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监先之版本目录学研究

陈监先之版本目录学研究

陈监先之版本目录学研究
陈监先之版本目录学研究

版本目录学试题

《版本目录学》往年试卷部分试题说明:这里面的试题就是那天同学们趁老师不在的时候跑上去拍的那些,因为部分照片非常模糊而难以辨认,所以仅仅是得到以下这么多。这部分的试题因为是往年的试题,所以这次的考试估计并不会完全按照这个题目来出,整理出来只是为了能让同学们对考试类型和题目类型有所了解,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复习。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 一、单项选择题: 5、拱花指用凹凸两块印版嵌合压印画谱,最接近( A ) A 鋀钉版和套印本 B 朱印本、蓝印本 C 聚珍版 D 配本 6、以树皮为主要原料的纸称为( D ) A 黄纸 B 连史纸(粉连纸) C 草筋纸 D 棉纸 7、指出古书装订史第二阶段的最后成果标志( D ) A 卷子 B 经折装 C 蝴蝶装 D 线装 8、修复破损旧书在两面之间附加一页白纸,以加强书的骨力,称( A ) A 衬纸 B 金镶玉 C 夹板 D 包角 9、古籍页中缺文记号i,除“空白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称呼叫( A ) A 黑钉 B 墨围 C 行格 D 耳子 10、古书版本中,包括篆隶楷行四种字体的刻本,称( B ) A 肤廓本 B 写刻本 C 两节版、三节版 D 上图下文本 11、古籍版本中以宋体字刊刻行事的称( B ) A 写刻本 B 肤廓本 C 三节版 D 上图下文本

12、指出清代著名藏书家兼抄书家( A ) A 孙星衔 B 叶盛 C (照片缺字) D (照片缺字) 13、雕版文献的一个特征是( B ) A 按书稿逐字排捡组合 B 同一版面的字体大小基本一致,无(照片缺字) C 无断版裂版现象 D 可以拆字并多次使用 14、属于广义目录的是( B ) A 一切文字目录 B 一切事物名称记录 C 一切图书目录 D 一切文件目录 15、以下有一种版本装订形式最初出现于南宋( A ) A 包背装 B 蝴蝶装 C 旋风装 D 经折装 16、属于南宋李焘编的史书是( B ) A 《续资治通鉴》 B 《续资治通鉴长篇》 C 《宋元资治通鉴》 D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17、指出哪一种断代史不属于“八书“之列( A ) A 《新唐书》 B 《隋书》 C 《梁书》 D 《北齐书》 18、《通鉴纪事本末》的作者是( A ) A 袁枢 B 杨仲良 C 陈邦瞻 D 谷应泰 19、王鸣盛的代表作是( B ) A 《二十二史考异》 B 《十七史商榷》 C 《二十二史札记》 D 《史通》 20、首次以“经、史、子、集”四部命名古籍的史书是( B ) A 《汉书·艺文志》 B 《隋书·经籍志》 C 《文心雕龙》 D 《文史通义》

版本目录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版本目录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关于《版本目录学研究的重要收获》,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崔建英版本目录学文集》全面反映了崔建英先生在古籍文献学和版本目录学方面的成就。他认为图书馆中文古籍工作可以开展更多的文献研究,其中研究文献类型的萌生、发展、衍变、特点和文献价值是研究重点。崔建英先生对版本学的贡献在于版本鉴定,他注意将文献内容与版刻特征相结合,提出区别同版不同刷印阶段的相关概念,并提出“版本志”的目录体例。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崔建英版本学版本志古籍文集 崔建英先生的文集就要由凤凰出版社出版了,令人欣慰。2006年崔先生去世,生前未来得及整理个人文集。2008年起,我们就开始搜集整理先生发表过的论文和未刊文稿以做文集出版的准备,收录到文集中的文章共计45篇,较全面地反映了崔先生的学术思想。编辑文集的过程,对笔者来说是又一次系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加深了对先生学术思想的了解。

1 立足于图书馆的古籍文献研究 崔建英先生是著名的版本学家,不过他深入研究版本学、版本目录学并取得突出成就是在1980年以后,而此前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文献类型、价值等方面,文集中这类文章有十几篇。 崔先生195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科图”),一直到1992年退休,在科图工作了一辈子。他没有什么令人骄傲的学历,所取得的成绩完全是凭自己在工作中的勤奋努力和多方学习。初时,他只是个图书采访员。既采购中文普通书,也采访古籍。买书的事,看似简单而事实上并不简单。那个年代,古籍文献资源日趋枯竭,采访人员要花各种心思来补充馆藏,使本馆藏书具有特色,《地方志采访漫记》一文就叙述了当时的情形。科图的藏书中地方志是一大特色,但要更完备,则需补充所缺,是要动一番脑筋的。崔先生说,他考察清楚了全国收藏方志的几大中心,为提高工作效率,与同事采用缩微复制的方式到外地补充科图方志所缺,先后在天津、南京等地的图书馆开展这项工作,富有成效。还采用了交换的方式以补充馆藏,比如用科图的《李朝实录》与天津馆交换回缺藏的清代方志。所以不熟悉文献的特点与分布状况,这项工作是做不好的。采访古书的过程就是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过程,这部文集中收录崔先生最早的文章是1962年发表的《方志辨》,刊载于当时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印的馆刊《图书馆工作参考资料》上,对什么是方志以及方志的起源与衍

《版本目录学》复习辅导

《版本目录学》 一、简答与论述 1、文献学的范围与学习目的。 2、总结古代学者在目录编著方面积累的经验 古人编各类图书目录著作,其部居类次不同,内容繁简互异,著录体制有别,他们的长期实践,探索和开拓为后人积累了宝贵经验(1)区分类例以著录图书,使不同性质的典籍得以分门别类加以记录,各具学科体系,条理分明。(2)撰写提要或称解题,阐述著作宗旨,概括一书内容要点。(3)写作叙录,传录记述作者生平,说明学术授受源流。(4)著录版本,印记,题跋,以论辩版刻源流,版本真伪,典籍聚散。 3、中国古典图书分类法的演变。 答:西汉末期刘歆在刘向基础上进一步对宫廷藏书分类编目,著成《七略》,其将图书分为六大类,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西晋荀叙《中经新薄》以甲乙丙丁四部分类记录图书,其中甲部记六艺及小学,相当于后来的经部;乙部记古诸子家,近时子家,兵书,兵家,术数,相当于后来的子部;丙部记史记旧事,皇览,杂事,相当于后来的史部;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东晋李充编《晋元帝四部总目》沿袭了四部分类法,但将原乙丙两部的内容互换。唐修《隋书·经籍志》采用四部分类法著录图书,并正式以经史子集取代甲乙丙丁来命名四部。 4、刘向、刘歆在整理历史文献方面的功绩。 答:其一,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一直为后人所使用和不断完善,成为如今整理文献的基本模式。其二,创造性地编撰了《别录》。它作为各类文献的叙录,是提要式的内容简介,后世的著作前的序文当是源于《别录》的。《别录》是我国书目提要之始祖。其三,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尽管它在分类上采用的标准不一,也有失当之处,但后代编辑书目的原则、体例、方法,都是在《七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为什么说《四库全书总目》在目录学的编纂方法上总结发展了历代目录学家的经验,真正树立目录学的规模和体系。 答:全书结构整齐、系统连贯,其部有总序、类有小序、类后有跋语、予目下有案语,使全书结构整齐、系统连贯,并且每书都有提要。这正合乎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原则。其次,《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编排科学,对后世影响很大。此书刊布之前,各种目录尤其是私撰目录的分类编排紊乱,《四库全书总目》则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图书四部分类法,四部之下又列类,类之中又有子目,这样的三级(有的是四级)分类法科学明晰,后人在目录分类的类目上和每目所著录的书籍的编排上,很快就以此为典范。再次,在编写提要的方式、方法上,《四库全书总目》总结并折衷了刘向以来、特别是宋代公私藏书目录编写提要的方式和方法,也汲取了清代一些校书家写题跋记的方法和形式,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既能反映图书的版本、内容、文字、著作事迹,又特别结合当时政治需要,宣传封建思想的提要形式。所以说,《四库全书总目》在编撰方法上树立了目录学的规模。 6、纸质文献在装潢形制上的变化。 7、简述“善本”的含义。 8、什么是二次文献(检索性工具书)和三次文献(参考性工具书)? 答: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并按一定方法组织编排加以报道的文献,是查找一次文献的工具,故也检索性文献,如目录、索引、文摘等。这些都是对数量庞大而分散的一次文献进行筛选、压缩和组织编排的成果,是从事情报加工与研究的重要步骤。 9、列举四部常用大型古籍丛书。 10、将下列几种目录按其编制体例的异同分成三类,并评述各类体例的特点。

目录学

目录学 一、目录学简介 1、什么是目录学 2、目录学的分类 3、目录学的作用 目录的两大要素:分类;编目 1、什么是目录学 我国古代传统目录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录一词,据现存文献,首见于班固《汉书·叙传》:“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爰著目录,略序洪烈”。 此“目录”实指“目”和“录”。“目”的含义是篇目,即一书的篇和卷的名称。“录”把叙录,即对一书的内容、作者生平事迹,对书的评价,校勘经过等,作扼要的介绍的文字,二者合起来称为目录,或曰书目。 图书目录,可以说是随着书籍的出现而产生的。《七略》称“《尚书》有青丝编目录”,是指《尚书》还处在简策阶段时的目录。《周易》“十翼”中的《序卦传》就是《周易》一书的目录,《诗经》的“小序”,《吕氏春秋》的“序意”,《淮南子》的“要略”, 也都是各书的目录。可见目录就是把一本书的篇名和说明编次、汇集在一起,它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 各个历史时期关于目录的称谓有所不同。有的称“录”,如西汉刘向的《别录》;有的称“略”,如刘向子刘歆的《七略》;有的称“志”,如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唐魏征等编的《隋书·经籍志》,宋晁公武之《郡斋读书志》;有的称“簿”,如晋荀勖之《晋中经簿》; 有的称“书目”,如晋李充之《晋元帝四部书目》;有的称“书录”,如唐毋煚(jiong)的《古今书录》;有的称“解题”,如宋陈振孙所编《直斋书录解题》;有的称“考”,如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和清朱彝尊《经义考》;有的称之为“记”,如明末清初钱曾《读书敏求记》;有的称为“提要”,如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 目录学的界义,古今有数说: 一,目录学者,纲纪群籍,薄属甲乙之学也。主要是便于寻检。----目录家之目录 二,目录学者,辨章学术,剖析源流之学也。 如书不传,后人可览其目录,知其学之属于何家,书属于何派。即古今学术的隆替,作者的得失,也不难考索。-----史家之目录 三,目录学者,鉴别旧刊雠校异同之学。---藏书家之目录 四,目录学者,提要钩玄、治学涉径之学。----读书家之目录 在《目录学》中,黄永年先生开宗明义,对目录学划分为三种:一种是图书馆系讲授的怎样编制图书馆用的卡片目录和书本目录以及机读目录的学问,一种是讲我国目录学史的目录学,第三种是讲古人的著作流传至今有多少名目品种,以及这些书

档案学理论基础试题

1、题型:判断题分值:1 皇史宬是明代建造的档案库房,达到了我国古代档案库房建设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古代石室金匮之典范建筑,其建设布局的各个方面都充公分考虑到了档案文件的保护要求。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2、题型:判断题分值:1 纸张在东汉年间正式发明,从此随着造纸工艺的不断改进与成熟,纸张逐步取代了以往的竹简、木牍等,成为文书和档案的载体。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3、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编目的实质是把档案实体整理的成果固定化。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客体是社会上各种档案信息的利用者。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价值的形成必须以主体对档案的需要为前提,并与相应的客体结合才能成为可能,而主体需要又是多样的,复杂的,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档案的价值,促进档案价值的实现。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7、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一般表现为一次文献,图书一般表现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8、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在对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存基础上,向社会提供丰富的档案信息,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服务,最大化地实现档案信息的作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9、题型:判断题分值:1

宋代开创了架阁库制度,规定各级国家机关设置架阁库作为保管现行档案的专职机构。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0、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全宗理论是档案馆对档案实体管理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于同一形成者所形成的所有档案,归集为一个全宗,不得分散;对于不同形成者的档案,不得混杂。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1、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室建立情况不属于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基本统计内容。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2、题型:判断题分值:1 1959年1月7日,中央发出了《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指出党和政府、军队、群众团体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须以党的方针政策为纲加以整理。因此,有必要把党政档案统一管理。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3、题型:判断题分值:1

浅谈张政烺先生的版本目录学研究

浅谈张政烺先生的版本目录学研究 汪桂海 张政烺先生是传统文史研究领域成就卓著的学者。他博览群籍,好学深思,对每一个问题的讨论,都能穷尽史料,考证缜密。他治学范围广泛,在考古、历史、古文字、古文献,以及小说史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为许多后来者所景仰。 张先生关于版本目录学的文章不多,只有《王逸集牙签考证》、《读〈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两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先生曾在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资料室工作了约十年,他负责图书的采购。工作的需要,促使他对研究所收藏的古书作了全面的阅读,同时,他又留意古书的版本。在采购图书过程中,他饱览善本书,了解到某些古书刊刻的脉络,提高了对古书版本及其流传的知识和辨别能力。两篇文章都是在这一时期撰写的。前者撰写于1943年至1945年,并于1945年发表于《六同别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三种)。后者撰写于1943年,于1991年发表于《中国与日本文化研究》第一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现在,这两篇文章都已收入中华书局出版的《张政烺文史论集》一书,查找阅读都比较方便。 先说《王逸集牙签考证》。 《后汉书·王逸传》云王逸“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自来注解及作《补后汉艺文志》者,皆不知为何书。例如,顾櫰三《补后汉书艺文志》卷九别集类上收录《侍中王逸集》二卷,注云:“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人,著有书论、杂文二十一篇、《汉诗》百二十三篇。櫰三案,今可考者有《机赋》……”云云。顾氏显然不知《汉诗》百二十三篇为怎样的一部书,只好在此条下据本传记载,略为转述,似以为《汉诗》即《王逸集》之一部分,然又不敢明确。姚振宗《后汉艺文志》集部文史类收录王逸《汉诗》百二十篇,依据的也是范晔《后汉书·王逸传》,也未作深论。前人的这些认识都是受材料限制所致。 黄浚《衡斋金石识小录》卷下著录“汉王公逸象牙书签”一枚,张政烺先生认为,此实悬系于《王逸集》书帙外的签牌,时代当属魏晋或北朝。此牙签正反两面皆有文字,记王逸的著述情况,其中有“又作《汉书》一百二十三篇”的话,张先生由此联系《王逸传》的记载,推定“《汉诗》百二十三篇”应为“《汉书》百二十三篇”,“诗”乃“书”之讹误。《汉书》百二十三篇,当指《东观汉记》而言。“(班固)《汉书》成于东观,实一代之国史。《汉记》草创又始班固,其书仅有小题而无大名,别本流行袭班书之旧称,自无足异。惟一时相同之书名繁多,则必藉篇数以示分别。”牙签云“又作《汉书》一百二十三篇”,犹云又参与撰写《东观汉记》,非必一百二十三篇皆出自王逸之手。 东汉从明帝时起,历章、安、桓、灵、献帝数朝,陆续组织人员编撰了一部官修史书《汉记》,又名《东观汉记》,先后参与撰修的学者很多。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篇》说,“旧史”记载当时王逸也是与修人员之一,但他又认为王逸“研寻章句,儒生之腐者也”,不能“错综时事,裁成国典,”对王逸是否确实参与其事提出了怀疑。王逸于安帝、顺帝之世曾为校书郎。其时刘珍等正奉诏杂作纪表以及名

目录学(重点)

第一章目录学基础理论 目录学:目录是编排一批相关文献的揭示与记录的工具,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与发展的学科,具体而言,包含文献揭示方法的研究与古典目录内容研究。目录学:研究日益增长的庞大文献与人们对它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为对象的科学,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目录:是编排一批相关文献的揭示与记录的工具 书目:又称目录,他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一种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的工具。书目属于二次文献 古代书目类型:官修书目,史志目录,私家藏书目录,古籍版本目录,宗教目录。现代书目类型:国家书目,联合目录,地方文献目录,个人著述书目,推荐书目 官修书目:官府主持编写的图书目录,一般在国家藏书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史志目录:中国古代正史、其他史书及地方志中的目录。 私人目录:个人主持编写的目录,多在个人藏书基础上编制而成,也有汇集相关目录成书。 古籍版本目录:对古籍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本子进行记录评价的图书目录。 国家书目:全面等级与报道一个国家近期或往昔出版物的文献总目。 联合目录:揭示和报导若干收藏单位的全部或部分藏书的目录。 地方文献目录:全面揭示与报导某一地区的自然、历史和社会文献的书目。 个人著述书目:记载作者的著述或兼收他人评价作者及其著述的文献书目。 推荐书目:针对特定的读者、采用特定的标准选择图书,推荐给毒蛇的书目,包括选读书目、导读书目等。 目录工作:通过查找,著录,部次,评价,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提供书目情报服务等全部活动。 目录学研究对象:揭示与报道文献信息与人们对文献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 1.图书说:目录学是关于图书的科学,目录学别的研究对象是图书或出版物, 只是有的人主张单纯地研究图书的外形特征,有的人则强调在研究图书的外形特征的同时,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出发,着重研究图书的内容。 2.目录说:主张目录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书目,将目录学局限于书目索引编制的 方法学和技术学。 3.图书和目录说:主张目录学的任务是辩章学术、考镜源流,推荐好书,指导 阅读;研究对象是图书和书刊目录。 4.关系说:目录学研究记录图书与利用图书的关系;认识图书和揭示图书的活 动规律。 5.矛盾说:目录学的研究对象是目录学领域中最基本的矛盾,就是科学地揭示 和有效地报导文献信息与人们对它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 目录学的学科重点(基点):书目情报就是关于文献的知识和效用信息的集合 书目情报作为目录学学科基点的依据: ●科学地揭示与有效地报导文献信息与人们对文献信息的特定需求之间的矛 盾是目录学的基本矛盾。 ●书目情报在文献信息交流中形成独立系统。 ●书目情报概念是目录学研究的一个新的深度。 目录学的基本原理(即内容) 一.目录学应用原理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目录 第一部分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计划职能 第五章组织职能 第六章领导职能 第七章激励 第八章控制职能 第九章企业及企业组织 第十章企业经营管理 第十一章企业生产及质量管理 第二部分模拟练习题 模拟练习题一 模拟练习题二 模拟练习题三 模拟练习题四 模拟练习题五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管理是一门艺术 【案例分析二】沈经理的报告 【案例分析三】靠“企业宪法”治厂 【案例分析四】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案例分析五】以诚信取人的世界船王 【案例分析六】人生“充电” 【案例分析七】从总裁推荐的文章看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案例分析八】目标责任管理法

【案例分析九】权威=懂行+廉洁 【案例分析十】培养人才, 三星之本 【案例分析十一】王永庆用人的两大法宝 【案例分析十二】三九企业的组织设计与变革 之一: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什么是管理学?它有哪些特征? 2、为什么有诸多的管理理论后还要研究一般原理? 3、为什么说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4、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5、什么是组织?它有哪些特征? 6、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实质是什么? 7、什么是管理的效果、效率?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系? 8、你同意“一切组织都需要管理”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9、管理者的概念应该如何表述? 10、管理工作有哪些职能? 11、管理者的工作是否具有普遍性? 12、管理工作可以用哪十种角色来描述? 13、如何理解管理的二重性? 14、通过如下资料分析,说假话是不对的吗? 亨得?明茨伯格的角色理论中其中之一就是作发言人。在这种特定角色中,管理者向组织外部的人们传递信息。偶尔会有这种情况,管理者必须发布和解释的事实,对组织来说不是那么让人高兴,这就提出一种两难的困境,是说真话,还是说假话,假话是否是不道德的? 例如,一位高级经理在年度股东会议上正在回顾公司一年的财务绩效,这不是好消息:销售额下降了30%,利润下降了50%。一位股东问这位经理:“造成效益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状况已扭转了吗?”这位经理清楚地知道造成下降的原因是高层决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综合测试题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综合测试题 2007-01-25 一、选择题 1.在西方,“宪法”一词来源于()。 A.英文 B.拉丁文 C.法文 D.希腊文 2.“宪法”一词最早用于()的立法中,用以表示皇帝的所颁发的“敕令”、“诏书”、“谕旨”等等。 A.古希腊 B. 罗马帝国 C. 法兰克帝国 D. 英王国 3.《国语》里所说的“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中,“宪”字的含义是()。 A.封建国家的基本法 B.由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 C.普通法律D.颁布法律、效法,实施法律 4.《汉书》里所说的“作宪垂法,为无穷之宪”中,“宪”字的含义是()。 A.普通法律 B.由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 C.颁布法律、效法,实施法律 D.封建国家的基本法 5.18世纪的日本德川时代编纂过的《宪法部类》属于()。 A.封建国家的基本法 B.由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 C.普通法律 D.颁布法律、效法,实施法律 6.国家的根本法是()。 A.刑法 B. 民法 C. 宪法 D. 选举法 7.近代意义上的宪法专指()的国家根本法。 A. 限制王权 B. 规定国家机关权限 C. 规定国家机关组织及其相互关系 D. 确认公民权利、自由

8.下列选项中属于根本制度范畴的是()。 A.国家的性质 B.国家的结构形式 C.国家机关的体 系 D.国家象征 9.下列关于宪法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但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 宪法不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但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也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 宪法不具有一般法律效力,也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0.下列关于宪法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具有直接法律效力 B. 宪法具有一般法律效力,具有间接法律效力 C.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具有直接法律效力 D.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具有间接法律效力 11.在我国,宪法具有最高效力表现在()。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B.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C.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宪法的制定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3以上绝对多数的代表通过 12.下列各选项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的规定可以像普通法一样具体 B.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 C.在修改程序上,宪法通常严于普通法律 D.各政党、武装力量必须以宪法为根本准则 13.将国家的权力分为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权力和宪法设定的权力的人是()。

目录学重要知识点

目录学重要知识点: 书目控制: 微观控制是指从具体的文献出发,通过编目系统或检索系统对每一篇文献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控制。包括著录控制,规范控制,标引控制。 宏观控制是对文献流的数量和质量的控制,包括书目情报流控制和书目情报源控制 文献报导:将有关各种情报源的信息,及时地、准确地通报给学者、专家或读者,以便文献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 一、功能和社会作用 1、书目的社会作用: ⑴书目的学术价值:登记作用;史料价值;文学价值;“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反映学术渊源。 ⑵书目的情报价值:检索作用;辅助作用(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基础)。 ⑶书目的教育职能:推荐作用,导读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科普教育。 2、书目的三大功能: 揭示:通过著录揭示文献的外形和内容特征; 报导:通过书目情报服务传递信息; 检索:通过编排系统和索引系统提供线索; 3、书目的性质:文献信息交流的工具:信息交流的中介;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 4、书目的社会职能: 科学地揭示和有效地报导文献的基本外形特征和文献中所蕴藏的知识、情报、信息。二、文献揭示和组织编排的主要方法 文献揭示:运用各种方法将文献的外部特征信息和内容信息提出出来,报导给用户,以便用户能够迅速地获取有关文献的信息,为他们准确地选择所需的情报提供条件。 1.文献揭示的主要方法 ⑴文献著录法:也称为目录著录、书目著录、文献编目、信息描述,是按照一定的著录规则,通过对文献的内容特征和外形特征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目的在于准确地揭示和反映文献。也指对文献的外形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选择、分析、记录的全过程。 ⑵文献提要法: 概念:在我国古代称为解题、叙录、志、考等,现在也称内容提要、内容简介等;是一种简要地解释文献题意、介绍作者生平与学术思想以揭示文献内容和评价学术得失的方法。类型:古代提要(叙录体;传录体;辑录体);现代提要(推荐性提要;叙述性提要;考证性提要) ⑶文献摘要法/文摘法: 概念:是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摘述文献的主要内容和原始数据、向读者报导最新研究成果、传递文献信息和查寻文献线索的一种工具。 文摘的类型:按原始文献是否发表:一次文摘和二次文摘;按文摘加工程度:报导性文摘和指示性文摘;按文摘的功能:普及性文摘和情报性文摘。 ⑷文献索引法:把一种或多种文献中的事项或知识单元,如字、词、人名、地名、书名、篇名、主题等,按有利于查寻的方式加以编排并注明出处,能够提供文献线索的一种揭示文献的方法。记录和指引文献事项或单元知识,按一定系统组织起来的检索工具。

第一章 法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法理学)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途径。 2.法的主体部分是______________。 3.法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4.法以规定人们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主要内容。 5.法是由______________保证实施的。 6.法的本质属性是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 7.法是上升为_____________的统治阶级意志。 8.国家和法是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而产生的。 9.原始社会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是____________。 10.法是______________不可调和的产物。 11.法产生以来已经经历了四种历史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是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 13.资本主义法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传统不同,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__________和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___________。 14.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在总结民主革命时期_____________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5.我国社会主义法为人们在何种情况下作出行为提供了三种行为模式,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6.法律意识在结构上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部分。 17.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必须强化人们的_______________。 18.狭义上的法律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基本方面。 1

目录学复习资料

目录学知识重点 第一部分: 1、目录学的内容体系: ①关于目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目录学的概念、术语及其 规范化,目录学的对象、任务、内容范围,目录学的学科性质、发展规律及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②关于文献的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文献的社会作用、怎样认识和熟悉文 献、揭示文献的原则和方法、文献的编排与组织文献的报道。 ③关于书目、索引类型及其编纂法的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书目索引类型 划分的原则、书目索引种类的系列化,各种类型书目索引的职能、书目编纂法、索引编制法、文摘编制法。 ④关于读者书目情报需求特点与书目情报服务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读者 书目情报需求的特点、书目情报服务的内容和组织、书目情报服务的社会效果、书目情报服务的发展趋势。 ⑤关于书目工作组织与管理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书目工作组织与管理的 意义与内容、书目工作的地区和协作、系统协作和全国协作网的建立、书目工作管理体制、书目工作人才管理、书目工作效果反馈的研究等。 ⑥关于国内外目录学的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国内目录学的发展现状、国 内外目录学发展方向、国内外目录学研究成果评价、著名目录学家的介绍等。 ⑦关于中国目录学遗产的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对中国目录学遗产继承的 态度、目录学遗产的整理与利用、目录学说主要流派与观点的评论,主要目录学家的研究等。 ⑧关于目录学方法的研究。属于这方面的有:目录学知识数学化、目录学应 用新的科学方法的研究、书目计量、书目控制、比较目录学的建立等。 2、书目及书目工作的概念:书目:目录又称书目,它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按 照一定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一种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的工具。 书目工作:进行目录组织管理的全部活动;包括微观目录工作(具体目录的编制)和宏观目录工作或目录事业(一个书目机构、一个地区、国家,以到国际范围的目录编制活动的组织、计划与协调等) 3、书目的本质: 书目的本质是各类型书目共同的最根本的特征,即书目与其它工具书的区别; 书目的本质是抽象的概念,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书目的本质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①从书目的产生来看书目的本质:A.书目产生的前提条件;B.书目产生 的过程:书目萌芽;书目工作发展(春秋战国);一书目录出现;群书目录产生。C.书目一词的出现:《文选》;《汉书·叙传》;D.从书目的产生来看书目的本质,书目的本质可以理解为:文献信息的揭示报导与文献信息需求之间的关系;即科学地有效地揭示报导文献与人们特定文献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 ②书目是一种社会现象:A.书目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从书目的 本质来看,它是一种“物”,即书目文献信息的载体,是一种记载书目文献信息、传递书目文献信息的工具。B.书目类型的多样化及形式的变化是由社会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

《学术界》(双月刊) 总第119期,2006.4 ACADEMICS IN CHINA No.4J ul.2006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 ○张开选 (山东大学图书馆,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本文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目录学贡献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指出了它存在的问题及它对当代目录学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目录学;中国古典目录学;源流;发展 目录之学,在我国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刘向、刘歆父子整理国家藏书,撰成《七略》,奠定了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基础。自此以后,历朝历代又相继出现多种撰著和著名的目录学家。但随着西方目录学的引进,中国传统目录学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地位,而代之以书目情报服务、书目控制论或文献控制论〔1〕……。如今人们在探讨现代文化环境下的中国古籍整理工作时,不得不再次将理性和思辨的目光转向中国古典目录学,因为中国古典目录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丰硕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中国古典目录学研究体系的博大精深和期间涌现出的杰出目录学家们的惊人成就不得不让后来者折服,今天它仍然是我们宝贵的思想财富。 1989年,有人将中国目录学传统概括为强调学术价值、重视教育作用、注意理论研究、忽略情报职能4个方面,但这更像是在概括古典目录学的特点,而不是在表述一般意义上的目录学传统。对中国目录学传统的语焉不详或详而不类,使我们认为对它有进行重新探讨的必要〔2〕。 一、中国古典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 目录学的历史相当悠久,汉魏六朝时期关于目录的编撰和目录的研究就形作者简介:张开选(1954—),山东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和情报学。

学术界2006.4?学者专论 成了一门学问,当时称之为“流略”之学。唐宋时期,随着书目工作实践的发展, 《古今书录序》和《通志校开始了比较系统的目录学理论研究,《隋书.经籍志序》、 雠略》是这一时期重要的目录学理论著作,反映了唐宋目录学的理论水平。“目录之学”一词在北宋文献中的出现,说明这门学科已为当时的学者们所重视,并在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影响。清代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强盛时期,书目类型日益增多,体例更加完善,目录学作为读书的门径和治学的工具受到整个学术界的重视,形成了以考辨真伪、是正文字为主要内容的校雠目录学派;以鉴别旧刊、别择真膺为主的版本目录学派和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重在探讨书目义例的目录学派〔3〕。 1、中国古典目录学的起源。我国古代把目录学、版本学和校雠学(校勘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开创于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父子。刘氏父子整理群书,广泛搜集各种本子,把同一种书的不同的本子进行校雠,缮写出比较完备的本子,同时撰写叙录(相当于提要),然后编纂出群书的分类目录,以揭示学术源流,并供查考之用。刘氏父子所做的工作,就是古典目录学最基础的研究工作。后人或以广义的“校雠学”来概括刘氏父子所开创的学问,也就是说,把目录、版本、校雠三者统统塞进“校雠学”的大口袋中。于是,校雠学几乎成了古典目录学的代名词。目录在我国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上曾经出现过各种不同的称谓。如“录”,刘向的《别录》;“略”,刘歆的《七略》;“艺文志”,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经籍志”,魏征等编的《隋书.经籍志》;“志”,王俭的《七志》;“簿”,荀勖的《晋中经簿》;“书目”,李充的《晋元帝四部书目》;“书录”,如《古今书录》;“解题”,如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考”,《文献通考.经籍考》;“记”,钱曾的《读书敏求记》;“提要”,纪晓岚等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关于目录的名称几乎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但其实质都是指目录。 2、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萌芽时期。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起源于图书的产生。因而我们认为,这一时期是从远古到秦朝的这一段时期,以刘向刘歆编撰《别录》和《七略》为界。很显然,古典目录学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发展时期———西汉至宋朝时期。目录学正式产生于汉代。这时儒家文献的经典地位已经确立,学术与政治的紧密联系,加上文献由官守至民间再由官方收集的演进,使文献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由此而正式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目录———《别录》和分类目录———《七略》。《别录》、 《七略》以及据此删简而成的《汉书?艺文志》等目录不仅仅是在整理文献,而且也是在由整理文献而整理学术。这一主题形成了古典目录学的努力方向,而古典目录学也就随着这些目录范式的出现而产生。鼎盛时期———元明清时期。宋朝以来目录之学才第一次出现,到了清朝,随着当时学术的兴盛,又经一批著名学者如金榜、王鸣盛、姚振宗、朱一新等人的大力倡导,使目录学一度成了“显学”。尽管中国古典时期的目录学著作甚丰,但能够称得上目录学理论研究著作的还只有宋朝郑樵的《通志校雠略》和清章学诚的《校雠通义》。章学诚提出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思想成为

目录学书目

目录学书目 目录学 《目录学》仓石武四郎著1973,1979?东京 《中国目录学》清水茂著1991?东京 《古典目录学浅说》来新夏著1981?北京 《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著1938,1981?台北 《目录学》姚名达著1933,1971?台北 《中国目录学讲义》昌彼得编著1973?台北 《中国目录学史论丛》王重民著1984?北京 《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著1991?成都 《中国目录学》昌彼得、潘美月著1986?台北 《中国古代目录学简编》罗孟祯著1983?重庆 《校雠通义通解》清章学诚著王重民通解1987?上海 《校雠新义》杜定友著1930,1991?上海 《校雠目录学篡要》蒋伯潜著1990?北京 《郑樵的校雠目录学》郑奋鹏著1983?台北 《王伯厚及其玉海艺文部研究》陈仕华著1993?台北 《古书通例》余嘉锡著1985?上海 《中国目录学家传略》申畅著1987?郑州 《目录学论文选》李万健、赖茂生编1985?北京 《中国目录学年表》姚名达著1940,1971?台北 《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余庆蓉、王晋卿著1998?长沙 《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高路明著1997?南京 近代公库著录 《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同馆善本部编1959?北京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同馆编1987?北京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同馆编1999?北京 《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增订本1-4 同馆编1967?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善本书目》同所编1967?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普通本线装书目》同所编1970?台北《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解题》同馆编1984?长春

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节法律的一般理论 一、法律的特征 二、法律规范 三、法律渊源和法系 四、法律体系 五、法律关系 六、经济法与经济法体系 第二节法律行为制度 一、法律行为理论 二、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三、无效民事行为 四、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五、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第三节代理制度 一、代理的基本理论 二、代理权 三、无权代理 四、表见代理

第四节诉讼时效制度 一、诉讼时效基本理论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算 三、诉讼时效的中止 四、诉讼时效的中断 五、诉讼时效的延长 第五节民事诉讼与仲裁制度 一、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 二、仲裁的基本制度 第二章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第一节个人独资企业概述 一、个人独资企业法概述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三、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四、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和工商管理 五、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六、违反《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一、合伙企业法律制度概述 二、普通合伙企业 三、有限合伙企业 四、合伙企业解散和清算 第三章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第一节外商投资企业法概述 一、外商投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二、外商投资企业的种类 三、外商投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四、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项目 五、外商投资企业的出资方式、比例及期限 六、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 七、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 八、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 九、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 第二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特点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 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协议、合同和章程 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 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机构 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 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出资额的转让 八、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和清算 第三节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特点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 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协议、合同和章程 四、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 五、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 六、外商先行回收投资的规定 七、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和清算 第四节外资企业法律制度 一、外资企业的特点 二、外资企业的设立 三、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 四、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机构

版本学资料讲解

版本学

1、版本学 就是探讨古籍版本的源流,研究古籍版本的异同优劣和鉴定古籍版本真伪等问题的一门科学。版本学的核心,就是通过甄别、考证、比勘、分辨,最后得到真的善本,以便学者利用。 2、校勘学 校勘学一门综合群书,比勘其文字、篇籍的异同,纠正其讹误,力求接近原文真相的学问。或称为「校雠学」。广义的校勘学,前人称为校澈学,它包括了版本、校勘、目录、考证、华伪、辑佚等内容,今谓之文献学。因广义校勘界定不明,今己不用,成为历史名词。现代所谓校勘学,即狭义校勘学,指专门研究古籍整理的文字比勘的科学方法和理论的学问。校勘学始于汉,成于宋,大盛于清。 3、目录学 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录学的作用,西汉时,刘向、刘歆父子就撰有《别录》《七略》等书,以后历代均有专著。南宋郑樵有《通志.校雠略》,至清代,章学诚著成《校雠通义》,更总结了目录学的丰富经验。反映我国古代著述的规模最大、最全的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4、版本目录学 就是要解决每一种具体的古籍有哪些版本,它们之间什么关系,各有什么特点的问题。一些重要的古籍,由于读者较多,历代不断的翻刻重刻或传抄以满足需要,因此往往不止一种版本。

5、文献 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所谓文献,文,是文本记载,献,就是口头相传的。文献的基本要素是:1.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2.一定的载体;3.一定的方法和手段;4.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人们通常所理解文献是指图书、期刊、典章所记录知识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主要指有历史意义的比较主要的书面材料,广义的文献定义就成了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依据国际定义文献乃是一切情报的载体。 6、卷轴装 其形式大致象卷席子一样将长幅字、画等卷起来,以便收藏。在纸出现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致从汉魏到隋唐、五代,卷轴装是纸书籍的主要装订形式。宋以后,其他装订形式渐渐取代了卷轴装,特别是线装形式出现后,卷轴装就更少了。但它一直没有消失,至今,有些书法、绘画、图纸仍然沿用这一装订形式。因此,它是书籍装订史上产生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书籍装订形式。 7、经折装 经折装多用于佛折装帧,故名。是唐后期有人受“贝叶经。装订方式的启发,把卷子向左右均匀反复折叠成长方形,就象折纸扇一样。就是把卷轴改成折叠式,书纸仍然是由多张纸粘连起来的长幅,但不用卷轴,而是将卷子向左向右一反一正地反复折叠成长方形的折子,再在前后分别加上两块硬纸板作为保护书籍的封面和封底。它主要的功夫在折叠,故又称其为“折子”。经折装简单易

目录学

目录学 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由古至今许多学者无一不是利用目录学的知识经过苦心钻研获得成功的。 我国古代目录学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典籍繁富的文化氛围之中,产生了不少优秀的目录学著作。远至春秋战国时代,讨论学术分类的著作《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就已出现。秦汉时期,有《论六家要旨》、《吕氏春秋·序意》、《淮南子·要略》、《史记·太史公自序》、《兵录》等。我国古代目录学至此已略具雏型。 至刘向领校群书,始作《别录》,成为目录的开山之作。自《别录》《七略》而后,目录及目录学方兴未艾,有官修的如《崇文总目》《四库总目》等,有私著的如《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有史志如《汉志》《隋志》等。目录学著作“据统计,西汉至清,我国古籍目录的编制,数量之多近千部……目前能见到的尚有六、七百部”。 综合各家观点,目录学知识于学术研究之功用可归纳如下: 一、读书治学入门之学 我国典籍,卷帙浩繁。要进行某一学问的研究,需要读哪些书、先读哪些书,后读哪些书,这些问题是每个初学者都要遇到的,不得其门者,则终身无得,著名学者也不例外。目录学萌芽于先秦,开创于汉代,到清乾隆时代,目录学始为显学,更为学术界所重视。目录学的发展更是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它是研究目录形成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还因为它是一门读书治学入门的学向,它可以告诉人们,关于某一个向题,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已经进展到何种程度,又可提供查找文献的必要线索与方法。 二、了解学术源流的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事学术研究,必须了解学术源流,了解其某些图书的基本内容,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古今史学家,在治史,治目录学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目录即学术史,学术源流得力于目录学。一部好的目录学著作,实际上便起到了学术史、文化史的作用。我国目录学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强调从学术史的角度揭示书籍内容,表现它的价值,学术源流,表现作者的学术成就,流派、师承等。目录书有三种类型:一是部类之后有小序,书名之下有解题;二是有小序而无解题;三是有小序,解题都没有,只著书名。无论是有小序,有解题还是无解题者以及小序、解题皆无的目录书都可起到“辨章学术、改镜源流”这一作用。有小序有解题的对图书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来达到“辨章学术,改镜源流”的作用。有小序无解题者是充分利用小序使读者先从学术上得一概貌,进而便于了解和掌握每一种书。小序和解题都没有的目录书,主要靠“类例分明”,使学人能窥视学术之源流沿草。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近代著名文史学人都极为重视利用目录这个“工具”,以书目了解学术源流,辨别一书的学术流派和学术价值。许多学者对目录学这一功能给予很高的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