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病患病风险评估详解

慢性病患病风险评估详解

(实)第二章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74

单选题 1. (A)也称为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在美国被视为一种增进健康意识及促进行为改变的工具,常作为规划卫生教育课程或是订立健康促进计划目标的基础。 A.健康风险评估 B.健康指数评估 C.健康系数评估 D.健康标准评估 2. ( D )是一种以大量基础的流行病学数据与个人数据比较以推估个人患病或死亡风险的运算过程。 A.健康标准评估 B.健康意识评估 C.健康系数评估 D.健康风险评估 3. 健康风险评估也称为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在美国被视为一种增进(D)及促进()的工具,常作为规划卫生教育课程或是订立健康促进计划目标的基础。 A.健康意识、健康行为 B.健康指数、健康改变 C.健康行为、行为改变 D.健康意识、行为改变 4. 健康风险评估是一种以大量基础的流行病学数据与个人数据比较以推估个人患病或死亡风险的(C)过程。 A.分析 B.计算 C.运算 D.运作 5. 预防慢性病的最好方法是(C),减少导致这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A.吸烟 B.缺乏体力活动 C.改善生活方式 D.喝酒 6. 健康危险因素中包括生理参数,以下(B)不是生理参数的表述。 A.体型测量 B.身体运动不足 C.血脂紊乱 D.超重 7. 健康危险因素按是否可以纠正,分为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下列(D)不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A.家族遗传史 B.老龄化 C.性别 D.腰围超标 8. 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的常用指标(B)。 A.HRA B.BMI C.HDL D.VLDL 9. 中国人肥胖控制指南中设定的男、女性超重标准为(A)。 A.≥24 B.>24 C.≤24 D.<24 10. 通常,血压以(B)表示,分子为收缩压,分母为舒张压。 A.系数 B.分数 C.指数 D.概率 11. 血压以分数表示,分子为(A),分母为()。 A.收缩压、舒张压 B.舒张压、收缩压 C.收缩压、静脉压 D.静脉压、舒张压 12. 下列关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表述,正确的是(C)。 A.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超过80mmHg,就可以诊断高血压。 B.收缩压超过120mmHg,或舒张压超过90mmHg,就可以诊断高血压。 C.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超过90mmHg,就可以诊断高血压。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概念模型和评估模型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概念模型和评估模型 叶志勇 摘要:本文阐述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概念模型和评估模型,旨在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使风险评估的过程和结果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从而提高风险评估的质量和效果。风险的概念模型指出,风险由起源、方式、途径、受体和后果五个方面构成,分别是威胁源、威胁行为、脆弱性、资产和影响。风险的评估模型要求,首先评估构成风险的五个方面,即威胁源的动机、威胁行为的能力、脆弱性的被利用性、资产的价值和影响的程度,然后综合这五方面的评估结果,最后得出风险的级别。 关键词:安全风险、安全事件、风险评估、威胁、脆弱性、资产、信息、信息系统。 一个机构要利用其拥有的资产来完成其使命。因此,资产的安全是关系到该机构能否完成其使命的大事。在信息时代,信息成为第一战略资源,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资产包括信息自身和信息系统。本文提到的资产可以泛指各种形态的资产,但主要针对信息资产及其相关资产。 资产与风险是天生的一对矛盾,资产价值越高,面临的风险就越大。风险管理就是要缓解这一对矛盾,将风险降低的可接受的程度,达到保护资产的目的,最终保障机构能够顺利完成其使命。风险管理包括三个过程:风险评估、风险减缓和评价与评估。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本文对风险的概念模型和评估模型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使风险评估的过程和结果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从而提高风险评估的质量和效果。 一、风险的概念模型 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是一种潜在的、负面的东西,处于未发生的状态。与之相对应,安全事件(以下简称事件)是一种显在的、负面的东西,处于已发生的状态。风险是事件产生的前提,事件是在一定条件下由风险演变而来的。图1给出了风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图1 风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风险的构成包括五个方面:起源、方式、途径、受体和后果。它们的相互关系可表述为:风险的一个或多个起源,采用一种或多种方式,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侵害一个或多个受体,造成不良后果。它们各自的内涵解释如下: ? 风险的起源是威胁的发起方,叫做威胁源。 ? 风险的方式是威胁源实施威胁所采取的手段,叫做威胁行为。 ? 风险的途径是威胁源实施威胁所利用的薄弱环节,叫做脆弱性或漏洞。 ? 风险的受体是威胁的承受方,即资产。 ? 风险的后果是威胁源实施威胁所造成的损失,叫做影响。 图2描绘了风险的概念模型,可表述为:威胁源利用脆弱性,对资产实施威胁行为,造成影响。其中的虚线表示威胁行为和影响是潜在的,虽处于未发生状态,但具有发生的可能性。 潜在 (未发生状态) 显在 (已发生状态)

健康风险评估系统

健康风险评估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而我对健康管理的理解,其中的内涵可以用14个字表达,那就是健康的教育、调查、体检、分析、评估、干预、指导。健康体检只是这个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健康体检的数据是评价机体状况、疾病预测、生命质量水平的基本条件之一。它只是健康管理中信息采集的重要环节,他与健康管理既有关系又有区别,可称之为“健康管理大家庭”中的一分子。 一、健康管理----健康金钥匙

三、健康管理----评估指导书 健康管理在中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健康管理的范畴还是基本上停留在疾病管理方面,而健康管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在国内一直缺少一个防患于未然的健康管理体系,即找出隐藏在人群中可能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加以预防和解决。我在从事健康管理几年来,一直处于摸索运营模式及医疗文件研发的阶段,具体到一份“健康评估报告”、一份“健康信息采集表”、一份“个性化体检项目设计”的模版编制,逐步各种健康管理文件的模块成型。在实际应用中,市场需求量很大,回访中客户反映良好。具体操作细节,供各位同仁参考: 1、建立专业化的团队:具有一支专业化的科研队伍,要求医疗、营养、运动、心理、护理、 文学等多学科人才的汇集。 2、基本信息数据汇总:从多学科入手研发基本信息数据汇总,对影响健康因素的重要指标 逐条解释指导,提供相应的健康标准指标及指导。 3、仔细阅读每份体检报告,(体检病历中的每一个关键数据与疾病的关系、与健康危险因 素的关系、与疾病并发症的关系、与疾病遗传及预后的关系)重点分析四大关系,以重点为突破点和切入点做相应的干预与指导。 4、综合评价:针对每个客户存在的潜在疾病危险因素,指出危险的程度,危险的趋势,危 险的代价,危险的警示。 5、综合评价:膳食结构、膳食行为、膳食搭配是否合理,运动方式、频率、持续时间等。 6、干预指导:主要针对体检报告明确的疾病及个人生活方式进行个性化疾病、保健、护理、 饮食、运动、心理全方位的指导。本章节是评估报告的核心。

健康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

健康风险评估体系 的建立

健康风险评估(health risk appraisal, HRA)是一种方法或工具,用于描述和评估某一个体未来发生某种特定疾病或因为某种特定疾病导致死亡的可能性。这种分析过程目的在于估计特定时间发生的可能性,而不在于做出明确的诊断。健康风险评估师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和/或死亡危险型的量化评估。包括健康状态、未来患病/或死亡危险、量化评估3个关键词。 目录 健康风险评估的历史 健康风险评估的原理与技术 1. (一)问卷 2. (二)风险的计算 3. (三)评估报告 健康风险评估的种类与方法 1. (一)一般健康风险评估 2. (二)疾病风险评估 3. (三)疾病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策略 健康风险评估的历史 健康风险评估的原理与技术 1. (一)问卷

2. (二)风险的计算 3. (三)评估报告 健康风险评估的种类与方法 1. (一)一般健康风险评估 2. (二)疾病风险评估 3. (三)疾病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策略 展开 健康风险评估的种类与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健康风险评估可进行多种分类。如,按应用的领域区分,健康风险评估可分为:1)临床评估,包括体检、门诊、入院、治疗评估等;2)健康过程及结果评估,包括健康状态评估、患病危险性评估、疾病并发症评估及预后评估等;3)生活方式及健康行为评估,包括膳食、运动等的习惯评估;4)公共卫生监测与人群健康评估,从人群的角度进行环境、食品安全、职业卫生等方面的健康评估。 从评估功能的角度,常见的健康风险评估种类及方法如下:(一)一般健康风险评估 即前面所述,经过问卷、危险度计算和评估报告3个基本模块进行的健康风险评估(health risk appraisal, HRA)。

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4.2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4.2.1建立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和评价等级 ⑴建立原则 参考安全系统工程学中的“5M”模型和“SHELL”模型。由于影响危化行业安全风险的因素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集,且诸多指标之间各有隶属关系,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多层次的系统。因此,一般称评价指标为指标体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准确的指标体系是安全风险评价的关键性一环。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目标性原则;②适当性原则;③可操作性原则;④独立性原则。由此辨识出危化安全风险评价的基本要素,并分析、确定其相互隶属关系,从而建立合理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⑵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以厂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为例,如下图所示。

厂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A 危害因素A 1 被动措施A 2 主动措施A 3 安全管理A 4 事故处理能力A 5 物质危险性A 11 物质数量A 12 生产过程A 13 存放方式A 14 厂房层数A 15 使用年限A 16 耐火等级A 21 防火间距A 22 安全疏散A 23 防爆设计A 24 自动报警及安全联动控制系统A 31 通风与防排烟系统A 32 室内安全防护系统A 33 其他安全措施A 34 安全责任制A 41 应急预案A 42 安全培训A 43 安全检查A 44 安全措施维护A 45 安全通道A 51 安全人员战斗力A 52 图4.1 厂房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⑶建立指标评价尺度和系统评价等级 经过研究和分析,并依据相关法规、标准,给出如下指标评价尺度和系统评价等级,如表4-1和表4-2所示。 各指标的定性评价 好 较好 中等 较差 差 各指标的对应等级 E 1 E 2 E 3 E 4 E 5 各指标对应的分数 5 4 3 2 1 系统安全分区间 [4.5,5] [3.5,4.5] (2.5,3.5) (1.5,2.5) [1,1.5] 各指标对应的分数 5 4 3 2 1 设最低层评价指标C i 的得分为P Ci ,其累积权重为W Ci ,则系统安全分S.V.为: ∑=?=1 ..i C C i i W P V S (4-1) 4.2.2利用AHP 确定指标权重 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对不同因素两两比较的方法,即表3-1的1~9标度法,构造不同层次的判断矩阵。然后,求解出个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及累积权重。对判断矩阵的计

慢性病保健模型的研究综述

【摘要】慢性病具有病程长、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做好慢性病的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维护居民的健康,而且也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成为各国政府及卫生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慢性病;保健模型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明显改变,与此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益增多,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慢性病具有病程长、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做好慢性病的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维护居民的健康,而且也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研究表明,至少80%的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以及40%的癌症可以通过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减少烟草使用得到控制[1]。因此,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有效管理,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减少慢性病患者对各种医疗服务的利用,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成为各国政府及卫生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 1 慢性病保健模型的产生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医学模式开始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方法也开始应用于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定量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以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为基础的慢性病干预计划[2]。虽然将慢性病开始纳入疾病管理的范围,但在很长时期内,对慢性病的管理并没有一套系统全面的方法,像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等主要慢性病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3]。在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the 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的支持下,麦克尔卫生保健创新研究所在比较全美国所有的慢性病管理项目之后,于90年代初形成了慢性病保健的最初模型[4]。随后,该模型得到进一步完善,于1998年正式出版慢性病保健模型(Chronic Care Model),成为指导慢性病保健的主要框架蓝本。 2 慢性病保健模型的构成 慢性病保健模型是一套针对慢性病的全面系统管理方法,由六大元素组成,分别为卫生系统、服务提供系统、决策支持、临床信息系统、自我管理支持和社区,它提倡在病人和医师团队之间建立更高效的互动关系,并阐述了模型六大元素如何协作以创建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积极的卫生保健团队[5]。见图1。图1 慢性病保健模型 2.1 卫生系统(health systems: organization of health care) 卫生系统应创造一种文化、组织和机制来推动安全、高质量的卫生保健,以改善慢性病患者的保健。可用的策略有:从组织的高层领导开始,在各个层面支持变革;推动有效的改进策略和措施,促进综合性的系统变革;鼓励开放接纳和系统处理差错和质量问题;提供基于保健质量的激励;促进机构内外的协调性服务。 2.2 服务提供系统(delivery system design) 服务提供系统应确保有效、高效的临床服务和自我管理支持。可用的策略有:在团队成员中明确角色和分配任务;使用有计划的互动来支持循证保健;提供复杂病情患者的病例管

风险评估表

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 住院病人VTE风险评估表 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 分值危险因素 评 分 评估日期 每项1分1-1年龄41-60岁1 1-2小手术<45分钟1 1-3肥胖(BMI 25Kg/m2)1 1-4异常妊娠1 1-5妊娠期或产后(1个月) 1 1-6口服避孕药或使用雌 激素 1 1-7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1 1-8脱水、下肢水肿1 1-9静脉曲张、高脂血症1 1-10严重肺部疾病(1个 月内) 1

1-11急性心肌梗塞(1个 月内) 1 1-12充血性心力衰竭(1 个月内) 1 1-13败血症(1个月内)1 1-14大手术史1其他高危因素1 每项2分2-1年龄61-742 2-2石膏固定2 2-3卧床(>72h)2 2-4Tamour(既往或现患)2 2-5中央静脉置管2 2-6腹腔镜、大手术(>45 分钟) 2 每项3分3-1年龄≧75岁3 3-2VTE病史、家族史3 3-3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3

少症 3-4其他先天性或获得性 易栓症 3 3-5抗心磷脂抗体阳性3 3-6凝血酶原20210A阳 性 3 3-7狼疮抗凝物阳性3 3-8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 高 3 每项5分4-1脑卒中(1个月内)5 4-2急性脊髓损伤5 4-3择期下肢关节置换术5 4-4髋关节、骨盆、下肢 骨折 5 4-5多发性创伤5 总评分 评估护士签字

备注:入院或转科评估;极高危者每日评估1次,高危者每周评估2次;中危或 低危者,每周评估1次;病情变化下肢疼痛肿胀、卧床、脱水随时评估。高危及 以上术后每天评估至下床活动;高危及以上放标识。 VTE风险评估分级及预防措施 评分及风险分级DVT发生率建议预防措施 1分低危<10%尽早活动,基本预防 2分中危10-20%①基本预防②物理治疗③药物治疗 3-4分高危20-40%①基本预防②物理治疗③药物治疗 ≧5分极高危40-80%①基本预防②物理治疗③药物治疗 一、VTE预防措施 ①基本预防:告知风险,早活动或下床,健康教育(戒烟、多饮水或补液、控糖降脂),避免下肢静脉穿刺或输液。下肢无血栓者做被动、主动运动;麻醉未醒或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者给予按摩腓肠肌和踝泵运动,从足部到大腿由远到近按摩,10-30分/次,6-8次/日;足踝关节屈伸运动,10秒x10-30次/组,至少8组/日。清醒或麻醉作用消失后,指导患者用力、反复、最大限度地屈伸踝关节,10秒x10-30次/组,至少8组/日;足踝关节内外翻、旋转;病情允许可做膝关节屈伸运动;指导术后患者深呼吸,10-20次/h,促进血液回流。 ②物理预防:遵医嘱使用梯度压力袜、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30分/次,2-4日/次

几种信息安全评估模型知识讲解

1基于安全相似域的风险评估模型 本文从评估实体安全属性的相似性出发,提出安全相似域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种网络风险评估模型SSD-REM 风险评估模型主要分为评估操作模型和风险分析模型。评估操作模型着重为评估过程建立模型,以指导评估的操作规程,安全评估机构通常都有自己的操作模型以增强评估的可实施性和一致性。风险分析模型可概括为两大类:面向入侵的模型和面向对象的模型。 面向入侵的风险分析模型受技术和规模方面的影响较大,不易规范,但操作性强。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规范性强,有利于持续评估的执行,但文档管理工作较多,不便于中小企业的执行。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主机安全特征的相似性及网络主体安全的相关性视角出发,提出基于安全相似域的网络风险评估模型SSD-REM(security-similar-domain based riskevaluation model)。该模型将粗粒度与细粒度评估相结合,既注重宏观上的把握,又不失对网络实体安全状况的个别考察,有助于安全管理员发现保护的重点,提高安全保护策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SSD-REM模型 SSD-REM模型将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考虑到影响系统安全的三个主要因素,较全面地考察了系统的安全。 定义1评估对象。从风险评估的视角出发, 评估对象是信息系统中信息载体的集合。根据抽象层次的不同,评估对象可分为评估实体、安全相似域和评估网络。 定义2独立风险值。独立风险值是在不考虑评估对象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形下,对某对象进行评定所得出的风险,记为RS。 定义3综合风险值。综合风险值是在考虑同其发生关联的对象对其安全影响的情况下,对某对象进行评定所得出的风险,记为RI。 独立域风险是在不考虑各评估实体安全关联的情况下,所得相似域的风险。独立网络风险是在不考虑外界威胁及各相似域之间安全关联的情况下,所得的网络风险 评估实体是评估网络的基本组成元素,通常立的主机、服务器等。我们以下面的向量来描述{ID,Ai,RS,RI,P,μ} 式中ID是评估实体标识;Ai为安全相似识;RS为该实体的独立风险值;RI为该实体合风险值;P为该实体的信息保护等级,即信产的重要性度量;属性μ为该实体对其所属的域的隶属

风险等级划分风险评估表

编制说明 依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从神华集团神朔铁路分公司K174+800~K178+200技术改造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特点及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机理着手,针对工程基本作业、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一、工程概况: 本段技术改造工程线路平面从神朔线三岔站东端K174+800引出,与既有上行线保持5m线间距并行向东,而后用半径为1000m的曲线左转并设中桥一座(16m+20m+16m)上跨209国道,同时通过第一个1000m半径曲线后,线间距由站端的5m逐渐拉大到15m,而后线路保持与既有上行线15m间距东行,于DK176+310处设二道河中桥(3-32m)上跨二道河,过二道河后线路用一半径为2000m的曲线左转,线间距由15m渐变为4m,接入既有下行线DK178+200处,新建下行线长3405.42m,比既有上行线长5.42m。 本标段 二、风险评估小组: 风险评估小组全体成员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法及时辨识出所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分析危险程度,制订相应的控制和应急措施,并建立档案和管理台帐。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兼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安质部长 成员:工程部长、物资部长、财务部长、计划部长、办公室主任、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长和施工作业人员 组长职责:1. 全面负责本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 2. 依据体系规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3. 组织风险评估小组评估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4.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重大危害因素,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及管理方案,提交小组审核; 授课:XXX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City Fire Risk Assessment Model Based on the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and BP Network JIAO AIHONG Department of Fire Commanding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Academy Lang fang China, 065000 e-mail:ylzmyradio@https://www.doczj.com/doc/fe18407065.html, YUAN LIZHE No.3 Department Nanjing Artillery Academy Langfang China, 065000 e-mail:ylzmyradio@https://www.doczj.com/doc/fe18407065.html, Abstract—Based on the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ity fire, a comprehensi ve evaluati on model wi th the adapti ve geneti c algorithm and BP neural network (AGA-BP) is established in the arti cle.In former process of the hybri d algori thm, the adapti ve geneti c algori thm i s appli ed to adjust wei ghts and thresholds of the three-layer BP neural network and train the BP neural network for locati ng the global opti mum, and the error back propagat i on algor i thm i s used to search i n ne ghborhoods of the approx mate opt mal solut on n the later process. The program wri tten i n VB6.0 i s used to learn some samples of c i ty f i re r i sk accord i ng to the AGA-BP algorithm and the general BP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rning precision of AGA-BP algorithm is more correctly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BP algorithm. The training speed and convergence rate of the former i s s i gn i f i cantly i mproved because of the combi nati on of AGA and BP algori thm. It i s helpful to realize automated evaluation for city fire risk. Keywords-fire risk assessment;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back propagation algorithm I.I NTRODUCTION City fire risk assessment is given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onclusion on the probability of fire accidents and th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city facilities and the resistance ability of fire in the city,which is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ity history fire data and hazard identification of the heavy danger sources.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city fire risk assessment work is still very weak. Some foreign scholars are mainly concerationed on how to assess the city fire risk and reduce city fire losses and giving some assessment methods. It is helpful to plan city fire force and give a fire safety grade to the district by the fire risk evaluation conclusion. The home researchers is mostly focused on giving a synthetic evaluation conslusion for a certain producing enterprise or a particular building, while for fir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whole city is at a early stage prese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large and high buildings in big cities,and the spatial morphology is changing, and the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 and the wealth concentrated increasingly, oil, gas, electricity and decoration materials are widespread used in our living life, so the structure of city is complex, and the number of city fire hazards is growing.The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s in common use is including safety check list method, accident type and analysis method,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method, accident tree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so on. These methods are short of further studies about the effect factors of fire, because the city security against fire as a whole, density of population, quantity of electricity and other factors are fireare interrelated, interaction and mutual checks each other. So, we need to notice that the evaluation process is dynamic and nonlinear. If we us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and expert system to simulate the judgement reasoning and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city fire risk evaluation process,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the subjectiveness of experts can be avoided because of its good evaluation model structure and working platform. II.E RROR B ACK PROPAGATION AL GORITHM Figure 1three-layer BP network structure . The The three-layer BP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is shown in Fig.1. Error back propagation algorithm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neural network learning algorithms,which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many fields, such as pattern recognition, fault diagnosis and automatic controls[1]. The BP algorithm trains a given feed-forward multilayer neural network for a given set of input patterns with known samples. When each entry of the sample set is presented to the network, the network examines its output response to the sample input pattern. The output response is then compared to the known and desired output and the error value is calculated. Based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Contro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健康风险评估

健康风险评估 健康风险评估(health risk appraisal, HRA)是一种方法或工具,用于描述和评估某一个体未来发生某种特定疾病或因为某种特定疾病导致死亡的可能性。 这种分析过程目的在于估计特定时间发生的可能性,而不在于做出明确的诊断。健康风险评估师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死亡危险性的量化评估。包括健康状态、未来患病/死亡危险、量化评估3个关键词。 种类与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健康风险评估可进行多种分类。如,按应用的领域区分,健康风险评估可分为:1)临床评估,包括体检、门诊、入院、治疗评估等;2)健康过程及结果评估,包括健康状态评估、患病危险性评估、疾病并发症评估及预后评估等;3)生活方式及健康行为评估,包括膳食、运动等的习惯评估;4)公共卫生监测与人群健康评估,从人群的角度进行环境、食品安全、职业卫生等方面的健康评估。 从评估功能的角度,常见的健康风险评估种类及方法如下: (一)一般健康风险评估 即前面所述,通过问卷、危险度计算和评估报告3个基本模块进行的健康风险评估(health risk appraisal, HRA)。 (二)疾病风险评估 疾病风险评估的目的区别于一般的健康风险评估,疾病风险评估指的是对特定疾病患病风险的评估(disease specific health assessment)。 其主要目的有: 1. 筛查出患有制定疾病的个体,引入需求管理或疾病管理。 2. 测量医生和患者良好临床实践的依从性和有效性。 3. 测量特定干预措施所达到的健康结果。 4. 测量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一般健康风险评估的特点对于疾病风险评估一样适用。另外,疾病风险评估还有具有以下特点: 1. 注重评估客观临床(如生化试验)指标对未来特定疾病发生危险性。 2. 流行病研究成果是其评估的主要依据和科学基础。 3. 评估模型运用严谨的统计学方法和手段。 4. 适用于医院或体检中心、健康/人寿保险中的核保与精算。 (三)疾病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策略 疾病风险评估作为健康风险评估的一个主要类型,与健康管理措施有着密切的联系。某种程度上说,疾病风险评估起着监看管理分流器的作用,通过疾病风险评估可以人群进行分类,对处于不同类型和等级的个人或人权实施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实现有效的全人群健康管理。 疾病风险评估的方法: 如同前面特点中所述,疾病风险评估的方法直接源于流行病学的研究成果。其中,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对以往流行病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及循证医学是最主要的方法。前者包括生存分析法、寿命表分析法等,后者包括Meta分析、合成分析法(synthesis analysis)等。 疾病风险评估的步骤: 从大的方面来说,疾病风险评估主要有以下4个步骤: 第一,选择要预测的疾病; 第二,不断发现并确定与该疾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 第三,应用适当的预测方法建立疾病风险预测模型;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____________科2014年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危害的识别 危险性评价 评 价 积 分 准备程度 = 准 备 积 分 总评 价积 分 (评 价积 分× 准备 积 分)可能性打分 × 结果严重度 = 需要准备 × 准备完毕 高中低无很高高中低无高中低难中易 3 2 1 0 4 3 2 1 0 3 2 1 1 2 3 医疗有关的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 心血管手术SSI 创伤骨科手术SSI 关节骨科手术SSI 开颅手术SSI 普外手术SSI 妇科手术SSI 产科手术SSI 门诊手术SSI 仪器使用相关感染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 导尿管相关感染 呼吸机相关肺炎 多重耐药菌(MDROs) 2

MRSA VRE 产ESBL革兰阴性菌 PDRPA PDRAB 呼吸系统相关的 TB 流感 水痘 环境有关的 侵入性霉菌感染 基建/装修 其它与院感有关的项目 手卫生依从性 隔离卫生的依从 医院感染的报告 暴发的预防与调查 医护人员乙肝疫苗注射率 血源性感染的防护 血源性感染的控制 突发事件的准备 所需要准备程度:分数(score)等级(Rating) ≤2 低 3-5 适中 ≥6 高 注意:所有需要准备应对的医疗机构感染危险度评估得分应至少达2分 3

4 _________科感染管理风险因素评估单 目标评估 存在风险 风险因素 重点环节 (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易感人群) 患者、医务人员、医疗器械、医院环境(空气、物表、地面、围帘、床间距)、药物、辅助检查、探视者、感染源不明 1. □医务人员着装及防护 2. □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 3. □入室探视者的依从性 4. □层流设备的维护、通风、温度、湿度控制 5. □有创操作管理、无菌技术操作、无菌物品及器械管理 6. □患者病情、住院时间、侵入性治疗及辅助检查等 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气溶胶的形成、医疗器械(侵入性操作)等 重点人群 (年龄、 疾病、治疗) 高龄>75岁、昏迷、长期卧床、手术、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透析、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放疗、癌症、血液病、营养不良、抗菌药物大量应用等 1. □输血、吸氧、气管切开、吸痰、呼吸机、 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深静脉置管、胃管、各种引流管等 2. □体位、气溶胶及管道冷凝水污染、声门下分泌物下流 3. □低血压、缺氧、酸中毒、活动不便 4. □自身菌群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 5. □应激状态

糖尿病风险评估模型

健康医学家:薛宝同先生 薛宝同:糖尿病风险评估模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在我国成人中的患病率已达11.6%,但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仅有30.1%的人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在知晓自己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正在接受治疗的只有25.8%。 目前在我国,每十位年龄在20岁以上的成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但是每10位糖尿病患者中却只有3-4位患者的糖尿病得到诊断。而如果糖尿病不能被及时发现而延误了治疗的话,则发生诸如失明、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和截肢的风险就会明显增高。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就显得非常重要。 中国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无创评分是根据四万余名20岁以上成年人进行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而建立的,已经在2013年10月刊登在国际糖尿病领域著名的杂志《Diabetes Care》上。 这个评分可以让想要了解自己是否有糖尿病的人,不用去医院抽血检查空腹血糖和做葡萄糖耐量实验,只采用六项指标的简单评分就可以首先自我评估是否已经得了糖尿病。这将有助于在我国成人中发现更多的糖尿病并让他们得到早期的及时治疗。 该评分系统包含六项内容: 1、年龄; 2、性别; 3、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家里直系血亲如父母、同胞或子女中有人已经被诊断患了糖尿病); 4、血压的高压(收缩压); 5、体质指数(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 6、腰围(用厘米表示)。 具体操作方法: 从下面表格中的每一大项中选择一个和自己相关的评分,并把每项所获得的分数加在一起计算总分,在根据总分评估糖尿病风险。 1、年龄(岁)评分 20-240 25-344 35-398 40-4411 45-4912 以知为本服务社会

心血管疾病的评估模型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模型 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最后转归,有其自身的疾病发展规律,临床上摸索出各种疾病的风险评估模型,转化为各种评分工具来预测疾病的发生、危重程度和预后转归的概率可能性评估,为临床医生、预防和康复医生等提供诊疗依据,已成为重要的临床工具,例如房颤CHA2DS2-VASC评分来预测脑中风发生风险,指导临床医生使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标准。评分工具是综合临床,血液学检测、影像学检测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做出综合判断,是临床重要的疾病检测手段之一。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2014 年中国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死亡率仍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城市CVD死亡率为261.99/10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136.21/10万。2000年中国35~74岁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男性0.7%,女性1.0%。近30年来,心衰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显著上升,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已从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转为冠心病。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的初步结果:目前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龄为(66±15)岁,呈上升趋势,54.5%为男性,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Ⅲ~Ⅳ级占84.7%。心力衰竭的主要合并症构成发生明显变化,瓣膜病所占比例逐年下降,高血压(54.6%)、冠心病(49.4%)及慢性肾脏病(29.7%)成为主要合并症。感染仍是心力衰竭发作的首要诱因,占45.9%,其次为劳累或应激反应(26.0%)以及心肌缺血(23.1%)。心力衰竭是CVD疾患的最后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长期生存率明显增加,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所占比重会更高。心血管疾病已经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检测技术的发展为疾病的诊疗提供了重要保障,但面对广大的人群仅靠单一技术难以筛选目标人群,风险评估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风险评估模型是基于前瞻性人群研究,根据危险因素与发病的关系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简易的风险评估工具,虽有局限性但为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临床上常用的风险预测评估模型主要包括下面几种。 CVD包括冠心病事件(Coronary heart disease)和脑卒中(stroke)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烟等;健康风险评估是一种有效的鉴别高危人群的方法;风险评估本身也是一种健康管理的激励机制;对危险因素的干预能有效的降低健康风险,从而延缓疾病发生。 一、健康管理和健康风险评估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集体和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风险评估是健康管理过程中关键的专业技术部分,并且只有通过健康管理才能实现,是慢性病预防的第一步,也称为危险预测模型。它是通过所收集的大量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制度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管理 监测常见医院感染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是规避医院感染暴发风险的重要内容。根据医院感染防控的工作性质与地位,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有对感染较高风险的科室与感染控制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我院工作范围内的风险因素进行梳理,及时评估风险项目,确定工作重点,制定预防与控制计划。合理配置与使用有限的资源,降低医院感染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风险。 一、成立评估团队: 二、风险项目的评估,确定优先项目 1、我们依据上一年工作实际和监测数据建立符合本院实际的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机制,将所有潜在有感染风险的项目进行感染风险评分,评估结果严重度(风险/影响×概率)大于9分项目,作为下一年度重点工作项目。 2.建立一份完整的“风险评估表格”:利用一定的统计方法,计算风险优先项目。 3、表格解释: (1)风险评估由三个因素组成:风险的概率、风险严重等级(对患者和员工的影响程度)、风险因素影响的严重性。 (2)风险的概率:分为4个等级:频繁、一般、偶尔、很少,对应的风险系数为4,3,2,1。 (3)风险严重等级(对患者和员工的影响程度):,分为5个等级:灾难性事件、重大事件、中度事件、小事件、无/不适用,对应的风险系数为4,3,2,1,0。(4)风险因素影响的严重性判断标准:=风险/影响×概率 结果:系数越大、风险水平越高。 三、据风险评估的范围判定为:风险水平为高、中、低。由此优先解决高风险水平(大于9分)的项目。 1、风险优先系数的确定使所有潜在隐患均可通过它得到量化,使复杂的医疗风险的分级和处理变得程序化,易感知。 2、根据各种风险优先系数进行的风险分级,能够指导工作人员在全程管理中重点抓住与医疗服务特殊性相关的关键流程、关键事件,来确定风险重点的改进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