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话大师系列之四——康德:教育使人性完美

对话大师系列之四——康德:教育使人性完美

对话大师系列之四——康德:教育使人性完美
对话大师系列之四——康德:教育使人性完美

对话大师系列之四

康德:教育使人性完美

凌宗伟

在许多教育大家的认识中,教育是一件关于孩子的“可能”的事业。好教育,就是创生出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可能;坏教育,就是掐灭孩子原本的种种“可能”。德国哲学家康德尽管对教育的专门论述并没有杜威多,但他对教育的认识,却影响了他以后的一个又一个大家。

教育唯一能做的是使人走向完美

《康德论教育》在谈及教育的功能时有这样的表述:“教育最大的秘密便是使人性完美,这是唯一能做的。”康德强调“改善人性完全在于良好的教育”,换个说法就是能使人性慢慢变得完美的教育才是良好的教育。

当一个人“经过教育继续改善人性,提高人的品格,使人性具有价值”,是非常可喜的。遗憾的是我们现实的教育除了做练习,还是做练习,即便是打着各种各样素质教育旗帜的“教研”与“教改”,其指向几乎都是考试效率与升学指标,很少有着眼于人品与人性的。

面对教育效率崇拜的现实,我们这些教育人更应当去寻找实现改善人品与人性的教育路径与方式。让人走向美好的教育,要的绝不只是血淋淋的拼搏与战斗,还要有闲适与享受:享受生活、享受艺术、享受文化……即所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身为教师,我们如果连使人走向美好的幻想和美梦都放弃了,剩下的要么就是同流合污,甘心沦为帮凶;要么就是在悲观与恐惧之中苟延残喘。

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当面对现实,不畏艰难,在有限的空间,做出力所能及的改善,至少可以在课堂上从本心出发,以饱满的激情,在自己的教育哲学思考中,努力改善课堂生活质量。

在康德看来,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这渐进可能是几代人的,因为人的天赋不可能自行发展,要发展人的天赋就需要教育。好的教育一定是基于具体的个人和场景随机而行的,好教师自然能根据具体的情境自由选择和运用教学计划与方法,相机而教。教育要让人走向完美,对具体的个体而言,只能有一个大致的目标,让人们各自去努力,而不是要求所有的人用同一种方式去达成同一个目标。教育不是工业化生产,不是制造标准件,用大工业时代的理念来做教育显然不可能提升人品、改善人性的。如果我们看不清这一点,自然会被时下纷乱的教育“改革”所迷惑。

康德倡导使人性完美的教育,借用尼采在《论我们的学校未来》中言:“现代学校教育的目的将必须是:让每个人获得进步,让所有的个体都能得到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知识,并从知识中知晓,他们可以获得最大可能的幸福和收益。每个人都将必须有能力去准确地评价他自身,将会必须知道他能从生活中得到多少。”简单来说就是教育要让每一个人都获得进步。

一个人要先尽责任而后才能慷慨

康德的教育哲学十分重视道德理性的培养。他曾问,一个人有一笔今天要还的贷款,但他看到另一个人急需要钱,基于怜悯之心,他把这笔钱给了那个人。这是对的还是错的?康德的回答是,这是错的。如果按照我们的文化传统来衡量的话,恐怕答案恰恰相反,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更多强调的是“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舍己救人”。而在康德看来,怜悯救人虽然是一种慈善精神,但还债是义务,我们总不能弃义务而行慈善。

但德行是需要训练的。在《康德论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训练”与“服从”的概念频繁出现。康德认为,“训练是为了将儿童的动物性变成人性”,训练的实质是为了约束儿童无法无天的行为,也就是人兽性的一面。在康德的理念中,人的理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通过成人的教化慢慢发展。康德所强调的动作训练是为了“防止人从人文堕落到野兽冲动的深渊”,教育将使人“置于人类的法律之下”,因为人本来就有强烈的自由意识,但失控的自由会使人“不顾一切的唯自由是求”而任意妄为,“未经训练的人会很容易变幻无常”,一个人如果自幼一意孤行,毫无顾忌,长大后自然会无法无天。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儿童明白,一个人不可以随心所欲,而是要受到一定的约束,一个人自小就当懂规矩,按规律行事,同时还应当明确自己应有的义务。

康德认为人的幼儿期与动物相比显得相当长,人与动物相比其生活相当之复杂,但是人出生后是不知道独立生活的,因此没有保育、训练、教养以及培植,人就无法生长,所以“人只能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保育是为防止出现伤害,因为幼儿不懂得怎样生活,因此会因为他们的妄行伤害了自己;训练是为了使人成人,因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需要理性。

康德主张儿童的品格训练必须坚持这样三个原则:服从、诚实与合群。在他看来幼小的儿童首先要教导的就是听话。也许我们会问,这会不会压抑个性、限制自由呢?康德这样回答:“要形成儿童的品格,最重要的是提醒他们每一件事都有一定的安排、一定的规则;而且必须坚持这些条理和规则。”比如儿童的吃饭和睡眠问题,就应当有一定规范,在当下这个独生子女相当普遍的社会现实下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该吃饭的时候就要吃饭,该睡觉的时候就得睡觉,决不能放纵。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对这些看似不重要的事,更多的则是迁就与放纵。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里的孩子之间的欺凌现象会频繁出现的一个原因。康德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要让孩子从小就了解:要让遵守规则的人信赖一个不守规则的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在他们眼里不规则的人是不可信赖的,会让社会抛弃的。

先尽责任而后才能慷慨的主张,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中均有所论述。《纯粹理性批判》研究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回答的是伦理学的问题,即我们应该怎样做。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我们必须先尽责任而后才能慷慨。什么叫“尽责任”?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定法律的原则。”

康德还批评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对守规矩的人的偏见,他认为,对那些有规律的人的“刻板”“迂腐”的批评是不合理的。他认为“每件事都按时做,每个行动有固定的时刻”,虽然看似“迂腐”,但从一个人的长远来看“却有助于品格的形成”。

康德认为“人天性爱好自由,就必须摒除野性”,康德主张训练的目的是使人向善,进而走向美好,他认为,“向善必须为每一个人所承认,同时也是每个人的目的。”事实正是这样:一个幼年被忽略了训练的人,长大了必然粗鲁与无理。改善人性在于良好的教育,“教育最大的秘密就是使人性完美”“提高人的品格”“使人性具有价值”,进而使人看到美好的前途与希望。

教育是人生“最困难、最大的问题”

在康德看来,“有两种人类的发明是困难的——就是政府艺术和教育艺术”,我的理解是政府与教育的艺术臻致完善是困难的,任何寄希望一夜之间就可能实现的变革,或者通过一种方式的运用就可实现的改变和达成是荒唐与可笑的。康德之所以认为教育是人生“最困难、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要提醒成人明白这样的道理:不可以只将教育视为幻想和美梦,也不应该畏惧教育的复杂性,而应从人的发展出发,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做出我们可能的努力。教育是一种异常复杂的工作,许多时候我们已经相当尽力了,却往往效果甚微,甚至还会遭遇冷嘲热讽。

教育之难,难在对教育性质与价值的理解上,它会影响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的选择。康德认为:帮助幼儿成为独立生活的人的活动,就是教育。这样的活动必须让儿童自己去了解和领悟自己作为一个人所应尽的义务、责任和行为,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慢慢成为一个人。

教育之难,还难在知易行难上。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心存人的观念、人的尊严来教导儿童。所谓人的立场,首先要求我们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生活的人,所谓得人成人。所以康德认为“教的人要受过教育”“没有受训练和教导的,就不适合教学生”。对这样的道理我们没有几个不明白,但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常常会将“人”弄丢的。

在今天,康德关于教育是人生“最困难、最大的问题”的论断提醒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警惕打着教育旗号的反教育行为,学校出台的校规校纪不可以违反法律,也不能伤害人格,但事实上这类校纪校规屡见不鲜;还有作为教育者,面对当下行政推动的种种“教学模式”可能导致的负面效应当有敏锐的反思与批判。

康德有句名言:“有两样东西,我们越是持久和深沉地思考着,就越有新奇和强烈的赞叹与敬畏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内心的道德律。”康德的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批判哲学。一个明智的教师,会时刻反思当下教育实践的具体现象和问题,探寻这些现象与问题所产生的根源所在,进而思考解决这些实践和问题的路径与方法。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说:“虽说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开始于经验,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说——知识都来自经验。……因为很有可能,即使我们的经验知识,也是由我们从印象中接受来的东西和我们自己的认识能力从自身(不过由感性印象而诱发)所提供出来的东西二者复合构成的。”他认为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认识主体要围绕认识对象转。由此生发开去,教育者要走出教育的困境,是不是应该思考和探索教育如何从教育对象出发,围绕教育对象转的教育路径与方法,从而慢慢改善当下的教育困局与生态。(作者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14日

穿越时空与大师对话(修订稿)

穿越时空与大师对话 ——有效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东丰县南屯基镇中学刘晶忠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有效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读书;有效阅读;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 一、读书 温家宝总理到国家图书馆参加“读书日”活动时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读书——是提升个人修养和境界的需要,是提振民族精神和意志的需要。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开掘一条河。”而开掘“源头”,引流“活水”,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教育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中曾经针对教师的成长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在遥远的深山里,生长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竹子,在最初5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成长,总觉得它的高度仿佛一点儿改变都没有,初次接触这种植物的人难免会下一个定论,这是一种长不大的竹子。但是,你耐心地等上5年以后,你会发现,有一天,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3天大约两米的速度急速生长,并最终在6个星期之内长到30米左右的高度。 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不是!原来,在这5年的时候里,它的根在地下没有停止过一天的成长,它充分地汲取养料与水分,为将来有一天的“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作一份最为丰盈与富足的准备。 我们不妨套问一句:“老师,你的根有多深?” “老师的根”就是——读书。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二.有效阅读

康德论人的自由

康德论人的自由 摘要:康德是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概念不仅是理解康德哲学的钥匙而且是理解其全部哲学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自由的提出、先验自由、实践的自由、自由感四个方面论述了康德的自由思想。 关键字:自由;康德;自由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追求自由,享受自由,自由究竟是什么,很难有统一完整的定义。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他(她)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个人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观的表达欲望等个人因素和内在因素。从意识形态来讲,自由分为感性的自由和理性的自由,理性的选择和感性的选择往往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可以说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由。 康德的自由观是伦理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他律伦理学的种种包围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首次将自由意志的规律确立为人自身的规律。 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之所以居于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是因为它是“开启崇高的实践原理的钥匙”它是纯粹的、甚至思辨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拱心石”。 一、自由观的提出: 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了。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天生的, 德行不能传授, 只能教一些关于善的知识, 教会人们学会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辨善恶。智者派认为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尊敬和正义这些美德。苏格拉底和智者派都想给自由意志一个一劳永逸的定义: 自由意志要么自发地行善, 要么自发地作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之初, 性本善”和“人之初, 性本恶”的争论。他们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规定自由意志的两条道路, 即感性和理性。 近代以来, 哲学家们对自由意志又进行了规定: 自由意志作为自由, 并不在于它能为所欲为、不受限制与约束,而在于认识自由意志自身内部的规律问题。经验论者认为自由就是对自由意志的自然欲望的满足, 而唯理论者则认为自由就是一直遵从理性的指导而行动。这一切都为康德的自由理论准备了思想资料。 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把“我”作为实体而否定人的自由的观点。康德设立

我和自己聊聊天作文

我和自己聊聊天作文 说实话, 我常常会很纠结,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 遇到一个问题“是” 或者“不是”?遇到一件小事“该做”或者“不该做”, 脑中总是会有两种截然 不同的思想在作斗争,最后都打得遍体鳞伤,却还是不分胜负。 其实, 在一个大脑中注入两种思想也未尝就是件坏事, 因为我会为了这些思 想上的斗争, 去寻找两种不懂观念的借口来保证自己最后的利益, 所以这样可以 锻炼我的口才能力、思维能力,和在与别人发生口角时候的随机应变能力!呵, 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我记得有一次,不知是什么事情来着。我在家里想:如果别人问我为什么怎 么办?然后我就开始组织语言, 想想要怎么说才能既把事情都解释清楚, 又能让 自己的不利缩到最小。结果第二天就真的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就很自然、很流畅 地,像说台词一样解释。因为自己的思想已经做过斗争了,所以对于他们提出来 接二连三的问题,也总能很快给他们满意的回答。 当然, 毕竟是“生活”在同一个大脑里的嘛, 这两个想法也不能总是唱反调, 他们也经常会找到共同语言,交流、沟通、谈天,都是家常便饭。不过很神奇的 是,这两个冤家对头竟然还会互相安慰! 比如说我考试 考砸的时候,他们一个会说“怎么办,考得那么差,都不是很懂诶,不要订 正了!” 另一个就会说“没关系啊,人嘛,难免有失误是吧!下次努力不就好啦” “可是每次考砸后都那么想,哪儿有那么多下次啊!” “所以就要付诸于努力啊,更重要是要坚持!” 呵呵, 有时候想想这两种思维的对话还真是挺好玩的。 不过与其说是思想上 的交流,还不如说是我自己和自己的对话。 不知道你们会不会也经常很矛盾呢, 我想向每个人的心里一定都装了两种截 然相反的思维, 就像动画片里, 一个人的头顶出现一个白色的天使和一个黑色的 魔鬼,他们先是教主人该怎么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就打了起来。呵 呵, 天使和魔鬼不就是代表他的两种想法吗?! 其实我觉得自己和自己多聊聊天 也挺好的,无聊的时候还能找到不少乐趣呢!
1/5

如何建构初中语文对话教学

如何建构初中语文对话教学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对话教学既是对“独白式”传统教学的解构,也是对新型课堂教学范式的重构。 关键词:初中语文对话教学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对话教学既是对“独白式”传统教学的解构,也是对新型课堂教学范式的重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对此浅谈如下看法: 一、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原则 1、生活性原则 对话教学把学习看成一种特殊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学习者有权发表意见,有权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在语文对话教学中,要努力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开放性原则 对话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途径和依托。只有对话,才能体验;只有体验,才能生成;只有生成,才有发展。而体验、生成、发展都具有开放性。因此,语文对话教学的时间、空间、内容、答案都是开放的,与学习者的经验联系在一起,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这个个性来自学习

者独特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和情感体验,所以对话的触角也是多维开放的。 3、审美化原则 审美教育功能是语文对话的要义之一。语文对话以“美”为抓点,采用“读美文”、“析美词”、“品美句”、“赏美景”、“感美情”等方法,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理解课文,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挖掘文本之美。“对话中应做到求知与求美的和谐统一,求善与求美的和谐统一,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和谐统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在愉悦的欣赏中吸收人类文化的精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4、实践性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所谓实践就是在生活世界中学习言语并将言语学习融于生活世界。实践不是授受,也不是训练。授受和训练是知识文化观、应试教育观的表现,它们瞄准的是知识,目的是应试,学生是被动者;实践是智慧文化观、素质教育观的表现,它对应的是人的生活智慧,目的是提高素质,学生是主动者。实践性原则要求对话教学还学生以实践主体地位,接通生活的“源头活水”,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 5、最优化原则

对话诺奖大师慕课答案

对话诺奖大师(更新版,有些人上传的答案有误) 1.11 【单选题】一些研究者认为,现代人类语言是何时产生的?(A) A 、旧石器时代初期B、旧石器时代晚期C、新石器时代初期 D 、新石器时代晚期 2 【多选题】下列不属于印欧语系的有(ABC )。 A 、匈牙利语 B 、芬兰语C、爱沙尼亚语 D 、英语 3【判断题】远古人类语言的研究在美国不太受欢迎。 (对) 4 【判断题】语言和 DNA 之间没有严格联系。 (对)●远古人类语言的研究使用了(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21 【单选题】研究两种语言是否有联系及联系紧密程度的方法是( C)。 A 、语言相较法 B 、语言核心法C、词汇统计学法 D 、词汇重构法 2 【多选题】盖尔曼认为追溯语言发展史可以使用的方法有(CD )。 A 、研究类人猿发音 B 、结合人类DNA C 、使用文献自己的语言 D 、重建始祖语言 3 【判断题】任何代表某种历史现象的语族都有一种原始语言。 (对) 1.31 【单选题】下列属于亚非超语系的是( A )。

A 、闪族语 B 、乌拉尔语系 C 、印欧语系 D 、汉藏语系 2 【多选题】下 列属于欧亚超语系的是(ABCD )。 A 、乌拉尔语系 B 、印欧语系C、阿尔泰语系 D 、闪族语 3 【判断题】 波伦语是包含四大超语系的超超语系。 (对) 4 【判断题】日耳曼语是印欧语系的一个分支。 (对) 1.41 【单选题】原始闪语中表示山丘的单词为( B )。 A 、tul B 、tall C 、tulv D 、twn 2 【单选题】 pidi 是表示( C) 的单词。 A 、河流 B 、山谷C、山丘 D 、海洋 3 【判断题】印欧语表示数字二的 单词为duwo 。 (对) 2.11 【单选题】马普学会最重要的研究部分是(C)。 A 、应用数学 B 、材料科学 C、基础科学研究 D 、应用技术研究 2 【单选题】克劳斯·冯·克利钦 是德国马普学会( B )所长 A 、智能系统研究所 B 、固体物理研究所C、生物物理研究所 D 、引力物理研究所 3 【单选题】克劳斯·冯·克利钦因发现 ( D )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A 、相对论 B 、 X 射线 C、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 D 、量子霍尔效应 4【判断题】马普学会的研究所仅仅在德国才有。 (错) 5 【判断题】克劳斯·冯·克利钦是单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与大师对话

与大师对话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工作20年来读到的第一本教育专著, 不是读,这简直是在吃。要“吃透”这一本,因为一切的阅读,都像是读自己。来自大师的抚触和叩击,让我激动,震颤,发出强烈共鸣! 对,就是共鸣。《给教师的建议》带来的,不是高山仰止的惊叹,更多是心有戚戚的同感、快感。尤其是当我发现,全书十之七八都是在说读书:学生要读,家长要读——教师更要读。 “这些话,简直就是替我写的”。是这样:一直存在的感想和质疑,自顾人微言轻,以为说了白说,写了白写,自己先就将它们压抑、轻掷,任其萎顿消湮成为模糊的雾气和暗流了——没有人拦我,因为懒惰、自卑和缺乏韧性,是我自己选择做了“沉默的大多数”。有些事情即便做了,也不敢往大处想它的意义。现在,我有可以引大师为佐证了;现在,我知道自己确实应该多动动手写一写。 爱默生说的多好啊: 人应当学会的是捕捉、观察发自内心的闪光,而不是诗人和伟人们的圣光。但是,人们却不假思索地抛弃自己的思想,就因为那是自己的思想。在每一部天才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我们自己抛弃了的那些思想:它们带着某种陌生的尊严回到我们这儿来。伟大的艺术作品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诲就是,要以最平和而又最执著的态度遵从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念头,即使与其相应的看法正甚嚣尘上。否则,明天某个人便将以一位权威的口吻高谈那些同我们曾经想到、感受到的一模一样的想法,而我们却只好惭愧地从他人手中接受我们自己的想法。

下面,我就书中感触最深的几点,结合实践谈感想。 再录一段爱默生的话: 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凡是对你的心灵来说是真实的,对所有其他人也是真实的——这就是天才。披露蛰伏在你内心的信念,它便具有普遍的意义;因为最内在的终将成为最外在的——我们最初的想法终将在上帝最后审判日的喇叭声中得到回应。 一读书――“滋养大河的溪流” 读书是我的生活方式——因为读得慢,所以读的少;因为只求一读之乐,所以不在乎快慢多少。 很高兴看到:大师不谈具体教学技术和方法。教过众多科目,他是很有资格一谈的。他选择了“务虚”的一路——只谈读书。于是这些建议,这本书,便获得了超越时代、国界和学科的普遍价值。 怎样做到终身备课?这就是读书,每日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不管你到公共图书馆去借任何一本书是多么方便,我还是建议你建立起自己的藏书。(《给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的程度。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为什么学生感到学习越来越难了呢》)

试论康德:游戏与人性完满的实现

试论康德:游戏与人性完满的实现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格分裂和异化的背景下,席勒探寻如何才能塑造完整的人并真正获得自由。通过对康德理论的批判继承,席勒提出了自己的游戏说:即美的状态对道德状态有强大的影响,是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的最高阶段。他看到自然是审美游戏的源泉,而游戏冲动使人获得审美情趣和自由。游戏冲动需要外观,只有想象力活动与自由的形式相统一,使具体感性对象彰显出人的自由精神,才出现审美游戏,完成对美的追求。 标签:游戏冲动;自由;审美;外观 一、引言 席勒对古希腊时代——一个人性和谐素朴的黄金时代充满向往,古希腊的人性是完整的,社会是和谐的。古希腊人的亲近自然和自由存在,在现时代是不存在的。这种参照对比引发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促使他寻找和捍卫自然,以及对自由游戏的人性的探求。 席勒反对启蒙运动时期理性统治社会的观点,认为这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专制统治。起初,他是赞同法国大革命的,密切关注着民主的发展。于他而言,对人权和公民权的解释和保障尤其是一大进步。当几年后政治极端运动大规模兴起时,席勒转而对其进行抵制,预见了雅各宾派蔑视自由和人权的动荡统治。席勒对当时的现状痛心疾首,于是把市民悲剧作为重要的表达形式,从早期戏剧到《阴谋与爱情》,激情和感伤是对人性释放的表达和市民自我意识提升的呼唤;在《唐·卡洛斯》等作品和《美育书简》、《论朴素诗与感伤诗》等文学理论著作中注入了人的审美教育的概念,并把理智和情感相结合。席勒不仅是具有强大语言表现力和画面感的戏剧作家,而且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的批判性见证者和预言家。他阐明了完善的理智、人性和自由的理想,着意于通过美育塑造人,希望达到审美教育前提下依附于开化的人的社会的改观。这都促使席勒迈向了游戏说。席勒指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1] 二、对康德理论的批判继承 席勒没有把康德看作敌对者,而是他的同盟者。没有康德哲学,就无从谈起自由的主体——美的自我。席勒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也把康德的美学批判性地看作典范。席勒继承了康德的艺术的本质是自由的这样观点。审美具有无利害性,摒弃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对象及不易拒绝的物质诱惑,以此保证审美对象的自由纯粹性。但是,他认为康德的严肃主义是有所欠缺的,并在美学和伦理学是持有较多与康德不同的观点。在理性和感性因素的相互影响这一点上,当康德看到其中的诸多责任,席勒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美德。席勒没有自我限制于康德的见解——美学象征地表达道德观念。他主张,美的愉悦高于感性舒适感的和道德善行的愉悦,因为只有美的愉悦与物质兴趣不相关,是纯粹的自由的欢乐。这个主张

沉思录: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内容简介 目前市场上唯一的中英双语版本,中英译文均优雅简练,适合所有英语爱好者阅读,本书内容是近两千年前的古罗马皇帝的人生感悟,而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一代代的领导人,里面的人生哲理其实每个人都有需要读它的时候,包装美观精致,和中文版封面成系列感,绿色古罗马背景封面非常高雅。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更要付诸行动。 《沉思录:中英双语·典藏本》既有中文的简练优雅,又有英文的古朴单纯,在中文阅读中满足读者对于英文版本的追求。英文部分采用的是最为经典的乔治?朗译本,优美流畅,纯正优雅,原汁原味,在不影响阅读的前提下,编辑部分保留了古英语的书写方式,在领略奥勒留深邃思想的同时,也能享受古英语阅读的美妙。 作者简介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180年)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受过很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奥勒留也许是西方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他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奋工作最终

并没有能够挽救古罗马,但是他的《沉思录》却成为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 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悲怆的人;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但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罗素 译者介绍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伦理学及人生哲学、社会历史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学术著作有:《良心论》、《世袭社会及其解体》、《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底线伦理》、《道德、上帝与人》等。;另有随笔散文作品集:《若有所思》、《珍重生命》、《心灵瞬间》等。译著有:《正义论》、《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等。 《沉思录》系何怀宏上世纪80年代末完成的重要译著,译文准确简练,优雅凝神,在近二十年里不胫而走,默默在许许多多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读者中流传。 目录 译者前言 一本写给自己的书 Book 1 卷一 品质闪耀在良好的传承中 我从父亲那里学到的 Book 2 卷二 来自命运的东西并不脱离本性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文学作品高效精读教学 对话篇(二)

摘要: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多重对话中,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处于基础的核心的地位。没有与文本的高效对话,就没有高效的阅读教学。与文本的高效对话,必须有科学的对话策略作保证:巧选对话的切口,优化对话的方法,找准对话的着力点,巧妙处理对话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对话策略 优化与文本对话的方法 选准对话入口之后,还必须精选并优化对话的方法,才能保证阅读对话的扎实深入,卓有成效。现举几例,略加说明。 一、吟读法。 与文本对话的第一步就要引导学生亲近文本、接触文本,而亲近与接触文本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吟咏与诵读。唯其读,才能“明其言,会其声,感其情,悟其旨,得其辞,体其义。”因此在对话之初,一定要引导学生放开手脚,放声朗读,尽情吟咏。在吟读中去感受文本的言中之情,领悟文本的弦外之音,把握作者在文本中跳动的情感脉搏,静心去倾听作者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潺潺流淌的心灵声响。读出迥异的文风,读出鲜明的形象,读出甜畅的文气,读出严谨的文理,读出微言大义。充分的吟读是对话的基础。如果学生在与文本的审视中,感知不深,理解不进,自然就悟之不透,难以共鸣,难以沟通,对话也就无法进行. 二、体验法 文学作品就其情感来说,是作者生活体验的个性化表达。人类的情感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如果读者仍以体验之法,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的与文本及作者对话,最易切中肯綮。“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是一首抒写人生体验的词,若以体验之法对之,极易和作者心灵共鸣——少时未经忧患,气盛神勇,登高赋诗,因不知愁为何物,却要说“愁”只能免强为之,这便是“强”字的由来。而历尽人生忧患之后,饱尝过人间的辛酸,愁海无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欲说还休之时,只能说一句“却道天凉好个秋”啊,……体验之法,还可以去休会隐藏在文字深处的作者情感。例如,川端康成《花未眠》中有这样一句颇为费解的话:“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花儿盛放娇艳绝美,为何却说它含有“哀伤”?若用理性分析的方法,很难理解。若借用感性体验之法,联系人生的真切体验即可领会寄寓在这“哀伤”里的情思了。——它的“哀伤”来自无人发现,无人欣赏。凌晨四点海棠美丽芬芳,却无人喝彩,被人冷落,像中国古代诗人笔下幽怨的嫔妃宫女,有一种“恨无知音赏”的落寞与悲伤。——它的“哀伤”来自对生命的眷恋与不舍。在花儿盛开之时就预示着它已接近凋零衰败。它只能拥有瞬间的芳华,这种惊艳的美永远无法重来,就像生命里一个匆匆的过客,是一种走向衰败的无奈与哀伤。——它的“哀伤”来自错过之遗憾。“一生都在追求美,然而真正的美却这样无声地从身边滑走”,人生有多少擦肩而过啊!对美的错过,就象错过了一场凄美的爱情…… 由此可见,体验之法,可以洞穿语言的迷雾,体察文字的冷暖,填补文本的空白,丰富作品的意义,使阅读美不胜收。 三、比较法 比较之法往往能帮助读者领会作者独具的匠心和文本的鲜活意趣。比如《阿Q正传》,如果把文中骂阿Q的话,略作比较,迥然鲜活的人物个性便会跃然纸上。 赵太爷(未庄以老一辈上等人的自居的土老财):“阿Q,你这浑小子……”骂声中散发着地主的霸气、老气和土气。 秀才:(在科举的阶梯上开始上爬的年轻地主),“忘八蛋!你反了……”俨然以官场人自命

教育让人成为人

《教育,让人成为人——西方大思想家谈人文和科学教育》有感 教育:让人成为人——西方大思想家论人文与科学》一书。本书为近世纪以来西方重要思想家的教育论集,精选十八位大家的文墨,上起德国教育学开山祖师康德,下迄美国近代文化批评家赖许。 教育何为? 大学何为?杨自伍先生编译的《教育:让人成为人——西方大思想家论人文与科学》正是对这些问题的精彩回答。康德在《论教育》一书中说:“人只能通过教育而成其为人。”本书书名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本书选文均为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引起强烈共鸣或激烈争议的文章,对于读者反思当下的教育现状、健全未来的教育宗旨,足为镜鉴。 现在主要谈谈康德《论教育》。康德重视“规训”,规训把兽性转变为人性。他认为不守规矩比缺乏教养更加糟糕。动物无法无天,那是由于本能使然;从一开始,就另有道理可言说明它们的一切。可是人却需要有一个理由说明自身。既然没有本能可言,人就得为自身制定一个端正品行的计划。然而,由于他无法全部付诸于行动,因为降生于世的时候,他还身心不全,所以他人就得为其代劳。康德一说倒与荀子相近,人必须接受教化,没有礼仪法度,自然的人必定悖乱而不治。 通过教育,人必须变得——首先,服从纪律。其次,教育还必须使得大家具备文化。再则,教育还必须使人具备辨别力,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懂得为人处世,才有可能取悦于人,才有可能潜移默化。最后,德育必须构成教育的组成部分。 我们必须遵循一下几点:首先,我们必须允许儿童从早年起,在各个方面获得完全的自由,前提是他在运用自由的时候,并不干预他人的自由。举例而言,一旦他嘶叫,或者是开心得尽情喧闹的时候,他便打扰了别人。其次,我们必须向儿童表明,允许他人达到各自的目的,他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的。比如,万一他不听管教的时候,或者不肯学习功课的时候,他本来期望的任何待遇,一律要予以拒绝。再次,我们必须向儿童表明,限制之所以强加于他,目的在于让他及时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自由,他的心智经过培养,日后他从可能获得自由;也就是说,可以脱离他人的帮助。这是儿童将要明白的最后一桩事情。 教育要则数注重身体,要则注重“践行”。体育方面是一大内容,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也就是说,喂养和照料。“践行”或者说道德培养,是指教诲人如何作为一个自由生命而去生活。 大家都需要学校教育或者指导的培养,这样才能发展从事人生各行各业取得成功的必要能力。

对 话 大 师

对话大师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华罗庚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又说“要打好数学基础有两个必经过程:先学习、接受“由薄到厚”;再消化、提炼“由厚到薄”——华罗庚 学习数学要多做习题,边做边思索。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苏步青“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亚里士多德 “每当我的头脑没有问题思考时,我就喜欢将已经知道的定理重新验证一番。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让自己有个机会充分享受一下专心思考的愉快”————爱因斯坦 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是数学的皇后高斯(Gauss)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克莱因 “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扥尔“问题是数学的心脏。”——P.R.Halmos哈尔莫斯 “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哈尔莫斯 “对我来说,研究数学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厄多斯 “数学是人类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米斯拉 “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培根 “数学是一切知识中的最高形式”——柏拉图 “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考特 “给我空间、时间、及对数,我可以创造一个宇宙”——伽利略 “数学的创作绝不是单靠推论可以得到的,首先通常是一些模糊的猜测,揣摩着可能的推广,接着下了不十分有把握的结论。然后整理想法,直到看出事实的端倪,往往还要费好大的劲儿,才能将一切付诸逻辑式的证明。这过程并不是一蹴可几的,要经过许多失败、挫折,一再地猜测、揣摹,在试探中白花掉几个月的时间是常有的。”——哈尔莫斯 “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维特根斯坦 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 康扥尔

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作文600字

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作文600字 尊敬的家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一点一滴的进步都离不开书籍,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之所以今天又能走向伟大复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热爱学习、勤奋读书、善于思考。我们学生,更是要靠书籍来开启成功的人生,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刻苦读书。 读书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科洛廖夫说:“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它对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 语言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人文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要求小学六年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一、二年级5万字;三、四年级40万字;五、六年级100万字)。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育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悟性和灵性,倡导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来丰富积累。但就目前来讲,小学阶段十二册教材的阅读量只有几十万字,学生平均每天只读130字左字,所以仅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因此,树立“大阅读观”,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 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信息就显得十分必要。 我校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生现在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

现状,结合学校开展的“创建学习型学校”和“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活动,决定从这个暑假开始,以后每个学期(包括寒、暑假)连续开展“书香伴我快成长”课外阅读活动。使之成为系列活动,使之成为学生的习惯。现在每个学生都在老师的指导和推荐下,选择了他自己喜欢的书,准备在假期阅读,如果您的孩子喜欢的书,现在手中没有的话,学校图书室还借不到,希望家长朋友能与学校积极配合,带孩子到书店购买,在假期里指导您的孩子每天利用一定时间认真阅读,这样一年两个假期,两个学期下来,您的孩子就能读完至少4本课外书,这样您的孩子会得益匪浅,何乐而不为呢? 我读书,我体会;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读书,三十里堡一中心人的生活方式。

康德的德性理论

康德的德性理论 康德伦理学长期以来被称为义务论。由于作为其重要内容的德性理论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康德伦理学也就常常被当代德性伦理学家作为批评的对象。这主要与其相关的著作长期受到忽视有关。人们对康德道德思想的理解大都根据《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而来,加之一般理解康德的学说主要是三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与《实践理性批判》,就成了人们最为熟悉的康德伦理学著作。康德的另一部重要伦理学著作《道德形而上学》,在我国直到2007年才出版了李秋零、张荣从德文译出的完整中译本,中文世界的研究薄弱自不必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语言上占尽优势的西方学术界,也只是在最近才陆续出现了对康德德性理论较多的重视。康德的德性理论要解决什么问题?在他的伦理学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他的其他道德探讨关系如何?本文试图在学术界研究的基础上对之做一个梳理。 德性论:人的道德 康德的德性理论专门探讨人的道德,为人的道德而立论。在康德看来,有理性的存在,在尘世,就是人类,他也称之为“有限的理性存在”,“我们在尘世的有理性存在者中间只知道一个类,亦即人类”(An7:329);非尘世的,则包括全善全知全能的存在体。“对有限的神圣存在者(他们就连被引诱去违背义务也根本不可能)而言,没有德性论,而是只有道德论”(6:383)。这种“伦理学”,只处理“人对人的道德关系”,是“相互的人类义务”(6:491),包括人对自己的义务和对他人的德性义务,这不是一般的理性存在者的道德要求,仅是人的道德要求。要深入地理解一般理性存在者的道德与人的道德的关系,需要搞清几部著作的关系。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发表于1785年。在前言中,康德说:“我决意日后提供一部《道德形而上学》,现在我让这部《基础》先发表。”可见他的目标是《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只是打前站,搞定根基,定位于找到、建立适用于一般“理性存在”的最高道德原则,为未来的道德形而上学提供一种根基性的预先探讨,这是一个纯粹的、完全清除了一切经验、清除了一切与“人”性相关的东西。这是非常纯粹的根基性理论,是为将来聚焦于“人”的道德研究提供依据和根基。“回溯到形而上学的根本原理,以便使义务概念排除一切经验性(任何情感)的东西,而成为行为的动机。我们形成什么样的概念才能够形成强大的力量以征服孳生恶的那些偏好呢?这是思辨的事情,只有少数人知道如何处理。作为哲学家,必须去寻找这个义务概念的最初根基,否则在德性论中就根本不能指望可靠性、纯粹性。”(6:376)这个最高的实践原则统领着后面的法权义务和德性义务,为它奠定基础,所以构成了“探究根本”的工作。 《实践理性批判》则又是一个意外的产品。它以《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为前提条件”,其任务是“只应当完备地指出一般实践理性的可能性、范围和界限,而不与人的自然本性发生特殊的关系”,它致力于展开《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自由理念。《实践理性批判》发表于1788年,康德是突然想到要写作的。康德伦理学研究家L.Beck和A.Wood指出,康德本来没有计划要写第二批判,它本也没有自己单独的位置,甚至在1787年4月,康德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修订之时,他仍然说要提供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根本没有提及这年夏天他倾力写作的《实践理性批判》,第二批判是为了反击、澄清误解而撰,是处理实践理性与纯粹思辨理性之间的连贯性、内在依赖性、相互支撑性。用康德自己的话说,这部书仍属于“仅是预备性的练习”(die nur V ortibung,the only preliminary prac—tice,Pr 5:161,李秋零译本漏译了该书在《结论》前的这一自然段,请阅邓晓芒译本第219页)。 上面这两部著作,对人的道德而言,都是在从事理论前提的工作。Beck和Wood都用

与自己对话作文800字

与自己对话作文800字 我的眼睛曾透过水去审视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阴郁、遥远;我的身体曾隔着雾去感受世界,世界也曾如迷雾般朦胧、茫然。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我顺着光束向上望,竟觉着太阳也那么难以琢磨。转身低头,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着清晰的轮廓,那么真实。 世间万物,有值得你静下心认真去欣赏的,也有令你讨厌不愿涉足的。我们总是在批判着他人的好坏对错,为何不想想自己呢?如果心窗布满了尘渍,我们的心灵被尘封,眼睛就会昏花,产生错觉,美好的事物也会被玷污。 千年前,断头台上,嵇康一身傲骨作下一曲《广陵散》。千年后,昔人已逝。沙漠上的狂风刮过古堡的废墟,书本中妄自描述着那豪情壮志,人们希冀着听到消逝已久的古乐的旋律。嵇康的死是个悲剧,可也是他自己造就了这个悲剧。他有才,所以狂妄无礼,对好友山涛善意的引荐怒发冲冠,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阻断了后路,失去了挚友,更逞了淋漓之快意。他潇洒,所以轻肆直言,惊翻了司马昭手中的杯,惹来了杀身之祸,他被自己的才能所蒙蔽,一意孤行,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辱骂着那个时代,都没想过改变自己,像陶渊明那般洒脱自在,空留一番凌云壮志任后人唏嘘感叹。如果上天让他重新活一次,他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模式吧!

成功的人有着一颗宽容的心,容纳得了别人的错误,看得清自己,我们应当擦亮自己的心窗,以真切的心灵感悟世界。 时间拉回到光辉灿烂的大唐盛世,李世民正襟危坐于朝堂之上,广纳谏言,长安城一片车水马龙,何其富贵繁华。强大的大唐帝国屹立于亚洲东方,不得不说,没有李世民的开明统治便没有这般繁荣昌盛,为何李世民可以做的到呢?他曾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看得见自己的缺点,听得进别人的劝谏,所以,他成功了。在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中,他,是浓墨最重彩的一笔。 天地何其大,与其隔着纱透着雾地感知世界,不如去寻找那个最真实的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进行自我积淀,然后痛快淋漓地向浅薄的自己,虚伪的自己以及卑劣的自己告别。怀揣着一颗晶莹剔透的心去面对世界。这世界自然变得完美无瑕,令人向往。

对话诺奖大师章节测试和期末考试试题库_最全版

对话诺奖大师(更新版,有些人上传的答案 有误) 1.1 1【单选题】一些研究者认为,现代人类语言是何时产生的?(A) A、旧石器时代初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初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 2 【多选题】下列不属于印欧语系的有(ABC)。 A、匈牙利语 B、芬兰语 C、爱沙尼亚语 D、英语 3【判断题】远古人类语言的研究在美国不太受欢迎。(对) 4【判断题】语言和DNA之间没有严格联系。(对) ●远古人类语言的研究使用了(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2 1 【单选题】研究两种语言是否有联系及联系紧密程度的方法是(C)。 A、语言相较法 B、语言核心法 C、词汇统计学法 D、词汇重构法 2 【多选题】盖尔曼认为追溯语言发展史可以使用的方法有(CD)。 A、研究类人猿发音 B、结合人类DNA C、使用文献自己的语言 D、重建始祖语言 3 【判断题】任何代表某种历史现象的语族都有一种原始语言。(对)

1.3 1 【单选题】下列属于亚非超语系的是(A)。 A、闪族语 B、乌拉尔语系 C、印欧语系 D、汉藏语系 2 【多选题】下列属于欧亚超语系的是(ABCD)。 A、乌拉尔语系 B、印欧语系 C、阿尔泰语系 D、闪族语 3 【判断题】波伦语是包含四大超语系的超超语系。(对)4 【判断题】日耳曼语是印欧语系的一个分支。(对)1.4 1 【单选题】原始闪语中表示山丘的单词为(B)。 A、tul B、tall C、tulv D、twn 2 【单选题】pidi是表示(C)的单词。 A、河流 B、山谷 C、山丘 D、海洋 3 【判断题】印欧语表示数字二的单词为duwo。(对)2.1 1 【单选题】马普学会最重要的研究部分是(C)。 A、应用数学 B、材料科学

弟子与大师的对话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弟子问大师:“天底下谁最睿智?”“善于学习他人之长处者。”大师答。“谁最强大?”“善于自控者”大师答。“谁值得尊重?”“自重并敬重邻里者。”“大师所言,皆显而易见。”另一弟子说。大师微微一笑:“显而易见,不过很多人却视而不见。” 读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悟或联想?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边缘·细节·态度 曾经有人问过我,什么是边缘。我微微一笑,回答他:我就是边缘!他听了很震惊,没曾想过我会如此回答他,只是在他的理解中,他就是中心。 人们共性的认知就是:中心总比边缘好。身处中心,即可为所欲为,真的是这样吗?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里讲到:适者生存。难道我们不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真的和我们人类没有关系吗?当你处在中心时,狂妄自大者总会被人淘汰,正如学生在学习中由于成绩的进步而沾沾自喜导致的成绩退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你努力时,边缘不一定永远是边缘;而当你自大时,中心一定会成为边缘。往往边缘的人不会被“伯乐”所相中,所以他们的潜力才会无穷大。那作为“伯乐”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别人觉得显而易见的你却觉得视而不见?把自己定位成中心的人,即使显而易见的东西,他也会视而不见。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成功在此一举。深入思考,边缘成为中心,而中心沦落边缘,是不是也“在此一举”呢?某房地产商接了一笔大买卖,老板很高兴。有一天对方急需要一本报告来辅助工作,于是对方给这个老板打电话说:您好,我们现在急需要这本报告来工作,能麻烦您给加班处理一下吗?老板说:好的!于是,老板便开始给手下的员工分配工作。到了该提交报告的时候,有的忘了签字,有的忘了盖章,匆匆忙忙的收拾好,便提交了上去。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对方很生气的给老板打电话:你们的报告是怎么做的?章盖错了,字也没签,而且还犯低级错误,报告中重要部分竟然少了一个零。老板便赔礼道歉,重新给对方做了一份新的报告。仔细想想,到底是图了什么?有了工作,不去合理安排时间,最后集中到一天去完成,急急忙忙的,反而最后前功尽弃,还得重新再来。如果你是一个注意细节的人,便不会把工作集中到某一时刻去完成,而是想我要把每个细节做好,那么我即使是边缘,我也不担心,因为细节才是我成功的密码! 同时,深层次的来说,懂得细节的人才是有态度的人。有的人问:我也有态度啊,我也有细节啊,我也工作认真啊......抱怨的越多,你的麻烦就越多。有你这些抱怨,还不如平平淡淡的生活。不管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要做一个简单的人,抱怨总是那些没有执行力的人,总的来说,还是态度不认真。最近听说马云当选了浙江商会首任商会会长,他演讲时气场十足讲到:“抢钱的时代哪有功夫跟那些思想还在原始社会的人磨叽,只要是思想不对的人直接下一个,看不到商机的人也直接下一个,我们要找的是合适的人,而不是把谁改变成合适的人!”由此看来,马云的态度很坚决,他认为要适应当代社会首先你要改变自己,而不是等待别人去改变你,当然别人也不会去因为改变你而影响了别人。有能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宋濂说到:“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古人都知道什么是态度,更何况你呢?他的态度就是勤奋!态度决定一切,不是只是说说。所以,要想成为中心,态度最重要,要有慢下来的态度,才能发现不经意的细节,最后才能成为梦寐以求的中心。鸡叫了会天亮,鸡不叫天仍然会亮,天亮不亮鸡说了不算,关键是谁醒了。当一个人只有经历过失败,他才懂得生活中围绕在他身边的“显而易见”被他“视而不见”。没有态度何谈细节?

论康德的人性思想-文档资料

论康德的人性思想 伦理学是关乎人与人性的。康德伦理学更是如此,因为他比他的前人更能彰举人的自由与尊严,更能凸显人性。如果说,康德哲学是以思考人 为核心和目的的话,如康德在《逻辑学讲义》中提到的四个问题( 我能认识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期待什 么?人是什么?) ,那么,康德的伦理学就试图回答第二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却是与人性论密切相关的,忽视了人性论的研究,不仅不能理解“我应当做什么”这一问题所触及的理论内涵和意义,同样也无法深刻理解伦理学。而目前国内对康德人性思想的研究存在着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对康德的人性思想作了中国式的理解,仅仅集中在人性是善还是恶的讨论。其实西方对人性的理解是多维度的,不仅仅局限在善恶问题上。二是仅仅从人与动物对比的维度理解康德的人性思想。其实康德是在人与兽、人与神的双重维度中来理解人和人性的。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对康德人性思想的正确理解,从而影响对康德整体的伦理思想的完整的把握。正是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去梳理、挖掘康德的人性思想,以期有利于对康德伦理思想的正确而全面的把握。 、兽性与神性之间:人性的定位 西方文化传统源于两希文明。古希腊文化倾向于把人的理性作为人的本性,认识到理性与感性、灵与肉的冲突是人性的一个

内在的属性。这实际上从人与动物的比较中来审视人。作为希伯 莱文明的最重要的体现的基督教则强调要在神与人的关系中来 审视和界定人。 所以西方文化倾向于在人与兽、 人与神的双重关 系中来界定和解释人,前者体现出人的优越,后者体现了人的有 限性。成长在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康德难免不受其影响。 只不过在 康德审视人的视野中,上帝不再是人格性或具有位格性的神, 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意义上的存在,是哲学家思想中的为了道 德目的所作的一种设定,仅仅充当道德的守护神的角色。 人置于兽与神之间,并从人与兽、人与神的双重关系维度去界定 人及人性,这不仅可以全面地、整体地认识人性,而且也为其伦 理学确定了基调:存在于兽与神之间的人在道德上的整体旨趣就 是克服或逃离兽性,趋向神性。这在康德的至善论思想中得到最 充分的体现。 就人与动物相比较而言,人具有的理性和自由意志将二者区 别开来,且这种区别是先验的和确定的,从这种意义上而言,人 区别则不是先验的。虽然动物不可能具有道德而成为人, 但人有 可能缺乏德性而沦为动物。因为在康德看来,人若没有德性,则 与动物无异;而人具有感性本性倾向于使人的意志听命于感性偏 好和本能冲动,而不是道德法则,因而导致人的无德性。人若与 动物一样行为,就会丧失了成为人的自由和自主, 也丧失人格的 尊严。这是康德所无法容忍的,所以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有 关道德动机那一章中反复申言道德动机的纯洁性, 强调道德动机 不能来自感性冲动和主观偏好的驱使, 只能出自对道德法则的敬 重;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则强调“德性的首要要求就是对自己 本身的控制”。这显然是指控制意志不受感性的支配, 而让其受 道 德法则的规定。从这里可以看出康德的良苦用心。 就人与神相比较而言,人是有限的。在康德看来,这种有限 性表现为人不为纯粹的理性存在者, 即人除了是理性的存在者之 外,还是感性的存在者,从而使得人对道德法则的遵守具有偶然 性。人的这种有限性,显然是与纯粹的理性存在者一一神相比较 而言的。虽然康德并不很明显地处处将人与神对照, 但在对人及 人性的界定中,神作为隐性的参照一直存在于康德的潜意识中。 康德把 与动物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但从道德意义上而言,这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