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妇科学总论

中医妇科学总论

中医妇科学总论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一、定义: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二、范围:

1、基本原理——女性解剖、生理、病理特点

妇科病的诊法、治法、预防

2、疾病防治——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

产后病、前阴病、杂病

掌握西医妇产科基础理论,诊断方法、生理产科和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一、夏、商、周——萌芽阶段

1、对难产、不育的记载

2、“种子”和避孕的药物

3、原始的优生观点

二、春秋战国——确立中医学理论

1、对女性生殖器官、月经和妊娠生理、病理的认识

形成妇科基本理论,记载首张妇科药方

2、出现“带下医”

3、对胚胎发育的认识

三、秦、汉时代——早期发展

1、最早的妇产科病案(秦)

2、设“女医”(汉)

3、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胎产书》

4、仲景、华佗对妇产科的贡献

5、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首载“子宫”之名,记载妇产科药物

四、魏、晋、南北朝、隋代——脉学与证候学发展

1、《脉经》记载妊娠脉、临产脉(晋)

2、提出妊娠各期保健要点(北齐)

3、《诸病源候论》对妇产科病机和证候的认识(隋)

五、唐代——医事制度完善,专科分化

1、设“太医署”

2、著名医家和医著:《千金要方》、《外台秘要》

产科专著:《产宝》

六、宋代——独立分科,产科迅速发展

1、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内容全面、系统

2、产科专著众多,记载对异常胎位的助产方法

七、金、元时代——各家学说蜂起

金元四大家对妇产科的观点

八、明代——肾与命门学说阐发

1、妇科专著较多:

薛己《女科撮要》、《校注妇人良方》

万全《广嗣纪要》

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

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

2、赵献可《医贯》、《邯郸遗稿》,张介宾《类经》

对命门学说的发挥

3、李时珍对月经和奇经的认识

九、清代、民国

妇产科专著:《傅青主女科》、《沈氏女科辑要》、

《达生篇》

教科书:《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发展

1、中医教育

2、理论研究与临床研究

第二章女性生殖脏器

一、阴户、玉门

1、阴户——女性外阴(阴蒂、阴唇、阴唇系带)

2、玉门——阴道口和处女膜

功能:1、排出月经、带下、恶露;

2、合阴阳;

3、娩出胎儿的关口;

4、防御外邪入侵(第一道防线)。

二、阴道、子门

1、阴道(子肠)——与现代解剖学位置一致。

功能:(1)排出月经、带下、恶露的通道;

(2)合阴阳的器官;

(3)娩出胎儿的通道;

(4)防御外邪(第二道防线)

2、子门——子宫颈口

功能:(1)排出月经、恶露;

(2)娩出胎儿的第一道关口。

三、胞宫(子宫)

1、位置——直肠之前,膀胱之后

2、形态——形如合钵,

一系在下,上有两歧,

一达于左,一达于右

3、功能——(1)定期排出月经;

(2)孕育胎儿

第三章女性生理特点

脏腑、天癸、经络、气血与胞宫的协调作用产生女性的生理功能:经、带、胎、产、乳。

第一节女性生理基础

一、冲任督带与胞宫

四脉的共同点:

1、属奇经,有经络的形态,但不直接与脏腑连通;

2、功能:蓄存气血;

3、冲、任、督脉均起于胞中,带脉络胞而过,

四脉相互连通;

4、奇经之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正经。

四脉的特点:

1、冲脉:

与十二经相通,与胃经和肾经关系尤为密切。

“十二经之海”、“血海”。

2、任脉:

主一身之阴,为“阴脉之海”。

为妊养之本而主胞胎。

3、督脉:

为“阳脉之海”。

与任脉互相贯通,维持阴阳脉气平衡,主司孕育。

4、带脉

横行于腰部,与足三阴、三阳经相通,总束诸经。

与冲、任、督交会,间接联系胞宫。

二、脏腑与胞宫

(一)肾:

胞络系于肾。与冲、任、督相通。

主藏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

(二)肝:

与冲、任、督交会。

主藏血,疏泄,司血海。

(三)脾:

与冲、任交会。

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司中气。(四)胃:

与冲、任交会。

主受纳,化生气血。

(五)心

与胞脉、督脉相通。

主血脉。

(六)肺

与督、任相通。

主宣降,朝百脉。

三、天癸:

是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

源于先天,藏之于肾,是“无形之水”。

肾气盛,并受到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则天癸至。

生理作用:

促进任脉通、冲脉盛,并使血海充盈,下注胞宫,导致月经产生,并能孕育。

四、气血:

经、孕、产、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第二节女性特殊生理

一、月经

定义:胞宫周期性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

(一)生理现象:

初潮——14岁(11-18),绝经——49岁(46-52),周期——28天(21-35),经期——3-7天,

经量——50-80 ml,经色——暗红,

经质——不稀不稠,不凝,无血块,无异味。

特殊表现:

并月、居经、避年、暗经、激经。

(二)月经产生机理

肾—天癸—冲任—胞宫的调节机制

1、肾:起主导作用。

藏生殖之精,为元阴、元阳之宅,冲任之本。

促使天癸成熟。

2、天癸: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

随肾气的盛衰而“至”或“竭”,

通过调节冲任而司生殖。

3、冲任:

在天癸作用下,任脉所司之阴精充沛,

冲脉聚脏腑之血,并下注于胞宫。

4、胞宫:

受肾、肝的藏泄调控、冲任督脉的调节

和带脉的约束,血海定期满盈,月经按时来潮。

(三)月经产生机理的临床意义

1、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调节以肾为中心环节,

补肾为调经、助孕、安胎的重要治法;

2、肝脾与冲任关系密切,调理肝脾在妇科有重要

意义。

3、气血是维持胞宫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调和气血

也是妇科的主要治法。

4、补肾、调冲任治法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

调节作用。

二、带下:

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

生理性带下——润泽女子阴户和阴道的粘液。

特点:无色、无臭,质粘而不稠。

初潮后出现,经前、经间期、妊娠期稍多,绝经后减少。

带下产生机理:

肾气盛,阴精在天癸作用下,通过任脉达于胞宫,以濡润阴窍,并受到督脉的温化和带脉约束。

三、妊娠

定义:从受孕至分娩的整个过程,称为妊娠。(一)妊娠生理现象

1、停经

2、早孕反应

3、乳胀、乳晕着色

4、子宫增大,4-5月自觉胎动

5、脉滑,尺脉按之不绝

(二)妊娠机理

1、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通盛;

2、男精壮,女经调,

3、适当的时机——“的候”

四、产育

(一)分娩——胎儿和胎衣从母体阴道娩出的过程。

1、预产期计算:末次月经之月加9,日加7

2、临产表现:胎位下移,腰腹阵痛,逐渐加重,

小腹重坠,阴道少量出血,离经脉。

鉴别:试胎、弄胎

(二)产褥——分娩后6周为产褥期。

生理特点:阴血骤虚,阳气易浮

表现:1、产后1-2日内微热、自汗‘

2、子宫缩复,小腹阵痛;

3、排出恶露。

(三)哺乳

精神舒畅,营养充足,乳房清洁,按需哺乳。

第四章女性病理特点

第一节病因

一、淫邪因素

1、寒——阴邪,收引、凝涩,易伤阳气。

实寒:风寒、寒湿、饮食生冷

虚寒:阳虚内寒

2、热——阳邪,伤津、耗气、动血。

实热:外热、湿热、热毒、五志化火、饮食辛燥

虚热:阴虚内热

3、湿——阴邪,重浊、粘腻,阻遏气机。

外湿(实):湿邪、湿热、寒湿、湿毒

内湿(虚):脾虚、肾虚

二、情志因素

1、怒——伤肝,气滞、气逆

2、思——伤脾,气结

3、恐——伤肾,气下、气乱

三、生活因素

1、房劳多产——损伤肾气

2、饮食失节——损伤脾胃

3、劳逸过度——损伤气血

4、跌扑损伤——直接伤冲任

四、体质因素

体质的形成:先天禀赋,后天营养,生活习惯

对发病的影响:易感性、病症类型、程度、转归、

预后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等。中医妇科学就是要运用这些基本理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规律,男女基本相同。但妇女在脏器方面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特有的功能,必然在病理上就会发生经、带、胎、产、杂等特有的疾病。如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妇人方》说:“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胎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所以妇人别立方也。”由此说明,妇女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有其特殊的方面,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讨论。 中医妇科学传统的研究范围,包括月经不调、崩据、带下、子嗣、临产、产后、乳疾、症瘕、前阴诸疾及杂病等项。《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男妇两科同一治,所异调经崩带症,嗣育胎前并产后,前阴乳疾不相同。”这是对中医妇科疾病范围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本书在总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妇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妇女的生殖脏器、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妇科病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预防与保健等。在各论中,根据中医妇科文献记载与实际工作需要,设立的疾病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等。同时为了扩展学习者的思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和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将西医妇产科基础理论、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与计划生育知识附于书后,以作临证治疗的参考。 第二节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建立和充实起来的。医学发展的历史,离不开社会政治、

中医妇科学

第一章 绪言 1、中医妇科学定义: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断辨证规律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2、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经、带、胎、产、杂 3、夏商周萌芽时期:主要有关于不孕不育、难产和胎教理论的记载;《列女传》最早提出胎教理论; 4、夏春秋战国里程碑时期:《黄帝内经》最早描述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女子胞和与之相关的子门、胞脉、胞络。《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同时记载了治疗血枯经闭的第一药方:四乌贼骨芦茹丸;《神农本草经》最早提出子宫这个脏器的名称。 5、秦汉时期:《金匮要略》开创了我国医学史上最早使用阴道清洗和阴道纳药治疗妇科疾病的先河并奠定做衣服科治疗学的基础。 6、魏晋唐时期:晋·王叔和《脉经》首见月经之名,且论述最为详尽;首次提出各种特殊的月经现象,如:“居经”“避年”“激经” 隋·巢元芳《诸病源候论》标志中医妇科学的初步形成。 咎殷·《经效产宝》为第一部妇产科专著。 7、宋代:开始独立分科;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历史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妇产科专著。 8、明清民国时期:清·斋居士《达生篇》临产六字箴言“睡忍痛,慢临盆” 第二章女性解剖生理特点 1、子宫,又名女子胞、胞宫、胞脏、子脏、子处、胞室、血室。 2、子宫的功能是:排出月经,孕育胎儿(分泌带液,排出恶露),特点是亦藏亦泻,藏泻定时。 3、阴道是连接子宫与阴户的通道,也是胎儿娩出的通道,故又称产道、子肠。 4、阴户:又称四边、产户,指女性外阴,包括阴道前庭及其两侧的大小阴唇,前面的阴蒂和后面的阴唇系带,会阴。 5、《诸病源候论》“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属玉门。” 6、月经,是子宫定期出血的生理现象;月经来潮标志女性发育成熟;月经周期一般28~30天;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经 期,正常为3~7天。定期两月一至者为“并月”;三月一至者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至者为“避年”;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者为“暗经”;妊娠早期,个别妇女仍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胎儿者称为“激经”。 7、月经产生机理:月经的产生是肾——天葵——冲任——子宫相互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下,子 宫定期藏泻的结果。《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人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8、天葵:天葵者,葵水也,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作用,天葵源于先天,男女皆有,由肾中之真阴所化生,在 肾气的推动下趋于成熟。天葵是月经产生的动力。 9、月经周期的四个阶段: 1)月经期即行经期,此期血海由满而溢,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藏,通过阳气的疏泄,胞脉通达,推陈出新,使经血从子宫下泄,故气血以下为顺; 2)经后期即阴长期,血室已闭,子宫藏而不泄,通过神奇的封藏,蓄养阴精,使经血长,为“重阴”阶段; 3)经间期经过经后期的蓄养,阴精充沛,冲任气血充盛,重阴必阳,在肾气的推动下,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氤氲之侯,乐育之时,的候; 4)经前期阳长期,经前期后,阳气逐渐增长,达重阳状态,此期阴精与阳气皆充盛,子宫胞脉气血满盈,已为孕育做好准备。若胎元已结,则肾气封藏,子宫继续藏而不泄;若未孕育,则在阳气的鼓动下,子宫胞脉通达,泻而不藏,经血得以下泄。 10、带下:广义带下为泛指带脉以下的疾病,即妇女经、带、胎、产、杂病;狭义的带下指女子阴中流出的液体。 11、生理性带下:为润泽于阴户和阴道内无色无臭。粘而不稠的液体。 12、受孕前提:肾气充盛,天葵成熟,冲任二脉功能协调,子宫藏泻有期,月经正常。其条件为男女生殖之精适时结合。 13、正常孕妇整个妊娠期约289天,即10个妊娠月;预产期的推算,是从末次月经的首日开始算起,月数加9(或减3), 日数加7(阴历则加14)。

中医妇科学总结完美

中医妇科学复习提纲 总论 1.《素问·腹中论》中记载的治疗血库经闭第一首妇科方剂是四乌贼骨—芦茹丸。 2.《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睡忍痛,慢临盆。 3.胞宫具有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 4.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潮,经常不变,故有“月信”、“月事”、“月水”之称,以示月经有“节律性”的周 期性。 5.第一次来月经称为月经初潮,初潮的年龄多在13~14岁。 6.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正常经期为3~7天。 7.正常每月月经量约为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少,低于20ml为月经过少。 8.并月: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 9.居经:身体无病三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居经”,又称“季经”。 10.避年:身体无病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 11.暗经:终生不潮但是能受孕的,称为暗经。 12.激经: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盛胎”、“垢胎”。 13.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

14.月经产生的主要机理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 月经病 1.月经病的治疗原则:一是重在治本以调经;二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2.试述月经病的治疗原则答:①重在治本调经②临证中要分清先病和后病③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症,是指经血非时爆下不止或淋漓不净,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 塞流:即止血,用于崩漏之际,急当塞流止血防脱。 澄源: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是治疗崩漏的重要阶段。一般用于出血缓解后的辨证论治。 复旧:即固本善后,是巩固崩漏治疗的重要阶段,用于止血后恢复健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治法,如补肾、扶脾、疏肝,三经同调一调整月经周期,或促排卵使身体恢复正常。 1.最有意义的检查:诊刮和病检。 闭经 1.闭经:女子年逾16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者,称为闭经。中医 学称之为“经闭”、“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 2.西医根据闭经部位的分为: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垂体性闭经、下丘脑性闭经、其他内分泌异常性闭经。 3.治疗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虚实夹杂,补中有通,攻中有养。 痛经: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

中医妇科脉学总论笔记

中医妇科脉学总论笔记 内容提要: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与特点 一、定义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的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 二、范围 1.女性生殖器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与特点 一、定义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的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 二、范围 1.女性生殖器官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妇科病的诊断辨证、治法、预防; 2.常见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的诊断、辨证论治与预防; 3.西医妇产科基础理论,现代检查和诊断方法、产科生理; 4.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三、中医妇科学的学术特点 生殖健康为中心 四、中医妇科学具有特色和优势: 1.理论特色:重视肾、肝、脾、天癸、气血、冲任、胞宫。 2.病种特有:经、带、胎、产、乳,尤其在调经、助孕、安胎方

面有优势和特色。 3.关注母亲健康。张景岳称“基址”,“求子者必先求母”,保障母子健康。“母子医学” 第二节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史 ——10 个历史时期 一、夏、商、周时期——萌芽阶段 1.甲骨文中所载21种病中有“疾育”(妇产科病) 2. “坼剖而产”(剖腹产)——《史记》 3.最早记载不孕不育症,“妇孕不育”,“妇三岁不孕” ——《周易》 4.“种子”和避孕的药物——《诗经》、《山海经》 5.原始的优生观点——《列女传》最早记载“胎教” 《曲礼》“男女同姓,其生不藩” 二、春秋战国时期——奠基时期 1.出现了妇科医生“带下医” 2.《胎产书》最早记载胚胎发育,也是最早以胎产命名的产科专著 3.《黄帝内经》:基础理论(生殖器官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法、治则);临床病证(经闭、崩、带下、子瘖、死胎、胎病、产后大出血、产后发热、癥瘕、不孕);记载首张妇科药方(四乌贼骨一芦茹丸——通涩兼用、补肾活血、通补奇经,也是妇科病食疗第一方。) 三、秦、汉时期——已具雏形 1.《诊藉》最早的妇产科病案(秦) 2.《难经》创命门学说及冲任督带理论 3.《神农本草经》所收365种药物中指明治疗妇产科病有88种,并在紫石英条首见“子宫”之名。 4.仲景《金匮要略》奠定妇科治疗学基础,有经、带、胎、产、杂病分类与辨证论治,首载妇科外治法(阴道纳药及冲洗)。 5.华佗:实施针刺与药物堕胎

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供川北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本科专业使用(选用卫生部规划教材,罗颂平、谭勇主编) 中西医临床医学系 中医基础教研室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导论 (3) 第二章女性解剖生理特点 (3) 第三章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4) 第四章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 (5) 第五章妇科疾病治法 (5) 第六章预防与保健 (5) 第七章月经病 (6) 第八章带下病 (10) 第九章妊娠病 (10) 第十章产后病 (13) 第十一章妇科杂病 (15) 参考书目 (17) 学时分配 (18)

前言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的主要课程,本门课程内容分为总论、各论和附论三部分。总论共六章,简要介绍中医妇科学发展史;系统论述妇女的生殖脏象、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并讨论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要点。各论共五章,分别论述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等基本知识和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附论共五章,简要介绍生理产科、常见妇产科疾病和计划生育等一般知识。本门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中医妇科的知识诊断、治疗及防治临床常见疾病

教学内容 总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定义、范围与特点 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目的要求】 1、掌握:历代中医妇科学的重要代表著作及重要学说。 2、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及发展简史。 3、了解:每个历史阶段中医的特点 【教学内容】 参考《中国医学通史》相关史料,分为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隋唐时期、两宋时期、金元时期、明清明国时期、及现代八大历史时期,以中医妇科学术发展为核心,描绘中医妇科发展的简史。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二章女性解剖生理特点 第一节女性特有的器官 【目的要求】 掌握胞宫的解剖位置、形态及生理作用。 熟悉阴户、玉门的解剖位置与生理作用 【教学内容】 胞宫、阴户、玉门的解剖位置、形态及生理作用 【教学时数】 1学时 第二、三、四节月经、带下、妊娠与产育 【目的要求】 1.熟悉月经的生理现象。

中医妇科学总结完美打印版

中医妇科学复习提纲 ●总论 1.《素问·腹中论》中记载的治疗血库经闭第一首妇科方剂是四乌贼骨—芦茹丸。 2.《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睡忍痛,慢临盆。 3.胞宫具有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 4.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潮,经常不变,故有“月信”、“月事”、“月水”之称,以示月经有“节律性”的周期性。 5.第一次来月经称为月经初潮,初潮的年龄多在13~14岁。 6.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正常经期为3~7天。 7.正常每月月经量约为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少,低于20ml为月经过少。 8.并月: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 9.居经:身体无病三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居经”,又称“季经”。 10.避年:身体无病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 11.暗经:终生不潮但是能受孕的,称为暗经。 12.激经: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盛胎”、“垢胎”。 13.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 14.月经产生的主要机理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 ●月经病 1.月经病的治疗原则:一是重在治本以调经;二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2.试述月经病的治疗原则答:①重在治本调经②临证中要分清先病和后病③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症,是指经血非时爆下不止或淋漓不净,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 塞流:即止血,用于崩漏之际,急当塞流止血防脱。 澄源: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是治疗崩漏的重要阶段。一般用于出血缓解后的辨证论治。 复旧:即固本善后,是巩固崩漏治疗的重要阶段,用于止血后恢复健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治法,如补肾、扶脾、疏肝,三经同调一调整月经周期,或促排卵使身体恢复正常。 1.最有意义的检查:诊刮和病检。 ●闭经 1.闭经:女子年逾16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者,称为闭经。中医学称之为“经闭”、“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 2.西医根据闭经部位的分为: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垂体性闭经、下丘脑性闭经、其他内分泌异常性闭经。 3.治疗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虚实夹杂,补中有通,攻中有养。 ●痛经: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 .

中医妇科学总论题

中医妇科学总论题 (三)生活因素 生活因素是致病的条件,也是影响体质因素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是 损伤体质强健的重要原因。1.房劳多产 妇女若先天不足,或早婚、房事不节、产多乳众,都可损伤肾气,耗 伤气血。引起各种月经病、带下病、胎动不安、堕胎小产、不孕等。2.饮 食失节 若暴饮暴食、过食肥甘、饮食偏嗜、或寒温失宜,都可损伤脾胃,引 起脾气虚、脾阳虚、脾之化源不足等诸病。若过食辛辣助阳之品,可致月 经先期、月经过多、经行吐衄、胎动不安等;过食寒凉生冷食物,可致痛经、闭经、带下病等。3.劳逸过度 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和产育期劳动要适度。劳则气耗,逸则气滞。 劳倦伤脾,过力伤肾。若经期繁劳过力,可致经期延长或月经过多,月经 愆期,甚至崩漏,闭经。孕期持重过劳,可致胎动不安、堕胎、小产;反 之过度安逸,气血凝滞,易成滞产。产后持重、操劳过早,易致子宫脱垂。 4.跌扑闪挫 跌仆伤血,闪挫伤气,气血两伤,冲任失调导致经产诸病。妇女在经期、孕期登高持重,或跌仆闪挫,易致月经过多、崩漏、胎动不安、堕胎 小产等病,阴户受伤可致阴户血肿或撕裂伤。5.调摄失宜 过度节食减肥,还是药物减肥,首先受累的器官是性腺系统(现代研 究证明,GnRH浓度可降至青春期前水平),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 甚至闭经。口服短效避孕药,有的发生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有的闭经。 孕前酗酒可致“胎儿酒精中毒综合征”(生长迟缓、小头畸形),孕后大

量吸烟,可致流产、死胎、畸胎、低体重儿及胎儿宫内窒息等。(四)体质 因素 人体的体质因素明显地表现出抗病能力的强弱,它不仅决定着上述致 病因素能否损伤机体导致疾病,而且决定着导致疾病的种类、程度、转归 和预后。同时,不同类型的体质因素,可能影响机体对其中一种致病因素 的易感性。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劳伤者,中气必损。 人体由于先天禀赋的不同,后天营养状态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可以形 成不同类型的体质,有的人素禀阳盛,经常便秘、手足心热;有的人素禀 阴盛,经常便溏、畏寒肢冷。不同类型的体质,同一因素致病可有不同临 床表现。此外,体质强健者,病轻而易治;体质虚弱者,病重而难愈。由 此可见,体质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 三、综合能力测试题(一)、填空 1.导致妇科疾病的生活因素主要有、、、和。2.寒邪就部位而言有 之分,就性质而论有之别,但应以为纲。 3.热邪有外热、内热、实热、虚热之分,但应以为纲。无论实热、 虚热都可损伤而致病。 4.湿邪为有形之阴邪,因此湿邪伤人无之分。但却随人体的盛衰, 以及之久暂,而发生从化的转变,如湿热、寒湿等。(二)、A1型单项 选择题 1.以下哪项病证与寒邪无关() A.月经先后不定期B.妊娠腹痛C.月经后期D.痛经E.闭经

中医妇科总论

第一章、导论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认识女性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研究妇科疾病诊疗规律,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夏商周时期(萌芽阶段):主要有关于不孕不育、难产和胎教理论的记载;《列女传》最早提出胎教理论;甲骨文出现“疾育”。 ●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妇产科医生——带下医(扁鹊) ●中医专科的分化始于汉代,设“女医” ●昝殷《经效产宝》(唐)第一部理法方药较完备的产科专著。 ●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历史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妇产科专著。 ●产后三冲:冲心、冲胃、冲肺。 第十二章、女性生殖器官解剖 第二节、外生殖器与内生殖器 ●外生殖器: (1)阴阜:脂肪垫,阴毛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2)大阴唇: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当局部外伤时,可形成大阴唇血肿。 (3)小阴唇:一对薄薄的皱襞,富含神经末梢,极为敏感。末端与大阴唇会和,止于阴唇系带。 (4)阴蒂:两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前端为阴蒂头,中部为阴蒂体,后部为左、右阴蒂脚。有勃起功能。 (5)阴道前庭: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域。 ①尿道口 ②前庭大腺: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感染时腺管口闭塞,形成囊肿或脓肿。 ③前庭球 ④阴道口和处女膜 ●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 ●阴道: (1)功能: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和胎儿娩出的通道。(自净作用) (2)阴道壁:有较大伸展性,受卵巢激素的影响有周期性变化,因富有静脉丛,故局部受损伤易出血或形成血肿。 (幼年、老年妇女阴道黏膜薄,伸展小,易创伤而感染) (3)围绕宫颈的部分称穹隆,分前后左右四部。后穹窿最深。 ●子宫: (1)位于骨盆中央呈倒置梨形,轻度前屈前倾位。 (2)子宫上部较宽,称子宫体。下端较窄,呈圆柱形,称子宫颈。故宫腔形态呈倒三角形。 (3)功能: ①产生月经:宫腔内覆盖粘膜称子宫内膜,青春期后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改变并产生月经; ②性交后,子宫为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 ③孕期为胎儿发育生长的部位; ④分娩时子宫收缩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 (4)子宫峡部:宫腔上宽下窄,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最狭窄处为子宫峡部(剖宫位置) (5)子宫组织结构: ①外层为浆膜层 ②中间层为肌层 ③内层为黏膜层即子宫内膜 (6)子宫共有4对韧带:

《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 (供中医临床方向专业使用) 一、前言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和特有疾病防治的临床学科。《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临床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熟悉或了解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和常见经、带、胎、产、杂等病的辨证论治。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72学时。 本门课程内容分为总论、各论二部分。总论共七章,简要介绍中医妇科学发展史;系统论述女性的生殖脏器、生理特点和病理的特点;并讨论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要点。各论共七章,分别论述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等基本知识和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教学内容以妇科的基本原理,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知识为重点。对其中理论难点,要循序渐进,讲深讲透。 本门课程在教学上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以临床见习、电化教学等手段。理论讲授注意科学性,概念要精确,论证要严密,术语要规范,表达要流 畅、明了,诱导前后理论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重点讲授内容与一般知识 介绍的区别。临床实践教学注意克服盲目性,辨证论治要与理论挂上勾,使学生感觉到所学 理论在实践中摸得到、看得着,因而记得牢。从而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总论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目的要求】 1.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了解中医妇科学研究范围。 【教学内容】 1.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目的要求】

1.掌握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代表性著作的名称、作者; 2.熟悉十大历史时期; 3.了解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发展概况,为学生树立学习中医妇科学的专业思想。 【教学内容】1.十大历史时期:夏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唐代、宋代、金元时代、明代、清代及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妇科发展概况; 2.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的代表性著作及其贡献。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二章女性的生殖脏器 第一节阴户、玉门 【目的要求】 了解阴户的解剖位置与功能;玉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教学内容】 1.阴户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2.玉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阴道、子门 【目的要求】 熟悉阴道的解剖位置与功能;子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教学内容】 1.阴道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2.子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胞宫 【目的要求】 1.掌握胞宫的解剖位置、形态与功能; 2.熟悉胞宫的别名。 【教学内容】 1.胞宫的名称; 2.胞宫的解剖位置; 3.胞宫的形态; 4.胞宫的功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章女性的生理特点 第一节女性的生理基础 【目的要求】 1.掌握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的联系;脏腑与胞官的联系;天癸的生成与生理作用; 2.熟悉冲任督带四脉的共同特点; 3.了解气血对胞宫的生理作用。 【教学内容】 l.冲任督带四脉的四个共同特点; 2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中医专业

《中医妇科学》课程教学标准(体例)试行 第一部分课程的描述(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效果 六、教学条件 1、教材使用与建设 2、运用配套实验教材和实践教学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纲要(教学设计理念) 一、教学内容及要点 (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未来职业岗位需求和课程自身特点为准则,适当选取并整合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三、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四、课程考核内容设计 第三部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 一、师资队伍建设 二、教学研究涉及的领域、教研活动 第四部分关于课程基础平台建设 第一部分课程的描述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运用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特色学科,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医妇科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社会需求,面向中医药现代化、面向基层及社区医疗的实用型中医人才。 【教学目标】 1.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2.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病证的概念、辨证论治及处方用药。 3.熟悉妇科各病证的病因病机. 4.了解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概况、各病证其他疗法、预防保健及计划生育。 【能力目标】 1.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论。 2。掌握妇科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运用四诊正确收集妇科资料. 3.能用中医理论对妇科常见疾病作出初步诊断、辨证立法,处方用药. 4.具有病案分析,规范书写门诊、住院病历的能力。 5.具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接收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好学、能吃苦不怕累的治学精神。 2.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牢固树立“医即为人”的思想. 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团体协作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医妇科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妇科专业基础理论,包括女性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辨证、常用治法、预防保健等;妇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特点及辨证论治规律,包括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等。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妇科常见病的概念、病因病机、

中医妇科学总论

中医妇科学总论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一、定义: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二、范围: 1、基本原理——女性解剖、生理、病理特点 妇科病的诊法、治法、预防 2、疾病防治——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 产后病、前阴病、杂病 掌握西医妇产科基础理论,诊断方法、生理产科和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一、夏、商、周——萌芽阶段 1、对难产、不育的记载 2、“种子”和避孕的药物 3、原始的优生观点 二、春秋战国——确立中医学理论 1、对女性生殖器官、月经和妊娠生理、病理的认识 形成妇科基本理论,记载首张妇科药方 2、出现“带下医” 3、对胚胎发育的认识

三、秦、汉时代——早期发展 1、最早的妇产科病案(秦) 2、设“女医”(汉) 3、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胎产书》 4、仲景、华佗对妇产科的贡献 5、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首载“子宫”之名,记载妇产科药物 四、魏、晋、南北朝、隋代——脉学与证候学发展 1、《脉经》记载妊娠脉、临产脉(晋) 2、提出妊娠各期保健要点(北齐) 3、《诸病源候论》对妇产科病机和证候的认识(隋)

五、唐代——医事制度完善,专科分化 1、设“太医署” 2、著名医家和医著:《千金要方》、《外台秘要》 产科专著:《产宝》 六、宋代——独立分科,产科迅速发展 1、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内容全面、系统 2、产科专著众多,记载对异常胎位的助产方法 七、金、元时代——各家学说蜂起 金元四大家对妇产科的观点

八、明代——肾与命门学说阐发 1、妇科专著较多: 薛己《女科撮要》、《校注妇人良方》 万全《广嗣纪要》 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 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 2、赵献可《医贯》、《邯郸遗稿》,张介宾《类经》 对命门学说的发挥 3、李时珍对月经和奇经的认识 九、清代、民国 妇产科专著:《傅青主女科》、《沈氏女科辑要》、 《达生篇》 教科书:《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发展 1、中医教育 2、理论研究与临床研究

中医妇科学 总论--第四章 妇科疾病的诊断和辨证

第四章妇科疾病的诊断和辩证 学习要点: 妇科疾病的四诊,经、带、胎、产、杂病的辨证要点,脏腑、气血辩证的要点。 诊断与辨证是疾病的治疗基础,妇科疾病的诊断及辨证方法与其他各学科基本相同,但由于妇女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其特点,故诊法和辨证又有其独特之处。 第一节四诊 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妇科的四诊应突出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注重对经、带、胎、产等情况的了解,通过对胞宫、阴道、子门、阴户等部位的诊察,并注意采集与之相关的全身病变情况,四诊合参,并结合八纲辨证和现代诊法,进行辨析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一、问诊 问诊是四诊中重要的一环。在妇科疾病的诊察中,要熟练掌握与妇女经、带、胎、产有关的问诊内容和问诊技巧,同时还应耐心细致、态度和蔼,才能获得真实有价值的资料。 (一)问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妇女,由于生理上的差异,所见疾病亦各有特点。如青春期少女因禀赋不足,肾气未充,易出现月经疾患。生育期妇女多由胎产、哺乳数伤于血,肝肾失常,加之生活、工作、家庭影响,致心理压力较大,易出现肝气郁结,而导致月经不调、妊娠、产后诸病。围绝经期妇女,脾肾日渐虚衰,常发生绝经前后诸证、恶性肿瘤等。故云:“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 (二)问主诉 主诉是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判断疾病轻重缓急及辨病辨证的主要依据。书写时要准确,文字要精练。

(三)问现病史 围绕主症询问发病的时间、发病原因、开始自觉症状、病情的发展变化过程、相关的检查结果、治疗经过与效果、现在有何症状等。 (四)问月经史 了解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气味的变化,经期前后伴随的症状及末次月经日期。老年妇女应了解绝经年龄和绝经前后的情况。月经史记录格式为: 初潮年龄经期天数 周期天数末次月经时间(lmp)及全身、局部症状 (五)问带下 询问带下的量、色、质、气味以及伴随的症状,如阴痒、阴肿、腹痛等。同时应了解相关的检查和治疗情况。 (六)问婚育史 问结婚年龄、孕产次数和结局(如足月顺产、难产、剖宫产、早产、自然流产、人工流产、异位妊娠、死胎、死产、葡萄胎等)、胎前产后诸病情况,产时、产褥及哺育情况。了解是否采取避孕措施及采用何种避孕方法。对于不孕症和性病患者,应了解配偶的健康状况和性生活情况。 (七)问既往史 询问与现病史有关的既往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情况等。 (八)问家族史 询问家族成员中有无传染病、遗传性疾病、肿瘤病史等。 (九)问个人史 包括职业,工作条件,生活环境,个人习惯、嗜好,家庭情况等。 二、望诊 望诊,是通过对体外各部位、舌象及神态的观察,了解体内脏腑、气血变化的诊法。妇科望诊,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观察月经、带下及恶露的量、色、质的变化。必要时还需对乳房、阴户进行诊察,若男医生检查时,必须有女医务人员或患者亲属在场。 (一)望形神 形,指形态。神,指神情、神志。形神反映了脏腑精气的的盛衰,形健则神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和特有疾病防治的临床学科。《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临床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熟悉或了解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和常见经、带、胎、产、杂等病的辨证论治。本课程针灸专业总教学时数为36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4学时。 本门课程内容分为总论、各论二部分。总论共七章,简要介绍中医妇科学发展史;系统论述女性的生殖脏器、生理特点和病理的特点;并讨论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要点。各论共七章,分别论述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等基本知识和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教学内容以妇科的基本原理,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知识为重点。对其中理论难点,要循序渐进,讲深讲透。 本课程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系统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妇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原则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体正常分娩机制及异常处理。并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正确诊断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对其辩证分型、拟方选药,并具备对类似病证的鉴别诊断能力。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书写规范的中医妇科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能对妇科的部分疑难病证和急危症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诊治。 3.会书写中医妇科规范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会开展女性卫生宣传教育、计划生育教育、健康指导和卫生保健服务。 4.具备接受继续医学教育、获得更新的妇科相关知识的能力。 [素质教育目标] 1.培养具有执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贯彻国家有关计划生育、妇女保健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意识。 2.有良好的医疗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关心、体贴患者的医务工作者。 4.具有勤奋好学,刻苦认真的学习精神。 总论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和范围。了解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各个历

中医妇科学 总论--第三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概要

第三章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概要 学习要点 三淫之邪、情志内伤、生活失调、体质因素等诸多病因,导致女性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功能失常,直接或间接地冲任、胞宫,从而引起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主要表现在经、带、胎、产、杂几个方面,这与女性特殊的组织器官、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因此,妇科的病因、病机、转归等有其独自的特殊规律。各种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损伤胞宫、胞脉等,均可导致妇科疾病。 第一节病因 一.淫邪因素 六淫邪气均可导致妇产科疾病,然妇女“以血为本”、“以血为用”,外感、内伤中的寒、热、湿邪最易与血相博结从而引起血分病变,故在妇科病因中,以寒、热、湿邪较为常见。 (一)寒邪 寒为阴邪,收引凝涩,易伤阳气,可使冲任血脉运行不畅。寒邪致病,就部位而言有外寒、内寒之分;按性质而论有实寒、虚寒之别,这四者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外寒,如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又恰逢妇女在经、产期,则血为寒凝,胞脉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月经后期、痛经、产后身痛等病证;外寒致病多为实证或虚实夹杂证。内寒,多见脾阳、肾阳虚衰,温煦和气化功能不足,冲任虚寒,或阳不化阴,水湿、痰饮内停,易致闭经、带下病、宫寒不孕等病证;内寒多为虚证或虚中夹实之证。 (二)热邪 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易伤阴动血。热邪亦有内、外、虚、实之分。外热,

多由经、孕、产褥期,血室正开,火热之邪直入胞中;内热,多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阴虚内热、瘀热、湿热,或五志化火,或过食辛热温补之品,致阳热内盛。临床上把阴虚内热称为虚热;把外感之热、情志化火、阳热内盛以及瘀热、湿热等称为实热。热毒是实热中的重证。无论实热、虚热都能损伤冲任脉络,迫血妄行,出现月经先期、崩漏、产后发热等病证;热毒炽盛,化腐成脓,又可出现盆腔炎、阴疮等病症。 (三)湿邪 湿为有形之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趋下而易袭阴位。湿邪亦有内、外之别。久居阴湿之地、或冒雨涉水,为外湿内侵;若饮食生冷致脾阳受损,运化失职,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则水湿内停,痰湿积聚,此为内湿。无论外湿、内湿均可伤及冲、任、带脉,导致妇科疾病。湿邪伤人往往随人体阴阳盛衰而发生从化转变,或从阳化为湿热;或从阴化为寒湿;聚湿成痰则成痰湿。若水湿内盛,可致带下病、妊娠恶阻、子肿等病证;痰湿阻滞又可导致闭经、不孕症、癥瘕等病症。 二.情志因素 喜、怒、忧、思、悲、恐、惊统称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环境的情绪反应,属于正常精神活动的范围。七情太过,如突然强烈或长期的精神刺激,最易影响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进而造成妇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伤及冲任,发生妇科病证。对于这类疾病,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七情中,以怒、思、恐对妇科病证影响较大。 (一)怒 “怒伤肝”、“怒则气上”。抑郁忿怒可致气郁、气逆,疏泄失常,易引发经行乳胀、经行吐衄、闭经等病证。 (二)思 “思伤脾”、“思则气结”。思虑伤脾可致化源不足,或血失统摄,常出现闭经、崩漏、胎动不安等病证。 (三)恐 “恐伤肾”、“恐则气下”。惊恐过度可致气下、气乱,肾失闭藏,冲任不固,从而出现月经不调、胎动不安、不孕证等病证。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 学科。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等。中医妇科学就是要运用这些基本理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规律,男女基本相同。但妇女在脏器方面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特有的功能,必然在病理上就会发生经、带、胎、产、杂等特有的疾病。如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妇人方》说:“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胎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所以妇人别立方也。”由此说明,妇女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有其特殊的方面,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讨论。 中医妇科学传统的研究范围,包括月经不调、崩据、带下、子嗣、临产、产后、乳疾、症瘕、前阴诸疾及杂病等项。《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男妇两科同一治,所异调经崩带症,嗣育胎前并产后,前阴乳疾不相同。”这是对中医妇科疾病范围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本书在总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妇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妇女的生殖脏器、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妇科病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预防与保健等。在各论中,根据中医妇科文献记载与实际工作需要,设立的疾病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等。同时为了扩展学习者的思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和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将西医妇产科基础理论、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与计划生育知识附于书后,以作临证治疗的参考。 第二节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建立和充实起来的。医学发展的历史,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为此,我们把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史分为十大历史阶段进行阐述。 一、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78—公元前770年)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精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精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 [课程简介]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主干课程之一。总论简要介绍妇科学术发展简史和代表性妇科着作的学术特点,论述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治规律、预防保健。各论按中医妇科学的传统分类方法分为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课堂和临床教学,使学生能了解常见妇科疾病的定义、熟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并能了解、熟悉西医妇产科的基础理论和诊疗新技术。重点掌握中医妇科学在调经、治带、种子、安胎、产后调治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妇科疾病的诊治规律。 课程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面向中医药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求的高级中医专业人才。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及案例式教学法。 [标准]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与特点 教学要求与内容 主要讲述中医妇科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及中医妇科学的学术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学术特点;了解:中医妇科学的范围。 一、知识点 1.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中医妇科学的范围。

3.中医妇科学的学术特点。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是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2.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学术特点是理论具有特色、病种妇女特有、内治突出“调”宇、外治重视局部、强调节欲以防病。 3.了解中医妇科学的范围主要是女性生殖器官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大法和经、带、胎、产、杂病的论治。 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 教学要求与内容 简介中医妇科学发展的史;简介《经效产宝》、《妇人大全良方》、《女科撮要》、《景岳全书·妇人规》、《傅青主女科》、《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等妇产科专着学术思想。要求学生了解中医妇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妇科学的源头,熟悉中医妇科学在十个历史时代的重大学术成就,代表医家及着作。 一、知识点 1.中医妇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 2.《经效产宝》、《妇人大全良方》、《女科撮要》、《景岳全书·妇人规》、《傅青主女科》、《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等妇产科专着学术思想。 3.十个历史时代的重大学术成就。 二、教学要求

妇科总论测试题

中医妇科学总论测试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中医妇科学 二、填空 1.中医妇产科学是以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来研究女性和的一门临床学科。 2.在《黄帝内经》中记载的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调经种子的药方是。 3.在中医妇科学史中,最早记载对胎教认识的书是。 4.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妇人三篇,论述了妊娠呕吐,妊娠腹痛……癥瘕等病的证治,并提出了和的外治法。 5.朱震亨所著中第一次明确描写了的形态。 6.我国现存历史最早、理论较完备的产科学专著为著的。 7.宋代在妇产科学方面成就最大的是和他的著作。 8. 著成的提出了“居经”,“避年”之说,描写了产时“离经脉”。 9. 自清代以近的妇产科学专著,现存不下数十种,在理论和实践中影响较为巨大的首推、、和。 三、单项选择题 1. 女性的主要生理特点是() A.经、带、胎、产B.经、孕、产、乳C.冲、任、督、带 D.胞宫、天癸E.经、孕、产、杂 2.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夏商周时代妇产科的萌芽表现( ) A.妇科药物B.种子C.难产 D.双胎妊娠E.胎教理论 3. 春秋战国时代,中医最大的成就是() A.《黄帝内经》B.《左传》C.《史记》 D.《文子九守篇》E.《胎产书》 4.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汉代的著作( ) A.《汉书•许皇后传》B.《神农本草经》C.《胎产书》 D.《金匮要略方论》E.《褚氏遗书》 5. 下列哪本著作是最早的妇产科专著() A.《胎产书》B.《经效产宝》C.《逐月养胎法》 D.《十产论》E.《达生篇》 6. 提出“居经”、“避年”的著作是() A.《诸病源候论》B.《脉经》C.《逐月养胎法》 D.《褚氏遗书》E.《难经》 7.唐代把妇人胎产列于卷首的医著是() A.《外台秘要》B.《经效产宝》C.《坤元是宝》 D.《产育宝庆集》E.《千金要方》 8.产科成为独立的专科,并设有产科教授的朝代是( ) A.秦汉时代B.隋代C.宋代 D.唐代E.清代 9. 宋代妇产科成就最大的著作是()

中医妇科学 总论--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治法概要

第五章妇科疾病的治法概要 学习要点: 妇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和治疗大法,内治法、外治法、急证治疗和周期疗法的内容与运用。 中医妇科学的治疗,重在调理全身功能。根据妇科疾病主要的病因病机,结合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在遵循“辨证论治”,“治病必求于本”的前提下,掌握“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两大原则,通过调理脏腑、调补气血、调理奇经的主要治则,以调整恢复妇女的生理功能。以局部证候为主要表现的病变,可单用外治法或内、外治法兼用。此外,对妇科疾病中的危急重症,如血证、痛证、高热证等,需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 第一节内治法 内治法是妇科疾病的主要治法。包括调理脏腑、调理气血、周期疗法。 一、调理脏腑 (一)补肾滋肾 补肾滋肾是治疗妇科疾病最重要的方法,在青春期女子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临证运用时又有补益肾气、温肾助阳、滋补肾阴等治法。 1.补益肾气肾气虚,封藏失司,冲任不固,致胎动不安、崩漏等病者,治宜平补肾气。常用方剂如寿胎丸、归肾丸、补肾固冲丸等,常用药如菟丝子、续断、杜仲、巴戟天、紫河车、山茱萸等。在补益肾气方药中,常加入黄芪、党参、白术等补气之品,脾肾双补,先后天共育之。 2.温肾助阳肾阳虚,命门火衰,冲任失于温煦,致闭经、不孕症等病者,治宜温补肾阳。常用方剂如右归丸、右归饮、金匮肾气丸等,常用药如附子、肉桂、仙灵脾、巴戟天、淫羊藿、菟丝子等。 3.滋补肾阴肾阴虚,冲任血少或阴不制阳,热扰冲任,致绝经前后诸证、

胎萎不长等病者,治宜滋肾益阴。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河车大造丸等。常用药如熟地、枸杞子、山茱萸、旱莲草、紫河车、阿胶等。 肾阴亏虚,阴不敛阳,易致阴虚阳亢诸疾,常于滋阴之中加入重镇潜阳之品,如龙骨、牡蛎、珍珠、鳖甲等。 肾阴阳俱虚,治疗宜肾阴阳双补,常用方剂如肾气丸、二仙汤等。 临床运用补肾滋肾法治疗时,还应注意滋阴不忘阳,补阳不忘阴。自明代以来,肾主生殖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现代药理的大量研究指出补肾滋肾中药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对生殖内分泌有重要影响。 此外,肝肾同源;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一泄一藏,共同调节以维持妇女的生理功能,因此,补肾滋肾法常与疏肝养肝法并用。 (二)疏肝养肝 疏肝养肝是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法则之一,临证运用时又有疏肝解郁、疏肝清热、养血柔肝等治法。 1.疏肝解郁肝气抑郁,疏泄失常,冲任不畅,致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行乳房胀痛等病者,治宜疏肝解郁。常用方剂如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定经汤等,常用药如香附、柴胡、川楝子、郁金、乌药、枳壳等。凡肝郁犯脾者,宜疏肝健脾,常用方剂如逍遥散、痛泻要方等。 2.疏肝清火肝郁化火,热伤冲任,迫血妄行,致月经先期、经行吐衄等病者,治宜疏肝清火。常用方剂如丹栀逍遥散、清肝止淋汤、宣郁通经汤等,常用药物如栀子、丹皮、黄芩、夏枯草、龙胆草、苦参等。常加入麦冬、生地、玉竹等滋阴生津的药物。 3.养血柔肝肝血亏虚,营阴不足,冲任血虚,致月经后期、绝经前后诸证等病者,治宜养血柔肝,常用方剂如四物汤、杞菊地黄丸、养精种玉汤等。常用药物如熟地、当归、白芍、女贞子、桑椹子、枸杞子等。若肝阴亏虚,肝阳上亢,治宜平肝潜阳。常于上方加入平肝潜阳之品,如龟板、龙骨、鳖甲、牡蛎、石决明、珍珠母等。若肝阴亏虚,阴虚火旺,肝风内动,致子痫、产后痉证者,治宜镇痉熄风。常用方剂如羚角钩藤汤等。 (三)健脾和胃 健脾和胃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治法,在治疗老年期妇科疾病中显得尤为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