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专业:

学号:

姓名:

2014年 12 月日

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

1 设计题目

净水厂工艺设计

2 设计时间

自至,共 2 周

3 设计任务

根据指定的水源、厂址、处理流程和有关设计资料,设计主要处理设备及构筑物,使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并满足最高日供水量m3/d。

(本课程设计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家乡城市、县城的情况进行设计,请同学们尽可能全面搜集资料,认真分析)

4 课程设计内容

4.1画处理流程示意图。

4.2计算各构筑物的设计流量。

4.3选用混凝剂、助凝剂,决定其投量;设计药库面积;

设计药剂配制设备,药剂的剂量与投配方式,并设计加药间的平面布置。

4.4设计混合、絮凝池及沉淀池。

4.5设计滤池

4.6氯化消毒、氯库及加氯间的设计。

4.7清水池的容积、尺寸。

4.8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道。

4.9各辅助建筑面积、主要尺寸(查手册)。

4.10全厂总平面布置及工艺高程设计,包括道路及主要工艺管线。

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指导书

1.目的和要求

1.1 学生应通过本设计掌握给水设计工作的一般步骤、内容、方法,并提高设计、计算及制图的能力,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1.2 通过本设计对给水净化所学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系统总结和复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内容,并举一反三,由此旁通给水处理的其它内容。

1.3 通过本设计熟悉一些资料的引用,如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设计、工程图和参考资料等,并学习如何参考,运用这些资料解决实际问题(注意新设计手册有些数据与新规范不符,以规范为标准)。

1.4 通过设计培养自己刻苦钻研,严格细致,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的作风,提高自己独立工作能力。

2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动手作设计之前,首先应明确设计任务,基础资料,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和本指导书,根据任务书要求及学校规定安排好的设计时间及进度,准备好书籍、规范、手册、参考文献、计算及绘图工具等。

3 设计工作程序及设计安排

3.1 第一阶段

3.1.1布置设计任务及讲解设计指导书

3.1.2设计计算方法步骤

3.2 第二阶段

设计课一次,其内容为:

3.2.1水厂布置及绘图

3.2.2工程设计的一般知识

3.3 第三阶段绘图

3.4 整理抄写说明书,完成图纸

4 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

4.1 处理流程的确定

根据原水水质,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选择处理工艺流程,并以方框图表示(参考附图3)。(本课设推荐采用①水泵混合→机械混凝→斜管沉淀池→普通快滤池,②水泵混合→隔板混凝→平流沉淀池→普通快滤池)

4.2 各部分设计流量的确定

以地表水为水源,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即处理水量)应在满足最高日供水量的基础上加水厂自用水量,水厂自用水量一般可采用设计水量5-10%计算。

各处理构筑物设计能力按一天24小时平均计算。

4.3 混凝剂、加药间及药库

4.3.1 药剂应根据原水水质、处理要求、货源及经济条件选用,适当的混凝剂及助凝剂的最大设计投量(毫克/升)。计算每小时用药量(公斤/时)及每日用药量(公斤/日)。

4.3.2 选择药剂配制设备,计算其工艺尺寸、个数,并绘出示意简图,参考《手册3》P450。

4.3.3 加药间设计,做出加药间的平面布置图,参考规范P44,《手册3》P465。

4.3.4 计算所需药库面积及平面布置。

4.4 混合、絮凝沉淀

4.4.1推荐采用泵前投药,水泵混合

4.4.2絮凝池不少于二组(每组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絮凝池),各组设计流量按总流量均匀分配,推荐采用机械反应,计算方法参见规范P46和《手册3》P491。

应该特别注意絮凝池和沉淀池之间的关系与配合,要使用两池之间在高程,水流衔接,深度、宽度和池数等方面互相配合,因此,絮凝池和沉淀池应同时进行初步计算,主要尺寸

确定后再进行细部计算。

4.4.3斜管沉淀池的个数不少于二个,并且与絮凝池组配套,斜管沉淀的计算方法参考规范P48,《手册3》P528。

斜管沉淀池的排泥视具体情况而定,推荐采用穿孔排泥管,穿孔排泥管的计算方法如下:排泥管与排泥周期,原水水质,泥渣颗粒与排泥情况,控制浓度(或泥量)以及允许积泥深度等因素有关,应由计算决定,当缺乏资料时,每穿孔管一次排泥量W(m3)可取为设计条件每根穿孔排泥管单位时间内泥量为:Q=W/60t;排泥时间(分钟),一般取3-5min。穿孔管直径末端流速1.8—2.5m/s计算,但最小管径不小于200mm。孔眼总面积按通过孔眼的水流速度为2.5—5.0m3/s计算,并满足配孔比(孔眼总面积/穿孔管截面积)=0.3-0.8,孔眼孔径一般取20-30mm,孔眼间距为0.4-0.8m,在泥斗中孔眼可在穿孔管两侧成水平交错排列。

4.5 过滤

4.5.1 普通快滤池:普通快滤池计算参见《手册3》P614,规范P50。

4.5.2普通快滤池与虹吸滤池如采用单层或双层滤料时,有关数据参考《手册3》P640。

4.5.3 虹吸滤池:虹吸滤池的计算参见《手册3》P643。

4.6 氯化消毒,加氯间及氯库

消毒推荐采用液氯消毒法,加氯方法(一次加氯,二次加氯,氯氨消毒,加氯加氨比等)及投量自己确定,计算每小时用氯量(kg/h)及每日用氯量(kg/d)。

计算所需氯库面积及布置氯库;选择适当的加氯(加氨)设备;加氯(加氨)间布置简图。

氯化消毒参考《手册3》P661,规范P61。

4.7 清水池

清水池的总容积按最高日供水量的10-20%计算,一般清水池取二座,两池之间要既能互相连通,又能单池运行。

清水池中水深一般取2.5-4.0m,根据水量大小、地形、地质及设计高程而定,由单池容积和设计水深决定水池平面尺寸。

4.8 各构筑物间的连接管道

各构筑物之间连接的进、出水管道,应按其设计流量的管中允许流速计算,允许流速的经验值:

一级泵房至混合池 1.0-1.2 m/s

混合池至絮凝池 1.0-1.5 m/s

反应池至沉淀池 0.5-0.2 m/s

一级泵房或混合池至澄清池 1.0-1.5 m/s

沉淀池或澄清池至滤池 0.6-1.0 m/s

滤池至清水池 1.0-1.5 m/s

快滤池反冲冼水压力管 2.0-2.5 m/s

生产排水管 1.0-1.2 m/s

4.9 构筑物的附属装置及其它工艺构造

各构筑物根据设计要求可能还有:排泥管、放空管,溢流管、超越管、通风管,水位标尺或测压管、测流量管、通气管、排水或冲洗水管等。

各构筑物除工艺要求外,还应考虑到结构,施工、运行管理等,还应考虑设置走道、栏杆、检修人孔,保温及防冰冻设施,起重搬运,操作,安全防护等措施。

以上这些应根据设计意图参考有关图纸或资料进行设计及布置。

4.10 全厂总平面布置及高程设计

首先初步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内和之间的水头损失,粗略估计可参考表1或《手册3》P66。

初步确定水头损失后绘制水厂的高程图初稿,结合地形进行平面布置确定后,精确计算高程,最后决定高程图。

水厂平面布置的要点,布置实例及内容参考《手册3》P856、规范P39。

4.11监测仪表的设置

监测项目、要求及设置位置,应视具体要求确定,参考规范P79。

4.12 绘制工程图

根据设计计算及布置,绘制工程图2-3张,包括:

(1)绘制给水厂总平面图并列表

列表表示全厂生产构筑物及辅助建筑物的主要尺寸、容量、规格,性能或其它技术数据及本图的必要说明和图例。比例:1:500

(2)水厂高程布置图

比例:高程图:横向1:500或不按比例;竖向1:100或1:50

(3)主要构筑物

5 设计成果

5.1说明书一份,

包括上面所作全部内容,应说明设计的理由、计算过程及结果。

注意应充分利用算式、表格、剖视图等方式说明问题和表达计算过程和结果。说明书要求用A4纸张,左边装订,使用规范汉字及通用的单位和符号,要求文字通顺,条理简洁明了,逻辑性强,字迹清楚,书写整齐。

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不少于3000字),设计图纸1张。

课程设计成绩:计算说明书50% ,设计图纸50%。

7 主要参考教材

[1]严熙世、范瑾初.《给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

[2]李圭白等.《水质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

[3]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常用资料(第

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水(第二版).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第二

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室内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4

[7]《饮用水卫生标准》(GBJ749-85)

华中科技大学(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

一.总论 1.1 设计任务及要求 净水厂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净水厂,要求对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计算,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和某个单项处理构筑物(絮凝沉淀池、澄清池或滤池)的工艺设计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 基本资料 1.2.1 水厂规模 该水厂总设计规模为***万m3/d,分两期建设,近期工程供水能力***万m3/d,,远期工程供水能力为***万m3/d。近期工程设计征地时考虑远期工程用地,预留出远期工程用地。 1.2.2 原水水质资料 水源为河流地面水,原水水质分析资料如下:

1.2.3 厂区地形 地形比例1:500,按平坦地形和平整后的设计地面高程32.00m设计,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东北方向150m,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 1.2.4 工程地质资料 (1) 表土砂质粘土细砂中砂粗砂粗砂砾石粘土砂岩石层 1m 1.5m 1 m 2 m 0.8m 1 m 2 m 土壤承载力:20 t/m2. (2)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 (3)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 (4)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1 历年最高水位m 34.38 黄海高程系统,下同 2 历年最低水位m 21.47 频率1% 3 历年平均水位m 24.64 4 历年最大流量m3/s 14600 5 历年最小流量m3/s 180 6 历年平均流量m3/s 1340 7 历年最大含砂量kg/m3 4.82 8 历年最大流速m/s 4.00 9 历年每日最大水位涨落m/d 5.69 10 历年三小时最大水位涨落m/3h 1.04 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8m 1.2.6 气象资料 该市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90C,七月极端最高温度达390C,一月极端最低温度-15.30C,年平均降雨量954.1mm,年平均降雨日数117.6天,历年最大日量降雨量328.4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NNE),静风频率为12%,年平均风速为3.4m/s。土壤冰冻深度:0.4m。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任务书

给排水14级《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深度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培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设 计、计算、绘图等方面得到锻炼。 针对一座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厂,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 确定污水厂的平面布置,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和污 水处理厂流程图)。设计深度为初步设计深度。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2、基本资料 (1)污水水量及水质 污水处理水量:30000+50000×% (m3/d)(横线上的数为学号末尾两位数) 污水水质:COD Cr =350+200×%(mg/L),BOD5 =220mg/L,SS =250mg/L,氨氮=15mg/L。(横线上的数为学号末尾两位数) (2)处理要求 城市污水经处理后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即:COD Cr ≤ 60mg/L,BOD5 ≤ 20mg/L,SS ≤ 20mg/L,氨氮≤ 5mg/L。 (3)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 (4)气象及水文资料 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00mm;地下水位,地面下6~7m。 年平均水温:20℃。 (5)厂区地形 污水厂选址区域海拔标高在19~21m左右,平均地面标高为20m。平均地面坡度为0.3 ‰~0.5‰,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224m,南北长276m。 3、设计内容

(1)对工艺构筑物选型作说明;(2)主要处理设施的工艺计算;(3)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4)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的绘制。 4、设计成果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设计图纸: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和工艺流程图各一张。 三、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指导书 1、总体要求 (1)在设计过程中,要发挥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2)本课程设计重点训练的是污水处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和总体布置。 (3)课程设计不要求对设计方案作比较,处理构筑物选型说明按其技术特征加以说明。(4)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内容完整,简明扼要,文字通顺;设计图纸应按标准绘制、内容完整,主次分明。 2、设计要点 (1)污水处理设施设计的一般规定 ①该市排水系统为合流制,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取1.2 ②处理构筑物流量:曝气池之前,各种构筑物按最大日最大时流量设计;曝气池之后,构筑物按平均日平均时流量设计。 ③处理设备设计流量:各种设备选型计算时,按最大日最大时流量设计。 ④管渠设计流量:按最大日、最大时流量设计。 ⑤各处理构筑物不应少于2组。 (2)平面布置 ①功能明确、布置紧凑。布置时力求减少占地面积,减少连接管的长度,便于操作管理。 ②顺流排列,流程简便。指处理构筑物应尽量按流程方向布置,避免与进(出)水方向相反的安排;个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应以最短线路布置,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转弯和用水泵提升。 ③充分利用地形,平衡土方,降低工程费用。 ④构筑物布置应注意风向和朝向。将排放异味和有害气体的构筑物布置在居住与办公场所的下风向;为保证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构筑物布置应考虑主导风向。 ⑤污水厂厂区应适当规划设计机房、办公室、机修、仓库等辅助建筑。 3、对设计文件的内容和质量的要求 (1)设计计算说明书

水质工程学习题集2

思考题一(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的本质是什么?它包含了哪些内容?1 ,什么叫酶?其作用有什么特性?细菌是怎样吸收和消化营养物质的?2 ,在生化反应过程中,酶起了什么作用?酶具有哪些特性?3 ,微生物呼吸作用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好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基本概念是什么?4 微生物生长曲线包含了哪些内容?它在废水处理中具有什么实际意义?5,微生物活动所需的能量是如何获得的?6,PH的关系,对细菌有机质的主要元素成份分析结果如下:7,扼要讨论细菌与温度和50.98% (干重) C (干重)6.6% H (干重)30.52% O (干重)12.3% N 试计算细菌的化学实验式。 内源呼吸的本质是什么?它对微生物的生长有何影响?它在废水处理中具有什么实际意义?8,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在好氧生物处理中,溶解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境因素?9, 什么叫生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在废水处理中,采用了哪两个基本方程式?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10,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建立生物处理过程教学模式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这个基本数学模式是什么?它包括了11,哪些内容?试推导莫诺方程式。12, 试根据能量代谢作用解释为何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要比好氧生物处理法少?13,0 和饱和常数Ks的值。试确定最大比增长率Um要消耗多少毫克NO-N/升NH-N氧化成NO15,根据反应NH+20+2H+H,利用化学计量法计算将1毫克32+4 2 3/升O计)?,需要多少毫克/升碱度(以CaCO23-,利用化学计量法计算将1H+OH毫克+5/6)CO(7/6)N(5/616,试根据 总反应NO+()CH1/2)+(2 3 22 3 3计)及甲醇数(毫克/升)。还原成氮气需要添加的碱度(毫克-N/升,以CaCO /升,NO3 思考题二(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 1,氧化塘有哪几种型式?它们的处理效果如何?适用条件如何? 2,氧化塘中降解有机物的机理是什么?与一般的生物处理过程有何异同? 3,厌氧塘的负荷最高,为什么使用不广且多作预处理设施?它的优缺点如何? 4,氧化塘有哪些利用方式? 5,氧化塘设计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6,你认为我国氧化塘技术应用的前景如何? 7,什么叫氧化沟?主要用在哪些地区?有几种型式? 8,废水灌溉有何积极意义?采用废水灌溉农田时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 9,根据微生物增长、氧的变化及净化机理,说明氧化塘与氧化沟、氧化塘和土地处理的异同之处。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32页)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设计任务 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1.1 设计要求 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自来水厂,确定水厂的规模、位置,对水厂工艺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计算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 基本资料 1.2.1 城市用水量资料 1.2.2 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1) 原水水质情况:水源为河流地面水 ⑵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 ①河流水位特征 最高水位-1m,,最低水位-5m,常年水位-3m ②气象资料 历年平均气温16.00C,年最高平均气温390C,年最低平均气温-30C,年平均降水量1954.1mm,年最高降水量2634.5mm,年最低降水量1178.7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78%,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 ③地质资料 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1~1.5m 第一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 深3~4m 第一层:粉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3~4m 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2 水厂选址

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⑴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⑵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 ⑶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并考虑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水排除方便。 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两种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另一是将水厂设置在离用水区较近的地方。 根据综合因素考虑,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水厂和构筑物可集中管理,节省水厂自用水的输水费用并便于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冲洗水排除。 3 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Q生活=240×52000×10-3=12480m3/d Q工业=12480×1.78=22214.4m3/d Q三产=12960×0.82=10233.6m3/d Q工厂=0.5+0.8+0.6+1.1=30000m3/d

水质工程学习题.doc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试卷装订封面 学年第学期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生系别 专业 班级 任课教师 阅卷教师 考试方式开卷□闭卷∨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阅卷日期 装订教师 装订日期 缺卷学生姓名及原因: 无 附:课程考试试卷分析表、期末考核成绩登记表

第一章水质与水质标准 1.天然水体中的杂质如何分类。 按不同的原理,对天然水体的杂志进行分类: (1) 按水中杂质的尺寸,可以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和悬浮物; (2) 从化学结构上可以分为:无机杂质,有机杂质,生物(微生物); (3) 按杂质来源可以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物质。 2.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指标可分为哪几类。 (1)微生物标准;(2)水的感官性状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3)毒理学指标;(4)放射性指标。 3.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有哪些特点。 由于通过土壤和岩层的过滤作用,所以地下水没有悬浮物,通常是透明的。同时通过溶解了土壤和岩层中的可溶性矿物质,所以含盐量、硬度等比地表水高。地下水的水质、水温一般终年稳定,较少受到外界影响。受水体流经的土壤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的 影响,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水质会有较大差异。 4.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有哪些危害。 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富含磷酸盐和某些形式的氮素的水,在光照和其他换进条件适宜的 情况下,水中所含的这些用营养物质是水中的藻类过量生长,随后藻类死亡和随之而来异养 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得水中的DO 被迅速耗尽,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和水生态环境结构破坏 的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造成水体感官性污染,使藻类过度繁殖,水有霉味、腥臭味,使水体混浊,透明度下降(2)消耗水体的溶解氧(3)向水体释放毒素,使人和牲畜得 病(4) 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供水成本(5)对水生生态造成影响。 5.什么是水体自净。为什么说溶解氧是河流自净中最有力的生态因素之一。 水体自净是指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污染物的总量减少或浓度降低,曾受污染的天然水体部分地或完全的恢复原状的现象。 溶解氧是维持水生生态平衡和有机物能够进行生物分解的条件,DO 越高,说明水中的 有机污染物越少,DO 接近饱和时,水体是清洁的,因此DO 是河流自净中最有利力的生态 因素。 6.用哪两个相关的水质指标描述水体的自净过程。 BOD 和DO 。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任务 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X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1.1设计要求 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自来水厂,确定水厂的规模、位置,对水厂工艺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计算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基本资料 1.2.1城市用水量资料 1.2.2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1) 原水水质情况:水源为河流地面水 ⑵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 ①河流水位特征 最高水位-1m,,最低水位-5m,常年水位-3m ②气象资料 历年平均气温16.00C,年最高平均气温390C,年最低平均气温-30C,年平均降水量1954.1mm,年最高降水量2634.5mm,年最低降水量1178.7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78%,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 ③地质资料 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1~1.5m 第一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 深3~4m 第一层:粉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3~4m 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2水厂选址

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⑴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⑵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 ⑶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并考虑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水排除方便。 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两种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另一是将水厂设置在离用水区较近的地方。 根据综合因素考虑,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水厂和构筑物可集中管理,节省水厂自用水的输水费用并便于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冲洗水排除。 3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Q生活=240×52000×10-3=12480m3/d Q工业=12480×1.78=22214.4m3/d Q三产=12960×0.82=10233.6m3/d Q工厂=0.5+0.8+0.6+1.1=30000m3/d

水质工程学(上)答案

14章 4.反应器原理用于水处理有何作用和特点? 答:作用:推动了水处理工艺发展; 特点:在化工生产中,反应器都只作为化学反应设备来独立研究,但在水处理中,含义较广泛,许多水处理设备与池子都可作为反应器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化学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以至纯物理过程等。例:沉淀池。 5.试举出3种质量传递机理的实例。 答:质量传递包括主流传递、分子扩散传递、紊流扩散传递。 1、主流传递:在平流池中,物质将随水流作水平迁移。物质在水平方向的浓度变化, 是由主流迁移和化学引起的。 2、分子扩散传递:在静止或作层流运动的液体中,存在浓度梯度的话,高浓度区内的 组分总是向低浓度区迁移,最终趋于平均分布状态,浓度梯度消失。如平流池等。 3、紊流扩散传递: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水流往往处于紊流状态。水处理构筑物中绝大 部分都是紊流扩散。 6.(1)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CMB)不存在由物质迁移而导致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且假 定是在恒温下操作 (2)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CSTR)反应物投入反应器后,经搅拌立即与反应器内的料液达到完全均匀混合,输出的产物其浓度和成分与反应器内的物料相同 (3)推流型反应器(PF)反应器内的物料仅以相同流速平行流动,而无扩散作用,这种流型唯一的质量传递就是平行流动的主流传递 答:在水处理方面引入反应器理论推动了水处理工艺发展。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器只作为化学反应设备来独立研究,但在水处理中,含义较广泛。许多水处理设备与池子都可作为反应器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化学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以至物理过程等。例如,氯化消毒池,除铁、除锰滤池、生物滤池、絮凝池、沉淀池等等,甚至一段河流自净过程都可应用反应器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介绍反应器概念,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分析研究水处理工艺设备的方法和思路。 7.为什么串联的CSTR型反应器比同容积的单个CSTR型反应器效果好? 答:因为使用多个体积相等的CSTR型反应器串联,则第二只反应器的输入物料浓度即为第一只反应器的输出物料浓度,串联的反应器数愈多,所需反应时间愈短,理论上,当串联的反应器数N趋近无穷时,所需反应时间将趋近于CMB型和PF型的反应时间。 8.混合与返混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返混是如何造成的? 答:区别是:返混又称逆向混合。广义地说,泛指不同时间进入系统的物料之间的混合,包括物料逆流动方向的流动。 造成返混的原因主要是环流,对流,短流,流速不均匀,设备中存在死角以及物质扩散等。例如:环流和由湍流和分子扩散所造成的轴向混合,及由不均匀的速度分布所造成的短路、停滞区或“死区”、沟流等使物料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有差异的所有因素。 9.PF型和CMB型反应器为什么效果相同?两者优缺点比较。 答:在推流型反应器的起端(或开始阶段),物料是在C0的高浓度下进行的,反应速度很快。沿着液流方向,随着流程增加(或反应时间的延续),物料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度也随之逐渐减小。这跟间歇式反应器的反应过程是一样的。推流型反应器优于间歇式反应器的在于:间歇式反应器除了反应时间以外,还需考虑投料和卸料时间,而推流型反应器为连续操作。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实例

目录 设计任务书 (2) 设计计算说明书 (4) 第一章污水处理厂设计 第一节污水厂选址 (4) 第二节工艺流程 (4) 第二章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 第一节设计参数 (6) 第二节泵前中格栅设计 (6) 第三节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 (8) 第四节泵后细格栅设计计算 (9) 第五节沉砂池设计计算 (10) 第六节辐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 (12) 反应池设计计算 (14) 第七节O A/ 1 第八节向心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 (16) 第九节剩余污泥泵房 (17) 第十节浓缩池 (18) 第十一节贮泥池 (20) 第十二节脱水机房 (21) 第三章处理厂设计 第一节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3) 第二节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23) 参考文献 (26)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计城市日处理污水量15万m 3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二、基本资料 1、污水水量、水质 (1)设计规模 设计日平均污水流量Q=150000m 3/d ; 设计最大小时流量Q max =8125m 3/h (2)进水水质 COD Cr =400mg/L ,BOD 5 =180mg/L ,SS = 300mg/L ,NH 3-N = 35mg/L 2、污水处理要求 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 标准 ,即: COD Cr ≤ 60mg/L ,BOD 5≤20mg/L ,SS≤20mg/L ,NH 3-N≤8mg/L 。 3、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拟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具体流程如下: 4、资料 市区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18%,年平均风速2.55米/秒。污水处理厂场地标 高384.5~383.5米之间, 5、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 该污水厂的出水直接排入厂区外部的河流,其最高洪水位(50年一遇)为380.0m ,常水位为378.0m ,枯水位为375.0m 。 三、设计任务 1、对处理构筑物选型做说明; 2、对主要处理设施(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生化池、污泥浓缩池)进行工艺计算(附必要的计算草图); 3、按扩初标准,画出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内容包括表示出处理厂的范围,全部处理构筑物及辅助建筑物、主要管线的布置、主干道及处理构筑物发展的可能性; 4、按扩初标准,画出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高程布置图,表示出原污水、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关系、水位高度以及处理出水的出厂方式; 5、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四、设计成果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设计图纸: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和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高程布置图各一张。 五、参考资料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五、十、十一册 2、《环境工程设计手册》(水污染卷) 原污水 污泥浓缩池 污泥脱水机房 出水 格栅 污水泵房 沉砂池 二沉池 泥饼外运 曝气池 回流污泥

青岛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质工程学》《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

青岛理工大学 《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给水厂工艺设计 起迄日期: 2016年2月29日~ 3月6日 设计地点: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日期:2016年2月29日

设计指导书: 1、设计图纸 (1)水厂总平面图应按初步设计要求完成,图上应绘出主要净水构筑物、清水池及附属房屋建(构)筑物、道路、绿化地带及厂区界限等,并用座标表示其外形尺寸和相互距离。可绘出各种连络管渠、阀门及流量计等。构筑物管道均以单线条表示。图纸应有图例并加必要说明。注明各生产构(建)筑物及辅助建筑物的名称、数量及主要外形尺寸(或列表以序号表示之)等。 (2)水厂高程图上,应标出各净水构筑物之顶、底及水面的标高;重要构件及管渠的标高以及原地面与平整后地面标高等。 (3)图纸上应注明图名及比例,设计人等。图中文字一律用仿宋体书写。图例的表示方法应符合一般规定和标准。图纸应清洁美观。线条粗细应主次分明。图纸幅面规格:水厂平面图和高程布置图分别绘制(1 号图、2 号图)。关于图纸的其他要求,如图框尺寸、图标格式、剖切线、指北针及图例等画法,可参见手册及有关规范。 2、说明与计算 设计说明书中应说明水厂净水工艺选择过程和结果,以及选择构筑物型式的理由,对水厂的总平面布置及高程设计作深入的阐述。说明书应说明设计计算方法,说明药剂投配设备、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澄清)池、滤池及清水池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设计结果,简要说明消毒药剂和设备的选用理由及主要参数。设计说明书内容应完整,简明扼要,文句通顺,字迹端正。在计算书中,应对所进行过的计算进行全面地展示,列出所采用的全部计算公式和计算数据,并注明资料来源和选用理由。应附相应的计算草图。 3、设计要点 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所给原始资料全面熟悉一遍,了解其用途,及如何从这些资料出发进行设计。 (1)净水系统的选择,净水构筑物的组成,水厂的初步布置: 1)、净水工艺的确定 首先研究水源水质资料,有哪些不符合国家水质标准,从而确定净水方法和净水工艺过程。在多数情况下,生活饮用水净水厂中的主要净水构筑物由下列各项组成:配制和投加药剂的设备原水和药剂的混合设备,形成絮体的絮凝设备、沉淀澄清设备、过滤以及冲洗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 题目:市净水厂工艺设计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姓名:孔朋月 学号:024213106 指导老师:肖晓存 完成时间:2014年6月20日

实习很快结束了,没有失望,这次实习让我了解、认识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种结合日常生活,联系课本知识,与生活环境挂钩学习,让大家都认识到了本专业的重要性。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课程设计,一方面让我对专业课有了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让我提起来是对专业课的兴趣,也让我认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专业方面,针对给水设备、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展开了讨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有目的的实习。非常感指导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耐心解答。实习容有叙述不到位的地方,也请老师们能指出并给予建议和意见。

Practice soon ended, not disappointed, this internship, let me know, knowledge learned without a lot of textbook knowledge. This combination of daily life, with the textbook knowledge, learn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hook, let us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design is our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knowledg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practice, as we move towards society, occupation before a most necessary process. Through the curriculum design, I deeply appreciate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ancient wisdom. I'm serious curriculum design today, stand on solid ground to take this step, it is robust to run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in the trend of the society for tomorrow. The curriculum design, on one hand, let me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on the other hand, let me put up interest in professional course, also let me realize the necess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Protect environment. Professional, the process of water supply equipment, water treatment were discussed, were once again to practice. Thank a teacher to our guidance and patience to answer. Practice contents are described not in place, also please the teacher can point and give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实验一混凝试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求一般天然水体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量、PH、水流速度梯度)的基本方法; 2.观察混凝现象,加深混凝机理的理解,了解混凝影响因素; 二、实验基本原理: 胶体微粒都带有电荷,它们之间的电斥力是影响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一般天然水体颗粒的电动电位在-30mv以上,投加混凝剂后,只要该电荷点位降到-15mv左右即可得到。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智能型混凝试验搅拌仪(六联搅拌器),酸度计一台,低浊度仪一台,双向磁力搅拌器一台,1000ml烧杯六个,200ml烧杯两个,1000ml量筒一个,1ml、2ml、5ml移液管各一根,酸碱溶液各一瓶,混凝剂溶液一瓶(5%硫酸铝) 四、实验步骤: (1)本次试验选用的是二号水样,将桶中原水搅拌均匀,测定水样的温度、酸碱度、浊度和pH值。 (2) 确定水样中能形成矾花的近似最小混凝剂量,在烧杯中加入200ml水样并将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进行搅拌,并且每次增加0.1mL的混凝剂投加量,直至出现矾花。记录生成小矾花是的混凝剂的最小投加量。 (3)在六个大烧杯中分别加入1L的原水,以上一步所得的最小投加量为基准,设置六组梯度试验,每组用量别为最小投加量的1/3、2/3、1、1.5、2、2.5倍。加入到相应的药剂试管中。 (4)设定六联混凝搅拌仪,第一阶段:时间30s,转速500r/min;第二阶段:时间10min,转速为250r/min;第三阶段;时间10min,转速100r/min;第四阶段沉淀10min。启动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 说明书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系名:市政工程系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姓名: 学号: 班级:给排 1311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25 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和设计任务 0 1.1 设计基本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设计任务?1 第二章水厂设计规模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近期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水厂设计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水厂工艺方案的确定. (3) 3。1初步选定两套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方案构筑物特性比较?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方案确立?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水厂各个构筑物的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一级泵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管式静态混合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水力循环澄清池.......................................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无阀滤池.............................................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消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清水池?错误!未定义书签。 4。8二级泵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9 附属构筑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水厂平面和高程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高程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质工程学 考试方式

一、理论教学 ●考核形式 本门课程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少量自学和讨论。作业:主要根据授课内容安排少量相关习题。布置的作业要求在一周内完成。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其中,作业占10%,出勤率占10%)、考试占80%。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笔答,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内容覆盖面达90%。分数分布如下:按教学要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占85%、需要“理解”的知识点占10%、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占5%;按难度级:“容易”的知识点占80%,“中等”的知识点占10%,“难”的知识点占10%。 ●内容及所占比重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中上标****、***、**、△的意义如下: ****:掌握;***:理解;**:了解;△:自学或粗讲 (1)水质工程学(上) 绪论△ 简述水处理技术的历史与发展趋势、水的循环(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等。 第一篇水质与水处理概论 第一章水质与水质标准*** 1.1 天然水中杂质的种类与性质*** 包括各种天然水体与各类污水中的杂质等。 1.2 水体的污染与自净*** 包括水中常见污染物与来源、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及计算方法**** (含耗氧、复氧溶解氧平衡规律及氧垂曲线等)、富营养化产生、危害与控制等。 1.3 饮用水水质与健康** 包括水质与水传染病、水中的物质与健康(元素、微生物、地方病等)等。 1.4 用水水质标准** 包括各类用水的水质标准的概念、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国内外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发展与现状)、其他常见水水质标准等。 1.5 污水的排放标准** 第二章水的处理方法概论 2.1 主要单元处理方法*** 包括单元处理方法的分类、单元处理方法的基本功能、单元处理方法的组合——水处理流程的基本概念等。 2.2 反应器的概念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3 水处理工艺流程*** 给水处理流程***:包括各种给水处理常见工艺流程:城市给水(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除污染、优质饮用水等的流程简介。 污水处理流程***:包括城市污水、各种工业废水、回用水等的常见处理流程简介等。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

一.总论 1.1 设计任务及要求 净水厂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净水厂,要求对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计算,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和某个单项处理构筑物(絮凝沉淀池、澄清池或滤池)的工艺设计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 基本资料 1.2.1 水厂规模 该水厂总设计规模为5万m3/d,分两期建设,近期工程供水能力5万m3/d,,远期工程供水能力为10万m3/d。近期工程设计征地时考虑远期工程用地,预留出远期工程用地。 1.2.2 原水水质资料 水源为河流地面水,原水水质分析资料如下:

1.2.3 厂区地形 地形比例1:500,按平坦地形和平整后的设计地面高程32.00m设计,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东北方向150m,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 1.2.4 工程地质资料 表土砂质粘土细砂中砂粗砂粗砂砾石粘土砂岩石层 1m 1.5m 1 m 2 m 0.8m 1 m 2 m 土壤承载力:20 t/m2. (2)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 (3)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 (4)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1 历年最高水位m 34.38 黄海高程系统,下同 2 历年最低水位m 21.47 频率1% 3 历年平均水位m 24.64 4 历年最大流量m3/s 14600 5 历年最小流量m3/s 180 6 历年平均流量m3/s 1340 7 历年最大含砂量kg/m3 4.82 8 历年最大流速m/s 4.00 9 历年每日最大水位涨落m/d 5.69 10 历年三小时最大水位涨落m/3h 1.04 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8m 1.2.6 气象资料 该市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90C,七月极端最高温度达390C,一月极端最低温度-15.30C,年平均降雨量954.1mm,年平均降雨日数117.6天,历年最大日量降雨量328.4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NNE),静风频率为12%,年平均风速为3.4m/s。土壤冰冻深度:0.4m。

水质工程学(上)复习资料

1.什么是水的良性社会循环?何谓水质性水资源短缺? 答:水的良性社会循环:从天然水体取水不会对水体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使其排入水体后不会造成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质性水资源短缺:丰水地区,因为水源水质受到污染而不宜作为饮用水源。 2.水处理中的反应器有哪些类型? 答:常见的有间歇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恒流搅拌反应器等 3.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几类?简述各类杂质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答: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悬浮物、胶体杂质和溶解杂质。 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上浮。但胶体颗粒尺寸很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也难下沉,水中所存在的胶体通常有粘土、某些细菌及病毒、腐殖质及蛋白质等。有机高分子物质通常也属于胶体一类。天然不中的胶体一般带有负电荷,有时也含有少量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胶体。 粒径大于0.1mm的泥砂去除较易,通常在水中很快下沉。而粒径较小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须投加混凝剂方可去除。 溶解杂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它们与水所构成的均相体系,外观透明,属于真溶液。但有的无机溶解物可使水产生色、臭、味。无机溶解杂质主要的某些工业用水的去除对象,但有毒、有害无机溶解物也是生活饮用水的去除对象。有机溶解物主要来源于水源污染,也有天然存在。 4、为什么斜板、斜管沉淀池的水力条件比平流式沉淀池好? 答:由于斜板(管)的水力R很小,则Re小,Fr大,水力条件好。 5、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截留沉速关系如何?两者涵义有何区别? 答: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截留沉速在数值上相等,但含义不同。沉淀池表面负荷指单位沉淀池表面积的产水量,而截留沉速指沉淀池中能被全部去除的所有颗粒中最小颗粒的沉速。 6、斜管沉淀池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斜管倾角通常采用60°? 答:斜管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是采用斜管沉淀池既可以增加沉淀面积,又可以利用斜管解决排泥问题。斜管倾角愈小,则沉淀面积愈大,沉淀效率愈高,但对排泥不利,实践证明,倾角为60°最好。 7.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粘附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改变微气泡与颗粒的粘附性能? 答: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粘附的基本条件是水中颗粒的润湿接触角大于90度,即为疏水表面,易于为气泡粘附或者水的表面张力较大,接触角较大,也有利于气粒结合。 影响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粘附的因素有:界面张力、接触角和体系界面自由能,气-粒气浮体的亲水吸附和疏水吸附,泡沫的稳定性等。 在含表面活性物质很少的废水中加入起泡剂,可以保证气浮操作中泡沫的稳定性,从而增强微气泡和颗粒的

武汉理工大学水质工程学I课设

1.设计任务及资料 1.1设计原始资料 长垣镇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近期5万吨/天,远期10万吨/天,规划建造水厂一座。已知城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21.00米;水源采用长江水;取水构筑物远离水厂,布置在厂外。管网最小服务水头为28.00米;二级泵站采用二级供水到管网系统,其中最大一级供水量占全天用水量的百分数为5.00%,时间为早上6:00~晚上10:00,此时管网系统及水厂到管网的输水管的总水头损失为11.00米;另一级供水时管网系统及水厂到管网的输水管的总水头损失为5.00米。常年主导风向: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东南风。水厂大门朝向为北偏西15°。 1.2设计任务 1、设计计算说明书1本。 内容包括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资料、成绩评定表等,按要求书写或打印并装订成册。 其中正文内容主要包括:工程项目和设计要求概述,方案比较情况,各构筑物及建筑物的形式、设计计算过程、尺寸和结构形式、各构筑物设计计算草图、人员编制、水厂平面高程设计计算和布置情况以及设计中尚存在的问题等。 2、手工绘制自来水厂平面高程布置图1张(1号铅笔图,图框和图签按标准绘制)。要求:比例选择恰当,图纸布局合理,制图规范、内容完整、线条分明,字体采用仿宋字书写。

2. 设计规模及工艺选择 2.1设计规模 根据所提供的已知资料:最高日用水量为近期5万吨/天,远期10万吨/天。 d Q=Q α α为自用水系数,取决于处理工艺、构筑物类型、原水水质及水厂是否设有 回收水设施等因素,一般在1.05-1.10之间,取α =1.07,则水厂生产水量 近期:Q 0=1.07Q d =1.07×50000=53500m 3/d=2229.2m 3/h 远期:Q 0=1.07Q d =1.07×100000=107000 m 3/d=4458.3m 3/h 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应按原水水质最不利情况时所需供水量进行校核。 2.2水厂工艺流程选择 2.2.1概述 给水处理的任务是通过必要的处理方法去除水中杂质,使之符合生活饮用或工业使用要求的水质。给水处理工艺方法和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及设计生产生产能力等选择,由于水源不同,水质各异,生活饮用水处理系统的组成和工艺流程也多种多样。 2.2.2水处理流程选择 水处理方法应根据水源水质的要求确定。所给的设计资料中指出,水源采用 长江水,其水质应该较好,采用一般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即: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混凝剂采用硫酸铝,设溶解池和溶液池,计量泵投加药剂,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合。絮凝池采用水平轴机械絮凝池。沉淀池采用平流沉淀池。滤池采用普通快滤池。

水质工程学2实验 (1)

水质工程学II实验指导书 榆林学院 污水处理实验室 2011年9月

学生实验守则 水质工程学实验目的在于将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验证,增强动手能力、掌握操作技能、测量方法和培养分析实验数据、整理实验成果及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进行水质工程学实验必须遵守: 一、遵守上课时间,不得迟到及无故缺课。因故不能上课者必 须及时请假并进行补课。 二、实验课前必须预习实验讲义中有关内容,了解本次实验的 目的、要求、仪器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记录表格等。 三、进入实验室内必须严肃认真、不得喧哗。不得乱动其它与 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四、开始实验之前,要先对照实物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弄清实验步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然后再进行实验。实验小组成员应互相配合,精心操作、细心观察、认真进行数据测量。 五、实验过程中应按照教师要求及时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认真 整理,以便检验实验的正确性。 六、爱护仪器设备和其它公共财物,如有损坏,应查清责任, 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视损失情况酌情赔偿。 七、实验完毕应报告指导教师,经许可后将仪器设备恢复原状 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八、实验报告应力求书写工整,图表清晰,成果正确。并写上 同实验小组成员的名称,以便教师检验。

目录 实验一混凝实验 (1) 实验二曝气设备充氧实验 (5) 实验三小区污水处理及水中回用实验 (9) 实验四工业废水处理流程实验 (12)

实验一 混凝实验 分散在水中的胶体颗粒带有负电荷,同时在布朗运动及表面水化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不能依靠其自身的重力而发生自然下沉,而向这种水中投加混凝剂,通过电性中和或吸附架桥作用,而使胶粒脱稳,颗粒相互凝聚在一起形成矾花。 混凝处理的效果不仅与混凝剂的投量有关,同时还与被处理水的PH 、水温及处理过程中的水力条件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 实验目的: 1. 掌握水和废水混凝处理中最佳混凝条件(投药量、pH 及水力条件)的确定 方法。 2. 加深对混凝机理的理解。 3. 了解混凝过程中凝聚和絮凝的作用及其表现特征。 4. 了解絮体的产生及其聚集增大的基本过程。 5. 深入理解不同混凝剂混凝效果的差别及pH 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2. 实验原理: 胶体颗粒带有一定的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斥力是胶体颗粒长期处于稳定的分散悬浮状态的主要原因,胶粒所带的电荷即电动电位称ξ电位,ξ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胶体颗粒之间斥力的大小及胶体颗粒的稳定性程度,胶粒的ξ电位越高,胶体颗粒的稳定性越高。 胶体颗粒的ξ电位通过在一定外加电压下带电颗粒的电泳迁移率计算: HD K πημξ= 式中:K ——微粒形状系数,对于圆球体6=K ; π ——系数,为3.1416; η——水的粘度(Pa ·S ),(此取S Pa ?=-110η); μ ——颗粒电泳迁移率(cm V s m ///μ); H ——电场强度梯度(V/cm ); D ——水的介电常数D 水=8.1。 通常,ξ电位一般值在10-200mv 之间,一般天然水体中胶体颗粒的ξ电位约在-30mv 以上,投加混凝剂以后,只要该电位降至-15mv 左右,即可得到较好的混凝效果,相反,ξ电位降为0时,往往不是最佳混凝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