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内外唐史研究报告情况概览

海内外唐史研究报告情况概览

海内外唐史研究报告情况概览
海内外唐史研究报告情况概览

海内外唐史研究情况概览

一、中国大陆

1、学术机构

XX大学

陈寅恪

岑仲勉

《隋唐史》,中华书局1980年版。

《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中华书局2004年版。《唐史余审》,中华书局2004年版。

姜伯勤:敦煌文献、西域研究

王承文:道教研究

XX大学

唐长孺:《唐长孺文集》

陈仲安:《汉唐职官制度研究》

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

冻国栋:唐代经济史

魏斌:唐代大赦文书研究

大学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王永兴:制度史

汪篯《汪篯隋唐史论稿》、

X广达:西域研究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盛唐政治制度研究》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长安学、敦煌学

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陆扬:《从西川和浙西事件论元和政治格局的形成》《唐研究》第8卷;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X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

李斌城:《唐代文化》、

黄正建:制度、天圣令

吴丽娱:制度、礼的研究

吴玉贵:突厥研究、唐书辑校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唐代制度史略论稿》

雷闻:制度、XX

XX师X大学

史念海:历史地理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政治史》、版本学

牛致功:《唐高祖传》

赵文润:《武则天传》、文化史

胡戟:《武则天本传》、《隋炀帝的真相》

马驰:《唐代蕃将》、民族史研究

杜文玉:《狄仁杰评传》、制度、宦官研究、五代十国研究

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版本学

王双怀:《武则天传》、历史地理、文化史

于庚哲:医疗史研究

XX大学主要是在经济史研究

韩国磐、

X学檬、

杨际平、

陈明光、

鲁西奇:历史地理,侧重于汉水流域

清华大学

X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唐代官制》、《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

首都师X大学

宁可:经济史研究

郝春文:敦煌文献

师X大学

宁欣:制度、经济、城市史

中国人民大学

X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政务运

行与制度变迁》

王静:长安学、制度史

复旦大学

韩昇:《隋文帝传》、

余欣:敦煌学

孙英刚:政治史、XX研究

朱溢:礼制研究

仇鹿鸣:政治史、墓志研究

华东师X大学

牟发松:经济史、墓志研究

XX师X大学

严耀中:佛教

XX大学

卢向前:敦煌文献、经济史

陈志坚:《唐代州郡制度研究》XX大学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XX大学

任爽:五代十国研究、礼制研究XX大学

X炳林:敦煌文献

冯培红:敦煌文献、地方制度研究

2、学术刊物:

唐研究、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唐史论丛

3、学会:中国唐史学会(前身中国唐史研究会)1980年春,XX大学唐长孺教授在赴XX开会途中,路经XX下榻于西北大学。时值XX师X大学史念海教授正和同事们酝酿着要借古都XX的优势建立唐史研究的学术团体,而唐先生和西北大学校长郭琦教授也有同样的构想。三人的意见不谋而合,遂借唐先生在XX 逗留的机会,邀请XX高校和文博界名流,共同发起了成立全国性隋唐史研究团体的倡议。数日后,在XX 召开的全国历史学规划会议上,到会的唐史研究工作者就建立中国唐史研究会的有关事宜达成了共识。这年9月下旬,应史念海教授的邀请,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72个单位的83名唐史研究工作者云集于古都XX,在XX师X大学举行了我国隋唐史学界的第一次盛大聚会。在这次会议上宣布了中国唐史研究会的成立,并选举产生了以唐长孺教授为首届会长的研究会领导机构。学会成立之初称中国唐史研究会,1983年10月在XXXX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年会上,代表们一致同意改名为中国唐史学会。

二、港台地区:

1、学者:

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

严耕望:

《唐史研究丛考》,XX:新亚研究所,1969 。《唐仆尚丞郎表》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

《严耕望史学论文集》

《唐代交通图考》

《治史三书》

毛汉光:

《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1—18)》(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陈弱水:《隐蔽的光景:唐代的妇女文化与家庭生活》,XX师X大学,2009;《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XX师X大学,2009。

X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XX古籍,2008。王明轲:《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科文献,2006。

洗脑的方法——读《洗脑术——思想控制的荒唐史》

洗脑的方法——读《洗脑术——思想控制的荒唐史》 【尚书房】8招叫你如何识破政治家与宗教集团的洗脑2014-12-25 黄健共识网摘要常见的情况是,被洗脑的人总是认为别人被洗脑了,总想把你洗过来,这是最不好办的事情,也是辩证法的最高境界。(原题:洗脑的方法——读《洗脑术——思想控制的荒唐史》)洗脑似乎是一件非常神秘的事情,至少应该是充满了一种强大而神秘的力量的。但其实洗脑并不是一个多么神秘的东西,相反,它很容易被掌握,并被各种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多米尼克·斯垂特菲尔德的《洗脑术——思想控制的荒唐史》是一本帮助人们了解洗脑术的好书。简单的说,洗脑实际上就是改变一个人过去已有的各种观念和价值,将这些东西从人的大脑中清除,然后植入一套新的观念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像老师讲课前先擦黑板,然后再在上面写自己要讲的东西。洗脑的历史非常久远,并且一直处于秘密的状态,一般人很难通过各种公开的材料来了解这些东西。直到二战后,特别是冷战期间,两大阵营对立的状态下,各国都加强了对洗脑的研究,一方面为了改造战俘和间谍,从而获得各种机密情报;另一方面防止自己的人被对方改造。对洗脑术的研究和运用最感兴趣的,基本上都是各国的情报机构,然后是一些宗教团体、极端政治集团和野心家,再就是传销等秘密商业组织,还有许多的精神病院

等为了治疗抑郁症等也会采用洗脑的方法。最开始的洗脑,基本上是依靠药物的,包括各种大麻、致幻剂、神经抑制剂,典型的有从蘑菇中提取的LSD。目前在医院运用的一些精神类用药,其实在一开都是可以用在洗脑中的。利用药物洗脑,基本上是用在情报机构和精神病院,一般人很难利用这种方式。这种洗脑方式效果十分有限,而且控制起来非常复杂,容易出意外。比如武侠小说里面,某某教主喜欢使用的手段就是骗别人吃什么丸儿,然后告诉他不帮他做什么事情就会七七四十九日之内暴毙。蛮吓人的,不过其手段是比较低级的。早期的人们还从一些原始部落的巫术中学习了不少方法,其中就有各种制造群体亢奋的仪式、宗教手段等。不过这都是比较初级的洗脑术。从初级阶段进阶到中级阶段,洗脑术开始对人的梦境进行干预。精神分析的方法也被运用进来。利用对梦的控制和分析,能够让人段时间内说出很多潜意识中隐藏的东西,但是在醒来后不能记忆。不过对梦的控制通常比药物还要难。当然应用的范围也就很狭窄了。再高级一点的,就是对人进行“感官剥夺”,通过感官剥夺,然后配合 其他的手段,可以更有效的控制对象。感官剥夺的核心,就是将人平常建立起来的方位感、时间感、群体感、羞耻感等各种基础性的东西大乱,让人崩溃。比如,将人关押在不规则的房间里,没有自然光,在你睡觉的时候不断叫醒你,等等,最终能让你时间错乱,方位不明,孤独、恐惧都会不断

唐史基本史料总结

唐史基本史料 基本史书:《资治通鉴》、《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亦称《五代史记》)和《大唐六典》是应当精读的基本史籍,其中尤其是《资治通鉴》一书,更应当经常反复地读,案头不可一日或缺。 精读史书:在精读上述基本典籍的基础上再涉猎一些诗集、文集和笔记之类的书籍。象《通典》、《册府元龟》、《唐会要》、《五代会要》、《唐律疏议》及《唐大诏令集》等书,如一时无暇通读,但起码也要经常翻检,熟习各书的体例和大体内容,以便在进行考释和从事专题研究时知道到哪一本书的哪一门中去查找史料。 重点的三史:《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唐史史料的来源:唐代最主要的历史原始记录是“起居注”。皇帝左右特置起居郎(有时称起居舍人),每天把皇帝的言论、行事如实记录下来,就是所谓“起居注”。史馆根据“起居注”中的原始记录加以整理、编纂,写成“国史”和历朝“实录”。五代人修《旧唐书》、北宋人修《新唐书》和《通鉴》时,就是主要从唐朝“国史”和“实录”中搜集史料的。今人除能看到温大雅所撰《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外,已读不到唐朝建国后的“起居注”。除《韩昌黎集》保留《顺宗实录》五卷外,其余历朝“实录”和“国史”已全部散佚。唐代“实录”只到武宗一朝,宣、懿、僖、昭、哀各朝“实录”均非唐人所撰,系宋代人宋敏求所补写。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知道,为什么《旧唐书》一书前半部比较精详而后半部舛错特别多,为什么《册府元龟》一书大部照抄“实录”,而宣宗以后用贾纬的《唐年补录》补足。 从目录学书籍中了解唐史:为了弄清唐、五代、北宋修史时隋唐二代史料在当时保存的情况,不妨参考一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和王尧臣等人所编的《崇文总目》,知道一点古籍著录的情况是非常必要的。其中尤其是《读书志》和《书录解题》二书,在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是很有地位的。此外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及《宋史·艺文志》也都是这一方面必读的史书。 读史时对后人成果的参考:譬如读两《唐书》时,不但要参考赵翼的《廿二史箚记》和《陔余丛考》、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及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等书,而且要读近人岑仲勉先生的《唐史余沈》等书。此外如吴兢的《新唐书纠谬》和赵绍祖的《新旧唐书互证》也应该加以参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余嘉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辩证》,其中有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更当着意吸取,不能有所忽略。 注意各部史书的特点:譬如隋唐之际的很多跨代人物,在《隋书》本传中一般只写到隋亡,入唐以后的经历就只能到两《唐书》中去查找了,这就是《隋书》的特点之一。另外,《隋书》各志本来是《五代史志》,记载内容远不止有隋一朝,实际包括了北齐、北周、梁、陈及隋各代的史实,有时甚至远溯晋代。读《旧唐书》和《新唐书》,应当每纪、每传、每志都两书对照起来钻研,掌握各书的优点与缺点。譬如《旧唐书》多照抄“实录”,虽然修史的人加工较少,但保留了史料的原始面貌对我们却非常有利,尤其重要的是许多诏令、奏疏、书信都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对我们使用史料可以说是利莫大焉。修《新唐书》的欧阳修是宋代的古文家,由于过份强调“事增文省”,所以很多有价值的诏令、奏疏、书信或则被完全删去,或则被略写得面目全非。李密讨隋炀帝檄文是一篇农民起义的重要文献,在《隋书》和《新唐书》的《李密传》中均付阙如,只有在《旧唐书》中全部保留下来了。再如《新唐书》过份强调“文省”的结果,甚至连很多必要的年月也都失载,而我们运用史料却首先就重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性,在这一方面就只能求助于《旧唐书》和《通鉴》了。当然《新唐书》列传也不是全不如《旧唐书》,如《黄巢传》就是新胜于旧。此外,《新唐书》的“志”一般说来都优于《旧志》,尤其是《兵志》部份为正史的首创,更具有突出的地位。读《旧五代史》首先应知道这是清朝人的辑佚之作,并非完整的原著,所以不免有“割裂淆乱”之弊。欧阳修后来修《新五代史》,着意于运用“春秋笔法”,对史实记载不甚经意,尤其是篇幅不足,史料有限,所以今人治五代史,主要只能从《旧史》搜集资料了。司马光著《通鉴》、胡三省作《通鉴注》皆专取薛史,不据欧史,恐怕是有一定道理的。《通鉴》一书的特点之一是附以《考异》,司马光在《考异》中不仅进行了大量的考辨,而且引用了很多后人已无法看到的典籍,这些资料是非常珍贵的。此外,胡三省的注也有很高的价值。因此,读《通

【读《唐史》有感】读唐史并不如烟第三部第一章有感

【读《唐史》有感】读唐史并不如烟第三部第一章有感 读《唐史》有感 吴俊卓 合上《唐史》,书香依旧萦绕在身边。唐朝给我的感觉不是惊奇,不是感叹,而是震撼! 公元626年的一天早晨,秦王李世民率亲信军兵埋伏在长安大明宫的玄武门附近。当他的大哥——太子李建成上朝路过时,他指挥伏军发起雷霆一击,并一箭射杀李建成。李世民的这一箭射开了一片盛唐的天空,射出了一个不朽的盛世。 唐,一个盛开的王朝。巍峨的宫殿需仰视才可见,铺金施翠的龙椅上端坐着神圣的天子。汉人也好,胡人也好,中土也罢,西域也罢,各国使臣络绎不绝的朝拜,可所谓是天下一统,万国来朝。 宫殿外豪宅林立,车水马龙。仪仗威严,风度翩翩的贵族子弟不可一世。市井中人声鼎沸,车马穿行,衣饰华贵的波斯商贾带着骆驼叮当走过。街道两侧旗幌飘扬,酒楼中传出店小二的朗声吆喝,屠夫案头的倒挂着肥羊肥猪。夕阳西下,每家每户的房顶上炊烟缭绕如丝。入夜后,灯火通明,暗香撩人,楼阁上珍馐满席,葡萄美酒夜光杯交相辉,青楼中传出男女们喃喃细语。实际上,连长安的乞丐也自觉高人一等。 唐朝,既无边界,也无极限,因为这是一片高度开放,无拘无束 的精神天空,你能想象得多么遥远,它就多么得无止境;你想象的多么辽阔,它就多么得无边无沿。 唐,一个歌词的王朝。唐人的才华,唐人的浪漫,唐人的潇洒,用笔和墨为唐朝的天空点上几笔优雅的星光。 诗仙,酒仙,李白。 这个狂傲的天才,一生活在诗与酒中。他要感慨,就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他要发牢骚,就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要抱怨,就是”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内心痛苦,走投无路,就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他不但要打破名缰利锁的束缚,而且希望突破有限时光对人生的限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周。” …… 一首首诗,一首首生命的诗。这是诗人激昂奋发,寻找自我的艰难历程,这是人的精神执着与痛苦地追寻自由的写照。

隋唐史研究的若干代表作

隋唐史研究的学术史,可以说与隋唐历史一样久长。唐朝人、五代人和宋朝人就很重视隋唐历史的研究,特别注重资料的收集保存和总结其治乱得失。唐朝温大雅撰《大唐创业起居注》,魏征等撰《隋书》,吴兢撰《贞观政要》,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李林甫等撰《唐六典》,杜佑撰《通典》隋唐部分,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五代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定保撰《唐摭言》,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王溥撰《唐会要》,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范祖禹撰《唐鉴》,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隋唐部分,以及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隋纪唐纪部分,为其代表作。元朝胡三省为《资治通鉴》系统作注,其中对隋纪唐纪部分所作的注,以及马端临《文献通考》关于隋唐各项制度和经籍、舆地等的系统整理,无疑是元朝人的代表作。这些文献,今日多被视为研究隋唐历史的基本史料,实际上它们也是各时代隋唐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明末清初,王夫之《读通鉴论》隋唐诸帝部分和顾炎武《日知录》隋唐部分,对隋唐历史多有精审评论和考证。清代的隋唐史研究成就巨大,注重史实考证和史料辑补。代表作有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隋唐部分,钱大昕《廿二史考异》隋唐部分,赵翼《廿二史札记》和《陔余丛考》隋唐部分,罗士琳《旧唐书校勘记》,罗振常《新唐书斠义》,赵绍祖《新旧唐书互证》,沈炳震《新旧唐书合钞》和《唐书宰相世系表订讹》,徐松《登科记考》和《唐两京城坊考》,劳经原、劳格《唐折冲府考》,赵钺《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和《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王先谦《新旧唐书合钞补注》和《新旧唐书魏征列传合注》,吴廷燮《唐方镇年表》等。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进化史观和唯物史观的传播,隋唐史研究有了比历史循环论更加先进和科学的历史哲学作为指导,理论方法和研究领域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更保证了研究的科学路径和正确方向,从而呈现出新气象和新水平。20世纪以来,隋唐史研究取得了更大成就,涌现出更多的代表作。以下大致从若干方面,对有关代表作试作列举。由于见闻学识所限,遗漏粗疏在所难免,只是希望能对初学隋唐史者有所借鉴而已。 隋唐断代史:杨志玖《隋唐五代史纲要》(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再版),是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撰写的第一部隋唐五代史通史,意义重大。岑仲勉《隋唐史》(高等教育部教材编审处1957年版,中华书局1982年版),属札记著作,按照专题撰写,特点鲜明。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史料扎实,具有研究综合融会贯通的特点。吴枫《隋唐五代史》(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体例得当,论述简明。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三联书店1961年版,其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多次重印),体系完整,扼要详明。章群《唐史》(香港龙门书店1978年版),以叙事详细著称。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史料丰富,论说严密,对文化方面的阐述尤多,成为特色。(英)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按照专题深入探讨,在研究思路、方法、观点上均富有启发。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以作者在北京大学历年讲授隋唐史的讲义为基础写成,特点突出,便于初学。 综合性专著和论文集:李树桐《唐史考辨》(台湾中华书局1965年版)和《唐史新论》(台湾中华书局1972年版)。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版)。岑仲勉《唐史余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三联书店1979年版)。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和《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汪篯《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金宝祥《唐史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唐长孺《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版)和《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胡如雷《抛引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池田温《唐研究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黄永年《文史探微》(中华书局2000年版)和《文史存稿》(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吴枫《吴枫学术文存》(中华书局2002年版)。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等。这些著作持论甚高,很具学术风格。 政治史专著: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和1997

唐史研究历史文献资料

唐史研究史书的特点 (一)官修史书占重要地位 日历:日历是修撰官各人所记,每到月末,在馆内评定是非,封存馆中,以备修史之用。 起居注:起居注在汉代早已有之,唐人说“起居注者,录记人君言行动止之事”。 实录:实录至迟始于南朝,“杂取编年纪传之法而成之,以备史官采择。”唐代开始,历代皇帝皆有实录,以日历等为基础修成,大多撰于皇帝身死之后。 时政记:时政记唐代由宰相编撰,记录皇帝与大臣所论国事,“每月封送史馆”。 国史:国史在实录、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的基础上编修。 五代后晋时官修《唐书》(旧唐书)),宋代官修《唐书》(《新唐书》),都是在前代官修实录、国史基础上,综合其他资料修成的。 (二)政书的崛兴 所谓政书指用以概述有关典章制度的书籍。 《唐律疏议》、《大唐开元礼》、《大唐六典》属于某一个别部门的典章制度作品; 《通典》和《会要》是开创性综合各部类而写成的典章制度专著。 (三)别集显著增多 宋人统计,自东汉至唐末,有别集七百余家,有总集七十五家。

《旧唐书·经籍志》所录开元盛时书目,其中文集不过百余部, 《新唐书·艺文志》记唐人集多达五百余部。 (四)地图、地志学的大发展 图经:唐代,各地要定期(三年或五年)向朝廷造送地图,称为图经。 外夷图、职贡图:唐代,鸿胪负责接待外宾,因得以熟悉国外传况,绘编外夷图、职贡图。 《括地志》:地志方面,唐贞观中,魏王泰等撰《括地志》五五O卷, 《古今郡国道县四夷述》:中唐时,贾耽撰《古今郡国道县四夷述》四十卷,是全国的总地志,详记古今地理沿革; 《贞元十道录》:贾耽本人把《古今郡国道县四夷述》删繁据要,为《贞元十道录》四卷,其书久佚。敦煌发现残页,

《唐史原来超有趣》读后感

《唐史原来超有趣》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唐史原来超有趣》读后感 文╱花若离 琵琶行 孙晓磊- 琵琶行 01 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唐史原来超有趣》这本书的读后感,我将这本书看了一遍之后就束之高阁了,不过里面的内容一直在在脑海中回放,是因为这本书用现代人的角度来解读历史,书中的语言幽默有趣,尤其是目录的标题,就像是一把钩子,牢牢的勾住了我读下去的欲望。 这就和我们新媒体文章起标题一样,看到好看的标题,便想知道其中的内容。 多读史书,确实能给人以启迪,对

于写观点的人来说,史书中的故事能够揭露人性,古代人物待人接物,行为处事有很多地方也需要我们学习。 对于写故事的人来说,从史书中寻找素材,尤其是皇家,皇上的高贵,后宫的尔虞我诈,神秘莫测遮遮掩掩,正史野史随手拈来,只要你有心哪个都能编成一部长篇,这也是近年来电视剧宫廷戏长盛不衰的原因。 02 而唐朝从公元618年起到公元907年共经历将近300年的岁月,这其中有无数的悲欢离合,既有天子的威名远播的开元,也有贞观之治的辉煌岁月。 关于女人,封建王朝出现的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则是历史的传奇,而与她相呼应的上官婉儿的一生也让人唏嘘不已。 大唐公主们豪放不羁的作风但依然抵挡不住他们作为皇家女人的悲哀,她们注定要为权利做出牺牲。 关于爱情,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千古

悲情,一曲霓裳羽衣舞,诉说着盛极而衰的悲哀。但不可否认,大唐在中国古代历史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后人好好研究。 开元盛世期间,大唐的文化艺术,达到了一个相对高的巅峰,此时的大唐,国民富实,物资充裕,治安有序,国泰民安。 当时的经济迅猛发展,人口猛增,根据官方的户口统计,唐初全国仅38万户人口,到了公元755年则猛增至891万户,竟然翻了20多倍。 人们的生活富足对文化艺术也有了更高的追求,隋朝的灭亡使唐朝统治者十分注意儒家道家佛教三教的平衡,在这期间他们虽然有变化但是融合一直在继续。 在这种宽松的思想氛围下,皇帝李世民创造了《秦王破阵乐》,唐玄宗李隆基创作了霓裳羽衣曲。 在唐朝还出现了许多多伟大的诗人,书法家,画家,像诗人王维,画家

唐史主任司马迁夹逼定理反推甄选细分行业牛股【VIP专享】

唐史主任司马迁: “夹逼定理”反推甄选细分行业牛股 ■本刊记者郝宁唐史主任司马迁(雪球ID)是个有趣的投资人,他跑到山东农村调研新能源电动车,还对3D打印的人造鸡蛋感兴趣。唐史主任司马迁也是个有投资体系的人,他策略分析接地气,判断创业板将带二线蓝筹飞,他用“夹逼定理”分池分步选股,让两个不断逼近的边界来确认函数的极限。这看似简单,实则却不简单。本期,《红周刊》与雪球网、手机腾讯网合作的投资人物专访邀请他来谈谈自己这些年珍藏的“选股干货”。 谈行业 “农用+光伏”新能源汽车受欢迎 《红周刊》:您很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 唐史主任司马迁:我所指的新能源汽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类似于特斯拉或比亚迪的车型,而是农村电动车。我曾经在山东草根调研过农村电动车,大约询问了50位不同型号电动车的驾驶者,并统计他们对电动车的评价,多数回复是以“好”、“行”这样的褒义词开始的。其中,有位大妈说她50岁生日就给自己买了辆三轮,也不用驾照,开到地头拉个白菜、赶个集都好用。于是我得出了结论,用户最喜欢的竟然是轻便的电动拖拉机。 《红周刊》:这正好也解决了充电桩的问题,那什么原因让农村用户这么热衷呢? 唐史主任司马迁:我总结了一下,原因有以下几个:1.部件简单易维修。这类车没有换滤网、发动机检查等等烦恼,即使坏了,在乡村的维修点就能修理,不用像汽油车一样去

汽车维修点;2.整车造价低,使用费用低。这类车的造价为2000~3000元,而电费比油费便宜,能省下一笔钱。在执行错峰电价的地区,晚上充电更便宜;3.可结合分布式光伏应用。如果配套太阳能电板,不仅连电钱也省了,而且在电网供电不稳定的农村,配套太阳能电板也解决了充电难的问题。在我追踪这一模式期间,阿里巴巴网站内的电商里,面向农村的低端电车销售商数量骤增,尤其是“农用+光伏”方向的销售店面越来越多。《红周刊》:这种新能源汽车似乎受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 唐史主任司马迁:是的,目前市场普遍存在对这种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质疑。CCTV多次专题报道过此类三轮车和老年代步车的不安全,但这种庙堂论调不切合民生实际,这几年两轮电动车已经彻底挤占了摩托车的市场,并成功满足了自行车乘用者的升级消费需求。虽然A股目前没有这种整车制造标的,但长远来看,市场上必然会出现解决了乘用安全问题、满足农村乘货两用需求,并配套光伏发电的新能源汽车。就像5年前还被各路驳斥的山寨手机,现在也发展到了智能机阶段。由于农村需求的刺激,制造商中必然会出现能制定出较高企业标准,并升级为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的整车企业。长期追踪这一策略方向,不难捕获标的。 《红周刊》:的确,充电困难制约了城市电动车的发展。 唐史主任司马迁: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现有新能源整车销售虽然增长率很好看,但绝对数量上很少。大众看待新能源汽车多表现为:太贵、充电不方便、不愿买但愿意尝试,短期内这些客观因素也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红周刊》:除了充电桩制约外,新能源汽车发展还面临着哪些障碍? 唐史主任司马迁:现有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引导政策是机械式的,你买新能源汽车我给你贴补,在老百姓没有接受新事物以前,这种刺激是有限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制定者

读《唐史》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唐史》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唐史》有感 吴俊卓 合上《唐史》,书香依旧萦绕在身边。唐朝给我的感觉不是惊奇,不是感叹,而是震撼! 公元626年的一天早晨,秦王李世民率亲信军兵埋伏在长安大明宫的玄武门附近。当他的大哥——太子李建成上朝路过时,他指挥伏军发起雷霆一击,并一箭射杀李建成。李世民的这一箭射开了一片盛唐的天空,射出了一个不朽的盛世。 唐,一个盛开的王朝。巍峨的宫殿需仰视才可见,铺金施翠的龙椅上端坐着神圣的天子。汉人也好,胡人也好,中土也罢,西域也罢,各国使臣络绎不绝的朝拜,可所谓是天下一统,万国来朝。 宫殿外豪宅林立,车水马龙。仪仗威严,风度翩翩的贵族子弟不可一世。市井中人声鼎沸,车马穿行,衣饰华贵的波斯商贾带着骆驼叮当走过。街道两侧旗幌飘扬,酒楼中传出店小二的朗声吆喝,屠夫案头的倒挂着肥羊肥猪。夕阳西下,每家每户的房顶上炊烟缭绕如丝。入夜后,灯火通明,暗香撩人,楼阁上珍馐满席,葡萄美酒夜光杯交相辉,青楼中传出男女们喃喃细语。实际上,连长安的乞丐也自觉高人一等。 唐朝,既无边界,也无极限,因为这是一片高度开放,无拘无束的精神天空,你能想象得多么遥远,它就多么得无止境;你想象的多么辽阔,它就多么得无边无沿。 唐,一个歌词的王朝。唐人的才华,唐人的浪漫,唐人的潇洒,用笔和墨为唐朝的天空点上几笔优雅的星光。 诗仙,酒仙,李白。 这个狂傲的天才,一生活在诗与酒中。他要感慨,就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他要发牢骚,就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要抱怨,就是”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内心痛苦,走投无路,就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他不但要打破名缰利锁的束缚,而且希望突破有限时光对人生的限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周。” …… 一首首诗,一首首生命的诗。这是诗人激昂奋发,寻找自我的艰难历程,这是人的精神执着与痛苦地追寻自由的写照。 289个春秋的轮回,20位帝王的更替,唐朝用震撼的实力向世历史证明着它强大的存在! 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搅了这中原大地百年的安宁。”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在这场战争中,我们恍然发现大唐的太阳已经偏西了。 抬头望一望头上那一片湛蓝的天空,辽阔,远大,那曾经是大唐的天空…… 师评 唐王朝,一个梦幻的时代,从白头宫女说到如今,也说不完道不尽,俊卓用寥寥九百余字就勾勒出一个大唐盛世,还观点鲜明恢弘大气,确实了不起!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总会受益多多! —END— 《狼王梦》读后感300字 大灰狼在人们的心目里,是毫无感情的冷血动物,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妖魔,是蠢笨的恶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关于财富自由 - 唐史主任司马迁

对绝大多数股民而言,朝思暮想的目标必有财富自由。股市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复利的存在,十个一字板上来,不是翻倍,而是涨了近160%。如爱因斯坦所言:复利是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复利的存在,使投机者趋之若鹜。 我在滚雪球时遇一新手,洋洋自得当周收益15%,并称长此以往,不日将财务自由。我遂打趣:若以一年50交易周计,一年可涨千倍,二年million倍,三年billion倍,四年trillion(万亿)倍。即使兄台本金只有一万,四年之后将有一亿亿!牛市十万点原来是靠兄台啊!!!果然复利是宇宙间最大的武器。 不止新股民如此,微博上也有个股神号称其投资体系为“蚂蚁战法”,可确保每日小盈,与上文之兄台有异曲同工之效。我又拿起计算器,以每年250个交易日计算。即使以每日一点盈利算,一年下来也有12倍。此君三年前曾亮账户,有资金五十余万。又赶上这牛市,想来现在是billion级富豪了吧?又日日蚂蚁,岂不是买个小票轻则龙虎榜,重则举牌? 刚入市时都做过这种“鸡生蛋,蛋生鸡,鸡又生蛋,蛋复生鸡”的美梦,直到被被现实“啪啪啪啪”的打耳光,才知道股票和净值都不会黄粱梦式“biu biu biu”不断上涨。 固然,投资对达成财富自由有促进作用,但起不到决定性作用。那么,无投资经验者如何借助投资(投机)更快地达成财富自由目标呢?请允许我讲一个案例。 我有一位朋友,昨日来访。他说他可能永远在北京买不起房了,言谈下甚是悲观。他是名校毕业,年收入税后在35-40之间,企管。弟妹收入税后30左右。加上一些零碎的收入,家庭年收入在80左右。赡养三位老人,带一个孩子。 夫妻两人在各自的职业领域都比较强,但委实没有理财观念,赚一分花一分,几乎没有什么积蓄。 好在他有开发票和记账的习惯,我能给草草分析一下: 1、房租一年6万(租住他同学的房子,按照市场价,这租金应该是12-14万一年)。 2、出行开支一年3万(摇不到号,出行主要靠打车)。 3、人际关系开支一年4万(随份子比较慷慨) 4、每周family day活动一次,开支1000左右。一年5万。 5、老人赡养一月一人一千,加上年节孝敬,一年5万(两位老人有退休金)。

唐史研究发展现状

唐史研究发展现状 历史所,黄正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6.06.20 一、政治史的研究比较兴盛首先是在以往扎实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宏观的认识。吴宗国在《汉唐明比较──兼论中国古代秦以后的社会变迁》中,从10个方面长时段多角度来探讨中国进入帝国时期以后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问题,比较了汉、唐、明三代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牟发松的《汉唐异同论》分析了汉唐历史在建立背景、历史进程、典制沿革等方面的相似性,统治集团、意识形态、民族融合及国际化、经济运行等方面的差异性和连续性,试图从朝代循环出发探索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规律。其次是从政务运行和文书角度研究唐代政治和制度。刘后滨的《唐代中枢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从公文运行和体制变化的角度切入,提出了“中书门下体制”这一新概念,认为开元十一年以后中书门下体制取代了三省制。李锦绣在《从“三官通押”谈起──兼论唐代行政运作模式的变化》中认为,开天时使职的出现及安史乱后国家形势的变化,促进了四等官体制的瓦解,以长官、通判官、判官构成的三官通押在唐后期逐渐消亡,代之而起的是新的讲求效率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国家行政机构运作模式。吴丽娱的《略论表状笺启书仪与晚唐五代政治》分析了唐前、后期表状笺启的变化与政治的关系,提出晚唐五代藩镇动乱与军阀混战,“笺表”体裁的制作及相关掌记人才应运而生,畸形发展造就了晚唐五代表状书仪文集高度繁荣和辉煌的形势,体现了时代大变动之下的一种新文化。二、经济史、军事、历史地理和民族关系与中外交流经济史研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工商业和经济管理制度方面比较集中。宁欣的《内廷与市场:对唐朝“宫市”的重新审视》讨论了“宫市”缘起诸说以及杨国忠、宦官领使“宫市”的始末和“宫市”终止时间,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在供送系统中的影响。李青在《唐代经济监察法之分析》中认为,唐代是监察制度的鼎盛时代,其保证了经济活动有序,赋税有源,商业专卖有据,官府食利有准,救荒仓储有备。林文勋的《商品经济与唐宋社会变革》提出,商品流通的活跃,市场关系的扩大及其影响的加强,商人资本的崛起,货币制度的飞跃等商品经济长足的发展促成了唐宋社会的变革。军事方面的研究相对数量较少,但仍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文章和观点。张国刚在《唐代中央军事决策与军队领导体制论略》中认为,尚书省兵部负责政令的制定与推行,中央和地方的军队统帅机构则是实施军事行动的指挥组织,它们一起构成了唐代的军事领导体制的基本内容;唐代军队的统领和指挥机关前后变化最大,但终唐之世,唐朝都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军队领导组织和指挥机构。黄宽重在《唐宋基层武力与基层社会的转变──以弓手为中心的观察》中认为,弓手的出现显示了唐宋之间政治社会形态以及运作机制的一大转变,弓手是了解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发展的基础。历史地理方面以区域性问题的研究为多。李大龙在《有关唐安北都护府的几个问题》中认为,安北都护府侨置于同城的时间是在垂拱元年,然后在圣历元年迁入单于都护府治所。黄寿成的《唐代河北神策行营城镇考》考察了乐寿、博野二县的设置神策行营的情况。李勃的《唐代赵昌进琼管等六州〈六十二洞归降图考〉》证实了《旧唐书宪宗本纪》对此事记载的正确性和《册府元龟》的错误。民族关系与中外交流方面,有关东亚的成果仍然较多。李德山在《唐朝对高句丽政策的形成、嬗变及其原因》中提出,唐朝征伐和消灭高句丽的积极意义是使该地区的政治维持了近二百年的和平与稳定。牟发松的《汉唐间的中日关系与东亚世界》回顾了汉唐间中日交流,指出日本7世纪~9世纪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变化使它最终被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所接纳,隋唐时期日本使节的争长及日本国号的变更,显示了日本力图与隋唐帝国保持对等外交的顽强努力,也埋下了后世东亚世界格局的历史基因。三、社会史及宗教史仍是研究的热点张国刚的《唐代婚姻礼俗与礼法文化》利用唐代小说资料从聘财与婚姻、礼法与婚姻、门第与聘财3个方面研究唐代的婚姻状况。姚平的《唐代妇女

唐史论丛注释规范及说明

唐史论丛注释规范及说明 一律使用简体字,人名地名简化后会产生歧义的可使用繁体字。 一律使用脚注,序号用[]、[2]、[3]……标识,每页重新排序。 请作者仔细核对引文文字、标点等项,如有改动,须在注释中做出说明。 1.古籍类 一般情况下, 引用古籍标注项目与顺序: (1) 责任者与责任方式;(2) 书名; (3) 卷次;(4) 部类名及篇名;(5) 出版地;(6)出版社;(7)出版时间;(8)页码。 例:(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83页。 注意事项: (1)若加注作者朝代,一律使用圆括号();若作者为外国人,一律使用方括号,如:[日]。 (2)古籍卷次一律不得使用阿拉伯数字。《资治通鉴》等古籍须标注年月,为避免混乱,在卷次后加逗号“,”如:《资治通鉴》卷二〇〇 , 唐高宗永徽六年十月条,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年, 第6293 页。 (3)出版社须标注地址,如出版社名称中可体现地址(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则不用标注。通行的中华书局点校本不标注“点校本”字样。影印、古籍刻本须标注。 (4)页码连续在两页以内者,用顿号“、”如:第1、2页;在三页及以上者用一字线“—”如:第1—3页。 2.一般图书 标注项目与顺序: (1) 责任者与责任方式;(2) 书名; (3) 卷册;(4) 出版地点(城市) ;(5) 出版者;(6) 出版时间;(7) 页码。 例: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年,第6页。 注意事项: (1)若为译著,续标注译者于卷册篇名后,出版地点前。如:[日]仁井田陞:《唐令拾遗》卷二一《公式令》,栗劲等译,长春出版社,1989年,第2页。 3.析出文献 注项目与顺序: (1) 作者;(2) 析出文献名;(3) 文集编者;(4) 文集题名; (5) 卷册; (6) 出版地点(城市) ; (7) 出版者;(8) 出版时间;(9) 页码。 例:黄宗羲:《汪魏美先生墓志铭》,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10册,杭州:浙江古籍

读书笔记——《唐史并不如烟》之一

读书–《唐史并不如烟》之二.也谈安史之乱 说到唐朝,除了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所开创的辉煌帝国的美誉,就是对安史之乱,以及藩镇割据和权宦之祸的扼腕叹息。 安史之乱是个转折点,大唐王朝自此盛极而衰,这点是史学界的共识。对于安史之乱的起因从来不乏分析,近又拜读了一些,尤其知乎上有不少深刻的见解。同意这样的观点,安史之乱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其隐患其实早就像影子一样埋伏在开元盛世的光芒之下。一般而言,我习惯于用必然性和偶然性去理解历史事件,比如封建王朝的兴衰轮替,就是历史必然,因为其后是封建皇权制度和文化都无法解决的土地兼并问题,当土地兼并严重到自耕农锐减、国家税收随之枯竭,相应地是税负加重使农民不堪重负,而失地的流民更是不稳定因素,民乱乃至起义必然不可避免。至于何时发生、谁来发动、结果如何,就有很多偶然因素的扰动了,比如自然的因素、人的因素、博弈的因素等等,其中都存在着很多的偶然性。 对于安史之乱这样的政变也一样,既有历史大背景下的必然性,也有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导致的偶然性。但与社会根本动摇必然引发农民起义不同的是,安史之乱说到底还只是皇权社会上层的权力游戏,虽然宫廷政变或军阀(诸侯)叛乱这类事件是所有王朝都是不可避免的、即具有权力斗争使然的必然性,但具体到某一次政变或叛乱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则偶然性的成分较大,因为与参与权争的游戏玩家们的博弈过程有很强的因果关系,就像足球比赛一

样,虽然博弈双方有强弱之分,越强者胜出的概率越大,但弱者翻盘的情况经常发生。 大而观之,历史的无形之手是操盘手,舞台上的关键人物是棋子。无形之手其实就是大势,是国家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内外部因素,以及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的合力。小而观之,权力场上的绝对权威(比如皇帝)是操盘手,其他人物都是棋子。所以,就安史之乱而言,从贞观走到开元、天宝,大唐所处的历史环境和阶段,皇权(皇帝)、相权(权臣)、兵权(节度使)的相伴相争具有历史必然性;而关键人物在博弈中的位和势,以及博弈过程中的各方行动及反馈,所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即其偶然性。 有必然性,并不是说一定会发生,而是说具备必要条件、且较大概率会发生,但有可能避免;有偶然性,是说发生了促使大概率事件发生的触发事件,使其同时具备了充分条件。当然,具体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必然性及偶然性,是建立在舞台和演员都已就位的前提下的,如果要再追问为什么是这些演员而不是别的演员、这些演员的登台是不是也存在偶然性?那就陷入逻辑陷阱了。 安史之乱的必然性。 1.节度使制度,使得安禄山事实上成为了军政一体的军阀 由于边防的需要,唐戍边兵源需求一直很大。 但至玄宗后期,府兵制难以为继,不得不改行募兵制。 而就地募兵、以及外地募兵举家迁徙到驻地的结果,是使得士兵将领对藩镇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对节度使有了更高的忠诚度。 这些实际上使节度使有了割据甚至造反的资本(内部条件)。

4.7 唐诗与唐史教案

第四单元制度创新与历史变革 唐诗与唐史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唐朝代表性诗人和作品了解唐代的文化和历史的关系,从精神文化方面了解唐朝和唐朝诗歌,进而了解唐诗的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唐诗和唐史的关系 难点:唐诗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唐代富足的物质生活,开放自信的文明交流,兼容并包的社会心态,带来了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 唐诗想象力跳脱,比如李白的《蜀道难》,完全不受平仄所束缚,贺知章称赞他是谪仙人,杜甫严守格律,白居易通俗易懂,这些都是同学们如数家珍。 唐诗之所以成为唐诗,不止是它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忠实的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更重要的是唐诗体现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诗词从文学角度讲无非选材,平仄,比喻,意境。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复制的是那个时代诗人的心态。那是属于一个盛世的气度,责任,自豪感和想象力。后世评价一首诗歌的最高评语也就是“有唐诗气象”。 不是所有的唐朝的诗歌都叫唐诗,历史上被称为唐诗开篇第一首的是武则天时期的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唐诗首先展现出的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气度。 《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诗歌中保卫汉家江山的大英雄却是个出身游牧民族的突厥人,官拜大唐陇右节度使。其实岂止一个哥舒翰,高仙芝,仆固怀恩。无数的异族甚至是异国男儿为这片土地奋勇厮杀,喋血沙场。因为他们向往这个文明,热爱它。 从历史角度看,唐代诗歌的特点是家国一体,将国家的兴亡和个人的命运紧

密结合,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国和家的命运因为一张薄薄的家书连接在一起。“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国家和个人的悲欢紧密连接在一起。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长歌当哭之际不忘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白居易的《长恨歌》,完全可以看作是国家命运下的爱情悲剧。以皇帝的私人生活为创作题材,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卖炭翁》向我们展示了中晚唐政局腐败,国家命运的走向和个人的悲欢休戚相关。 唐诗同样表现出强大自豪感。唐代人以汉朝的继承者自居,在唐诗中“汉”的出现次数达到2800多次,而“唐”这一字数的出现才有700多次。贺知章《送人之军》:“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张说《南中送北使》说:“闻有胡兵急,深怀汉国羞。”这是一种民族意识的觉醒,一种强烈的区别于周边文明的自豪感。在表达强烈的自豪感方面,唐代诗歌丝毫不亚于现在的主旋律歌曲。《敦煌曲子词·献忠心》:生死大唐好,喜难任,齐拍手,奏仙音。各向本国里,呈歌舞,愿皇寿,千万岁,献忠心。 安史之乱之后,西域的边军内调平叛,吐蕃趁机吞并西域,但是河潢地区的军民誓死坚守十余年,后来在唐宣宗时期,趁吐蕃内乱西域沙洲的张义潮率众归顺大唐,西域广大汉人的努力下,沦陷吐蕃达数十年之久的西域大部分领土光复。对比今天的地图,也就是西到西域的吐鲁番、哈密、延哈密,南下青海到甘肃的河西走廊,完全重新回归大唐。现在再看这首歌曲,能不能体会出唐朝特有的国家的凝聚力。 最能代表盛唐风貌的恐怕就是李白了,唐文宗时,曾下旨将李白的诗歌、张旭草书、裴旻(民)剑舞定为大唐"三绝"。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堪称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达到了随心所欲而近乎道的神奇境界。 这些唐诗,词句之间是历史的注解,咏叹之余是历史的积淀。《全唐诗》三万首,就是一部唐代押韵的历史书。

六年级作文读后感:读《中国通史——唐史》有感

六年级作文读后感:读《中国通史——唐史》 有感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华民 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光大的东西。我有幸读过《中国通史》这本书的其中一个部分——唐史。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他不但善于打仗,而且善于用人。他勇猛杀敌,武艺高强,有一次他带着500骑兵在阵地上巡视,被王世充带的一万多步兵骑兵突围上来,李世民杀了王世充的大将,和自己的一位将领又带着骑兵,转过身在敌人阵地来回冲杀,吓得敌人不敢阻挡。李世民通过玄武之变,夺得帝位,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在唐代建国之初,全国民户少之又少,在几千里的土地上,人烟稀少,满目荒凉。再加上灾荒不断,社会经济十分萧条。李世民既亲身经历了打江山的残酷斗争,深知创业之难,又从隋朝时期悟出了守业更难的道理,这使他时刻保持清醒。唐太宗充满了干劲,充满了力量,这种力量使他兢兢业业的治理朝政,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唐朝鼎盛时期,非

常的繁华,在世界是最繁华的国家。中国的贸易也渐渐的发展起来,许多商品流入中国。外国人也纷纷来到中国,有的是来经商,有的则是来观赏中国这片神奇土地的风采。在国外,也有部门专门为中国人设立一条街道——唐人街。 伟大的诗人李白,就生活在盛唐时期。李白写过许多诗,他游经各地,李白通过自己的诗句,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他的那些诗句千古流传,成为了不朽佳句的一部分。 看到这些,我心里不禁的感到骄傲与自豪。头脑里联想到了当时那街道上的繁华景象,联想到了当时洛阳城楼屋一幢接一幢,一片连一片的情景,一切又是那样的美好。 中华民族那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既有王道霸业和文治武功的荣华记录,又有血雨腥风、悲凉杀戮的残酷烙印,其间的强盛辉煌令人骄傲振奋,其间的败落同样使人汗颜痛惜。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上的,兴衰起落只有通过历史的比较才能有正确的认识。

海内外唐史研究报告情况概览

海内外唐史研究情况概览 一、中国大陆 1、学术机构 XX大学 陈寅恪 岑仲勉 《隋唐史》,中华书局1980年版。 《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中华书局2004年版。《唐史余审》,中华书局2004年版。 姜伯勤:敦煌文献、西域研究 王承文:道教研究 XX大学 唐长孺:《唐长孺文集》 陈仲安:《汉唐职官制度研究》 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 冻国栋:唐代经济史 魏斌:唐代大赦文书研究 大学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王永兴:制度史 汪篯《汪篯隋唐史论稿》、

X广达:西域研究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盛唐政治制度研究》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长安学、敦煌学 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陆扬:《从西川和浙西事件论元和政治格局的形成》《唐研究》第8卷;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X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 李斌城:《唐代文化》、 黄正建:制度、天圣令 吴丽娱:制度、礼的研究 吴玉贵:突厥研究、唐书辑校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唐代制度史略论稿》 雷闻:制度、XX XX师X大学 史念海:历史地理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政治史》、版本学 牛致功:《唐高祖传》 赵文润:《武则天传》、文化史 胡戟:《武则天本传》、《隋炀帝的真相》

马驰:《唐代蕃将》、民族史研究 杜文玉:《狄仁杰评传》、制度、宦官研究、五代十国研究 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版本学 王双怀:《武则天传》、历史地理、文化史 于庚哲:医疗史研究 XX大学主要是在经济史研究 韩国磐、 X学檬、 杨际平、 陈明光、 鲁西奇:历史地理,侧重于汉水流域 清华大学 X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唐代官制》、《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 首都师X大学 宁可:经济史研究 郝春文:敦煌文献 师X大学 宁欣:制度、经济、城市史 中国人民大学 X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政务运

隋唐史研究的若干代表作

隋唐史研究的若干代表作 2010-01-04 04:01:34 隋唐史研究的学术史,可以说与隋唐历史一样久长。唐朝人、五代人和宋朝人就很重视隋唐历史的研究,特别注重资料的收集保存和总结其治乱得失。唐朝温大雅撰《大唐创业起居注》,魏征等撰《隋书》,吴兢撰《贞观政要》,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李林甫等撰《唐六典》,杜佑撰《通典》隋唐部分,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五代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定保撰《唐摭言》,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王溥撰《唐会要》,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范祖禹撰《唐鉴》,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隋唐部分,以及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隋纪唐纪部分,为其代表作。 元朝胡三省为《资治通鉴》系统作注,其中对隋纪唐纪部分所作的注,以及马端临《文献通考》关于隋唐各项制度和经籍、舆地等的系统整理,无疑是元朝人的代表作。这些文献,今日多被视为研究隋唐历史的基本史料,实际上它们也是各时代隋唐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明末清初,王夫之《读通鉴论》隋唐诸帝部分和顾炎武《日知录》隋唐部分,对隋唐历史多有精审评论和考证。清代的隋唐史研究成就巨大,注重史实考证和史料辑补。代表作有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隋唐部分,钱大昕《廿二史考异》隋唐部分,赵翼《廿二史札记》和《陔余丛考》隋唐部分,罗士琳《旧唐书校勘记》,罗振常《新唐书斠义》,赵绍祖《新旧唐书互证》,沈炳震《新旧唐书合钞》和《唐书宰相世系表订讹》,徐松《登科记考》和《唐两京城坊考》,劳经原、劳格《唐折冲府考》,赵钺《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和《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王先谦《新旧唐书合钞补注》和《新旧唐书魏征列传合注》,吴廷燮《唐方镇年表》等。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进化史观和唯物史观的传播,隋唐史研究有了比历史循环论更加先进和科学的历史哲学作为指导,理论方法和研究领域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更保证了研究的科学路径和正确方向,从而呈现出新气象和新水平。20世纪以来,隋唐史研究取得了更大成就,涌现出更多的代表作。以下大致从若干方面,对有关代表作试作列举。由于见闻学识所限,遗漏粗疏在所难免,只是希望能对初学隋唐史者有所借鉴而已。 隋唐断代史: 杨志玖《隋唐五代史纲要》(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再版),是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撰写的第一部隋唐五代史通史,意义重大。 岑仲勉《隋唐史》(高等教育部教材编审处1957年版,中华书局1982年版),属札记著作,按照专题撰写,特点鲜明。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史料扎实,具有研究综合融会贯通的特点。 吴枫《隋唐五代史》(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体例得当,论述简明。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三联书店1961年版,其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多次重印),体系完整,扼要详明。 章群《唐史》(香港龙门书店1978年版),以叙事详细著称。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史料丰富,论说严密,对文化方面的阐述尤多,成为特色。 (英)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按照专题深入探讨,在研究思路、方法、观点上均富有启发。 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以作者在北京大学历年讲授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