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略析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2019年文档资料

略析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2019年文档资料

略析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2019年文档资料
略析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2019年文档资料

略析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他撰写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为中国文学批评学科的系统建立做出了重要贡

献。此书完稿于1934 年,出版后在国内引起相当大的反响,甚至海外学术界都为之震动。而在七年前(1927 年)陈中凡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问世后在国内学术界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为什么呢?两书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简单探讨一下其中因由。

国人自著的第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是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1927 年)。在陈中凡之前有日人铃木虎雄的《支那诗论史》(1925 年),但仅是有关诗论的若干个

点的组合而不是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纵向的面的展开。

以远西学说,持较诸夏”,是陈中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基本方法。

早在1923 年,陈中凡就发表论文《中国文学演进之趋势》,依据莫尔顿《文学之近代的研究表》对中国古代文学文体进行宏观比较梳理。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首先兼采中西关于文学之义界,为文学下一定义:“文学者,抒写人类之想象、感情、思想,整之以辞藻、声律,使读者感其兴趣洋溢之作品也。”然后根据英人森次巴力(Saintsbury )的《文学批评史》把批评的派别分为归纳的、推理的、判断的、考订的、历史的、比较的、解释的、道德的、审美的、印象的、欣赏的、科学的十二类。在

此种文学理论的基础上, 采取纵贯方式, 依时代的先后顺次将各 已初具梗概。据著者自述,该书是运用归纳、推理、判断、历史 四种批评方式而成的。多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论断,并时 参己意,除诗文评外,还为明清的词曲评设有专节,评介了朱权

太和正音谱》、沈德符《顾曲杂言》、吕天成《曲品》、徐渭

南词叙录》等戏曲论著。虽仅 7 万余言,然所涉及的批评家已

达 90 余人,简约平正,是后来各种《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格 局构架的先导。当然作为草创者,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还有材料贫乏、选择不当等缺点,朱自清指出:“那似乎随手掇 拾而成,并非精心结撰。取材只是人所熟知的一些东西,说解也 只是顺文敷衍,毫无新意,所以不为人所重。”①但是其披荆斩 棘、开山烈泽之功终不可抹煞。

郭绍虞是 20 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奠基者。继陈中凡 之后,郭绍虞于 1934 年出版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 1947

年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下卷。 70 余万字,规模宏大,组织周 密,取材谨严, 大大拓展了由陈中凡建立起来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的最初框架, 详细描画出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脉络, 介绍重 要批评家的理论观念和文学主张, 建立了系统完整的中国文学批 评通史的构架。 尽管在郭绍虞之前已有陈中凡的 《中国文学批评 史》问世, 而且郭绍虞就是根据此书在大学中开设中国文学批评 史课程,深受陈著的启迪。但是在当时,“写中国文学批评史有 两大困难,第一,这完全是件新工作,差不多要白手成家,得自 己向浩如烟海的书籍披沙拣金去。 第二,得让大家相信文学批评 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并非无根的游谈,换句话说,得建立起一个 新的系统来。这比第一件实在还困难。”②郭绍虞知难而上,一 方面积极学习西方的近现代的美学、 文学理论③。另一方面大规 模搜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材料。朱自清在《诗文评的发展》里推

赞说:“第一个大规模搜集材料来写中国文学批评史的, 绍虞先生。”郭绍虞的批评史搜集材料空前的丰富, 他广罗史书 中的“文苑传”、“艺文志”、选集别集中的序跋评注、诗话词 话、书牍传志等,甚至笔记、评点、论诗诗也尽力网罗。掌握了 大量的原始材料,才能使得郭著《中国文学批评史》真正做到“极 力避免主观的成分,减少武断的论调”,“对于古人的文学理论, 重在说明而不重在批评。即使是对于昔人之说,未能惬怀,也总

个时代的重要文学批评家作扼要的叙述,

中国文学批评史构架,

得推郭

想平心静气地说明他的主张”,“在古人的理论中间,保存古人的面目”④。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固然重在材料的搜罗和阐述,但是同时也贯穿著者对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的独特见解,著者的精审论断随处可见,如文笔之辨、八病之解释、以及古文家与道学家论文与道的关系等等,实现了著者想“从文学批评史以印证文学史,以解决文学史上的许多问题”的写作主旨。在《自序》里,郭绍虞概括自己的治学特点是“愿意详细地照隅隙,而不愿粗鲁的观衢路”。然而通观郭著,他总是在宏观的基础上作微观的研究,纵衡盘连,阐幽发微,钩玄探赜,“是

以自己一元的史观,来解释中国文学批评演变的形势”。郭著上

卷以问题为纲,而以批评家的理论纳于问题之中。下卷以批评家

为纲,以当时的问题纳入批评家的理论体系之中。而他对于中国文学史和批评史的总体认识和把握,贯穿始终。上卷从古代至北

宋,材料的搜集和整理花费了好几年时间。他希望从这些材料中

间,使人窥出一些文学的流变。“我以为自古代以至北宋,恰恰成为文学批评之分途发展期。”前期(至南北朝)是文学观念由混而析的时期,后期(自隋唐至北宋)又成为文学观念由析而混的时期。南宋以后则是文学批评的完成期。批评史的发展是“正 -反-合”的波浪式的进化,从文学观念演进期到文学观念复古期,再到文学批评完成期。这是郭绍虞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史发展脉络的总体认识。郭绍虞还注重从与文学史、社会学术思想的关系来考察文学批评史的发展,如著者认为南朝文学批评的发达是出于文学创作界极盛后的需要,北宋文道的偏胜,与当时的党争

有关等等;郭著注重梳理纯文学观念从儒家“重道轻艺的见解”

中解脱出来的艰难历程。受近代科学精神的影响,郭绍虞注意对

中国文学批评范畴的解释,如“文学”、“神”、“气”、“文笔”、“道”、“贯道”、“载道”等意义模糊不清的文论术语, 他都细致辨析它们在各个时代或各家学说里的意义和关系。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成立,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发起,会员170多人。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沈雁冰接编的《小说月报》,内容经过了全面革新,成为其代用机关刊物。其总部后来迁至上海,并在北京、广州、宁波等地设立分会。“五卅”以后该会活动减少,1931年“一·二八”事件发生,《小说月报》停刊,该会无形解散。 2、《文学改良刍议》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3、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4、自叙抒情小说 以创造社作家为主的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兴起,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产物,是五四时代发现自我,认识个人的具体表征,他们受到了西方近代主观哲学思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和西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日本私小说等多方面影响。在小说创作中,他们运用浪漫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性心理分析等多种创作方法或技巧,侧重表现自我、主观、内心的欲望要求等,多写青年的性苦闷和经济苦闷等身边题材,宣泄或抒发具有反抗性的甚至变态的情绪,在20年代形成了一个以情绪表现为核心的小说体式和作家群体。 5、京派文学 所谓“京派”,是指20世纪20年代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活动在以北平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并保持民主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值得注意的是,“京派”和“海派”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文坛两个相互依存的术语。京派的基本成员是以北大、清华为主的北平各大名校的教授学者和学生,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萧乾、凌叔华、林徽因、李健吾、芦焚、何其芳、李广田、林庚等。京派倡导“中和”的中西合璧的文学观,追求道德和艺术的“健康”和“纯正”,注重直觉感悟,强调艺术技巧。 6、海派文学 海派的概念是与京派对立的,最初这两个名词是沈从文在上世纪30年代挑起的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三)

三十、宋初之文与道的运动 宋初之文与道的运动,可以看作韩愈之再生。一切论调主张与态度无一不是韩愈精神之复现。这所谓韩愈精神之复现,最明显的,即是“统”的观念。因有这“统”的观念,所以他们有了信仰,也有了奋斗的目标,产生以斯文斯道自任的魄力,进一步完成“摧陷廓清”的功绩。韩愈之成功在是,宋初人之参加文与道的运动者,其主因也完全在是。唐宋两代本是封建经济发展的时代,封建思想的一再抬头,自有它的原因。 论到“统”的观念之创始,固不起于韩愈。《孟子·尽心》篇谓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云云,这已是道统说之滥觞。《论衡·超奇》篇云:“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仲舒既死,岂在长生(周)之徒欤?”这又是文统说之滥觞。但宋人文统道统之说,其渊源似不出此;其关键全在于韩愈。韩愈《原道》篇云:“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这固然是道统说之所本,实在也是文统说之所自出。韩愈一生学道好文,二者兼营,所以斯文斯道一脉之传,在宋初一般人看来,好似完全集中在韩愈身上。柳开《应责》一文云:“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河东集》一)他心目中的韩愈,即是能以斯文斯道之重自任者;而他之所自期,也即在继韩愈之道与文。所以我说这是韩愈精神之复现。 稍后,在孙复石介所言,更可以看出此关系。孙复《信道堂记》云:“吾之所谓道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之道也。吾学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三十年,处乎今之世,故不知进之所以为进也,退之所以为退也,喜之所以为喜也,誉之所以为誉也。”(《孙明复小集》二)石介《尊韩》 一文云:“道始于伏羲氏,而成终于孔子。道已成终矣,不生圣人可也。若孟轲氏,扬雄氏,王通氏,韩愈氏,祖述孔子而师尊之,其智足以为贤。孔子后,道屡废塞,辟于孟子,而大明于吏部。道已大明矣,不生贤人可也。故自吏部来三百余年矣,不生贤人。”他们这样推尊韩愈,以韩愈继承道统,都是宋初人的见解。在濂洛未起以前,韩愈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石介在这个运动中便只希望韩愈之复生。其《与裴员外书》云: 噫!文之弊已久。……文之本日坏。……吾当思得韩孟大贤人出,为芟去其荆棘,逐去其狐狸,道大辟而无荒碛,人由之直至于圣,不由曲径小道,而依大路而行,憧憧往来,舟楫通焉,适中夏,之四海,东西南北,坦然廓如,动无有阻碍。往年官在汶上,始得士熙道;今春来南郡,又逢孙明复。韩孟兹遂生矣!斯文之弊,吾不复为忧;斯道之塞,吾不复以为惧也。(正谊堂本《石徂徕集》上) 又《上赵先生书》云:传曰:“五百年一贤人生。”孔子至孟子,孟子至扬子,扬子至文中子,文中子至吏部,吏部至先生,其验欤?孔子孟子扬子文中子吏部,皆不虚生也;存厥道于亿万世迄于今,而道益明也,名不朽也。今淫文害雅,世教堕坏,扶颠持危,当在有道,先生岂得不危(一作为)乎?仲尼有云:“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深切著明也。”先生如果欲有为,则请先生为吏部;介愿率士建中之徒,为李翱李观。先生唱于上,介等和于下;先生击其左,介等攻其右;先生犄之,介等角之;又岂知不能胜兹万百千人之众,革兹百数千年之弊,使有宋之文,赫然为盛,与大汉相视,巨唐同风哉?(《石徂徕集》上)为了斯文之弊,为了斯道之塞,时而以为韩愈已生,时而复以韩愈期人,这种精神,这种态度,真与韩愈相同。人家虽未必真成为韩愈之再生,而石介自己,却已成为韩愈精神之复现了。故其《上张兵部书》又云:“介尝读《易》至《序卦》曰:‘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故受之以复’。……今斯文也,剥已极矣,而不复,天岂遂丧斯文哉!斯文丧则尧舜禹汤周公孔子之道,不可见矣。嗟夫!小子不肖,然每至于斯,未尝不流涕横席,终夜不寝也。已无孟轲、荀卿、扬雄、文中子、吏部之力,不能亟复斯文,其心亦不敢须臾忘。”(《石徂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就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与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与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与教化说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就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就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就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与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与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与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就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与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与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与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与“复古”的文学思潮也就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与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与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与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与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与戏曲评点。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明【圣才出品】

第8章明 8.1复习笔记 一、《与李空同论诗书》[明]何景明 1.明代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七子论文的宗旨倡自李梦阳,他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就复古这一总倾向来说,何、李是一致的;然二人在意见上存在分歧。从梦阳《驳何氏论文书》所说,可知《与李宝同论诗书》是针锋相对的答辨。 2.李梦阳、何景明对学古认识的不同 (1)李、何都是主张从学古入手的。问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学古的方法:何景明以为应该是“领会神情”、“不仿形迹”。“以有求似”是说由表及里,因内符外,不仅得其形貌,同时要得其神情;而李梦阳则“刻意古范,铸形宿模,而独守尺寸”,步趋于形迹法度之间。 (2)何景明并不废弃法度,但他说的“不可易之法”指“辞断而意属,联类而比物”的诗文体势,所以说“法同则语不必同”。而李梦阳说的法古,主要是摹仿古人的语言。 3.何景明对学古与创新关系的论述 (1)何景明以为学古由“领会神情”入手,则学古只是入门的途径,而不是终极的目的,从古人入,必须从古人出。“舍筏则达岸矣,达岸则舍筏矣”是说,无筏不能登岸,登岸就必须舍筏;舍筏才说明得登彼岸,否则还是飘浮在中流而无所归宿。 (2)学古的目的,为了“自创一堂室,一户牖,成一家之言”;倘若像李梦阳那样,终身停留在尺寸于古法之中,是不可能在艺术上发挥独创精神的。

(3)何景明说李梦阳的近作,“间入于来”,“来人似苍老而实疎卤”。“苍老”指尽洗词华,以意格取胜的一种艺术境界,“疎卤”只是个空架子;“疎卤”而似“苍老”,亦即“古人影子”;“疎卤”和“苍老”,是真伪问题。 (4)何景明说自己的诗,“不免元习”,“元人似秀峻而实浅俗”,“秀峻”和“浅俗”,是艺术水平之高下而已。其所以然,由于一个模拟形迹,学古过于求似,因而终身不舍筏,亦即不能登岸。浅俗虽然浅俗,但却是舍筏而登了岸的。 4.李梦阳、何景明诗论的不同作风 (1)李、何的诗,同样是学盛唐的,但由于两人气质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作风也就不一样。大约李重气魄,一味追求雄奇豪放;何重才情,偏于“清俊响亮”。 (2)何氏此文中指出,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必须是包涵各种不同的因素,互相调剂。像李梦阳那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结果是雄奇变为粗犷,豪放流于肤廓。 二、《市井艳词序》[明]李开先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市民意识在文学上逐渐得到表现。李开先的《市井艳词序》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种趋势。 1.市井艳词的特点 (1)市井艳词,就是民间歌谣。它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语意则直出肺肝,不加雕刻”,反映了真实的感情。李开先重视市井艳词,正在“以其情尤足感人也”。它说明了文学的力量来自对生活的真实的反映。 (2)市井艳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群众性。“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初学者,亦知歌之。”李开先仿其体而作歌词,“市井闻之响应”。这说明它深受群众的喜爱,对广大群众

文言文《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及作品赏析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及作品赏析 【作品介绍】 《上枢密韩太尉书》是苏辙19岁时写给韩琦的信。本文的 写作目的并非与韩琦讨论怎么“作文”,因为韩琦不是欧阳修,韩琦不是文人,也不热衷于“作文”。苏辙此文的目的只是兜售自己的作文观点“文气说”,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作文”才华。“文气说”属于纯粹的原创性观点,在当时也算是颇为独树一帜的,读之自然令人耳目一新,想必韩琦读了立即就把这封信从无数的拜谒信件中挑出,对这个年仅十九的少年刮目相看。苏辙兜售自己的目的也就完成了。 【原文】 上枢密韩太尉书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

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注释】 执事:侍从。 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文章是由气形成的,然而文章不能靠学来达到好,气质却可以靠加强修养得到它。 养:培养。 浩然之气:正大刚直的气质。 宽厚宏博:宽大厚重宏伟博大。

西泠印社历任理事名单

西泠印社历任、历届社长、理事会名录 1904年成立 第一任 (1913年) 吴昌硕 第二任(1927年) 马衡 第一届理事会(1963年) 张宗祥 潘天寿傅抱石王许钦文孙晓泉 孙晓泉 (兼) 张英田诸乐三邵裴子方介堪方去疾沙孟海高式熊钱君陶唐醉石罗叔子阮性山程十发 建社六十周年大会 第二届理事会(1979年) 沙孟海 王个簃 方介堪孙晓泉方去疾启功诸乐三钱君陶 程十发 孙晓泉 (兼) 王个簃方介堪方去疾许钦文孙晓泉启功 沙孟海吴作人沈柔坚张英田周哲文胡铁生郭仲选唐云诸乐三钱君陶商向前曹漫之程十发谢稚柳赖少其 建社七十五周年大会 第三届理事会(1983年) 名誉社长:赵朴初 社长: 沙孟海 王个簃 方介堪方去疾刘江 启功 诸乐三钱君陶

程十发郭仲选赵辉君 吕国璋 高式熊丁茂鲁 吴作人胡铁生徐邦达商承祚曹漫之郭绍虞谢稚柳 丁茂鲁王个簃王伯敏方去疾方介堪马国权毛昭晰叶潞渊吕国璋朱关田朱复戡刘江启功沙孟海李明周哲文陈佩秋邹梦禅钱君陶赵辉君张尤栋高式熊唐云黄涌泉商向前郭仲选诸乐三程十发韩天衡亚明建社八十周年大会 第四届理事会(1988年) 名誉社长: 赵朴初 社长: 沙孟海 方去疾刘江 启功胡效琦钱君陶 程十发郭仲选 吕国璋 丁茂鲁高式熊 王芳 吴作人 陆俨少 西泠印社 杨招棣胡铁生 徐邦达谢稚柳 丁茂鲁王伯敏方去疾马国权毛昭晰叶一苇叶潞渊吕国璋朱关田刘江启功沙孟海李明余正周哲文陈大羽陈佩秋陈振濂胡效琦钱君陶高式熊唐云黄涌泉商向前郭仲选程十发韩天衡蒋北耿熊伯齐 名誉理事: 小林斗庵(日) 梅舒适(日) 建社八十五周年大会 第五届理事会(1993年) 赵朴初 郭仲选(常务副社长) 方去疾刘江 朱关田启功胡效琦钱君陶 程十发韩天衡 吕国璋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宋【圣才出品】

第5章宋 5.1复习笔记 一、《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宋]梅尧臣 1.梅尧臣对诗歌发展方向的论述 (1)北宋西昆体的兴起,愈加讲究词藻,片面追求形式的华丽。直到梅尧臣、欧阳修出来,才扭转了这种倾向。 (2)《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就是从理论上提出的反西昆的宣言。 2.梅尧臣的“因事有所激,因物与以通” (1)梅尧臣认为诗歌之作,是“因事有所激,因物与以通”。 (2)“因事有所激”,说明文学和现实的关系问题。“因物兴以通”,已接触到文学形象性的特质。 3.梅尧臣在艺术风格上的见解及意义 (1)梅尧臣在艺术风格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在《读邵不疑学士诗卷》里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2)“平淡”是以极其朴素的语言和高度的写作技术,表现出作品的内容。这种“平淡”风格的特点在于:意在言外,耐人寻绎。“惟造平淡难”,不仅在于炼词,也在于炼意。 (3)梅尧臣这种主张在唐代诗歌艺术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南宋大诗人陆游早年就受到他的影响。 二、《答吴充秀才书》[宋]欧阳修

宋代古文的复兴,到欧阳修才真正显出创作成绩,从《答吴充秀才书》,可以看出他的论文大旨。 1.欧阳修“重道以充文”的主张 (1)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欧阳修主张重道以充文。他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要想文章真正达到“工”的境地,就不得不和道联系起来。内容充实,自然发为光辉;反之,仅仅从文的本身着眼,则“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2)从这个意思来说,道是本,文是末;然而学道是为了充实文的内涵,其终极目的还在于文,则重道亦即重文。这和后来道学家轻文重道,甚至认为文能害道,把文和道对立起来,在提法上有着根本的区别。 2.欧阳修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论述 (1)欧阳修认为学道而溺于文的文士学道而不能至,在于“弃百事不开于心”。他所说的道的具体内容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百事”。 (2)论文而推原于道,论学道而归之于关心现实生活中的“百事”,关心现实生活中的“百事”而道在其中,这就给文士指出了关心现实的态度,也说明了文学是不可脱离现实的。 3.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 (1)“诗穷而后工”说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 (2)“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文论中也有类似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的关系。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第10章【圣才出品】

第9章清 9.1复习笔记 一、《西游记题词》【清】幔亭过客 明中叶嘉靖、万历年间,吴承恩写成了一百回本的《西游记》。它以丰富的想象、神奇的故事开拓了幻想小说的领域,是我国小说史上一个重要的成就。 1.《西游记题词》对幻与真关系的阐述 (1)袁于令在《西游记题词》里,认为“文不幻不文”,没有虚构就没有文学。并提出“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透露了《西游记》的幻想的情节与生活真实之间的关系。 (2)他指出《西游记》不是“雕空凿影,画脂镂冰”的向壁虚构,可与《水浒》并驰中原,对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给予积极肯定,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都有积极意义。 2.袁于令对魔与佛关系的论述 (1)《西游记》的作者使孙悟空由魔历经千辛万苦而成为“斗战胜佛”,取经师徒在西行路上与群魔抗争,也总是佛战胜魔。这反映了作者世界观中的宗教迷信色彩。 (2)袁于令却利用佛家的学说,强调“我化为佛”“未佛皆魔”“魔与佛力齐而位逼”,甚至提倡“言佛不如言魔”。它有助于使人认识《西游记》描写的内容别具人间的性质。 3.对袁于令《西游记题词》的评价 (1)袁于令的《西游记题词》对阐述《西游记》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有一定的价值,但它的立论仍掩盖在宗教色彩之下。 (2)“三教已括于一部”“洋洋数百万言”“不离本宗”等,都可能把对小说的理解引

到谈玄悟道的方向,未能剥落《西游记》的杂质而充分展现其精华,这是《题词》的局限性。 二、《闲情偶寄》【选录】【清】李渔 1.《闲情偶寄》简介 (1)在清初戏曲理论的发展方面,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李渔。李渔对戏曲颇有研究,具有较为丰富的创作经验和舞台经验。 (2)在《闲情偶寄》的填词部、演习部里,他系统论述了关于戏曲创作和表演的多方面问题,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戏曲理论的体系。 2.李渔对戏曲艺术特点和要求的看法 (1)李渔提出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的看法。主次分明,自成一说,重视了戏曲艺术的特点和要求。 (2)李渔认为戏曲作品首先在于主题鲜明,结构严整。词采、音律等等,都是为主题、结构服务的。他强调作剧之前,必先立好间架,制定全角。 3.《闲情偶寄》论结构部分的特色 (1)《戒讽刺》表现了封建观点。 (2)《立主脑》强调主题思想的重要和主要人物事件的突出。 (3)《密针绪》、《减头绪》是要布置严紧,主线分明,善于联络穿插,不能有任何破绽和矛盾。 (4)《脱窠臼》是贵独创,反对盗。 (5)《戒荒唐》是说戏曲要合于人情物理,不必以怪异为奇。已认识到戏曲现实性的重

略析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2019年文档资料

略析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他撰写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为中国文学批评学科的系统建立做出了重要贡 献。此书完稿于1934 年,出版后在国内引起相当大的反响,甚至海外学术界都为之震动。而在七年前(1927 年)陈中凡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问世后在国内学术界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为什么呢?两书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简单探讨一下其中因由。 国人自著的第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是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1927 年)。在陈中凡之前有日人铃木虎雄的《支那诗论史》(1925 年),但仅是有关诗论的若干个 点的组合而不是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纵向的面的展开。 以远西学说,持较诸夏”,是陈中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基本方法。 早在1923 年,陈中凡就发表论文《中国文学演进之趋势》,依据莫尔顿《文学之近代的研究表》对中国古代文学文体进行宏观比较梳理。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首先兼采中西关于文学之义界,为文学下一定义:“文学者,抒写人类之想象、感情、思想,整之以辞藻、声律,使读者感其兴趣洋溢之作品也。”然后根据英人森次巴力(Saintsbury )的《文学批评史》把批评的派别分为归纳的、推理的、判断的、考订的、历史的、比较的、解释的、道德的、审美的、印象的、欣赏的、科学的十二类。在

此种文学理论的基础上, 采取纵贯方式, 依时代的先后顺次将各 已初具梗概。据著者自述,该书是运用归纳、推理、判断、历史 四种批评方式而成的。多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论断,并时 参己意,除诗文评外,还为明清的词曲评设有专节,评介了朱权 太和正音谱》、沈德符《顾曲杂言》、吕天成《曲品》、徐渭 南词叙录》等戏曲论著。虽仅 7 万余言,然所涉及的批评家已 达 90 余人,简约平正,是后来各种《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格 局构架的先导。当然作为草创者,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还有材料贫乏、选择不当等缺点,朱自清指出:“那似乎随手掇 拾而成,并非精心结撰。取材只是人所熟知的一些东西,说解也 只是顺文敷衍,毫无新意,所以不为人所重。”①但是其披荆斩 棘、开山烈泽之功终不可抹煞。 郭绍虞是 20 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奠基者。继陈中凡 之后,郭绍虞于 1934 年出版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 1947 年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下卷。 70 余万字,规模宏大,组织周 密,取材谨严, 大大拓展了由陈中凡建立起来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的最初框架, 详细描画出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脉络, 介绍重 要批评家的理论观念和文学主张, 建立了系统完整的中国文学批 评通史的构架。 尽管在郭绍虞之前已有陈中凡的 《中国文学批评 史》问世, 而且郭绍虞就是根据此书在大学中开设中国文学批评 史课程,深受陈著的启迪。但是在当时,“写中国文学批评史有 两大困难,第一,这完全是件新工作,差不多要白手成家,得自 己向浩如烟海的书籍披沙拣金去。 第二,得让大家相信文学批评 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并非无根的游谈,换句话说,得建立起一个 新的系统来。这比第一件实在还困难。”②郭绍虞知难而上,一 方面积极学习西方的近现代的美学、 文学理论③。另一方面大规 模搜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材料。朱自清在《诗文评的发展》里推 赞说:“第一个大规模搜集材料来写中国文学批评史的, 绍虞先生。”郭绍虞的批评史搜集材料空前的丰富, 他广罗史书 中的“文苑传”、“艺文志”、选集别集中的序跋评注、诗话词 话、书牍传志等,甚至笔记、评点、论诗诗也尽力网罗。掌握了 大量的原始材料,才能使得郭著《中国文学批评史》真正做到“极 力避免主观的成分,减少武断的论调”,“对于古人的文学理论, 重在说明而不重在批评。即使是对于昔人之说,未能惬怀,也总 个时代的重要文学批评家作扼要的叙述, 中国文学批评史构架, 得推郭

古代悼亡诗词分析及内涵

梅氏悼亡诗的平淡邃美及其伦理文化 意义 [摘要]梅尧臣悼亡诗倍受选家重视,其内容主要是抒发丧妻之痛、对亡妻的由衷赞美和绵绵思念;选材大都取自日常生活,于平凡中见真情。通过对悼亡诗的讨论,可深刻认识梅诗平淡深邃特色,亦有助于洞悉生活化、家庭化的宋代文化。 [关键词]梅尧臣;悼亡诗;平淡邃美;家庭生活 一、梅氏悼亡诗的选本梳理 梅尧臣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四库提要》卷一五三P1320:“欧阳修崛起为雄,力复古格。……其佐修一变文体者,尹洙;其佐修一变诗体者,则尧臣也。”诸家选宋诗,梅诗几为必选对象,且大都选有其悼亡诗。晋潘岳妻死作《悼亡》三首,后人遂称丧妻为“悼亡”;悼亡诗则专以悼妻为主题。陈衍《宋诗精华录》选梅24首(含4首悼亡诗),居初宋诗人第一,远多于二、三位的司马光(13首)、苏舜钦(6首)。苏梅一向齐名,此选足见陈衍对梅的肯定。其他如朱自清《宋五家诗钞》、钱钟联《宋诗三百首》、傅璇琮《宋人绝句选》、金性尧《宋诗三百首》、毛谷风《宋人七绝选》等,皆选有梅悼亡诗。朱东润《梅尧臣诗选》选悼亡诗26首。梅氏悼亡诗倍受选家重视,足以说明其成就和影响。 二、梅氏悼亡诗主题与宋士大夫内敛性情 据《全宋诗》,可论定为悼亡的梅诗37首,其内容主要有三:

(一)丧偶的悲痛与丧偶后的孤寂。庆历四年(1044)尧臣携家返汴京,七月七日其妻谢氏死于船中。他写了《悼亡三首》,其二尤感人:每出身入梦,逢人强意多。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诉。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世间无最苦,精爽此消磨。 诗人因过度哀伤而恍惚终日,满怀苦闷却人前强意掩饰;家中冷冷清清,无人可以倾诉;夜晚难眠而尤显凄冷、漫长。诗人哀叹:“世间无最苦,精爽此消磨。”陈衍:“潘安仁诗,以《悼亡》三首为最,……然无沉痛语。……人品不可与都官同日而语也。”[1]偏偏祸不单行,不久次子夭折。尧臣悲痛欲绝,《书哀》: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雨落入池中,珠沉入海底。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唯人归泉下,万古知之矣。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写尽因伤心欲绝而怨天恨地,虽深爱亲人而万般无奈,满怀痛苦而无处倾诉的悲痛。陈衍:“此首与前二首精爽十字最为沉痛。”[1]诗人忧伤而病,“弊衣留暗垢,残药恨沉疴”(《秋日舟中有感》),甚而有“我生都无如”(《师厚与胥氏来奠其姑》)的哀叹。 (二)对亡妻的由衷赞美。“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悼亡三首·其三》),尧臣赞美亡妻集中于容貌与品德,侧重贤惠,《怀悲》:自而归我家,未尝厌贫窭。夜缝每至子,朝饭辄过午。十日九食齑,一日傥有脯。东西十八年,相与同甘苦。本期百岁恩,岂料一夕去。尚念临终时,拊我不能语。此身今虽存,竟当共为土。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唐【圣才出品】

第4章唐 4.1复习笔记 一、《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 初唐四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方面,初步有所革新,但自觉地提出比较明确的文学主张的,是从陈子昂开始。 1.陈子昂诗歌理论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是陈子昂诗歌理论的一个纲领。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里,陈子昂着重提出“风骨”和“兴寄”两个问题。 (1)陈子昂的“兴寄”说 ①兴寄说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兴寄”,是“托物起兴”、“因物喻志”的表现方法。 ②陈子昂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 (2)陈子昂的“风骨”说 ①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他的“风骨”内涵,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也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②陈子昂自己的《登幽州台歌》就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

2.陈子昂对齐梁诗歌的批评 陈子昂对齐梁文风提出了两点批评: (1)“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是说齐梁文学只讲究华丽的辞藻,而缺少深微的情志寄托,缺少诗人真实情感的抒发。 (2)“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是说晋宋之后的诗歌缺少汉魏诗歌有充实内容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缺少那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风骨强劲的作品。 这两点批评,概括了六朝,特别是齐梁诗的弊端,击中了要害。 3.陈子昂主张继承“汉魏风骨” 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作者主张继承“汉魏风骨”。他的创作也实践了这一主张,影响了同时的张九龄等人,到李白、杜甫,则更高地举起了诗歌革新的旗帜;后来,白居易、元稹等人进一步开展新乐府运动,从理论上、实践上总结发扬进步诗歌理论的传统,把唐代诗歌推向更大的繁荣。 4.陈子昂诗歌理论和创作的影响 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自觉的倡导者。他的理论和创作对齐、梁以来的不良诗风,起了“横制颓波”的作用,产生出“天下翕然,质文一变”的影响。 二、《戏为六绝句》[唐]杜甫 1.《戏为六绝句》简介 《戏为六绝句》是最早出现的论诗绝句。此诗比较系统地表现了杜甫的文学思想。前三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发起。 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陆续编印《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等,出版“文学研究会丛书”二百多种。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现实主义的一派。 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的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文学研究会成立初期﹐除出版刊物、编辑丛书外﹐还组织成立了“读书会”。 文学研究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新文学团体,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白话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文学研究完成了其部分目标。 文学研究会这个社团的局限可以用一句话归结,即夸大了文学的现实社会作用,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 创造社 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 最初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都是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学生。 先后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 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和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 从创作看,创造社的流派特色比较显著。该社团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与文学研究会迥然不同的创作风貌。 初期创作,体现了五四反抗,革新的时代精神,表达了觉醒的青年一代的呼声,创造了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高峰。 在翻译上,也大多是浪漫主义作家。也有别的,涉及面很广。 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925年的“五卅”为界,分前后两期。后期转向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10章【圣才出品】

第1章先秦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________。(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尚书》 【解析】《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部以应用文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献总集。 2.《诗经》除了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的________。(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相关试题:现存《诗经》有305篇,除此之外,还有六篇有目无辞的________诗。(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案】笙诗 【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时代如此之长,地域如此之广,作者如此复杂,显然是经过有目的的搜集整理才成书的。 3.“风,雅,颂”由音乐而得名,风就是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音乐曲调,“雅”主要是________,“颂”主要是________。(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案】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不同

地区的地方音乐。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4.“六义”中________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相关试题:《诗经》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案】赋、比、兴 【解析】“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5.先秦散文包括历史散文和________。(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案】诸子散文 【解析】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6.最后一部进入《十三经》的是________。(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案】孟子 【解析】《十三经》是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一)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 绪论 一、文学批评的产生 文学批评的产生和发展,是在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之后。在文学产生并且相当发展以后,于是要整理,整理就是批评。经过整理以后,类聚区分,一方面可以看出文学和其他学术的不同,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本身之“本同而末异”,于是也就认清了文章的体制和风格。所以《诗赋略》在《艺文志》中占有一席地位,也是批评的开端。于次,再要选择,选择也就是批评。选择好的,淘汰坏的,不能不有一些眼光,这眼光就是批评的眼光;同时也不能不有一些标准,这标准也就是批评的标准。以前的目录学者常把总集与文史合为一类,是也有相当理由的。所以挚虞《流别》,李充《翰林》,也就成为文学批评的滥觞。这两种可以说都是帮助读者解决问题的。再进一步,于是再要给以一定的评价,这就是所谓品第,而品第就更是批评了。曹丕之于建安七子,就是在这方面开了风气的。但是这种批评,很容易凭各人主观的爱好,妄加论断,于是变得批评没有准的,也就更需要批评的理论作根据。于是为批评的批评也就产生了,这样,批评理论可以指导批评,同时也再可以指导作家。到这地步,才发挥了批评的力量,文学批评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一点。这样讲,是说文学批评必须在文学相当发展之后,才能产生,才能发展,才能完成。可是,事实又不完全如此。文学批评和文学又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这两种都是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生的。所以文学批评的产生虽在文学之后,但是只须文学在发展中有一点缺点,自然会有人看到而指出、而纠正。同时,也只须文学在社会中发生了一些作用或影响,也自然会有人肯定它的成绩的作用。所以儒家尚文尚用的主张和墨家尚质不尚文的主张,都透露了一些批评的理论,而后来的批评理论之所以能建立,还是以这种思想作依据的。所以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二、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 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文学观念演进期,一是文学观念复古期,又一是文学批评完成期。从周秦到南北朝是文学观念演进期;从隋唐到北宋,是文学观念复古期。这两个时期造成中国文学批评分途发展的现象。前一时期的批评风气偏于文,重在从形式上去认识文学;后一时期的批评风气又偏于质,重在从内容上去认识文学。因此,这两个时期的批评理论,可以说是跟着它对于文学的认识而改变它的主张的。至于以后,从南宋一直到清代,才以文学批评本身的理论为中心,而文学观念只成为文学批评中的问题之一,我们假使就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学批评来讲,那么在这个时期,可以说是这种文学批评的完成期。在这时期中,也有八百多年,因此再把它分成三个小时期:南宋、金、元为第一期,是批评家正想建立其思想体系的时期;明代为第二期,是批评理论各主一说极端偏向的时期;清代为第三期,是批评理论折衷调和综合集成的时期。在第三期中,即使偏主一端的理论也能吸收种种不同的见解以自圆其说,所以又成为清代文学批评的特点。 这是一个简单的轮廓,从这简单的轮廓,假使再加以钩勒,那么可以再说得详细一些。 在文学观念演进期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周秦为一期,两汉为一期,魏晋南北朝又为一期。 为什么这样分呢?这是根据当时对“文学”有不同的含义,有不同的认识,才加以区分的。 周秦时期所谓“文学”,是最广义的文学观念,也是最初期的文学观念。 当时所谓“文学”,是和学术分不开的,文即是学,学不离文,所以兼有“文章”“博学”两重意义。 到了两汉,“文”和“学”分开来讲了,“文学”和“文章”也分开来讲了。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郭绍虞

最专业的学习资料下载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8a13133851.html,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 绪论 ●一文学批评是怎样产生的 文学批评的产生和发展,是在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之后。在文学产生并且相当 发展以后,于是要整理,整理就是批评。经过整理以后,类聚区分,一方面可以 看出文学和其他学术的不同,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本身之“本同而末异”, 于是也就认清了文章的体制和风格。所以《诗赋略》在《艺文志》中占有一席地 位,也是批评的开端。于次,再要选择,选择也就是批评。选择好的,淘汰坏的, 不能不有一些眼光,这眼光就是批评的眼光;同时也不能不有一些标准,这标准 也就是批评的标准。以前的目录学者常把总集与文史合为一类,是也有相当理由 的。所以挚虞《流别》,李充《翰林》,也就成为文学批评的滥觞。这两种可以 说都是帮助读者解决问题的。再进一步,于是再要给以一定的评价,这就是所谓 品第,而品第就更是批评了。曹丕之于建安七子,就是在这方面开了风气的。但 是这种批评,很容易凭各人主观的爱好,妄加论断,于是变得批评没有准的,也 就更需要批评的理论作根据。于是为批评的批评也就产生了,这样,批评理论可 以指导批评,同时也再可以指导作家。到这地步,才发挥了批评的力量,文学批 评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一点。 这样讲,是说文学批评必须在文学相当发展之后,才能产生,才能发展,才 能完成。可是,事实又不完全如此。文学批评和文学又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 这两种都是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生的。所以文学批评的产生虽在文学之后,但 是只须文学在发展中有一点缺点,自然会有人看到而指出、而纠正。同时,也只 须文学在社会中发生了一些作用或影响,也自然会有人肯定它的成绩的作用。所 以儒家尚文尚用的主张和墨家尚质不尚文的主张,都透露了一些批评的理论,而 后来的批评理论之所以能建立,还是以这种思想作依据的。 所以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二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 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文学观念演进期,一是文 学观念复古期,又一是文学批评完成期。从周秦到南北朝是文学观念演进期;从 隋唐到北宋,是文学观念复古期。这两个时期造成中国文学批评分途发展的现象。 前一时期的批评风气偏于文,重在从形式上去认识文学;后一时期的批评风气又 偏于质,重在从内容上去认识文学。因此,这两个时期的批评理论,可以说是跟 着它对于文学的认识而改变它的主张的。至于以后,从南宋一直到清代,才以文 学批评本身的理论为中心,而文学观念只成为文学批评中的问题之一,我们假使 就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学批评来讲,那么在这个时期,可以说是这种文学批评的完 成期。在这时期中,也有八百多年,因此再把它分成三个小时期:南宋、金、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