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 二进制振幅键控

教学设计 二进制振幅键控

教学设计 二进制振幅键控
教学设计 二进制振幅键控

《现代通信原理》第六章第一节

二进制振幅键控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学科:电气工程

专业:通信工程

课程:《现代通信原理》

适用对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学生。

一、教学背景

现代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的专业基础课。二进制振幅键控作为数字带通传输系统调制的一种方式,在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课程采用黑板和多媒体教学结合,通过对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调制解调实现其在信道中的传输。使用多媒体授课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真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掌握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的原理。

2、2ASK的调制解调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2ASK的调制解调方法。

教学难点:2ASK的解调。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引入

数字基带信号具有频率很低的频谱分量,一般不宜直接传输,需要经过调制再通过信道发送出去。调制需要一个正弦波作为载波,把数字信号调制到这个载波上,使载波的某个参量上载有数字基带信号的信息。

正弦载波有三个基本参量,分别为振幅、频率和相位,用二进制数字信号对其调制,分别称为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二进制频移键控和二进制相移键控。

下面介绍2ASK 的基本原理。

1、2ASK 的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2ASK 是用一个码元持续时间Ts 内正弦载波的有和无分别代表所发送的数字信息“1”和“0”,波形如下

1

1

()

s t 载波

2ASK

2ASK 信号的一般表达式 其中 Ts -

码元持续时间; g(t) - 持续时间为Ts 的基带脉冲波形,通常假设是高度为1,宽度等于Ts 的矩形脉冲; a n - 第N 个符号的电平取值 2)功率谱密度 2ASK 信号可以表示成

式中 s(t) -二进制单极性随机矩形脉冲序列

设:Ps (f) - s(t)的功率谱密度

P 2ASK (f) - 2A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则由上式可得

由上式可见,2ASK 信号的功率谱是基带信号功率谱Ps (f)的线性搬移(属

线性调制)。

()

t t s t e c ωcos )(2ASK =∑

-=n s n nT t g a t s )

()(?

?

?-=P

0P 1a n 1,,

概率为概率为()t

t s t e c ωcos )(2ASK =[])()(41

)(2ASK c s c s f f P f f P f P -++=

知道了Ps(f)即可确定P

2ASK

(f),其频谱如下图。

()f

f

c

c c s

c s c s

c s

f

从以上分析及上图可以看出:

2ASK信号的功率谱由连续谱和离散谱两部分组成;连续谱取决于g(t)经线性调制后的双边带谱,而离散谱由载波分量确定。

2ASK

信号的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的两倍,若只计谱的主瓣(第一个谱零点位置),则有

式中 f

b

= 1/T

b

即,2ASK信号的传输带宽是码元速率的两倍。

2、2ASK的调制解调方法

1)2ASK的调制方法

(1)模拟调制法(相乘器法)

)

(2)数字键控法

开关电路

2)2ASK的解调方法

(1)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

B

ASK

f

B2

2

=

2e 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

a

b

c

d

(2)相干解调(同步检测法)

2e 其各点解调波形与非相干相似。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计算机与二进制教案人教版

计算机与二进制 一、基本说明 1模块:初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七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单元第一节 5学时数: 45分钟(多媒体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数制的基本概念;了解二进制的基本特征;知道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了解计算机与二进制的关系。 操作技能目标:在探索“计算机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比较研究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丰富的活动体验二进制对计算机工作的优势,体验二进制所蕴涵的技术思想、技术哲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 2、内容分析:“二进制”数的概念解析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但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容易将这节课上成“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的数学课,学生无法理解的同时,更加畏惧这个内容。因此,这节课应从文化角度教出二进制的丰富多彩,二进制对思维方式培养的作用,二进制的意境。 3、学情分析: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一,多数学生对于二进制还很陌生,对于计算机内部工作机制没有很清楚的认识。在认知能力方面,初一的学生对于事物本质规律的探究能力还处于逐步增长之中,如果要让他们对“二进制对于计算机的意义”有所体验,也绝非是教师的简要陈述就能实现的。 4、设计思路:计算机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然而鉴于这个问题背后所涉及的二进制对于计算机内部工作的特殊意义在学生来说并不“简单”,所以这自然也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以上分析,在本课教学中,围绕“计算机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这个问题的产生、认识的过程设计是本课教学设计中的关键,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认识活动,期望学生在亲身实践的活动过程中去体验、认识二进制与计算机的特殊关系,并进一步体悟二进制所蕴涵的技术思想、哲学思想。在本课教学中还突出以“比较”作为探究活动的主线,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方法很适合对本课核心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期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对这种基本的研究思想有所领略。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 的观察和考查及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问题引入教师: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表演一下算命, 告诉我,下列哪组数字中有你的生日,哪 组数字中没有,我就能说出你的生日,你 信吗? 投影:第一组:1,3,5,7,9,11,12, 15,17、19,21,23,25,27,29,31; 第二组:2,3,6,7,10,11,14,15, 18,19,22,23,26,27,30,31; 1、积极参与游戏 活动 2、思考讨论“为 什么老师可以做 到?我也行吗? 原理在哪?” 这个导入比较容 易激发学生兴 趣,能让学生很 快进入信息技术 的课堂氛围。 通过游戏,激发 起学生探讨游戏 原理的兴趣,引

高中信息技术《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转换》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相互转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教科版《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二节内容之前的知识拓展,在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解,可是本课内容是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中的考点,同时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常规知识点。是第二节《IP 地址及其管理》知识的基础与铺垫,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本就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同时具备一些网络应用方面的知识,但是对网络理论的学习还需加强。以高二学生现在的认知结构还不是很容易理解,而且直接引入什么“按权相加”的方法,学生必定听得一头雾水。因此,本课时由浅入深,首先给出这些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消化吸收本节课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进制及十进制的数值特点 (2)熟练掌握十进制和二进制的转换方法; (3)(3)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正确理解数制的转换原则并运用到实际中去。 (2)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探索知识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实际,学习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价值。 四、【教学重点】 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转换方法。 五、【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探索与实践操作掌握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做到本学科与数学学科的完美结合。 六、【教学策略】 1.情景激学法: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进制是什么,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多媒体演示教学法:通过展示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这样也使得课堂生动,更易于学生理解。 3.实践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请同学参与提高师生互动性,这样也可以做到及时反馈,增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1.导入 (在上课之前在大屏幕上打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进制是什么?的题目 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师: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大屏幕上的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进制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十进制 师:用小故事展示十进制的由来,介绍实际应用中除了二进制,还有其他数制, 例如: 一小时(60 分钟) 一天(24 小时) 一年(365 天) ...... 2.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的结构及其重要参数 师:那么现在我们来看十进制数的结构。首先先来看十进制数的基本数字有哪 些? 生:(思考、有些迷茫)应该就是1 到10 吧(有的学生小声说) 师:谁知道,大声说出来。 生:应该是1 到10 吧。生: 不对,应该是0 到9。 生:…… 师:有的同学刚才已经说出来了,其实,十进制数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 数字。 师:那么大家想想十进制数都是由那些数字组成的呢? 生:1 到10;0 到9 …… 师:有的同学说是1 到10,有的同学说是0 到9,那么到底哪个对呢? 生:应该是0 到9,因为10 也是由1 和0 组成的。 生:哦,对呀! 师:对!十进制数就是由0 到9 这十个数字组成的,这也是十进制数的成员。 师:除了组成成员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进位规则,也就是说十进制数是逢几进

根据matlab的相移键控系统仿真

江西农业大学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基于Matlab的相移键控仿真设计 班级信工1301 学号 20133332 姓名权俊男 2O16 年 6 月

基于Matlab的2PSK,2DPSK仿真 摘要:现代通信系统要求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的调制技术 一直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设计主要叙述了数字信号的调制方式,介绍了2PSK数字调制方式的 基本原理,功率谱密度,并运用MATLAB软件对数字调制方式2PSK进行了编程仿真实现,在MATLAB平 台上建立2PSK和2DPSK调制技术的仿真模型。进一步学习了MATLAB编程软件,将MATLAB与通信系统 中数字调制知识联系起来,为以后在通信领域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在计算机上,运用MATLAB软件 来实现对数字信号调制技术的仿真。 关键词:数字调制与解调;MATLAB;2PSK;2DPSK;

第1章绪论 1.1 调制方式 数字通信系统, 按调制方式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一般处于从零开始到某一频率(如0~6M)低频段,因而在很多实际的通信(如无线信道)中就不能直接进行传输,需要借助载波调制进行频谱搬移,将数字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数字频带信号进行传输,这种传输方式,称为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或调制传输、载波传输。所谓调制,是用基带信号对载波波形的某参量进行控制,使该参量随基带信号的规律变化从而携带消息。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制可以便于信号的传输;实现信道复用;改变信号占据的带宽;改善系统的性能。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中四种基本的调制方式分别称为振幅键控(ASK,Amplitude-Shift keying)、移频键控( FSK,Frequency-Shift keying)、移相键控(PSK,Phase-Shift keying )和差分移相键(DPSK,Different Phase-Shift keying)。本次课程设计对PSK,DPSK这两种调制方式进行了仿真。 1.2 设计要求 1.2.1 设计内容 用MATLAB完成对2PSK、2DP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电路设计,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可编写程序,也可硬件设计框图 1.2.2 设计参数(参数可以自行设置) 1、传输基带数字信号(15位)码元周期T=0.01S 2、载波频率:15KHz 1.2.3 设计仪器 计算机和MATLAB软件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教案)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数制的概念; 2、掌握位权表示法; 3、熟练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难点:位权表示法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 2、重点:二、十进制间相互转换 【教学过程】(以下教师的语言、活动简称“师”,学生的活动简称“生”) (一)新课导入 生:加减乘除 师:对,我们最开始学习的就是十以内的加法,之后是两位数的加法,在两位数加法的学习中,老师是不是经常会说,要注意逢十进一?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别忘了进位。 (PPT展示)像这样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记数的方法叫做进位记数制。“进位记数制”简称为“数制”或“进制”。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就是十进制了 那么,大家再想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进制呢?比如:小时、分钟、秒之间是怎么换算的?生: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师:那我们平时会不会说我做这件事用了90分钟呢?不是吧,我们一般会说,用了一个半小时,也就是说:逢60进一,这就是60进制。 (PPT展示)由此可以推断出:每一种数制的进位都遵循一个规则,那就是——逢N进1。这里的N叫做基数。所谓“基数”就是数制中表示数值所需要的数字字符的总数,比如,十进制中用0——9来表示数值,一共有10个不同的字符,那么,10就是十进制的基数,表示逢十进一。 师:下面我们再引入一个新概念——“位权”,什么是位权呢?(PPT展示)大家看一一这个十进制数:1111.111,这7个1是不是完全一样的呢?有什么不同呢?第一个1表示1000,第二个1表示100,……

那么,这个“若干次”是多少呢?有没有什么规定呢?大家观察一下这个例子,以小数点为界,整数部分自右向左,依次是基数的0次、1次、2次、3次幂。小数部分,自左向右,分别是基数的-1次、-2次、-3次幂。 大家再看一下:2856.42这个十进制数,它的值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这就叫做按权相加法。也就是让每一位上的数字字符乘以它所代表的权。那么,这种方法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二)数制转换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运算时采用的是二进制,但人们在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时通常使用十进制,这就有一个十进制向二进制转换或由二进制向十进制转换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时首先必须把输入的十进制数转换成计算机所能接受的二进制数;计算机在运行结束后,再把二进制数转换为人们所习惯的十进制数输出。这种将数由一种数制转换成另一种数制称为数制间的转换。 二进制的特点:只有二个不同的数字符号:0和1;逢二进1 1)二进制转十进制

二进制与计算机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二进制与计算机》 一、教材分析 本内容选自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2013年新编的《信息技术》初中第一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中第3节《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中的第二小节。二进制是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形式,也是计算机理论知识中的最基本的原理,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及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具有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原教材以一小节的篇幅介绍二进制,只解答了计算机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语焉不详,内容也相对抽象不易理解,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有鉴于此,笔者单独以一课时的时间介绍这一相关知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一的学生。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但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于二进制的工作原理不一定能够直观地理解,所以,笔者在教学设计中,以活动为主线,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体悟二进制的妙用。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化,认识计算机表示字符的原理,认识计算机描述图片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活动体会到计算机对字符的表示方法,通过设计图形编码了解计算机对图像的表示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相互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了解二进制原理在计算机中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其创新思考的乐趣。 四、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教学难点:二进制对字符的表示 五、教学手段 讲授法、游戏法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展示4张牌,第一张牌上有1个点,第二张 牌上有2个点,第三张牌上有4个点,第4 张牌上有8个点,让学生观察规律,说出第 5张牌有多少个点?其规律是什么? (第i张牌的点数是2i-1 ) 观察牌,总结 规律 题目简单有 趣,能够在短 时间内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 而且每张牌的 点数隐含着二 进制位数的 权,为正式介 绍二进制做好 铺垫。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解调课程设计

目录 一、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基本原理 (1) 1.1 2DPSK信号基本原理 (1) 1.2 2DPSK信号的解调原理 (2) 二、2DPSK解调总体设计思路 (4) 三、2DPSK解调系统的设计 (6) 3.1带通滤波器 (6) 3.2本地载波与2DPSK信号相乘 (7) 3.3低通滤波电路 (8) 3.4 抽样判决器 (9) 3.4.1 抽样判决的比较器 (9) 3.4.2样值的抽取 (10) 3.5 逆码变换 (11) 四、2DPSK解调总图 (13) 五、课程设计心得 (14)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 解调课程设计 一、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 )基本原理 1.1 2DPSK 信号基本原理 传输系统中要保证信息的有效传输就必须要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很低的误码率!为了后的较低的误码率,就得让传输的信号又较低的误码率。在传输信号中,2PSK 信号和2ASK 及2FSK 信号相比,具有较好的误码率性能,但是,在2PSK 信号传输系统中存在相位不确定性,并将造成接收码元“0”和“1”的颠倒,产生误码。为了保证2PSK 的优点,又不会产生误码,将2PSK 体制改进为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 ),及相对相移键控。 2DPSK 方式即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相对相位值去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现假设用Φ表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并规定:Φ=0表示0码,Φ=π表示1码。则数字信息序列与2DPSK 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2PSK 信号是用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相应的数字信号而得出的,在接收端只能采用相干解调,它的时域波形图如图1所示。 图1 2DPSK 信号 在这种绝对移相方式中,发送端是采用某一个相位作为基准,所以在系统接收端也必须采用相同的基准相位。如果基准相位发生变化,则在接收端回复的信号将与发送的数字信息完全相反。所以在实际过程中一般不采用绝对移相方式,而采用相对移相方式。 信号 DPSK 2基带信号

《数制转换》教案

《数制转换及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进制的含义。 2、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3、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 4、掌握十进制整数、小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方法。 5、掌握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使用网络软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练习数制转换,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生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各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2、各进制数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3、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教学难点: 十进制整数、小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方法;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学法指导: 教师讲授、学生练习、教师总结、教师评价。 教学基础: 学生基础: 学生只学习了“计算机基础”一章的“计算机产生和发展”一节。 设备基础: 硬件:多媒体网络机房;教师机一台;学生机每人一台;大屏幕投影;教师机与学生机之间互相联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是十进制、十进制不是唯一的数的表示方法,表示数的数制还有哪些呢?这些数制与十进制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制。 二、新课讲解

第一部分数制及其转换 1、数制 数制的表示方法:为了区别不同进制数,一般把具体数用括号括起来,在括号的右下角标上相应表示数制的数字。 举例:(101) 2与(101) 10 基数:所使用的不同基本符号的个数。 权:是其基数的位序次幂。 ①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的概念 (1)十进制(D):由0~9组成;权:10i;计数时按逢十进一的规则进行;用(345.59)10 或345.59D表示。 (2)二进制(B):由0、1组成;权:2i;计数时按逢二进一的规则进行;用(101.11)2 或101.11B表示。 (3)十六进制(H):由0~9、A~F组成;权:16i;计数时按逢十六进一的规 则进行;用(IA.C) 16 或IA.CH表示。 (4)八进制(Q):由0~7组成;权:8i;计数时按逢八进一的规则进行;用(34.6)8 或34.6Q表示。 总结:不同数制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括号及数字下标,另一种是数字后加相应的大写字母D、B、H、Q。 ②按权展开基本公式: 设一个基数为R的数值N,N=(d n-1d n-2 …d 1 d d -1 …d -m ),则N的展开为:N=d n-1 ×R n-1 +d n-2×R n-2+…+d 1 ×R1+d ×R0+d -1 ×R-1+…+d -m ×R-m。 说明:(d n-1 d n-2 …d 1 d d -1 …d -m )表示各位上的数字,R i为权。 例如:十进制数2345.67展开式为:2345.67=2×103+3×102+4×101+5×100+6 ×10-1+7×10-2 2、n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 n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按权展开法(将n进制数按权展开相加即可得到相应的十进制数)。以二进制为例: 例如,将二进制数(1011.011) 2 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为: (1011.011) 2=1×23+0×22+1×21+1×20+0×2-1+1×2-2+1×2-3=(11.375) 10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二进制振幅键控

广西科技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系统的设计 指导老师: 专业班级:通信061 学生姓名: 学号: 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目录 1.目录 (1) 2.摘要 (1) 3.关键词 (2) 4.正文 (2) 5.SystemView的基本介绍 (2) 6.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调制原理 (4) 7.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系统的设计 (7) 8.调制系统 (7) 9.调制解调系统 (9) 10.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11) 11.实验总结 (11) 12.参考文献 (11) 13.附件 (12) ●摘要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为了使信号在带通信道中传输,必须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以使信号与信道特性相匹配。在这个过程中就要用到数字调制。在通信系统中,利用数字信号的离散取值特点通过开关键控载波,来实现数字调制,这种方法通常称为键控法,主要对载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进行键控。键控主要分为:振幅键控,频移键控,相移键控三种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学习振幅键控调制的基础上,通过Systemview仿真软件,实现对2ASK数字调制系统的仿真,同时这个系统有深入的了解。

●关键字:SystemView 通信系统二进制振幅键控 2ASK 调制解调 ●正文 一、SystemView的基本介绍: Systemview是美国ELANIX公司于1995年开始推出的软件工具,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设计、仿真与分析的可视化软件环境,能进行模拟、数字、数模混合系统、线性和非线性系统的分析设计,可对线性系统进行拉氏变换和Z变换分析。 SystemView基本属于一个系统级工具平台,可进行包括数字信号处理(DSP)系统、模拟与数字通信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并配置了大量图符块(Token)库,用户很容易构造出所需要的仿真系统,只要调出有关图符块并设置好参数,完成图符块间的连线后运行仿真操作,最终以时域波形、眼图、功率谱、星座图和各类曲线形式给出系统的仿真分析结果。SystemView的库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含若干图符库的主库(Main Library)、通信库(Communications Library)、信号处理库(DSP Library)、逻辑库(Logic Library)、射频/模拟库(RF Analog Library)和用户代码库(User Code Library)。 Systemview对系统的分析主要分为两大块,调制系统的分析和解调系统的分析。由于调制是解调的基础,没有调制就不可能有解调,为了表现解调系统往往需要很高的采样频率来减少滤波带来的解调失真,所以调制的已调信号通过波形模块观察起来不是很清楚,为了更好的弄清楚调制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在这里,我们把调制单独列出来,用较低的频率实现它,就能从单个周期上观察调制系统的运作模式,更深刻地表现调制系统的调制过程。 进入SystemView后,屏幕上首先出现该工具的系统视窗,系统视窗最上边一行为主菜单栏,包括:文件(File)、编辑(Edit)、参数优选(Preferences)、视窗观察(View)、便笺(NotePads)、连接(Connetions)、编译器(Compiler)、

高中二进制教案

二进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掌握进位制概念; (2)理解进制的本质; (3)掌握十进制和二进制的相互转换; (4)了解计算机所采用的数制及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的原因。 2、技能目标 掌握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转换以及运算规则。 3、能力目标 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拓展,激发他们探索计算机奥秘的欲望。 [教学重点] (1)进制的本质组成 (2)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相互转换 [难点] (1)进制的本质组成 (2)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法 [授课地点] 普通教室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对计算机稍微了解的同学就知道计算机中使用的进位制是二进制,那什么是二进制,它跟我们数学上使用的十进制有什么联系。这节课准备给大家补充点二进制的知识,这跟数学关系很密切,请同学务必认真听课。 二、切入课堂内容 1、什么是进位制 提出问题:什么是进位制?最常见的进位制是什么? 学生普遍回答是十进制。 教师继续提问:那十进制为什么叫十进制?引起学生的思考。(部分经过思考的学生回答是约定的) 教师提醒学生一起回忆幼儿园开始学习算术的情景。 当是我们是从最简单的个位数相加学起,比如2+3=?,当时我们会数手指,2个手指+3个手指等于5个

手指,答案为5。 那4+6呢?4个手指+6个手指等于10个手指,10个手指刚好够用。 那6+9呢?当时我们就困惑了。记得当时老师是告诉我们把6拆成1+5,9+1=10,这时老师跟我们约定用一个脚趾表示10,另外用5个手指表示5。这样通过脚趾,我们就成功解决了两个数相加超过10的问题。教师提问:那当时我们为什么要约定10呢,为什么用9或11?引起学生思考。(部分经过思考的学生回答为了方便运算) 教师提问: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常见的进位制?请举例说明。拓展学生的思维。 有学生回答60进制(时分秒的换算),360进制(1周=360度),二进制等等。 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进位制的概念,学生和老师形成共识: 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 2、什么是十进制? 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学习了十几年十进制,我们了解十进制吗?所谓的十进制,它是如何构成的? 引起学生思考。 十进制由三个部分构成: (1)由0、1、2、3、4、5、6、7、8、9十个数码组成; (2)进位方法,逢十进一;(基数为10) (3)采用位权表示法,即一个数码在不同位置上所代表的值不同。 引入基数和位权的概念 一种进制就规定了一组固定的数字,数字的个数就是这种类制的基数,如十进制规定了,0,1,2…9共10个数字,则十进制的基数就为10。 位权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通过简单的例子介绍什么是位权。 比如:数码3,在个位上表示为3,在十位表示为30,在百位表示为300,在千位表示为3000。 3333=3000+300+30+3=3*103+3*102+3*101+3*100 这里个(100)、十(101)、百(102),称为位权,位权的大小是以基数为底,数码所在位置序号为指数的整数次幂。 教师提出问题:其它进位制的数又是如何的呢?引入二进制。 3、什么是二进制? 从生活最常用的十进制入手,讲解基数和位权的概念,学生理解后,引入二进制数的概念,在对二进制数进行介绍时,会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数字领域。 (1)二进制的表示方法(同样由三部分组成)

基于MATLAB的二进制数字系统的调制(包括2ask,2fsk,2psk,2dpsk)

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 题目: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 的实现 院(系):信息与通信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摘要 MATLAB 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 论文中介绍了《通信原理》课程中数字频带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用MATLAB 软件编写M文件实现产生数字基带信号及对其进行四种方式的调制、解调的系统仿真。关键词:数字频带传输系统;MATLAB软件;数字调制

目录 引言 (1) 1 MATLAB简介 (1) 2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原理及实现 (2) 2.1 二进制振幅键控 (2) 2.1.1ASK调制原理 (2) 2.1.2ASK解调原理 (3) 2.1.3仿真结果及分析 (4) 2.2 二进制移频键控 (4) 2.2.1FSK调制原理 (5) 2.2.2FSK解调原理 (6) 2.2.3仿真结果及分析 (6) 2.3 二进制相移键控 (8) 2.3.1PSK调制原理 (8) 2.3.2PSK解调原理 (9) 2.3.3仿真结果及分析 (9) 2.4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 (10) 2.4.1DPSK调制原理 (11) 2.4.2DPSK解调原理 (11) 2.4.3仿真结果及分析 (12) 3 心得体会 (13) 谢辞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引言 通信就是克服距离上的障碍,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和交换消息。消息有模拟消息(如语音、图像等)以及数字消息(如数据、文字等)之分。所有消息必须在转换成电信号(通常简称为信号)后才能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相应的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自变量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但幅度是连续的,如电话机、电视摄像机输出的信号就是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自变量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但幅度是离散的,如电船传机、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输出的信号就是数字信号。 通信系统可分为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消息的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较模拟通信系统而言,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加密、易于实现集成化、便于与计算机连接等优点。因而,数字通信更能适应对通信技术的越来越高的要求。近二十年来,数字通信发展十分迅速,在整个通信领域中所占比重日益增长,在大多数通信系统中已代替模拟通信,成为当代通信系统的主流。 本文利用MATLAB软件来仿真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包括2ASK,2FSK,2PSK,2DPSK调制、解调过程。 1 MATLAB简介 美国Mathworks公司于1967年推出了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缩写为Matlab)这就是Matlab最早的雏形。开发的最早的目的是帮助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更好的授课和学习。Matlab是一种解释性执行语言,具有强大的计算、仿真、绘图等功能。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也是目前在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方面应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确切的说,Simulink是一个用来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软件包,它支持线性和非线性系统,连续、离散时间模型,或者是两者的混合。系统还可以使多种采样频率的系统,而且系统可以是多进程的。在Simulink环境中,它为用户提供了方框图进行建模的图形接口,采用这种结构画模型图就如同用手在纸上画模型一样自如、方便,故用户只需进行简单的点击和拖动就能完成建模,并可直接进行系统的仿真,快速的得到仿真结果。但是Simulink不能脱离MATLAB而独立工作。 Matlab将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集成在一起,并提供了大量的内置函数,从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计算、控制系统、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分析、仿真和设计工作,而且利用Matlab产品的开放式结构,可以非常容易地对Matlab的功能进行扩充,从而在不断深化对问题认识的同时,不断完善Matlab产品以提高产品自身的竞争能力。 利用M语言还开发了相应的Matlab专业工具箱函数供用户直接使用。这些工具箱应用的算法是开放的可扩展的,用户不仅可以查看其中的算法,还可以针对一些算法进行修改,甚至允许开发自己的算法扩充工具箱的功能。目前Matlab产品的工具箱有四十多个,分别涵盖了数据获取、科学计算、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金融财务分析以及生物遗传工程等专业领域。

二进制教学设计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 学 设 计 学生: 学号: 院系: 班级: 2013年4月6日星期六

目录 前言 (3) 一、教材任务概述 (3) 二、学习对象特征分析 (3) (一)知识基础分析 (3) (二)存在问题分析 (3) (三)学习要求分析 (4) (四)学习能力分析 (4) (五)学习风格分析 (4) (六)情感态度分析 (4) 三、学习目标 (4) (一)知识与技能 (4) (二)过程与方法 (5) (三)情感价值观 (5) 四、教学内容分析 (5)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5) (一)教学重点 (5) (二)教学难点 (5) 六、学习资源与环境 (6) 七、教学方法设计 (6)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 (二)才用分层教学 (6) (三)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原则 (7) (四)多元化评价 (7) 八、教学程序设计 (7) (一)教学流程图 (8) (二)详细教学流程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学习设计 前言: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学习任务概述 从各章知识的体系可以看出,编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二、学习对象特征分析 (一)知识基础分析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并且对计算机已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能够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能够简单的操作电脑;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具有"双衔接"功能。 (二)存在问题分析 学生在小学学习信息技术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思维惯性,并且缺乏一定的动手时间能力,这源于小学生年龄的特性,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

二进制及其转换教案

第11章逻辑代数初步 11.1 二进制及其转换 【教学目标】 l、了解二进制的含义; 2、会进行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 掌握二进制的含义 【教学难点】 会进行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探究教学和讲授法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二进制的含义,会进行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使学生容易理解,同时结合习题让学生加深对逻辑运算的理解。 【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回顾旧知1、了解散点图的概念,能说出变量相关关系的含义; 2、能根据给出的回归直线方程系数公式建立回归直线方程; 3、会用科学计算器求回归系数。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顾旧知识,做 出解答,教师讲解。 通过回顾旧知,唤起 学生对旧知识的回 顾,为学习新知识做 好铺垫。 导入1、十进制的基数是?进位规则是? 2、二进制的基数是?每个数位上的数码个数是?数码分别是? 进位规则是? 我们目前所接触的数都是十进制,它是用0、1、2、3、4、5、 6、7、8、9这十个数码符号来表示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 常见的表示数的方法——二进制 教师提出问 题.学生回顾逻辑运 算的规则和真值表的 知识,概括、认识逻 辑运算律,符合职校 学生的认知能力. 新课 相关概念: 1.十进制: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码符号 放到相应的位置来表示数的一种方法。如56365 介绍法

2.数位:数码符号在数中的位置 3.基数:每个数位上可以使用的数码符号的个数。十进制的每 一个数位都可以用十个数码符号。 4.位权数:每个数位所代表的数。十进制的进位规则为“逢10 进位1”,位权数如下: 位置 整数部分小数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起点 位权数100 10 1 新课 二进制的概念及十进制、二进制的意义: 十进制的意义:各个十位的数码与其位权数的乘积和。例如: 1 2 3 410 5 10 6 10 3 10 6 10 5 56365? + ? + ? + ? + ? = 二进制:用0、1这两个数码符号表示数的一种方法。例如110101 位置 整数部分小数点 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起点 位权数 4 2 1 二进制的意义:各个十位的数码与其位权数的乘积和。例如 1 2 3 4 52 1 2 2 1 2 2 1 2 1 110101? + ? + ? + ? + ? + ? =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化: 1.二进制化成十进制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111001101 (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1010110 ( 2 2 = = 2.十进制化成二进制 ______ __________ ) 125 ( __ __________ ) 79 ( 10 10 = = 讲述法 举例说明 启发 观察 引导 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 知识拓展问题解决 例1 写出下列各数的按权展开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111001101 (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1010110 ( 2 2 = = 例2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引导学生小组 合作交流。

振幅键控(ASK)调制与解调实验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七:振幅键控(ASK)调制与解调实验 系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003班 学生姓名:揭芳 学号:20101182073 同组学生:杨义奥 成绩: 指导教师:惠龙飞 (实验时间:20 12 年12 月21 日——20 12 年12 月21 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键控法产生ASK 信号的方法。 2、 掌握ASK 非相干解调的原理。 二、实验内容 1、 观察ASK 调制信号波形 2、 观察ASK 解调信号波形。 三、实验器材 1、 信号源模块 一块 2、 ③号模块 一块 3、 ④号模块 一块 4、 ⑦号模块 一块 5、 60M 双踪示波器 一台 6、 连接线 若干 四、基本原理 调制信号为二进制序列时的数字频带调制称为二进制数字调制。由于被调载波有幅度、频率、相位三个独立的可控参量,当用二进制信号分别调制这三种参量时,就形成了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 )、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三种最基本的数字频带调制信号,而每种调制信号的受控参量只有两种离散变换状态。 1、 2ASK 调制原理。 在振幅键控中载波幅度是随着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的。使载波在二进制基带信号1或0的控制下通或断,即用载波幅度的有或无来代表信号中的“1”或“0”,这样就可以得到2ASK 信号,这种二进制振幅键控方式称为通—断键控(OOK )。2ASK 信号典型的时域波形如图9-1所示,其时域数学表达式为: 2()cos ASK n c S t a A t ω=? (9-1) 式中,A 为未调载波幅度,c ω为载波角频率,n a 为符合下列关系的二进制序列的第n

2DPSK差分相干解调器设计

课程设计 班级:通信08-4班 姓名:赵永 学号:0806030427 指导教师:王诗 成绩: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系

目录(contents) 摘要-----------------------------------------------------------02 第一章:绪论---------------------------------------------------02 第二章:信号原理-----------------------------------------------02 第三章:调制和解调原理-----------------------------------------03 3.1 2DPSK信号调制原理------------------------------------------04 3.2 2DPSK信号解调原理------------------------------------------04 第四章:模型建立------------------------------------------------05 4.1 2DPSK调制模块-----------------------------------------------05 4.2 相干解调----------------------------------------------------07 4.3差分相干解调-------------------------------------------------09 第五章:心得体会-------------------------------------------------11 参考文献--------------------------------------------------------11

二进制与计算机教学设计

二进制与计算机教学设 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教学设计:《二进制与计算机》 一、教材分析 本内容选自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2013年新编的《信息技术》初中第一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中第3节《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中的第二小节。二进制是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形式,也是计算机理论知识中的最基本的原理,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及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具有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原教材以一小节的篇幅介绍二进制,只解答了计算机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语焉不详,内容也相对抽象不易理解,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有鉴于此,笔者单独以一课时的时间介绍这一相关知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一的学生。初一的学生活泼好 动,但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于 二进制的工作原理不一定能够直观地理解,所以,笔者 在教学设计中,以活动为主线,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游 戏中不断体悟二进制的妙用。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化,认识计算机表示字符的原理,认识计算机描述图片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活动体会到计算机对字符的表示方法,通过设计图形编码了解计算机对图像的表示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相互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了解二进制原理在计算机中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其创新思考的乐趣。 四、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教学难点:二进制对字符的表示 五、教学手段 讲授法、游戏法 六、教学实施过程

七、教学反思 笔者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曾经反复思考,按照计算思维的理论,应该怎样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变成普适的知识。计算机的发明和不断改进,以及层出不尽的应用,都凝聚了前辈的智慧,不少伟大的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在为其添砖加瓦,不妨说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但我们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或者说计算机理论知识时,更多只停留在应用层面,或者只讲解现成的构架,没有将发明过程中的艰难问题提出来,没有将计算机科学家如何柳暗花明巧妙化解难题的智慧表现出

二进制及其转换教案

二进制及其转换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掌握进位制概念; (2)理解进制的本质; (3)掌握十进制和二进制的相互转换; (4)了解计算机所采用的数制及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的原因。 2、技能目标 掌握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转换以及运算规则。 3、能力目标 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拓展,激发他们探索计算机奥秘的欲望。 [教学重点] (1)进制的本质组成 (2)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相互转换 [难点] (1)进制的本质组成 (2)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法 [授课地点] 普通教室,不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对计算机稍微了解的同学就知道计算机中使用的进位制是二进制,那什么是二进制,它跟我们数学上使用的十进制有什么联系。这节课准备给大家补充点二进制的知识,这跟数学关系很密切,请同学务必认真听课。 二、切入课堂内容 1、什么是进位制 提出问题:什么是进位制?最常见的进位制是什么? 学生普遍回答是十进制。 教师继续提问:那十进制为什么叫十进制?引起学生的思考。(部分经过思考的学生回答是约定的) 教师提醒学生一起回忆幼儿园开始学习算术的情景。 当是我们是从最简单的个位数相加学起,比如2+3=?,当时我们会数手指,2个手指+3个手指等于5个

手指,答案为5。 那4+6呢?4个手指+6个手指等于10个手指,10个手指刚好够用。 那6+9呢?当时我们就困惑了。记得当时老师是告诉我们把6拆成1+5,9+1=10,这时老师跟我们约定用一个脚趾表示10,另外用5个手指表示5。这样通过脚趾,我们就成功解决了两个数相加超过10的问题。 教师提问:那当时我们为什么要约定10呢,为什么用9或11?引起学生思考。(部分经过思考的学生回答为了方便运算) 教师提问: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常见的进位制?请举例说明。拓展学生的思维。 有学生回答60进制(时分秒的换算),360进制(1周=360度),二进制等等。 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进位制的概念,学生和老师形成共识: 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 2、什么是十进制? 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学习了十几年十进制,我们了解十进制吗?所谓的十进制,它是如何构成的? 引起学生思考。 十进制由三个部分构成: (1)由0、1、2、3、4、5、6、7、8、9十个数码组成; (2)进位方法,逢十进一;(基数为10) (3)采用位权表示法,即一个数码在不同位置上所代表的值不同。 引入基数和位权的概念 一种进制就规定了一组固定的数字,数字的个数就是这种类制的基数,如十进制规定了,0,1,2…9共10个数字,则十进制的基数就为10。 位权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通过简单的例子介绍什么是位权。 比如:数码3,在个位上表示为3,在十位表示为30,在百位表示为300,在千位表示为3000。 3333=3000+300+30+3=3*103+3*102+3*101+3*100 这里个(100)、十(101)、百(102),称为位权,位权的大小是以基数为底,数码所在位置序号为指数的整数次幂。 教师提出问题:其它进位制的数又是如何的呢?引入二进制。 3、什么是二进制? 从生活最常用的十进制入手,讲解基数和位权的概念,学生理解后,引入二进制数的概念,在对二进制数进行介绍时,会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数字领域。 (1)二进制的表示方法(同样由三部分组成) ①由0、1两个数码来描述。如11001,记为11001(2)或者(11001)2 ②进位方法,逢二进一;(基数为2) ③位权大小为2-n ...、2-1、20、21、22...2n 比如 01234(2)2 120202121110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