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曾国藩的心物观

曾国藩的心物观

曾国藩的心物观
曾国藩的心物观

第24卷 第5期2010年9月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

Jo ur nal of H unan U niv er sity(Social Sciences)

V ol.24,No.5

Sep.2010曾国藩的心物观*

徐 雷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长沙 410082)

[摘 要]曾国藩是理学的虔诚信仰者和笃实践履者,一生勤治理学。其对理学的贡献不在学理而在实用。重在探讨曾国藩理学思想中的 心 这一核心概念,通过分析心与理、气、性、物、境、欲等的关系,从哲学层面揭示曾国藩理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实用性,而这也是前人较少涉猎之处。

[关键词]曾国藩;理学;心与理、气、性;心与物、境、欲

[中图分类号]B249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1763(2010)05 0023 06

Zeng Guofan s Views to the Mind

XU Lei

(Y uelu Academy,H unan U niv er sity,Chang sha 410082,China)

Abstract:Zeng Guofan hav e his faith in Neo Co nfucianism.H e spent all his ener gies in researching Neo Confucianism.H e likes to apply Neo Confucianism to analy sis and solution of pr oblem s.T he academ ic paper w ill research the M ind that it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Zeng Guofan s Neo Co nfucianism thoug ht.If we deeply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 een the mind and the principle,the ether,the human natur e,the object,the moo d,the m aterial desires,w e w ill learn mo re about his Neo Confucianism.

Key words:Zeng Guofan;neo confucianism;the mind and the principle;the mind and the ether; the m ind and the human natur e;the m ind and the object;the mind and the mood;the mind and the ma terial desires

心 本指认识器官及其功能。在中国哲学史上, 心 又指代表主观意识和主体精神的哲学范畴。曾国藩习理学始,时常留意于 心 。其平日研心、修心无不谋求体之于身、践之于行,贯以主张 为人善恶不离于心、为学深浅不离于心 。其论心反对 心无统摄 ,依旧遵循理学传统,着重探寻 心 与众多理学范畴之间的关联,如心与理、心与气、心与性、心与物、心与境、心与欲等。其所言虽不及宋明儒鞭辟入里,形上色彩浓厚,但细细观之,实为本人亲历其间体悟而得,故真实可信,言语间也不乏真知灼见,绝非空谈心性之迂儒可比。

一 心与理、气、性

作为宋明理学的核心范畴, 理气心性 在历代理学家眼中的重要性远超过其它范畴,理学思想体系的建构莫不与此四者密切相关。程朱视 理 为本原,陆王视 心 为本原,张载、王夫之视 气 为本原,胡宏、张栻视 性 为本原。 理气心性 四范畴的形上地位和哲学价值由此得以凸显。曾国藩被称为晚清理学的代表人物,他在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时,必然会涉及 理气心性 。事实上,在具体研习的过程中,曾国藩始终把目光聚焦在四大范畴彼此间的关联性和依赖性上,希图通过此为学路径求得深入理解,避免孤立研究所带来的局限性。

(一) 心之丽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

在心与理的关系上,曾国藩无意于学术论辩,他对心、理关系的认识大多源自亲身体验。在其理学思想体系中, 理 和 心 各有分工。 理 超然于万物之上且内在于万物之中,是宇宙最高本体。 心

*[收稿日期]2009-11-28

[作者简介]徐 雷(1977 ),男,上海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清代思想史.

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虽然不具备 理 所具有的化育万物的功能,但 心 却是认识主体,举凡人力可为之事皆有赖于 心 。 心 固然不能主宰、支配 理 ,但认识 理 、掌握 理 却非 心 莫属。所以,后世学者 舍心求理 亦或 遗理求心 皆为曾国藩所不耻,并终身引以为戒。他对心、理关系的认识可大体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心为理之载体。万物产生之前,理是外在的存在于寰宇之中。人物成形之时,理又自然地被赋予给人物,凝聚在人物上,即所谓人之理、物之理,而人心正是理在人形中的唯一载体。朱熹曾说: 理无心,则无着处。 [1](p85)视 心 为 理 的安顿处与落脚点。曾国藩也持同样看法,他说: 道犹人心所载之理也。 [2](p7)肯定理存载于人心之中,欲明人之理需在心上寻。因此,理在心上、心中有理,便是曾国藩所认定的心和理的第一层关系。

第二,心应附丽于理。按照曾国藩的设想,心虽然为理之载体,但并不意味着存载于心中的 理 会必然与 心 主动发生关联,相反,采取主动姿态的一方始终应该是 心 。所以他又提出人心应学会主动附丽于理。 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晰乎公私。心之丽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则夫善之当为,不善之宜去,早画然其灼见矣。 [3](p181)心、事相交,心为主,仅能剖析公私之别;心、理相丽,理为主,既明得失又辨善恶。两相比较,后者的价值自然更大。曾国藩不仅从正面论证心附丽于理的必要性,还特意从反面予以揭示。他以君子小人为例,认为 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则为君子;夕而私利,则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则为君子;转念私利,则为小人。 [3](p380)当人心依附于理时,言行自然公正且毫无一己之私利,此人此时当为君子无异;当人心脱离于理时,举止必然违礼且好名逐利之念丛生,此人此时则必然 流入小人而不自觉矣 。[3](p380)

第三,反对心不入理。心附丽于理固然有助于明理、养心,但常人之心出入无时,时丽于理又时离于理,致使效果差强人意。鉴于此,曾国藩又进而主张 心入理 。所谓 心入理 即指 以理摄心 , 心 完全置于 理 统帅之下,由 理 控制 心 的发展动向,牢牢的将 心 的运行轨迹束缚在 理 所指明的方向上。如此一来,心和理的关系自然就由之前的时而相分、时而相附的摇摆状态转变为相融相合、相丽相通的稳定常态。正如曾国藩所说: 谈理时,心颇和平。 [4](p118) 心 处此状态,自然为纯乎天理之心; 理 处此状态,自然为支配人心之理。心不离理、理不离心。更为重要的是,心入理后,心之意念与动向均受理的制约与监督,一是保证了心对言行举止的主宰性不会被滥用,彻底杜绝纵心妄为的情况出现;二是保证了由心所发的思想和行为始终不偏离理性的轨道。

这两点对曾国藩而言无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简而言之, 心入理 的现实意义就是意在引导晚清士人们发自内心地臣服于封建礼教的约束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确保中规中矩,守礼无违。正是出于对这一层现实意义的考虑,于紊乱中扶植纲常伦理,曾国藩坚决反对 心不入理 。[2](p1581)他意识到心不入理,则心自心,理自理,两不相干。由于心为身之主宰,具有强大的支配功能,一旦 纵心以自用 ,[3](p165)难免做出违反伦常、伤天害理之事,外以欺人,内以欺心;一旦脱离 理 之束缚,恐怕难辨是非善恶,为善、为恶皆有可能。

(二) 心与气总拆不开

曾国藩对心气关系的认识是从笃实体悟 心与气总拆不开 [4](p128)入手的。根据日常修身的实际效果又可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予以细分。首先,就积极方面而论,曾国藩体验到 心渐细而气渐敛 、[5](p6639) 气充而心不散漫 。[4](p115)

第一, 心渐细而气渐敛。 古人修心已知心之状态有粗、细之分。心细时心思缜密、细致入微;心粗时浅尝辄止、浮而不入。那么如何实现己心的去粗求细和细而不粗呢?曾国藩给出的答案是 收敛 二字。他说: 心以收敛而细,气以收敛而静。 [6](p420)对心而言,收敛有约束而不放纵之意;对气而言,收敛又有聚积和收集之意。朱熹曾说: 收敛此心专一,渐渐自会熟 ;[1](p2697) 熟,则心精微。 [1](p157)曾国藩秉承朱子思想,也渐悟得此道理。其平日修心多运用收敛之法,欲先求心熟之功,后收心细之效。他说: 自三十岁以后只能下一 熟 字工夫,熟极则巧妙出焉。 颜渊未达一间,亦只是欠熟耳。 [4](p376)心熟自然心细,心细自然入得精微、穷得义理,这便是收敛己心之功。通过收敛之法,己心由粗变细,四散之气得以汇聚于心,状态由动转静。

第二, 气充而心不散漫。 气为构成人形的物质材料。人生以后,气便充塞于人身心之中且时时处于流动状态。此气被理学前贤称之为人身之气,它本源于天地阴阳之气。出于对人身之气的重视,曾国藩不仅提出 人随时须养气 ,[2](p35)还将气的充养

24

第5期徐 雷:曾国藩的心物观

问题视为涵养己心的头等大事。三省吾身时,总不忘自问: 养气之盛否? [4](p38)作为习理学者,曾国藩深知气之充养并非一蹴而就。人身之气虽流通于天地间,但在充养未善时,聚积之气极易弥漫四散。气之散漫导致心之散漫,而 心一散漫,便有世俗周旋底意思 。[4](p38)如此一来,己心随波逐流、溺于世俗势难避免。一则丧失己心的独立性和判断力;二则难以肩负穷理、克己之重担。而要想彻底摆脱此弊,惟有将人之气配上道和义并持续充养至浩然处。一旦生成正大刚直的浩然之气,己心自然得以存而不放,敛而不散。

其次,就消极方面而论,曾国藩体验到 气散则心亦散 、[4](p128) 心微浮则气浮 。[4](p128)第一, 气散则心亦散。 曾国藩对气聚气散的思考通常不离于身心修养的范围。在修心时,他曾笃实体验孟子所言: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馁 是指人身之气中勇气的丧失,而此气由聚到散的渐变过程则可称之为气馁。气散而馁,心散而失,气散引发心散,心散则不专。曾国藩对因气散而导致的心不专一懊恼不已,一再提醒自己,修身时气决不可散、 决不可馁 ;[2](p809)心决不可放、决不可失。他指出 (心)志之强者,气亦为之稍变 ,[2](p1515)戒气散的关键不在于气而在于心,心不散自然气不散。只要牢牢把握好对己心的涵养,时时存心、养心、求放心,同时又勿忘摄气于心、以心帅气,那么即使再出现 气散心亦散 的情况,也不会对身心造成过度的损害。

第二, 心微浮则气浮。 心浮气躁一向为习理学者所忌。曾国藩修身之初也饱受心、气两浮之苦。关于心浮,曾国藩说: 徒以浮躁之故,故一日之间,情志屡迁! [4](p117)还说: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 [6](p389)情志一日数变,心绪郁闷不畅;行事踏实难求,经世功绩不保。关于气浮,曾国藩又表示: 气浮则 几 不能审 ;[7](p134) 气浮而不敛,兵家之所忌也。 [6](p365)不仅体悟到欲求内圣需戒气浮,还察觉出气浮不除外王难成。由于曾国藩将造成气浮的原因归结为心浮,因此,只要消除浮躁之心即可避免气浮之弊。为达此目的,曾国藩于平日修心时悉心体验,时加反省,终于悟得适合自己的修心之法。己心若能做到 正 、 静 、 平 、 虚 ,自然能 将浮躁处大加收敛 。[6](p420)心不浮则气不浮,届时,浮躁之气自然得以呈现 顺 、 恬 、 和 、 壮 之气象。反之,若 失此而不察,则心放而难收 ,[4](p113)更甚者,只怕浮躁气习缠绕身心,日久又无法驱离,平添出许多弊患,必将祸及身心。

(三) 强恕存心,以复本性

与理学前辈相比,曾国藩论心与性言论甚少,且多是因循,多是守旧。不过,曾国藩追求言行合一,视复性为目标,存心为工夫。为达 复性 求 存心 ,为达 存心 求 强恕 。所论虽少,所求皆实,并无任何虚妄之言。

首先,曾国藩主张 强恕存心,以复本性 。本性即指本然之性亦或天地之性。曾国藩在人性善恶问题上,认同的是孟子观点。同时,受理学传统观念熏染,他也认为现实中的人性之所以呈现恶的一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气禀的缘故。他说: 人性本善,自为气禀所拘 则本性日失。 [3](p378)鉴于此,曾国藩提出 复性 一说。 学者何?复性而已矣。 [2](p21)将自己生平为学、修身的目标锁定在重返本然之性上,而 强恕存心,以复本性 [3](p582)无疑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曾国藩对 存心 的理解是与身心修养密不可分的,这一点也是理学心性观的一贯传统。心存而不放即为心之本然。己心处此状态,心境自然澄明清澈,世俗尘埃无一粘连。此时,心虽在腔子里,但出入、进退皆可伸展自如。出可与外物相丽,入可以自我操持;进可以上达形上,退可与情欲相通。来去自由,收放得体,丝毫不受外界牵制,也丝毫不受内在束缚。因此,曾国藩对 存心 渴之欲甚,称颂不已。他说: 是日思 存心 则缉熙光明,如日之升。 [4](p124)将存心比喻为旭日东升所带来的光明景象。试想暖阳照耀大地,万物苏醒迎春,一派生机盎然;己心长存不放,满腔生意萌发,无忧滋润心田。这正如朱子所言: 君子存心不苟,故无后忧。 [8](p428)

在高调赞美 存心 之时,践履工夫笃实的曾国藩也亲身体验到,己心总是 放时多、亡时多而存时少 ,中人以下若想长久存心,着实不易办到。因此,他特意在存心之前加上 强恕 二字。 强恕 一语含有 自胜 之义,曾国藩希望借助此强恕之力逼迫自己由他律转为自律,勉强以存养己心。 强恕 一旦养成习惯, 存心 便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件难事。所谓心存而不去,本性渐可复。反之,不勉强苦习、不勉强践行,又毫无自胜之念,此心则极易放失,日流于伪善而不自觉。所谓心放而难收,本性终不复。

25

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其次,曾国藩表示 存心养性,工夫也 。理学又被称为心性之学,历代学者研习理学无不反观己身谈心论性。王阳明说: 存心养性之外,无别学也。 [9](p181)视存心养性为治学首选及领悟大本大原的当务之急。作为理学的忠实信仰者和笃实践履者,曾国藩对心性的重视非同一般。为免重蹈理学末流空谈心性之弊,他将存心养性列入修身日课,在日常的道德实践中磨砺己心,谨严自律,用工夫充实本体,体悟心性之本原。他说: 人性皆善,本体也;存心养性,工夫也。 [3](p579)日复一日,潜心修炼。心存而不放,性养而归善。本体领悟的深浅取决于工夫笃实的程度。工夫愈是习之纯熟,本体愈是见之通透。

曾国藩相信只要在 存心养性 上下足工夫,且日日用功有常,一一落实到位,那么对己 则可以保身体,可以自立,可以仰事俯蓄,可以惜福 [4](p43),进而求得独善其身。与此同时,曾国藩还意欲运用 存心养性 的笃实工夫建功立业,兼善于天下。他说: 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 [4](p1785)存心养性为体,民胞物与为用。求仁者只有体用兼备,对内涵养心性,对外大公无私,行仁义于天下的入世情怀才有望于乱世中实现。

二 心与物、境、欲

与 理气性 的形上色彩相比, 物境欲 与现实人生的关联更加紧密,操作性更强,曾国藩对它们的感悟与认知也显得更加的真实和具体。他认为 欲 虽由 心 生,却是因 物 而起; 境 虽分内(即心境)外(即物境),却始终相通一贯。心物之间、心境之间、心欲之间,乃至物、境、欲三者之间彼此都相互牵连,交织缠绕。

(一) 放大胸怀,游心物外

自理学诞生起,关于心与物的讨论就一直存在。历代理学家各抒己见,相互论辩,使得理学心物观的内容不断更新,日趋丰富。曾国藩对心物关系的见解多出自亲身体验。在诵读先贤语录时,他并不盲从,而是采取体悟的方式,加以验证,力求寻得与古人思想上的融通,同时又不忘对症下药,针对自己的日常弊病展开具体的指导。大体而论,曾国藩对心物关系的认识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第一,反对 心随物迁,物累己心 。曾国藩在多年的修身日课中逐渐体悟到心物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具体应对时的艰巨性。通常,未应事接物时,万物虽具于吾心,但心是心、物是物,两不相应。物不扰心,心不涉物,彼此互为独立存在,没有往来,相安无事。当应事接物时,心与物丽,事与心交,心物暂时连为一体。心思物,物缠心,彼此勾连互为交集,心之所想为物,物之所居在心。心物之间协调统一。不过,现实情况往往差强人意。中人以下在与外物相接触的过程中,频频为物所役、所困,所惑,所动,进退不得,从而造成 心外驰 [4](p120)现象的屡禁不止。曾国藩对此体会最深, 夜间总不能酣睡,心中纠缠,时忆往事,愧悔憧扰,不能摆脱 。[6](p388)夜间失眠无法酣睡,只因己心被往事所纠缠,欲罢不能。这便是 心外驰 导致的直接后果。所谓 心外驰 即是指 心随物迁 。它是心物关系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意味着己心将被迫放弃主导地位,丧失强大的支配功能,完全听任外物摆布和驱使。

本来,维系心物关系长期稳定的基本架构是 心主物辅 ,可如果心物之间的主辅地位发生变更,难免使得己心处于放而难收、迷离难返的困窘之境。若真如此,稳定的心物关系势必解体,倒向 物主心辅 。本心一旦迷失,将变得极其脆弱,不堪一击。若是久陷于外物所设之泥潭而无法自拔,终究会彻底地沦落为外物的奴隶,听其使唤,任其差遣,此即曾国藩所言 溺心 。[4](p168)鉴于此,曾国藩主张摄事入心,自作主宰,不以外物累己心。他深知常人处俗世之中,心、物接触自是难免。心应物,物惑心。物为心所知,心为物所迷。逐物在外心自放,随物而迁心难存。每每此时,若能做到 心中有物如同无物 即 物 来而 心 无得, 物 去而 心 无失。悠游自在,勿累其心;涵泳自得,了无牵挂。那么,平日所奢求的 此心宽然无累,反觉安舒 [6](p303)的夙愿,未尝不可得以实现。

第二,提倡 静虚涵泳,萧然物外 。曾国藩在笃实体悟 心随物迁,物累己心 的同时,也在积极地谋求解决方法。他吸收前贤思想并结合自身实际,几经考量,反复权衡,最终将 己心萧然于物外 确立为协调心物关系的不二法则。 萧然物外 [4](p507)是指在心物相交之际,己心不受外物丝毫牵制,不委身依存于外物,永久地保持心的独立性和主导性。做到了,可成己、成物,穿梭于心物之间游刃有余;做不到,则溺心、毁物,迷失在心物之间进退两难。

26

第5期徐 雷:曾国藩的心物观

曾国藩是位践履工夫笃实的理学学者,生平重实践,戒空谈。其论心与物也是如此,既然已明 放大胸怀,游心物外 之目标,则采取何种步骤得以实现,自然成为其平日认真思考的重点所在。细阅曾氏 日记 和 书信 ,发现曾国藩善用 平 字疗 心 ,[4](p355-356)理顺人我交际之道,落实 勿以物喜,勿以己悲 ;用 淡 字定 心 ,[4](p355-356)削弱功名利禄之念,追求 朴实无华,名利两忘 ;用 宽 字养 心 ,[4](p432)营造安适坦荡之境,渴望 满腔仁意,生生不息 ;用 松 字救 心 ,[4](p6573)摆脱弦紧压抑之苦,恢复 自然本真,舒畅和合 。 平 、 淡 、 宽 、 松 四字之特殊功效由此可见一斑。曾国藩论心物的学理渊源大多取自前人,且观点缺少新意,理论创新匮乏,这是其不足之处,但其中所蕴含的讲究实用,注重实效的鲜明特征,又恰是其心物观的时代特点所在。

(二) 一主于己,不迁于境

曾国藩对心与境的论述,多是源自生活实际有感而发。 境 字对他而言,决不是一个空洞的学术概念。在大半生的戎马生涯和官场浮沉中,曾国藩真切地感受到 境 对 心 的特殊影响,形势的发展迫使他不得不对 境 字另眼相待。同时,出于修身和经世的需要,他开始审慎地看待心与境的这层关系,一边苦心探知,悉心体悟;一边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在 湖口县楚军水师昭忠祠记 一文中,曾国藩就用肯定的口吻指出: 人心之喜戚,夫岂不以 境 哉! [3](p260)此处所言之 境 既指外在的客观环境(即物境),也指个人内在的心境。物境代表客观,心境代表主观;物境代表外在,心境代表内在。物境和心境既可养心又可害心,存在着两面性;既彼此制约又相互促进,存在着妥协性。在日常生活中,物境和心境总是交织缠绕,难舍难分。物境虽不能完全左右心境,但其影响不可等闲视之;心境虽只能局部改造物境,但其意义却不容忽略小视。

首先,关于物境,曾国藩体会出 心无所得,为境所移 。他在 日记 中写到: 夜,与作梅鬯谈。心绪不宁,盖中无所得,不能不为境所移,滋足愧也。 [4](p456)一想到己心遇事无法自立、自主,致使物境趁虚而入,控制己心,他便感到万分痛苦,愧悔不已。物境对人而言,有顺、逆之分,常人一般喜 顺 而厌 逆 。曾国藩则不然,他采取辩证的态度,既不愿为逆境所移,也反对为顺境所迁;既指明顺境之弊,又肯定逆境之利。人生在世,物境之顺、逆,交替循环,接踵而至。曾国藩深谙此道,他说: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4](p428)忧乐与共,顺逆相随。顺境中有得失,逆境中亦有得失。鉴于此,曾国藩告诫自己,物境来袭时,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4](p1750)顺境时不盲目乐观,刻刻居安思危,谨言慎行;逆境时不过分沮丧,时时放大心胸,随遇而安。他相信惟有如此,己心得而不失,乐而忘忧,自然不为物境所移。

其次,关于心境,曾国藩又有 境由心造,心境相通 的想法。物境之顺逆固然会波及己心,令之摇摆不定,但因来自于外,时断时续,时有时无,作用始终有限。相较之下,心境则大为不同,既发自于内不离于心,又能保持独立存在反作用于心。既受物境牵制影响己心,又能脱离物境独自约束己心。常常表现为物过境迁已多时,己心却依旧溺于境中,无法自拔,终使 心境不甚恬适 。[4](p428)对此,曾国藩体会颇深,他对心境的认识不外乎以下三点:心境因心而生,为心所造;境之变迁取决于心,无心则无境;心感通于境,境可涵养、磨砺己心。对己心而言,心境直接反映心之状态,真实无妄,毫无欺瞒做作之嫌。心不离境、境不离心,心与境之间关系紧密,互为牵连、彼此贯通。

最后,关于心、境关系,曾国藩主张 一主于己(心),不迁于境 。他说: 君子之处顺境,兢兢焉常觉天之过厚于我 ;君子之住啬境,亦兢兢焉常觉天之厚于我。 [6](p78)物境也罢、心境也罢;顺境也罢、啬境也罢,不管境之变化几何,皆无碍于君子秉承一贯之态度即心境之间,心为主。曾国藩相信,面对物境和心境的双重困扰(特指境对心的负面影响),君子决不会将心之主导地位拱手让之于境。他坚称: 若夫喜戚一主于己,不迁于境,虽处富贵、贱贫、死生、成败而不少移易。非君子人者,而能庶几乎? [3](260)主于心,自然不为境所迁;主于境,随波逐流丧己心。富贵面前,不拜金、不崇利,两袖清风,淡泊荣华;贱贫面前,不自卑、不抱怨,从容度日,安贫守道;死生面前,不消沉、不绝望,尽性知命,了无遗憾;成败面前,不骄傲、不气馁,屡败屡战,虽败犹荣。这些无一不是君子所为。受此影响,曾国藩处理心与境,既主张不迁于物境,又主张不迁于心境。在他眼里,心主境辅,一主于心是绝对不可动摇的。

27

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三) 淡然无欲,旷然无累

心欲关系在理学史上一直倍受理学家们的关注。身为研习理学之人,曾国藩对心与欲一贯予以重视。他对心欲关系的思考不离生活实际,所获结论也多从修身体悟中来。他主张寡欲反对多欲,提倡无欲但不禁欲。在他眼里, 欲 虽有损于 心 ,但非一无是处,前人一味强调心、欲对立,实属矫枉过正。当然,曾国藩对 欲 的肯定也是极其有限的。相较之下, 欲 对 心 的负面影响远大于其正面功效。这一点,曾国藩从不否认。

心不去欲,欲反害心。 曾国藩一边体验人欲扰心,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做到 不以嗜欲累其心 。针对人欲占据己心,导致心放而难收的实际状况,曾国藩觉得实有必要进行 洗心 。[3](p260)他主张通过 洗心 将私欲从心中一一拔除,彻底铲平私欲赖以滋生的土壤,进而为实现 欲无心固 扫清道路。毫无疑问, 洗心 即是己心去欲的过程,亦是指导如何去欲的指南。具体言之,曾国藩对 洗心 的认识主要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主张寡欲,反对多欲。在多欲和寡欲的问题上,曾国藩的态度是鲜明的。他明确指出: 多欲为患害 ,[6](p1371) 惟 寡欲以养其内。 [6](p1372)心欲之间,欲多害心,欲寡养心。不仅如此,关于 寡欲 之功效,曾国藩还体悟出/寡欲养精0[4](p432)和/寡欲清心0。[4](p802)养精和清心皆为身心调理之必备,善养而无损之必有助于洗心去欲。曾国藩坚信只要坚持做到/日日静养,节嗜欲0[4](151)及/寡欲清心,一介不苟0,己心自可上达一新境界,届时不仅身心两相宜,甚者可使得天地之间/鬼伏神钦0。[4](p802)第二,提倡无欲,但不禁欲。曾国藩将/心中无欲0视为仅凭一己之力即可实现的目标,无需外求。他坚持/去忿欲以养体0,[6](p934)无欲充塞己心,不光是为了追求/淡然无欲,旷然无累0[4](p706)的修心境界,还希图更上层楼。他把心灵的至善作为无欲之心的终极目标,无欲而无累,/无欲而为善0,[3](p171)希图借此彻底摆脱欲念的束缚,永不受其捆绑与制约。尽管对无欲之心孜孜以求,但曾国藩对欲的态度却始终保持一贯。在批判的同时也不忘肯定其对心的正面影响。他曾在5家书6中谈到:/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0[6](p1266)这里所言及的/贪0、/利0二字正是指的人之私欲。把握好欲念的分寸,将其合理地调动起来,那么人欲中的善念完全可以成为个人实践活动的推动力。对己心而言,此欲若能运用得当,同样可以起到养护的作用,且疗效显著。

第三,洗心不易,遏欲颇难。对修身工夫笃实的曾国藩来说,洗心去欲困难重重,绝非坦途。曾国藩早年烟瘾很重,也曾痛下决心戒烟,但收效甚微,屡戒屡犯。究其原因,正是心不胜欲的结果。/自戒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0[4](p121)/心神彷徨,几若无主0不仅形象说明了心欲之间的这场较量,也暗示着遏欲的风险。若不能挟破釜沉舟之势,心一散漫,便极易放逸。鉴于此,曾国藩郑重提出/遏欲不忽隐微0,[4](p1785)督促自己于细微处遏欲,于隐幽处遏欲,试图将/洗心0作为解决心欲关系的一剂良方长期坚持下去。

毋容置疑,/洗心0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斗争,需要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心与欲的较量其实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欲胜则心败,欲弱则心强。曾国藩对心与欲的探索多从亲身践履中来,学理上虽无多少高明之见,但工夫笃实,实用指导性强,后人习之获益良多。

[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M].长沙:岳麓书社,1990.

[3]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M].长沙:岳麓书社,1986.

[4]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7.

[5]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奏稿[M].长沙:岳麓书社,1987.

[6]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5.

[7]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批牍[M].长沙:岳麓书社,1994.

[8]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8

《曾国藩家书》中不可不知的4个核心,附家训30条经典教育语录

《曾国藩家书》中不可不知的4个核心,附家训30条经典 教育语录 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出生显赫,生在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最后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翰林庶吉士,封一等毅勇侯,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军事家、文学家。“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在曾国藩的倡议下,清政府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所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下“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含近1500封信集“的不得不看的育人经典名著---《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中共收录了曾国藩书信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孙之辈,所以涉及范围甚广,是自古以来被研究研习的著名教育典籍。今天我们就主要看一下其核心的4个方面的内容(俗称干货),以方便大家日后在相夫教子、为人处世中熟知和运用。1.关于读书学习“业

精之法在于专,读书应有恒心;读书贵在有常,学习贵在有恒。定要坚持‘看、读、写、作’。”其意思就是说,不管是读书学习还是工作都要专注、有恒心,读书要经常读,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而且要贵在坚持。读书学习的时候也一定坚持“看、读、写、作”这四个法则。现在由于受到电子化设备的冲击,纸质书籍受到了极大的冷落,好在国家及有关教育部门提出大力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等,还有社会上出现的《朗读者》、《约读书房》、《教子有方》等读书性质的节目、公司和协会,这对纸质书籍的保护和传播都是一件好事情。父母一定要多带孩子一起读书按照曾老说的,我们在读书上,不仅要多读书、读好书,还要认真看着读,读完最好是写一篇读后感。尤其是对孩子而言,读书的时候要让他们用“乾坤指”去读(伸直食指和中指,小拇指和无名指向前弯曲后由大拇指按住,掌心向上),这样读一遍相当于读两遍,可加深印象。然后孩子每读完一本书,都要让他们写读后感,哪怕总结几句话也行,这样就更能加深对书籍的印象以及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2.关于为人处世“大官之家不应讼涉公庭,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对绅士贵在奖之以好言,与人交往应酬须讲究礼节。”和那些当大官的不要在公堂法庭上去争辩(这个就很讽刺、很现实啊!);当官就好好当官,不要为了一己私念,就想着利用权力去捞钱发财(这个前段的《人民的名义》就

曾国藩

曾国藩戒烟 “吸烟容易,戒烟难。”对于吸烟成瘾的人来说,戒烟是一场心瘾与灵魂之间毅力和决心的搏杀。染烟瘾易,戒烟瘾难。普通人戒烟痛苦,名人戒烟亦痛苦。名人也是人,其戒烟之苦形同炼狱。身为一代名臣的曾国藩,年轻时候,也跟普通青年一样,爱上了吸烟,上了瘾,累戒不止。为了戒这烟,毅力非凡的曾国藩也经历了一场历时多年的心灵折磨。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是一个烟客,在父亲的影响下,曾国藩从小就习惯了浓浓的土烟味,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被人称作“枪棍”。曾家人吸的是那种湘中人自产的草烟。农家人选择自家地地道道的沙土栽种,用的是淘末灰,陈土砖灰,鸡粪灰等肥料种植出来的,既恼、又辣、劲头足,吸上一口,比吃鸦片还过瘾。曾国藩成天烟筒不离手,一边读书,一边吞云吐雾。 1831年,因为抽烟太滥,曾国藩受到了师长的训斥。曾国藩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知道抽烟有百害而无一益,于是决心戒烟。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还将自己原来的名字“子城”改为“涤生”,并发誓从此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在日记中他这样解释“涤生”二字,“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但是,年少气盛的曾国藩对于此次戒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是一场口头革命而已,并没有动真刀真枪,其结果可想而知。此后,曾国藩极力想戒除它,几次发过誓,烟壶也收了,烟荷包也藏了,别人敬上来的烟拒而不接了,烟友面前再三庄严声明:“我戒烟了。”但一天过去,两天过去,一月过去,两月过去,终于敌不过久久萦绕在脑海中的烟香,那苦冽而诱人的刺激,那“巴啦巴啦”的雷鸣,见了它,眼皮好象睁不开了,写字、著文好象少了个精神支柱,饭菜、水果、饮料什么,吃到口里都少了个味道,什么也解不了这个烟瘾。每当睡到床上,也像心头丢了什么似的,怎么也睡不下觉,那痛苦的滋味,简直言莫能尽。在朋友的诱劝下,瘾一上来,又抽开了。 曾国藩这么戒而复吸,吸而又戒,时已两度,觉得实在不好意思,认为这是自己两次丑态的大暴露,两次心灵遮掩、装饰的彻底揭晓。归根结蒂,是自己“克己文学”的松懈和缺乏坚持,故而成不了学,成不了器,小事如此,大事概可相见。他自我检讨说,改名字都十年了,还是抽烟如故,真是可叹可恨。在日记中也写到:“为了培养精神,不自速其死。”为了表示他此次戒烟的决心,他当众发誓:“从今永不吸烟!”并且补充说:“不能立即放下屠刀,则终不能自拨!”认识的提高,成了曾国藩最终决心戒烟的先声,也是他声讨烟害的檄文。此次戒烟的结果是,他在家里的确不抽烟了。但是,出门在外,只要见到别人抽烟,他的喉咙便发起痒来,而当别人敬他烟时,就又情不自禁的抽上几口,美其名曰“盛情难却”。以至于这次兴师动众的戒烟又以失败而告终。 道光22年的10月,曾国藩依旧捧着白铜水烟壶,“巴啦巴啦”地抽,曾国藩实在觉得有些恼火了。一天清早,正襟危坐窗前的曾国藩,严肃认真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自戒烟以来,心神仿惶,几若无言。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诺有济哉!”他彻底认识到:一个堂堂翰林,这一辈子如果连戒烟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到,还谈什么经世伟国呢?曾国藩立誓的第二天,果然付诸行动了。他默默地举起锤子,铿锵几下砸烂了那根心爱的白铜杆水烟壶,又抱出那捆金黄色头等烟叶子将它们付之一炬。这一次曾国藩终于将烟彻底戒绝,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吸过。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往今来,凡能成大事者,无不在“修身”上有独到之处。曾子说过:“每日当三省吾身。”在晚清诸位名人之中,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五百年来,能够以书生而克平乱世,戎马悾偬间亦为学不倦,并把学问事业均磨炼成功之人可谓极少,而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其文治武功、传奇一生始终众说纷纭,而他本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显赫且颇具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修为。很多人都想从曾国藩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 很多成名的人物,也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备致,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毛泽东青年时期,也潜心研究过曾国藩文集,他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全集》常置桌旁,终生拜读不缀。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的模仿曾国藩,简直将曾国藩奉为偶像。 那么,曾国藩最为成功的修身方法有哪些呢?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他

著名的“修身十二法”,或者对你有所启迪。 一、持身敬肃。 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的念头、举止中有无背离义理之处。平日闲居无事的时候宁静安泰,保养德性,一旦投于事务之中则专心致志,不存杂念。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 二、静坐养性。 每天不限什么时候,要拿出一定时间静坐养性,反省体悟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 三、早早起床。 天色初亮就赶紧起身,睡醒了就不要再恋床。 四、读书专一。 一本书没有读完时,不要再看其它书籍。东翻西阅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毫无益处。 五、阅读史书。 每天仔细读史十页。 六、说活谨慎。 所谓祸从口出,很多人都因此招致祸患。所以君子对此要时刻注意,这是修身处世最重要的工夫。

曾国藩的事迹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作为清王朝执掌重权的汉族封疆大吏,他既是封建社会末期最后一尊精神偶像,也是近代思想文化的重要代表。曾氏服膺程朱理学,又全力研习经世之学,当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交相侵袭,几欲颠覆之时,是他创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进而平定东南半壁江山,大清始有同治中兴;不仅如此,近代中国首艘兵轮,首炉钢水,首批技术工人的诞生,首批中国学童远赴泰西深造等,均与曾国藩及其同道的倡导与活动紧密相关。曾国藩也因此成为咸丰、同治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思想驳杂、颇富特色的理学经世派,其经世思想对中国近代社会和近代文化的变迁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一、整饬吏治方面曾国藩从整顿吏治入手,转变全国官场风气,以应时变。面对清朝吏治的严重弊端,曾国藩尖锐地指出,现在官场“大率以畏葸为慎,为柔靡为荣”。京官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退缩者,即同官互推,不肯任怨,动辄请旨,不肯任咎;琐屑者,斤斤计较,不顾大体。外官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此四者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国家一旦有事,则满廷皆疲沓泄,相与袖手”。在曾国藩主政一方后,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吏治腐败的恶果,深以吏治腐败和民心不满为忧。认为要从整顿吏治,挽回民心入手,“若不从吏治人心痛下功夫,涤肠荡胃,断无挽回之理”。于是他抱定“以吏治人心为第一义”,收拾人心,以缓和“民 乱四起”的社会矛盾。曾国藩在整饬吏治上提出首先要有一定的制度和法规,作为考察和制约官吏的标准。“窃以为吏治有常者也,可先立法而后求人。”他以州县为整饬单位,因为“吏治之兴废全系乎州县是之贤否”1。他亲自制定约束州县官吏的《劝诫规定》十六条,作为官吏廉洁尽职的标准。其中包括:劝诫州县、劝诫委员、劝诫绅士、劝诫营官等等各四条。每条下面都以浅近明快的文字加以说明,并刻印成册,州县官吏人手一份,作为不贪财、不沽名的座右铭。其次,曾国藩力除官僚作风,办事讲求实效。他指出:“凡公事迟延,通弊有二,曰支曰展。支者,推诿他人,如院仰司,司仰府,府仰州县……但求推出门外,不求了结其事……展者迟延时日,如上月展至下月,春季展至夏季……上下相容,疲玩已甚。”2曾国藩还“力救冗之弊”,裁撤机构,减少多余人员,使官员各尽其职各专其责。他说:“凡治事以员少为妙,有专责而无推诿,少则必择才足了事者,而劣员不得滥竽其间,少则各项头绪,悉在二三人心中,不致坐杂遗忘。”其三,他力主“戒私”,“为官择人而不为人择官,为事择人而不为人择事”。他说:“办事择人,则心公而事举,为人谋事则心私而事废。”曾国藩对于自己的亲信故旧也不例外。其挚友李元度,好文学、有才气,但好取宠纳贿,曾与之约法五章,其中有用人戒滥戒私,为官择人而不为人择官。曾国藩的用人原则,为其招徕了众多的人才,“凡法律、算数、天文、机器等专门家,无不毕集,几乎举全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3,如薛福成、容闳、李善兰、华衡芳、徐寿等思想家、科学家、学者,都因知遇曾国藩而得到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由于曾国藩重视吏治,止浊扬清,加上修文兴教,劝农课商,“不 数年间,民气大苏,而宦场浮滑之习,亦为之一变”4。 二、军事改革方面在军事方面,曾国藩属于湘军的领袖人物,在清末的军事改革过程中有着许多的进步之处。 本文从他在选拔将士和治军思想方面分析,以探薇其特点。曾国藩对于绿营兵官气深重、投机取巧、迎合钻营的腐败风气有着很深的认识:“国家养绿营兵五十余万,二百年来所费何可胜计!今大难之起,无一兵足供一战之用,实以官气太重,以窍太多,漓朴散淳,真意荡然。”为了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曾国藩规定,不用入营已久的绿营兵和守备以上的军官,选将必须注重“纯朴之人”,即脚踏实地、无官气、不浮夸伪饰之人。这种将淳朴之人委以重任的做法,对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极为重要。“坚忍”亦就是打仗时能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他一反中国古代兵家论将、选将的方法,而将“忠义血性”,意即对封建政权的忠心放在了第一位。为此,他不拘一格,不限出身,大量地提拔书生为将。

《曾国藩血祭》读书笔记

《曾国藩血祭》读书笔记 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曾国藩-血祭》的书。 “远远地看到家门口素灯高挂,魂幡飘摇,曾国藩悲痛万分,他三步并作两步朝大门口奔去。三道大门早已全部打开,曾府老少数十人一律站在中门两旁。曾国藩一眼看见父亲拄着拐杖站在正中,便不顾一切地跑上前去,双膝跪在父亲面前,语声哽咽地说:“不孝儿来迟了……”话未说完,眼泪早已一串串流下来。” “正是要自己办大事的时候,为何如此瞻前顾后、疑虑重重呢?”“世无艰难,何来人杰?” 我看出:曾国藩非常孝顺,这可以从“远远地看到家门口素灯高挂,魂幡飘摇,曾国藩悲痛万分,他三步并作两步朝大门口奔去。三道大门早已全部打开,曾府老少数十人一律站在中门两旁。曾国藩一眼看见父亲拄着拐杖站在正中,便不顾一切地跑上前去,双膝跪在父亲面前,语声哽咽地说:“不孝儿来迟了……”话未说完,眼泪早已一串串流下来。”看出。 曾国藩有决心战胜困难,从“世无艰难,何来人杰?”可以看出。 如果曾国藩不孝顺,那他就不会悲痛万分,如果这样,

他的母亲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 如果曾国藩没决心,那他就不会成为清代的著名将领。 我要像曾国藩那样孝敬父母、有决心战胜困难。我会帮父母分担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世无艰难,何来人杰?”,这样,我会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曾国藩孝敬父母、决心战胜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班主任兵法》这本书让我在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当然我也不会“本本”主义,迷上所谓的“兵法”因为那只是一般个人工作的总结,不是真理,更不能解决我们身边发生的所有问题,而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有自己的个性,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研究、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思路。一名话,实践——总结——再实践,从而达到理想的要求。我会努力的! 二 昨晚读完了这部长篇历史小说的第一部,心里很沉重。我对于主人公曾国藩的认识:除了对他对太平军采用的酷刑极为不认同,让人心惊胆颤非人性的折磨。其他挺赞赏这个人,他是一个胸有大志建功立业,刻苦致学修身,二袖清风为官。 看他的成长之路真是不容易啊!从他办团练说起,负出的辛苦自不必说,单说遭遇到的种种阻力就非常人所能承受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译?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注?所谓“主敬”,是要求内心恭敬而不是外表恭敬。心中无我才能做到真正谦虚。《菜根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做到一时的恭敬并不难,而所谓“有礼”是指内心长久的恭敬,这只有“无事时心(常)在腔子里”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处理日常事务时才能不被杂事儿所干扰。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译?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注?“不拘何时”就是不去刻意的追求功夫和境界。所谓“来复之仁心”,也就是《易经》的“一阳来复〖〗”或道家的“玄而又

玄(静极生动)”的境界。“正位凝命”四字,就是《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三教觉迷录》中“正念”的概念。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译?起床要早。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注?黎明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人身真阳生发的时候,极容易发生性交或手淫的情况。马上起床,可以使无念的真精不会落于淫念的浊精,真精可以使人神清身健,浊精必然使人神昏羸弱,天长日久,就能显出效应。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译?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注?常人做不到“无事时心在腔子里”,而这个方法却是训练“应事时专一不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所谓的“开卷有益”则是在能够做到“专心致志”以后的事。

曾国藩用人4个漏斗

曾国藩用人4个漏斗 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往往决定了他的人生,以及他做事的成败,所以曾国藩看重这些方面的观察,也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符合人才的选拔条件。究其本质,曾国藩还是着眼于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而这些其实是就是曾国藩识人时的重心所在,曾国藩识人的本质就是选拔人才。曾国藩所谓的人才论相比较于“唯才是举”这种说法,还是相当独特的,也就是说,确实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事实上,所有成功的人基本上都很会发现并使用人才,这基本上也是作为一个成功领导者的首要条件。像刘邦,相比较于项羽,可以说是一无是处。要知识没知识,要文化没文化,要长相没长相,甚至出身也远不如项羽,但刘邦只有一点比项羽强,就凭这仅有的一点优势赢得了天下。刘邦唯一的一点优势,就是他肯用人,他会用人,他能真正做到唯才是举,甚至连陈平这种据说是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他也不管,也照样重用,这才叫真正的唯才是举! 总的来说,曾国藩在他的家训里认为用人要分为四个漏斗来进行,层层筛选,最终聚拢各路精英。 第一步“广收人才” 曾国藩也主张首先要尽可能地网罗人才,选人、用人的标准不要太严苛。这是说大家都要用德才兼备的人才,但到哪儿去找那么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啊!人都是有私心、有私欲的,有德或者有才,有一样就不简单了,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要那么求全责备。他在家书里曾经批评他弟弟曾国荃说:“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曾国藩全集?家书》)是说你平常老说手下没人可用,那是你自己眼孔太高,发现不了人才。然后他又现身说法,说兄长我平常用人啊,“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肯轻视。”(《曾国藩全集?家书》)

那意思虽然有点自吹自擂,但也确实符合实情,所以当时人就评价,当世最擅于用人的就是曾国藩,以至于一向不喜欢的王闿运在《湘军志》里也评价说,曾国藩身边人才济济,“几乎举全国之精华,汇集于此”。是说当时全国的人才都围绕在他身边。这还得了,所以曾国藩想要不成事都难。 但曾国藩用人也不是完全没条件,所以他这个“广收人才”论里,就有一个很有名的“官气、乡气”说。他说:“大抵人才约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也就是把人才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官气的人,一类是有乡气的人。那什么叫官气呢?曾国藩解释说:“有官气的人,就是有官僚气的气,曾国藩认为这种人最死气沉沉,最没有活力,所以虽然这种人可能也有小才,也有些个人专长,但一个团队,一个组织,要想成事,一定要摒弃这种人。”那什么叫乡气呢?曾国藩说:“有乡气的人好逞能,个性鲜明,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但也确实有本事。” 曾国藩开始招湘军的时候,据说他坐镇招兵处,看到油滑的人,他就不吭声,意思就不要。看到朴实的人,他就“唔”一声,那就认可了。这一招说起来还是跟戚继光学的,当年戚继光招戚家军的时候,也是这个选人的标准。 所以,虽然说面对人才,要广收,要唯才是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甄别。所谓的唯才是举。 第二步“慎用”

读《曾国藩家训》心得体会

读《曾国藩家训》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有幸与几位大学教授结识,他们的谈话,句句以理服人,对待孩子的成长问题更是让人汗颜,随手拿起赠给孩子的其中一本书,让我收获很多,是啊!趁年轻,要多读书! 汉奸,刽子手,卖国贼"是曾国藩载入史册的评价.但是, 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了一个研究,评论曾国藩的热潮.同一个人物,为什么会引起截然相反的论断?曾国藩生活在中国社会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想,是激烈、尖锐、复杂的民族斗争把他推到风口浪尖的,造就了他复杂的思想和性格. 他一生的活动对中国社会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三个方面:戎马生涯、开创实业和治学修身.溢美、苛求都不是我想说的.曾的功过还是留给思想更深刻的读者去给予论断.我想说的,是我再读他的家书之后的,关于他家书中贯穿始终的"做老实人"的言语内容. 曾国藩兄弟五人,他为老大.作为兄长,他全面负担着弟弟们读书做人,修身立世等方面的重任.他的家书中多次提到他祖父曾玉屏的治家遗训.从处世为人、从政治事、谨守家风、保养身心等方面谆谆教诲,充分体现了他作为兄长的风范."诲弟" 篇中一种是专门写给在家主持家务的澄弟,和曾国荃的.曾国藩坚持训导弟弟们读书做好人,抛开很多方面,这一点,让出国留学网感动了很久,于是不由自主的想写下来与我的同行朋友

们共勉.我个人认为谁也不会有异议的. 咸丰八年正月,曾国藩给其弟曾国荃的信中说,做人还是要做个老实人.曾国藩自信自己本性是老实人,只因为世事沧桑看得多了,饱经世故,有时也多少用一点机巧权变,使自己学坏了. (呵呵,读到这里,我还是觉得这家伙多少有给自己开脱的嫌疑)看看下句,又能接受了.他又说,实际上用这些技巧权变之术总不如人家得心应手,徒然让人笑话,有什么好处呢?他反思自己, 以为不如"将自家笃实的本质还我真面,复我固有"因为聪明人首先应是个老实人,一心向平实处努力.他奉劝弟弟尽早回复忠厚老实的本性,千万不要走入技巧权变那条路,那会越走越卑下.他认为即使别人以巧诈待你,你仍旧以淳朴厚实待他,以真诚耿实待他,久而久之,人家有意见也会消除,如果一味勾心斗角, 互不相让,那么冤冤相报何时了. 千秋功过任凭说,但是,上面文字的内涵我想任何人都会为之感动的.这样的家训,这样的教导.何时能过时?何人有异议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个伟人都有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曾国藩不算伟人,但是,他的这些谆谆教诲理所当然地彰显了这个人内心深处的做人修养.一读深思,再读就不由自主的被感动,以至于还想读好多遍.直至深入此人的灵魂深处,有一个自己的量度. 做老实人,真的是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我现在才越发想的深入了,因为曾国藩的家书,我想我会受此家训,思考得更长久.

《曾国藩用人的核心四步骤》

曾国藩用人的核心四步骤 (分析透彻) 曾国藩这套识人、用人的本领,重点又在哪里呢?以后我们会为《世纪名堂》微友们陆续介绍曾国藩的那本相学名著《冰鉴》。曾国藩总结了相人之术的总口诀: ?要看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关键要看他的眼睛和鼻梁。 ?要看一个人是不是虚伪,是不是喜欢说谎话,主要要观察他的嘴唇。 ?要看一个人将来能做多大事,要看他的气概和气度。 ?要看一个人有没有富贵命,也就是将来能不能飞黄腾达,主要要看他的精神状态。?要看一个人聪不聪明,要看他的手,其实也就是动手的能力。 ?要看一个人会不会经历磨难,要看他的脚和脚筋。要看一个人说话、干事是不是有条理,主要要凭借他的说话内容与说话方式来分析。 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往往决定了他的人生,以及他做事的成败,所以曾国藩看重这些方面的观察,也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符合人才的选拔条件。究其本质,曾国藩还是着眼于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素质,而这些其实是就是曾国藩识人时的重心所在,曾国藩识人的本质就是选拔人才。 倘若我们如果能够综合曾国藩在家训中,包括他在给朋友的书信中,所提出的用人理论,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曾国藩所谓的人才论相比较于“唯才是举”这种说法,还是相当独特的,也就是说,确实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事实上,所有成功的人基本上都很会发现并使用人才,这基本上也是作为一个成功领导者的首要条件。像刘邦,相比较于项羽,可以说是一无是处。要知识没知识,要文化没文化,要长相没长相,要力气没力气,甚至出身也远不如项羽,人家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代,刘邦呢,最早不过是个无业游民。但刘邦只有一点比项羽强,就凭这仅有的一点优势,他最终战胜了项羽,赢得了天下。刘邦唯一的一点优势,就是他肯用人,他会用人,他能

曾国藩

是“圣贤”还是“汉奸”? ——我看曾国藩 《礼记》中记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看来,曾国藩的一生就是遵循着这条道路走过来的。曾国藩应该算是中国近代最有争议的人之一。有人评价他是“一代古今完人”、“同治中兴诸名臣之首”,也有人说他是“对外投降对内反革命的侩子手”、“汗臣”。有人认为他走的是一条歧途;也有人认为他带领封建社会的中国走出了一条振兴之路。在这些激烈的争辩背后,曾国藩究竟有着一副怎样的真实面孔? 我认为曾国藩是走了一条犹豫矛盾不幸的道路。我个人认为他是个值得同情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一定价值的人。 他对封建中国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首先在修身方面,他每天坚持写日记,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从开始的戒烟到后来的戒色,他说到做到。他坚持静坐,端正平静心态。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经常以沉默来回应他人。他在《曾国藩家书》中对弟弟曾国荃说“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其次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处事沉着、冷静、多思”,“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这些至理名言他不但躬身立行,还成了后人借鉴的真理。他堪称是中国古代传统知识分子自我修炼的一个典型。 在齐家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教育子女,遵循八字家训:“早、扫、考、宝、书、蔬、鱼、猪”。他在《曾国藩家书》中写到:“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传说曾国藩吃饭的时候,碰到饭里面有带壳的谷物的话,他不把它扔掉,他要把这个壳磕开,把里面的谷物吃掉,这就是曾国藩修身的功夫。他将这些品德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并以之鞭策下一代。他所推崇的“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至今为止,仍具有重要价值的。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句话用来评价曾国藩的修身齐家方面的才能一点也不为过。他的严格要求自己甚至导致自己身体受损,有时你会对他的苛刻而产生怜悯之情。他留下的文学著作《奏议》、《家书》、《家调》等对后人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现在社会许多人都想借鉴他的品德,利用在处世交友,商场职场上的规则。 在治国平天下方面,他才能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首先体现在他的慧眼识人。李鸿章就是他识人的一个得意之作,还有在清朝的外交上起过很重要的作用的薛福成等等。他的善用人才帮助他在官场上游刃有余。他的最突出的才能应该是建立地方团练--湘军,镇压了当时看起来势不可挡的太平天国运动。他以身作则遵守军纪,使得湘军将帅之廉勇,军纪之严格,于是有了“天下无湘不成军”之说。 然而在他镇压太平军,南京后,他搞了三光政策,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于是他也因而获得“曾剃头”,“曾屠户”的称号。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经过1870年的“天津教案”,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一千年前,一位儒家学派的一代大师孔子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而在一百多年前,又是同样一位身怀着儒家学理念的智者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上,将儒家的思想贯彻得淋漓尽致。他用他的赤胆忠心,为当时在炮火连天的中国点燃了星星之火,将中国引领向世界,向世界看齐;他的人才观念更是造福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学习方法更为后代的我们树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翻开《曾国藩家训》,领略曾国藩一生的旅程。 易中天说:“历史也是可以酿酒的”。有此一分雅兴助阵,读者阅读后倘能别生一丝微醺薄醉的体验,我是毫不奇怪的。 从一个普通的小孩到一代大儒,曾国藩经历了许多许多,又是什么使得他变得如此成功?我想说是他的那种勤奋和那种坚持反省的心态。曾国藩每天坚持写日记,每天都将体会和心得记录,他的一生都这么坚持下来,一直到他连笔都握不住仍在写日记,这是一份宝贵的坚持。他曾说过:“非傲即惰”。人的一生不能太骄傲,同样也不能太懒惰。他的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教育了他自己,更教育了后来者,他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一个永垂不朽的学习榜样。 曾公作为历史上一位毁誉参半的人物或者领袖,我们不去评说其史上的功与过,只就其人性中最闪光最美好的一点就足矣,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最后,以曾公的一首诗结束此文,“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谨记进德修业: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 曾国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他的教育方法,更在于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有人曾说过曾国藩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既是同治中兴第一名臣,又是卖国贼。我想说莫让那点滴的瑕疵遮没了他的赤诚之心。30万湘军立克太平天国起义军,他的“神州第一幕府”更是培育了无数的有才之士,李鸿章、彭玉麟等报国志士都是出自于此。他博大的胸襟更是换来了无数的人才蜂拥而至。容闳、李善兰等都为他尽心竭力,江南制造局是他们的杰作,中国机械厂是他们的结晶,更是中国科技史上一道绚丽的里程碑。洋务运动是他的峥嵘里程,忠君报国是他此生的使命,他的一生也因此而精彩。 有人说林则徐是“晚清政坛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我同样可以说曾国藩是“晚清科技史上一道跨时代的微光”,照亮了那正沉睡的熊狮——中国。 第一条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制定本条例。 那道微光是永恒的,他毅然站立在晚清中国的巅峰,默默地说到“举世浑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不愿用死来换回国人的心,

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对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启示

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对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启示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在于重视人才的道德品行,以“广收、慎用、勤教、 严绳”形式最大化发挥每个人才的优点,做到人尽其才。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对今天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启示主要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教育机制。 标签: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企业人事管理;启示 晚清重臣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自道光二十年初(1838)會试中名列三甲,由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迁为兼属五部的侍郎,位居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后,曾国藩以用人三策向咸丰皇帝进言,认为“今日急务,首在用人”,又推荐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五人,咸丰帝心服而纳谏,并对其加以褒奖。 比起他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更为人所熟知的是他选人用人的本领,曾国藩一生举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四十多人,这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曾国藩的成功和他善于选人用人密切相关,他的部下人才济济,助推他事业的成功。曾国藩的选人用人思想对当今人事部门具有积极借鉴作用。 一、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的体现 1、德才兼备的识人选人思想 (1)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品德比才能更为重要,他在选拔任命人才时始终把道德操守放在首位,他认为如果人的品德有问题,无论其才华有多么的出众都不会有长久的发展和伟大的建树,正所谓“才德不可兼得以德重,好利之人不能用”。曾国藩自身也有着自虐般的自律,严于律己、生活简朴,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他赢得所有人的尊重。曾国藩的选人用人之道即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并进行不断的磨炼和培养,调动和激发人才的潜力,将个人的优点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充分利用人才的优势和长处,做到人尽其才。在曾国藩的眼里,德、才、学、识这四个方面,排列的顺序是德、识、学、才。他对于那些投机取巧、官僚习气重、不切实际之人不予使用,二是重用能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之人,在此观念的主导下,在曾国藩的麾下实现了“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2)终身学习,立志有恒。曾国藩出身平凡、才智中等,正是这种平凡人蜕变的过程,才对大多数人都有借鉴意义。他并非天才式的人物,他的成功,是逐步克服自身弱点的过程,是从理想主义到实干家的蜕变。有人说曾国藩的成就不是取决其兵法,而是取决于他的学识,他在德才兼备的基础上,于人于己都要求立志有恒,从自身做起做到终身学习。 梁启超对曾国藩是这样评价的:“并时诸贤中最称钝拙,其一生得力在立志,

百家讲坛讲稿文字材料:曾国藩家训(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主讲人简介: 郦波,1972年4月17日出生,祖籍江苏省丹阳市。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2007年出现在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节目,开创了该节目收视率的第二新高。2009年10月初,他已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继光》、《大明名臣:于谦》和《大明名臣:海瑞》。 为官要学曾国藩专题讲座(洱吧下载网提供) 国学堂:曾国藩克已修心智慧(梁冬、栗强解读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MP4视频点播下载 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MP3点播下载 《曾国藩家书》里的教育智慧(郦波) 历史人物传记:曾国藩传 晚清名臣曾国藩:治世与自省(陈仲丹) 晚清两江名臣之——曾国藩:在道德与事功中挪移(陈仲丹) 城市传奇:不近人情曾国藩(牛贯杰) 曾国藩成功之道的现代启示(隋丽娟) 曾国藩与传统文化(唐浩明) 影响中国百年的师徒:曾国藩、李鸿章(唐浩明) 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唐浩明) 向曾国藩学用人(唐浩明) 抗倭英雄戚继光 从农家子弟到封侯拜相——曾国藩评说(唐浩明) 曾国藩全集中的修齐治平理想(唐浩明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演讲视频) 论道:评点曾国藩(唐浩明) 城市传奇:曾经愤青曾国藩(牛贯杰)

曾国藩成功之道的现代启示(隋丽娟) 晚清名臣曾国藩:治世与自省(陈仲丹) 曾国藩的“官道”之变(董丛林) 曾国藩:《讨粤匪檄》与湘军出战后的胜负顺逆(董丛林) 曾国藩:编练湘军——湘系势力崛起的奠基(董丛林) 曾国藩的科举历程与京官生涯(董丛林) 曾国藩的家世概况(董丛林) 近代文学史:曾国藩与“桐城中兴”(王飚) 曾国藩与湘淮派系(董丛林) 清代后期人物:曾国藩——“旧教育之特产人物”(杨东梁) 凤凰大视野:近人曾国藩(梁文道) 曾国藩与晚清文化(史革新) 马骏谈晚清军事变革(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晚清重臣曾国藩(隋丽娟、今波讲述)|文化中国 谭伯牛说湘军传奇--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湖湘讲堂 曾国藩和他的同时代人(王澧华)|湖湘讲堂 唐浩明评点晚清重臣、中兴名臣曾国藩|湖湘讲堂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一)《谁来拯救笨小孩》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是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可见《曾国藩家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平淡家常的书信集,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在当今社会,教子成才一直是困扰天下父母的最大难题,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好就会被贴上“笨小孩”的标签。就连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小时候也被看作是不会读书的“笨小孩”。) 公元1825年,一个腊月里头数九寒天的夜晚,在湖南湘乡的一户人家的一个屋子里,

《曾国藩家训》有感

中原油田职工读书成果发布之 感悟曾国藩的工作学习之道 最近单位人员一直在传看《曾国藩家训》一书,读到深处我不禁被曾国藩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所打动,作为晚清时期重要的儒学大师,为官,他清正廉明,兴洋务,重机械,创建中国第一个机械制造厂——江南制造局;为帅,他招团练,组湘军,东征西讨,平复内乱,使病入膏肓的清王朝又得以延命数十年。我们不仅要问,成就了这样丰功伟业的曾国藩,平时是怎样工作学习的,而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品质,会对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就是我的一点收获。 一、要“恒”,就是要有一颗恒心 年轻时期的曾国藩也曾有过很多麻烦,也曾令其特别苦恼,比如其中特别困扰他的一件事——戒烟。“还在书院读书的曾国藩,由于周围朋友的影响,养成了抽烟叶的习惯,一时间烟瘾大的惊人,他也知道这不是好事,但经过几次的努力,还是无法摆脱烟瘾的折磨最后功亏一篑,曾国藩也十分懊恼,在一次因为吸烟被疼爱他的书院校长痛骂之后,曾国藩终于下定决心,痛定思痛,一定要摆脱烟瘾,他每天将自己的学习生活搞得很充实,不与其他烟友来往太密,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最后终于战胜了烟瘾。”曾国藩在家训

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但有恒,无事不成。”这句话也是对上面故事的有力诠释。作为基层工作者,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与困难,比如在综合治理工作中,清理居民门前菜地,拆除小区内的乱搭乱建等等,在做工作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来自一些居民的阻力,如果我们知难而退,不敢向前,那么对接下来的工作开展将极为不利,所以我们不能退缩,不能遇到阻力就退缩不前,要想创造一个文明的和谐社区,就必须要像曾国藩“戒烟”一样,保持一颗恒心,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那么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难住我们。 二、要“学”,就是要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 曾国藩不但养成了三十多年坚持记日记习惯,而且无一日不读书。曾国藩之所以被誉为继宋代朱熹之后第一个儒家大师,晚清文坛的文学领袖,都与他爱读书,爱学习有关。其实小时候的曾国藩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相反,他是个“笨小孩”。“公元18 26年隆冬的一个深夜,十五岁的曾国藩在认真的背诵着一篇不太难的文章,然而就是这篇不难的文章,让年少的他一直背诵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但还是磕磕巴巴。不过让人更可笑的是,在他家的房梁上,一直趴着一个贼,本以为这个孩子背的课文并不难,等他背熟之后好行偷盗之事,但就是这个大智如愚的曾国藩,让这个贼在房梁上睡了一觉又一觉,眼看就要天亮了,这个贼一拍大腿,不偷了!但还是气不过啊,毕竟没有得手嘛,于是便从房梁上跳下来,对着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大纲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 (课程大纲) 讲师简介:缪文卿,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山东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济南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专家。先后在青岛市政府和高校工作20多年,曾担任处级领导干部十几年。国学功底深厚,领导力实践经验丰富。擅长讲授中国传统领导力、曾国藩领导力等课程。 一、曾国藩其人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创办湘军,挽救了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开创了“同治中兴”之局,是清王朝文臣封武侯第一人。他倡办洋务,践行学习西方之先,有意无意地挣破束缚自身的社会罗网,成为同时代人中敢于直面西方文化的先行者。虽然近代以来,曾国藩备受争论,但他的事功,仍然得到了诸多军政文化名人的推崇。从一个偏僻的农村走出来,并封侯拜相,建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事业,殊为不易。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位极人臣,谤满天下,也誉满天下。如果从现代企业视角来看,曾国藩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卓越的职业经理人。置身于一个经营每况日下、内部管理山头林立,内耗严重,官僚主义横行的公司,而他能够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成功冲破各种藩篱障碍,成为公司最重要的中流砥柱,不得不佩服曾国藩的韧性和个性。而与职业经理人可以跳槽不同的是,曾国藩没有选择,读破万卷书,只能“货与帝王家”,别无二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曾国藩的奋斗史,限制条件更多,更苛刻,偶然性的因素更少,而来自于他自身修炼的必然性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第一,善于学习。 第二,意志坚定。 第三,修身养性。 第四,任用纳才。 第五,知道进退 三、曾国藩的用人理念 曾国藩成大事,用人方面就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是成大事就是“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一个好汉就要三个帮,其实更多的人才聚拢在你的身边,就能够延长你的智慧,弥补你的不足,这也是帮助你打天下最重要的一点,第一等人才不能得到,在第二等人才和第三等人才当中慢慢的训练,使他们达到第一等的样子,所以属于以多的人才,以多得助手成大事第一要事。曾国藩把人才划分为三类:第一等的人才和第二等的人才,以及第三等的人才,经常讲,第一等人才就是可遇而不可求,花多少的重金就很难找到第一等人才。天下人才更多是属于第二等人才第三等人才,但是第二等人才和第三等人才通过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能够达到第一等人才的。依据的标准是深沉厚重,魅力十足这是第一等人才。不拘细节,磊落豪雄,实力行超乎众人、这是第二等人才。聪明绝顶,辩才无碍,就是第三等人才。首先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里面讲过曾国藩自己能够立得住,自己发达也让别人发达,这是曾国藩主要得成功之处,也是用人基本理念。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只有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他一生强调立志,常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他为自己写下座右铭道:“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在其家书家教中,立志之论甚多。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他说:“余身旁须有一胸襟恬淡者,时时伺吾之短,以相箴规,庶不使‘矜心’生于不自觉。”曾国藩原先嗜好吸水烟,后来他要戒绝,但也不太容易,他对其弟说:“自戒潮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曾国藩硬是凭律己的毅力将烟戒绝。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在致其弟信中说:“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把自家学坏了!??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至于坚忍功夫,曾国藩可算修炼到了极点。他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曾国藩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在治军用人方面,曾国藩更是有其独到之处。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军队治理上主张以礼治军:“带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我辈带兵勇,如父兄带子弟一般,无银钱,无保举,尚是小事,切不可使他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个个学好,人人成材”。为使官兵严守纪律,爱护百姓,曾国藩亲做《爱民歌》以劝导官兵。在战略战术上,他认为战争乃死生大事,应“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在用人上,讲求“仁孝,血诚”原则,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选人标准是“崇实黜浮,力杜工巧之风”,因而石达开说“曾国藩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曾国藩的幕府就是一所人才培训基地,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华蘅芳等都在其左右共事。关于曾国藩的与弟书,刘伯承对薄一波说过:“这位‘曾文正公’,其人不可取,但也不要因人废言。他的家书,也并非都是腐儒之见,其中有些见解,我看还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说,他给他的弟弟曾国荃写过不少的信,其时曾国荃镇守南京,已是万军之将。曾国藩在信中一条是劝他戒躁,处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多思;另一条是劝他要注意及早选拔替手,说‘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薄一波也补充道:“曾国藩讲的这两条,作为治军为政之道,不无道理。”曾国藩的教子书谈的多是读书做文之法,与弟书谈的多是治军为政之道。曾国藩、曾国荃的治军为政,与刘伯承、薄一波的治军为政,当然是有很大不同的;但如“处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多思”,“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这类方式方法也就是战略策略,则古今前后尽可相通。故刘伯承觉得可以借鉴,薄一波认为不无道理。曾国藩是近代史上一位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是近代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大。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人及时期历史的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曾国藩其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纪泽、纪鸿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