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象科普知识宣传-雷电防御

气象科普知识宣传-雷电防御

气象科普知识宣传-雷电防御
气象科普知识宣传-雷电防御

防雷安全知识宣传

雷电应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它同样算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虽然它属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加强预防和控制也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学习雷电相关安全知识,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一、雷电的产生

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回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二、雷电的主要特点

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三、雷电造成的破坏

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

四、雷电发生时如何注意人身安全

1.相关防范措施

当雷电发生时:

①应尽量避免使用家电设备,如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电话机等,室外天线和电源线要接地良好,空调器、电冰箱、抽油烟机也要停止使用,以防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害。

②房屋门窗要关闭好,有条件的家庭,门窗可安装金属网罩并接地良好,以防球形闪电入室。

③如果人在户外,雷雨时应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不要在孤立的电杆、房檐、大树、烟囱下躲避。

④当雷电距离很近时,不要撑开带铁杆的雨伞,头顶上方要避开金属物,不要使用手机,避免直击雷的袭击。

⑤在水田劳动或者在河里游泳,应立即离开水中,以防雷电通过水的传导而遭雷击。

⑥在雷雨中,若感到头、颈、身体有麻木的感觉,这是即将遭受雷击的先兆,应立即躺下。

⑦雷暴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⑧万一遇到被雷电击昏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外部心脏挤压按摩,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2.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

①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②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③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④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⑤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⑥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⑦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⑧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⑨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⑩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农业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单

农业气象科普知识 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可见,气象条件对于农业生产的极其重要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不同的农作物要求的适宜气象条件不同,气象条件是农业生产不可脱离的自然环境。 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气候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首要目的,只有“顺天时,量地力”,才能丰产丰收。光、热、水、二氧化碳等气象要素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能量和物质。农作物和其他植物中的干物质,有90%~95%是利用太阳辐射中的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其吸收的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而形成的;热量资源的多少和变化规律,是决定当地作物布局、农业结构、品种搭配和种植制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表示方法有农业界限温度、积温、无霜期、最热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和最低温度等;“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表现了水资源对于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性,农作物水分关键期的水分盈亏,极大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益。气候是农业最重要的资源,不同地区气候不同,可以开发利用的农业气候资源不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天有不测风云”,是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气候资源,也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气象灾害。气象要素的波动,有时超出了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所需要的正常气象条件范围,出现旱涝、霜冻、冻害、冷害、冰雹、大风、干热风等气象灾害,造成农作物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停止,农业产量低而不稳。因此,要分析各种农业气象灾害

的发生时期、地理分布规律,确定为害指标,研究危害机理,探索和改进防御气象灾害的技术方法,不断提高农业防灾减灾的能力,趋利避害,获得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因地制宜”,说明通过栽培管理技术可以积极利用和改造小气候,达到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和增产增收的目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控制和改善大气候条件存在一定困难,但是可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和改善局地小气候。由于地形、坡向、水域等影响,可以形成不同的局地气候。烟台苹果、莱阳梨得益于山东半岛夏无酷暑,秋季降温缓和,利于糖分积累;大泽山葡萄得益于半岛中部山脉的阻挡,7~9月份降水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金丝小枣得益于鲁北夏季炎热,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均可谓“得天独厚”。各种农业新技术就是为了选择和开发适合的小气候环境,提高对光、热、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营造防护林和农田林网可以减少大风危害、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水分蒸发速度,地面覆盖可以调节土壤温度和湿度、延长生长季,遮阳网可以防强光、防高温,建造温室、畜禽舍、贮藏库等气候工程可以调控或创造必须的小气候条件,使过去不能生产的许多作物和品种得以生产,不能生产的季节可以利用,低产的变高产,还形成了许多名、特、优、新、稀产品的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向着工厂化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泰州黄桥小分队 2012年7月4日

浙江校园气象科普经验交流会总结-中国气象学会

浙江省校园气象科普经验交流会总结 (浙江省气象学会) 一、会议概况: 1 筹备过程 项目列入省科协2011年重点活动项目。根据前期分析研究,于2011年8月5日,我会下发了《关于开展校园红领巾气象站建设调查和校园气象科普经验交流会的通知》(浙气会发〔2011〕2号),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拟定了大会典型交流发言的名单,以及交流发言的方向,于2011年9月28下发了《关于征集浙江省校园气象科普经验交流会交流材料的通知》。 随后,编辑了《浙江省校园气象科普具有交流会文集》。文集收录了特邀报告1篇,大会交流报告18篇(其中,气象部门3篇,中小学15篇),收录了中国气象局郑国光给岱山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题词以及部分校园气象科普活动图片50幅,共12页彩页。 2会议概况 2011年11月18日,会议在杭州玉皇山庄隆重召开。浙江省气象局王国华副局长、中国气象学会科普部吴建忠部长、浙江省科协胡国军副部长、浙江省教育厅李斌先生到会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 领导们对浙江省校园气象科普的现状予以高度赞扬,并提出今后持续发展的希望。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代表、11个市级气象学会秘书长,以及省内已建有校园气象站等6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秘书长俞善贤主持。 与会的各市气象学会领导和中小学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开展校园气象科普的先进经验。在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特色策略,校园气象科技探究实践,校园气

象站的建设与管理,校园气象科普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校园气象科普文化的建设,大型气象科普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气象局与政府、教育局、科协等部门的横向联系与协作等方面展现了浙江省校园气象科普的现时风貌与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锐势。 由秘书长俞善贤作会议小结。俞秘书长向大会报告了我省校园气象站建设调查情况,总结了会议的收获,结合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设,提出了今后工作计划和重点。 二、会议的主要收获 1、提高对校园气象科普活动的认识 通过大会交流,特别是任咏夏老师的特邀报告,与会代表进一步明确校园气象科普活动的作用与意义,提高对校园气象科普活动认识和信心。在中小学校园中的气象科普活动,其目的并不是培养气象科学家和气象工作者;而是通过气象科普活动,传播气象科学知识,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公众气象意识,培养和提高他们防灾抗灾的技能与能力。特别是在于开拓、延伸、补充他们的课本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强化他们的科学意识,训练他们科学的技能技术,达到提高他们全面素质的效果。 2值得推介的经验和做法 2.1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特色策略 德清县洛舍中心校实施的是“面上普及,点上深化”策略。面上普及是积极营造校园气象科普氛围,如:开辟“学校气象科普展室”,“气象小广播”,“红领巾生态种植园”等;同时把气象科普推进课堂,4--7年级每周一节气象科普课;并且开展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主题活动。点上深化就是组建了“识天社”,每天下午安排半

气象科普工作总结

气象科普工作总结 气象科普工作总结 今年汛期以来,我市各级气象部门高度重视气象宣传工作,紧密围绕市局党组的中心工作,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和气象部门媒体以及网站,积极开展对外对内宣传,气象新闻宣传和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 一、加大在主要媒体宣传报道力度6--8月,全市气象部门在中国气象报和内蒙古日报刊稿39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在中国气象局门户网、人民网内蒙古频道、新华网内蒙古频道等上稿26篇,创历史同期纪录。在赤峰电视台赤峰新闻、午间新闻等播出气象有关等新闻节目42次。 二、专题宣传有成效 (一)组织“国办发〔201X〕33号”宣传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X〕33号)精神,将文件提出的意见及各项具体要求落到实处,制定下发《赤峰市气象局贯彻落实国办发〔201X〕33号文件分工方案》。方案中要求,各市旗县区气象局要把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纳入当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通过气象科普基地、开放日等,广泛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预警和防范避险知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减灾责任人和基层信息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如7月28日-8月3日,红山区、松山区、宁城县和阿鲁科尔沁旗等政府连续举行了地质灾害紧急避险应急演练。 (二)科技活动月宣传效果显著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局加大组织管理工作,印发有关通知和宣传方案。,紧扣“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主题,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了本届科技活动月各项活动有序开展,达到预期效果。 二是丰富活动内容。市气象台召开了一次强降水天气个例讲座,强对流天气预报着眼点;召开学习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精神座谈会;完成第六届红山文化节全程服务工作。服务中心举办三级服务业务平台应用的培训班;进一步强调气象服务的注意事项,进一步加强气象服务的规范性讲座;举行一次全市性农用天气座谈会,邀请农业专家进行一次专题讲座。信息中心举办信息与技术保障培训班,有效提升旗县局保障人员通迅、自动站、区域站保障水平。业务科对201X年项目进行局内验收,对201X年项目进行课题申报工作;征集辽冀蒙三省七市预报技术交流文章,并上报组办单位;完成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申报和审批工作。市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报告,指派市局气象台、气象服务中心4名专家到全市10个局站进行讲座(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方法),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提升了全市预报及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三是加强科普宣传。各局站结合本地实际以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制作针对性强的气象科普宣传片和宣传材料,采用多种途径向社会大众进行宣讲。组织科普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丰富多彩的气象宣传活动。 三、突出报道了“汛期气象服务”从7月中下旬,赤峰市克旗、右旗、左旗、阿旗、敖汉、喀旗、宁城先后出现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为全面、客观报导我市气象部门在预测预警冰雹、暴雨等强对

气象科普知识集锦

气象科普知识集锦 1、什么气象条件使春雷响彻天际? 在惊蛰以后,明显增强的暖湿空气与负隅顽抗的冷空气激烈对峙,引发了强烈的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当潮湿的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就会形成高大的积雨云,云中强烈的电场使正负电荷发生碰撞而放电,从而使万钧雷霆骤然发生。可见此时雷电的发生不仅与近地面层气温回升有关,与冷空气活动有关,与此时空中的水汽明显增多更加有关。 所以,人们总结出:冬季大气干冷,则无雷;春季水汽渐起,则 初雷;夏季高温潮湿,则雷盛;秋季水汽渐去,则雷潜。春季到了,伴随着暖湿空气势力的增强,有了充沛的水汽,高耸的雷雨云系得以发展,春雷才得以响彻天际。 2、“春捂秋冻”有益健康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随着气温的回暖,人们也将脱下冬装,换 上春服。在此之际,年轻爱美的人们迫不及待的穿上裙装和西服衬衫,然而,年长的中老人们还要穿的多一些,暖一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那么,春季到了,天气转暖了,人们为何要“春捂”呢?大家都知道,春天和秋天都是过度季节,但它们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国一般以3—5月为春季,9—11月为秋季。根据多年气候资料统计,春季最高温度的平均值高于秋季,而春季的最低气温平均值却反而低于秋季。北京地区气候资料显示,春季的平均最高气温为18.9?,秋季则为18.2?,春季高于秋季0.7?;春季平均最低 气温为6.1?,秋季平均最低气温为6. 7?,春季比秋季反而低 0. 6?。这说明:虽然在春季白天温度高一些,但一早一晚温度还是

比较低的。屋里的温度有一定的保守性,春季是回暖期,屋里的温度回暖不如屋外,所以在屋外感觉很热,一进入屋里就感觉很凉;秋季则相反,是一个降温季节,屋外气温虽然下降了,但屋里却是温暖的。因此,如果春季不注意保暖,天一热就急忙脱衣服,就会不能完 全适应早晚与屋外的温度,稍不注意就会着凉感冒发烧。还有,虽然春季天气已回暖,但冷空气活动次数仍多于秋季,还时常有寒潮入侵,往往出现倒春寒天气,很容易让人们不适应。为此,春季一定不要轻易减少衣服,多注意保暖,多“捂一点”比较好,搞好春季保健才能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3、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4、春季养生重在防“肝火” 发表时间:2009年2月12日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过渡时期,气候变化多端,时有风寒温湿交 替侵袭人体。这一季节以肝气为令,冬天蓄积体内的阳气随着春暖转为向上外发,若藏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如果遇到阳气骤升,内外两阳碰撞,易引动内热而生肝火,继而诱发多种疾病,此时需调养

广西博白县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研究

广西博白县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09T14:34:22.9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作者:黄永东1 冯紫瑜2 [导读]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广西博白县创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分析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创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广西博白县气象局广西博白 537600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广西博白县创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分析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创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科普;基地;建设 1 引言 自2010年搬站以来,博白县气象局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气象科普资源,每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气象科普活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发展至今,已基本建成一个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基地每年对公众开放,对公众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树立气象部门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本文系统地研究和总结博白县创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分析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创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若干对策建议。 2 科普教育基地应具备的条件与功能 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承担科普教育工作,向社会开放并经常性地开展科普活动的专用设施,可称之为科普教育基地。基地设施建设上,建筑面积要达到一定规模(最好1000 平方米以上);基地应由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兼职人员组成科普工作队伍。 科普基地建设应服务于科普工作,具有宣传教育功能、开放性功能、实践性功能,开展面向广大公众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活动;科普基地的教育活动区别与普通的学校教育,即科普教育需要及时地更新教育内容,综合的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普及科技知识的先进性;科普教育应适应多层次的公众,并以趣味性、贴近生产、生活的大众性吸引公众,使公众自学地接受教育,具有普及科技知识的广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基地多采用实物和模型展示科学原理和实用技术,以生动、直观和交互参与的方式完成教育,学习过程应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3 博白县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现状 3.1 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基础设施,是创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必要条件。近几年来,在玉林市气象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博白县气象局对科普基地基础设施做了很大的改善,在硬件设施上下了很大功夫。建成了由科普展厅、天气预警中心、地面气象观测平台、人工影响天气设备展示场所四个部份组成的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科普展厅由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大约180平方米。第一部分是一楼大厅,展厅面积约60平方米,展示有博白县气候概况、科普宣传专用电子显示屏、博白县气象灾害区划图、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栏等气象科普知识,平时也实行对外开放。第二部份是二楼展厅,展厅面积约60平方米,展示内容主要是气象文化建设成果、气象科普书籍和气象法律法规知识读本。第三部份是三楼多功能会议室,面积约60平方米,主要是利用投影仪播放气象影视科教片。依托单位的业务系统,将四楼的天气预警中心整个业务平台当作科普基地的一部分,面积约占60平方米,室内设置有大屏幕,气象科普宣传通过实物、图片展览宣传气象知识,内容包括天气预报制作发布、气象卫星的监测、雷达监测、地面气象观测、乡镇自动气象站监测、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与防范、卫星云图、天气学的基础知识,利用大喇叭、电子显示屏传播气象信息,手机短信的发布以及气象微博等内容。地面气象观测平台设置在山顶,占地面积有900平方米,观测平台安装了风向、风速,能见度、天气降水仪、雨量筒、气压计、地温、日照计和闪电定位仪等气象观测仪器,供参观者实地参观。一楼地坪作为人工影响天气设备展示现场,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展示的设备有车载火箭发射系统、地面火箭发射系统和移动天气雷达。 3.2 基地软件建设 3.2.1业务建设与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进一步融合。 在规划自动气象站网布局时,在不影响观测数据准确性的情况下,将自动气象站建在部份学校和社区,兼顾气象观测和气象科普工作。 3.2.2广泛联系相关部门对接科普教育基地资源,打造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品牌。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共同用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如与教育局、有关学校形成长期的合作教育机制,增加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频次,充分利用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资源,组织开展校外气象科技知识普及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广泛开展与社区、农村“结对子”,采取联创共建的方式,引导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深入基层,扩大影响。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活动平台,依托自身资源特色,不断调整气象科普形式和内容,创造性推出公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特色品牌,满足社会多元化气象科普需求,让更多的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走进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3.2.3 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 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年度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机构,配备兼职人员,确保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正常运行和开放。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公众接待量,更好地发挥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 3.2.4 培养志愿者队伍,开展培训工作。 气象科普讲解是向公众传播气象科技知识的重要途径,局里邀请有关专家和资深专业导游,采取讲座、座谈、交流和实地参观考察的方式分别对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讲解员、志愿者进行气象专业学科知识、解说技巧培训,培养出一批同时具备气象科普知识和解说技巧的高素质管理与讲解队伍,进一步提高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文化素质。 3.3 广泛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 科普工作的对象是全体民众,包括领导干部、农民、青少年、城市居民以及科技人员等各方面,他们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普及一般性的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弘扬科学精神,是他们的共同需求。为了发挥气象行业特色,局内坚持每年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利用“3.23 世界气象日”、“科技宣传周”对外开放参观,开展气象知识咨询和宣传活动,让公众进一步了解气象。每年的“3.23”世界气象日,我们精心策划,

气象学术、科普典型事例

气象学术、科普典型事例: 一、学术方面 1.召开2009年第30届天气趋势学术研讨会 2月24日,青岛市气象学会联合青岛市气象局召开“青岛市2009年第30届天气趋势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市30个单位近80名领导、专家、学者和气象科技工作者参会。会议内容:一是表彰了2008年第29届天气趋势学术研讨会获奖人员,二是对 2008年气候进行评价,三是邀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气候专家孙即霖教授作了《2008年海温异常对气候异常的影响》学术报告。四是针对2009年青岛市天气趋势和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形成会议纪要上报市委、市政府,为青岛市各级领导的决策服务提供及时、优质的天气气候趋势预测意见。 2、青岛市气象学会举办年会“青岛气象与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 10月30日,青岛市气象学会、青岛市气象局联合相关会员单位,在市气象局举办“青岛气象与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共有60余名气象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参会。纪检组组长徐守杰代表青岛市气象局局党组致开幕词,解玲同志代表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洪光副局长主持。

会上,杨育强副局长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的张苏平教授分别作“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和“海雾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个主题报告。 作为青岛市第八届学术年会分会场之一的“青岛市气象与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收集论文30余篇,内容包括:主题报告、奥帆赛气象保障、海洋水文气象、天气与气候、气象探测方法及其应用、雷电防护、生态与农业气象、气象现代化技术、气象与防灾减灾等,全面展现了一年来我市气象科技人员围绕公共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气象与防灾减灾等方面开展研究型业务、推进科技创新取得的新成绩、新成果。大会交流优秀论文近10篇,同时得到了专家想现场指导。会后,气象学会将组织专家对收集论文评选出第十七届优秀论文,同时编辑出版《2009年青岛气象与防灾减灾》论文集。 通过专题报告和大会交流,即总结一年来取得的气象科研成就,又推进了青岛市的气象学术交流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增强了气象工作者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提升公共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为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二、气象防灾科普工作

新时期做好气象科普宣传的思考

新时期做好气象科普宣传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8-05-22T15:49:35.0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作者:张蕾程李尚媛媛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贵州省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开展情况,首先阐述了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作用,接着阐述了贵州省防雷科普宣传实践以及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最后探索了新时期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思路。 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贵州省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开展情况,首先阐述了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作用,接着阐述了贵州省防雷科普宣传实践以及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最后探索了新时期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思路。 关键词:新时期;气象;科普宣传;思路 引言 我国因为面积广阔,地形地貌复杂,气象灾害类型繁多,发生几率高,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贵州处于我国西南腹地,与渝、川、湘、滇、桂省份相接壤,属于西南交通枢纽。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寒潮、霜冻、冰雹、大风等。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贵州省各类气象灾害出现几率逐步攀升,给国家经济财产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基于此,做好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 1.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提高防灾减灾水平 我国是全球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超过70%。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形势,气象灾害类型繁多,出现几率高,造成的损失特别严重。尤其是近些年来,温室效应以及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使得各类极端灾害事件频繁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几率,其不仅给国家、社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以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雷电、台风、暴雨洪涝等灾害对社会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产生的影响影响也日益增大。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坚持深入群众中进行开展,能够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与灾害防御能力,对于降低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地方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有利于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 我国现代化气象事业的重要部分就是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质量。气象科普宣传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手段,其服务必须要以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保护人民安全福祉为主旨,切实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工作。气象科普宣传在确保服务的公共性、安全性以及资源性等相关条件下,不但有利于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对于基层气象业务的了解以及支持,还可以极大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并且可以进一步提升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贵州省气象科普宣传实践及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2.1气象科普宣传实践 多年来,贵州省气象部门坚持深入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采取组织现场咨询服务、制作宣传展板、印发宣传材料、宣传车等方式宣传气象科技知识以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如2015年5月12日,利用防灾减灾日,为强化气象科普宣传的力度,贵州省贵阳市气象局参加由市减灾委、市民政局在筑城广场联合举办的防灾减灾日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为群众发放雷电、冰雹、洪涝、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防御科普宣传资料。贵阳市气象局农经网在科技活动周期间借助于信息大篷车走村入户、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厂区,对气象灾害防御知识以及农业农村经济灾害防御常识进行大力宣传。2016年3月23日,贵州省气象局通过发放展出宣传资料、专家现场讲解咨询、展示各种气象探测仪器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气象科普知识。2017年 3月19日,贵州省气象局在贵阳市著名的景点甲秀广场举行2017年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活动。由贵州省大探中心、气象服务中心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气象志愿者耐心而详细地向市民答疑解惑。气象志愿者还向群众展示了天气形势云图,增强社会公众观云识天的能力。 2.2气象科普宣传存在的不足之处 虽说贵州省在气象科普宣传上开展了诸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气象科普宣传缺乏长效机制。现阶段,气象科普宣传主要途径主要还是通过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进行集中宣传,或者是通过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宣传。这些气象科普宣传的方式均过于单一,缺乏长效机制。二是气象科普宣传存在走过场的情况。在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时,经常会出现走过场的情况,而没有切实获取实际的宣传效果。在科普宣传活动开展时,仅仅只是摆台面以及发放宣传册、宣传单页,把宣传展示台、宣传板以及宣传横幅布置好便无所事事。三是气象科普宣传服务人才较少。基层气象科普宣传服务人才普遍缺乏。特别是既懂得气象学知识,又精通科普宣传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影响了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 3.新时期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思路 3.1注重组织领导 气象部门主要责任人应注重强化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尤其是农村区域,要积极落实组织领导,把气象科普宣传归纳到每年的重要工作任务中,同时作为年度考核关键指标之一,切实保证气象科普宣传工作能够有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此外,需要构建气象科普知识长效宣传机制,对气象科普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宣传,制定气象与广大群众沟通的制度,建立相对稳定的互动平台,切实保证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满足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 3.2不断提高宣传的有效性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气象科普宣传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宣传内容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宣传方法要采取群众更感兴趣的途径,使宣传形式多样化,内容更为丰富,宣传效果更加好。一是要对以往气象科普宣传的形式以及内容进行不断完善,根据不同类型人群的不同需要,适当调整普及科普宣传内容,并充分借助于广播、互联网、报刊、电视等新型媒体,加大气象科普的宣传力度,扩大气象知识宣传的覆盖面。三是在日常气象科普活动中,尤其是对老年人以及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向群众讲解,最好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来阐述。三要建立和完善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应深入乡镇村落,建设专门的气象气象普教育基地或科普室,配备一些多媒体设施和气象科普产品,定期组

小学生科普知识讲座听后感

小学生科普知识讲座听后感 今天是三月二十三号,世界气象日,广元市气象局的李志华叔叔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我们学校,为我们作了一次非常精彩的气象科普知识讲座。听了讲座以后,我深有感触。 这次讲座主要介绍了一些简单的气象知识,比如太阳、风、云、雨、空气等。叔叔讲道:“太阳为我们带来了光和热,一束光线直射的面积小,斜射的面积大,同样的光线有同样的热量……”这样的介绍,让我对气象常识有了新的理解。 气象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太大了,无论哪种气象、气候,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它和我们息息相关。天气的变化让我们的穿着也随之变化。下雨时,我们就要打伞;气温降低,我们就要增加衣服;出太阳了,我们就会穿的少一点。如果长时间不下雨,那就会出现干旱,让农业生产遭受破坏和损失。风调雨顺一直是大家希望的,可惜的是,这段时间,电视上几乎天天在报道云南、贵州、广西的极其严重的干旱和新疆冰雪融化造成的洪涝灾害。看到这些报道,我感到非常难受,大片的庄稼地出现了宽宽的裂缝,无法种庄稼,受灾地区的人们吃水用水极其困难,看来那些地方今年会颗粒无收了!温总理看着那片片干裂土地的时候,也一直深锁着眉头。 干旱、沙尘暴、暴雪、洪水等等灾害现在时有发生,他们肆虐的足迹遍布我们国家,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和生活。谁也不希望这样的自

然灾害出现在我们身边,但这又是残忍的现实。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们现在生存环境的恶化,难道不是人们自己一手造成的吗?难道不应该接受大自然的惩罚吗?像长龙一样穿流不息的各种汽车,放肆的排放着可恶的尾气;为了眼前的利益,很多地方大量的砍伐了森林;到处都是排放废气的烟囱;我们使用的各种家电,也在消耗着地球上大量的能源,有的还产生了有毒气体;我们带出家门的垃圾堆放在垃圾堆中,得不到及时处理也在污染着我们的环境。有一句广告词说的非常好“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可是,有谁为地球这个家园付出真正的爱心了?如果我们能多走一段路,少坐一次车,少砍一棵树,多载一片林,少开一次空调,多和自然亲近……那么,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生存环境就会好起来一分。山会变得更青,水会变得更绿,天上一定就会多一片干净的云彩,多几道雨后的彩虹,北极的冰川也不会融化,风沙也不会漫天飞舞,我们的云南更不会发生百年不遇的干旱。关注气象、爱护环境,别让我们的眼泪真的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李志华叔叔还给我们讲解了气象的观测方法,比如通过天气雷达、探空雷达、气象卫星等。气象观测为天气预报提供了预报依据,天气预报又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尽管有时候不太准确,但我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一定能准确的观察和预报各种天气现象。 通过这堂气象知识讲座,我学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我想,要真正减缓气候变化,减轻气象灾害给我们造成的损失,必须要从我

最新气象科普小报演示教学

气象科普小报 Qixiangkepuxiaoba 义马市新区千秋学校五年级 主编:张轶婧 总第1期 天气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众所周知,天气和气候是变化最多、最快、最显著的自然现象。它们既慷慨地赐予我们获得健康的有利条件,也常常成为疾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原因。祖国医学把自然界中正常的气候变化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这六气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和人体的健康,但是,如果六气变化急剧,或四季气候反常,该热时不热,该冷时不冷,要不冬天太冷,夏天太热,秋天太燥,春天太寒或冷热反差太大,这时的六气就成了“六淫”了。 有关专家认为,人体的许多疾病诸如花粉症、枯草热、流感、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菌痢、乙脑等,都与季节变换有明显关系。心肌梗塞的急性发作与高气压、气温骤变、大风等气象条件也有明显的关系。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意外,则常发生在气象多变的寒冷季节。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雷雨、台风、气团交替、冷峰过境、日温差较大有关。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偏头痛等,受天气变化的影响更大。因此,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的闷热天气里,老人、婴儿、孕产妇以及室外工作人员就容易发生中暑。 根据国内外的医学气象研究成果表明:大约有40%的死亡之病例是在气象条件不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天气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温度变化。统计资料表明,当日最低气温从零摄氏度以上降至零度以下,或当日降温幅度大于8摄氏度时,一两天以后,感冒病人就会显著增加。而感冒又是许多病痛发作的重要诱因。寒冷的刺激可引起高热,病人血压明显上升,并且血压越高、上升的幅度越大,使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此外,由于天气急剧变化,气温骤降,使人体胃酸分泌和粘膜阻力有所改变,往往引起胃溃疡病的发作。 所以关注气象,有利健康,这已成了气象宣传的热门话题。在天气变化时,大家要注意及时收听天气预报,随时采取御寒保暖措施,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调理好膳食结构,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看 云 识 天 气 本 。 太 就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问:雾和霾的影响和危害有哪些? 答:雾和霾的影响从大的方向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交通的影响。雾和霾天气出现时能见度大大降低,容易造成航班延误甚至取消,高速公路关闭,引发海陆空交通受阻和事故多发等一系列问题,雾和霾被公认为是对交通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 除了对交通的影响外,雾和霾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所造成影响和危害是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雾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霾中含有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如来自工业和交通运输燃烧的化石燃料以及煤柴的燃烧,还包括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主要是PM2.5 和PM10,它们对老人和儿童健康所构成的威胁尤其大。雾和霾可以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多种疾病,霾中的微小颗粒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尤其是更小的颗粒会分别附着在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可能诱发肺癌。另外,持续不散的雾和霾还会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易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造成传染病增多,加重老年人循环系统的负担,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致命疾病;同时,紫外线的缺乏易使儿童体内吸收钙的维生素D生成不足,引起佝偻病、生长减慢等疾病的发生。此外,阴沉的雾和霾天气由于光线较弱及低气压,容易使人精神懒散,产生悲观失落情绪,长期如此,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雾和霾已成为威胁人类社会健康的主要灾害之一。

《科普宣传的工作计划》

《科普宣传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xx年度工作计划中“加强气象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参与气象科普、科技活动”的要求,努力创设一种以科普知识教育为活动内容的气象科普教育的活动,以此加强公众对气象科普知识的认识,通过不定期的了一系列的科普活动,来激发公众学气象兴趣,人人都能参与科技活动。 二、主要活动内容和措施: 1、迎进来即。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月份科普宣传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节日免费开放气象台,欢迎市民、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了自动气象站和科普走廊、人工影响天气设备等,并采用幻灯片等形式给同学们讲解了气象灾害常识,以及面对自然灾害开展综合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 2、送出去即。积极加大“送出去”宣传力度,利用市“公民道德宣传日”、“市110社会联动宣传”等活动主动到市民广场、市民社区、学校等场所宣传气象灾害知识的防御和家庭如何防御雷电灾害。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三月份: 1、制定“3.23世界气象日”免费开放活动计划。 2、组织兼职气象科普员交流讲解。 3、做好活动总结。 (二)四月份:

1、实施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选定市小学、社区为对象,组织气象专家面对面为师生、居民解答气象灾害防御常识和气象科普知识 2、做好活动总结。 (三)五月份: 1、制定科普宣传周和“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计划。 2、组织人员到市广场摆设科普宣传展板,发放科普资料,现场解答市民家庭防雷等防灾减灾常识。 (四)十一月份: 1、参加全市“公民道德宣传日”现场宣传活动。 2、发放科普宣传资料。 第二篇:科普宣传工作计划祥云县银冠希望小学xx学年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增强防震避震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以期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会”的目标,特结合学校实际制订xx学年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把防震减灾宣传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始终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为创建平安和谐新校园打下扎实的基础。 2、加强与祥云县地震局的合作,建立兴趣小组,培养一批防震减灾学生,并能在防震减灾知识中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

气象科普 综合实践说导 稿

气象科普综合实践活动说导稿 一、活动背景 可桢气象学校是我们洛舍中心学校的一大特色。从94年成立以来,已经有18年了。第一朵桃花开了,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大雁往南飞了……这些都是我们小气象员们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因此,他们对气象和物候有着敏锐的感觉。 每年的十月是学校的科技节,在科技节上,小气象员通过自己的记录天气日志,总会发现许多天气和物候间相联系的有价值的线索。为此,我将气象科普引入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探究。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当地天气情况和动、植物间的相互联系; 2. 探究上述两则关系,从中找寻出其间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语言、交流能力,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活动的实施。 (一)走近气象 为了能让学生对气象科普综合实践活动产生兴趣,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先.在班里教唱《了可桢气象学校》的校歌,让学生在歌声感受气象科普的魅力。然后

播放视频,让学生在欣赏一张张荣誉证书中意识到自己即将所从事的科普气象实践活动的意义与价值。再带他们到学校的红领巾气象站,让学生在观看温度计、风向标、雨量器等气象设备与一张张气温曲线图中走进气象。 (二)认识气象 1、邀请县气象局金一副台长做讲座。 为了让学生对气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我邀请了县气象局金一副台长来班里作讲座。同时聘请他为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技术顾问。 2.邀请小气象员。 为了让学生掌握气象观察的技能,我邀请学校红领巾小气象员到班里向学生传授如何利用温度计、风向标、雨量器等气象设备来观察温度、风向、风力怎样,绘制气温曲线图。 (三)利用气象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气象知识与气象研究技能之后,我运用设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气象科普探究活动。我发现去年入夏以来,六七月间降雨过程明显,同期雨天数较往年多,于是我问他们: “今年入夏以来,六七八月间降雨如何?跟往年相比,同期雨天数多了还是少了?雨量呢?” 当学生通过现在自己记录的数据与往年红领巾气象记载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后,我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气象与物候息息相关。夏季多雨对农作物生长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请你们利用校外时间调查一下” 当学生通过调查获得“夏季雨多了,秋季的果少了”的结论时,我提出了第三

气象局科普工作总结

气象局科普工作总结 今年,嘉善气象局科普宣传工作在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与指导下,充分利用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以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契机,通过多种途径向公众宣传气象科普常识、气象法律法规,为市民提供科普咨询服务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现将我局今年气象科普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科普工作的开展情况 1、强领导重计划,不断夯实科普工作基础。建立健全气象科普组织管理体系,调整完善了以单中金局长为组长的XX县气象局科普宣传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气象科普宣传办公室,明确了各科室和个人的科普宣传任务,进一步健全科普工作考核机制。完善科普工作制度。制定了年度科普宣传工作计划等,做到科普工作有人抓,年度计划有安排,科普活动有方案,年终总结有成果。强化科普队伍素质建设。继续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省市局关于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有关精神和组织的各类科普宣传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组织本局科普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切实逐步提高科普人员工作素质,以扎实的科普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好各负责科室的科普讲解工作,编写高质量、针对性强的宣传材料。注重对科普工作、活动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2、强投入重管理,科普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重视科普基地建设,不断充实完善局气象台、观测站、嘉善气象地震科普馆、科普大厅、科普

走廊等科普基地。今年,我局继续做好业务部门现有科普设施的维护和升级,对科普走廊挂图和展板定期更新,内容力求贴近民众生产生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普知识宣传氛围。引进先进的气象知识学习软件,为气象科普爱好者查阅气象知识,了解科普实物及模拟仪器的操作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加强科普基地管理,实行参观人员登记制度,充分发挥基地的宣传教育服务功能,确保基地设备、实物仪器、模拟装置等的安全。以新气象业务大楼建设为契机,对气象台进行升级改造,在全省县级率先实施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目前平台已经进入试运行状态。进一步完善制作、发布天气预报各系统功能,能够让参观者亲身参与、体验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制作,掌握更多的气象科普知识。目前正在实施气象科普馆搬迁提升工程,打造更高层次的气象教育基地,提升全社会认识气象、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建设气象知识普及示XX县。 3、强载体重教育,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以“3.23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科普宣传周、防灾减灾宣传周等为契机,组织宣传小分队进村、入企、到校开展广泛的科普宣传活动。截止目前,共开展科普宣传6次,举办科普讲座2场次,局气象地震科普馆接待各类学校、社会团体、社会群众和各级单位参观达到23批次800多人次。与县电视台合作,制作世界气象日专题节目,并在《民生十分》百姓故事栏目播出。《农业气象》影视节目相继针对秋收冬种、连阴雨作物种植、气象防灾减灾等内容制作了20期节目,并在嘉善电视台《跑农村》栏

气象科普的社会作用

气象科普的社会作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气象科普工作工作方式显现出一些不足,难以满足新时期的需要。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文献资料研究,对我国气象科普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期促进气象科普工作社会作用的有效发挥,促进气象科普工作发展。关键词气象科普;社会作用;分析 气象科普工作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工作,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经济建设的新时期,社会化是气象科普重要的发展策略,在当前形势下对气象科普的社会化作用发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气象科普概述 1.1科普的含义 科学普及工作,及时通过必要的宣传和倡导,将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进行传播,引导公众利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对问题进行思考,实现全面科学素质的有效提高。科普资源是进行科学普及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普工作的工具,是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的、免费的科普服务的总称,主要的形式包含有科普信息、科普产品、科普作品等。科普资源的社会化,既是指将科普工作与社会活动和生活活动联系起来,如进行科普知识讲座、科普产品的信息服务和科普场所的建立等,通过科普基础设施、科普推广活动和大众现代传媒等发挥其在整个社会中的教育作用。 1.2社会化含义 社会学是指以人类的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的研究重点是现代社会人类的社会行为,对现代社会发展和社会组织和团体行为进行研究的学科。气象科普本身即是气象社会学的重要内容和本质之一,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预防,发挥政府部门在气象防灾减灾方面的重要作用。2011年,中国气象局印发了《关于进行一步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的气象科普工作提出了业务化、社会化、常态化、品牌化的发展理念。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社会化建设,充分发挥气象科普的社会化作用,是当前气象工作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2气象科普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气象科普工作长期以来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气象科普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气象科普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专业化的创作队伍建设不足;气象科普工作的工作手段落后,渠道较少,所发挥的社会效益较低;气象科普工作的整体水平较低,不能对现代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进行有效的指导,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社会公众对气象科普获取和利用的意识不足,不能充分利用

小学生科普知识讲座听后感

小学生科普知识讲座听后感 小学生科普知识讲座听后感 今天是三月二十三号,世界气象日,广元市气象局的李志华叔叔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我们学校,为我们作了一次非常精彩的气象科普知识讲座。听了讲座以后,我深有感触。 这次讲座主要介绍了一些简单的气象知识,比如太阳、风、云、雨、空气等。叔叔讲道:“太阳为我们带来了光和热,一束光线直射的面积小,斜射的面积大,同样的光线有同样的热量……”这样的介绍,让我对气象常识有了新的理解。 气象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太大了,无论哪种气象、气候,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它和我们息息相关。天气的变化让我们的穿着也随之变化。下雨时,我们就要打伞;气温降低,我们就要增加衣服;出太阳了,我们就会穿的少一点。如果长时间不下雨,那就会出现干旱,让农业生产遭受破坏和损失。风调雨顺一直是大家希望的,可惜的是,这段时间,电视上几乎天天在报道云南、贵州、广西的极其严重的干旱和新疆冰雪融化造成的洪涝灾害。看到这些报道,我感到非常难受,大片的庄稼地出现了宽宽的裂缝,无法种庄稼,受灾地区的人们吃水用水极其困难,看来那些地方今年会颗粒无收了温总理看着那片片干裂土地的时候,也一直深锁着眉头。 干旱、沙尘暴、暴雪、洪水等等灾害现在时有发生,他们肆虐的足迹遍布我们国家,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和生活。谁也不希望这样的自

然灾害出现在我们身边,但这又是残忍的现实。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们现在生存环境的恶化,难道不是人们自己一手造成的吗?难道不应该接受大自然的惩罚吗?像长龙一样穿流不息的各种汽车,放肆的排放着可恶的尾气;为了眼前的利益,很多地方大量的砍伐了森林;到处都是排放废气的烟囱;我们使用的各种家电,也在消耗着地球上大量的能源,有的还产生了有毒气体;我们带出家门的垃圾堆放在垃圾堆中,得不到及时处理也在污染着我们的环境。有一句广告词说的非常好“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可是,有谁为地球这个家园付出真正的爱心了?如果我们能多走一段路,少坐一次车,少砍一棵树,多载一片林,少开一次空调,多和自然亲近……那么,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生存环境就会好起来一分。山会变得更青,水会变得更绿,天上一定就会多一片干净的云彩,多几道雨后的彩虹,北极的冰川也不会融化,风沙也不会漫天飞舞,我们的云南更不会发生百年不遇的干旱。关注气象、爱护环境,别让我们的眼泪真的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李志华叔叔还给我们讲解了气象的观测方法,比如通过天气雷达、探空雷达、气象卫星等。气象观测为天气预报提供了预报依据,天气预报又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尽管有时候不太准确,但我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一定能准确的观察和预报各种天气现象。 通过这堂气象知识讲座,我学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我想,要真正减缓气候变化,减轻气象灾害给我们造成的损失,必须要从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