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衡水市2024届新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衡水市2024届新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衡水市2024届新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虚与实,既是一个哲学宇宙观问题,又是一种艺术实践的尺度。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以虚为虚,就会陷入纯粹的虚无主义;以实为实,就会机械僵化,全无生气;唯有化实为虚,才能产生无穷的意味。虚实相生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这种“诗笔”移植到唐传奇的写作中,首要的贡献就是创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唐传奇在塑造人物时,通常是截取人物的几个重要生活片断,而把另外一些内容、事件省略,留下大量空白,让读者通过想象自己去填充。化实为虚,由虚入实。如沈既济《任氏传》描写任氏,仅有“容色姝丽”四字正面叙写任氏之美,并无具体的描摹刻画,但其美貌却如在目前,原因就在于作者全从侧面烘托,从虚处着笔,写郑六一见钟情、不能自己,“见之惊悦,策其驴,忽先之,忽后之,将挑而未敢”。更为精彩的是,韦崟派遣家僮秘密察看之后两人的一段对话,先问之“容若何”,家僮答之“奇怪也!天下未尝见之矣”。简单的一问一答,任氏的绝美之姿已经跃然纸上。接着又不厌其烦地拿出其他佳丽进行对比,特别是吴王之第六女,“秾艳如神仙,中表素推第一”,但即便如此美貌,与任氏比起来,仍“非其伦也”。所有这些铺叙,没有一处正面描摹,全从虚处落笔,由虚入实,这正是诗歌意象创造中的虚实相生之法。

再比如裴铏的《昆仑奴》,虽然磨勒是小说的主人公,但是读者读完全篇,对其所知仍然甚少,他究竟从哪里来,如何具有这样超常的本领,最后又怎样生活等等,这些问题小说中都没有交代,但人物的形象却因此而具有了巨大的张力,那些空白点召唤着读者的参与,每一个读者都可以用自己的审美经验来填补这些空白,而正是阅读接受过程中审美意象的再生成,赋予了小说更深沉的审美意蕴。像《柳毅传》《莺莺传》《无双传》《虬髯客传》等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都充分运用了虚实相生之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摘编自韩伟《唐传奇中的诗意笔法》)

材料二:

不仅唐传奇的“诗笔”代表着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文体特色,而且其中优秀作品还构成了现代“诗化小说”的前驱,换言之,唐传奇除了具备小说的基本特点之外,还表现出特定的艺术品质。唐传奇小说突破六朝志人、志怪小说的拘,尽情显示了唐人的个性风度,表现了他们浪漫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情调。

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品味和超越,生活浪漫性的直接表现就是对艺术的爱好。唐传奇所写各类人物,大都爱好诗歌,他们或者评论诗歌,或者创作诗歌,不仅如此,他们不少人还擅长书法,熟绘画,甚至能歌善舞。

崔莺莺之于张生(元稹《莺莺传》),霍小玉之于李益(《霍小玉传》),所爱者均为对方的才。《三水小》所写的步飞烟,了越象的“长太息曰:‘丈夫之情,心契魂交,远如近也。’”又为书曰:“发华缄而思飞,讽丽句而目断……犹望天从素恳,神假微机,一拜清光,就殒无恨。兼题短什,用寄幽怀。伏惟特赐吟讽也。”诗能使青年男女心契魂交,思飞目断,既是其浪漫情怀的体现,又是进一步推动其浪漫生活情调上升的催化剂。不仅人如此,《东阳夜怪录》《玄怪录·元无有》《灵怪集·姚康成》等篇,还写了骆驼、驴、牛、鸡、犬等动物,以及故杵、灯台、水桶、破铛、铁铫、破笛、秃帚等精怪,它们以自我为吟咏对象,赋诗品评,可谓更具浪漫气息。

诗、赋之外,唐人对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的喜爱乃至痴迷,也反映了生活中的浪漫精神。《太平广记》收汉至宋初笔记小说,其中收录有关音乐类故事三卷、书类故事四卷、画类故事五卷,多数作品出自唐人之手,唐人浸沉于艺术的浪漫情调表现得极为充分。李肇《国史补》载录的《李舟著笛记》《李牟夜吹笛》就很好地反映了这种时代精神。如“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维舟吹之,寥亮逸发,上彻云表。俄有客独立于岸,呼船请载。既至,请笛而吹,甚为精壮,山河可裂,牟平生未尝见。”类似这样善笛和听众为笛声所陶醉的描写,唐传奇还有多篇,如《甘泽谣·许云封》《逸史·李》《博异志·吕乡筠》等,多生动地反映了唐人对艺术的善感之心。

(摘编自《唐传奇与诗化小说》)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虚实相生的“诗笔”到唐传奇才开始运用到人物塑造中,并创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B.唐传奇在塑造人物时,一般是截取人物的几个重要生活片断,运用留白的手法,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

C.唐传奇中的空白点能召唤读者参与,或许每一个读者都可以用自己的审美经验来填补这些空白。

D.《柳毅传》《莺莺传》等作品的“诗笔”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昆仑奴》的“诗笔”则赋予了小说更深沉的审美意蕴。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朝志人、志怪小说中拘囿较多,未能尽情显示六朝人的个性风度。

B.受时代影响,唐传奇中塑造的人物多怀诗才,诗既是其浪漫情怀的体现,又是进一步推动其浪漫生活情调上升的催化剂。

C.唐传奇所塑造的各种动物、精怪也常常成为诗人吟咏的对象,具有一定的浪漫气息。

D.唐传奇中关于李舟、李牟善笛和听众为笛声所陶醉的描写有多篇,多生动地反映了唐人对艺术的善感之心。

3.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引用《对床夜语》之语,旨在引出唐传奇具有运用虚实相生的“诗笔”手段塑造人物的特点。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大量的事例,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诗笔”对唐代传奇小说的贡献。

C.材料二整体呈现“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则以并列式结构加以论述。

D.材料一和材料二在举例论证时,大多为边举例,边进行评述,使唐传奇的诗意笔法得到不同阐释。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述唐传奇中“诗笔”的运用,其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结合材料一的观点,对《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型,锄者忘其锄”塑造人物的方法和效果加以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孤狼【注】

屠格涅夫

傍晚我打完猎,独自驾着一辆马车回去。距家还有七八俄里路,①狂风猛地在上空怒号起来,随之电光一闪,雷声响开了,下起了倾盆大雨,四下黑得什么也看不见。我躲到一个树丛下,耐着性子等待雨停。突然,在电光中瞥见大路上有一个高高的人影。

“什么人?”一个响亮的声音问。

“你是什么人呀?”

“我是这里的护林人。”

我报了自己的姓名。

“哦,我知道的!您是回家去的吧?”

“是回家。可你瞧,多大的雷雨呀………”

一道白晃晃的电光把这个护林人从头到脚照得通亮,紧接着响起急促而爆裂的雷声。②雨下得倍加起劲了。

“怎么办呢?”

“要不,我带您到我家去吧。”他说。

马车起动了。我们走了一大阵子,我的带路人终于停下脚步。“我们到家了,老爷。”他语调平和地说道,“嘎”地一声推开了篱笆门。

③护林人住的只有一间屋子,熏得黑黑的,很低矮,屋里空荡荡的。我瞅了瞅他。我很少看到这样帅气的汉子:他身材魁梧,宽肩膀,体形健美,从那淋湿的麻布衬衫里突露出结实的肌肉。

我向他道了谢,并问了他的名字。

“我叫福马,”他回答说,“外号叫孤狼。”

“你就是孤狼呀?”

我好奇地打量着他。我常常听到其他人谈论孤狼的事,附近的庄稼人都像怕火似的怕他。

“原来你就是孤狼呀,”我重复了一句,“伙计,人家说你是什么人都不放过的。”

“我是尽自己的职责,”他阴郁地回答说,“总不能白吃主人家的饭呀。”

“怎么,你没有内当家的吗?”我问他。

“跟一个过路的城里人私奔了。”他带着苦笑说。

他走出去,“砰”一声带上门。我再次打量了四周,我感到这屋里比原先更显凄凉了。

护林人进来了,坐在板凳上。“雷雨快过去了,”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说,“要是您想回去,我送您出林子。”

我站起身来。孤狼取过枪,我们一起走出来。雨已经停了。他突然说:“瞧,就趁这样的夜晚来偷。”可除了树叶的喧哗声外,我什么也听不出来。

我们下到山沟里,斧子均匀的响声清晰地传入了我的耳朵。

④这时候天空越来越明净了,林子里也有点亮了。我们终于走出了山沟。他弯下腰,举起枪,消失在丛林中。透过喧闹不已的风声,我隐约听到从不远处传来的轻微声响。

“哪儿跑?站住!”骤然响起孤狼钢铁一般的喊声,还响起兔子般的哀叫声……

我朝那吵闹的方向奔去。我看到的是一个庄稼人:他浑身都湿透了,衣服破破烂烂的,长长的大胡子乱蓬蓬的。那里站着一匹瘦弱的马,马的旁边还停有一辆货车。

“放了他吧,”我对着孤狼的耳朵轻声地说,“这棵树我来赔。”

孤狼不声不响地用左手抓住马鬃,用右手抓住偷树贼的腰带。我们便往回走,好不容易才回到那座小屋。

“我本来想把他关到贮藏室里去,”他指了指庄稼人继续说,“可是那门闩……”

“让他待在这儿吧,别折腾他了。”我打断孤狼的话说。

我在心里发誓,无论怎么得想法子放走这个可怜的人。在灯光下我可以看清他那干枯的皱巴巴的脸,倒挂的黄眉毛,惶惶不安的眼睛,瘦骨嶙峋的肢体……

“福马,”庄稼人猝然用低沉而衰弱的声音说,“哎,福马。”

“你要干什么?”

“放了我吧……是饿得没法呀……放我走吧。”

“我可知道你们这种人,”护林人沉着脸说,“你们整个村子就是贼窝。”

“放了我吧,”他又沮丧又绝望地一再哀求,“实在是饿得没法……孩子们哭着要吃的,真的没法子。”

“我说了,不行。我也是做不了主的,东家会追究我的。”

这个可怜的人垂下了头……孤狼打了一个呵欠,把头靠在桌子上。雨仍然下个不停。庄稼人猛然挺起身子,他那双眼睛冒出怒火,脸都涨红了。“那你就吃了我吧,你就掐死我吧。”他说。

护林人转过身去。

“你这家伙……我要治治你!”

“我有什么好怕的?饿死,打死,反正是死。……可你呢,等着吧,会有受报应的时候!”

“闭嘴!”护林人大喊一声,跨前两步。

“我偏不闭嘴,”这个不幸的人继续说,“你这凶手,野兽……你作威作福长久不了,等着吧!”

孤狼抓住他的肩膀,我扑过去救助那庄稼人。

然而令我极为惊诧的是,孤狼一下子把绑着庄稼人胳膊肘的腰带扯掉了,打开门,把他推了出去。

“带着你的马滚吧!”他朝庄稼人的背后喊道。

院子里响起那庄稼人的马车轱辘的响声。

“听,他走了!”他咕哝说,“下回我就不饶他!”

(有删改)

【注】本篇小说节选自《猎人笔记》。《猎人笔记》是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问世的。这时正是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革命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时期,是俄国社会生活处在大转变的历史时期。屠格涅夫正是在俄国解放运动的深刻影响下创作了它。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孤狼”为标题,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人物,全文围绕着“我”这一次要人物来展开情节。

B.作者并未直接描写“我”的外貌特征,而是运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使“我”的形象在读者的心中慢慢地清晰起来了。

C.小说中庄稼人是社会底层弱势群体中的劳动者,“我”却想着办法要去解救他,体现了“我”对生活在底层人民的悲悯情怀。

D.孤狼称呼“我”为“老爷”,折射出“我”是一个有身份地位的人,(他)最后把庄稼人放走,孤狼也是因惧怕“我”,其实他内心是很不情愿的。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黑暗的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B.句子②中描写“雨下得倍加起劲了”,继续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也烘托了紧张的气氛。

C.句子③关于护林人屋子幽黑、低矮、空荡的描写,折射出孤狼在农奴制度压迫下,内心的黑暗与空荡。

D.句子④写天空越来越明净,林子也有点亮的情景,与前文“黑得什么也看不见”,形成了鲜明对照。

8.文章结尾说:“下回我就不饶他!”这句话体现出孤狼怎样的心理?(4分)

9.假设班级开展读书分享会,请你从小说主旨的角度来赏析屠格涅夫的《孤狼》,与同学们分享。(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甲)石碏谏宠州吁

公子州吁,嬖人①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②弗禁,庄姜恶之。石碏③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节选自《左传·隐公三年》)

【注】①嬖(bi)人:此指宠妾。②公:指卫庄公。③石碏(que):卫国大夫。

④厚:石碏的儿子石厚,卫臣。

(乙)石碏大义灭亲

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公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未及期,卫人来告乱。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公问于众仲①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②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节选自《左传·隐公四年》)

【注】①众仲:鲁国大夫。②阻兵:倚仗武力。

10.甲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将立A州吁B乃定C之矣D若犹未E也F阶之G为H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夫,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可译为“况且,再说”,与“且夫天地之间”中“且夫”用法和意思相同。

B.速祸,招来(招致)祸患,与《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速祸”意思相同。

C.济,在文中是“渡过(河流)”的意思,成语“同舟共济”中的“济”意思与此相同。

D.觐,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后也泛指拜见。文中指石建议州吁去朝见周天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所生的儿子,受到宠爱又喜欢武事。庄公不管束他,这为他后来为非作歹埋下了祸根。

B.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往,石碏子以禁止,但办不到。桓公即位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

C.鲁国大夫众仲认为公子州吁“阻兵而安忍”,他的这种行为必定导致众叛亲离、玩火自焚。

D.石厚向石碏请教稳定州吁国君地位的办法,石碏巧妙设计,借助陈国除掉了州吁和石厚。

13.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2)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14.请综合甲文和乙文的内容,简要概括石碏大义灭亲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春中①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②,荷锄觇③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④,惆怅远行客。

【注】①春中(zhong):即仲春,农历二月。②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③觇(chàn):探测、察看。④御:进用,饮、喝的意思。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和颔联,通过写鸟鸣、花开,农民修整桑枝、察看水路,描绘了一幅春意浓郁的田园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农事的热爱。

B.颈联描写燕子识旧巢,旧主人翻看新日历,暗示时光更替,表现了主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满心期盼。

C.尾联写:面对美好的田园春光,想到作客在外的人,他们无缘享受这一切,不由得为之惋惜和惆怅。

D、诗中人们在春天的感召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人们的精神面貌有如一片春意欣欣向荣,显得健康、饱满。

16.诗额联与杨万里《插秧歌》的首联“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都运用了恰切的动词描写农民劳作的场景,表现诗歌主旨。请分别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曾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有几回闻”对音乐给予高度评价,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也有类似语句:“ ,。”

(2)苏轼的《石钟山记》告诉我们,治学做事要有质疑和求实的精神,“ ,”是不可取的。

(3)马是将士忠实的朋友,陪伴将士出生入死,在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写到“战马”的句子,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流浪地球2》电影中,人类为了应对太阳危机,启动了“移山计划”。即给地球安装上万座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利用“烧石头”产生核聚变释放巨大的能量,推动地球开启“流浪之旅”。

A ?①简单来说,②核聚变反应是将两个原子核重新结合生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③因而产生巨大能量的过程。④这是太阳及其他恒星内部源源不断产生能量的方式。⑤我们所熟知的氩弹,⑥其爆炸过程也是一种核聚变反应,⑦只不过这种核聚变反应是不可控的。⑧因此,⑨人类始终有一个愿望: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来解决能源短缺。⑩目前可控核聚变已经是最前沿世界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

虽然目前我们并不需要行星发动机来推动地球流浪,但与之相关的科学装置B 。1984年,我国建成首座受控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之后又陆续建造了多座受控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2020年12月,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点;2022年10月19日,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又取得突破性进展——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

18.请在文中画横线的A、B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寒风在耳边呼啸。我只露着两只眼睛,尖利的风,刀子一样刮过眼角,面前白色连着白色。这时开始盘旋进山。近处的山坡上整整齐齐地种着一排排黄绿色的松树苗,远处的山头飘着蓝色的雾霭,山上黑森森白茫茫,白的是雪,黑的也许就是参天大树了。公路的厚雪被车轮碾压得光滑锃亮,像一条银带蜿蜒而上。

我们已经看不太清楚眼前的东西了,口罩里哈出的热气,使得眼圈四周布满了白霜,白霜像冰碴子一样磨着眼皮。我真害怕我的眼睛被冻僵,因为两只脚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了。我们像一个个白胡子“老爷爷”似的,互相看着好笑,却笑不动。因为,脸上的肌肉也被冻僵了。

汽车驶过一片河谷,两边的坡地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灌木。忽见一股清亮的山水,湍急地从上游冲下来,敲击着溪流两岸的薄冰,发出那么脆朗的叮咚声。岸边的水草都被白雪覆盖,水流便像是从雪中钻出来的,闪着蓝色的幽光……如此冰天雪地之中,怎么会有不冻的山泉?我们都睁大了眼睛,疑惑不解。

20.下列句子中的“那么”与文中加点的“那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准这么,不准那么,谁要是犯了,就要受到处罚。

B.如果你认为这么办是可行的,那么咱们赶紧去办吧

C.别看油菜花那么小,它们挤在一起,就是一派灿烂。

D.我虽然只见过他那么一两次,但对他的印象很深刻。

21.作为连词,“因为”后面一般不需要停顿,而文中画横线句中的“因为”后面使用了逗号。请分析这样处理的效果。(3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如此冰天雪地之中,竞会有不冻的山泉。”表达效果为什么不如原文好?(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门类繁多,传承至今,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作为青年人,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联系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激发其内在活力,这是时代的责任和使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具体事件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 B 【解析】 A.“ 到唐传奇才开始运用, 于文无据。C.“唐传奇中的空白点… … , 错, 原文为“那些空白点… … , ;“或许每一个读者都可以用自己的审美经验来填补这些空白, 表述不当,原文是说“ 每一个读者都可以用自己的审美经验来填补这些空白, 。D.“《昆仑奴》的·诗笔' 则赋予了小说更深沉的审美意蕴, 错。“赋予了小说更深沉的审美意蕴, 的不是“ 诗笔, ,而是“ 阅读接受过程中审美意象的再生成, 。

2. B 【解析】A. 原文是说“唐传奇小说突破六朝志人、志怪小说的拘囿,尽情显示了唐人的个性风度, ,并非说志人、志怪小说没有尽情显示六朝人的个性风度。C.“动物、精怪也常常成为诗人吟咏的对象, 错误,原文是说动物、精怪也以自我为吟咏对象,具有浪漫气息。D.“唐传奇中关于李舟、李牟善笛和听众为笛声所陶醉的描写有多篇, 错误,原文是说还有多篇类似这样善笛和听众为笛声所陶醉的描写。

3. C 【解析】“材料二整体呈现·总—分—总' 的论证结构, 错误,整体应为“总—分, 结构。

4. ①材料一所说的“诗笔, 侧重于论述唐传奇借鉴诗歌诗意创造中的虚实相生之法,使小说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②材料二所说的“ 诗笔, 侧重于论述唐人特定的艺术品质,呈现出他们浪漫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情调。(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5. ①作者运用“诗笔,从侧面烘托,从虚处着笔,写不同的人见到罗敷时的反应,从侧面写出罗敷的美貌。②化实为虚, 由虚人实, 留下空白,让读者通过想象去填充。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想象罗敷的美貌,不同的读者心目中的罗敷又各不相同。( 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有理, 亦可酌情给分)

6. D 【解析】“孤狼也是因惧怕·我' ,其实他内心是很不情愿的, 解读有误,最后孤狼把庄稼人放走也是因为他对庄稼人起了怜悯和同情之心。

7. C 【解析】“折射出孤狼在农奴制度压迫下, 内心的黑暗与空荡, 错误,小说在这里主要是表达护林人的居住条件十分恶劣。

8. ①孤狼作为一个护林人,对主人交代的任务是高度负责的,不会轻易地放走任何一个偷树者,这次应该算是特例,讲了这句话,折射出他对自己心理的

一种宽慰。②孤狼讲这句话,说明他的心里还是同情和怜悯庄稼人的, 因大家都是底层人,就饶他一回,但下不为例。(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 ①小说展示了底层庄稼人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农奴制下俄国农村的现状,以及对封建农奴制度进行揭露和反抗,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大力的批判。②小说表现出作者对人类苦难的深深同情、对下层人的怜悯之心,表现出他想竭尽全力来帮助那些底层人的精神品质。③小说的主要人物“孤狼, 身上折射出的人性光辉,体现出作者的人道主义关怀。(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0. B D F(涂黑三处及三处以下的,每涂对一处给 1 分,错处不扣分;涂黑超过三处不得分)

【解析】正确断句: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 阶之为祸。

11. C 【解析】济,在文中是“成功, 的意思。

12. B 【解析】“桓公即位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 ,表述错误, 应为“ 等到桓公即位, 石磺就告老退休, 。文中“乃老, 是指石磺告老退休,不是指桓公已经很老了。

13. (1)国君行事合乎道义、臣子受命执行,父亲慈爱、儿子孝顺, 哥哥友爱、弟弟恭敬: 这就叫做六顺。(“君义,“ 臣行, 各1 分,“所谓六顺也, 判断句1 分, 句意1 分)

(2)我听说用德行来使君民和睦协调,没听说过用战乱的。用战乱,就等于要理清丝绪却又使它更乱。(“ 以德,“ 以乱, 介词结构后置各 1 分,“ 治丝而梦之" 1 分,句意1 分)

14. ①石厚与为非作歹的州吁交往甚密,且不听劝阻。②州吁杀害了桓公,石磺对石厚为虎作怅的行为非常痛恨。③石磺忠诚重义,不得不除掉石厚。(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有理, 亦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甲)

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所生的儿子, 受到宠爱又喜欢武事。庄公不管束他,庄姜很讨厌他。石础劝谏庄公说:. 我听说爱自己的儿子,就用正确的礼仪规矩来教导,不让他走入邪道。骄傲、奢侈、淫欲、放荡,是走入邪道的缘由。这四者的出现, 是宠爱过多的缘故。( 如果)准备立州吁为太子, 那就定下来;如果没有决定立他为太子,这样做就会成为酿成祸乱的阶梯。受到宠爱而不骄傲,骄傲而能安心于地位的下降,地位下降而能无所怨恨,怨恨而能自我克制, 这样的人是很少的。再说卑贱的妨害高贵的,年幼的欺侮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人离间旧人,权势小的超越权势大的,邪恶破坏道义,这就叫做六逆。国君行事合乎道义、臣子受命执行,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哥哥友爱、弟弟恭敬:这就叫做六顺。离开顺的而去效法逆的,这就是招致祸害的原因。作为人君应该勉力去消除祸害, 现在却去招致祸害, 恐怕这样做不妥当吧9" 庄公没有听从石础的劝谏。石础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往, 石础禁止他( 与州吁交往) ,但办不到。桓公即位,石础就告老退休。

(乙)

鲁隐公四年春天,卫州吁杀害桓公自立为君。隐公与宋殇公会见,打算重叙在宿地会盟的友情。预定的日子还没到,卫国人来报告国内发生叛乱。夏天, 隐公与宋殇公在清地草草相会。

鲁隐公问众仲说:. 卫国的州吁会成功吗?众仲回答说:. 我听说用德行来使君民和睦协调, 没听说过用战乱的。用战乱,就等于要理清丝绪却又使它更乱。这个州吁,倚仗武力而安于残忍。倚仗武力就会失去民众,安于残忍就会没有亲信的人, 民众背叛, 亲信离去, 难以成功了。用兵就像用火一样; 不收敛控制,将会焚烧自己。州吁杀了他的国君, 又暴虐地使用他的民众,不致力于建立美好的德行,反而想通过战乱取得成功, 他一定不能免于祸害了。"

州吁没有能与百姓关系和睦协调,石厚向石础请教稳定州吁国君地位的办法。石础说: . 去朝见周天子就可以了。" 石厚问:. 怎样才能够去朝见9" 石础说:. 陈桓公正得到周天子的宠幸, 陈国与卫国正和睦,如去拜会陈桓公让他向天子请求, 一定能达到目的。" 石厚跟随州吁一起去陈国。石础派人告诉陈国说: . 卫国地方狭小,我年龄大了,不能做什么了。这两个人就是杀我国国君的人,敢向你们请求乘此机会设法除掉他们。" 陈国人把他们抓起来, 而请卫国派人到陈国来处置他们。九月,卫国派右宰丑到陈国去,在濮地杀了州吁,石础派他的家臣主管孺羊肩到陈国去杀了石厚。

君子说:. 石础,是个忠诚不贰的臣子, 憎恨州吁, 同时也连带把石厚杀了。·大义灭亲, ,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吧1"

15. B 【解析】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展望,而不是主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16. ①《插秧歌》首联以" 抛" " 接" " 拔" " 插" 这四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农户一家人各有分工、井然有序地抛秧接秧、拔秧插秧的繁忙劳动状态,(2 分) 表现出农民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或:表达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富于生活情趣。(1 分) ②《春中田园作》颔联以" 持" " 伐" " 荷" " 觇" 这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民手持斧头修整桑枝、扛着锄头察看泉水通路的劳作情景,为一年的农事劳作拉开序幕, (2 分)表现出人们对未来满怀憧憬(或:对美好的明天的追求) 。(1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7.(1)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3)示例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示例二: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示例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每句1 分)

18. A什么是核聚变反应呢

B是确实存在的

(每空2 分,意思对即可

19. ③句中的" 因而" 改为" 从而" ;⑨句中的" 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来解决能源短缺" 改为" 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⑩句中的" 最前沿世界" 改为" 世界最前沿" 。(每改对一处得2 分)

【解析】第③处语境" 核聚变反应是… … 原子核, 因而… … 的过程" 不合逻辑。第⑨处" 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来解决能源短缺" 成分残缺。第⑩处" 最前沿世界"语序不当。

20. C 【解析】该项与文中的" 那么" 是代词, 指示性质、状态、方式、程度等。A. 代词,泛指行为和动作, 常和" 这么" 配合使用。B. 连词,表示

顺着上文的语意, 申说应有的结果或作出判断。D. 放在数量词前,表示估计数目。

21. ①用逗号将" 因为" 和后面的理由隔开来, 强调了" 脸上的肌肉也被冻僵了" 。

②用逗号将" 因为" 和后面的理由隔开来, 形成短句,符合严重受冻对说话的影响。

(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22. ①原文" 怎么会" 表达疑问语气,表现出" 我们" 突然发现白雪覆盖下的水流的惊奇和疑问;改句的" 竟会" 表达肯定语气,强调的是白雪覆盖下出现水流的现象出人意料。②原文的疑问语气与下文" 我们都睁大了眼睛,疑惑不解" 语意连贯;改句的肯定语气不能与下文形成连贯的语意。(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材料一: (苏秦)游燕,岁余而后得见。说燕文侯曰:“燕地方二千余里,民虽不佃作 ..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无过燕者。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秦赵相毙,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且夫秦之攻燕也,逾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地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赵之攻燕也,发兴号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军于东垣矣。度呼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距国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是故愿大王与赵 从亲 ..,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文侯曰:“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 (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材料二: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苏秦曰:“且夫孝如 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餐 ..,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 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夫功哉?且失信行者,所以 ..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皆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 (节选自《战国策》)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臣为足下/使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 B.今臣为足下/使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 C.今臣为足下使/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 D.今臣为足下使/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佃作,是指从事农业、从事耕作。古文中与之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耕耘、稼穑、拽耙扶犁等。 B.从亲,即合纵相亲,指六国合纵结盟、共同抗秦的策略,与《屈原列传》中“齐与楚从亲”相同。 C.素餐,与汉语成语“尸位素餐”中“素餐”一致,其中“素”指“空,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 D.“所以自为也”中“所以”一词的理解与《兰亭集序》中“所以游目骋怀”中的“所以”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秦在游说燕文侯时,巧用假设和对比法清楚地分析了燕国当时面临的周边形势,并且最终凭借自己的一

2024届高三最新模拟语病题强化训练(一)(教师版)

2024届高三最新模拟语病题汇编(一)(教师版) 1.【2024届新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衡水金卷)】 《流浪地球2》电影中,人类为了应对太阳危机,启动了“移山计划”。即给地球安装上万座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利用“烧石头”产生核聚变释放巨大的能量,推动地球开启“流浪之旅”。 什么是核聚变反应呢?①简单来说,②核聚变反应是将两个原子核重新结合生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③因而产生巨大能量的过程。④这是太阳及其他恒星内部源源不断产生能量的方式。⑤我们所熟知的氩弹,⑥其爆炸过程也是一种核聚变反应,⑦只不过这种核聚变反应是不可控的。⑧因此,⑨人类始终有一个愿望: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来解决能源短缺。⑩目前可控核聚变已经是最前沿世界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1.③句中的“因而”改为“从而”;⑨句中的“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来解决能源短缺”改为“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⑩句中的“最前沿世界”改为“世界最前沿”。(每改对一处得2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第③处语境“核聚变反应是……原子核,因而……的过程”不合逻辑。第⑨处“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来解决能源短缺”成分残缺。第⑩处“最前沿世界”语序不当。 2.【广东2024届高三开学联考】 春天,天气渐暖,虫鸣鸟啭不绝于耳,给大自然带来了勃勃生机。假如春天忽然变得寂静,那么,是什么带走了那些动听的声音?可以肯定地说,滥用农药防治害虫难辞其咎。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①想要有效控制害虫的负面影响,②既需要治本更需要治标。因此,③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④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⑤已成为控制害虫侵害的长期有效措施。其中,对作物进行轮作,推行可持续的绿色农业,避免长期的单一植被组成,是从源头减少害虫大规模爆发的重要途径。另外,保护害虫天敌的生存环境,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禁止捕杀野生鸟类,⑥增加害虫天敌数量,⑦帮助维持生态平衡,⑧可以起到很好的害虫防控作用,⑨也可以避免农药的过度滥用和环境污染。 文中第二段带序号的小分句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 分) 2 ②修改: 既需要治标更需要治本。④修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⑨修改:也可以避免农药的过度使用和环境污染。(每改对一处给 2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②不合逻辑,应将“治本”与“治标”调换位置。④搭配不当,应将“达到”[解析]改为“实现”。 ⑨成分赘余,可将“过度”去掉,也可将“滥用”改为“使用”。 03【湖北省“宜荆荆恩”2024届高三起点考试】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精神,如果正确理解,我们就不能说它完全是入世的,也不能说它完全是出世的。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最新名校模考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名校模考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广州日报讯,斜视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达3%〜5%。其中,①,约占斜视患者的一半。记者从近日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举行的“2022年中山眼科斜视与儿童视光论坛”上获悉,间歇性外斜视多发于儿童时期。一般情况下,家长要在短时间内辨认孩子是否患有间歇性外斜视,可以观察孩子有无这个细节:在太阳照射下,习惯性地眯起一只眼睛,②。这时候,家长就应考虑找眼科医生寻求帮助了。 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专家表示,在斜视患者中,大约有一半的人是不需要做手术的。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对每位患者需要观察,并把斜视对其外观、视觉和心理等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因此能判断哪种治疗方式更合适。 研究显示,手术治疗在孩子七岁前进行比较好,但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何时治疗,③。治疗不当反而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由于间歇性斜视的发展较为缓慢,如果尝试非手术治疗半年后效果不理想,再进行手术,对患者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因此对于手术治疗,医生都会采取慎重的态度。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医生对每位患者需要观察,并把斜视对其外观、视觉和心理等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判断哪种治疗方式更合适。 B.医生需要对每位患者观察,并把斜视对其外观、视觉和心理等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因此能判断哪种治疗方式更合适。 C.医生应该对每位患者认真观察,并把斜视对其外观、视觉和心理等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故能判断哪种治疗方式更合适。 D.医生需要对每位患者观察,并把斜视对其外观、视觉和心理等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判断哪种治疗方式更合适。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二、(江苏省四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都知道,情绪不只有积极的,它也包括沮丧、愤怒、羞愧等一系列负面的。所谓存在即合理,你们有没有想过负面情绪存在的价值呢? ①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②要求参与者先通过阅读某个人犯错的故事,③然后让实验员给参与者展示一些人的照片,④照片上的人有脸红的和不脸红的。⑤根据实验结果显示,⑥即使这些人所犯的错误都一样,⑦参与者表示对脸红的人好感度更大。⑧大家不妨回忆一下,⑨当一个人冒犯了你但之后向你承认错误时,⑩你是不是对脸红的人更不愿意继续为难他呢? 内疚和羞耻有很多重合之处,当你没有达到期望或者做了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后,你可能会感到内疚和羞耻。但是,和羞耻相比,(1)。当我们做错事情伤害到他人时,内疚的情绪更像是一种自我惩罚,促使我们去积极地改正错误,修复关系。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而(2),认为自己是个“坏人”,认为自己毫无价值。这样的消极情绪并不会促使我们去改正错误,修复关

河北衡水市2024届新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衡水市2024届新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虚与实,既是一个哲学宇宙观问题,又是一种艺术实践的尺度。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以虚为虚,就会陷入纯粹的虚无主义;以实为实,就会机械僵化,全无生气;唯有化实为虚,才能产生无穷的意味。虚实相生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这种“诗笔”移植到唐传奇的写作中,首要的贡献就是创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唐传奇在塑造人物时,通常是截取人物的几个重要生活片断,而把另外一些内容、事件省略,留下大量空白,让读者通过想象自己去填充。化实为虚,由虚入实。如沈既济《任氏传》描写任氏,仅有“容色姝丽”四字正面叙写任氏之美,并无具体的描摹刻画,但其美貌却如在目前,原因就在于作者全从侧面烘托,从虚处着笔,写郑六一见钟情、不能自己,“见之惊悦,策其驴,忽先之,忽后之,将挑而未敢”。更为精彩的是,韦崟派遣家僮秘密察看之后两人的一段对话,先问之“容若何”,家僮答之“奇怪也!天下未尝见之矣”。简单的一问一答,任氏的绝美之姿已经跃然纸上。接着又不厌其烦地拿出其他佳丽进行对比,特别是吴王之第六女,“秾艳如神仙,中表素推第一”,但即便如此美貌,与任氏比起来,仍“非其伦也”。所有这些铺叙,没有一处正面描摹,全从虚处落笔,由虚入实,这正是诗歌意象创造中的虚实相生之法。 再比如裴铏的《昆仑奴》,虽然磨勒是小说的主人公,但是读者读完全篇,对其所知仍然甚少,他究竟从哪里来,如何具有这样超常的本领,最后又怎样生活等等,这些问题小说中都没有交代,但人物的形象却因此而具有了巨大的张力,那些空白点召唤着读者的参与,每一个读者都可以用自己的审美经验来填补这些空白,而正是阅读接受过程中审美意象的再生成,赋予了小说更深沉的审美意蕴。像《柳毅传》《莺莺传》《无双传》《虬髯客传》等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都充分运用了虚实相生之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摘编自韩伟《唐传奇中的诗意笔法》)

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语文试卷(全国版通用)(解析版)

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全国版通用)(解析版)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隋文帝即位之后,实行“偃武修文”政策,废除了士族赖以维系的选举工具平计察举制,解决了士族累世公卿、武断乡曲的严重社会问题,为成就唐代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奠定了后世王朝选官的基本格局,在中国选举制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打破出身观念。一是不论门第出身。针对察举制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士族子弟坐至公卿、累代为官,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科举制打破了门第观念,允许士人“怀牒自进”,不辨士庶。唐代科举考试旨在选拔英彦,“士无华腴寒素”之辨,无论“流品之人”还是“寒贱之子”,都可以自由报考,使“朝为匹夫,暮为卿相”成为现实。丈夫读书便是“随身宝”的观念深入人心,诸如李义府、郭正一、张九龄、韩愈等宰相、文宗均起自寒素,以进士及第改变命运。二是不辨行业出身。唐初科举考试限制浊吏、商贾子弟应举,但中晚唐的这种限制逐渐被打破。唐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寒素子弟立志读书、登科入仕、跻身新贵、改变门庭的最有效途径,就连士族子弟也不得不“勉强随计”,参与科举竞争,以保持门第的不衰。三是不论地域出身。唐代科举考试充分考虑大一统王朝疆域广大、各地文化水平差距的问题,按照诸府州文化程度、人口数量等因素分配各府州的解额,以照顾边远、落后地区的举子取得应试资格,笼络天下英才智子。

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数据正在成为组织的财富和创新的基础,大数据在催生一个更加智能的社会。那么,又该如何理解我们正在迈进的这个智能型社会呢? ②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是信息、知识还是智能,在我们这个时代,都是以数据为载体存在的。信息是知识的来源,知识是智能的基础,当电脑、网络能够利用某种知识作出自动判别,采取行动为人类服务的时候,机器智能就产生了,这些过程都依赖数据分析。 ③目前,人类记录周围世界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过去,我们是决定记录什么;现在及将来,我们要进入决定不记录什么的时代。数据分析的能力不断增强,这将加快我们迈向智能时代的步伐。智能时代的特点,是无处不在的计算机和网络将像有智商的人一样为人类工作和服务。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工作将被计算机或者机器人代替。环环相扣,齿齿吻合,日常管理通过数据更加优化,各种任务、合作可以无缝对接,社会运行的成本可大幅降低。 ④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生了大批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也为教育现代化带来更多可能性。中央领导人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

河北省衡水市2024届高三年级12月份大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 届高三年级12 月份大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尊敬的俞老师①: 我是《命运之上》的作者刘大铭,很荣幸,也很开心以这样的方式与您建立联系。首先,请允许我简要向您介绍一下自己。 相对于大多数人,我的情况很特殊,也很罕见。我用两个标签描述自己:病人,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作为病人,我于1994年出生在甘肃省兰州市,一个月大时,因左肩骨裂,被确诊为成骨不全症。这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导致的、发病率在1/80 000 ~1/120 000 的骨骼系统罕见病。患者骨质相较于常人会异常脆弱,世界范围内无根治办法。因此,我在18岁前经历了9次骨折,11 次手术。装在我体内的各式螺钉和钢板,也让我成为了现实中的“钢铁侠”。 作为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我在过去十年,主要完成了四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2011年,我被国内最权威的外科专家判定生命不会超过三年。事后,我瞒着父母,独自翻译了从小到大的所有病例,撰写了求救信及手术可行性方案,发给全世界最知名的医院和医生。2012年,我在意大利接受了十个半小时的脊椎重建手术,手术的难度、风险、效果,均创下欧洲纪录,我也战胜权威,重获新生。 第二,2013 年,我出版了自传体小说《命运之上》,成为人民出版社建社以来最年轻的签约作者。2014年,我作为全国自强模范,受到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截至2021年,该书全国发行67000 册,两次获得当当传记榜头名。创作这本书时,我刚刚接受完脊椎手术,高二在读。为缓解腰部压力,兼顾学业,我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戴着保护腰椎的护具,用双臂支撑身体,枕头放在胸口处当作靠垫,用八个月的时间,趴着写完了17.5万字。通过比较谁更不幸、谁更惨获得信心,这听起来很奇怪,却让我第一次感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不仅只是挑战和奋斗,也是成全。 第三,2016 年,我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专业录取,之后完成学业,成为中国首位坐在轮椅上在世界五十强大学取得学士学位的留学生。毕业时大家问我有什么感想,我回答道:“I am the first, but I won't be the last.”(我是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第四,2019年,我回到北京创业,致力于“用内容创造价值”,同时成为中关村首位坐在轮椅上的留学生创业者。2021年,我受聘为宁夏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在抗争和奋斗的过程中,我形成了“做好自己,成全他人”的价值观。我认为做好自己,是一个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因此,无论吃了多少苦,任何一种与他人无关的苦,都应当不以为意地接受并克服;成全他人,是一个人应该做、但很难做到的事,因此,无论享了多少福,与他人幸福无关的幸福,都应当默不作声地感恩和祝福。 其次,向俞老师简要汇报我目前在做的事情。 根据中国残联统计,目前我国已完成注册的残障人士,超8500 万,而英国的总人口,不过6600万。作为一名残障人士,我认为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为,是否能够有效提升残障同胞们的教育和收入水平。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 语文试卷(附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戏剧具有虚构的故事性,具有需要多人参与的社会性,具有以特定形态来表达情感、促进人类深入思考的艺术性。戏剧的这三个特点不仅能够帮助儿童在成长中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也能促进儿童语言信息社交能力的发展,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儿童要认同传统文化,首先需要理解文化,只有深刻理解民族文化,才有可能实现文化认同。中华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民族等多种文化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制度、习俗和行为中,更深藏在思想观念、心理意识等精神世界中。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戏剧天性,喜欢在模仿、幻想中编出各种故事,自己假装扮演着各种故事角色。因此,儿童戏剧以游戏为载体,让儿童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和具有故事性的情节表演,自然而然地实现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促使他们树立文化自信,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基于传统文化素养主题的儿童戏剧教育作用的发挥,需要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学校要营造儿童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根据游戏活动的特点,从儿童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以游戏为载体,为儿童提供交流的主题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学校要以儿童喜爱的童话剧、神话剧、自由剧等形式为载体,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儿童在戏剧空间里体验不同角色,感悟戏剧故事情节带来的丰富情感,满足儿童对成人世界的向往,引导儿童练习和掌握对话交流的技巧,让儿童戏剧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课程。家长要支持儿童戏剧教育活动,将业余时间带儿童去剧院欣赏儿童戏剧作为必不可少的亲子活动;在观看儿童戏剧时,家长要转变思路,特别是要与儿童交流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感悟和理解,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感恩、家国情怀等,从儿童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来体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家长要帮助儿童积极参与学校的儿童戏剧策划和表演活动,这不仅能激发儿童了解戏剧的兴趣,还能让儿童感受到戏剧演员所表演的不是古代故事中的人物,而是现实生活的世界。当然,儿童戏剧教育不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利用儿童戏剧的自身魅力,唤醒儿童的生命价值,引导儿童发挥主动创造力,激活儿童内在的发展动力。因此,社会各界要为儿童参与戏剧演出提供支持和帮助,要认识到他们参与社会的重要方式就是在戏剧演出中以逼真的心态体会角色的真实感受;全社会要积极利用各种节日庆祝活动和社区资源,鼓励儿童戏剧选择传统文化这一主题,促使儿童戏剧表演走进社区,让儿童发展受到社会关注,赢得更多掌声,最终形成良好的正确导向。总之,培养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传承。借助儿童戏剧教育优势,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塑造儿童道德品质和良好人格,促进儿童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吴婧《传统文化素养主题下的儿童戏剧教育论析》)材料二: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国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除《红楼梦》外,尚有《三国演义》《水许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为什么《红楼梦》又独独高居于其他名著之上而被推崇为最伟大、艺术成就最高的巨著呢? 在《红楼梦》之前,我国的长篇小说,总是在述说前人的故事,或取材于史书,或据传说演绎,即便有取自当代社会的,也多为奇闻轶事之类,仍属不相干者在说他人的故事。所以小说是小说,作者是作者,读者、评论者也只看小说写得如何,却没有人去关心小说的作者,因为谁都知道那些作者,不论是罗贯中、施耐庵或吴承恩,都与诸葛亮、宋江、孙悟空等拉不上任何关系。所以,当时人索隐《红楼梦》写的是谁的故事时,总从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纳兰明珠与纳兰性德、张侯家事或康熙间的一批名人名臣的事去比附,再也想不到作者在取材上会有全然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思路,开始用现实题材进行创作。 《红楼梦》一反从前只取古人或他人故事来编写小说的旧方法,它是在作者亲见亲闻、亲身经历和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切的生活素材基础上创作的。但《红楼梦》写的不是一家一事一人,它不是自传体小说,也不是小说化了的曹氏一门的兴衰史,虽则在小说中毫无疑问地融入了大量作者自身见闻、经历和自己家庭荣枯变化的种种可供其创作构思的素材。只是作者搜罗并加以提炼的素材的来源和范围都要更广泛得多,其目光和思想,更是从几个家庭扩展到整个现实社会和人生, 《红楼梦》一出来,传统的写人的手法都打破了,不再是好人都好,坏人都坏了。作者如实描写,从无讳饰;因而,每个人物形象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这一看法,是鲁迅先生首先提出来的。 诸葛亮在小说中是一个十足理想化的甚至神化了的人物,成了智慧的化身,你很难从他身上找出什么缺点来;高俅先是流氓无赖,后成奸邪权臣,你也找不到他还有哪一点可以肯定的,除了踢得一脚好球;倒是神话人物孙悟空、猪八戒还复杂一点。贾宝玉、林黛玉、贾探春、史湘云、晴雯,都非十全十美;贾琏、薛蟠、贾雨村,也并未写成十足的坏蛋。至于像王熙凤那样的人物,更不能简单化地将她归之于好人或坏人之列。所以,用“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文艺理论去套《红楼梦》,是完全行不通的。 《红楼梦》综合体现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小说的主体文字是白话,但又吸纳了文言文及其他多种文体表现之所长。小说中写入了大量的诗、词、曲、辞赋、歌谣、联额、灯谜、酒令……做到了真正的“文备众体”,且又都让它们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拟写小说人物所吟咏的诗词作品,能"按头制帽",做到诗如其人,——适合不同人物各自的个性、修养、特点。同样是咏白海棠,林黛玉的纯洁高傲、孤独伤感,薛宝钗的朴素淡雅、矜持内敛,各有自己的特点,互不相犯,这一点尤为难得。还有些就诗歌本身看,写得或平庸、或幼稚、或笨拙、或粗俗,但从模拟对象来说,却又是惟妙惟肖、极其传神的作品,又可看出作者在小说创作上坚持“追踪蹑迹”地忠实摹写生活的美学理想。 《红楼梦》写到的东西太多了。诸如建筑、园林、服饰、器用、饮食、医药、礼仪典制、岁时习俗、哲理宗教、音乐美术、戏曲游艺……无不头头是道,都有极其精彩的描述。故小说曾被比作"百科全书"。 (摘编自蔡义江《红楼六家谈》) 材料二: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综合检测语文试题

2023-2024年高三年级综合检测试题8.19日 语文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德行:颜渊,闵子骞。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 ..,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节选自《论语·先进》《论语·子路》)材料二: 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鲁君忧也。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子贡南见吴王,谓吴王曰:“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且夫救鲁,显名也,而伐齐,大利也。义在存亡鲁,勇在害强齐而威申晋邦者,则王者不疑也。”吴王曰:“子待吾伐越而还。”子贡曰:“不可。君以伐越而还,即齐也亦私鲁矣。且大吴畏小越,如此,臣请东见越王,使之出锐师以从下吏,是君实空越,而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悦,乃行子贡。子贡东见越王,越王问曰:“此乃僻.陋之邦,大夫乃至于此?”子贡曰: “今夫吴王有伐齐之志,君无惜重器,以喜其心,毋恶卑辞 ..,以尊其礼,则伐齐必矣。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其骑士锐兵弊乎齐,重器羽旄尽乎晋,则君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悦。吴王果兴九郡之兵,而与齐大战于艾陵,大败齐师,陈兵不归,果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僇其相。故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是也。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1.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3分)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四方,文中指四方诸侯之国,与成语“四方之志”的“四方”意思不相同。 B. 存,指保存,与《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字意思相同。 C. 僻指地处偏远,与《琵琶行》中“浔阳地僻无音乐”的“僻”字意思相同。 D. 卑辞指谦卑的言辞,“卑”与《送东阳马生序》中“非天质之卑”的“卑”字意思不相

2024届河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1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届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摸底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形象地展现了宋人书写、品茶的悠闲生活。 (2)古代诗人常借梦突破时空界限,从心所欲,绽放诗情,如李白的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 句就写了他进入梦境,开启月下神游的情形,“,” (3)小刚画了一幅山水画,想在上面题写诗文表现祖国河山的壮丽。老师告诉他:“我们学过的相关诗文很多,比如‘,’就很好。’ 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1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现陶渊明归心似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女子“不见复关,泣涕涟涟”,《静女》中表现男子同样焦虑急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衣”指铠甲,也借指战士。在古诗词中,透过“铁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古来征战之苦,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答司马谏议书》中,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的指责,王安石指出新法是以“______”为依据的,是以“______”为目的的,这样的“事”是绝不会“生事扰民”的。 (2)黄庭坚的《登快阁》中,描写诗人初登快阁,饱览胜景,展现诗人胸襟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鸡”作为一种家禽,不仅常常出现在画家的笔下,还随着诗人的志趣出现在古诗里。这样的句子有很多,比如“______”和“______”。 河北省沧州市三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石钟山记》中记载,李渤亲访遗踪,自认为已知晓石钟山得名由来,但苏轼却发出质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何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 (2)黄庭坚《登快阁》中既描绘出诗人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又写出诗人胸襟怀抱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北省衡水市联考卷2024届高三年级热身训练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衡水市联考卷2024届高三年级热身训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AI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谓是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在这种背景下,国内也诞生了众多AI科技公司,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这颗星球上_______________的展开。 ( )。例如最近较为火爆的换脸技术产生的数据安全问题、大数据产生的“杀熟”问题、自动驾驶的安全责任问题、人脸识别产生的隐私问题等。 在具体的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上能否进行道德风险评估,让人们对其可能引起的道德风险有个准确的把握,是防范人工智能道德风险的无出其右的措施。人工智能的设计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种状态,从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到人工智能产品都应该规范与_______,才能保障人工智能发展不损害人类利益,不伤害人类。人工智能在设计、开发之初就应该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综上所述,智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但安全问题_________都威胁着人类的生活,而其中人工智能技术使技术安全性及隐私保护等各方面的问题变得更加重要且紧迫,因此需要内化技术设计、决策主体的责任意识;并且完善技术设计制度,并促成各类技术主体之间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_________人工智能道德风险,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热火朝天制约无时无刻规避 B.如火如荼制约无时无刻回避 C.热火朝天约束时时刻刻回避 D.如火如荼约束时时刻刻规避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安全与公平等方面的问题。 B.然而,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安全与公平等方面的问题。 C.因而,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安全与公平等方面的问题。 D.因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安全与公平等方面的问题。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具体的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上进行道德风险评估,让人们对其可能引起的道德风险有个准确的把握,是防护人工

衡水金卷2024 届高三年级11 月份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衡水金卷2024 届高三年级11 月份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单集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网络微短剧,是一种新兴的视听艺术形态,当前正处在从粗放式发展的高产量阶段迈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因其具有内容新颖、节奏快、成本低等特点,视频平台纷纷入局,不断为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加码。某研究报告显示,重点网络微短剧2021 年上线量为58部,2022 年则增长至172 部。全面认知和科学把握其内在的创作特点,是推动网络微短剧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 网络微短剧结合了网络短视频与网络剧的典型属性,既需要满足观众对于小体量叙事的要求,也需要呈现出富有吸引力的剧情。好的网络微短剧需要挖掘出网络用户观剧时的心理需求,兼具审美与情感的满足。 短视频的发展依托于受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全新的媒介技术手段。网络微短剧是短视频向高阶的进阶,既符合大众填补碎片化时间的需求,也借助影视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解决部分短视频内容低俗化、节奏拖沓等问题,满足网络用户的视听新需求。同时,网络用户从网络微短剧中获得了一种期望的“替代性满足”。网络微短剧经常呈现出戏剧冲突集中、情感输出直接等鲜明特点,大多情节起伏落差大、振幅强,同时情节间隙小、反转多,动作连接紧密。网络用户从传统影视剧循序渐进、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中走出,在快速的开局、单刀直入的情节、不断迭起的高潮、直白的台词中迅速获得情感上的认同。 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发扬短小的叙事优势,依托网络用户需要“留白”空间的需求。在保证叙事主干逻辑清晰度的基础上,留给网络用户适当的想象空间,既符合网络微短剧快节奏、精简叙事的典型风格,也满足了网络用户观看作品时沉浸式、参与式的心理需求。网络用户在观剧时置身其中,可与剧情进行互动,投入自身感受和认知,完成对艺术的二次创作,实现自我求解。 网络微短剧的高情节强度决定了其快节奏的叙事方式,从而产生与之相匹配的叙事视角。在故事开篇就将观众带入一个全知视角,让观众更快地进入故事,并沉浸在剧中人物的视角之中,在不同角色的反复切换中增强自身代入感,在多变的情节和高频的反转中感受剧情行进的紧张感。好的网络微短剧更加考验摄影师与剪辑师的专业能力,拍摄视角的逼真度、全面性,以及对交叉、对比、闪回蒙太奇的合理运用,都是提升网络微短剧叙事能力的关键。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及答案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及答案语文试题 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素养提升模拟一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与建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仅因为建筑和文学在美学上有许多相通之处,还因为建筑往往是文学家观察与描写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展现情节与铺陈故事的场景和空间。 在中国文学中建筑是文学家抒发感情的载体,历史上有无数脍炙人口的描写亭台楼阁的诗文和辞赋。古人在建造建筑的同时,也建起了建筑文学宝库。历代文学都留下了许多生动地描写建筑的篇章,有关古建筑的文献有诗词、曲赋、游记、题记等。这些文学作品无论是在文学的体裁、题材、手法或是风格和意境上,都丰富多彩,不仅在艺术水平上,而且在建筑论述上也有很大的成就。 《诗经》有许多关于建筑的篇章,《诗·小雅》有一篇歌颂周王宫室落成的诗《斯干》,诗中写道:“如跂斯翼,如矢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意思是说宫室建筑的势态好像人抬起脚跟望远那样高峻,又有的像箭羽那样周正挺括,屋顶四角如飞鸟展翅,像鸟那祥飞翔。这些描写已成为人们认识远古时期中国建筑形式的原型。

有许多可以列入建筑专业文献的文学作品,但凡楼堂、宫室、馆阁、亭台等建筑完工,多有碑铭、题记、诗词或辞赋记载,后代的文人墨客赞颂或追思的作品也会流传下来。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散文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都是千古绝唱。北京人民大会堂大报告厅顶棚的设计就受到《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启发。 《红楼梦》可以称之为“建筑文学”,一种根据建筑演绎的文学,而同时也呈现了一种“文学建筑”,文学生成的建筑。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和荣国府、宁国府的描述,激起了多少文人墨客和建筑师的遐想,他们努力从书中去寻找被历史淹没了的建筑,并试图去重建作者虚构的“大观园”。《红楼梦》塑造了一个综合了南方和北方园林与建筑特点的大观园,用文学艺术语言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理论、园林艺术、造园手法等。小说《红楼梦》将建筑融入文学作品之中,描写建筑空间的变化,书中涉及的建筑及景物有82处,建筑及建筑空间、构件、家具等共155种,门30余种。 (摘编自《文汇报·这部浪漫小说启发了凡尔赛宫的园林设计》郑时龄,有删改) 材料二: 余志成(《文学报》记者):人类能够流传千百年的智慧之花,应该非文学与建筑莫属了!但要系统探究起来,似乎又很不简单。那么,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建筑?文学与建筑的内在联系又表现在哪里? 赵丽宏(著名作家):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智慧高度的两个标识:一是文学,二是建筑。文学展现了一个时期或几代人的生活与内心情感;而建筑则是一门综合艺术,其精美能成为时代的里程碑。文学和建筑,是人类的智慧之花。余志成:赵老师,记得你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我向往的城市之美》,你认为的魅力城市其建筑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呢?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模拟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模拟卷 语文试题 (《乡土中国》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有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2024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公交车司机是众多公共服务岗位之一,他们的心理健康、驾驶技术与应急技能,直接关系着整车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这个移动的公共空间里,乘客与司机本是“安全共同体”,保证公交车司机安全,才会有公交车上的公共安全近年来,公共交通中的暴力之气一再出现,暴力行为屡屡上演,为树立“公交车司机不可侵犯”的社会共识,可以考虑将“妨碍公交车司机”的行为入罪,用法律的刚性条文保证驾驶员安全。无论是在行驶的车辆上殴打司机,还是抢夺方向盘、拔车钥匙,都可能导致车辆失控,引发群死群伤的重大交通事故在呼吁文明乘车、呼吁见义勇为的同时,只有将殴打公交司机的违法成本提高了,才能真正保障行车安全,防止一车乘客成为一些人不理智行为的牺牲品。 (摘编自2019年1月3日法制网) 材料二: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行业标准《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专用安全设施技术要求》,该标准将于2019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为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运行安全保障工作,交通运输部组织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多次召开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邀请行政管理部门、专家学者、运营企业、制造厂商及协会组织等进行了反复论证,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员隔离设施的技术要求 标准规定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设置的主要原则有:不应影响驾驶员安全视线,不应影响乘客及驾驶员的应急撤离;不应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操作和座位调节;不应影响驾驶员观测右侧前乘客门区域及后视镜、刷卡机、投币机等其中,标准规定“侧围上沿最低点距乘客区通道地板高度不小于1600tntn”的要求,主要依据《中国成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