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病的康复指导

精神病的康复指导

精神病的康复指导
精神病的康复指导

大业中心卫生院--- 精神病的康复指导

姓名:

精神病人往往表现为情感淡漠、自理能力差、缺乏主动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明显的影响了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此时,家属如能做到护理恰当,可消除或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生活及工作能力。

出院后的家庭康复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家庭康复护理中的重要方面。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对精神病人的歧视和偏见,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病人常表现为抑郁、悲哀、自卑等,性格也变得暴躁。对此,家属应多给予些爱心和理解,满足其心理需求,尽力消除病人的悲观情绪。病人生活在家庭中,与亲人朝夕相处,接触密切,家属便于对病人的情感、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病人的思想活动也易于向家属暴露。家属应掌握适当的心理护理方法,随时对病人进行启发与帮助,启发病人对病态的认识,帮助他们从矛盾意向中解脱出来。

二、生活技能训练精神病人彻底治愈后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在学习、工作、家务劳动、社会交往等方面都能适应,有的病人甚至可以取得出色的成绩。但部分病人由于长期住院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技能缺损,影响了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需要对其生活进行生活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生活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是恢复生活能力的最好方法。它包括饮食、洗漱、更衣、大小便自理、洗澡、家务劳动及外出散步等,在训练中必须有人照顾。应遵循病人参与和自理的模式,由家属协同病人制定治疗及康复计划,培养病人的兴趣,让病人讲出自己的价值观、经验、想法、目标,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康复过程的某一阶段;指导病人自我照顾,使病人了解家属对他的期望,克服生活上的懒散、终日卧床等做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安排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内容如饮食起居、广播操、听音乐、看电视、家务劳动等,增强生活情趣,培养生活能力。与此同时家属应肯定成绩,给予鼓励,使病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信心。1、个人卫生自理帮助病人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尽量由病人自己料理生活,家属可给予督促实施。督促病人自己整理被褥、床铺和打扫屋内卫生。培养其良好洗漱习惯,早晨洗脸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梳理头发,睡前洗脚,不随地吐痰。保持衣着整洁,督促其每周洗澡,更换衣服、床单、被套,督促其理发及修剪指甲。2、饮食护理慢性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原则是保证病人有足够的营养素摄入量,并注意营养搭配。暴饮暴食者应控制进食量,定量供给食品,督促病人细嚼慢咽。拒绝进食者应积极督促病人进食,实在有进食困难应给予鼻饲。兴奋躁动的病人应诱导病人在安静时单独进食。老年病人应在家属照料下进食。对有异食症状的病人如吃土、墙皮、树根者,应注意加强护理,不让病人有接触这些异食的机会。3、睡眠护理精神病人睡眠正常与否,与病情好坏或波动有密切关系。家属应经常向病人讲解有关睡眠的科普知识,帮助病人了解睡眠的生理功能和意义。教育和督促病人逐渐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并为其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帮助病人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午休控

制在两小时内,其他时间不要过多卧床。白天为病人安排一些活动,如外出购物、看书、读报、家务劳动等;晚上按时服药,看电视不能太晚,保证每天有8~9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的病人,应及时按医嘱使用适量催眠药物,避免病人在睡前服用兴奋性药物、刺激性饮料以及进行可能促进神经兴奋的交谈或剧烈活动等。家属应观察和记录病人的睡眠情况以及失眠的症状,观察病人有无催眠药物或抗精神病药物的反应及其他副作用的产生,如皮疹、鼻塞、窒息等,发现情况及时送病人去医院就诊。

(二)人际关系训练人际训练的目的是使精神病人对社会中种种应激具有应对能力,使之具有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防止复发。1、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立合适的目标,明确生活目的,鼓励病人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如加入老年之家,社区青年协会等,增加保护性环境中的社会往来,帮助病人恢复兴趣和爱好,使其逐渐树立自我价值观念,并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价值感,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2、家属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家属情绪与病人适应有关。当家属拒绝病人时会导致病人有罪恶感,认为别人对他是失望的,可以加重病人的焦虑,降低自尊,有碍病人的好转。家庭内环境的稳定保证了包括家属在内的家庭成员精神上的健康成长。因此,家属在对病人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保持耐心细致的态度,多以鼓励支持为主,不能丧失信心。3、训练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先从简单的社交训练入手,如教会病人怎样主动与朋友打招呼,如何约亲属、朋友看电影、去公园、参观等,通过这些,适当的增加人际交往,循序渐进的提高社交技能。对病人的每一次社交活动都给予评价、分析和总结,共同制定下一个阶段的训练目标。如此反复进行,达到提高病人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

(三)职业技能训练家庭护理的目标是使病人的工作和学习能够得到重新安臵,使其尽可能恢复病前的职业技能或发展他们有兴趣有专长的技能,以适应职业的需要。1、工作能力训练首先应确认病人的个体能力、技巧和兴趣,针对个体需要给予训练和有效的指导。家属应协助病人重新建立、发展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法上不能过急,原则上必须是逐步和量力而行。2、学习技能训练首先应训练病人掌握时间,即做事要有时间概念,如按时起床,按时上课或工作,按时读报等。其次训练病人在学习时要做得住、听得进,而且多实践,积极参与讨论,培养自信。在训练过程中,家属的期望值不宜过高,不能操之过急,对病人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三、预防复发精神病人出院后需要较长时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这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家属一定要督促病人按医嘱服药,防止任意增减药量或停药而导致复发。帮助病人保持情绪稳定,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暴饮暴食,忌烟酒。注意随时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复发先兆,早期治疗。定期复查,有意外情况及时和病人主管医生联系。在康复过程中注意引导病人接受适当社会性刺激,如让病人适当劳动,参加一些文娱活动,接受一定的医学知识教育等,对于预防疾病复发也有很大作用。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精神病患者康复

孩儿们,都该回来了吧,都该收心了吧。再次提醒大家,初期答辩还有10-15天。需要内容: 1、封面 2、目录 3、选题背景(为什么选这个题) 4、课题简介(所做课题是什么解释清楚) 5、基地分析 6、设计理念(设计分析,怎样做这个设计,有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精神病患者康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精神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精神病患者逐渐进入我们的视线,成为一个亟待应对的社会问题。本文先从报纸上刊登的一则新闻入手,通过分析案例,得出精神病患者在社会中所处的弱势地位的事实,随后引出精神病患者康复问题。文章主要论述了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并从精神病社区康复的意义,家属在其中应该扮演的角色,社区康复实际工作中的注意点三方面给予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康复社区康复服务 一、案例及其分析 4月21日凌晨时分,4名中学生翻墙外出玩耍,在曲靖市陆良县街头发现一名精神病患者后,竟以“打着玩”为由,用竹棍、石块等对其进行近两个小时的殴打,最终导致20岁的女孩钱金芬创伤性休克死亡。记者昨日从陆良县公安局获悉,因涉嫌故意伤害罪,4名中学生已被刑事拘留。(《春城晚报》4月26日) 除了谴责4名肇事青少年的暴行,反思未成年人心智教育的得失,我还想提出一个问题:对于精神病患者这样“行走于社会边缘的人”,我们如何给予他们应得的权利?残暴悖逆的背后,凸显的是道德的沦丧与教育的失范,而在其背后,掩饰不住的却是精神病患者面临的社会困境。精神病患者屡屡伤人以及被伤害的现象,理应受到高度重视,这种重视决不等同于忙不迭地将精神病患者送进精神病医院,精神病患者本身有病症的轻重之分,但其无意识下的行为有可能成为“定时炸弹”,也是一个亟待应对的社会问题。 对于精神病患者,社会虽然并没有彻底取消他们的容留空间,却往往在歧视与漠视中表露出人类根深蒂固的集体潜意识——把精神病患者当做生活不能自理乃至有害的群体,这种偏见很容易造成对其应享权利的抹杀。就社会学而言,个人化是社会制度安排的结果,一部分人权利得不到保障,也就是制度设计失当的结果。如果我们始终把精神病患者当成异类,那么无形中就扩散成一种社会性病理,受害者将是包括精神病患者在内的所有人。换个角度来说,当精神病患者脱离了整个社会制度设计的框架,被视为对社会“零贡献”的群体,很容易引发社会“占有与剥夺他人资源”的排斥感,由此而导致的“精神病患者属社会废物”的极端心理将有可能埋下危险的种子。以殴打精神病患者取乐的少年,是否也是缘于我们的社会对精神病患者合法权益保障的漠视,间接纵容了少年们的歧视心态与暴行而终酿惨祸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与家属护理教育 精神病患者家庭就是社会关怀中得主力军之一,给病 人一个良好得生活坏境与更多得关心,使她们降低了对家庭、她人与社会得潜在危害,提高了她们得生活质量。让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就是精神康复工作得主要目得,也就是患者家屈最为期盼得、然而,事实上不少精神病患者得社会功能受损后,并非都随着住院病情得控制而同步恢复,她们出院后往往变得懒散,退缩,对社会交往缺乏信心、因此,家属如能给予全而、细致得家庭护理,帮助她们振作起来,重新回归社会显得极为重要。 家庭支持系统就是患者获得得支持系统中最直接得、最重要得一个环节。家庭干预,可以减轻精神病理过程带来得创伤,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 家庭康复技能训练 洗脸,洗脚,刷牙,整理床铺2次/天扫地,拖地,轻微家庭劳动1次/天剪指(趾)甲,洗澡1次/周理发1次/周散步,瞧电视,听音乐1次/天文体活动,如象棋、扑克、羽毛球及健身器材等1次/天 精神病复发得原因

停药或减药,最多见;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等。 精神病复发得先兆 自知力动摇;睡眠障碍;生活能力减退;工作或学习效果下 降;情绪不稳定;躯体不适;精神症状再现。 如何预防复发 坚持服药;正确处理社会心理应激因素;识别复发早期得 “预警症状”;有效、便利得求助策略;保持良好得社会角 色;避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毒品。 预防复发得训练 防复发训练 首先出现得征象 5试图做很多事情来转移烦恼 中间出现得征象 2、感到人们都与自己作对2、增加药物 3、离不开房子 4、变得重负荷健忘 晚期出现得征兆 复发标记 1担心人际关系 1与社区医生联系 2感到嫉妒 2用思想日记使自己得思维变得合理 3变得多疑 3花时间放松自己 4没有正规服药 4、避免承担太多事务 1、感到恐惧与焦虑 1、拜访朋友与社区医生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 (一)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 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生活技能的水平方面,较低的是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较高的是“文体娱乐活动”的能力,以至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是针对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具体措施可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一3周内即明显改善。但这种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至于其他未出现衰退的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导。 (2)文娱体育活动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文娱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除一般的游乐和观赏活动外,可逐渐增加带有提高学习和竞技性质的参与性内容。如歌咏、舞蹈、书画、乐器演奏、体操、球类比赛等。又如举行智力竞赛,音乐欣赏等。 (3)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精神病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往往因脱离社会生活而削弱,在慢性患者甚至严重削弱以至丧失。而这项技能

对参与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应尽可能促进其恢复。目前对慢性精神病患者已逐渐采取社会交往技能训练,以改善患者对付应激情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适当参与社会生活 (二)学习行为的训练 学习行为的训练是训练患者学会善于处理、应付各种实际问题的行为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一般教育性活动和家庭生活技能两部分。 (1)一般性教育活动,如卫生常识教育、科技知识教育。以提高其常识水平,及培养学习新事物和新知识的习惯,以免过份脱离社会现实。 (2)家庭生活技能训练:在社区康复中,应训练精神病残疾者重新掌握家庭生活技能,包括家庭清洁卫生、家庭布置、物品采购、食物烹该、钱财管理及社交礼节等 (三)工作行为的康复训练 工作行为训练指劳动作业与职业活动方面的技能训练。 (1)简单劳动作业:又称“工疗”,一般集体进行,工种较简单易做的,如贴信封、糊纸袋、拆纱团、参加病房卫生工作,帮助开膳等。 (2)工艺制作活动:内容包括 ①各种编织:织毛衣、织网袋、编篮筐等; ②各种美术品:绘画、书法、摄影、雕刻等; ③布制或木制玩具,各种模型制作,书籍装订、园艺种植等。上述活动根据不同病程及病人要求指导参加训练。参加训练的病人,可

小组工作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作用

小组工作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作用 社102 刘婧仪09 摘要: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中的小组工作方法对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性康复进行了介入研究。小组工作在巩固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了心理和社会支持,对其社会性功能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路程大大缩短,为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性康复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精神病康复;小组工作;社会性康复\ 引言精神病是精神病是由于人体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导致患者在感觉、记忆、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疾病。这类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行为方式。传统的住院治疗将病患同社会完全割裂隔绝,这避免了患者治疗期间被外界环境所干扰,也造成了患者社会性功能如: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功能的衰退。使得患者无法重新回到社会只能栖身医院,并且形成恶性循环,即住院越久的病人越无法离开医院,成为习惯性住院病患。 如何有效的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提供社会支持,有条件的建立病患同社会接触的渠道,促使病患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恢复,对病患认知、行为、心理方面的矫治和其生理能力、心理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小组工作与精神病患者社会性康复 1.传统治疗无法实现患者的社会性康复 精神病是由于人体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导致患者在感觉、记忆、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疾病。这类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行为方式。精神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患病类型的不同和患病程度的轻重而有很大的差别,严重的患者往往采取封闭式的入院治疗。相对于国外技巧训练、同辈支持、职业服务、社区资源发展四位一体的精神病康复模式来说,在我国,精神病患的康复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医疗单位或其他专业机构来进行,方法也局限于传统的集中住院、封闭管理、药物治疗。这样是为了避免患者在治疗期间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保证治疗效果。但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有效的治愈生理或精神方面的疾病,却往往无法实现患者社会性的康复。所谓社会性康复是指患者社会性功能:如人际交往、社会适应方面的康复。这种康复,无法在封闭住院的治疗方式下得到。首先,住院治疗的封闭环境割裂了患者同社会的联系,使患者失去了接触社会的机会,无法与社会进行沟通与交流,导致患者在治疗期间逐渐丧失社会交往的能力,自我感觉迷茫、焦虑和受到歧视,产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障碍。其次,住院治疗的命令式管理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交流的自主性,使其在封闭环境内部的人际交往明显受到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 家庭支持系统是患者获得的支持系统中最直接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家庭干预,可以减轻精神病理过程带来的创伤,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 家庭康复技能训练 洗脸,洗脚,刷牙,整理床铺2次/天 扫地,拖地,轻微家庭劳动1次/天 剪指(趾)甲,洗澡1次/周 理发1次/周 散步,看电视,听音乐1次/天 文体活动,如象棋、扑克、羽毛球及健身器材等1次/天 精神病复发的原因 停药或减药,最多见;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等。 精神病复发的先兆 自知力动摇;睡眠障碍;生活能力减退;工作或学习效果下降;情绪不稳定;躯体不适;精神症状再现。 如何预防复发 坚持服药;正确处理社会心理应激因素;识别复发早期的“预警症状”;有效、便利的求助策略;保持良好的社会角色;避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毒品。 首先出现的征象 1担心人际关系 1与社区医生联系 2感到嫉妒2用思想日记使自己的思维变得合理 3变得多疑 3花时间放松自己 4没有正规服药 4.避免承担太多事务 5试图做很多事情来转移烦恼 中间出现的征象 1.感到恐惧和焦虑 1.拜访朋友和社区医生 2.感到人们都和自己作对 2.增加药物 3.离不开房子 4.变得重负荷健忘 晚期出现的征兆 1.感到日益恐惧 1.立即与社区医生联系 2.自我孤立 2.增加药物 3.睡眠困难 4.感到困倦 5.听到声音 6.有怪异的想法 7.日常工作中有问题 降低自杀风险 自杀的高危因素:严重精神疾患;有自杀观念和自杀企图;有抑郁、绝望情绪;病前工作能力强,智商高;男性;自尊心过强;酒、药物滥用史;自杀家族史。 自杀行为的核心问题 缺乏自信绝望感。家庭成员和与患者关系密切的应现实而乐观的方式给他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护理。 患者发生意外时的对策 自缢: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外伤出血:包扎止血→送医院。服毒:催吐→送医院。噎食:抠出食物,拍击背部。暴力行为:想方设法,齐心协力制服。 给予精神病患者良好的社会关怀,不仅是社会公平之要义,也是保障公共安全免遭其害的根本。 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单靠亲情远远不够,但精神病患者家庭的作用仍是举足轻重。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助,是患者在心理、生理上及社会适应上实现的、全面整体的康复,重返社会。

精神病患者出院指导

精神疾病患者出院指导 精神病患者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给病人一个良好的生活坏境和更多的关心,使他们降低了对家庭、他人和社会的潜在危害,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让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是精神康复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患者家属最为期盼的.然而,事实上不少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后,并非都随着住院病情的控制而同步恢复,他们出院后往往变得懒散,退缩,对社会交往缺乏信心.因此,家属如能给予全面、细致的家庭护理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振作起来,重新回归社会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家庭支持系统是患者获得的支持系统中最直接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家庭干预,可以减轻精神病理过程带来的创伤,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 家庭服药指导 每日按照出院医嘱给患者摆药,督促服用药物,每次服药要在餐后,检查病人是否真正服用药物,防止病人藏药,吐药。并按照出院医嘱进行查体。 家庭康复技能训练 洗脸,洗脚,刷牙,整理床铺1次/天 扫地,拖地,轻微家庭劳动 1次/天 剪指(趾)甲,洗澡1次/周 理发1次/月 散步,看电视,听音乐1次/天 文体活动,如象棋、扑克、羽毛球及健身器材等1次/天 精神病复发的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是自行停药或减药;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等。 精神病复发的先兆 睡眠障碍;生活能力减退;工作或学习效果下降;情绪不稳定;躯体不适;自知力动摇;精神症状再现。 如何预防复发 坚持服药;正确处理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有效、便利的求助策略;保持良好的社会角色;避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毒品。 复发标记与预防复发应对 复发标记防复发应对 首先出现的征象 1担心人际关系 1与社区医生联系 2思维变得欠合理 2 按时服用药物 3变得多疑 3尽量放松自己 4不能正规服药 4.避免承担太多事务 5试图做很多事情来转移烦恼 中间出现的征象 1.感到恐惧和焦虑 1.拜访朋友咨询社区医生 2.感到人们都和自己作对 2.增加药物 3.离不开房子

精神病人恢复期康复指导

重性精神病恢复期的康复指导 一、培养病人生活自理能力 有些病人在病情稍微好转之后就不再注意个人卫生,不打扫房间,也不洗衣做饭。这有可能是病情本身的残留症状,也可能是药物反应,还有可能是家属对病人过分照顾,不让他做家务,这些都对病人的康复极为不利。康复科护士应注重帮病人培养生活能力、交往能力,这对于精神病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康复过程应渗透到病人的一言一行当中。病人需要像小孩学走路一样,重新学习和锻炼。精神病不同于躯体疾病,在恢复期不需要充分的体力休养,适当的活动可以增加病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他的生活独立性,为他进一步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护士应向病人以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让病人主动做家务,自己来安排生活,家属要多加督促和鼓励。 二、培养病人情感交流能力 人的情感活动包括内心体验和面部表情两方面。正常人对外部事物都会有喜、怒、哀、乐等情感反应,然后再通过表情表达出来。恢复期病人常常给人一种表情呆板、反应迟钝的印象,因此要加强训练。首先要提高病人的兴趣。兴趣越大,情感的投入越多,愉快感也就越强;其次,要设身处

地地体谅和关心他人。理解了别人的情感,才能唤起自己的情感;三要充实生活内容。聊天、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等等日常生活中非常简单的小事,都可以充实病人的信息来源。整日呆坐少语、无所事事,自然难以产生丰富的情感。最后,要善于适时、适度地让病人表达情感,让病人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学习和摸索,这需要家属耐心的帮助。 三、培养病人注意力 恢复期病人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或不能持久,这对病人的生活、工作会有很大妨碍。对此,首先要排除药物的影响,选用镇静作用轻微的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另外,要加以训练,来延长主动注意的时间。具体的方法是,先从简单的、病人感兴趣的事做起。如果病人喜欢听音乐,就安排一个安静的环境,让病人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并记录病人集中注意的时间。每天坚持训练,病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会逐渐延长。然后再训练病人集中从事复杂事物(如读书、写字等)的时间。一般来说,如果病人能够集中从事一件事达一个小时以上,就不会给他的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带来大的妨碍。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地锻炼。 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与家属护理教育 (1)

《精神病患者家属护理教育与康复指导》 精神病是高发性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也对其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旦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患病,便会搞得全家人不得安宁。作为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应该掌握一些对患者的护理知识,这样才会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所带来的困扰。 一、精神病护理的误区 1、精神病和其他病一样,只是一种疾病。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等。当家中有人出现上述现象时,家庭的其他成员由于缺乏精神疾病的常识以及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常常否认病人这一系列的言行是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而总是往好的方面想,简单或错误地认爲是“个性问题”或“思想问题”,耽误了冶疗精神病的时机。 2、当病人的言行已表现出明显的异常时,家属才意识到他(她)患了精神病。但是,他们在焦虑、不安和恐慌之际,又生怕别人知道家中有人患了精神病,担心病人的婚姻和前途受到影响,所以,常常忌讳带病人到医院诊治。更有甚者抱侥幸心理,希望病人能不治自愈。 3、病人症状加重后,家属已不可能顾及面子,开始懊悔自己的无知延误了治疗,于是迫切请求治疗,以减轻内心的自我责备。但过份的懊悔以及对治疗过于性急,无助于病人的康复。 二、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技巧 1、讲话的态度要专注而亲切,即使他看来注意力分散,也不要忽视他。讲话要缓慢、平和,内容要简明。如果要向他提问题,或吩咐

他做事,每次只能说一件事。一下子说好几件事,就会使他无所适从。 2、经常用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你对他的关怀和挚爱,有时谈谈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或许可以创造一个比较愉快的气氛。 3、不论他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了多么微小的进步,都应加以鼓励,借此重建患者的自尊和自信,尽量避免抱怨和责备。 4、对于患者明显脱离现实的想法,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辩或嘲笑他,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致麻烦。 5、培养患者更多的兴趣爱好,适当地为患者提供社交的机会,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于精神病的治疗必须到专科医院进行诊治,否则会使症状恶化,增加治疗难度,增加复发机会,增加住院时间和费用,增加自杀危险性,社会功能减退,造成精神残疾。 三、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家属所应该具备的职责主要包括: 1、听从医生的指导,妥善看管和照顾患者,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防止病人自行减药或加药,若发现病情复发症状时要及时与医生联系,以进行更好地改善治疗方案; 2、要合理安排病人日常生活,使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病人搞好个人卫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3、要注意提高病人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根据病人病情,安排病人适当做家务劳动,创造条件增加病人接触社会的机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病人适度的参与娱乐活动; 4、是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和隐私,平等对待他们,既不过分迁就,也不过分指责,鼓励病人尽量像正常人

重性精神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指导

重性精神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指导 重度精神病指由于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严重异常的病。 重度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早期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如不理采亲人、不讲卫生、对镜子独笑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即表现为思维紊乱,病人的思考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言语零乱、词不达意。此外,比较典型的症状,还有妄想与幻觉。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与个性特征等各方面互不协调、相互分裂的疾病,是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 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以15-35岁发病最为常见。此病为功能性精神病,即按当前的医学科学水平,还未能发现患者的脑部有明显形态学改变或肯定的生理生化改变。虽然患者一般不存

在意识和智能方面的障碍,但发作时不仅影响本人的劳动能力,且对家庭和社会也有不良影响。 精神分裂症可按其临床表现分为两大组:一组称作阳性症状,表现为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妄想、幻觉等;一组称作阴性症状,主要是在动力、精力、兴致、情感、礼仪、社交等方面,出现了正常精神功能衰退或缺失,表现为思维贫乏、行为退缩、意志缺乏、不顾礼仪等。 本病的病程在患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多数患者病程迁延,趋向慢性或精神衰退,但如早期发现并尽早给予合理治疗,则可增加预后乐观的机会。 精神分裂症的危害:精神分裂症不仅仅影响到患者本人,而且常常为他们的家庭带来数不清的困难和痛苦。 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常常不能在社会上、在工作中和在学校里发挥正常功能。他们的家庭成员可能经常需要从经济上、日常起居上、和情感上对他们进行帮助,并督促他们及时就医和服药。研究发现:在常规临床治疗情况下,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愈后的第一年内复发,80%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对患者及其家庭来说这个复发比率简直是灾难性的。但是,控制良好的临床研究表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预防复发,一年后可将复发率降低到平均16%。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实际复发率与研究复发率的巨大差异呢?

关于精神病患者康复的研究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精神病患者康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精神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精神病患者逐渐进入我们的视线,成为一个亟待应对的社会问题。本文先从报纸上刊登的一则新闻入手,通过分析案例,得出精神病患者在社会中所处的弱势地位的事实,随后引出精神病患者康复问题。文章主要论述了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并从精神病社区康复的意义,家属在其中应该扮演的角色,社区康复实际工作中的注意点三方面给予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康复社区康复服务 一、案例及其分析 4月21日凌晨时分,4名中学生翻墙外出玩耍,在曲靖市陆良县街头发现一名精神病患者后,竟以“打着玩”为由,用竹棍、石块等对其进行近两个小时的殴打,最终导致20岁的女孩钱金芬创伤性休克死亡。记者昨日从陆良县公安局获悉,因涉嫌故意伤害罪,4名中学生已被刑事拘留。(《春城晚报》4月26日)除了谴责4名肇事青少年的暴行,反思未成年人心智教育的得失,我还想提出一个问题:对于精神病患者这样“行走于社会边缘的人”,我们如何给予他们应得的权利?残暴悖逆的背后,凸显的是道德的沦丧与教育的失范,而在其背后,掩饰不住的却是精神病患者面临的社会困境。精神病患者屡屡伤人以及被伤害的现象,理应受到高度重视,这种重视决不等同于忙不迭地将精神病患者送进精神病医院,精神病患者本身有病症的轻重之分,但其无意识下的行为有可能成为“定时炸弹”,也是一个亟待应对的社会问题。 对于精神病患者,社会虽然并没有彻底取消他们的容留空间,却往往在歧视与漠视中表露出人类根深蒂固的集体潜意识——把精神病患者当做生活不能自理乃至有害的群体,这种偏见很容易造成对其应享权利的抹杀。就社会学而言,个人化是社会制度安排的结果,一部分人权利得不到保障,也就是制度设计失当的结果。如果我们始终把精神病患者当成异类,那么无形中就扩散成一种社会性病理,受害者将是包括精神病患者在内的所有人。换个角度来说,当精神病患者脱离了整个社会制度设计的框架,被视为对社会“零贡献”的群体,很容易引发社会“占有与剥夺他人资源”的排斥感,由此而导致的“精神病患者属社会废物”的极端心理将有可能埋下危险的种子。以殴打精神病患者取乐的少年,是否也是缘于我们的社会对精神病患者合法权益保障的漠视,间接纵容了少年们的歧视心态与暴行而终酿惨祸呢?从另一方面看,现行的社会救助机制还相当粗放,主要还是针对有正常思维与行动能力的流浪者、乞讨者,而没有细分到更特殊的精神病“流浪者”。 必须承认,现行救助体系的功能是有限的,应急性的,它无力承担保护精神病患者群体的所有责任。如果我们承认精神病“流浪者”也是公民,也享有那些与常人同等的权利,那么,给予他们一个比较完善的保障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应当的。以更具针对性、更灵活的方式为特定人群提供帮助,应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常态。就保障精神病“流浪者”权利而言,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更具广泛意义的救助机制,比如在公众中普及精神病的致病原理、发病方式及日常照顾等知识,帮助公众建立起正确看待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心理,营造一种普遍性的人文环境,这些都应纳入到精神病患者的救助视野。 二、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

精神疾病职业康复方案

职业技能康复训练方案 精神康复,是康复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生物、社会、心理的康复措施,使由于精神疾病导致的精神活动缺损表现和社会功能的缺损得以恢复。换言之,服务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措施称为精神康复,即针对患者不同程度精神症状和不同的社会功能缺损,采取综合措施,以训练技能为主,配合必要的教育、心理干预及综合协调、环境支持,使患者尽可能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或重新获得技能,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最终重返社会。 职业技能康复训练是帮助精神残疾人重返社会的有效方式,目前共计岗位18个,参与人数已达1015人。现将职业技能康复训练模式从岗位明细、规章制度和星级管理制度三方面进行说明。 一、岗位明细:

二、规章制度: (一)康复训练制度 1、康复训练的工作人员,应根据康复医疗的内容,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认真负责地开展治疗,不断提高康复医疗质量。 2、凡首次参加训练的病人,康复治疗师需进行检查和简单谈话,让病人了解治疗内容,方法及意义,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3、开展训练前,需做好各种准备工作,训练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针对病情变化作适当处理,还应与相关的医师取得联系,训练后及时清点工具及器材,认真做好各种记录,积累资料。 4、各班人员要认真执行交接班手续,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5、训练时间安排:按照康复治疗工作计划进行实施;大型的工娱治疗活动,由康复训练组织安排,护理部、各疗科以及各病区给予配合。 6、每年邀请部分病人家属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做好康复医疗。 7、本科工作人员,要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科务会议制度,晨会制度,学习制度,不断加强康复医学有关

精神病人的护理

精神病人的护理 精神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家属需要逐步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此外,家属要多了解精神病人的家庭生活该怎么安排,做好精神病的预防护理,以防精神病病情再次复发。那么如何做好精神病预防护理呢? 精神病人护理方法 1.根据病情,结合患者的体力,兴趣与专长,安排适宜的工娱活动,在活动中随时给予精神鼓励,热情辅导,以提高其兴趣。对精神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医疗护理外,应该进行一些工娱护理,以引导改变病人的思维心境。以下给出一些工娱护理的方法。 2.对一般患者宜安排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和简易的手工劳作。如观看电视、电影、文艺演出,散步、看画报、糊信封(药袋)、拆纱头、户外除草、清洁环境等,使患者转移病态思维和放松思想情绪,感到自己有胜任工作的能力。 3.对忧郁、情绪低沉的患者,宜安置在人多、气氛活跃的环境中,选择色彩鲜艳的品种进行工疗,并让他们参加热情奔放、欢乐愉快的娱疗活动。 4.兴奋激动的患者,宜安排在人少、单调安静的环境中,选择患者愿意做的项目进行工疗,避免参加易引起兴奋的文娱活动。 5.对慢性衰退的患者,宜安排简单刻板的工疗项目,督促训练患者活动,使患者的智能,行为等精神状态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6.对有特长或康复期患者,可安排较为复杂的工娱活动,如排练文艺节目、绘画、球类比赛、缝纫、编结、制作精细的工艺品等。这些有利于患者智能的锻炼,工作能力的恢复,生活兴趣的提高,从而为其出院,重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7.在组织患者户外活动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对象。做到“三防”(防消极、防冲动、防逃跑)患者重点看护或另行组织,严重者暂不予户外活动。 8.对服药量较多,体质较弱的患者不宜直接参加剧烈的活动,如接力赛跑、球赛、拔河。舞蹈等,可组织他们在旁观看。在活动过程中还须防止意外,做好应急处理。 9.在工疗过程中,应经常查点工疗用具,若有缺少,必须及时追查寻找,严防突然意外事件发生。

精神科护理病人康复计划

精神科护理病人康复计划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PICU精神病人康复计划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就是利用可能采取的手段尽量改变病态的精神活动,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社会能力。 精神病人由于长期患病后遗留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功能缺陷,会出现形形色色的行为异常,因此怎样促进其恢复精神健康,防止衰退和人格改变,尽可能恢复病前工作能力,也成为考验医务人员的一项重大挑战。首先: 1、住院期间,病人感到生活苦闷、单调,,相对于病情比较稳定的病人,可以适当带病人进行外出活动。一方面可以缓解心情,扩展思维,另一方面可以陶冶性情,适应外界能力。.各病区可以进互相协调,每天组织10-15个病人,下午都可以参加公娱乐活动。但应加强防范,尽量减少安全隐患, 2、对病人进行日常生活训练,着重训练个人卫生。饮食、衣着等项,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督促教导。大多数病人在2到3周可以显示效,但必须持之以恒,应多加督促与引导。 3、对住院病人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教育性活动.。如卫生常识教育及文化和科学知识教育,以提高其知识水平及培养学习新事物和新知识的习惯,学习内容可以选择一些知识性的科普知识。 4、进行一些技能训练时,尽量提供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活动内容,让病人从活动中体验责任感及其所起的作用。例如让一些病情比较稳定的病人,帮助护士做一些事情,如送血、取药等。 5、鼓励和帮助病人在各项活动中加强与他人良好合作,协调各方面关系。

6、利用家庭进行干预,努力促使其进行角色的转换。在进行综上所述的各项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安全性的原则,有监护及防范措施,未雨绸缪,杜绝意外事件的发生。

xx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站建设方案

**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站建设方 案 按照《广东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定点康复机构管理办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等文件要求,为规范我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站的建设,促进工疗职业康复模式的发展,有效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制定本方案。 一、机构职能 在政府领导和民政、残联、人社及卫生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镇政府或村(居)委会建立残疾人工疗站。残疾人工疗站属于非营利性公益服务机构,面向成年严重精神障碍康复者、智力残疾人开展职业康复、辅助就业、心理疏导、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形式的综合康复服务。 二、组织领导 成立**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指挥,监督、指导各项工作落实。镇党委委员***任组长,社会事务局局长**任副组长,社会事务局(民政、残联)、卫计局、**人民医院、社保局(劳动)及各村(居)委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社会事务局,梁喜珍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基本条件 (1).人员配备 至少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可兼职社工)1名,专职职业治疗师(或工场导师、康复协调员)1名、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可购买服务,由**人民医院调派)1名,以及兼职有定期联系的精防医护人员1名(可购买服务,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派)。 (2).场地规模 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建筑面积以60-200平方米为宜,交通较便利,并有无障碍设施。应具有工场、康复评估训练(心理辅导室)和生活活动三大基本功能区;工疗人员常规人数以12-30人为宜;备有宣传材料和普及读物;工疗站需要挂牌。 (3).设备器材 ---配备职业能力评估设备和职业治疗、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设备。 ---配有工场生产相关的劳动工具和设备。 ---配有组织残疾人娱乐、文体、健身等活动的有关器材和电视、音响设备。 ---配有康复宣传材料和各类书报刊物、音像资料。 (4).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工疗站工作职责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年度计划和总结、每日活动安排表、个人康复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与家属护理教育

精神病患者家属护理教育与康复指导 ·精神病护理的误区 1、精神病和其他病一样,只是一种疾病。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等。当家中有人出现上述现象时,家庭的其他成员由于缺乏精神疾病的常识以及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常常否认病人这一系列的言行是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而总是往好的方面想,简单或错误地认爲是“个性问题”或“思想问题”,耽误了冶疗精神病的时机。 2、当病人的言行已表现出明显的异常时,家属才意识到他(她)患了精神病。但是,他们在焦虑、不安和恐慌之际,又生怕别人知道家中有人患了精神病,担心病人的婚姻和前途受到影响,所以,常常忌讳带病人到医院诊治。更有甚者抱侥幸心理,希望病人能不治自愈。 3、病人症状加重后,家属已不可能顾及面子,开始懊悔自己的无知延误了治疗,于是迫切请求治疗,以减轻内心的自我责备。但过份的懊悔以及对治疗过于性急,无助于病人的康复。 塘汛镇卫生院

精神病患者家属护理教育与康复指导 ·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技巧 1、讲话的态度要专注而亲切,即使他看来注意力分散,也不要忽视他。讲话要缓慢、平和,内容要简明。如果要向他提问题,或吩咐他做事,每次只能说一件事。一下子说好几件事,就会使他无所适从。 2、经常用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你对他的关怀和挚爱,有时谈谈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或许可以创造一个比较愉快的气氛。 3、不论他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了多么微小的进步,都应加以鼓励,借此重建患者的自尊和自信,尽量避免抱怨和责备。 4、对于患者明显脱离现实的想法,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辩或嘲笑他,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致麻烦。 5、培养患者更多的兴趣爱好,适当地为患者提供社交的机会,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于精神病的治疗必须到专科医院进行诊治,否则会使症状恶化,增加治疗难度,增加复发机会,增加住院时间和费用,增加自杀危险性,社会功能减退,造成精神残疾。 塘汛镇卫生院

精神疾病的康复护理

精神疾病的康复护理 精神疾病的康复包括相互联系的医院康复和社区康复两部分。对精神病人的康复应及早进行,所以不能忽视在精神病医院的抗辜负工作。 (一)医院康复的工作内容 1,训练心理社会功能方面的行为技能,是院内康复的主要措施。包括生活、学习、工作及社交能力方面的康复训练。 2,开放管理,改善病人的社会环境,提供适合病室设施以及配备康复活动的场所和设备等。改善各级人员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努力培养病人的自主独立能力。 3,健全医院的康复管理体制和有关的规章制度 4,实行定期的康复评估工作 (二)精神病医院康复训练具体措施 1,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康复对象主要为慢性衰退的精神病人。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以个别或小组的形式训练有关的日常生活技巧。(2)自我照顾技巧训练:包括沐浴、更衣、仪容及个人卫生。 (3)文体娱乐活动训练:按病人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当的文艺活动,如歌咏、体操、球类等等。 (4)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精神病人的社交障碍常表现为:语音单调、无抑扬顿挫、缺乏面部表情、无或少眼神接触、对别人的提问反应迟缓或作出不适当的解释和反应。所以精神病人社交训练应注意加强病人的社交表达,接受和相互间平衡三方面的训练。步骤和方法如下: 1)评估:评估一些可能激发批判性与敌对性反应的社交行为。 2)商讨训练目标:与病人共同商讨训练目标。 3)应用技术:指导、示范、角色表演、反馈及家庭作业等。 4)在家庭内、外发展社交行为。 5)技能维持演化。 2,学习行为的康复训练:目的是帮助病人学会善于处理应付各种实际问题的行为技能。训练内容如下: (1)一般性教育活动:如时事形势教育、卫生常识教育、历史和科技知识教育。(2)家庭生活技能训练:如家庭清洁工作、家庭的布置、钱帐的管理等适合在病区开展的。 (3)药物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通过向病人讲解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使病人了解药物对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意义,自觉接受药物治疗。让病人学会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方式,如学习安全用药的技巧,每次用药物前应查对标签、核实剂量等,在用药过程中发现特殊问题应立即报告医生,服从医生处理意见。 3,就业工作行为的技能训练 (1)简单劳动作业:如粘贴信封、折叠纸盒。 (2)兴奋亢进的躁狂者,可给予中等费力的劳动任务及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3)有破坏倾向者则交付需拆散的物品。 (4)精神分裂症病人,可安排从事提高兴趣的活动。 (5)长期住院有衰退倾向的病人,较宜参加室外简单的集体活动,如拔草、清扫场地。

康复技能训练对110例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分析

康复技能训练对110例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康复技能训练对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5),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技能训练法,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干预训练后,两组在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康复技能训练对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标签:康复技能训练;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作用分析 精神病的发病机理目前还未完全明确,治疗以及日后的护理也有着一些局限,如果没有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的社会功能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1-2]。目前,很多医院已经对精神病患者采取康复技能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院近年来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技能训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0例,女40例,年龄20~56岁,平均(44.5±1.2)岁,病程3~20年,平均(15.2± 2.3)年,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均在本院住院时间超过3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精神分裂症65例,情感性精神障碍27例,精神发育迟滞(轻度)7例,神经症11例;病情较为平稳,病情中的阳性症状不明显,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懒散、孤僻、无意志、缺乏兴趣等。将11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22~55,平均44.5岁;对照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20~56岁,平均45.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训练前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及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维持原有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技能训练法,每周训练时间为5 d,干预时间保持1年。康复训练指导工作由医院的专业医师和护理人员担任,具体的训练方式为: 1.2.1 生活技能训练先训练患者按时起床,整理床铺;到洗漱间刷牙洗脸、到卫生间大小便、到饭堂按照规定座位使用餐具用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每天冲凉、更换衣服,做到着装整齐、能随着天气变化添减衣服;男患者剃胡须(女患者月经处理)、修剪指甲;主动排队服药。每月对训练效果进行总结,未达到效果者予以心理上的疏导,排解其心理压力,并反复示范、指导、训练。对训练效果较好者予肯定和物质奖励,并增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训练如:打扫卫生、清洗鞋袜、协助派饭、收拾饭桌等[3]。

社区服务中心精神病人管理计划

社区服务中心精神病人管理计划根据卫生部提出的社区对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现就我社区开展精神防治康复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及做法。 一.任务目标。 在全社区范围内全面开展精神病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康复、治疗,尤其是重性精神疾病的建档、随访和信息报告工作,逐步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治疗率,逐步实现由基础管理转为个案管理目标,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并接受上级机关检查验收。 二.主要措施。 1.建立精神病防治小组,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同志任组长全面开展工作。 2.搞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康复治疗指导工作。 3.完成年度下达的新增筛选、复核和登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指标任务,进行危险性评估,签署参加“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建立健康档案、立卡。 4.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和社会各界都要关心、帮助尊重精神病人,管好精神病人的生活和治疗。 三.具体做法。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精神病防治康复日常工作,摸底调查,建档立卡。配合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送往医院诊断及治疗、康复训练。 2.建立社会化工作服务体系,切实做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充分利用技术资源,发挥基层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为精神病人提供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服务。 3.做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全面准确掌握社区精神病患者基本情况,重症、轻症、阵发性、先天性、后天性病人,因疾病或家庭遗传性引起精神病和各种疾病引起的病史调查,并按规定时间填写各种调查报表。 4.筛查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签署参加“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并登记、上报当地疾控中心;登记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并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导下,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患者服药,向患者家庭成员提供护理指导,将随访结果上报卫生部区疾控中心;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诊疾病复发患者;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5.完成年度下达的对有危险行为倾向的贫困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并由上级精神科专科医生每月1次开展服药后免费疗效评价与治疗方案调整;在免费服药治疗患者中至少选择

2020年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课件)

2020年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 (课件)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与家属护理教 育 精神病患者家庭是社会关怀中的主力军之一,给病 人一个良好的生活坏境和更多的关心,使他们降低了对家庭、他人和社会的潜在危害,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让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 是精神康复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患者家属最为期盼的.然而,事实上不少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后,并 非都随着住院病情的控制而同步恢复,他们出院后往往变 得懒散,退缩,对社会交往缺乏信心.因此,家属如能给予全面、细致的家庭护理,帮助他们振作起来,重新回归 社会显得极为重要。 家庭支持系统是患者获得的支持系统中最直接 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家庭干预,可以减轻精神病理过 程带来的创伤,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 家庭康复技能训练 洗脸,洗脚,刷牙,整理床铺2次/天 扫地,拖地,轻微家庭劳动1次/天

剪指(趾)甲,洗澡 1次/周 理发1次/周 散步,看电视,听音乐?1次/天 文体活动,如象棋、扑克、羽毛球及健身器材等1次/天 精神病复发的原因 停药或减药,最多见;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等. 精神病复发的先兆 自知力动摇;睡眠障碍;生活能力减退;工作或学习效果下降;情绪不稳定;躯体不适;精神症状再现。 如何预防复发 坚持服药;正确处理社会心理应激因素;识别复发早期的“预警症状";有效、便利的求助策略;保持良好的社会角色;避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毒品。 预防复发的训练 复发标记?防复发训练 首先出现的征象 1担心人际关系 1与社区医生联系 2感到嫉妒?2用思想日记使自己的思维变得合理 3变得多疑? 3花时间放松自己 4没有正规服药? 4。避免承担太多事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