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章节题库(宋)【圣才出品】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章节题库(宋)【圣才出品】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章节题库(宋)【圣才出品】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章节题库(宋)【圣才出品】

第5章宋

一、填空题

1.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对________等人的“雄文博采,笔力有余”表示赞赏。(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案】杨亿

【解析】欧阳修自幼喜爱韩文,后来写作古文也以韩、柳为学习典范,但他并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韩文文从字顺的一面,对韩、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险深奥倾向则弃而不取。同时,欧阳修对骈体文的艺术成就并不一概否定,对杨亿等人的“雄文博学,笔力有馀”也颇为赞赏。这样,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北宋中叶,欧阳修倡导古文运动,“以文为诗”,人们把这场有力推动宋代文学发展、使宋文、宋诗都能够自具面目而独树一帜的文学变革称为“________”。(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诗文革新运动

【解析】北宋欧阳修不遗余力地褒奖提携王安石、曾巩和三苏,在明确理论指导下积极从事古文创作,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古文领域的革新也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气格”,出现了“以文为诗”的现象。人们把这场有力推动宋代文学发展、使宋文宋诗都能够自具面目而独树一帜的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动。

3.李清照提出“________”的词创作主张。(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案】词别是一家

【解析】李清照作为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其诗、词、文、赋并茂,尤以词甚。而其《词论》作为词史上第一篇论词文评,颇有见地地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鲜明地表达了词作应“协音律,贵文雅,主创新,求浑成,本婉约”等观点。

4.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对宋诗特点的概括是:以________为诗、以才学为诗、以________为诗。(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案】文字;议论

【解析】《沧浪诗话》是严羽所著关于诗的理论批评著作,约写成于南宋理宗绍定、淳化间。它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全书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等五册。

5.严羽《沧浪诗话》指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________,非关理也。”(中山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提出“别材别趣”诗歌理论的南宋理论家是()。(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诗有别趣

【解析】南宋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诗辩》中有一则名言:“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大意是:作诗要别有一副才调,与读书并无直接关系;诗要别有一番情趣与说理并无直接关系。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以第一部分为核心。严羽论诗立足于它“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

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批评了当时经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又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对明清的诗歌评论影响颇大。

二、名词解释

1.以文为词(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以文为词是辛弃疾所倡导的词学观点。他成功地将辞赋古文的章法、句式以及议论、对话等具体手法移植于词,为散文艺术与词体创作之间打通了道路,扩大了词的表现方法。在用典使事方面,驱遣自如,广博精当,不但善于点化前人的诗句成语入词,而且特别善于化用经史子小说中的语汇入词,显示出熔铸百家、陶冶经史的特色,同时他还大量地运用表现力很强的口语、俚语入词,化朴为美,新鲜活泼。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驾驭语言的高超艺术腕力。

2.以诗为词(首都师范大学2012、2013年研)

答:以诗为词是宋人对苏轼词艺术特色的概括。“以诗为词”大抵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突破传统词的“艳情”藩篱,以诗的题材为词的体裁,“无事不可言,无意不可入”;二是突破传统词的表现形式,如语言、声律、手法等,以诗的形式为词的形式,表现出传统词所没有的豪放风貌。囿于传统,宋人对“以诗为词”多持否定态度,认为词“别是一家”,谓其“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但总的来说,“以诗为词”极大地增强了词的活力。

3.豪放派(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豪放派是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豪放派取材广泛,常抒写壮志豪情,描绘奇伟景物,风格豪迈奔放,沉郁悲壮。苏轼是该词派的开创者。苏词冲破了晚唐以来词的“艳科”

范围,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品和词的艺术功能,境界雄奇阔大,气势吞吐八方,给词坛吹进了一股豪放雄风。到南宋则词人众多,其中辛弃疾为豪放词派的大师。辛词回荡着铁马金戈的爱国主义强音,慷慨悲凉。骏发踔厉,充满豪情。豪放词派一直延续到晚清,影响很大。

4.词“别是一家”(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词“别是一家”是李清照继承了苏轼论词“自是一家”说的精华,在其所著《词论》中提出的新的词学观点。它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别是一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讲究音律,以便“协律”“可歌”。词作只有保持自身独立的文体特性,才能不被诗所替代,在文学之林中占有独立的地位。如果说苏轼是从诗词同源的渊源论角度提高词体的地位,那么,李清照则是从词的本体论出发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

5.文以载道(南京大学2013年研)

答:文以载道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关于文道关系的主张,是中国古代对文学本质的一种重要论述。它由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文以明道”发展,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这一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6.文道一贯(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文道一贯是朱熹倡导的文学观点。他强调文道统一,认为道是文的根本,文是道的

枝叶,二者不能分开,反对“文以贯道”。主张人们只要修道明理而力行不倦,文便能随道的产生而产生,好的文章便是文道合一的产物。他强调道外无物,也就是强调道外无文。他坚决反对道自道、文自文的看法。

三、简答题

1.简述唐宋古文运动。(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

答: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到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这一运动在中唐由韩愈、柳宗元等人发起,但它的成功却在北宋。北宋的古文运动是以复古为号召的文学革新运动,在欧阳修、王安石和“三苏”的大力倡导之下,继承了韩、柳的成就,使古文成为文学主流,蔚为风气。他们所提倡的散文实际是一种新型的散文,既有所继承,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时代特点。就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就形式言,是由骈体而散体,体现了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

(1)唐代的古文运动

中唐时期散文的创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前代文风革新努力的基础上,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并有李翱、皇甫浞、刘禹锡、自居易等一大批参与和响应者,它针对南北朝以来骈文创作的浮艳空洞的流弊,以恢复孔孟儒学为号召,以学习先秦两汉散文为目标,在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诸方面进行变革,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影响,使古文取得了压倒骈文的优势。韩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其理论的核心是“文以明道”,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得到了重视,也以多种文体和多样的风格实践了他们的理论。苏轼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①“文以明道”说

“文以明道”是古文运动的基本主张。提倡古朴的文风,反对奢靡的文风,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师古的同时又强调创新,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反因袭,贵独创;强调作家的思想修养,主张文章要反映现实,干预现实,“不平则鸣”。这是一次名为复古、实为革新的文学运动。

②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贡献

唐代古文运动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就是扭转了长期统治文坛的形式主义潮流,继承了早期散文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局面,拨正了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宋代及宋以后的散文,其主流就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

(2)宋代的古文运动

一次古文运动并不能杜绝形式主义的再次兴起。挽转文坛、诗坛颓风的使命便落到了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的身上。由他们掀起的诗文革新运动的浪潮,就文的方面来说,是直接继承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的,也可以视为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①文道关系论

在文道关系上,欧阳修继承韩愈的观点,重申道对文的重要性,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反对片面追求文辞。他主张以道作为作家的基本修养,充道以为文,但他不霞道轻文。欧阳修还注重道的实践性,他认为道并不是要远离人,而是人弃百事不关于心,不能在实践中充道,他从生适实践方面谈论创作主体的修养,影响了后代的古文理论。总之,对文道关系的解释,欧阳修形成了自己以道充、事信、理达、辞易为中心的文学理论。

②“诗穷而后工”说

“诗穷而后工”说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2、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3、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 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4、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5、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6、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 7、环境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推测社 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 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 的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10、环境影响报告书: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12、大气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运动,其特征量是时空随机变量。 13、大气稳定度:是表示气团是否易于发生垂直运动的判别。简单的说,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书面总结。 11、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 14、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计算式p i=m i/c i 15、土壤:是位于地球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6、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17、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 18、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19、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 境的声音。 20、等效连续A声级:即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 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 21、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2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 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3、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 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的分配,最 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 24、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域值。 25、环境敏感区:泛指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潜在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极易因人类的不当开 发活动导致负面的环境效益。 26、环境目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想要达到(或希望达到)的境地(结果)或 标准。 27、生态环境:是指除人口种群以外的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生物所组成的生命系统。 28、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许多生物和生态概念和方法,预测和估计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结 果和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这些概念和方法也适用于人工改造过的系统,如农 田和城市。

2021年环评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试题库及答案(共80题)

2021年环评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试题库及答案(共80题) 第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 B、洪泛区是指尚无工程设施保护的洪水泛滥所及地区 C、防洪保护区是指在防洪标准内受防洪工程设施保护的地区 D、蓄滞洪区是指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提背水面以内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 【参考答案】D 第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不得设立()。 A、基础设施用地区域 B、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区域 C、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D、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区域 【参考答案】C 第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高速公路的停车场拟安排在城乡规划确定的绿地用地范围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该用地()。 A、禁止擅自改变用途 B、使用时不需要申请选址意见书 C、可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 D、使用时不需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参考答案】A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不包括()。 A、太湖 B、内水 C、京杭大运河 D、河道内的航道 【参考答案】A 第 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确定城镇规划的临河界限的部门是()。 A、河道主管机关 B、城镇規划部门 C、河道主管机关会同城镇规划等有关部门 D、城镇规划部门会同河道主管机关 【参考答案】C 第 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在风景名胜区内,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的活动是()。 A、采石、开矿、开荒 B、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 C、修建储存放射性物品的设施 D、按照风景名胜区規划设立开发区 【参考答案】D 第7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依据()。 A、农业区划 B、农血发展规划 C、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D、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参考答案】D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成立,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发起,会员170多人。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沈雁冰接编的《小说月报》,内容经过了全面革新,成为其代用机关刊物。其总部后来迁至上海,并在北京、广州、宁波等地设立分会。“五卅”以后该会活动减少,1931年“一·二八”事件发生,《小说月报》停刊,该会无形解散。 2、《文学改良刍议》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3、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4、自叙抒情小说 以创造社作家为主的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兴起,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产物,是五四时代发现自我,认识个人的具体表征,他们受到了西方近代主观哲学思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和西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日本私小说等多方面影响。在小说创作中,他们运用浪漫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性心理分析等多种创作方法或技巧,侧重表现自我、主观、内心的欲望要求等,多写青年的性苦闷和经济苦闷等身边题材,宣泄或抒发具有反抗性的甚至变态的情绪,在20年代形成了一个以情绪表现为核心的小说体式和作家群体。 5、京派文学 所谓“京派”,是指20世纪20年代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活动在以北平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并保持民主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值得注意的是,“京派”和“海派”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文坛两个相互依存的术语。京派的基本成员是以北大、清华为主的北平各大名校的教授学者和学生,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萧乾、凌叔华、林徽因、李健吾、芦焚、何其芳、李广田、林庚等。京派倡导“中和”的中西合璧的文学观,追求道德和艺术的“健康”和“纯正”,注重直觉感悟,强调艺术技巧。 6、海派文学 海派的概念是与京派对立的,最初这两个名词是沈从文在上世纪30年代挑起的

牙体牙髓病学试题库及答案

牙体牙髓病学试题库及答案 1. 在深龋中,细菌可以通过暴露的牙本质小管感染牙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牙本质厚度 <2mm, 牙髓内可找到细菌 B. 牙本质厚度 <1.1mm, 牙髓内可找到细菌 C. 牙本质厚度 <0.5mm, 牙髓内可找到细菌 D. 牙本质厚度 <0.2mm ,牙髓内可找到细菌 ( 正确答案 ) E. 牙本质厚度 <1.5mm ,牙髓内可找到细菌 答案解析:【答案】 D 【解析】在深龋中,细菌可经牙本质小管进入牙髓而使牙髓感染。牙本质厚度 <0.3mm ,牙髓可发生明显的炎症,牙本质厚度 <0.2mm, 牙髓内可找到细菌。故本题选 D 。若小于 0.2mm, 即使未穿通髓腔,牙髓也可能感染。 2. 银汞合金的成球多是因为 A. 研磨时间过短 B. 研磨时间过长 C. 银的含量过多 D. 钢的含量过多 E. 汞的含量过多 ( 正确答案 ) 答案解析:【答案】 E

【解析】汞是液态金属,少量成球状,所以银汞合金混合时汞的含量过多,则多余的汞就形成球状,所以银汞合金的成球多是因为汞的含量过多,所以 E 正确, C 、 D 错误。研磨时间的长短,会影响银汞合金的特性,但是不会成球状,所以 A 、 B 错误。故此题选 E 。 3. 以英文字母 DLa 记录的窝洞是 A. 远中唇面洞 ( 正确答案 ) B. 颊 ( 牙合 ) 面洞 C. 远中(牙合)面洞 D. 近中唇面洞 E. 舌(牙合)面洞 答案解析:【答案】 A 【解析】临床记录规定以各牙面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表示( 大写),远中面 ( 英文 distal) 以 D 表示,唇面 ( 英文为labial) 以 La 表示,所以以英文字母 DLa 记录的窝洞是远中唇面洞,所以 A 正确 ,B 、 C 、 D 、 E 都不正确,故此题应选 A 。 4. 下列临床表现可诊断为冠龋的是 A. 探针可伸入底部坚硬的窝沟 B. 着色的不平坦区 C. 中度氟牙症的釉质凹陷 D. 底部发软的窝沟 ( 正确答案 ) E. 釉质上的白斑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 (总分78,考试时间90分钟) 1.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l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 /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1。现拟订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1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侧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dB(A),夜间56.0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dB(A)。(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dB(A),夜间55dB(A)。) 表l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及特点【问题】 1.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cr限值为500mg/L,方案1的CODcr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 按方案1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

3. 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4. 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某矿区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盟,矿区煤炭资源分布面积广,煤层赋存稳定,资源十分丰富,是适宜露天和井工开采的特大型煤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矿区东西长40km,南北宽35km,规划面积960km2,均衡生产服务年限为100年。境界内地质储量19669Mt,主采煤层平均厚度10.65m,其中露天开采储量14160Mt,井工开采储量5509Mt,另外还有后备区1070Mt,暂未利用储量1703Mt。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当地拟定该矿区开发的规划,包括井田划分方案,煤炭洗选及加工转化规划,矿区地面设施规划(矿井及选煤厂、附属企业、铁路专用线、瓦斯电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等),矿区给、排水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该矿区内目前已有一座露天矿在生产。区内只有一条河流流过,矿区地处中纬度的西风带,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草原面积占97.3%,森林覆盖率1.23%。多年来,由于干旱、大风、过牧等因素的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沙化、退化草场所占比例扩展到64%。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连续遭受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有的地方连续两年寸草不生。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问题】 6.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保护目标。 7.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评价内容。 8. 列出该评价的重点。 9. 应从哪几方面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论证? 10. 矿区内河流己无环境容量,应如何利用污废水? 某大城市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m,主要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以及覆盖和封场系统。按工程计划,该填埋场2011年1月投入使用。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计为120t/d。拟将渗滤液送至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30000t/d,目前日处理量为23000t/d。拟选厂址特点见表1。表l拟选厂址特点【问题】 11. 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12. 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13. 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哪种垃圾? 14. 该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15.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A市拟新建一座规模为处理能力10万t/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该项目建成后将收集该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其中工业废水占40%。拟建工程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相配套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截流干管、中途提升泵站等设施,该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厂址目前为旱地,不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污泥经压缩、脱水、干化处理后送该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受纳水体为B

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DOC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 1、某城市远郊区有一高架源,烟囱几何高度100m,实际排烟率为20m3/s,烟气出口温度200℃,求在 有风不稳定条件下,环境温度10℃,大气压力1000hPa,10高度处风速2.0m/s的情况下,烟囱的有效源高。 2 (扩散参数可不考虑取样时间的变化)

2 (1)查得,800m 处的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α1、垂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α2、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γ1、垂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γ2分别为0.914370,1.09356,0.281846,0.057025 (2)800m 处的横向扩散参数σy σy =γ1x α1=0.281846×8000.914370=127.2068m (3)800m 处的垂直扩散参数σz σz =γ2x α2=0.057025×8001.09356=85.2647m (4)查得,城市工业区不稳定条件下的P =0.15 (5)烟囱几何高度100m 处的风速U 3(3)烟囱几何高度100m 处的风速U U =U 10(H /10)P =1.5×(100/10)0.1=1.888m/s (4)烟气有效源高H e H e =H +△H =100+50=150m (5)最大落地浓度C m (X m ) C m (X m )=2Q /eπUH e 2P 1=2×22667/(2.718×3.14×1.89×1502×1.0)=0.125mg/m 3 答:SO 2最大落地浓度为0.125mg/m 3。

4、某工厂烟囱高45m ,内径1.0m ,烟温100℃,烟速5.0m/s ,耗煤量180kg/h ,硫分1%,水膜除尘脱 硫效率取10%,试求气温20℃,风速2.0m/s ,中性条件下,距源450m 轴线上SO 2小时浓度。(平坦地形、工业区、P a =1010hPa ) △H =2(1.5V s D +0.01Q h )/U =2×(1.5×5.0×1.0+0.01×297.736)/2.913=7.2m (8)烟气有效源高H e H e =H +△H =45+7.1935=52.1935m (9)查得(工业区向上提一级),450m 处的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α1、垂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α2、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γ1、垂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γ2分别为0.924279,0.917595,0.177154,0.106803。 (10)450m 处的横向扩散参数σy σy =γ1x α1=0.177154×4500.924279=50.1949m (11)450m 处的垂直扩散参数σz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辅导《牙体牙髓病学:牙外伤》试题附答案解析

《牙体牙髓病学》三、牙外伤 一、A2 1、患者40岁,因1小时前外伤,自觉上前牙变短,要求治疗。査:牙冠比邻牙短3mm,牙冠完整,叩诊(+),牙龈轻度红肿,X线:根尖周膜消失。该牙的处理为 A、待其自然萌出,定期观察 B、复位固定2周后,牙髓治疗 C、复位固定4周后,牙髓治疗 D、牙髓治疗后复位固定 E、拔除 2、患者,男,7岁,左上颌中切牙因外伤致牙齿嵌入牙槽窝,最恰当的处理是 A、拔除患牙择期修复 B、拉出嵌入的乳牙复位 C、复位后固定 D、拔出后再植 E、不处理,定期复诊 3、患者,男,40岁。90%完全脱位牙需进行再植,可避免牙根吸收的时间是在外伤后 A、30分钟以内 B、1小时以内 C、90分钟以内 D、2小时以内 E、12小时以内 4、一患者,患牙伸长而出现咬合障碍前来就诊。X线片示牙根尖与牙槽窝的间隙明显增宽,属于牙脱位的哪一类型 A、脱出性脱位 B、嵌入性脱位 C、牙齿完全脱位 D、牙髓坏死 E、牙根外吸收 5、男,7岁,3小时前摔跤跌断上前牙。检查发现右上中切牙冠1/2横折露髓,探较敏感,X线片示无根折,根尖尚未发育完全。应选择的治疗方法是 A、牙髓摘除术 B、盖髓术 C、活髓切断术 D、拔除 E、安抚治疗 6、男性患者,23岁,因牙齿折断前来就诊,查:牙体折断线累及牙冠与根部,斜行折裂多见,均与口腔相通,牙髓往往暴露,断裂游离部分动度大,触痛明显,则可以诊断为以下哪种牙折 A、冠折 B、冠折露髓 C、根折

D、牙冠斜折 E、冠根联合折 7、患者,男,8岁。两天前意外致上中切牙碰伤,现有咬物痛。查:左上1牙冠完整,牙龈无红肿,叩(-)。电测活力良好,Ⅰ度松动,扪(-),X线片示根折线在根尖1/3处。处理应是 A、调(牙合)、固定、观察 B、根管治疗 C、患牙拔除 D、牙髓摘除 E、活髓切断 8、患者女,三日前进食时咬到硬物,现自感患牙伸长及松动,检查:冷热测同对照牙,叩诊(+)。可诊断为 A、牙震荡 B、牙脱位 C、冠折 D、根折 E、牙齿磨耗 9、患者男,不慎跌倒损伤上颌中切牙,前来就诊。检查:牙冠完整,龈缘有少量出血,叩诊(+),冷刺激一过性敏感。X线片:根尖牙周膜增宽。对疾病的诊断为 A、酸蚀症 B、牙齿磨耗 C、冠折 D、嵌入性脱位 E、牙震荡 10、患者,女,一周前不慎跌倒,现自觉上颌中切牙伸长,无其他不适,前来就诊。检查:牙冠完整,温度测验同对照牙,叩诊(-),对此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考虑为牙震荡 B、应立即行牙髓治疗 C、可不予特殊治疗 D、可降低咬合减轻患牙(牙合)力负担 E、是牙外伤中比较轻的一种 答案部分 一、A2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嵌入性牙脱位:在复位后2周应作根管治疗术,因为这些牙通常伴有牙髓坏死,而且容易发生牙根吸收。对嵌入性脱位牙的年轻恒牙,不可强行拉出复位,以免造成更大的创伤,诱发牙根和边缘牙槽突的吸收。故答案为B。 【该题针对“牙脱位”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工程咨询继续教育环境影响评价--试卷96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开发区环境影响的识别,分为()等层次。 A.宏观规划和具体项目 B.战略性和策略性 C.长远和近期 D.主要和次要 2.()主要用于涉及地理空间较大的建设项目,如公路、铁道、管道等“线型”影响项目和区域开发项目。 A.系统流图法 B.层次分析法 C.叠加图法 D.情景分析法 3.若将开发区定位为新经济区,则应以()来配置要素。 A.人口计划规模 B.经济发展规模 C.环境承载能力 D.资源需求总量 4.根据产业组织学的(),规划能够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的绩效,其中包括环境绩效。 A.结构行为绩效理论 B.价格理论

C.产业竞争与规制理论 D.产业组织形态创新理论 5.开发区定位包括()和产业定位。 A.区域定位 B.经济定位 C.社会定位 D.功能定位 6.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在于()。 A.彻底消除风险 B.降低风险损失 C.研究风险减缓措施 D.认清风险危害 7.下列不属于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划分原则的是()。 A.开敞度很小,或感潮时间长的海湾 B.多年平均流量较大,且以径流作用为主的河口 C.多年平均流量较小,且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河口 D.海岸线形状受海水冲刷影响极易改变的海域 8.()首次对“海岸工程”进行明确界定,并规定海岸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

C.《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 D.《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6)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修改规划目标或者规划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目标约束性原则 B.责权对应原则 C.现实性原则 D.广泛参与的原则 10.我国根据环境标准的适用范围、性质、内容和作用,实行()级()类标准体系。 A.三,五 B.三,六 C.四,五 D.四,六 11.()明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社会环境影响,定量预测或定性描述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变化情况,提出降低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B.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C.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D.环境风险分析评价 12.下列关于环评听证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听证会的个人和组织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三)

三十、宋初之文与道的运动 宋初之文与道的运动,可以看作韩愈之再生。一切论调主张与态度无一不是韩愈精神之复现。这所谓韩愈精神之复现,最明显的,即是“统”的观念。因有这“统”的观念,所以他们有了信仰,也有了奋斗的目标,产生以斯文斯道自任的魄力,进一步完成“摧陷廓清”的功绩。韩愈之成功在是,宋初人之参加文与道的运动者,其主因也完全在是。唐宋两代本是封建经济发展的时代,封建思想的一再抬头,自有它的原因。 论到“统”的观念之创始,固不起于韩愈。《孟子·尽心》篇谓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云云,这已是道统说之滥觞。《论衡·超奇》篇云:“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仲舒既死,岂在长生(周)之徒欤?”这又是文统说之滥觞。但宋人文统道统之说,其渊源似不出此;其关键全在于韩愈。韩愈《原道》篇云:“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这固然是道统说之所本,实在也是文统说之所自出。韩愈一生学道好文,二者兼营,所以斯文斯道一脉之传,在宋初一般人看来,好似完全集中在韩愈身上。柳开《应责》一文云:“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河东集》一)他心目中的韩愈,即是能以斯文斯道之重自任者;而他之所自期,也即在继韩愈之道与文。所以我说这是韩愈精神之复现。 稍后,在孙复石介所言,更可以看出此关系。孙复《信道堂记》云:“吾之所谓道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之道也。吾学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三十年,处乎今之世,故不知进之所以为进也,退之所以为退也,喜之所以为喜也,誉之所以为誉也。”(《孙明复小集》二)石介《尊韩》 一文云:“道始于伏羲氏,而成终于孔子。道已成终矣,不生圣人可也。若孟轲氏,扬雄氏,王通氏,韩愈氏,祖述孔子而师尊之,其智足以为贤。孔子后,道屡废塞,辟于孟子,而大明于吏部。道已大明矣,不生贤人可也。故自吏部来三百余年矣,不生贤人。”他们这样推尊韩愈,以韩愈继承道统,都是宋初人的见解。在濂洛未起以前,韩愈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石介在这个运动中便只希望韩愈之复生。其《与裴员外书》云: 噫!文之弊已久。……文之本日坏。……吾当思得韩孟大贤人出,为芟去其荆棘,逐去其狐狸,道大辟而无荒碛,人由之直至于圣,不由曲径小道,而依大路而行,憧憧往来,舟楫通焉,适中夏,之四海,东西南北,坦然廓如,动无有阻碍。往年官在汶上,始得士熙道;今春来南郡,又逢孙明复。韩孟兹遂生矣!斯文之弊,吾不复为忧;斯道之塞,吾不复以为惧也。(正谊堂本《石徂徕集》上) 又《上赵先生书》云:传曰:“五百年一贤人生。”孔子至孟子,孟子至扬子,扬子至文中子,文中子至吏部,吏部至先生,其验欤?孔子孟子扬子文中子吏部,皆不虚生也;存厥道于亿万世迄于今,而道益明也,名不朽也。今淫文害雅,世教堕坏,扶颠持危,当在有道,先生岂得不危(一作为)乎?仲尼有云:“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深切著明也。”先生如果欲有为,则请先生为吏部;介愿率士建中之徒,为李翱李观。先生唱于上,介等和于下;先生击其左,介等攻其右;先生犄之,介等角之;又岂知不能胜兹万百千人之众,革兹百数千年之弊,使有宋之文,赫然为盛,与大汉相视,巨唐同风哉?(《石徂徕集》上)为了斯文之弊,为了斯道之塞,时而以为韩愈已生,时而复以韩愈期人,这种精神,这种态度,真与韩愈相同。人家虽未必真成为韩愈之再生,而石介自己,却已成为韩愈精神之复现了。故其《上张兵部书》又云:“介尝读《易》至《序卦》曰:‘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故受之以复’。……今斯文也,剥已极矣,而不复,天岂遂丧斯文哉!斯文丧则尧舜禹汤周公孔子之道,不可见矣。嗟夫!小子不肖,然每至于斯,未尝不流涕横席,终夜不寝也。已无孟轲、荀卿、扬雄、文中子、吏部之力,不能亟复斯文,其心亦不敢须臾忘。”(《石徂

牙体牙髓病学试题(答案)

牙体牙髓病学试题(答案) 1、影响龋病发生得因素有: A 细菌 B 易感牙面C食物 D 一定得时间 E 以上因素都有 2。浅龋得最常使用得常规诊断方法就是() A X线片检查B探诊C显微放射摄影法 D氩离子激光照射E冷热诊 3。隐裂发生最多得牙齿就是() A 前磨牙B第一磨牙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二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 4.X线检查一般不使用于() A He面龋B深龋C牙折 D慢性根尖周炎E牙髓疼痛 5、最适宜作直接盖髓剂得药物就是() A EOEB氢氧化钙糊剂C 抗菌素糊剂 D抗菌素加激素糊剂E1—2%聚甲醛 6、额外牙最多发生得部位就是() A 下颌两中切牙之间B上颌两中切牙中间 C上颌两双尖牙之间D 上颌第二磨牙远中侧 E下颌第三磨牙远中侧 7。急性牙髓炎应急镇痛治疗得最好方法就是() A药物消炎,镇痛 B局部麻醉下开髓引流,辅以药物镇痛 C直接或间接盖髓D拔除牙髓E拔除牙齿 8 、牙髓坏死后牙齿变色得原因() A失去血液供应 B血红蛋白分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 C脓液进入牙本质小管 D细菌分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

E胆固醇结晶进入牙本质小管 9。诊断牙本质过敏症得主要方法为() A问诊B探诊C摄X线片D 扣诊E望诊 10。恒牙列中患龋得频率最高得就是( ) A下颌第一前磨牙B下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前磨牙D上颌第二前磨牙 E以上都不就是 11. 临床记录中,舌面为( ) A La BL CM D D EO 12. 青少年畸形中央尖所致牙髓坏死首先用() A根尖诱导成形术B牙髓塑化治疗 C拔除D根管治疗E根管外科 13. 对于牙本质过敏首选得治疗方法有( ) A药物脱敏B 牙髓治疗C 牙周洁治 D垫底充填E树脂充填 14 。目前认为菌斑中最主要得致龋菌就是() A乳酸杆菌B血链球菌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E变形链球菌 15 釉珠附着在() A根尖牙骨质表面 B 髓腔内壁 C近颈部牙骨质表面D根管内壁E牙冠表面 16、畸形中央尖最好发于() A下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二磨牙 C下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二前磨牙 E下颌第一前磨牙 17制备倒凹就是为了( ) A 获得良好得抗力形 B 便于垫底 C 便于充填D获得良好得固位形 E 便于放置盖髓剂、 18。浅表有隐裂。无明显症状,但牙髓活力正常者。其治疗应首选()

环境影响评价试卷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计算器文具,满分为: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时间是()。 A.1989年12月26日 B.2002年12月28日 C.2003年9月1 日 D.1984年11月1日 2.()是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样品标准 D.环 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方法标准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对产生的环境影 响进行全面评价。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分析 表 D.环境影响登记表 4.向已有地方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B.环境保护基本法 C.环境保护单行法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5.核实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通常有()。 A.现场实测、类比法和经验估计法 B.物料衡算法 C.现场实测、物料衡算 和经验估计法 D.现场调查与实测法 6.拟在河边建一个工厂,该厂将以2.56m3/s的流量排放废水,废水中污染物(持 久性物质) 的浓度为1 500mg/L,该河流平均流速为0.61m/s,平均河宽为 12.5m,平均水深为0.58m,与该工厂相同的污染物浓度为400mg/L。该工厂的废 水排入河流后,污染 物浓度是( )mg/L。 A.503.4 B.692.3 C.803.4 D.705.6 7.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A.一级标准 B.二级标准 C.三 级标准。 8.某厂锅炉年耗煤量2000t,煤的含硫量为4%,则全年排放的二氧化硫量为 ()(计算时 假定燃料中15%的硫最终残留在灰分中)。 A.80000kg B.136000kg C.16000kg D.152000kg 9.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热力因子是()。 A.风和大气稳定度 B.温度层结和湍流 C.风和湍流 D.温 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 10.吹某一方向的风的次数,占总的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称为该风向的()。 A.风频 B.风玫瑰图 C.风场 D.联合频率 11.用Pasquill 法判断大气稳定度时,如某地U10=7m/s 则大气稳定度为 ( )。 A.强不稳定 B.不稳定 C.中性 D. 缺条件,无法判断 12.某拟建企业,无组织排放有害气体甲和乙两种气体,经计算有害气体甲的卫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及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 试卷: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 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地恢复原样的过程。 3、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 4、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为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净化能力,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二、填空题: 1、环境影响的分类按影响的来源可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2、生态环境影响的补偿有就地补偿和异地补偿两种形式。 3、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 4、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可分为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经常用工作程序来表示。 5、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方法。 6、水体污染源分为两大类: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7、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16~20Km 、10~14Km 、4~6Km 。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8~30Km 、2~8Km 、1~2Km 。 三、判断并改错: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环评工作成果的一般体现。(×)[集中体现] 2、污染物随着污水排入河流后,在河流横向断面上与河水充分混合需要一定的横向断面混合时间。(√) 3、划分环评工作等级的依据是投资者的主观意愿。(×) 4、S—P模式适用于任何状态、任何物质的衰减规律。(×) 5、环境质量评价可以分为回顾性环境评价、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按评价阶段分可以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四、简答题: 1、中国环境影响影响评价制度有哪些特点? 答:(1)具有法律强制性。(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建设项目。(4)分类管理。(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 2、简述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答:根据环境和工程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编制:(1)总则 (2)建设项目概况 (3)工程分析( 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5)环境影响预测 (6)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7)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 (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就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与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与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与教化说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就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就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就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与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与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与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就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与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与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与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与“复古”的文学思潮也就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与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与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与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与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与戏曲评点。

牙体牙髓病学试题(标准答案)

牙体牙髓病学试题(答案) 1.影响龋病发生的因素有: A 细菌 B 易感牙面 C 食物 D 一定的时间 E 以上因素都有 2.浅龋的最常使用的常规诊断方法是() A X线片检查B探诊C显微放射摄影法 D氩离子激光照射E冷热诊 3. 隐裂发生最多的牙齿是() A 前磨牙B第一磨牙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二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 4.X线检查一般不使用于() A He面龋B深龋C牙折 D慢性根尖周炎E牙髓疼痛 5.最适宜作直接盖髓剂的药物是() A EOE B氢氧化钙糊剂C 抗菌素糊剂 D抗菌素加激素糊剂E 1-2%聚甲醛 6.额外牙最多发生的部位是() A 下颌两中切牙之间B上颌两中切牙中间 C上颌两双尖牙之间D 上颌第二磨牙远中侧 E下颌第三磨牙远中侧 7.急性牙髓炎应急镇痛治疗的最好方法是() A药物消炎,镇痛 B 局部麻醉下开髓引流,辅以药物镇痛 C直接或间接盖髓D拔除牙髓E拔除牙齿 8 .牙髓坏死后牙齿变色的原因() A失去血液供应 B血红蛋白分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 C脓液进入牙本质小管 D细菌分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

E胆固醇结晶进入牙本质小管 9 .诊断牙本质过敏症的主要方法为() A问诊B探诊C摄X线片D 扣诊E望诊 10. 恒牙列中患龋的频率最高的是() A下颌第一前磨牙B下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前磨牙D上颌第二前磨牙 E以上都不是 11. 临床记录中,舌面为() A La B L C M D D EO 12. 青少年畸形中央尖所致牙髓坏死首先用() A根尖诱导成形术B牙髓塑化治疗 C拔除 D 根管治疗E根管外科 13. 对于牙本质过敏首选的治疗方法有() A药物脱敏B 牙髓治疗C 牙周洁治 D 垫底充填E树脂充填 14 .目前认为菌斑中最主要的致龋菌是() A乳酸杆菌B血链球菌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E变形链球菌 15 釉珠附着在() A根尖牙骨质表面 B 髓腔内壁 C近颈部牙骨质表面D 根管内壁E牙冠表面 16. 畸形中央尖最好发于() A下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二磨牙 C下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二前磨牙 E下颌第一前磨牙 17 制备倒凹是为了() A 获得良好的抗力形 B 便于垫底 C 便于充填 D 获得良好的固位形 E 便于放置盖髓剂、 18. 浅表有隐裂.无明显症状,但牙髓活力正常者。其治疗应首选()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教学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

总复习题(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分析污染型生产工艺过程中水污染物产生量时,应绘制物料平衡图、水平衡图以及( D )。 A.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B.项目总平面图 C.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D.生产工艺流程图 2.下列不属于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基本内容的是( D )。 A.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B.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C.工艺流程 D.替代方案 3.下列不属于污染物分析内容的是( A )。 A.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B.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C.水平衡 D.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与分析 4.下列不属于工程概况内容的是( B )。 A.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B.清洁生产水平 C.项目组成 D.人员数量与工作时间 5.下列不属于建设项目选址要考虑内容的是( D )。 A.是否与规划相协调 B.是否影响敏感的环境保护目标 C.是否违反法规要求 D.是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 6.总图布置方案分析时,需参考国家有关防护距离规范,分析厂区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可靠性,合理布置建设项目的各构筑物及生产设施,给出( D )。 A.总图的地形图 B.总图各车间布局平面图 C.总图布置方案与内环境关系图 D.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图 7.总图布置方案分析时,需分析厂区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所定( A )的保证性。 A.卫生防护距离 B.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 C.安全防护距离 D.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防护距离

14. 工程分析时使用的资料复用法,只能在评价等级( B )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A.较高 B.较低 C.一级 D.以上都可以 15.用经验排污系数法进行工程分析时,此法属于( B )。 A.物料衡算法 B.类比法 C.数学模式法 D.资料复用法 16.物料衡算法能进行工程分析的原理是依据( C )。 A.自然要素循环定律 B.市场经济规律 C.质量守恒定律 D.能量守恒定律 17.工程分析的方法较为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只能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 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此法是( A )。 A.资料复用法 B.类比法 C.专业判断法 D.物料衡算法 31.某工程用新鲜水4 000 m3/d,其中,生产工艺用新鲜水3 200 m3/d,生活用新鲜水260 m3/d,空压站用新鲜水100 m3/d,自备电站用新鲜水440 m3/d。项目循环水量49 200 m3/d,该工程水重复利用率为( B )。 A. 81.2% B.92.5% C. 94% D. 98% 32.某工程生产工艺用新鲜水1 600 m3/d,生活用新鲜水130 m3/d,公用工程用新鲜水270 m3/d。项目循环水24 600 m3/d,则该工程水重复利用率为( B )。 A. 91.5% B. 92.5% C. 92.g% D. 93.g% 33.某企业循环水系统用水量为1 000 m3/h,新鲜水补水量为用水量的5%。循环水系统排水量为30 m3[h,循环水利用率为( B )。 A. 95.0% B.95.2% C.97.0% D. 98.0% 34.某造纸厂日产凸版纸3 000 t,吨纸耗水量450 t,经工艺改革后,生产工艺中采用了逆流漂洗和白水回收重复利用,吨纸耗水降至220 t。该厂每日的重复水利用率是( D )。 A. 47.8% B.95.6% C.48.g% D. 51.1% 38. 某企业车间的水平衡图如下(单位为m3/d),该车间的重复水利用率是( 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