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PI、PPI及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CPI、PPI及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CPI、PPI及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CPI、PPI及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CPI、PPI及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调查队来源:宁波统计信息网点击数:1306 更新时间:2010-06-23]

保护视力色:【字体:大中小】

价格变动是经济运行的“信号灯”,也是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时最直接的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运行总是以经济发展为依托,而经济发展的质量如何,最终将体现为价格总水平是否平稳以及上下波动的幅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价格指数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两种价格指数,也是整体经济运行的核心指标,对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CPI、PPI的经济内涵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居民消费价格的调查范围是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主要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调查内容既有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类消费品,也包括多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如水、电、交通、教育、医疗等费用。由于它直接反映居民生活成本的变化,对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都非常重要,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指标。

PPI(Producer Price Index),是生产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它是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来观察不同时期货物和服务商品价格水平变动的一种物价指数,一般使用统计部门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指工业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和企业作为中间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目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中类186个。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工业生产价格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二、2008年以来CPI、PPI走势

(一)CPI走势

从表一可以看出,2008年,宁波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从年初的106.0下降为年终的99.4,下降了6.6个百分点。全年CPI运行呈现出高开低走,即“前期高位运行,后期陡然滑落”的特点。这既是国家及地方政府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结果,又是市场经济规律的真实体现,同时,这种回落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加快。2009年,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多项政策措施作用下,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呈现全年下降、年底上升的走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各月同比指数中有10个月处于下降状态。2010年,受上年经济回升、下半年价格上涨、价格指数正翘尾等因素影响,一季度,我市CPI累计上涨3.0%,总体态势平稳。

综合来看(详见图一),2008年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表现为由高到低,再温和上涨的过程。

(二)PPI走势

2008年,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呈现出前高后低行情。前三季度,PPI一直持续高位运行,在7月份达到高点后,出现下降局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11月更急转直下,一年之中大起大落现象明显。2009年,伴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加上全球经济环境逐步转好,我市经济逐季回暖,尽管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全年低位运行,总水平仍比上年下降,但降幅逐步收窄,同比指数止跌回稳的迹象较为明显,各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指数呈现下降、探底、再回升的走势。2010年一季度,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升11.61%,出现恢复性上涨。经济复苏、原料能源价格走高、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使各月同比价格呈现逐月攀升态势,分别同比上升10.11%、11.85%和12.87%。

从整个曲线来看(详见图一),2008年以来,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经历了高位运行--快速下滑--探底--再迅速回升的过程。

表一宁波市CPI、PPI月同比价格指数(2008.1-2010.4)

图一:宁波市CPI、PPI月同比价格指数曲线(2008.1-2010.4)

三、CPI、PPI与经济的关联度及相关性分析

(一)CPI、PPI与经济的相关性

CPI和PPI作为整体经济运行的核心指标,对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PPI是从生产者角度反映市场价格变化,CPI是从消费者角度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化。一般说来,CPI与PPI过高显示经济过热,预示通货膨胀已经或即将来临;反之,CPI与PPI过低显示经济趋冷,有通货紧缩的危险,两者都不利于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因此,CPI、PPI的走势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整个经济运行的健康程度,并可由此预判未来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2008年初,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为“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当时,我市经济处于较快发展水平,CPI、PPI高位运行。之后宏观调控目标调整为“一保一控”,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了突出位置。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逐步蔓延后,我市经济逐步回落,甚至出现衰退现象。尤其在大宗产品价格震荡加剧的国际环境下,全市物价指数持续走低。以居民消费价格为例,到2008年12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出现首次负增长,之后一路在负增长区域运行,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也一路下行,通货紧缩压力明显增强。此时,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央行共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底至2009年三季度,我市许多主要经济指标都创近年来新低。数据显示,2009年二月份,宁波CPI同比指数仅为97.5,处于编制以来的较低水平;2009年6月,全市液化石油气价格仅为58元/瓶,

较2008年同期下跌近一半(49.8%);7月份,宁波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跌16.11%,创近两年来单月最大跌幅;猪肉价格更是从2008年3月以来连续16个月波动下行。此外,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自2007年二季度最高点以来,出现持续六、七个季度下跌;2009年前10个月,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持续负增长,外贸出口增幅也从1月份开始连续11个月为负,主要经济指标的持续走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保增长、控物价”,再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正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和省、市系列刺激经济政策措施的实施,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特别是进入2009年三季度后,随着原油、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和部分农产品价格的反弹,宁波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震荡调整,CPI、PPI分别在2月和5月份触底后,双双回升,在11月份同时回归到正增长区间。企业家信心指数也于2009年二季度重回景气区间,并已连续三个季度持续回升。宁波经济回暖态势明显,提前走出下行低谷。2010年一季度以来,经济运行继续积极向好,全市工业经济强劲回升,投资、消费、进出口、财政金融、港口运输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大幅增长。一季度,宁波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2562.3亿元,同比增长39.5%,增速提高58.2个百分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增幅上升17.8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的经验也表明,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与CPI和PPI总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当经济处于较快发展水平时,CPI、PPI高位运行;当经济衰退时,CPI、PPI也进入下降通道。CPI和PPI的回落与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回落与增长相伴随,整体走势基本一致。

(二)CPI、PPI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从生产流通消费的价值链循环来看,企业生产产品,经过中间流通环节,才能进入终端消费领域。PPI反映的是工业品出厂环节的价格变化,CPI反映的是居民购买环节的价格变化,PPI居于CPI的上游,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因此,PPI的变化引起CPI相应的变化,即PPI上升,将推动CPI上升;反之,PPI下降,将拉动CPI下降。所以PPI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是反映通胀压力最全面的CPI的先行指数。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PPI影响CPI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资料(消费品)出厂价格直接影响CPI变化。二是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变化,引起生产消费品的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导致消费品出厂价格变化,间接导致CPI价格变化。例如石油价格涨价,会导致石化产品涨价,石化产品涨价导致化纤价格

提高,进而导致纺织品和服装成本上升,从而推高消费品价格。因此在多数情况下PPI和CPI走势方向是相同的。从图二也可以看出,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间,除个别区域外,PPI和CPI走势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即:PPI上升,CPI随之上升;PPI下降,CPI随之下降。

另一方面,除了正向传导,PPI与CPI之间还存在后者向前者的逆向传导。首先,CPI中的部分消费品本身是PPI分类产品的原材料,前者价格的变动将对后者产生影响,如CPI食品分类中的众多生、鲜食品是PPI 生活资料中食品类的原材料,前者价格的涨跌会引起后者的变化;其次,消费者对下游消费品需求的显著变化会带动其上游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的明显变化。如消费者对住房、汽车需求的大幅增加会拉动铁矿石、钢铁产品以及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从而出现CPI上涨拉动PPI上涨的情况。对于逆向传导,由于价格机制在信号传导上的时滞,CPI的显著变化要领先于PPI的变化。

(三)正确认识PPI与CPI的传导关系

PPI和CPI虽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背离,因此要正确认识PPI与CPI 的传导关系。

第一,PPI与CPI调查内容构成不同。从构成看,在PPI调查的商品中,大部分为原材料和机械、电子、化工、纺织产品等生产资料,而用于居民最终消费的生活资料只占三分之一,其价格变动对PPI的总体影响不到30%。而在CPI的“商品篮子”构成中,工业消费品大约只有一半,而另一半是价格易受气候因素影响的食品和受政府调控影响的服务项目。CPI的走势主要受到食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影响,PPI的走势主要受国际上原油等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和国内投资领域部分过热的推动。因此,在客观上并不能保证CPI 与PPI的变动幅度总能保持一致。

第二,由于PPI 影响CPI 主要通过影响下游企业的采购成本来实现,要受到种种环境因素制约,加上国家政策对部分关键价格的政策调控,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但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由此可见,PPI在向CPI的传导过程中,其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另外国家对一些消费品价格进行管制,比如汽油等,也会导致PPI的上涨不能传导至CPI。

图二:宁波市CPI、PPI月环比价格指数曲线(2008.1-2010.4)

四、2010年CPI、PPI走势预测

(一)CPI

由于2009年全年CPI涨幅为负,对2010年产生正翘尾影响。加上今年的新涨价因素,如水、电价格的上调已成定局,以粮食为首的主要农产品价格也将呈涨多跌少的格局,部分工业品在成本推动下的涨价因素也在积聚。此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受国际输入、农业生产、人工成本、价格改革、国内信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一季度CPI同比上涨3.0%的基础上,预计全年CPI价格总水平仍将出现上涨,但上涨率将处于温和适度的范围。虽然通胀预期会有所上升,但只要调控得当,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而实现CPI年度4.0%的控制目标任务仍将十分艰巨。为此,建议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及早采取有力措施,密切关注主要商品和服务价格运行情况,积极组织主要农副产品的货源,严格控制地方性提价项目,以有效缓解居民消费价格上行压力,确保我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PPI

2010年一季度,随着国际经济的回暖,我市出口稳步增长,工业经济继续延续2009年的发展态势,工业品价格也保持平稳回升。考虑到2009年各月价格基数的变动影响,2010年全年PPI同比价格指数将呈现先高后低的走势。如果没有大的政策变化以及国际市场价格风云突变,2010年全市PPI走势将保持一种温和态势。

关键字:CPI PPI经济相关性

CPI和PPI的相关关系分析

CPI与PPI的相关关系分析 一、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的关系分析 1、什么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其编制意义是什么?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简称CPI)是度量一种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品的变动情况,它是宏观经济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影响着政府制定货币、财政、消费、价格、工资、社会保障等政策,同时也直接影响居民生活水平评价。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是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相对数,包括工业企业售给本企业以外所有单位的各种产品和直接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 编制意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采用定基指数,消除了以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存在的翘首影响,从而使现性的价格指数具有可比性,也便于各方面用户的理解和使用,它更符合我国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现实要求,对于我们把握市场价格规律,改善价格总水平调控,强化价格监督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2、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关系的定性分析。 PPI主要反映工业产品第一次进入流通环节的价格变化,是生产企业之间或生产企业与商业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的价格变化;而CPI主要跟踪消费市场上进入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因此,从生产——流通——消费的价值链来看,PPI是CPI的上游,并形成PPI上升推动CPI上升,PPI下降拉动CPI下降的传导关系。通常称之为正向传导。由于价格机制在信号传导上的时滞,PPI的变化要领先于CPI的变化。 PPI通过传导机制影响CPI的程度和时效还要受市场环境、定价机制等因素的制约。一般来说,在卖方市场下,企业具有较强的定价权,成本上升将直接导致商品涨价,PPI上涨能够较充分地传导到CPI;在买方市场下,企业定价权较弱,这导致PPI上涨通常只能部分传导到CPI。PPI变化引致CPI变化的正向传导,在价格上涨时主要表现为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而CPI变化引致PPI变化的逆向传导,在价格上涨时主要表现为需求拉动型价格上涨。进一步,当消费激增导致CPI快速上涨,并拉动PPI上涨后,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涨,反过来将再次推动CPI上涨,构成了价格的螺旋式攀升。 3、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的相关分析。 首先,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SPSS之中,做出其对应的散点图并对其做相关性分析,得到如以下图1和表2所示的散点图和相关性分析表:

CPI与PPI剪刀差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PPI 又称作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 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二、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三、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CPI与PPI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PPI)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使最终消费品价格(CPI)提高,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 CPI和PPI严重倒挂说明什么问题? 相对于PPI,CPI是一个滞后指标。但PPI 对CPI有一定的传导作用,这种传导作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变化直接影响CPI 的变化;二是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变化,直接引起生产消费品的企业生成本的变化,间接影响CPI 变化。例如石油价格涨价,会导致石化品涨价,石化品涨价导致化纤价格提高,进而导致纺织品和服装成本上升,从而推高消费品价格。因此在多数情况下CPI和PPI走势方向是相同的。 由于PPI 影响CPI 主要通过影响下企业的采购成本来实现,要受到种种环境因素制约,加上国家策对部分关键价格的策调控,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由于PPI 和CPI 的调查内容明显不同,也会导致PPI 和CPI 的不一致。比如因为消费结构的原因,食品价

PPI与CPI走势持续分化的原因分析

PPI与CPI走势持续分化的原因分析 一、现阶段PPI与CPI呈现持续分化走势 7月份,我国CPI上涨%,PPI下降%,CPI与PPI继续“背离”。自2012年3月以来,我国PPI连续17个月同比下降,而此期间CPI 却一直温和上涨,我国经济运行中首次出现了CPI、PPI持续分化的走势。 如图1所示,自有相关统计数据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先后有四个时期出现PPI持续通缩:第一次是1997年6月-1999年12月,PPI 持续通缩31个月;第二次是2001年4月-2002年11月,PPI持续通缩20个月;第三次是2008年12月-2009年11月,PPI连续12个月同比降低;第四次是2012年3月至今,PPI已连续17个月同比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三次PPI持续通缩过程中,我国CPI都跟随PPI 出现过一段时间通缩,且两者总体上表现出“协同变化”趋势。但在最近一次PPI通缩中,我国CPI却并未跟随PPI走低,相反,它呈现持续温和上涨态势,它们首次出现了明显分化走势。我国经济运行中CPI与PPI是否应该“协同变化”?什么原因导致当前我国CPI与PPI 走势分化?

二、PPI与CPI走势持续分化的原因分析 (一)两者“协同变化”的关系存在不确定性 生产价格指商品最初形成后生产者的出售价格,按生产环节分为工业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和作为中间投入品的原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 PPI指一般工业品的出厂价格指数,代表工业品国内提供商进入最终消费市场前的批发供给价或贸易环节对工业品国内提供商的批发需求价。PPI按用途可以分为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采掘、原料和加工)和生活资料价格指数(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和耐用品),其中,生产资料在PPI中权重超过70%,因此PPI很大程度上反映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我国计算PPI的“商品篮子”覆盖39个行业、涉及186个类别、含4000多种产品;CPI指商品进入消费领域的价格或消费者的购买价格,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指标,它以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为权数。目前,我国CPI的统计范围包括8个大类、263个基本类、约700个规格商品和服务。相关部门对CPI中各类商品权重每年进行微调,五年进行大调整。

CPI和PPI的含义、影响因素及经济情况

CPI和PPI的含义 我们所说的CPI是指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我们所说的PPI是指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es):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二、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三、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 影响CPI和PPI的因素 银行准备金比率的下降,有利于企业贷款成本的下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社会商品供应,遏制物价上涨。 生产力的前进,会导致某些产品价格下降。生产力的前进,导致人们收入的增多,既劳动力价格会逐渐上涨。劳动力价格的逐渐上涨,会影响许多商品的价格。 税收增加,也会导致物价上涨。税收比例增加多少,一般就会导致物价上涨多少。因此,税收对物价有重要影响。各种收费,对物价上涨起着促进作用。同理,减税减费有利于物价下降。 外汇汇率政策,也会影响物价。由于低估本国货币,导致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导致出口的货物比较多。会导致国内商品供应紧张,引起物价上涨。这增加了大陆商品的供给困难,促使物价上升。 垄断供给也会导致物价上涨。垄断行为,与税费对物价的影响模式是一样的。其它垄断行为与土地垄断类似。社会垄断行为的加强,会促使整体物价上涨。 吸引外资,会遏制物价上涨。吸引外资,有利于外汇市场,高估本国货币,高估本国货币有利于提高国民的购买力,等效于物价的下降。有利于减少出口,可以减少就业,遏制劳动力价格上升,增加国内商品供应量,促进物价下降。 赊帐行为,对物价也有影响。赊帐现象等效于促进了社会消费,增大社会消费量,使商品供应趋于紧张。赊帐行为规模的增大,会促进物价上涨,赊帐行为规模的缩小,会遏制物价上涨。 劳动力的供应速度,也会对物价有影响。劳动力的供应速度,可以影响劳动力价格。劳动力价格也是物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劳动力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一系列商品的价格。因此,劳动力的供应速度,对物价会有一定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对物价有重要影响。对于一个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增大,会促进物价上涨。货币流通速度减小,会促进物价下降。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方向,与物价的变化方向,具有一致性。 资本投资因素对物价的影响。资本投资也属于消费,与普通消费有所不同,资本投资一般可以促使社会运行效率获得提高。资本投资一般带来的是,物价的适度下降。 就全年总体价格水平而言,2011年的CPI和PPI相比于2010年仍呈上涨态势。

CPI、PPI及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CPI、PPI及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调查队来源:宁波统计信息网点击数:1306 更新时间:2010-06-23] 保护视力色:【字体:大中小】 价格变动是经济运行的“信号灯”,也是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时最直接的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运行总是以经济发展为依托,而经济发展的质量如何,最终将体现为价格总水平是否平稳以及上下波动的幅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价格指数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两种价格指数,也是整体经济运行的核心指标,对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CPI、PPI的经济内涵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居民消费价格的调查范围是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主要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调查内容既有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类消费品,也包括多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如水、电、交通、教育、医疗等费用。由于它直接反映居民生活成本的变化,对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都非常重要,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指标。 PPI(Producer Price Index),是生产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它是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来观察不同时期货物和服务商品价格水平变动的一种物价指数,一般使用统计部门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指工业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和企业作为中间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目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中类186个。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工业生产价格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二、2008年以来CPI、PPI走势 (一)CPI走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