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弥尔顿《论出版自由》读后感.pdf

弥尔顿《论出版自由》读后感.pdf

弥尔顿《论出版自由》读后感.pdf
弥尔顿《论出版自由》读后感.pdf

长期以来,国内新闻传播学术界对于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和他的《阿留帕几底卡》(Areopagitica, 1644)抱有一种定见,这种定见可以概括为“弥尔顿影响”。包括如下几个层次: 1. 《阿留帕几底卡》是新闻传播思想史上的开山之作,开启了表达自由传

统。2. 弥尔顿所表达的“观点的自由市场”观念具有恒久的思想价值。 3. 《阿留帕几底卡》在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中均起到巨大作用,并转化为《人权法案》和《人权宣言》。4.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受此影响写下了《论自由》(On Liberty, 1859),此书与《阿留帕几底卡》并称为自由至上主义传统的两座里程碑。其实,这种判断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成分。一则见木不见林,忽略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潮以及英国独特的自由传统。二则倒果为因,所谓“观点的自由市场”乃是后世人为阐释的结果。三则扑风捉影,夸大了《阿留帕几

底卡》在两次革命中的影响。四则移花接木,将弥尔顿与密尔直接联系,高张了现代自由至

上主义,却抹杀了古老的共和主义遗产。

在思想史领域,一直有两种阐释存在,其一是“去语境化”(decontextaulisation)的阐释,也就是“哲学地阐释思想”;另一种是“高度语境化”(hypercontextaulisation)的阐释,也就是“历史地阐释思想”。前者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利用一切思想资源支持阐释者自身的观点,

起决定作用的是阐释者所处的历史语境,旨在解决的也是阐释者所面对的现实问题。由于功利性使然,容易神化圣化阐释对象,掩盖差异和矛盾,附加过多的意义和价值。而后者追求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试图在历史中解释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阐释对象所处的历史语境,

旨在探究的也是阐释对象在具体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所采取的对策。由于过于追求历史客观性,反而容易迷失在史料的丛林,有放大差异和矛盾的倾向,失之于碎片化和庞杂化。客

观而言,合理的解决之道应该是二者的结合,以限度意识对待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惟其如此,才可以既避免过度阐释的危险、又防止食古不化的弊端。

在这个意义上,学界耳熟能详、却又一笔带过的“弥尔顿影响”,一直过于依赖“去语境化”的阐释,简化了思想体系内部的矛盾。所以,补上“高度语境化”的一翼实属必要。

一、中国语境下的弥尔顿

在我国,对弥尔顿的译介一直相当积极,比如早在解放前就有《失乐园》(Paradise Lost)的译本,50-60年代不仅翻译了弥尔顿的大量文学作品,商务印书馆还陆续译介了弥尔顿的

著名政论,1958年出版了《论出版自由》(Areopagitica)。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下,这个译本

的末尾加译了苏联大百科全书的“弥尔顿”辞条,为中国读者理解此书定下了基调。在该辞条

中,作者简单地将弥尔顿的矛盾之处归纳为“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局限性”,也没有提及弥尔顿

在克伦威尔政府中担任首席出版检察官的事实。这种解释避讳了弥尔顿“黑暗的另一面”,无形中也阻碍了对弥尔顿思想的深入挖掘。受左倾思潮影响,我们对弥尔顿的阐释遵循着恩格

斯(F. Engels)的评价——“第一个为弑君作辩护的人”;以及别林斯基(Belinsky)的思路——敢于反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简言之,就是强调弥尔顿的“革命家”身份。

步入新时期之后,大量的西方著作涌入中国。这其中,有三本西方著作极大地影响了学

术界对弥尔顿的阐释。

第一本是美国传播学经典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1956),此书于1980年出版中译本,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部西方新闻传播学著作。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指出:弥尔顿“在自由主义传统上写出了主张思想自由的光辉论点”;从弥尔顿的思想出发,“形成了关于‘观点的公开市场’(Marketplace of Ideas)以及‘自我修正(self-righting principle)过程’的概念。” 由于施拉姆是西方传播学的奠基人,他对弥尔顿的这个评价奠定了学术界将弥尔顿与自由至上主义(libertarianism)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础。

由于当时的翻译有一些疏漏之处,使中译本读者误将自由主义等同于自由至上主义,在学术界造成了多年的混淆。

第二本是英美文学史经典著作《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The Great Tradition In English Literature,1953)。其作者、美国左翼学者安妮特?鲁宾斯坦(Annette Rubinstein)于1982年到1983年来华讲学,这部著作也因此为国内学术界、特别是英美文学专业的师生所熟悉。

在特定的环境下,国内相当多的文学史教材受到此书的影响。鲁宾斯坦将弥尔顿视为参与现实、反映现实的“伟大传统”中的一员,加强了我们早已有之的视弥尔顿为自由斗士的观念。

她还提到弥尔顿对法国革命、俄国革命的影响,亦成为学术界不断征引之处。

第三本是美国政治思想史经典著作《政治学说史》(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 1937),自中译本在1986年出版之后,就一直是国内异军突起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必备参考书。

其作者、美国政治学家乔治?萨拜因(George Sabine)在此书中指出:《阿留帕几底卡》和《论自由》是“以英语写就的为自由所做的最经典的辩护”。受此影响,我们习惯于将《阿留帕

几底卡》和《论自由》视为自由主义传统、特别是表达自由传统中的两座里程碑。

这三部著作分别从新闻传播学、文学、政治学的角度对弥尔顿作出了“自由主义”的阐释。需要辨析的是,这三部著作的产生年代为20世纪30-50年代,无论是鲁宾斯坦的“红色”、施拉姆的“右倾”还是萨拜因的“中立”,均留有那个年代特有的历史印记。他们所提出的观点

经过西方学术界近半个世纪的补充和修正,早已有了不同的面貌。但也许是“先入之见”使然,也许是“期待视野”所致,久旱逢甘雨的中国学术界不仅全盘接纳了这三种原本不是一个阵营

的阐释,而且很少加以辩难,对于西方学术界的修正观念亦置之不理。例如,在同一时期,

美国新闻史经典著作《美国新闻史》(The Press and America, 1954)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在1982年出版,书中提到弥尔顿的言论出版自由思想在当时影响有限,并简略提及弥尔顿在克伦威

尔政府中充当检察官的情况。但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此书观点往往被忽略。从我们的“阐释者语境”来看,当时的主要任务不是“反右”而是“防左”,拨乱反正的结果之一,就是我们

始终将19世纪才出现的“自由主义”标签贴在17世纪的弥尔顿身上,忽视了他浓厚的宗教色

彩和内在矛盾,对古典共和主义进行现代自由主义的理解。

90年代之后,我们并不乏对《阿留帕几底卡》的文本细读,也不乏从历史背景角度解

读弥尔顿的尝试,但是由于定见使然,长期不能深入。1992年有两本关于弥尔顿的书籍面世,一是三联书店出版的19世纪英国学者马克?帕蒂森(Mark Pattison)写作的《弥尔顿传略》(Milton, 1879),一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弥尔顿研究资料集》。前者成书年代久远,

了无新意;后者收录了德莱顿(John Dryden)、蒂里亚德(Eustace Mandeville Wetenhall Tillyard)等人撰写的评价弥尔顿诗歌作品的经典论文37篇。但是由于前者符合我们对弥尔顿的程式

化理解,不断再版、影响较大;后者深入弥尔顿复杂的精神领域,展示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

弥尔顿的解读,却反响平平、应者寥寥。

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人权”观念炙手可热。本

来人权观念是文艺复兴以降富于人文主义特质的普遍传统,但是在很多阐释者的视野中,“人权”成了自由主义的专利。受此影响,我国多部外国新闻史教材为了将弥尔顿定位为西方自

由主义新闻思想的鼻祖,反复强调其“天赋人权”观念,不加辨析地使用“自然法”、“自然权利”等概念。不仅如此,根据东鳞西爪的资料,有不少学者在论文和著述中拼贴出从弥尔顿

开始、经米拉波而至杰斐逊、又经托克维尔而至斯图亚特?密尔的所谓表达自由传统的影响

和传承谱系。

至21世纪,我国学术界经过20年的阐释,已经完成了将弥尔顿和《阿留帕几底卡》经

典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乏陈陈相因,俨然将弥尔顿等同于老生常谈。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的判断在论点上存在着偏颇之处、在论据上存在着不够翔实之处、在方法上则大大受制于我们自身的阐释语境,远远不够客观。

二、西方语境下的弥尔顿

任何一部经典作品的阐释史和接受史,无不充满着有意无意的误读和曲解,这使影响研究成为最具挑战性的领域。幸运的是,随着20世纪后半期思想史、书籍史、阅读史、智识

生活史等领域的长足进展,西方学术界对于弥尔顿和《阿留帕几底卡》的实际影响和传承路

径有了进一步发现,这些结果对于我们客观评价弥尔顿的影响和学说谱系不无助益。

在弥尔顿的时代,《阿留帕几底卡》不是唯一的呼吁出版自由的小册子,甚至不是这个

话题中最著名的小册子。弗雷德里克?西伯特(Fredrick Seaton Siebert)通过缜密的研究列举

了至少6部足以媲美之作。《布莱克维尔百科全书》也指出:尽管弥尔顿作为一个论辩家

在国外很出名,但他在当时的英格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他为离婚的合理性进行辩护的

几本小册子引起了一些震动,但除此之外,他的同时代人对他兴趣不大。事实上,自复辟之后直至1674年辞世,弥尔顿一直颇受冷遇,即便被人提及也往往冠以“毒蛇弥尔顿”的绰号。他的巨著《失乐园》从书商那里仅仅获得18英镑的版税,其中的8英镑还是付给他的

遗孀的。在这种形势下,《阿留帕几底卡》一直没有获得再版的机会。

对弥尔顿的第一次“改造”发生在光荣革命之后稍为宽松的氛围里。1688年华丽对开本

的《失乐园》终于面世,书商在宣传中尽量淡化弥尔顿的激进共和色彩,转而从美学上提高弥尔顿的声望。随后英国作家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对《失乐园》进行了柔和化、道德化、诗学化的阐释,将一部富有激进精神的危险之作变成了具有永恒美学价值的文学经

典。以在英国的实际影响而言,弥尔顿的《阿留帕几底卡》远不如他的《失乐园》;从声望来看,作为诗人的弥尔顿远胜于作为政论家的弥尔顿。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弥尔顿在英国之外的声誉。由于宗教的差异,北美殖民地将弥尔顿尊

为叛逆者、雄辩家和清教徒。随着清教力量在北美的崛起,弥尔顿因其独特的诗学、反传

统的精神、被迫害的后半生而获得读者的青睐。与班扬的《天路历程》一道,《失乐园》以清教徒的标准宗教读物而闻名。比如,1728年,年仅21岁的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已经开始引用《失乐园》中的诗句。在法国,弥尔顿的声望与约翰?托兰德(John Toland)发表的弥尔顿传记《辉格派的一生》(Whiggish Life,1698)不无关系。托兰德自己是

自然神论者,对弥尔顿的阐释也颇有自然神论的意味,因此,盛行于法国的自然宗教将弥尔

顿引为同道——尽管真实的弥尔顿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1727年,《失乐园》的第一个法文

译本出现。1728年,一直提倡宗教宽容的伏尔泰在一本小册子中将弥尔顿与荷马并提,评

价之高远甚于英国同胞对弥尔顿的认识。

新闻传播思想史上的公案之一是弥尔顿与1735年北美“曾格案”的关系。不少学者猜测

作为北美第一个有关出版自由的案件,“曾格案”的辩护律师从《阿留帕几底卡》中吸收了思

想元素。然而无论是当时的法庭论辩、还是此案期间北美报刊上发表的文章,都说明其思想来源是《加图来信》(Cato’s Letters)而非《阿留帕几底卡》。即便律师吸纳了弥尔顿在《阿

留帕几底卡》中的思想,也是经过了艾迪生等人的思想和文化过滤。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关

于曾格案的小册子《纽约周报印刷商约翰?皮特?曾格案件的简要叙述》(A Brief Narrative of the Case and Tryal of John Peter Zenger, Printer of the New York Weekly Journal,1738)在伦敦出版,一年内重印了4至5次之多,正是在此书的带动下,伦敦出现了一批类似内容的小册子。大概受此推动,1738年托马斯?伯奇(Thomas Birch)编辑出版了《弥尔顿散文作品》(Milton's Prose Works),《阿留帕几底卡》也终于在出版百年之后第一次以单行本的形式再

版。不过,在此时的英美,出版自由思想已经不是新鲜事物,连英国首相沃波尔(Sir Robert Walpole)都表示:只要不危及国家安全,出版自由不仅是可以允许的,甚至是值得赞美的

——“在一个自由并且管理良好的国家里。” 

18世纪中期的一场文坛论战进一步使弥尔顿成为社会焦点。威廉?劳德(William Lauder)指责弥尔顿剽窃外国作家的作品;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起而反驳,指出劳德不仅

解读有误、并且有意识地篡改了弥尔顿的诗行。此事将当时最著名的学者萨缪尔?约翰逊博士(Dr. Samuel Johnson)卷入其中,尽管约翰逊对《失乐园》颇多微词,但是最后劳德向道

格拉斯书面道歉。这个轰动一时的事件对于促进弥尔顿作品的普及不无助益。嗅觉灵敏的英国出版商托马斯?纽顿(Thomas Newton)于1749年至1752年间及时编辑出版了《弥尔顿

诗歌》(Milton's Poems)。而擅长盗版的北美印刷商迅速翻印,约翰?巴斯克维尔(John Bakerville)出版的两卷本的弥尔顿诗歌作品集售价为16先令,在北美颇为流行,本杰明?富兰克林不仅自己购买了一套,而且热情地向朋友推荐。不过,尽管富兰克林接受了弥尔顿

关于教育的思想,也大量地引用了弥尔顿的文学作品,但是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他受到《阿留帕几底卡》的直接影响。

新闻传播思想史上的又一桩公案是弥尔顿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关系。弥尔顿是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最喜爱的诗人之一。在杰斐逊的青年时代,他

在笔记中抄写了不少弥尔顿作品,其段落之多超过其他任何作家。学习的成果直接反映到他

的《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Statute of Virginia for Religious Freedom,1779)之中。其中有这样一段:“真理是伟大的,如果对它不加干涉的话,他终将会占上风;真理是一位称职

的反对谬误的斗士,足以战胜谬误,并且不怕去斗争,除非人为的干涉解除了真理的天然武装——言论和辩论自由。” 这种表述与《阿留帕几底卡》中真理与谬误的角力如出一辙。虽

然没有确切史料证明杰斐逊阅读过《阿留帕几底卡》,但是这种可能性很大。而且从时间上看,这种接受当发生在他1784年出任驻法国公使之前,所以更有可能是杰斐逊影响了法国

革命家而不是相反。不过,证明杰斐逊与弥尔顿有相似的一段表述,并不能证明二人的思想完全一致,二人的“真理必胜”有着不同的理路,杰斐逊比弥尔顿更崇尚没有政府干涉的“绝对自由”。更为复杂的是,西方学术界关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原初意图和思想来源有很

深入的研究,其中的诸多精妙细微之处非简单的“弥尔顿影响”所能涵盖。与其说《阿留帕几

底卡》影响了第一修正案,毋宁说弥尔顿的《论国王与官吏的职责》(Tenure of Kings and Magistrates,1649)影响了《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1776)。

新闻传播思想上的又一桩公案是弥尔顿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1788年,米拉波侯爵(Comte Mirabeau)发表了一篇文章:《论出版自由:模仿英国人弥尔顿》,此文并不是对《阿留帕几底卡》的忠实翻译,而是取其思想精华,并以直接向法王呼吁的形式写成。米拉波指出:出版自由使英国获得了令人震惊的繁荣、令人羡慕的财富,以及无所不能的国力,因此呼吁法国确立出版自由。但是,米拉波的译本在当时影响到底有多大尚值得商榷。安妮特?鲁宾斯坦指出米拉波的这个版本无论是1788年第1版、还是1789年第2版和1793年第3版都被抢购一空。然而在新锐研究者卡拉?赫斯(Carla Hesse)关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出版物

研究的专著中,根本就没有提到《阿留帕几底卡》,倒是指出《失乐园》的法文译本销路相

当不错。这个法文译本出版于1792年,有精印的彩色插图,在革命期间一版再版,甚为流行。在革命者中,罗伯斯庇尔(Maximilien de Robespierre)的出版自由思想显然比弥尔顿更

为激进、也更成系统,但他的思想导师是卢梭而非弥尔顿。事实上,从20世纪初期开始,很多学者试图探明弥尔顿与法国革命的联系,以至2004年第8届国际弥尔顿研讨会确立的

主题之一就是弥尔顿对法国的影响,可惜收获不多且充满争议。换言之,《阿留帕几底卡》在法国大革命中的影响,尚待进一步找寻证据。

法国彩色插图版本的成功提醒了英国书商,弥尔顿富于想象力的诗歌是插图的极好素材,

而这种文图互见的图书形式特别能够吸引读者购买。于是,从1794年至1797年,威廉?海利(William Hayley)出版了三卷本的堂皇的弥尔顿选集。英国诗人兼画家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为《失乐园》绘制了插图,他在诗作《天堂与地狱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1,1790-1793)中,称弥尔顿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与魔鬼同党而不自知”。这

一评价尽管是布莱克对弥尔顿的误读,但是他所展示的弥尔顿的“撒旦性”却引发了浪漫主

义作家的强烈共鸣。1815年,思想家威廉?葛德温(William Godwin)为自己的先祖——弥尔

顿的两个外甥爱德华?菲利普(Edward Phillips)和约翰?菲利普(John Phillips)——编辑出版

了文集,其中包括这两人在1694年发表的弥尔顿传记。如果说一百年前这本传记湮没无闻,

如今时移世易,激起了颇大的反响。在著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雪

莱(Percy Bysshe Shelley)、济慈(John Keats)、拜伦(Geoge Gordon Byron)等人的推动下,

弥尔顿的革命的浪漫主义被推崇备至。1833年,约瑟夫?艾维米(Joseph Ivimey)写作的《弥

尔顿:生平与时代》(John Milton: his life and times)出版。艾维米的出版商就是雪莱的出版

商,而葛德温的女儿玛丽就是著名的雪莱夫人,弥尔顿与英国浪漫派的关系之深于此可见一

斑。

经过浪漫派的洗礼,弥尔顿文坛泰斗的地位更加巩固。图书出版市场的逐利本能在使弥

尔顿经典化的过程中也起到很大作用。1829年,伦敦出现了将《失乐园》分拆成12册出版

的系列口袋书,以低廉的价格迎合平民大众的需要。1866年,为了适应资产阶级读者的口

味,又出现了由著名插图画家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配图的两卷本《失乐园》。弥

尔顿的作品深得出版商的厚爱,除了选集和文集,有关弥尔顿的作品注释、介绍、传记、官

方文件、乃至弥尔顿故居的画册,各种出版物应有尽有。在出版业的改造下,弥尔顿那些时

政性过强的论辩作品渐渐失去影响,他的政治性往往通过文学作品而为人所接受。以马克思

和恩格斯为例,他们在著作中一共提及弥尔顿9次,其中7次是谈论他的《失乐园》。

新闻传播思想史上的最后一桩公案是弥尔顿与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关系。细究起来,

两人的出发点不同、所论及的“自由”和“真理”更是有很大差异。密尔指出:“至于说真理永

远战胜迫害,这其实是一个乐观的伪误,人们相继加以复述,直至成为滥调,实则一切经验

都反证其不然。……真理所享有的真正优越之处乃在这里:一个意见只要是真确的,尽管可

以一次再次或甚至多次被压熄下去,但在悠悠岁月的进程中一般总会不断有人把它重新发现

出来,直到某一次的重现恰值情况有利,幸得逃过迫害,直至它头角崭露,能够抵住随后再

试图压制它的一切努力。”在对待人类理性方面,密尔显然比弥尔顿悲观得多,在他笔下,

没有弥尔顿那种真理与谬误进行公开斗争的“战场”,只有一架摇摆不定的“天秤”——“在每一

个可能有不同意见的题目上,真理却像是摆在一架天秤上,要靠两组互相冲突的理由来较量。”在意见的“旋转运动”中,“大部分也只是由一个偏而不全的真理去代替另一个偏而不全的真

理;而进步之处主要只在新的真理片段比它所代替的东西更见需要、更为适合于时代的需求

罢了。” 密尔对真理的片面性、局部性、暂时性的强调,开启的是现代多元主义的大门。至

于“自由”问题,密尔的着眼点在于“群己权界”,特别提出要防范公共舆论对个人自由的吞噬。

正如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所指出的:弥尔顿的重点是呼吁公众的批判意识免受公安

机关的侵犯,密尔的重点则是防范公众自身对异己性力量的侵犯。阿特休尔(Herbert Altschull)评价说:“对于密尔来说,自由是人类热望的终点,而对于弥尔顿来说,自由是通

向真理的方式。” 《阿留帕几底卡》和《论自由》的确堪称里程碑,但是一个标示着近代共

和主义,一个注明了现代自由主义。

三、历史语境中的弥尔顿

1919年,霍尔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大法官在“亚伯拉罕诉合众国案”中,开始使用“观点的自由市场”这一隐喻。而这一思想范式之所以在20世纪前半期广受欢迎,深层

原因是因为它符合垄断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对市场的信奉其实是对“看不见的手”的信赖,也就是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资本教义的信赖。这种范式与自由至上主义相契合,也就是极端强调个人自由、强调市场本位、反对政府干预。在这种范式影响之下,自由至上主义

的理论家梳理出一条始自弥尔顿、集大成于密尔的“观念的链条”,极大地简化并遮盖了近代

以来西方多元的思想传统,并试图使其具有普世性价值。

举凡人文社会科学类的成果,无不是作者与时代和环境进行“潜性对话”的产物。按照当代著名思想家昆廷?斯金纳(Quentin Skinner)的理论,任何陈述都必定是在特定场合、就

解决特定问题而发出的,必定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意图,因而有着特定的情境,超出这个情境去认识就只能是幼稚的。所以,剥落历史对弥尔顿和《阿留帕几底卡》的重重伪饰,贴近理

解斯人斯作的时代背景和原初意图,当不无裨益。

首先,弥尔顿是诗人、是政论作家、是自由的提倡者,但他更是一名虔诚的教徒、一

个热情的宗教作家。他每天都要阅读希伯来文或希腊文《圣经》达数小时之久,一生写下了

)和《斗士多部论述宗教改革的小册子,三大诗作《失乐园》、《复乐园》(Paradise Regain’d

参孙》(Samson Agonistes)全部取材于基督教,被后世誉为清教史诗。学者告诫我们:不应

将弥尔顿世俗化,宗教信仰的判断不仅是他思想的核心、也是那个时代他所诉求的听众和读

者的思想背景。我们尤其不应将弥尔顿与后来的自然神论者和理性教信奉者混为一谈,甚至不应将他的宗教观与略晚的约翰?洛克(John Locke)的宗教观相提并论——因为弥尔顿的激

进的清教观念没有那种世俗的宽容色彩。当代弥尔顿研究专家戴维?洛温斯坦(David Loewenstien)对这一时期的宗教论战颇有研究,通过对文本和事件的详细对照,他指出在

英国革命期间派别林立、斗争严酷,宗教问题是弥尔顿与同时代激进的清教徒必须面对的首

要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从基督教神学的角度来理解他的言论出版思想。

从宗教的角度来理解《阿留帕几底卡》,有几个关键问题可以迎刃而解。第一,“真理与

谬误的角力”不是和平多元的交流,而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这里的喻体是“战场”而非“市场”。其次,“真理必胜”和“无须干涉”是基于对“天意”(divine providence)的信仰,所以洋溢着乐

观基调。第三,言论出版自由是基督徒的自由(Christian Liberty),而非异教徒的自由,所

以天主教徒、无神论者、渎神论者便不配拥有这种自由。第四,言论出版自由保护的对象是

探索真理的严肃的书籍或小册子,至于那些低俗的出版物、诽谤性言论则排除在外。第五,

《阿留帕几底卡》中有几个颇为费解的隐喻,比如说“真理”是上帝的“神圣的碎片”、将“书”喻为有血有肉的“躯体”,只有在逻各斯的意义上、在基督教圣餐的意义上,这些比喻才能够

得到理解。

其次,从政治角度来说,弥尔顿时代最大的政治问题是建立共和国的问题,在查理一世

被处决前后,这种政治辩论达到顶峰。斯金纳在《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Liberty Before Liberalism, 1997)中给了弥尔顿很多篇幅,着力指出其“新罗马”思想家的特征,这种古典共

和主义的自由是一种无支配(non-domination)的自由,也就是免于任何专断的主人的统治,

摆脱精神上的奴性。同时,在此基础上,共和主义的爱国激情则是一种广为提倡的公民美德。。弥尔顿念兹在兹的是罗马式的辉煌:国家的光荣与个人的尊严的统一。与同时代人一样,弥尔顿习惯使用一个隐喻:政治身体(politic body),也就是将政治视为一个有机体,“头脑”和“胃”一方面对应着“精神”和“物质”,一方面也对应着“权威”和“群众”,二者的关系是唇齿

相依、分享共同利益的关系,这与后来原子式的个人主义迥异其趣。

体现在言论出版问题上,古典共和主义的自由首先是一种无支配的、政府不应干涉的、

强调个人独立选择精神的个人自由;但是对于具有美德的精英人物来说,还应该运用这种

自由为共和国服务,这又是一种“公民自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弥尔顿在《阿留帕几底卡》

的题辞中引用了古希腊戏剧家欧里庇德斯在《乞援人》中的诗句:“真正的自由,是生来自

由的人/ 有话要对公众说时,便能畅所欲言/ 能说又愿意说的,应该博得高度赞扬,/ 不能说也不愿说的,尽可保持缄默/ 在一个国家里,还有什么比这更公正的呢?” 

第三,从法律的角度上看,这个时代英国普通法(the Common Law)的力量远不如古

老的“罗马法”(the Roman Law)。英国普通法的不成文性、判例性、世俗性,使它成为法庭

中的法,法理基础比较薄弱。就弥尔顿本人而言,他在大学时代所接受的教育是从事神职和

哲学的教育,所以对于神学家和哲学家的“法”——罗马法应更为熟悉。弥尔顿完全是依据《查

)来理解“自由”与“奴役”的。从19世纪中期开始,以马考

士丁尼法典》(Justinaian’s Codex

莱(Macaulay)为代表的辉格派史学家为英国革命正名,并以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

绪,指出自由是英国独有的传统。依据这套理论,英国的表达自由传统应当上溯到1215年的《大宪章》和1295年的“模范议会”,议员在议会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特权,这是“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之重要部分。普通法只禁止诽谤性、渎神性和颠覆性言论。弥尔顿的贡献在于他在三个方面扩展了概念:1、把“英国人”的内涵由“议员”置换为“精英”;2、将形式由“言论”推广至“出版”;3、将范围由议会内部扩展至全社会。也就是说,他把“议员的议政特权”变为了“精英们参政的权利”。不过,即便有这样的扩展,此处的“与生俱来的权利”绝不是泛泛针对所有言论和出版,而是特指的议政和参政的自由,换言之这还是公民自由。

罗马法中关于自由的共同体的理念给了他很大启迪,弥尔顿相信所有人生而平等,相信西塞罗(Cicero)式的自然法高于一切,但是与“权利”相比,“责任”更为重要;在“自由”之中,“公民自由”比“个人自由”更彰显美德。

综上所述,自由主义并不仅仅是自由至上主义,共和与自由也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价值

诉求。但是淡化弥尔顿的共和色彩、将他改造为自由至上主义的源头,这种去语境化的解读积弊甚多。一方面,将纷纭复杂的思潮加以简单化处理,不利于自由主义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视自由至上主义为正宗、奉市场为万用灵药、将社会责任论理解为20世纪的新生事物,无形中对现实社会造成了损害。1995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专家文森特?布拉西(Vincent Blasi)教授指出:传统的表达自由理论正经受着左、中、右多方向的攻击,其原

因是自由主义在人类才智和意图方面太教条、太乐观,在责任和美德问题上又太疏忽、太自满。我们不必矫枉过正,将弥尔顿阐释为怀疑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弥尔顿就是弥尔顿,他

的真理观和非民主倾向对我们今日无用,但是他关于责任、人格、美德的论述仍然富于启迪。

在这个意义上,还弥尔顿和《阿留帕几底卡》以本来面目,是我们深入思考的第一步。

《无影灯》读后感——无处安放的恐惧

[《无影灯》读后感——无处安放的恐惧] 无影灯下,无处逃遁的黑影,一切都赤裸而又直接,《无影灯》读后感——无处安放的恐惧。 一向淡然面对死亡的医生,有一天直面自己将死的事实,就如同生命无影灯下不知该如何逃避,只有麻痹自我,失去知觉的那刻才能暂时忘却罢。 小说以医师直江不负责任的职业生涯开始说起,以护士的眼耳说开去。我们从他人知觉中感知到一个医术精湛,却又放荡甚而冷漠的医生形象。从他人逐渐过渡到自我的感觉陈述,是一种将死亡由远及近逐渐展露在世人面前的过程。于是我们也逐渐体味到那种叫死亡的感觉是多么的令人痛彻心扉,深入骨髓。 直江的放荡,颓废是面对死亡不知所措继而无可奈何的屈服。他清楚地知道死亡触手可及,自己正在一条孤僻荒芜的小路上,被命运的鞭驱赶着走向地狱或天堂那生命的尽头,停也停不下来,是绝望的落寞。他渴望性,那不仅能从中获得极致的快感来缓解来自肉体的疼痛,更能找到一个在一瞬间与自己紧密结合的灵魂。也许,她并不知道他正在经历着什么,但至少这一刻他不再是孤独一个人承受死亡了。不管是伦子,院长的女儿、情人、夫人还是那个女艺人,对于直江都有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渴望。或是爱,或仅是被他冷漠的外表吸引,女人们在这里因“性”与之牵连。需要、满足,这成为直江向外界宣泄自己压抑的手段。他不再需要顾忌伦理之类的道德约束,人之将死,便勇敢得令人生畏。一路走来,除了最后的那份遗书,我们不知道直江在想什么,不知道他如此放纵自己的理由。我们从他人那里去感知直江面对死亡的战栗和绝望、挣扎。不直述死亡,却能让你深刻的感知死亡的如影随形。 也唯有对爱的痴执才能匹配的上对死亡的畏惧。伦子拥有一份没有结果和未来的爱情。直江对她没有责任,谈不上义务,更没有任何许诺。相约、相见、然后性交,继而离去。单纯如斯。伦子永远都猜不透直江在想什么,他对她总是那样的冷漠平淡。伦子至于直江,似乎只是炮友。然而,女人总是这样,爱永远都是自己的事。不管你如何,我爱你那便是爱了,除非自己想开放下,否则将纠缠一生。工作中,她尽力应付病人和医院,在夜晚值班的疲累中,她细心谨慎的为他减负,性交之后,她为他打扫,为他煮茶,悄悄地体味一般情人之间的甜蜜。 常常在想,终有一天,人死了,会怎样?一直以来鲜活地蹦跳在这世界上的生命,咽下最后一口薄气,心脏停止了最后一下搏动,大脑僵死不再运转,所谓灵魂也在这一刻消散了。就这样,我就不复存在。轰然一响,全身噤汗,太可怕了。死亡于个体意味着消逝,也许正是害怕面对死亡,佛教寻条退路称有来世和因果。可那终究是“来世”,这世人的恐惧难以消解。于是,想起恐怖片,利用的正是人们直面死亡的恐惧,读后感《《无影灯》读后感——无处安放的恐惧》。死亡真正降临,一阵心悸之后,也就尘归尘、土归土了,与死者而言算是痛快的。

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

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一) 读完这本书,我更多的不是激动与欣喜,而是认同再认同。该书所有的文字都围绕本书的核心,即密尔在书中所说的“本文的目的”,力主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使凡属社会以强制和控制方法对付个人之事,不论所用手段是法律惩罚方式下的物质力量或公众意见下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它为准绳。这条原则就是: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的或集体的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或防卫队他人的危害。(这段话不是我复制的,而是一字一字的打出来的)。 我认为该书的核心与我本人之前的一个观点极其相似,即一个人行使自己的自由时不可以妨碍他人的自由。所以说,读完这本书,我并不是感到受很大的启发,而是百分百的认同。 其实,谈到自由就要谈到集体(所谓的集体)。一些集体的存在并没有很好的为集体里的个人带来福祉与利益,跟多的是为了这个集体中少数人的利益和权力,里面的大多数人是“被”加入的,他们的自由和福祉收到了“名正言顺”的侵犯。我不太喜欢集体里的“多数的暴虐”,即密尔所说的,人民意志实际上只是最多的货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民的意志,结果是人民会要压迫其自己数目中的一部分。其实,我觉得当中的少数人在数量上并不是少数,而他们的愿望与声音就这

样被“少数服从多数了”。而服从的结果并不一定给集体带来很多好处。时间久了,可能就会产生“奴性服从”。这都是自由的悲哀! 其实,很多时候,若有什么意见被迫缄默下去,那个意见可却可能是真确的。有时候,一项任务没有被授予一个人而是另一个人,前一个人却可能是最合适的。比起“占着茅坑不拉屎”,我更讨厌资源被错误配置。 其实,小政府往往会给人民带来更多的福利,当然最好是世界各国都是小政府时最好,大政府的国家往往会侵犯小政府的国家。而不必要地增加政府的权利,会有很大的祸患,不仅对内部,而且也会对外部产生祸患。 其实,进步与自由是有很大正相关性的。密尔说进步的唯一可靠而永久的源泉还是自由,因为一有自由,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独立的进步中心。当然我不赞同其“唯一”的字眼,但这个观点仍然可以很好的解释我们国家在创新上出现问题的原因。 自由的含义有宽容。的确,如果没有宽容或宽容度不够,那么自由也会受到压制,我们有时会对那些与自己本身、自己民族、自己家乡乃至自己国家不相符的行为举止或做事方式等表现出异样的眼光甚至憎恶等等,这其实是对自由的冒犯。 最后,我想说,去走自己的路吧,但也不妨碍他人走其自己的路!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二) 很薄的一本书,晦涩的长句,让我如同咀嚼一块生硬的糟饼,咽不下吐不出。

论出版自由简述

论出版自由 在弥尔顿的1654年出版的“为英格兰人们的第二次辩护”中,指出,我写作《论出版自由》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出版从它日益走入绝境中的限制中解脱出来。决定对错的权力以及决定什么是应该出版而什么是不应该出版的权力,将不再委托给那些的文盲和非自由民,因为这些文盲和非自由民由于自身劳动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不具有脱俗的观点和视野。 (1)真理与悟性谁也不能垄断。“真理和悟性绝不能像商品一样加以垄断,或凭提单、发票,掂斤播两地进行交易。我们绝不能把祖国的一切知识当成趸卖的商品,或者当成羊毛和黑呢子一样,标价签署发售。”谁有“批发真理”的资格?谁给了你“批发真理”的资格?审查本身就是对上帝的不敬。而且,“我们对于光明感到骄傲,但如果我们不能明智地对待太阳,它就会让我们瞎眼。因此,上天赐给我们光,不是要我们对着光注视,而是要我们利用光来发现我们还远不知道的东西。”这就是理性与悟性的作用。 (2)言论与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之首。 弥尔顿说人的理性是上帝赋予的灵性,只要不疯不傻,大家会正误是非、区分好坏、辨别善恶,不需要哪位来指手画脚。“观点的公开市场”来自上帝而非来自权力。 (3)权力(尤其是政治与宗教)乃真理的天敌。

弥尔顿说,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有多少权力对于思想的压迫与垄断,就有多少愚昧和荒谬。检察官的水平大多低于读者的水平,他们的无知与偏见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因此,任何对于出版物的事先检查都有害而无益。因为那是对于人类自身的愚弄。“这一批铁锈式的人物就将为所欲为地把最优秀的书中最精彩的段落腐蚀掉。”所以他大声呐喊:“让真理和虚伪交手吧,谁又看见过真理在放胆地交手时吃过败仗呢?” (4)“杀书”比杀人的残毒有过之无不及。 “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像;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圣像”。“书籍并不是绝对死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和作者一样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创作者活生生的智慧中最菁华保存起来”。“在这种屠杀中,杀死的还不止是凡尘的生命,而是伤及了经营或第五种要素——理智本身的生气。” (5)“反对”先要“明白”,异端有异端的作用。 《圣经》说“在洁净的人,凡物都洁净。”“在这个世界中,善与恶几乎是无法分开的。关于善的知识和关于恶的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千万种难以识别的相似之处…就人类目前的情况来说,没有对于恶的知识,我们又有什么智慧可作选择,有什么节制的规矩可以规范自己呢?”

《森林报夏》读后感800字

《森林报夏》读后感800字 这几天我又读完了《森林报·夏》,森林报夏读后感。令我惊奇的是,这本书比《森林报·春》写得更生动,更栩栩如生,更让我们小朋友接受。 哦!差点忘给你们讲述我那个还没讲完的故事——林中大战。现在,草种族已经奄奄一息,而春天的暖暖春风又带来了一群孩子——云杉。几个月过去了,云杉变成了强壮的“小伙子”。雷电天气在列宁格勒的森林里发生着故事,白杨已经被云杉给打得奄奄一息了,白桦见了好像要给“兄弟”复仇似的,它便用它那粗壮的树枝想折断云杉的臂膀,可是,事情并不是白桦所想像的那么简单,云杉毫不示弱,用丰满的针叶在白桦的树干上划出了一道道的伤疤,似乎在告诉白桦:哼!想惹我,把我弄死,不可能的事!你呀!就别做白日梦了!!这场为了阳光的战斗,已经结束了,最终的胜利者是云杉! 夏末时,那最后从南方飞回的花花绿绿的鸟儿已经在自己的窠里做着最后的准备,它们是最先走的,就算怎么依依不舍,可是总不能到冬天等着饿死吧! 雕、猫头鹰、隼鹰都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它们有些半路上等着它们的美味佳肴,有些则在起点或终点等着。

美丽的故事、悲惨的故事都太多太多,讲也讲不完……美妙的故事还在继续,不过,《森林报·夏》就将到此结束了。 在《森林报》的夏季篇里6月、7月、8月分别被称为鸟儿做窠月、雏鸟出世月和结队飞行月。 先说说动物们吧。鸟儿们开始孵蛋了、树林中的居民们都给自己造了各种各样的房子:雕的窠最大、戴菊鸟的窠最小、长尾巴山雀的房子住着最舒服、森林里还有许多大公寓、猞猁是个“夜行大盗”、“六只脚的鼹鼠”其实是一种叫蝼蛄的昆虫、鱼儿新孵化出的孩子数不胜数、小熊洗澡时很有意思、一只山羊吃光了一片树林。再来说说植物吧。矢车菊会“变魔术”、俄罗斯正在进行大面积绿化、黑麦长得已经有一人高、夏末又有铃兰开放、早熟的马铃薯使土地“变黄”、栎树、杨树、梣树、桦树、榆树等十六种乔木和十四种灌木最适合绿化。最后,再来说说狩猎和“林木之战”吧。麻油饼是钓鱼最好的饵料,这样可以钓到鲫鱼、鲤鱼、鲈鱼、棘鱼和海马、打猎时最好带上猎狗,还可以打猛禽,读后感《森林报夏读后感》。“林木之战”中,白杨和白桦打败了云杉,取得了第二年作战的胜利、第三年,云杉在白杨和白桦的压迫下坚持战斗,取得胜利、第四年,云杉和白杨、白桦打起了持久战。

《欧洲思想史》读书笔记

《欧洲传播思想史》读书笔记 书名:《欧洲传播思想史》 一、从远古到希腊:传播观念的缘起 古希腊神话成为最早的口述历史古希腊神话形成时代城邦时代④ 线形文字线形文字B(米诺斯文字)荷马史诗②文字的出现 史诗的口语传播形式使得语言从贵族化转为①③祭仪 平民化 字母⑤①、随着岁月的流逝,荷马史诗本身也和史诗中人物的讲述一起变成了诗人传诵的故事,肩负教育人民的使命。这也是欧洲最早最成功的传播实践。 ②、希腊人的独特的“诗性”言说,在城邦时代蜕变为语言的技术和世俗权力化,作为获取政治权利的主要手段言说—公众演说、法庭辩论等—意味着语言纯粹向着一种为实现一己之目的所用的影响技术而发展,语言作为拯救的功能而被忽视。这种对于语言权力的占有,其实应该最早源自原始时代的巫术行为——祭仪。[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催使了政治的产生,但反过来,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政治文化作为一种催化剂,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及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③、祭仪:1、作为最初的人的传播 2、人与神交往的最初媒介形式 ④、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 ⑤、书写符号的出现作为一种传播方式,是对人类口头传播的第一次革命,从图案、记号和图画到做作为书写符号的文字的出现,同样是一次革命。[希腊字母基本上是一切字母的源头] 二、思想的言说:古希腊人的传播观 [古时的修辞术应该是现代传播学的前身] 三、政治之术:罗马帝国的传播观念[修辞学的发展过程] 希腊文化罗马文化 希伯来文化基督教 1、罗马时代的传播思想隐含与政治教育之中,亦即修辞理论中,其中代表人物是西塞罗、昆体良和奥古斯丁。 2、西塞罗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也是古罗马演说理论的主要建树者。 四、中世纪:宗教文化的传播时代

弥尔顿出版自由

《论出版自由》读书笔记 ——出版自由应以法律为准则 【摘要】本文从自由主义新闻思潮发展史的层面,对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的局限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时代发展特征阐释了公民出版自由应该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规范的缘由,浅析了当下中国出版自由保障的几个困境。 【关键字】局限性;弥尔顿;出版自由;法律 【正文】 西方自由主义新闻思潮一般被概括为在17世纪萌芽,而在萌芽期,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可谓是重中之重。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在其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弥尔顿的思想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全面完备,事实上,从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发展到自由主义新闻思潮成熟时期,期间经历了明显的思想演变,其基本内涵和实现形式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 这是客观规律,也是基本常识。然而,在公民言论出版自由问题上,有的人却有意无意地违背了这一规律和常识,断言“言论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指责“中国缺乏言论出版自由”。这些观点和看法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中国现实,更不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保障公民的言论 一、弥尔顿出版自由的局限性 1、弥尔顿的出版自由以由长老派把持的国会议员的意志为准绳。 弥尔顿把希望寄托于议员的“仁厚宽宏”和政府的“富于人道精神”上,○1他在论述宗教改革中国会对各种意见和学说的态度时说“如果要知道现在这种写作自由和言论自由从哪里得到,那么除开诸位仁厚宽宏而富于人道精神的政府以外就找不出更确实的来源了”。弥尔顿将出版自由理解成宽容和忍让。他要求当权者对不同意见采取容忍谨慎的态度。他认为只要斩断主教的传统和教条,“加上一点点尺度较宽的谨慎和一点点慈爱,双方又互相忍让一些”,就可以把宗教法庭对人民的“防范的心情变成一个普遍而亲如兄弟的追求真理的心情”,这才是“更健康、更谨慎和更合乎基督精神的”○2。弥尔顿所言的出版自由实际上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自由。这种自由观念在资产阶级政权建立后成为英美等国限制政府对个人自由侵害的有力武器。○3但是,在新兴资产阶级夺权的过程中,这种

秘密花园读后感800字五篇

秘密花园读后感800字五篇 《秘密花园》作者是(美)弗朗西丝的代表作。一本充满糖果香味的书,一个关于大自然美好心灵的故事。下面是我推荐的秘密花园读后感800字,仅供大家借鉴。 秘密花园读后感800字(一) 桌子上有半杯奶,你看见后会想些什么呢?是唉声叹气——“太倒霉了,只剩下半杯奶了!”还是微笑面对——“太好了,我还有半杯奶呢!”如果你能敞开乐观的大门,那么扑面而来的就是无限的愉悦与欣喜。英国著名作家伯内特的《秘密花园》告诉你我——乐观开启心灵花园,拥有灿烂阳光每一天。 走进花园,你会看到神奇的大自然让暴躁霸道的玛利变得活泼可爱、生气勃勃;善良开朗的的迪肯拥有众多的动物朋友,让你羡慕不已;歇斯底里的柯林竟然在他们的帮助下成长为充满生命活力的男孩,让你无法想象。多么神奇的、充满魔力的花园,难道她不是一座心灵的花园吗?每个人的心灵就是一座秘密的花园,你可以让她开满鲜花,也可以让她荒芜封闭,完全取决于你、你、你的态度。 在悲惨的遭遇面前,玛丽没有选择哭泣,而是微笑面对,以自己的乐观感染着身边的人,让卧床不起的柯林神奇般地站起来了。 微笑面对人生,你就会自信乐观地战胜磨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红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西部建设者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创下世界铁

路建设奇迹。在他们身上始终斗志昂扬,洋溢着无坚不摧的乐观主义精神。 残奥会上,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深深震撼我们。虽然残疾,他们微笑面对,没有唉声叹气,没有怨天尤人,他们用乐观开启了自己的心灵花园,在拼搏中找到快乐的源泉,为祖国赢得荣誉。 “魔力与我同在,魔力给我健康!”读着这些铿锵有力的“咒语”,你一定会和我一样热血沸腾,激动万分。“魔力与我同在,魔力给我健康!”“魔力”就是乐观的生活态度;“咒语”就是坚定的信念。正因为乐观,柯林战胜“心魔”,正因为坚定,柯林焕发生命的光彩。篮球教练让我和队友们在炎炎烈日下绕场拍球10圈。当时怨声载道,与其愁眉苦脸地去完成,还不如高兴无比地练习。我首先振臂高呼——“我来练!”虽然大汗淋漓,但我很开心。大伙在我的带动下,个个都坚持了下来。看吧,乐观增强了我们的抵抗力! 秘密花园就是这样:在快乐中诞生,在悲剧中尘封,又是在快乐中开启的,让我们用“魔法”的力量,把乐观自信、积极勇敢的种子根植在我们的心田,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拥有灿烂的阳光! 秘密花园读后感800字(二) 《秘密花园》这本书的名字充满了神秘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花园里到底有什么秘密,于是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秘密花园》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位6岁的小女孩名叫玛丽。她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有一位漂亮的母亲。但是由于从小过分的宠爱,养成了玛丽暴躁、任性的性格。在一场霍乱中,她的父母亲以及佣人全部死亡了。她由于害怕一直躲在自己的房间中才幸免于难。之后她被送到了舅舅克兰文先生那里。克兰文先生因为无法面对妻子的死,而变得抑郁古怪,封锁了妻子生前最喜欢的花园和家

《叶之震颤》读后感:南太平洋上的失乐园_模板

《叶之震颤》读后感:南太平洋上的失乐园_模板 南太平洋上的失乐园 ——《叶之震颤》读后感 Y uki Su 读完了第二本毛姆的书,终于逼自己静下来写点东西。《叶之震颤》讲述了南太平洋上被殖民的小岛上的六个故事,每次拿出来单独品鉴,都会有不同的领悟。每个故事看似毫不相关,却暗藏玄机。 很多朋友认为这六个故事丝丝相扣,我也曾尝试把他们串联起来,但是请原谅我短浅的认知,我只能凭直觉将六个故事粗鲁地进行一个分类。我把《麦金托什》和《雨》归为一类,形成首尾呼应。《麦金托什》讲的是一个独裁的殖民统治者沃克尔,利用当地习俗统治这片区域,剥削当地岛民的劳动力,最终被一个岛民暗杀而死。而《雨》则是讲一个虔诚的传教士,企图用宗教信仰感化当地岛民,最后却因为信仰崩塌,绝望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样是殖民统治,一个伪善而奸诈,善于利用当地习俗,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另一个则是不择手段地消除当地风俗,以达到教化岛民的目的。当然最终都是以悲剧收场,不得不令人深思。但我觉得更精彩的是作者对人性刻画:独裁专制的沃克尔,虽然喜欢剥削劳动力,但是最后造福的其实还是当地岛民,而且直到临死之前仍在庇护他的岛民;默守陈规、怯弱的麦金托什,长久积压的怨恨,导致他在丢失枪支以后隐忍不报,从而导致了沃克尔的死亡,而他自己,因为深重的负疚感,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另一边,戴维森,虔诚的传教士,对上帝有种狂热的信仰,本应该传教布道,为殖民地带来一丝光亮,但是因为盲目的极端的处事风格,迫害当地的其他文化,最后因信仰破灭而自杀。这些人物得个性突出并且矛盾,无法简单的用好人或是坏人去评判。每个人物都是丰满立体,又复杂极端。 《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讲的是人生的选择,是为名誉,为金钱汲汲营营奋斗一生;还是庸庸碌碌、默默无闻地简单过完一生。文中的爱德华就是从一个热血奋斗的励志青年堕落到只需一间容身之处,一份能糊口的工作就能满足的庸人。人生的选择是否一定要所谓的成功才是正确呢? 《阿赤》和《池塘》讲的是残酷的所谓的爱情。《阿赤》讲的是一对相爱的恋人,在刻骨铭心的时候被拆开,却在心中默默怀念。若干年以后,被岁月摧残的两个人再次相遇,早已认不出对方。各自安好,各自怀念,所谓爱情的刻骨铭心,显得何其讽刺!我想,所谓爱情,大概是我的最美的时刻遇见你,与你相爱,然后在我年华消逝前与你分开,这样,记忆中的我们才是最美的,最值得怀念的。生活的现实会打败你的爱情,他使你退让、认输、怯懦、最后绝望,《池塘》讲的就是爱情幻灭以后的样子。相爱的两个人,因为成长背景不同,无法相容于对方的圈子。于是,所谓的我爱你,开始变成我为你妥协,然后卑微,然后一无所有,甚至连活着的勇气都荡然无存!曾经的海誓山盟,在现实的生活面前,如果不能为爱情找个合适的位置,那么若干年以后,给你怀念的只有无止境的忍耐和折磨。即使那时候,亲爱的,我依然爱你! 《火奴鲁鲁》唯一带有鬼神色彩的小说。一个女孩爱上一个位船长,为了他甘愿与恶人斗争,向鬼神祈求,他们爱情经历了风雨、生死的考验,最后却败给了糖衣炮弹——一个厨子的甜言蜜语。亲爱的宝贝们,爱情是真的经受不起考验的。 毛姆的故事,往往给人以沉重的一击,戳破了一个个谎言,打翻了一碗碗鸡汤。凭借其深邃的洞察和独到的讽刺,折射出人性的本来面貌。生活就是残酷而深刻的,偶尔感动,偶尔美好,但是他就是无聊,繁琐,痛苦,必须经历无可逃避。 至于我,学习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和解。所谓生活大抵如此吧。

论出版自由

《论出版自由》告诉了我们什么 在英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位大诗人,一位是众所周知的莎士比亚,另一位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约翰弥尔顿。要说及《论出版自由》这本书,那么就不得不谈谈这本书出版的缘由。如果说弥尔顿发表这篇文章是因为不满国会中的长老会派下令实行书刊预先检查制度,禁止出版带有民主自由意识的书刊杂志,那么,弥尔顿是伟大的、光辉的。但事实是,弥尔顿婚姻不幸福,因此写了许多论述离婚的小册子。这一行为让长老会看不过去,于是,议会就招他过去质询。弥尔顿,一位伟大的诗人,怎么能受得了这种窝囊气。于是,慷慨激昂地演说,之后便诞生了新闻传播史上及其重要的文献----《论出版自由》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去惹文人,尤其是极具思想的文人。 新闻传播史上,出现过许多有过巨大贡献但却不是本行业的人,弥尔顿就是其中之一。弥尔顿干的最多的事就是作诗。受了议会的气而发表了《论出版自由》,也许他压根没想过,多年后,这本书会展现这么大的影响。我们回到这本书中来。一般认为《论出版自由》主要内容有三:第一、揭示书报检查制度中存在的无法解开的矛盾,从而说明人在接受智慧方面应有的“知”的权利。第二:强调革命者绝不能因集团利益而自食诺言,重复封建王朝钳制出版的政策。第三:第一次明确提出,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权利。(百度百科)弥尔顿直言不讳,他痛斥书包检查制度的不合理。他说:“如果一本坏书对读书者是不宜的,那么就可以信赖检查官本人不被腐蚀吗?书不在于好坏,而在于读者。一个蠢人拿不拿书都是笨蛋,我们没有理由因为要限制蠢人而剥夺聪明人增加智慧方面的便利条件。”而且,他还指出了设立检察官这一制度的极大的讽刺性。检察官的存在或许会是一些坏书不流向民间,但是,如果一位作者去贿赂检察官,那么,这一制度就会变得腐朽与肮脏。同时,也会导致许多作者不再从事创作,那么这对于民众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在英国大革命之前,封建王朝对书籍出版是极度严厉的,作者呼吁议会不要重蹈覆辙。弥尔顿强调了出版自由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保证了民众的言论自由,那么,才能让真理不至于戴上枷锁,才能摆脱谬论。要让人们自由的去选择善与恶,就像亚当夏娃一样,选择吃了果子。 本文我想强调两点。 其一:关于出版控制与出版许可 事实上,弥尔顿谴责了长老会派的检查制度,然而,纵观全文,弥尔顿没有在任何地方公开的谴责出版控制。实际上,弥尔顿在有些地方流露出他对出版控制的支持。我们会混淆出版控制和出版许可,但是,这两个名词是有区别的。出版是什么呢?禁止已经出版的书籍和被政府认为在某些方面是具有危害的,其结果是导致书籍的焚烧或禁止再次印刷、出版此类书籍。控制是非常直接的。什么是许可呢?出版是先于控制的。1643年6月,英国议会颁布《出版管制法》,规定,每本书都要送去出版许可办公室,得到许可后才能出版。《论出版自由》很容易被理解为作者与出版控制论战,批判出版控制的存在。弥尔顿解释说《出版管制法》毫无作用,他的解释是这么说的:“这个管制法对控制诽谤性的,有煽动性的、中伤他人的需要被控制的书毫无用处。”《论出版自由》说的是对控制的支持和对出版许可的反对。要明白这一要义,首先就要弄清两个名词的区别。 其二:关于真理 “真理确实同它的主人在人间走过一次,是一个被看成是最完美,最虔诚的形象。但当他继续上升,跟随他的传道者躺下睡觉。然后直接产生了一批邪恶的

《失乐园》读书笔记

《失乐园》读书笔记 光阴荏苒,岁月如一去不复返的列车,又匆匆地带走了一年。独自一人在家过年,给了我一份清静,也给了我看完《失乐园》这本书的机会。小说的开始并没有我想象中那样精彩,甚至,我以为它和近年来流行的各种写实主义现代派小说没有什么不同——美丽而孤独的女人、有钱而冷酷的男人、精致的餐具、精美的菜肴,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没完没了的床上戏作铺垫。我以为《失乐园》也会同样浅薄轻松,那样的话,它就只配被当作像《废都》那样纯粹追求感官刺激的都市色情小说了。我很高兴《失乐园》并不是这样一部浅薄的小说。越往后看,我越感受到了它的深沉与凝重——爱的深沉与凝重。我一直以为,男人是不可能了解女人的爱情,虽然他们是女人恋爱的对象。爱一个人可以爱到想要杀死他!从古到今有几个人敢说出这样的话?记得以前朋友给我说起过一个英文故事,讲的是一位老姑娘爱上了远方来的“打工仔”,可是后来不知为何“打工仔”怀念远方的家人,想要回家去了。老姑娘艾米莉怕情郎一去不复返,在情郎准备离开的前夜杀死了他,并把他的尸体放在她自己的床上,这样就可以永远和心爱的人在一起......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以为艾米莉疯了,而我,却深信这才是爱的真谛!当一对相爱的情人相互爱到了极至,当爱情到达了不可能再高的高度,我相信真心相爱的人是愿意共赴死亡之旅的。其实,对他们来说,这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要将快乐与幸福永

远地封存起来。久木和凛子是在同时到达高潮的那一刹那共赴黄泉的,对他们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与快乐的事呢?!比起艾米莉,凛子简直是幸福得让人嫉妒!因为她是和心爱的人一起登上了幸福的颠峰的。不管怎么说,艾米莉和凛子都是幸福而满足的,因为她们以自己的方式领悟了爱的真谛。虽然她们的做法或许在很多人“正常人”的眼里是那么地“疯狂”和残酷,甚至会有人说她们“变态”。然而,正是这些所谓的“正常人”,他们永远无从领略真正的爱情,因为他们太“理智”太“清醒”,所以他们永远无法达到爱的颠峰,所以无法了解爱情,无法真正理解爱情,所以他们注定要平淡平庸碌碌无为过一生。 以前看《玻璃之城》就被感动得一踏糊涂,心想如果能够像女主角那样死在爱人的怀抱会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然而没有谁可以理解,没有谁愿意相信,爱一个人,真的可以爱到愿意去死!可是,即使真的有这样的女人又怎样!一个为了爱情可以抛弃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的女人,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能够找到一个和她一样为爱痴狂,为爱燃烧,为了爱抛却一切包括生命的男人吗?相爱的人,谁不渴望着天长地久!相爱的人,谁不说海可枯石可烂天可崩地可裂情却不会变?!然而,为什么誓言总是那样脆弱幸福总是那样短暂?自信没有人比他们更相爱的凛子和久木也不敢保证未来的情感是不是会改变,所以他们愿意在彼此最相爱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将爱情与幸福永远地封存起来,这样,也只有这样,他们的爱情与幸福便是永恒的了。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读书报告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读书报告 传播学的书普遍都太深奥,看起来晦涩、枯燥。但这本《20世纪传播学经典案例》却不一样。几乎是一口气就把《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给看完了,还觉得很有意思。主要有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李普曼的“舆论学”、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霍夫兰的“传播与劝服”等。 作者张国良是这样评价这本书“本书涉及的28位学者均为传播学发展史上首屈一指地人物,所撷选的文本亦是传播思想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篇章。全书按文本的出版时间为序,契合传播思想史上的内在逻辑,便于展现传播学发展的历程。书中对每位人物均作了介绍,对其研究领域编制了分类索引,作者很巧妙的把28位学者的精髓汇聚一堂,更方便我们阅读和了解各位学者论点。”我摘取其中几个篇章总结一下。 一、亚理士多德修辞学 亚理士多德说过,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不论现在还是最初,人都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的,开始是对身边所不懂的东西感到奇怪,继而逐步前进,对更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一个感到疑难和好奇的人,便觉得自己无知、如若人们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考,那么很显然他们是为了知识而追求知识,而并不以某种实用为目的。 他在修辞学中认为修辞的高明就是风格。他在谈论古希腊的演说术时指出:“知道我们应当说什么还不够,我们还必须把它说得好像是我们所应当说的”,即“怎样把这些事实用语言表达出来;又说,“修辞学的全部工作是关于外部表现的”,“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在《修辞学》一书中,他详细讨论了体现风格的语言表达问题,如妥贴恰当、节奏、隐喻等。语言对于我们是十分重要的,如何运用语言,我们在学习,社交,招聘,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诗学》中,他同样只从修辞的意义上探讨悲剧的风格,指出“风格的美在于明晰而不流于平淡。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字造成的,但平淡无奇,“最能使风格既明白清晰而又不流于平淡无奇的字,是衍体宇和变体字;它们因为和普通宇有所不同而显得奇异,所以能使风格不致流于平凡,同时因为和普通宇有相同之处,所以又能使风格显得明白清晰。”作品与作品之间的风格差异确实与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论出版自由》读书笔记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论出版的自由》读书笔记 广播电视新闻1103班杨琪 1703110607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自由”的三个定义,天然的、社会的和道德的自由。人作为自然人,在天然的状态下,服从于自然法则:自爱和怜悯,在这种情况下,自由成为了人们情感的任意性表达载体,这只是一种在平等状态下的自由,不存在自主意识。而社会的自由则增加了社会契约的制约,人的理性在社会中得到发展和磨砺,在种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甚至精神的不平等打造下,再通过建立一种以法律形式制定的社会契约而形成的。如果说天然的自由是人性的释放,那么社会的自由就是理性的约束。社会自由使人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却没有让人成为自己的主人。道德的自由在这一时刻便发挥了作用,嗜欲的冲动使人回归奴隶状态,而唯有服从于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 自古以来,自由便是人们所渴望追求和获得的事物,人们希望能够成为一个自由表达内心想法的人,而不是被压抑被控制只能道路以目。弥尔顿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 弥尔顿,是英国的诗人也是政论家,他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竭力奋斗,他在《论出版自由》一文中通过强调自由的重要性来反对封建专制下的出版管制制度,并提出了“新闻自由”的口号。 “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像;而禁

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真理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圣像。”弥尔顿在他的政论文《论出版的自由》一文中如是说道。 弥尔顿提出的“新闻自由观念”为近代自由主义报业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论出版的自由》被誉为时代的分水岭,他也被称为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奠基人”。在施拉姆所撰写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有一段对于《论出版的自由》的评价:“在自由主义传统上写出了主张思想自由的光辉的论点。”施拉姆认为,虽然这篇政论并没有全面论述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原则,但也提出了反对集权主义和追求新闻自由的口号,影响了后来的新闻事业的发展。 “让我们有自由来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知作自由的讨论,这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同卢梭一样,弥尔顿对于自由也十分重视,他甚至将自由提到了一个无法触及的高度上。他在《论出版自由》一文中从天赋人权、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教育自由、婚姻自由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自由的重要性。他强烈地抨击了英国现存的书籍出版的审查制度,他说:“书本不是完全没有生命的东西,它是蕴含了生命的。让这些书活跃的就像那个他们的作者的灵魂一样。”他认为,书籍的内容不分好坏,无论是内容丰富的好书还是应该被控制的危险书籍,评价和控制它的永远都不能是出版管理人员的审核制度,而应该是读者的评论,是读者的态度。人们的自由权利是不可侵犯的,因此他反复强调了英国出版审查制度,认为这是一种反对真理、阻碍资本主义文化传播的专横行为,这种扼杀真理的做法限制了人们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由于

论出版自由

《论出版自由》读后感 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情绪仍在激动之中。约翰.弥尔顿的博才多学,激情慷慨深深的感染了我。一遍阅读下来,弥尔顿的思想的精髓未完全的消化,但仍颇有感想。 《论出版自由》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1643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新的法案。该法案规定:凡书籍、小册子或论文必须经过主管机关或至少经主管者一人批准,否则不得印行。在著作横空出世之前,弥尔顿的一些关于离婚的小册子多次被检查人员打回,并对他做出了处罚。这激起了他的愤怒,并痛切陈词。他指出这项法令的订立时诸位不属于承认的。此外,他还强烈的说明这项法令会使人们的日趋愚钝,宗教与世俗界的学术中的发展也会受到妨碍。它的存在的唯一的作用只是破坏学术,窒息真理。 他提倡说:书籍不应该在出版之前就被秘密的扼杀,而是在出版之后再对其审查。对此,他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坏书同坏肉做比较。坏肉,即使使用最合卫生标准的烹饪方法,他也不能产生什么营养。而坏书在这一点上就有所不同:他对于一个谨慎而明智的人来说,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帮助他善于发现、驳斥、预防和解释。这样把一切检查员认为不可以出版的书籍扼杀,这着实是一项重大的损失。被禁止出版的书往往是关于渎神、无神论的,这样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与其将它扼杀在摇篮中,还不如拿出来杀一儆百。雅典普罗塔哥的实例就是很好证明。普罗塔哥在他的《论神》一书中开头便说他不知道“有没有神的存在”。于是此书便被阿留坡阁下令焚烧了。烧掉的不仅仅是他的书,一些蠢蠢欲动的无神论者铤而走险的思想也被禁绝。 他还说明了书籍的重要性。他认为书不是死的,他非但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而且还跟作者一样的活耀。他像一个宝瓶把创作者活生生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一不小心,误杀一个好人跟误杀一本好书会一样的容易。但是,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一个上帝的像;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理性本身。一本好书是杰出人物的宝贵心血的熏制珍藏,目的是为着未来的生命。扼杀一本后果是失去一个真理,而把这种扼杀放在出版界,就会造成一场大屠杀。真理不能在恢复。因此,对于书籍的出版得万分的小心。 在提出观点的同时,弥尔顿还对严格的审批制和检查员们进行了猛烈的讽刺攻击。当时的出版物出版必定在文章旁标注某某某批准,一连大串。看去十分的滑稽可笑。作者虽然作

出版自由

定义《人权宣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法律文件。 新闻自由是在自由的背景中提出的,是西方自由思想的一部分。新闻自由的发展经历了由“出版自由”到“言论自由”再到“新闻自由”发展历程。“出版自由”(Freedom of press)的口号首先由英国诗人、政论家约翰·弥尔顿提出的。他在《论出版自由》一书中表达了出版自由是人类重要的自由的思想,“它是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主要是为了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出版特许证制度”而提出的,“出版自由”是出版发行的自由。 法律界限 在法律的许可范围内,公民有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的自由,并有权从事著述、出版、印刷、发行的活动。现今世界公认,出版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民主权利。是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大都在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中对此有明文规定。对于出版自由这一概念,不同的阶级在不同的时期赋予它不同的内涵。历史起源资产阶级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当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时,曾以言论出版自由这个口号,作为反对封建专制,争取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权利的强大武器。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进步性、革命性,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列宁说:“出版自由这个口号从中世纪到19世纪,在全世界成了伟大的口号”。最早提出出版自由这个口号的是英国政论家、诗人J.弥尔顿。1644年在他向国会发表的演说《论出版自由》中,抨击英国教制阻碍科学和教育发展,以及对印刷业实行许可证制度的《出版管制法》,他呼吁“让我有自由来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心作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1648年,英国平均派首领J.李尔本,发表了《人民公约》,提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实现普选权,保障出版等自由。从历史上说,言论出版自由的观念在法律上得到确认,是从18世纪末期各种近代权利法典和人权宣言开始的,迄今只有200年的历史。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之后,将出版自由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载入宪法。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的《人权宣言》宣称:“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1793年由雅各宾派控制的国民公会制定的宪法和1848年由资产阶级共和派控制的立宪议会制定的宪法,也都明文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等自由。1789年经国会通过、1791年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即“人权法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随着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体现和保障出版自由的出版法制,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不少国家逐步废止了在历史上对出版曾普遍采用的检查制、特许制及保证金等制度,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法治精神的出版法制,总的趋势倾向宽松,出版自由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扩大。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出版自由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无法摆脱资本对出版的控制,其实质都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利益,归根到底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无产阶级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之前,从资产阶级那里接过了出版自由的口号,为争取自由、平等民主权利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早在1842年,马克思就对普鲁士书报检查制给予尖锐的抨击,指出这种制度阻挠和压制了对真理的探讨,禁锢了进步思想的传播。他为争取出版自由而大声疾呼,说:“没有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是泡影。”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列宁在阐述布尔什维克对出版自由的纲领性要求时写道:“出版自由就是全体公民可以自由发表一切意见。……苏维埃形式的国家政权要把所有

失乐园读后感

失乐园读后感 导读: 失乐园读后感 失乐园,听着这个名词我们就会有很多想象。到底什么才能称为失乐园,又是什么把他们引向了失乐园。一直以来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影。所以总是很好奇,这本书讲了些什么。怀着这样强烈的心情,今次终于读到这本书了。 《失乐园》是日本当代着名作家渡边淳一所写的,关于现代人婚外情的小说,被誉为绝唱。小说出版后,改编成同名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渡边淳一与他的《失乐园》由日本远扬国外。 小说描写了端庄贤惠的医学教授之妻松原凛子与某出版社主编久木祥一郎,在一次社交场合邂逅相识。工作狂的丈夫对凛子的冷漠,因工作变动而失意的久木与妻子不冷不热的麻木关系。无爱的家庭婚姻与难于抵御的情感诱惑,使凛子与久木陷入“婚外情”的漩涡。精神共鸣和感官的欢悦体验使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意义。放纵的迷醉之后接踵而来的是凛子的丈夫以“不离婚”进行报复,久木被匿名信困扰面临降职而不得不辞职。亲人的疏离与世人的白眼使他们秘密同居——偷食禁果的人被逐出乐园。为了返回乐园,永久的生活在乐园里,他们踏上了不归之旅,却道:“活着太好了!” 本书的内容分为了上下两部分,除了对男女主人公内心的深刻剖析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把奇妙的心理活动与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溶入到异域特有的四季更迭的绮丽环境里,令人感觉荡气回

肠。他们在梦幻与现实、灵与肉、欢悦与痛楚相互交织中,渐渐沉迷,最终无法自拔。深陷在那在他们眼中至纯至美的情与欲中,离社会越来越远,最后选择在幸福最顶点时结束生命,把幸福保留在最完美的时刻。这样的方式在凛子与久木的心里是最美的,但是,在一部分读者心里恐怕就不是这么想。不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发表什么言论。 但是,对他们而言到底什么是乐园。是两人同居的屋子,还是两人幽会的时光,亦或是两人死后要去的地方。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这样的乐园对社会大多数人来说却是禁地,是会失去快乐的地方。只有深陷在里面的人,才会认为那是快乐的乐园。所以,失乐园,仅仅只在他们的眼里是可以真正感受生命、体验爱情与欲望的伊甸园而已。

《论出版自由》有感.

《论出版自由》有感 2017-12-23 《论出版自由》有感800字 无言曾经书札 该书是由英国作家弥尔顿与1644年所写,当时英国升职欧洲都处于高压政治下,言论自由显得弥足珍贵。弥尔顿是一位诗人,热情洋溢,关心政治,而他所发表的著名政论便是《论出版自由》一书。 此书从遥远先哲时代,来论述人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他列举了雅典法官所禁的渎神和无神论文字以及诽谤中伤的文字。其中西塞罗虽然反对伊壁修鲁的看法,却没有任何命令禁止他们。之后也举了屋大维和提图斯的例子,充分列举了古代先哲的示范,同时折射出当时教皇和国会对思想的禁锢。 里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真理与缪误的解读。他说唯有保持言论自由,才能让真理战胜缪误。阅读好书与坏书怎么处理,弥尔顿巧妙地借用上帝之口来说“你不论拿到什么书都可以念,因为你有充分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探讨每一件事。”一个人的判断力怎么来,那是通过阅读大量书籍,积累大量经验形成的一种理性且正确的判断与认知。那么如果人类根本没有接触到饿,我们又有什么智慧可做选择呢?就像亚当尝的那个苹果的皮上,善恶是连在一起的,强行分开本来就有违约自然。 书上也列出了一些限制出版自由的客观弊端。首先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认知也不同。但是一本书确实要很多个通行证才能出版,这不仅会使好书的出版率大大下降,也会形成单一的书籍知识。试想千篇一律的书本,还有什么思维的碰撞呢。且复杂的审查制度,也会消磨作者写书的动力,就会停止思考,一个停止思考的社会该是多么的堕落,前途该是多么的灰暗呀。 当然,审查书籍也必须要有审查人。作为掌握知识发行的人,他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准确的判断力及长远的目光。且不说这样的`人是否容易找到,在日复一日的审核中,是否浪费他们的时间,后逐渐机械化随意化我们可以想象。若是找了些能力不够审美能力低的人员,那岂不是一场灾难? 弥尔顿书上说,书籍想一个宝瓶,把作者活生生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但误杀好人和误禁好书一样容易。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动物,破坏了上帝的圣象,而禁止好书则是误杀了理性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圣象。我想,出版自由权力不该被禁锢,我们应该活在自由又充满挑战的大海里,而不是一览无余的池塘中。

《失乐园》读后感

《失乐园》读后感 1、关于书、作者、译者 向往这本书很久了,多次从书中文字中看到这个书名,但不知书中是什么内容,只是牢牢记住了。看了一段时的散文集,我正好需要一种抓得住我神精和身体得一本书来换换口味,正好轮到了读它,读得真是十分过瘾,身心舒泰,兴奋不已,并急于分享给朋友们。 说说书的作者和译者吧,作者渡边淳一,是日本文学大师,是1958年医学博士,授课之余写作,他善于以医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写深入男性和女性本质的情爱小说。他于2014年4月去世。他的著作有很多,《失乐园》最为著名,我还读过他的《紫荆花日记》《白色恋人》两本。 这本书作者的自序里写道:这是一部描写成熟男人与女人追求终极之爱的最高杰作。他是绝对的自信啊,译者竺家荣序言写得十分全面,我在读书前和读后书都读了一遍,对了解这本书和作者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译者竺家荣写道:渡边淳一以外科医生般精湛的笔触,疱丁解牛般一刀切入了人们最为困惑的感情世界---婚外情,提示了越是契合的性爱,越是会给男女双方带来深邃的愉悦与极大的罪恶感。小说最后以殉情这一悲剧命运,也使《失乐园》摆脱了通俗小说的境遇。渡边文学不是性爱小说的代名字,作者想探求的是人性中永恒不变的爱欲,真实的感情变化。 书中的故事也简单,写得是一个有55岁的有妇之夫与一个37岁有夫之妇的激情疯狂的婚外情,他们越做越爱,爱到极至,爱到绝境,爱到不惧所有的谴责和离弃,爱到只能用做爱的裸体姿态离世殉情。 书中有很多次性爱过程描写,这一貌似重复的淫亵的做爱场景,在作者的唯美描绘下,特别的有诗意,让人读着心跳而且享受,不觉得龌龊、不堪。真如译者赞赏所说每一幅都是令人眩晕的浮世绘。 2、完美理想的大叔情人 读前两章时,我便发出感叹:男主人公久木真是一个完美理想的情人啊。 从书中看到:人到中年,尤其到了五十岁左右,都想在不失去家庭的基础上,和外面的女人谈情说爱,同时享有家庭的安宁和恋爱的激情,这或许是憧憬爱情的中老年男们的共同愿望。他们也都是曾热烈地追求过自己的爱人成为夫妻的,但时间长久以后便成了熟悉的生活伴侣,没有了爱欲激情,此时,再加上工作方面的安稳或事业上被闲置,更是想要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享受美妙生活。 久木在这种境遇和心态下,约过几位相好的,但关系也都持续时间不长,但练就了他如何服务女性的床上技术,至到遇到女主人公凛子,他爱得深刻,做得也熟练,令凛子欲仙欲死,欲罢不能,深深地沦陷其中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