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铃薯播种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马铃薯播种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马铃薯播种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马铃薯播种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马铃薯播种机设计

姓名:徐健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班级:2006.01

学号:20060861

指导教师:蒋金琳

2010年 6 月18日

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表、资料均已作明确

标注,论文中的结论和成果为本人独立完成,真实可靠,不包含他人成果及

已获得青岛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

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

谢意。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2010年6月18日

毕业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青岛农业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设计)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设计)。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该毕业论文(设计)或与该论文(设计)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单位署名为青岛农业大学。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2010年6月18日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 I 1 绪论.. (1)

1.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1.2 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1)

1.2.1国外发展现状 (2)

1.2.2 国内发展现状 (2)

1.3 设计任务 (3)

2总体结构设计 (1)

2.1 结构方案论证 (1)

2.2 总体方案的确定 (3)

3主要零部件参数理论分析与计算 (5)

3.1 传动装置参数确定 (5)

3.1.1 地轮 (6)

3.1.3 链轮设计 (8)

3.1.4 地轮轴 (11)

3.1.5 轴向定位紧固零部件 (11)

3.2 土壤工作零部件参数确定 (12)

3.2.1 起垄单向犁 (12)

3.2.2 施肥开沟器 (13)

3.2.3 播种开沟器 (13)

3.2.4 刮平器 (14)

3.2.5 镇压轮 (14)

3.3 除草剂喷洒装置 (14)

3.4 肥箱总成 (14)

3.4.1 肥箱容积 (15)

3.4.2 排肥装置 (15)

3.4.3 肥箱尺寸 (15)

3.4.4 固定安装零部件 (15)

3.5 种箱总成 (16)

3.5.1 种箱容积 (16)

3.5.2 种箱外形尺寸 (16)

3.5.3 安装紧固零件 (16)

3.6 铺膜装置 (16)

3.7 膜上覆土装置 (17)

3.8 机架 (17)

4机器工作参数理论分析与计算 (18)

4.1 配套动力 (18)

4.2 播种机行进速度 (19)

4.3 生产率 (20)

5整机装配与调整 (20)

6 结论与建议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 (27)

马铃薯播种机设计

摘要

我国马铃薯传统的种植方法是切块种植,这给机械化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虽然有了初步定型的种植机,但性能指标并不理想,主要存在重播和漏播严重、株距不均等问题。根据我国马铃薯的种植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马铃薯播种。该机是集起垄、施肥、播种、镇压、喷药、覆膜以及膜上覆土为一体的联合作业马铃薯播种机,大大减轻马铃薯播种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通过结构方案的详细论证,使得整机结构紧凑,实现多功能作业一体化。通过对整机的结构参数和机器工作参数理论分析与计算、使得结构进一步合理。对主要工作部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进一步优化结构参数。

关键词:马铃薯播种机;多功能;覆膜

Design of Potato Planting Machine

Abstract

Potato plant’s traditional way is to cut tuber;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bring to mechanization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e initial stereotypes of plant machines, performance is not satisfactory, mainly the existence of leakage webcast rep lay and the serious problem of unequal spacing in the row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otato planting agronomic traits, a new kind of potato planting has been designed. The machine can do a lot of jobs such as ridging, fertilization, planting, suppression, coating and film casing. It greatly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potato planting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Through the detailed structure scheme, it makes the structure more compact and realize multi-function operations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the machine working parameter calcul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it makes the structure further reasonable. We calculat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work detailed design, making the structure parameters more optimize.

Keywords:The potato planting machine ;multi-function; coating

1 绪论

1.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马铃薯是粮食、蔬菜、饲料及工业原料兼用的重要农作物,是我国包括大豆在内的第五大粮食作物。2008 年种植面积6 995.1 万亩,总产量达1 415.6 万吨,均位列世界第一,占世界的近1/4[1]。马铃薯用途已渗透到我国工农业的多方面,市场需求旺,增值潜力大,是最具多功能的作物。提高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保障我国食物安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满足市场需求,意义十分重大[2]。机械化播种可以省种10公斤/亩,采用机械化规范化栽培,可增产250公斤/亩。与人工作业相比,马铃薯机播可提高工效3倍。发展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对提高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保障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马铃薯种植工艺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作业质量差,生产成本高,农民劳动强度大。目前的播种形式还是步犁(或小四轮配用的两铧犁)加人工点种,其作业效率很低,不易于大面积播种,制约了马铃薯种植的发展速度[3]。据调查研究,现在还没有适宜的马铃薯种植机械。研制出能够满足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的马铃薯播种机,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我国马铃薯种植的劳动生产率,减轻农民的负担。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公布施行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购置、使用马铃薯生产机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得到了长足发展。本设计在现有机型的研究总结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放劳动力,设计出一种新型的马铃薯播种机对于改善现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4]。

1.2 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新世纪刚刚开始,回顾过去的百年,世界和中国的农业机械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中国的农机事业从一穷二白到现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确实令人惊叹。同时也不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要比我们高很多。马铃薯播种机作为农业机械的一种,它的发展是世界农机发展的一个缩影。

1.2.1 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马铃薯播种机发展较早,成型较快,现已初具规模。发达国家马铃薯播种效率的提高其根本原因实现了播种机械化、集约化生产。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的马铃薯播种机械产品更加多样化、性能更可靠。计算机、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等高科技领域技术的应用,使马铃薯播种作业更加精确化,更能满足人们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与舒适性的要求[5]。

马铃薯播种机在美、苏、日、意、德等国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主要部件即排种装置主要发展了穿札针式、舀上杯链式、舀上倾斜板铲斗式、输送带斗式等[6]。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们的结构功能已比较完善,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图1-1、1-2为国外一些马铃薯播种机:

图1-1德国 VL- 20L 型四行马铃薯播种机[7]图1-2意大利自动式马铃薯播种机[8]

1.2.2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突破了主要依靠国家、集体投资兴办农机的模式,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公布施行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购置、使用马铃薯生产机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得到了长足发展,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20%,机耕水平达到36.7%,机播、机收水平超过10%,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播种扎实起步[5]。

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严重限制了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我国农村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制约了大型农机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马铃薯播种机以小型机械为主,主要配套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大部分及其虽然作业效率很高,但是占用很多不必要的劳动力。图1-3、

1-4为我国主要的马铃薯播种机械。

图1-3 2MB-2/1型双垄单行播种机图1-4 2BXSM—2B型马铃薯施肥播种机[9]

图1-5 2MB-1/2型大垄双行覆膜播种机图1-6 2MB-1/2型大垄双行覆膜播种机

1.3 设计任务

现在有的机械已经能够在耕整过的地上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起垄及镇压等联合作业,但是通过对各家公司产品的对比,发现其主要部件大同小异,且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播种机不能满足各种地区不同的需求,有的不能变换行距,有的对整地要求过高,有的不是很成熟,需要太多人力配合。其中明显的缺陷有以下几点:1、种箱排种器需要人力监视种子充种情况。2、覆膜压实后膜上需要人力覆土以促进种子破膜而出。结合马铃薯薯种的结构特点和种植要求,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设计出一种集开沟、施肥、播种、镇压,覆土和膜上覆土等作业为一体的马铃薯种植机械。并重点解决排种器的充种能力,解放劳动力。

2 总体结构设计

2.1 结构方案论证

播种作业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必须根据农业技术要求做到适时、适量、满足农艺环境条件,使马铃薯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基础。播种作业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执行,即适时播种;播量、播深、垄高、垄宽、行距符合要求,不损伤种薯[10]。为使作物苗全、苗齐、苗壮,要求种床深度一致,表土平整细碎无土块。施肥也有严格的农艺要求,不宜太多,距离种子垂直距离应大于3cm。施肥机构应考虑肥料的流动性、吸湿性、架空性、粘结性,做到合理施肥。[1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总结现有机械缺点,并结合以上设计要求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案:第一种方案见图2-1

图2-1 马铃薯播种机

1、肥箱

2、种箱

3、压膜轮

4、覆土圆盘犁

5、压膜辊

6、地轮

7、排种链轮

8、播种开沟器

9、施肥开沟器10、镇压轮11、起垄开沟器

1)方案原理:拖拉机通过三点悬挂拖动播种机在田间移动。播种机排种施肥的主要动力来自地轮。起垄单向犁11将耕整好的地表形成垄沟,镇压轮随即将垄表压实并达到一定的垄高。然后开沟施肥播种。最后喷除草剂,铺膜覆土,膜上覆土。

2)方案分析

(1)本方案将前刮平器换成镇压轮,增加了前部安装尺寸,但是镇压效果好。

(2)本方案将开沟器换成可以自动回土的开沟器,减少了后部安装部件。

(3)本方案无法保证漏播率。

第二种方案见图2-2

图2-2 马铃薯播种机

1、地轮2 、施肥管3、下种管4、驱动链轮5、中间链轮6、排种升运链轮7、施肥传动链轮8、薯种链轮9、种箱10、肥箱11、排肥链轮1

2、搅肥器链轮

1)方案原理:工作时,地轮随主机前进转动,其轴上的链轮4,将动力传到中间轴上的链轮5,带动同轴上的排种、排肥机构主动链轮6和7,依照设定的传动比,分别带动勺式排种器链轮8和轮齿式排肥机械链轮11,摄取种块、化肥经下种管3和施肥管2落入第一犁犁沟底,第二犁随后覆土。与此同时,利

用链轮12带动其轴上(肥箱10中)的L 型搅肥器转动,起到打碎肥料结块、搅拌、输送的作用,可避免肥箱中化肥出现架空或堵塞现象[12]。

2)方案总结:

(1)加入L 型搅肥器,起到打碎肥料结块、搅拌、输送的作用,可避免肥箱中化肥出现架空或堵塞现象。

(2)需要中间链轮完成传动,传动复杂。

2.2 总体方案的确定

通过对以上两种方案的研究对比,得出以下方案,见图2-3。

图2-3马铃薯施肥播种机

1、药筒

2、肥箱

3、种箱

4、覆土犁

5、压膜轮

6、压膜辊

7、地轮

8、链条

9、播种开沟器10、刮平器11、链条12、起垄单向犁

1)方案原理:拖拉机通过三点悬挂连接播种机在田间行走;起垄单向犁开出宽为90cm的垄;施肥开沟器开出肥料沟,化肥落入沟内;播种开沟器开出种购,种块落入种沟。施肥播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地轮,地轮上安装有3个链轮,分别连接排肥轮、排种轮。施肥播种后刮平板将垄面处理平整,然后由镇压轮镇压密实。薄膜挂在挂膜辊上,随着机器的前进滚动。拉出的薄膜首先经过压膜辊

的铺平,然后被压膜轮压在垄壁上,再由覆土圆盘犁覆土。覆土圆盘犁翻起的一部分土经膜上覆土器盖在薄膜上。

在配置中要满足以下几点:一是联接和安装工作部件的机架要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二是保证垄距和株距调整方便;三是覆土部件采用新型流线型结构设计,垄型好,适应于马铃薯生长[13];四是起垄高度宽度能够可调;五是;施肥开沟、播种开沟的深度都可调,播种开沟的宽度也可调;六是地轮的间距宽度可调;七是有链的地方必须要有张紧机构。八是要是运动的地方运动良好。

根据以上要求确定所需主要零部件见附录表2-1。

2)方案分析:

(1)本方案能完成工艺要求的所有工序。

(2)传动方案简单,距离短,由此产生的误差小。

(3)种箱下部安装部件太多,结构复杂。

(4)开沟前刮平不利于保证播深。

此方案有众多优点。首先保证了所有的工作能够完成,其次在其结构上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上下两层机架设计,留出足够的空间方便人在机架上随时检查种勺充种情况。再者加入膜上覆土装置,省掉一个劳动力,并提高出芽率。

此机器功能比较完善,几乎能够完成所有农艺要求的工序。对地块的适应性也比较好,只是要求播种前地已耕整好即可。播种机的垄距、垄高、行距、行宽、株距、播深、施肥深度的参数都可调,且调节方便。另外,本机尽量减少重要加工面,从而减少成本,真正做到低成本高效率。

3 主要零部件参数理论分析与计算

3.1 传动装置参数确定

考虑到机器实际情况,选用链传动。链传动是一种挠性传动,它由链条和链轮组成,通过链条和链轮的啮合来传动。与摩擦型的带传动比较,链传动无弹性打滑和整体打滑现象,因而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动效率高节能保证农艺要求的播种距离。同时它比带传动的轴向压力小。与齿轮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制造成本和安装成本要比齿轮传动低很多,因此综合考虑选用链传动[14]。

总体传动路线:本播种机主要有两条传动路线。一条是排种需要的动力路线,一条是排肥需要的动力路线。排种链轮布置于机架一侧,排肥链轮布置于机架下方中心左右。具体见下图

图 3-1 传动系统

传动装置主要由地轮、地轮轴、链轮、链条及其轴向定位紧固零件组成。现确定其主要工作参数。

3.1.1 地轮

首先,地轮在播种时起到支撑整个机架的作用,它是播种机的行走装置。其次地轮上的链轮为种箱和肥箱提供动力,保证合理的施肥量和准确的种距。

地轮主要参数如下:

1)地轮直径:根据设计的使用条件和相应的农艺要求而定,根据经验值确定为D=80cm。

2)地轮轴径:参考其他播种机考虑到机器载荷不大,选用安装地轮处轴径为25mm。

3)地轮宽度:5cm

4)轮辐参数:钢筋直径8mm;长度为402mm;伸出长度21mm。

为增加地轮的附着力同时降低成本,地轮采用5cm宽的矩形钢板焊接而成,,轮辐采用直径8mm的钢筋焊接而成。

为了保证60cm到90cm的垄宽,地轮间距应能够在地轮轴上的调节范围为60cm~90cm。即每侧地轮在轴上的轴向移动距离应保证达到15cm。

详细尺寸见附录

地轮的转速N1==0.66公式(3-1)

式中:N1——地轮轴、地轮转速

D——地轮轴直径

V m——机器行进速度

地轮轴承设计过程如下

1)查《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15]表13—1选择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生产批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轴承。选用此种轴承,价格低廉,生产成本第,维修简单。

2)查《机械设计》[14]表13—3得轴承预期计算寿命12000h—20000h.预期机

器重量为M=500kg,则轴承所受径向力为250kg,即F r=G=2450N。轴承几乎不受轴向力,由经验取轴向载荷Fa=600N。

(1)求比值

0.244公式(3—2)

查《机械设计》[14]表13—5深沟球轴承0.22

(2)初步计算当量动载荷P,由《机械设计》[14]得

(XF r+YFa)公式(3—3)

P

查《机械设计》[14]表13—6,f P=1.0~1.2,取1.2.

查《机械设计》[14]表13—5,X=1,Y=0.

公式(3—4)

(3)根据《机械设计》[14]知,球轴承应有的基本额定动载荷值

=2940公式(3—5)

(4)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16]表6—1选择6305轴承。其基本参数:大径D=62mm,宽度B=17mm,安装尺寸定位轴肩d a=32mm。

3.1.3 链轮设计

1)排肥链轮设计

(1)链轮齿数Z1和Z2

由《机械设计》[14]知,链节数通常为偶数,为使链条和链轮磨损均匀,常取链轮数为奇数,并尽可能与链节数互质,取Z1=19,Z231。

(2)传动比

(3)选择链条型号和节距

参照其他播种机选择型号12A节距为19.05的滚子链。

(4)计算链节数和中心距

查《机械设计》[14]知,初选中心距30P

公式(3—6)计算链节数

L P00.1279

为了避免使用过度链节,应将计算出的链节数圆整为偶数L p=80。

(5)确定链轮主要参数

滚子链轮主要尺寸及齿廓尺寸示意图如下

图3-2 链轮

查《机械设计》[14]表9—1和表9—3,表9—4得

齿宽b f1=0.95b10.9512.57=11.94mm

齿侧倒角b a

公称=0.13P=0.1319.05=2.48

齿侧半径r x

=P=19.05mm

公称

齿全宽b fn=(n-1)p t+b f111.94mm

分度圆直径d

Z1=19代入上式得d1115.7mm

Z2=31代入上式得d2=188.3mm

齿顶圆直径d a d+1.25P-d1

d1115.7mm代入上式得d a1127.6mm

d2=188.3mm代入上式得d a2200.2mm

齿根圆直径d f d d1

d1115.7mm代入上式得d f1103.8mm

d2=188.3mm代入上式得d f2176.4mm

内径d k1为地轮轴处相应安装直径32mm,其余相关参数见附录。

2)排种链轮设计

(1)链轮齿数Z3和Z4

由《机械设计》[14]知,链节数通常为偶数,为使链条和链轮磨损均匀,常取

链轮数为奇数,并尽可能与链节数互质,取Z1=19,Z231。

(2)传动比

(3)选择链条型号和节距

参照其他播种机选择型号12A节距为19.05mm的滚子链。

(4)计算链节数和中心距

查《机械设计》[14]知,初选中心距30P

由《机械设计》[14]式(9—16)计算链节数

L P00.07125 为了避免使用过度链节,应将计算出的链节数圆整为偶数L p=126。

(5)确定链轮主要参数

查《机械设计》[14]表9—1和表9—3,表9—4得

齿宽b f1=0.95b10.9512.57=11.94mm

齿侧倒角b a

=0.13P=0.1319.05=2.48

公称

=P=19.05mm

齿侧半径r x

公称

齿全宽b fn=(n-1)p t+b f111.94mm

分度圆直径d

Z1=19代入上式得d1115.7mm

Z2=31代入上式得d2=188.3mm

齿顶圆直径d a d+1.25P-d1

d1115.7mm代入上式得d a1127.6mm

d2=188.3mm代入上式得d a2200.2mm

齿根圆直径d f d d1

d1115.7mm代入上式得d f1103.8mm

d2=188.3mm代入上式得d f2176.4mm

内径d k1为地轮轴处相应安装直径32mm,其余相关参数见附录。

3.1.4 地轮轴

地轮轴上安装有链轮,地轮。地轮产生的转动由它通过链轮传递给排肥器排种器。同时地轮通过轴承与机架相连,承担机架和地轮的压力,并承担一部分转矩。地轮的设计也要考虑到零件的可调整性。首先保证地轮在轴上60cm到90cm 的移动间距。其次考虑轴承在轴上的安装定位,还有链轮的安装定位。具体设计如下:

1)查《机械设计》[14]表15—1得轴的材料选用45钢正火、回火处理。

2)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为:排肥链轮、轴承座、轴承、轴承座盖、排种链轮、地轮依次从轴的左侧装入。两个链轮、地轮通过螺母紧固;轴承通过轴承座紧固定位。

3)考虑轴承内径数据,由经验值取Ⅰ处轴径为23mm,长度为160cm。Ⅰ和Ⅱ处为非定位轴肩,其高度没有严格的规定,取1mm。Ⅱ处为轴承安装处,此处与轴承的配合为基孔制,查《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15]第312页表13—4得轴公差带为j6;查《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15]第276页表12—14得Ⅱ处表面粗糙度Ra为1.25~2.5;Ⅱ处长度为18mm,Ⅲ处直径为d a=32mm。具体参数见附录。

3.1.5 轴向定位紧固零部件

1)地轮采用M825的螺栓紧固,需要在地轮轮毂上钻直径>8mm的孔,然后焊上M8的螺母。此处安装无需进行精加工。查《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15]第265页表12—2得此处配合选用基孔制。

挖掘机液压系统毕业设计

中文题目:XE40小型挖掘机液压系统设计 外文题目:DESIGN HYDRAULIC SYSTEM OF XE40 SMALL CRAWLER EXCAVATOR 毕业设计(论文)共 76 页(其中:外文文献及译文 8 页)图纸共 11 张完成日期 2015年 6 月答辩日期2015 年 6 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诚信承诺保证书 本人郑重承诺:《》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真实、可靠,系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如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的情况,本人承担全部责任。 学生签名: 年月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诚信承诺保证书本人郑重承诺:我已按学校相关规定对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与内容进行了指导和审核,确认由该生独立完成。如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的情况,本人承担指导教师相关责任。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摘要 XE40小型挖掘机是徐工生产的小型液压挖掘机,本次的毕业设计的课题就是对其进行液压系统的参数化设计。为了研究这个课题,我们的主要的思路就是要先根据已知的挖掘机的性能参数对工作速度和工作压力进行初步的确定,再根据这些数据,对铲斗缸进行参数计算。参考所选液压缸的连接方式和XE40小型挖掘机选用的液压缸的具体形状,绘制出液压缸的CAD图。依照铲斗缸的设计方式与计算流程同理也能设计出斗杆缸和动臂缸。同时根据所设计的挖掘机所选用的动臂缸的数量,就能大致确定出运作液压缸所需要的流量。通过已确定的流量,工作压力,还有工作速度,就能初步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和液压马达的型号。然后再参考徐工挖掘机XE40的液压系统,根据系统回路和对挖掘机工作方式的了解,初步设计出液压挖掘机系统的原理图,并用CAD绘制出来。经过审核之后,再来确定所要要用的液压油,发动机,以及对液压阀进行选型。 关键词:液压缸;参数化设计;徐工挖掘机;液压系统

挖掘机毕业设计计算过程说明书

绪论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辽阔的国土上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就需要大量的土石方施工机械为其服务,而液压挖掘机是最重要的一类土石方施工机械。因此,可以肯定液压挖掘机的发展空间很大。可以预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液压挖掘机的需求量将逐年大幅度增长。今后几年我国液压挖掘机行业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液压挖掘机的年产量将会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 中国挖掘机市场自1997年开始已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2001年与2000年比较,全国挖掘机的产、销量分别增长55%和56%。截止到2002年8月底全国挖掘机的销量已超过13000台,超过了2001年全年的销售数。2003年全国液压挖掘机的销售量超过18000台。显然,挖掘机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中是产、销量增长最快的机种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工程对机械设备的需求为挖掘机生产厂商提供了大量商机。另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为国内市场提供产品质量好、可靠性高的液压挖掘机,改变大中型液压挖掘机长期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当务之急是高速发展我国液压挖掘机。随之从事液压设备设计和调试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越来越多。他们设计出了不少性能良好的液压系统;但也经常出现一些因设计时考虑不周或参数调节不当,造成系统达不到要求或不能正常工作,不得不改进设计或采取应急对策的情况。 如何设计出工作可靠、结构简单、性能好、成本低、效率高、维护使用方便的液压系统,必须通过调查研究,明确多方面的要求!以下是中型反铲挖掘机液压系统的设计,希望本设计能为从事液压工作的人员献上微薄之力!

第1章设计计算的内容和步骤 液压系统有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之分。前者以传递动力为主,追求传动特性的完善;后者以实施控制为主,追求控制特性的完善。但从结构和组成原理看,二者无本质的差别。本次设计,是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一台机器究竟采用什么样的传动方式,必须根据机器的工作要求,对机械、电力、液压、和气压等各种传动方案进行全面的方案论证,正确估计液压传动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当确定采用液压传动。设计内容和步骤如图1—1所示。 第2 章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

液压挖掘机开题报告

液压挖掘机开题报告 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姓名张玉辉学号 020800239 专业化题目小型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设计 一、研究背景、概况及意义 这次的毕业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以及全部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对所有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结合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这次毕业设计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它能让我综合运用各科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挖掘机是用来开挖土嚷的施工机械。它是用铲斗上的斗齿切削土嚷并装入斗内,装满后提升铲斗并回转到卸土地点卸土,然后再使回转台回转、铲斗下降到挖掘面、进行下一次挖掘。挖掘机在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油田矿山、市政工程、机场港口等部门土石施工中占有重要位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重矿机械行业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我们国家科技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现代重要技术装备仍依靠进口,而从20世纪后期开始,国际上挖掘机的生产向大型化、微型化、多功能化、专用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开发新品种、多功能、高质量及高效率的挖掘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装置的性能是决定挖掘机能效高低的关键因素,它的设计好坏直接决定了挖掘机的性能水平。因此,研究小型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二、研究主要内容 本次设计研究主要内容包含工作装置的整体方案拟定、对比、确定,对挖掘机工况分析,各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参数计算、结构分析和结构设计,并绘制出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装配图及各主要零件的零件图,对动臂三维建模、强度分析、提出完善意见,查阅相关科技外文资料然后对其翻译,最后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1、查阅相关文献、搜集有关的资料。初步了解液压挖掘机的发展及应用。 2、通过对实物的参观及查阅相关书籍,对液压挖掘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 3、对工况进行分析,根据有关书籍上提供的经验数据和有关公式,计算出主要件的结构参数。 4、根据计算结果和有关图册,进行工作装置的结构设计。 5、对动臂进行三维建模、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强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结构完善意见。 6、翻译相关科技外文资料。 7、编写设计说明书。 2 四、研究进度计划 设计是为2012年2月13日至2010年6月15日,期间约有15周。以下为大体计 划和进度。 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

马铃薯论文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试验报告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特殊的气候特点适宜马铃薯种植,长期以来山西省各地都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习惯,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3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马铃薯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马铃薯已由传统的粮蔬作物转变为种植业中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的主要糖分作物,农民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马铃薯市场十分活跃。为促进全省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为此,进行对马铃薯机械化垄作种植技术试验示范研究。 1.试验技术路线及实施技术内容 1.1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选在大同市新荣区破鲁堡乡裴家窑村,地块平坦,沙壤土,年降雨量为350-400mm,年均气温5℃左右,无霜期平均110d。 1.1试验设计 2013年,在裴家窑村连片选择试验田面积3.33 hm2。其中,非覆膜垄作1.33 hm2,覆膜垄作、非覆膜平作、覆膜平作各0.67 hm2。同时进行四种机械化种植模式对比。各试验区根据当地实际统一品种、统一种薯处理、统一机械化种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机械化收获开展对比试验。 1.2工艺路线

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起垄播种→机械化培土→机械化值保→机械化收获。 1.3主要技术内容 1.3.1机械化耕整 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垡,进行浅耕,进行深松,深度达到35cm 以上,以打破犁底层,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适度镇压,以保持土壤水分。 1.3.2种薯处理 种薯品种选择抗病力强,产量较高的晋薯7号,种薯规格为45g,用甲基灭菌灵和滑石粉拌种。 1.3.3 机械化播种 5月16日,进行播种作业。 处理一:非覆膜垄作、覆膜垄作采用中机美诺1240型马铃薯播种机,配套动力为88.2kW,理论为单垄单行,行距90cm,垄距90cm,株距14~42cm,播深15cm。 处理二:非覆膜平作,覆膜平作采用2BFM-2型马铃薯播种机,配套动力为22.05kW,行距为60cm,株距40cm,播深13cm。 1.3.4机械化培土 6月18日,非覆膜垄作和垄作覆膜采用3ZP-4中耕机中耕培土,非覆膜平作和平作覆膜进行了除草。 1.3.5机械化植保 由于今年雨水充足,未进行灌溉。但是马铃薯生长后期出现了晚

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

1马铃薯收获机的分析 1.1马铃薯收获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马铃薯是我国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作物,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甘肃、内蒙、山西、陕西、宁夏、云南、贵州、青海、吉林等省区,年产鲜薯近 6000多万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以 10 万 hm2/年的增长速度逐年增加,2001 年达到 472 万hm2,产量居世界第 1 位[1-2]。我国是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但却是马铃薯成果转化比较差的国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我国马铃薯平均产量仅为 hm2,而欧美发达国家平均单产 35~43t/hm2。世界马铃薯中心的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对马铃薯的需求到2020年将有望增长 20%,超过水稻、小麦、玉米的增长。届时发展中国家对马铃薯的需求将是 2000 年的 2 倍[3-5]。随着市场对马铃薯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外一些大公司纷纷在中国从事马铃薯生产与加工业务,国内一些生产企业也纷纷加入这一领域,使得马铃薯生产开始向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迈进[6]。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却是,占生产总用工 70%以上的马铃薯收获作业至今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人工割秧、镐头刨薯、人工捡拾的阶段,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规模生产,使之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伴随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马铃薯收获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对马铃薯收获机械研究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我国现阶段的马铃薯收获机还是以简单挖掘人工拣拾为主。而国外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结合,将液压技术、振动分析、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应用于作业机械中,大大地降低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

1.2国外马铃薯收获机的发展现状 国外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收获起步早、发展快、技术水平高。20世记初,欧美国家出现畜力牵引挖掘机来代替手锄挖掘马铃薯、随后改由拖拉机牵引或悬挂。20年代末出现了升运链式和抛掷轮式马铃薯收获机。在20世纪40年代初,前苏联、美国就开始研制、推广应用马铃薯收获机械,50年代末即己实现了机械化。70~80年代,德、英、法、意大利、瑞士、波兰、匈牙利、日本和韩国亦相继实现了马铃薯作物生产机械化。70年代主要是研制大功率自走式根块作物联合收获机,且以收获垄作种植为主[8]。这些机型是大功率拖拉机变型,如荷兰在拖拉机基础上按照甜菜联合收获机的原理制成的双行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为了加强筛选效果,分离器有四个液压泵带动。 从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来看,马铃薯收获机械发展较迟缓,只是在近50年才发展到较高水平。在国外马铃薯收获机械中,挖掘机的生产和使用所占的比例趋于下降,而联合收获机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用联合收获机直接收获,或用挖掘-捡拾装载机加固定分选装置来进行分段收获的两种全面实现收获机械化的配套系统,基本上实现了马铃薯收获机械化。而且,国外马铃薯收获机械大多采用升运链条式联合作业,技术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像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比利时和日本等国马铃薯收获机械化程度较高,收获机械性能稳定。 日本对生姜收获机械已经研制多年并有了一些成熟的机型,第一代机型只把根茎拔出地面,减轻了农民从地下挖出生姜的劳动量。据有关材料介绍,现在第二代机型已经研制成功并开始使用,它是一种从收获到清理到包装的联合作业机械。在韩国,对根茎收获机械的研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他们生产的一种配套于田园管理机的大蒜挖掘机,采用振动的原理,缓冲了阻力,并对根茎上附着的

马铃薯播种机设计说明书 精品

一种马铃薯播种机的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马铃薯蛋白质含量高,已得到广泛种植,是重要的经济和粮食作物,产量高,可用作蔬菜、粮食、畜牧饲料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的生产,在我国是次仅次于大豆的第五大粮食作物。据统计20XX 年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是6 995.1 万亩,总产量达1 415.6 万吨,几乎接近世界年产量的的1/4,位居世界第一(potatoweb )。 目前我国的人均产量与西方发达国家还相差太远,因此提高马铃薯的单位产量相当重要,其关键就是提高马铃薯种植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但目前为止我国马铃薯种植的机械化普及率比较低,导致生产效率低,工作质量差,生产成本高,大部分的劳动由农民承担。我国目前马铃薯的种植主要还是传统种植的方法,依靠人力和畜力开沟,点种,覆土,其过程繁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在进行大面积的种植时其缺点显得尤为突出,严重限制了我国马铃薯整体种植产业。 马铃薯种植的传统工艺在一定程度上也十分影响影响马铃薯的单位产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种薯一般是自己挑选预留的,不是农业单位专门培育的,在质量上大打折扣,种体没有经过特殊的技术处理,根本没有产量上的保证;(2)种薯的品种少且混杂,没有考虑到种子的区位因素,不同的地区环境往往采用不同的品种。(当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相当大的差距,种子市场的种薯品种有限,今后我们应该加大对马铃薯种薯的培育)(3)传统的种植工艺使用人力和畜力,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对种子周围土壤的破坏比较严重,影响种子日后的发芽和生长。 据调查,尽管已经拥有的了多种马铃薯种植机械,但大部分的播种机械结构比较复杂,成本比较大,不宜个体化推广。特别需要生产出可以满足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的小型易推广的马铃薯播种机,这样才能够大幅度普遍的的提高我国马铃薯种植的整体劳动生产率,为农民农民的负担。由于国家实施了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这极大促进了广大农民及单位购买、使用马铃薯生产机械,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次设计是事先初步成型再通过总结已有马铃薯种植机械,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设计。重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简化播种机构,设计出一种新型的马铃薯播种机对于解决现有的问题,改善马铃薯播种机械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铃薯的用途很广,工业食品业等诸多方面应用广泛,可作为粮食蔬菜,市场需求逐年递增,可谓全能农作物。提高马铃薯的综合生产能力,对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优化农业结构,促进马铃薯机诸多产业的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的意义重大。由于机械化播种的规范性更高,每亩可以节省种薯10公斤左右,机械化播种的规范化,精确化可每亩可增产250公斤左右。与人中种植相比,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是工作效率至少提高3倍以上。推广马铃薯的机械化作业,可以大大提高马铃薯的综合生产能力,从而保障粮食安全,同时改善农民收入,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意义非凡。

液压挖掘机设计与研究毕业论文

液压挖掘机设计与研究毕业论文 1 绪论 1.1 设计背景及目的 液压挖掘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建筑、公路、铁路、水利、采矿等建设工程的土方机械。液压挖掘机利用液压元件(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等)带动各种构件动作,具有非常多得优点,而且只要加装不同的辅助设备即可用来抓物,钻孔,推土,清沟,破碎等作业,是工程机械的一个重要品种,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状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人的劳动强度。为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技术日渐成熟,国外一些知名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发展均比较迅速。例如,国外的有日本小松、德国力士乐、OK公司等,国有徐工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广西柳工集团、龙工集团、山河智能等企业。工程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在专业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也为整个社会的建筑风貌、自然救灾等方面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如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三一重工派出数十台挖掘机日夜兼程赶往灾区用于道路疏通,伤员抢救,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辽阔的国土上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就需要大量的土石方施工机械为其服务,而液压挖掘机是最重要的一类土石方施工机械。因此,可以肯定液压挖掘机的发展空间很大。可以预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挖掘机的需求量将逐年大幅度增长。今后几年我国液压挖掘机行业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其年产量将会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 从1967年到1977年间,国通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有少量几种规格的液压挖掘机产品获得初步成功,当时有上海建筑机械厂的WY100;矿山机器厂的W4-60;矿山机器厂的WY60;长江挖掘机厂的WY160和重型机械厂的WY250等,到现在,短短的40多年,挖掘机的产量和销量有了飞跃式的提高。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品牌的液压挖掘机发展迅速,在国的市场占有率也快速提高,如表1。

液压挖掘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题目基于SOLIDWORKS的液压挖掘机 工作装置设计 任务规定 进行日期自2013 年1月14日起,至2013 年6月25 日止 1 绪论 1.1 开题的目的和意义: 液压挖掘机是一种多功能机械,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交通运输,电力工程和矿山采掘等机械施工中,它在减轻繁重的体力劳

动,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建设速度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液压挖掘机具有多品种,多功能,高质量及高效率等特点,因此受到了广大施工作业单位的青睐。液压挖掘机的生产制造业也日益蓬勃发展。 挖掘机液压传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发展主要以液压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其结构主要是由发动机、液压系统、工作装置、行走装置和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由于挖掘机的工作条件恶劣,要求实现的动作很复杂,于是它对液压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液压系统也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最为复杂的。因此,对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分析设计已经成为推动挖掘机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所以,液压挖掘机作为工程机械的一个重要品种,对于减轻工人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加快施工进度,促进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液压挖掘机,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1.1 液压挖掘机整体系统图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应用于实际,从而使知识 系统化、综合化。并结合本次毕业设计培养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运用SOLIDWORKS完成总体装配结构图设计,并将三维图转换为二维CAD图纸的能力,学会一些机械绘图基本要求。使自己树立起具有符合国情和生产实际的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观点;树立起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并 与建筑、高等级公路、桥梁,水坝和矿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使用也越来越广。 1.2液压挖掘机的类型 挖掘机械的类型与构造型式繁多,可按照挖掘工作原理与过程、用途、构造特征等进行划分。 (1)根据铲斗类型分为正铲和反铲。 (2)按照用途:单斗挖掘机分为 建筑型、采矿型和剥离型等。 建筑型挖掘机一般可装置各种不同的工作装置 进行多种作业 故又称通用式。 (3)按照动力装置 挖掘机有电驱动、内燃机驱动和复合驱动等 以一台发动机带支挖掘机全部机构者为单机驱动式 以若干发动机分别带动各个主要机构者为多机驱动式。 (4)按照传动方式 挖掘机分为机械传动式、液压传动式和混合

多功能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开题报告 (87)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多功能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

图1 整体式直动臂图2 整体式弯动臂

注:1. 正文: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2磅。 2. 开题报告由各系集中归档保存。 参考文献 [1] 任友良.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性能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0:9-22 [2] 康海洋.液压挖掘机动臂结构动态分析[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7:6-18 [3] 王建军,冯光金,占必红等.小型挖掘机工作装置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J].中国工程 机械学报,2011,(9) [4] 牛多青,尹成龙,汪振乾等.基于SolidWorks的挖掘机工作装置虚拟设计[J].机械制造, 2007,(45) [5] 周勇,宋春华.国内外液压挖掘机的发展动向[J].矿山机械,2008,(36) [6] 朱建新,邹湘伏,黄志雄.谈国产液压挖掘机未来的发展趋势[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03,(3) [7] 何清华,张大庆,郝鹏等.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18) [8] 刘韬,胡军科,谢平.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的优化设计[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0 [9] 张林艳,邓子龙,张红亮等.挖掘机工作装置虚拟样机的建立与动力学仿真[J].辽宁石 油化工大学学报,2008,(28) [10] 张卫国.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动力学仿真分析及研究[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010 [11] 郑东京.挖掘机工作装置的有限元分析及其仿真[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12] 陈玉峰.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运动与动力综合优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13] 杜文靖,崔国华,刘小光.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整体集成有限元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 2007(38) [14]GU Jun and SEW ARD Derek.Digital Servo Control of a Robotic Excavator[J].CHINESE

挖掘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

附表2: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于修筑铁路的繁重工作,被认为是现代挖掘机的先驱,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1950年,德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全液压挖掘机(图1-2)。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在挖掘机上得到应用,尤其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液压挖掘机在作业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和操作舒适性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液压挖掘机已经在全世界围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土石方施工不可缺少的重要机械装备。 图1-1 蒸汽机驱动的“动力铲”图1-2 早起全液压挖掘机 3.1.1国液压挖掘机的发展概况 我国从1967年开始自行研制液压挖掘机。早期开发成功的产品主要有上海建筑机械厂的WY100、矿山机器厂的W4-60、矿山机器厂的WY60等。到20世纪701年代末80年代初,长江挖掘机厂和重型机械厂分别研制成功了WY160和WY250等液压挖掘机产品。从1994年开始,美国的卡特彼勒公司、日本的神户制钢所、日本的小松制作所、日本的日立建机株式会社、韩国大宇重工、韩国现代重工业以及德国利勃海尔、德国雪孚、德国阿特拉斯、瑞典沃尔沃等公司先后在中国建立了中外合资、外商独资挖掘机生产企业,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多种型号和规格的液压挖掘机产品。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液压挖掘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形成了巨大的挖掘机市场空间,但该行业主要由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垄断。国一些工程机械行业的上市股份公司通过合资的方式介入了挖掘机产业,同时国还有众多的企业也在生产液压挖掘机,但在生产规模、

铲斗挖掘力可达25KN。卡特彼勒公司最小的微型挖掘机为301.5,其整机质量只有1673kg,发动机功率为13KW,斗容量围为0.018~0.056m3。如图1-4为微型挖掘机。 图1-3 超大型液压挖掘机图1-4 微型挖掘机 (2)液压挖掘机的多功能化 中、小型液压挖掘机趋向于一机多能,配备了多种工作装置。除正铲、反铲外,还配备了起重、抓斗、平坡斗、装载斗、耙齿、破碎锥、麻花钻、电磁吸盘、振捣器、推土板、冲击铲、集装叉、高空作业架、绞盘及拉铲等,以满足各种施工的需要。与此同时,发展专门用途的特种挖掘机,如低接地比压、低噪声、水下专用和水路两用液压挖掘机等。 (3)液压挖掘机的电子化和信息化 世界上各大液压挖掘机生产厂商在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加快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发展速度的过程中,重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在挖掘机上的应用,使挖掘机向高效、节能、安全、环保以及操作方便舒适的方向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特别是微机、微处理器、传感器和检测仪表在挖掘机上的应用,推动了电子控制技术在挖掘机上的应用和推广,并已成为液压挖掘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先进的液压挖掘机均装有电子控制单元(ECU),用于发动机和泵阀的电子控制以及工作模式控制和工作状

(完整版)马铃薯淀粉生产车间的设计毕业设计

马铃薯淀粉生产车间的设计 摘要:马铃薯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产品,本项目立足于资源优势,对马铃薯进行深加工,其发展前景广阔。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政策要求。 目前我国马铃薯大多作为鲜食,工业化加工转化率不到5%,而发达国家高达80%以上。这一方面说明我国马铃薯产业化的水平很低,同时也说明了马铃薯产业中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因此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本设计是对日产30吨马铃薯原淀粉的车间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从产品特性和市场预测的角度开展了研究,对马铃薯淀粉加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工艺论证,对每个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确定原辅材料用量以及水、电、汽的耗量等。对主要设备进行了选型,最后进行了投资估算、成本核算和经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项目年获利3010.32万元,投资回收期需2.93年,经营安全率高达58.81%。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设备选型;经济分析

Plant design of potato starch Abstract: Potatoes are very the resources of potato processing, and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s.Project conforms to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policy and policy requirements of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st of our country as fresh potatoes, industrial processing and conversion rate of less than 5%, while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more than 80%.This shows on the level of the potato industry in China is very low, but also illustrates the potato industry contains a important way to increase income of farmers. The product line design of 30 tons of potato starch daily is designed. In the design process, from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and market forecasts point to a feasibility study, carried out a detailed technical feasibility studies, the analysis of each process, and on this basis for the material balance, energy balance,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auxiliary materials and water, electricity and steam consumption, and

马铃薯收获机分析

1马铃薯收获机的分析 1.1 马铃薯收获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马铃薯是我国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作物,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甘肃、内蒙、山西、陕西、宁夏、云南、贵州、青海、吉林等省区,年产鲜薯近6000多万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以10 万hm2/年的增长速度逐年增加,2001 年达到472 万hm2,产量居世界第1 位[1-2]。我国是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但却是马铃薯成果转化比较差的国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我国马铃薯平均产量仅为13.9t/hm2,而欧美发达国家平均单产35~43t/hm2。世界马铃薯中心的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对马铃薯的需求到2020年将有望增长20%,超过水稻、小麦、玉米的增长。届时发展中国家对马铃薯的需求将是2000 年的2 倍[3-5]。随着市场对马铃薯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外一些大公司纷纷在中国从事马铃薯生产与加工业务,国内一些生产企业也纷纷加入这一领域,使得马铃薯生产开始向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迈进[6]。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却是,占生产总用工70%以上的马铃薯收获作业至今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人工割秧、镐头刨薯、人工捡拾的阶段,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规模生产,使之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伴随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马铃薯收获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对马铃薯收获机械研究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我国现阶段的马铃薯收获机还是以简单挖掘人工拣拾为主。而国外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结合,将液压技术、振动分析、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应用于作业机械中,大大地降低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 1.2 国外马铃薯收获机的发展现状 国外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收获起步早、发展快、技术水平高。20世记初,欧美国家出现畜力牵引挖掘机来代替手锄挖掘马铃薯、随后改由拖拉机牵引或悬挂。20年代末出现了升运链式和抛掷轮式马铃薯收获机。在20世纪40年代初,前苏联、美国就开始研制、推广应用马铃薯收获机械,50年代末即己实现了机械化。70~80年代,德、英、法、意大利、瑞士、波兰、匈牙利、日本和韩国亦相继实现了马铃薯作物生产机械化。70年代主要是研制大功率自走式根块作物联合收获机,且以收获垄作种植为主[8]。这些机型是大功率拖拉机变型,如荷兰在拖拉机基础上按照甜菜联合收获机的原理制成的双行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为了加强筛选效果,分离器有四个液压泵带动。 美国在1948年以前用收获机来收获马铃薯,然后人工捡拾,直到1967年,开始使用联合收获机。20世纪80年代初期,联合收获机和分段收获的面积占马铃薯作物种植面积的85%,其中联合收获已达到50%以上。20世纪90年代,美

马铃薯组织培养论文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植物组织培养与繁殖技术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马铃薯的组织培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生物科学 授课教师 成绩 二〇一二年月日

0 引言 马铃薯茎尖组织脱毒培养,愈伤组织解除分化形成新个体时,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异染色质延迟复制行为较正常活体植株更严重,后代变异较自然群体变异高出500倍,若在培养过程添加辐射和化学诱变试剂变异率会更高。因此,组织培养环境不只是现代生物技术辅助育种的一个重要条件,更是诱变育种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以营养体繁殖的马铃薯作物效果更好。本文介绍了马铃薯茎尖培养的意义和方法,综述了植物激素在马铃薯生长中的作用。 1马铃薯组织培养的意义 1.1马铃薯的生态习性和种类 马铃薯生长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但对气候要求凉、冷、燥,在湿热地区虽然也能生长,不过一代以后品种就会演化,需要经常从寒冷地区引进新的种。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 马铃薯在原产地就有几百个品种,在世界各地又不断地培养新品种,目前全世界有几千个品种,有含淀粉比例较高,适合作为主食的,也有适合作为蔬菜食用的。人们根据不同的用途培养出很多新品种,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等品种,地下块茎有圆形、卵形和椭圆形,其皮色有红色、黄色、白色和紫色的不同品种。一般用块茎上的“芽眼”切下播种,如果用种子种植,很快就会产生变异,因此非常容易出现新品种。 1.2马铃薯的市场效益分析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种主要农作物。就单位面积出产的干物质而言,它高于小麦、大麦和玉米,就单位面积出产的蛋白质而言,分别为小麦、水稻和玉米的2.02、1.33和1.20倍。目前我国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为467万公顷左右,鲜薯年总产量55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广大地区。但是我国的马铃薯加工业发展十分缓慢,基本上以鲜食为主,少部分用于传统食品加工和制取粗淀粉,深加工产品很少,而且加工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20世纪90年代国内以马铃薯为原料的食品工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然而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无论是在色泽、口味、品质,还是在包装上均存在一定差距[1]。 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土豆是降血压食物膳食中某种营养多了或缺了可致病[2]。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食品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开始相互渗透和融合,马铃薯加工食品在我国同样备受欢迎。随着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我国落户,其中必有一款的炸薯条、薯泥等马铃薯食品很受国内中层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儿童对其情有独钟,成为未来我国马铃薯食品潜在的庞大的消费群体。 2 马铃薯茎尖的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

马铃薯收获机设计毕业设计

题目:马铃薯秧蔓处理及收获联合作业机设计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1 绪论 (1) 1.1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马铃薯收获机的国内外发展概状 (1) 1.2.1国外发展概状 (1) 1.2.2国内发展概状 (2) 1.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3) 1.3.1研究内容: (3) 1.3.2研究方法: (3) 2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整体结构设计 (4) 2.1方案论证 (4) 2.2方案确定 (5) 2.3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 (5) 3 打秧装置的设计 (7) 3.1打秧刀的设计 (7) 3.1.1刀片类型的选择 (7) 3.1.2刀片数量的确定 (9) 3.1.3刀片排列方式的确定 (10) 3.2打秧机壳形状的确定 (10) 3.3打秧装置工作参数的确定 (11) 4 挖掘装置的设计 (12) 4.1挖掘铲的设计 (12) 4.2铲架的设计 (15) 5 分离装置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抖动链类型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链条式抖动链的基本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抖动链基本参数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抖动链速度的确定及抖动轮参数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1抖动链的线速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2抖动轮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从动轮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传动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传动系统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各级轴的转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1输送链主动轴转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2变速箱动力输出轴的转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3打秧刀轴的转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3从打秧刀轴到抖动链主动轮中间链轮轴的转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功率需求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1挖掘部分功率消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2升运链功率消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勺链式微型马铃薯精密播种机的设计

目录 摘要 ............................................................................................................................. I II Abstract ..................................................................................................................... I V 1 绪论 (1) 1.1 课题的背景和科学意义 (1) 1.2 国内外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1) 1.2.1国外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1) 1.2.2我国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2) 1.3设计的主要内容 (3) 2 整体机构的设计. (3) 2.1整体设计方案 (3) 2.1.1设计原则 (3) 2.1.2基本结构 (3) 2.1.3工作原理 (3) 2.2勺链式播种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4) 2.3配套动力的选用 (4) 3 排种装置的设计 (5) 3.1马铃薯播种机对排种性能的要求 (5) 3.2目前各排种器的结构及性能特点 (5) 3.3 种箱结构参数 (6) 3.3.1种箱尺寸及容积的确定. (6) 3.4排种器的选型及确定 (6) 3.4.1排种勺的方案设计与分析 (7) 3.4.2勺链式排种器的选型及结构 (9) 3.4.3升运链相关系数的确定 (10) 4 传动装置的设计 (10) 4.1 地轮的选型设计 (10) 4.2 传动路线的确定 (11) 4.3各传动路线传动比的计算与分析 (11) 4.4变速箱齿轮的设计 (12) 5 马铃薯播种机开沟器的设计 (16) 5.1 开沟器的性能要求 (16) 5.2目前各开沟器的特点 (16) 5.3 开沟器的选型 (17) 5.3.1 排种开沟器 (17) 5.3.2排肥开沟器 (17) 6 排肥装置的结构设计 (18) 6.1目前各排肥器的特点分析 (18) 6.2 排肥器的性能要求 (18) 6.3排肥器的选型. (19) 7.整地机构的设计 (19) 7.1 覆土器的选型 (19) 8 结论及建议 (20)

马铃薯收获机的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设计(论文)题目: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 指导教师: 20**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作物之一。发展马铃薯生产,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脱贫致富及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马铃薯为地下产物, 且是块茎繁殖, 其收获方式以挖掘机为主。马铃薯收获机可以大大提高收获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 减少损失, 为马铃薯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收获方式的落后极大的制约了马铃薯生产发展。为促进马铃薯生产地发展,解决机械化收获问题势在必行。马铃薯收获机械化的关键矛盾是配套动力与机具性能要求之间的矛盾。鉴于动力的限制,与14kw一下拖拉机配套机具的性能不宜要求功能全,只要完成起薯环节,让署块基本露于地面即可,其他工序由人工捡拾完成。从发展看这类机械作为与目前农村具有的小型拖拉机相配套哦阿德过渡性机型予以开发、推广。随着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对马铃薯收获的机械化水平的需求越来越大。 2.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2.1国外现状 从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来看,马铃薯收获机发展较迟缓,只是近50年才发展到较高水平。美国在1948年以前用收获机来收获马铃薯,然后人工捡拾。直到1967年,开始使用联合收获机,劳动生产率达到100kg/(h·人)。20世纪80年代初期,联合收获机和分段收获的面积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5%,其中联合收获已经达到50%以上、20世纪到90年代,美国已经基本实现了马铃薯收获机械化。原苏联是生产收获机最早的国家。1960年,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保有量是3万台,1976年,保有量是6万台,1979年,马铃薯收获机械工业化程度达到77%,到20世纪90年代除,马铃薯收获机共有16种机型,其中10种是联合收获机,其中劳动生产率比其他2行收获机提高1-2倍。德国20世纪在40年代主要生产和使用抛掷式收获机。50年代主要生产和使用升运链式收获机和捡拾装载机,进行分段收获,到1970年保有量达到6205台,90年代开始生产收获-捡拾装载机和具有自动分选装置的联合收获机。日本在1955年以前使用畜力挖掘机,1955年到1965年生产悬挂式的抛掷式和升运链式收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