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概论教案

体育概论教案

商丘学院《体育概论》教案

第1、2 次课

引论

一、体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初步形成阶段

我国体育学形成源于对体育原理、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1952年,毛泽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随后,罗一东的《体育学》、方万邦的《体育原理》以及袁敦礼、吴蕴瑞的《体育原理》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开始在体育实践的基础上重视体育理论的研究。

(二)引进与移植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引进苏联体制的同时,也引进了苏联的理论体系。以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为基础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系初步形成。1952年,我国请来苏联专家系统讲授体育理论,由于民族风俗,语言习惯不同,造成一些理论上的混淆。如苏联的“体育文化”被我国翻译为“体育”。

(三)探索与总结阶段

1961年出版了体育学院本科《体育理论》教材,主要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的问题,还没有进入人体发展的研究领域。《体育理论》是学习苏联并结合我国实际而编写的。

(四)挫折与停顿阶段

我国体育理论建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处于停滞状态,拉大了世界先进国家

在现代科学体育理论建设的差距。日本设计了健身运动处方,操作程序是:健康诊断→体力测定→确定健身目标→选择运动项目→制定运动处方→实际锻炼。英国创造了循环锻炼法,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现代科学体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此后,德日美纷纷效仿。

循环锻炼法是指用几个不同的练习内容联合组成的练习组合。该方法要求练习者必须按照既定的练习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个练习站的练习任务。一般的组织形式是锻炼者在完成一个练习站上的任务后,迅速转

移到下一个练习站继续练习,同时下一个锻炼者依次跟上。其结构因素有:每站的练习内容、运动负荷、练习站点的安排顺序、练习站点之间的间歇形式和时间,每一循环之间的间歇,设置练习站点的数目与循环的组数等。一般选择6~12个已为锻炼者掌握的简单易行的项目。搭配时注意上肢动作与下肢动作、剧烈的跑跳练习与静力憋气动作之间的合理交替。

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决定运动负荷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

(四)发展与丰富阶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在北京体育学院召开了《体育理论》教材座谈会,会议决定以广义的体育运动为基础。1981年,面目全新的《体育理论》问世。随后,我国体育理论开始酝酿筹建新学科,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群众体育学和体育概论从体育理论中分化出来,标志着体育学科进入新阶段。

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开始实施学位制度,体育学毕业生所授学位为教育学学位。1992年,体育学被列为一级学科。下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

二、体育概论的学习目的与意义

(一)建立良好的体育价值观

从宏观上更深刻的认识体育,整体上更准确地理解体育,是全社会形成全面、准确的体育价值观。

(二)提高对体育和体育科学的全面认识

(三)提高指导体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水平

三、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法

(一)体育概论内容体系

1、体育概念

2、体育功能

3、体育目的

4、体育过程

5、体育手段

6、体育科学

7、体育文化

8、体育体制

9、体育发展趋势

(二)学习体育概论的要求

1.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分析问题

2.坚持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坚持不断创新发展的观点

第一章体育概念

教学内容:体育的概念与定义;体育的分类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下概念的规律,原则,并掌握体育概念。

教学重点:如何寻找体育概念的种差和属差,利用下定义的规则给体育下定义。

教学难点: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分类的依据。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

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体育的概念与定义

一、问题的提出

什么是体育?

“体育”是在体育界中最常用但又最不容易搞清楚的一个概念。“体育”两个字写起来简单,可真要说清楚却非易事。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体育”定义,大家对“体育”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见仁见智。如果概念不明确,就容易把一些相临界的事物或现象混淆,而无法掌握体育科学的实质,无法运用科学的规律来指导体育实践。

总之,要准确表达对体育的见解及展开体育的研究工作,就必须明确规范的体育概念。

二、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本质属性是决定某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属性。概念有自身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即内涵和外延,它们构成了概念的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总和。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本质属性:是决定某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属性。如:梯形的本质属性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而非平行四边形等其他图形。概念有自身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即内涵和外延,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又称“含义”,回答“是什么”;

外延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总和,又称“适用范围”,回答“包含哪些”。

三、给概念下定义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

下定义注意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会“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

例子:1.体育是以肌肉运动为内容的文化活动。

2.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

(2)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会“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

例子:体育是以体育的基本技术为手段的文化活动。

(3)定义一般采用肯定的形式,否则会“定义否定”。如:体育不是娱乐选秀。

(4)定义必须清楚确切,定义项中不能有含混的概念或语词,否则会“定义含混”或“定义用比”

如:体育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

体育是现代科技的橱窗。

四、体育概念的定义

(一)寻找邻近的属概念

1.以“教育”作为体育的属概念偏窄

“体育”一词于1897年由日本引入,体育概念起初就不完全限于“身体教育”,包括“学校体育”“女子体育”“大众体育”“社会体育”等。

2.以“人的活动”等作为体育的属概念偏宽

人的活动包括文化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教育活动等,不符合给概念下定义应该找出邻近属概念的要求。

3.“文化活动”是合适的邻近属概念

“人的活动”“实践”等作为属概念偏宽。文化是社会主体创造出来的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各种支持系统,文化是人创造的,反过来塑造人,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形形色色的体育活动完全符合文化的表述。

(二)寻找种差

1.体育与其他文化活动之间的差别

相对于文学、美术、音乐、曲艺、戏曲、舞蹈、杂技等文化活动,体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手段达到“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戏曲集“唱、念、做、打”于一体,其中打是指表演

武打动作,但目的是为了表现戏曲情节,而不是促进身心健康。杂技更是以表演为目的,与促进身心发展为目的显然相异。

2.体育的本质

体育的本质就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是体育概念区别于其他文化活动的种差。

(三)得出定义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第二节体育的分类

一、体育分类的依据

划分由三个要素组成,分别是划分的母项(被划分的概念)、划分的子项(从母项中划分出来的种概念)和划分的标准。

(1)划分必须相称,即划分所得的各个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否则会“多出子项”或“划分不全”。

(2)划分根据必须同一。

(3)各个子项必须相互排斥,各个子项必须是全异关系,而不应是从属或交叉的相容关系。

二、体育的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一)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体育教育的主体部分是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身体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进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人的重要方面。

※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1、基础设施对学校体育课的影响

2、体育教师自身因素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3、经济因素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4、社会因素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二)竞技运动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

的关键条件。

中国奥运会奖牌榜

届数举办地名次金牌银牌铜牌

25巴塞罗那4162216

26 亚特兰大 4 16 22 12

27 悉尼 3 28 16 15

28 雅典 2 32 17 14

29 北京 1 51 21 28

30 伦敦 2 38 27 22

31 里约 3 26 18 26

(三)健身休闲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闲”是核心要素和主要特征,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我国体育人口判断标准

* 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

* 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

* 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

2000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体育人口已达到人口总数的37%,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副司长续川

体育与劳动的不同之处

1、二者目的不同。劳动是以获取物质生产资料、以满足人类生存、生活需求而进行的身体活动;体育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

2、二者作用的对象不同。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而作用于人“自身自然”是一种自在的过程,而不是生产劳动技术改进的着眼点,它对人的身心可能产生良性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体育作用于并改造人“自身自然”。

3、两种活动的表现形式也不完全相同。劳动中的身体活动是以人体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重复、机械运动而实现的;体育尽可能全身器官、系统共同参与,身心互动。

作业练习:

P28 2.生产劳动是否属于体育?为什么?

课后反思:

通过4个学时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给事物下定义的原则,初步掌握给事物下定义的技能,掌握了体育概念的来历,如何寻找的临近属概念及种差,牢记“体育”的概念。

商丘学院《体育概论》教案

第3、4 次课

第二章体育功能

教学内容:体育本质功能(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体育的延伸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教学重点:体育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教学难点:体育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

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影视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

一、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功能”的解释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体育功能:指体育这一文化活动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任何事物发挥其功能,取决于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也可以称为功能的两大要素,即该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社会需要。首先来看功能与本质属性的关系。一个事物要发挥其功能,必须使其具备这种功能所需的属性。其次,事物的功能即其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必须是人或社会所需要的。

二、体育功能的变化性

一个事物的功能是由其本质属性和社会需要所决定的。虽然事物

的本质属性是不变的,但是人类对这一事物的需求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产生变化。如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宗教功能,每四年一次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原本是对古希腊众神的祭祀,是为了祈祷神保佑希腊人的平安。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早已淡化了宗教功能。三、体育功能的层次性

事物的功能可以分为本质功能和延伸功能两个层次。事物功能的分层是由简单、低级逐渐向复杂、高级功能过渡,而且每一个高一级的功能都依赖于低它一级的功能而存在。

(一)体育的本质功能

包括体育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二)体育的延伸功能

包括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

(一)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在“文明病”中,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心血管疾病,美国心脏协会指出“不活动是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将确实体育活动与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三大因素——吸烟、高血脂和高胆固醇、高血压相提并论。

(二)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保持稳定的心态和健康的情绪,对维护人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提高社交能力。

(三)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不经常锻炼者:

60升/分钟=30次呼吸次数×2升/呼吸

经常锻炼者:

60升/分钟=20次呼吸次数×3升/呼吸

(四)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体育锻炼可使人骨骼变粗、骨密度增厚,增强骨骼的抗压、抗折能力,

使肌肉和骨骼更结实,燃烧多余脂肪。

(五)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适宜的运动强度和时间,并坚持锻炼,可以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提高,推迟机体各系统的老化。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

(一)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二)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

(三)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

(四)开展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体育的娱乐功能

(一)体育活动中的娱乐要素

1.游戏是一种自由的活动

2.游戏是非日常性、非生产性的活动

3.游戏有一定的竞争性、对抗性、不确定性

(二)体育娱乐功能的表现形式

“余暇是人生最高的幸福之一,余暇的生活形态是纯的生活,生活目的是理性的、自我满足的个人的活动”——亚里斯多德

体育参与可以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第三节体育的延伸功能

一、体育的经济功能

(一)体育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我国的体育产业可分为三种状态:一是以体育竞赛表演业为核心的龙头产业,也是体育产业的主体;二是以大众健身服务业为支撑的基础产业,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三是以体育用品制造业等能够带动体育产业发展的衍生产业

美国体育产业占GDP总量的2%以上,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占到11% ,在我国,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不足0.3%,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则只有0.7% 。

(二)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过去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目前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理想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三)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体育的政治功能

(一)提高民族威望,振奋民族精神 “东亚病夫”的由来: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中国申报了近三十个参赛项目,派出了69名的代表团。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除撑杆跳高选手进入复赛外,其他人都在初赛中即遭淘汰,最终全军覆没。中国代表团回国途经新加坡时,当地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漫画讽刺中国人并题为“东亚病夫”

1994年在广岛亚运会,左起:邓亚萍、何智丽、陈静、乔红 (二)表明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刘长春200米预赛中。

著名的“乒乓外交”

1971年,庄则栋和科恩互赠礼物

(三)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作业练习:

1.体育的健身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2.怎样理解体育与政治的关系?体育的政治功能有哪些方面的表现?课后反思:

学生对体育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了解的较多,而对体育的经济、政治功能了解的较少,对课堂上穿插的经典小故事,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注意力比较集中,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更鞭策自己好好备课,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们准备好“每顿丰盛大餐”。

商丘学院《体育概论》教案

第5、6 次课

第三章体育目的

教学内容:1.确定体育目的依据

2.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3.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途径和要求。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体育目的与目标以及实现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教学重点:体育目的与目标,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途径和要求。

教学难点:体育目的与目标,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途径和要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

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影视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确定体育目的依据

一、社会发展水平

(一)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

不同社会的体育目的不同,同一社会的不同时期,体育目的也不同。我国不同时期的体育目的

☆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提倡国民体育”。“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毛泽东,1952年☆1954年,《宪法》规定:“国家特别关怀青少年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讲话,1957年☆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

☆1996年,中共中央提出“体育工作必须以增强12亿人民的体质为根本宗旨和工作重点。”

☆20XX年,《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

动,增强人民体质。”

(二)国家的经济状况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

我国体育事业基本上都是由国家投资,由政府部门实行直接行政管理。随着改革深入,一个以体育服务为宗旨、体育经营为手段,以体育产品为内容的体育市场应运而生。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人均收入不高,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仍是制约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刘鹏表示,关于国家对体育投入的经费,每年为8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了5000人的工资、办公费用、体育科研和外事接待费用。另外,

通过体育彩票的发行,每年获得8亿元,但这8亿元的60%都是反馈给全民健身、农民健身工程。

国家将向北京奥运会金牌运动员每人奖励35万元人民币,而20XX 年雅典奥运会的金牌奖金为20万元。霍英东基金会从1984年开始,给每位中国队的金牌得主颁发一公斤黄金以及8万美元,再加上广告代言收入,每块金牌打底价值约为150万元。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XX年广东省为13626亿元,约相当于3个湖南(4639亿元)或10个贵州(1365亿元)或35个青海(390亿元).从人均地

区生产总值来看,20XX年浙江为20147亿元,3倍于江西(6678元),4倍于甘肃,5.6倍于贵州。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大体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这三大地带在经济发

展水平上由东向西呈递减阶梯状态.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最高的广东达13625.9亿元,最低的西藏

只有184.5亿元,广东是西藏的74.7倍。

(4)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20XX年达到5850.0元。

小学体育教师30年间坚持手工制作8000件教具

人均体育消费:体育锻炼的人群中68.1%的人有过体育消费,58.5%的人全年消费总额在500元之内,年人均体育消费水平由原来的593元提高到645元。从消费项目看,支付体育锻炼场所费用的比例提高,尽管购买体育用品的比例下降,但购买过体育用品的人群中,人均消费金额大幅度提高。

---北京日报,2014.8.7 二、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体育最本质的核心功能是健身功能。

三、人的体育需求

身体健康是人类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基础,因为有机体的所有活动都表现出对身体状态的依赖。当代人民不仅注重物质需要,也注重精神需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体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一种健康、文明、积极的生活方式而存在,“花钱买健康”、“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等健康意识日趋形成。

第二节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一、目的与目标概述

目的:是实践主体在活动之前有意识设计的活动结果,是人的主体需要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整合后产生并存在于人们观念之中的一种预期结果,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一个必然的内在的规律性。

目标:是人类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是目的和标准的统一。

目的与目标的特点比较

目的特点目标特点

主观性具体性

预见性明晰性

概括性系统性

目的与目标之间的关系:

目的可以是远期的,而目标一般是暂时的。

目的有稳定单一性,而目标具有多样性。

目的和目标可以转化,目的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目标,大的目标相

对于小的目标,可以成为目的。

目标主要用于导向和规范行为,目的主要为行为提供动力。

二、我国的体育目的

我国体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健康、文明发展。

三、我国的体育目标

(一)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质指人体的质量,包含体格、体形和身体姿态等。不同年龄段,体育参与目的不同。

健康状态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肌轻松,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人的需要,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分为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人们余暇体育活动都是享受和发展的需要。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体育运动不仅能消除疲劳,愉悦身心,还起到扩大社会交流、密切人际关系,促进团队协作等。

(三)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中国奥运会奖牌榜

届数举办地名次金牌银牌铜牌

25巴塞罗那4162216

26 亚特兰大 4 16 22 12

27 悉尼 3 28 16 15

28 雅典 2 32 17 14

29 北京 1 51 21 28

30 伦敦 2 38 27 22

31 里约 3 26 18 26

(四)提高国民素质

第三节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一、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

体育途径是从区域和时空的角度概括体育的路径。

(一)不同区域的体育途径

以实施体育的场所为标准,可将体育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等。

家庭体育:是指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文化活动。

学校体育: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动身体运动、卫生保

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活动。

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

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人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二)不同形式的体育途径

根据体育工作的本身特征,将体育分为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

(三)不同对象的体育途径

按照体育参与者职业的不同,可以分为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军人体育和知识分子体育等。

二、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目标的要求

(一)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在体育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学校体育必须要以“强身育人”为宗旨,群众体育以“健身育人”为核心,竞技体育以“夺标育人”为核心。

(三)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

体育服务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体质,提高人的工作能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建立自我发展机制,加速产业化进程,逐步走向市场。

(四)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国际化代表——奥运会项目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五禽戏等。

(五)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第一,坚持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第二,提高大众体育的参与性和针对性,在此基础上,提高大众体育的科学水平。

第三,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思考:武术为什么没有走进奥运会?柔道和跆拳道为什么成为了奥运项目?

1、20XX年罗格成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后,力主奥运会瘦身。

2、普及程度和流行程度不够。

3、门派多,规则难统一。

4、武术的评分主观因素多,如,精气神、力度,这些都是很难被量化评分的内容。

5、比赛赛制问题。

武术比赛太过于表演,失去了直接对抗价值和相对客观评判标准。如全部采用搏击分胜负,中国武术又太过复杂和血腥,容易出现超出体育比赛范畴的情况。

作业练习:

1、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途径有哪些?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有哪些要求?

课后反思: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体育目的,体育目标,以及目的、目标之间的关系,纯理论的东西,只有变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兴趣,掌握本章内容。

商丘学院《体育概论》教案

第7.8 次课

第四章体育过程

教学内容:体育过程控制和体育过程的类型。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体育过程的概念、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体育过程控制、体育过程的类型。

教学重点:体育教育过程、竞技运动过程与健身休闲过程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体育教育过程、竞技运动过程与健身休闲过程的基本特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

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影视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体育过程概述

体育过程:指通过身体运动手段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实践过程。一、体育过程的基本特征

(一)体育过程的实践性

体育技术、战术、理论知识等都要以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体育活动促使人体支配身体进行具体活动的能力,提高个体把

抽象活动理论转化为实现行为的能力。

例子:监拍女子车祸翻滚逃生"体操姐"侧翻加后滚翻 .

(二)体育过程的直观性

体育过程以人体运动的形式得以实现的,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例子: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决赛俄罗斯技惊四座夺冠

(三)体育过程的层次性

体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次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是由学习、应用、恢复三个阶段构成的。

二、体育过程的要素

(一)体育参与者

体育参与者:指体育运动或是体育传播活动的人的总称。

根据参与者的动机将其分为三类:

1.以运动健身为动机的体育锻炼者。

2.以提高竞技成绩为动机的运动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