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设计可研深度规定(2005)

化工设计可研深度规定(2005)

化工设计可研深度规定(2005)
化工设计可研深度规定(2005)

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2005)

一、总则

1.根据国家关于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必须达到规定的深度要要求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规定,结合化工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为进一步搞好建设前期工作,努力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提高投资经济效益,特将(1992)化计发第995号文发布的《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补充为本规定。

2.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立项后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和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3.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法人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或工程咨询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根据国家或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文件进行编制。应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行业、地区发展规划及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的要求,对化工建设项目的技术、工程、环保和经济,在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

4.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实事求是,对项目的要素进行认真的、全面的调查和详细的测算分析,做多方案的比较论证;具体论述项目设立在经济上的必要性、合理性、现实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财务上的盈利性、合法性;环境上的可行性;建设上的可行性。为项目法人和领导机关决策、审批,提供可靠的依据。

5.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要完整,文字要简练,文件要齐全。应有编制单位的行政、技术、经济负责人签字。负责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应准确可靠,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各项计算应该科学合理;对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要进行风险分析,留有余地;对于不落实的问题要如实反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6.项目主办单位要为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单位科学地、客观地、公正地进行工作创造条件;应向编制单位提供必要的、准确的有关基础资料;与有关单位研究落实建设条件,并签订意向性协议或取得有关单位对拟建项目的意见书。

7.化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一般可按财务评价计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有些政府贷款的项目必须作国民经济评价。其他大中型项目是否作国民经济评价,可视具体情况和有关部门要求而定。

8.根据国家计委有关文件的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的依据,应按规定的深度做到一定的准确性,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的出入一般不大于10%,否则视超出情况再议。

4.2.1 全厂总工艺流程和车间(装置)的工艺流程说明[附全厂工艺总流程图和车间(装置)工艺流程图]

4.2.2 全厂物料平衡方案

4.2.3 全厂热平衡方案

4.2.4 车间(装置)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动力消耗定额及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

4.3 自控技术方案

4.3.1 自控水平和主要控制方案

4,3.2 仪表类型的确定

4.3.3 主要关键仪表选择

4.4 主要设备的选择

4.4.1 根据工艺技术方案的情况,主要关键设备方案比较和选用的理由

4.4.2 大型超限设备名称、重量、尺寸

4.4.3 进口设备应提出国内、外设备拟分交方案或与外国厂商合作制造方案(附进口设备表)

4.4.4 车间(装置)主要设备表(名称、规格、参数、数量、材质)老厂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说明可利用原有的设备情况。

4.5 标准化

4.5.1 工艺设备、管道、分析、仪表、电气等拟采用标准化的情况4.5.2 对技术引进和进口设备拟采用标准化的说明

5 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供应

5.1 原料供应

5.1.1 主要原料的品种、规格、年需用量、来源及运输条件

5.1.2 原料资源的来源、品位、开采及生产规模等情况

5.1.3 原料来源的可靠性

5.2 辅助材料供应

5.2.1 主要辅助材料的品种、规格、年需用量和开车需用量及来源5.2.2 主要辅助材料如需进口,应说明进口的品种、规格、进口量和拟进口的理由

5.3 燃料供应

5.3.1 使用燃料的品种、规格、年需用量情况

5.3.2 来源及运输条件

6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6.1 建厂条件

6.1.1 厂址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概况

6.1.2 工程地质、地震烈度、水文地质概况和有关的江、湖、海、河水文资料

6.1.3 当地气象条件

6.1.4 地区和城镇社会经济的现况及发展规划

6.1.5 交通运输(铁路、公路、水运、码头等)条件和运输量的现况及发展规划

6.1.6 水源、供排水、防潮用:涝、防洪等情况

6.1.7 电源、供电、电讯等情况和发展规划

6,1.8 供热工程情况

6.1.9 环境条件

6.1.10 当地施工和协作条件

6.1.11 与城镇、地区规划的关系和生活福利设施的条件

6.1.12 拟选厂址目前土地使用现状、厂区拟占地面积、需征土地情况等

6.2 厂址方案

6.2.1 扼要归纳各厂址方案的优缺点,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是否符合环保、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6.2.2 推荐厂址的意见并说明理由(附厂址区域位置和厂址方案示意图)对老厂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说明承办企业基本情况并作厂址方案的比较。

7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7.1 总图运输

7.1.1 总平面布置

7.1.1.1 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功能划分

7.1.1.2 竖向布置原则及工程的土石方工程量

7.1.1.3 总图布置方案的比较和推荐意见(并列出总图主要指标)附总平面布置图

7.1.1.4 绿化(绿化面积、绿化方案、覆盖率及绿化投资)

7.1.2 工厂运输

7.1.2.1 全厂货物运输量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7.1.2.2 货物运输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7.1.3 工厂防护设施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7.1.4 排渣场

7.1.4.1 工厂排出废渣的数量(T/A)、性质、综合利用途径和堆存时间

7.1.4.2 排渣场方案比较、占地概况,估计贮存量和使用年限

7.1,4.3 废渣输送方式、运距和运输工具

7.1.4.4 渣场防渗漏、防流失、防飞扬、防灾害措施,渣场渗出水处理方案

7.1.5 厂外工程占地及布置方案

7.1.6 运输车辆和设备的选择列出主要运输车辆和设备表

7.2 给排水

7,2.1 工厂给水

7,2.1.1 给水源、取水和输水及水处理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7.2.1.2 厂区给水系统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7.2.2 工厂排水

7.2.2.1 全厂排水系统的划分和技术方案的选择

7.2.2.2 污水处理方案的比较和选择,说明技术来源及其成熟可靠性,附全厂“给水、排水水量、水质表和水平衡图

7.2.3 设备的选择列出给排水主要设备表

7.3 供电及电讯

7.3.1 全厂供电

7.3.1.1 全厂供电计算负荷及负荷等级,按装置分项列表

7.3.1.2 供电电源选择和可靠性阐述

7.3.1.3 全厂供电方案比较与选择及原则确定。附全厂供电系统图、7.3.1.4 非线性负荷谐波情况预测及防治设想

7.3.2 电讯

7.3.2.1 全厂电讯设施的组成及包括范围

7.3.2.2 全厂电讯设施方案的选择

7.3.3设备选择

列出供电、电讯主要设备表

7.4 供热或热电车间

7.4.1 供热或热电车间

7.4.1.1 全厂不同参数蒸汽的用汽量情况[按车间(装置)和单项列出]

7.4.1.2 供热或热电车间规模的比较和确定

7.4.1.3 供热或热电车间技术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对热电车间要说明供汽和发电之间的关系,列出汽平衡表(附全厂热力系统图)7.4.1.4 除尘和脱二氧化硫方案

7.4,1.5 燃料的消耗量、灰渣排出量(并说明灰渣存放和综合利用情况)

7.4.2 化学水

7.4.2.1 全厂化学水用量、水质和规模确定

7.4.2.2 化学水方案的选择

7.4.3 设备的选择(列出供热或热电车间、脱化学水的主要设备表)7.5 贮运设施及机械化运输

7.5.1 全厂性贮运设施的内容及管理体制

7.5.1.1 厂外贮运设施

7.5.1.2 厂内贮运设施

7.5.2 各种物料贮存天数、贮存量的确定

7.5.3 物料的装卸、贮运、处理等方案的确定

7.5.4 集中罐区及其辅助设施方案的选择

7.5.5 全厂性仓库面积及贮存量的确定

7.5.6 物料的运输工艺走向,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确定

7.5.7 主要设备表

7.6 工厂外管网

7.6.1 车间(装置)外部工艺及供热管道所包括的范围和输送的介质情况

7.6.2 管道敷设的原则及敷设方式

7.6.3 厂外管道输送及管道穿越特殊地区,技术方案的确定

7.7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

7.7.1 采暖、通风、除尘及空气调节设置原则的确定

7.7.2 采暖、通风、除尘及空气调节方案的选择

7.7.3 列出主要设备表

7.8 空压站、氮氧站、冷冻站

7.8.1 全厂压缩空气、仪表空气、氮气和氧气需要量和质量要求

7.8.2 全厂各车间(装置)用冷量、用冷方式,用冷温度等级要求

7.8.3 空压站、氮氧站、冷冻站的规模和技术方案的确定

7.8.4 主要设备表

7.9 维修(机修、仪修、电修、建修)

7.9.1 全厂维修体制及设置原则

7.9.2 维修能力的确定

7.9.3 主要设备选型(列出主要设备表)

7.10 制袋、制桶

7.10.1 设置制袋、制桶车间(装置)的必要性和原则确定

7.10.2 制袋、制桶规模的确定

7.10.3 主要设备表

7.11 中央化验室

7.11.1 中化室设置的目的和任务

7.11.2 中化室的规模、组成和面积确走

7.12 土建(建筑物、构筑物)

7.12.1 土建工程方案的选择和原则确定

7.12.2 土建工程量及三大材料用量估算(附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一览表)

7.12.3 地区特殊性问题(,航震、特殊土地基处理)采取处理措施的说明

7.13 生活福利设施

7.13.1 全厂生活福利设施规划方案

7.13.2 建筑标准、建筑面积及单位造价的确定

老厂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中,应说明那些可利用原有的设备和设施;那些需相应地改造和改建、扩建;并要说明总图布置有项目和无项目时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及建筑利用系数的对比分析;要说明拟建项目用水与老厂的关系,厂区内已有电网供电情况,厂区内已有锅炉供热情况等。

8 节能

8.1 能耗指标及分析

8.1.1 项目能耗指标

8.1.1.1 分品种实物能耗总量、综合能耗总量

8.1.1.2 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情况

8.1.2 能耗分析

8.1.2.1 单位产品能耗、主要工艺能耗指标和国内、国际对比分析8.1.2.2 主要指标应以国内先进水平和国际先进能耗水平作为比较依据

8.2 节能措施综述

8.2.1 主要工艺流程采取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情况

8.2.2 一律不得选用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以及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内的产业序列和规模容量

8.2.3 余热、余压、放散可燃气体回收利用措施

8.2.4 炉窑、热力管网系统采用的保温措施

8.2.5 工业锅炉采用热电联产措施

8.3 单项节能工程

8.3.l 凡不能纳入主导工艺流程(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拟分期建设的节能项目,应在报告中单列节能工程

8.3.2 单列节能工程应单列节能量计算、单位节能造价、投资估算以及投资回收期等

9 环境保护

9.1 一址与环境现状

9.1.1 厂址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9.1.2 厂址环境现状与分析

9.1.3 老厂“三废”排放及环境保护现状

9.2 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或说明可参考的国外标准)9.3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9.3.1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点

9.3.2 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所含有害有毒物质的成份和排放浓度

9.3.3 排放方式和去向

9.4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论述

9.4.1 综合利用或回收方案的比较

9.4.2 “三废”处理技术与措施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论述9.4.3 生产原料路线、工艺技术路线、综合利用和环保技术是否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9.4.4 预计达到的效果,全厂“三废”排放状况

9.5 环境保护费用环境保护设施和投资估算(万元)明细表,占工程建设投资的比例(%)老厂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与原有生产系统结合,论述环境影响状况。

10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0.1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0.1.1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10.1.2 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的措施

10,1.3 劳动保护设施费用

劳动保护投资(万元),占建设投资比例(%)

10.2 消防

10.2.1 工程的消防环境现状

10.2.2 工程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民用建筑类别

10.2.3 消防设施和措施

10.2.4 消防设施费用消防投资(万元):占建设投资比例(%)老厂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与原有生产系统结合,论述劳动安全的情况。

11 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11.1 工厂体制及组织机构

11.1.1 工厂体制及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确定原则

11,1.2 生产和辅助生产车间(装置、的组织杉、构

11.2 生产班制和定员

11.2.1 全厂的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及行政管理部门的班制划分11.2.2 全厂总定员和各类人员的比例(附定员表)

11.3 人员的来源和培训

11.3.1 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来源

11.3.2 人员培训规划以如需出国培训要单独列出)老厂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说明从老厂可能调剂的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人数。

12 项目实施规划

12.1 建设周期的规划

12.1.1 建设周期内拟分几个阶段进行

12.1.2 建设周期总时间

12.2 实施进度规划

12.2.1 各阶段实施进度规划

12.2.2 项目实施规划进度表或实施规划网络图老厂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进度的安爿:与新建项目比要复杂得多。其复杂程度将视与原有车间(装置)、设施结合的密切程度而定。安排项目实施进度规划的原则(应是把车间(芋置)、设施停产或减产损失减少轰“最低限度。一般是结合大修理”寸间进行安装。重大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作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3.1 投资估算

13.1.1 建设投资估算

13.1.1.1 投资估算编制的依据和说明

13.1.1.2 单项工程的投资估算

13.1.1.3 建设投资估算包括固定资产费用、无形资产费用、递延资产费用及预备费。估算包括静态和动态两部分。静态部分是指建设项目的设备购置费(含工器具)、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动态部分是指建设项目由于物价等变化所需的费用。附建设投资估算表(注明环保投资)。

13.1.1.4 建设投资所需外汇资金用汇额估算(均折算为美元,使用非美元外汇的要注明折算率)

13.1.1.5 投资估算分析

13.1.2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估算

13。1.2.1 基本建设序列

13.1.2.2 技术改造序列

13.1.3 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13.1.3.1 人民币贷款利息计算

13.1.3.2 外汇贷款利息计算

13.1.4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包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

13.1.5 流动资金估算应按详估法估算,包括应收帐款、存货(包括原材料、燃料、在产品、产成品、备品备件)、库存现金及应付帐款等。附流动资金估算表。

13.1.6 项目工程总投资由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两部分组戚

13.1.7 报批项目总投资由固定资产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两部分组成。老厂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说明利用原有固定资产原值、净值情况或重估值情况及可利用原有流动资金情况。

13.2 资金筹措

13.2.1 资金来源

13.2.1.1 项目资本金(含30%铺底流动资金)根据国家对不同行业项目资金比例的要求,详细说明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包括出资方、出资方式、资本金来源及数额、资本金认缴进度等。

13.2.1.2 贷款资金

(1)人民币长期贷款渠道、金额和贷款条件

(2)外汇长期贷款渠道、金额和贷款条件

“70%”动资金贷款渠道、金额和贷款条件

13.2.2 资金运筹计划逐年(或半年)资金筹措数额和安排使用规划

14 财务、经济评价及社会效益评价

14.1 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

14.1.1 成本和费用估算依据及说明

14.1.2.1 化工产品生产成本包括直接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工资及制造费用

14.1.3 产品成本和费用分析

14.2 财务评价

14.2.1 财务评价的依据和说明

14.2.2 主要计算报表分析

14.2.2.1 财务现金流量表

(1) 全部现金流量表,是以全部投资均为自有资金作为计算基础的.

(2) 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该表适用、利用自有资金项目,以自有资金作为计算基础

14.2.2.2 损益表

14.2.2.3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4,2.2.4 资产负债表

14.2.2.5 财务外汇平衡表

老厂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原则上应按企业或”有项目”编制资产负债表。

14.2.3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4.2.3.1 静态指标

(1)投资利润率(2)投资利税率(3)资本净利润率(4)投资收益率(5)社会贡献率

(6)投资回收期(一般从建设开始年算起,如从投产年算起则应予注明)(7)全员劳动生产率

除上述指标外,还可以计算其他补充指标,如产值能耗(t/万元)、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税率等指标。在财务评价中可根据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选用需要的指标。

14.2.3.2 动态指标

(1)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和税后)

(2)全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前和税后)

(3)自有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4)自有资金财务净现值

14.2.4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14.2.4.1 人民币借款偿还期

14.2.4.2 外汇借款偿还期

14.2.4.3 清偿能力分析说明

14.2.5 不确定性分析

14.2.5.1 盈亏平衡分析

14.2.5.2 敏感性分析

14.2.5.3 概率分析(一般可不作)

14.2.6 方案比较指标

14.2.6.1 静态指标

(1)差额投资收益率法(2)差额投资回收期法

14.2.6.2 动态指标

(1)上净现值

(2)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3)费用现值比较(简称现值比较)

(4)年费用比较

14.2.7 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评价

14.2.7.1 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盈利能力分析原则上应采用有无对比法。即分别计算有项目和无项目时的费用和效益,从而计算增量费用和增量效益,进一步求得净增量效益

14.2.7.2 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财务评价盈利能力分析原则上应在增量效益和增量费用对应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其增量投资不应包括”沉没费用”。所谓沉没费用是指企业过去建设中预留发展的设施(如工厂留有发展余地、厂房留有新设备安装位置等),项目利用旧有设施的潜在能力等14.2.7.3 必要时也可计算改造方案总量效益指标

14.2.7.4 清偿能力分析原则上应按企业整体情况考虑

14.3 国民经济评价

14.3.1 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的主要参数

14.3.1.1 社会折现率

14.3.1.2 影子汇率

14.3.1.3 工资换算系数

14.3.2 基础数据调整及原则依据的说明

14.3.2.1 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整

14.3.2.2 流动资金的调整

14.3.2.3 经营成本的调整

14.3.2.4 销售收入的调整

14.3.3 基本计算报表分析

14.3.3.1 全部投资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以全部投资作为计委的基础)

14.3.3.2 国内投资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以国内投资作为计参的基础)

14.3.4 评价的主要指标

14,3.4.1 经济内部收益率

14.3.4.2 经济净现值

14.3.4.3 经济外汇净现值

14.3.4.4 经济换汇成本或经济节汇成本(元/美元)

14.3.5 不确定性分析

14.3.5.1 敏感性分析

14.3.5.2 概率分析(一般可不作)

14.4 社会效益的评价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及具体情况确定评价的内容,有的可以用数字表示,有的则是非数量化的。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l)对节能的影响;

(2)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3)对提高国家、地区和部门科技进步的影响;

(4)对发展地区或部门经济的影响;

(5)对减少进口节约外汇和增加出口创汇的影响;

(6)提高产品质量对用户的影响;

(7)对节约劳动力或提供就业机会的影响;

(8)对节约及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如土地、矿产等)的影响;

(9)对远景发展的影响;

(10)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及社会福利的影响;

(11)对国防和工业配置的影响等。

15 结论

15.1 综合评价

15.1.1 综述项目研究过程中主要方案的选择和推荐意见

15.1.2 综述项目实施方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情况,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指出项目承担风险的程度,提出可减少风险的措施)

15.2 研究报告的结论

15.2.1 综合上述分析,对工程项目建设方案,从技术和经济,从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作出结论15.2.2 存在的问题

15.2.3 建议及实施条件应有附件:

(1)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的有关文件;

(2)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及运输等有关协作单位或有关主管部门签订的意向性协议书或签署的意见;

(3)储委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开采储量、品位、成份的审批意见(包括拟用的地下水开采储量);

(4)厂址选择、选线报告(新建项目);

(5)资金筹措意向书或意见书;

(6)项目资本金各出资方承诺出资的文件(应附同级财政部门或银行对资金来源渠道的审查意见);

(7)项目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审意见和审批意见;

(8)有关主管部门对建厂地址和征用土地的审批或签署的意见;

(9)其他。

2016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6年11月

前言 本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 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李霆 总则、一般要求部分:刘炳清 建筑、总平面部分:翁皓、党春红、李春舫、林莉 结构部分:李霆、徐厚军、郑瑾 建筑电气部分:杜毅威、熊江 给水排水部分:金鹏、涂正纯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部分:郑小梅、杨允立、吴光林、马友才 技术经济部分:张变兰、聂钢 建筑幕墙部分:王书华 基坑工程部分:陈义平 建筑智能化部分:耿望阳 装配式建筑部分:叶浩文、樊则森、李文、孙占琦、蒋杰、马涛、王炜、张沂

城市道路可研编制深度要求

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提纲) 1 概述 工程项目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研究过程。 编制依据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立项批准文件。 委托单位的委托书及有关的合同、协议书。 其它依据性文件。 批准的道路网规划及城市排水规划。 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主要研究结论。 对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工程项目结论性评价和推荐方案概述(道路等级、功能定位、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程规模范围、设计内容、建设进度计划、项目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社会环境效益等)。 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2 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区域概况。 道路现状及评价。 现状道路交通量及评价。 沿线建筑、文物古迹、树木、河流、湖泊及地上杆管线等情况。 沿线水文地质等到自然条件,地震烈度区划。 工程地质资料。 3 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5工程建设必要性 论证分析道路沿线土地资源使用情况及将来开发情况,论证道路修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论证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的要求,分析主要交通源的特点。 论证修建道路对交通量增长的满足程度。 论证修建道路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程度。 论证修建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改善的要求。 论证对文物古迹、树木等的保护措施。 6工程方案内容(进行多方案比选) 工程方案内容(进行多方案比选)方案设计原则。 总体方案总体布置方案。 主要节点方案 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 道路工程 道路(含主、辅路)平纵横设计方案。 道路交叉设计方案。

路基、路面、挡土墙及附属构筑物设计方案。 人行道及过街设施、公交停车站及无障碍设施等。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 桥梁与隧道工程。 沿线桥梁与隧道工程概况。 技术标准。 桥梁与隧道设计方案。 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概况。技术标准。 排水工程设计方案。附属工程。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 照明工程。 绿化工程。 其它附属工程(管线综合布置方案等)。 7环境评价 大气环境质量。 交通噪声。 振动环境质量。 日照环境质量。 8新技术应用及建议科研项目 9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和进度计划安排设想 10 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数量11 资金筹措 12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的相关章节 13 结论和存在问题 结论意见 根据论证,提出结论性评价和推荐方案的意见。存在问题和建议。 14 附图 道路区域地理位置图。 道路平面及纵断面图,平面 1:2000~1:5000。垂直 1:50~1:100。 道路规划横断面及拟建横断面布置、路面结构方案图。 主要节点方案图。 桥梁与遂道工程方案图。 排水工程方案图。 附属工程方案图。 15与编制依据有关的文件和附件 附注:

规范对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拟采用 1、相关批复。成果文件是否符合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用地性质、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城市绿线、用地红线、安全间距、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2、总平面图。设计是否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气候、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因地制宜,远近期统筹兼顾、预留发展用地,充分考虑拟保留的地形、地物合理分区和布置工艺区、建构筑物及场地道路等; 3、竖向设计。(1)竖向设计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土方平衡等情况);(2)竖向设计是否合理利用地形,综合考虑功能、安全、景观、排水等要求进行竖向布置;(3)防灾措施是否合理,如针对洪水、滑坡、潮汐及特殊工程地质(湿暗性或膨胀性土)等的技术措施。 4、文通组织。(1)人流和车流的组织、道路、出入口、场地布置等是否合理;(2)道路主要的设计技术条件(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最大及最小纵坡等)。 5、输送管道 (1)设计输送能力是否合适;管道材质、管径壁厚、设计压力是否合理;路由是否最优,合理减少管道长度; (2)交通条件,是否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了必要的维检修

(3)大中型河流、公路、铁路的穿跨越位置是否满足当地主管部门和规划部门的要求; (4)大开挖穿越是否有无稳管和水工保护措施; (5)定向钻穿越地层是否适宜,埋深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穿越曲线否合理,出入土点是否有合适的施工场地; (6)山体隧道的洞口位置、衬砌型式选择是否合理,地质条件是否适合; (7)管道敷设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6、工艺安装 7、建筑结构。(1)建筑物使用功能、功能分区、平面布局等;(2)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3)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4)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5)建筑防火设计;(6)外立面、屋面及内部装修风格。 1、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 3、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4、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 5、是否符合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6年11月 前言 本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李霆 总则、一般要求部分:刘炳清 建筑、总平面部分:翁皓、党春红、李春舫、林莉 结构部分:李霆、徐厚军、郑瑾

建筑电气部分:杜毅威、熊江 给水排水部分:金鹏、涂正纯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部分:郑小梅、杨允立、吴光林、马友才 技术经济部分:张变兰、聂钢 建筑幕墙部分:王书华 基坑工程部分:陈义平 建筑智能化部分:耿望阳 装配式建筑部分:叶浩文、樊则森、李文、孙占琦、蒋杰、马涛、王炜、张沂 目录 1 总则 (1) 2 方案设计 (2) 2.1 一般要求 (2) 2.2 设计说明书 (2) 2.3 设计图纸 (6) 3 初步设计 (8) 3.1 一般要求 (8) 3.2 设计总说明 (8) 3.3 总平面 (9) 3.4 建筑 (11) 3.5 结构 (14) 3.6 建筑电气 (17) 3.7 给水排水 (20) 3.8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24) 3.9 热能动力 (26) 3.10 概算 (28) 4 施工图设计 (30) 4.1 一般要求 (30) 4.2 总平面 (30) 4.3 建筑 (32) 4.4 结构 (36) 4.5 建筑电气 (43) 4.6 给水排水 (46) 4.7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50)

配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征求意见稿)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配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浙江省电力公司 2013年3月

第一部分配电网配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配电网配电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深度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造10(20)kV及以下配电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本标准只对设计的内容深度做出规定,不作为设计专业分工和卷册划分的标准。 2总则 本规定是编制、评审配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的重要依据。 设计文件应遵守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发的设计文件编制和审批工作管理的规定。 编制可研报告应以审定的配电网规划为基础,并充分应用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成果。 可研报告应落实通用设计方案的采用情况,落实差异化设计原则以及“两型一化”变电站设计原则的贯彻情况,说明新技术应用情况。 3一般规定 编制可研报告时,设计单位应完整、准确、充分地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确保资料齐全、文字说明清楚、计算结果和图纸清晰、正确。 当有多个设计单位参与编制同一工程可研报告时,应明确其中一个单位为总体设计单位。总体设计单位应对参与设计单位的设计内容负责,对相关协调、配合工作归口负责,对参与设计、测试单位的资质提出意见,并将各参与单位的可研、测试等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整理归纳到工程可研总报告中。 配电网架空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内容: (1)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含附图、附件) (2)可研估算书 (3)专题报告(根据需要编制) 3.3.1 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述 (2)电力系统 (3)站址的选择 (4)配电站工程设想 (5)基建标准化成果及新技术的应用 (6)投资估算 (7)附图和附件 3.3.2 可研报告应包括以下图纸,可作为附图,也可随文布置: (1)电网地理接线图 (2)配电站主接线图 (3)配电站总平布置图 (4)通信链路拓扑图 (5)光缆走向示意图

景观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制图规范及深度

景观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目录 景观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目录 (1) 一、总则 (3) 二、方案设计 (3) 二、方案设计 (3) 2.1 方案设计文件包括内容 (3) 2.2 设计说明 (3) 2.2.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3) 2.2.2 场地概述 (4) 2.2.3 总平面设计 (4) 2.3设计图纸 (4) 2.3.1 场地现状图 (4) 2.3.2 总平面图 (5) 2.3.3 功能分区图 (5) 2.3.4 种植设计总平面 (5) 2.3.5主要景点放大平面图 (5) 2.3.6主要景点的立面剖面图或效果图 (5) 2.3.7景观建筑构筑物方案设计。 (5) 2.3.8 景观标识小品设施及灯具设计 (5) 2.3.7设备管网与场地外线衔接的必要文字说明或示意图。 (5) 三、初步设计 (6) 3.1 一般要求 (6) 3.1.1 初步设计文件包括内容 (6) 3.1.2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程序 (6) 3.2 设计总说明 (6) 3.2.1 园林景观专业 (6) 3.2.2 给水排水专业 (8) 3.2.3 电气专业 (9) 3.3 设计图纸 (9) 3.3.1 园林景观专业 (9) 1、总平面图 (9) 2、总分区索引图 (10) 3、总平面放线设计图 (10) 4、竖向布置图 (10) 5、总平面铺装索引图 (10) 6、水系放线图 (10) 7、道路放线图 (11) 8、分区平面图及索引图 (11) 9、分区放线平面图 (11) 10、分区竖向设计图 (11) 11、铺装设计图 (11)

12、种植平面图 (12) 13、水景设计图 (12) 14、园林景观建筑、小品设计图 (12) 3.3.2 给水排水专业 (12) 3.3.3 电气专业 (13) 3.3.4 图纸增减 (13) 四、施工图设计 (13) 4.1一般规定 (13) 4.1.1 施工设计文件需要满足的要求 (13) 4.1.2 总封面应标明以下内容 (13) 4.2 园林景观专业 (13) 4.2.1施工图阶段景观专业设计文件包括内容 (13) 4.2.2施工设计文件顺序 (14) 4.2.3图纸目录 (14) 4.2.4施工图设计说明 (14) 4.2.5.园林专业图纸内容 (15) 1、总平面图 (15) 2、总平面分区索引图 (15) 3、总平面放线设计图 (16) 4、总平面竖向布置图 (16) 5、总平面铺装索引图 (16) 6、种植设计图 (16) 7、水系放线图 (17) 8、道路放线图 (17) 9、分区平面图及索引图 (17) 9、分区放线平面图 (18) 10、分区竖向设计图 (18) 11、铺装详图 (18) 12、景观节点详图 (18) 13、其它详图 (19) (一)、水景详图 (19) (二)、铺装详图 (19) (三)、景观建筑、小品详图 (19) 4.2.6 图纸增减 (20) 4.3 结构专业 (20) 4.4 给水排水专业 (20) 4.5 电气专业 (21)

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1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包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参加工艺包设计的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深度进行设计,本标准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依据。 对于特殊的工艺装置,本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时,项目经理可作适当调整,但要经有关部室确认,公司总经理批准。 当委托方(用户)另有要求时,可在工艺包设计合同的有关条款中加以说明,项目经理按合同要求作出补充规定,经工艺包设计有关部室确认,公司总经理批准,项目经理才可组织实施。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进行工艺包设计:本公司已经熟练掌握并成为公司技术专有的化工产品;与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共同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已具备工艺包设计所需的各项要求;用户专有技术并提供相近规模的工程设计文件或现有运行的生产装置可供设计参考;无专利权或专利有效期已过的成熟工艺技术。 由化工工艺、工艺系统、分析化验、自控、材料(需要时)、安全卫生(需要时)、环保(需要时)等专业共同完成该化工产品的工艺包设计工作。 工艺包设计的设计程序与公司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程序 相同。 工艺包的成品应包括说明书、工艺流程图(PFD)、初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建议的设备布置图、工艺设备一览表、工艺设备数据表(附设备简图)、催化剂及化学品汇总表、取样点汇总表、材料手册(需要时)、安全手册(包括职业卫生、安全和环保),操作手册(包 括分析手册)、物性数据手册以及有关的计算书。 工艺包设计的质量控制与公司设计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质量 控制要求相同。 2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2.1说明书 工艺包设计说明书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2.1.1概述 a)生产方法、装置特点 描绘工艺包设计所采用工艺生产方法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装置特点。 b)产品名称及规模产品名称及规模年操作时间装置运行方式,按五班三运转或四班三运转,或者其他方式运转。 c)装置组成 按工艺过程的先后顺序,列出组成装置各工段的名称。 d)三废排放数量及组成列出产生三废的装置设备名称以及三废名称、数量、组成及排放形式,有关三废综合利用和处理的说明。 2.1.2设计基础 a)原料及催化剂、化学品规格分别列出有关原料、催化剂及化学品的名称及规格。 b)公用工程规格。分别列出水、电、气、汽等公用工程的名称及规格。 2.1.3工艺设计 a)工艺叙述 1)工艺原理 叙述工艺过程原理,列出工艺过程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副反应),说明所采用的催化剂。 2)工艺流程叙述 按照工艺过程顺序,分工段及系统(塔系统、反应器系统、压缩机系统)详细叙述工艺流程。 b)正常生产主要操作条件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10(20)kV及以下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Q/CSG 115004-201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0(20)kV 及以下配电网项目 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 115004-2011 ICS 备案号: P 2011 – 4 - 20 发布 2011 – 4 - 20 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目次 前言 (2) 引言 (3) 1 适用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编制的基本要求 (4) 4 内容及深度要求 (5) 5 附表及附图 (8) 5.1附表 (8) 5.2附图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 XX地市(州)供电局10KV及以下配电网项目汇总 (9) 附录B(规范性附录) 10KV及以下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表 (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 XX批次配电网项目实施前后指标对比表 (11)

前言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一体化管理工作推进的要求,公司组织五省(区)电网公司、有代表性的地市(州)供电局及设计单位规划计划专业技术人员起草本内容深度规定。本规定的编写结合了各省(区)、地市(州)的实际情况,经过征求意见和三次会议集中讨论而形成。 本规定主要起草单位:南方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佛山供电局、南宁供电局、昆明供电局、贵阳供电局、凯里供电局、台江供电局、海口供电局、佛山南海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陈旭、邱朝明、戴志伟、张祖荣、张雪莹、张宁、李云芬、张群安、刘长春、罗竹平、陆冰雁、刘东升、郑星炯、刘先虎、廖小文、施坚、雷霖、陈守吉、吴振东、柯景发、罗崇熙、李成、黄少红、柳春芳、梁辉平。 本规定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定自2011年4月20日起执行。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年版完整版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 深度规定年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6年11月 前言 本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李霆 总则、一般要求部分:刘炳清 建筑、总平面部分:翁皓、党春红、李春舫、林莉 结构部分:李霆、徐厚军、郑瑾 建筑电气部分:杜毅威、熊江 给水排水部分:金鹏、涂正纯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部分:郑小梅、杨允立、吴光林、马友才 技术经济部分:张变兰、聂钢 建筑幕墙部分:王书华 基坑工程部分:陈义平 建筑智能化部分:耿望阳 装配式建筑部分:叶浩文、樊则森、李文、孙占琦、蒋杰、马涛、王炜、张沂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35 110KV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附件: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35~110kV 配电网项目可行性 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 115003-2011 ICS 备案号: P 2011–4–20发布2011–4–20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2) 引言 (3) 1适用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编制的基本要求 (5) 4内容及深度要求 (5) 4.1工程概述 (5) 4.2电力系统一次部分 (6) 4.3电力系统二次部分 (9) 4.4变电站站址选择 (12) 4.5架空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15) 4.6大跨越工程跨越点及路径选择 (17) 4.7电缆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18) 4.8海底电缆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20) 4.9环境保护 (22) 4.10项目的节能设计分析 (22) 4.11抗灾减灾分析 (23) 4.12资产全生命周期分析 (23) 4.13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24) 4.14结论及建议 (25) 5附件及附图 (25) 5.1附件 (25) 5.2附图 (2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缆隧道专题报告的内容要求 (27) 附录B(规范性附录)35~110KV配电网项目可研阶段主要结论及指标表 (29)

前言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一体化管理工作推进的要求,公司组织五省(区)电网公司、有代表性的地市(州)供电局及设计单位规划计划专业技术人员起草本内容深度规定。本规定的编写结合了各省(区)、地市(州)的实际情况,经过征求意见和三次会议集中讨论而形成。 本规定主要起草单位:公司计划发展部、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佛山供电局、南宁供电局、昆明供电局、贵阳供电局、凯里供电局、台江供电局、海口供电局。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陈旭、邱朝明、戴志伟、曹华珍、张宁、李云芬、张群安、刘长春、罗竹平、陆冰雁、刘东升、郑星炯、刘先虎、廖小文、施坚、雷霖、陈守吉、吴振东、柯景发。 本规定由公司计划发展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定自2011年4月20日起执行。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

建筑初步设计 3.1一般要求 3.1.1初步设计文件: 1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2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 3工程概算书。 注: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附在说明书中,或附在设计图纸中,或单独成册。 【条文说明】关于初步设计文件是否单列消防、环保等内容的专篇的问题,在修编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为了确保设计文件中各专业内容的完整性,或避免设计文件中有关内容的重复,本规定不要求初步设计文件单列消防、环保等内容的专篇。 3.1.2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设计图纸(可另单独成册)。 6概算书(可另单独成册)。 注:1对于规模较大、设计文件较多的项目,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可按专业成册; 2另外单独成册的设计图纸应有图纸总封面和图纸目录;图纸总封面的要求见4.1.2条。 3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和签署也可在本专业设计说明的首页上标明。 3.2设计总说明 3.2.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设计中贯彻国家政策、法规; 2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方案文件等的文号或名称。 3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4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3.2.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2分期建设(应说明近期、远期的工程)的情况。 3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 3.2.3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设计原则。 3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3.2.4总指标 1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等指标。 2其他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220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试行) (送审稿) 编制: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录目 1、总则 1.1 为了规范220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以下简称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加强输变电项目前期工作的管理,满足项目立项审批的要求,提高电网项目投资效益,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220kV变电所新建、扩建工程(含对侧间隔)及线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1.3 可行性研究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一个主要设计文件,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的依据,并为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推行限额设计提供前提条件。变电所可行性研究工作分两个部分:工程选所报告和变电所可研报告部分,待工程选所报告审定后再开展变电所可研报告工作。 1.4 可行性研究工作须以电网规划为基础。必须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执行各专业有关的设计规程和规定,推进技术进步,控制工程造价。 1.5 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包括电力系统(一、二次)、变电所选所、线路选线、主要设计原则及工程设想、投资估算等主要内容,并可根

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做相应增减。 1.6 本规定只对220kV输变电项目可研工作的内容和深度作出要求,不作为设计单位内部专业分工和卷册划分的标准。 2、内容深度的基本要求 2.1 设计文件应包括说明书,各专业相关图纸。 2.2 对设计方案应有分析比较。 2.3 设计文件齐全,文字说明清楚,图纸清晰、正确。 2.4 当有外委项目时应说明外委项目内容、费用估算。 3、工程选所报告部分 前言3.1 设计依据3.1.1 1)经批准或上报的前期工作审查文件或指导性文件。 2)与本工程项目有关的其他重要文件。 3)委托方的设计咨询委托。 3.1.2 工程概况 简述工程项目概况。 3.2电力系统部分 3.2.1 电力系统概况 论述与本工程项目有关的系统概况。 3.2.2 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 1) 负荷预测 根据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参照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相应水平年的负荷

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总平面设计 一、在施工图设计中,总平面专业设计,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 二、设计说明 一般工程分别写在有关的图纸上,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注明设计依据、尺寸单位、比例、坐标及高程系统。 三、总平面图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3、场地四界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或用地红线的位 置。 4、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名 称、层数。 5、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 表示)的名称或编号、层数、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6、广场、停车场、运动场、道路、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墙的 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总平面图应画图例。 四、竖向布置图 1、场地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2、场地四邻的道路、水面、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3、建筑物、构筑物名称,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 4、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的设计标高。 5、道路、排水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的设计标高,纵坡度、纵 坡距、关键性坐标,道路表明双面坡或单面坡。 6、挡土墙、护坡或土坎顶部和底部的主要设计标高及护坡坡度。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地面坡度用箭头表示。 五、详图:道路横断面、路面结构、挡土墙、护坡、排水沟、广场、运动场地、 停车场等。(以上项目如另外委托作环境设计,本设计可不画。) 六、总图制图规定 1、计量单位: (1)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详图宜以毫米为单位。 (2)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的方位角,宜注写到“秒”。 (3)道路的纵坡度、场地平整坡度、排水沟底纵坡度宜以百分计,并应取至小数点后一位,不足时以“0”补齐。 2、坐标注法: (1)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可向左或右偏移,但不宜超过45°,x为南北方向轴向,x的增量在x轴线上; y为东西方向轴向,y的增量在y轴线上; (2)坐标网格应以细实线表示,测量坐标网应画成交叉十字线,坐标代号宜用“x、y”表示; (3)表示建筑物、构筑物位置的坐标,宜注其三个角的坐标,如建筑物、构筑物与坐标轴线平行,可注其对角坐标。 3、标高注法:

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修订)样本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民用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图纸深度规定 ( 修订版)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二○○九年十一月 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一总平面 1、区域位置图( 根据需要绘制) 2、总平面图 1) 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 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 或定位尺寸) , 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 3)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 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 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 4) 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 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生化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 , 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 或定位尺寸) 、名称( 或编号) 、层数; 总平面图中应准确表示建筑物外轮廓线。 5) 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 或定位尺寸) , 停车场及停车位, 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 6) 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 围墙、大门的布置图。 7)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9) 说明栏内注写: 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测绘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 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 应说明其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 , 补充图例及其它必要的说明等。 3、消防分析图 ( 1) 在已完成的总平面布置图上表示, 主要内容为消防车道的宽度、坡度、转弯半径、尽端车道的回车场( 高层为18m×18m小高层为15m×15m) , 消防扑救场地范围及坡度, 范围: 建筑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 场地进深高层围18m, 小高层可15m, 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场地坡度不大于5%。

220千伏及110(66)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word版要点

前言 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程序中为项目核准提供技术依据的一个重要阶段,为满足输变电工程核准要求,规范前期工作深度,加强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220千伏及110(66)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的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我院承担的220千伏及110(66)千伏新建、扩建、改建交流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35千伏及以下新建、扩建、改建交流输变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2 总则 2.1 本规定是编制、评审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可研评审意见是开展项目专题评估和编制项目核准申请报告、开展后续工程设计的依据。 2.2 对于城乡规划区内的输变电工程,应及早将电网规划内的变电站站址和输电走廊通道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其工作成果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2.3 电网技术方案应采用通用设计方案,并贯彻差异化设计原则,以及“两型一化”变电站、“两型三新”线路设计原则。 3 一般规定 3.1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必须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执行各专业的有关设计规程和规定。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建设(简称“两型”电网建设)。推广通用设计、通用造价、通用设备,促进标准化建设。积极采用电网新技术,不断提高电网技术水平,注重环境保护,促进节地、节能、节材,提高电网输配电能力,降低输电成本,控制工程造价。 3.2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以审定的电网规划为基础,原则上已列入电网规划的220千伏及110(66)千伏输变电工程才具备开展可研等前期工作的条件。

3.3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设计单位必须完格、准确、充分地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 3.4 当有多个设计单位参加同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应明确其中一个为总体设计单位,总体设计单位应对其他各协作设计单位的设计内容负责,对相关工作的配合、协调和归口负责,对接受工程外委项目的各设计和测试单位的资质提出意见,并负责将各外委单项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试验研究等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结论性意见经分析和整理后归纳到可行性研究总报告中。 3.5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电网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对项目的必要性、系统方案及投产年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分析项目及方案的节能降耗效益,提出项目接入系统方案、远景规模和本期规模。 (2)提出影响项目规模、技术方案和投资估算的重要参数要求。 (3)提出二次系统的总体方案。 (4)对新建工程站址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进行必要的调查、收资、现场踏勘、勘测和试验工作,提出推荐意见。新建工程原则上应有两个及以上可行的站址。 (5)对新建线路的路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对大跨越工程,跨越点位置应结合路径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节能及经济比较,并进行必要的调查、收资、勘测和试验工作,提出推荐意见。 (6)投资估算应能满足控制概算的要求,并应与通用造价、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7)经济评价所需的原始资料切合实际,测算的电网电价调整需求合理、可信。 (8)取得规划、国土等必要协议。 3.6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系统论证部分、变电部分、线路部分、技术经济部分以及专题报告。系统部分应包括电力系统一次、电力系统二次、节能降耗分析;变电部分应包括变电站工程选站及工程设想、节能降耗分析;线路部分应包括线路工程选线及一程设想、节能降耗分析;技术经济部分应包括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必要时以专题报告形式进行研究。各报告说明书应按要求编写,并应有附件和附图,其他报告也应有必要的附图。应有专门章节说明新技术在本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情况。 3.7 电网技术方案应采用通用设计方案,并在可研报告中说明采用的设计方案,对确实不能采用的应说明原因。

建筑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规定条文

建筑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规定条文 参照《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初步设计深度图样》GB05 802 1 平面图 1)标明承重结构的轴线、轴线编号。定位尺寸和总尺寸。 2)绘出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配件,如非承重墙、壁柱、门窗(幕墙)、天窗、楼梯、电梯自动扶梯、中庭(及其上空)、夹层、平台、阳台、雨篷、台阶、坡道、散水沟等的位置;当围护结构为幕墙时,应标明幕墙与主体结构的定位关系; 3)表示主要建筑设备的位置,如水池、卫生器具等与设备专业有关的设备的位置; 4)表示建筑平面或空间的防火分区和防火分区分隔位置的面积,宜单独成图; 5)标明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及地上、地下各层楼地面标高; 6)标明指北针(画在底层平面); 7)标明剖切线及编号; 8)绘出有特殊要求或标准的厅、室的室内布置,如家具的布置等;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绘制标准层、标准单元或标准间的放大平面图及室内布置图; 9)列出各类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计算的技术经济指标(也可在说明中列出); 10)标明图纸名称、比例。 11)按照重庆市规划局建筑工程审批电子文件图形标准设置图形分层及图形颜色。

[补充说明] 平面图绘制的内容和深度 1 平面图的绘制应充分反映工程的主要特征。平面图应绘制出在建筑物的门窗洞口高度范围内水平剖切后俯视所见的结构构件,建筑构造的全部内容,并应表示定位轴线、标高、尺寸、剖切线。所剖切到的结构构件—墙、柱,建筑构配件—门窗洞口、通风管道、管线竖井、烟囱、垃圾道等应用粗实线表示。没有剖切到、但俯视能见到的建筑设备、固定家具、卫生器具、中庭、天窗、平台、地沟、地坑、楼梯、电梯、阳台、雨篷、踏步台阶、坡道、散水、明沟、采光井、重要设备、标高变化部位、变形篷等,用细实线表示;没有剖切到、但仰视能见到的挑台、挑檐、天窗等本层平面上部的建筑、结构构件需要表示的部分可以用细虚线表示。 2 每层平面都应标注房间名称,楼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上下方向、起步方向应以本层为基准),变形缝位置、汽车、自行车停车位、车道的车流方向和坡向。当地下层有人防工程时,应标注人防工程有关的构筑物,功能房间(应同时注明平战结合的用途名称)等名称。 3 二层和三层以上的各层平面,包括设备层,标准层、夹层,视平面变化情况绘制,如外轮廓尺寸和内部布置完全相同的楼层可称为标准层,以一张平面图表示,也可以用一张图表示xx层~xx层的方法;一张平面图表示多层时应标注出各层标高。如绘制屋面平面图应表示所有出屋面的采光通风天窗、天沟、分水线。不同标高的屋面全

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内容

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 1 施工图设计文件。 1 合同要求所涉及的所有专业的设计图纸(含图纸目录、说明和必要的设备、材料表,见第4.2节至第4.8节)以及图纸总封面;对于涉及建筑节能设计的专业,其设 计说明应有建筑节能设计的专项容; 2 合同要求的工程顶算书; 注:对于方案设引后直抵进入施工图田设计的项目,若合同未要求编制工程预算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工程概算书(见第3.10节)。 3 各专业计算书。计算书不属于必须交付的设计文什,但应按本规定相关条款的要求编制并归档保存。 4.1.2 总封面标识容。 1 项目名称; 2 设计单位名称; 3 项目的设计编号; 4 设计阶段; 5 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和项目总负责人的及其签字或授权盖章; 6 设计日期(即设计文件交付日期)。 4. 2 总平面 4.2. 1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 4,2.2 图纸目录。应先列新绘制的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和重复利用图。 4.2.3 设计说明。一般工程分别写在有关的图纸上。如重复利用某工程的施工图图纸及其说明时,应详细注明其编制单位、工程名称、设计编号和编制日期;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见表3.3.2,该表也可列在总平面图上),说明地形图、初步设计批复文件等设计依据、基础资料: 4.2. 4 总平面图。 1 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 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3 场地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等的位置; 4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的道路、绿化带等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地下建筑物等的位置、名称、层数; 5 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名称

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析说施工图设计——代序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日新月异,建筑设计市场也因之兴旺起来,国家、集体及私人设计单位竞争激烈。面对这种局面,建筑方案的设计能否出奇制胜,固然成为设计单位取得设计权的重要保证,但施工图的设计能力与质量,同样成为设计单位整体水平的体现。 然而,有些建筑师却只热衷于方案设计,视施工图设计为雕虫小技,难以展现自己的才华。这种片面认识,主要是由于对施工图设计的下述特点缺乏了解所致。 一、施工图设计的严肃性 施工图是设计单位最终的“技术产品”,是进行建筑施工的依据,对建设项目建成后的质量及效果,负有相应的技术与法律责任。因此,常说“必须按图施工”。未经原设计单位的同意,任何个人和部门不得擅自修改施工图纸。经协商或要求后,同意修改的,也应由原设计单位编制补充设计文件,如变更通知单、变更图、修改图等,与原施工图一起形成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并应归档备查。 即便是在建筑物竣工投入使用后,施工图也是对该建筑进行维护、修缮、更新、改建、扩建的基础资料。特别是一旦发生质量或使用事故,施工图则是判断技术与法律责任的主要根据。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十六条中规定:“……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技术规范以及合同的约定。设计文件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施工图设计的承前性 建筑工程设计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3个阶段(小型和技术简单者,可以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简化为两个阶段)。其实质可以认为是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决策到实施逐步深化的过程。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就施工图设计论,它必须以方案与初步设计为依据,忠实于既定的基本构思和设计原则。如有重大修改变化时,应对施工草图进行审定确认或者调整初步设计,甚至重做再审。 值得提醒的是:为了保证施工图设计的顺利进行,开始前除充分准备内部作业所需的技术资料外,还应协助业主落实并提供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详见附录二)。否则往往欲速而不达。难免返工! 由此可见,建筑师只有参与施工图设计,通过本工种和其他工种间反复推敲、协调的量化过程,才能深化、修正、完善最初的建筑构思。也即首先确保施工图设计不变形,才能使建筑竣工后“不走样”! 三、施工图设计的复杂性 就一般民用建筑而言,如果说建筑方案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建筑师构思的水平。那么建筑施工图的优劣,不仅取决于处理好建筑工种本身的技术问题,同时更取决于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协作。诚然,建筑工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仍然处于“龙头”地位,因为建筑的总体布局、平面构成、空间处理、立面造型、色彩用料、细部构造以及功能、防火、节能

(完整版)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内蒙生活区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图纸深度规定 盘锦辽河化工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三年十二月

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一总平面 1、区域位置图(根据需要绘制) 2、总平面图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 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 4)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生化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或定位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总平面图中应准确表达建筑物外轮廓线。 5)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停车场及停车位,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 6)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围墙、大门的布置图。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9)说明栏内注写: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测绘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说明其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3、消防分析图(1)在已完成的总平面布置图上表示,主要内容为消防车道的宽度、坡度、转弯半径、尽端车道的回车场(高层为18m X l8m小高层为15m X l5m,消防扑救场地范围及坡度,范围:建筑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场地进深高层围18m,小高层可15: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场地坡度不大于5%。 (2)说明 1)消防登高扑救场地下的管沟、暗沟、水池、生化处理构筑物及地下车库顶板,能承受大型消防车荷载。 2)消防登高扑救场地上方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停靠和操作的难以拆除的固定障碍物,如花池、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