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中小学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中小学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中小学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中小学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大连市西岗区教育局李生滨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班化

一、背景与意义:

1、实施“小班化教育”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的需要。在我国由于城市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一些大中城市小学班级人数开始逐渐减少。中国大陆的小班化教学起步于1996年,上海率先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随之北京、杭州、南京等地相继开始了小班化教学实验。

2、实施“小班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小班化教育” 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最大的发展。

3、实施“小班化教育”是区域教育发展的必然。2008年,我区已有75%的学校具备了小班化教学的条件,并有40%的中小学校率先进行了试点研究,小班化教学已势在必行。2009年,我区政府将“小班化教学研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成为我区教育改革新的研究方向。

二、方法与过程:

1、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并辅之于问卷调查、行为观察、个案分析、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聘请东北师范大学秦玉友教授设计了两个批次、包括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四种调查问卷,对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校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全区共计30所学校,共发放问卷总数共计4万余份。问卷录入后,采用SPSS等相关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

2、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采取“整体设计、课题牵动,立体研究,层块推进”的策略、建立了四大层块的工作运转机制:管理指导层责任单位是教育行政部门,工作运筹层责任单位是小班化教育研究与推进中心,专业引领层责任单位是进修学校,实践研究层责任单位是基层实验点校。各层块之间相互联系,突显整体研究工作的效能,共谋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三、研究成果

经过近两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从西岗区基础教育本土小班化课堂中生长起来的四个基本特征:“细节、活力、高效、个性”是一种原生态的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揭示了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具有一定的原创价值和创新意义。同时,在中小学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堂教学资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实际成效。

(一)揭示了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

1.唤醒活力,引情激趣。活力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不断被激发出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活力不仅表现为班级体建设和班级活动,更表现为教师有激情地教和学生有激情地学,不仅表现为教的研究深度,更表现为学的思维深刻性和活跃程度。

2.关注细节,精致过程。细节指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细小环节,力求精致。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倡导“细节”的过程观,即追求教学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环节的整体精细、精致与完美,是教学管理中全面质量理念的体现。

3.尊重个性,开发潜能。个性指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实践个性的“教”,学生个性的“学”,形成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实施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质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兴趣、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多元潜能。

4.着眼高效,减负增效。高效是指教学结果是优良的,而这种优良的结果是指从“投入”到“产出”是讲绩效的。要充分运用小班化的时空优势,以一定的教育价值论为支撑,采用适合小班化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与技术。

(二)探究了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学习指导案策略。依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学习指导案策略研究。学习指导案是在小班化环境下,研究制定师生共同的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自学、探究,通过教案学案的有机统一,完成共同目标和个性目标的一种师生共用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学习指导案呈现内容包括学习目标、活动设计、练习、达标检测,研究性作业,它既作为课前预习,也作为课上练习,同时也可作为课堂记录,指导学生学习,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具有指向性,实现“高效的教”和“高效的学”的完美统一。

(1)基本程序:自主学习,以案导学讨论解疑,以案论学精讲点拨,以案点学小结归纳,以案促学有效练习,以案验学迁移拓展,以案升学。

2.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合作教学策略就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如生与生、组与组、生与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关注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人格的培养。学校在反复的探究过程中提炼出“高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十项特征。

3.个性化学习指导策略。教师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需要、个性特征等,为其制定适合其特点的辅导策略。大连市第二十六中在对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实践过程中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后提出个性化学习指导策略。在实施个性化学习指导策略时,学校和教师首先通过当堂测验、一周测验和单元测验等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排查,对教学质量监督与分析跟踪;然后,教师根据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辅导中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进一步了解,在课堂中有重点的关注;课后实施个性化辅导,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以及学生间的一对一的辅导等。

(三)开发了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与交流的过程,高效课堂离不开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的支撑。课堂教学资源是为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服务,支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的各种条件。我区在推进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注重对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了其在实现课堂高效中作用。

1.小白板。小白板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师生提供具体形象的思维交流的一种教学资源。一般来讲,一块白板的规格为800mm×450mm,配有白板笔若干,白板的背面贴上磁条,这样便于小白板随时粘贴在大黑板上,展示学习成果。

2.两只红笔。首先是教师一支红笔,要求每位教师随身携带一支红笔,确保学生的当堂练习,现场批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改正。其次是学生一支红笔,就是要求学生随身必备一支红笔,无论是作业本、试卷还是导航、各种练习册,特别是课堂学案,只要出现错误,必须用红笔改正。

3.校本习题库。教师根据课标、教材、教参,依据学校校情、师情、学情特点,在深研大量习题的基础上编制、研发的高质量的习题集,最后各年级的《校本习题集》作为学校的共享资源,形成校本习题库。

4.多元化练习题组。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相关习题编成多元习题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并在自己尝试解

决的基础上,寻求本组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使每一个同学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提高,从而达到关注每一个,提高每一个的目标。

5.信息化教学资源。区域视频远程教研系统、信息化工程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以及一系列的资源库和综合应用平台。

四、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1.课题研究成果之一《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智慧书》专著已撰写完成,全书共七篇,第一篇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概述;第二篇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第三篇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第四篇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策略的研究;第五篇小班化高效课堂管理与评价的研究;第六篇小班化高效课堂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第七篇小班化高效课堂学科评价标准的研究。全书26万字。

2.课题研究成果之二《活力小班实践论》专著已撰写完成,全书分八部分,共约22万字。

3.公开发表24论文,均为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4.承办了全国首届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研讨会暨环渤海地区论坛会议,在香港举办的首届“共创大中华小班路”会议上做专题发言。

5. 接待共21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参观访问团。

农村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农村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是我校承担的渝北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 YBJK2014—29,为了使本课题研究取得较有价值的成果,今天特请各位领导、专家对我们的课题进行开题指导。现在,我作为本课题负责人代表课题组作如下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背景、意义 1.客观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城镇化的程度越来越大,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学校学生也随之出现城镇大班额,农村小班化。就我校所在的龙兴地区而言,两江新区大开发,征地工作的开展,这样致使大量的家庭迁到龙兴镇上居住,本校学生生源也大量外流。以上原因综合导致本校近两年产生小班化现象。 2.主观背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深入的实践之中,新课改要求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学科教学更精彩。但我们通过对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小班化虽然学生少,但同样存在层次差异及个体差异。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策略”这一课题的研究,试图开拓一条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发展之路。 (1)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研究符合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在班级授课制中,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作法,根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困生“难消化”。因此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扬其长而避其短,即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2)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研究使学法指导真正落到实处,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和心理辅导方法指导学生,抓两头带中间,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小班化人数少,有利于单独指导的特点,教师更有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1.心理学理论基础。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把学生的潜在学习的动机激发出来。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从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把学生的潜在学习的动机激发出来。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他认为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可以让每一个学生的7种潜在的基本智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皮格马利

浅谈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浅谈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小班化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引用新颖的教学理念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也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和趋势所在。 所谓小班化教育就是相对传统的大班教育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交流时间充足,课堂互动交流氛围浓厚,符合“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做到了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俯下身子与学生面对面交谈。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进城务工子女也随父母进入城市就读,导致农村小学的生源减少。乡村小学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学龄儿童的数量会呈现下降趋势。为了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提高教学效益,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以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享受与县城、乡镇中心校同等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平等、均衡发展,积极开展小班化教学已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一种趋势。 现结合自己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历,谈谈自己对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小班化课堂教学的优势

1.小班化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小班化课堂教学,老师要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当中,弯下腰来与每个学生交流、讨论,师生零距离合作,所有学生均会受到老师的感染,心灵受到震撼,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小班化课堂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 班级人数少,老师就可以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而有的放矢。面对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作业中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可以面对面讨论解决,教师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不同,学情也就不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制订出不同的学习目标,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讲与练,对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层评价。如此这样,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才能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教师并给予合理、科学的评价与激励,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全面发展,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3.小班化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班化教学更多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比如,语文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小班化教学中对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培养与提高上作用较大。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首先必须学会聆听,在认真听取后针

小班化教育教学实施方案

小班化教育教学实施方案 雅河学校 小班化教学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是实现教育均衡、公平的有效途径。实施“小班化教学”不仅适应了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也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雅河乡的经济、人口、教育等各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源逐渐减少,自然小班逐渐形成,实施小班化教育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学校未来授课的主要模式。因此,做好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的试点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生源已大大减少,班级规模呈小班化,本学年共有12个教学班,学生数均在30人以下,问题已非常明显。小班化教学与大班教学在属性和形式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老师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给每个学生以关心和个别辅导。充分发挥小班优势,摸索总结规律,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指导思想 实行以人为本、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小班化教学,即通过控制班级人数,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运用最少的教学资源,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促进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指向每个学生最优化发展,突出教学过程细节,构建小学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树立我校“小班化教育”理念:教育观:关注每个孩子,激励每个学生。 : 教学观: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的教学。 学生观:学生是有潜力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是不断发展的。 师生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师生是共同成长的伙伴。 质量观: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三、工作目标 [总目标] 创设和谐、生动、愉快的“小班化教育”环境,尊重教师、学生的个性发挥,崇尚人文关怀,让小班成为提升师生自信和成就的天地。 [具体目标] / 1、探索、实践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使实验教师能够把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自觉在“小班化”课题教学中加以运用和落实。 2、进一步对小班化环境的优化、人际环境的拓宽、小班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实践; 3、让教育教学面向所有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享有充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发挥他们各自的特点;

又一个小班化教学课堂被忽视的问题

又一个小班化教学课堂被忽视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3-04-22T13:28:56.920Z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12月总第104期供稿作者:张真源 [导读]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也可说是全副武装。 张真源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桠溪中心小学211303 前不久,笔者在《素质教育》上发表了题为《一个小班化教育环境被忽视的问题》,讨论的是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学生座位的设置问题:座位的设置与教学质量是不是有关系?座位设置的科学合理与否,与教学效果和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然而,随着笔者在教学一线的观察和实践,又一个小班化教学课堂被忽视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小蜜蜂”在小班化课堂上的噪声。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也可说是全副武装。现在大多搞小班化教育实验的学校,教室里的技术装备应该说全部到位,譬如说实物投影、吊装的多媒体、电视音响、广播、程控电话、饮水机等。但是,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并不在教育设备上,而是在一个“化”字上,也就是小班化的理念上。南京就提出“让每一位学生在幸福教育中成长”的小班化教育目标,同时也提出了“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理念。小班化,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人数少,每班学额是28人,最多不能超过30人,否则是要被摘牌的。学生人数少,教师就可以百分百地关注,学生就可以百分百地参与;学生人数少,老师无论是在讲课还是组织学生讨论,声音会比较低,能抑扬顿挫,感情就可以通过老师语言表达出来,显示出很亲热,学生对老师就有亲近感,就愿意随着老师授课的思路开动脑子,就容易很快进入课堂的氛围和角色,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相信老师所讲的知识是正确的,这样教学效果也一定不会差。 但是,现在部分班级的老师把“小蜜蜂”(别在老师腰间的一种麦克风,一种扩音器的名称)带进了小班化教学课堂。上课时从“小蜜蜂”里发出的声音分贝足以成了噪音。老师讲课的声音可以传到学校大门口,路过校门口的路人都能听到老师不耐烦的声音或是批评人的声音;老师讲课的时候,学生根本就不看老师,根本就不随着老师的视线去看去做,因为从“小蜜蜂”里发出的高分贝的声音非常没有感情,一种语调,很枯燥,很刺耳。当老师走近自己时,学生就下意识地把耳朵用手捂起来,因为实在是老师高八度的声音令人受不了。笔者经过观察就发现,只要老师一走近学生,无论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还是学生在默读思考,学生就会躲避、转身、捂耳朵等。这些现象能不影响教学效果?能不影响师生感情?能不影响终端显示?能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能不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吗? 究其“小蜜蜂”进入课堂的原因,不复杂,很简单。老师怕得职业病、影响嗓子、会喉咙痛。中国传统授课中,大班教育里的学生数六七十人一个班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在中学里通常都是任教两个班。笔者以前也是在中学任教两个毕业班语文的(初、高中毕业班),都是在120人以上,甚至两班人数达到140人。学生也很安静,会静到不能有一点杂音的出现。老师也没有现在这么娇贵,落下什么咽喉炎,至多是新学期开学的头几天喉咙有些发毛,那是因为假期休完来上课不适应罢了。 现在,一些小班化实验学校的部分老师把“小蜜蜂”带进课堂,殊不知弊端多多。老师把“小蜜蜂”带进课堂,你是讲话轻松了,毫不费力了,好像还有重要作用,老师的声音可以盖住学生讲话的声音。这是个误区,老师你以为你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就比学生的高,却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学生为什么会发出声音,那是你老师上课不动听,没有吸引力,缺乏讲课艺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你失去信心,就不想学习,学习成绩就会下降,就会影响教学质量。这是弊端之一。 语言学科,就是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有感情,要有表情,做到抑扬顿挫,发音要准确。尤其是英语学科,更要求老师读音准确,还要求学生看老师的嘴发音;练习音标发音就更为重要。由于老师用“小蜜蜂”,一个小话筒刚好遮挡了老师的嘴唇,学生就不能清楚地看到老师发音时嘴唇的变化;最严重的是老师发出的声音经过麦克风就多多少少的被改变了发音,这还怎么能读准单词和音标呢?这是弊端之二。 高分贝的讲课声音,直接影响临近班级学生的听课效果,弄得学生不想听也得听,长期这样下去将会非常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这是弊端之三。 弊端之四,让学生整天在高分贝的环境中学习是师德出了问题。较多的资料显示:高分贝的噪音,轻者,可引起听力损失,精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失眠,神经衰弱;重者,可使血压升高,心脏功能失常,并能诱发其它疾病。过重的噪声还会严重影响人的工作效率。这些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是不能为而为之的行为。如果明知道这种行为的严重性还放任自由,那么就需要强化师德建设。 从上述弊端中暴露出的问题,我们的学校管理者要深入思考、深入研究、加强引导、加强管理,必要时可以动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否则,怎么达成小班化教育目标?怎么去实现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呢?

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

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一) 时间:2011年3月 地点:会议室 人员:全体教师 主讲:杨珍 1、国内外关于小班化教育的研究情况。 小班化教育是当今发达国家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项重要对策。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加大,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渐露风采,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被称为“教育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在推行小班化教育上,上海起步之早和迈步之速在国内至今无人能及:1996年刚刚组织专家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1997年就已经在黄浦等8个区县的12所小学启动试点;1998年试点学校增加到150所,1999年达到280多所,一些区在一年级基本普及了小班化教育。目前,上海有300多所学校实施了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重心已经转移到中高年级。预计今后3-5年,上海将有80%的小学实行小班化。北京市从1997年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到目前为止,有16个区县的145所学校、819个教学班20300名学生参加,平均班额不足25人。 2、“小班化教育”的概念。 “小班”是相对于大班而言,班级学生数的缩小,是一种个别化、个性化教育理念追求的教育活动的空间形式。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一般而言,小班化教育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缩小班级规模。一个班级通常控制在25-30人左右 ②改变教室空间格局。在各地开展的小班化教育实验中,教室环境的设计和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课桌椅的布臵,一改过去那种简单的秧田型,而采用马鞍型、品字型、周边型等多种形式。同时在教室中配臵了图书架、玩具、体育器材等设施。 ③强调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确立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这种教育观念的变化导致学校从教育目标、课程、教学到评价的整体改革。 (3)小班化教育的优势。 ①有利于全体学生受到更充分的教育。小班化教育使教学的空间大为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的频率与密度随之增大。教师利用扩大了的空间与充满人性味的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并通过加强指导与交往,强化对学生的学力乃至人格的影响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充分占有和享用人的发展资源。 ②有利于使每个个体受到更多的关注。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很难对每一个体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地监控、指导与反馈,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小班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大班教学的局限,使每个学生都在教师的关注视野之内,使过去存在的教育“死角”被减至最低限度内。科学的教育实践表明,教师最适合的视野范围为25名学生。在小班中,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增加与每一个学生的

小班化教学(最新)

(一)已做的工作 一、组织学习与讨论 1、强化学习。其一是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局文件精神;其二是搜集其它资源扩大对小班化教学的认识;其三是通过撰写论文或心得体会深化认识。 2、加强研究。以学科组为单位,从课前备课、课中的教学组织、课后的作业设计与辅导三个层面深入探讨,重点研讨了以下问题并力争达成共识: 一是研讨课前的教学准备。重点研究教学设计,包括目标分层定位、教学环节的优化、学生活动的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作业的分层设计等。 二是研讨课中的教学组织。重点研究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与评价机制、分层教学的实施、“五精六步”教学模式的运用。 三是研究课后的作业与辅导。重点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学生分层作业、如何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设置灵活性作业、如何对不同层面学生进行辅导。 二、形成方案与操作模式 1、制定了《法泗中学小班化教学实施方案》; 2、制定了《法泗中学培优补差工作实施方案》; 3、拟定了《“五精六步”教学模式》; 4、设计了系列表格:课堂发言情况记载表、小组合作学习记载与评价表、培优补差记载表、学情调查表、课堂教学考评表等。 三、实施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主要实行“兵带兵、兵管兵、兵教兵”。 2、强化小班化教学常规管理,以校长为组长,行政领导及教研组长为检查小组,定期依据考评细则及学校各块操作模式与要求进行督查。 3、加强教学研究。一是骨干教师示范课;二是同题课;三是人人上一节展示课;四是与二中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4、抓住教学准备、开展小组学习、分层教学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专项督导。

5、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了解教师的困惑及实施情况,反馈存在的问题,交流改进的方式。 (二)困难与困惑 1、不是新问题的问题。小班化教学目的是优化教学结构与方式,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最大化提高教学效率,是针对大班教学不足,促进教学由面向点的转变。但对教师的工作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要求更细,精力要求越高,部分教师不是不想而是不愿的问题,缺少内趋力。 2、缺少专业指导。无论是教学的设计,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小班化教学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研究活动中,囿于师资力量所限,研究的质量不高。 3、学生的参与度怎样提高?长期以来,教学基本上是老师“演”,学生“观”。差生限于能力、习惯、性格等因素影响,完全调动起来参与课堂教学每个环节是一个较为头疼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怎样优化分组、怎样有效建立课堂评价激励机制等诸多问题。 (三)想法与建议 1、建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使全体教师运动起来,参与进来,以外趋力促进内趋力的生成。 2、组织更大层面的交流与学习,特别是课堂教学该如何组织操作,多一些典型引路,给教师多一些吸引力。 农村小班化教学模式初探 一、小规模学校产生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12年到2017年5年的时间里,中国有700 万农村人口在城市定居,成为城市居民,农村人口逐年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优质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城镇学校,为了追求优质的教育,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人在近10年内兴起了择校热潮,农村大量的适龄儿童纷纷转入城镇学校或附近的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偏远山区学校规模越来越小,小班教学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小规模学校的现状和小班教学的困惑 目前,小规模学校主要在离乡镇所在地较远的偏远山区,其共同特点是学生人数少,大多不超过100人,生源大多是由没文化的爷爷奶奶照管的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弱智儿童和困难家庭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教师数量少且老龄化

小班化教学模式探究

“小班化教学”探究总结 广济镇南大坪小学

广济镇南大坪小学 “农村小班化教学”探究总结我校根据周至县教育局《周至县教育局推进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意见(试行)》的要求,对我校农村小班化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点探究和实施,现对实施情况小结如下: 背景分析:我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子课题(分组策略的研究)已有了一点成绩,在此基础上,我校全面铺开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已有了一定基础。从学校发展来看我校地理位置特殊自然形成学生小班化。因此为了“阳光普照,确保每个孩子受到关爱;同教异学,确保每个孩子差异发展;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孩子都不掉队。”充分利用小班班级容量小、师生交往空间大的优势,使全体学生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从而体现小班化教育特点所采取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行为的综合方案,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主人的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作用是从小班的特点出发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活动的方法和步骤。 具体实施:在探索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主要探讨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的体现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原则和策略。加大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启动了学生的思维,它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小班化教育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新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其策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主体化参与策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主体发展。人的主体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机制,也就是说人的主体性是活动生成,在活动中发展、反思、提升、发展再提升。 活动教学研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理解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是活动教学的主体,活动教学策略的制定,内容的确立,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在活动教学实践中,只研究和把握住学生的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切实富有主体性。 参与教学的策略,重点是在小班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这种参与是一个积极而有贡献的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班队活动课、全校开展的班级美化评比活动充分体现了该策略。通过活动我们觉得在运用参与教学的策略上,要把握住两个操作步骤。 1、全员参与。 2、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敢说,有疑能质,乐于参与,同时重视对学生参与程度的指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主动发展。如:一位三年级的小班实验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天气预测》一课之后,为扩大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设计了组织学生进行参与活动的题目,让学生看云,看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及案例课题报告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及案例》课题报告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实验研究课题组 执笔:柯小刚周清菊 一、问题的提出 “小班化教育”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我国于20世纪末开始在部分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进行实验和可行性研究。 从已有的资料和信息可以发现:小班化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其研究主要是从缩小班级规模,如何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和大众化方面,体现政府对教育的监督和管理;在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和设计方面则主要体现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实践。在我国小班化教育较为发达的上海,除侧重于班级规模的缩小外,还重点研究了小班化教育中,教学流程管理、教学环境设置、兴趣爱好培养、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问题。这些前人的研究极大的丰富了小班化教育的理论,也积累了某些方面的优秀经验。但如何在小班化教育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影响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设计对小班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有何影响等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和系统的总结。我校从1999年开始对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探索和研究。2002年《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及案例》被省教科所立项,旨在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小班化教育理论,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增强我校办学效益。 二、研究目的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及案例》这一研究课题的实施与开展,不仅对小班化教育理论的丰富有一定的意义,它对整个现代教育观念、教学组织形式和基础教育质量提高都有相当的作用。 课堂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课堂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

程。课堂教学设计把课堂教学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之间的本质联系,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该课题研究的目的为: 1、通过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的前端设计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保证,是教师素质的体现。通过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可丰富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可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前提下,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更具科学性、实用性与艺术性,从而体现教育的科学艺术化。 2、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顺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要使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落到实处,除了制度保证、教师素质外,还需要一定的外在组织形式,而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则能兼顾这一点,它将比大班(班级人数多的班)有更好的效果。 3、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发展和丰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原则,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不同班级学生的学力差异、情感差异及学法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使不同层级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发展,最好的办法和措施就是通过小班化分层教学,而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则可较容易的对学生进行分层和分组,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还可以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并通过培优补差设计,体现因材施教和教育的公平性理念。 4、小班化教育课堂设计研究可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建高规格的民办教育学校品牌。 在多数公立学校还没有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前提下,民办学校采取小班化教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课堂教学效果体现出来,而通过长期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与探索则可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学校生源的稳定,为民办学校创建有特色和高规格高品质的学校品牌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课题组开展实验研究,就是通过案例来探讨: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对教

小班化教学模式下打造高效课堂

小班化教学模式下打造高效课堂 不断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规范教学行为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以“以小班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为主的校本教研,大力倡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的“高校课堂”。第一、我校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 随着我校办学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我们学校已经具备了“小班化”教学的条件,2010年下半年我校积极探索“小班化模式”的有效教学的方式方法,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努力从以下方面体现小班化教学的优势特点。 首先,我们倡导老师在“小班化”教学中,更好地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切实转变自己的角色,变主体为引领者,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伙伴,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提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把真正的自主还给学生,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 第二,“小班化”教学要更好地面向所有学生。在“小班化”教学中,要努力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第三“小班化”教学要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在“小班化”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四“小班化”教学要更好地组织合作学习。在“小班化”教学中,要合理分配学习小组,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加强对小组学习的现场指导,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学习,共同探究。 第五“小班化”教学可以更好地重组教学的内容。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效度等以及师生间互动都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证。

小班化教学实施方案与策略

望海学校(小学部)小班化教学实施方案与策略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发展、和谐发展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资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小班化教学目的: 1、从教学过程角度: 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强化积极的人际互动;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2、从教学结果角度: a、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b、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 c、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促使人人进步。 三、小班化教学应遵循的课堂教学原则 1、平等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负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这里的平等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一样的要求,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发展。特别要关注问题儿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优质的教育。 2、开放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进行教学,用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发散性。营造一个开放性强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3、趣味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动作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使整个教学富有趣味,使学生乐学、会学。教师在设计时,应顺应儿童好奇的天性,不断求新求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4、交互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此来完成教学任务。在

魅力小班化,让课堂活起来

魅力小班化,让课堂活起来 发表时间:2017-12-07T16:50:00.703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2期作者:刘晓琳 [导读] 一篇课文,学生要学到哪些东西,不同程度的同学的能力都各不相同。 山东省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学校264500 “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进行小组PK赛呀?”看着孩子们一脸渴望的表情,我心里的小激动油然而生,“孩子们,还不到PK的时候。”我的回答总是引起一片若有所失的唉叹,又让他们满怀期待。小班化教育实验改革,让关注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小班化核心教育理念深扎根于我们的校园,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也激活了小班化课堂的一潭春水。孩子们由以前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热情、动力和无限的潜能。这和以前沉默一片的传统课堂形成了截然的反差!这应归因于“小班化以学定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何谓以学定学,四位一体?简单地讲就是自学——互学——导学——深度学为课堂主要环节的教学过程。在这些环节当中,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他们一心向学,乐此不疲。学习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变成了一件赏心怡情的美事。 一、让自学变成孩子自发的行为 一篇课文,学生要学到哪些东西,不同程度的同学的能力都各不相同。于是,我就因材施教,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了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孩子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凭单打独斗难以解决的问题。课中或课后,他们总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对于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同学,我都是予以赏识与鼓励,并在其小组内奖励一定的分值。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每个孩子都在适合自己的高度上跳一跳,摘到知识树上的桃子。 比如就以二年级的教学为例:一篇课文大体上分为这么几个教学目标: 1.学生能自觉正确地标出这篇课文的自然段。 2.这篇课文的生字词,理解并学会准确地组词和造句。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能用谁+干什么+结果怎样的句式表达出来,并且能够明白这篇课文要讲明的道理。 4.课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比如把字句、被字句、比喻句等。每个同学在自学时,都能够从这些预期的教学目标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会朝这四个目标全面发起进攻,这样就会为小组积累更高的分数,学习能力差的同学就选择比较切近到的目标,尽量不想拉小组的后腿。这样,就形成了人人为小组的荣誉而拼搏的可喜局面。 二、让互学成为登堂入室的法宝 在质疑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攻难克疑,这就需要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于是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合力攻关。为了让小组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有效手段,避免走过场,我合理分组,灵活评价。形成竞争合作机制。一个小组的人数一般是4-5个人,每个组的成员由优、中、后进学生组成。各小组的实力势均力敌。比如说每个小组中组长的水平是相差无几,每个组中的中层学生基本都是两个或三个,这些同学的水平也是近似接近,最后每个组中都基本有一个需要帮助的后进生。这样除了小组和小组之间的PK外,每个组中相同水平的同学也进行PK,以求让优生更优,中等生飞跃,后进生也没有太大压力,更有信心学习的状态。这样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有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交流活动中去,从而解决了以往优生完成任务无所事事,而后进生却吃力跟不上的弊端。 三、让导学成为孩子的引航员 在小组合作的环节中,总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都会汇总到老师那里去,这时候,我就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把答案灌输给学生。 例如三年级有个“移步换景”的知识点,很多小组经过讨论之后,都说不清这个知识点,我并不急于呈现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先要弄清什么叫“移步换景”,孩子们说“上网查”。第二天也确实查到了,但要他们说清楚,他们还是一知半解。我用精练的语言将“移步换景”做了简短的讲述,并举了若干例子,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没有一个走神,在需要讲解的时候做适当的精妙的点拨,学生所学的正是他所需的,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让主题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当所有的学生都在自己的框架内学会了,就可以深入地拓展学习,坐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深入,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在结合着语文主题的学习经验,在深度学习这一环节上下功夫。为了拓宽孩子的视野,扩大孩子的阅读量,在每个单元后,引导学生去阅读赏析语文老师自编的校本教材,加深了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阅读量也相应地增加了,同时写作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就拿“移步换景”的这个写作手法来说,课堂上,我深入浅出的诠释,孩子们明白是明白了,但是他们能否在自己的作文中合理地运用仍然是个未知数,这就需要四学一体的最后一步拓展延伸。经过精心挑选,我给孩子们准备了以“移步换景”为主要写作手法的文章,让孩子们从课本走向书本。为了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我又提出了更高要求,让他们能否写出一篇以“移步换景”为写作手法的作文,孩子们的学习情绪非常高涨。虽然文笔稚嫩,但基本上都对“移步换景”这个写作手法加深理解,学以致用。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从“学”开始到“学”结束,关注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和发展,逐步实现了小班化环境下“以学定学”的教学模式所追求的目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实行百分百的优质之前,我正以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在且行且思且一路实践一路收。

如何实现小班化教学的高效课堂完整版

如何实现小班化教学的 高效课堂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试析如何实现小班化教学的高效课堂 颍东区冉庙乡高寨小学 兰晓东 2016年3月 试析如何实现小班化教学的高效课堂 颍东区冉庙乡高寨小学兰晓东 【摘要】小班化教育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早已开始研究。我国小班化教育起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是基于90年代后期以来某些发达地区生源逐年减少,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本文就小班教学存在的优势、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及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采取的策略做一论述。小班化更易实现课堂的高效,那么如何才能高效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小班化学生合作高效课堂 一、小班化教学存在哪些优势: 1、有利于全体学生受到更充分的教育。 小班化教育使教学的空间大为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的频率与密度随之增大。教师利用扩大了的空间与充满人性味的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并通过加强指导与交往,强化对学生的学力乃至人格的影响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充分占有和享用教育资源。 2、有利于使每个个体受到更多的关注。

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很难对每一个体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地监控、指导与反馈,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小班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大班教学的局限,使每个学生都在教师的关注视野之内,使过去存在的教育“死角”被减至最低限度内。科学的教育实践表明,教师最适合的视野范围为25名学生。在小班中,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增加与每一个学生的接触机会,教师对学生可以当面交流,当堂面批,当场指导,既缩短了师生间的空间与心理距离,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对优质的教育和最优发展。 3、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的双向和谐活动,更注重学生的情感参与过程,解放了学生的五官,克服了以往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参与、部分参与、形式参与的局面,为学生提供了大大高于以往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活动、群体活动的机会与空间。课堂中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得到激发,参与欲得到满足,创造欲得到发挥,从而使主体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4、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早年曾呼吁“砸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小班化教育摒除了“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旧观念,改变了教师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威者的地位,努

小班化“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小班化“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以“自主学习案”为载体的《小班化教育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特色建设,要求努力上好“自主—有效—探究—合作—交流—优质”的《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具体内容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自主做主和自觉主动地学习,分组进行探究、合作、交流,且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和思维活动展开,且追求全面品质的提升和注重过程绩效。《小班化教育中“自主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每个学科课堂组织上,优化创设情境,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内容,创设自主学习的小班化环境。 课堂教学研究: 以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怎么样”为专题。 课堂教学备课: 必备“自主学习案”。 课堂教学模式: 1. 《小班化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自主预习—交流展示—训练反馈”三大模块: 自主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

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根据“自主学习案”,在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有了这样充分的预习课,展示课上学生的表现就不足为奇了。 交流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训练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小班化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自主预习—交流展示—训练反馈”《三大模块》以“自主学习案”贯穿在一起,且各占用正式课时,有时是一节课,有时是两节,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但每个环节必不可少。这些模块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主要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都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2. 教学程序:

农村中学小班化有效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分层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小班化课堂教学效率------农村中学小班化科学有效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背景 1、课题提出的现实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从探索阶段走向更深入的实践之中,新课改要求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学科教学更精彩。但我们通过对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小班化虽然学额少,但同样存在层次差异及个体差异。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小班化课堂中分层教学策略”这一课题的研究,试图开拓一条适合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的发展之路。 ⑴、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符合学生学习心理,承认学生学习中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⑵、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符合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在班级授课制中,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作法,根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困生“难消化”。因此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扬其长而避其短,即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 ⑶、小班化分层教学研究使学法指导真正落到实处,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和心理辅导方法指导学生,抓两头带中间,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小班化人数少,有利于单独指导的特点,教师更有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为了了解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有以下特点: ⑴、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因材施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运动基础、活动能力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⑵、倡导小班化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或改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⑶、现研究领域中对学生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有一定高度的认识,我们可以借鉴用以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及案例》课题报告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及案例》课题报告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实验研究课题组 执笔:柯小刚周清菊 一、问题的提出 “小班化教育”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我国于20世纪末开始在部分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进行实验和可行性研究。 从已有的资料和信息可以发现:小班化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其研究主要是从缩小班级规模,如何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和大众化方面,体现政府对教育的监督和管理;在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和设计方面则主要体现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实践。在我国小班化教育较为发达的上海,除侧重于班级规模的缩小外,还重点研究了小班化教育中,教学流程管理、教学环境设置、兴趣爱好培养、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问题。这些前人的研究极大的丰富了小班化教育的理论,也积累了某些方面的优秀经验。但如何在小班化教育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影响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设计对小班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有何影响等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和系统的总结。我校从1999年开始对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探索和研究。2002年《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及案例》被省教科所立项,旨在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小班化教育理论,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增强我校办学效益。 二、研究目的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及案例》这一研究课题的实施与开展,不仅对小班化教育理论的丰富有一定的意义,它对整个现代教育观念、教学组织形式和基础教育质量提高都有相当的作用。 课堂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课堂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把课堂教学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之间的本质联系,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该课题研究的目的为: 1、通过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的前端设计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保证,是教师素质的体现。通过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可丰富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可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前提下,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更具科学性、实用性与艺术性,从而体现教育的科学艺术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