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惯性导航知识点

惯性导航知识点

惯性导航知识点概述

惯性导航是一种基于物理原理的导航技术,它利用惯性传感器测量物体的加速

度和角速度来推测其位置和方向。这种导航方式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无法使用地面、天空或卫星信号进行导航的环境中具有很高的适用性。本文将介绍惯性导航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惯性导航原理

惯性导航基于牛顿第一定律,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根据这个原理,惯性导航系统利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并通过积分计算出位置和方向。加速度计测量物体的加速度,而陀螺仪测量物体的角速度。结合这两个测量值,我们可以获得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惯性导航应用

惯性导航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一方面,在航空航天领域,惯性导航

被广泛用于飞机、导弹和航天器等的导航系统中。因为这些系统需要长时间在没有卫星信号的空间中运作,而惯性导航正好可以提供稳定准确的导航信息。另一方面,在汽车和船舶领域,惯性导航也可以用于提供车辆和船只的位置和方向信息。

三、惯性导航的优势和限制

与其他导航技术相比,惯性导航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首先,惯性导航不受外

部环境的干扰,能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工作。其次,惯性导航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更新速率,可以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然而,惯性导航也存在一些限制。由于惯性传感器存在漂移问题,导航的误差会随时间累积,因此需要通过其他导航系统进行校正,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四、惯性导航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惯性导航正朝着更加精确和可靠的方向发展。首先,研

究人员正在努力改进惯性传感器的性能,减小测量误差和漂移问题,提高导航的精度。其次,结合其他导航系统,如GPS和地图数据,可以进一步提高惯性导航的

可靠性和准确性。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惯性导航系统可能会与其他智能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更多应用场景和功能。

总结

惯性导航是一种基于物理原理的导航技术,利用惯性传感器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和角速度来推测其位置和方向。它在无法使用其他导航系统的环境中具有很高的适用性,如航空航天、汽车和船舶等领域。虽然惯性导航具有精度高、更新速率快等优势,但也存在测量误差和漂移问题等限制。未来,惯性导航将继续发展,努力提高精确性和可靠性,并与其他智能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以实现更多应用场景和功能。

高考理综高中物理学史常考知识点归纳(体育班)

新课程高考高中物理学史(粤教版)体育班专用 必修部分: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9、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0、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二、相对论: 13、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惯性导航知识点

惯性导航知识点概述 惯性导航是一种基于物理原理的导航技术,它利用惯性传感器测量物体的加速 度和角速度来推测其位置和方向。这种导航方式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无法使用地面、天空或卫星信号进行导航的环境中具有很高的适用性。本文将介绍惯性导航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惯性导航原理 惯性导航基于牛顿第一定律,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根据这个原理,惯性导航系统利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并通过积分计算出位置和方向。加速度计测量物体的加速度,而陀螺仪测量物体的角速度。结合这两个测量值,我们可以获得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惯性导航应用 惯性导航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一方面,在航空航天领域,惯性导航 被广泛用于飞机、导弹和航天器等的导航系统中。因为这些系统需要长时间在没有卫星信号的空间中运作,而惯性导航正好可以提供稳定准确的导航信息。另一方面,在汽车和船舶领域,惯性导航也可以用于提供车辆和船只的位置和方向信息。 三、惯性导航的优势和限制 与其他导航技术相比,惯性导航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首先,惯性导航不受外 部环境的干扰,能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工作。其次,惯性导航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更新速率,可以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然而,惯性导航也存在一些限制。由于惯性传感器存在漂移问题,导航的误差会随时间累积,因此需要通过其他导航系统进行校正,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四、惯性导航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惯性导航正朝着更加精确和可靠的方向发展。首先,研 究人员正在努力改进惯性传感器的性能,减小测量误差和漂移问题,提高导航的精度。其次,结合其他导航系统,如GPS和地图数据,可以进一步提高惯性导航的 可靠性和准确性。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惯性导航系统可能会与其他智能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更多应用场景和功能。 总结 惯性导航是一种基于物理原理的导航技术,利用惯性传感器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和角速度来推测其位置和方向。它在无法使用其他导航系统的环境中具有很高的适用性,如航空航天、汽车和船舶等领域。虽然惯性导航具有精度高、更新速率快等优势,但也存在测量误差和漂移问题等限制。未来,惯性导航将继续发展,努力提高精确性和可靠性,并与其他智能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以实现更多应用场景和功能。

《惯性导航系统》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惯性导航系统》课程包括惯性导航基础、惯性元件、惯性平台、平台式惯导原理、捷联式惯导原理等5个单元的内容。由于本门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宽,与物理学、工程力学、控制科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联系紧密;教学内容丰富,数学公式复杂,空间关系抽象,逻辑推理和形象思维要求高的课程特点,导致课程在教学过程易于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为帮助大家学好本门课程,我们给出学习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课程前后关系 1.前置课程 本门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学习本门课程需要具备《物理学》、《理论力学》、《电机学》、《电路原理》、《模拟数字电路》、《自动控制原理》和《陀螺原理》等相关课程的专门知识,这些知识是学好本门课程的重要基础。 2.后续课程 本门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飞行控制系统》、《组合导航系统》、《机载航电设备》等。学好本门课程可以为上述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主讲教材与参考教材 1.主讲教材 本门课程的主讲教材是2008年9月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空军航空机务体系统编教材《惯性导航》。该教材从惯性导航基础、惯性元件、惯性平台、平台式惯导原理、捷联式惯导原理五个知识模块,系统阐述了惯性导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

教材针对惯性导航理论抽象、复杂的特点,特别加强了空间概念、坐标系转换和惯导几何位置关系的物理解释,惯性导航方程、力学编排方程、误差方程、对准方程等复杂公式推导过程的物理本质分析,以便于读者加深对惯性导航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2.参考教材 本门课程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辅助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包括参考教材、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三个类别。这些参考资料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惯性导航及相关领域的知识结构,惯性导航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方向。以下给出的是主要参考教材清单。 (1)《惯性导航与组合导航》,张宗麟,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 (2)《惯性导航》,秦永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3)《捷联惯性导航技术》(英)David H.Titterton,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12月 (4)《惯性器件与惯性导航系统》,邓志红,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6 月 (5)《光纤陀螺仪》,(法)Hrtve G. Lefevre,北京,国防工沛出版社,2002年1月 (6)《陀螺原理》,许江宁,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7)《无陀螺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史震,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8)《惯性导航与组合导航基础》,刘智平,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年6月 (9)《惯性技术》,邓正隆,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10)《惯性仪器测试与数据分析》,严恭敏,北京,国防工业

大气数据与惯导系统-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知识点 171543517 马千里1、地平仪 1.直读式地平仪换向齿轮的作用 若小飞机直接固定在内框轴上,则当飞机倾斜时,飞行员看到的指示情况刚好与飞机实际情况相反。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小飞机不直接固定在内框轴上,而是通过1:1换向齿轮与内框轴相连,此时小飞机正确反映倾斜角度。 2.远读式地平仪随动托架系统的功能 能在360度范围内测量飞机俯仰角和倾斜角。 随动托架:支撑三自由度陀螺。 变压器式感应转换器:敏感外环相对内环的转动角度。 随动托架换向器:当飞机倒飞后将感应转换器的输出进行换向。 随动系统电动机:由双相感应电动机和测速发电机组成(参看右图)。电动机输出经减速齿轮带动托架轴转动,确保陀螺三轴垂直,测速发电机的作用是阻尼随 动系统电动机的振荡。 3.地平仪起动系统的功能

组成:电气机械锁紧装置(机械传动部分、程序控制电路) 作用: 将自转轴直立于地垂线位置。 陀螺转子的转速迅速达到额定转速。 飞机机动飞行结束改平飞后,消除飞行中的积累误差。 起动机械传动部分:由上锁电动机、传动齿轮、摩擦离合器、带传动销的齿轮、带螺旋槽的推筒、滚轮、恢复弹簧、陀螺内、外环锁杆和心形凸轮等组成(参看下图)。 上锁过程的机械传动关系: 使随动托架上锁。 陀螺内外环上锁。 开锁过程的机械传动关系: 推筒在恢复弹簧的作用下,退回到起始位置。 内、外锁杆在各自的恢复弹簧作用下,退回到起始位置。

推筒退回时,“咔喳”声可作为判断有无故障的现象之一。 自动程序控制电路的工作:主要由P1、P5、P6、P7、P8五个继电器,一个微动电门及指示器上的信号灯和起动按钮等组成(参看下图) 自动起动过程: 1、启动时,首先接通地平仪辅助直流电源。 2、接通地平仪电门。 3、推筒,滚轮及锁杆向前运动,使微动电门B1的活动接点向左移动。 4、自动开锁后,锁杆,滚轮及推筒返回,陀螺开锁。 5、起动过程结束后,若信号灯一直亮着,说明起动系统工作异常。 6、机动和特技飞行后上锁机构可消除积累误差。 4.地平仪判读 倾斜角和俯仰角各有两种判读方式 倾斜角: 近似判读法:根据活动小飞机和固定人工地平线的相对位置判读 精确判读法:根据活动小飞机翼尖指针与倾斜刻度盘上的刻度判读 俯仰角:

高三物理知识点精选总结5篇

高三物理知识点精选总结5篇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静摩擦力,即0≤f≤fm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2 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 7.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 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12.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航空航天航空原理知识点

航空航天航空原理知识点 首先,感谢您的委托,下面我将为您呈现一篇关于航空航天航空原理的文章。 航空航天航空原理知识点 航空航天是一门关于飞行器在大气中飞行的科学和技术。航空航天行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推动了人类科技的进步,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航空航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些航空航天原理的基本知识点。 1. 大气的组成和性质: 大气是地球围绕其表面运动的薄而不规则的气体包层。它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其中还含有水蒸汽和微小的悬浮颗粒物。大气对于飞行器的飞行至关重要,了解大气的组成和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飞行器。 2. 牛顿三定律: 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它们也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后会产生加速度;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总是会有一个等大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3. 飞行器力学:

飞行器力学是航空航天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对飞行器所受 的力进行分析和计算。关键的力包括重力、升力、阻力和推力。重力 是地球对飞行器的吸引力,升力是垂直于飞行方向的力,阻力是与运 动方向相对的力,而推力则是由飞行器的推进系统提供的力。 4. 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力的科学。它的关键概 念之一是包流理论,该理论描述了空气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了解 空气动力学,我们能够更好地设计和改进飞机的外形以减少阻力和提 高操控性能。 5.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推进系统是飞行器保持飞行的关键。在航空航天工程中,常见的推 进系统包括火箭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和螺旋桨。这些不同的推进 系统利用不同的物理原理来产生推力,从而推动飞行器前进。 6. 航空航天导航: 导航在航空航天中至关重要。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当今航空导 航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卫星定位技术提供准确的位置和导航信息。 此外,惯性导航系统和地面导航设施也是航空航天中常用的导航工具。 7. 航空航天材料: 航空航天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必须具备高强度、轻量化、耐高温和耐 腐蚀等特点。一些常见的航空航天材料包括铝合金、钛合金、复合材

大气数据与惯性导航系统第一章知识点合集

一、大气数据系统概论 1.国际标准大气的内容是什么? 在对流层和同温层中,空气的物理性质(温度、压强、密度等)都经常随着节季、日夜的的时间、地理位置,高度等的不同而变化。所谓“国际标准”大气,就是人为规定大气温度、密度,气压等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得出统一的数据,作为计算和试内验飞行器的统一标准,以便比较。为了提供大气压力和温度的通用参照标准,国际标准化容组织规定了(ISA ),作为某些飞行仪表和飞机大部分性能数据的参照基础。1972年,由航空航天器技术委员会起草,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气象组织讨论,世界各主要国家同意,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写《国际标准ISO-2533—标准大气》。标准规定了2000—8000米高度范围内大气参数与高度的关系。 2.国际标准大气条件下,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是什么? 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大气温度及气温垂直梯度的关系。 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的高度分层、大气温度及气温垂直梯度的关系 式中,Hb 和Tb 分别为相应层的重力势高度和大气温度的下界面值,β为气温的垂直变化率(β=dTh/dH,在同温层内, β=0;在对流层内,β=- 6.50 K/km) 4.常见的大气压力单位。 帕斯卡[Pa]:每平方米的面积上作用有1牛顿的力:1[Pa]=1[N/m2] ()b b h H H T T -+=β

标准大气[atm]:标准海平面的气压: 1[atm]=101325[Pa] 工程大气压[at]:1[at]=1[Kgf/cm2]=9.80665×104[Pa] 巴[bar]:1[bar]=106[dyn/cm 2]= 105 [Pa] 毫米液柱:以液柱高度来表示压力的大小 1[mmHg]=1[Torr]=1/760[atm]=133.322[Pa] 1[mmH 2O]=9.80665[Pa] 磅/英寸2[PSi]:1[PSi]=1[bf/in 2]=6.89476×103[Pa] 5.摄氏温度与其他温度的换算公式。 6.主要的大气数据参数有哪些? 静压(ps):飞机周围自由空气的压力 动压(pd):气流的定向运动具有动能,当气流到达驻点时,动能变为压力能和热能。单位面积上升高的压力称为动压 pd=1/2ρHυ2 ρH 为标准大气H 高度上的空气密度,v 为空速。 冲压(pc):定义与动压相同。 区别是:动压是不可压缩的流体的理想定义,而冲压是考虑了空气的可压缩性。Ma 数小于0.3时,冲压与动压似相等。 全压(Pt):动压与静压之和,即气流到达驻点时,单位面积上的总压力 总温(Tt):气流到达驻点时获得的气温叫总温 静温(Ts):飞机周围自由空气所具有的温度 攻角(迎角,AOA):飞机的质量中心运动轨迹与飞机纵轴之间的夹角(飞机竖15.273 3259+=+=t T t F

飞行员航空理论知识点总结

飞行员航空理论知识点总结 飞行员航空理论知识点总结 飞行员作为航空的关键角色之一,需要掌握广泛而深入的航空理论知识。本文将总结一些重要的飞行员航空理论知识点,帮助初学者快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概念。 一、气象学知识 气象学是飞行员必备的重要知识点之一。飞机飞行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了解气象学对于安全的飞行至关重要。 1.1 气候要素:了解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风向等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对于判断飞行条件至关重要。 1.2 气象图解读:学会读取气象图,例如天气转换图、风切变图和飞行预报图等,以预测天气变化,选择适当的路线和高度。 1.3 雷暴:了解雷暴的形成原因和特征,避免在雷暴天气下飞行,以保障飞行安全。 二、飞行器原理 2.1 飞机结构和构造:理解飞机的基本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包括机翼、机身、机尾和起落架等。 2.2 升力和阻力:了解升力和阻力的基本原理,掌握如何控制飞机的升力和阻力,以保证平稳的飞行。 2.3 飞行稳定性和控制性:了解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包括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和舵面的使用方法。 三、航空导航知识 3.1 地球和大气层结构:了解地球和大气层的基本结构,包括大气层的分层和各层的特点对于飞行导航至关重要。 3.2 航空导航系统:了解各种导航系统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包括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雷达导航系统等。 3.3 航路规划:学会制定和选择最优航路,包括直航、弯航和高空航路等,以确保飞行的安全和效率。 四、航空法规和飞行安全管理 4.1 航空法规:了解国内外的航空法规,包括民用航空法和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相关规定,以合法合规地进行飞行活动。 4.2 飞行安全管理:了解飞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飞行前和飞行中的风险评估和飞行计划,以确保飞行的安全。 4.3 紧急情况处理:学会应对紧急情况,如发动机故障、气象恶劣和操作失误等,采取正确的紧急处置措施,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五、人因工程和飞行心理学 5.1 人机工程:了解人机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人机界面、舱内设备和人因因素等,以减少人为错误和提高飞行效率。 5.2 飞行心理学:了解飞行员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应对方法,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决策能力。 总结: 飞行员航空理论知识点众多且复杂,本文只是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飞行员除了具备理论知识外,还需要经过充分的实践和飞行训练,不断提高飞行技能和应对能力。只有全面掌握和了解航空理论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飞行中,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 综上所述,飞行员需要掌握多个方面的航空理论知识,包括航空气象、飞行力学、导航和飞行安全管理等。这些知识点

高三物理知识点精选总结5篇

高三物理知识点精选总结5篇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 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 7.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 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12.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16."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2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新手从事航空航天工程的7大重要知识点

新手从事航空航天工程的7大重要知识点 航空航天工程是一门极具挑战性和前沿性的领域,需要掌握一定的 基础知识才能有效地从事相关工作。对于新手而言,以下是航空航天 工程的七大重要知识点,帮助他们顺利入门。 一、飞行原理 飞行原理是航空航天工程的基础,了解飞行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和 设计飞行器至关重要。该知识点包括气动学、空气动力学、机翼结构 和推力的作用等内容。新手需要学习和理解飞行原理,了解不同类型 的飞行器的工作原理,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在物体上所产生的力学效应的学科。对于航 空航天工程师来说,了解和熟悉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和改进飞行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空气动力学对飞行性能 的影响,包括气动力、阻力和升力等。 三、航空材料及结构 航空材料及结构是新手必须熟悉的知识点之一。航空航天工程中使 用的材料必须具备轻质、高强度和耐高温等特性。新手需要了解各种 航空材料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并掌握不同材料结构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四、飞行器控制系统

飞行器控制系统是保障飞行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手应该熟悉不同类型的飞行器控制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掌握飞行器的操纵和控制技术,了解飞行器的自动控制系统和人工驾驶系统,对于日常的飞行操作和应急处理至关重要。 五、导航与定位技术 导航与定位技术是现代航空航天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手需要了解不同的导航与定位技术,如卫星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和地面导航设备等。准确的导航与定位技术可以确保飞行器的安全导航和目标精确定位。 六、航空安全管理 航空安全管理是航空航天领域必备的知识点之一。新手需要了解航空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学习防止飞行事故和应对危机的方法。航空安全管理涉及到飞行器的维护保养、风险评估和事故调查等方面。 七、航空法规与标准 航空法规与标准是指导航空航天行业发展和操作的重要依据。新手从事航空航天工程必须熟悉并遵守相关的航空法规和标准,包括飞行操作规范、安全标准和飞行器的认证规定等。确保自己的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是新手必须具备的素质。 总之,航空航天工程是一门需要扎实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领域。新手从事这个行业,需要掌握以上七大重要知识点,不断学习和提升

八年级惯性知识点

八年级惯性知识点 在物理学中,惯性被定义为物体因不受到力而保持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的性质。以下是八年级物理学生需要了解的惯性知识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个对象如果未受到外 力作用,将保持其状态,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二、质量 质量是一个物体所包含的物质量的度量,并且是一个物体在给 定速度下的惯性度量。质量通常用千克(kg)来度量。 三、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一个物体所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其质量乘以 其加速度(f=m*a)。这意味着如果给定一个物体一个更大的力, 那么它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加速度;如果质量更大,那么它将需要 更大的力才能产生同样的加速度。

四、惯性 惯性的定义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的趋势。这意味着当物体处 于静止状态时,它将保持静止;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它将继 续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运动,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并改变其状态。 五、惯性参考系 惯性参考系是一个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或任何状态改变都是匀速 的观察者的参考系。在惯性参考系中,牛顿定律是有效的;而在 非惯性参考系中,则需要应用其他力和运动方程。 六、惯性力 惯性力是由于保持运动状态而产生的力的概念。例如,当你转 弯时,你的身体由于惯性而继续前进,而车辆或道路则转弯,这 会让你感到向外的力,并使你倾向于离开车辆或道路。 七、惯性导航

惯性导航是一种利用惯性测量来跟踪自身运动的导航方法。它不需要外部参照物或GPS等设备,只需要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 总之,八年级的物理课程包括很多有关惯性的知识,我们需要理解惯性定律、质量、牛顿第二定律、惯性、惯性参考系、惯性力和惯性导航等概念。这些知识点对我们理解物理学和其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省考航空航天知识点汇总

省考航空航天知识点汇总 航空航天是一项与现代科技和工程密切相关的领域,涉及到飞机、飞行器、航 天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在省考中,航空航天知识点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航空航天的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航空知识点 1. 飞机构造:了解飞机的各个部分,包括机翼、机身、机尾、 起落架等,并了解它们的作用和功能。 2. 飞行原理:掌握飞机的升力、重力、推 力和阻力之间的关系,以及飞机的起飞、飞行和着陆过程。 3. 飞行器操纵:了解 飞机的操纵系统和操作方法,包括方向舵、升降舵、副翼等的使用。 二、航天知识点 1. 载人航天:了解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和技术要求,包括航天 飞机、航天器和空间站等的构造和功能。 2. 无人航天:了解无人航天的应用领域 和技术特点,包括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等的功能和用途。 3. 火箭原理:掌握火箭的工作原理,包括燃烧室、喷管和推进剂等的作用和关系。 三、航空航天历史知识点 1. 机载雷达:了解机载雷达的原理和应用,包括天气 雷达、导航雷达和高空侦察雷达等的功能和用途。 2. 航空航天发动机:了解航空 航天发动机的种类和原理,包括涡轮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等的工作原理和效率。 3. 航空航天材料:了解航空航天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包括高温合金、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等的性能和用途。 四、航空航天技术知识点 1. 航空航天导航系统:了解航空航天导航系统的种类 和原理,包括GPS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和雷达导航系统等的功能和精度。 2. 航空航天通信系统:了解航空航天通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包括卫星通信、空中通信和地面通信等的特点和应用。 3. 航空航天安全:了解航空航天安全的重要性和 保障措施,包括飞行员培训、飞行器维护和空管系统等的作用和责任。 综上所述,航空航天知识点是省考中的重要考点。了解航空航天的基本原理、 技术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航空航天相关的题目。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大家备考航空航天知识点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学史常考知识点归纳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通过构思的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6、1638年,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和法国天文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冥王星。 9、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0、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二、相对论: 13、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14、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15、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16、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

2023年高中物理历史知识点超详细汇总必须收藏

【3个老师】高中物理历史知识点超具体汇 总,必须收藏。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同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对的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抱负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因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因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假如没有其它因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本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奉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测——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具体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平常的观测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辩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 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运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1.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成的最大速度重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一方面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2.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3.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白经典力学不合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二、电磁学: 13.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运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互相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4.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达电场。 16.192023,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7.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8.192023,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忽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9.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楞次定律。

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2019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一)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 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9、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

高三物理知识点难点精选五篇

高三物理知识点难点精选五篇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2)速率: 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5.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 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2021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一〕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程度面上运动的物体假设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假如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奉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程度面上运动的物体假设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假如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历,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拟准确地测出了引 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9、我国宋朝创造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一样;但现代火箭构造复杂,其所能到达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场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

领航与导航知识点总结

领航与导航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 一、空中导航的三个基本问题; 1. 定位:导航的首要和基本问题,是确定应飞航向和飞行 时间的基础;可以采用的定位方法:目视,无线电, 区域导航等;定位后判断偏航,进而修正航向等参量。 2. 确定应飞航向:目的是修正风的影响,使飞机沿着预定 的航迹飞行;要根据飞行高度上风速、风向和预定航迹的关系确定实际应飞航向。 3. 确定飞行时间:目的是准确把握飞行进程,及时修正飞 行速度,确保飞机能够准时到达目的地;根据飞行计划的要求,利用航路检查点检查飞机的飞行进程,采取相应的措施消磨和吸收飞行时间。 二、导航的类型: 1. 无线电领航(Radio Navigation) (1)根据无线电的传播特性,利用无线电领航设备进行 定向、测距、定位,引导飞机飞行。精度高; (2)定位时间短,可以连续、实时的定位;能够在昼 夜、复杂气象条件或者缺少地标的条件现使用,大大扩大了飞行时空。局限性:地面限制、电磁干扰 (3)测向系统:ADF 、VOR 、ILS 、MLS (方位角、仰 角、距离) ;测距系统:DME ;测向测距系统:

VOR/DME ,TACAN ;测高系统:RA ;测距差系统:OMEGA 、LORAN 2. 惯性导航INS (Inertial Navigation) (1)利用惯性元件测量飞机相对于惯性空间的加速度,在给定的初始条件下,利用导航计算机的积分运算,确定飞机的姿态、位置、速度,引导飞机飞行。 (2)彻底自主导航;不受气象条件和地面导航设施限制,隐蔽性好;系统校准后短时定位精度高。 (3)定位误差随时间而不断积累,存在积累误差;成本高。 3. 卫星导航 通过测量飞机与导航卫星的相关位置来解算领航参数 4. )区域导航 (1)惯性导航、卫星导航以及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不 断发展,使得导航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飞机无需局限于地面导航设施形成的航线逐台飞行,而是根据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来自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或者地面导航设施的导航信息,编排更加灵便的短捷的希翼航线,计算飞机的航线偏离信息,并通过与自动驾驶耦合,实现自动驾驶,引导飞机沿着最佳的飞行路径飞行,从实践和设备上摆脱了地面导航设施的束缚,这种实施导航的方法称之为区域导航(RNAV:Are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