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传热综合实验

化工传热综合实验

化工传热综合实验
化工传热综合实验

化工传热综合实验装置

说明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实训

2016.11

一、实验目得:

1、通过对空气—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得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得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与影响因素得理解。

2、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得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得实验研究, 掌握对流传热系数得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与影响因素得理解。

3、学会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0、4中常数A、m得值。

4、由实验数据及关联式Nu=ARe m Pr0、4计算出Nu、Nu

0,求出强化比Nu/Nu

,加

深理解强化传热得基本理论与基本方式。

二、实验内容:

1、测定5-6组不同流速下简单套管换热器得对流传热系数。

2、测定5-6组不同流速下强化套管换热器得对流传热系数。

3、对得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0、4中常数A、m得数值。

4、通过关联式Nu=ARe m Pr0、4计算出Nu、Nu

0,并确定传热强化比Nu/Nu

三、实验原理:

1、普通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测定及准数关联式得确定:

(1)对流传热系数得测定:

对流传热系数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通过实验来测定。因为<< ,所以传热管内得对流传热系数K,K(W/m2·℃)为热冷流体间得总传热系数,且

所以: (1)

式中:—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2?℃);

Q

—管内传热速率,W;

i

S

—管内换热面积,m2;

i

—管内平均温度差,℃。

平均温度差由下式确定: (2)

式中:—冷流体得入口、出口平均温度,℃; t w—壁面平均温度,℃;

因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

外壁温度与壁面平均温度近似相等,用t w来表示,由于管外使用蒸汽,所以t w近似

等于热流体得平均温度。

管内换热面积: (3)

式中:d i—内管管内径,m;

L

—传热管测量段得实际长度,m。

i

由热量衡算式: (4)

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 (5)

式中:V i—冷流体在套管内得平均体积流量,m3 / h;

c

—冷流体得定压比热,kJ / (kg·℃);

pi

ρ

—冷流体得密度,kg /m3。

i

c

与ρi可根据定性温度t m查得,为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t i1,t i2, t w, V i可采pi

取一定得测量手段得到。

(2)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得实验确定:

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得形式为:

、 (6)

其中: , ,

物性数据λi、c pi、ρi、μi可根据定性温度t m查得。经过计算可知,对于管

内被加热得空气,普兰特准数Pr i变化不大,可以认为就是常数,则关联式得形式

简化为:

(7)

与,然后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A与m得值。

这样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流量下Re

i

2、强化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及强化比得测定:

强化传热技术,可以使初设计得传热面积减小,从而减小换热器得体积与重量,提高了现有换热器得换热能力,达到强化传热得目得。同时换热器能够在较低温差下工作,减少了换热器工作阻力,以减少动力消耗,更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强化传热得方法有多种,本实验装置采用了多种强化方式,具体见下表。

其中螺旋线圈得结构图如图一所示,螺旋

线圈由直径3mm以下得铜丝与钢丝按一定节距

绕成。将金属螺旋线圈插入并固定在管内,即

可构成一种强化传热管。在近壁区域,流体一

面由于螺旋线圈得作用而发生旋转,一面还周

期性地受到线圈得螺旋金属丝得扰动,因而可

以使传热强化。由于绕制线圈得金属丝直径很

图一螺旋线圈强化管内部结构细,流体旋流强度也较弱,所以阻力较小,有利

于节省能源。螺旋线圈就是以线圈节距H与管

内径d得比值以及管壁粗糙度()为主要技术参数,且长径比就是影响传热效果与阻力系数得重要因素。

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总结了形式为得经验公式,其中A与m得值因强化方式不同而不同。在本实验中,确定不同流量下得Re i与,用线性回归方法可确定B与m得值。

单纯研究强化手段得强化效果(不考虑阻力得影响),可以用强化比得概念作为评判准则,它得形式就是:,其中Nu就是强化管得努塞尔准数,Nu0就是普通管得努塞尔准数,显然,强化比>1,而且它得值越大,强化效果越好。需要说明得就是,如果评判强化方式得真正效果与经济效益,则必须考虑阻力因素,阻力系数随着换热系数得增加而增加,从而导致换热性能得降低与能耗得增加,只有强化比较高,且阻力系数较小得强化方式,才就是最佳得强化方法。

四、实验装置得基本情况:

1、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如图二所示):

图二传热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

1-光滑管空气进口阀;2-光滑管空气进口温度;3-光滑管蒸汽出口;4-光滑套管换热器;5-光滑管空气出口温度;6-强化管空气进口阀;7-强化管空气进口温度;8-强化管蒸汽出口;9-内插有螺旋线圈得强化套管换热器;10-光滑套管蒸汽进口阀;12-孔板流量计;13-强化套管蒸汽进口阀;14-空气旁路调节阀;15-旋涡气泵;16-储水罐17-液位计;18-蒸汽发生器;19-排水阀;20-散热器;其中

2,5,7,11,12为测试点

2、实验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如表一所示):

表一实验装置结构参数

实验内管内径d i(mm) 20、00

实验内管外径d o(mm) 22、0

实验外管内径D i(mm) 50

实验外管外径D o(mm) 57、0

测量段(紫铜内管)长度L(m) 1、20

强化内管内插物丝径h(mm) 1

(螺旋线圈)尺寸

节距H(mm) 40

c0=0、65、d0=0、017

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及孔径

m

旋涡气泵XGB─12型

操作电压≤200伏

加热釜

操作电流≤10安

3、实验装置面板图(如图三所示):

图三传热过程综合实验面板图

五、实验操作步骤:

1、实验前得检查准备

①向水箱16中加水至液位计上端。

②检查空气流量旁路调节阀14就是否全开(应全开)。

③检查蒸气管支路各控制阀10、13与空气支路控制阀1、6就是否已打开(应保证有一路就是开启状态),保证蒸汽与空气管线畅通。

④合上电源总闸,设定加热电压,启动电加热器开关,开始加热。加热系统处于完好状态。

2、开始实验

①合上电源总开关。打开加热开关,设定加热电压(不得大于200V),直至有水蒸气冒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换热器蒸汽放空口3或8处有水蒸气冒出,经过风冷散热器20将水蒸气冷凝下来,并流回到水箱17中循环使用。

加热电压得设定:按一下加热电压控制仪表得键,在仪表得SV 显示窗中右下方出现一闪烁得小点,每按一次键,小点便向左移动一位,小点在哪个位子上就可以利用、键调节相应位子得数值,调好后在不按动仪表上任何按键得情况下30秒后仪表自动确认,并按所设定得数值应用。

②合上面板上风机开关启动风机并用旁路调节阀14来调节空气得流量,在一定得流量下稳定3—5分钟后分别测量空气得流量,空气进、出口得温度,由温度巡检仪测量(1-光滑管空气入口温度;2-光滑管空气出口温度;3-粗糙管空气入口温度;4-粗糙管空气出口温度),换热器内管壁面得温度由温度巡检仪(上-光滑管壁面温度;下-粗糙管壁面温度)测得。然后,在改变流量稳定后分别测量空气得流量,空气进,出口得温度, 壁面温度后继续实验。

③实验结束后,依次关闭加热、风机与总电源。一切复原。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将加热器内得水要加到指定位置,防止电热器干烧损坏电器。特别就是每次实验结束后,进行下次实验之前,一定检查水位,及时补充。

2、计算机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实验时应严格按照计算机使用规程操作计算机、采集数据与控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3、开始加热时,加热电压控制在(160V)左右为宜。

4、加热约十分钟后,可提前启动鼓风机,保证实验开始时空气入口温度t1(℃)比较稳定,可节省实验时间。

5、必须保证蒸汽上升管线得畅通。即在给蒸汽加热釜电压之前,两蒸汽支路控制阀之一必须全开。转换支路时,应先开启需要得支路阀门,再关闭另一侧阀门,且开启与关闭控制阀门时动作要缓慢,防止管线骤然截断使蒸汽压力过大而突然喷出。

6、保证空气管线畅通,即在接通风机电源之前,两个空气支路控制阀之一与旁路调节阀必须全开。转换支路时,应先关闭风机电源然后再开启或关闭控制阀。

7、注意电源线得相线、零线、地线不能接错。

七、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过程举例:

1、实验数据得计算过程简介(以光滑管第一组数据为例)。

孔板流量计压差=0、9Kpa 壁面温度Tw =99、4℃。

进口温度t1 =14、4℃出口温度t2 =63、5℃

①传热管内径d i(mm)及流通断面积 F(m2):

di=20、0(mm),=0、0200 (m);

2)/4=3、142×(0、0200)2/4=0、0003142( m2)、

F=π(d

i

传热管有效长度 L(m)及传热面积s i(m2): L=1、200(m)

s

=πL d i=3、142×1、200×0、0200=0、075394(m2)、

i

②传热管测量段上空气平均物性常数得确定、

先算出测量段上空气得定性温度 (℃)为简化计算,取t值为空气进口温度t1(℃)及出口温度t2(℃)得平均值:

即=38、95(℃)

据此查得: 测量段上空气得平均密度ρ=1、23 (Kg/m3);

测量段上空气得平均比热 Cp=1005 (J/Kg·K);

测量段上空气得平均导热系数λ=0、0274(W/m·K);

测量段上空气得平均粘度μ=1、91×();

③传热管测量段上空气得平均普兰特准数得0、4次方为:

Pr0、4=0、86

④空气流过测量段上平均体积( m3/h)得计算:

孔板流量计体积流量:

=0、65*3、14*0、0172*3600/4*=13、97(m3/h)

传热管内平均体积流量:

=15、16(m3/h)

⑤平均流速: =13、4(m/s)

⑥冷热流体间得平均温度差Δtm (℃)得计算: 测得 tw= 99、4(℃)

(℃)

⑦其她项计算:

传热速率(W)

(W)

(W/m2·℃)

传热准数

测量段上空气得平均流速: (m/s)

雷诺准数 =15571

⑧作图、回归得到准数关联式中得系数。

⑨重复步骤(1)-(8),处理强化管得实验数据。作图回归得到准数关联式中得系数。

表二、实验装置1数据记录及整理表(普通管换热器)

表三、实验装置1数据记录及整理表(强化管换热器)

No、 1 2 3 4 5 6 7 流量(Kpa)

t1(℃)

ρt1(Kg/m3)

t2(℃)

Tw(℃)

tm (℃)

ρtm(kg/m3)

λtm×100

Cp tm

μtm×

100000

Δt(℃)

Δtm(℃)

V t1(m3/h)

V(m3/h)

u(m/s)

qc(W)

(W/m2·℃)

а

i

Re

Nu

Nu/(Pr0、4)

图四传热实验装置实验准数关联图

表四、实验装置2数据记录及整理表(普通管换热器) No、 1 2 3 4 5 6 7 流量(Kpa)

t1(℃)

ρt1(Kg/m3)

t2(℃)

表五、实验装置2数据记录及整理表(强化管换热器)

Nu/(Pr0、4)

图五传热实验装置实验准数关联图

化工原理传热综合实验

传热综合实验(一) 实验时间2020年5月14日成绩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α i 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2.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0.4中常数A、m的值。 二、实验原理 (1)传热过程基本原理 传热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转移,又称热传递。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是有温度差存在时,热量就必然发生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因此传热是自然界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极普遍的一种传递现象。 总传热系数K是评价换热器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对换热器进行传热计算的依据。对于已有的换热器,可以通过测定有关数据,如设备尺寸、流体的流量和温度等,然后由传热速率方程式(1-1)计算K值。传热速率方程式是换热器传热计算的基本关系。在该方程式中,冷、热流体的温度差△T是传热过程的推动力,它随传热过程冷热流体的温度变化而改变。 传热速率方程式Q=K×S×ΔTm(1-1) 所以对于总传热系数K=Cp×W×(T2-T1)/(S×ΔTm) (1-2) 式中: Q----热量(W); S----传热面积(m2); △Tm----冷热流体的平均温差(℃);△Tm=Tw-Tm K----总传热系数(W/(m2·℃)); C P ----比热容 (J/(kg·K)); W----空气质量流量(kg/s); △T=T 2-T 1 ----冷物流温度差(℃)。 换热器的面积:S i=πd i L i(1-3)式中:d i—内管管内径,m; L i —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 平均空气质量流量W m=V mρm 3600(1-4)

化工原理传热练习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

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传热 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6 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 以减少热损失 , 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 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 其厚度为240mm,λ =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 ( 注 : 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 *** 答案 ***1140w 2.( 6 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 以减少热损失 , 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 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 其厚度为120mm, λ =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 _______。 ( 注 : 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 *** 答案 *** 1000w 3.( 6 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 以减少热损失 , 若容器外表温度为150℃ ,而 环境温度为20℃ , 要求每平方米热损失不大于500w, 采用某隔热材料, 其导热系数λ =则其 厚度不低于 _______。 ( 注 : 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 *** 答案 *** 91mm 4.( 6 分)某间壁换热器中 , 流体被加热时 , 圆形直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 .K). 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 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 当流速为 0.8m.s时,此时传热系数α =_____________. *** 答案 ***α =(λ /d)Re Pr α = .K) 5.( 6 分)某间壁换热器中 , 流体被加热时 , 圆形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 .K). 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 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 当流速为 1.2m.s时,此时传热系数α =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α =(λ /d)Re Pr

化工原理传热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传热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空气侧的对流传热 系数,而壁温接近于饱和水蒸汽侧流体的温度值。 (2)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傅立叶定厂。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的数值接近于热阻小 (大、小)一侧的:?值。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接近于:値大(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由 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大(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大(大、小)。 (3) 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小_,其两侧的温差愈小。 (4) 在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滞离层内(或热边界层内) ________ ,减少热阻的最有效措施是提高流体湍动程度。 (5) 消除列管式换热器温差应力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在壳体上加膨胀节、采用浮头式或U管式结构;翅片管换热器安装翅片的目的是增加面积,增强流体的湍动程 度以提高传热系数。 ⑹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b i>b2>b3,导热系数 在稳定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R > R 2 > R 3,各层导热速率Q = Q 2 = Q 3。 (7) 物体辐射能力的大小与黑度成正比,还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8) 写出三种循环型蒸发器的名称中央循环管式、悬筐式、外加热式。 (9) 在大容积沸腾时液体沸腾曲线包括自然对流、泡核沸腾和膜状沸腾三个阶段。实际操作应控制在泡核沸腾。在这一阶段内,传热系数随着温度差的增 加而增加。 (10)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一傅立叶定律- a 其表达式为___dQ= - ds 一 ___。 cn (11) 水在管内作湍流流动,若使流速提高到原来的2倍,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 1.74 倍;管径改为原来的1/2而流量相同,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 3.48倍。(设条件改变后仍在湍流范围) (12) 导热系数的单位为W/ ( m「C) _____ ,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为W/ ( m「C) ,总传热系数的单位为w/ ( m?C)___________ 。 二、选择 1已知当温度为T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D—耐火砖 的黑度。 A 大于 B 等于C不能确定 D 小于 2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使空气温 度由20C升至80C,现需空气流量增加为原来的2倍,若要保持空气进出口温度不变,则 此时的传热温差应为原来的A倍。 A 1.149 B 1.74 C 2 D 不定 3 一定流量的液体在一25 x 2.5mm的直管内作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i=1000W/m i - C;如流量与物性都不变,改用一19x 2mm的直管,则其:?将变为 D 。 A 1259 B 1496 C 1585 D 1678 4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普兰特准数是表示_C ____ 的准数。

气—气传热综合实验操作讲义

气—气传热综合实验讲义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空气—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 i的测定方法,加 m 0.4中常数 A、m 的值; 2.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和采用螺旋扁管为内管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 m 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3.了解套管换热器的管内压降p和 Nu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 ①测定 5~6 个不同流速下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 i。 m 0.4 ③测定 5~6 个不同流速下简单套管换热器的管内压降p1。 实验二: ①测定 5~6 个不同流速下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 i。 m ③测定 5~6 个不同流速下强化套管换热器的管内压降p 2。并在同一坐标系下绘制普通管 p1 ~Nu 与强化管p 2 ~Nu 的关系曲线。比较实验结果。 ④同一流量下,按实验一所得准数关联式求得 Nu0,计算传热强化比 Nu/Nu0。 三、实验原理 实验一普通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的测定 1. 对流传热系数 i的测定

对流传热系数 i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实验来测定。 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 = A * Re * Pr 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Nu = B * Re中常数B、m 的值和强化比Nu / Nu 0,了解强化②对α i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Nu=ARe Pr 中常数A、m 的值。 ②对α i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Nu=BRe 中常数B、m 的值。

i=Q i t m S i (2-1) 2 Q i—管内传热速率,W; 2 t mi—内管壁面温度与内管流体温度的平均温差,℃。 平均温差由下式确定: t mi t w ( )(2-2) 2 式中:t i1,t i2—冷流体的入口、出口温度,℃; t w—壁面平均温度,℃; 因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 和壁面平均温度近似相等,用 t w来表示。 管内换热面积: S i d i L i(2-3) 式中:d i—内管管内径,m; L i—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 由热量衡算式: Q i W i c pi (t i 2 t i1)(2-4) 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 W i(2-5) 3600 3 cp i—冷流体的定压比热,kJ / (kg·℃); 3 cp i和ρi可根据定性温度 t m查得, t m为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t i1、t i2、 2 tw、V i可采取一定的测量手段得到。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传热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传热系数K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K 实际是个平均值; B 、总传热系数K 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 C 、总传热系数K 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 的物性无关; D 、要提高K 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 2、在确定换热介质的流程时,通常走管程的有( ),走壳程 的有( )。A、C、D;B、E、F A、高压流体; B、蒸汽; C、易结垢的流 体; D、腐蚀性流体; E、粘度大的流体; F、被冷却的流 体; 3、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有( )。A 、B 、C 、D 、E A 、产生对流的原因; B 、流体的流动状况; C 、流体的物性; D 、 流体有无相变;E 、壁面的几何因素; 4、某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将湍流流动的空气加热 至指定温度,若需进一步提高空气出口温度,拟将加热管管径 增加一倍(管长、流动状态及其他条件均不变),你认为此措 施是:A A 、不可行的; B 、可行的; C 、可能行,也可能不行; D 、视具 体情况而定; 解:原因是:流量不变 2d u =常数 当管径增大时,a. 2/u l d ∝,0.80.2 1.8/1/u d d α∝= b. d 增大时,α增大,d α∝ 综合以上结果, 1.81/A d α∝,管径增加,A α下降 根据()21p mc t t KA -=m Δt 对于该系统K α≈∴ 21 12ln m t t KA t A T t T t α-?≈-- 即 12 1 ln p mc A T t T t α=-- ∵A α↓ 则12ln T t T t -↓-∴2t ↓

化工传热综合实验

化工传热综合实验装置 说明书 天津大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 2011.7 强化传热又被学术界称为第二代传热技术,它能减小初设计的传热面积,从而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现有换热器换热能力,减小换热阻力,降低换热器动力消耗,使换热器在较低温差下就可以工作,从而有效地利用能源,节省资金。强化传热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装置采用的是在换热器内管插入螺旋线圈

的方法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 螺旋线圈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线圈由直径3mm 以下的铜丝和钢丝按一定节距绕成。在普通套管换热器内将金属螺旋线圈插入并固定,即构成强化传热管。靠近管壁区域,流体一方面受到螺旋线圈的作用而发生旋转,一方面还周期性地受到线圈螺旋金属丝的扰动,使湍流程度增大,减小层流内层厚度,从而达到强化传热的 目的。由于绕制线圈的金属丝直径很细,流体旋流强度较弱,所以流动阻力小,有利于节省能源。螺旋线圈以线圈节距H 与管内径d 的比值为技术参数,另外,管长与管径之比(管径比)是影响传热效果和阻力系数的重要因素。强化传热的机理较为复杂,经过多年实验研究,人们总结出了m B Nu Re 的经验公式,其中B 和m 值的大小因螺旋丝尺寸不同而变化。 按照实验方法操作,确定不同流量下Rei 与Nu 的数值,再通过线性回归最终确定B 和m 的数值。 单纯研究强化手段的强化效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可以用强化比的概念作为评判指标,它的形式是:Nu /Nu 0,其中Nu 是强化管的努塞尔准数,Nu 0是普通管的努塞尔准数,显然,强化比Nu /Nu 0>1,且比值越大,强化效果越好。 1.传热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见图-2,仪表面板示意图见图-3。 图-1 螺旋线圈内部结构

传 热 综 合 实 验

传 热 综 合 实 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本换热器的实验研究,可以掌握对流传热系数αi 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2.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mPr 0.4 中常数A 、m 的值。 3.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 联式Nu=BRe m 中常数B 、m 的值和强化比Nu/Nu0,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二、实验原理 对于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关联式可以表示成: n m C Nu Pr Re = (1) 系数C 与指数m 和n 则需由实验加以确定。对于气体,Pr 基本上不随温度而变,可视为一常数,因此,式(1)可简化为: m A Nu Re = (2) 式中: λαd Nu 2= μ ρ du =Re 通过实验测得不同流速下孔板流量计的压差,空气的进、出口温度和换热器的壁温(因 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外壁温度与壁面的平均温度近似相等),根据所测的数据,经过查物性数据和计算,可求出不同流量下的Nu 和Re ,然后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关联式m A Nu Re =中常数A 、m 的值。 三、 设备主要技术数据 1. 传热管参数: 表1 实验装置结构参数 2.空气流量计 (1) 由孔板与压力传感器及数字显示仪表组成空气流量计。空气流量由公式[1]计算。 (第1套)6203.00)(113.18P V t ??=………………………………………………………………[1] (第2套)6203.00)(113.18P V t ??=………………………………………………………………[1] 其中, 0t V - 20℃ 下的体积流量,m 3/h ; P ?-孔板两端压差,Kpa

化工原理计算题例题

三 计算题 1 (15分)在如图所示的输水系统中,已知 管路总长度(包括所有当量长度,下同)为 100m ,其中压力表之后的管路长度为80m , 管路摩擦系数为0.03,管路内径为0.05m , 水的密度为1000Kg/m 3,泵的效率为0.85, 输水量为15m 3/h 。求: (1)整个管路的阻力损失,J/Kg ; (2)泵轴功率,Kw ; (3)压力表的读数,Pa 。 解:(1)整个管路的阻力损失,J/kg ; 由题意知, s m A V u s /12.2) 4 05.03600(15 2 =??==π 则kg J u d l h f /1.1352 12.205.010003.022 2=??=??=∑λ (2)泵轴功率,kw ; 在贮槽液面0-0′与高位槽液面1-1′间列柏努利方程,以贮槽液面为基准水平面,有: ∑-+++=+++10,1 21020022f e h p u gH W p u gH ρ ρ 其中, ∑=kg J h f /1.135, u 0= u 1=0, p 1= p 0=0(表压), H 0=0, H=20m 代入方程得: kg J h gH W f e /3.3311.1352081.9=+?=+=∑ 又 s kg V W s s /17.410003600 15 =?= =ρ 故 w W W N e s e 5.1381=?=, η=80%, kw w N N e 727.11727===η 2 (15分)如图所示,用泵将水从贮槽送至敞口高位槽,两槽液面均恒定 不变,输送管路尺寸为φ83×3.5mm ,泵的进出口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真空表和压力表,真空表安装位置离贮槽的水面高度H 1为4.8m ,压力表安装位置离贮槽的水面高度H 2为5m 。当输水量为36m 3/h 时,进水管道全部阻力损失为1.96J/kg ,出水管道全部阻力损失为4.9J/kg ,压力表读数为2.452×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传热习题解答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传热习题解答

习 题 1. 如附图所示。某工业炉的炉壁由耐火砖λ1=1.3W/(m·K )、绝热层λ2=0.18W/(m·K )及普通砖λ3=0.93W/(m·K )三层组成。炉膛壁内壁温度1100o C ,普通砖层厚12cm ,其外表面温度为50 o C 。通过炉壁的热损失为1200W/m 2,绝热材料的耐热温度为900 o C 。求耐火砖层的最小厚度及此时绝热层厚度。 设各层间接触良好,接触热阻可以忽略。 已知:λ1=1.3W/m·K ,λ2=0.18W/m·K , λ3=0.93W/m·K ,T 1=1100 o C ,T 2=900 o C ,T 4=50o C ,3 δ=12cm ,q = 1200W/m 2,Rc =0 求: 1 δ=?2 δ=? 解: ∵δλT q ?= ∴1 δ=m q T T 22.01200 900 11003.12 1 1 =-? =- λ 又∵3 3 224 23 4 33 2 3 22 λδλδδλδλ+-= -=-=T T T T T T q ∴W K m q T T /579.093 .012 .0120050900233422 2?=--=--= λδλ δ 得:∴m 10.018.0579.0579.022 =?==λδ

习 题1附图 习题2附图 2. 如附图所示。为测量炉壁内壁的温度,在炉外壁及距外壁1/3厚度处设置热电偶,测得t 2=300 o C ,t 3=50 o C 。求内壁温度t 1。设炉壁由单层均质材料组成。 已知:T 2=300o C ,T 3=50o C 求: T 1=? 解: ∵δ λ δλ3 13 2 3 T T T T q -=-= ∴T 1-T 3=3(T 2-T 3) T 1=2(T 2-T 3)+T 3=3×(300-50)+50=800 o C

传热练习题2_化工原理

传热 一、填空 1、蒸汽冷凝放热时,要经常注意排放(),这是因为()。 2、某物体(可近似为灰体),在20℃时,其黒度为ε=0.8,则其辐射能力的大小为 (),其吸收率为()。 3、管内对流传热,流体内温度梯度最大是在(),原因是()。 4、膜系数α越(),液体核状沸腾时,△t越大,α越()。 5、在一列管换热器中用壳程的饱和蒸汽加热管程的液体(无相变),若饱和蒸汽侧的饱和蒸汽压力增大,而液体的流量和进口温度不变,则液体出口温度(),蒸汽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6、某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有机溶液,现发现溶液的出口温度比原来低,检查溶液的初温和流量均无变化,请列举二个可以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①()②() 7、常见的列管换热器折流板型式有(),()。 在列管式换热器的壳程中设置折流板的优点是(),缺点是()。 8、随着温度的增加,空气的黏度(),空气的导热系数()。 9、某一段流体流过一段直管后,在流入同一内径的弯管段,则弯管段的传热系数比直管段传热系数(),因为()。 10、角系数取决于换热物体的(),()和(),而与()和()无关。 11、基尔霍夫定律的表达式为(),该定律的前提假设条件是()。 12、在空气—水换热的换热器中,为强化传热可能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传热壁面的温度接近于()的温度。 13、列管换热器中,若冷热两种流体的温度差相差较大,则换热器在结构上常采用()办法,常用的结构形式有()。 14、化工生产中常以水蒸汽作为一种加热介质,其优点是()。水蒸汽冷凝时应及时排除不凝性气体,其原因是()。 15、大容积中的饱和沸腾传热可分为(),()和(),而在工业生产中常在()阶段操作。 16、一回收烟道气热量的废热锅炉,在流程安排上,烟道气(入口温度为60℃)应走(),水(入口温度为90℃)应走(),主要是为避免()。 17、三层圆筒壁热传导过程,最外层的导热系数小于第二层的导热系数,两层厚度相同,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若将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材质互换,则导热量变(),第二层与第三层的界面温度变()。 18、在垂直冷凝器中,蒸汽在管内冷凝,若降低冷却水的温度,冷却水的流量不变,则冷凝传热系数(),冷凝传热量()。 19、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热流体与冷流体进行换热,若将壳程由单程改为双程,则传热温度差()。 20、在高温炉外设置隔热挡板,挡板材料黑度愈低,热损失愈()。 21、写出两种带有热补偿的列管换热器名称①(),②()。 22、斯蒂芬—波尔茨曼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它表示( )。 23、327℃的黑体辐射能力为27℃黑体辐射能力的()倍。 24、若换热器中流体温度变化较大,总传热系数随温度变化大时,传热面积可采用( )求之。 25、沸腾传热设备壁面越粗糙,气化核心越(),沸腾传热系数越(

化工原理—传热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传热系数K,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K实际是个平均值; B、总传热系数K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 C、总传热系数K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 D、要提高K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 C 2、在确定换热介质的流程时,通常走管程的有(),走壳程的有()。 A、高压流体; B、蒸汽; C、易结垢的流体; D、腐蚀性流体; E、粘度大的流体; F、被冷却的流体; A、C、D; B、E、F 3、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有( )。 A、产生对流的原因; B、流体的流动状况; C、流体的物性; D、流体有无相变; E、壁面的几何因素; A、B、C、D、E 4、对下述几组换热介质,通常在列管式换热器中K值从大到小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 A、②>④>③>①; B、③>④>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冷流体热流体 ①水气体 ②水沸腾水蒸气冷凝 ③水水 ④水轻油 D 5、下述各种情况下对流传热系数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③>④>①>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①空气流速为30m/S时的a;②水的流速为1.5m/s时的a; ③蒸汽滴状冷凝时的a;④水沸腾时的a; C 6、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都较大时,影响传热过程的将是()。 A、管避热阻; B、污垢热阻; C、管内对流传热热阻; D、管外对流传热热阻; B 7、关于辐射传热,下述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除真空和大多数固体外,热射线可完全透过; B、热辐射和光辐射的本质完全相同,不同的仅仅是波长的范围; C、热射线和可见光一样,都服从折射定律;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发射的辐射能也不变; A 8、冷热水通过间壁换热器换热,热水进口温度为90?C,出口温度为50?C,冷

化工原理课件传热习题201111

第四章 传热 一、填空题: 1、在包有二层相同厚度保温材料的园形管道上,应该将 材料包在内层,其原因是 , 导热系数小的 减少热损失 降低壁面温度 2、厚度不同的三种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 321b b b >>;导热系数321λλλ<<。在稳定传热过程中, 各层的热阻R 1 R 2 R 3 各层的导热速率Q 1 Q 2 Q 3 在压强恒定的条件下,空气的粘度随温度降低而—————————— 。 解①R 1>R 2>R 3 , Q 1=Q 2=Q 3 ②降低 3、 ①物体辐射能力的大小与 成正比,还与 成正比。 ②流体沸腾根据温度差大小可分为 、 、 、三个阶段,操作应控制在 。 因为 4 0100? ?? ??==T c E E b εε ∴E ∝T 4 ,E ∝ε ②自然对流 泡状沸腾 膜状沸腾 泡状沸腾段 4、 ①列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内设置折流的作用在于 ,折流挡板的形状有 等。 ②多层壁稳定导热中,若某层的热阻最大,则该层两侧的温差 ;若某层的平均导热面积最大,则通过该层的热流密度 。 解①提高壳程流体的流速,使壳程对流传热系数提高 , 园缺形(弓形),园盘和环形②最大 , 最小 5、 ①在确定列管换热器冷热流体的流径时,一般来说,蒸汽走管 ;易结垢的流体走管 ;高压流体走管 ;有腐蚀性液体走管 ;粘度大或流量小的流体走管 。 ①外, 内 ,内 , 内 , 外 6、①在一卧式加热器中,利用水蒸汽冷凝来加热某种液体,应让加热蒸汽在 程流动,加热器顶部设置排气阀是为了 。 ②列管换热器的管程设计成多程是为了 ;在壳程设置折流挡板是为了 ; 解 ①壳程 , 排放不凝气,防止壳程α值大辐度下降 ②提高管程值 α , 提高壳程值α 7、①间壁换热器管壁 w t 接近α 侧的流体温度;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 一侧的α值。 ②对于间壁式换热器: m t KA t t Cp m T T Cp m ?=-=-)()(122' 2211'1等式成立的条件 是 、 、 。 解①大 , 热阻大 ②稳定传热 , 无热损失 , 无相变化 8、①列管换热器,在壳程设置折流挡板的目的是 。 ②等温面不会相交,因为 。 解①增大壳程流体的湍动程度,强化对流传热,提高α值,支承管子 ②一个点不可能具有两个不同的温度 9、①由多层等厚度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就愈 ,其两侧的温度差愈 。 ②为了减小高温发热体辐射热的散失,可采用在发热体之外设置 的措施。

化工液液实验传热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测定流体在套管换热器对流传热系数αi 2.加深对对流传热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3.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0.4中常数A、m的值 二. 实验装置 三. 实验步骤 (1) 向电加热箱加水,并通电加热。 (2) 检查流量计流量调节阀是否关闭。 (3) 启动离心泵改变流量调节阀开度。稳定后测定流量、热水进出口温度、冷水进出、管外壁面平均温度。测定5~6组实验数据。 (4) 实验结束. 关闭加热器开关。 四. 实验注意事项: 1.检查加热箱中的水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进行实验之前,如果发现水位过低,应及时补给水量。 五.试验结果: 1.已知数据及有关常数: (1)传热管内径di (mm)及流通断面积 F(m2).

di =18.00(mm),=0.018 (m); F =π(di2)/4=3.142×(0.018) 2/4=0.0002545(m2). (2)传热管有效长度 L(m)及传热面积si(m2). L =1.00m) Si =πL di =3.142×1.00×0.0180=0.05656(m2). (3)定性温度at(℃)取t 值为空气进口温度T1(℃)及出口温度T2 (℃)的平均值, 即at=(T1+T2)/2 (4)水在定性温度下的性质计算方法,取水在50℃和60℃的物性作以温度T 为变量的一次函数,然后将定性温度代入而求得,参考公式: 密度: ρ= -0.5t + 1013.1 导热系数:λ = 0.11t + 59.3 黏度: μ = -7.95t + 946.9 (5)热量衡算式:Q=(V*Cp*ρ*dT )/3600 式中:V —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量,m 3 / h ; 对流传热系数: ()i m i i s t Q ??=/α (W/m 2·℃) 式中:i α—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 2?℃); Q i —管内传热速率,W ; S i —管内换热面积,m 2; mi t ?—传热膜温差,℃。 mi t ?=(T1+T2)/2- t w 式中:t 1,t 2—冷流体的入口、出口温度,℃; t w —壁面平均温度,℃; ⒉ 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实验确定 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 n i m i i A Nu Pr Re =. 其中: i i i i d Nu λα= i i i i i d u μρ=Re i i pi i c λμ= Pr 准数关联式的形式简化为: 3 .0Pr Re i m i i A Nu = 这样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流量下的Rei 与i Nu ,然后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A 和m 的值。 A =0.5379和m =0.4086

化工原理习题第二部分热量传递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第二部分热量传递 一、填空题: 1.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240mm,λ=0.57w/m.K,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 1140w ___。(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 2.牛顿冷却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 q=αA△t _____,给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α的单位是__ w/m2.K _____。 3.某并流操作的间壁式换热器中,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90℃和5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30℃和40℃,此时传热平均温度差△t=____27.9K _____。 3. 某并流操作的间壁式换热器中,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90℃和5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15℃和30℃,此时传热平均温度差△t=____ 41.6K _____。 4.热量传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__ 热传导___、___热对流 ____、热辐射。 5.对流传热中的努塞特准数式是__Nu=αl/λ____, 它反映了对流传热过程几何尺寸对α的影响。 6.稳定热传导是指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仅随位置变不随时间而改变。 7.两流体的间壁换热过程中,计算式Q=α.A.△t,A表示为α一侧的换热壁面面积_______。 8.在两流体通过圆筒间壁换热过程中,计算式Q=K.A.△t中,A表示为____________ A 泛指传热面, 与K 相对应________。 9.两流体进行传热,冷流体从10℃升到30℃,热流体从80℃降到60℃,当它们逆流流动时, 平均传热温差△tm=_____ 50℃_______,当并流时,△tm=___ 47.2℃______。 10.冷、热气体在间壁换热器中换热,热气体进口温度T=400℃,出口温度T 为200℃,冷气体进口温度t=50℃,两股气体的质量流量相同,物性数据可视为相同,若不计热损失时,冷气体出口温度为_250__℃;若热损失为5%时,冷气体出口温度为__240℃_。 11.一列管换热器,列管规格为φ38×3, 管长4m,管数127根,则外表面积F=__F1=127×4π×0.038=60.6m2,而以内表面积计的传热面积F____ F2=127×4π×0.032=51.1m2__________。

化工原理传热试题

齐河职业中专2015—2016年第一学期月考考试 技能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 1.甲烷在320K和0.5MPa时的密度是() A.3.0kg/m3 B.3000kg/m3 C.0.03kg/m3 D.0.003kg/m3 2.已知某油品在圆管中稳定的流动,其Re=500,已测得管中心处的点流速为0.5m/s,则此管截面上的平均流速为()m/s A.0.1 B.0.15 C.0.25 D.0.4 3.当流体在管内稳定流动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管径为原来的2倍,则其相应的雷诺准数为原来的()倍 A.2 B.1 C.1/2 D.4 4.离心泵开车时,为了减小启动功率,应将() A.出口阀关小B.出口阀开大C.入口阀关闭D.出口阀关闭 5. 层流与湍流的区别是() A、湍流的流速大于层流流速 B、流道截面积大的为湍流,小的为层流 C、层流无径向脉动,湍流有径向脉动 D、层流的雷诺准数小于湍流的雷诺准数 6.运动粘度v=μ/ρ,其单位为() A.Pa.s B.Pa/s C.m2/s D.m2.s 7.水在管道中稳定流动时任意截面上流量qm1、qm2关系为() A.qm1=qm2 B.qm1>qm2 C.qm1

光滑管传热综合实验

⒈ 实验名称 光滑管气体给热系数测定实验 ⒉ 实验目的 ①掌握对流传热系数α的测定方法;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 0.4中常数A 、m 的值。 ②掌握孔板流量计的使用。 ③掌握DC-3A 微音气泵的使用。 ⒊ 实验基本原理 空气在圆形直管中作湍流流动的给热准数方程: ), ,,(01d l Gr P R f N r e u = 强制对流时,G r 可忽略;对气体而言,原子数相同的气体Pr 为一常数,当 50>o d l 其影响亦可忽略,故上式可写为:(Re) f N u = 一般可写成 n e u AR N = 两边取对数 e u R n A N lg lg lg += μ ρλαdu Re d N Re N A u n e === ,, 。 α值的计算:空气传热膜系数α可以通过测定总传热系数(K )进行测取。K 与 α有下列关系: 2 S 1 1K 1αλδα++= 因管壁很薄,可将圆壁看成平壁;因是空气,故不计污垢热阻。又因是黄铜管壁 且很薄, 1/α2为蒸气冷凝膜的热阻,α为空气传热膜系数,对比之下,21 αλδ、 s 两项热阻均可忽略,即K ≈α,故 m p s t A t t c V K ?-= ≈) 进出( ρα 本实验主要热阻在空气一侧,故d 值取管内径较为合理。 出进进 出出进出进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m ---=-----= ?ln ln )()( ⒋ 实验所需仪器装置

疏水阀 温度巡检仪 风机 温度巡检仪 图1 2型传热实验装置示意简图 蒸汽发生器 流量调节阀 孔板流量计 压差计变送器 ⒌ 实验步骤及内容 ⑴开启光滑管进风阀,关闭螺纹管进风阀,打开风机,调节孔板流量计R 值约为100左右,待进口温度t 进稳定后,蒸汽发生器停止加热,打开光管侧蒸汽进气阀,打开蒸汽排气阀门,排出一定量蒸汽,时间约1分钟。稳定后读取实验数据。开始读取蒸汽温度T 、t 进、t 出、t 壁,孔板流量计R 值及孔前表压Rp ,将这些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然后改变孔板流量R 值约为200,再测取以上数据记录,在R 值为200到700间大约做5组数据,然后再计算整理结果。 ⑵实验结束后 ①实验结束后,关闭加热开关。 ②关闭两个蒸汽进口阀门。 ③将螺纹管、光滑管的冷风进口阀门、蒸汽排气阀门打开,拔掉孔板压差表、计前表与风管俄连接胶管,并将风机挡位调至4处。 ④进行风冷管路1小时,关闭整个传热系统电源。 ⒍ 实验原始记录 实验记录 光滑管记录: 管型:光滑 室温:16o C 大气压强:753(mmHg ) 光滑管直径:17.8mm ,光滑管长:1.224m

新版化工原理习题答案(05)第五章 传热过程基础

第五章 传热过程基础 1.用平板法测定固体的导热系数,在平板一侧用电热器加热,另一侧用冷却器冷却,同时在板两侧用热电偶测量其表面温度,若所测固体的表面积为0.02 m 2,厚度为0.02 m ,实验测得电流表读数为0.5 A ,伏特表读数为100 V ,两侧表面温度分别为200 ℃和50 ℃,试求该材料的导热系数。 解:传热达稳态后电热器的加热速率应与固体的散热(导热)速率相等,即 L t t S Q 2 1-=λ 式中 W 50W 1005.0=?==IV Q m 02.0C 50C 200m 02.0212=?=?==L t t S ,,, 将上述数据代入,可得 ()() )()C m W 333.0C m W 5020002.002 .05021??=??-??=-= t t S QL λ 2.某平壁燃烧炉由一层400 mm 厚的耐火砖和一层200 mm 厚的绝缘砖砌成,操作稳定后,测得炉的内表面温度为1500 ℃,外表面温度为100 ℃,试求导热的热通量及两砖间的界面温度。设两砖接触良好,已知耐火砖的导热系数为10.80.0006t λ=+,绝缘砖的导热系数为 20.30.0003t λ=+,W /(m C)??。两式中的t 可分别取为各层材料的平均温度。 解:此为两层平壁的热传导问题,稳态导热时,通过各层平壁截面的传热速率相等,即 Q Q Q ==21 (5-32) 或 2 32212 11b t t S b t t S Q -=-=λλ (5-32a ) 式中 115000.80.00060.80.0006 1.250.00032t t t λ+=+=+?=+ 21000.30.00030.30.00030.3150.000152 t t t λ+=+=+?=+ 代入λ1、λ2得 2.0100)00015.0315.0(4.01500)000 3.025.1(-+=-+t t t t 解之得 C 9772?==t t ()()()C m W 543.1C m W 9770003.025.10003.025.11??=???+=+=t λ 则 () 221 11 m W 2017m W 4 .0977 1500543.1=-? =-=b t t S Q λ 3.外径为159 mm 的钢管,其外依次包扎A 、B 两层保温材料,A 层保温材料的厚度为50 mm ,导热系数为0.1 W /(m·℃),B 层保温材料的厚度为100 mm ,导热系数为1.0 W /(m·℃),

化工原理传热试题

一填空 (1)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侧流体的温度值。 (2)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的数值接近于热阻(大、小)一侧的α值。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接近于α值(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大、小)。 (3)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愈,其两侧的温差愈。 (4)在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减少热阻的最有效措施是。 (5) 消除列管式换热器温差应力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在壳体上加、或;翅片管换热器安装翅片的目的是。 (6) 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b1>b2>b3,导热系数λ1<λ2<λ3,在稳定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各层导热速率。 (7) 物体辐射能力的大小与成正比,还与成正比。 (8) 写出三种循环型蒸发器的名称、、。 (9) 在大容积沸腾时液体沸腾曲线包括、和三个阶段。实际操作应控制在。在这一阶段内,传热系数随着温度差的增加而。 (10)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三种。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其表达式为??????。 (11) 水在管内作湍流流动,若使流速提高到原来的2倍,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____倍;管径改为原来的1/2而流量相同,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倍。(设条件改变后仍在湍流范围) (12) 导热系数的单位为,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为,总传热系数的单位为。 二、选择 1 已知当温度为T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__耐火砖的黑度。 A 大于 B 等于 C 不能确定 D 小于 2 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使空气温度由20℃升至80℃,现需空气流量增加为原来的2倍,若要保持空气进出口温度不变,则此时的传热温差应为原来的倍。 A 1.149 B 1.74 C 2 D 不定 3 一定流量的液体在一φ25×2.5mm的直管内作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αi=1000W/m2·℃;如流量与物性都不变,改用一φ19×2mm的直管,则其α将变为。 A 1259 B 1496 C 1585 D 1678 4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普兰特准数是表示的准数。 A 对流传热 B 流动状态 C 物性影响 D 自然对流影响 5 在蒸气—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的______在工程上可行。 A 提高蒸气流速 B 提高空气流速 C 采用过热蒸气以提高蒸气温度 D 在蒸气一侧管壁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