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来华留学生本科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来华留学生本科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来华留学生本科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来华留学生本科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浙江工业大学全日制本科留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浙工大发[2016]45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积极推进我校全日制本科留学生(以下简称“留学生”)的教育,加强对留学生学籍工作的规范管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2005年第21号)、《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2000年第9号)和《浙江工业大学关于印发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浙工大发[2016]4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留学生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尊重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遵守浙江工业大学的有关规章制度,按照教学计划和安排,勤奋学习;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促进各国教育、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条留学生的培养、管理与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趋同化管理。

第二章学制

第四条留学生实行学分制。

第五条留学生在校采用弹性学制和基本学制相结合的学制。具体修读年限规定如下:

1.四年制留学生修读年限为3-6年,基本学制为4年;

2.五年制留学生修读年限为4-7年,基本学制为5年。

第三章入学与注册

第六条申请者条件

1.申请者应具有高中毕业学历,成绩良好;

2.汉语授课专业的申请者应通过相应的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其中申请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汉语应达到新HSK四级180分及以上,申请文科专业的学生汉语应达到新HSK四级195分及以上;

3.英语授课专业的申请者,母语或国家官方语言为非英语的需提供英语学习证明或水平证明。

第七条经我校批准录取的留学生新生,持本人护照、《录取通知书》、《来华留学签证申请表》,按规定时间先到国际学院办理入学手续,后到所在专业学院报到。

第八条留学生新生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应以书面形式向国际学院请假,请假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九条留学生新生来华后需根据国际学院安排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予注册。不符合中国卫生检疫法规定的健康标准者,应立即离境,一切费用自理。

第十条留学生应于每学年秋季学期初缴纳本学年学费,于每学期开学时按时到国际学院办理注册手续,并到所在专业学院报到。注册报到后,才有资格参加学校教学计划安排的所有活动。

因故不能按期注册者,应以书面形式向国际学院和专业学院请假。未经请假或请假未准2周内者以旷课论处,逾期2周者不予注册。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

第四章考勤与纪律

第十一条留学生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浙江工业大学校纪校规。留学生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交由有关部门处理。留学生考勤与纪律的基本要求参照《浙江工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浙工大发[2005年]54号)、《浙江工业大学学生课程考核规则与违纪处分办法》(浙工大发[2006年]54号)等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留学生应按时参加学校统一安排和教学计划规定的一切活动。各种教学、实践环节都实行考勤。学校、学院和任课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对留学生到课情况进行检查。无故不参加者,作旷课论。旷课时数按实际上课时数计算,教学实践环节按每天4学时计。社会实践、运动会、志愿者活动留学生可自愿参加,不在考勤范围之内。

第十三条任何课程(含实验),留学生如缺课累计超过该课程教学时数1/3,主讲教师有权取消该课程考核资格,该课程总评成绩以零分计。每学期若有3门课程被取消考核资格,取消继续学习的资格。

课程学分

课程学分绩点

∑∑第十四条 留学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学习或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的其他活动时,必须事先办理请假手续,说明请假原因、时间,病假必须有医院证明。因急病或紧急事故未能及时请假者,应在3天内补办请假手续。

留学生请假,需同时获专业学院和国际学院批准。未经批准擅自离校达到2周或以上,或超假连续2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者,予以退学处理。

第十五条 留学生各派遣国的节假日、宗教节日及活动、重大外事活动等学校不放假,若确需请假,留学生可提出申请报专业学院、国际学院批准。

第五章 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六条 留学生应参加培养计划规定的各门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成绩及学分均载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补考、重学、重考成绩按实际考核成绩登记,毕业时归入本人档案。补考、重学、重考成绩均不计入绩点统计。

第十七条 成绩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每学期的考试课和考查课均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要求执行。考试、考查及格,即取得学分;不合格者需补考或者重学,成绩合格后才能取得学分。

第十八条 考试课的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实验、实习等实践性环节的成绩,按五级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分;考查课可采用上述任一种记分制记分;部分课程可采用两级制(合格、不合格)记分。

第十九条 采用平均学分绩点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公式为: 课程学分绩点=课程绩点×课程学分

平均学分绩点=

各级记分制与百分制成绩及绩点的换算如下:

第二十条留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该门课程的考核,并取消补考资格,需重学:

1.学生一学期内缺课(包括病假、事假、旷课等)累计超过该课程本学期学时数三分之一者;

2.一学期缺交作业(实验报告)达三分之一者;

3.抄袭他人作业和实验报告等,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者。

第二十一条留学生若因临时有急病或其它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包括补考),应在考试前到所在专业学院办理缓考手续,否则按旷考处理。期末考试缓考,其缓考成绩作为正常考试成绩记载,缓考不及格的课程直接参加重学。补考不允许缓考。

第二十二条留学生凡旷考或考核作弊者,本次考核成绩为“旷考”或“作弊”,课程绩点为0,取消补考机会。旷考或考核作弊者按《浙江工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试行)》、《浙江工业大学课程考核规则与违纪处分办法》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留学生若对已修课程成绩不满意(60≤课程成绩<85分),可于每学期前3周内办理重考缴费手续。重考学生应参加该门课程的重新学习和期末考试,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以最高成绩载入,重考成绩不列入平均学分绩点统计。原则上每学期重考课程限报3门。

第二十四条留学生若理论课程成绩不及格,应在下学期开学初参加补考;补考不及格者,应缴费参加重学;重学不及格者可再次缴费申请参加重学。实验、实践环节不及格不得补考,应直接缴费重学。

留学生申请重学需于每学期前3周内按规定办理手续并缴费。未办理重学手续,擅自参加课程考试,成绩无效。

第六章免听课、辅修

第二十五条学业优良、自学能力强的留学生,可于每学期前3周内向任课教师书面提出免听课申请,经任课教师同意并报专业学院批准备案后,可通过自学方式完成课程学习,但应当完成规定的作业、实验,并参加考核。

第二十六条重考或重学课程与其他教学环节时间冲突时,留学生可向重考或重学课程的任课教师书面申请免听课,经同意可部分听课或自学,但须完成规定的作业、实验,方可参加考核。

第二十七条学有余力的留学生,修完主修专业前几学期教学计划安排的课

程,平均学分绩点在2.0(含)以上,补考或重学后无不及格课程,可申请修读辅修专业。

第二十八条 符合辅修条件的留学生,可于第3学期或第5学期开学初2周内提出申请,第6学期起不再接纳辅修专业的修读申请。辅修专业学生人数少时(20人以下),不单独组班上课,应插班听课。

第二十九条 教学计划是留学生选课的依据。留学生可在专业学院的认可和指导下提前修读有关课程,原则上每学期修读的课程不得高于40学分。

第七章 学业警示

第三十条 学习困难的留学生可以申请留降级。留降级须在每学年开学后第1周内由留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国际学院、专业学院审核并报教务处备案后,编入下一年级同专业学习。若该专业相应年级没有招生,则可由本人申请,国际学院、专业学院同意,教务处批准,转入本校相近专业学习。留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多只能留降级两次。

第三十一条 在每学期初补考结束后,按主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要求,计算已获学分学期平均值(以下简称“平均学分”):

平均学分=已修学期数已获课程学分

已修学期数按照学生所在年级计算,不包括短学期。

至毕业学期前,第一次出现平均学分小于10学分,则给予学业预警。 若学业预警的学生再次出现平均学分小于10学分的情况,则给予退学预警,允许跟班试读。

若退学预警的学生再次出现平均学分小于10学分的情况,给予退学处理。

平均学分由专业学院计算,学业预警、退学预警由国际学院负责送交留学生本人。

第八章 转学与转专业

第三十二条 已在国内其他高校就读的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本科留学生,经原就读学校同意,我校审核同意接受,可提出申请转入我校学习,原则上还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申请人应提供相应的在读证明、成绩单、健康证明和无违法违纪等证明。

拟转入留学生应在原学校办理完毕转学和离校手续及外国人居留证迁移手

续后方可转入我校学习,学生在原就读院校获得的课程学分由转入专业学院负责认定和转换。

第三十三条留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提出转专业申请。

1.入学后发现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的;

2.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的;

3.学生确有专长,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4.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留学生同意,必要时学校可以适当调整部分学生所学专业。

第三十四条留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只允许转专业一次。全英文授课专业的留学生原则上只能申请转入全英文授课专业。

第三十五条留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不予转专业:

1.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的留学生;

2.本科三年级及三年级以上的留学生;

3.应作退学处理的留学生;

4.正在休学或保留学籍的留学生;

5.无正当理由者。

第三十六条留学生转专业按下列程序办理。

1.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可于每学期前2周内办理申请手续,其它时间不予办理。留学生需本人填写《留学生转专业申请表》,转出专业学院、拟转入专业学院、国际学院审核同意后,报送到教务处。

2.由教务处报学校审批确定后公布拟转专业名单。发文公布的留学生可于第3周起转入新专业学习。

3.在第3周的试读期内,如不适应新专业,可申请返回原专业学习,超过试读期后不再更换专业。

4.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申请转专业还需由国际学院向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报备批准。

第九章休学、复学

第三十七条留学生原则上应连续完成学业。因正当理由需中断学习者,应本人填写《留学生休学申请表》,专业学院、国际学院审核,教务处审批,休学保留学籍,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生待遇。休学一般以1年为限,期满后仍不能复

学者,可申请继续休学,但休学时间累计不能超过2年。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申请休学,还需由国际学院向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报备批准。

第三十八条留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休学:

1.因伤、病经指定医院诊断,须停课治疗、休养占一学期总学时1/3以上者;

2.因履行所在国家规定的义务(如服兵役)需要回国者(须提供相关证明并经国际学院确认);

3.其他特殊情况,经学校认可的。

第三十九条留学生复学按下列规定办理:

1.留学生休学、保留学籍期满,应于学期开学前向学校申请复学,填写《留学生复学申请表》,经专业学院、国际学院审核同意,到教务处办理复学手续;

2.因伤病休学的留学生,申请复学时必须由指定医院诊断,证明恢复健康,并经学校医院复查合格,方可复学;

3.留学生休学、保留学籍期间,如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应取消复学资格;

4.留学生复学,编入同专业相应年级学习;若该专业相应年级没有招生,则可由本人申请,国际学院、专业学院同意,教务处批准,转入本校相近专业学习。

第十章退学

第四十条留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退学:

1.本人申请退学的;

2.休学期满,在每学期前2周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虽提出申请复学但经审查不符合复学条件的;

3.经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校医院复查,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4.未请假离校连续2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5.逾期2周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6.因学生违纪受到退学处分的;

7.退学预警的学生再次出现平均学分少于10学分的;

8.学习时间超过最高修读年限的(自入学时算起,包括休学);

9.在校期间有反华言行,情节严重者;

10.违反中国法律并被处以拘留以上处罚者。

第四十一条留学生退学处理,除本人申请退学以外,由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对退学的留学生,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由国际学院送交本人(无法送达

的,由国际学院在校内公告10天视同送达),同时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杭州市出入境管理局备案。如受到勒令退学的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由国际学院以书面形式向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备案。

留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可按《浙江工业大学学生校内申诉处理办法》(浙工大发[2005]58号)的有关规定提出申诉。

第四十二条退学留学生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签证(限期离境或注销)及退学手续并离校。对患有精神病、意外伤残或其它严重疾病不能自理者,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办理退学手续和离校手续。

第十一章毕业、结业与肄业

第四十三条留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第四十四条有志于提前毕业的留学生在完成前两年学业后,可提出提前毕业申请。

1.开学(一般为第5学期)后前2周内,填写《留学生申请提前毕业志向表》,提交学习计划安排,经专业学院、国际学院审核同意后,并报教务处备案。专业学院负责留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导。

2.上述教务处备案的留学生,若符合提前毕业条件(申请毕业学期时,一般为第6学期,待修学分≤25学分),应于其毕业学期开学后前2周内向教务处办理正式申请手续。填写《留学生提前毕业申请表》,并附已修课程成绩单、待修课程及待修总学分等相关证明材料,交专业学院、国际学院审核并报教务处,经学校批准后可列入当年毕业计划。

第四十五条凡在基本学制年限内(休学除外),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含毕业环节),但尚有课程不及格者,作结业处理,发给结业证书。结业者在弹性学制年限内可参加重学或者学校组织的结业补考(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需进行补做),课程全部及格后由学校换发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的落款日期,按换发时间填写。结业后如有考试作弊者或者弹性学制到期后仍有不及格者,则永久结业。

第四十六条凡在弹性学制年限内,未能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课程)或毕业环节不及格,调整至下一级同专业学习;若该专业相应年级没有招生,则可本人申请,专业学院、国际学院同意,教务处批准,转入本校相近专业学习。最高学制年限内不能取得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学分数,则予以永久结业。

第四十七条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留学生,在办理好离校手续后由学校颁

发肄业证书。

第四十八条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留学生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二章学位授予

第四十九条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查准予毕业的本科留学生,凡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授予来华留学生我国学位的试行办法》和《浙江工业大学授予学士学位的暂行办法》(浙工大[2008]36号),经浙江工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可授予学士学位。

第五十条留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1.因学习违纪受“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者;

2.所学全部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小于1.5者(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成绩不计);

3.未获得毕业证书者。

第五十一条汉语授课的理工科专业留学生在校期间汉语应达到新HSK四级195分及以上,汉语授课的文科专业留学生在校期间汉语应达到新HSK五级180及分以上,否则不授予学士学位。

第十三章附则

第五十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校全日制本科留学生,自2016级起施行,2016级以前的其他年级留学生参照执行。

第五十三条本细则解释权属教务处。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析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题目: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院系: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 年级: 指导教师: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任何一个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把内部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面对大量的学生数据、报表,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很难跟上现代化的步伐,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学校已经有了较好的计算机应用甚至网络硬件基础建设。因此为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保证信息处理的即时化、准确化,开发一套对学生学籍进行管理的软件是极其重要的。 本文介绍了在Microsoft Visual Basic和Microsoft SQL Server环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通过分析访客管理的不足,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管理学生的方案。文章介绍了访客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部分,包括可行性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等;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及代码设计。 关键词:SQL Server、Visual Basic

1 设计内容和要求 1.1设计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系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学生管理正在逐步迈向管理信息现代化。但是我国的学生管理信息化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交费管理、学生的档案管理还是采用原有的人工管理方式。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由于大学生类别和专业的设置的多样化,大学生的学籍管理历来是非常繁琐和复杂的的工作。面对庞大的信息量, 这时的人工管理几乎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用数据库进行管理变的尤为必要,这可以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就需要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和减少人为的错误。 1.2开发环境 本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环境如下: 开发环境:Windows XP 辅助工具: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中文版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运行环境:Windows 2000/XP/2003 1.3内容和要求 1.3.1系统目标设计 (1)使得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更加清晰、条理化、自动化。 (2)很容易地完成新生信息的输入、老生信息的备份、毕业学生的信息可以很容易地 保存。

外国留学生日常管理规定

外国留学生日常管理规定 Daily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 第一部分外国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Part One Behavior Norms 一、课堂行为规范: Ⅰ The Behavior Criterion in Classroom: 1、学生应该做到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上课期间不得进入教室,可在课间进入教室,向老师说明迟到原因,并向老师表示歉意。 1. Students should not be absent or late, or leave early. The latecomer cannot go into the classroom during the class, he or she may go into the classroom during the break, and explain the reason and apologize to the teacher. 2、开始上课前,所有学生应起立向老师致意问好,老师给予回应后方可坐下。 2. All students should stand up and regard to the teacher before the class, then sit down after the teacher’s response. 3、学生主动协助老师做好课前课后的教学活动,听从老师安排,如:课前擦黑板、清理讲台、安放演示仪器及挂图。课后听从老师安排做好教室的清洁工作、试验仪器的摆放、标本的送还等工作。 3. Students should assist teachers on their own initiative to erase blackboard, clean up dais, emplace demo instrument and wall map before class, and clean up classroom, put test instrument and take back specimen after class. 4、学生应尊重老师,举手示意回答问题。衣着装扮要得体、言行举止要文明礼貌。 4. Students should regard teachers and raise their hand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The dress should be decent. The words and deeds should be polite. 5、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实验报告和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上课时应关闭手机、禁止说闲话、吃东西,不准看与此课无关的书籍、报纸或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未经老师同意不得擅自走动和出入。对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者,教师有权要求其离开教室,并按旷课处理,并给与警告处分。 5. Students must be serious-minded in class and finish schoolwork, experiment report and each request by teachers on schedule. Turn off cell phone during class. No claver during class. No dine and wine during class. Forbid reading books and newspapers or schoolwork that is irrespective with the class. Forbid going around, in and out the classroom without teachers’ permission. Teachers have the right to ask the student, who disturbs the class to be off the classroom as absenteeism, and give the student warning punishment. 6、教室内有人上课时,不得在门外大声讲话和喧哗,不得敲门、推门,更不得随意出入、找人、取物,如有违反给与警告处分 6. Warning punishments are judged for these violators who make big noises outside the classroom during a class, and call on somebody, in and out to fetch something at will. 7、教学楼和教室内、禁止吸烟,禁止吵闹、喧哗,打扰他人上课或休息。自习时间亦同上要求,保持肃静,如有违反给与警告处分。 7. Warning punishments are judged for these violators who smoke and make hullabaloo in the teaching building and classroom even if in the study time. 8、私人书籍和用具不应留在教室内,要妥善保管,严禁占座,因为个人保管不善而丢

来华留学生管理规定

来华留学生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外国来华留学生(以下简称“留学生”)经费的管理,规范政府和学校之间的经费关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留学生经费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享受我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所设立的专项经费。 第三条留学生经费实行“包干使用、专款专用、节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原则。 第四条我国政府为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包括生活费、学杂费、住宿费、医疗费、其他费用等。 第五条留学生的生活费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凡享受我国政府全额奖学金的留学生(以下简称“奖学金生”),在华学习期间,由所在学校发给每人一定数额的生活费,用 于支付留学生伙食费用及日常生活的零星开支。生活费以人民币支付,具体标准按国家教委、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执行。所需经费由国 家教委按奖学金生人数和不同类别标准核拨。 (二)在华学习时间满一学年的学生第一个月加发1个月的生活费,不满一学年的第一个月加发半个月的生活费,作为安置和冬装补助 费用。 (三)生活费自学生入学之日起发给,当月15日(含15日)之前注册的,发给全月生活费;15日以后注册的,发给半个月生活费。毕 业生发至学校确定的毕业之日以后的半个月。对临时决定休学、退 学或结业回国的,如已领取当月生活费,不再收回。在学校规定的 假期之内离校休假时,生活费照发;对未经学校批准逾期不归者,不 发给超假期间的生活费。 (四)奖学金生在华学习期间,如带配偶、子女,其配偶和子女的一切费用,均由派遣方或学生本人自理。

第六条留学生的学杂费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国家教委按奖学金生人数和不同类别标准核拨给学校相应的学杂费,用于与学生教学相关方面的支出。 (二)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实习,其各项费用开支标准参照中国学生外出实习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留学生要求进行超出学校教学计划的专业实习时,所需一切费用由本人自理。 (四)奖学金生来华、结业回国、学习中途出境休假以及退学、休学回国的国际往返旅费均由派遣方或学生本人负担。另有协议者,按协议办理。 (五)来华和结业的奖学金生应尽可能选择距离所在院校最近的出入境口岸或国际交通工具终、始点入出境。自出入境口岸至所在学校的城市间旅费,由所在学校按火车硬座(通宵乘坐火车可购买硬卧)、轮船三等舱位开支报销。途中伙食费用及行李超重费用自理。 (六)奖学金生根据教学安排在我国境内转学的城市间旅费,由转学前所在学校按上述规定开支报销。 (七)对品学兼优的留学生,可由学校发给奖品或奖状,所需经费在学杂费中开支。 第七条留学生的住宿费由国家教委按奖学金生人数和不同类别标准核拨给学校,由学校集中掌握,用于留学生宿舍的日常运转和管理、服务、设备更新(单台件5万元以下)及维修等项支出。 第八条留学生的医疗费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国家教委按奖学金生人数核拨给学校相应的医疗费,用于学生门诊、住院医疗、必要的体检等支出。核拨标准按每人每月35元计算,由学校统筹使用。 (二)留学生需住院治疗时,应安排住一般外宾病房。

留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留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精品文档 留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外国留学生本科生学籍管理工作,制定了学籍相关管理规定,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留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留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如下一、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依法治校的思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郑州大学留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第二条《郑州大学留学生学籍管理规定》适用于郑州大学全日制本科、硕士和博士留学生。 二、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凡被我校录取的新生须持我校签发的录取通知书及有关证件,按规定时间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须事先向学校招生办公室说明,并附有相关证明。从报到截止日的第二天算起,最长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拒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四条新生入学一个月内,按照招生规定进行严格复审,合格者到留学生管理办公室注册登记,即取得学籍。 第五条凡体检复查不合格的新生不予注册。 1 / 10 精品文档

第六条学生必须在每学年按学校规定时间交费,每学期开课前两天为学生注册时间。学生必须按时持学生证到留学生管理办公室注册登记。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必须办理请假或暂缓注册手续,否则以旷课论处。未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逾期两周不注册者,按自动退学处理。凡休学、保留学籍或其它原因离校的学生,未经批准复学者,不予注册。 第七条各年级辅导员每学期开课的第一周向教务办公室报送学生未注册和暂缓注册学生的名单及原因。 第八条学期安排郑州大学学年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具体的学期安排以校历为准。 第九条学习年限博士生在校学习期限一般为3—5年,硕士生在校学习期限为2—4年,本科生在校学习年限为—年,进修生和研究学者的学习期限不限。 留学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延长学习期限须另行缴费。 三、课程与学分 第十条开设课程 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包括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留学生毕业要求与中国学生相同,免修课程按中国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完成且不能自主选择的课程。 限选课是根据教学计划要求限制学生选修的课程。 2 / 10 精品文档 任选课是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的课程。 第十一条学分的计算方法,每1学时课堂讲授为1学分。 (一)实验课、见习课等实践性强的课程,以每32学时计1学分。

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2014年6月修订)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树立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教育部第21号令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制定本细则。 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按照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经我校正式录取的研究生新生,应由本人凭学(北京)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来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必须事先以书面形式向研究生院综合办公室请假。请假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3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准予正式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三条新生入学必须进行入学体检复查。入学体检复查由学(北京)医院(以下简称校医院)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

意见”进行。对患有疾病、经校医院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新生,准许保留入学资格1年。 保留入学资格者应尽快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学生待遇。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者,须在下一学年新生入学前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入学申请(附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由校医院或校医院指定的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申请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无论何时,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将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五条每学期开学,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时间到校并在所属院部办理注册手续。每学年秋季学期开学,研究生必须在交齐该学年应缴费用(研究生培养费及住宿费)后方能注册。因故不能按期注册者,必须请假。未请假或请假未准逾期2周以上(含2周)者,视为自动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 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可通过学校提供的渠道申请助学贷款或办理其他形式的资助。 纪律与考勤 第六条研究生要按时参加培养方案规定和学校统一组织的活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系统分析 一、系统开发的目的与意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知识的交叉边缘学科。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够进行信息收集、存储、加工、传播与使用的社会--技术系统。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规化、标准化与自动化的管理业务流程,加快信息处理速度,提高信息质量和使用效率,从根本上提高运作质量和响应能力。 近年来,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信息化以更快捷更方便为目标来融入各行各业。学校也不能例外。面对庞大的信息量需要有学生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修改、增加、删除等,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当前,我国的学校正在加紧实施信息化建设,其中学生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功能齐全、简单易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但能有效地减轻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它的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统计和查询数据,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性差,人工的大量浪费;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来越重要的作

用。 建立学生学籍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生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规化和自动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档案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二、需求分析与详细调查 2.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的初始阶段,是一个系统的推理过程,涉及到领域问题及其组成部分,目的在于理解需要什么和必须做什么,并将用户的需求用书面形成表达出来。软件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进行过系统的需求分析,并是否取得正确、一致和比较完全的需求文档。通过需求分析揭示信息的流程和结构,为软件设计提供基础,通过标识接口细节能提供一个深入的功能说明来描述软件,并确定约束条件和定义软件的有效性。 2.1.1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二项活动,它的主要目是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与功能,对系统开发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开发系统的初步方案与计划。可行性分析是对系统进行全面、概要的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本系统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可行性:

XX大学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

XX大学 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校外国留学生(以下简称“留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外交部和公安部《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第42号)、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教外〔2018〕50号)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留学生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不具有中国国籍且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外国学生。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三条国际教育学院是全校留学生事务的归口管理部门、统筹协调部门,负责制订招收留学生的政策,开展留学生招生宣传和招生工作,接受留学生的报名,办理留学生的学籍注册,负责留学生语言教学,做好非专业学习阶段留学生教学管理与校内管理工作,承担与留学生有关的涉外事务管理。 第四条各二级学院负责设置和调整招收留学生的专业,修订留学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方案做好专业教学工作。做好专业学习阶段留学生的教学管理与校内管理工作。 第五条教务处负责留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并对相关二级学院进行教学指导。 第六条学生处协助国际教育学院和各二级学院做好留学生校内管理工作并进行指导。 第七条基础课部协助国际教育学院做好留学生语言教学工作。 第三章招生、录取和学籍管理

第八条学校为留学生提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留学生根据经费来源分为各类奖学金生、自费生、校际交流生。 第九条学校招收留学生的名额不受国家招生计划指标限制。 第十条学校所有专业均可以接收留学生。为留学生单独设立新的学历教育专业,须报X省(市)教育厅审批。 第十一条申请到学校进行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应遵守中国法律,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中文能力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四级水平,有可靠的经济保证证明。 第十二条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会同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相关二级学院,对申请者进行身份资格、入学资格审查。并由相关二级学院组织对申请者进行入学考试或考核。 第十三条学校根据程序和规则,根据入学考试或考核成绩,综合考虑国家需要和社会公共利益,决定留学生录取结果。 第十四条学校可以接收由其他学校录取或转学的留学生,但须在征得原录取学校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如申请转学者是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须由留学生本人向奖学金主管部门、留学生所在国驻华大使馆和原录取学校提出申请并得到批准,学校审核后方予接受。 第十五条学校根据国家和校内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对留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对留学生作开除学籍处分时,由教务处会同国际教育学院、相关二级学院提出意见,并经学校审定后,报X省教育厅备案;如受到上述处分者为享受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由学校书面报奖学金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为留学生颁发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或写实性学习证明。 第四章教学管理 第十七条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原则上根据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参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由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往来日益增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合作及国际商务活动也日趋频繁,增强文化理解、克服文化冲突、增强文化沟通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与科技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据我国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总数首次突破了20万。越来越多的各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以便尽快的实现与中国人的交际进而实现与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实现交流、沟通、合作、共赢。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之后,即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但仍然常常在交际中遇到难题,有时候甚至搞出很多笑话和严重的文化上的不妥行为,究其根源,是因为留学生们或多或少地存在跨文化交际障碍。其实,对于学习汉语的外留学生来讲,学习汉语不光是只要明白发音,认识汉字,语法等。如果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对于中国的历史,价值观,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有适当的了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学习好汉语并应用于交际。因此,必须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研究。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和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才可以是跨文化交流。不同的文化显然是有差异的,即文化差异的存在。于是,我们应当首先理解“文化”和“文化差异”的意义何在。“文化”一词源远流长,古往

今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文化进行定义和阐述,反映了文化涵盖内容的广泛和深入,以及人类对于文化研究的重视。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给文化这样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这主要是从思想和行为层面对文化进行定义,而不少学者认为,文化除了精神文化、方式文化外,还包括物质文化。文化的冰山比喻有助于对文化的全面理解。文化是由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组成的,显性部分即冰山浮出水面的可视部分,是外在直观的事物,隐性部分即冰山水下的不可视部分,例如社会规范、价值观、信念等。本人认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特定群体所表现的具有显隐双重性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及行为方式的总和。显性文化反映和体现了隐性文化,隐性文化驱动和支配着显性文化,两者相互联系和影响,构成有机的统一体。 所谓文化差异,简要地说,即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别。文化差异是复杂多样的,我认为应当从文化显隐性的特点出发,将文化差异分为显性差异与隐性差异。显性差异通过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物质成果表现出来。需要说明的是,语言的不同亦属于显性差异。语言不可视、不可触,却可以听到,它是一个客观存在。隐性差异通过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行为方式、创造的精神成果表现出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避免不了文化差异的问题,而文化差异的更深层次会导致文化冲突。

教育部学籍管理规定 教育部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教育部学籍管理规定教育部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为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教育部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的学籍管理,“3+2”分段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前三年学籍管理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建立健全学籍管理部门和相关制度,保障基本工作条件,落实管理责任,切实加强学籍管理。国家、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学籍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有统筹管理的责任。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四条按照省级有关部门职业教育招生规定录取的学生,持录取通知书及本人身份证或户籍簿,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到学校办理报到、注册手续。新生在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后取得学籍。 第五条学校应当从学生入学之日起建立学生学籍档案,学生学籍档案内容包括: 1.基本信息; 2.思想品德评价材料; 3.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成绩; 4.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学费减免的信息; 5.在校期间的奖惩材料; 6.毕业生信息登记表。 学籍档案由专人管理,学生离校时,由学校归档保存或移交相关部门。 第六条学校应当将新生基本信息,各年级学生变动名册及时输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并报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逐级审核后上报至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第七条新生应当按照学校规定时间到校报到,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因特殊情况,不能如期报到,应当持有关证明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如在学校规定期限内不到学校办理相关手续,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八条学生入学后,学校发现其不符合招生条件,应当注销其学籍,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新生实行春、秋两季注册,春季注册截止日期为4月20日;秋季注册截止日期为11月20日。 第十条外籍或无国籍人员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应当按照国家留学生管理办法办理就读手续。港、澳、台学生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办理就读手续。 第十一条东部、中部和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招收的学生,注册及学籍管理由学生当前就读学校按学校所在省有关规定执行,不得重复注册学籍。 学校不得以虚假学生信息注册学生学籍,不得为同一学生以不同类型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身份分别注册学籍,不得以不同类型职业学校身份分别向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报学生学籍。 第三章学习形式与修业年限 第十二条学校实施全日制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

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

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规范研究生学籍管理,尊重和保护研究生合法权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学校按照国家招生政策和规定录取的接受学历教育的全日制研究生。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按照招生规定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应持学校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学院说明情况并请假,同时附相关证明材料。学院审批后准予请假的,报研究生处备案。请假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14天。 第四条应报到入学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按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一)在开学前或开学14天内主动申请放弃入学资格; (二)未按期到校入学,也未请假或者请假未被批准的; (三)未按期到校入学或者请假逾期未办理入学手续,且不具有因不可抗力延迟等正当理由的。 拟按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的,由学院出具意见,由研究生处报请分管学校领导审核。学院意见须经学院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学

院公章,且附学生签字确认放弃入学资格的书面声明,或者已与学生联系确认放弃入学资格的联系记录,或者无法与学生取得联系的说明及与学生进行多次联系的记录等支撑材料。支撑材料须至少有2名工作人员签字确认。 第五条学院在新生报到时依据研究生处提供的新生名册、录取通知书、身份证件及证明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并在开学后15天内向研究生处报送新生入学资格初步审查报告。学院初步审查合格的,办理入学手续,予以注册学籍;初步审查不合格的,在新生入学资格复查中进行重点复查。 第六条研究生入学后,学院根据学校要求在3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进行复查。复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录取手续及程序等是否合乎国家招生规定; (二)所获得的录取资格是否真实、合乎相关规定; (三)本人及身份证明与录取通知书、考生档案等是否一致; (四)身心健康状况是否符合报考专业或者专业类别体检要求,能否保证在校正常学习、生活。 第七条学生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已经注册学籍的取消学籍,未注册学籍的取消入学资格: (一)冒名顶替入学的; (二)由他人替考获得录取资格的; (三)录取过程存在隐瞒事实、学术不端、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问题的; (四)不符合录取条件或录取相关规定的; (五)经校医院认定因身心健康问题不宜在校学习,且拒不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信管10101 指导老师方霞 设计日期 2013.06.24——2013.06.28 指导老师评阅意见: 评阅成绩: 签名:

目录 一、概述 (3) 二、需求分析 (4) 三、概要设计 (5) 四、详细设计 (8) 五、测试结果及分析 (10) 六、参考资料 (12) 七、课程设计总结 (12)

一、概述 课题目的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经逐步成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任何一个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把内部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籍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学籍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籍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课题要求 本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学校有效管理学生的相关信息,可以对学生注册、学生成绩、学生调动、学生成绩统计、学生在校奖惩情况、学生个人情况进行相应管理,学生也可以对自己的相关信息进行基本管理。 可行性分析 由于本系统管理的对象单一,都是在校学生,且每个数据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涉及的计算过程不是很复杂。因此,比较适合于用采用数据库管理。且学校用于学生管理的计算机在存储量、速度方面都能满足数据库运行的要求。在技术难度方面,由于有指导老师的指导和相关参考文献,特别是网上资料,参考其他程序的功能,因此完全可以实现。 本系统是以SQL Server为应用开发工具,Microsoft access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信息管理系统。SQL Server 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对对象和条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可用于开发windows 环境下的一些应用程序。Misrosoft Access 是一个功能强大而且使用方便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中小型数据库提供了良好的创建环境。因此,本系统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

外国留学生招收及管理工作有关规定

外国留学生招收及管理工作有关规定 (2001年5月29日校长办公会议通过)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规范我校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管理工作,特对 1998年制定的“汕头大学外国留学生招收及管理工作有关规定”进行了修订。经过修订的规定自2001年6月 20 日起试行。 一、外国留学生的类型 外国留学生是指经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招收的持外国护照的学生。我校招收的外国留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硕士生、本科生、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语言生和短期培训生。 (一)硕士生:按国家有关规定考核录取的攻读硕士学位的外国学生;(二)本科生:经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招收的、达到学校录取要求的外国学生。春、秋两季录取(包括经学校批准采取承认学分的方式,由国内、外其它院校转来的外国留学生)。 (二)高级进修生:进修研究生课程的外国学生以及进行研究工作的访问学生; (四)普通进修生:进修本科各专业课程的外国学生; (五)语言生:在我校汉语培训中心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 (六)短期培训生:由教学单位承办的、以某一专业为主题的、时间在三个月以内的培训班的外国学生。 二、外国留学生的入学条件 (一)硕士生 1、具有学士学位(或大学毕业)以及同等学力;

2、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达初等C级及以上;申请学习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历史、中医和中药类专业的须达到中等C级及以上; 3、两名副教授(或以上职称者)的推荐; 4、通过所申请专业的入学考试。 (二)本科生 1、具有高中及以上(相当于中学六年级文化水平)文化程度; 2、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达初等C级及以上;申请学习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历史、中医和中药类专业的须达到中等C级及以上(经马来西亚董教总审核推荐的学生可免试); 3、申请时无“HSK”成绩者可参加我校汉语培训中心的测试且成绩合格。 (三)高级进修生 1、具有学士学位(或大学毕业)以及同等学力; 2、申请时无“HSK”成绩者可参加我校汉语培训中心的测试且成绩合格; 3、两名副教授(或以上职称者)的推荐; (四)普通进修生 1、具有高中及以上(相当于中学六年级文化水平)文化程度; 2、申请时无“HSK”成绩者可参加我校汉语培训中心的测试且成绩合格。 (五)语言生 年龄在16周岁以上且具有中学或以上文化程度; (六)短期培训班学生 由有关院系提出申请并获得校长批准。

外国来华留学生经费管理办法

外国来华留学生经费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外国来华留学生 【发文字号】教财[1995]79号 【失效依据】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语委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发布部门】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财政部 【发布日期】1995.12.29 【实施日期】1996.09.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关于颁发《外国来华留学生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教财[1995]79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文教办、财政厅(局),北京市、广东省高教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财政司(局),有关高等院校: 现将《外国来华留学生经费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外国来华留学生经费管理办法 国家教育委员会 财政部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附件: 外国来华留学生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外国来华留学生(以下简称“留学生”)经费的管理,规范政府和学校之间的经费关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留学生经费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享受我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所设立的专项经费。 第三条留学生经费实行“包干使用、专款专用、节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原则。 第四条我国政府为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包括生活费、学杂费、住宿费、医疗费、其他费用等。 第五条留学生的生活费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凡享受我国政府全额奖学金的留学生(以下简称“奖学金生”),在华学习期间,由所在学校发给每人一定数额的生活费,用于支付留学生伙食费用及日常生活的零星开支。生活费以人民币支付,具体标准按国家教委、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执行。所需经费由国家教委按奖学金生人数和不同类别标准核拨。 (二)在华学习时间满一学年的学生每一个月加发一个月的生活费,不满一学年的第一个月加发半个月的生活费,作为安置和冬装补助费用。

学籍管理(国家)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的学籍管理,“3+2”分段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前三年学籍管理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建立健全学籍管理部门和相关制度,保障基本工作条件,落实管理责任,切实加强学籍管理。国家、省(区、市)、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学籍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有统筹管理的责任。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四条按照省级有关部门职业教育招生规定录取的学生,持录取通知书及本人身份证或户籍簿,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到学校办理报到、注册手续。新生在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后取得学籍。 第五条学校应当从学生入学之日起建立学生学籍档案,学生学籍档案内容包括: 1.基本信息; 2.思想品德评价材料; 3.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成绩;

4.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学费减免的信息; 5.在校期间的奖惩材料; 6.毕业生信息登记表。 学籍档案由专人管理,学生离校时,由学校归档保存或移交相关部门。 第六条学校应当将新生基本信息,各年级学生变动名册(包括转入、转出、留级、休学、退学、注销、复学、死亡的学生等情况)及时输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并报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逐级审核后上报至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第七条新生应当按照学校规定时间到校报到,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因特殊情况,不能如期报到,应当持有关证明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如在学校规定期限内不到学校办理相关手续,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八条学生入学后,学校发现其不符合招生条件,应当注销其学籍,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新生实行春、秋两季注册,春季注册截止日期为4月20日(限非应届初中毕业生);秋季注册截止日期为11月20日。 第十条外籍或无国籍人员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应当按照国家留学生管理办法办理就读手续。港、澳、台学生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办理就读手续。 第十一条东部、中部和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招收的学生,注册及学籍管理由学生当前就读学校按学校所在省(区、市)有关规定执行,不得重复注册学籍。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草案-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学校研究生管理行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研究生合法权益,培养研究生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和《武汉大学学生管理规定》(武大学字[2017]31号),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的学籍管理。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新生入学时,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规定的日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如期入学者,应持有关证明请假,假期不能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请假期满逾两周未入学者,除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四条学校在报到时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合格的办理入学手续,予以注册学籍;审查发现新生的录取通知、考生信息等证明材料,与本人实际情况不符,或者有其他违反国家招生考试规定情形的,取消入学资格。 第五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3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进行复查,复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录取手续及程序等是否合乎国家招生规定; (二)所获得的录取资格是否真实、合乎相关规定; (三)本人及身份证明与录取通知、考生档案等是否一致; (四)身心健康状况是否符合录取专业或者专业类别体检要求,能否保证在校正常学习、生活。 复查中发现学生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形的,确定为复查不合格,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学校将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复查中发现学生身心状况不适宜在校学习,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需要在家休养的,可以按照第六条的规定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第六条新生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 (一)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保留一年; (二)参加团中央批准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支教生等项目保留一年、国防生按规定到部队工作保留一至两年;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Array系统 专业班级:ZB信管162 姓名:张彦龙 学号: 2017年12月

一、系统需求分析 (一)功能需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具有统计,管理学生和老师各种在校相关信息,方便学校对于学生信息的统一管理的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是从学生管理现状出发,根据学生管理的新要求进行开发设计的,为了解决学生管理数据信息量大,修改不方便,对一系列数据进行分析时花费时间长等问题,帮助学生管理人员有效管理学生信息。 面向的用户有:学校的系统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 1.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 管理员权限最大,可以对学生的所以情况进行统一的管理,细分如下: (1)超级管理员可增加,修改,删除普通管理员 (2)学生信息的浏览,添加修改和删除 (3)学校基本课程的浏览添加修改和删除 (4)学生课程的浏览与统计,可按成绩范围对成绩进行统计 (5)学生选课信息的管理,包括查询,修改与删除 2.学生对功能的需求 学生利用此系统进行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查询与输入,细分如下: (1)浏览个人基本信息,修改登录密码,浏览课程信息 (2)浏览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浏览个人学分信息 (3)利用个人账户进行查询选修课程基本信息与选修课程的选择和退出 (4)浏览个人选课情况 3.教师对功能的需求 教师对所带班级学生的信息查询与修改,细分如下: (1)教师可利用此系统查询班级成员的基本信息 (2)教师可查询班级成员在校期间的奖惩 (3)查询、录入与修改班级成员的成绩信息选课情况

(二)功能要求 1.功能划分和描述 数据查询、数据插入、数据删除、编辑、修改等其相应的功能。 模块名称:学籍管理? 输入数据流:学籍控制信息?? 输出数据流:学籍返回信息 模块名称:成绩管理 输入数据流:成绩控制信息 输出数据流:成绩返回信息 2.具体功能介绍如下:? (1)注册? 实现功能:创建一条学生记录,由学生自己填写个人信息并保存,实现统一管理? (2)用户登录? 实现功能:用户注册后可直接登录,使用查询信息,选课,退课等功能? (3)修改密码? 实现功能:输入旧密码,输入两次新密码,如旧密码正确且两次新密码一致则用新密码覆盖旧密码,否则重新输入旧密码或者两次新密码不一致重新输入新密码? (4)查询个人信息? 实现功能:在此显示学生的个人信息? (5)查询成绩? 实现功能:显示入学以来所修课程的所有成绩和学分等信息? (6)选课(退课)? 实现功能:在学校规定时间内为学生提供网上选课及退课功能以及查看个人选课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