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

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

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
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

“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业余组比赛将开锣

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省振兴秦腔办公室承办的“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业余组比赛将与3月25日在开赛,来自陕西省各地的近400名选手将角逐“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业余组最佳演唱奖”以及一、二、三等奖等奖项。

作为秦腔界的一大盛事,“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春节前举行的专业组大赛更是吸引了众多观众,连续40余场的激烈比拼,不仅检阅了陕西省专业秦腔队伍的实力,推出了一大批秦腔新秀,还让西北人民和全国电视观众再次领略了秦腔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期的崭新魅力。

秦腔在三秦大地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可谓喜欢者甚多,“西湖山水还依旧”、“许翠莲来好羞惭”、“娘的眼泪似水淌”、“打发公子出院门”、“呼喊一声绑帐外”、“小鸟儿哀鸣声不断”、“祖籍陕西韩城县”等经典唱段被广为传唱,至今不衰。本次大赛就是针对这一广泛群体而举办,它不仅为广大戏迷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还为秦腔艺术的普及、弘扬提供了载体,对秦腔艺术的传承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推动陕西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为即将于8月28日,在西安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次大赛分复赛、决赛和总决赛三轮进行,设“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业余组最佳演唱奖”,以及一、二、三等奖和参与奖。同时,大赛还将表彰奖励热心参与组织推荐工作的团队和个人。荣膺最佳演唱奖的选手还将获得国色天香影像设计工作室提供的戏曲写真豪华套系,让戏迷真正地过一把戏瘾、圆一个舞台梦想。

比赛按年龄分青少年(35岁以下,含35岁)、中年(36岁以上60到岁,含60岁)、老年(60岁以上)三个组,形式以清唱为主,时长为8分钟。

与以往大赛相比,本次大赛不仅注重选手的声腔和表演,对选手刻画人物时的状态、服装,以及整体形象都做了相应的评判规则。秦腔是一门综合艺术,唱、念、做、打、扮相等样样少不了,此举就是想引导广大戏迷向专业化靠拢,从而提升秦腔的整体演唱水准。

大赛报名从一开始,便得到了各地市文化局和广大戏迷的密切关注,纷纷以集体或个人形式报名。其中,选手最小年龄是5岁,最大是81岁,覆盖了各个年龄层。除各地市文化局选送外,广大戏迷更是通过网络踊跃参与。大赛不仅吸引了本地的戏迷社团参与,如陕西省高校戏曲研究会、陕西省秦腔爱好者协会以及国色天香影像设计工作室,还吸引了身在北京的秦腔迷,来自北京大秦之腔青年研习社的曾丽君将在舞台上一展风采。

大赛由陕西雨田民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协办,具体比赛地址为西安市大唐西市。

为迎接第五届中国秦腔节在陕西隆重举办,本次秦腔演唱大赛业余组比赛结束后,还将陆续举办全省秦腔音乐演奏大赛、全省舞美展示展览大赛。省振兴秦腔办公室还计划组织秦腔传承人携弟子西北巡演交流等系列活动。同时,陕西秦腔博物馆也将扩建。

中国秦腔演员简历3

中国秦腔演员简历(三) 全巧民 全巧民,国家一级演员,祖籍河南,1938年生于西安。著名秦腔花旦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49年进入西安易俗社学戏,是易俗社第14期学员,蒙师田少易,先后受教于王天民、凌光民、宋尚华、贺孝民、刘建中等先生。全巧民天资聪颖,学艺过程中,善于把前辈艺人的独创之处融会贯通到自己的舞台实践中。她勤奋好学,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因而善于捕捉人物内心情感,所塑造的角色都十分得细腻传神。其表演具有鲜明的个性,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她善于用恰当的行腔、吐字细腻深刻的倾吐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通过娴熟的技巧表达出来,从而显露出自己所特具的风格。50年代以主演《貂禅》、《绿绮计》、《镇台念书》等戏脱颖而出。1957年梅兰芳、张蝶芬先生亲授《贵妃醉酒》。次年拜荀慧生先生为师,得其《豆汁计》真传。1958年参加三大秦班晋京演出时,受到了周恩来、刘少奇、陈毅、贺龙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梅兰芳先生撰文对全巧

民扮演的贾莲香作了高度的评价。1959年参加陕西省戏曲演出团,赴13省市巡回演出,取得成功。 1960年参加电影《三滴血》拍摄,成功得塑造了妙龄少女贾莲香一角。她的唱腔细腻委婉,把一个聪明伶俐、天真活泼的小姑娘演的神情逼真、栩栩如生,受到群众的一致欢迎。1981年随访日演出代表团出访日本,在东京、京都、奈良、大阪等城市演出《柜中缘》等戏,受到日本观众的好评。她主演的《三滴血》的电影版和舞台版均被制成VCD光盘、《貂禅》被录制成唱片向全国发行。 肖玉玲 肖玉玲,女,1939年12月生,陕西省长安县人。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阁旦,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秦腔演员。曾任陕西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演员学会会员,陕西省秦腔研究会副会长,西北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等。 肖玉玲1952年春考入原西安三意社学艺,其天赋条件较好,禀性纯真,学习刻苦,在名师姚鼎等先

秦腔简介

秦腔简介 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 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都不发达,中路秦腔起而代之,故在陕西及整个西北地区均占绝对优势。 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秦腔音乐属板腔体结构。其板类共有六种:〔慢板〕、〔二六板〕、〔带板〕、〔垫板〕、〔二倒板〕、〔滚板〕。秦腔角色分老生、须生、小生、幼生、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等十三门。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秦腔的优秀演员,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

大艺术家魏长生外,还有被誉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陈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琐儿,长安派的岳色子等。光绪中后期有润润子、玉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李云亭(麻子红)、刘立杰(木匠红)、王文鹏等。辛亥革命以来,有名丑马平民,名小生苏哲民、苏育民,名旦刘箴俗(有与欧阳予倩“并驾齐驱”之誉)、王天民(人称“西北梅兰芳”)、李正敏(人称“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花等。名净田德年和名须生何家颜、耿善民、张锁中、刘毓中、刘易平等。特别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陈雨农、王文鹏、党甘亭、李正敏、王天民、刘毓中,以及原“三意社”的编修李逸笙、苏哲民等人,在唱腔、表演、化妆造型等方面都有创新。

秦腔名角肖玉玲个人资料

秦腔名角肖玉玲个人资料 4月21日,国家一级演员,秦腔名角肖玉玲病逝,享年79岁。肖玉玲在秦腔闺门旦一行独树一帜,她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秦腔名角肖玉玲个人资料,希望你喜欢。 关于秦腔名角肖玉玲个人资料中文名肖玉玲 国籍中国 民族汉 职业国家一级演员 毕业院校西安三意社 代表作品《玉堂春》《火焰驹》《探窑》 主要成就《火焰驹》拍为电影,创立肖派 秦腔名角肖玉玲个人简介国家一级演员简历:1952年春考入原西安三意社学艺,工闺阁旦,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秦腔演员。1986年加入中国国民革命党。1990年调西安市艺术学校任教。曾担任陕西省政协第五、第六、第七届委员,陕西省青年联合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演员学会会员,剧协陕西分会理事,剧协西安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秦腔研究会副会长,西北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等。 50年代,曾以扮演《五典坡》中的王宝钏、《铡美案》中的秦香

莲、《状元媒》中的柴郡主、《急子回国》中的宣姜、《火焰驹》中的黄桂英、《槐荫别》中的七仙女、《孔雀胆》中的阿盖公主、《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孟丽君》中的孟丽君、《秋江》中的陈妙常、《杜鹃山》中的柯湘、《苦水甘泉》中的罗大妈等活跃于三秦大地城乡舞台。她的代表剧目如《火焰驹》《玉堂春》《五典坡》《三家春》《红珊瑚》《探窑》《三堂会审》等。 秦腔名角肖玉玲艺术特点肖玉玲唱腔明丽响亮,淡雅清新,表演细腻、传神、楚楚动人。她的表演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扬长避短,假声运用锦上添花 客观的说,肖玉玲的嗓音条件并不好,但她能很好的运用假声弥补她高音区的不足,这样,她的音域反而更加宽广,这在秦腔界应该说是第一人。在她的唱腔中,很多唱段她能自如的游刃3、4个八度,时而耸入云霄,时而钻如海底,给人以开拓意境、心旷神怡的感觉,而且她的假声宽、厚、实,没有虚晃之感,所以演唱中更加通透、明亮。假声运用中她又发挥自己鼻腔共鸣的优势,使整个唱腔韵味更加醇厚,尤其是她的苦音唱腔给人以如泣如诉的艺术享受。 吐字清晰,讲究“吐、咬、归、收” 肖玉玲是秦腔界一位在吐字上很下功夫的演员,因为她的吐字不光是清楚,而且她在行腔时还注意咬字、收音和归韵,例如玉堂春的春字他先唱出声母“CH”再慢慢吐出“韵母”UN“,这在京剧界可能是每一个演员都必须做的,可在秦腔界可是不多见的。她的行腔都是字随腔转,字正腔圆,不光是唱腔,她的道白如《探窑》中的:”

从_秦腔_看贾平凹的陕西乡土情结

初读《秦腔》,便令人着迷, 好作品能使人悸动、振奋、难以割舍。几经品味,仍觉它是一部大手笔,人物众多而个个鲜活, 场景繁杂而又乱中有序,语言细腻而气韵雄浑。小说写的是作家老家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的事, 作家以“密实的流年式的叙写”方式,解读了中国农村近20年来的历史,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传统格局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当今社会转型期农村新情况的思考和关注。 一、秦腔的音乐符号直入小说,使小说自始至终充斥着陕西乡土的气韵 秦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是在古代陕、甘、宁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其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由于它产生于民间,所以能够生动地反映出人民的愿望、爱憎、痛苦和欢乐,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斗争,因而有着深厚的根基,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小说题为《秦腔》,其内核 的秦声弥散、秦韵流贯、秦魂无处不在又是其小说的主要艺术魅力所在。作品中关于秦腔的描写百十余处,地方风味浓厚传神。用简谱和锣鼓节奏将秦腔音乐直接写进小说字里行间的手法,在我国现、当代小说的创作中是第一次,也是贾平凹《秦腔》创作的创新所在。作者有意识地将民间艺术、抒情艺术的音乐,溶进符号艺术、叙事艺术的语言之中,使之成为小说意蕴传达和艺术表现的创造性手段。音乐不仅是该小说的一大特色,也是发掘

小说深层意蕴的导线。 首先,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 艺术语言,直接在人物性格、心 理情绪、环境氛围的表现中发挥 作用的同时,也用来暗示秦腔剧 团的炎凉和演员命运的起伏,更 象征时代发展和文化变迁的一种 症候。《秦腔》在开篇时写一个 以唱《拾玉镯》出名的女演员, 年老色衰,受冷落和奚落,暗示 了秦腔的衰落。秦腔之所以衰落 的原因,作者并不直接道明,而 是让读者从开篇一个疯子的唱词 中品味: 音乐一起,满院子都是刮来 的风和漫来的水,我真不知道那 阵我是怎么啦,喉咙痒得就想 唱,也不知怎么就唱:眼看着你 起高楼,眼看着你酬宾宴,眼看 着楼塌了…… 当然,这句唱词也不只这一 层暗示,模糊、朦胧的歌词不仅 有其深厚的美学内涵,还应有更 阔的社会内容,这也是整个作品 重要艺术特征。 其次,戏谑的歌唱场景和人 物的唱词结合成天衣无缝的严肃 态度。在引生的一段“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唱词后, 众人起哄让“上善”唱: 上善真的就唱啦:为王的座 椅子脊背朝后,为的是把肚子放 在前头,走一步退两步只当没 走,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唱 着唱着。一只苍蝇站在了他鼻尖上,他拍苍蝇,就不唱了。音乐 还在放着,哑巴牵着的那只狗, 叫来运的,却坐在院门口伸长脖 子呜叫起来,它的呜叫和着音乐 高低急缓,十分搭调,院子里的 从《秦腔》看贾平凹的陕西乡土情结李娟 0532007.10每月一家 文学教育

秦腔1

秦腔 秦腔(Qinqiang Opera,或Qinqiang)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简介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乱弹”一词在我国戏曲声腔中的含义很多,过去曾把昆曲、高腔之外的剧种都叫“乱弹”,也有曾把京剧称为“乱弹”,也有的剧种以乱弹命名,如温州乱弹、河北乱弹,便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为先、为主的梆子腔系统的总称上。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明代万历间(公元1573-1620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一段注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词,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说明秦腔在当时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传到其他地方了。由于秦腔的很多剧目都是表现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忠奸斗争、反压迫斗争等重大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由于秦腔音乐反映了陕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且较早地(也可能是最早的)形成了比较适宜于表现各种情绪变化的板腔体音乐体制;加上秦腔艺人逐渐创造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到之处,都给各剧以不同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成了梆子腔的鼻祖。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又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形成。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仅西安地共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秦腔唱腔分为欢音、苦音两种,前者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抒发悲愤、凄凉情感,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主奏乐器为板胡,发音尖细而清脆。在脸谱(如秦始皇的金色正三块瓦花脸、带一字须)、身段(如趟马、拉架子、担柴担、水担等)、化妆(如改包头为梳水头)、特技(吐火、吹火、踩跷),以及语言声韵(秦腔是十四韵,内有入声)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唱戏吼起来”被誉为关中十大怪之一。角色行当分为四生(老生、

陕西秦腔名段

《三滴血》王妈唱段 你二人原是一胎养,产后你母把命亡。 你爹爹当时无法想,把你卖于李三娘。 他自幼是我哺乳养,你婚姻是我做主张。 论起来你还是兄长,同胞兄弟未同堂。 父子当面把话讲,因此上把你叫儿郎。 《祝福》祥林嫂唱段 祥林嫂:执利斧咬牙关急往前赶,哎~~ 我要砍门槛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天地和神仙,我苦熬 半世睡怜念 (合)谁怜念~~~ 四十年血和泪我那里吐冤,人与鬼不允我赎罪还愿(砸了),看起来这阳世阴间都一般。 曾记得婆婆领我十岁半, 小祥林还在摇篮眠, 白昼间我喂他三餐饭, 到晚来给他把尿布来添。 含辛茹苦十几载,成亲半年命归阴。卫癞子讨债将我卖,在 鲁家做佣人,崭把身安,卫癞子设计清河畔,不容辩理 抢上船,

遇见老六心良善,生下了阿毛小儿男~~~~~~ 阿毛阿毛连声唤,哭我儿娘心疼烂似疯癫。 老六呀你且莫要将我怨,我的心早被恶狼餐, 你死后债户将我赶,抢房又将穷家端, 无处立来无处站,又奔鲁家渡残年, 皆因我两次守寡命运贱,人人厌来个个嫌, 实指望捐个门槛还了愿,盼只盼命运好转谢苍天。 适才间祝福端献饭,我高高兴兴到厅前, 老爷太太一声喊,说我是不祥之物。伤风败俗罪难宽。 他说我命运难改变,祝福之夜赶外边,我捐门槛有何用,辛苦赎罪为那般。 世人不把我怜念,神仙岂能将我怜,执利斧我将门槛砍,那怕是到阴间刀劈斧剁也心甘。 《探窑》唱词 老夫人:叫家院打轿把路引,寒窑里去看女儿身。 家院上前去扣门,你就说太婆来降临。 王宝钏:耳听窑外有人问,莫必是邻舍来串门。 奴的夫一去他无音讯,寒窑里哭坏女钗裙。

王宝钏:听说老娘来降临,倒叫宝钏疼烂心。 我这里开门把娘问,穷光景怎见老娘亲! 老夫人:见宝钏把娘的心疼烂,好一似刀剑剜娘心。儿在相府多春嫩,聪明伶俐真柔温。 自从离了相府门,来在寒窑受苦辛。 白昼间无有人来问,到晚来好似雁失群。 我儿本是千金体,叫为娘怎不疼烂心! 王宝钏:老娘不必泪纷纷,听儿把话说原因: 我的父在朝官一品,膝下他无子断了根。 所生我姐妹人三个,个个长大配婚姻。 我大姐二姐有福份,与苏龙魏虎结了亲。 单丢下苦命宝钏女。绣球儿单打讨膳人。 好配好来歹配歹,富的富来贫的贫。 世人都想把官做,谁是牵马坠蹬的人! 老夫人:我进得寒窑用目看,寒窑光景实可怜。 来来来随娘王相府,任儿吃来任儿穿。 玉宝钏:母亲请坐容儿禀,满腹心事诉娘听。 并非是儿不听老娘命,十余年儿常念母女之情。 皆因为儿把那志向拿定,和我父三击掌永不回城。曾不记娘啊你身染疾病,儿许下花园里祝告神灵。花园内祈祷百日整,三宫主母皆知情。 五色花线与儿赠,造就绣球结姻盟。

秦腔名角丁良生

秦腔名角丁良生 秦腔之于丁良生,就如同灵魂之于生命。 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当代秦腔须生之首,丁良生凭借一副“钢嗓子”,从岐山唱到了省城,名冠三秦,享誉西北。他喜欢那锣鼓正酣的方寸舞台,最爱在那一方挚爱的热土上吼一段《打镇台》,演绎几段古往今来的传奇人生。生命邂逅秦腔,丁良生将这视作上苍馈赠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也难怪戏迷说他就是为秦腔而生的人! 为三秦父老而唱 从30年前参加省青年演员大赛一举夺得头筹开始,丁良生几乎斩获了上世纪80年代各大赛事的一等奖或特等奖。他得到著名秦腔演员贠宗汉真传,以唱功戏见长。1994年,丁良生便已唱进了省城,进入到西安五一剧团工作。在城墙根文化的浸润下,在对戏曲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中,他不断放飞个人梦想。戏曲界评价丁良生为“难得的须生人才,当代秦腔须生之首”。 贵为国家一级演员,这些年来,丁良生不是在戏台上唱戏,便是在赶往基层献艺的路上。陕、甘、宁等地农村,即使再偏僻落后的地方,只要说是丁良生来,十里八乡的戏迷都会奔走相告。“丁丝”对秦腔那股子痴迷劲,让丁良生自感肩头担子不轻。很多次,他都顾不上旅途的疲惫,便抖擞

精神登台演出。他说,观众一浪盖过一浪的叫好声就是对他最好的赞赏。 广大“丁丝”念念不忘的,除了丁良生的看家戏《打镇台》外,当属《苏武牧羊》、《清风亭》、《村官郭秀明》等。2006年冬季,丁良生应邀为原宝鸡市人民剧团导演了秦腔传统戏《清风亭》,公演后好评如潮,这出唱响孝道的好戏后来便成了下乡演出的保留剧目。 名角秦腔一声吼,可使八尺男儿眼泪流。在演《村官郭秀明》时,丁良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农村干部情况,深入挖掘剧中人物感情,把一个活生生的郭秀明展现在了舞台上。戏演到动情处,他的膝盖被碰破、鲜血直流都浑然不觉,他的表演打动了在场的人,不少人潸然泪下。 从艺近40年来,究竟走了多少地方,演了多少台秦腔戏,收获了多少鲜花与掌声,连丁良生自己也数不清。然而,不管荣誉与名利再怎么高,角色如何变化,舞台再怎么大,丁良生一直都很平静淡然。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为老百姓而唱的,农村便是他的舞台。为了回馈广大戏迷的厚爱,丁良生打算录制个人专辑,将从艺以来的折戏和本戏小结一下,为戏迷奉上一份精心烹制的“秦腔大餐”。 千锤百炼成就“钢嗓子” 唱戏是份苦差事,能以此为生的演员,大抵都有天赋,再就是坚持,丁良生也概莫能外。

中国秦腔演员简历4

中国秦腔演员简历(四) 李发牢 李发牢,1954年7月15日出生于扶风县杏林镇菊花村,兄妹7人,排行老五,家境贫寒,自幼上学,很爱秦腔,1969年考入扶风剧团。随后转为该团正式职工,相继担任了演员队队长,剧团副团长、团长,1995年调入西安市秦腔一团,担任演出队队长。- 李发牢在戏曲舞台上快度过三十个春秋了,人也步入中年。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和学习知识的积累,使之逐渐变为成熟,对艺术上表现出的高与低、粗与细、优与劣,都有了明确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的尺度,也真正体味到成功作品所应具备的观赏性与艺术性。而成功作品,都是演员付出艰辛劳动、刻苦磨练、执着追求、反复琢磨与比较中产生的。艺术贵在追求,这是他悟出的一个真缔。 李发牢是一名须生演员,长期的舞台实践上,他曾扮演过《下河东》中之赵匡胤、《貂蝉与关公》中之关云长、《五丈原》中之诸葛亮、《八一风暴》中之方大来、新编大型秦腔现代剧《雪域忠魂》中之孔

繁森等,共计60余本(折)戏。在这些众多的演出剧目中,演出效果都好,观众中都产生过强烈的共鸣,同行和专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是,作为一个搞艺术的人,他并没有在掌声中陶醉,而是时刻在琢磨自己的不足。他几乎把从先辈老师中学过的每一本戏、每一折戏、每一唱段、每一场面、每一动作、每一铺排,都进行过无数反复的思忖。从剧情出发,从人物个性特征出发,从艺术技巧出发,力争准确的把握人物、塑造人物、美化人物。用现代的审美对饰演人物进行关照,用艺术上浪漫夸张的表现手法去完成人物深层次的心理特点与挖掘,因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省市级各类秦腔演唱、演出、艺术交流中,在各种中青年演唱选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二等奖和全省十佳演员大赛的桂冠。 李发牢演戏所遵循的路子,就是师古不泥,锐意出新,继承传统中合理的、成功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摒除那些传统套路中,缺乏思想内容或表现不够准确,甚至有时出现错位的表现方法,力争人物个性鲜明,前后表现统一、思维逻辑流畅。如为在排演《五丈原》时,他饰演诸葛亮一角。对待这个能掐会算,能知吉凶祸福,有经天纬地之才的神秘人物,或者说是被神化了的人物,老一辈艺术家饰演时各有千秋的

陕西文华奖专业秦腔电视大赛

无奈于文华大奖的评委 陕西文华奖专业秦腔电视大赛,本来是一件值得文化界、文艺界、戏曲界、秦腔界庆幸的大事和盛事,在国粹秦腔艺术走向没落和调零的今天,这次大赛无疑是鼓励秦腔艺人、推出秦腔新秀、为挽救、繁荣、发扬秦腔宝贵艺术,选拔、引导、储备秦腔优秀演员,吸引、培育、增强秦腔忠实观众的良好契机。 所有秦腔人都在关心和关注着文华奖的赛程,作为一名至爱秦腔艺术、并致力于用自己的方式发扬秦腔文化的专业观众来说,我也从没有落下一场比赛,而且在之前《有感于陕西文华奖秦腔大赛》和《议文华奖大赛评委与规则》两篇短文中也提出了自己一些对于大赛的个人看法和见解,在我个人认为客观的基础上做了回旋了批评思路,因为人家是专业的大赛和专业的评委老师,我们只是看戏的,就是能看到一点门道对于专家来说也是业余。 但是最近几场比赛让我越来越郁闷,也不是我,在秦腔俱乐部和中国秦腔网官方网站上也看到了很多专业的业余的老师和戏迷朋友纷纷口水,本来已经有很多人都发表了意见,也不想再用文字谈这个话题,可是情到深处意自来,无法阻挡内心的冲动,又一次伏案于凌晨三点,吐露一个秦腔人心里的郁积。 首先,我不知道这次请的评委怎么了,是女选手不论

提多少意见(不论意见是客观的还是刻意的),大部分都会以你很有潜力、照顾一下的托词晋级,甚至连归韵不准,吐字不清,自身条件不符合角色的女演员都能无知的评为上评。19号3号选手李娜,一位26岁的年轻演员,而演员本身从演出来看是一名很出色的演员,资料显示在剧团主攻小生、须生,从嗓音听出他的小生应该是非常的棒。但是在这次比赛中她选择了《郑丹哭祠》,一个衰派老生的经典剧目,从人物上来讲,26岁、女演员,一般是无法拿起这个戏份的,而且他在声音上一点都不靠近老生的苍劲与雄厚,开口就是女声,归韵不准,没有一丝的男人、特别是年过花甲,满头白发,口袋白髯的风烛老人的味道,这与10月28日蒲城剧团的吴建芳女士的《祭灵》无法并论。但是我们的评委老师依然绿灯晋级。看好一个演员酌情通融有时候情有可原,但是一听评委的点评能气死你。贺林导演说:这个演员在形象、嗓音在眉户上可以唱老生。难道眉户剧中的老生就是阴声?最后还不着调的谈这个戏剧的情节,多此一举。“著名”作曲吴复兴老师更是说这个26岁的小姑娘很有味道,唱的不错,但是缺乏老生那特有的昂劲,老生的气概不足。我就不明白了,缺乏老生特有的东西而很有味道,不知道这个味道指的什么?归韵都不准确,哪来唱的好,戏曲人物第一靠装扮,第二靠唱腔,唱腔不但要嗓子好,声音干净,韵味十足,更要归韵清楚,这段戏要是放成录音带人吗能听出唱的谁

从秦腔中看陕西乡土文化

从秦腔中看陕西乡土文化 摘要:秦腔是存在于陕甘宁一带的以民间歌舞的形式逐渐发展开来的民间艺术形式。由于其唱腔高昂且真实,反正这农村老百姓最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秦腔作为陕西老农民的真实的写照,反映着农村人民的愿望与希望,因此,秦腔在农民心中有着很深的文化根基。本文主要依据贾平凹所写的《秦腔》,近观中国乡镇农民的发展历史,从字里行间感叹着陕西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消逝与转变。 关键词:秦腔;陕西文化;贾平凹;农民;转变 长篇小说《秦腔》能够获奖,着实出乎意料,但从秦腔中反映出来的向真的农村的变化却是得到了大家的共识,虽说,对其得奖褒贬不一,但由于在书写自己故乡的过程中,同时也有一种心酸的感觉涌上心头。在中间不仅仅显示着陕西乡镇中的男女老少的能说会唱,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象征着那种纯朴的生活方式的自娱自乐,是一种返璞归真的一种向往。在本书当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秦声弥漫、秦魂贯中是小说的艺术之所在。运用我国的古老的艺术特色在文章中进行细腻的显现,在我国的现当代小说创作中还是头一次,这也是贾平凹创作秦腔的创新之处,将民间流传的艺术与抒情诗的音乐相结合,并融进一些相对诙谐的语言当中,成就了小说的底蕴之作。而在文章中的音乐、符号艺术等也是引导读者品读秦腔文化的一个导火索。 初读《秦腔》,便觉得让人着迷,不光是因为看惯了柔情性文章的麻痹,还是在文章内部体现了一种绵延亘古的乡土文化。一种乡土文化气息字里行间无时无刻不熏陶着你,不禁让你悸动,如若爱不释手的宝贝,使你振奋,难以割舍。此文来回几次拜读,为作者的良苦用心给震撼,对于这么一个大手笔,人物的各个形象鲜明,场景繁杂而又有序,语言纯朴却又不失真,一丝丝秦魂在字里行间辗转、回荡。 一、秦腔中的音乐是陕西乡镇不变的神韵 秦腔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能够不断流传在于它的那种艺术是活在乡村人们的心中,他喜、他忧;他欢乐,他悲伤都是通过人们的嗓音真是的发出来,不在任何的修饰,也不带任何的虚假,直接将人物的性格、情绪以及氛围中体现的东西得以传送。音乐是以最简单的书写形式,也在侧面反映了秦腔的变迁。 本文开头是以熟悉的秦腔剧团的《拾玉镯》的年老色衰的老演员,以暗示秦腔的衰落,这点通过对老演员的冷落与奚落可以表现出来。对于为何衰落,作者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团长 第26届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赵扬武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团长、第26届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赵扬武 赵扬武在被誉为“秦腔最高学府”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担任秦腔团团长。该院共有四个演出团,一团(秦腔团)以西北第一大剧种——秦腔演出传统戏为主,二团(青年团)以演出创作剧目见长,三团(眉碗团)擅长用眉户碗碗腔两个剧种演出现代戏,四团是年轻靓丽的小梅花秦腔团,四个团各有特色,各有优长,均以良好的口碑活跃在辽阔的西北大地上。近年来,青年团的《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眉碗团的《西京故事》、小梅花秦腔团的青春版《杨门女将》等剧目轮番在全国爆红,而作为院里“老大哥”、有“西北第一团”之称的秦腔团却在基层市场广受欢迎。这支团队因拥有大量群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和秦腔名家,在老戏迷心目中分量最重,他们的戏从来不愁观众。许多艺术家声名显赫,备受观众喜爱,赵扬武即是其中的一位。 凤凰自古栖大梧 1968年出生在陕西合阳县的一级演员赵扬武,是个祖祖辈辈与文艺无缘的农村寒门子弟。1980年,年仅12岁的他为别人壮胆作伴走进了陕西省艺术学校的考场。误打误撞阴差阳错间,这个浓眉大眼、嗓音洪亮的男孩被考官相中,遂被录取为一名新生。得到这样跳出农门的机遇,小小的扬

武喜不自胜,暗暗下定决心,要在这方土地上扎下根来,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老师看他少年老成,便让他主工须生。从此,12岁的男孩与童年作别,挂上了飘逸的髯口,开始了由最初“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模仿做作,直到今日阅 尽世间沧桑却又“欲说还休”的人生历程。由于勤奋刻苦,加 上聪慧有悟性,他在陕西省艺术学校学得顺风顺水像模像样,1987年毕业时,被分配至省同州梆子剧团,成了一名正式 演员。后来,该团被并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他与全团同事们一起,高高兴兴地跨入了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赵扬武个性朴实敦厚,为人谦逊低调,加上专业水平不俗,唱功尤其突出,很快得到了团里老艺术家和同事们的认可。他虚心好学,大家都愿意与他合作,上戏机会便纷至沓来,进入了一个不断创造各种角色的阶段。多年来,他曾先后在二十余部剧目中担任主要人物,如秦腔传统剧《窦娥冤》《白玉楼》《拾玉镯》《二堂舍子》《杀驿》《二娃审案》,新 编历史剧《泣血无字碑》《太尉杨震》《凤鸣岐山》等等,塑造了窦天章、刘瑞年、傅朋、刘彦昌、吴承恩、李贤、杨震、姜子牙等数十个艺术形象。历获首届中国戏曲“金三角”表演奖、全国梆子戏剧种新剧目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第五届 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二届“中国滨洲·博兴国际小 戏艺术节”表演奖及首届中国戏曲“红梅奖”陕西赛区“演唱一 等奖”、陕西省新剧目调演“表演一等奖”、陕西省“易发杯”青

秦腔戏曲大全

秦腔戏曲大全 秦腔戏曲大全秦腔戏张兰秦窦凤琴(三... 秦腔秦腔戏曲大全华亭相会 秦腔戏曲大全秦腔十五贯眉户梁秋燕 选段演唱;王慧高清版秦腔戏曲大全 秦腔戏曲大全刘随社唱段精选听说来了... 陕西秦腔2 秦腔戏曲大全 秦腔戏曲大全(1) 秦腔戏曲大全《下河东》全本 秦腔戏曲大全秦腔戏刘棣华(斩秦英)... 选段演唱;王慧高清版秦腔戏曲大全 秦腔戏曲大全秦腔商芳会张兰秦窦凤... 秦腔戏曲大全秦腔商芳会秦腔哭五更...

甘肃秦腔戏曲大全 秦腔下河东秦腔戏秦腔戏曲大全(流畅) 秦腔戏曲大全《周仁回府》选段李爱... 秦腔戏曲大全辕门一帐 秦腔下河东秦腔戏秦腔戏曲大全 秦腔戏曲大全 秦腔戏曲大全华亭相会 秦腔下河东秦腔戏陕西秦腔戏曲大全 ?酷61:01:17秦腔戏曲大全秦 腔商芳会火焰驹A@RUYA ?酷648:10秦腔戏曲大全秦腔 商芳会大秦腔 YNPLQ ?爆米花32:42秦腔《二进宫》秦 腔戏曲大全(1) ?酷609:59秦腔戏曲大全秦腔 戏孙存蝶秦腔丑角... ?酷61:01:17秦腔戏曲大全秦 腔戏火焰驹A@RUYA ?土豆06:40下河东秦腔戏秦 腔戏曲大全(流畅)(流畅)

?爆米花32:43秦腔《二进 宫》秦腔戏曲大全~1 ?酷642:38秦腔戏曲大 全秦腔商芳会刘棣华(斩秦... ?酷625:12秦腔戏曲大 全秦腔商芳会秦腔 -黑虎... ?爆米花33:55秦腔戏曲大 全【唱腔集锦】第三集上 ?酷605:00秦腔戏曲大 全秦腔三堂会审BO@KC ?酷622:52秦腔戏曲大 全秦腔商芳会郭明霞秦腔... ?爆米花32:42秦腔《二进 宫》秦腔戏曲大全 ?爆米花31:13秦腔戏曲大全秦腔 《二进宫》全折(1) ?爆米花27:59秦腔戏曲大全华亭 相会~1 ?爆米花29:20秦腔戏曲大全秦腔 戏曲大全 ?酷631:00秦腔戏曲大全秦腔 商芳会秦腔《夺锦... ?爆米花09:18秦腔戏曲大全窦凤 琴窦娥冤杀场 ?爆米花33:30秦腔戏曲大全【唱 腔集锦】第三集下 ?爆米花32:43秦腔《二进宫》秦 腔戏曲大全~2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首批正式公布的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都具有浓郁的特点:有的展现陕西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有的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有的具有促进陕西地域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有的出色地运用传统文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具有见证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还有的对维系陕西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目录: 1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音乐 ?民间文学 ?民间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竞技 ?民间美术 ?传统手工技艺 ?民俗 2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3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1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注:共计145项,序号前标注“★”为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民间音乐(12项)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1Ⅰ—1西安鼓乐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2Ⅰ—2蓝田普化水会音乐西安市蓝田县 3Ⅰ—3姜马察回音乐宝鸡市陈仓区 4Ⅰ—4西山酒歌宝鸡市陈仓区 5Ⅰ—5陕北民歌延安市、榆林市 6Ⅰ—6绥米唢呐榆林市绥德县、米脂县 7Ⅰ—7白云山道教音乐榆林市佳县 8Ⅰ—8镇巴民歌汉中市镇巴县 9Ⅰ—9洋县佛教音乐汉中市洋县 10Ⅰ—10旬阳民歌安康市旬阳县

★11Ⅰ—11紫阳民歌安康市紫阳县 12Ⅰ—12商洛民歌商洛市 民间文学(2项)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13Ⅱ—1长安斗门石婆庙七夕传说西安市长安区14Ⅱ—2黄帝传说故事延安市黄陵县 民间舞蹈(25项)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15Ⅲ—1十面锣鼓西安市临潼区 16Ⅲ—2周至牛斗虎西安市周至县 17Ⅲ—3渭旗锣鼓西安市周至县 18Ⅲ—4牛拉鼓咸阳市 19Ⅲ—5蛟龙转鼓咸阳市乾县 20Ⅲ—6高跷赶犟驴宝鸡市眉县 21Ⅲ—7岐山转鼓宝鸡市岐山县 22Ⅲ—8千阳八打棍宝鸡市千阳县 23Ⅲ—9花苫鼓渭南市 24Ⅲ—10韩城行鼓韩城市 25Ⅲ—11洪拳鼓渭南市澄城县 26Ⅲ—12老庙老鼓渭南市富平县 27Ⅲ—13华州背花鼓渭南市华县 28Ⅲ—14东雷上锣鼓渭南市合阳县

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

“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业余组比赛将开锣 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省振兴秦腔办公室承办的“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业余组比赛将与3月25日在开赛,来自陕西省各地的近400名选手将角逐“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业余组最佳演唱奖”以及一、二、三等奖等奖项。 作为秦腔界的一大盛事,“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春节前举行的专业组大赛更是吸引了众多观众,连续40余场的激烈比拼,不仅检阅了陕西省专业秦腔队伍的实力,推出了一大批秦腔新秀,还让西北人民和全国电视观众再次领略了秦腔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期的崭新魅力。 秦腔在三秦大地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可谓喜欢者甚多,“西湖山水还依旧”、“许翠莲来好羞惭”、“娘的眼泪似水淌”、“打发公子出院门”、“呼喊一声绑帐外”、“小鸟儿哀鸣声不断”、“祖籍陕西韩城县”等经典唱段被广为传唱,至今不衰。本次大赛就是针对这一广泛群体而举办,它不仅为广大戏迷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还为秦腔艺术的普及、弘扬提供了载体,对秦腔艺术的传承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推动陕西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为即将于8月28日,在西安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次大赛分复赛、决赛和总决赛三轮进行,设“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业余组最佳演唱奖”,以及一、二、三等奖和参与奖。同时,大赛还将表彰奖励热心参与组织推荐工作的团队和个人。荣膺最佳演唱奖的选手还将获得国色天香影像设计工作室提供的戏曲写真豪华套系,让戏迷真正地过一把戏瘾、圆一个舞台梦想。

比赛按年龄分青少年(35岁以下,含35岁)、中年(36岁以上60到岁,含60岁)、老年(60岁以上)三个组,形式以清唱为主,时长为8分钟。 与以往大赛相比,本次大赛不仅注重选手的声腔和表演,对选手刻画人物时的状态、服装,以及整体形象都做了相应的评判规则。秦腔是一门综合艺术,唱、念、做、打、扮相等样样少不了,此举就是想引导广大戏迷向专业化靠拢,从而提升秦腔的整体演唱水准。 大赛报名从一开始,便得到了各地市文化局和广大戏迷的密切关注,纷纷以集体或个人形式报名。其中,选手最小年龄是5岁,最大是81岁,覆盖了各个年龄层。除各地市文化局选送外,广大戏迷更是通过网络踊跃参与。大赛不仅吸引了本地的戏迷社团参与,如陕西省高校戏曲研究会、陕西省秦腔爱好者协会以及国色天香影像设计工作室,还吸引了身在北京的秦腔迷,来自北京大秦之腔青年研习社的曾丽君将在舞台上一展风采。 大赛由陕西雨田民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协办,具体比赛地址为西安市大唐西市。 为迎接第五届中国秦腔节在陕西隆重举办,本次秦腔演唱大赛业余组比赛结束后,还将陆续举办全省秦腔音乐演奏大赛、全省舞美展示展览大赛。省振兴秦腔办公室还计划组织秦腔传承人携弟子西北巡演交流等系列活动。同时,陕西秦腔博物馆也将扩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