凭借我校较强的办学实力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以及大营街众多知名企业的支持,既能使集团办学很好地融入大营街文化旅游的创新发展,又能通过校企近距离合作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接轨,成为名校、名村、名企业合作办学和集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典范。我校还引入企业百万资金,与集团内企业——玉溪喜庆商贸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玉溪职教宾馆。职教宾馆对外营业,对内则作为集团的旅游服务专业实训基地。自2005年7月9日正式开业以来,职教宾馆经营情况良好,客房平均入住率达80%以上,能提供70个客房服务实训岗位和20个茶艺实训岗位,满足专业实训教学的要求,成为集团资源共享、合作共建、互惠双赢的又一成功范例。

企业资助,助贫奖学组建职教集团,在校企合作中,许多企业感受到集团办学为其带来的技术、人才支持的作用,体会到合作办学对企业加快发展的作用。集团各成员单位筹措经费,由集团成立基金会,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用于奖励优秀学生、资助贫困学生。目前,玉溪旅游服务职教集团基金会正筹备成立,玉溪云溪宾馆、映月潭休闲文化中心、汇龙生态观光示范园、宏盛酒店等企业各提供5000到10000元的经费交集团基金筹备处。集团奖学、助学基金的设立,必将促进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体现集团的互助精神,提高集团的社会声誉和形象。

发挥职教集团合作、对话的平台作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组建职教集团,正是要发挥集团的合作、对话的平台作用,最大限度地加强产教结合的紧密度,使校企都在合作平台上得到进一步延伸、扩展,从而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双赢局面。

建立“专业+定点企业”,打造骨干专业办学模式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比如它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人才标准、企业理想、企业行为准则等。通过职教集团的合作平台,职业学校可选定与骨干专业对口的定点企业,结合学校实际,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的骨干专业建设中,在办学理念、教学方法改革、教材选用等方面,更大限度地加深校企联合、产教结合的紧密度,从而培植打造富有特色的骨干专业。如我校根据玉溪“五山一村”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玉溪目前仅有的两家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映月潭休闲文化中心、汇龙生态园携手合作,围绕旅游服务与管理骨干专业建设,形成“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企业促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完整的产、学、研结合链条,培植打造吻合玉溪文化旅游发展特色的骨干专业,为玉溪旅游业的发展培养急需的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

建立“学校+用户”的“订单”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模式是集团内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紧密合作,双方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全过程,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和生产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职教集团的框架内,学校与企业利用集团平台能更深入有效地合作。学校根据订单企业的实际需要,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共同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订单式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既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又在成才教育、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多方面采纳企业的意见,弥补课本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足。另外,考虑到现实生产对专业技能的要求经常处于变化之中,职校的教学内容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补充、更新、修正和完善,使教学内容更灵活地适应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请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协助学校实施教学,督查学校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让他们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带到课堂,使课堂更加贴近企业需求,从而激活课堂教学,实现教学创新。实行“订单”培养,不仅可以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与实际岗位要求的接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能有力地带动职校招生市场的扩大,拓宽学校的社会化培训市场。

建立“双课堂”、“工学交替”的产学结合模式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和岗位指向性,职业学校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目标,必须建立符合自身规律的教学模式。凭借职教集团的合作平台,职业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建立一种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第一课堂设在学校内,

以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主干课为主,第二课堂设在校企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以实习实践为主。通过“双课堂”、“工学交替”的相互转换,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环境中进行“真刀真枪”的现场教学,弥补校内教学模式的局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扩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可使学生在真正的生产实践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接受职业氛围的熏陶,还可使学生对市场环境、企业运作、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等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企业实训的第二课堂,学生“带薪”顶岗实习,让学生通过劳动所得养活自己,还可以减轻广大农村家庭供养学生的负担。

职教集团的组建为职业学校发展丰羽强翼

组建职教集团,通过架设校企在深层次的合作平台,校企双方真正实现了从合作教学到合作办学的转变。学校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学生有了紧密联系实际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学生掌握了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就业即能上岗;教师在角色转变的锻炼中提升了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水平,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学校依托职教集团的优势提高了办学活力。近年来,我校以玉溪旅游服务职教集团为依托,全过程、全方位、零距离地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切实感受到了职教集团在学校办学中的重要作用。

提升了办学理念组建职教集团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产教合作,市场、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等信息可以明确地传递给学校,引导学校科学而准确地确定自身的角色和功能,从而转变办学思路和理念,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学校围绕市场办学,从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都与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使学校办学更加符合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招生首次突破千人大关,2006年、2007年招生均在1500人以上,目前在校生达89个班共4400多人,学校办学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

加强了专业建设我校借职教集团的技术、人才、信息的综合优势,加强专业开发的研究与论证,在职教集团办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与帮助下,加强了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我校新开办了茶艺、会展服务与管理、旅游艺术表演等专业,每年与企业合作的“订单”培养招生人数多达500多人,对电子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课程模式进行了调整与改革,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技能模块分解细化为网络技术、图形图像设计、办公应用、组装与调试、多媒体制作等方向,构建了“基础平台+技能模块→专业方向”的课程培养模式。通过调整改造,创建了专业特色,提高了专业建设水平。

提高了师资水平我校在校企合作中,通过建立校企轮岗制度,采取“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办法,加速“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每位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定点挂靠一个企业,每周抽一定时间到企业进行现场锻炼,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并及时跟踪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教学更好地贴近生产实际;二是在课程安排允许的前提下,安排无课的年轻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生产实践,培养专业教师的动手能力;三是引进或聘请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学第一线。通过职教集团的交流平台,教师有了锻炼的场所,丰富了实践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迅速提高,改变了以往青年教师脱离实际的状况。近年来,我校先后安排了31位教师到企业上岗锻炼,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职教集团构建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企教育资源全面融合的环境中学习,并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感受企业文化,参加企业管理,接触了解社会,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从而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多年来,我校毕业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要招工,就到二职中”已成为本地诸多知名企业的共识,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真正达到了“进口旺,出口畅”的办学效果。

(一)理论认识成果

1、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基本内涵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是指在政府主导下,学校与企业(或相关行业)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下组建产教联合体,在人才培养、职工培训、科技创新与服务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运作的一种教育模式。对于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第一,校企双方在合作程度上更加紧密,融为一体。以往多数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是处于“推荐就业”、“订单培养”、“合作培养”、“顶岗实习”等浅层合作阶段,而“校企一体化”要求校企双方相互渗透,深层合作,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组建利益共同体。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前厂后校”或“前校后厂”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办学资源与企业生产经营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学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对接。

第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人才使用目标趋于一致。学校必须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教育质量的高低要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营业绩来进行评价。企业视学校的发展为己任,全面介入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方案、教学管理及实践教学等环节。企业文化与职教理念深度渗透,实现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第三,在教学模式上,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做”三者中,“做”是核心。“做”的要求决定教学的内容,“做”的方式决定教学的方法,“做”的过程决定教学的载体,“做”的活动检验学习的成败。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中,通过“工学结合”形式完成学业任务。在教学上,以能力本位替代知识本位,以经验学习替代书本学习,以操作型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替代理论知识与思维型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创业竞争力。(二)校企合作成果

经过研究和实践,我校构建了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四种模式:

1、建立“教学车间”,办“工厂化”学校。2008年,在荆门经济开发区落户的李宁(荆门)工业园,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3200亩,吸纳就业人员5万人,每年可实现产值50亿元左右。由荆门市委、市政府牵线搭桥,我校与李宁(荆门)工业园开展合作,定向培养人才。我校与李宁(荆门)工业园“湖北动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湖北福力德鞋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3月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经过荆门市财政批准,投资100万元在校建立了针织、梭织、成型等8个制衣、制鞋“教学车间”,拥有152台制衣电动车、38台制鞋电动高头车以及前帮机、后邦机、烘干机等相关设备,建成三条生产线,批量生产产品,办“工厂化”学校。李宁公司2009年开办时,所需技术工人经过招聘,由我校进行为期3个月培训合格后安排上岗。3年来,我校开设制衣、制鞋共计18期专业培训,培训人员2030名。我校在开展短期培训的同时,2009年、2010年两年又招收服装专业学生近300人的3年制全日制教学长班,直接为企业培养人才。另外,学校用新建的实训大楼吸引湖北普雅特尔雪驰服装有限公司入校,投资80万元建立服装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的服装销往美国。

这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学”与“工”零距离,育人目标与用人目标直接对接。“教学车间”既是实训课堂,又是产品生产车间,能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岗位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也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了有效载体。2、实施“产教结合”,办“实体化”学校。我校幼师、汽修专业实施“产教结合”,办有专业实体。我校是荆门地区开设幼师唯一办学单位,办学已有26年历史。2009年7月,我校依托幼师专业优势,投资120万元创办了经济实体——校附属艺术幼儿园,该园已创办成为荆门市示范幼儿园。现有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共计10个幼教班460多名幼儿,年创收近80万元。幼师专业学生在幼儿园开展工学结合学习,进行专业教学和培训。幼师专业吸引力大,每年招生均在100人以上。我校还依托汽修专业开办了“荆门市中南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中南驾校)”,现有各种培训车辆22台,对外开展培训业务,年创收50万元。汽修专业学生在汽修车间能学到真本事,就业形势好,待遇也好,每年招生也在100人以上。

这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依托学校自身资源,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来实现校企合一的模式。

3、实行“订单”培养,办“合作化”学校。我校与“沿海”地区大中型企业合作,形成“校企契

约”关系,开设企业“冠名”班,培养“订单”学生。例如,我校与广东惠州惠达电子有限公司、深圳洋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每年择优招收数控、机械、电子专业学生共计550名,冠名“惠达”班、“洋华”班。“惠达”班、“洋华”班学生免费入学,直接安排就业,由企业提供培养费。惠达电子有限公司一次性付给学校20万元,深圳洋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一次性付给学校30万元,这些资金由学校用于在校建立专业实训中心,购买相关教学实施设备。学生毕业后,由企业安排就业,就业月薪分别不低于1800元、2400元。

此外我校还与其他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办法就是定企业但不定岗位,定方向但不定人数。我校先后与广东华为集团、富士康、多彩实业集团、泰日升模具公司、中兴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斯比泰(深圳)电子有限公司、中宇元一(深圳)有限公司、美的集团、科龙集团、长城集团、浙江车王电子集团、余姚奇高电子、上海华硕集团、浙江斯比泰电子、武汉富士康科技、北京中天物业、江苏夏普电子以及幼儿园等50多家企业签订实习就业协议书,开展校企合作,并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这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学校招生与学生就业同步,学生技术“接口”企业标准。学校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要求组织招生和教学,为企业量身定做技能人才。

4、拓展办学功能,办“培训化”学校。我校将办学职能定位为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认为这是职教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我校成立“培训处”,配备专门人员,大力开展社会各类技术培训,办“培训化”学校。我校经荆门市商务局、荆门市财政局、荆门市总工会、荆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考核申报,并经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总工会、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家政服务工程”、就业(创业)定点培训学校。我校也是“李宁(荆门)工业园人才定点培训基地”。近几年,我校在荆门市政府主导下,与李宁(荆门)工业园、新港制衣有限公司、洋丰中磷化工有限公司、华伟禽业有限公司、羽龙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湖北普雅特尔雪驰服装有限公司等20余家市内知名企业合作,为大批下岗职工和新生劳动力,开办了服装制作、制鞋、化工工艺、家政服务、计算机应用、厨师、财会、种(养)殖等12项专项技能培训班,每年培训人数3600余人。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者由政府或企业支付相关培训费用,并优先推荐就业和引导创业。我校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年来,我校开展职业培训创收总计300余万元。200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所联合举办的“九个人口大国农村地区基本文化与成人学习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在会上作经验交流,介绍了我省实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功化解金融危机冲击的主要做法,着重介绍了我校服务返乡农民工的典型案例与经验,受到与会国际教科文组织官员、专家的高度评价。

这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学校出“菜单”,企业下“订单”,政府来“买单”的培训模式。这是中职学校从单纯进行学历教育拓展为学历教育与培训共同发展的转变,并且,中职学校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空间拓展方面大有可为。

(三)教学改革成果

为了探索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路劲,我校在校企“双元”合作办学格局下,加强教学改革,构建了“四双”人才培养模式,融“教、学、做”于一体。“四双”是指理论实践双纲并举、工学交替双轨同步、专兼结合双师施教、学历能力双证齐备。“四双”具体改革是:

1、理论实践双纲并举。2008年,我校启动实施了《关于编制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方案》,对每个专业都同时制定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大纲,并编制了28个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建立了以职业岗位要求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要求为课程内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为课程视野的优质核心课程。在课程结构上,建立了“文化基础平台+专业技能模块+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教育管理上都渗透了“企业元素”,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学习制度。

2、工学交替双轨同步。我校建立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并特别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岗位教学以及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理论基础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实践教学比例不低于总课时的50%。通过“工”与“学”的教学途径,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3、专兼结合双师施教。我校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出台了一系列制度,鼓励文化课教师学习相关相近的专业知识,鼓励专业课教师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并通过相关高校、企业的培训和实训,使“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得到保证。“双师型”教师素质全面,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既能教理论课,又能教技能课。在专业课教师255人中“双师型”教师216人,所占比例为84.7%。除此之外,学校还聘请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43人,他们都是本地的能工巧匠和企业管理中坚。他们参与到学校教学之中,使学校专业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4、学历能力双证齐备。对学生来说,在毕业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多取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就多一种技能,就多一个就业的机会与可能。我校经上级劳动部门批准,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顶岗实习前,鉴定所在劳动部门支持下,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开展了钳工、电工、车工、汽车维修技术、动画制作、会计从业资格证等技能等级鉴定,学生通过率每年均在95%以上,有的学生还取得多项技能等级证书。鉴定所除了为在校学生进行技能鉴定外,还为学校培训班人员提供了技能鉴定。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了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从制度上保障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管理改革成果

为了做好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工作,我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校科(学校——专业科)二级管理模式,强化专业科在校企合作中的管理责任。要求每一个专业科都要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实体。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上,实行条块化管理,重点推行校科(学校——专业科)二级管理模式。“条”式管理,就是学校设立整个管理层面的职能处室,其职责是对学校相关管理工作进行部署、管理、协调和服务。“块”式管理,就是学校将开设的相近专业进行重组,设立专业科。专业科是学校中层管理机构,为管理实体,其职责是对所属专业科的人、财、物等赋予全方位、多层面的管理权。学校设立了10大专业科:幼师旅游、财经商贸、服装、计算机、数控、机械、电子、升学一、二、三专业科等。另外,安排一名校级领导负责管理学校的一个职能处室和蹲点管理一个专业科,在“条”式和“块”式管理上进行协调。

在具体管理上,弱化学校层面职能处室的管理权,使他们的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扩大专业科的管理权。在经费总额包干的情况下,专业科管理实行责、权、利相统一,对教师聘任、教师评优晋升、教学研究、专业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考核,课时津贴发放、学生安全管理、招生就业、校企合作工作等拥有直接管理权。在管理过程上,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到“有奖必争、逢旗必夺”。我校重新梳理制定并编印了《湖北信息工程学校各类岗位管理制度汇编》,加以实施。这些制度涵盖工作的方方面面,其特点是把制度管理量化,增强管理工作的操作性和评价的科学性。学校实施、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管理,还引入了“海尔”等知名企业的管理理念,提高执行力。如:“管理的关键不在于知而在于行”,“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把别人认为非常简单的事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重复出现的问题是作风上的问题”等。管理在“细”字上做文章,即“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以此,不断实现近期及远期的管理目标。

通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了专业科干部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每个专业科都有校企合作企业,并开展创收工作。

四、课题研究的效果

(一)加强了实训实施和骨干专业建设

近几年,我校在拥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2007年12月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400万元,建成学校数控技术应用校内实训基地。2008年12月,湖北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批准我校商贸服务专业、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湖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品牌专业。2009年3月,投资100万元建立3条服装生产线,成为服装专业生产实习基地。2009年7月,投资120万元建立幼师专业实训基地(附属艺术幼儿园)。学校还投资3500万元,新修建8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和6000平方米的实训大楼。现有5层实训大楼2栋。我校有13个校内专业实训基地,拥有40个设施完备、效果仿真的专业实训室或实训中心,建筑面积㎡,配备设备5093台套,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

经过创建,烹饪、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幼师、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等

7个专业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骨干专业,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应用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品牌专业。

(二)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我校通过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开办企业“冠名”班,使学生就业目标明确,职业针对性和岗位适应能力增强。学校教学环节企业化的渗透和实践环节真刀真枪的磨练,极大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掌握的速度和质量,同时也使学生的意志力、团队意识、竞争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素质得到提升。每年5月份我校均开展校园文化技能月活动,各个专业设定技能竞赛项目,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在经过初赛的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决赛评奖。几年来,学生技能竞赛成绩突出。每年学校组队参加荆门市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均独占鳌头。2008年,参加第七届湖北省小才人比赛,学生罗丽、徐爽君获得省级一等奖;参加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职学校幼师专业学生三项技能(声乐、讲故事、舞蹈)竞赛,5名幼师学生程志荣、王淑雅、刘晓、罗丽、周冰洁参赛全部获得省级一等奖,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和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作品大赛,学生刘泽宇、张宣军、游军等17名学生获得一、二等奖。2009年,参加湖北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学生袁佩、文小雨等9名学生获得一、二等奖,团体名列全省前三。学校烹饪专业3次代表湖北省到天津参加全国中职学校技能大赛,2008年学生李建军、夏祖军,2009年学生许强,2010年学生王天成、韦建桥参加果蔬雕、冷拼竞赛均获得一等奖,连续3年获得全国“三连冠”。培养的学生素质高,他们直接保送上了大学或被知名企业“抢”订就了业。参加全国全省技能竞赛获奖的同学凭专业上的一技之长,既可保送上大学,又可到知名企业就业,人生未来有选择权,且比一般大学毕业生薪酬还高,这就是中等职业学校吸引力之所在。

已毕业的园艺专业学生吕启轩从事专业经营,后在荆门城区创办大地花卉公司,还在掇刀迎春买下10亩地,投资40万元种植草木花卉,开展经营园林工程、盆花盆景、开业庆典、会场布置等业务,成为荆门地区较有影响的经营者。幼师专业毕业生王小娇发挥专业特长,在荆门创办私立幼儿园——象山幼儿园,经过多年打拼,规模不短扩大,现常年在园幼儿600多人,办成湖北省先进民办幼儿园、东宝区一级示范幼儿园,个人被评为湖北省幼儿园十佳园长。

(三)提升了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校企合作促进了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契机,聘请企业有实践技能和特长的技工师傅到校任教,另一方面定期对教师实施轮训,分批派遣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锻炼3个月以上,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专任教师的学历及职称情况都超过了部颁国家重点的要求,整个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专业思想牢固,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德艺双馨。近3年来,先后有李代珍、敖小锋、许选明等56名教师被评为国家和省市先进教师、师德标兵。

校企一体化办学,使教改获得不竭源泉。新型职业、技术进步催生教材变革。近3年,我校教师为教学编写了21本校本教材,如特级教师张毅的著作《烹苑杂谈》、蔡继红主编的《车工技能训练与考级》、唐萍主编的《数控车工工艺编程与操作》、刘伦富主编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侯守军主编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训》等,分别由中国文化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并作为全国中职学校专业教材推广使用。蔡继红主编的《车工技能训练与考级》获得全国机械行业校本教材二等奖。除学校自编校本教材校内使用外,教师李鑫、李代珍、艾小银主编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中职学校使用。教师参与编写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活动)教材由北京西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中小学使用。几年来,教师在国家、省市专业报刊发表、评奖教研论文500多篇。

(四)打造了学校特色办学名片

校企一体化办学,使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学校校长陈宏到天津参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成立预备会议,在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发言《无缝对接——校企双赢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成为常务理事单位成员。至23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在杭州召开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来自全国各企业、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的138个单位共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校在会议上交流了论文《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育人——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与思考》和案例《一切皆有可能——学校与李宁集团(荆门工业园)无缝对接合作模式案例分析》,受到与会领导和代表的赞扬。至18日,湖北省教育厅在罗田召开全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现场会,

我校进行了经验交流《实施校企合作打造办学品牌》。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荆门市委书记王玲来校视察后,都对我校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学校过硬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就业形式提升了办学品牌,2009年1月,学校创建成为湖北省中职示范学校,同年7月,学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2010年11月,以湖北省排名第2的考核成绩成功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我校靠科学管理树学校形象,靠专业技能树学校品牌,靠校企合作疏通就业渠道,办学效益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快速、健康、科学发展之路。我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不断受到企业界、职教界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广泛关注,我校办学已成为荆门市乃至湖北省职教界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五、课题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1、在当前情况下,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是最适合我国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培训与使用的教育模式。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建立有赖于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参与。

2、中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改革创新对推动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实施起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讨论

1、开展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够。开展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应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由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家代表、学校组成的校企合作办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并通过法律加以保障,在全社会形成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新体系。

2、如何科学构建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课程结构,如何建立优化的课程体系,如何评估这一课程结构和体系在学生素质及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仍是一项亟待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

3、实施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教师素质是关键。如何研究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素质,也是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

课题主持:陈宏

研究成员:李枝泉官荣华程诗权蒋景耘杜正培雷勋付张红鸣吴羡凤

秦荆洲李玉华周远富任训张金华邓艾青杨嘨鄢兰

中国职业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学课程论文题目我国职业教育与外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号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姓名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我国职业教育与外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摘要:谈到职业教育,人们一下子就会想到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的cbe 模式、高大利亚的cbet模式等。那些都是些很成功的职教模式,在中国,职业教育被大家放到了高等教育之后,人们观念中,读职业教育的人都是没考上大学的。怎样才能把职业教育的地位提上来,怎样才能成功的运作,我们可以在国外和我们的职业教育的区别中找到启发。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外、培养模式 一、职业教育的典范——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就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也可以说是学生的课外实践基地,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巩固和升华书本上的知识,也可以增加实际操作的经验。 在德国,职业教育是得到了企业的广泛支持,这种“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在这种制度保证下,企业不仅会制订完善的培训规划,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培养,而且能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给予学校物质上的支持。这种模式对德国学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才都是即有理论知识也有实际操作经验的。 德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特征,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成功模式。现在中国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呈现更加细化要求,而在德国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喝多方法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历的入学资格;以岗位需要为导向选择企业实用的教学内容;注重实际应用,强调实训与实习教学等。这些经验对我国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二、最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美国职业教育CBE 美国职业教育的的主要培训机构是社区学院,社区学院是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从很多资料发现,在美国,像我国职业中专、职业高中这种完全具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教学模式不断改革,音乐学科的教学也迎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要求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丰富和多样,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经成为了教育热点问题,现根据学科的特点谈一谈音乐学科基本类型课教学模式。 一、音乐课堂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形式,可分为单一课型和综合课型。 单一课型指在一节课中,只进行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完成一个主要任务,其内容集中、单纯、突出中心,能有效地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如唱歌课、欣赏课、乐理课、视唱练耳课、节奏训练课等。 综合课型是指在一节课中,进行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完成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丰富,有讲、有唱、有听,有艺术实际,有层次变化,生动活泼,课堂气氛活跃。如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乐理、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乐理与唱歌的综合课等。 二、以歌曲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 本教学模式充满快乐、全员参与、给学生创设空间、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增进友谊;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情感态度。基本模式如下: 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游戏、音乐故事、律动、肢体表演、媒体播放或谈话等方式导入新课。 第二步:感悟体验,提升思想(展示歌曲背景,激发学生高尚的思想) 本环节根据歌曲表现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或不同季节风情,利用多媒体或图片向学生展示该地域该民族的民俗习惯、风光或民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海口市灵山中学信息技术组课题 一、课题研究背景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教育能否经受和应对信息时代的冲击和挑战,正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要面对和回答的时代命题。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的特点,其所提供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表征着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个性化教育组织形式,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变得灵活、多变和有效。而目前,我们农村中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和新方法”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化教育技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努力探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在课堂上将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趣味化、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提高教学效率。 二、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 所创设的人--机、人--人互动系统。信息技术环境已成为整个校园与课堂

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心得体会3篇

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心得体会3 篇 第一篇 1. 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思是指:职业院校应履行两项功能: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这两项功能是我国1996年开始实施的《职业教育法》规定的。20多年过去了,我们没有执行好,所以需要完善。 2.学历教育与培训关系的认识。这里的培训应当非常明确:主要指职业技能培训,简称为职业培训。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二者有同有异: (1)二者同之处主要表现为:都要以就业为导向,都要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都属于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重要环节。 (2)二者异之处,一是性质不同。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是国民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非学历的技术技能培养;二是功能不同。学历教育兼具准职业人培养功能和专业深造功能; 职业培训则兼具受训者就

业功能和技术技能提升功能;三是对象身份不同。学历教育对象主要是校内学生;职业培训主要对象是校外劳动者愿意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就业创业培训的学员;四是双证书要求不同。学历教育要求实行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兼具,职业培训没有双证书制度的强制性要求;五是学习制度不同。学历教育的时间是全日制的;职业培训时间是碎片化的长短期不一的。 可以说,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二者之间,既有亦此亦彼的模糊地带,也有非此即彼的本质区分。 3.完善当然非常必要,但,从现代中国发展对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果仅仅包括这两项功能显然缺乏应有的社会贡献度。 4. 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的认识。从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角度谈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那就是:学历教育方向,畅通的渠道主要是职教本科、职教硕士等学历学位的衔接;职业培训方向,畅通的渠道主要是各专业技师(工程师)类、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类的职业技能等级联通。 (二)实施建议:

职业教育呼唤蓝翔办学模式

职业教育呼唤蓝翔办学模式 当前,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今年2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将发展职业教育当作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6月23日至24日的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重要的机遇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办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是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职校理论教学与学生实操相脱节,学校教学以理论为主,实习时才把学生送到校外的工厂,导致学生实习质量无法保障,学生就业后还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培训,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蓝翔技校建校30年来,始终坚持“盯着市场办教育、围绕就业抓质量”的办学理念,实行把工厂搬进学校、理实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学校通过建设多种形式的"工厂",打造企业环境与学校教学紧密融合的办学模式,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边学理论边实习,在实习中能以"工人"角色,全方位全过程体验"工厂"环境,既学习掌握生产技能,在实践中印证理论,也培养经营管理、成本核算、市场销售等能力,从而为实现毕业即就业的零距离就业提供全面的素质保证。此外,蓝翔技校实行模块化教学,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单元,学生学会一个单元,即进行实习,再学下一个单元,再实习,便于学生牢固掌握技能知识。 正是由于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才成就了今天无可复制的蓝翔,现如今我国的职业类院校数不胜数,但是真正能做到像蓝翔这样毕业能开店、上岗就能干、百分之百就业的学校凤毛麟角。蓝翔也真正达到了用人单位抢着要,交钱预定都满足不了盛况。特色立校,质量强校,使得蓝翔技校从当初简陋的小院,发行成为如今职业教育的佼佼者。30年来,蓝翔技校坚持“以零距离就业指导教学”的办学方向,坚持把“工厂搬进学校”的办学模式,立足特色,不断创新,累计为社会培养了各层次技能人才40余万,为促进就业做出了突出成绩。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阅读课教学模式(精读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高年级在这一步中要弄清生字中的重点字音、字形,低年级还应注重让学生自主识字,用多种方法识字,扩大识字量。) 第二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全班交流读书收获。 3、学生质疑,教师及时梳理问题,简单问题随机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放到学文中解决。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这一环节教师要选好切入点,由点及面,抓住切入点展开课文的学习。应让学生个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批划,抓住一个大问题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教师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足,让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思维不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应向纵深方向发展,保证下一步全班交流的有效性,不可走形式。

2、在学生个体自读的基础上,抓住切入点,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落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谈理解,谈体会,进行全班交流。 对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学生个人学习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外,教师可作适当讲解,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可进行全班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对于文章的重点句段,可适时朗读,以便加强理解,升华情感。在读的方法上,教师可通过朗读指导,范读或录音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将他们带入课文中的情境,并进入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和全班齐读等,读出变化的语气,表达出人物的情感。此环节,还应根据学段要求,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听说读写训练,以确保有效性。 四、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或感受最深的句子、段落,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语言积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朗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学生经过读、背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若时间紧,背诵可放在第二课时,最好能在课堂上解决。 五、交流感受,课外延伸

平坝区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平坝区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2017~2022年 平坝区中等职业学校【◆平坝电大工作站◆平坝教师进修学校】

(2017——2022年) 目录 一、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学校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学校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总体规划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具体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专业建设一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双师教师优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校园文化繁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学生择业抢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社会培训看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教学模式创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学校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统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学校现有专业情况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学校专业发展规划情况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发展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一年规划(2017)...........................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三年提升(2018——2020)...................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五年跨越(2017——2022)...................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59411013.html, 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探究 作者:王玲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年第08期 【摘要】文章探究以关注职业学校教学模式质量为核心,以建构理想教学模式为目的,着重对新疆部分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理性阐述。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技能型人才以人为本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疆的职业教育在近几年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物质设施设备的建设是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核心,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关键。笔者认为,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硬件建设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符合新形势下职业学校特点持续不断、稳步向前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我们 只有把教学模式的创新作为职业学校建设的中心课题,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一、新疆部分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一个实习实训的教学环境 目前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一定要把自己定位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上。技 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知识型、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显然是不同的,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条件所限只能采用以知识为导向的教学,基本上还是黑板教学,以课堂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对于知识性人才的培养是很好的,但对于职业学校提倡培养技能性人才是有问题的。因此,我们必须在保留部分以知识为导向的教学上改革教学模式,逐步实现以知识导向向行为导向教学 模式的转变,行为导向不能完全在传统的课堂中进行,而是在实习实训的教学环境里进行,是通过动手、干活操作来完成目标任务的,但是在目前看来,我们新疆的职业学校大多数都缺乏这样一个教学环境,有些职业学校,虽然已经有场所,但是也没有维持长期实习实训场所的正常经费。 2.缺乏一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小学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案

小学生态化课堂教学模 式研究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生态课堂考查与评估 一、生态化课堂教学背景 1.现实依据 课程改革深层次推进遭遇困难,基础教育面临新的发展要求,推进统筹城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担负着更为艰巨和复杂的历史使命。中小学教学的实际状况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高要求不相适应。中小学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益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着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学生课业负担重,压力大,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依然存在围绕单纯的分数提高,满堂灌、满堂练、课后补,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从而产生学生的辍学、失学现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师生的生命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优化学校的教学环境等,仍然是中小学教学研究的疑难问题。在新的形势下,中小学教学研究需要找到新视角、新思路;提高教学效益需要探索新策略,新方法。因此,“中小学生态化教学实践研究”适应深度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可以另辟蹊径,找到新的生长点。 2.理论依据 (1)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本课题研究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以人为本,把关注教学生态,关注师生的生命生长作为重点,以期通过对中小学生态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促进中小学教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2)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中国教学史中曾经有发达的“自然之教”的传统,这个传统缘自老子的“道法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尔后由孟子、柳宗元、陆九渊、王阳明、龚自珍等发扬光大。孟子以“揠苗助长”影射“人为之教”的弊病,柳宗元主张教育要“顺天致性”;龚自珍则对“病梅”之举大加挞伐。“自然之教”的传统使教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摘要: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长期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办学形式单一,办学效益不高,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是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校企联合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形式更加严峻。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整体滑坡,这其中有内部和外部的种种原因,但长期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办学形式单一,办学效益不高,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些农村职业院校为寻求新的发展,采取了多样化的办学形式,来改变目前的困境。在全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了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三大转变,切实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校企、校乡、校县、校会、校站所、校校、中外7种全新的联合办学模式,办出了特色和水平。 一、校企联合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合作,按照“订单教育”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创造办学条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由双方共同确定:企业负责承担部分办学经费,并负责向学校提供部分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提供实习

场地;学校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通过企业精神与校园文化的双重熏陶和两种不同教学场景的培养,学生一毕业就成为熟练的企业员工,从而实现学生能力和岗位需要的无缝对接。校企联合,企业为学校注入经济活力,提供就业岗位,而学校为企业带来知识和人力资源,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比翼双飞,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教生命力的源泉。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一是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实习条件,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二是创造了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之路,三是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教学等方面的教育和管理,直接面向企业,面对社会,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校乡联合 校乡联合办学模式是以一乡、一镇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为基点,将办学的重心下移,直接为基层定向培养人才。这种办学采取灵活学制,农闲进行理论教学,农忙开展生产实习,“理论和实践不脱节,学习和生产两不误”,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科技致富带头人。依托县农职学校专业优势,在县乡、村、户之间形成辐射网络,构建起信息传播、科技培训、生产示范、项目推广的立体交叉服务网络体系。坚持以县、乡农村职成学校为基地,以科技实用项目为内容,以农村初中毕业生和农民为对象,以科技示范户为骨干,从而达到学一技之长,帮一户脱贫,带一村致富;培养一批能人、形成一个农民服务组织、推广一个科技项目、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目的。开办不同的培训班,如农业技术培训、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思路

昂扬奋进,职校特色 ——铜鼓县职业中专办学思想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1年铜鼓职业中专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打拼,努力探寻并找出了学校发展的新路子,学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一年来,学校获市先进保卫组织校园,市职业学生技能大赛奖,学生高考成绩斐然,招生工作稳步提升,《江西教育》、《宜春日报》、铜鼓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学校工作进行了报道。现将办学思想总结如下: 一、加快建设,夯实基础 铜鼓职业中专全面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大力加快学校建设与管理,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去年,学校新建一栋面积达1622m2的教学实训大楼和学生餐厅并投入使用,使学生有了坚实的校内实习基地。县职教中心和汽车驾驶与维修实训大楼已建高完成。同时,添置了计算机、图书等教学设施设备。如今,全校学生拥有计算机259台,全部与互联网连接;图书馆藏书2.8万册。此外,学校还建设了6个校外实训基地。 同时,学校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现有专任教师75人,其中专业教师38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39.5%。在籍学生人数达636人,其中在校人数449人,在外实习187人,学校拥有一支以特级教师、省市县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为骨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内部管理严格规范 “以人为本,德规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是铜鼓职业中专一贯的办学理念。今年以来,学校细化管理规则,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县、校实际,形成了一套全方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一个好校长便是一所好学校”。 在年轻有为的学校领导班子坚强领导下,学校加强了中层干部和基层组长的选拔与培养,构建了一套能上能下,锐意进取、良性竞争的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中层队伍人员精干,结构合理,形成了宽厚的金字塔基层,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工作。

浅谈中职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

浅谈中职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 物理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学好其他理科专业课的基础。结合中职技能加素质的教育模式,创新中职的物理教学模式,一方面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学习载体,使学生们具有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和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物理素质修养。 标签:物理教学模式创新 中职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状况具有以下特征:(1)基础比较差。中专生源比较特殊,文化成绩优秀的进重点中学,一般的进普通中学,差的读中职。凡入中职者,入学没有门槛,不论文化成绩及不及格,毕不毕业,表现好不好,愿意来都请进,照收不误。(2)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表现出不完备性、不均衡性;(3)在物理过程和方法方面表现为物理基本能力的低水平、物理应用意识淡薄以及物理学习方法的不合理性等;(4)在物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表现出对物理学习兴趣缺乏和态度消极的倾向。为了提高中职物理教育教学成效,根据我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分类导学,快乐中学习”可促进中职物理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营造宽松、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 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气氛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由于中职的学生从初中起就意志较弱,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制力、自信心。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民主、愉悦的气氛下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才会高涨,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才会提高。所以,教师要关爱学生,对学生给予热忱关注,期待他们进步和成功。尽可能给予各种优惠,创设表现机会,如学生存回答问题时答错了可以重答,没想好允许想好再答,不同见解允许争论,老师有错误允许提意见等,以此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并且教师要善于捕捉和诱发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取得点滴进步要及时进行表扬。同时对于学生的过失,我们作为老师批评时要委婉,耐心疏导,分清是非,告知利弊,让学生知情悟理,在事情的处理上更宽容谅解,给他们指明方向,做到“抑”之有利、“扬”之奋起。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竞争的学习机制。例如将物理小故事带进课堂,或是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比拼物理学习的快慢与效果。 二、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学习能够产生独特的观点和方法且容易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清、或表现出的不耐烦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挫

小学思品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思品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课题研究总结 我校《小学思品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课题于2000年秋批准立项,是《小学区域性创新教育》的一个子课题。本课题历经五年的研究,已经完成了研究预设的目标任务,进入课题结题阶段。现将有关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我们的理论假设与依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就在于通过思品教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品质的人才,并构建小学思品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健全的人格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保证,人的个性、独立性、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对创新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小学思品教学的特点,构建小学思品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 .陶行知的创新教育思想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陶行知在《民族的儿童节》一书中强调,要实现儿童的“六大解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儿童。只有充分地解放儿童,冲破一切传统束缚,让他们大胆去想,大胆去讲,大胆去干,才能激发他们的灵感,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2 .“三论”即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专家们认为:要以创新的教育思想指导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要有基本模式,模式规范教学。我们课题组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根据不同课型构建一种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并用模式指导教学,避免品德课执教过程杂乱不实,突破思品教学的三背离,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

四.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概述 (一)模式孕育阶段 2000年秋,我们实验教师在县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学习创新教育理论,根据思品教学特点和教学现状制定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现行教材并制定了方案,孕育出了明理课、动情课、导行课三种课型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 1 .明理课——以“理”为主线的模式。 扎实的知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石,创新能力决不是凭空产生的,不能忽视科学知识的学习。思品课中的“理”是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明理课是侧重于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塑造学生心灵的课型。理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一课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分析、归纳、悟出道理,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在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是一个主要任务,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精心设计教程,运用多种教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悟出道理。明理课分为“感知——深化——运用”三个阶段。感知,是让学生初晓观点;深化,是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下工夫;运用,是用本节课所学的道理去分析、解答具体事例或联系实际解决某一问题。 2 .动情课——以“情”为主线的模式 创新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动情课是侧重于激发学生情感的课型。动情课以激情为主,寓理于情,情理交融,以情激行。在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节和拨动学生的情感。动情课分为“引情——达理——激行”三个阶段。引情,运用新颖的形式引发情感;达理,通情达理,运用生动的事例及教学手段感染和打动学生心灵,产生情感共鸣,再入情入理,从而从情中悟理;激行,激发行为动机。

浅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浅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发表时间:2014-01-20T13:29:22.797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苏爱香 [导读]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导致社会生活特别是职业变更速度加快。 苏爱香(东营市河口区教育局山东东营257200) 为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并配套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推动职业教育进一步实行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在企业规模、技术实力增强的时代背景下实行的,对于帮助职业学校学生提升职业素质,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促进职教教育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 首先,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前,职业教育模式单一,学制固定,培养周期长,轻实践重理论,学生动手能力差,知识储备与企业实际相脱节。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导致社会生活特别是职业变更速度加快。职业教育脱胎于计划经济,缺乏明显的适应性,办学模式单调,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校企合作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就业相结合,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其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它丰富了工学结合的内涵,把学生融入企业,就是把就业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职业教育面对的市场大多是需要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岗位,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以使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课堂教育走向职业岗位,使学生有机会到企业实习,较早掌握生产实践能力。 再次,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锻炼,弥补了学校课堂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 最后,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当前,部分中职院校面临的一个实训教学的难点,就是实习教学设备少,教学任务重。而实训教材离不开对先进设备的使用,所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软硬件条件,合理调配资源,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依据 近年来,关于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国家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予以认可和支持。从文件出台的内容看,校企联合办学的探索是一个成熟完善的过程,体现出从鼓励为主到政策法规的具体化,再到用税收、教育经费等明确手段进行凸显的过程。1991年国发第5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在各级政府的统筹下,发展行业、企事业单位办学和各方面联合办学,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技术工人方面的优势和力量。这是国家以决定的形式,鼓励企业利用技术、硬件方面的优势参与到职业教育发展中来。2002年国发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指出,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决定中,对校企联合办学采用的方式进行了细化,为联合办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2005年国发35号《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密切结合,企业可以联合举办职业院校,也可以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2006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107号《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指出:凡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签订三年以上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期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三、中职学校如何推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1.提高思想,抓住机遇。校企合作,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了的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广大职业院校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克服“关门办学、闭门造车”的弊端,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坚定校企合作的办学目标,真正发挥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扬长补短,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合格人才,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目标。 2.慎重选择目标企业。在选择时,要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工种情况、技能人才需求情况等,要在认真分析我们职业学校优势的基础上,与企业开展对接。企业不仅是依法合规设立的主体,也应是知名度高、管理规范的企业,学校主动与之建立合作关系,有利于实训的效果,也有利于保障学生就业。 3.构建合作约束机制。学校要成立校企合作组织领导机制,负责学生实训期间的管理以及与企业的沟通对接工作。双方要签订合作协议,清晰界定权力义务关系,明确约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险、报酬等条款,发生纠纷时,按照约束性条款执行,免除不必要的纠纷。 4.合理利用企业资源。企业不仅具备学生实训不可或缺的设备、技术,更具有教学上无法比拟的工作环境。因此,要真正利用好实习工厂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条件,将工学结合融合在生产现场的环境中,把生产现场当作教学课堂,学生直接进行生产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这样既可以完成实习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增加收益,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双赢目标。 5.强化实训学生的安全管理。校企联合开展的实训是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职业教育院校,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实训工作顺利进行。在实习前,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管理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要建立责任制,明确实训期间安全管理责任人,措施到位,奖惩兑现。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自主、高效、快乐”的“六步教学”课堂 一个理念: 构建自主、高效、快乐的课堂 一、为什么要构建自主高效快乐的课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高效率,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快乐。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素质教育的要求(轻负担高质量)。 二、什么是自主高效快乐的课堂 1、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的特征 独立性:摆脱依赖,自己作出选择和控制。 能动性:自觉从事学习活动、自我调控学习。 有效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优化学习过程。 三、透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的有效性。 主要课堂教学流程(约35分钟) 激趣导入拓展探究收获分享 激趣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研究兴趣。 目标导航:即出本节课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放矢。 合作探究: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自主、快乐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中,首先学生根据教师的目标引领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接着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学习的收获,再让学生谈谈自已学习中的困惑,教师进行汇总后再进行第二次引领,再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目标引领再次进行自主学习。形成一个循环,也就是带着学生到文本中走个来回。 质疑解惑: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并对学生提出课后探索的要求。

达标检测:通过相关测试题,来检查一下学生当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 拓展探究:当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课后去进一步地探究,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 四项认识: 1、求知是孩子的天性; 2、表现是孩子的需要; 3、好动是孩子的特点; 4、犯错是孩子的权利。 五个提倡: 1、让学生多一点活动的空间; 2、让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3、让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 4、让学生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5、让学生多一点参与的广度。 六大误区: 1、实行问答式教学 2、走形式,无实效 3、目标模糊,方向偏离 4、无引导、引导不力, 5、放散牛、无政府主义 6、部分代替整体,观众+演员 总之,我们要把握每一个学生特点、爱好、特长、不足等,明确学生的动机,服务和满足学生的需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一方面要真正实施民主化教学,做引领者、合作者,在关键时给予点播与指导;另一方面要敢于放手,敢于向自我和传统挑战,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最主要学习方式,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

1关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

教职成[2010]9号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 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建设计划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劳动保障局、财务局: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财教[2009]442)明确提出,为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在实施免学费政策的同时,国务院相关部门将选择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改革创新示范。经研究,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决定从2010年到2013年组织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现就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重大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产业发展实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经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培养了大批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质量、结构、规模、效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发展方式、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等关键环节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今后几年,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下同),以此带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是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从注重扩大规模到全面提高质量这一阶段性转折的关键环节,对于推动新时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针对性、国家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

中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究

中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18-10-29T09:51:42.07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作者:周维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中的技术人才缺口越来越明显,职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本文主要介绍一下中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混合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的方式方法。在 (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33801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中的技术人才缺口越来越明显,职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本文主要介绍一下中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混合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的方式方法。在思政课的混合教学过程中要借助慕课的平台,有效的落实思政混合教学方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可以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素质。 关键词:中职教学;思政混合教学;创新人才 引言: 在中职思政课的混合教学过程中,不论是课堂上的教学和课后的自主学习,都要体现出学生的自主灵活性和转化的师生关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这些对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都是具有很好的帮助的。 一、中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中职思政混合教学模式和慕课的不同 在中职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就要进行相关的教学创新,而混合教学和慕课的出现,给老师提供了很多的拓展空间,很多的老师都将混合教学和慕课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是具有一定的区别的。 慕课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慕课的教学环节不仅设计的更加合理完整,并且在慕课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还可以进行很好的互动交流。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疑惑,都可以通过线下的慕课进行学习,慕课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学生还需要通过自己自主学习来完成所有的课程。在慕课教学的过程中很多都是是零散的知识点,并且在播放的时候会随着老师教学节奏的变化而进行暂停,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慕课大都是由很多微课组合起来的,这样学生学习起来的时候就会吃力。为了很多的解决这个问题,在思政课教学的过程进行混合模式的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慕课教学中的困境,并且还对传统的教学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在混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进行深入的分析,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延伸到实际的生活中去,通过实际生活的实践来检验思政课的教学知识,这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都是具有很好的帮助的[1]。 (二)中职思政混合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不同 在中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人数比较多,并且思政课的老师职业能力也是有限的,也就出现了老师在讲桌上进行一味的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不仅感到很枯燥乏味,并且很好的知识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有进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对科技产物拥有更多的兴趣,对传统的思政教学逐渐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在教学的过程中即使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由于学生人数太多的缘故,老师在进行互动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做好面面俱到,只会和固定的几位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影响到了班级的整体学习能力提高,并且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身的主动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对老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导致了思政课教学质量的不断下滑。 中职思政课的混合教学相对传统教学具有很大的提高,在慕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方式代替传统的说教,并且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微课进行自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社会中的热点事件进行翻转教学,也就是通过社会中的热点事件来逆行的论证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在这个逆行推理的过程中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很好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完全的发言权和自主权,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特点,激发带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索思政课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的徜徉。 二、中职思政混合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从中职院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角度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结合慕课,主动的去进行学习知识探索知识,这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了。学生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依赖性,在中职思政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就可以根据互联网进行“线上线下”的教学,就是通过慕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逐渐培养对思政学习的兴趣,根据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引导来进行自主的学习。 (二)教学角色的转换 在中职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位置要进行转换,也就是说在混合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再承担主要的说教角色,而是转变为学生对辅导员和引导员,在老师的引导过程中学生逐渐找了自我学习的一个状态,也就是说学生逐渐形成了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讨问题、问题延伸等系统性的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一下具体辩证性的思政问题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这种能力的体现就是我们需求的创新能力[2]。 (三)高效的课堂互动 在中职混合教学的模式中高效的课堂互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上文中我们说到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比较少,导致了老师教学效率的下降,学生学习质量的下滑。在今后的混合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课、翻转课堂、在线教学、慕课、情境教学等方式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的更加清楚,在今后的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可以在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环境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学习能力,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