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最终版】

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最终版】

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最终版】
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最终版】

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第1课时)

课标要求

1. 熟悉)(βα+cos ,)(βα+sin ,)(βα-sin 的推导过程,提高逻辑推理能

力,计算能力。

2. 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并能用公式解决相关化简求值问题。

3. 熟练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用技巧。

重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的运用。

难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

预习案

温故知新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βα-cos =

课前自主学习:

脑筋急转弯(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那么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又是怎样的呢?想一想,做一做!

1.)(βα+cos = __][cos -α=sin__sin cos__cos αα+=________________ 即)(βα+cos =

上述公式就是两角和的余弦公式,记作)(C βα+ ,该公式有什么特点?如何

什么样的变化呢?

知识链接:诱导公式五

α

απ

ααπ

s i n 2c o s c o s

2s i n =-=-)()(

)(βα+sin =]2[cos )(βαπ

+-=])2[(cos βαπ

--=________________

即)(βα+s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βα-sin =_____]2[cos -π=______]____)2[(cos +-π

=________________

即)(βα-s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公式就是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记作)(S βα+ ,该公式有什么特点?如

预习测评 基础在线

1、利用和(差)角公式,求下列各式的值:

(1)057cos (2)0

15sin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000018sin 72cos 18cos 72sin + (2)000012sin 72sin 12cos 72cos +

探究案

小组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化简求值问题

例1:化简 x x sin 30 cos cos 30sin 00-

变式训练1化简 x x sin 2

3cos 21-

变式延伸1已知为第二象限角,θθ5

3cos -=,求θs i n 和)(3sin πθ+

拓展训练2 求角问题

已知),(、,,2

01010sin 55sin πβαβα∈

==,求βα+的值。

限时规范训练

1. 已知4

1)6sin(=+απ,则=+ααsin 3cos ( )

A. 41-

B. 21

C. 2

D. 1- 2.在△ABC 中,若B A B A sin sin cos cos >,则此三角形是 (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是锐角三角形

高考链接:

3.已知函数R A x A x f ∈<<>+=x ),00)(sin()(π??,

的最大值是1,图像过点)2

1,3(πM 。 (1) 求)(x f 的解析式;

(2) 已知α,,13

12)(,53)()2,

0(==∈βαπβf f 且求)(βα-f 的值。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练习题(答案)

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练习题 知识梳理 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 a±3 = sin_a cos B±cos_osin 3 cos(a? 3 = cos _ocos_3sin 一 o (sin 3 tan a±a n 3 tan (a±3 = . 1?tan a an 3 2.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sin 2 a= 2sin_ a os_a 2 ■ 2 2 ■ 2 cos 2a= cos a — sin a= 2cos a — 1 = 1 一 2sin a 3. 有关公式的逆用、变形等 (1)ta n a±an 3= tan( a±3(1 ?tan_ a an_ 3. 4. 函数 f(M = asin a+ bcos o(a, b 为常数),可以化为 f( a = a 2 + b 2 sin(a+ ?,其中 tan 一、选择题 1.给出如下四个命题 ②存在实数a,3 ,使等式 cos( ) cos cos sin sin 能成立; ③公式tan( ) tan an 成立的条件是 k —(k Z)且 k —(k Z); 1 tan tan 2 2 ④不存在无穷多个 a 和3,使 sin( )sin cos co s ,sin ; 其中假命题是 ( )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2 .函数 y 2sin x(sin x cosx)的最大值是 ( ) A. 1 . 2 B. .. 2 1 C. 、2 D. 2 ①对于任意的实数a 和3,等式cos( )cos cos sin sin 恒成立; tan 2 2ta n a 1 tan 2 a 2 (2)cos a= 1 + cos 2a 2 sin 2 a= 1 — COS 2a 2 - 2 (3)1 + sin 2 a= (sin a+ cos c), 1 — sin 2 a= (sin a — cos a )2 , sin a±cos a= 2sin a±4t .

(整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分析: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是正弦线、余弦线和诱导公式等知识的延伸,是后继内容二倍角公式、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的知识基础,对于三角变换、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等三角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课时主要讲授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以及诱导公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了解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并熟记公式; ②、使学生理解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和诱导公式的推导; ③、使学生能够从正反两个方向运用公式解决简单应用问题。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②、培养学生的代数意识,特殊值法的应用意识;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观察、对比体会公式的线形美,对称美; ②、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教学难点: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有利于问题自然、流畅地提出,提出问题是为了引发思考,思考的表现形式是探索尝试,探索尝试是思维活动中最有意义的部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是我们每节课都应追求的目标。给学生的思维以适当的引导并不一定会降低学生思维的层次,反而能够提高思维的有效性。从而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

和谐统一。 由此我决定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尝试----启发引导----解决问题。 学法指导: 1、要求学生做好正弦线、余弦线、同一坐标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特别是用角的余弦和正弦表示终边上特殊点的坐标这些必要的知识准备。(体现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温故知新的认知规律。) 2、让学生注意观察、对比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中正弦、余弦的顺序;角的顺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通过观察体会公式的对称美。 五、教学过程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练习题

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练习题 知 识 梳 理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α±β)=sin_αcos_β±cos_αsin_β. cos(αβ)=cos_αcos_β±sin_αsin_β. tan(α±β)=tan α±tan β 1tan αtan β.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sin 2α=2sin_αcos_α. cos 2α=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 tan 2α=2tan α 1-tan 2α . 3.有关公式的逆用、变形等 (1)tan α±tan β=tan(α±β)(1tan_αtan_β). (2)cos 2α= 1+cos 2α2,sin 2α=1-cos 2α2 . (3)1+sin 2α=(sin α+cos α)2,1-sin 2α=(sin α-cos α)2,sin α±cos α= 2sin ? ?? ?? α±π4. 4.函数f (α)=a sin α+b cos α(a ,b 为常数),可以化为f (α)=a 2+b 2sin(α+φ),其中tan φ=b a 一、选择题 1.给出如下四个命题 ①对于任意的实数α和β,等式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恒成立; ②存在实数α,β,使等式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能成立; ③公式=+)tan(βαβ αβαtan tan 1tan ?-+an 成立的条件是)(2 Z k k ∈+≠ππα且)(2 Z k k ∈+≠ππβ; ④不存在无穷多个α和β,使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其中假命题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2.函数)cos (sin sin 2x x x y +=的最大值是 ( ) A .21+ B .12- C .2 D . 2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基础) 【学习目标】 1.能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熟练运用二倍角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不要求记忆),能灵活地将公式变形并运用. 3.通过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进一步提高运用联系的观点、化归的思想方法处理问题的自觉性,体会换元思想、方程思想等在三角恒等变换中的作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sin 22sin cos ()S αααα=? 22222cos 2cos sin () 2cos 112sin C αααααα =-=-=- 22 2tan tan 2()1tan T αα αα = - 要点诠释: (1)公式成立的条件是:在公式22,S C αα中,角α可以为任意角,但公式2T α中,只有当 2 k π απ≠ +及()4 2 k k Z π π α≠ + ∈时才成立; (2)倍角公式不仅限于2α是α的二倍形式,其它如4α是2α的二倍、 2α是4 α 的二倍、3α是 32 α 的二倍等等都是适用的.要熟悉多种形式的两个角的倍数关系,才能熟练地应用好二倍角公式,这是灵活运用公式的关键. 如:2 cos 2 sin 2sin α α α=; 1 1 sin 2sin cos ()2 2 2 n n n n Z α α α ++=∈ 2.和角公式、倍角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βαβαβαβα=+++中,当T C S ,,时,就可得到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它们的内在联系如下: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及其应用

一、知识回顾 1、填表:(表一) 角α ?0 ?30 ?45 ?60 ?90 ?120 ?135 ?150 ?180 角α的弧度制 αsin αcos 2、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 ( 1 ) 差 角 的 正 余 弦 : s i n ( = ;)cos(βα-= ; (2)和角的正余弦 :s in(( = ;cos ( = ; 3、牛刀小试(不查表求下列式子的值) (1)sin15; (2)cos 75; (3)sin 75 问题1:你能由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出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吗? [] cos()cos ()cos cos()sin sin()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αβαβαβ +=--=-+-=-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C αβ+ 问题2 :你能由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推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吗? sin()cos ()cos ()22cos( )cos sin()sin 22sin cos cos sin ππαβαβαβππ αβαβ αβαβ ???? +=-+=-+???? ???? =-+-=+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S αβ+

[]sin()sin ()sin cos()cos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αβαβαβ-=+-=-+-=-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S αβ- 二、知识应用 1. 已知3cos 5α=-,(,)2παπ∈,求cos()4 π α-的值。 2. 已知sin α=\f(2,3),α∈(错误!,π),cos β=-错误!,β∈(π,错误!).求si n(α-β),cos(α+β),t an(α+β). 3. 已知 4π<α<4π3,0<β<4π,cos(4π+α)=-53,s in (4π3+β)=13 5, 求si n(α+β)的值. 4. 已知2π<α<β<4π3,cos(α-β)=1312,si n(α+β)=-5 3,求sin2α的值.

正弦 余弦 正切二倍角公式及变形升降幂公式(完全版)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一、教学目标 以两角和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为基础,推导二倍角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理解推导过程,掌握其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为基础,推导二倍角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教学难点:二倍角的理解及其灵活运用.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研讨式教学 四、教学设想: (一)复习式导入:大家首先回顾一下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 αβαβ++=-. (二)公式推导: ()sin 2sin sin cos cos sin 2sin cos ααααααααα =+=+=; ()22cos 2cos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ααααααααα=+=-=-; 22222cos 2cos sin 1sin sin 12sin αααααα=-=--=-; 22222cos 2cos sin cos (1cos )2cos 1αααααα=-=--=-. ()2tan tan 2tan tan 2tan 1tan tan 1tan ααααααααα+=+= =--. 升降幂公式 2 )cos (sin 2sin 1ααα±=±

αα2cos 22cos 1=+αα2sin 22cos 1=-2 2cos 1cos 2α α+=22cos 1sin 2α α-=}}升幂降角公式 降幂升角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word版本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复习学案 自主梳理1.(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 cos(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s(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sin(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n(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α,β,α+β,α-β均不等于kπ+π 2,k∈Z) tan(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n(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变形为:tan α+tan β=tan(α+β)(1-tan αtan β),tan α-tan β=tan(α-β)(1+tan αtan β).2.辅助角公式:a sin α+b cos α=a2+b2sin(α+φ),其中 ?? ? ??cos φ=, sin φ=, tan φ= b a, 角φ称为辅助角(考试只要求特殊角). 【基础自测】 1.计算sin 43°cos 13°-cos 43°sin 13°的结果等于 () A. 1 2 B. 3 3 C. 2 2 D. 3 2 2.已知cos???? α- π 6+sin α= 43 5,则sin? ? ? ? α+ 7π 6的值是 () A.- 23 5 B. 23 5C.- 4 5 D. 4 5 3.函数f(x)=sin 2x-cos 2x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π 2B.πC.2πD.4π4.设0≤α<2π,若sin α>3cos 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 () A.???? π 3, π 2 B.? ? ? ? π 3,π C.???? π 3, 4π 3 D.? ? ? ? π 3, 3π 2 5.已知向量a r =(sin x,cos x),向量b r =(1,3),则|a r +b r |的最大值为() A.1 B. 3 C.3 D.9 【考点巩固】 探究点1给角求值问题(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 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设计方案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智力发展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的质的四个主要阶段:激活原有认知结构、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尝试新的认知结构、发展新的认知结构。发展的各个阶段顺序是一致的,前一阶段总是达到后一阶段的前提。阶段的发展不是间断性的跳跃,而是逐渐、持续的变化。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为发展性辅导中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评估和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人教A版),第三章、第一节、第145-148页。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是在研究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基础上研究具有“二倍角”关系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它既是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特殊化,又为以后求三角函数值、化简和证明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理论工具,通过对二倍角公式的推导知道:二倍角公式的内涵是“揭示具有倍数关系的两个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规律”,通过推导还让学生了解高中数学中由“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数学思想,因此这节课也是培养学生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对三角函数的认知特点,我们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出发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中体会数学的化归思想和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 2、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通过对二倍角公式的正用、逆用、变形使用,提高三角变形的能力,以及应用转化、化归、换元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和数学情感,提高数学素养。 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从认知角度上看,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基础上。从学习情感方面看,大部分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从能力上看,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探究的能力、较弱。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函数(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两角差的余弦函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余弦函数 一、基本能力达标 1.已知α∈? ????0,π2,cos α=3 3,则cos ? ????α+π6=( ) A.12-66 B .1-66 C .-12+66 D .-1+6 6 解析:选A ∵α∈? ????0,π2,cos α=33,∴sin α=63, ∴cos ? ????α+π6=cos αcos π6-sin αsin π 6 =33×32-63×12=12-66 . 2.满足cos αcos β=3 2 -sin αsin β的一组α,β的值是 ( ) A .α=13π12,β=3π4 B .α=π2,β=π 3 C .α=π2,β=π6 D .α=π3,β=π 4 解析:选B ∵cos αcos β=3 2 -sin αsin β, ∴cos αcos β+sin αsin β=32,即cos(α-β)=3 2, 经验证可知选项B 正确. 3.在△ABC 中,若sin A sin B <cos A cos B ,则△ABC 一定是 (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三者都有可能 解析:选C ∵sin A sin B <cos A cos B , ∴cos A cos B -sin A sin B >0,∴cos(A +B )>0,

∴A +B <90°,∴C >90°,∴△ABC 是钝角三角形. 4.已知3cos x -sin x =-6 5,则sin ? ?? ??π3-x = ( ) A.45 B .-45 C.35 D .-3 5 解析:选D 3cos x -sin x =2? ?? ??sin π3cos x -cos π 3sin x =2sin ? ????π3-x =-65,故sin ? ?? ??π3-x =-3 5. 5.已知0<α<π2<β<π,又sin α=35,sin(α+β)=3 5,则sin β 等于( ) A .0 B .0或2425 C.2425 D .±24 25 解析:选C 由0<α<π2<β<π得,π2<α+β<3π 2 , 又sin α=35,sin(α+β)=35,∴cos α=45,cos(α+β)=-4 5, ∴sin β=sin[(α+β)-α] =sin(α+β)cos α-cos(α+β)sin α=35×45-? ????-45×35=24 25. 6.sin 15°+cos 165°的值是________. 解析:原式=sin(45°-30°)+cos(120°+45°) =sin 45°cos 30°-cos 45°sin 30°+cos 120°cos 45°-sin 120°sin 45° =22×32-22×12-12×22-32×22=-22.答案:-22 7.设a =2cos 66°,b =cos 5°-3sin 5°,c =2(sin 47°sin 6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函数》教学设计 商州区中学秦明伟 一、学情分析 本课时面对的学生是高一年级的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正处于高度发展的时期,学生对探索未知世界有主动意识,对新知识充满探求的渴望。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以及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这为他们探究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建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必修4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第二节,推导得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是本章所涉及的所有公式的源头。 由于向量工具的引入,教材选择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作为基础,这样处理使得公式的得出成为一个纯粹的代数运算,大大地降低了思考的难度,也更易于学生接受。 从知识产生的角度来看,在学习了《三角函数》及《平面向量》后再学习由这些知识推导出的新知识也更符合知识产生的规律,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从知识的应用价值来看,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是新教材的显著特点,课本中丰富的生活实例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体验生活即数学理念,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基于上述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进而推导得到其余的和差公式,为后续简单的恒等变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究,让学生探索、发现并推导其他和(差)角公式,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强化题目的训练,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在初步理解公式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基础上记忆公式,并用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力目标 通过利用向量推导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及公式的具体运用,使学生深刻体会联系变化的观点,让学生自觉的利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 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创造的过程,体验成功探索新知的乐趣,获得对数学应用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以及努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激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得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理解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的推导。 难点:探索过程的组织和适当引导,并能灵活运用公式。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练习题(含答案)

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给出如下四个命题 ①对于任意的实数α和β,等式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恒成立; ②存在实数α,β,使等式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能成立; ③公式=+)tan(βαβ αβαtan tan 1tan ?-+an 成立的条件是)(2 Z k k ∈+≠ππα且)(2 Z k k ∈+≠ππβ; ④不存在无穷多个α和β,使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其中假命题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2.函数)cos (sin sin 2x x x y +=的最大值是 ( ) A .21+ B .12- C .2 D . 2 3.当]2 ,2[π π- ∈x 时,函数x x x f cos 3sin )(+=的 ( ) A .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 B .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2 1- C .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 D .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1 4.已知)cos(,3 2 tan tan ,7)tan(βαβαβα-= ?=+则的值 ( ) A .2 1 B . 2 2 C .2 2- D .2 2± 5.已知 =-=+=-<<<αβαβαπαβπ 2sin ,53 )sin(,1312)cos(,432则 ( ) A .6556 B .-6556 C .5665 D .-56 65 6. 75sin 30sin 15sin ??的值等于 ( ) A . 4 3 B . 8 3 C .8 1 D . 4 1 7.函数)4 cot()(,tan 1tan 1)(),4tan()(x x h x x x g x x f -=-+= +=π π其中为相同函数的是 ( ) A .)()(x g x f 与 B .)()(x h x g 与 C .)()(x f x h 与 D .)()()(x h x g x f 及与 8.α、β、γ都是锐角,γβαγβα++=== 则,8 1 tan ,51tan ,21tan 等于 ( )

两角和差正余弦公式的证明

两角和差正余弦公式的证明 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是三角学中很重要的一组公式。下面我们就它们的推导证明方法进行探讨。 由角, 的三角函数值表示的正弦或余弦值, 这正是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的功能。换言之, 要推导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 就是希望能得到一个等式或方程, 将或与, 的三角函数联系起来。 根据诱导公式, 由角的三角函数可以得到的三角函数。因此, 由和角公式容易得到对应的差 角公式, 也可以由差角公式得到对应的和角公式。又因为 , 即原角的余弦等于其余角的正弦, 据此, 可以实现正弦公式和余弦公式的相互推导。因此, 只要解决这组公式中的一个, 其余的公式将很容易得到。 (一) 在单位圆的框架下推导和差角余弦公式 注意到单位圆比较容易表示, 和, 而且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可 与, 的三角以用三角函数值表示, 因此, 我们可以用单位圆来构造联系 函数值的等式。 1. 和角余弦公式 使, 和, 并作角, 中作单位圆在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1) 方法( 于点A, 终边交于点B;角始边为, 终边交的始边为角, 交 于点。从而点始边为A, B, 终边交, C和于点C;角D的坐标分别为 ,。, ,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 。 注意到, 因此。 注记:这是教材上给出的经典证法。它借助单位圆的框架, 利用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表达两条相等线段, 从而得到我们所要的等式。注意, 公式中的和为任意角。 2. 差角余弦公式

仍然在单位圆的框架下, 用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和余弦定理表达同一线段, 也可以得到我们希望的三角等式。这就是 (方法2) 如图所示, 在坐标系中作单位圆, 并作角和, 使角和 终边交于点。, , , 的始边均为交于点C角终边交于点A角从而 。的坐标为B, A点,.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 由余弦定理得 。 从而有。 注记:方法 2 中用到了余弦定理, 它依赖于是三角形的内角。因此, 还需 的情形。容易验证要补充讨论角和的终边共线, 以及大于, 公式在以上情形中依然成立。 在上边的证明中, 用余弦定理计算的过程也可以用勾股定理来进行。也可以用向量法来证明。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及二倍角公式专题复习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及二倍角公式专题复习 一、知识要点: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sin()sin cos cos cos S αβαβαβαβ±±=±; (2)():cos()cos cos sin sin C αβαβαβαβ±±=; (3)()tan tan :tan()1tan tan T αβαβαβαβ ±±±=.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2):sin 22sin cos S αααα=α; (2)2222(2):cos2cos sin 2cos 112sin C αααααα=-=-=-; (3)(2)22tan :tan 21tan T αααα =-. 3.常用的公式变形 (1)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 (2)221cos 21cos 2cos ,sin 22 αααα+-==; (3)221sin 2(sin cos ),1sin 2(sin cos )αααααα+=+-=-,sin cos )4π ααα±=±. 4.函数()sin cos (,f x a x b x a b =+为常数),可以化为())),f x x x ?θ=+=-其中()?θ可由,a b 的值唯一确定. 两个技巧 (1)拆角、拼角技巧:(2)化简技巧:切化弦、“1”的代换等. 【双基自测】

1.(人教A 版教材习题改编)下列各式的值为14 的是( ). A .22cos 112π- B .20 12sin 75- C.0 202tan 22.51tan 22.5- D .00sin15cos15 2.0000 sin 68sin 67sin 23cos68-=( ) A .2- B.2.1 3.(2011·福建)若tan 3,α=则2sin 2cos αα =( ). A .2 B .3 C .4 D .6 4.已知2sin ,3 α=则cos(2)πα-=( ). A ..19- C.195.(2011·辽宁)设1sin(),43 πθ+=则sin 2θ= ( ). A .79- B .19- C.19 D.79 6.0000tan 20tan 4020tan 40++=________. 7.若2tan(),45 πα+=则tan α=t________. 考向一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例1] 求值:①00 00cos15sin15cos15sin15 -+;②00sin 50(1). [例2] 已知函数()2sin(),36 x f x x R π=-∈.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一、教学目标 以两角和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为基础,推导二倍角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理解推导过程,掌握其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为基础,推导二倍角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教学难点:二倍角的理解及其灵活运用.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研讨式教学 四、教学设想: (一)复习式导入:大家首先回顾一下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 αβαβ++=. 的公式呢?(学生自己动手,把上述公式中β看成α即可), sin 2sin cos αα=; 22cos sin ααα=-; 思 否变成只含有sin α或cos α形式的式子呢?2cos 2αα=; 2cos 21αα=-. tan 2α= 注意:2例1、已知5sin 2,,1342ππαα= <<求sin 4,cos 4,tan 4ααα的值. 解:由,42π π α<<得22π απ<<. 又因为5sin 2,13α=12cos 213α===-. 于是512120sin 42sin 2cos 221313169 ααα??==??-=- ???; 225119cos 412sin 21213169αα??=-=-?= ??? ;120sin 4120169tan 4119cos 4119169 ααα- ===-. 例2、已知1tan 2,3α=求tan α的值.

解:22tan 1tan 21tan 3 ααα==-,由此得2tan 6tan 10αα+-= 解得tan 2α=-+tan 2α=-- (四)小结:

两角和与差正弦公式与余弦公式

【课题】 1.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与余弦公式(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与余弦公式,能正确运用各个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计算和化简. 能力目标: 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及灵活选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与余弦公式. 【教学难点】 难点是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教学设计】 在介绍新知识之前,首先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让学生认识到 cos(6030)cos60cos30?-?≠?-?, 然后提出如何计算cos()αβ-的问题.利用矢量论证cos()αβ-的公式,使得公式推导过程简捷.教学重点放在对公式形式特点的认识和对公式正向与反向的应用上.例1和例2 都是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应用,教学中要强调公式的特点.推广π sin()cos 2αα-=时, 用到了换元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变换的思维.公式sin()αβ+的推导过程是,首 先反向应用例3中的结论π cos()sin 2αα-=,然后再利用公式cos()αβ-,最后整理得到公 式.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将()αβ+看做整体,这样才能应用公式π cos()2α-.逆向使用公式,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是数学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不同的例题和不同知识层面的教学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得到这些公式后,要强调公式cos()αβ-是最基本的公式,要求学生理解其他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将公式sin()αβ±和公式cos()αβ±相对比进行记忆.要帮助学生总结公式中角α和角β以及函数名称排列的特点和符号的特点,教会学生利用这些特点记忆公式.抓住特点进行强化记忆的记忆能力培养是数学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例4利用 156045?=?-?求解,还可以利用154530?=?-?求解.例5通过逆向使用公式来巩固知识, 这种方法在三角式的变形中经常使用.例6是三角证明题.教材给出了两种证明方法,体现了正向与逆向使用公式的思路.教学中要强调这两种使用方法,通过具体例题的分析,使得学生明白正向和反向应用公式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两课时 【课时安排】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并灵活运用.(重点) 2.能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难点) 3.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及变形应用.(难点、易错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阅读教材P128“思考”以下至“探究”以上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cos 75°cos 15°-sin 75°sin 15°的值等于________. 【解析】逆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可得 cos 75°cos 15°-sin 75°sin 15°=cos(75°+15°)=cos 90°=0. 【答案】0

教材整理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阅读教材P128“探究”以下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公式 2.重要结论-辅助角公式 y=a sin x+b cos x x+θ)(a,b不同时为0),其中cos sin θ θ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中的角α,β是任意的.() (2)存在α,β∈R,使得sin(α-β)=sin α-sin β成立.() (3)对于任意α,β∈R,sin(α+β)=sin α+sin β都不成立.() (4)sin 54°cos 24°-sin 36°sin 24°=sin 30°.() 解:(1)√.根据公式的推导过程可得. (2)√.当α=45°,β=0°时,sin(α-β)=sin α-sin β. (3)×.当α=30°,β=-30°时,sin(α+β)=sin α+sin β成立. (4)√.因为sin 54°cos 24°-sin 36°sin 24°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案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设计 高一A 组 韩慧芳 年级:高一 科目:数学 内容: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课型:新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理解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基础上,能够推导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并能运用这些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 (2)通过公式的应用(正用、逆用、变形用),使学生掌握有关化简技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二倍角公式的推导,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知识结构,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二倍角公式的推导,感受二倍角公式是和角公式的特例,进一步体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基本数学思想。在运用二倍角公式的过程中体会换元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关键 1、教学重点:以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为基础,推导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2、教学难点:二倍角的理解及其正用、逆用、变形用。 3、关键:二倍角的理解 三、学法指导 学法:研讨式教学 四、教学设想: 1、问题情境 复习回顾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

思考:在这些和角公式中,如果令βα=,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2、建构数学 公式推导: ()sin 2sin sin cos cos sin 2sin cos ααααααααα=+=+=; ()22cos 2cos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ααααααααα=+=-=-; 思考:把上述关于cos2α的式子能否变成只含有sin α或cos α的式子呢? 22222cos 2cos sin 1sin sin 12sin αααααα=-=--=-; 22222cos 2cos sin cos (1cos )2cos 1αααααα=-=--=-. 以上这些公式都叫做倍角公式,从形式上看,倍角公式给出了αα与2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既公式中等号左边的角是右边角的2倍。所以,确切地说,这组公式是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这正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有时简称二倍角公式。 3、知识运用 例1、(公式的正用) (1)已知3sin ,,52 πααπ=<<求sin 2,cos 2,tan 2ααα的值. (2)已知3sin 2,,542ππαα= <<求sin 4,cos 4,tan 4ααα的值.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经典练习题-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一、两角和与差的余弦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1、求值:(1)ο15cos (2)οοοο20802080sin sin cos cos + (3)οοοο1013010130sin sin cos cos + (4)cos105° (5)sin75° (6)求cos75°cos105°+sin75°sin105° (7)cos (A +B )cosB +sin (A +B )sinB . (8)οοοο29912991sin sin cos cos - (2)已知sin θ=1715,且θ为第二象限角,求cos (θ-3 π)的值. (3)已知sin (30°+α)=,60°<α<150°,求cos α. 3. 化简cos (36°+α)cos (α-54°)+sin (36°+α)sin (α-54°). 4. 已知32= αsin ,??? ??∈ππα,2,53-=βcos ,??? ??∈23ππβ,,求)cos(βα+的值. 5.已知1312- =αcos ,??? ??∈23ππα,,求)cos(4πα+的值。 6. 已知α,β都是锐角,3 1= αcos ,51-=+)cos(βα,求βcos 的值。

7.在△ABC 中,已知sin A =53,cos B =135,求cos C 的值. 二、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1利用和差角公式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sin 72cos 42cos 72sin 42??-?? (2) 13cos sin 22x x - (3)3sin cos x x + (4) 22cos 2sin 222 x x - 3(1)已知3sin 5 α=-,α是第四象限角,求sin()4πα-的值。 (2)已知54cos(),cos ,,135αββαβα+= =均为锐角,求sin 的值。 三、两角和与差的正切 tan()αβ+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 tan()αβ-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 -=+ 1、求tan105 ,tan15的值: 2.求值:(1)11tan 12 π;(2)tan 285o . 3:求1tan151tan15+-o o 值。 4:求tan70tan503tan70tan50+-o o o o 值。 5、求下列各式的值: οο75tan 175tan 1-+ tan17+tan28+tan17tan28 家庭作业 1、=+ο οοο313sin 253sin 223sin 163sin 。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专题及解析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教学目标 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2.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3.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知 识 梳 理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sin 2α=2sin αcos α. cos 2α=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 3.有关公式的逆用、变形等 (1)tan α±tan β=tan(α±β)(1?tan αtan β). (3)1+sin 2α=(sin α+cos α)2,1-sin 2α=(sin α-cos α)2, sin α±cos α=2sin ? ? ???α±π4.

4.函数f (α)=a sin α+b cos α(a ,b 为常数),可以化为f (α)=a 2+b 2sin(α +φ)? ????其中tan φ=b a 或f (α)=a 2+b 2·cos(α-φ)? ? ???其中tan φ=a b . 诊 断 自 测 1.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精彩PPT 展示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中的角α,β是任意的.( ) (2)存在实数α,β,使等式sin(α+β)=sin α+sin β成立.( ) (3)公式tan(α+β)=tan α+tan β 1-tan αtan β可以变形为tan α+tan β =tan(α+β)(1-tan αtan β),且对任意角α,β都成立.( ) (4)存在实数α,使tan 2α=2tan α.( ) 解析 (3)变形可以,但不是对任意的α,β都成立,α,β,α+β≠π2 +k π,k ∈Z . 答案 (1)√ (2)√ (3)× (4)√ 2.(2016·全国Ⅲ卷)若tan θ=-1 3,则cos 2θ=( ) A.-45 B.-15 C.15 D.45 解析 cos 2θ=cos 2θ-sin 2θ=cos 2θ-sin 2θcos 2θ+sin 2θ=1-tan 2θ1+tan 2 θ=4 5 . 答案 D 3.(2015·重庆卷)若tan α=13,tan(α+β)=1 2 ,则tan β等于( )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练习题含答案

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给出如下四个命题 ①对于任意的实数α和β,等式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恒成立; ②存在实数α,β,使等式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能成立; ③公式=+)tan(βαβ αβαtan tan 1tan ?-+an 成立的条件是)(2 Z k k ∈+≠ππα且)(2 Z k k ∈+≠ππβ; ④不存在无穷多个α和β,使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其中假命题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2.函数)cos (sin sin 2x x x y +=的最大值是 ( ) A .21+ B .12- C .2 D . 2 3.当]2 ,2[π π- ∈x 时,函数x x x f cos 3sin )(+=的 ( ) A .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 B .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2 1- C .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 D .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1 4.已知)cos(,3 2 tan tan ,7)tan(βαβαβα-= ?=+则的值 ( ) A .2 1 B . 2 2 C .2 2- D .2 2± 5.已知 =-=+=-<<<αβαβαπαβπ 2sin ,53 )sin(,1312)cos(,432则 ( ) A .6556 B .-6556 C .5665 D .-56 65 6. 75sin 30sin 15sin ??的值等于 ( ) A . 4 3 B . 8 3 C .8 1 D . 4 1 7.函数)4 cot()(,tan 1tan 1)(),4tan()(x x h x x x g x x f -=-+= +=π π其中为相同函数的是 ( ) A .)()(x g x f 与 B .)()(x h x g 与 C .)()(x f x h 与 D .)()()(x h x g x f 及与 8.α、β、γ都是锐角,γβαγβα++=== 则,8 1 tan ,51tan ,21tan 等于 ( ) A . 3 π B . 4 π C .π65 D .π4 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