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摘要:通过对想象和文学创作进行分析,揭示了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了想象在文学中使用应该注意的问题。想象是思维的一种主要方式,缺乏想象力,就无法从事文学创作,而对于文学创作而言,丰富的想象力就相当于为文学作品插上腾飞的翅膀。因此,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

关键字:想象文学创作思维作品

一、引言

想象作为人的大脑的生理机能,是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主要方式,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会伴随整个写作进程;从取才立意、布局谋,到表达方式和语言的运用,每个环节都必须运用想象才能使作品得以出色的完成。也就是说,一篇文学作品的诞生就是作家运用想象的结果。本文从想象和文学创作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及想象在文学创作中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二、想象和文学创作的概念

(一)想象

想象的心理解释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后,人脑就会产生出这一事物的形象,心理学把它叫作记忆的表象。对于已形成的表象经过人脑加工改造后,创造出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新形象就是想象[1]。给文学创作中的想象下这样一个定义:作家借助文学形象,以形象和语言为思维符号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进而创造出新的意象的过程。这样的解释是从文学创作中想象发挥的程序性特征出发来决定的。想象由三个部分组成,或者从其线性出发,说想象包括三个作用阶段,即:知觉想象(阶段),再造想象(阶段)和创造想象(阶段),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这三部分(阶段)的特点和各自的不同作用。想象一般分为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和相似性想象。

知觉性想象就是主体对他过去积累的记忆材料进行回忆整理的过程。比如:创作过程中,作家首先要极力调动记忆储备,将过去曾经亲眼目睹的人和事重新在脑海里浮现出来,从中寻找富有特征的、有表现价值的东西作为自己将要创造的艺术世界的基本材料。这就是想象在初级阶段所发挥出的潜能。

再造想象是指在再现知觉性想象的基础上,对他们经行重新熔铸、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不同于其生活原型的艺术形象来。例如猪八戒有着人的喜怒哀乐、猪的憨厚。神的能力,这不可能是生活的再现,其中蕴含了作家的大胆创造,是作家充分运用想象创造出来的栩栩如生的基于生活素材的形象。

创造性想象就是指根据预定的目的,通过已有的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由一物的触发而联想到了另一物的心理过程。这里所说的相似,既指其外形相似,也包涵其内在神韵的相类似。与再造性想象相比,创造性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文学家的创作、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时所依据的形象都是创造

性想象所产生的。创造性想象是人类创新活动的下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创新性活动由于创

造性想象的参与才能结合以往的经验而形成新的形象,创造性想象是

图 1 文学创作流程图

创新性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常见的创造性想象有三种方法:(1)粘合。粘合就是把各个表现不同方面的特征组合在一起。(2)夸张。夸张就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和强调。例如,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通过夸张而形成的形象。(3)典型化。典型化是根据某事物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典型化在文学创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一个典型化的形象。

(二)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是文学活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文学创作,才有文学(文本)世界的存在。文学创作活动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图1为这三个阶段的流程图,这三个阶段相互反复,经过多次的修改,最终形成一部文学作品。

1、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

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主要是材料的收集和选取。文学创作也离不开生活材料。也就是说,一切文学创作活动都必须从生活材料的储备开始。但文学材料与其他的物品的材料不同,它是作家记忆中的表象材料,即指作家从社会生活中所获取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和信息,一般都来源于作者自身。比如毛泽东的作品大多来于革命实践等。对材料的选择,作家往往选择那些最能使他感动,在他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生活材料作为表现对象。另外还跟作者的具体创作心境有关。

2、构思阶段

当作者拥有大量的材料以后,这进文学创作就可以进入了构思阶段。它是指作者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表象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的过程,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主要任务有:素材的提炼、确定题材、挖掘主题、孕育形象、凝聚情感、酝酿情节、安排结构以及探索表现手法等。构思的成败取决与构思的方式,构思

的方式主要包括综合、突出和简化。其中综合指的是作家围绕一个中心意念,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揉合成一个有机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3、物化阶段

物化阶段是文学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作家将基本酝酿成熟的意象、意念转换为文字符号、形成作品的过程。构思固然非常重要,是文学创作成败的关键,但物化阶段也是不可或缺的。经过构思,作者在头脑中形成了蕴含着独特人生感受的内心形象。然而,这种内心形象即使再成熟,它也只是一种存在于作家的“内宇宙”中的心像,只具有内视性,除作家本人之外,其他人无法对其感受认知,因而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形象。只有进一步经过艺术表现阶段,作者运用文学语言,在相应的结构、体裁等样式中,将构思孕育的内心形象系统外化并定型下来,使其成为他人能够感受认知的审美对象,这样形象才真正被创造出来,文学作品也才真正诞生。

文学创作的三个阶段是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的,而且这三个阶段也需要来回交替不断反复的修改。想象是它们之间的纽带,贯穿于始终。如果没有想象,这三个阶段就无法顺利完成。

三、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的想象力表现在一方面通过想象调动起来的素材进行分析、集中、概括、补充,并加以整合。另一方面凭借想象调动存储在记忆中的具体的感性的表象,用以承接作品中的新形象。

(一)想象对文学作品表象的整合

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创造出来以前没有过的形象或事物以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并给予作者以全新的不同于其他作品的享受。而想象就是对表象的整合,将所有能够想到的材料,通过想象组织在一起,进行整合,创造出完整的新的艺术形象。所谓整合就是对作者头脑中所储存的、丰富而零散的表象进行分解、综合、排列、错位等运作。比如:在作者头脑中有着许多不同的表象,如听觉表象、触觉表象、嗅觉表象等,现实生活中它们“各司其职”,但是,在想象的世界里,作者依据“在日常经验里,将视觉、听觉、嗅觉可以通过想象彼此打通或相通,耳、舌、鼻、身各个之间可以没有界限。如视觉可以转化为听觉等等。这种转化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享受,从而拓展人们审美感受的深度和广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曾用过这种想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庇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多么美的想象呀!作者把香想象成那美妙的歌声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只有想象才能给人带来这么美的享受,才能把日常生活中琐碎的材料组织的这么有韵律和美感。

(二)想象能开拓创作的思路

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有时思路突然陷入迷茫,或处于混沌状态之中,通过想象对已有的材料进行重新的编排,或通过想象换位思考都会起到疏通思路和、开启新想法的作用。想象在这里犹如暗夜中的闪电,会突然照亮写作前行的路。作

家王蒙在谈创作是曾这样比喻:“我们的激情,我们的倾向,我们的想象,它就像阳光,只有有了想象这个阳光,在生活的土地里的种子才能发牙,才能破土而出,然后才能长出一棵树,才能开花,才能结果[2]。因此想象是作者构思的主要形式,从这个意义上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那种遥望夜空中点点的繁星和清淡的银河,让人产生了美妙的遐想,正是想象让作者想到天上街市的物品丰富而珍贵,想到牛女双星不再受“戒律”的约束而自由往来。显然没有想象力,就无法开拓出这样浪漫而美好的境界。

(三)想象能丰满文学创作中的形象

高尔基说:“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手法之一”[3]。文学创作中形象的塑造完全离不开想象的参与。文学中的形象,无论是虚构的还是有生活原形的,都程度不同地运用想象。形象的加工,提炼,其中便有想象的补充和延伸。比如香港作家何达写《美国诗人保罗恩格尔的手》:如果我是米开朗基罗,我就会雕出保罗恩格尔的手。他把手摊开,像一幅地图一样,亮在我们面前。他的掌心深深地陷下,象一个盆地。盆地的四周,是隆起的高山。他的五个手指,骨节嶙峋,四向伸开犹如五条山脉。这段语言准确、简练,用地图作比喻来写手、语言形象、贴切。可见,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这丰富的想象使文学创作中的“形象”丰满起来,恰如其分的显示在我们面前,“手”到“盆地”,甚至到“五条山肪”是那么自然,甚至不如此就不能再现作家之手!

(四)将客观事物采用夸张的方法加以变形

想象还有一个作用是将客观事物采用夸张的方法加以变形,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最有名的例子要算李白《北风行》中的两句诗:“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惟其如此,才能写出气候出奇的寒冷,也才能表现出一位丈夫“战死不复回”的寡妇难以言传的哀伤。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说庐山瀑布有三千尺高,自然是夸张之词,银河当然也只存在于神话之中。诗人恰恰通过这两句诗写出了香炉峰岩壁之陡峭,瀑布落差之大,水量之充沛,水势之迅疾,从而也就完美地写出了庐山瀑布之壮观。

四、想象在文学创作中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文学的诞生就是想象力的美的肇始,想象力是文学与生俱来的根本性特质,对文学对文学创造来说,缺乏想象力,文学鲜活的生命就有可能走向枯萎,文学也离不开想象。但是,想象不能凭空的没有理由的想象。当下大量的文学创作却带给我们这样的印象:他们的想象似乎已经出了问题。一方面,跟转型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相比,作家们的想象显得那样贫乏、苍白,赶不上生活本身的变化,或者说,生活本身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另一方面,作家的很多想象不能给我们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想象需要在实证的基础上进行。实证乃是文学的第一步,养成一种实证的精神,乃是搞好文学创作的第一步。但是,在市场消费时代,我们的许多作家心浮气躁,眼睛紧盯着市场,一本接一本地赶制吸引人的文字,唯恐被遗忘。他们在文艺创作过程中,便常常没有足够的生活积累就下笔写,没有相关的知识经验就去写。这样的文学创作难免要捉襟见肘,想象力再好,也是没有根据的。

五、结束语

文学创作离开不开作家的想象,文学创作活动有赖于想象的参与,文学创造活动需要想象提供丰满的形象。想象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写作过程应重视想象的作用,必须提高各人在文学上面的修养,博文广识,积累大量素材的前提下,对事物进行整合和延伸。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合理的想象才会有优秀的作品诞生。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357~358;

2.胡晓靖.想象:腾飞诗歌的翅膀.焦作工学院学院. 2002.9, 3(3):46~47;

3.高尔基.论文学技巧.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78,317~345

4.葛衍.论表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9, 26(9):79~80.

诗歌的想象

放飞想象的翅膀 ——浅谈诗歌理解的情境再现法 优秀而又经典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内涵丰富深刻,意境高远深邃,充满着智慧与哲理,给人以启迪,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瑰宝,这块瑰宝,以其最简洁的文字,给我们传达了最丰富的情感。但是,为什么这么优美深刻的作品,几乎是每年高考中得分率最低的呢?我认为,不是题目难做,而是考生没有理解好诗歌的本身内涵就根据经验下笔。要做好一道诗歌考题,正确理解诗歌,把握诗歌内涵是根本。那么,在高考复习中,我们该如何教会学生快速而正确去理解一首诗歌呢?本人认为是教会学生想象,调动其想象力,进入诗歌情境,再现生活画面。高尔基说:“只有作家描写的一切历历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能够从个人经验,个人积累的印象和知识出发,‘想象”出作品可提供的画面、形象、人物和性格,而且对这些有可补充的时候,作家的作品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打动读者的心。”可见,对于诗歌的理解,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何等重要。 在高三的诗歌板块复习教学中,对于如何正确理解诗歌方面,本人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深情诵读,用心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是告诉我们诵读是学习、理解诗歌的根本。诗句的文字本身只是一种静止的符号,当我们以声音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它就形象生动起来。声音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快慢缓急本身就蕴含着情感。因此,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也自然会初步感受到诗歌的情感和诗句美妙的韵律,这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做了很好的铺垫。 要注意的是,每一首诗歌,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内涵,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节奏,这样才能更好的感悟到诗歌的内涵。复习之初,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范读,教师通过自己声情并茂地诵读和感染学生,并在诵读的节奏、语调、停顿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朗读节奏,培养学生准确的语感。 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教师可以进行范读,并作这样一些诵读提示:开篇“噫吁巇,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几句感情激昂豪放,要读出一种强烈的感叹意味,特别是“难于上青天”这几个字要用升调读,读来

文学创作论

文学创作论 “就我所知,我的性格最最特别;我观察自己,如同观察别人一样;我这五尺二寸的身躯,包含一切可能有的分歧和矛盾。 巴尔扎克在这里剖析了性格的二重内容(正反两大系列),而每一系列中又有多种性格原素,这种种性格原素,例如高傲与谦虚、懒惰与用功、疏忽与心细等,又可分别形成一组一组的对立统一联系,从而形成复杂的性格系统。巴尔扎克的性格本体就存在于这种二重组合之中。由于性格原素具有无数种组合的可能性,家已对此有所论述;现代作家中,最早自觉地从理论上说明这个问题的极其重要性;并从美学上加以概括的是鲁迅。他指出,把我国文学成就推向峰巅的《红楼梦》其美学价值,最重要的就表现在它打破了我国古代小说文学“叙好人完全是好,叙坏人完全是坏”(《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的性格单一化的传统格局,表现了“美恶并举”(《中国小说史大略》)性格的丰富性。所谓“美恶并举”,就是性格构成的二重组合。这种性格的二重组合,是《红楼梦》以及世界上许多伟大文学作品创造具有高级审美意义典型时取得成功的美学基础。这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极强的美学原理,我们可称之为“人物性格构成的二重组合原理。”切实地掌握这一美学原理,对于总结我国当代文学的历史经验,对于思考我国文学的现在和未来,都有很大的意义。 语言学概论 1.自言自语是个人可以控制的行为,这说明语言是个人现象吗?请分析说明。1)表面上看,语言表现为具体的人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但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2) 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代代相传,不可能是个人现象。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但依然使用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3) 语言的社会性并不否认个人的语言特点和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这种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同的人对共同使用的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是不一样的,这是构成个人语言特点的主要方面; 二是每个社会成员在运用语言时会不同程度地超出已有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这往往可以成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开端。 4) 总之,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语言是社会现象,不是个人现象。 2、大与小有没有明确的界限。应如何看待词义中的这类现象。 《庄子》有云: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膠,水浅而舟大也。也就是说大和小并没有一定的界限,当各自的参照物不同的时候,各自的大小也不同,没有绝对的大小,大与小都是相对的。那这样说来大与小既有明确的界限又没有明确的界限。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二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神思”曾作了形象的描述:“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刘勰所说的神思,就是想象力。所谓想象,就是再现记忆中的印象或是对印象加以扩大或组合。文艺创作要有独创性,就必须有在人意中又出人意表的想象。所以,古往今来的文论家都很重视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德国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俄罗斯的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清人方东树说李白的诗歌是“发想超旷”,陆时雍说李白是“想落天外”。诗人艾青说:“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没有想象,诗人就无法在理想的天空飞翔”。 浪漫主义诗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我们只要读一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古风》十九,李贺的《梦天》、《李凭箜篌引》,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即可深知。其实,现实主义诗人也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杜甫的《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洗兵马》,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关于音乐的描绘,《长恨歌》中临邛道士对海上神山的搜寻,陈与义的《中牟道中》,元好问的《客意》等,之所以成为名诗、名句,与其中的想象力发挥关系极大。 一、想象的作用和范围 诗人的想象力范围可以“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过去、现在、未来,任意遨游;天上、人间、地狱,无处不在。“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金陵五题》),这是过去和现在的对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今日对未来的期待!李白想象自己在天上的情形是“天上白玉京,五城十二楼。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他想象中的现实是“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草野,豺狼尽冠缨”(《古风》十九),他想象中的黄泉是“纪叟黄泉里,亦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至于想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点: 1、赋予抽象的事物以形体 一种思绪如“愁”在艺术创造中如何表现?中国古典诗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李煜有时将愁想像成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有时又想像成随地而生的春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有时又想像成滚滚东去的江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优质)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B )的一种深入研究。 A.庄子“言不尽意”说 B.孔子“兴观群怨”说 C.司空图“韵味”说 D.严羽“妙悟”说 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 成,其中,“( A)”是全书的弹论核。 A.诗辨C.诗法 B.诗体D.诗评 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5.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 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

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

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

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 想象在作文写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作文这个生命体里的血液,是写作文时迎着春风绽开的花蕾,是作文世界里明亮的太阳。 有家长问我,孩子写不出作文,是不是因为书读的少脑袋里词汇少?也有家长问我,小学生写不出作文是不是因为观察的少,是不是观察多了也就会写了?我很简单地回答,不是,不是因为词汇少,也不是因为观察少,就是因为想象力不够。 总体看,小学生书读的少,语言文字涉猎不多,但这不是不会写作文的根本原因。诚然,小学生的词汇量不足,应用起来捉襟见肘,然而词汇的选用是不拘一格的,一个意思的表达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总是能说明白的。词语是写作的前提,但不是写作的现实,也就是说,不是词语越多的人就一定越会写文章,词语少的人就一定不会写文章。最简单地说,会说话会写字就会写文章了,写作文就是写话并把这些话连成完整的文章,如果说字词是一块块的砖头,写话、写文章就是用砖头砌墙,盖成房子,对学生来说,所缺少的不是砖头,而是构建房子的能力。而构建文章的房子,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想象力。词语是孤立的,死寂的,是文章的外在形式;想象是联系的,

活跃的,形成作文的内容,想象之源使语言之水汹涌澎湃。学生写不出作文,不是因为词少,而是没有想象,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使语言成了无水之鱼,晒在沙滩上干死了。 对事物的观察也是写作文的前提,但也不是写作文的现实,只有观察没有想象也写不成作文(能写出来观察记录)。从观察这头来说,我们不可能边观察边写作,不可能写看着妈妈就写妈妈,写蚂蚁就看着蚂蚁就写蚂蚁;从写作这头来说,不可能写妈妈就让妈妈到跟前来,写蚂蚁就抓只蚂蚁来。并且,好多写作的对象,写作文之前不是没接触过,甚至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但是写的时候还是无从下笔、写不出来,比如孩子和妈妈天天在一起,但是能够写好妈妈的并不多,似乎越是熟悉的事物越陌生了。顺便说一句,作家写出的情景不一定都是他亲历亲为的,甚至从来就没见到过,所以如此,因为他是作家,艺术想象力远远高于常人。正是这样,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是没有观察,而是我们在提笔写作的时候没有想象;观察是外在的,死寂的,孤立的,想象是内在的,活跃的,联系的,想象之源使得笔下的生活之水源源不断。从哲学上说,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外在的,思维的任务正在于认识客观事物,写作正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艺术结晶。说通俗点儿,俗语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对写作文来说,天有地有不如自己头脑里有,只有在头脑里形成事物的感觉和联系才能写出作文来。 在作文领域,一提到“想象”二字,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想象作文,比如我来到了金星、火星人的地球一日、喜羊羊新传等等不着边际的当前还不能实现的情形——非现实想象作文。其实,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不仅存在于这种“想象作文”当中,还存在于各种作文当中。 “想象”一词的含义极为丰富,各个学科都从不同角度挖掘它的内涵。对作文写作来说,也可把想象简单地理解为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及形象间的某种联系。 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是广泛的,形式是多种做样的,或许作文的一句话中包含了想象,或许在一个段落中充满了想象,或许整篇文章都

中国诗歌中的想象

中国诗歌中的想象 摘要想象是文学创作的核心概念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不同的文学体裁和不同民族的文学体系其想象力在文学作品中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是不同的。想象在诗歌中的表现是最为集中和多样的。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无论是创作还是诗论中对于想象力的强调多由景物兴起而联系到诗人内心的感受。想象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不止是一种创作手段,而是诗人认识世界和自身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想象意境情感 文学需要想象,这是不言而喻的,文学对生活的再加工的性质决定了,想象在文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诗歌创作中就是这样,诗歌的言简和意义的丰富深邃之间得以联系起来的桥梁就是想象,这种想象不仅在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在欣赏诗歌时,作为读者的我们同样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之中。对于着眼于微言大义、余味曲包的中国古典诗歌来说,这一点就体现的更为明显。晋人陆机的《文赋》就描写了文学创作过程中想象的情形:“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眬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连篇,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证。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如果诗人不进入这样的一种忘我而心与物游的想象的至高状态,那么很难想象他能做出什么好诗来。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意境,这个意境以物的形式表达出来,却又不是黏着于物的,而是在这个物的境界里生发出一种无一言明的情绪状态,而这种状态只能由想象才能在物质世界中飞腾起来,展开一个观念的世界。想象是诗人从现实的生活跃入感性天地的最要的催化剂。就像我们读到:“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秋夜独坐》)这样平淡而朴实的诗句的时候,实际上,在这再普通不过的风景之后,隐藏了诗人最自由的想象,诗人其实就是雨中的山果,就是灯下的草虫,诗人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的一份子,那么他的感受也就是大自然的感受的一部分了。可以说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都是在意境的召唤下的想象,而非仅仅为了文辞的华美和寄意的深刻而想象。这种想象不仅仅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法,而毋宁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展现的方式。晋人张翰做《思吴江歌》:秋风起兮佳境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诗歌所表达的很简单,就是对于故乡的想象,具体的想象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60首古诗词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60首古诗词 (儿童诵读佳品)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其中一些诗词文字优美,意境清新,朗朗上口,特别适合儿童诵读,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下列诗词简单易读,实在是家长早期 教育培养孩子的绝佳材料。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8.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9.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2.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郎月行

福师《文学创作论》2017秋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V 1. * 形象是_D_。 A. 感情特征 B. 生活特征 C. 艺术形式特征 D. 感情特征,生活特征和艺术形式特征的三维结构 满分:2 分 2. 中国古典诗论中所经常强调的比兴手法,兴则遵循_B_程序。 A. 相似联想 B. 相近联想 C. 相反联想 D. 相同联想 满分:2 分 3. 诗歌形象是C_。 A. 生活特征、自我感情特征二位一体 B. 自我感情特征和符号特征二位一体 C. 生活特征、自我感情特征和符号特征三位一体 D. 生活特征和符号特征二位一体 满分:2 分 4. *' 在人的五官感觉中,最重要的无疑是A_ A. 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触觉 满分:2 分 5. 观察的最后任务是_D_。 A. 把握局部 B. 把握整体 C. 要在局部上把握主要特征 D. 要在整体上把握住主要特征 满分:2 分 二、判断题(共45 道试题,共90 分。)V 1. 许多反向联想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相似、相近联想结合在一起的。有些反向联想因处于相近的地位而形象显得更鲜明。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2. * 艺术形象是再现生活和表现作家自我的统一。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3. *'从写作来说,工夫不仅仅在于找到主要特征,而是排除非主要特征。这在中国戏曲理论家李渔的理论中,叫做立主脑,减头绪。没有减头绪的魄力,文章就可能很芜杂。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4. * 有特点,就不是一般的总体的,而是一个点。这就是细节,细节不是全部。全部不及细节,因为它能唤起经验记忆,让读者去补充它。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5. 自我抒情优势,是诗与散文分化的起点。 A. 错误O B. 正确 满分:2 分 6. *'不同艺术形式的特殊规范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历史的灵活性。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7. 概括性使诗的意象不容易老化。 A. 错误O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特殊的文学形式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美感经验才不断积累上升为审美规范。而作家也只有通过形式才能掌握浓缩在形式中的艺术技巧。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9. *'从根本上来说,作家的特殊心理素质就是多情,多愁善感。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10. *生活特征是纷繁的,确定主要特征并改变它与其他诸特征之间的关系,不完全以事物本身为准,这要看作家此时占优势的情趣的性质。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11. *概括性使诗的意象不容易老化。 A. 错误O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 形象是生活特征、自我情感特征和形式特征(规范)的三维一体。当这三个要素形

想象在文学创作与鉴赏中的作用剖析

想象在文学创作与鉴赏中的作用剖析 摘要:文学作为传递人类思想及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其凭借语言文字对作品内涵深意予以表达。但语言文字实际上仅为负载意义的一种醒目符号,人们只有运用自身想象,方可做到对作品真正阅读,从作品中获取深层意义与感受。创作乃是利用充分想象进行创造的一种曼妙过程,而鲜明丰富的想象,则在整个文艺创作当中具有重要而又带有特殊性的地位,基于某种意义层级,若无想象便无文学。 关键词:文学创作;鉴赏;想象;作用 想象在文学艺术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何种文学题材,均需创作者充分发挥自身感知力与想象力。读者通过对表面上的文字进行阅读,然后运用自身想象力,去深入而又准确感知作者流露情感及思想,通过发挥想象力,利用此桥梁促使读者与创作者之间形成思想共鸣,从而真切体会蕴藏于文学作品当中的艺术魅力及形象。 一、文学创造中的想象 各时期的批评家、艺术家及文学家均特别强调文艺创作与想象之间的关系。别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文艺当中,想象起到主导而又最为积极的作用”。黑格尔指出:“想象是人类最为解除的艺术本领”。总之,想象就是人脑记忆下客观的形象,然后再次进行新的形象的组合过程。 想象作为文学写作中一个十分关键且必不可少的心理行为,而文学写作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便是其所具有的虚拟性。其不同于实用写作,并不是单纯性的生活照搬,也不是对人们生活行为的一种如实传达,文学创作的全过程实际上乃是一个利用生动语言文字符号,实施形象的再次组合的并再现形象的一种过程,尽管其具有十分复杂的具体过程,还需运用诸如意识等心理手段,并需实施反复性的改善、更正与修改,但其自始至终均难以分离想象施加的辅助作用,因此,文学语言可谓想象的一种外在符号。文学写作需运用写作主体所持有的主观情感,通过选择、加工、提炼及重新生活改造等过程,将生活转变成专属自身的情感产物及心灵产物。即全部文学作品当中的情节故事。人物形象及生活画面,均为作者通过想象所刻画出的虚拟结果。至此,虚拟需依靠强大的想象动能,而联想及想象等心理能力,便需作用于文学写作整个过程之中。 针对创作主体而言,所有艺术发现均需利用形象给予外现。当创作者在对所需形象进行塑造时,想象便将其作用发挥出来了,轻舞飞扬,跳跃腾挪,好比陆机在《文赋》中所述:“其始也,皆收视反听,……,心游万仞。其致也,……,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从中便可感知到,创作者的艺术发现及感觉,能够向让读者进行感知的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转化。许多创作者文学作品完成前夕,就已经完成了内容的构思,即和运用自身想象,已经完成了自身未来作品的设计。在创作小说方面,作品中形象塑造,小说当中形象塑造,以及在作品当中由此些形象所构筑的整个想象体系,基于某种程度而言,对作品的成功起到决定作用,而想象同时也是创作者完成作品构思的核心方式及主体途径,因此,想象对于作品形象,乃至整个形象体系的结构完成,均起到重要的“设计师”作用。鲁迅在《阿Q正传》写作时就是很好的典型,他说道:“阿Q的影象,似乎在我心中已存有很久了”。 想象可对创作者实际经验方面的不足给予有效弥补。众所周知,文学作品并非全部均为创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其中很大程度或部分均为虚拟的,更甚者可认为均为虚假的。其中绝大部分均经过作者深入构思及开展广泛想象而得。比如在《聊斋志异》当中所描绘的狐鬼世界,这些条件并非蒲松龄真实所见,而是在基于社会现实情况的一种感受,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间接反映,创作者运用自身想象力,将读者带至人难以达到或企及的世界当中,进而为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如若无想象之力,则存活于现今的我们,也就难以看到如此多而丰富的文学作品。 文学的创作过程本质上乃是创作主体,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而得出的心理变化过程。对于创作主体而言,其利用想象力的好坏与否,则与作品的优劣息息相关。想象可为创作主体的思想及情感,提供展现形式及重要载体,同时还可推动审美情感的升华,促使作家基于创作框架下,实现此时此地现实生活与自我当中的有效分离,从而步入到我物同画的完美世界之中。此外,在创作文学作品中,作家借鉴于生活经验,从中获取众多表象,然后再以静态方式,将其在头脑中储存。但对于艺术创造过程而言,作家基于审美情感的多种作用机制下,

文学创作论

第一讲假定论 第一节逼真的幻觉 *文学反映现实不是对生活的描红 *逼真不等于真实 *艺术的“真实”是一种假定的“真实” *艺术的“假定”是一种创造 第二节生活真实和作家真知、真情的统一结构 *艺术形象是“第二自然”——人化了的自然 *世界、内心、形式三者的交互作用,才可能形成一个成熟的艺术作品。 * “神遇而迹化”,“神”为主导。所谓“神”,即作家的情感与个性。个性的强弱,个性的鲜明度,个性的独特性,都决定着“迹化”的不同效果。 第三节生活真实性与艺术假定性的相互制约 假定形式使真实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把生活中的“逼真”改造为艺术的真实。所谓“艺术的假定形式”,往往是经过长期创造,积淀下的“有意味的形式”。 文学创作中的假定性:虚构 如何把握虚构的“度”:离生活太远,则可能导致虚假;过于贴近生活,则拘泥于生活细节,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 材料: 诗有认假为真而妙者。唐人《宿华山》云:“危栏倚遍都无寐,犹恐星河坠入楼。”宋人《咏梅花帐》云:“呼童细扫潇湘簟,犹恐残花落枕旁。”有认真为假而妙者。宋人《雪中观妓》云:“恰似春风三月半,杨花飞处牡丹开。”元人《美人梳头》云:“红雪忽生池上影,乌云半卷镜中天。”——袁枚:《随园诗话》 “我不想使画中的人物真实。真正的画家画物体,不是根据物体的实况,……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画的。我崇拜米开朗基罗的人物形象,尽管它们的腿太长,臀部太大。” “如果我的人物是准确的,我将感到绝望,……我就是要制造这些不准确、这些偏差,重新塑造和改变现实,是的,他们能不真实,你可以这样说——但是比实实在在的真实更真实。”——凡·高 第四节假定性和逼真性在不平衡中发展 * 假定性与逼真性是艺术发展历史上的一对矛盾。 * 将现实大幅度地变化,突出假定性,或将描摹现实发展到高度逼真的地步,这两者是艺术家的不同追求.前者以表现主义为代表,后者以现实主义为典型。 * 两者在艺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冲突,也不断地媾和。 第二讲形象论 第二节以生活的主要特征统帅五官可感觉细节 重视细节,不等于陷入琐碎,相反,文学作品中的细节,不但是感性的,而且细节之间能够互相呼应,形成细节的共同体。 一、最起码的“形象思维”就是有特点的细节思维 没有特点的细节是缺乏生命力的,艺术创造追求具有特点的细节,而且是具有创新表达方式的有特点的细节。 细节的有特点、有意味,虽然不能代表作品整体的成功,但一部成功的作品往往在细节上表现出非常独特的智慧和感受力。 二、有特点的细节能以局部更好地表现整体(细节的超越性)

重视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作文中的作用 (教师中心稿)

重视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作文中的作用 (教 师中心稿) 郭志斌 要从现在的中学生的作文中找到想象奇特,富有灵气的文章,无异于大海捞针。对此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同感。因为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在老师圈定的思路模式和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思维和写作。学生的想象力在无形中被扼杀了,至于创新能力就更谈不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与我们的作文教学思路有直接关系。 事实上,长期以来,教师命题或写作前为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已经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更有甚者,要求学生背范文活生搬硬套现成的段落描写。教师如此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它的负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淡化了独立意识,形成了思维定势,导致学生思维僵硬,思路狭小;作文则是千篇一律,万人一面。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改革也有了新的突破。在此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作文需要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并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使作文教学走入另一个误区。 一、想象能力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想象能力呢?它和文学的关系怎么样? 想象能力指的是为了艺术的或知识的创造的目的而形成有意识的观念或心理意象的能力;它是“文学的翅膀”,如果文学没有了想象能力这个“双飞翼”文学会怎样?前苏联著名诗人别林斯基曾经指出:在文学中,尤其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学生的作文也是文学创作,同样离不开想象能力;同时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到想象能力也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前提之一。 (二)、想象能力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对中学生的作文很多人给了这样一个评价:空洞、言之无物、无病呻吟。要解决这个病症的途径很多,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其中的一种。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阶段,他们喜欢想象,善于想象,敢于想象。对此我深有体会。暑假期间我为学生上微机课,给他们讲了个笑话“专业用语”,导演的妻子说,我丈夫管吃剩饭剩菜叫做“节目重播”;足球运动员的妻子说,我丈夫称之为“打加时赛”;我补充了一条:教师的妻子讲,我丈夫美其名曰“温故而知新”;然后请同学们也写出他们的“专业用语”。结果,他们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写“废物利用”,有的叫“发最后一份光和热”,有的起名为“忆苦思甜”,其中一个学生的答案更让人不能忘记——“犬口夺食”(因为在他家里,剩饭菜是喂狗的)。这个小插曲虽

儿童诗里的美丽想象

插上想像的翅膀 ——儿童诗里的美丽想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三首儿童诗,感受而是的美,体会“读”的重要性。 2.分析三首诗歌的特点,为创作诗歌搭支架。 3.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诗歌。 教学重难点: 1.读出诗歌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2.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诗歌。 教学准备: ppt 诗歌资料单题单 教学过程: 一、赏 1.导入 孩子们好,还认识我吗?想知道我来自哪里吗,走,我们去看看,(放视频)我来自哪儿(成都),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今天,让我们到月光下去欣赏一台水果们的晚会,在晨风里聆听小叶子恬静的梦,和小动物们在雨后欢呼,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儿童诗里的美丽想象)。 2.出示三首诗的题目, 让我们走进这三首诗,孩子读题目 3.赏《林中月夜》 (1)孩子们在学习《林中月夜》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出示题: 欣赏诗歌的方法有哪些? A.正确地朗读诗歌 B.理解诗歌的意思 C.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D.读通顺句子 E.悟出诗歌表达的情感 开始答题吧。 咱们先不公布答案,学完诗歌后再来看。 (2)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林中月夜》,看看自读要求:自由小声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抽生读:这首诗有两个小节,请两个孩子来读。(你把字音读准了,句子也读通顺了,孩子,再来读读着个词语:耀眼,生读,送进句子里读,这一遍,把字音

读准了,句子也读通顺了。) 师小结:看来,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先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板书:读准,读通)。 (3)让我们再一次小声的读诗歌,勾出你认为写的美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带到句子里读一读。(PPT出示自读提示) 拍照上传,你勾的句子,读一读。(若不美,孩子,着溶溶的月光多美啊,出示图片,请你读的再柔一点, 孩子们,通过他的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天空中明亮的月光。 4.在诗里月光被说成了是春水,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1:都有光。 生2:都是银亮银亮的 5.难怪金波先生把月光想象成了春水,这就是把一种事物想象成另一种事物,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比喻。(板书:比喻)咱们再来感受感受这如春水般的月光吧!溶溶的月光——(读第一小节 溶溶的月光 像银亮的春水 洒在每一片绿叶上 闪着耀眼的光辉) 4.(4)师读:叶子一动不动,做着恬静的梦,它还会梦见什么呢?(抽3人) 5.你们也学会想象了(板书:想象)!也正因为诗人展开了美丽的想象,林中的月夜才这般美好静谧。咱们轻轻地再来读读。 叶子一动不动 做着恬静的梦 梦见月光化做露珠 一样的晶莹 一样的玲珑 在晨风里摇落 一滴滴 叮咚 叮 咚 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用甜美的声音让我们走进了诗歌,感受了儿童诗的美。(板书:读美)。 孩子们,现在你们知道欣赏诗歌的方法有哪些了吗?让我们再次作答,拿出答题器 (若第一次就对了,孩子们,你们欣赏诗歌的方法跟老师不谋而合,让我们用上这样的方法欣赏诗歌) 统计分数,孩子们,看来你们已经知道了欣赏诗歌的方法。让我们用上欣赏诗歌的法宝去学习《水果们的晚会》和《雨中森林》 二、析

初中初二作文想象作文:你眼里的世界

你眼里的世界 本文作文是关于初二作文的想象作文你眼里的世界,欢迎阅读。 做完最后一批工作,我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窗台边,看着窗外的地球。地球就像一个蓝色的水球,除了表面几块绿色的大陆、上面还飘着缕缕糖丝一样的云外,一片碧蓝的海洋。在地球的周围,漆黑无比,不过偶尔也有星星闪动。 当纳米技术逐渐成熟时,它被运用在了一种特殊的电梯上。这不是一般的电梯,电梯的终点在脱离大气层的太空上,离地球很近,人类不需要太空飞船也能离开地球。一条条的太空电梯拔地而起,人们把发展的目光转向太空,在地球周围建起了一座座高大的太空城市。 “小张,在想什么。”一道声音从我身后传来,我转过身去,看到的是一位50几岁的中年人。“没什么,博士。”我答道。 “听说你要回地球?”博士问道。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博士就拿出了一套紧身服,“帮我个忙。” 我顺手接过紧身服,疑惑道:“谁?”“一个女孩。”当我还想问点什么时,博士用眼神制止了我。 这种紧身服是人类移民太空的产物,因为相对普通人来说太空城市离地球很远,而且使用太空电梯的价格十分高昂,一般人根本承受不起,所以有人就设计了这种紧身服。这种紧身服是成对的,每对分为一套感应衣和一套传导衣。紧身服里安有大量的感应器,如果有人穿着传导衣在非洲,穿着感应衣的另一个人即使在南极也能感受到非洲的酷热。服装还配有一对眼镜,可以把传导者看到的一切传到感应者眼里,于是那些渴望去地球的人即使待在太空城市也仿佛去地球旅行了一趟。

我刚把传导眼镜戴上,好听的女声从眼镜里传来:“你好,请你带我去草原好吗?我想看看那里的蓝天和草地。”我看了看博士,然后答道:“好。” 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我静静地走着,耳边不时传来一阵阵的欢呼:“哇,好宽阔的草原啊!前面还有羊群呢。我们走近点好吗?我想看看这儿的绵羊。” 听她的,我慢慢向羊群走去,边走边问道:“你怎么会想到这种地方来呢?一般来地球旅游的都会去一些闻名世界的景点。”“因为我喜欢这里的生机勃勃,你看小草们一个个聚拢在一起,一点也不孤单,多热闹啊。”忽然,她急忙向我说道:“就停在这里吧,别把绵羊吓跑了。”我坐了下来,定定地看着几只小绵羊。 “哎呀,你别这样只看一个地方嘛,看看其他的绵羊好吗?你看它们多可爱啊。”她的声音略带不满。我忍不住了,不禁向她问道:“你从来没看过绵羊吗?”她沉默了一会儿,忽又高兴地:“没有啊,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呢。能摸摸它们吗?我还从来没摸过呢。” 三道黑线在我脑门划下,当我正要回答时,她又说道:“还是算了吧。能站起来一下吗?你看有几朵白云飘了过来。”我站起来后,她却像发现新大陆似地兴奋地道:“大海,我看见大海啦!” “这大草原的哪有什么大海。”我向远处看了看,然后说道。她好像忽然想到了什么,急忙道:“是蓝天,哈哈,太像大海了。”“像倒立在天上的大海。”我开玩笑道。可她又不说了,我奇怪地问道:“怎么了?”“没事,确实像倒立的大海。”声音从眼镜上传来,不过好像没有原来那么兴奋了。 我也不知道说什么,于是随意地在草原上走着。这时,只见一片透明的晶体花纹从天上缓缓飘下,我用手接住了它,冰冰的。随后,越来越多的晶体从天上飘下,紧接着响起了一道无比雀跃的欢呼声:“雪!是雪!快看,雪从‘大海’

重视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作文中的作用

郭志斌 要从现在的中学生的作文中找到想象奇特,富有灵气的文章,无异于大海捞针。对此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同感。因为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在老师圈定的思路模式和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思维和写作。学生的想象力在无形中被扼杀了,至于创新能力就更谈不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与我们的作文教学思路有直接关系。 事实上,长期以来,教师命题或写作前为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已经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更有甚者,要求学生背范文活生搬硬套现成的段落描写。教师如此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它的负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淡化了独立意识,形成了思维定势,导致学生思维僵硬,思路狭小;作文则是千篇一律,万人一面。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改革也有了新的突破。在此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作文需要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并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使作文教学走入另一个误区。 一、想象能力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想象能力呢?它和文学的关系怎么样? 想象能力指的是为了艺术的或知识的创造的目的而形成有意识的观念或心理意象的能力;它是“文学的翅膀”,如果文学没有了想象能力这个“双飞翼”文学会怎样?前苏联著名诗人别林斯基曾经指出:在文学中,尤其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学生的作文也是文学创作,同样离不开想象能力;同时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到想象能力也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前提之一。 (二)、想象能力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对中学生的作文很多人给了这样一个评价:空洞、言之无物、无病呻吟。要解决这个病症的途径很多,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其中的一种。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阶段,他们喜欢想象,善于想象,敢于想象。对此我深有体会。暑假期间我为学生上微机课,给他们讲了个笑话“专业用语”,导演的妻子说,我丈夫管吃剩饭剩菜叫做“节目重播”;足球运动员的妻子说,我丈夫称之为“打加时赛”;我补充了一条:教师的妻子讲,我丈夫美其名曰“温故而知新”;然后请同学们也写出他们的“专业用语”。结果,他们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写“废物利用”,有的叫“发最后一份光和热”,有的起名为“忆苦思甜”,其中一个学生的答案更让人不能忘记——“犬口夺食”(因为在他家里,剩饭菜是喂狗的)。这个小插曲虽然不能代表什么,但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很富有想象力的。如果我们在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中也能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那它们的作文可能就不再会是空洞、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了。 (三)、想象能力能使学生更好的把知识融会贯通。 想象就又极其广阔的空间正如刘勰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一样。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现在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是很快的,我们要善于引导,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并用之于作文教学中。我曾经和物理、化学老师共同给学生留了一个作文《水》,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构造了自己所认识的水的世界,有的侧重文学角度,写了许多名人对水的赞美;有的侧重物理和化学角度,介绍了水在二者中不同的性质;有的则摇身一变,成为导游,领着我们漫游了一次水的世界,从微观到宏观,从现实的水倒文学的水。在这里他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融会贯通,可谓一举多得。 二、创新思维在作文中的作用。 (一)、什么是创新思维?它和作文教学有什么联系? 谈到创新思维,必须讲一下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一个人以知识为基础的、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品质与特性。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创新

想象中的世界作文

想象中的世界作文 想象中的世界 四年六班李明宇 在我脑海中的世界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而是静悄悄的,没有任何污染。 我想象的世界是这样的:每天早上,我背着书包去上学,书包里就像什么也没有一样,原来书包里的东西被人背上后全部都自动变成真空。 大街上,各种各样的光能光速小轿车嗖嗖的从眼前飞过,原来,这些汽车的每个地方都是太阳能制作的,只不过是用不同的颜色,吸足光能后,会一份一份的转换成电,再把电分成四份,前三份用来推动汽车,因为点没有多少,所以在电路线的中间设了一个微型变压器,一伏电可以转换成十万伏,用来推动小汽车。剩下的四分之一是用来排气的,同样,电路上有一个变压器,用来扩大电能,排气管是弯的,也可以变直,如果车内开空调,排气管就是弯的,排气管是用空气过滤器做的,污染气体储存起来,把有益气体过滤出来,车里有个‘污气室’就在正常汽车油箱所在的位置,这个地方可以把气体压缩,储存起来。 它们的速度飞快,能达到光速,这个不用说,因为这个汽车名字上就明白了。 好了,车讲完了,我们讲讲房子吧。 房子结构是独体的,并且大门也是密码式的,门上有一个转盘,有五个指针还有0-9十个数字,只能调到合适的地方,还得按下‘彩虹锁’才能打 开。 彩虹锁匙开锁的最后一步,要按下‘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的几个颜色,就可以打开。 学校的讲桌受老师控制,可以射出光线,就好像一本书。如果谁不学习,书桌可以射出光线提醒几次,还不行,就会传到老师那里。 写字时,书桌会跳出一支激光笔,课桌上就只有一个本子,其他什么也没有。 为什么要用激光笔呢?原来用这种笔可以不浪费纸,如果是抄写,笔和课桌相连,笔在写什么字课桌上没有一丝一毫不知道的。 写完后,把本子扣下去,课桌会自动检查,并让你改正错误。

浅谈诗歌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诗歌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可是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却往往局限于对主题、思想内容的分析和对字词的解释,忽略以想象力为重点的艺术分析。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因为读诗可以丰富语言,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一首精彩的短诗,虽寥寥数语,却抵得上千言万语。因此我们认为,惟有结合诗歌本身的艺术特点进行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评诗要重意境分析 诗人写诗常常追求诗的意境,评诗也要着重分析意境。教师评诗要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展现出诗的艺术画面,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体验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交通,从而唤起自身的生活联想,引发自身的激荡情怀,在脑海中产生具体的表象。 试看(唐)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 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歌中能够触发

学生想象的诱导物是恬静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主客情谊,我们便可以抓住这两个因素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 在描写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方面,诗人善于吸取绘画中布局、构图的技法,对景物作恰到好处的调度,做到远近得体,疏密相间,使得情景如画。我们可启发学生展开空间想象,体味绿树与青山的遥遥相伴,谷场与菜圃的互相搭配,农屋与田野的参差错落,以及其他各种景物的对照映衬等等。 在体现淳朴诚挚的主客情谊方面,诗人善于用看似平淡的描述显示老朋友间的融洽气氛。我们可启发学生想象老朋友间热情相邀,把酒闲谈,临别依依,约定会期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那愉悦轻松的心情。 经过这样的步步引发,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化入”到诗作中,跟着诗人到清幽恬静的山村田园中去漫游,在脑海中就呈现出韵味无穷的意境:近处,绿树环绕;郭外,青山逶迤,知心的老友们在屋里靠窗的地方喝着酒,谈着农事。窗外,风儿阵阵,不时送来泥土和庄稼的气息……好一派恬静安详的景象!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再现诗中情景 教好诗歌除了教师在评诗时注重分析意境外,最重要的是要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诗人写诗时的情感活

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奥鹏文学创作论

《文学创作论》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2.《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A )”是全书的弹论核。 A.诗辨C.诗法 B.诗体D.诗评 3.“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4.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5.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 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 6.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C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A.科学性 B.理性 C.感性 D.目的性 7.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A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声音 B.画面C.形象D.历史 8.“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A )。A.泰纳 B.伊瑟尔C.孔德 D.拉封丹 9.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 D )。 A.理性意识 B.无意识C.感性意识D.潜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