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捷联式惯性导航原理

捷联式惯性导航原理

捷联式惯性导航原理

捷联式惯性导航(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简称INS)是一种基于惯性测量装置的导航系统。它通过测量线性加速度和角速度来得出加速度、速度和位置信息,从而实现航海、航空和航天等领域的精确导航和定位。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由多个惯性传感器组成,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加速度计用于测量线性加速度,而陀螺仪则用于测量角速度。这些传感器安装在导航系统的载体上,并与导航系统的计算单元相连。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原理可分为两个主要步骤:传感器测量和姿态解算。

传感器测量是指测量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输出的信号。加速度计通过测量导航系统相对于载体的线性加速度来估计速度和位移。陀螺仪则通过测量导航系统相对于载体的角速度来估计转角和航向。这些测量值由传感器输出,并发送给导航系统的计算单元进一步处理。

姿态解算是指根据传感器测量值计算导航系统相对于载体的三维方向。这个过程基于四元数算法和方向余弦矩阵等数学模型。根据加速度计的测量值,可以得到系统的重力矢量,从而计算出系统相对于地球的姿态。陀螺仪的测量值则用于校正角速度误差和姿态的漂移。通过不断地积分和更新测量值,导航系统可以保持准确的姿态信息。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优势在于其自主性和抗干扰能力。由于不依赖于外部信号源,如卫星或地面控制点,INS可以在任何环境中进行导航。同时,由于惯性传感器对外部扰动的响应速度很快,导航系统可以及时纠正估计误差,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和定位。

然而,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惯性传感器存在漂移和积分误差,INS的导航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不准确。此外,惯性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也会受到温度、振动和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常需要与其他导航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地面测量系统(如激光测距仪),进行组合导航。

总的来说,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基于惯性传感器测量的导航系统。它通过测量线性加速度和角速度,计算出加速度、速度和位置信息。虽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但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在许多应用领域中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导航和定位技术。

惯性导航的原理

惯性导航的原理 惯性导航是一种基于惯性传感器测量的导航技术,它可以独立于外界参考,为导航系统提供必要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惯性导航系统主要由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组成,通过测量加速度和角速度来推算出位置、速度和姿态等相关信息。 惯性导航的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加速度计和陀螺仪。 一、加速度计: 加速度计是惯性导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传感器,它能够测量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加速度。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通过测量物体受到的惯性力大小来推算出物体的加速度。加速度计通常采用压电效应或微机械系统(MEMS)技术来实现测量。 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加速度计可以测量出物体所受到的地心引力加速度,即9.8米/秒²。当物体发生运动时,加速度计可以测量出物体除地心引力之外的其他加速度。通过对加速度的积分,可以得到物体的速度和位置信息。然而,由于加速度测量中存在累积误差和噪声,积分过程会导致速度和位置信息的漂移。 二、陀螺仪: 陀螺仪是另一个重要的惯性导航传感器,它能够测量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角速度。陀螺仪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陀螺效应,即物体在旋转时会产生角动量。陀螺仪通过测量角动量的大小和方向来推算出物体的角速度。

陀螺仪通常采用悬挂式陀螺或光纤陀螺等技术来实现测量。陀螺仪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提供准确的角速度信息。通过对角速度的积分,可以推算出物体的姿态信息,比如俯仰角、滚转角和偏航角等。 综合应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测量结果,惯性导航系统可以实现导航信息的获取。加速度计提供了物体的加速度,而陀螺仪提供了物体的角速度,通过对加速度和角速度的积分,可以得到物体的速度和位置信息。此外,陀螺仪还可以提供物体的姿态信息。 然而,惯性导航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首先,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本身存在噪声和漂移问题,这会导致定位和姿态信息的不准确性和不稳定性。其次,积分过程会导致误差的累积,导致位置和姿态信息的漂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常需要结合其他导航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或视觉传感器等,进行信息融合处理,以提高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惯性导航的原理是基于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测量结果推算出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加速度计测量物体的加速度,陀螺仪测量物体的角速度,通过对它们的积分计算,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状态。然而,惯性导航系统存在一定的误差和漂移问题,需要结合其他导航系统进行信息融合处理,以提高导航的精度和稳定性。

惯性导航的原理及应用

惯性导航的原理及应用 1. 什么是惯性导航 惯性导航是指利用惯性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等,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和角速度,进行导航和定位的一种技术。与传统的基于卫星定位的导航系统(如GPS)相比,惯性导航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即时性,能够在无GPS信号或GPS信号 弱的环境下进行导航。 2. 惯性导航的原理 惯性导航的原理基于牛顿第一定律和旋转参考系的概念。根据牛顿第一定律, 一个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而旋转参考系则是指相对于某个旋转物体来描述运动的参考系。 惯性导航系统使用加速度计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陀螺仪来测量物体的角速度。通过对加速度和角速度的积分,可以得到物体的速度和位置信息。然而,由于积分的误差会随时间累积,导致惯性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越来越大。因此,惯性导航系统通常需要与其他导航系统(如GPS)进行融合,以获得更高的定位精度。 3. 惯性导航的应用 惯性导航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3.1. 航空航天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惯性导航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导弹、卫星等飞行器。由于惯 性导航系统具有快速、精确的特点,可以实时测量飞行器的运动状态,对飞行器进行导航和姿态控制。 3.2. 无人驾驶汽车 惯性导航也是无人驾驶汽车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汽车上搭载的惯性导航系统可 以实时测量汽车的加速度和角速度,通过积分获得汽车的速度和位置信息,从而进行定位、导航和路径规划。 3.3. 室内导航 在室内环境中,由于GPS信号的弱化或无法使用,惯性导航成为一种重要的定位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在手机、手表等设备上搭载惯性导航系统,实现室内导航、定位和路径规划。

车载捷联惯导系统基本原理

车载捷联惯导系统基本原理 一、捷联惯导系统基本原理 捷联惯导系统基本原理如图2-1所示: 图中陀螺和加速度计直接与载体系b固联,用来测量载体的角运动信息和线运动信息。导航解算的本质是根据初值进行积分的过程,通过求解姿态微分方程完成对姿态和航向角的积分,通过求解比力微分方程完成对速度的积分,通过求解位置微分方程实现对位置的积分。捷联惯导的姿态矩阵C n 相当于“数学平台”,取代了平台惯导中的实体平台,而ω?相当于对数学平台“施矩”的指令角速率。

二、捷联惯导微分方程 (一)姿态微分方程 在捷联惯导系统中,导航坐标系n 和载体坐标系b 之间的角位置关系通常用姿态矩阵、四元数和欧拉角表示,相应也存在姿态矩阵微分方程、四元数微分方程和欧拉角微分方程三种形式。 姿态矩阵微分方程的表达式为:

在欧拉角微分方程式(2.2-7)中,当俯仰角θ趋于90o时,cosθ趋于0,tanθ趋于无穷,方程存在奇异性,所以这种方法不能在全姿态范围内正常工作;姿态矩阵微分方程式(2.2-1)可全姿态工作,但姿态矩阵更新相当于求解包含9个未知量的线性微分方程组,计算量大;四元数微分方程式(2.2-6)同样可以全姿态工作,且更新算法只需求解4个未知量的线性微分方程组,计算量小,算法简单,是较实用的工程算法。 (二)速度微分方程 速度微分方程即比力方程,是惯性导航解算的基本关系式: 三、捷联惯性导航算法 捷联惯导解算的目的是根据惯性器件输出求解载体姿

态、速度和位置等导航信息,实际上就是求解三个微分方程的过程,相应存在姿态更新算法、速度更新算法和位置更新算法。 (一)姿态更新算法 求解微分方程式(2.2-6)可得四元数姿态更新算法为:

惯性导航仪的工作原理

惯性导航仪的工作原理 惯性导航仪(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简称INS)是一种用于飞行器、船舶、导弹等运动物体导航的装置,它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惯性传感器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从而推算出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惯性导航仪不依赖于外界的参考物体或信号源,因此具有独立性和高精度的特点。 一、陀螺仪原理 陀螺仪是惯性导航仪的核心组件之一,用于测量物体的角速度。陀螺仪基于角 动量守恒定律,利用陀螺效应来测量物体的旋转。当物体发生角速度时,陀螺仪内的转子会受到力矩的作用,从而产生预设方向上的转动。通过测量转子的转动角度和时间,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角速度。 二、加速度计原理 加速度计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加速度计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利用物体的质 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加速度。加速度计通常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通过测量物体的惯性质量发生微小位移来计算加速度。 三、工作原理 惯性导航仪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三个步骤:测量、积分和更新。 1. 测量: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通过连续测量物体的角速度和加速度来获取运动信息。陀螺仪测量物体的角速度,加速度计测量物体的加速度。这些测量值被称为姿态传感器数据。 2. 积分:通过对姿态传感器数据进行积分,可以得到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姿态 信息。对于位置和速度的计算,需要将加速度数据进行积分。对于姿态信息的计算,需要将角速度数据进行积分。

3. 更新:为了保持精度,惯性导航仪需要进行定位误差的修正。这通常通过与其他导航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数据融合来实现。融合算法可以根据外部参考数据对惯性导航仪的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导航的精度和稳定性。 四、优点和应用 惯性导航仪具有以下优点: 1. 独立性:惯性导航仪不依赖于外界的参考物体或信号源,可以在无GPS信号或电磁干扰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2. 高精度:惯性导航仪的测量精度高,可以达到亚米级或亚角度级别的精度要求。 3. 实时性:惯性导航仪的测量和计算过程非常快速,可以实时提供位置、速度和姿态等信息。 惯性导航仪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导弹、无人机等领域。在飞行器中,惯性导航仪可以提供精确的导航信息,帮助飞行员确定飞机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从而实现精确的飞行控制和导航。在导弹中,惯性导航仪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和制导信息,确保导弹能够准确命中目标。在无人机中,惯性导航仪可以实现自主飞行和避障功能,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结: 惯性导航仪是一种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惯性传感器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从而推算出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的导航装置。它具有独立性、高精度和实时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导弹、无人机等领域。通过不断测量、积分和更新的过程,惯性导航仪可以提供精确的导航和控制信息,为各种运动物体的导航提供可靠支持。

惯性导航系统

一、惯性导航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根据牛顿定律,利用一组加速度计连续地进行测量,而后从中提取运动载体相对某一选定导航坐标系(可以是人工建立的物理平台,也可以使计算机参处的“数学平台”)的加速的信息;通过一次积分运算(载体初始速度已知)使得到载体相对导航坐标系的即时速度信息;在通过一次积分运算(载体初始位置已知)便得到载体相对导航系统的即时位置信息。 二、组成 一个典型的惯性导航系统一般有关行测量装置、专用计算机、葱汁显示器等几大部分组成。 三、分类 按关行测量装置在载体上的安装方式,可分为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和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 1 平台式惯性导航的基本原理 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是将关行测量原件安装在惯性平台(物理平台)的台体上。 体积重量达,结构复杂 2 捷联式 大大降低了系统的体积、重量和合成本,但对计算机的算法误差要求较高,不超过系统误差的百分之五十。 可靠性高,故障率低。 对惯性器件要求高,要求两次装卸的期间内,器件有较高的参数稳定性。 3 组合式 其他导航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组成的整个系统提高导航精度和提高可靠性 四、加速度计的测试、标定及评价标准 1灵敏度、线性度测试 1)加速度计重力场静态翻滚试验 2)静态漂移测试:加速度计在静态工作期间(在不同时间)输出值的变化。首先寻找该加速度计的机械零位,然后将其置于机械零位,并测试其输出,从而得到静态漂移曲线,即标定了加速度计的静态稳定性。 3) 温度性能测试 零位漂移测试 灵敏度漂移测试 2阈值测试 3分辨率测试 4重复性测试 加速度计在通电(或不通电)状态下,经过整栋、冲击、热储存、高低温试验及热冲击等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考核。在每次考核后,在纪念性加速的计重力场四点法测试,每种环境至少重复三次。 5噪声测试 五、硅微加速度计的评价标准 1)量程 加速度计可测量加速的大小的范围,是1g的倍数。 2)零点漂移 当没有加速度输入的时候,加速的机的输出,为±1g的倍数。 3)比例因子和比例因子误差 每单位输入加速德的变化所导致的输出变化。 4)非线性特性

捷联式惯导系统初始对准

捷联式惯导系统初始对准 惯性技术是惯导(惯性导航与惯性制导)技术、惯性仪表技术、惯性测量技术以及有关设备和装置技术的统称。惯性导航与惯性制导是当今非常重要的综合技术之一,它广泛用于航空、航海、航天及陆地各领域。惯性导航系统是和用陀螺与加速度计通过最初的方向基准和位置信息来确定运载体在一特定坐标系内的姿态、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自主式导航系统。惯性制导系统是利用运载体内部的陀螺、加速度计测量其运动参数,经过计算机发出控制指令,从而把运载体按照预定的路线准确地引导到目的地的制导系统。自主性是惯性系统最重要的特点。确定运动对象导航参数的方法和仪器有许多,例如磁、天文、无线电、水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等,然而它们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不是自主的,不是要向外界发出信息,就是要依赖对外观测信息,而惯性系统与上述诸方法的基本区别就在于是完全自主的,即导弹、潜艇、飞船等可以在一个完全与外界条件以及电磁波隔绝的假想“封闭”空间内实现精确导航。因此,惯导系统具有隐蔽性好、抗干扰、不受任何气象条件限制的优点,且数据更新速率高,可以提供连续实时的导航参数。 惯性系统在国防科学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是世界各工业强国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之一。随着惯性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国家已将其应用领域扩大到现代化交通运输,海洋开发,大地测量与勘探,石油钻井,矿井、隧道的掘进与贯通,机器人控制,现代化医疗器械,摄影技术以及森林防护,农业播种、施肥等民用领域。惯性技术的发展表明:从传统的机械转子型陀螺向固态陀螺仪(激光、光纤陀螺仪)转移,并进一步向以半导体硅为基本材料的微机械振动陀螺发展;从框架式平台系统向捷联系统转移,从纯惯性捷联系统向以惯性系统为基础的多体制组合导航系统发展,成为今后惯性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导航用的加速度计是直接捆绑在运载体上,它测量的是运载体坐标系轴向比力,只要把这个比力转换到惯性坐标系上,则其他计算就和空间稳定的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一样,而比力转换的关键就是要实时地进行姿态基准计算来提供数学平台,即实时更新姿态矩阵b C,有些资料上称姿态矩阵 g 为捷联矩阵或方向余弦矩阵b C。一般选择地理坐标系为导航坐标系,那么捷联 g 矩阵也可表示为i C,其导航原理图如下所示: g

捷联惯导详细讲解

捷联惯导系统从20 世纪60 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在1969年,捷联惯导系统作为"阿波罗"-13 号登月飞船的应急备份装臵,在其服务舱发生爆炸时将飞船成功地引导到返回地球的轨道上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成为捷联式惯导系统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捷联式惯性导航(strap-downinertialnavigation) ,捷联( strap-down )的英语原义是“捆绑”的意思。因此捷联式惯性导航也就是将惯性测量元件(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直接装在导弹需要诸如姿态、速度、航向等导航信息的主体上,用计算机把测量信号变换为导航参数的一种导航技术。 一、捷联惯导系统工作原理及特点惯导系统基本工作原理是以牛顿力学定律为基础,通过测量载体在惯性参考系的加速度,将它对时间进行积分,之后将其变换到导航坐标系,得到在导航坐标系中的速度、偏航角和位臵信息等。 捷联惯导系统(SINS)是一种无框架系统,由三个速率陀螺、三个线加速度计和微型计算机组成。由于惯性元器件有固定漂移率,会造成导航误差,因此导弹通常采用指令、GPS或其组合等方式对惯导进行定时修正,以获取持续准确的位臵参数。如采用指令+捷联式惯导 捷联惯导系统能精确提供载体的姿态、地速、经纬度等导航参数,是利用惯性敏感器、基准方向及最初的位臵信息来确定运载体的方位、位臵和速度的自主式航位推算导航系统。在工作时不依赖外界信息,也不向外界辐射能量,不易受到干扰破坏。它完全是依靠载体

自身设备独立自主地进行导航,它与外界不发生任何光、声、磁、电的联系,从而实现了与外界条件隔绝的假想的“封闭” 空间内实现精确导航。所以它具有隐蔽性好,工作不受气象条件和人为的外界干扰等一系列的优点。 除此以外捷联惯导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没有实体平台,即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直接安装在机动载体上,在计算机中实时的计算姿态矩阵,通过姿态矩阵把导航加速度计测量的载体沿机体坐标系轴向的加速度信息变换到导航坐标系,然后进行导航计算。同时,从姿态矩阵的元素中提取姿态和航向信息.由此可见,在捷联惯导系统中平台的作用已由计算机及其软件的作用代替了,捷联式惯导系统采用的是数学平台。力学编排就是按照合适的数学模型由观测量计算出导航定位参数。具体地讲,利用陀螺仪测得的载体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旋转角速度,计算出载体坐标系至导航计算坐标系之问的坐标转换矩阵;将测量的比力(加速度计测量载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线加速度)变换至导航坐标系,并经过两次积分得到所需的速度位臵信息。 二、捷联惯导系统有以下独特优点: (1)去掉了复杂的平台机械系统,系统结构极为简单,减小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同时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维修,提高了可靠性。 (2)无常用的机械平台,缩短了整个系统的启动准备时间,也消除了与平台系统有关的误差。 (3)无框架锁定系统,允许全方位(全姿态)工作。 (4)除能提供平台式系统所能提供的所有参数外,还可以提供

捷联式惯性导航原理

捷联式惯性导航原理 捷联式惯性导航(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简称INS)是一种基于惯性测量装置的导航系统。它通过测量线性加速度和角速度来得出加速度、速度和位置信息,从而实现航海、航空和航天等领域的精确导航和定位。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由多个惯性传感器组成,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加速度计用于测量线性加速度,而陀螺仪则用于测量角速度。这些传感器安装在导航系统的载体上,并与导航系统的计算单元相连。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原理可分为两个主要步骤:传感器测量和姿态解算。 传感器测量是指测量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输出的信号。加速度计通过测量导航系统相对于载体的线性加速度来估计速度和位移。陀螺仪则通过测量导航系统相对于载体的角速度来估计转角和航向。这些测量值由传感器输出,并发送给导航系统的计算单元进一步处理。 姿态解算是指根据传感器测量值计算导航系统相对于载体的三维方向。这个过程基于四元数算法和方向余弦矩阵等数学模型。根据加速度计的测量值,可以得到系统的重力矢量,从而计算出系统相对于地球的姿态。陀螺仪的测量值则用于校正角速度误差和姿态的漂移。通过不断地积分和更新测量值,导航系统可以保持准确的姿态信息。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优势在于其自主性和抗干扰能力。由于不依赖于外部信号源,如卫星或地面控制点,INS可以在任何环境中进行导航。同时,由于惯性传感器对外部扰动的响应速度很快,导航系统可以及时纠正估计误差,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和定位。 然而,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惯性传感器存在漂移和积分误差,INS的导航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不准确。此外,惯性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也会受到温度、振动和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常需要与其他导航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地面测量系统(如激光测距仪),进行组合导航。 总的来说,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基于惯性传感器测量的导航系统。它通过测量线性加速度和角速度,计算出加速度、速度和位置信息。虽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但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在许多应用领域中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导航和定位技术。

捷联惯性导航原理概要

捷联惯性导航原理概要 捷联惯性导航(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简称INS)是一种基于惯性力学原理运行的导航系统,用于测量和跟踪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它通过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测量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并根据质量、力和运动的基本原理来计算物体的位置和速度。 通过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输出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可以获得物体相对于初始参考点的位置和速度。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与地图或导航系统的集成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原理是基于牛顿运动定律和旋转不变性原理。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处于惯性坐标系中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产生加速度。根据旋转不变性原理,即物理量在不同坐标系下具有相同的数值,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可以测量物体的角速度和加速度,从而得到物体的位置和速度。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优势,尤其适用于无法使用其他导航系统(如GPS)或需要高精度导航的环境。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由于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测量误差和漂移,容易导致导航误差的累积。其次,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无法提供绝对位置信息,需要与其他导航系统集成才能获得绝对位置。 为了提高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性能,可以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通过将多种导航系统(例如GPS、地图、惯性导航)的输出数据进行融合,可以提高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减少漂移和误差的影响。

总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基于惯性力学原理运行的导航系统,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测量物体的运动状态,并根据质量、力和运动的基本原理计算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它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与其他导航系统集成才能获得绝对位置信息。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性能。

惯性导航系统的原理

惯性导航系统的原理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惯性导航系统成为了航空、航海、航天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那么,惯性导航系统的原理是什么呢? 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基于物体惯性原理的导航技术,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位置。它不依赖于外部信号,可以在任何没有地面设备或卫星信号的环境中精确导航。 首先,让我们了解惯性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这两个关键单元。加速度计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而陀螺仪则用于测量物体的旋转角速度。通过这两个单元的协同工作,惯性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地追踪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加速度计的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它利用材料的物理性质,比如压电效应或者测量力的变化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当物体加速或减速时,加速度计会感应到惯性力的产生,从而测量物体的加速度。通过积分加速度计的输出,可以得到物体的速度和位移。 陀螺仪则是利用陀螺效应来实现的。陀螺仪中的陀螺轮保持旋转状态,当物体发生旋转时,陀螺轮会产生一个力矩,与物体的旋转角速度成正比。通过测量这个力矩,陀螺仪可以确定物体的旋转角速度。 虽然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可以分别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但是它们都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可以通过复杂的算法和信号处理进行校正和补偿。常见的校正方法包括零偏补偿、比例补偿、温度补偿等。通过这些校正方法,可以提高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惯性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输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输入是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输出是物体的位置和方向信息,反馈则是通过校正和补偿算法实现的。整个过程实现了对物体运动状态的连续监测和追踪。

然而,惯性导航系统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误差累积的问题,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会随时间逐渐降低。因此,在长时间导航任务中,通常需要与其他导航系统(如GPS)进行组合使用,以提高整体精度和可信度。 总的来说,惯性导航系统是一项基于物体惯性原理的导航技术。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惯性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地追踪物体的位置和方向,不受外部信号的影响。然而,惯性导航系统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局限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需要与其他导航系统进行组合使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惯性导航系统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惯性导航仪的工作原理

惯性导航仪的工作原理 标题:惯性导航仪的工作原理 引言概述: 惯性导航仪是一种用于确定、跟踪和预测航空器、舰船和导弹等运动状态的关键设备。它通过测量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变化来推断位置、速度和方向。本文将详细介绍惯性导航仪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数据处理和位置推算等方面。 一、传感器 1.1 加速度计 加速度计是惯性导航仪的关键传感器之一。它通过测量物体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常用的加速度计包括压电式加速度计和微机械系统加速度计。前者基于压电效应,通过测量压电晶体的电荷变化来计算加速度;后者则利用微机械系统的结构变化来测量加速度。加速度计的输出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后,传送到数据处理单元进行进一步处理。 1.2 陀螺仪 陀螺仪是另一个重要的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角速度。它能够感知物体绕三个坐标轴的旋转速度,包括俯仰、横滚和偏航。常见的陀螺仪有机械陀螺仪和光纤陀螺仪。机械陀螺仪利用旋转质量的角动量守恒原理来测量角速度;光纤陀螺仪则利用光的干涉效应来测量角速度。陀螺仪的输出信号也经过放大和滤波后,传送到数据处理单元。 1.3 磁力计 磁力计用于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以确定物体的方向。它通常包含三个磁场传感器,分别测量物体在三个坐标轴上的磁场强度。通过分析这些磁场强度的变化,

可以确定物体相对于地球的方向。磁力计的输出信号也会经过放大和滤波后,传送到数据处理单元。 二、数据处理 2.1 传感器数据融合 惯性导航仪通常会使用多个传感器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数据融合算法将不同 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整合,以提高导航仪的精度和稳定性。常见的数据融合算法包括卡尔曼滤波器和粒子滤波器等。 2.2 姿态解算 姿态解算是指根据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数据,推算出物体的姿态(即俯仰、横 滚和偏航角度)。通过使用姿态解算算法,可以将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转化为物体的姿态信息,为后续的位置推算提供依据。 2.3 位置推算 位置推算是惯性导航仪的核心任务之一。根据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数据,结合 起始位置和速度信息,通过积分和微分运算,可以推算出物体的当前位置、速度和方向。然而,由于传感器存在误差和漂移等问题,位置推算的精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 三、误差补偿 3.1 温度补偿 惯性导航仪中的传感器输出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进行温度补偿。温度 补偿算法可以根据传感器的温度变化来修正输出信号,提高导航仪的精度和稳定性。 3.2 零偏校准

惯性导航仪的工作原理

惯性导航仪的工作原理 引言概述: 惯性导航仪是一种用于确定航行器位置、速度和方向的关键设备。它通过测量和计算物体在空间中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来实现导航功能。本文将详细阐述惯性导航仪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原理、数据处理和导航计算等方面。 正文内容: 1. 传感器原理 1.1 加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是惯性导航仪的核心组件之一。它通过测量物体在三个方向上的加速度来确定其运动状态。常见的加速度传感器包括压电传感器和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基于压电效应,当物体受到加速度时,压电晶体会产生电荷,通过测量电荷的变化来确定加速度。MEMS传感器则利用微小的机械结构感知加速度,如微小的弹簧和质量块。 1.2 角速度传感器 角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旋转速度。它们通常采用陀螺仪原理,通过测量物体围绕三个轴的角速度来确定其旋转状态。陀螺仪传感器可以是机械陀螺仪或MEMS陀螺仪。机械陀螺仪利用旋转的陀螺来感知角速度,而MEMS陀螺仪则使用微小的振动结构。 2. 数据处理 2.1 传感器数据融合 惯性导航仪通常使用多个传感器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传感器数据融合是将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整合,以提高导航仪的精度和可靠性。常用的数据融合算法包

括卡尔曼滤波和粒子滤波。这些算法通过将传感器数据与先验信息进行比较和修正,来估计航行器的位置和姿态。 2.2 噪声和漂移校正 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噪声和漂移的影响,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为了提 高导航仪的精度,需要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校正。噪声校正可以通过滤波算法来减少传感器数据中的噪声。漂移校正则通过使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来估计和补偿传感器的漂移误差。 2.3 数据更新和插补 惯性导航仪的数据更新和插补是为了保持导航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数据更新是 指根据传感器提供的新数据来更新导航系统的状态。插补是指在两次数据更新之间,根据已知的导航状态和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来估计航行器的状态。这些操作可以通过运动模型和导航算法来实现。 3. 导航计算 3.1 姿态解算 姿态解算是惯性导航仪的关键任务之一,它用于确定航行器的姿态(即俯仰、 横滚和偏航角)。姿态解算通常使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数据,通过数学模型和运动方程来估计航行器的姿态。 3.2 位置和速度计算 除了姿态解算,惯性导航仪还可以通过积分加速度计的数据来计算航行器的位 置和速度。位置和速度计算通常使用运动方程和数值积分方法,将加速度计的数据转化为航行器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3.3 航向计算

惯性导航仪的工作原理

惯性导航仪的工作原理 惯性导航仪是一种用于航空、航海和导弹等领域的导航设备,它通过测量和计 算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来确定其位置、速度和方向。惯性导航仪不依赖于外部信号源,因此具有高精度和独立性的优势。 惯性导航仪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加速度计、陀螺仪和计算单元。下面将详细 介绍每个部分的工作原理。 1. 加速度计: 加速度计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它通常由一个质量块和弹簧组成。当物体受 到加速度时,质量块会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位移,弹簧会产生相应的反力。通过测量位移或反力的大小,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加速度计可以分为单轴加速度计和多轴加速度计,用于测量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 2. 陀螺仪: 陀螺仪用于测量物体的角速度。它基于陀螺效应,通过测量陀螺仪转动时的力 矩或位移来确定角速度。陀螺仪通常由旋转的转子和敏感器组成。当物体发生旋转时,转子会受到力矩的作用而发生位移或力矩。通过测量位移或力矩的大小,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角速度。陀螺仪可以分为机械陀螺仪和光纤陀螺仪等不同类型。 3. 计算单元: 计算单元是惯性导航仪的核心部分,它用于处理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测量数据,并计算出物体的位置、速度和方向。计算单元通常由微处理器和相关算法组成。它根据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测量数据,利用运动方程和积分算法来推算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不断更新和整合测量数据,计算单元可以实时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速度和方向。 惯性导航仪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测量: 惯性导航仪通过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加速度计测量 物体的线性加速度,而陀螺仪测量物体的角速度。 2. 数据处理: 测量数据由计算单元接收,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单元使用运动方程和积分算法,将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测量数据转化为物体的位置、速度和方向。 3. 姿态估计: 根据陀螺仪的测量数据,惯性导航仪可以估计物体的姿态。姿态是物体相对于 某一参考坐标系的旋转角度。 4. 位置、速度和方向计算: 通过运动方程和积分算法,结合姿态估计和加速度计的测量数据,惯性导航仪 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位置、速度和方向。 5. 数据更新: 惯性导航仪通过不断接收和处理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测量数据,实时更新物体 的位置、速度和方向。 总结: 惯性导航仪通过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测量数据,利用运动方程和积分算法来推 算物体的位置、速度和方向。它不依赖于外部信号源,具有高精度和独立性的优势。惯性导航仪在航空、航海和导弹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提高系统的导航精度和可靠性。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原理

第二章捷联惯导系统的初试对准 2.1引言 惯导系统是一种自主式导航系统。它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外部信息,只要给定导航的初始条件(例如初始速度、位置等),便可根据系统中的惯性敏感元件测量的比力和角速率通过计算机实时地计算出各种导航参数。由于“平台”是测量比力的基准,因此“平台”的初始对准就非常重要。对于平台惯导系统,初试对准的任务就是要将平台调整在给定的导航坐标系的方向上。若采用游动方位系统,则需要将平台调水平---称为水平对准,并将平台的方位角调至某个方位角处---称为方位对准。对于捷联惯导系统,由于捷联矩阵T起到了平台的作用,因此导航工作一开始就需要获得捷联矩阵T的初始值,以便完成导航的任务。显然捷联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就是确定捷联矩阵的初始值。在静基座条件下,捷联惯导系统的加 ω。因此b g及速度计的输入量为---b g,陀螺的输入量为地球自转角速率b ie b ω就成为初始对准的基准。将陀螺及加速度计的输入引出计算机,通过计ie 算机就可以计算出捷联矩阵T的初始值。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陀螺及加速度计的误差会导致对准误差;对准飞行器的干扰运动也是产生对准误差的重要因素。因此滤波技术对捷联系统尤其重要。由于初始对准的误差将会对捷联惯导系统的工作造成难以消除的影响,因此研究初始对准的误差传播方程也是非常必要的。 2.2 捷联惯导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直接及载体固联,加速度计

测量是载体坐标系轴向比力,只要把这个比力转换到导航坐标系上,则其它计算就及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一样,而比力转换的关键就是要实时地进 C,姿态矩阵也称行姿态基准计算来提供数学平台,即实时更新姿态矩阵n b C也可表为捷联矩阵。一般选择地理坐标系为导航坐标系,那么捷联矩阵n b C,其导航原理图如图2.1所示。 示为t b 由惯导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有以下几个主要优点: 1.惯性敏感器便于安装、维修和更换。 2.惯性敏感器可以直接给出舰船坐标系轴向的线加速度、线速度,供给舰船稳定控制系统和武备控制系统。角速度以提供给舰船稳定控制系统和武备控制系统。 3.便于将惯性敏感器重复布置,从而易在惯性敏感器的级别上实现冗余技术,这对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十分有利。 4.由于去掉了具有常平架的平台,一则消除了稳定平台稳定过程中的各种误差;二则由于不存在机电结合的常平架装置,使整个系统可以做得小而轻,并易于维护。当然,由于惯性敏感器直接固接于船体上也带来新的问题,即导致惯性敏感器的工作环境恶化了。由于惯性敏感器直接承受舰船的振动、冲击及温度波动等环境条件,惯性敏感器的输出信息将会产生严重的动态误差。为保证惯性敏感器的参数和性能有很高的稳定性,则要求在系统中必须对惯性敏感器采取误差补偿措施。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解算方法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解算方法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简称INS)是一 种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惯性测量单元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然 后通过对这些测量值的积分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和位置的导航系统。INS广 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无人驾驶车辆和船舶等领域,具有高精度和自主性等 特点。 INS的解算方法一般分为初始对准、运动状态估计和航位推算三个主 要过程。 初始对准是指在启动导航系统时,通过利用外部辅助传感器(如GPS)或静态校准等方法将惯性传感器的输出与真实姿态和位置进行初次校准。 在初始对准过程中,需要获取传感器的初始偏差和初始姿态,一般采用标 定或矩阵运算等方法进行。 运动状态估计是指根据惯性传感器的测量值,使用滤波算法对物体的 加速度和角速度进行实时估计。常用的滤波算法包括卡尔曼滤波、扩展卡 尔曼滤波和粒子滤波等。其中,卡尔曼滤波是一种最优估计算法,通过对 观测值和状态进行线性组合,得到对真实状态的最佳估计。扩展卡尔曼滤 波则是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非线性扩展,可以应用于非线性INS系统。粒子 滤波是一种利用蒙特卡洛采样技术进行状态估计的方法,适用于非高斯分 布的状态估计问题。 航位推算是指根据运动状态估计的结果,对物体的速度和位置进行推算。INS最基本的航位推算方法是利用加速度值对速度进行积分,然后再 对速度进行积分得到位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传感器本身存在噪 声和漂移等误差,导致航位推算过程会出现积分漂移现象。为了解决这个

问题,通常采用辅助传感器(如GPS)和地图等数据对INS的输出进行校正和修正。 当前,还有一些先进的INS解算方法被提出,如基于深度学习的INS 解算方法。这些方法利用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模型,结合原始传感器数据进行端到端的学习和预测,以实现更高精度的位置和姿态估计。 综上所述,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解算方法主要包括初始对准、运动状态估计和航位推算三个过程。其中,运动状态估计过程利用滤波算法对传感器的测量值进行处理,得到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的估计。航位推算过程则是根据估计的运动状态,对速度和位置进行推算。随着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的应用,INS解算方法不断进步,为导航系统的性能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捷联惯性导航原理

捷联惯性导航原理 捷联惯性导航(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简称INS)是一种基 于捷联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的导航系统。 该系统通过测量物体在空间中的加速度和角速度,进而推导出它的位置、 速度和航向等导航信息。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由三个主要组件组成:加速度计、陀螺仪和计算机。加速度计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陀螺仪用于测量物体的角速度,而计算 机则用于整合和处理这些测量数据。加速度计和陀螺仪通常被组合在一起 形成IMU,IMU被安装在导航系统的载体上。 加速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的线性加速度的设备。它的作用类似于测力仪,通过测量物体所受的力,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加速度计一般使 用压电传感器或气泡级感应器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陀螺仪则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角速度的设备。它的原理基于陀螺效应, 通过测量物体围绕轴线旋转的角速度来推导物体的旋转状态。陀螺仪分为 一体式陀螺仪和光纤陀螺仪两种类型,一体式陀螺仪主要使用电子仪器的 原理,而光纤陀螺仪则使用光学原理。 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输出数据会被输入到计 算机中进行处理。计算机通过积分和滤波等算法,对加速度和角速度进行 处理,推导出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等导航信息。计算机还会结合其他传感器 如GPS等,以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然而,捷联惯性导航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由于加速度计和陀螺 仪的精度和稳定性有限,导致导航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累积误差。

其次,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可能受到震动、振动和 温度变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导航系统的精度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常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与其他导航系统如GPS 进行组合导航。通过将两种导航系统的输出数据进行融合,可以克服各自 的缺点,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和鲁棒性。 总结起来,捷联惯性导航是一种基于物体惯性特性的导航系统,通过 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推导出物体的位置、速度和航向等导航信息。它在无网络和缺乏信号的环境下工作,具有高精度和实时性好等特点,但 也存在累积误差和受外界干扰的问题。为了提高精度和鲁棒性,通常将捷 联惯性导航与其他导航系统进行组合导航。

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惯性系快速对准算法

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惯性系快速对准算法 1. 前言 - 引言:船舶导航系统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 目的:介绍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及其快速对准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 论文结构:本文共分五个章节,分别为: - 第一章: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概述 - 第二章: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原理 - 第三章: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对准方法综述 - 第四章: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惯性系快速对准算法 -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2. 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概述 - 船用导航系统的需求 - 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定义 - 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原理 - 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原理与特点 - 惯性测量单元(IMU)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 惯性测量误差及影响因素分析 4.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对准方法综述 - 对准的定义及意义 - 惯性导航系统的对准方法分类 - 对准误差评价指标及优化方法

5. 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惯性系快速对准算法 - 快速对准算法的基本思想 - 粗对准的实现方法与流程 - 精确对准的实现方法与流程 - 快速对准算法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 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展望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在船舶导航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第一章: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概述 1.1 船用导航系统的需求 船舶是大海上的移动基地,船舶导航系统对于航行的安全和准确至关重要。传统的船舶导航系统主要依赖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电子海图和罗盘等设备,但是这些设备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GPS在某些地区或气象条件下会受到干扰或信号遮挡,影响船舶的准确导航。其次,电子海图只能提供基本的航线规划,而无法反映船舶的实际情况。最后,传统的罗盘系统需要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导致精度不高。 因此,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应运而生。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原理的导航系统,通过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传感器来测量物体的线性和角速度运动,从而计算出物体的位置、姿态和速度等信息。相比传统的船舶导航系统,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广的适应性。

基于MEMS的惯性导航系统

基于MEMS的惯性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用于对运动物体的姿态、速度和位置参数的确定,该技术广泛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和人地测量领域。由于捷联惯性导航不受外界电磁和气象环境干扰,不依赖于外界条件,并且具有良好的隐蔽性,真正地实现了自主导航,成为自主式测量的最佳手段。目前,在发达国家,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广泛用于机器人、无人飞机和精确制导炸弹等飞行器的导航控制屮。 常用的导航系统大都采用同学用型的微型处理器货专用的导航计算机完成。这种处理器处理速度慢、体积人、功耗高、电路复杂、可靠性低,无法满足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对于微型化、高精度、实时性的要求。嵌入式ARM9处理器具有高速、稳定、功耗低、简单易用、接口丰富等特点,在智能仪器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采用ARM9处理器与MEMS期间设计的观星导航系统不但可以满足导航系统对于小体积、低功耗等的要求。同时也可满足导航系统对于高处理速度、高实时性的要求。 本文涉及了一种基于ARM9处理器和MEMS传感器的惯性导航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平台,为满足导航系统中对于实时计算的要求,设计了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zc/os- II的软件设计方法。 1系统硬件组成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MEMS期间、导航计算机、外部监控计算机。在传统的惯性导航系统忠还含有数据采集单元。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目前的观星器件大多具有数字输出接口,可以 直接与微处理器的数字接口连接,简化了惯性导航系统硬件设计。 1.1导航处理器的选型 在需要人数据量计算与实时处理的场合,主处理器的性能是系统性能的

决定性因素。本文采用具有ARM920T内核的S3C2440处理器作 为整个系统的核心处理器。S3C2440是一款32为具有精简指令集的处理器,特别适合具有低功耗、高计算量要求的场合。具有内存管理单元、哈佛双总线结构、数据指令缓冲区、5级流水线结构,制品可高达400MHzo S3C2440具有简单易用,程序可移植性好等特点,完全符合惯性导航系统的要求。本本文选用S2C2440处理器,负责传感器信息的采集,导航参数的计算,导航结果的输出。 1.2 MEMS传感器的外形及外围电路 在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中常用的MEMS传感器为陀螺仪、加速度计、电了罗盘等。MEMS传感器的选型主要考虑传感器的轴向特性、量程、接口形式、封装、抗冲击性、温漂等。 惯性导航系统的姿态位置计算都是在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中进行, 单轴或双轴的传感器芯片在设计时必须保证芯片的输出轴按三维坐标方向严格垂直,但由于焊接、安装等误差的存在,在选用单轴或双轴的传感器芯片是,并不能严格保证芯片输出轴的正交,这也成为惯性导航系统中仪器误差的主要来源。为避免单轴或双轴传感器芯片存在的轴向安装误差,本文选用三轴MEMS传感器芯片。 陀螺仪芯片选用InvenSense公司的三轴陀螺仪芯片ITG-3200, 具有土2 000度/s的量程,可抗lOOOOg的冲击,具有温度补偿功能,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原理

1、方向余弦表 cos cos sin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sin cos cos cos sin cos sin sin sin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cos cos C ψϕψθϕψϕψθϕθϕψθψθθψϕψθϕψϕψθϕθϕ-+-⎡⎤ ⎢⎥=-⎢ ⎥ ⎢⎥+-⎣⎦ (1.0.1) X E Y C N Z ζ⎡⎤⎡⎤ ⎢⎥⎢⎥=⎢⎥⎢⎥⎢⎥⎢⎥⎣⎦⎣⎦ (1.0.2) 在列写惯导方程需要采用方向余弦表,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α较小,经常采用两个 假设,即: cos 1 sin 1 αα≈≈ (1.0.3) 式中 α-两坐标系间每次相对转动的角度。 由于在工程实践中可以使其保持很小,所以进一步可以忽略如下形式二阶小量,即: sin sin 0αβ≈ (1.0.4) 式中β-两坐标系间每次相对转动的角度。 可以将C 近似写为: 111C ψ ϕψ θϕ θ -⎡⎤ ⎢⎥=-⎢⎥⎢⎥-⎣⎦ (1.0.5) 2、用四元素表示坐标变换 对于四元素123q p i p j p k λ=+++,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 2 2 2 q i j k θ θ θ θ αβγ=+++ (2.0.1) 式(2.0.1)的四元数称为特殊四元数,它的范数1q =。 1'R q Rq -= (2.0.2) 式中 ''''R xi yj zk R x i y j z k =++=++ (2.0.3) 将q 和1 q -的表达式及式(2.0.3)带入(2.0.2),然后用矩阵表示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