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817544546.html,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作者:邓文

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20期

【摘要】在秦腔表演艺术中,须生行当是所有行当的重中之重。当前的秦腔舞台上,很

多剧目都把须生作为主线贯穿全剧,所以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关系着整个剧目的成败。

【关键词】秦腔;唱腔;舞台;表演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051-01

秦腔很有表现力,演员会随着剧情的起伏和思想感情的深化,去诠释作品,使秦腔作品具有民族气魄之美、雄壮之美、抒情之美、真纯之美等。演员的声腔不同,演唱风格就不同,所以每个演员都要把握好自己的风格特色,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一、须生的唱腔

庄重沉稳、大方流畅、清澈透明、低音醇厚、高音清亮、中音丰满是秦腔须生的唱腔特点[1]。因此吐字清晰、感情投入到位、神韵结合是每一位须生演员所必须做到的。

(一)吐字清晰。一幕剧应该首先让观众了解剧情,为此演员必须有扎实的发音吐字基本功,做到吐字清晰,使观众能听清每一句唱词。如果在舞台表演中,观众听不清楚演员的唱词,那么演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例如在秦腔《大报仇》里“一世间你的情性”选段,这段节奏很快,如果演员吐字不清晰,会让观众有一种有声无词的感觉。因此,须生演员必须吐字清晰。

(二)感情投入到位。在秦腔舞台表演中,唱腔、动作、人物心理活动要保持一致,这就要求演员做到用感情支配唱腔。通过情感语气的变化,让秦腔婉转起伏、吞吐收放,并把真实的情感和娴熟的唱法赋予唱腔中,使唱腔拥有血肉和精神,进而使内容被细腻地表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渲染要适度,因为过度渲染会让观众感觉虚假,过度平和又无法把人物的性格体现出来。因此演员必须有深刻的生活体验,有娴熟的演唱技巧。例如秦腔《血泪仇》中,“王仁厚收住了泪两行,事到了万难我还要硬心肠”[2],对官府黑暗制度的不满以及自己的无可奈何都被表现出来。尤其在唱“泪两行”、“硬心肠”时,一定要感情真挚、铿锵有力,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神韵结合。演员需要用秦腔的六大板式来表现剧情、刻画人物、体现思想感情,因此必须以人物、性格、具体内容为依据对行腔运腔进行准确处理。当演员把真情实感赋予行腔,把剧中人物的思想变化细致地表现出来,就能使观众情意盎然、潸然泪下,这时演员的行腔恰到好处。演员不仅需要把字音唱好,还需要恰当行腔,唱出“味儿”。

秦腔精品唱段

孙膑坐洞 孙百灵打坐在玉帘洞,思想起举家人我好不伤情,王道怀做事太凶猛,賳一心要灭我燕国城,我父兄出城丧了命,孙本营庙门丧残生,孙焉儿他三次去争胜,养军阵遇见白先生,白起把真情对儿奉,要我娘修书搬百灵,我的娘者忙了修书筒,命孙焉儿下奔齐邦城,好一个有道的齐主公,命博脑领儿在山中,我有心山寨把兵动,王令官把守旋官城;我有心稳坐高山顶,举家冤仇何日明,左难右难难住我,把百灵加在两难中,吹一口雾气罩山顶,孙焉儿会上齐邦城,会文通忙把洞门掩定,来来来随师傅奔后洞,练一练元功。 《朱春登哭坟》—商芳会 尊一声年迈的母你阴魂来听,娘啊!天不幸我的父早已丧命,爹爹啊!娘为儿守寡居孤苦伶仃, 娘为儿顾不得雪积霜冻,娘为儿顾不得烈日烘烘,娘为儿忍饥渴犹如染病,娘为儿日夜里坐卧不宁,养育恩比天还高更比地厚,娘啊比泰山还要重,老娘啊!儿杀身难报娘尺寸之功, 这都怪西地里蛮贼犯境, 欺压我天朝无能缺少英雄, 非怪儿列家规违尊娘命, 怀念着祖国疆土锦绣的河山万万生灵, 幸喜得擒蛮贼旗开得胜, 主恩厚赐官诰耀祖荣宗, 实想说回家来吧娘伺俸, 回家来不见我娘面,却留下了两堆黄土冷清清, 再不能听娘的声音见娘的尊容,老娘啊! 再不能娘把你儿叫几声, 再不能夫妻们双双来把老娘来孝敬, 再不能早进茶膳夜点灯, 再不能出门做业对娘禀, 再不能回家尊娘声, 朱春登直哭得昏迷不醒,要相逢除非是南柯梦中.

三娘教子 见三娘上了气来机房打坐,不由我老薛保好不伤心,我思思量量容不过,说他几句怕什么,少东人你有错,风言冷语说什么,三娘不是亲生母,你的亲娘是哪个,劝罢了一个又劝一个,再教三娘听仆学,真金子不打不成货,钢刀虽快也要磨,我家东人你管教,还要你教养薛乙哥。 二堂舍子(宝莲灯) 刘彦昌哭得两泪汪,怀抱上娇儿小沉香,官宅内不是儿亲生母,你母是华岳娘娘,自从那年王开选,为父我投考奔帝邦,闻听你母多灵验,华岳庙求签问吉祥,连抽三签无上下,将诗留在粉笔墙,出得了岳庙遇大雨,因避雨招亲戴贤庄,你母亲赠银三百两,在长安科场把名扬。奉旨雒州把任上,路遇妖怪把父伤,你母亲驾云从天降,宝莲灯救父出祸殃,你舅舅杨戬火气旺,恨你母私配凡夫刘彦昌,将你母压在华山下,华山之下产儿郎,多蒙灵芝把你救,咱父子才得聚一堂,父把来历对你讲,还要你自己做主张。 别窑(五典坡) 窑门外栓战马哭声不断,夫望妻妻望夫大放悲声,三姑娘你本是天金之体,跟随我穷花子受尽磨难,天不幸曲江池妖马作乱,昼夜间害黎民到处不安,有道的唐主爷出牌一面,将榜文悬挂在午门外边,本丈夫我放下一身魄胆,降妖马才得来督府之职,苏姐夫他领我去上金殿,有道的唐主爷亲口封官,他封我总督府职也非浅,你的父和魏虎同拿本参,将督府革了职西凉前战,因此上辞别你我奔阳关。

声乐教学舞台表演艺术探究论.doc

声乐教学舞台表演艺术探究- 一、声乐演唱基本方法及运用 演唱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情,放松自己的身体,慢慢的用丹田开始吸气,吸气的时候我们的小肚子会微微的胀大,这是正确的吸气方法而不是大口吸气使肚子产生干煸的状况,当慢慢吸气以后,我们开始发声,发声的时候,气息慢慢向外吐,有控制性的向外吐气,不要每句话都换气而是在需要换气的时候换气,较好的气息或想要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气息,这就需要长期良好的锻炼,要有良好的换气的经验,因为急促的换气可能影响整个作品的完成度完美度。没事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无声的呼吸练习或发声与换气相结合的练习。人体分为三个共鸣腔分别是头腔共鸣、口腔共鸣与胸腔共鸣。一般长刀高音区的时候共鸣会产生在自己的头腔,也称为鼻腔,自己的鼻子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音区。在我们平时说话或者唱到中音的时候,自己的喉咙管道会产生震动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口腔共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音区。一般声音低沉的时候,依赖于胸腔共鸣,这就是我们唱到低音的时候,也叫做低音区。这三个音区虽分高中低音区,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想唱好一首歌就要学会掌握我自己的发声技巧当我们唱到高音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口腔和胸腔都在做着辅助作用,当我们唱到中音区的时候我们的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也在做着辅助作用,当我们唱到低音的时候我们的头腔共鸣和口腔共鸣也在做着辅助作用。在歌唱的时候吐字也很重要,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在歌唱艺术中也极为重要,分开口音、齐齿音和合口音。唱歌的时候吐字要连贯,要清楚,字与字之间的衔接也尤为重要,必须做到连贯统一。语言可以传达

人类之间的很多感情,所以我们在唱歌的时候必须在字里行间传达出词曲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我们更好的语言来传达。歌曲的快慢、高低、轻重都需要我们去良好的掌握。 二、舞台表演艺术的情感表现 (一)表演艺术的重要性 声乐艺术是一门舞台表演艺术.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以及个人心理活动,对他的演唱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用肢体去表达想要表达的情感体现,了解舞台的表演的精髓,学习舞台表演的基本常识和礼仪,如上下台的走步,如何与乐队指挥、主持人.钢琴伴奏的协调配合以及演唱结束以后的谢幕等等。这些都属于一个好的歌唱演员舞台的经验与素质。 (二)表演艺术实践的形式 第一次上台演唱的同学应该先调整好自己的呼吸,演出场地可以选在教室或会议室,演出时组织好观众即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以班级或者老师为单位,用音乐会的形式组织实践活动,每学期可进行两到三次。演唱曲目要和自己的专业老师和自己的经验来挑选,既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又使学生能轻松地驾驭作品,减轻心理负担,让自己的第一次登台演出可以顺利进行。大三、大四的学生除了参加正常的艺术实践活动外,还应该积极参加学院、歌舞团等机构组织的各种演出和声乐比赛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来了解舞台、熟悉舞台,通过演出实践来真正掌握舞台表演技巧,从而锻炼舞台表现技能,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在不断地参加演出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积累和丰富舞台表演经验。 三、声乐与表演的联系

秦腔及梆子腔音乐

秦腔及梆子腔音乐 【教学目标】 1.了解秦腔及梆子腔音乐。 2.知道晋剧音乐的特点。 3.知道河北梆子音乐的特点。 4.了解豫剧音乐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作品鉴赏 1.祖籍陕西韩城县——秦腔《三滴血》选段 师生共同欣赏多媒体影片,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 作品简介:秦腔《三滴血》是著名秦腔剧社“易俗社”的代表剧目之一,1960年拍成戏曲电影。《祖籍陕西韩城县》是秦腔《三滴血》中李遇春遇到周天佑时,彼此述说自己身世时的唱段。此段唱腔采用[苦音二六],曲调朴实忧郁,流露出内心的凄苦。全剧讲述了因三次“滴血认亲”而引发的冤情,最终糊涂官被惩戒,冤案始明,亲人团聚。 教师提问学生该选段唱腔特点及其艺术表达效果。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 秦腔,别称“梆子腔”,是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2.数说闺女劝女婿——晋剧《打金枝》选段 师生共同欣赏多媒体影片,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 作品简介:《打金枝》是晋剧代表性传统剧目,1955年拍摄成戏曲电影。所选片段是皇后沈氏所唱。唱腔以[二性][垛板]为主体,娓娓道来,情真词切。 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之子郭暧为妻。郭子仪花甲寿辰,众子媳前来拜寿,只有升平公主依仗皇家权势未至。郭暧回府怒打公主,公主向父母哭诉,逼代宗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谢罪,代宗则给郭暧加官晋爵。经皇后劝解,夫妻和好如初。 教师提问学生:该选段唱腔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知识拓展】 晋剧即为中路梆子,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戏剧剧种,也叫中路戏,中国传统戏曲。因兴起于山西中部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3.睛川上远树稀白云一片——河北梆子《蝴蝶杯》选段 师生共同欣赏多媒体影片,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 作品简介:《蝴蝶杯》是河北梆子的常演剧目,也是各梆子腔剧种共有的剧目,1957年拍摄为戏曲电影。此段[二六板]唱腔是小生田玉川出场时所唱,曲调高亢激越,表现了田玉川的青春俊朗与意气风发。 明代,江夏知县田云山之子田玉川因打抱不平与胡凤莲相识,以蝴蝶杯为信物定情。历经周折,有情人终成眷属。 教师提问学生:该选段唱腔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知识拓展】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 4.谁说女子不如男———豫剧《花木兰》选段 师生共同欣赏多媒体影片,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 作品简介:《花木兰》是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的代表剧目,1956年拍摄为戏曲电影。此段唱腔是花木兰女扮男装后所唱,体现出常香玉刚柔并济的演唱风格。 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十二载,屡建功勋。辞官回乡后,贺元帅亲临花家,方知木兰为女子。 教师请学生课后搜集常香玉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平生和代表作。 【知识拓展】 豫剧发源于河南开封,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 二、知识讲解 1.秦腔及梆子腔音乐 师生欣赏秦腔经典唱段。教师介绍秦腔及梆子腔音乐的特点。

秦腔板式

秦腔板式 板式这一概念的含义在唱剧在现代戏曲中,通常是指节拍形式。特别是在板式变化体结构的各剧种中,常以各种不同板式的曲调多样变化,作为构成大型的戏剧性音乐结构的手段。这些剧种所用的板式,虽大体上可分为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散板四类,但实际上却复杂得多。例如同为一眼板,就有原板与二六之分,因为它们虽同属二拍子,但因其曲调特性与功能不同,所以又形成为名称不同、用途各异的两种板式。 板式简介 板式是戏曲音乐中的节拍和节奏形式。板式一词原有两种含义:①指板眼形式,即节拍形式。中国古代音乐及民间音乐通常以板、鼓击拍,板用以表示强拍,鼓则用以点击弱拍或次强拍。因此,在古代音乐及民间音乐术语中就把强拍称为板,而把弱拍或次强拍统称为眼,合称板眼。一个小节即为一板。依板眼形式的不同,分别称为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有板无眼(一拍子,或称流水板)、无板无眼(散板)等。 ②指下板形式,即节奏形式。这是昆曲中通用的音乐术语。例如,唱腔中字随板出的称“迎头板”,后半拍出字的称为“腰板”(亦称“ 板”)或“腰眼”;散板曲调不点板眼,只是在一句唱腔终了时方下一板,称为“截板”或“底板”。 板眼:板表示强拍,眼表示弱拍手和次强拍,有板无眼(1/4):每一小节只有一拍,并以四分音符为一强拍(1/4),一板。一板一眼(2/4),每小节有两拍,一强拍,一弱拍,一板、一眼。一板二眼(3/4)板、头眼、二眼。一板三眼(4/4)板、头眼、中眼、未眼。 中国传统音乐中节拍形式的通称。其种类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无板无眼”等。一板或一眼都是1拍。在一般情况下,板位相当于现代国际通行记谱法的强拍位置,眼位则相当于弱拍位置(只是位置相当,并不都意味着强弱规律的相当)。一板一眼的节拍形式,称为“一眼板”(相当于2拍子)。其板位在第1拍,眼位在第2拍。一板三眼的节拍形式,称为“三眼板”(相当于4拍子)。其板位在第1拍,

表演基础练习课程教学大纲

导演系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 《表演基础练习》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代码:D1102 2、英文译名:Basics in Acting 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导演专业一年级 5、学时与学分:360学时,15学分 第一学期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授和训练使学生体验到舞台行动的具体过程与环节,基本掌握舞台表演的基础知识和创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要求: 1、选择熟悉的社会生活内容,学会构思比较简单的,合理有机的规定情境和人物行动线索,通过人物有机的,积极的舞台行动,排除妨碍人物行动的“障碍”; 2、运用有机的舞台行动展现一个完整的生活片段; 3、具备初步的表演概念,感受正确的舞台表演自我感觉,最后达到真实自然、有想象力的在舞台上生活。 二、教学内容 1、第一阶段:表演元素练习(32学时) 本阶段的学习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表演元素,消除多余紧张,学会在舞台上注意力集中地、有逻辑地生活。 ①肌肉放松练习; ②注意力集中练习; ③想象练习; ④体会物体的重量感、体积感、质感的练习; ⑤人物行动逻辑性的练习; ⑥无实物小品练习。 此外,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可酌情加入“人物模拟练习”、“动物模拟练习”等。 2、第二阶段:单人小品练习(112学时)

训练学生在具体准确的规定情境下,运用连续的、不停顿的、积极有效地、彼此之间有着紧密逻辑关系和有机联系的“发现——判断——行动”的环节,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明确目的和一定思想意义的舞台行动。 ①人物简单行动练习; ②人物简单行动目的的练习; ③人物较复杂行动目的的练习。 三、教学方法 1、课堂练习与理论讲授相结合; 2、教师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 四、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戏剧导演本科教程》,李建平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11月,北京第一版参考书目:《戏剧表演基础》,梁伯龙、李月,文化艺术出版社 《表演技巧》,(英国)休·莫里森,中国戏剧出版社 《戏剧表演学》,胡导,中国戏剧出版社 第二学期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授进一步训练和培养学生基本的表演能力,使其可以在一定的规定情境中,组织积极有效的舞台行动,并具有初步的人物形象创造的能力。 要求: 1、选择熟悉的社会生活内容,学会构思比较简单的,具有一定戏剧性因素的情节线索和规定情境,有想象力的再现生活;并学会在舞台上思考、判断,组织清晰有机的,积极有效的舞台行动; 2、学会运用具体有机的舞台行动展现一个完整的生活片段; 3、具备初步的表演概念,感受正确的舞台表演自我感觉,最后达到真实自然、有想象力的在舞台上生活。 二、教学内容 1、第一阶段:双人无语言交流小品练习(48学时)

歌唱的表演常识

歌唱的表演常识 声乐表演是听觉的艺术,也是视觉的艺术。作为舞台表演艺术,不但要有优美动人的声音、完善的声乐技巧、感人的艺术表现,还要有优雅大方的演唱风度和气派。也就是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形体动作、姿态仪表等要与歌唱相配合,加强歌唱的艺术表现力,吸引观众,感染听众。 1形体动作 歌唱艺术首先当然是以歌声来表现感情的。但是,如果我们唱一首歌,从头到尾站着一动不动,就会显得太死板。现代歌唱表演应是听、视合一,既要有感人动听的声音形象,也要有优美大方的形体动作,这才是完整、美好的演唱。因此,适当的形体动作十分常必要的。 歌唱的形体动作是辅助歌唱表演的一种手段。形体动作与歌声一样,要发自内心,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就是一切歌唱的外部形体动作,都来源于内心的感受,都从作品的内容和感情出发,切记在外形上故做姿态,无目的地乱动。在放声歌唱时,不到感情发展的必要时刻,切勿手舞足蹈,身体随意的晃动。形体动作只是作为歌唱的一种辅助,一定要做到恰倒好处,不能喧宾夺主。一些个人的习惯动作,千篇一律的手势,非但不美观,而且还会破坏歌曲的艺术表现,影响听众的情绪。 我国的民族歌唱艺术,除了注意唱功以外,将“做功”(形体表演)也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舞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讲究形体美。恰当优美的形体动作与动人的唱腔紧密配合,又唱又做,又演又说,在舞台上生动活泼,大大加强了歌唱艺术的表现力。我国很多从事民

族声乐的歌唱演员大都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因而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形体表演也是需要训练的,平时练唱时就要注意歌唱站立的姿势,要端庄大方,精神充沛。可适当做一些形体训练,使手势、形体动作优美协调,既要有精、气、神,又要自然放松,不能全身紧张僵硬。除了平时的形体训练外,还应多观摹一些优美的歌唱舞台演出,学习别人在表演上的长处,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 2 眼神与脸部表情 我国的传统声乐都十分重视眼神和脸部表情,要求歌唱时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有“戏”传“神”。歌唱的喜、怒、哀、乐主要利用眉、眼来表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传达内心感情最有表现力的工具,因此在歌唱时要注意发挥眼神的作用。眼神应随着歌曲的起伏而变化,内心要有视象,切忌在演出时挤眉弄眼或眼神空白无物。 3口型 口腔的变化,关系到共鸣、音色和吐字等表现技巧。要有符合歌唱要求的美的口型,并随着歌曲表现的需要而变化运动。假如将口形固定为一种状态也是不对的。有人为了使歌声清脆明亮,不管歌曲内容如何,从头到尾都作微笑状,这样就会使音色的变化和脸部表情陷入僵化,影响歌曲内容的正确表现。 4“台风” 歌唱者在舞台上的姿态,给予听众的印象非常的重要,也非常深刻。演唱者的一举一动,都应是为了完美的表现歌的思想内容,要让听众既在演唱者的歌声中,又在演唱者的姿态举动中受到艺术感染。因此,歌唱者一出台就应该进入表演艺术的境界。

浅谈秦腔生角行当演唱的嗓音训练

浅谈秦腔生角行当演唱的嗓音训练 鲁力 286030224 08音教2班 内容摘要:秦腔,从艺术形式讲上是一种声腔艺术,秦腔生角的演唱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一部分,秦腔生角行当演唱的嗓音训练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体系。比如气息是嗓音训练的基础,道白是嗓音训练的重要途径,秦腔生角行当训练的方法有许多科学之处值得肯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也一直在变化,所以秦腔生角行当的嗓音训练还应借鉴科学的声乐知识,使之不断适应人们的审美要求。各个生角行当还应在具体演唱过程中灵活运用方法技巧,使之演唱与其人物的年龄,心理,身份相符合。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所学,通过文献,实地调查等研究,旨在找出秦腔生角演员嗓音训练中的不足与问题,提出建议,让秦腔古老的艺术在演唱中与我们所学声乐很好的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学习他。 关键词:秦腔、生角行当、演唱、嗓音训练 一、研究综述 1、选题依据、意义 秦腔,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着三千多年古老历史的一门集舞蹈、美术、音乐、文学、杂技、武术等的综合性艺术,它有着如同大西北人一样的高亢与激昂,是中国艺术殿堂的一只奇葩。古往今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秦腔这门艺术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完成历史赋予这门艺术所要与之社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变化发展的神圣使命。中国秦腔是西北人的骄傲,是黄土地的自豪。作为当代音乐专业学习者,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将这门大西北的艺术在现代音乐的冲击之下,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它,了解他,热爱它,学习它。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可以改善秦腔生角行当演唱靠嗓子、靠力气等一些不好的习惯,使之学习和借鉴声乐艺术上科学的方法使得秦腔生角演唱更加科学,更加完善,使秦腔这一地方剧种的演唱与声乐艺术完美结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现代人用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去诠释古老的秦腔艺术。让秦腔古老的艺术在演

秦腔音乐理论

秦腔的板式及音乐 秦腔属梆子声腔系统,是以板式变化表达不同情感和内容的音乐结构。秦腔音乐主要有三大部分:唱腔部分、打击乐(锣鼓点)部分、曲牌部分。 唱腔部分 秦腔板式共分为六大类: [二六板]。基本板式为一板一眼(四分之二节拍),以它为基础,其它板式都是由它衍变而成的。它的节奏适中,行如流水,运用普遍,起落方便,擅长于表达叙述性、诉说性的情调。[二六板]有很大一部分的板头用铜器起板,叫做[带板]。用大铜器起板的叫[大带板],用小铜器起板的叫[小带板]用牙子起板的叫[摇板]等[板]。为三眼一板(四分之四节拍),是将二六板节奏扩展一倍而成。它是秦腔板式中最重要的一种。板式节奏严谨,旋律丰富,曲调婉转,抒情性强,擅长于揭示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内心活动。为了剧情与人物情绪需要,慢板在速度上又有慢三眼与快三眼之分。在它的板头起法上慢速的有[大塌板]、[一锤安慢板]等;快速的有[紧塌板]、[拦头]等。[带板]。为有板无眼(四分之一节拍),是将[二六板]节奏紧缩一倍而成。它是秦腔唱腔中戏剧性最强、运用很频繁的一种板式。它的板头起法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慢带板(包括慢剁锤带板),也叫(双锤板], 长于表达开阔、豪迈、雄壮、激昂的情绪。 二是紧带板(包括“紧剁锤带板"),长于表现急躁、紧张、感情冲动的情绪。它的节奏相当于吉或去节拍。慢带板的散板拍号为了,紧带

板的散板拍号为了,唱法属于紧打慢唱形式,可不受节拍限制,自由灵活。但紧、慢剁锤板的节奏却很严整,有一定的格式节奏型。带板既可独立使用,又可与其它板式相互连接,唱腔如由二六板,速度渐快、很自然的转入双锤板后,感情渐激,力度增强,有把音乐推向高潮的作用。 (箭板](尖板)。为无板无眼的散板性质板式。是将二六板的正规节奏去掉而成。它的伴奏和唱腔都比较自由,每句或两句唱完后都要垫上两锤铜器,依次而得名,长于表达激越豪放、悲愤凄楚、内紧而外松的情绪。 [二倒板](二导板)。为有板有眼(四分之一决赛节奏板式)。曲式结构为上下两乐句,一般使用于唱段的首句,起着导入大段唱段的作用。如二倒板起转入慢板。又可用于唱腔中间,起着板式转换过渡的桥梁作用。如由二六板转慢板,就必须经过二倒板。 [滚板]。为无板无眼节奏散唱的形式,分为两种: 一是滚板,唱词分上下句,每句五字,四句或六句为一段;一是滚白,唱词为吟诵式的散文体,唱腔有边唱边吟,有时乐器全停,由演员独白的一种特殊板式,擅于表现悲痛、哭诉、哀泣、恳求等情绪。以上六大板式,除滚板曲讽为苦音外,其它各板式在调性上均有欢音与苦音之分。除上述六大板式外,秦腔唱腔中还有彩腔部分,它是用假声(二音子)“衣"字拖腔,旋律优美华彩,娓娓动听。亦有欢、苦音之分,对表达人物特殊的感情境界有独到的功能。苦音慢板中,彩腔有[苦中乐]、[软三环腔]、苦腔子(也叫三拉腔)]。

部分流行秦腔唱段唱词

问乡亲问乡亲抗日犯的什么罪 问乡亲问乡亲抗日犯的什么罪, 丹心爱国可对天,可对天。 大娘啊,莫悲痛来莫伤惨。 小玲虽死重泰山, 你伤独女众伤伴。 国仇家恨恨难填。 小玲灞桥血花溅,滴血胜过语万千。血花溅唤起同胞千千万。 血花溅激励战友赴骊山, 抬尸体昂首迈步浑身胆, 踏血迹同仇敌忾肩并肩。 一人倒下万人起, 报仇血恨志更坚。 敢迎枪林和弹雨, 不达目的不回还。 题目:秋风吹,月儿高湖水浩荡《江湖赤卫队》韩英唱 秋风吹,月儿高湖水浩荡。 望洪湖思绪起怀念家乡。 洪湖啊我的亲娘。洪湖啊我的家乡。自从韩英生下地, 从小就在你的身旁, 喝的是湖中水,吃的是岸边粮。 就在你的土地上, 韩英我加入了共产党, 我虽今朝入罗网, 同志们仍然战斗在你身旁。 望湖水韩英我无比坚强, 听湖浪韩英我浑身都是力量。 没有眼泪没悲伤, 只有仇恨在胸膛, 任凭敌人逞凶狂。 夕阳西下不久长,任你是刀山火海,难动我韩英半点心肠。 题目:手拖孙女好悲伤 《血泪仇》王仁厚唱段 手拖孙女好悲伤,两个孩子都没娘。一个还要娘教养,一个年幼不离娘。娘死不能在世上。 怎能不两眼泪汪汪。 庙堂上空坐龙王像, 枉叫人磕头又烧香。 背地里咬牙骂老蒋, 狼心狗肺坏心肠。你是中国委员长,为什么你的大小官员联保军队赛豺狼。 看起来你就不是个好皇上。 无道的昏君把民伤, 河南陕西都一样。 走到处百姓苦遭殃。 我不往南走往北上, 但愿得到边区能有下场。 题目:劝爹爹放宽心村头站稳 《花木兰》花木兰唱段 劝爹爹放宽心村头站稳, 儿我有儿我有几句话禀告双亲。 遇国难我理应挥戈上阵, 也为了尽孝道替父从军, 咱今日不把旁人恨, 恨只恨恨只恨土利子残害黎民, 若非是土利子兴兵内侵, 女儿我怎能够远离家门。 但愿得此一去旗开得胜。 平了贱,平了贱儿回家再孝双亲,再孝双亲。 题目:军爷讲话真见浅 《赶坡》王宝钏唱段 军爷啊,军爷讲话真见浅, 你把我宝钏下眼观。 我的父在朝为官宦, 所生下三花无一男。 我大姐身配苏官宦, 我二姐又配魏左参, 单丢下苦命宝钏女。 曾许下飘彩大街前, 二月二来龙出现。 王宝钏梳妆彩楼前。 王孙公子有千万, 绣球儿单打薛平男。 席棚里去把我父见, 我爹爹一见怒冲冠。 前门里赶出薛平贵, 从水门气走王宝钏。 无处来来无处站, 在城南寒窑把身安。 曲江池里烈马现,红鬃烈马把人餐。

表演艺术基础知识

表演艺术基础知识 李?R?波洛克对于电影表演的独特性的阐述则由五个基本元素构成: A、演员与观众的分离; B、摄影机和它对演员的影响; C、表演不按顺序; D、表演分成独立的小单位; E、通过剪辑重新结构表演。 因此,在这篇论文中,我将不再拘泥于以往的一些戏剧表演理论,而尽可能地引用一些现当代的电影艺术(尤其是电影表演艺术大师的)理论来巩固、充实我的论题和论述。 二、电影表演的历史发展在我论证“电影的本色表演与本能表演”之前,首先必须来论述一下电影表演的历史演进,而我最为欣赏和赞同的对于电影表演历史的总结是: 李?R?波洛克在《电影的元素》一书中所言的六个发展时期: 1、电影时期,电影演员的表演主要是由夸张的表情和手势等动作构成的,譬如卓别林、璧克馥、哈特和瓦伦蒂诺等,他们在银幕上表现出夸张的人物,很少真正展示出任何风格特征。因为当时的电影表演是从哑剧表演开始的,而哑剧表演只能传达最基本的情绪。 2、有声电影的发明给电影表演的发展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它使演员摆脱了夸张的手势和哑剧表演,但由于这时的演员大多数局限于舞台上学习训练的表演艺术,所以早期有声片的表演仍旧是过火的。 3、在30年代末和40年代,电影表演艺术的主要发展是“银幕名牌”(明星效应)的兴起,这种情况最为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好莱坞,当时的蓓蒂?戴维斯、斯宾塞?屈塞、克拉克?盖博等等,他们作为演员,不如作为“名人”更有号召力,他们在众多的角色中很少改变他们的表演风格,而是用个人化的表情动作和手势来装饰每一个角色,这些动作表情(诸如盖博的微笑、屈塞的低垂的脑袋、戴维斯的手等)使观众觉得他们很亲切,并且成为他们的表演标志。 4、在二战前后,随着导演把摄影机和麦克风移得离演员越来越近,以及镜头、摄影机和录音设备的日益改进,演员的表演显得越来越细腻,声音可以压低,从而使对话越来越真实,人们开始互相交谈,而不是对着看不见的观众说话。 面部表情,手势和形体动作减少了,其实也就是发展了演员所处的真实空间,让演员可以更加深信自己的角色环境与氛围,从而引发演员的本能意识,开始调动演员的本能表演,也就是电影表演特征的基本五元素确立,由此电影表演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得到初步的发展。 5、50年代开始,在欧洲艺术家的进一步探索中出现了宽容的艺术创作态度和活跃的艺术风格,促使电影表演向更高层次迈进,一批杰出的英国戏剧演员开始使他们的表演艺术适应银幕,他们把英国舞台传统的华丽雄壮的表演格调压低,但保留着英国著名剧院非常注重细节的特点,而这其中最为伟大的表演艺术家就是曾以《哈姆雷特》和《蝴蝶梦》名噪一时

音乐表演艺术(1)

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就是音乐的再创作活动,通过乐器的演奏,人声的歌唱,以及包括指挥在内的多种艺术手段,将乐曲用具体音高的音响表现出来,传达给听众,以发挥其社会功能。音乐表演它是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是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由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等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对乐曲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表现,从而给听众以不同的影响和感受。 在音乐表演这节课上让我学会了很多宝贵的知识,让我了解了许多在过去都不知道的一些音乐基础知识,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台上授课的过程中,很容易犯的一些错误,还有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合理的控制规划好教学的内容规模与范围,这都是一个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让我知道了上好一节好课真的是非常的不简单的,在背后除了要做非常充足的备课收集资料,更重要的是自己需要拥有非常庞大的知识,这样才能解决学生在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我们现在都是师范类的学生,以后就业就会面临着上课这个模块,所以多上台演讲授课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这课上老师先让三个研究生来讲课,然后我们对他们的课做出评价,同时他们身上的错误,我们也要借鉴,因为我们身上也会有这些错误发生。例如他们基本都会存在这些相同的毛病:语速偏快,授课的内容太广,没有很好的架构,教学点比较分散。但是他们都有很多的优点就是他们的备课非常认真,涉及知识面很广,他们对授课的内容有着丰厚的知识底蕴,有深入的了解,有去做田野调查,讲课都比较生动,会与学生互相交流,在台上讲课都会比较淡定,比较成熟与稳重。他们作为我们的师兄师姐为我们做出了一个良好的表率,让我们引以为鉴。到了我们本科生演讲,我发现我们真的都会有师姐师兄身上的毛病,但是优点相对比他们要少,这毕竟跟我们的阅历有着很大的关联。其中我觉得欧文涛已经算是不错的,因为他对他所演讲的内容有着非常丰富的阅历,他对演讲的内容有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多年累积下来的宝贵知识。而且我知道他很喜爱声乐,因为这种喜爱,让他不断地拓展自己的领域,所以演讲的时候他比较淡定,得心应手的感觉。在最后第二节课上,陆诗婷同时为我们介绍一段非常有意义的视屏,这段视频就是薛伟的教学视屏《梁祝》。在薛伟的教学上他说:“演奏不是表演一个简单的音符,而是审美层次上的追求。所以音乐的意境情感的层次,比外在的声音的质感和高超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它能传情,能动人。音乐表演更重要的就是在细节的刻画,每一个呼吸都能让音乐变得栩栩如生。我真的非常喜欢陆诗婷同学为我们推荐这一段薛伟老师的小提琴教学视频,我觉得这段视频让我对音乐表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单是停留在很表面上的认识,对音乐表演有了另一番自己的见解与体会。汤润哲同学讲的是声乐演唱中如何克服紧张的情绪,让我们都学会如何在舞台表演中控制不良的情绪,学会在舞台上调整心情,学会怎么样放松才能够在舞台上表演得完美。他们三个人的演讲都各有千秋,是我们班的榜样,他们除了拥有勇气,更重要他们都有丰富的知识与各自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跟同学们分享他们学习的感受与心得,所以我对他们三人都非常敬佩,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在课堂上老师曾经播放一段关于朗朗表演学习的经历以及他跟我们分享他一

戏曲唱腔与板式

戏曲唱腔与板式 1.板式,戏曲音乐中的节拍和节奏形式。板式一词原有两种含义: ①指板眼形式,即节拍形式,音的强弱规律性。通常以板、鼓击拍,板用以表示强拍,鼓则用以点击弱拍或次强拍。因此,强拍称为板,而把弱拍或次强拍统称为眼,合称板眼。一个小节即为一板。板眼之间又有多种形式,②指下板形式,即节奏形式,也就是音的时值及长短规律性。唱腔中字随板出的称“迎头板”,后半拍出字的称为“腰板”或“腰眼”(第一小节的第二拍或第三拍,也即弱小节起板),只是在一句唱腔终了时方下一板,也即一句唱腔的最后一拍(未眼),称为“截板”或“底板”。 2.板式变化,一切板式都是从原板变化发展而来。原板为中庸速度、句幅中等、拖腔不多的一板一眼的板式。如将乐句的速度减慢,句幅扩充,增加旋律的华彩,并大幅度运用拖腔,这就产生了一板三眼的慢板类板式。倘在原板基础上将速度加快,句幅缩短,旋律就简去繁,使节奏紧促,这就形成为有板无眼的带板或快板类板式。如在上述基础上,再运用将固定的节拍形式打散的方法,使速度快慢、节奏缓急、句幅长短、行腔伸缩均能自由发挥,则又形成散板类的板式 3.板式类别 1)、眼板类(二拍子)①原板,标准的单拍子旋律,每两小节为一乐节,即有明显的呼吸感的旋律片断,每四小节至八小节组成一个乐句旋律片断,即有明显停顿和终止的旋律片断,通常为中庸速度,以四分音符为单位,每分钟的演唱70-90个音符(四分音),旋律稍简,不似慢板之迂回曲折。其功能为抒情与叙事两者兼备。倘用于抒情,则加强唱腔的旋律性;倘用以叙事,唱腔处理则加强其朗诵性。②紧二六板,在原板基上每小节增加了切分音,弱拍位延续到强拍位,速度比原板稍快,相当于小快板、快板的节奏,每分钟演唱110-130个音符(四分音)。其乐句结构比原板短小,旋律亦较为简洁,字多腔少,朗诵性强,在节奏上显得比原板紧凑。它的功能偏重于叙事,因而虽同为一眼板,却与原板有不同的特性与作用。

秦腔小生类型与演唱用嗓特征分析论文

秦腔小生类型与演唱用嗓特征分析论文 秦腔小生类型与演唱用嗓特征分析论文 明清两代,秦腔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的角色逐步丰富和完备,基本定型为十三门二十八类。其中生角分为老生、须生、小生、幼生四大类,小生又分为雉尾生、纱帽生、贫生、武生。小生,可分为文小生(纱帽生、贫生)、锥尾生、文武小生、武生(短打武生、长靠武生),因为在秦腔传统剧目中小生的舞台形象以儒雅的青年男子居多,所以在舞台形象的塑造中就更加注重表现青年男子性格中的儒雅豪爽、潇洒英俊的气质。文小生,包括纱帽生和贫生,主要以塑造秀才、解元之类的青年文人形象为主,这类人物在传统戏中出现得比较多,通常戴文生巾、穿各色衣袍,表演要求文雅规范,通常借助扇子、梢子、水袖等表演形式刻画剧中人物形象,如《楼台会》中的梁山伯、《白蛇传》中的许仙、《游西湖》中的`裴瑞卿、《拾玉镯》中的傅朋、《三滴血》中的李遇春等,擅于表现文小生的演员有张新华、杨令俗等。纱帽生,也被称为官衣小生,是文小生的一种,因为穿着纱帽官衣而得名。通常多塑造一些睿智干练、智慧精明的年轻文官形象,还包括穿着蟒皮的状元等,演戏中更加强调念白,表演做工大气稳重。如《玉堂春》中的王景龙等都是典型人物形象。贫生,常是一些落魄青年文人的形象,表演上经常表现出一副自命清高的穷酸书生气,也会饰演一些民间百姓中有一定思想远见的人,来表现劳动人民的勤劳聪慧。因此其唱腔非常有特点,经常运用各类彩腔,且用二音来拖腔。《打柴劝弟》中的陈勋就是其典型人物形象。雉尾生,顾名思义,因为帽盔上双插雉尾而得名,唱功和表演都很重要,当然其翎子功是最基础的技能,在舞台中一般塑造出潇洒英雄、风流倜傥的人物形象,例如杨宗保、吕布、周瑜等。文武小生,顾名思义,是介于文小生与武生之间的小生类型,这类人物文武双全、风流倜傥,唱做兼重,活而不飘、帅而不浮是其表演最高境界,通常戴武生巾、穿箭衣、外罩道袍,或扎大靠。最典型的就是《游龟山》中的田玉川,还有《夺锦楼》中的梅玉鉴,《五典坡》前本中的薛平贵,《牧羊卷》前部中的朱春登等,秦腔史上表演文武小生的杰出演员有沈和中、苏哲民、苏育民、张新华等。武生,分为两种,有短打武生和长靠武生,也可以通过是否勾脸来分为勾脸的与不勾脸的两大类。武生比较注重表演和念白,对

影视表演基础知识:影视基础知识

影视表演基础知识:影视基础知识电影的四大片种 (一)故事片数量最大、社会影响最广泛 基本特征:由演员扮演片中人物;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运用蒙太奇思维进行典型化的艺术概括。 (二)纪录片严格的真实性,不容许弄虚作假与无中生有 (三)科教片严格的、准确的科学性,也讲究艺术性 (四)美术片 动画片、剪纸片、木偶片、折纸片的总称。 法国人埃米尔雷诺为动画片的先驱。 20年代,美国人华尔特迪斯尼摄制了以米老鼠与唐老鸭为主角的系列动画片。?“万氏兄弟”就是中国动画片的先驱,1926年无声动画短片《大闹画室》 影视艺术的形式要素与艺术手段 空镜头:画面里不出现人物或动物的镜头,又叫景物镜头。 主观镜头:影片中通过某一人物的视线来观察、表现对象的镜头。这种镜头表示的就是片中角色的视角,反映她的心理状态与感情色彩。 客观镜头:用不参与剧情的旁观或中立的视角拍摄的镜头。一部影片中的绝大部分镜头都就是客观镜头,它担负着叙述剧情、介绍环境、刻画人物、烘托气氛等剧作任务与通过画面体现风格的艺术表现功能。 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造型元素包括构图、光、色。 场面调度——源于法文Mise-en-sence,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最初这个词只用于舞台剧方面。被引入到电影创作后,就是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 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 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的完美结合,即就是影视的场面调度。 演员调度:导演对演员扮演的人物在剧中的行为、运动方向、所处位置以及演员与演员之间相互交流时产生的动作与位置的变化的调度。 镜头调度:即就是指摄影机的调度。 声音 电影的声音包括人物声、自然声、音乐与画外音。 人声主要由对话、独白、旁白组成。

浅谈流行演唱中舞台表演的重要性

浅谈流行演唱中舞台表演的重要性 摘要:舞台表演艺术在对流行音乐的表现力方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部音乐作品客观而准确的演绎,都需要用适当的“肢体语言”补充流行演唱的表现手段,通过情感的合理性和理性投入及完备的综合素养的共同协作,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舞台表演艺术风格。本文就此课题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帮助到流行演唱中的舞台表演。 关键词:流行演唱;舞台表演;重要性 Introduction to pop sing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stage performance Abstract:In popular singing, in the proper performance means, "body language" by reasonable emotional and rational investment and perfect comprehensive literacy work together, to form their own unique style of music performing arts, stage, objective and accurate interpretation of each music piece. Stage performance ar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opular music expressive force, this article on the subjec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pop singing stage performance in the study help. Key words: Pop singing; Stage performance; Importance 音乐舞台表演,在音乐艺术实践中将音乐创作与作品欣赏衔接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它的技术过程体现着音乐作品从平面形态变为时空形态的变化,也展现着是音乐表演者的音乐表演实践能力。良好的音乐舞台表演能力培养包含:表演技术、技巧;合理情感与理性投入;良好心态;优良的综合素质;恰当“肢体语言”的补充等几方面。 一、丰富的舞台表演是流行歌曲演绎所必须的 出自《音乐美学基础》里有一句话说,音乐是感性的材料,但这声音又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它是在创造性的基础上建立,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等表现

音乐剧与其他舞台表演艺术的异同

音乐剧与其他舞台表演 艺术的异同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音乐剧与其他舞台表演艺术的异同 音乐剧与其他舞台表演艺术一样都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与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独特之处在于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 音乐剧中的音乐、唱词、舞蹈、美术、灯光都是用来说故事的,歌舞必需和故事相结合,唱什么歌,跳什么舞,每一个安排都应该有戏剧理由,歌舞必须非常自然地融进剧情,非常有机地整合在故事中,不是生搬硬套歌舞,堆砌歌舞。以《猫》为例,所有的表演就是围绕着在讲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舞会,众猫们会在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这样一个简单易懂的剧情进行的。这也是音乐剧与相声,曲艺等只有表演没有剧情舞台艺术的区别所在。以《囚中之舞》为例,舞蹈推动了剧情发展,各色歌曲刻画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尽可能地简化故事情节,将复杂的剧情、角色的情感以及戏剧的冲突用音乐,舞蹈,演员的语言动作和其他艺术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剧的舞蹈形式不拘泥于一种,如《猫》就融合了芭蕾、爵士、踢踏舞等多元化舞蹈元素,观众从一场音乐剧中就可以享受到不同的舞蹈方式,美轮美奂。音乐剧的舞台设计也相较其他舞台表演形式逼真,如《猫》的3倍于原物搭建的猫窝舞台——“垃圾场”,《囚中之舞》阴暗晦涩的女子监狱让观众有如同在观赏电影一般真实感受。

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有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不得不说是一场美的盛宴。

表演艺术的入门学习

注:测试需要携带资料: 1、一寸照片一张; 2、身份证的复印件; 3、测试费150元 一.我校专业面试的内容(总分100分): (一)必考内容: ?自我介绍(20分) ?编讲故事(30分) ?命题表演(30分) ?回答考官提问(20分) (二)非必考内容: 1.才艺展示(不超过3分钟) 二.我校专业面试的目的: 1.了解你的基本情况; 2.了解你的语言交流表达能力; 3.了解你对表演艺术的兴趣; 三.如何准备专业面试? 1.如何进行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应该包括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学习状况、身高、体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什么要学习表演艺术?将来的目标是什么? 贾凯丽中国山西省临汾市20岁初中毕业一米五97千克 街舞书法表演艺术可使观众及表演者在观赏和表演的同时获得启迪和生活的真谛,知道一些生活内在的知识及道理成为一名不得了的小人物2.如何编讲故事? 编讲故事一般应讲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而且是给你留下比较深刻

印象的事情;高兴的事情也可以、悲伤的事情也可以;讲故事前要给故事命名一个题目,报好题目后开始讲;编讲的故事可以是亲情的、友情的、也可以是爱情的;应有一定的情景、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等;需要注意的是专业老师会在考生讲故事中提问,要求考生现场回应互动。 3.如何命题表演? 命题表演一般是面试老师现场出题,一般是出情景题,就是给你设置一定的场景和台词,让你即兴表演。表演中老师与你互动,你要适应。 4.如何回答考官提问? 专业老师在面试最后会向考生提出一些问题来考察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文学常识知识点,我们为了便于学生准备,将考官提问的内容划了一个范围(见文学常识知识点),供考生参考。 文学常识知识点及标准答案: 1.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答案:史记 2.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答案:诗经 3. 第一部断代史是 答案:汉书 4. 大李杜是指那哪两位诗人? 答案:李白、杜甫; 5.小李杜是指那哪两位诗人? 答案:李商隐、杜牧 6. 江南三大古楼是 答案: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 滕t én ɡ 王阁 7. 岁寒三友是指哪三种植物? 答案:松、竹、梅 8. 古代殿试前三名分别叫什么? 答案:状元 榜眼 探花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这里包括话剧、歌剧、舞剧等。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这里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是对剧本(亦称“案头剧”)的欣赏。 欣赏戏剧,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怎样造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麽,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从而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比如《雷雨》第二幕,最初,冲突的双方是周朴园与鲁四萍,两人又各有自己内心的矛盾斗争;鲁大海上场后,冲突又集中到周朴圆与鲁大海之间,进而又有周萍与鲁大海、鲁侍萍与周萍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冲突,实际上可以将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上升为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将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上升为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既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 欣赏戏剧,其次要把握戏剧语言。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第一,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

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第二,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内心活动),像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内部动作。第三,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好的潜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比如《雷雨》中,鲁侍萍听周朴园“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鲁侍萍虽然顺着周的话说“哦,好地方。”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欣赏戏剧还要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首先,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其次要注意人物的语言。最后,要随着剧情的发展,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下面专门谈谈关于话剧欣赏 话剧是有别于戏剧样式的。话剧以话为主要表现手段。用说话也就是通过人物之间对话来向观众讲述故事、介绍情节、交代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当然,要完成这些任务还得靠动作,但对话是一个非常主要的手段。说到底,话剧话剧,就是说话的戏剧。 第一个欣赏的角度是看话剧的“话” 那么如何来判断、欣赏一部戏的台词、对话呢? 幽默的对话语言在《茶馆》里是十分突出的。这种幽默,也是民族式的和老北京式的。宋恩子要向王利发索贿,他要求:“每月一号,按阳历算,你把那点……”他多少有些说不出口了,吴祥子马上替他找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