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种行道树对惠州市城市道路微气候的影响

几种行道树对惠州市城市道路微气候的影响

几种行道树对惠州市城市道路微气候的影响
几种行道树对惠州市城市道路微气候的影响

V ol. 39 No. 6Jun. 2019第39卷 第6期2019年6月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收稿日期:2018-11-08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A020213031);惠州学院协同育人平台资助项目(惠院发[2016]139号);广东省植物学资源共享课程(粤教函2017(214)号)

作者简介:王金涛,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杨定海,副教授,博士;E-mail :275886568@https://www.doczj.com/doc/f918132863.html,

引文格式:王金涛,王建兵,王盾,等. 几种行道树对惠州市城市道路微气候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39(6): 52-59.Doi:10.14067/https://www.doczj.com/doc/f918132863.html,ki.1673-923x.2019.06.008http: //https://www.doczj.com/doc/f918132863.html,

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的骨干树种,在城市道路绿化与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行道树作为道路功能的配套设施是十分必要的。优良的行道树不仅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质量,还可以改善道路周边区域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效果;枝叶密集的行道树具有消除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功能,覆盖浓密的行道树具有减少飞沙以及涵养水源的作用。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美化的

几种行道树对惠州市城市道路微气候的影响

王金涛1,王建兵2,王 盾2,杨定海1

(1.海南大学 热带农林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2. 惠州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摘 要: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的骨干树种,对道路景观有着统领的作用,对改善环境生态有积极作用。为了弄清岭南城市主要行道树对城市道路的微气候影响,以惠州市为例,对惠州主要道路的9个常见行道树种进行了遮荫效果调查。结果表明:所有行道树都具有一定的遮光率和降温率,遮光效果较好的树种是白兰,其遮光率达95.81%,较差的是王棕和长芒杜英,遮光率为61%~63%,其它树种介于两者之间。降温率最高的树种是榕树,其降温率达9.83%,温度可下降3.5 ℃,降温较差的是长芒杜英,其降温率为1.5%,温度仅下降0.5 ℃。综合荫质与遮荫效果,遮荫效果较好的树种是榕树,较差的是王棕与长芒杜英,而白兰、海南红豆、非洲楝、高山榕、黄葛树亦具有较好的遮荫效果。今后选择岭南城市的行道树在注重遮荫功能时可优先选择榕树、白兰、海南红豆、非洲楝、高山榕、黄葛树,注重景观特色而对遮荫要求不高时可选王棕与长芒杜英。

关键词:行道树;遮荫效果;微气候;惠州市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23X(2019)06-0052-08

Effect of several kind street trees on microclimate over avenue in Huizhou city

WANG Jintao 1, WANG Jianbing 2, WANG Dun 2, YANG Dinghai 1

(1. Institute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Hainan, China;

2. Huizhou University, Huizhou 516007,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The street trees is main tree species on city ’s road greening.It has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on street road landscape and positive roles on environment and ecology.In order to figure out the shading effect of street trees in southern city, Huizhou city has been took as an example by author. The nine common street trees which grow in Huizhou city avenue had be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street trees have a certain shading rate and cooling rate. The Michelia alba tree has the better shading effect. It ’s shading rate was 95.81 percent, The poorer is 61 percent for Roystonea regia and 63 percent for Elaeocarpus apiculatus , and other species are somewhere in between of Michelia alba and Roystonea regia with Elaeocarpus apiculatus . The Ficus microcarpa tree has more higher temperature drop rate, it’s cooling rate was 9.83 percent, and it ’s temperature drop 3.5 ℃. The Elaeocarpus apiculatus has more poorer cooling rate, it’s cooling rate only was 1.5 percent, the temperature drop only 0.5 ℃. Combining with the quality of shade and shading effect, the better tree species of shading is the Ficus microcarpa , the poor one is Roystonea regia and Elaeocarpus apiculatus , while the Ormosia pinnata , Khaya senegalensis , Ficus altissima , and Ficus altissima also has good shading effect. In the future, this trees as Ficus microcarpa , Michelia alba , Ormosia pinnata , Khaya senegalensis , Ficus altissima , and Ficus lacor , it will be chosen preferentially as an street trees when it be paid attention to its shade function in the Lingnan city, when th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paid attention to, the trees as Roystonea regia and Elaeocarpus apiculatus can be chosen.

Keywords: street trees; shading effect; microclimate; Huizhou city

园林绿化景观之行道树优缺点分析

园林绿化景观之行道树优缺点分析 随着城市楼房的增高,栽培高大的树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使道路两旁形成浓荫葱郁的“绿岛”、“绿带”和“绿墙”。据有关专家介绍,在一定体积的空间内,一棵树冠高大、枝叶浓密的树木在夏季里比光秃秃的空间可降低局部气温4~8℃、湿度则能增加50%,噪声减弱20%左右,而成排的树木效果更佳。有净化空气、荫庇行人、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减轻噪音等功能。对于形成“绿色隧道”的行道树,这些功效还会被大大地提高。 但树木的品种不同,栽培方式不科学,效果不好或者树木死亡率高。我们就以下几种常见高大行道树的树种提出合理的建议。 杨树:美中不足飞花絮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杨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杨树喜光,要求温带气候,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对水分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其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均高于其他阔叶树。 杨树有它的缺点,春天的扬花满天飞,但也有它的优点,长得快,枝繁叶茂,秋天落叶最晚,是最好的行道树之一。有一现象值得注意,杨树不宜成片栽培,成片树林中间的杨树大多长得不好或者死亡,据观察这种现象已在很多地方出现,而单行栽培和2~3行栽培生长的较好,一至几棵不规则栽培的杨树或单独生长效果最好,树木高大挺拔,枝繁叶茂,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详。 杨树飞絮问题: 1、“抑花一号”药水根治飞絮问题,给杨树打针变性。药物可通过直接注射入树体内部,随蒸腾作用扩散到树体各个部分。当年3至5月底使用,可控制次年杨柳飞絮,成本较低,无药害。此外,采用树干注射方法不产生环境污染。 2、停种雌性杨树,通过无性繁殖多植雄株,以减少飞絮的产生。 法国梧桐:蜚声世界的行道树 法国梧桐又称悬铃木科,树高20~30m,树冠呈阔钟形,高大的法国梧桐尤为雄伟壮观。法国梧桐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对城市环境适应性特别强,具有超强的吸收有害气体、抵抗烟尘、隔离噪音能力,耐干旱、生长迅速的特点。它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作为行道树栽培3~5年就能成荫,株形漂亮,树冠庞大,秋天如果公园里有几棵法桐红黄色的叶子有一种油画的效果。 银杏:不宜作为行道 银杏是落叶大乔木,高可达40米,被称为“植物界的熊猫”。 银杏为银杏科唯一生存的种类,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又是珍贵的用材和干果树种,它的叶形奇特而古雅,是优美的庭院观赏树。对烟尘和二氧化硫有特殊的抵抗能力,为优良的

环评工作主要内容

环评工作主要内容 一、了解项目背景 1、了解该项目用地是否经过土地局、发改局、建设局等相关部门的审批; 2、了解该项目的工艺、设备、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3、了解当地的产业和发展总规划 二、项目开展 1、实地调研 厂址(四周边界情况、用地情况、居民点分布) (1)场地建设情况(已建设的房屋不考虑施工影响) (2)该地生态状况(植被、河流等) (3)保护区 敏感点确定(要有照片) (1)居民点(距离、方位、影响人数、居民点名称) (2)河流(方位、距离、水文特征) (3)地下水(有无水井、温泉等) 2、进行公共参与(环评报告书有要求) (1)贴公示(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需对公示进行拍照) (2)对相关政府部门(村镇居委会等)及公众(附近居民点)进行问卷调查 3、安排监测(联系监测公司,了解监测因子) (1)声(场界噪声、居民点噪声) (2)气(居民点空气污染) (3)水(河流、地下水) 三、编写环评报告 1、分配章节(看导则、了解评价内容和重点)

2、书写 (1)总论(体现标准要准确、评价等级) (2)工程分析(用总结性的语言分析污染源及要采取的措施) A、工况(现有状况、遇到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措施) B、污染源分析(污染物种类、量、浓度) C、概述污染防治措施 (3)环境概况 A、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B、当地规划概况 C、环境现状(通过监测,包括背景值的调查和现状叠加) (4)施工期环境影响 A、生态(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占地情况) B、噪声(施工机械噪声) C、水(施工期生活污水、设备废水) D、气(扬尘、施工机械排放废气) E、固废(生活垃圾、土渣、建筑垃圾) (5)运营期环境影响 A、噪声(产生噪声设备、位置、原强)预测并作出等声线图 B、水(排放的污染因子对水环境的影响、属于正常还是非正常排放) C、气(气象参数,包括:风速、方向、预测敏感点增量) D、固废 E、生态(主要针对生物量方面) (6)环保措施(分施工期和运营期,其核心因子为公共参与) A、通过公示反映出来 B、问卷调查情况(调查人员信息、调查结果) C、意见反馈(对于反对者的意见回访)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不会影响社会经济生活B.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 C.全球变暖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干旱现象D.全球变暖使得高纬度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 2.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对世界各地气候的影响是() A.北半球高纬度和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将会减少B.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减少C.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域则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D.大部分热带沙漠将会消失 3.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甲烷B.氟氯烃C.二氧化碳D.氮氧化物 4.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将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B.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C.物种不易患病,抗害虫袭击的能力提高D.植物的生产率会有一定幅度的降低 5.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6.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正确的是() A.海平面的上升B.臭氧大量减少 C.燃烧煤、石油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和氧化氮所致D.森林被砍伐 7.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含量增加将会产生的后果是() ①海面上升②温带草原地区气候变干③腐蚀建筑物④皮肤癌发病率上升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8.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②积极开发氟利昂的代用品以及研制新型制冷系统,是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措施③对煤炭中疏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④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6.读“世界各大洲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示意图”、“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回答:(1)图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十国中,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最少的亚洲国家是____。 (3)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其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为主。 (4)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 法国仅为英国的52.5%、为德国的56%,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说明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一、概述 (1) 1982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建设项目必须作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海岸工程建设 海岸石油开发 河口、海湾、海域排污 (2)海洋环评任务 查清受纳污染物的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价区内海洋生物种群的数量及分布,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海域环境功能要求。 预测项目建成后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包括海岸工程引起的海域地形地貌的变化、流场和余流场等水动力条件的变化、物质浓度场和生态系统的变化等。 根据环境结果提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操作安全、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二、海洋环评工作等级的划分 划分为三级,划分依据为: 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20000,5000,1000,500m3 /d 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复杂、中等、简单 受纳水域规模:小型半封闭海湾,其他海域(开敞海域和大型海湾) 三、海洋环境现状调查

1.海域自然环境概况调查 地理位置 地质地貌及沉积物类型 气象特征: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 水文特征:潮位、潮流、波浪 海洋自然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2.沿岸社会环境概况调查 城市规模、性质、行政区划、人口 社会经济状况 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海域功能区划 环境保护目标 3.污染源调查

入海点源:入海河流、混合排放口、直排和市政下水排海口。 入海面源:乡镇农村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化肥、农药、生长剂等。 养殖污染源:滩涂养殖、浅海养殖、网箱养鱼。 海上污染源:海上船舶、石油平台、海洋倾废。 4.海洋环境调查 (1)现状调查评价范围 现状评价范围:海洋0m等深线~1-2km等深线——向海;大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顺岸。 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潮流场范围确定,如一般将整个海湾作为评价范围。 (2)调查断面和钻孔设置 断面方向与海岸垂直,在主要排污口设主断面,在主断面两侧设3~5个辅助断面,每个断面3~5个测站。 (3)调查时期 一、二级:枯、平、丰水期 三级:枯期 5.海洋生物调查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范》: 微生物:总异养菌、大肠杆菌、弧菌、烃类异样化菌 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初级生产力 浮游动物:种类、生物量

全球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柴达木盆地气候正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其主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为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所环绕,总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境内蕴藏着各类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誉为中国的“聚宝盆”。但这个“聚宝盆”长期被水资源短缺所困扰,生态和经济发展均受制约。 最新气象研究表明,中国西部“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气候正在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2009年,盆地内的地下水量新增了2亿多立方米,相当于16个杭州西湖的水量。青海省气候监测评估中心近日发布的《柴达木盆地候变化评估报告》中称,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乃至全国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升温和降水量的持续增加。 在气温升高的同时,柴达木盆地降水量也在持续增多。据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介绍,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从1998年以来降水量持续增加,增加趋势明显大于青海省其他地区。卫星遥感表明,近年来柴达木盆地湖泊面积不断增大、水位明显上升,其中2008年哈拉湖面积比2005年增大7.38平方公里。 气象专家预测,未来10年至20年,柴达木盆地的气温将继续上升,可能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值偏高左右;降水还将继续增加,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相比将偏多5%-19%左右;柴达木等河流的径流量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将偏多10%左右。中国“聚宝盆”气候暖湿化的趋势还将在未来表现得更为明显。 气候变化规则将重塑全球产业结构 第一,能源消费成本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构成,进而影响全球产业的布局。不同产业的碳密度、不同国家同一产业的碳密度差异很大。比如,能源业的碳密度大约是服务业的10倍,发展中国家的碳密度大约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因此,减排所引发的能源成本提高,对不同产业和不同国家的压力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的消费成本比价变化有可能会改变全球能源供求的格局。气候变化规则虽不能改变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的生产成本比价,但可以改变两者间的消费成本比价。一旦确立全球气候变化规则,清洁能源的发展将不再受制于化石能源的价格波动,因为每个国家(企业)都将面临减排额度的制约。这样,化石能源的现行供求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第三,围绕减排所开展的技术创新将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之一。国际气候变化规则既为减排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也将不可避免带来压力。未来产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取决于碳密度的高低,企业盈利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取决于减排的能力大小,因而产业技术进步与碳密度会有越来越高的关联度。很多产品的性能和功效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但由于其

城市园林绿化行道树的应用与养护研究

城市园林绿化行道树的应用与养护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10T10:10:00.6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作者:薛玉根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行道绿化,它对提升城市生态水平和景观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和掌握行道树的栽植和养护管理方法,既能提高绿化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又能为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提供了解和学习绿化工作的理论知识。 身份证号码:3210281967xxxx3411 江苏省姜堰市 225500 摘要: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行道绿化,它对提升城市生态水平和景观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和掌握行道树的栽植和养护管理方法,既能提高绿化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又能为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提供了解和学习绿化工作的理论知识。本文从行道树的栽植和养护管理技术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行道树;栽植;养护管理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对园林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城市园林绿化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城市和人们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需求。因此,应着力于研究城市园林绿化行道树的应用和养护,这对于建设新型绿化城市有着重要的意义。 1园林绿化行道树修剪养护的作用 园林绿化行道树修剪养护是园林绿化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对行道树进行适当的修剪之后,行道树的生长状况能够得到十分明显的改善,同时园林绿化工作中的艺术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园林绿化行道树修剪养护主要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修剪出优美的树形,对行道树进行合理化的修函之后,树枝的分布会更有艺术性,同时养分的分配也更为科学,这样也就使树枝的排列有层次感,使行道树的美观性大大提升,此外,这种处理方式还不会对其他的树枝产生负面的影响。调整树姿。行道树有向光性的特征,行道树的哪一侧得到的光照多就会侧向哪一边,使一些行道树虽然比较高达,但树冠却不是十分粗壮,还有一些行道树树冠比较粗壮,但树身却比较矮,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按照行道树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修剪处理,这样,行道树才能在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环境下正常生长。园林绿化行道树在生长的时候因为树枝的生长具有非常强的随意性,这样也就使树冠上的水分蒸发十分严重,所以对行道树进行适当的修剪处理,从而减少行道树的水分的蒸发,保证行道树的足够生长水分。此外,还能保证行道树的正常生长,减少了病虫害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2城市行道树的栽植 2.1前期准备工作 行道树在春季移植最佳,但由于本次工程自身特性,考虑到这次移植工程实际需要,施工对象主要是行道树,所以在移植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是了解地上线路、地下管线以及行道树周围设施的分布情况;二是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在起挖、行道树运输、栽植期间都分别制定了应急预案,采取了安全措施,随时处理突发事件;三是选择合适的行道树品种,尽可能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行道树,而且是带土球移植,尽可能避免损坏根系。 2.2行道树的种植 第一,要提前做好种植穴的挖掘,在进行挖掘之前,向当地有关部门了解绿化地下管道、线路情况,位置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进行,种植穴的大小要根据植株根系的大小以及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确定。第二,种植穴挖掘之后,要做好基肥处理,让肥料充分得到分解。了解行道树种植所需要的土壤环境,对土壤中的水分、肥力、透气性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也要做好土壤的疏松工作,保证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提高植株成活率。把行道树运输到指定的绿化地点之后,要做好栽种的准备工作。第三,在种植之前对行道树的枝叶进行适当修剪并用油漆涂刷伤口,降低植物自身的蒸发,达到保湿提高成活率的目的。第四,行道树栽植深度不易过深或过浅,过深容易造成根系透气不好或深土层地温太低不利于根系促生新芽。栽植过浅容易造成行道树根部水分蒸发过快影响成活及浇水后植株整体倾斜,建议最佳栽植深度是保持原有深度或高于原深度2-5厘米。第五,选择科学的行道树栽种技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在栽种技术等方面也加大了研究的力度,栽种技术不仅会影响到行道树的栽种效率,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行道树的成活率等,因此,在实际的行道树种植和了绿化工程建设中,要重视提升栽种技术,结合绿化工程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栽种技术,并加强对栽种人员的培养,提升其质量把关意识,确保在工作中能认真对待,减少人工操作的失误,从而提升整体行道树的存活率。 3城市园林绿化行道树养护措施 3.1病虫防治应合理规范 病虫害防治工作一直是园林绿化行道树栽培养护过程中的重点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病虫害一旦发生,必将对于园林绿化行道树的栽培养护工作带来巨大损失。目前,园林绿化行道树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方式包括人工捕捉、药物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由于这几种防治方式各有利弊,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权衡利弊,选择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式。 3.2根据树木品种来选择修剪方式 (1)落叶类树木。落叶行道树一年四季均能够进行修剪,其中,强剪或者细剪则需要在行道树落叶之后的休眠期进行。(2)观花类树木。观花类行道树的花朵芽苗一般在当年生枝条上形成,为此,修剪工作需要在花落之后进行。比如,对于梅花、连翘和迎春花的修剪,需要在花落之后进行,修剪之后需要保证枝条上保留两三个芽苗。(3)观果类行树木。观果类行道树的修剪需要根据行道树不同的类型来选择不同的修剪方式。比如,对于石榴树来说,一个新枝会开1~5朵花,一个在新枝的最顶端,其他的在小枝上。因此,在石榴开花之前不能去掉新长出来的枝梢。 3.3做好植株冬季保护功能工作 当年新栽种的个别植物在初次过冬时很容易出现冻害,如果不妥善管理,必然会导致行道树死亡或抽干。总体来讲,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现象少见,因此,管理人员就会忽视冬季行道树的管理。冻害的出现一般在初春季节和秋末季节,这两个时间段内,气温变化明显,由于新种植的行道树对于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弱,会导致行道树根颈部的冻伤。可以通过在树干外层捆扎草绳对植株本身进行保温或者是秋季控水、控肥,抑制行道树的过度生长,促进枝条的木质化,增强植物本身的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 3.4水肥管理 行道树移植期间可能会造成根系受损、树体水分流失严重,所以需要充分浇透定根水。移植初期,由于行道树根系对周围土壤环境的不适应,吸收能力较低,可以增施肥料,每个月增加1次化学肥料。也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与速效肥配置肥液,在夜晚喷洒叶面,如果遇到

浅谈行道树的选择

浅谈行道树的选择 行道树对于提高道路的服务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美化城镇景观,消除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以及涵养水源都有重要作用。由于行道树的生长受到城市特殊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选择行道树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在选用行道树时,尽量选用易于成活、生长良好、强健长寿的当地适生树种,其具有适应环境、耐修剪、抗病虫害、便于养护管理等特点。任何植物的生长都与周围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选择行道树时一定要考虑本地区的环境特点与植物的适应性,掌握各树种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子(气候、土壤、地形及生物等)的相互关系,摸清生境特点,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树种作为行道树。 2 兼顾近期、远期树种规划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不仅城镇街道马路拓宽改造日新月异,乡镇公路网络也四通八达。在道路绿化时,就应采取近期与远期结合,速生树种与慢性树种,常绿树与落叶树种相结合的策略,在尽快达到夹道绿荫效果的同时,也要考虑长远绿化的要求。速生树种如悬铃木、杨树、泡桐、臭椿等;种植寿命长的树种,如银杏、国槐等。常绿树生长较慢,而落叶树生长较快,快

慢结合,才能做到开发区近期与远期兼顾。 3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在道路绿化中要坚持物种多样性原则,以增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从而使树种在特定环境中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并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时,树种本身的经济利用价值也是行道树选择时需考虑的因素之一,若能提供优良用材、果实、油料、药材、香料等副产品,更是一举多得。 行道树的选择,还应注意树木的分枝点要有足够的高度,不得妨碍道路车辆的正常行驶和行人的通行。在有条件的城市,最好是一街一树,构成一街一景的独特风景,这样更能体现大自然的季节变化,美化了城市道路,还能起到城市交通向导的作用。(收稿:2008-09-2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附件一: 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二OO五年五月

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评工作质量及审查工作的效率,制定本“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本规定引用HJ/T2.1~2.4-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范。 本规定适用于我省新建、技改、扩建工业类建设项目,其它类型项目可参照执行。火电、石油化工、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臵设施、交通及港区码头等建设项目执行相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贷款的建设项目,除满足本规定要求外,还需执行我国和国际金融组织已颁布的有关规定。报告表中专题评价执行本规定相应要求。 1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1.1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 准确描述项目拟建地所在行政区(含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省、市、县、镇村。 详细规范描述评价区所属水系,说明水系水文特征及重要水工设施运行规律、排污及废水受纳水域环境功能区划,指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渔业水域、重要湿地等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规范描述当地气候特征,给出常年风玫瑰图。说明评价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主要居民点、学校、医院、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目标以及生态功能区类别。

1.2 区域经济社会环境概况 1.2.1 区域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和环保规划 简述区域经济社会环保发展现状。描述经批准的区域(城市、开发区、工业集中区、镇区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点和环保规划要点。说明区域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与布局、土地利用、水域与岸线利用、生态保护、以及太湖一级保护区、南水北调和“引江济太”清水通道、沿岸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等内容。说明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含排水体制)、固废处臵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现状。阐述实现区域规划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条件及存在问题。 建设项目在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建设,需附相应环保主管部门对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环保规划的批复意见。 1.2.2 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标准、排放标准 说明本区域是否属于“两控区”或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等。说明评价区域水、气、声环境功能类别划分,列出相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若国内无标准可参照国外标准。如废水实行区域集中处理,须列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1.2.3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描述评价区域内居民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等,按表1-1填写:

最新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备课素材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得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得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得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得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得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得平衡,而且威胁人类得生存。 1. 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得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得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得时间相应变暖,再次回到东北得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得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得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2.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得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得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得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

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得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得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得“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得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3. 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得频率与强度增加。 4. 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得上升,海洋中蒸发得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得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得二氧化碳,因而真正得罪魁祸首是海洋中得浮游生物群落。 5. 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得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得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得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得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商丘市行道树树种调查及应用研究

商丘市行道树树种调查及应用研究 作者:张瑞英, 谢晓青, 李东玲 作者单位:商丘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476000 刊名: 河南林业科技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28(2)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 1.吕先忠.楼炉焕.李根有杭州市行道树现状调查及布局设想[期刊论文]-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0(3) 2.林晨.王紫雯城市行道树规划的生态学探讨 1998(6) 3.谢盛强依据城市自然条件和规划性质做好行道树树种规划[期刊论文]-中国园林 1998(3) 4.符军.王军国外行道树选育简介 1998(2) 5.商丘年鉴 6.Bong-Ho Han.Kyong JL A study on the analysis lf the physiological growth condition and inprovemt of street trees in Seoul 2001(1) 相似文献(9条) 1.期刊论文龙骏.刘优君宁波市行道树树种调查和选择研究-技术与市场(下半月)2007(4) 通过对宁波市行道树的现状调查分析,根据宁波市的立地环境,选择推荐了25种适宜的行道树种,并提出了种植建议. 2.学位论文李伟华中山市小榄镇城镇绿地生态研究——绿地调查、评价与规划2002 该文主要研究了中山市小榄镇城镇绿地的植物种类组成、绿地的功能及分布.运用城市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小榄镇城镇绿地做出规划.小榄镇城区绿地较少,且分布不均匀,结合其道路规划及城镇建设规划,运用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兼顾景观效果,规划小榄镇城区绿地生态系统为一个"一线、一中心、一带、两环"的环网式结构.于城区东北至西南方向斜串联布局"升平东—兴宁路"线状廊道;以体育中心为中心兴建小榄镇城区中心公园;沿长堤—东堤—南堤改造河涌绿化,建设带状河涌廊道;建设外环和内环两条绿色环状廊道.并于城区上风方向——东生路南侧构建镇郊生态防护林,逐步与位于城区南向的苗圃生产绿地相联结,构成小榄镇城区东南方向的生态防护林网.环网式结构绿地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使各组景观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良好的可达性,使小榄镇处于绿色环绕之中,生态环境优良.结合小榄镇的绿地分布现状及城镇建设规划,对增加城区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和发挥绿地最大生态效益提出具体措施. 3.期刊论文李翠芬石油化工城市行道树树种调查及分析 ——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科技资讯2007(5) 通过对茂名市区行道树树种的调查、统计与总结,阐述了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地选择行道树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重要性;同时对茂名市区行道树树种选择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提出了日后做好此项工作的建议. 4.期刊论文刘江涛.赵林森.LIU Jiang-tao.ZHAO Lin-sen昆明市区6个常绿行道树种经营管理效益成本比较分析-林业调查规划2007,32(2) 以昆明市区6个常绿行道绿化树种广玉兰、杜英、天竺桂、大叶女贞、雪松和塔柏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市区街道的数量分布、各类生长指标进行实地调查,基于美国DAVIS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的相关数据,对这些树种调查当年在阻滞尘埃、减少地表径流、吸收CO2、降解NOx、SOx以及房地产增值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以及抚育管理的综合成本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大多生长良好,基本适应昆明市区的立地条件.除大叶女贞外,其余树种综合效益成本比均大于1(大叶女贞为0.63),从生态学和经济学角度看,这些行道树种选择比较合理. 5.学位论文高蓉蓉青岛市行道树与居住区绿地的美景度评价200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视觉景观的质量,视觉质量已经成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道树和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查青岛市居住区绿地的物种丰富度的基础上,利用SBE法对青岛市行道树景观及居住区绿地进行了美景度评价,目的在于评价不同景观的美景度及其影响元素,以期为行道树选择及居住区绿地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对青岛市29个居住小区的树种种类和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青岛市居住区的树种种类平均每小区38种,不及华北地区常用树种的一半。调查中将绿地分11个面积等级,最高面积等级为 500m<'2>以上,在0-400m<'2>的范围内,物种丰富度随着面积的增加不断增大,因此可以适当增加植物群落面积,来提高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在树种调查的基础上,应用SBE法对青岛市行道树景观及居住区绿地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五组不同背景的测试人群在审美方面存在着普遍一致性,而有专业背景的受测群体在景观评价时更注重细节,对景观要素的考虑更为全面。 在行道树美景度评价方面,公众较偏好春夏开花、冠大荫浓、较整齐及秋色叶的行道树。开花与否、树冠面积、冠幅、背景、枝叶密度、整齐度对行道树景观的美景度影响较大。结果显示SBE法对于行道树景观的评价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楼间绿地美景度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对楼间绿地评价影响显著的因子有乔木树冠面积、灌木树冠面积、树干高度。对中心绿地的景观评价中发现水体是影响美景度评价的重要因子;除水体之外,草坪面积及乔木树冠面积的影响较高,说明受测者较偏好高大的乔木。此外,公众较偏好春夏开花景观。 行道树和居住区绿地的美景度回归分析表明,相对居住区绿地美景度评价而言,SBE法更适用于行道树景规的评价。6.期刊论文周贱平.李洪斌.陈李利.余凤英.卢俊鸿.钟惠红.ZHOU Jian-ping.LI Hong-bin.CHEN Li-li.YU Feng-ying.LU Jun-hong.ZHONG Hui-hong南亚热带主要城市行道树树种调查研究-广东园林2007,29(5) 通过对南亚热带13个主要城市的1667条主要道路行道树生长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共有101种(含种以下单位)乔木用作行道树.它们分别隶属于32科68属,其中乡土树种占53.47%,常绿乔木占75.25%,其中87.13%的乔木生长良好.研究认为:海南蒲桃(Syzgium cumini)、非洲桃花心木(Khaya sencgalensis )、木棉(Bombax ceiba)、芒果(Mangifera indica)、扁桃(Mangifera persiciformis )、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秋枫(Bischofia javanica)、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阴香(Cinnamomum burmanii )、垂叶榕(Ficus bengjamin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尖叶杜英(Elaeocarpus apiculatus )、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 )、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 )、凤凰木(Delonix regia)、白兰花(Michelia alba )、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 )、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 )、紫檀

永和木古路东延线市政道路以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申报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永和木古路东延线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 建设单位:广州开发区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盖章)编制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盖章) 编制日期:2016年11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设计范围内道路均为新建道路,本次设计主要控制点:相交道路标高、地块平整后的标高。 图1 项目平纵断面图 4、横断面设计 标准横断面布置如下:2.5m(人行道)+1.5m(树池)+6m(非机动车道及机动车道)+6m(非机动车道及机动车道)+1.5m(树池)+2.5m(人行道)=20m

对行道树的观察及其作用的浅谈.

对行道树的观察及其作用的浅谈 高一(8)班韩智恺 52号 行道树在城市道路绿化与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行道树作为道路功能的配套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它对于提高道路的使用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消除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以及涵养水源都有重要作用。 行道树分为两大类,一是常绿行道树,二是落叶行道树。应按照功能的不同选择行道树的类型,比如遮阳类型、观叶类型、观果类型及经济类型等。从树种上来分,行道树可以是乔木、灌木,甚至是藤本或地被植物(前两者多种植于道路两旁或道路中线,后两者多种植于桥底)。而在广州行道树种类繁多,有樟树、洋紫荆树、榕树、棕榈树、广玉兰、桂花、银杏、七叶树等。 一般行道树具备以下特点:1.树形整齐、优美,枝叶茂盛,夏季绿荫浓;2.树干通直,无臭、无毒、无刺激性气味;3.繁殖容易,生长迅速,栽培移栽成活率高;4.对有害气体抗性强,病虫害少;5.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耐修剪,养护管理容易。 在城市行道树中,常绿树与落叶树有一定的比例,用不同的树种进行隔离,以防虫防老化,保持生态平衡。此外,一般来说,城市中的行道树是一街一树,这样构成一街一景的独特风景,更能体现大自然的季节变化,美化了城市道路,有时还能起到城市交通向导作用呢。

下面就是我对机场路一路段行道树的观察: 右图是从机场路南路口到向北200米这一路段的简图(该图为简图,没有按比例)。 图中所示,灰黑色部分为建筑,浅灰色部分为人行道,白色部分为道路;而人行道上的绿点与道路中央的绿带均为行道树。 而图中人行道上种植的行道树(即绿点处)为洋紫荆,每树间隔约8米,树池约0.9米见方;至于路中央的绿带则为常绿灌木,约1.2米宽,高约1米。 行道树的最初功能,应当是作里程标记。例如公元6世纪,朝延命令各州大道两旁“一里种一树,十里种三树,百里种五树”。 而现今行道树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夏季遮阴。例如,°据北京1986年春一次观测,行道树下的地面最高温度仅29摄氏度—33摄氏度,而阳光下沥青和水泥路而温度高达46摄氏度—49摄氏度。因此树木多的城市,夏天晴天中最高气温能降好摄氏度。

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内容

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环境质量标准:指一定是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壤等)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收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要求,结合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的有害因素所做的控制标准,或者说是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和产生有害因素的允许的限制或排放量(浓度)。 2、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按照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大气环境影响

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时间顺序,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 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1)建设项目的特点:包括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原材料的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2)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主要有自然环境特征、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和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3)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标准:有关的环境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标准的作用 (1)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2)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环。 (3)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4)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5)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6)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1. 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地方环境标准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黄军,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近几百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也随之产生了很多新的环境问题,影响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如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冻土融化、冰湖封冻期缩减、陆地面积减少、中高纬生长季节的延长、动植物生长范围向南北两极和高海拔地区延伸、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 关键词: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锐减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Ecosystem Huang Ju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bstract:The global climate has dramatically changed over the centuries, which features 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ming triggers a lot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decrease in bio-diversity, sea level rising, frozen earth melting, the period of freezing lake shortening, the shrinking of the land, growing time of the middle-high altitude prolonging, the scope of the animal and plant extending from the pole to high altitude, and the anthesis advancing. Therefore, the global warming has affected a variety of aspects of the bio-system. Key words:Global warming; green-house effect; eco-environment; loss of biodiversity 1 引言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专家预估:未来50-100年全球和我国的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我国气候的变暖趋势

行道树调查及应用研究

师宗县城行道树调查及应用研究 师宗县竹基镇林业站—阮小能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行道树绿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原因剖析入手,立足于现实,通过对香樟、银杏、红花木莲等行道树种的调查研究,对师宗县城市的行道树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主要阐明城市行道树选择的原则,提出了改变当前现状,丰富城市行道树种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行道树绿化调查研究 1.前言 道路绿化是城市的绿色血脉,通过它可以把城市的各类绿地串连起来,构成城市的绿色系统。城市行道树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材料,在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几年随着师宗县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园林绿化事业的迅猛发展,城市行道树的品种不断丰富。但就目前师宗县城市行道树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品种单一、观赏价值低、病虫害时有发生等问题,本人就如何选择适应性强、病虫害少、观赏价值高的行道树,在师宗县面上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在此提出几点探讨意见。 在道路绿化中,选择好的道路绿化品种是至关重要的。当今师宗县行道树绿化中,采用的行道树品种越来越多,品种也较以前单一的行道树种植丰富了许多。根据师宗县的气候条件和地理、地质条件,应选择抗风、抗盐碱性深要根性的树种。师宗县城当前应用较多的绿化树种有香樟、银杏、红花木莲、白杨、梧桐、桂花等。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行道树种进行调查分析。 2.几种行道树树种性状及其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2.1红花木莲行道树的调查 红花木莲:兰科木莲属稀有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树种,属常绿阔叶乔木,树高可达30多米,胸径最大可达60厘米以上,能耐零下16度低温。其树叶浓绿、秀气、革质,单叶互生,呈长圆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披针形,树形繁茂优美,花色艳丽芳香,为名贵稀有观赏树种。 红花木莲适应性强,高山、丘陵长势均佳,一年生苗若能搭棚遮荫,肥培管理到位,苗高能达50厘米以上。5年生苗即开花结果,花期5-6月,花开时鲜艳夺目,并有三大特点,一是含苞待放时,颜色最为艳丽,二是花色随气温而变,气温越低,颜色越红,气温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