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压力计校准能力验证

数字压力计校准能力验证

数字压力计校准能力验证
数字压力计校准能力验证

CNAS M0044 0.05级数字压力计校准

能力验证计划作业指导书

CNAS M0044“0.05级数字压力计校准”能力验证计划是由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负责实施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能力验证计划。本计划中,贵实验室的代码为_ 17 _ ______。

本次计划相关信息如下:

1 样品

1.1 样品信息

本次计划共采用3台0.05级数字压力计作为样品,分成3个组进行传递,每组1个样品,采用铝合金抗震抗压包装箱。样品编号分别为:920650808160,11K5808,11K5855。

选用的样品均为数字压力计,样品具体指标及校准点如表1所示。

表1 数字压力计的特性及校准点

数字压力计的连接头尺寸为M20×1.5mm。

1.2 样品的接收

各实验室在收到样品后,应首先对样品是否完好进行确认,同时将确认信息填写在附件1:《被测物品接收状态确认表》中,以传真方式在1个工作日内返回实施机构。

1.3 样品的贮存

实验室对样品应注意干燥,避免杂质的污染,并应避免磕碰、跌落等。在校准操作完成后,应关闭数字压力计的电源。

1.4 样品的发送

实验室在完成校准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将样品传递给下一个参加实验室,并填写附件2:《能力验证样品发送表》,在样品发送后1个工作日内以传真方式

返回实施机构。

实验室在传递样品过程中应注意包装及运输的安全可靠,无论采用邮寄或者自送方式传递样品。实验室应注意将样品放回原包装盒中,盖好盒盖。为防止铝合金包装盒在运输过程中固定锁扣滑脱,应在包装盒外再加一层邮局专用的纸质包装,以避免样品的损坏或者丢失。

2校准

2.1本计划要求实验室依据JJG875-2005《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按照实验室的日常校准程序和校准测量能力对0.05级数字压力计的压力示值进行校准;2.2 校准点的选取,在数字压力计的测量范围内选取2 MPa、3 MPa、4 MPa、5 MPa压力点作为校准点,升压、降压校准循环次数为两次,分别计算两次正行程的平均值和两次反行程的平均值作为校准结果;

2.3 校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校准过程中除了清零外,不允许对样品进行任何调整,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实施机构处理;

2.4 校准结果等相关信息填写在附件3:《能力验证结果报告单》中,校准结果以“MPa”为单位,保留到小数点后第四位,以×.××××表示;

2.5 实验室应按照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的要求进行各校准点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编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测量不确定度(U)采用扩展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的置信概率为95%,取k =2),评定结果以“MPa”为单位,测量不确定度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结果反馈

请各实验室于完成校准后,将附件3:《能力验证结果报告单》传真到实施机构(或其他方式),并于十个工作日内以快件方式将需向实施机构提供的文件清单中所列文件寄至实施机构。无故未按期提交结果的实验室,其结果将不列入本计划统计。

向实施机构提供的文件清单如下:

1.参加能力验证缴费的汇款单(复印件);

2.附件1 :被测物品接收状态确认表(原件);

3.附件2 :能力验证样品发送表(原件);

4.附件3 :能力验证结果报告单(原件);

5.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包括重复性报告)(原件);

6.测量用标准的符合性证明文件(检定/校准证书)(复印件);

7. 实验室校准结果的原始记录(复印件)。

4 告知

参加能力验证计划是实验室日常校准工作质量保证的有效方式。为保障该方式的有效性,希望实验室不要串通和伪造数据。

5 联系方式

附件1:被测物品接收状态确认表

被测物品接收状态确认表

编号:ZQ -

备注:请各实验室将填好的表格传真至指定机构。

附件2:能力验证样品发送表

能力验证样品发送表

编号:BF-

为确保本次计划的进程,请贵实验室在完成校准后3个工作日内将被测物品送至:

名称: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传真:

联系人:

本次计划的被测物品已于年月日发出。

发出时,被测物品状态是否良好:是□ 否□

如有问题,请详细描述:

运输部门:电话/传真:

运输单据号码:

实验室联系人:电话/传真:

附件3:能力验证结果报告单

能力验证结果报告单

编号:实验室名称:

是否通过实验室认可:是?(编号:CNAS L )否?

试验人员:

试验日期:年月日

环境条件:温度:℃湿度:%RH

测量标准信息:

校准结果:

注:测量不确定度的置信概率为95%,k取2。

负责人签字:

JJG882-2004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 882-2004 压力变送器 Pressure Transmitter 2004-06一04发布 2004一12一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G 882-2004 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the Pressure Transmitter JJG 882-2004 代替JJG 882-1994 本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4年06月04日批准,并自2004年12月0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压力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杭州天元仪表有限公司 本规程委托全国压力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JG 882-2009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朱家良(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屠立猛(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李元(杭州天元仪表有限公司) JJG 882-2004 目录 1范围.............................。 (1) 2引用文献 (1) 3概述 (1) 4计量性能要求 (2) 4.1测量误差 (2) 4.2回差.................‘.. (2) 4.3静压影响 (2)

5通用技术要求 (3) 5.1外观 (3) 5.2密封性 (3) 5.3绝缘电阻·....................................................... (3 ) 5.4绝缘强度.................。. (3) 6计量器具控制 (4) 6.1定型鉴定(或样机试验) (4) 6.2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4) 附录A压力变送器检定时的设备连接方式 (9) 附录B定型鉴定(或样机试验)试验项目和方法 (11) 附录C压力变送器检定记录格式 (17) 附录D不确定度分析实例 (18) 附录E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 (21) JJG 882-2004 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压力(包括正、负表压力,差压和绝对压力)变送器的定型鉴定(或样机试验)、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2引用文献 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 JJF 1015-2002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通用规范 JJF 1016-2002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 JJG 875-1994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 GB/T 17614.1-1998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第1部分:性能评定方法 GB/T 17626.3-1998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概述 压力变送器是一种将压力变量转换为可传送的标准化输出信号的仪表,而且其输出 信号与压力变量之间有一给定的连续函数关系(通常为线性函数)。主要用于工业过程 压力参数的测量和控制,差压变送器常用于流量的测量。 压力变送器有电动和气动两大类。电动的标准化输出信号主要

架盘天平(校准和测量能力)

架盘天平校准和测量能力评定 1 、概述 1.1 测量依据:JJG156-2004《架盘天平》 1.2 环境条件:温度:常温,无明显的气流和震动。 1.3测量标准:F 1等级砝码。 1.4 被测对象:100g/0.1g 架盘天平(JYT-1)。 1.5 测量过程:采用标准砝码直接来测量天平的示值之差,即为架盘天平的示值误差。 2、 数学模型 s m m m -=? 式中:m ?---架盘天平示值误差; m ---架盘天平示值; s m ---标准砝码值。 3、不确定度传播率 [][]2 2212 2 2)()()()()(s s s c m u c m u c m u m m m u m m m u +=?? ????????+??????????=? 灵敏系数 11=???= m m c 12-=???=s m m c 4、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本评定方法以100g 天平为例,其他称量点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参考本方法进行评定。 4.1 输入量s m 的标准不确定度)(s m u 的评定 4.1.1依据JJG99-2006《砝码》中所给出,F 1等级砝码100g 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允差1/3,即0.17mg ,包含因子k=2。标准不确定度 )(1s m u = mg mg 083.02 17.0= 4.1.2用于测量天平分度值的0.1g 小砝码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0.017mg ,包含因

子k=2。标准不确定度 )(2s m u = mg mg 0083.02 017.0= )(s m u =)()(2 2 2 1s s m u m u +=0.083mg 4.2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m u 的评定 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于天平的测量重复性,可以用同一砝码,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以天平最大称量点,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分度): 0.1、0.1、0.2、0.2、0.1、0.3、0.3、0.0、0.1、0.2。 ∑==n i i m n m 1 1 单次实验标准差 1 )(12 --= ∑=n m m s n i i )(m u =0.1(分度)=10mg 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5.1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汇总于下表 5.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输入量m 与s m 彼此独立不相干,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可按下式得到 )()()(22m u m u m u s c +=?=10mg 5.3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取 2=k

电子天平校准和测量能力

电子天平校准和测量能力评定 1 、概述 测量依据:JJG1036-2008《电子天平》。 环境条件:温度(18~22)℃,温度波动不大于℃/h ,相对湿度不大于80%RH 。 测量标准:E 2等级标准砝码。 被测对象:200g/电子天平,Max=200g ,Min=10mg 。一般情况下,校准天平的最大称量及最小称量。 测量方法 :采用标准砝码直接来测量天平的示值之差,即为电子天平的示值误差。 2、 数学模型 式中:m ?---电子天平示值误差; m ---电子天平示值; s m ---标准砝码值。 3、不确定度传播率 灵敏系数 11=???= m m c 12-=???=s m m c 4、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输入量s m 的标准不确定度)(s m u 的评定 输入量s m 的标准不确定度)(s m u 采用B 类方法进行评定。 依据JJG99-2006《砝码》中所给出,E 2等级标准砝码200g 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允差的1/2,即,包含因子2=k ,标准不确定度 )(s m u =mg mg 05.021.0= 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m u 的评定 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于天平的测量重复性和天平的分辨力。 4.2.1重复性可以用同一砝码,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以天平最大称量点,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为(g ): 、、、、、、、、、 单次实验标准差 1 )(1 2 --=∑=n m m s n i i )(m u = 天平的分辨力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2)3 2/( ?=d u d = )(m u =2 2)(d u m u +=

数字式万用表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数字式万用表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数字式仪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其应用几乎遍及所有企业。但由于其故障出现呈多因素,且遇到问题的随机性大,没有太多规律可循,修理难度较大。因此,本人将多年工作实际中所积累的一些修理经验整理出来,以供从事本专业的同仁参考。 一、修理方法 寻找故障应先外后里,先易后难,化整为零,重点突破。其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感觉法凭借感官直接对故障原因做出判断,通过外观检查,能发现如断线、脱焊、搭线短路、熔丝管断、烧坏元件、机械性损伤、印刷电路上铜箔翘起及断裂等;可以触摸出电池、电阻、晶体管、集成块的温升情况,可参照电路图找出温升异常的原因。另外,用手还可检查元件有否松动、集成电路脚管是否插牢,转换开关是否卡带;可以听到和嗅到有无异声、异味。 2.测电压法测量各关键点的工作电压是否正常,可较快找出故障点。如测A/D转换器的工作电压、基准电压等。 3.短路法在前面所讲的检查A/D转换器方法里一般都采用短路法,这种方法在修理弱电和微电仪器时用得较多。 4.断路法把可疑部分从整机或单元电路中断开,若故障消失,表示故障在断开的电路中。此法主要适合于电路存在短路的情况。 5.测元件法当故障已缩小到某处或几个元件时,可对其进行在线或离线测量。必要时,用好的元件进行替换,若故障消失,说明元件已坏。 6.干扰法利用人体感应电压作为干扰信号,观察液晶显示的变化情况,常用于检查输入电路与显示部分是否完好。

二、修理技巧 对一块故障仪表首先应检查和判别故障现象是共性(所有功能都不能测量),还是个性(个别功能或个别量程),然后区别情况,对症解决。 1.若所有档均不能工作,应重点检查电源电路和A/D转换器电路。检查电源部分时,可取下叠层电池,按下电源开关,用正表笔接被测表电源负,负表笔接电源正(对数字万用表而言),开关打到二级管测量档,若显示的是二级管正向电压,则说明电源部分是好的,若偏差大,则说明电源部分有问题。若出现开路,重点检查电源开关和电池引线等。若出现短路,则需要采用断路法,逐步断开使用电源的元件,重点检查运算放大器、定时器及A/D转换器等。若出现短路,一般都不止损坏一块集成元件。检查A/D转换器可以和基本表同时进行,相当于模拟式万用表的直流表头,具体检查方法: (1)被测表的量程转到直流电压最低档; (2)测量A/D转换器工作电压是否正常。根据表内所用A/D转换器型号,对应V+脚和COM脚,测量值与它的典型值相比较是否相符。 (3)测A/D转换器的基准电压,目前常用的数字万用表的基准电压一般都是100mV或1V,即测量VREF+与COM之间的直流电压,若偏离100mV或1V,可通过外接电位器进行调节。 (4)检查输入为零的显示数,把A/D转换器的正端IN+与负端IN-短接,使输入电压Vin=0,仪表显示“00.0"或“00.00"。 (5)检查显示器的全亮笔划。把测试端TEST脚与正电源端V+短接,使逻辑地变成高电位,全部数字电路停止工作。因每个笔划上都加有直流电压,所以全部笔划亮对位表显示“1888",对位表显示“18888"。若存在缺笔划现象,检查A/D转换器对应输出脚与导电胶(或联线),与显示器之间是否有接

大学物理实验-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关于温度传感器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温度传感器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东西。本文通过控制变量法,具体研究了三种温度传感器关于温度的特性,发现NTC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PTC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两者的线性性都不好。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关于温度有很好的线性性质。PN节作为常用的测温元件,线性性质也较好。本实验还利用PN节测出了波 尔兹曼常量和禁带宽度,与标准值符合的较好。 关键词:定标转化拟合数学软件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NATURE OF TEMPERATURE SENSOR 1.引言 温度是一个历史很长的物理量,为了测量它,人们发明了许多方法。温度传感器通过测温元件将温度转化为电学量进行测量,具有反应时间快、可连续测量等优点,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作者对三类测温元件进行了研究,分别得出了电阻率、电动势、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2.热电阻的特性 2.1实验原理 2.1.1Pt100铂电阻的测温原理 和其他金属一样,铂(Pt)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并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利用铂的此种物理特性制成的传感器称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通常使用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零度阻值为100Ω(即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高,应用温度范围广,是中低温区(-200℃~650℃)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本实验即采用这种铂电阻作为标准测温器件来定标其他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曲线,为此,首先要对铂电阻本身进行定标。 按IEC751国际标准,铂电阻温度系数TCR定义如下: TCR=(R100-R0)/(R0×100) (1.1) 其中R100和R0分别是100℃和0℃时标准电阻值(R100=138.51Ω,R0=100.00Ω),代入上式可得到Pt100的TCR为0.003851。 Pt100铂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计算公式如下: Rt=R0[1+At+B t2+C(t-100)t3] (-200℃

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doc

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压力变送器(以下简称变送器)的检定: 一概述 压力变送器是一种将压力变量转换为可传送的统一输出信号的仪表,而且其输出信号与压力变量之间有一给定的连续函数关系,通常为线性函数。 压力变量包括正、负压力,差压和绝对压力。 压力变送器有电动和气动两大类,电动的统一输出信号为0-10mA, 4-20mA( 或1-5V) 的直流电信号,气动的统一输出信号为20-100kPa 的气体压力。 压力变送器按不同的转换原理可分为力(力矩)平衡式、电容式、电感式、奕变式和频 率式,等等。 二技术要求 1外观 1.1 变送器的铭牌应完整、清晰、应注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测量范围等主要技术指 标,高、低压容室应有明显标记,还应标明制造厂的名称或商标、出厂编号、制造年月。 1.2 送器零部件应完整无损,紧固件不得有松动和损伤现象,可动部分应灵活可靠。 1.3 新制造的变送器的外壳、零件表面涂覆层应光洁、完好、无锈蚀和霉斑,内部不得有切 屑、残渣等杂物,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变送器不允许有影响使用和计量性能的缺陷。 2密封性 变送器的测量部分在承受测量上限压力(差压变送器为额定工作压力)时,不得有泄漏 和损坏现象。 3 基本误差 变送器基本误差应不超过表 1 规定。 准确度等级基本误差( %)回程误差( %)电动气动电动气动电动气动 0.2( 0.25)±0.2(± 0.25)0.16( 0.2) 0.5 0.5 ± 0.5 ±0.5 0.4 0.25 1.0 1.0 ± 1.0 ±1.0 0.8 0.5 1.5 2.5 ± 2.5 ±1.5 1.2 0.75 2.5 2.5 ± 2.5 ±2.5 2.0 1.25 回程误差 新制造的变送器回程误差应不超过表 1 规定,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变送器回程误差应不大于表 1中基本误差的绝对值。 准确度等级 项目0.5 1.0 1.5 2.5 指标( %) Ps—静压值( Mpa ) Ps≤ 6.4 ± 2.0 ± 2.5 ± 3.0 ± 3.0 静下Ps≤ 6.4 压限( 差压量程≤ 6kPa) ± 3.0 ± 3.5 ± 4.0 - 影值 6.4< Ps≤16 ± 3.0 ± 3.5 ± 4.0 - 响变 6.4< Ps≤16 ± 4.0 ± 4.5 ± 5.0 -化( 差压量程≤ 6kPa) 量 16< Ps≤ 25± 3.5± 4.0± 4.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的表示方式应用指南》学习总结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的表示方式应用指南》学习总结 一.指南发布目的 部分校准实验室“测量和校准能力”表示方式不能满足CNAS-CL07:2011的要求。 本指南中的CMC示例仅作为CMC表示方式的示范,实验室应根据实际评估结果确定表示方式和数值。 二.文件要求 CNAS-CL07:2011等同采用ILAC-P14:2010的内容 7.对校准和测量能力(CMC)的要求 校准实验室在常规条件下能够提供给客户的校准和测量能力。 应是在常规条件下的校准中获得的最小的测量不确定度。 特别注意: 被测量的值是一个范围时,CMC通常可以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式表示 a.CMC用整个测量范围都适用的单一值表示; b.CMC用范围表示,此时,应有适当的插值算法给出区间内的值的测量不确定度 c.CMC用被测量值或参数的函数表示 d.CMC用矩阵表示,此时,不确定度的值取决于被测量的值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参数 (?) e.CMC用图形表示,此时,每个数轴应有足够的分辨率,使得CMC至少有两位有效 数字。 CMC应该用包含概率约为95%的扩展不确定度表示。CMC的单位始终与被测量一致,或者使用与被测量的单位相关的其他单位表示。当CMC单位域被测量不一致时,应给出必要说明。 二.CMC表示方式选择的原则和应用实例 (一)CMC表示方式选择的原则 1.应符合CNAS-CL07:2011第7.1的要求 2.科学、严谨、合理的选择CMC的表示方式,既简单明确,便于各方使用,又 与国际协调一致。 3.实验室应在对整个测量范围的CMC进行完整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CMC 的恰当表示方式。 4.实验室应根据不同校准参量的计量标准设备、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数据处理 方法特点选择CMC的恰当表示方式、不宜不做区分均采用一种表示方式。 (二)CMC表示方式的应用示例 1.CMC用整个测量范围内都适用的单一值表示 使用单一的绝对值表示的CMC,一般情况下,该CMC的主要不确定度来源 较少或单一,且在整个测量范围内不变。 1.1整个测量范围内,单一的绝对值可以对整个范围都适用。 常见于来自计量标准设备或校准方法等占主导作用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 对应整个测量范围是单一的绝对值。 1.2测量范围分段,每个分段的CMC可以使用单一的绝对值表示。 1.3某些校准项目,校准方法明确规定了2-3个校准点,CMC可以直接对 应该校准点给出。(谨慎使用,不便于客户理解) 使用单一的相对值表示的CMC,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其原则为,测量范围内 不同被测值的CMC与测量范围成线性关系,虽然绝对值不同,但换算为相对 值时,基本相同。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应变式传感器的系统标定与测量

实验一应变式传感器的系统标定与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对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标定实验,使学生了解传感器标定系统的一般组成; 2. 了解油压标定机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3. 熟悉电阻应变仪和电子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4. 掌握传感器静态标定的一般步骤和静态压力测试的步骤; 5. 掌握传感器静态特性中线性度和灵敏度两参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根据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将测试数据转换为压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 1.动态电阻应变仪BZ2203; 2.模拟示波器V-1060; 3.拉压力传感器BLR—1型。 三、实验步骤 1.传感器标定系统连接调试 实验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测量量程为0-20Mpa,在了解油压标定机工作原理、电阻应变仪和电子示波器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将安装于油压标定机上的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引线与电阻应变仪和电子示波器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将电阻应变仪和电子示波器的相关旋钮调整到相应位置。连接好后,由实验指导老师检查连接及仪器参数的选择是否正确、合理,然后在传感器的量程范围内进行标定,并记录相关数据。 2.传感器的标定 在压力传感器的量程范围内,根据油压标定机的砝码与压力的转换关系,选择五组砝码组合,依次加在油压标定机上,由电子示波器读出相应的显示电压值,并记录电阻应变仪的增益倍数。 3.实验数据处理 1)绘制校准曲线并计算线性误差 以标定时所记录的输入压力和输出电压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绘制压力传感器的校准曲线,并计算测量值于端基直线的线性误差:

线性误差=100?A B % 其中:B —校准曲线于端基直线的最大偏差; A —输出值的范围。 2)计算相邻两压力之间的灵敏度 传感器在相邻两压力之间的灵敏度s i 由以下公式求得: p U s i i i ??= 其中:U i ?--标定相邻两压力对应的输出电压的差值 p i ?--标定时相邻压力的差值。 3)计算传感器的平均灵敏度 传感器的平均灵敏度S -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111-=∑--n n i S S 其中:n —标定时测量的点数。 根据所计算的平均灵敏度,将压力测量时所记录的电压值转化为压力值。将所测压力与油压标定机的对应压力进行比较,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实验数据处理 1.模拟示波器标定 记录数据如下: 铁片数目 格数 序号 铁片数目 示波器格数 1 2 3 2 4 6 3 6 9 4 8 12 5 10 15

10电流互感器检定校准能力验证测量报告

测量审核 电流互感器检定/校准能力验证不确定度测量报告 德阳电业局电能计量中心 2010-09-30

1. 测量依据: JJG313-1994《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CNAS-GL02 《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 2.测量审核用样品 样品提供者: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样品信息: 名称型号编号电流比等级制造厂 电流互感器LQGZ-0.5 60348 75/5A 0.2S 成都市兴名源电器有限公司3.申请实验室的使用标准装置各组成部分的相关信息 名称编号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 度等级或最大允 许误差 证书编号有效期至 标准电流互感器05025 (5—2000)A/5A 0.02S级电测互字第 091105号 2011-3-22 互感器校验仪2607 f(%):±0.9999~ ±99.99 δ(′):±9.999~ ±999.9 2.0级 电测互仪字 第090802号 2011-3-17 电流互感器负载箱0601038 COSφ=0.8 :0.1 Ω~1.6Ω 3.0级 电测负箱字 第090623号 2011-3-23 4. 申请实验室测量环境条件的相关信息 温度( ℃) +10℃~+35℃ 相对湿度( % ) ≤80%

5. 测量的原始数据 测量次数(n ) 1 2 3 4 5 6 7 8 9 10 比值差f i (%) +0.034 +0.036 +0.034 +0.036 +0.036 +0.035 +0.036 +0.036 +0.036 +0.037 相位差δ(') +0.2 +0.1 +0.2 +0.1 +0.1 +0.2 +0.1 +0.0 +0.1 +0.2 以上数据为样品在额定电流、额定负荷VA S N 5 下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列。 6.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数据汇总表 序号 测量不确定度项目 不确定度 同相分量(%) 正交分量(′) 1 误差测量装置读数(A 类):u1 0.001 0.067 2 标准电流互感器误差:u2 0.012 0.346 3 修约间隔化整:u3 0.006 0.289

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校准规范

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的在线校准。 2引用文件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 1008-2008 《压力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JJG 52-2013 《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 GB/T 1226-2010 《一般压力表》 使用本标准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定义 3.1 弹性元件式压力表(可统称:压力表)elastic element pressure gauge 以弹性敏感元件为感压元件的测量压力的仪表 3.2 在线校准 on line calibration 确定实际工作条件下压力表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3.3 标准表 stantard meter 用做标准器,其给出的结果作为参考量值。 3.4 标准表法 stantard meter method 以标准表为标准器,将标准表和被测压力表连接在同一压力管道内,比较两者的输出压力值,从而确定被测压力表与标准表所复现的压力值之间的关系。 3.5 计量单位 压力表使用的法定计量单位为Pa(帕斯卡),或是它的十进倍数单位:kPa、MPa等。

4概述 压力表主要用于液体、气体和蒸汽的的压力测量。 压力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弹性敏感元件(如弹簧管)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其形变量的大小与作用的压力成一定的线性关系,通过传动机构放大,由指针在分度盘上指示出被测的压力。压力表按弹性敏感元件的不同,可分为:弹簧管式、膜盒式、膜片式和波纹管式等。 5计量特性 5.1 示值误差 压力表示值误差通常用相对误差表示,示值最大允许误差见表1. 表1.准确度等级及最大允许误差 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 零位测量上限的 (90~100)% 其余部分带止销不带止销 1.0 1.0 ±1.0 ±1.6 ±1.0 1.6(1.5) 1.6 ±1.6 ± 2.5 ±1.6 2.5 2.5 ±2.5 ±4.0 ±2.5 4.0 4.0 ±4.0 ±4.0 ±4.0 注1:使用中的1.5级压力表最大允许误差按1.6级计算,准确度等级可不更改。注2:压力表最大允许误差应按其量程百分比计算。 注3:以上指标不是用于合格线判别,仅供参考。 6通用技术要求 6.1外观 6.1.1 外观结构 a)压力表应装配牢固、无松动现象; b)压力表的可见部分应无明显的瑕疵,划伤,连接件应无明显的毛刺和损伤;

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温度传感器实验 姓名学号 一、目的 1、了解各种温度传感器(热电偶、铂热电阻、PN 结温敏二极管、半导体热敏电阻、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原理; 2、掌握热电偶的冷端补偿原理; 3、掌握热电偶的标定过程; 4、了解各种温度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并比较上述几种传感器的性能。 二、仪器 温度传感器实验模块 热电偶(K 型、E 型) CSY2001B 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台(以下简称主机) 温控电加热炉 连接电缆 万用表:VC9804A,附表笔及测温探头 万用表:VC9806,附表笔 三、原理 (1)热电偶测温原理 由两根不同质的导体熔接而成的闭合回路叫做热电回路,当其两端处于不同温度时则回路中产生一定的电流,这表明电路中有电势产生,此电势即为热电势。

图1中T 为热端,To 为冷端,热电势 本实验中选用两种热电偶镍铬—镍硅(K 分度)和镍铬—铜镍(E 分度)。 (2)热电偶标定 以K 分度热电偶作为标准热电偶来校准E 分度热电偶,被校热电偶热电势与标准热电偶热电势的误差为 式中:——被校热电偶在标定点温度下测得的热电势平均值。 ——标准热电偶在标定点温度下测得的热电势平均值。 ——标准热电偶分度表上标定温度的热电势值。

——被校热电偶标定温度下分度表上的热电势值。 ——标准热电偶的微分热电势。 (3)热电偶冷端补偿 热电偶冷端温度不为0℃时,需对所测热电势值进行修正,修正公式为: E(T,To)=E(T,t1)+E(T1,T0) 即:实际电动势=测量所得电势+温度修正电势 (4)铂热电阻 铂热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近似线性,当温度在0℃≤T≤650℃时, 式中:——铂热电阻T℃时的电阻值 ——铂热电阻在0℃时的电阻值 A——系数(=3.96847×10-31/℃) B——系数(=-5.847×10-71/℃2) 将铂热电阻作为桥路中的一部分在温度变化时电桥失衡便可测得相应电路的输出电压变化值。 (5)PN结温敏二极管 半导体PN 结具有良好的温度线性,根据PN 结特性表达公式 可知,当一个PN 结制成后,其反向饱和电流基本上只与温度有关,温度每升高一度,PN 结正向压降就下降2mv,利用PN 结的这一特性可以测得温度的变化。 (6)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急剧下降这一特性制成的热敏元件。它呈负温度特性,灵敏度高,可以测量小于0.01℃的温差变化。图2为金属铂热电阻与热敏电阻温度曲线的比较。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湖北华源包装有限公司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为了通过适时开展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等质量控制活动,对检测质量及其过程的有效性进行监控,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或者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提供评价测量结果的可靠证据,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要求,2011年我组织了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留样再测、平行样测定、空白对照试验等进行人员和方法的比对。现将2011年的质量控制结果报告如下: 一、质量控制方法: 1、外部质量控制 (1)接受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监督评审现场试验考核。 2、内部质量控制: (1)组织人员和方法比对; (2)开展检测过程平行样、空白试验; (3)抽查检测报告,考核平行样、空白试验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二、质量控制内容和结果: 1、参加省技术质量计量认证监督物理数据鉴定考核,见表1 表1 物理数据鉴定考核记录 2、参加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产品卫生检测质量考核,见表2 表2 卫生检测鉴定考核结果

3、内部组织的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见表3 表3 内部考核样品考核结果 4、平行样、空白试验。 抽查25份检测原始记录,其平行样的相结相差均符合相关检验方法的精确度要求,符合率100%,每批样品检测均做空白对照试验,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 5、2011年11月份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监督评审组的现场试验考核,共考核个样品(标本)10个项目。 三、讨论 1、开展实验室间比对活动,组织人员或方法比对在实验室内进行平行样的试验等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都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对于可溯源的物理分析和不可溯源的卫生检验,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都可提供评价其测量结果可靠性的证据,同时也可证实实验室比对和卫生检测质量考核活动,组织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通过考核平行样、空白试验等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符合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质量控制规定的要求。 2、根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局对我司样品考核结果的通报》,我司实验室3份考核样品考核结果全部合格;参加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卫生测定考核,符合相关标准分析方法的技术要求,结果全部合格;组织开展考核样品复合强度、摩擦系数、热封强度,结果全部合格。证明我司实验室检测质量和检测过程,基本满足《确保检测/校准结果质量的控制程序》的要求,表明实验室的检测过程是受控的、可信的、有效的。

数字式压力计不确定度

数字压力计不确定度 1 概述 1.1 测量方法:参照JJG875-2005《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75%。 1.3 测量标准: 标准数字压力计,测量范围(0~ 2.5) MPa ,准确度等级为0.05级。 1.4 被测对象: 测量范围为(0~ 2.5) MPa 的数字精密压力表,准确度等级为0.2级,实际校准中进行一次测量。 1.5 测量方法:在规定环境条件下,将被测数字精密压力表与标准数字压力计安装于压力发生装置上,并保持同一高度,平稳地升压和降压,对各校准点进行示值测量,此时,被检表与标准数字压力计示值之差即为被检压力计的示值误差。 1.6 不确定度来源: 1.6.1测量重复性 1.6.2标准数字压力计带来的不确定度 1.6.3环境温度对被检表的影响 1.6.4标准器与被检数字精密压力表的取压口不在同一平面造成的液柱差 1.6.5被检数字压力计的分辨率误差 2 数学模型 依据JJG875-2005《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有 ΔP=P 被-P 标 式中: P 被——被测仪表在被测点上的示值/MPa P 标——标准器上的被测点上的示值/MPa ΔP ——被检数字压力计示值误差/MPa 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3.1 被检表某一点示值重复性u 1的评定 该项来源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选取测量范围为(0~2.5) MPa 、分度值为0.0001 MPa 、准确度等级为0.2级(即允许误差为+/-0.2%)的压力计,以2.0 MPa 为测量点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数据如下:单位:MPa 2.0020,2.0020,2.0020,2.0016,2.0020,2.0011,2.0020,2.0019,2.0020,2.0020 用贝塞尔公式算得单次值实验标准差s p (服从t 分布) 00030.01)(1012 =--=∑=n P P s i i p MPa 则测量重复性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 00030.01==p s u MPa

数字万用表操作校准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

1、将ON/OFF开关置于ON位置,检查9V电池。如果电池电压不足,“”将显示在显示器上。这时应更换电池后方能使用该仪表。 2、测试笔插孔旁边的“”符号表示输入电压不应超过说明书规定的数值,这是为了保护内部线路免受损伤。 3、测试前应将功能开关置于你所需要的量程位置。 4、切勿在功能开关置于位置时测量电压或电流。 5、切勿测量高于地电位1000V的直流电压或700Vd的交流电压,以确保人身安全。 6、在测量高电压时,注意不要接触被测电路或未使用的仪表端子。 二、直流电压测量 1、将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色表笔插入V/Ω/F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所需的V 量程位置,并将测试笔连接到待测电源或负载上,红色表笔所接端的极性将和电压值同时显示在显示器上。 三、交流电压测量 1、将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色表笔插入V/Ω/F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所需的V~量程位置,并将测试笔连接到待测电源或负载上,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结果。 四、电阻测量 1、将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色表笔插入V/Ω/F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所需的Ω量程位置,将表笔并接到被测电阻上,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结果。 五、直流电流测量 1、将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当被测电流不超过200mA时,红色表笔插入mA 插孔。如果被测电流在200mA和20A之间,则将红色表笔插入A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所需的 A 量程位置,并将测试笔串联接入到待测负载上,

电流值显示的同时将显示红表笔连接的极性。 六、交流电流测量 1、将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当被测电流不超过200mA时,红色表笔插入mA 插孔。如果被测电流在200mA和20A之间,则将红色表笔插入A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所需的A~量程位置,并将测试表笔串联接入到待测负载上,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结果。 校准方法: 一、将ON/OFF开关置于ON位置,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色表笔插入V/Ω/F插孔。 二、将功能开关置于20V档,黑色表笔接入2V标准电池的负极,红色表笔接入标准电池的正极。 三、读数稳定后,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结果,与标准电池的标准电压对比校正,误差在±0.1%范围内。

传感器试验报告.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及实验 实验报告 院-系: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XXXXXXX 工学院实验报告单 课程名称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 成绩 实验名称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 桥性能实验 日期 所在系 自动化 班级 所学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姓名 同组人 一、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εK R R =?/ 式中R R /?为电阻丝电阻的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l l /?=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的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 O1 4/εEK =。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块、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数显表、±15V 电源、±4V 电源、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块上。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块的左上方的R 1、R 2、R 3、R 4。加热丝也接于模块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 1= R 2= R 3= R 4=350Ω,加热丝阻值为50Ω左右。 2、接入模块电源±15V (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将实验模块调节增益电位器Rw 3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Vo2与主控箱面板上的数显表电压输入端Vi 相连,调节实验模块上调零电位器Rw 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 档)。关闭主控箱电源。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 1(即模块左上方的R 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 R 5、R 6、R 7接成直流电桥(R 5、R 6、R 7模块内已连接好),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 1,接上桥路电源±4V (从主控箱引入)如图1-2所示。在电子秤上放上托盘,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Rw 1,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CNAS-TRL-004:2017《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

CNAS技术报告 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前言 本文件根据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参考ILAC-G24/OIML D 10《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指南》和NCSL RP-1《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制定,提出了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为实验室在校准测量设备时提供指导。 实验室可参考本文件,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如使用用途、历次校准结果、期间核查结果、稳定性、维护保养、使用频率、环境条件等,综合考虑设备使用的风险大小和成本投入,来确定和调整其校准周期。 本文件包含2个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山东电力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阳、安平、林志国、张明霞、周思旭、林景星、范巧成。

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 1目的和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为相关机构在校准测量设备时提供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检测/校准实验室、检验机构、标准物质生产者和能力验证提供者等合格评定机构(以下统称“实验室”)。 本文件的测量设备(简称设备)包含测量仪器、测量标准和辅助装置等。 当法律法规或规范对校准周期有强制要求时,实验室应满足相关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2.1I 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2.2R B/T 197检测和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报告指南 2.3J JF 1094测量仪器特性评定 2.4I SO/IEC指南99:2007 国际计量学词汇基础和通用概念及相关术语(VIM) 2.5J 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3术语和定义 ISO/IEC指南99(VIM)和JJF 1001中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校准周期calibration interval 特定项目的测量设备连续、有计划的校准的时间间隔。 3.2测量可靠性measurement reliability 某个指定属性项目的测量设备符合性能规范的概率(校准周期分析的一个基本假设:测量可靠性是设备历次校准时间的函数)。 4确定需要校准的设备 ISO/IEC 17025:2017的6.4.4规定:“当设备投入使用或重新投入使用前,实验室应验证其符合规定的要求”。对设备进行验证的手段包括校准和核查。

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

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0.1~250)MPa的数字压力计(以下简称压力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2 概述 数字压力计是采用数字显示被测压力量值的压力计,可用于测量表压、差压和绝压。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被测压力经传压介质作用于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输出相应的电信号或数字信号,由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后在显示器上直接显示出被测压力的量值。 图1 数字压力计工作原理 压力计按结构可分为整体型和分离型。 压力计按功能可分为单功能型和多功能型; a)单功能型压力计只具有测量压力的功能; b)多功能型压力计除具有测量压力的功能外,还具有测量非压力参数的附加功能(如电压、电流等)。 3 计量性能要求 3.1 最大允许误差 压力计的准确度等级与最大允许误差见表1。

表1 准确度等级与最大允许误差 3.2 回程误差 压力计的回程误差不得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3.3零位漂移 压力计(不含绝压压力计)的零位漂移在1h内不得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 3.4稳定性 准确度等级为0.05级及以上的压力计,相邻两个检定周期之间的示值变化量不得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3.5 静压零位误差 差压计的静压零位误差取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3.6 附加功能 压力计非压力参数附加功能的计量性能,以制造单位提供的技术文件为准。 4 通用技术要求 4.1 外观 4.1.1 新制造的压力计的结构应坚固,外露件的镀层、涂层应光洁,不应有剥脱、划痕。开关、旋(按)钮等功能键及接(插)件应完好牢固。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压力计不应有影响其计量性能的缺损。

4.1.2 压力计的铭牌上或适当位置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制造单位(商标)、出厂编号、制造年月、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标记(编号)等信息,并清晰可辨。 4.1.3用于差压测量的压力计压力输入端口处应有高压(H)、低压(L)的标志。 4.1.4 用于绝压测量的压力计应有绝压的标志或符号。 4.1.5 数字显示应笔画齐全,不应出现缺笔画的现象。 4.2 绝缘电阻 在检定环境条件下,压力计电源端子对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0MΩ。 5 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5.1 检定条件 5.1.1 标准器 5.1.1.1 压力计检定用标准器可在下列仪器中选择: a)活塞式压力计(含单、双活塞式压力真空计); b)浮球式压力计; c)带平衡液柱活塞式压力真空计; d)液体压力计; e)数字式压力计。 5.1.1.2 选用的压力标准器的测量范围应大于或等于压力计的测量范围。对0.05级以上(含0.05级)的数字压力计,选用的压力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