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DOC)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DOC)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DOC)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DOC)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1

一、名词解释

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2. 静态作业

3. 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系指在生产中使用、接触的能使人体器官组织机能或形态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变化的物质。

4. MAC

5. 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按噪声的时间分布分为连续声(continuous noise)和间断声(intermittent noise);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为稳态噪声(steady noise),声级波动≥3dB (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ls,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的噪声为脉冲噪声(impulsive noise)。

二、填空题

1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首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工作条件中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

2 存在的劳动人群对职业有害因素易感,称为易感人群,是重点保护人群。

3 第三级预防是临床预防,对职业性疾病或工伤的患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

4 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早起健康损害和职业性病患。

5 职业病的诊断需要依据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6 矽肺的并发症有、肺及支气管感染、、肺心病。

7 急性高原病可分为急性高原反应、慢性高原病和。

三选择题

1一氧化碳中毒,血液中增高的是。

A、高铁血红蛋白

B、碳氧血红蛋白

C、酚

D、血红素

E、醌

2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容易产生。

A、骨髓造血系统障碍

B、内分泌改变

C、膀胱刺激症状

D、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

E、胃肠道刺激症状

3职业病诊断的首要前提是。

A、症状

B、体征

C、化验检查结果

D、职业暴露史

E、现场卫生学调查

4.铅中毒应考虑应首选解毒剂。

A、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

B、二巯基丙磺酸钠

C、二巯基丁二酸钠

D、依地酸二钠钙

E、二巯基丙醇

5 对减压病的唯一根治手段是 C 。

A、吸氧缓解呼吸困难;

B、补液和电解质恢复微循环功能;

C、及时加压治疗以消除气泡;

D、给予皮质类固醇减轻脑和脊髓的水肿。

E、对症处理

6 矽肺X线胸片影像中的大阴影是指其长径超过 E 的阴影。

A、2mm

B、4mm

C、6mm

D、8mm

E、10mm

7 高温作业系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室外气温为参照基础,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 B 的作业。

A1℃或1℃以上B2℃或2℃以上C3℃或3℃以上D4℃或4℃以上E、5℃或5℃以上

8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频范围是 B 。

A、<20Hz

B、20~20000Hz

C、>20000Hz

D、200~2000Hz

E、>2000Hz

参考答案:

1.D

2. 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3. D

4. D

四、问答题

1 职业病的特点有哪些?

答: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

(1)病因明确,有特异性,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发病需一定作用条件,消除病因或阻断作用能够条件后可以控制或消除发病。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需达到一定的强度(浓度或剂量)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3)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只能对症综合处理,故发现愈晚,疗效愈差。

(5)除职业性传染病外,仅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2 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化学结构→直接决定理化性质/化学反应能力。

(1)化学结构:目前已了解一些毒物的化学结构与其毒性有关。例如,脂肪族直链饱和烃类化合物的麻醉作用,在3-8个碳原子范围内,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强,即戊烷<己烷<庚烷(2)理化性质(分散度、挥发性、溶解度):

①分散度高的毒物,易经呼吸道进人,化学活性也大,铅烟毒性〉铅尘。

②挥发性高的毒物,在空气中蒸气浓度高,吸入中毒的危险性大;

③毒物的溶解度也和其毒作用特点有关

(二)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

空气中毒物浓度高,接触时间长,则进入体内的量大,容易发生中毒

(三)联合作用

(1)毒物的联合作用

毒物可同时或先后共同作用于人体,其毒效应可表现为独立、相加、协同和拮抗作用。(2)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

高温环境下毒物的挥发性增加,机体呼吸、循环加快,出汗增多等,均可促进毒物的吸收;体力劳动强度大时,毒物吸收多,机体耗氧量也增多,对毒物更为敏感

(四)个体易感性

人体对毒物毒作用的敏感性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个体因素很多,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生理状况、营养、内分泌功能、免疫状态及个体遗传特征等。

3 简述化学性肺水肿的临床分期及表现?

答:化学性肺水肿临床上分为四期:

①刺激期:吸入刺激性气体后出现呛咳、咯痰、气急、胸闷、呼吸困难、伴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有时症状并不明显。

②潜伏期:刺激期后,患者的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似已好转,属“假象期”,但肺部潜在的病理变化仍在进展,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潜伏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接触毒物的水溶性和浓度。水溶性大,浓度高者潜伏期短。潜伏期多为2~24小时,最长可达36小时,也有短至半小时者。潜伏期症状不多。X线胸片可见纹理增多、模糊不清等。

③肺水肿期:潜伏期后,症状突然加重,表现为剧烈咳嗽、气急、烦躁、呼吸困难、大汗、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体检可见口唇指端明显紫绀、两肺满布湿性啰音、血压下降、血液浓缩、白细胞增加、心率剧增、血氧分析可见低氧血症。胸部X线检查,两肺可见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片絮状阴影,有时出现由肺门向两侧肺野呈放射状的蝴蝶形阴影。

④恢复期:如无严重并发症,处理得当,肺水肿可在2~3天内得到控制,症状、体征逐渐消失。X线异常所见约在1周内大部消失。7~11天基本恢复,多数不留后遗症。

4 简述中暑的临床类型?

答:矽肺Χ线胸片表现,主要有:

(1)类圆型小影:是矽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Χ线表现形态,按其直径大小可分为p(<1.5mm)、q(1.5mm~3.0mm)、r(3.0~10mm)三种类型。早期多分布在两肺中下区,随病变进展,数量增多,直径增大,密集度增加波及两上肺区。

(2)不规则型小阴影:多为接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低的粉尘所致,按其宽度可分为:s (<1.5mm)、t(1.5mm~3.0mm)、u(3.0~10mm)三种类型。早期也多见于两肺中下区,弥漫分布,随病情进展而逐渐波及肺上区。

(3)大阴影:为晚期矽肺的重要X线表现。大阴影的发展可由圆型小阴影增多、聚集,或不规则小阴影增粗、靠拢、重叠形成,多在两肺上区出现,常对称呈八字状,也有先在一侧出现。

(4)胸膜变化:胸膜粘连增厚,先在肺底部出现,可见肋隔角变钝或消失;晚期隔面粗糙,由于肺纤维组织收缩和隔胸膜粘连,呈“天幕状”阴影。

(5)肺气肿:多为弥漫性、局限性、灶周性和泡性肺气肿,严重者可见肺大泡。

(6)肺门和肺纹理变化:早期肺门阴影扩大,密度增高,有时可见淋巴结增大,包膜下钙质沉着呈蛋壳样钙化,肺纹理增多或增粗变形;晚期肺门上举外移,肺纹理减少或消失。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模拟题2

一、名词解释

1 动态作业

2 生产性毒物系指在生产中使用、接触的能使人体器官组织机能或形态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变化的物质。

3 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4 铅吸收

5 尘肺尘肺的规范名称是肺尘埃沉着病,该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二、填空题

1 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有害因素三类。

2 存在个体危险因素的者易发生职业伤害,称为者。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共章,于年5月1日实施。

4 职业性病损包括职业病、和。

5 矽肺按病理形态可分为、和。

三、选择题

1 气溶胶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

A、固体、液体、气体的总称

B、固体、液体、雾的总称

C、烟、雾、粉尘的总称

D、气体、烟、雾、的总称

E、固体、烟、雾、的总称

2 铅主要抑制血红素合成中的两种酶。

A、琥珀酰辅酶A,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

B、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血红素合成酶

C、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

D、乳酸脱氢酶,血红素合成酶

E、血红素合成酶,琥珀酰辅酶A

3 我国现行法定职业病的种类分为。

A、9类105种

B、10类105种

C、9类115种

D、10类115种

E、9类110种

4 有机磷农药一般具有下列特性。

A、臭鸡蛋味

B、遇热分解

C、对光敏感

D、遇碱分解失效

E、多溶于水

5 目前我国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是。

A、矽肺

B、硅酸盐肺

C、炭尘肺

D、混合性尘肺

E、金属尘肺

6硅酸盐肺是由长期吸入含有粉尘引起的。

A、结合型二氧化硅

B、石英岩尘

C、游离性二氧化硅

D、金属粉尘

E、棉尘

7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用于噪声卫生评价的指标是。

A、A声级

B、B声级

C、C声级

D、D声级

E、E声级

8 中暑按发病机制可以分为。

A、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B、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C、热适应,热射病和热衰竭

D、热适应,热痉挛和热衰蝎

E、热辐射,热痉挛和热衰竭

四、问答题

1 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 简述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3 职业接触限值制订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

4 试述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参考答案:

1 答:(一)化学结构→直接决定理化性质/化学反应能力。

(1)化学结构:目前已了解一些毒物的化学结构与其毒性有关。例如,脂肪族直链饱和烃类化合物的麻醉作用,在3-8个碳原子范围内,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强,即戊烷<己烷<庚烷(2)理化性质(分散度、挥发性、溶解度):

①分散度高的毒物,易经呼吸道进人,化学活性也大,铅烟毒性〉铅尘。

②挥发性高的毒物,在空气中蒸气浓度高,吸入中毒的危险性大;

③毒物的溶解度也和其毒作用特点有关

(二)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

空气中毒物浓度高,接触时间长,则进入体内的量大,容易发生中毒

(三)联合作用

(1)毒物的联合作用

毒物可同时或先后共同作用于人体,其毒效应可表现为独立、相加、协同和拮抗作用。评价注意

(2)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

高温环境下毒物的挥发性增加,机体呼吸、循环加快,出汗增多等,均可促进毒物的吸收;体力劳动强度大时,毒物吸收多,机体耗氧量也增多,对毒物更为敏感

(四)个体易感性

人体对毒物毒作用的敏感性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个体因素很多,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生理状况、营养、内分泌功能、免疫状态及个体遗传特征等。

2 答:职业性铅中毒多为慢性中毒,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的损害。

(1)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类神经征,外周神经炎,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铅对外周神经损害可呈运动型、感觉型或混合型。铅中毒性脑病。

(2)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隐性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重者可出现腹绞痛,多为突然发作,常在脐周围,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出冷汗、体位卷曲,一般止痛药不易缓解,发作可持续数分钟以上。检查腹部常平坦柔软,轻度压痛,但无固定点,肠鸣音减弱。

(3)造血系统可出现轻度贫血,多呈低色素正常细胞型贫血,亦有小细胞型贫血。外周血可见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及碱粒红细胞增多。

(4)其它

(5)实验室检查:血铅、尿铅、血液中FEP和ZPP、尿δ-ALA

预防措施

(1)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铅如用锌钡白、钛钡白代替铅白制造油漆,用铁红代替铅丹制造防锈漆,用激光或电脑排版代替铅字排版等。

(2)降低铅浓度①工艺改革: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如铅熔炼用机械浇铸代替手工操作,蓄电池制造采用铸造机、涂膏机、切边机等,以减少铅尘飞扬;②加强通风:如熔铅锅、铸字机、修版机等均可设置吸尘排气罩,抽出烟尘需净化后再排出;③控制熔铅温度,减少铅蒸气逸出。

(3)加强个人防护铅作业工人应穿工作服,戴滤过式防尘、防烟口罩。严禁在车间内吸烟、进食;饭前洗手,下班后淋浴。坚持车间内湿式清扫制度。

(4)环境监测与健康监护定期监测车间空气中铅浓度,检查安全卫生制度。对铅作业工人进行就业体检和定期健康检查。

(5)职业禁忌证:贫血,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肝肾疾患,心血管器质性疾患,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3 答:我国职业接触限值一般是以下列资料为依据制订的:

①有害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资料;

②动物实验和人体毒理学资料;

③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

④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我国制订职业接触限值的原则,是“在保障健康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即安全性与可行性相结合。

4.答:(1)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化学成分不同可分别致纤维化、刺激、中毒和致敏作用不同。如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可引起矽肺,而且含矽量越高,病变发展越快,危害性就越大。生产环境中的粉尘浓度越高,暴露时间越长,进入人体内的粉尘剂量越

大,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2)分散度:分散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直径<5μm的粉尘可以进入呼吸道深部及肺泡区,称为呼吸性粉尘(respairable dust),卫生学意义特别大。(3)硬度:硬度越大的粉尘,对呼吸道粘膜和肺泡的物理损伤越大。(4)溶解度:有毒粉尘如铅等,溶解度越高度毒作用强;相对无毒尘如面粉,溶解度越高作用低;石英尘很难溶解,在体内持续产生危害作用。(5)荷电性:粉尘带正电或带负电,同性电荷相排斥,异性电荷相吸引,影响其在车间空气内的稳定性,带电尘粒易在肺内阻留,危害大。(6)爆炸性:有些粉尘达到一定的浓度,遇到明火、电火花和放电时会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模拟题3

一、名词解释

1 最大摄氧量是指在人体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当机体出现无力继续支撑接下来的运动时,所能摄入的氧气含量

2 MAC

3 铅吸收

4 静力作业又叫静态作业,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体位,或保持某种姿势,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

5 高温作业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二、填空题

1 我国现行法定职业病有类种。

2 第一级预防又称,是预防职业病的措施,也是理想的措施。

3 职业卫主要生研究对健康的影响。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共章,于年月1日实施。

5 职业性病损包括早起健康损害和职业性病患、和工伤。

6 一般认为,AED小于μm的尘粒称为可吸入性粉尘,5μm以下的尘粒可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之为粉尘。

三、选择题

1 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使用。

A、亚甲蓝

B、克矽平

C、阿托品

D、依地酸二钠钙

E、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

2 构成劳动条件的三要素是。

A、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和工艺过程

B、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工艺过程

C、生产过程、工作过程和劳动过程

D、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

E、生产环境、工作过程和工艺过程

3 化学性肺水肿的临床分期为。

A、刺激期、喉痉挛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B、刺激期、潜伏期、喉痉挛期、恢复期

C、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D、潜伏期、喉痉挛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E、潜伏期、刺激期、喉痉挛期、恢复期

4 慢性苯中毒的诊断应考虑辅助检查。

A、尿常规

B、尿中硫酸盐

C、血常规

D、血苯

E、B超

5 中暑类型之一热衰竭主要是由于所致。

A、体温调节机制紊乱

B、脑部暂时供血减少

C、散热途径受阻

D、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

E、胃肠功能紊乱

6 矽肺是由长期吸入含有粉尘引起的。

A、结合型二氧化硅

B、石棉

C、游离性二氧化硅

D、金属粉尘

E、棉尘

7 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是。

A、制定合理的噪声卫生标准

B、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

C、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D、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E、厂区厂房的合理规划

8 低气湿是指环境相对湿度小于。

A、10%

B、30%

C、50%

D、70%

E、90%

四、问答题

1 何谓职业病?简述职业病的特点。

2 简述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3 简述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对人体的毒作用特点。

4 试述生产性粉尘危害的控制措施。

参考答案:

1答: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职业病

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

(1)病因明确,有特异性,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发病需一定作用条件,消除病因或阻断作用能够条件后可以控制或消除发病。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需达到一定的强度(浓度或剂量)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3)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只能对症综合处理,故发现愈晚,疗效愈差。

(5)除职业性传染病外,仅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2 答:慢性中毒职业性汞中毒多为慢性,由于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汞蒸气所致。

(1)易兴奋征开始主要表现为脑衰弱综合征,出现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恶梦。继可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多汗、心悸、四肢发冷等,进而出现精神性格改变如急躁、易激动、胆怯、羞涩、孤僻、抑郁、好哭、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幻觉。此种精神异常表现为慢性汞中毒时的重要特征之一。

(2)震颤表现为手指、舌尖、眼睑呈意向性细小震颤,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手指、前臂、上臂意向性粗大震颤。

(3)口腔-牙龈炎表现为流涎增多,口中金属味,牙龈肿胀、酸痛、易出血,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有的齿龈可见“汞线”。口腔炎不及急性中毒时明显和多见。少数患者可有肾脏损害

预防措施

(1)改革工艺及生产设备,控制工作场所空气汞浓度如电解食盐工业用隔膜电解代替汞电极,用硅整流器代替汞整流器,电子仪表、气动仪表代替汞仪表。从事汞的灌注、分装应在通风柜内进行,操作台设置板孔下吸风或旁侧吸风。车间地面、墙壁、天花板、操作台等应用光滑不易吸附的材料,操作台和地面应有一定倾斜度,以便清扫与冲洗,低处应有贮水的汞吸收槽。排出的含汞空气经碘化或氯化活性炭吸附净化。

(2)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卫生操作制度接汞作业应穿工作服,戴防毒口罩或用2.5%~10%碘处理过的活性炭口罩。工作服不得穿回家中,并应定期清洗。班后、饭前要洗手、漱口,严禁在车间内进食、饮水和吸烟。

(3)职业禁忌征证:患有明显口腔疾病,胃肠道和肝、肾器质性疾患,精神神经性疾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3 答:A血液损害

(1)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2)溶血作用:赫恩氏小体,高铁血红蛋白形成

B肝脏损害①直接损害②间接损害

C晶体损害三硝基甲苯(TNT)、二硝基酚、二硝基邻甲酚、环三次甲基三硝苯胺(黑索金)可致眼晶体混浊,引起中毒性白内障

D泌尿系统损害直接作用:某些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原型或代谢物直接作用于肾脏,引起肾脏实质性损害,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接作用:由于大量溶血,溶血产物血红蛋白及胆红素沉积于肾,间接引起肾损害

E神经系统损害由于这类化合物脂溶性强,极易侵害富含类脂质的神经系统。

F皮肤损害和致敏作用

G致癌作用

4.答:(1)法律措施

①立法和执法: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旨在防止粉尘危害、保护工人健康的法令和条例。

②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

(2)技术措施: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湿式作业;密闭抽风除尘。

(3)卫生保健措施:接尘工人健康检查;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我国在控制粉尘危害、预防尘肺发生方面,结合我国国情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预防方针。这对我国控制粉尘危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题库)解析

《姓名:陈云虹班级:预防一班学号:2 一、判断题 1、生产性粉尘均可导致作业工人肺部纤维化。 2、质量分散度越高,表明径粒较小的颗粒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 3、在矽肺病的发生发展中,质量分散度较粒子分散度的卫生学意 义更大。 4、可呼吸性粉尘是指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的15μm以下的 粒子。 5、沉积在肺泡腔表面粉尘的清除大多是通过形成尘细胞后,通过 纤毛运动被排出体外。 6、防尘八字方针包含了第一、二级预防内容。 7、粉尘沉着症患者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 影消退。 8、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5%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9、有些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中毒作用如锰化物。 10、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5-10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11、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12、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矽肺病的特异性病理改变。 13、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有矽结节和肺间质弥慢性纤维化。 14、矽肺患者临床症状与胸片的改变程度相平行。 15、肺心病、自发性气胸及支气管感染是矽肺患者最常见的并发 症及死因。 16、针对物理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最好是设法消除或替代该因素。 17、大多物理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与物理参数呈直线相关关系 18、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能通过传导、蒸发途径散热。 19、高温作业时,气温和热辐射是气象条件中影响人的体温调节 主要因素。 20、一般认为尿盐量降至8g/24h以下时,则表示人体可能缺盐。 21、出汗量可反映高温作业者的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 22、长期从事高温作业可出现左心室代偿性肥大。 23、胃溃疡是高温作业工人中常见职业性多发病。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3.粉尘的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 4.空气动力学直径 是指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b的直径即可算作为a 的AED。 5.可吸入性粉尘直径小于15μm的尘粒。 6.可呼吸性粉尘 5μm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 7.矽肺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达一定量后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8.混合性尘肺由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9.硅酸盐肺由长期吸入含结合二氧化硅(石棉、滑石、云母)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0.粉尘沉着症 有些生产性粉尘(锡、钡、铁)吸入人体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肺纤维化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 11.矽尘作业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12.速发型矽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13.晚发型矽肺 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14.尘细胞石英尘被吸入肺泡后,引起肺泡巨噬细胞聚集,吞噬尘粒成为尘细胞。 15.矽性蛋白沉积:病理特征为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称为矽性蛋白,随后可伴有纤维增生,形成小纤维灶乃至矽结节。 16.圆形小阴影 是矽肺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X线表现形态,呈圆形或近似圆形,边缘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复习题完整版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复 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暂时性听阈位移: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 2. 速发型矽肺: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SiO2含量粉尘,经1-2年即可发病。 3. 手臂振动病:是指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可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其典型表现是振动性白指。 4. 生物监测:指定期、系统和连续地监测劳动者生物材料中毒物和/或代谢产物含量或由其所致的生物易感或效应水平,并与参比值比较,以评价人体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 5. 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6. 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 7. 职业危险度评价:通过对毒理学研究、工作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地认定和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潜在不良作用,并对其进行管理的方法和过程。 8. 职业生命质量:是指劳动者对工作的感受和职业对劳动者的身心效应,如职业满意度、身心健康和安全等。 9. 晚发型矽肺:接尘者虽接触较高浓度矽尘,但在脱离粉尘作业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或发现异常但尚不能诊断为矽肺,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被诊断为矽肺。 10. 氧债,氧需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叫氧债。 11. 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 12. 刺激性气体: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题集(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产性粉尘 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尘肺 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3.粉尘的分散度 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 4.空气动力学直径 是指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b的直径即可算作为a的AED。 5.可吸入性粉尘 直径小于15μm的尘粒。 6.可呼吸性粉尘 5μm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 7.矽肺 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达一定量后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8.混合性尘肺 由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9.硅酸盐肺 由长期吸入含结合二氧化硅(石棉、滑石、云母)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10.粉尘沉着症 有些生产性粉尘(锡、钡、铁)吸入人体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肺纤维化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 11.矽尘作业 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12.速发型矽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13.晚发型矽肺 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14.尘细胞 石英尘被吸入肺泡后,引起肺泡巨噬细胞聚集,吞噬尘粒成为尘细胞。 15.矽性蛋白沉积 :病理特征为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称为矽性蛋白,随后可伴有纤维增生,形成小纤维灶乃至矽结节。 16.圆形小阴影 是矽肺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X线表现形态,呈圆形或近似圆形,边缘整齐或不整齐,直径小于10mm,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其致密度越高,分为三种类型:p(<2.5mm)、q(1.5-3.0mm)、r(3.0-10mm)。 17.石棉小体 石棉纤维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由一层含铁蛋白颗粒和酸性粘多糖包裹沉积于石棉纤维所形成,铁反应呈阳性,一般长为30-50μm,粗2-5μm,金黄色,典型者呈哑铃状、鼓槌状,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438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概述 职业卫生主要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科学。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而职业卫生则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健康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 1、职业卫生服务的质量 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医德是职业卫生服务的重要条件。为此国际职业卫生协会在1992年订立了职业医学准则,提倡崇高医德。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职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生产环境因素,同时与多种有害因素存在联合作用,加剧了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程度。此外,同一种疾病也可由不同性质的有害因素引起,如稻田皮炎可由物理、化学和机械刺激引

济宁医学院期末考试复习题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复习题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复习题 17预防专升本 一、选择题 1、下述关于生产环境监测论述不正确的是 A 掌握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和分布情况 B 了解生产环境卫生质量 C 估计人体接触水平 D 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 E 检查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下列哪项不属于个体防护措施 A 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B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C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D 按时接受职业性体检 E 限制接触时间 3、下列粉尘何者为无机粉尘 A 农药粉尘 B 橡胶粉尘 C 水泥粉尘 D 木尘 E 谷物粉尘 4、我国卫生标准中采用的最高容许浓度数值是指工人经常停留的工作地点的呼吸带 A 粉尘浓度的日平均值 B 任何一次采样测尘中均不应超过的粉尘浓度最高限值 C 瞬间可超过的粉尘浓度值 D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E 粉尘浓度的年平均值 5、矽肺诊断所必备的条件是 A 确切的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史 B 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 C 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D 确切的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史;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E 肺组织活检 6、我国煤工尘肺是指 A 煤矿工人患的矽肺 B 煤肺 C 煤矽肺

D 煤肺+煤矽肺 E 煤矿工人患的矽肺+煤肺+煤矽肺 7、中暑按发病机理分为 A 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B 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C 热适应,热射病和热衰竭 D 热适应,热痉挛和热衰竭 E 热辐射,热痉挛和热衰竭 8、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频范围是 A <20Hz B 20~20000Hz C >20000Hz D 200~2000Hz E >2000Hz 9、声级计A声级的设计是根据 A 模拟人耳对100方的响度曲线 B 模拟人耳对70方的响度曲线 C 模拟人耳对40方的响度曲线 D 模拟人耳对1000 Hz标准音等响曲线 E 模拟人耳对40dB纯音的响度曲线 10、听觉适应是指 A 强噪声下暴露时间短,听阈提高1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即可恢复 B 一种器质性听觉器官损伤 C 是一种永久性的听阈位移 D 强噪声暴露时间常,听阈明显下降,听阈提高15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间内才 能恢复 E 强噪声暴露时间常,听阈明显下降,听阈提高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间内才 能恢复 11、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新建企业的噪声容许标准为 A 85dB(A) B 75 dB(A) C 65 dB(A) D 55 dB(A) E 90 dB(A) 12、振动本身特性中,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加速度、频率、位移 B 位移、振幅、加速度 C 接触方式、加速度、位移 D 频率、振幅、加速度 E 振幅、频率、速度 13、.以下哪种不属于非电离辐射 A 激光 B X射线 C 紫外线 D 红外线 E 可见光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习题集(答案更正版)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综合习题 四、单一选择题 1.下述关于生产环境监测论述不正确的是 A掌握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和分布情况 B 了解生产环境卫生质量 C 估计人体接触水平 D 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 E 检查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下列关于健康监护论述错误的是 A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劳动卫生标准 B 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 C 是早期发现健康损伤的重要手段 D 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 E 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健康损害,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3.下列关于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论述错误的是 A主要是在接触人群中,研究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 B 研究职业性损害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 C 常采用断面调查、病例—对照和队列调查方法 D 阐明接触水平—反应关系,制定修订卫生标准和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E 鉴定劳动卫生工作质量,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4.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工作 A生产环境监测 B 健康监护 C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D 阈限值制定 E 实验室测试和危险度评定 5.下列关于实验室测试评价论述错误的是 A包括整体动物实体和体外测试系统 B 常用于测试化学物毒性,预示对人的危害 C 评价有害因素潜在作用 D 结合临床观察结果,阐明接触水平—反应关系 E 制定人体参考界限值 6.下列关于危险度评定论述错误的是 A对有害因素潜在作用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B 估算在一般接触条件下可能造成健康损害的概率和程度 C 为制定法定职业病提供依据 D 寻求可接受危险度 E 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远期效应 7.矽尘致肺癌的调查属于 A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B 回顾性调查 C 专题调查 D 前瞻性调查 E 事故调查 8.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 A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 B 减低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时间 C 正确选择厂址、合理安排车间布局 D 避免使用有毒物质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题库 判断 答案

判断题 1、生产性粉尘均可导致作业工人肺部纤维化。 2、质量分散度越高,表明径粒较小的颗粒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 3、在矽肺病的发生发展中,质量分散度较粒子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更大。 4、可呼吸性粉尘是指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的15μm以下的粒子。 5、沉积在肺泡腔表面粉尘的清除大多是通过形成尘细胞后,通过纤毛运动被排出体外。 6、防尘八字方针包含了第一、二级预防内容。 7、粉尘沉着症患者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 8、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5%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9、有些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中毒作用如锰化物。 10、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5-10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11、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12、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矽肺病的特异性病理改变。 13、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有矽结节和肺间质弥慢性纤维化。 14、矽肺患者临床症状与胸片的改变程度相平行。 15、肺心病、自发性气胸及支气管感染是矽肺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及死因。 16、针对物理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最好是设法消除或替代该因素。 17、大多物理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与物理参数呈直线相关关系 18、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能通过传导、蒸发途径散热。 19、高温作业时,气温和热辐射是气象条件中影响人的体温调节主要因素。 20、一般认为尿盐量降至8g/24h以下时,则表示人体可能缺盐。 21、出汗量可反映高温作业者的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 22、长期从事高温作业可出现左心室代偿性肥大。 23、胃溃疡是高温作业工人中常见职业性多发病。 24、高温作业易发生工伤事故主要因为神经系统出现抑制作用。 25、因中暑而死亡的患者大多缘于热衰竭。 26、热射病是因为散热障碍,体温调节紊乱所致。 27、热射病者体温一定升高,热衰竭、热痉挛者体温均可正常。 28、高温作业工人一旦出现热痉挛表现即可诊断为重症中暑。 29、使用频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称为声级,分A、B、C、D四级。 30、如果有10个相同的声源同时存在,则总声压级增加1分贝。 31、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均属暂时性听阈位移。 32、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阈位移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此时患者主观有耳聋感觉。 33、脱离噪声环境需要数小时听力方可恢复者属于听觉适应现象。 34、短暂接触生产性噪声不会导致永久性听阈位移。 35、局部振动病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 36、控制振动危害的根本性措施是进行加强个人防护、较少作业时间。 37、局部振动对机体神经系统影响以上肢手臂末梢神经障碍为主,常以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形式出现。 38、手部冷水浸泡后复温时间超过30 分钟即为轻度局部振动病。 39、大振幅、低频率的振动作用于前庭器官,并使内脏位移。高频率、低振幅的振动主要对组织内的神经 末梢起作用。 40、射频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是随着频率的增加和波长变短而递增,所以微波波段以毫米波危害最大。 41、电光性眼炎是指紫外线引起的急性结膜、巩膜炎。 实用文档5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用版

YF-ED-J164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用 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概述 职业卫生主要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 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科学。职 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 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 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而职业卫生 则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 全、健康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 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 1、职业卫生服务的质量

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医德是职业卫生服务的重要条件。为此国际职业卫生协会在1992年订立了职业医学准则,提倡崇高医德。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职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生产环境因素,同时与多种有害因素存在联合作用,加剧了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程度。此外,同一种疾病也可由不同性质的有害因素引起,如稻田皮炎可由物理、化学和机械刺激引起。吸烟,可加剧环境因素,如粉尘、有害气体或蒸汽,对呼吸道的损害,以致增加诱发职业性肺癌的危险。 2、与职业有关的生活方式 劳动组织不完善,作业制度不合理;工作节奏的变动,换班和夜班工作;工作过度紧张,缺乏体育锻炼;吸烟或过量;精神性职业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20分) 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 A. 提高职业卫生科学水平 B.积极防治职业病和职业相关疾病 C. 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 D. 开展职业人群的健康监护 E. 进行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2.职业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是 A. 劳动过程中器官和系统的变动规律 B. 生产劳动的组织 C. 提高作业能力和工作效率 D. 预防疲劳和过劳 E. 劳动力的合理化管理 3.气溶胶是指 A. 气体、粉尘、烟、雾 B. 原料、中间产物、辅助材料和成品气态物质 C. 分解产物或反应产物中的气态物质 D. 粉尘、烟、雾的统称 E. 化学物在生产过程中的气态和胶体状态的统称 4. 慢性汞中毒的突出症状是 A. 腹痛 B.低色素正常细胞性贫血 C.四肢伸肌瘫痪 D.四肢远端触觉减退 E.震颤 5. 哪个代谢产物可作为评价苯的接触指标 A. 甲基马尿酸 B. 马尿酸 C. 尿酚 D. 苯基硫醚氨酸 E. 苯甲酸 6.可引起肢端溶骨症的化合物是 A.氯乙烯 B.丙烯睛 C.氯气 D.四氟乙烯 E.正已烷 7.下列生产性粉尘的卫生标准,哪个是正确的 A. 含有游离SiO280%以上的总粉尘PC-TW A为0.7mg/m3 B. 含有游离SiO210%~50%的总粉尘PC-TW A为1mg/m3 C. 含有游离SiO210%以下的滑石总粉尘PC-TW A为4 mg/m3 D. 含有游离SiO210%以下的水泥总粉尘PC-TW A为 6 mg/m3 E. 含有游离SiO210%以下的煤尘总粉尘PC-TW A为8 mg/m3 8.手臂振动病是指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 A. 前庭器官功能障碍 B. 手部交感神经紧张 C. 手部末梢循环功能障碍 D. 手部骨骼功能损伤 E. 全身免疫功能低下 9. 女工,30岁,纱厂纺棉纱6年,近三个月,每逢休息日后第一天上班,中午前后出现胸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习题和参考答案题库

、名词解释 1.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3.粉尘的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 4. 空气动力学直径是指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 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b的直径即可算作为a的AED。 5. 可吸入性粉尘直径小于15 μm的尘粒。 6. 可呼吸性粉尘5 μm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 7. 矽肺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达一定量后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8. 混合性尘肺由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9. 硅酸盐肺由长期吸入含结合二氧化硅(石棉、滑石、云母)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0. 粉尘沉着症有些生产性粉尘(锡、钡、铁)吸入人体后,沉积于肺组织中, 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 微的肺纤维化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较小, 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 线胸片阴影消退。 11. 矽尘作业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12. 速发型矽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 年即 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 13. 晚发型矽肺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X 线胸片 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14. 尘细胞石英尘被吸入肺泡后, 引起肺泡巨噬细胞聚集, 吞噬尘粒成为尘细胞。 15. 矽性蛋白沉积:病理特征为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 称为矽性蛋白, 随后可伴有纤维增生,形成 小纤维灶乃至矽结节。 16. 圆形小阴影是矽肺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X 线表现形态, 呈圆形或近似圆形, 边缘整齐或不整齐,直径小于10mm ,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其致密度越高, 分为三种类型:p(<2.5mm) 、q(1.5-3.0mm) 、r(3.0-10mm) 。 17. 石棉小体石棉纤维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由一层含铁蛋白颗粒和酸性粘多糖包 裹沉积于石棉纤维所形成,铁反应呈阳性,一般长为30-50 μm,粗2-5 μm,金黄色, 典型者呈哑铃状、鼓槌状,分节或念珠样结构,轴心为无色透明的石棉丝。 18. 正辐射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周围物体表面向人体发放热辐射而使人体受热。 19. 负辐射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表面向周围物体辐射散热。 20. 高温作业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 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 2 C或2C以上的作业。 21. 高温车间一般将热源散热量大于23W/m 3的车间称为热车间或高温车间。 22. 干热作业生产场所的气象条件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 而相对湿度低。 如轧钢、铸造、陶瓷、火电等。 23. 湿热作业生产场所的气象条件特点是高气温、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如 印染、造纸、矿井等。 24. 夏季露天作业夏季的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受被加热的地面 和周围物体放出的热辐射作用, 其作用持续时间一般较长, 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又易形成高温、热辐射的作业环境。 25. 热适应是指人体在热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的现象。 26. 热射病由于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临床 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C以上,先出汗、后无汗,并伴有 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系统症状。 27.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伴 有收缩痛,患者神清、体温多正常。 28.热衰竭由于高温作业,体内血液的重新分布,导致脑部供血暂时减少而晕厥。 一般起病急,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短暂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 29.中暑在高温环境中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 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性疾病。 30.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 厌烦。 31.稳态噪声随着时间的变化,声压波动小于5dB 的生产性噪声。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第七版)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第七版)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发展史及内容 一、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概念及发展史 二、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内容 第二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 二、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职业与健康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 二、职业与健康 三、我国职业性有害因素和健康损害的特点 四、职业损害的三级预防 第四节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分布广、种类多,职业危害转嫁严重 二、“进城务工人员”和一些特殊人群职业卫生问题严重 三、职业紧张和心理障碍发生频率上升 四、职业伤害与职业卫生突发事件频发 五、职业安全、职业卫生和环境保护融合 六、新理论和新技术在职业卫生中的应用 第二章职业生理、职业心理与职业工效学 第一节职业生理学 一、体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二、脑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三、劳动负荷的评价 四、作业能力 第二节职业心理学 一、与职业有关的心理因素 二、职业紧张 三、心身疾病 四、职业心理健康促进 第三节职业工效学 一、时间动作分析 二、工作过程的生物力学 三、人体测量及应用 四、机器和工作环境 五、工效学相关疾患 第三章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一、概述 二、金属与类金属 三、刺激性气体

四、窒息性气体 五、有机溶剂 六、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七、高分子化台物 八、农药 第二节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一、概述 二、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与矽肺 三、煤矿粉尘与煤工尘肺 四、硅酸盐尘与硅酸盐尘肺 五、其他粉尘与尘肺 六、有机粉尘及其所致肺部疾患 第三节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一、物理性有害因素概述 二、不良气象条件 三、噪声 四、振动 五、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第四节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性损害 一、概述 二、炭疽 三、布鲁司杆菌病 四、职业性森林脑炎 第五节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 一、概述 二、职业性皮肤病 三、职业性肿瘤 四、职业性五官疾病 第六节职业伤害 一、概述 二、常见职业伤害事故类型及其危险因素 三、职业伤害的调查与评估 第四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第一节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的原理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的基本方法 三、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的内容 第二节职业环境监测 一、概述 二、监测对象的确定 三、空气样品采集 四、采样方式 五、监测策略 第三节生物监测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题库)解析

《姓名:陈云虹班级:预防一班学号:200909010132 一、判断题 1、生产性粉尘均可导致作业工人肺部纤维化。 2、质量分散度越高,表明径粒较小的颗粒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 3、在矽肺病的发生发展中,质量分散度较粒子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更大。 4、可呼吸性粉尘是指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的15μm以下的粒子。 5、沉积在肺泡腔表面粉尘的清除大多是通过形成尘细胞后,通过纤毛运动被排出体外。 6、防尘八字方针包含了第一、二级预防内容。 7、粉尘沉着症患者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 8、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5%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9、有些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中毒作用如锰化物。 10、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5-10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11、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12、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矽肺病的特异性病理改变。 13、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有矽结节和肺间质弥慢性纤维化。 14、矽肺患者临床症状与胸片的改变程度相平行。 15、肺心病、自发性气胸及支气管感染是矽肺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及死因。 16、针对物理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最好是设法消除或替代该因素。 17、大多物理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与物理参数呈直线相关关系 18、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能通过传导、蒸发途径散热。 19、高温作业时,气温和热辐射是气象条件中影响人的体温调节主要因素。 20、一般认为尿盐量降至8g/24h以下时,则表示人体可能缺盐。 21、出汗量可反映高温作业者的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 22、长期从事高温作业可出现左心室代偿性肥大。 23、胃溃疡是高温作业工人中常见职业性多发病。 24、高温作业易发生工伤事故主要因为神经系统出现抑制作用。 25、因中暑而死亡的患者大多缘于热衰竭。 26、热射病是因为散热障碍,体温调节紊乱所致。 27、热射病者体温一定升高,热衰竭、热痉挛者体温均可正常。 28、高温作业工人一旦出现热痉挛表现即可诊断为重症中暑。 29、使用频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称为声级,分A、B、C、D四级。 30、如果有10个相同的声源同时存在,则总声压级增加1分贝。 31、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均属暂时性听阈位移。 32、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阈位移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此时患者主观有耳聋感觉。 33、脱离噪声环境需要数小时听力方可恢复者属于听觉适应现象。 34、短暂接触生产性噪声不会导致永久性听阈位移。 35、局部振动病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 36、控制振动危害的根本性措施是进行加强个人防护、较少作业时间。 37、局部振动对机体神经系统影响以上肢手臂末梢神经障碍为主,常以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形式出现。 38、手部冷水浸泡后复温时间超过30 分钟即为轻度局部振动病。 39、大振幅、低频率的振动作用于前庭器官,并使内脏位移。高频率、低振幅的振动主要对组织内的神经 末梢起作用。 40、射频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是随着频率的增加和波长变短而递增,所以微波波段以毫米波危害最大。 41、电光性眼炎是指紫外线引起的急性结膜、巩膜炎。 42、我国规定的职业肿瘤包括氯甲醚所致的膀胱癌。 43、实验研究是识别职业癌的第一性线索。 44、呼吸道肿瘤和皮肤癌在职业肿瘤中最常见。 45、动物实验证据充分,但人群流学资料有限,此类物质称为潜在性致癌物。 46、因为环境监测仅能反映呼吸道吸入的剂量,所以生物监测比环境监测更优越和重要。 47、准确测量车间空气中毒物的浓度,即可准确反映机体的接触水平。 48、健康检查可分为就业前检查和普查两种基本类型。 49、职业流调中的接触水平是指对作业环境有害因素时空分布的实测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出的平均值。 50、职业流调的内容包括接触水平和工人健康状况调查,不包括人口统计资料调查。 51、器官水平测试、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测试均属实验研究中的体外测试范畴。 52、在我国,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指正常8小时工作日或40小时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 均浓度不得超过的接触浓度。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大纲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教学目标: 1.掌握劳动条件、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内容;掌握职业性病损的概念;掌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准则。 2.熟悉发生职业病的条件、职业病的特点。 第二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 教学目标: 1.熟悉体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熟悉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熟悉脑力劳动的职业卫生要求;熟悉静力作业和动力作业的区别;熟悉作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熟悉职业性病损的基本病理基本变化。 2.了解脑力劳动的内容与生理特点;了解劳动负荷评价;了解职业心理学基本理论;了解职业性病损的病理学诊断。 第三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1.熟悉职业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 2.了解职业毒理学、职业工效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教学目标: 1.掌握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掌握职业中毒临床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掌握铅、汞、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苯、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等常见毒物的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2.熟悉职业中毒诊断、急救和治疗原则。 3.了解毒物的存在状态与接触机会,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了解毒物的存在状态与

接触机会;职业中毒的预防原则。了解镉、砷、锰等毒物的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 第二节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教学目标: 1.掌握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的基本概念,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掌握矽肺、石棉肺的病因和基本病理改变。掌握矽肺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原则。 2.熟悉粉尘对健康的影响和常见粉尘的控制措施;熟悉矽肺概念、并发症,矽肺和石棉肺的X线表现。 3.了解粉尘的来源与分类,了解煤工尘肺、棉尘病、其他尘肺等。 第三节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教学目标: 1.掌握高温作业、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的基本概念。掌握防暑降温、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掌握噪声对机体的危害。 2.熟悉中暑、减压病、高原病、手臂振动病、放射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熟悉中暑、振动危害的影响因素;熟悉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和影响因素。 3.了解低温作业。 第四节生物性有害作业所致职业性损害 教学目标: 1.掌握生物性有害因素的概念、接触机会及所致职业性损害的类型。 2.熟悉人禽流行性感冒、炭疽、布氏菌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 3.了解职业性森林脑炎。 第五节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 教学目标: 1.掌握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掌握常见职业肿瘤的职业致癌物。掌握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牙酸蚀症的病因和主要临床表现。 2.熟悉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 3.了解常见职业性肿瘤的发病情况;职业肿瘤的预防原则,了解常见职业性皮肤病的病因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及问答

劳卫名解 2.工作有关疾病:是指多因素相关的疾病,与工作有联系,但也见于非职业人群中,因而不是每一病种和每一病例都必须具备该项职业史或接触病史。 3.氧需:劳动1min所需要的氧量。其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功能和呼吸器官的功能。 4.氧债:氧量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 5.静力作业:又叫静态作业,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收缩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 6.动力作业:动态作业,在保持肌张力不变—等张收缩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使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 8.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急性或慢性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9.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 10.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可引起职业中毒。 11.蓄积: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于体内的现象称为毒物的蓄积。 12.粉尘:是指直径很小的固体微粒,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天然生成,或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为原因而生成。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性质):1无机粉尘2有机粉尘3混合性粉尘。 13.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μm)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 14.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温度为参考基础,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类型: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2高温、高湿作业3夏季露天作业。 15.声强:声波具有一定的能量,用能量大小表示声音的强弱称为声强。其决定于单位时间内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声波能量,通常用“I”表示,单位W/M2。 16.声强级:用对数来表示声强的等级,通常规定以听阈声强I0=10-12W/ M2作为基准值来度量任一声音强度I,取常用对数,则任一声音声强级的计算公式:LI=lgI/I0。 17声压级:SPL,单位分贝(dB),并以1000Hz的纯音的听阈声压为基准声压,定为0dB,与被测声压的比值,去对数后即为被测声压的声压级。 18.等响曲线:利用与基准音比较方法,可得出听阈范围各种声频的响度级,将各个频率相同的响度的数值用曲线连接,即绘出各种响度的等响曲线图。 19.铅吸收:有密切铅接触史,尚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尿铅≥0.39μmol/L(0.08mg/L)或0.48μmol/24h(0.1mg/24h);血铅≥2.40μmol/L(50μg/dl);或诊断性驱铅实验后尿铅≥1.440μmol/L而<3.84μmol/L者。 20.铅线:口腔卫生不好者,在齿龈与牙齿的交界边缘上可出现由硫化铅颗粒沉淀形成的暗蓝色线。 21.中毒性肺水肿:是指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的肺间质及肺泡腔液体过多积聚为特征的疾病,最终可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刺激性气体所致的最严重的危害和职业病常见的急症。 22.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肺水肿的一种类型,是刺激性气体中毒,创伤,休克,烧伤,感染等严重疾病过程中继发的以进行性呼吸窘迫,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 23.农药:是指用于防止,控制或消灭一切虫害的化学物质或化合物。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A卷及答案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A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1X40=40分):1、静力作业的特征:(C) A、能量消耗水平高易疲劳 B、能量消耗水平不高不易疲劳 C、能量 消耗水平不高却易疲劳D、能量消耗水平高不易疲劳E、能量消耗水 平中等但易疲劳 2、生产性粉尘按性质分类,哪种分类最全面:(A)B、无机粉尘、 有机粉尘、混合性粉尘B、金属性粉尘、人工合成粉尘、有机粉尘 C、矿物粉尘、人工合成粉尘、皮毛尘、 D、矿物粉尘、金属性粉尘、有机粉尘 E、无机粉尘、有机粉尘、人工合成粉尘 3、气态毒物进入呼吸道深部主要取决于下列哪种因素:(B) A、空气浓度 B、水溶性 C、脂溶性 D、挥发性 E、蒸气压4、铅化合 物的毒性大小主要取决于:(D) A、溶解度 B、化学结构 C、分散度 D、分散度及在人体组织内的溶 解度E、比重5、对职业中毒的诊断首先要有:(C) A、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B、有关化验指标的阳性结果 C、明确的职业史 D、详细的现场调查资料 E、相关的鉴别诊断资料 6、安静时肌肉中CP的浓度约为ATP的:(C) A、10倍 B、8倍 C、5倍 D、2倍 E、4倍7、可引起白血病的生产性 毒物有:(C) A、石棉 B、氯乙烯 C、苯 D、苯胺 E、铅8、经常接触有机溶剂可使 皮肤:(D) A、角化 B、色素沉着 C、溃疡 D、皲裂 E、皮疹9、一般认为汞中毒 机理是其可抑止多种什么酶的活性:(A) A、含巯基酶 B、含氨基酶 C、含甲基酶 D、含乙基酶 E、以上都不是 10、以下毒物除哪一种外易引起化学性肺水肿:(A) A、四氯化碳 B、光气 C、氯气 D、氮氧化物 E、氨11、阿托品治疗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作用是:(E)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复习题[2][1]题库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复习题 一、单选题 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研究 A. 工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 B.产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 C. 农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 D.环境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 E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 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和工艺流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A. 一氧化碳 B. 噪声 C. 矽尘 D.厂房建设或布置不合理 E.低气压 3.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根本区别在于 A.与职业因素有明确因果关系 B.是否出现临床症状 C.是否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关 D.都是职业性疾患 E.是否群体发病 4.决定机体接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是 A.接触机会 B.接触方式 C接触水平 D.接触时间 E.接触强度 5.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 A.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 B.减低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时间 C正确选择厂址、合理安排车间布局 D.避免使用有毒物质 E.密闭、隔离、通风、车间整洁、安全贮运 6.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个 A.三级学科 B.分支学科 C.子学科 D.部分学科 E.学派 7.下列关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论述正确的是 A.研究生产环境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 B.研究劳动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

C.研究改善生产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学科 D.研究生产工艺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改善生产环境的学科 E.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和改善劳动条件的学科 8.职业病属于 A.工伤 B.职业性疾患 C.职业性健康影响 D.健康效应 E.职业中毒 9.下列关于职业病论述错误的是 A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的疾病 B.职业有害因素引起人体不能代偿的功能和器质性损害时出现的疾病 C.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健康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 D.政府规定,职业病享有劳保待遇 E.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均称为职业病 10.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 A.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健康的各种职业因素 B.不良劳动条件下存在的所有职业因素 C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健康的职业因素 D.不良劳动条件下存在的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 E.劳动过程中所有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 11.长期从事某一作业,从内外感受器传人的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内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一时性共济联系,各器官和系统相互配合得更为协调、反应更迅速、能耗较节省、作业较轻松。这种状态称为 A.作业定型 B.动力定型 C.静力定型 D.反应定型 E.适应定型 12.首先给肌肉收缩与松弛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三磷酸腺苷 E.磷酸肌酸 13.劳动时人体所需的氧量取决于 A.劳动强度 B.劳动时间 C.动力定型的程度 D.以上都不是 E.以上都是 14.紧张反应的主要表现有 A.对工作满意度差 B.心烦意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