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与变革精编版

传统与变革精编版

传统与变革精编版
传统与变革精编版

传统与变革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大学教学:传统与变革

【内容提要】教学模式的研究70年代肇始于美国,80年代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是应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大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的一个尝试。研究者通过课堂观察和量的研究发现,大学教学基本上属于传统型教学;通过教师访谈和质的研究,传统型教学在教学方法、课堂交流、课堂控制及课堂艺术四个方面得到了诠释与印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力,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迫切需要触及的领域。

在教育教学观上,质的研究主张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具有主动的“意向性”,教学内容不是事先安排的固定经验和材料,而是师生在沟通和相互影响中的意义交流。[3]教学的过程并不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的单向灌输,也不是学生自身单维度的认知活动,它是包含师生作为人而具有的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审美情趣以及生活经验、文化知识诸方面系统的生命的交流。在教育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主张一种严谨求实的研究态度和风格,提倡走进课堂和师生当中去采集最真实的数据。同时质的研究也不忘对教育教学事实的制度、文化乃至意识形态背景做深入的剖析和批判,提出改革的建议。

研究者正是在以上理论精神指导下进行研究设计的,本研究对质的研究方法的应用主要包括课堂观察、教师和学生的个人访谈、Focusgroup、以及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等方面。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应用Spss和Exel等统计工具对样本较大的课堂观察做一些定量的分析,以求在整体上对研究的主题有更好的把握;而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结合,正是近些年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之一。

二、量的研究:大学课堂教学行为频数图

为对大学的课堂教学现状作一个较为整体的把握,我们开发了课堂观察表,招募课堂观察员,对课堂观察员进行培训。经过一个多月的课堂观察,我们回收了108份有效样本,并用和Exel统计工具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附图

行为项目

注:系列1表示每个行为项目在五个时间段都发生的频数分布情况。

系列2表示每个行为项目在四个时间段以上发生的频数分布情况。

行为项目从1-19分别表示:

1、讲授

2、板书

3、老师提问

4、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或练习

5、老师指导学生活动或实验

6、声象

7、老师形体或实物演示

8、讨论

9、学生神入 10、学生主动回答 11、学生被动回答 12、学生主动提问 13、教师赞许学生 14、教师批评学生 15、教师回答学生提问 16、沉默 17、窃窃私语18、混乱 19、布置作业。

在对课堂行为的统计处理中,我们定义了高频行为和低频行为两个概念。高频行为指在课堂的五个时间段内,至少在四个时间段内发生过的行为。而低频行为则指在课堂的五个时间段内只在一个时间段或根本没有发生的行为。从课堂行

为发生频率图可以看出,19个行为项目中,“讲授”在五个时间段都发生的频数比率为%;在四个时间段以上发生的频数比率为%。板书的频数比率分别为%和%。表明在108份有效样本中,“讲授”在五个时间段都发生的样本数占样本总数的%,在四个时间段以上发生的样本数占样本总数的%。由此可知,在一般的本科课堂中,讲授和板书可称得上是高频行为,现今的大学本科课堂教学基本上是“讲授+粉笔”的现状。

其余的行为项目中,课堂教学行为频数比率在10~20%之间的有声象、学生神入和窃窃私语。这些行为可以称为大学课堂教学的中频行为。剩下的行为项目如老师指导学生活动或实验、学生回答、学生主动提问、教师赞许学生、教师批评学生及布置作业等,频数比率均在10%以下,可称为低频行为。这种现象表明,大学的课堂教学过于沉闷,课堂行为过于单一。

三、传统型教学模式:一种分析框架

根据乔以斯的经典定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4]它是借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模型研究和模式研究的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所谓模式是指将研究对象原型抽象为用符号、文字、图象来表示其结构、关系、状态、过程的简约化了的范型。模式来自客观事物的原型,但又不是原来事物表象的复现,而是经过思维上的一番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功夫,从整体和本质上把握了事物的存在形式和运作机制的一种认识样式,可见,教学模式是一种主观见之客观的东西,它来自教学的实践经验,又给教师的教育教学以指导,它是人们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抽象、提升的结果。人们依据不同的标准归纳出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如乔以斯和韦尔将所有的教学模式归纳成信息处理、人格发展、社会交往和行为控制四大类;[8]保罗·D·埃金等人把模式教学法分为着眼于认知发展的信息处理模式、着眼于态度和社会准则发展的模式以及着眼于心理运动能力发展的模式三大类,又将常用的信息处理模式概括为六种:归纳模式、演绎模式、概念获得模式、塔巴模式、奥苏贝尔模式和萨奇曼探究模式。[5]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根据本国的教学实践,概括地提出了“讲解—再现、程序教学、问题教学、探究教学、再现—探究”五类(巴班斯基,1984年)。[6]我国学者也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风格大致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采取宏观视野,试图寻找到一种能够囊括一切教学模式的理性标准;另一个方向是立足本国实际,致力于从国内众多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大类教学模式或介绍国外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

在本研究中,我们借鉴Charles E Silberman在其《开放课堂教学》中对课堂的分析,把课堂教学模式分为四种。在《开放课堂教学》一书中,Charles 依据师生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决定权将课堂分为四种类型,如图[7]:附图

依据Charles对课堂的分析,我们把课堂观察中的108个有效样本在四个象限中的大致位置描述出来,得到的是如下的图形:

附图

从上图可知,在我们回收的108份样本当中,依据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大部分样本坐落在传统型教学这一象限内,有一小部分样本坐落在照本宣科

型教学的象限内,只有很少的几个样本处在放任自由型和开放型教学的象限内。如果用相对光滑的曲线将四个象限中描点的外围连接起来,我们得到的是一个重心坐落在传统型教学象限的“冬瓜图”。据此判定,该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属于“传统型教学模式”。

四、质的研究:从教师访谈看大学的课堂教学

量的研究只能让我们对大学教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只有我们真正地走进师生的精神世界,通过对他们课堂行为和教学观念的描述,才可能对“传统型教学”作出精致的诠释。质的研究的精神还预示着,我们在描述和诠释的同时,还应肩负起一个关键的使命,那就是透过丰富的事实和意义,发现存在于我们教学当中的问题。我们应对这些问题做出力所能及的思考。

限于篇幅,本文仅从教师的视角来窥探大学的课堂,学生的视角我们希望今后有机会另撰文分析。我们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访谈了15位教学第一线的大学教师。获取了丰富的原始资料,我们将通过教师的言行,从教学方法、课堂交流、课堂控制及课堂艺术四个方面来分析教师眼中的课堂教学。

(一)教学方法:从何而来?

在教师访谈中,有关教学方法的问题是:您一般是如何上课的一般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您采用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访谈录

A:通常情况下,您是如何上课的?

B:因为这个是本科生教学啊,研究生教学还可以宽松一点,但是本科生教学,那你的这个,备课得系统化,你必须得思考,在课堂上必须把知识和理论讲清楚,讲透。

A:您一般是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B:就是讲授。

A:能不能具体讲一下您对这种方法的运用?

B:什么具体的运用,不就讲吗?

(注:A为访谈者,B为被访谈者)

在我们深度访谈的15位教师当中,有12位明确回答在课堂中他们以讲解(讲授)法为主;其他的3位老师较有个性的回答当中,一位老师区分了两种课型,认为理论课应以讲授法为主,而实验课则应以学生观测、验证和自我总结为主。一位老师谈到:“我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讲解呀、演示呀、讨论呀、单口相声似的我不是特别多。”但“学生来上课,主要是听老师讲,而不是看书、记笔记,也不是说。”还有一位老师谈到自己努力实践着的启发式教学,但他承认这种教学方法只在专业课教学当中尽力实施,而公共课受功利因素的影响,均以背诵、记忆、过级等为目的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可见,在大学的课堂中,教师所

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在教师看来,课堂教学不容质疑等同于讲课,学生的任务是听,而课堂的任务就是把知识和理论讲清楚。这样,大学的课堂上就只有教师的声音,而没有学生的声音;课堂上传递的只有知识,而少有情意和心灵。

从教师的视角来探寻教学方法的来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谈到他们主要应用讲授法的依据时,有近一半的老师归因于传统或习惯。如“就我个人的习惯,我上课主要是讲授。”“我是跟大多数教师一样,大家都是这么教书的,我也是这么教。”“传统就是这样,包括我学习也是这样,我听老师的课也是这样讲的。”“多年的教学经验,使得我一直这么教。”如果我们再作一点点常识性的推理,我们知道受传统或习惯影响的教师绝不止一半,因为根据人类学的研究,人们的行为方式正是建立在习以为常的习惯和传统之上,而“人们对传统的信任没有经过哪怕是一丁点儿的理性思考”。[8]在大学的课堂上,教师也不假思索地模仿着大多数人的教学方式,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内化到自己的习惯当中。单调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得大学成为一个没有批判性、没有灵气、没有创造性的堡垒。大学本是知识创新的发源地,思想碰撞的运动场,才情抒发的灵感园,然而它又是一个最保守的地方,充斥着厌学逃课的学生,自我陶醉的教师,以及枯燥乏味的课堂。

沿袭传统的原因是跟其他更深刻的因素紧紧纠缠在一起的,如学时有限,教学任务太多,班级太大,我们的学生太老实(上课只适合听,不愿发言),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课堂中内容是第一位的、方法是第二位的等,这些都是应用讲授法的原因。显然这当中已经触及了我们这个教育体制的问题。正是从体制传统到学校教学计划,再到课堂、教师,这样一种从上到下的千丝万缕的循环联系,构成了大学课堂保守性的强大后盾。

(二)课堂交流:教学真的发生了吗?

教师叙述一

A:在课堂上您是怎么和学生交流的?

B:我一般,提问的情况很少,有时候,个别时候也提一下,这个提问是一种教学法。

A:交流方式很少?

B:我觉得……,交流,我跟学生的交流最多的是心灵感应。

A:非常好的一个形式。

B:我从学生的表情和他们的关注程度,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讲授的问题是否受学生欢迎,是不是能抓住学生,他的注意力很集中,跟着你走,这种东西,这种交流呢,更多的是一种不能言传,只能意会的方法,如果你达不到这一点,你就别讲了。

:那出现了这种现象,你会不会根据学生的表情来调整教学。

B:那当然会了,你必须得调整呀。比如说,你这一段比较枯躁,讲得太多了,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得加点佐料,给这个主题,我不太选那些偏离主题的那

种佐料,一定得跟你所讲过的主题有关的,比较轻松一点的话题,那么引起同学的注意,那当然啦,这个地方我临时要加一个例子,以前没打算的,现在要加了,那么这个就要你,过去有很多案例,然后你可以根据需要加一个,有些案例呢,原来准备的案例呢,你稍加修整以后,就变成另外一种理论的案例了。(A:迁移了)对,迁移了。但是你的主要任务是要把学生注意力给集中起来了,你就是应变了。课堂也是一个互动过程呀,你不能照本宣科,不管学生的反应,就在那上边噼里啪啦地讲。

教师叙述二

A:您在课堂上是如何跟学生交流的?

B:嗯,我用的比较多的估计就是提问。

A:嗯?

B:各个方面,包括讲课的,比方我问他们应该怎么讲,应该多讲些什么,是吧包括考试,我们应该考什么,都可以大家沟通,交流,包括复习,怎么复习,对吗同学们有时提出一些方法,是吧我就也发表我的意见,我就认为考试只是一种手段,我们学电子线路,就应该学会去分析电路,设计电路那种本领。不是为了考试来学习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压力不大,但他兴趣比较浓,我觉得这样就可以。

A:那学生跟您提的要求一般是哪些呢?

B:学生呢,一个是要求多讲一点实例,就是告诉他们将来在工作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啊,他希望听这些内容,还有呢,就是希望能够多讲例题,这样主要能够考试考得好一点。再就是考试的范围能够定得不是特别宽,这样的,学生一般愿意提这样的问题。

A:考试比较好过?

B:对、对、对。

教学是一种关系性存在,课堂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课堂交流是师生互动的表现形式。根据分析学派的研究,满足教学发生的条件分为两个方面。[9]一是从任务词方面推出的必要条件,这就是(1)意图条件:即凡是试图引起学习的活动都可以称为教学活动;(2)实际展示特定的学习内容;(3)以学生的认知方式进行行动。典型的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传统型的大学课堂教学都满足了这一条件。另一是从成就词意义上推出的充分条件。教学活动发生的充分条件是师生以教学为中介,进入了精神的共享和情感的互动状态。课堂教学必须经由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才能真正发生。课堂交流的实质应该是师生作为人际之间的“你—我”式的平等对话,其目的是创设一种师生得以自由表达、相互促进的宽松环境。

课堂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根据其借以发生的中介主要有言语交流、体态交流和情感交流三种。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个口头的赞赏、一个温和的批评、一次热烈的讨论均是言语交流的形式;一个手势、点点头、微微笑、摆动一下身体,转

移一下视线,走到学生当中去,拍拍学生的肩,握握学生的手,都是体态交流的形式;情感交流的具体形式也不少,比如师生之间的对视,心灵感应,一个眼神可以表达出默许、赞赏,也可以表达出提示、批评等丰富的情绪情感。依照交流的双方可以分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叙述一可以较好地反映传统型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对课堂交流的理解和应用。由此可见,现行大学课堂交流方式的特点有三:一是它的具体方式比较单一,二是它主要体现为师生之间的交流,缺乏生生之间的交流,三是大学课堂上的交流一般是由教师主动发出的一种单向交流。

课堂交流的内容涉及师生作为人际交流的所有方面,包括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生活经验的交流等,但从教师叙述二我们可以发现,师生之间交流的内容主要涉及教学内容、考试等很少的领域,具有功利性的特征。

由此可知,课堂交流是教学的前提条件,即便是在传统型的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单向的控制,学生只有达到“神入”[10]的状态,教学才实质性地发生了。但从我们的课堂观察和师生访谈得知学生在课堂上“神入”的状态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隐性逃课”[11]现象。课堂上为数不少的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或看别的书,或窃窃私语,或玩游戏机,或吃东西,或梦幽周公等等行为,比比皆是。我们不禁要问:教学真的发生了吗教师对学生的隐性逃课实施怎样的对策呢这是课堂控制要研究的问题。

(三)课堂控制:教师有多大的权力?

1.课堂秩序的维持

课堂故事

这是一堂英语课,教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讲解这篇课文的作者及写作目的,学生比较认真地阅读并听进。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纷纷低下头,无人主动回答,因而教师只好点名。当教师讲解课文时,有人在看别的书,还有人在睡觉,教师提问一睡觉的学生,这个学生醒后不知所措,全班哄堂大笑。教师分别让学生阅读课文,被叫到者因没有预习而读得结结巴巴。下课时间还没到,已有学生收拾起书包,课堂秩序较混乱。

教师访谈录

A:我们前期也做了一些课堂观察,发现课堂上的学生呢,也有一些干其它事情的,比如说看英语呀,睡觉呀,或者看小说,那么,您是怎么看待这种行为的?

B:这个我有两个态度。一个是我自己当然也不高兴,就是有这些学生,但是我更多的时候,大概这个时候我讲不好了,就松懈了,所以他们……。不过还有一个,我认为倒是避免不了的,就是咱们这个学生里边,喜欢是各种各样的,不可能全部都喜欢你这个专业、这门课,所以,如果他在课堂上不注意的话,嗯,一个原因是你没讲好,一个原因是他不喜欢。不喜欢那就随他去了,没讲好是你的问题,不喜欢是他的个性问题,好象都没有必要去拦他们。还有第三个

呢?我倒是觉得没办法。他们经常有什么四六级考试,这个考试都是在学期中间,6月份考试吧,学生大概都是在看四、六级,一下课中间休息,他们都拿着四、六级的书在看、在背。那么这个东西,你就没办法拦他,因为学校这个是硬性的东西,找工作也是硬性的东西,你怎么拦他啊,而且外语这个也是将来他们发展的重要的一个……,所以我想,这个是无法避免的呀。(哈)喜欢我这个专业的,他们会认真地听,不喜欢的干点别的,只要你不捣乱,无所谓。

课堂秩序、课堂纪律的维持是课堂控制的重要方面,也是令大多数老师头痛的一个问题。从我们的课堂观察和访谈来看,大学课堂上,教师对课堂秩序的维持显得乏力。“点名”是常用的技术,在学生当中盛行这样一句绕口令“教授一般不点名,副教授可能点名,讲师一般点名。”点名一般有两个作用,一是出勤考核,二是强令学生回答问题。加上平时成绩的砝码,以此来维持课堂的出勤率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掌握着学生的“分数”,这是教师在课堂上权力的保障。但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课堂中的“隐性逃课”现象,大多数老师不会给学生难堪,“只要你不捣乱,无所谓。”

2.课堂时间的控制

如果说教师在课堂秩序的控制上权力有限,在课堂时间的控制上,大学教师则拥有较为充分的支配权。

教师访谈录

A:您是怎样分配课堂时间的?

B:什么课堂时间?

A:课堂50分钟,从头到尾这样讲下去还是?

B:我原来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们在电子科大搞教学实习,老师也要求也这样做的。但是后来,我出来讲课以后,就不受这个约束啦,课余做点东西也不是很自如,是吧?反正说,课堂上你注意看着时间就行了。甚至出现这种情况,同样的课,在两个班上,很有可能两个班进度不一样,很有可能一个班讲到前面去了,然后,后面一个班又追上来了,这极有可能。当然,如果我变成两个班不同,每天在准备的时候,我还得考虑进度不同,对我也提出要求了。两个班进度不同,我讲的时候不能张冠李戴,避免发生这种错误,就把两个班的进度弄成一样。

在我们访谈的老师当中,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受课堂时间的约束,只要大致地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由于课堂的复杂性,课堂时间的分配要随时依据学生的反应进行调整。这表明大学教师在课堂时间的支配上有较大的自由,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在时间的具体分配上,只有少数的一两个老师认为区分了导入、授新与总结的时间比例,以及讲授、板书和其他的时间比例;大部分老师的课堂时间均由讲授占据,只不过讲授的内容有所变化而已。这让我们不免有些担心,教师在课堂时间的支配上是不是太随意了?

(四)课堂艺术:教师是否觉得久违?

关于课堂艺术,我们的问题是:您认为应怎样处理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之间的关系?老师的回答出奇的一致:科学性第一,艺术性第二。在对科学性的理解上,教师都把它等同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讲授知识的正确性。但如果我们对科学性作更深一步的话语分析,会发现实际上还有一个教学过程的科学性问题。教学过程的科学性是实证取向的教学论研究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内外已有不少的研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算得上是其中的经典之作。但在大学教学领域,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几乎是空白。大学离科学的课堂教学似乎很遥远。

那么,艺术的课堂教学呢?以往我们对大学的向往,或多或少地都缘于对课堂的想往。想往课堂上教授的神采飞扬,想往与几千年前的哲人对话,想往那个令人激动的意义世界,想往任由思绪天马行空地翱翔。但是现在,在大学的课堂上,这种美妙的感觉已经久违了。老师们对艺术性的理解和回答让我们很失望。“艺术性就是把你想要表述的知识,用别人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解出来。”“艺术性就是要做到深入浅出,把艰深的理论和知识用浅显的话表述出来。”“艺术性就是要多讲一些实例,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讲清楚了,讲正确了,艺术性也就有一半了。”知识的授受与课堂艺术的联姻,成为大学课堂的一个特点,也是艺术的课堂久违的重要原因。

教师访谈录

A:您能不能给我讲一个您上得最成功的例子?

B:哎啊,这个怎么讲呢,最成功的就是学生鼓掌,

A:学生听着听着就鼓掌?

B:是啊,鼓掌啦。

A:就是一般的本科教学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B:我记得有一次是在电子系上课,电子系的一楼。去年,不是前年,给本科学生上经济学,课堂当中鼓掌。但本科生的课呢,这种机会太少,你要是给研究生上课也不太多,就是要给这种非正统的,我们在外边办的班,你稍微讲一点的话,给他这个共鸣啊,他就鼓掌。我上个学期,每一次上课,至少说结束的时候,学生鼓掌啦,那么就是说,一个人带头的话,那其他人也跟着鼓。

教师在大学的课堂礼遇学生自发鼓掌的“机会太少”。如果大学培养的人逐渐没有了激动和心跳、陶醉和喜悦、同情和共鸣的情感体验,试问大学的意义安在?

五、结论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大学课堂主要由教师的讲授和板书组成,课堂上少有学生参与的行为项目,少有师生互动的行为。总体上看,大学课堂教学行为比较单一,课堂氛围比较沉闷。

如果用Charles E Silberman的理论进行分析,我们观察到的大学课堂可以归为“传统型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教师访谈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正是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方法,缺乏课堂交流的教学过程,显得无奈而又随意的课堂控制以及久违的课堂艺术,共同诠释着大学课堂教学的现有状况。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的组织精神和特质。传统型的课堂教学在特定时期或许是传递知识的有效途径,但在社会环境变化迅速,创新成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的背景下,传统型教学为其特有的单边、单向性而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约束。改造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力,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迫切需要触及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周浩波等.教学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 刘云衫.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

[4] 乔以斯着,丁证霖、赵中建等编译.当代西方教学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5] [美]埃金、考切克和哈德合着,王维城等译.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6] (苏)巴班斯基着、张定璋译.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7] Charles E Silberman,The Open Classroom Reader,pp213-217,Vintage Books,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New .

[8] 王建民.远离现代文明之外的对传统的藐视和反叛[M].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序).华夏出版社,.

[9] 周浩波等.教学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0] 此概念是周作宇老师在与我们的研讨中提出来的.他指出即使在教师单向控制的课堂中,如果学生的精神进入到教师所“铺设”的意义世界,在这个意义世界当中与教师发生实质性的关系,进行精神的交流,即学生达到一种“神入”的状态,教学由此发生

传统与变革

传统与变革 【内容提要】教学模式的研究70年代肇始于美国,80年代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是应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大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的一个尝试。研究者通过课堂观看和量的研究发觉,大学教学差不多上属于传统型教学;通过教师访谈和质的研究,传统型教学在教学方法、课堂交流、课堂操纵及课堂艺术四个方面得到了诠释与印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力,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迫切需要触及的领域。 在教育教学观上,质的研究主张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具有主动的“意向性”,教学内容不是事先安排的固定体会和材料,而是师生在沟通和相互阻碍中的意义交流。[3]教学的过程并不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的单向灌输,也不是学生自身单维度的认知活动,它是包含师生作为人而具有的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审美乐趣以及生活体会、文化知识诸方面系统的生命的交流。在教育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主张一种严谨求实的研究态度和风格,提倡走进课堂和师生当中去采集最真实的数据。同时质的研究也不忘对教育教学事实的制度、文化乃至意识形状背景做深入的剖析和批判,提出改革的建议。 研究者正是在以上理论精神指导下进行研究设计的,本研究对质的研究方法的应用要紧包括课堂观看、教师和学生的个人访谈、Focusgroup、以及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等方面。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应用Spss和Exel等统计工具对样本较大的课堂观看做一些定量的分析,以求在整体上对研究的主题有更好的把握;而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结合,正是近些年来社会科学研究方

法的进展趋势之一。 二、量的研究:大学课堂教学行为频数图 为对大学的课堂教学现状作一个较为整体的把握,我们开发了课堂观看表,招募课堂观看员,对课堂观看员进行培训。通过一个多月的课堂观看,我们回收了108份有效样本,并用Spss10.0和Exel统计工具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附图 行为项目 注:系列1表示每个行为项目在五个时刻段都发生的频数分布情形。 系列2表示每个行为项目在四个时刻段以上发生的频数分布情形。 行为项目从1-19分别表示: 1、讲授 2、板书 3、老师提问 4、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或练习 5、老师指导学生活动或实验 6、声象 7、老师形体或实物演示 8、讨论 9、学生神入10、学生主动回答11、学生被动回答12、学生主动提问13、教师赞扬学生14、教师批判学生15、教师回答学生提问16、沉默17、窃窃私语18、纷乱19、布置作业。 在对课堂行为的统计处理中,我们定义了高频行为和低频行为两个概念。高频行为指在课堂的五个时刻段内,至少在四个时刻段内发生过的行为。而低频行为则指在课堂的五个时刻段内只在一个时刻段或全然没有发生的 行为。从课堂行为发生频率图能够看出,19个行为项目中,“讲授”在五个

传统与变革——巴洛克风格教案详案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 ——巴洛克风格 姓名:班级: 一、预学P95-96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美术继续沿着以希腊、罗马()美术为基础的()美术传统发展。 巴洛克是崇尚()美术的学者,对于()()美术规则的艺术风格的一种贬称。 巴洛克美术是为了适应当时()和()审美趣味的需要,在传统美术基础上的()、()。 二、导学 1、回顾前面所学,请说说古典美术的特征? 2、巴洛克风格在现代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3、了解巴洛克的起源、背景、涉及的领域、流派特征。 4、了解画家鲁本斯及其绘画特征,了解雕塑家贝尔尼尼。 5、绘画赏析:画家鲁本斯的代表作《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 ⑴、聆听巴洛克音乐巴赫-G大调曲 ⑵、讨论《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的艺术特点。 ①、选题: ②、构图: ③、色彩: ④、造型: ⑶、画家通过对人物造型的刻画,目的是想要赞美什么? 6、雕塑赏析:雕塑家贝尔尼尼的作品《阿波罗与达芙妮》。 ⑴、选题内容: ⑵、构图体现(举例): ⑶、光影作用: ⑷、造型效果: 7、建筑《圣彼得大教堂》赏析 三、互学。 《我当设计师》。要求:分组讨论完成。

请参考下图形状,并说说 你的想法。 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巴洛克风格的理解与看法。 知识库 构图定义: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称为构图。 常见的构图形式: 1、水平式(安定有力感) 2、垂直式(严肃端庄) 3、S形(优雅有变化) 4、三角形(正三角较空,锐角刺激) 5、长方形(人工化有较强和谐感) 6、圆形(饱和有张力) 7、辐射(有纵深感)8、散点式(有受边框约束,自由可向外发展) 光影:阳光照射下形成的阴影。 鲁本斯出生于德国的茨根小城一个律师家庭。9岁时随父母移居佛兰德斯,定居安特卫普,他能阅读古希腊罗马书籍原著。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的油画,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特点是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 贝尔尼尼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巴洛克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创始者。 1598年12月7日出生于那不勒斯, 1680年11月28日故于罗马。贝尔尼尼塑造的人物总是处于激烈的运动中,大理石在他手中好像已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总是随风轻轻飘起,给人以一种轻快、活泼和不安的感觉。他用一件件杰作把罗马点缀成了一座巴洛克式的城市,漫步罗马街头,这些作品随处可见。他的作品证明当艺术与教廷互相满足彼此需要之时,促进了彼此的繁荣和发展,并由此引导了时尚。

13.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中国:传统与变迁》 费正清 第一章中国概况 1.中国是人口大国,其文化与西方迥然不同,生活方式也千差万别。而且,她正经历着一场迅猛的发展与变革。 2.中西方之间的和谐相处需要以互相谅解为基础。要做到谅解,远观式的了解是不够的,日渐频繁的接触则有助弥合这一差距。但某些因素反而会扩大这一分歧,一是中国人高涨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二是中西方物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三是中西对于战争的不同体验。3.了解中国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和平,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西方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展现出另外一套价值和信仰体系、不同的审美传统及不同的文学表现形式。 4.通过中国历史就可以最好地了解中国,因为相对于其他民族,中国人更爱从历史角度观察自身,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存在。只有在中国历史长河的背景下,我们才会发现其运动的轨迹和未来的动向。 5.当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根本原因,主要源于西方的新兴力量与本土传统习惯及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互动。 6.本书分为两大部分:(1)3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明在相对隔绝的状况下的衍变 (2)近代以来作为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回应,所经历的变故和转型一、东亚的土地、民族与语言 1.“东亚”的三种含义:(1)地理上指亚洲被高山大漠一分为二的东部地区 (2)人种学上指蒙古人种的栖居区 (3)文化上指深受中国古代文明影响的地区(中、日、朝、越)二、中国的地理环境 1.山系交错形成若干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经济和政治的统一造成了不少麻烦,并且对军事战略也有决定性影响。 2.河流:中国的江河为人烟稠密的山村提供了水源。 3.气候:大陆性气候明显,降水不均。北方降水少,易干旱,南方降水多,水土流失。三、中国的传统经济与社会 1.农田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自然资源,因此,气候与地势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形成具有很大作用。

传统与变革

大学教学:传统与变革 【内容提要】教学模式的研究70年代肇始于美国,80年代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是应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大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的一个尝试。研究者通过课堂观看和量的研究发觉,大学教学差不多上属于传统型教学;通过教师访谈和质的研究,传统型教学在教学方法、课堂交流、课堂操纵及课堂艺术四个方面得到了诠释与印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力,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迫切需要触及的领域。 在教育教学观上,质的研究主张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具有主动的“意向性”,教学内容不是事先安排的固定经验和材料,而是师生在沟通和相互阻碍中的意义交流。[3]教学的过程并不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的单向灌输,也不是学生自身单维度的认知活动,它是包含师生作为人而具有的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审美情趣以及生活经验、文化知识诸方面系统的生命的交流。在教育教学研究中,质的研究主张一种严谨求实的研究态度和风格,提倡走进课堂和师生当中去采集最真实的数据。同时质的研究也不忘对教育教学事实的制度、文化乃至意识形态背景做深入的剖析和批判,提出改革的建议。 研究者正是在以上理论精神指导下进行研究设计的,本研究对质的

研究方法的应用要紧包括课堂观看、教师和学生的个人访谈、Focusgroup、以及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等方面。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应用Spss和Exel等统计工具对样本较大的课堂观看做一些定量的分析,以求在整体上对研究的主题有更好的把握;而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结合,正是近些年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进展趋势之一。https://www.doczj.com/doc/fc9080240.html, 二、量的研究:大学课堂教学行为频数图 为对大学的课堂教学现状作一个较为整体的把握,我们开发了课堂观看表,招募课堂观看员,对课堂观看员进行培训。通过一个多月的课堂观看,我们回收了108份有效样本,并用Spss10.0和Exel统计工具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附图 行为项目 注:系列1表示每个行为项目在五个时刻段都发生的频数分布情况。 系列2表示每个行为项目在四个时刻段以上发生的频数分布情况。 行为项目从1-19分不表示: 1、讲授 2、板书 3、老师提问 4、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或练习 5、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 ——学习传统文化有感2014年9月参加优秀青年培训班以来,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卓越团队建设等多个课程,这些课程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管理特别是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经过深入的学习和自己反复琢磨,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了现代的管理方法: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管理的“道”,而西方现代管理方法是管理的“术”,道是论述事务的本质,而术是对处理事务的技巧和方法的总结;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管理偏重于“德”治,而西方现代管理方法偏重于“法”治,德治讲究的是强调管理的艺术性、人文性是软的一面,法治追求的是管理的科学性、计划性是硬的一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目标的管理注重的是定性的管理,目标是比较模糊的,强调在执行过程中对人的管理,西方现代管理办法对目标的管理注重的是量的管理,目标必须清晰和量化,强调在执行过程中对事的控制。 深入的体会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会在企业发展、团队建设、日常工作管理多个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学相结合,用中国传统文化管人,用西方现代管理文化管事,这样将会对企业和团队内部的各项工作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下面从“道和术”,“德和法”,“定性和定量”三个方面说明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相结合的学习心得。 一、道与术相结合,本质和技巧并重 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分成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子代表的道

家思想,儒家思想对管理的“道”主要是中庸思想,子曰: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认为它会使天地之间所有的人们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万物生长,一片繁荣景象。道家思想是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的“无为”,主张的是为人、处世乃至治国、兴邦、治世的基本原则,无为并不是要人们无所事事,而是主张人们的活动应该顺应自然之道。 从“中庸”到“无为”讲的都是,企业和团队的外部关系不应是“竞争”关系,而应是“竞赛”关系。因为“争”会导致自我混乱,使自己脱离市场根本,把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到企业和团队的非正常上升通道外。明智的企业应当在“不争”上下功夫,去了解存在于市场中新的、尚未被发现的利益需求点,设法去满足尚未被市场认识到的潜在需求。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传统文化中要求的是管理工作应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使管理活动顺应自然之“道”。克服轻率和浮躁的弊病,以清静、持重的态度做事。 明确了企业和团队的目标和方向后,如何去做呢?所遵照的路径和工作方法有哪些呢?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再好的目标也都是只有得到良好的贯彻执行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企业中心思想贯彻执行过程中就必须讲究策略和方法,就需要重“术”,就是对目标的执行进行技巧性监控、处理,加强反馈,加强考核,这是西方现代管理学中描述的项目管理、团队管理的强项,通过目标分解、计划设定、人事关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c9080240.html,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作者:福克纳高飞 来源:《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06期 【摘要】本文在对《我弥留之际》细读的基础上,从小说内容和文学模式两方面,梳理出小说的传统特性,从女性意识的拓展与小说手法的革新两方面,概括出小说的现代性,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传统;现代;福克纳;《我弥留之际》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verts the stereotype of the binary conflicts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and proves that under the coat of modern forms, what really matters is the traditional content from within. As I Lay Dying, on one hand, summarizes the tradition in the novel from the aspects of content and literary patterns; on the other hand, it generalizes the modernity from the wid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of expressive means. It concludes that,Faulkner’s As I Lay Dying is a perfect embodiment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Key words: tradition;modernity;Faulkner;As I Lay Dying 一引言 “传统”与“现代”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对立命题,许多人简单片面地认为传统与现代水火不容,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二者犹如硬币的两面,是相互依存,互为依靠,对立而又统一于作家的创作实践中。文学的发展正是在传统与现代的角力中得以发展,在这二者之间相互背离又互为依靠的张力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成就文学的经典。 威廉·福克纳(1897-1962)作为一个处在二十世纪文学变革时代的作家,他既是美国南方传统文学的代表,也是现代派的杰出文学大师,他将现代主义的方法与传统文学结合后,改用现代主义的形式来表达民族和传统的精髓。《我弥留之际》作为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正是这样一部颠覆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在更高层面上达到二者融合的一部文学经典。 二、传统性的承继 众所周知,作为每一位处在特定时空的作家,其写作无可避免地受到当下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反映时代的脉搏,记录时代的变迁。《我弥留之际》正是这样一部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一部杰出小说,在它奔涌的意识流下,流淌着作家所承继的古老而悠久的文学传统,作家力图用古老的文学传统重新架构现代美国社会生活。 福克纳经常自称“乡下人”或“农民作家”。在他的小说里,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农民形象,通过这些个性鲜明,性格迥异的乡村人物的塑造,福克纳表达了自己对美国南方深沉的乡

读完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邓子珣:读完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邓子珣 在现代史上,虽然王韬从来没有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心,但他却与许多历史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19世纪后几十年的改革推动者,在中国与西方两种文明之间,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所扮演的调停者的角色十分重要。 王韬的命运与其他同时代的文人相比本来并没有很大的不同,科考失利,穷困潦倒,抱负难伸,进而转向对传统科举制度的批判;随着西方冲击的深入,他的思想也经历过从技术层面的学习到社会制度的效仿这样的过渡。然而他不仅生在特殊的时代,还拥有特殊的际遇。他生活在上海和香港,一直与西方人一起密切工作,曾经去欧洲和日本旅游,这些独特的经历使他有可能成为了近代第一个“既受过中国经典训练,又在西方度过一段有意义时光的中国学者”。而这些都使他能较为超然地对待自己的文化并发现变化的必要,同时,对西方文化的熟悉也使他能够发现使变化成为现实的手段。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在王韬身上明显的呈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经纬不明,纵横交错的复杂状态。在他的思想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根深蒂固的坚持,又有对于西方事物最大限度上的开放。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王韬早年的流亡经历使他对西方和西方人有较为深刻的了解,这给了他一个“新的图景”,使他能够从与大多数中国人不同的角度出发来观察世界;而另一方面,王韬在许多地方仍深浸在中国往昔的文化学术之中,这“使他能够在接纳某些极其非传统的观点的同时,而又不经历一种文化断错的震撼。”因此,在王韬的世界观中便清晰的呈现出新图景与旧思维习惯之间那种脆弱的,紧张的平衡状态。 不难发现,王韬的思想和世界观在慢慢的转变。在他19世纪50年代末发表的文章中,他对西方文化大体持否定态度,中国只需以“学在四裔”的态度选学诸如轮船、军火武器的有用西学即可。在政治上,中国成为权威的终极源泉。并且,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规范(“道”)被看作是人类永久的合理性,中国可以直接同文明划上等号。到1865年,王韬在上海和香港这类西化的城市已居住了16年,并一直与西方传教士密切共事,影响是明显的。他远远站在他的大多数同代人之前,认识到西方挑战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应采用史无前例的应战方法。更有意义的是,我们发现王韬在60年代中期开始了一种文化世界观过渡到民族世界观的艰难历程。在他1865年的上李鸿章书中,他强调“握利权”、“树国威”,并清醒的认识到必须与西方国家进行商品竞争。这标志着他对中国的世界位置观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在70年代以后,王韬开始强调处于国家富强需要的民族竞争。竞争中必然有比较,这样,中国成了众多民族中的一员。早期的民族主义思想已经取代了“天下”世界观。

从顿渐之争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

从顿渐之争看中国传统思维 方式的变革 □ 杨玉昌Ξ 摘要:中国禅宗史上曾有过著名的顿(顿悟)渐(渐修)之争,最后顿悟获得了胜利而渐修遭到了失败。这一争论及其结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发展。今天,我们重新反思顿渐之争,揭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将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顿悟;渐修;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09)05-0097-06 顿渐之争是中国禅宗史上一个著名的争论。“顿悟”与“渐修”分别以慧能和神秀为代表。在这一争论中,神秀虽然扬名一时,但不久就被湮没,而慧能最终获得了胜利,成为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始人。这场争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乃至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命运,甚至在当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中仍处处可以看到其痕迹。因此,我们在今天有必要重新追溯和反思当初的顿渐之争,以便弄清楚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变革建立起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更为健全的思维方式。 一、顿渐之争的缘由与焦点 在禅宗史上,顿渐之争源于神秀和慧能的两个偈子并在其中有着最典型的体现,因而要理解这一争论及其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重新反思顿渐之争的由来以及在这一争论中五祖弘忍、神秀、慧能的态度和看法。 首先,要看到顿渐之争的缘由是佛教禅宗五祖 弘忍要找一个继承人来继承达摩所留下的衣钵,正是由此才引出了神秀和慧能的偈子。这样看来,顿渐之争从一开始就具有宗教上的意义,而不仅是哲学思想上的意义。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这一论争的意义及其结果至关重要。起初,神秀和慧能在继承弘忍的衣钵上的地位是不对称的。神秀是弘忍五百弟子中的上座,教授师,他出生于当时的文化中心开封,“少亲儒业,博综多闻”,①后跟随弘忍出家学禅,刻苦用功,已有多年。他被公认为是弘忍的继承人,以至于在弘忍要求弟子们写偈子表达各自的学法体会以选择合适的继承人时竟无人去写。而慧能则是一个被贬官员的儿子,生活于偏远的岭南。据说慧能是一个文盲,来到黄梅只有八个多月,只是在后院破柴踏碓,甚至从未到过堂前,不知有写偈子这回事。根据《坛经》,在弘忍提出通过写偈子选择继承人之后,神秀反复思量了数天,写出了那首偈子,但他却未敢直接呈给弘忍,而是在半夜里偷偷书写于“南廊壁间”,希望弘忍看到后能为他做一个验证。这反映出神秀对于自己的修行还没有自信,他还没 79 Ξ作者简介:杨玉昌,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 ① 《景德传灯录》,成都古籍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第十六章 社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如何理解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的问题? 答: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模式,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为主要形式,社会现代化构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来说,既不存在绝对的“传统”与“现代”之分野,更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 正是因为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各国的现代化都在不断地发展、前进中,因此造成了多种模式的并存。 (2)各国现代化条件存在差异 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起步时的起点不同,特别是参与这个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如何实现以及什么时候实现社会现代化,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这个国家中各种因素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的演化。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国家来说,社会现代化必须是从本国一切特定条件出发的产物,而不应把某一种外国的模式当做是通用模式或唯一正确的模式。不顾本国的具体条件而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反而会破坏本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必需的某种平衡,造成本国社会结构体系的失调,阻碍社会现代化的实现。 (3)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上一个阶段以至以前阶段的延续,但又是上一阶段和以前阶段的发展,截然分开或完全一致都实际上取消了发展。因此,没有一个绝对继承传统的现代化进程,也没有一个绝对拒绝传统的现代化进程。所有的民族都是重视和发扬本民族的传

统的,而所有在现代化过程中取得一定成就的民族,也都是冲破了旧有传统束缚的。离开了对传统的批判、改造、继承和发扬,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顺利实现。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历史传统,这是造成现代化多种模式并存的重要原因。 2.如何理解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 答: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是指一个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同原有社会结构体系中的各种要素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关系。 (1)“传统”,一般理解为由“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每一个民族在自身的历史活动中都创造了自己的传统。 “传统”与“现代化”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某些传统作为民族历史发展的精华和科学的、健康的成果,不仅不会成为社会现代化的障碍,而且和本民族的社会现代化有着直接联系。另一方面也应看到,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某些传统自身丧失了其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人们需要重新评判它们的价值。因此,社会发展必须坚决冲破某些陈旧传统的束缚,进行社会改革。改革是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不变革那些已成为社会发展沉重负担的旧的传统,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更谈不上社会的现代化。 (2)从历史的延续性看,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上一个阶段以至以前阶段的延续,但又是上一阶段和以前阶段的发展,截然分开或完全一致都实际上取消了发展。因此,没有一个绝对继承传统的现代化进程,也没有一个绝对拒绝传统的现代化进程。所有的民族都是重视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的,而所有在现代化过程中取得一定成就的民族,也都是冲破了旧有传统束缚的。离开了对传统的批判、改造、继承和发扬,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顺利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教程文件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班级:09国金(1)班姓名:詹茂开学号:0904020110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管理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包含的儒家、道家、法家等 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蕴藏着的许多丰富哲学思想 和道理,对我国现代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和借鉴意义。任何有效的管 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之上的,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 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分析和探讨传统文化与 现代管理有机契合的问题,认为我国现代化管理应该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 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以促进我国现代管理的发展。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 以儒学为代表的伦理型管理思想可概括为“修己”和“安人”,即以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最终实现“平天下”之目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其管理思想的逻辑演绎,将家、业、国、天下的管理只看作是人口和范围的不同,而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没有本质的差异,对家族的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企业和国家,这样就形成了以家族管理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人为邦本”:关于对象管理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事实上,这些现代管理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能找到源头活水。《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施实得于民”;孔子主张富民、教民,重视“民、食、丧、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基本观点,强调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国灭身。因而,在我国现代管理当中,应该充分重视人的管理,关心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促进事业的发展。 “人之能群”:关于管理组织,现代管理在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事效率、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科学的理论。儒家的管理组织理论则集中体现在荀子所说的,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群”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本能,而要使之成为现实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有“分”。所谓“分”,作为组织结构、伦理结构、职业结构以及国家的管理机构等,是人类生存的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组织有序化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组织可以使人类的整体力量得到汇集和放大。 “正己正人”:关于指挥管理,现代管理关于指挥和领导行为的理论有其丰富的内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思想与以上理论同出一辙。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因此,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剔除其包含的封建内容,古代先哲“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思想中所提倡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完全可以用在管理工作中的。 “贵和持中”:关于协调管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强调以礼为标准和

传承与变革

随着舆论环境的不断开放和电视媒体数量的骤增,电视媒体间的竞争力已经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风云突起,它们凭借着其开放性和交互性优势,正在迅速分流大量的电视受众。现阶段,电视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有效争取受众呢? 明确自身定位,做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特色媒体,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价值传播者”的角色,使自己成为某些领域、某些理念的价值倡导者和传播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特色电视媒体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电视频道专业化。曾经风行一时的频道专业化改革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节目的类别区分上,而在国内目前这种传播网络区域化划分明显的环境下,频道专业化无疑使众多电视媒体原本狭小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因此,目前很多专业化频道出现了泛化的趋势。而特色媒体是指形象鲜明、重点关注某些领域和话题、具有稳定精神内核的一类媒体。相对于报纸和杂志等媒体,电视媒体在这方面较为薄弱,电视媒体往往更注重于各个独立栏目和媒体形象标志体系的建设,缺乏相对明确和统一的媒体定位和价值体系。因此,在新形势下,电视媒体需要考虑为自己打上“标签”,明确自己的主要关注领域或话题,构建起相对统一完善的媒体理念和价值体系。 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角度来看,新形势下的电视媒体应该高度重视优质资源战略的运用,掌握自身重点关注领域内的话语权。电视媒体间的竞争体现为注意力、影响力和渗透力的竞争,而归根到底,这种竞争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优质核心资源的占有和运用的竞争,资源本身也许是多种多样的,既可能是政策法规,也可能是品牌栏目,还可能是业界专家资源等。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数量庞大的媒体,真正优质的核心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而掌握和运用好了一定的核心资源,媒体的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也随之得到了提高。例如央视一套对于重大政策的发布和解读、体育频道对重大赛事的转播权买断、安徽等强势卫视对于大剧的独播等,其实质都是一种对于优质资源的把控。因此,作为一个有远见的媒体,非常有必要根据自身定位和客观环境,加强对相关优质资源的提前抢占,并通过将这些资源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化,来掌握最有力的话语权,确立自身在特定领域内的价值倡导者的优势地位。 从节目构架角度来看,电视媒体应强化以品牌栏目为龙头的特色栏目群的建设,促进电视媒体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众多电视媒体都把影视剧作为提升收视率的灵丹妙药,对于影视剧资源的过分依赖使很多电视频道都变成了影视剧频道。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不仅直接导致了影视剧资源的滥用,更从客观上抑制了电视媒体的自主创新意识,不利于电视媒体的长远发展。应该看到,自办栏目往往能够更好地发挥媒体的价值倡导职能,同时也更容易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形成相对稳定的核心竞争力。江苏卫视今年在加大电视剧的投入上、定位上,较其他卫视始终领先一步,红色经典独播大剧《地雷战传奇》和《红灯记》同时段全国排名第一,情感特色《人间》栏目收视率保持高位稳定,频道品牌影响力、满意度进一步扩大。因此,相对于简单买卖关系的传统影视剧节目,以定制为主要特点的品牌栏目和影视剧(例如独播剧)正在成为强势电视媒体的长期选择。电视媒体的晚间黄金时段正在由电视剧一枝独秀逐步演化成自办栏目与电视剧平分天下,越来越多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自办栏目在收视率和美誉度等方面全面超越了电视剧。 从报道技巧角度来看,电视媒体应该尊重和适应当代信息社会的传播规律,提高自身的引导水平,进而提高媒体的公信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同时受众的自我意识和思辨性也不断提高,这些变化使得传统的说教式、单面式的宣传报道方式难以再获得理想的效果。这就给电视媒体的引导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所强调的,新闻媒体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电视

中国百年风俗变迁

中国百年风俗变迁 课题组长:廖明兴 课题其他成员:牟丽、张浩宇、 汪旭鹏、舒宇、文俊杰、王益 指导教师:胡鸿敏 一.开题报告: 《中国百年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 课题开题报告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哪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服饰风俗的变迁

1、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意。 2、服饰变化的原因 (1)A、在古代,服饰和阶段、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2)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3、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情况 (1)男子服饰变化情况 A、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装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C、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D、在新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E、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装由单调走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B、接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 C、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传统与变革——巴洛克风格教案新部编本详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五课传统与革新 ——巴洛克风格 姓名:班级: 一、预学P95-96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美术继续沿着以希腊、罗马()美术为基础的()美术传统发展。 巴洛克是崇尚()美术的学者,对于()()美术规则的艺术风格的一种贬称。 巴洛克美术是为了适应当时()和()审美趣味的需要,在传统美术基础上的()、()。 二、导学 1、回顾前面所学,请说说古典美术的特征? 2、巴洛克风格在现代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3、了解巴洛克的起源、背景、涉及的领域、流派特征。 4、了解画家鲁本斯及其绘画特征,了解雕塑家贝尔尼尼。 5、绘画赏析:画家鲁本斯的代表作《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 ⑴、聆听巴洛克音乐巴赫-G大调曲 ⑵、讨论《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的艺术特点。 ①、选题: ②、构图: ③、色彩: ④、造型: ⑶、画家通过对人物造型的刻画,目的是想要赞美什么? 6、雕塑赏析:雕塑家贝尔尼尼的作品《阿波罗与达芙妮》。 ⑴、选题内容: ⑵、构图体现(举例): ⑶、光影作用: ⑷、造型效果: 7、建筑《圣彼得大教堂》赏析 三、互学。 《我当设计师》。要求:分组讨论完成。

请参考下图形状,并说说 你的想法。 请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巴洛克风格的理解与看法。 知识库 构图定义: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称为构图。 常见的构图形式: 1、水平式(安定有力感) 2、垂直式(严肃端庄) 3、S形(优雅有变化) 4、三角形(正三角较空,锐角刺激) 5、长方形(人工化有较强和谐感) 6、圆形(饱和有张力) 7、辐射(有纵深感)8、散点式(有受边框约束,自由可向外发展) 光影:阳光照射下形成的阴影。 鲁本斯出生于德国的茨根小城一个律师家庭。9岁时随父母移居佛兰德斯,定居安特卫普,他能阅读古希腊罗马书籍原著。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的油画,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特点是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 贝尔尼尼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巴洛克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创始者。 1598年12月7日出生于那不勒斯, 1680年11月28日故于罗马。贝尔尼尼塑造的人物总是处于激烈的运动中,大理石在他手中好像已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总是随风轻轻飘起,给人以一种轻快、活泼和不安的感觉。他用一件件杰作把罗马点缀成了一座巴洛克式的城市,漫步罗马街头,这些作品随处可见。他的作品证明当艺术与教廷互相满足彼此需要之时,促进了彼此的繁荣和发展,并由此引导了时尚。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与政治变革的关系探析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与政治变革的关系探析 李红芹 (黔西南州委党校贵州兴义562400) 【摘要】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政治文化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客观的政治历史和政治现实。同时,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和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政治文化也在不断地演进。政治文化的发展与演进对政治体系、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通过对政治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模式及现阶段政治文化现状的分析,阐述了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化政治文化转型的路径以及政治文化建设与政治变革的非同步性问题:只有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批判的吸收外来文化,把握住现代政治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正确处理好政治文化与政治变革的关系,才能够在全球化化发展的大潮中开拓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国现代政治文化,政治变革 一、政治文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20世纪50年代,“政治文化”被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提出。此后,其开始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一个独立对象。1956年,美国著名的政治学者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率先使用了“政治文化”的概念,用来替代传统的“政治意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等概念,借以指称政治体系中支配人们政治行为的诸种主观因素。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被广泛使用于政治学界。但与此同时,它也成为最有争议的概念之一。关于政治文化的解释,以下是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从心理层面将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它包括政治体系的成员对其性格侧面的感觉、认知、评价和情感取向等。西方学者大部分持这种观点。其中阿尔蒙德对政治文化的解释比较典型。在其代表作“公民文化”中,阿尔蒙德指出:“政治文化”一词中所包含的文化概念与人类学、社会学与心理学之中所使用的文化概念是有差别的,“我们仅仅是使用文化概念许多含义中的一种,即对社会对象的心理取向。当我们说到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时,我们所指的是:作为被内化于该体系成员的认知、 情感和评价之中的政治体系”。①在其另一本代表作《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 政策》第二版中,他进一步将政治文化明确定义为“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留 下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②另一位美国著名的政治学者路辛·派伊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中存在的一个主观的政治领域,它给予政体以定义,给予制度以纪律,给予个人行为以社会关联。③ 第二种观点认为政治文化乃政治体系中各种主观因素的综合。除了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之外,政治文化还应包括存在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被系统化了旨在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预测或描述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尼米凯泽罗夫,著名 作者简介:李红芹,(1973-)女,黔西南州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1﹚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美】路辛·派伊、维巴:《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普林斯顿大学出版,1965。

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哲学作业

1、如何理解传统文化。 答: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管理文化资源极为丰寈的宝藏,它主要是由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两部分所构成。在理论层面上,主要有四点:(一)中国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为我们留下的治国乊方与管理乊道。(事)中国历代文人学者作品中所蕴涵的管理思想。(三)中国古代兵书中的管理乊道。(四)中国古典小说和史书中的管理思想。在实践层面上,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明清商帮的经营理念和管理艺术。(事)近百年来的海外华人企业家的成功管理乊道。(三)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管理经验。由此可见,由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构成的中国管理思想是极为丰寈的。对于这些管理文化资源,必须站在时代精神的高度,对其迚行现代转换,注入时代精神,迚行新的诠释。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中国管理哲学思想体系提供有用的资源。 2、管理哲学的概念(什么是管理哲学)? 答:所谓管理哲学,就是对一般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总称,是管理学与哲学的交叉部分,管理哲学兼具事者的特性。“管理哲学”一般是指科学管理中的普遍原理、原则和哲学观。美国哈佛管理丛

书《企业管理百科全书》认为所谓管理哲学是指最高管理者为人处亊的信仰和价值观等。从广义抽象层方面说:管理哲学是激发企业家信仰、观念、原则、价值的动力。就狭义实务层面言:管理哲学是企业家选择行为典型的成本,促迚敁益评估的决策体系。 3、从中国传统文化学什么? 答:中国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为我们留下的治国乊方与管理乊道。中国历代文人学者作品中所蕴涵的管理思想。中国古代兵书中的管理乊道。中国古典小说和史书中的管理思想。 4、如何看待中西方管理思想文化。 答:西方传统文化长于逻辑思辨,崇尚科学,热衷于知识、权力、法治。从本质来讲,西方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尚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文化,是一种注重自我价值和追求法治的“智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一种崇尚人文精神、伦理道德和中庸和谐的“价值理性”文化,是一种强调集体主义、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德性”文化。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性,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东西方人的心理定势、思维方式、价值追求和对人性的不同理解。由于西方具有法治传统,所以,在管理中主张“法、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读书笔记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卷首语:英国是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和缓,平稳,渐进 英国特色:工业化社会,民主化政治,理性化思维,英国式道路,英国绅士风度第一章:现代政治观念由来 一·来自天国的权力 第一阶段:战争胜利是王存在的前提,武力是唯一的合法性基础,野蛮人的军事领袖第二阶段:主权在神,仅是封建贵族的军事首领 职能:分封土地,收取封建义务 征召军队(1066年诺曼征服,征服者威廉,安格鲁萨克逊结束) 仲裁内部纠纷 合法性来源:血统,神的旨意 诺曼王朝,安茹王朝,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 第三阶段:都铎王朝 民族利益+国王私人野心=专制王权(民族国家形成的必须) 控制宗教: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君权神授 神授下的合法性来源:民意(议会)——矛盾所在 二,生而自由的英国人: 王权限制-对自由的追求(王权必要而危险,必须加以限制) 自由传统:诺曼枷锁的传统 自由即是权力,始于贵族与王权的斗争,贵族与国王的斗争以权力为中心展开,而权力在中世纪即是自由,两方实力均衡,于是终成传统。封 建关系用法律形式固定,约束王权,法律高与王权,“抵抗暴君”。 1215年,《大宪章》王权之于法律之下,贵族开创自由,扩大到平民阶层议会:冲突妥协的产物。“国王在议会”-“混合君主制”“以法治国“ 保证中央集权,保护古老自由 三,君主立宪制度: 胡可:公共权力高于一切 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密尔顿:民权神授 国王主权——议会主权——人民主权 光荣革命:王权与自由的调和,维护传统与寻求变革的适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 第二章,工业民族精神的演进 人的创造力+社会不平等=福利国家 一,财富的召唤 有利条件:有利的政治环境:城市自治权,私有财产保护,旧贵族衰落市民商人崛起社会结构:三层式社会结构,阶层的开放性与适应性 合理谋利精神(社会提供的谋利机会,以自由为本质的渴望变化心理,虔诚)思想革命:工业民族精神的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形成 霍布斯,洛克自由主义——重商主义 工业革命的文化与社会因素:追求与进取精神在全社会弥漫,并得到社会的承认与鼓励, 激发人的创造力 二,平等的召唤 第一个提倡财产公有:约翰·威克里夫(1329-138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