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03[第1~5章]解析

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03[第1~5章]解析

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03[第1~5章]解析
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03[第1~5章]解析

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03

一、选择题: 第1-6题单选,第7-12题多选。

1. 2015年11月30日,蹦床世锦赛在丹麦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获得8金3银2铜,领跑

世锦赛的奖牌榜。一位运动员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利用仪器测得该运动员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a 段和cd 段为直线。由图可知,运动员发生超重的时间段为( )

A .0~t 1

B .t 1~t 2

C .t 2~t 4

D .t 4~t 5

解:选C 。速度方向向下时为正方向,运动员发生超重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反映在v -t 图象中时是斜率为负的时间段,所以只有在t 2~t 4 阶段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故C 正确。 点评:[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记住:加速度向上超重,加速度向下失重。

2. 如图所示,a 、b

两点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从a 、b 两点分别以速度v 1、v 2水平抛出两个

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它们在水平地面上方的P 点相遇。假设在相遇过程中两球的运动没有受到影响,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小球从a 、b 两点同时抛出

B .两小球抛出的初速度v 1>v 2

C .从b 点抛出的小球着地时水平射程较小

D .从a 点抛出的小球着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较大

解:选D 。[平抛运动] a 、b 到达P 点所需时间t a >t b ,要在P 点相遇,需a 球先抛出,故A 选项错误。由于a 、b 到P 点的水平位移相同,据x =v t 得v 1<v 2,故B 选项错误。b 点抛出的小球着地时水平射程大,如图所示,故C 选项错误。a 球着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 G a =mg v a cos θ=mg v ya =mg 2t a ,同理:P G b

=mg v yb =mg 2t b ,所以P G a >P G b ,故D 选项正确。

3. 水平转台上有质量相等的A 、B 两小物块,两小物块间用沿半径方向的细线相连,两物块

始终相对转台静止,其位置如图所示(俯视图),两小物块与转台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0,则两小物块所受摩擦力F A 、F B 随转台角速度的平方(ω2)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解:选B 。[圆周运动] 设A 、B 到圆心O 的距离分别为r 1、r 2,若细线不存在,则由f 0=mω2r 及r 1<r 2可知A 、B 两物体相对转台滑动的临界角速度满足ωA >ωB ,即物体B 所受摩擦力先达到最大值,随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C 、D 错;当ω>ωB 时,细线中出现拉力T ,对物体A :T =0时,F A =mω2r 1,T >0后,F A -T =mω2r 1,而对物体B 满足T +f 0=mω2r 2,联立得F A =mω2(r 1+r 2)-f 0,所以T >0后直线斜率比T =0时大,当转台对A 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后,若转台角速度再增大,则A 、B 相对转台将出现滑动,所以A 错、B 对。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R 2r

g 运动到位置B 所需的时间为2πr 3R 卫星到达卫星“G 3”所在的轨道,必须对其减速是低轨道卫星,其所在高度处有稀薄气体,运行一段时间后,高度会降

解:选D 。[卫星运行规律、变轨、能量] 由G Mm R 2=mg ,G Mm r 2=mg ′,得g ′=R r

2g ,A 错;由

G Mm R 2=mg ,G Mm ′r 2=m ′????2πT 2r 得T =2πr k

r g ,则卫星“G 1”由位置A 运动到位置B 所需时间为t =T 6=πr 3R r g

,B 错;若想使“高分一号”到达卫星“G 3”所在轨道,必须对其加速,使之做离心运动到达“G 3”所在轨道,C 错;稀薄气体对“高分一号”有阻力,做负功,所以“高分一号”机械能减小,在引力作用下,高度降低,速度增大,D 正确。

解:选B 。[卫星运行规律] 火星探测器匀速飞行的速度约为v =2πNr t

,A 错误;火星探测器匀速飞行,G M 火m 探r 2=m 探v 2r ,对于地球,g =GM R 2,两式结合,得到M 火=4π2N 2r 3M t 2gR

2,火星的平均密度为ρ=M 火V =3πMN 2

gR 2t 2,故D 错误;火星探测器的质量不可能计算出来,故C 错误。 6. [2015·全国Ⅰ卷] 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

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 .W =12

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W >12

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 C .W =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W <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解:选C 。在N 点:4mg -mg =m v 2R ,从开始到N 点,有动能定理:mg·2R -W =12

m v 2-0 ,W =12mgR 。半径方向:F N -mg cos θ=m v 2R

,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圆弧轨道上同一高度处右侧速度小于左侧,右侧F N 小于左侧,由f =μF N ,右侧f 小,故从N 到Q 克服摩擦力做功W′<12

mgR 。从N 到Q ,由动能定理:-mgR -W′=E kQ -12m v 2,E kQ =32mgR -mgR -W′=12

mgR -W′,W′<12

mgR ,E kQ >0。 考点:[动能定理、功能关系、不等式]。

7. 《奔跑吧兄弟》摄制组来到南京体育学院,小邓同学应邀参加一项转盘投球游戏。如图

所示,顺时针转动的大转盘圆心O 点放有一个铁桶,小邓站在转盘上的P 点把篮球水平抛向铁桶,篮球总能落入桶中。设篮球抛出时相对转盘的速度方向与OP 连线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篮球抛出时速度可能沿a 方向

B .篮球抛出时速度可能沿b 方向

C .若转盘转速变大,保持篮球抛出点的高度不变,θ角可能变小

D .若转盘转速变大,降低篮球抛出点的高度,θ角可能保持不变

解:选AD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

8. 有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 是近地轨道

卫星,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 )

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 .在相同时间内b 转过的弧长最长

C .c 在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π3

D .d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 h 解:选BC 。[赤道上的物体、卫星运行规律] a 为赤道上的物体,满足万有引力等于重力与随

地球自转的向心力的和,即GMm R 2

=mg +ma ,所以a ≠g ,故A 选项错误。b 、c 、d 三颗卫星线速度v b >v c >v d ,周期T b <T c <T d ,所以B 选项正确。T c =24 h ,则T d >24 h ,故D 选项错误。

c 卫星在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θ=ωt =2πT t =π3

,故C 选项正确。 9. 如图所示,质量为M 、长为L 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滑块放置在木

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现用一水平恒力F 作用在滑块上,当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f (L +s )

B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 越大,s 越小

C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 越大,滑块到达木板右端所用时间越长

D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 越大,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越多

解:选AB 。[滑块+木板模型] 滑块相对于地面的位移为L +s ,则滑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f (L +s ),A 正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木板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当M 越大时,木板加速度越小,而滑块加速度不变,相对位移一样,滑块在木板上运动时间短,所以木板运动的位移s 小,B 正确。滑块和木板都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木板的运动情况不变,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还是L ,滑块的位移也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拉力F 越大,滑块的加速度越大,离开木板的时间就越短,C 错误。系统产生的热量等于摩擦力和相对位移的乘积,相对位移不变,摩擦力不变,所以产生的热量不变,D 错误。

.汽车挂一节车厢时的最大速度是挂两节车厢时的两倍

P 解:选BD 。[机车启动功率问题] 根据P =2kmg v 1,P =3kmg v ,可得汽车挂一节车厢时的最大速度是挂两节车厢时的1.5倍,A 错误;根据P =2kmg v 1,可得汽车挂一节车厢时的最大速度

为v 1=P 2kmg ,选项B 正确;汽车挂两节车厢运动的速度为v 2

时,牵引力F =2P v ,阻力F f =3kmg ,

加速度a =F -F f 3m =2P 3m v -gk ,选项C 错误;由P =3kmg v ,可得v =P 3kmg

,某时刻后面的一节车厢突然脱离,要想使汽车的速度不变,汽车做匀速运动,牵引力变为2kmg ,汽车的功率必

须变为2kmg v =23

P ,选项D 正确。 11. 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连接的物块A 和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和2m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C 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沿斜面方向的恒力拉物块A 使之沿斜面向上运动,当B 刚离开C 时,A 的速度为v ,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a ,则( )

A .从静止到

B 刚离开

C 的过程中,A 发生的位移为3mg sin θk

B .从静止到B 刚离开

C 的过程中,重力对A 做的功为-3m 2g 2sin θk

C .B 刚离开C 时,恒力对A 做功的功率为(mg sin θ+ma )v

D .当A 的速度达到最大时,B 的加速度大小为a 2

解:选AD 。[斜面弹簧功能关系] 开始系统静止时,设弹簧压缩量为x ,由平衡条件有:kx =

mg sin θ,解得:x =mg sin θk

。当B 刚离开档板时,设弹簧伸长量为x ′,对B 受力分析,kx ′=2mg sin θ,解得:x ′=2mg sin θk ,所以从静止到B 刚离开C 过程中,A 的位移为x +x ′=3mg sin θk

,A 项正确;重力对A 做功W G =-mgh =-3m 2g 2sin 2θk

,B 项错;B 刚离开C 时,对A 、B 及弹簧组成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3mg sin θ=ma ?F =3mg sin θ+ma ,所以拉力做功功率P =Fv =(3mg sin θ+ma )v ,C 项错;当A 的速度达到最大时,A 所受合外力为零,对A 根据平衡条件有:F 弹+mg sin θ=F ,解得:F 弹=2mg sin θ+ma ,对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弹-2mg sin θ=2ma ′,

解两式得:a ′=a 2

,D 项正确。 12.静置于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0.3kg ,某时刻物体在竖直拉力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若取地

面为零势能面,物体的机械能E 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OA 段重力势能增加6J

B .物体在AB 段动能增加了12J

C .物体在h =2m 时的动能为9J

D .物体经过OA 段和AB 段拉力做功之比为5:4

解:选ACD 。OA 段:重力势能增加ΔE p1=mgh 1=0.3×10×2J =6J 。AB 段:重力势能增加ΔE p2=mgh 2=0.3×10×4J =12J ,机械能增加ΔE 2=(27-15)J =12J ,则动能增加量为0。h =2m

时:动能 E k A =E A -mgh =15J -6J =9J 。W 其他力=ΔE ,W F =ΔE ,W FOA W F AB =?E OA ?E AB = 15-027-15=54

。 点评:[单物体,机械能变化图像]

二、实验题:

13.(4分)[2017·江苏·]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小车

的质量为M =200.0 g ,钩码的质量为m =10.0 g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 的交流电。

(1) 挂钩码前,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调节木板右侧的高度,直至向左轻推小车观察

到 。

(2) 挂上钩码,按实验要求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选择某一点为O ,依次每隔4个计时点

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Δx ,记录在纸带上。计算打出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 ,其中打出计数点“1”时小车的速度v 1= m/s 。

(3) 实验结果表明,ΔE k 总是略小于W 。某同学猜想是由于小车所受拉力小于钩码重力造成的。

用题中小车和钩码质量的数据可算出小车受到的实际拉力F = N 。

解:(1) 小车做匀速运动 (2) 0.228 (3) 0.093

解析:(1)小车能够做匀速运动,纸带上打出间距均匀的点,则表明已平衡摩擦;(2)相临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 =0.1s ,v 1=x 022T

=0.228m/s ;(3)对整体,有牛顿第二定律:mg =(m +M )a ,钩码:mg –F T =ma ,联立解得绳上的拉力:F T =0.093。

考点:[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14.(5分)[2016·全国I 卷] 某同学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

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Hz 、30Hz 和40Hz 。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 )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 ,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它题给条件进行推算。

(1) 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 和图(b )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

打点计时器打出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打出C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

(2) 已测得s 1=8.89cm ,s 2=9.50cm ,s 3=10.10cm ;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s 2,实验中重

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f 为 Hz 。

解:(1)f 2( s 1+s 2),f 2( s 2+s 3),f 22

( s 3-s 1);(2) 40Hz 。 解析:(1)T =1f ,v B =s 1+s 22T =f 2( s 1+s 2),v C =s 2+s 32T =f 2( s 2+s 3),v C =v B +aT ,a =v C -v B T =f 22

( s 3-s 1)。(2)mg -0.01mg =ma ,a =9.702m/s 2

,9.702=f 22( 0.1010-0.0889),f ≈40Hz 。 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三、计算题:

15.(8分)[2017·全国Ⅱ卷] 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 0

和s 1(s 1<s 0)处分别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初速度v 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冰球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v 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 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 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

解:(1) 对冰球:μmg =ma 1, v 02-v 12=2a 1s 0,μ=v 02

-v 12

2gs 0 (2) 设冰球运动时间为t ,v 1=v 0-a 1t ,

对运动员:s 1=12a 2t 2,a 2=s 1(v 0+v 1)2

2s 02

点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分析物理过程,找到运动员和冰球之间的关联,并能灵活选取运动公式;难度中等。

16.(9分) 已知某星球半径为R ,若宇航员随登陆舱登陆该星球后,在此星球表面某处以速度

v 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求(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 此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 试根据以上条件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 1的表达式;

(3) 若在登陆前,宇宙飞船绕该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星球表面高度为h ,求飞

船的运行周期T 。

解:(1) v 02=2gH ,g =v 022H

(2) 第一宇宙速度即卫星环绕地球的最大运行速度,为近地卫星速度。 G Mm R 2=mg ,GM =gR 2,G Mm R 2=m v 12R ,v 1=GM R =gR =v 02R 2H

(3) G Mm (R +h )2=m (2πT )2(R +h ),T =2π(R +h )3GM =2π(R +h )3gR 2

=2π2(R +h )3H R 2v 02 点评:[求表面g ,宇宙速度,周期] 难度:★★。

17.(11分) 如图,粗糙的水平轨道BC 的左端与14

圆轨道相切于B 点,右端与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轨道在C 点平滑连接(即物体经过C 点时速度的大小不变),斜面顶端固定一轻质弹簧,一质量为2kg 的滑块从圆弧轨道的顶端A 点由静止释放,经水平轨道后滑上斜面并压缩弹簧,第一次可将弹簧压缩至D 点,已知光滑圆轨道的半径R =0.45m ,水平轨道BC 长x BC =0.4m ,其动摩擦因数μ=0.2,光滑斜面轨道上CD 长x CD =0.6m ,g 取10m/s 2,求:

(1) 滑块第一次经过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 整个过程中弹簧具有最大的弹性势能;

(3) 滑块在水平轨道BC 上运动的总时间及滑块最终停在何处?

解:(1) 从A 到B ,由动能定理:mgR =12

m v B 2-0,v B =3m/s

在B 点:F -mg =m v B 2R

,F =60N 由牛顿第三定律,物块对B 点的压力为60N 。

(2) 滑块第一次到达D 点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最大,从B 到D ,由动能定理:

-μmg x BC -mg·x CD sin30°+W 弹=0-12

m v B 2 W 弹=?E p =0-E p ,E p =-W 弹=1.4J

或:从B 到D ,由能量守恒定律:12

m v B 2=μmg x BC +mg·x CD sin30°+E p ,E p =1.4J (3) 滑块以初速度v B 在BC 段上来回减速到静止,全程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a =μg =2m/s 2,t =v B a

=1.5s 从滑块第一次经过B 点到最终停下来的过程,由动能定理:

-μmg· x =0-12

m v B 2,x =2.25m L BC =0.4m ,滑块最终停止在距B 点0.15m 处。

点评:[与圆周运动结合、有斜面弹簧] 难度:★★★

18. (12分) 如图所示,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 =1 kg 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 点以

v 0=1.8 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 点时,恰好沿C 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无碰撞地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 点的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已知传送带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行的速度为v =3m/s ,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 =2m ,C 点和圆弧的圆心O 点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0 m/s 2,sin 53°=0.8,cos 53°=0.6。求:

(1) 小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 小物块从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解:(1) 在C 点,分解速度:v C =v 0cos θ

=3 m/s 从C 到D ,由动能定理:mgR (1-cos θ)=12 m v D 2-12

m v C 2,v D =5 m/s

在D 点,F N -mg =m v D 2

R

,F N =22.5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2.5 N ,方向竖直向下。

(2) 在传送带上,μmg =ma ,a =μg =5 m/s 2

小物块从D 点向左减速至速度为零的过程中,设所用时间为t 1,v D =at 1,t 1=1s

在t 1时间内,小物块向左的位移为x 1=v D 2

t 1=2.5m 传送带向右的位移为:x 2=v t 1=3m

小物块从速度为零向右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过程中,设所用时间为t 2,

v =at 2,t 2=0.6s

在t 2时间内,小物块向右的位移为x 3=v 2

t 2=0.9m 传送带向右的位移为x 4=v t 2=1.8m

小物块相对传送带移动的位移为x =x 1+x 2+x 4-x 3=6.4m

产生的热量为:Q =μmgx =32 J

点评:[与平抛圆周运动结合、有传送带内能] 小物块与传送带达到共速之后一起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无摩擦力,无内能产生。难度:★★★

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42机械振动新人教版

42机械振动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是某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第1 s内,质点速度逐渐增大 B.在第1 s内,质点加速度逐渐增大 C.在第1 s内,质点的回复力逐渐增大 D.在第4 s内质点的动能逐渐增大 E.在第4 s内质点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2.铺设铁轨时,每两根钢轨接缝处都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匀速运行的列车经过轨端接缝处时,车轮就会受到一次冲击.由于每一根钢轨长度相等.所以这个冲击力是周期性的,列车受到周期性的冲击做受迫振动.普通钢轨长为12.6 m,列车固有振动周期为0.315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的危险速率为20 m/s B.列车的危险速率为40 m/s C.列车过桥需要减速,是为了防止发生共振现象 D.列车运行的振动频率和列车的固有频率总是相等的 E.增加钢轨的长度有利于列车高速运行 3.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振动的频率是4 Hz 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 C.第4 s末质点的速度最大 D.在t=1 s和t=3 s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E.在t=2 s和t=6 s两时刻,质点的速度相同 4.甲、乙两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 ) A.两弹簧振子完全相同 B.两弹簧振子所受的回复力最大值之比F甲F乙=2:1 C.振子甲的速度为零时,振子乙的速度最大 D.两振子的振动频率之比f甲f乙=1:2 E.振子乙的速度为最大时,振子甲的速度不一定为零 二、非选择题 5.有两个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大和南大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

届高中高考物理一轮总结复习计划规划方案.doc

云师大附属丘北中学2018 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组 2018 届高三复习,结合我校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实际,计划划分为 三轮。第一轮地毯式复习,第二轮板块复习(专题)60 天集训,第三轮“强化1+1 ”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第四轮模块短板补缺。 第一轮地毯式复习:以考点过关为目标,并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主要使学生 能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物理现象、基本实验、基本题型和基本的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轮板块复习60 天集训:以高中物理的重点专题为主线,通过力与运动,功与能,动量和能量,电磁场,电路与电磁感应,原子物理,实验,热学等专题,主要侧重于综合分析和训练,使学生能对各板块知识间联系和各种综合题型进行全 面复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强化1+1 ”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 第四轮:“调整1+1 ”旨在查漏补缺和调整应试状态。 一、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 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 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 理现实问题。 5、最终高考目标:1、 2 班平均分达到60 分 3、 4 班平均分达到50 分

二、第一轮复习时间具体分配(自2017.6.18-2018.1.18 ) 周次复习内容具体时间 1 第一讲 : 直线运动、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2017.06.18 1. 关于运动的描述 (2 课时 ) 至 2.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5 课时 ) 2017.06.28 3.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3 课时 ) 4 章节检测( 4 课时 ) 2 第三讲 :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017.06.29 至 1 两种常见的力 (4 课时 ) 2017.07.06 1

2018届高中高三人教版本高中物理一轮总结复习基本学习知识点总结计划.docx

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 . 教学内容: 1.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 0 gR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相同, A = C ,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 v A=v B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 3.1km/s 。 m1m2 5.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F=G r2,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6.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g' =GM/r 2 说明: r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0GM。 R 2 g'R2 R ——某星体半径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g( R h) 2h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 较大。 GM GMm mv 2GM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g ' = r 2、 r 2r 、v=r 、 GMm mv 2 r 2r =mω2R=m(2π/T)2R GM 当 r 增大, v 变小;当r=R,为第一宇宙速度 v1=r = gR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gR2=GM ①水平方向 ______________ ②竖直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全真模拟试题精编(十)

2018年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题(十) 满分110分,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库仑把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B.欧姆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 C.楞次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电流的单位“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2.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上,有一斜劈A,A的上表面水平且放有一斜劈B,B的上表面上有一物块C,A、B、C一起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间摩擦力为零 B.C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C.A加速度大小为g cos θ D.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零 3.如图所示,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q>0)和-q以相同角速度绕O点在纸面中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O点离+q较近,则() A.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始终垂直纸面向外 B.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始终垂直纸面向里 C.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D.O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4.如图甲所示,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为边界的有界匀强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线框abc的直角边ab的长是AB长的一半,线框abc在纸面内,线框的cb 边与磁场边界BC在同一直线上,现在让线框匀速地向右通过磁场区域,速度始终平行于BC边,则在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是(设电流沿顺时针方向为正)()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天体运动专题练习(含答案)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天体运动专题练习(含答 案) 天体是天生之体或者天然之体的意思,表示未加任何掩盖。查字典物理网整理了天体运动专题练习,请考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2014武威模拟)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神舟十号航天员首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太空授课和天地互动交流等科 普教育活动,这是一大亮点.神舟十号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指令长聂海胜做了一个太空打坐,是因为他不受力 B.悬浮在轨道舱内的水呈现圆球形 C.航天员在轨道舱内能利用弹簧拉力器进行体能锻炼 D.盛满水的敞口瓶,底部开一小孔,水不会喷出 【解析】在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万有引

力充当向心力,飞船及航天员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聂海胜做太空打坐时同样受万有引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A错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的液体将以圆球形状态存在,所以B正确;完全失重状态下并不影响弹簧的弹力规律,所以拉力器可以用来锻炼体能,所以C正确;因为敞口瓶中的水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即水对瓶底部没有压强,所以水不会喷出,故D正确. 【答案】 A 2.为研究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需要知道太阳的质量,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太阳与地球中心间距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T.则太阳的质量为() A.B. C. D. 【解析】地球表面质量为m的物体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mg,对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有G=m.解得M=,D正确.

【答案】 D 3.(2015温州质检)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的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的轨道均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已知神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74109 m,杨利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45109 m.假设两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星相比较() A.神舟星的轨道半径大 B.神舟星的加速度大 C.杨利伟星的公转周期小 D.杨利伟星的公转角速度大 【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有:G=m=ma=m()2r=m2r,得运行速度v=,加速度a=G,公转周期T=2,公转角速度=,由题设知神舟星的运行速度比杨利伟星的运行速度大,神舟星的轨道半径比杨利伟星的轨道半径小,则神舟星的加速度比杨利伟星的加速度大,神舟星的公转周期比杨利伟星的公转周期小,神舟星的公转角速度比杨利伟星的公转角速度大,故选

2018年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全套试卷(含答案)

专题一力与运动 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 一、明“因”熟“力”,理清一个“网络” 二、两种思维方法,攻克受力分析问题 方法一整体思维法 1.原则:只涉及系统外力不涉及系统内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2.条件:系统内的物体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 3.优、缺点:整体法解题一般比较简单,但整体法不能求内力方法二隔离思维法 1.原则:分析系统内某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优点:系统内物体受到的内力外力均能求 三、确定基本思路,破解平衡问题

高频考点1 物体的受力分析 1.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 (1)整体法;(2)隔离法. 2.物体受力分析的技巧 (1)分析受力的思路: ①先数研究对象有几个接触处,每个接触处最多有两个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 ②假设法是判断弹力、摩擦力是否存在及方向怎样的基本方法; ③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时,要采用整体(隔离)的方法. (2)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明确研究对象―→确定受力分析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 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 按顺序分析力―→一般先分析场力、已知力,再分析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 ↓ 画受力示意图―→每分析一个力就画出它的示意图,并标出规范的符号 ↓ 检查是否有误―→受力情况应满足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否则就有漏力、多力或错力 1-1. (多选)如图甲、乙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块M ,在滑块M 上放置一个

质量为m的物块,M和m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 B.图乙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 C.图甲中物块m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图乙中物块m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 解析:对题图甲:设m受到摩擦力,则物块m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而重力、支持力平衡,若受到摩擦力作用,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方向水平,则物体m受力将不平衡,与题中条件矛盾,故假设不成立,A、C错误.对题图乙:设物块m不受摩擦力,由于m匀速下滑,m必受力平衡,若m只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由于支持力与接触面垂直,故重力、支持力不可能平衡,则假设不成立,由受力分析知:m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B、D正确. 答案:BD 1-2. (2017·内蒙古集宁一中一模)如图所示,A和B两物块的接触面是水平的,A与B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粗糙斜面匀速下滑,在下滑过程中B的受力个数为() A.3个B.4个 C.5个D.6个 解析:先以A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B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B对A没有摩擦力,否则A不会匀速运动.再对B研究,B受到重力、A对B竖直向下的压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共4个力,B正确. 答案:B 1-3.(2017·南昌三中理综测试)如图所示,穿在一根光滑的固定杆上的小球A、B连接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两端,杆与水平面成θ角,不计所有摩擦,当两球静止时,OA绳与杆的夹角为θ,OB绳沿竖直方向,则正确的说法是() A.小球A可能受到2个力的作用

2018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课时作业22附解析

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0题为多项选择题) 1. (2017·陕西安康二调)如图所示,对于电场线中的A、B、C三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势最低 B.B点的电场强度最大 C.同一正电荷在A、B两点受的电场力大小相等 D.同一负电荷在C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A点的大 解析:根据电场线的特点,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则φA>φC>φB,又知同一负电荷在电势越低处电势能越大,则同一负电荷在C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A点的大,所以A错误,D正确;因在同一电场中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则知A点电场强度最大,所以B错误;因电场中E A>E B,则同一正电荷在A、B 两点所受电场力关系为F A>F B,所以C错误。 答案: D 2. 如图,水平天花板下用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悬挂起来的两个相同的带电小球A、B,左边放一带正电的固定球P时,两悬线都保持竖直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P球带电荷量大 B.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P球带电荷量小 C.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P球带电荷量小 D.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P球带电荷量大 解析:A、B悬线都处于竖直方向,表明沿水平方向均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可判断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结合库仑定律知,A球带电荷量较P球带电荷量小。故选C。 答案: C 3.

将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绝缘细线相连,竖直悬挂于O 点,其中球a 带正电、电荷量为q ,球b 不带电,现加一电场强度方向平行竖直平面的匀强电场(没画出),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且绷紧的绝缘细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0°,如图所示,则所加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可能为( ) A.mg 4q B .mg q C.mg 2q D . 3mg 4q 解析: 取小球a 、b 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则受重力2mg 、悬线拉力F T 和电场力F 作用处于平衡,此三力满足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关系,由图知F 的最小值为2mg sin 30°=mg ,由F =qE 知A 、C 、D 错,B 对。 答案: B 4.如图所示,一个绝缘圆环,当它的1 4均匀带电且电荷量为+q 时,圆心O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现 使半圆ABC 均匀带电+2q ,而另一半圆ADC 均匀带电-2q ,则圆心O 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为( ) A .22E ,方向由O 指向D B .4E ,方向由O 指向D C .22E ,方向由O 指向B D .0 解析: 由题意可知,若14圆AB 带电荷量为q ,AB 在圆心处场强为E ,方向由O 指向CD 中点,若1 4圆 CD 带电荷量为-q ,CD 在圆心处的场强也是E ,且方向与14圆AB 在圆心处场强相同;同理,1 4圆BC 、AD 在圆心处的场强也是E ,方向由O 指向AD 中点。合成各场强可得,圆心O 处的场强大小为22E ,方向由O 指向D 。因此A 正确。 答案: A 5.(2017·内蒙古包头测评)如图甲所示,在某一电场中有一条直电场线,在电场线上取A 、B 两点,将一个电子由A 点以某一初速度释放,它能沿直线运动到B 点,且到达B 点时速度恰为零,电子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50

考点50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用双缝干涉测光 的波长 考点名片 考点细研究:(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2)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等。其中考查到的如:2016年江苏高考12题B(2)(3)、2015年北京高考第21题(1)、2015年全国卷Ⅰ第34题(1)、2014年大纲卷第17题、2014年江苏高考第12题B(1)、2012年江苏高考第12题、2012年浙江高考第21题、2012年全国卷第16题、2012年福建高考第19题等。 备考正能量:本考点为高考的重点内容。考查的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仍然是今后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复习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基础与经典 1. (多选)某同学在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使用的是半圆形玻璃砖,P1、P2、P3、P4是按顺序插在软木板上的大头针,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任意选取P1、P2连线的方向和入射点A的位置,都可以在圆弧右侧适当位置处插上第三枚大头针,使其同时挡住P1、P2的像

B.如果入射点A恰在玻璃砖圆心处,可不使用大头针P4 C.可以用P1、P2连线作为入射光线,也可以用P4、P3连线作为入射光线 D.为减小误差,P1、P2间距和P3、P4间距应适当大一些 答案BCD 解析任何光线都能从空气射进玻璃,但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可能会发生全反射,若选取的P1、P2连线方向和入射点A的位置不合适,即当AB光线在玻璃砖内的入射角大于全反射临界角时,玻璃砖的右侧不会有光线射出,故A选项错误;如果入射点A恰在玻璃砖圆心处,则折射光线沿径向射入玻璃砖,也能沿径向射出玻璃砖,插上P3即可作出折射光线,又根据光路可逆,可知B、C选项正确;D选项是做实验时减小误差的一种做法,故D选项正确。 2.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界面aa′和bb′,不慎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些,放在了图示位置上,而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测得的折射率将() A.偏大B.偏小 C.不变D.无法确定 答案 C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功和功率专项练习

功和功率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1题为多项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甲对乙的滑动摩擦力对乙做了负功,则乙对甲的滑动摩擦力对甲( ) 图1 A.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 B.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但不可能不做功 C.可能做正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负功 D.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正功 2.同一恒力按同样的方式施于物体上,使它分别沿着粗糙水平地面和光滑水平地面移动相同一段距离时,恒力做的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W1、P1和W2、P2,则二者的关系是( ) A.W1>W2、P1>P2B.W1=W2、P1<P2 C.W1=W2、P1>P2D.W1<W2、P1<P2 3.(2017·安徽期中测试)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 A∶m B=2∶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v0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A、B 两物体所受摩擦力之比F A∶F B与A、B两物体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之比W A∶W B分别为( ) 图2 A.2∶1,4∶1 B.4∶1,2∶1C.1∶4,1∶2 D.1∶2,1∶4 4.(2016·济南模拟)汽车从静止匀加速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5.(2016·福建厦门质检)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恒等于车重的0.1,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 m 。则当汽车速度为1 2v m 时,汽车的加速度为(重 力加速度为g )( ) A .0.1g B .0.2g C .0.3g D .0.4g 6.如图3所示,半径为R 的1 8光滑圆弧轨道左端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大小恒为F 、 方向始终与轨道相切的外力作用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由静止开始运动,轨道左端切线水平,当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立即撤去外力,此时小球的速率为v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则( ) A .此过程外力做功为π 2FR B .此过程外力做功为 22 FR C .小球离开轨道的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Fv D .小球离开轨道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 22 Fv 7.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以加速度a 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运动过程中物体与斜面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10 (1)

第十单元万有引力与航天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2016·全国卷Ⅲ]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 B 解析开普勒在第谷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项正确;牛顿在开普勒总结的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找出了行星运动的原因,A、C、D项错误。 2.[2016·怀化模拟]如图所示,飞行器P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张角为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 B.张角越大,速度越大

C .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则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D .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则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答案 D 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轨道半径越大,飞行器的周期越长,角速度越小,A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 r 2=m v 2r ?v =GM r 可知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大,张角越大半径越小, 故B 正确;设星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平均密度为ρ,张角为θ,飞行器的质量为m ,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对于飞行器,根据万 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 r 2=m 4π2r T 2得:M =4π2r 3GT 2 ,由几何关系有:R =r sin θ2,星球的平均密度ρ=M 43πR 3;由以上三式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质量,但是星球的半径未知,不能求出星球的平均密度。故C 正确,D 错误。 3.[2016·四川高考]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 ,远地点高度约为2060 km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786 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 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 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 3,则a 1、a 2、a 3的大小关系为( ) A .a 2>a 1>a 3 B .a 3>a 2>a 1

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复习专题

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复习专题 2014年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复习专题 查字典物理网高考频道第一时间为您发布2014年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复习专题 专题名称:实验专题(一) 复习重点:1、长度的测量;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知识能力点提要: 实验一、长度的测量。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刻度尺和游标卡尺测量长度。 一、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刻度尺又称米尺,常用米尺的最小刻度为lmm,量程不等。 1、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刻度线紧贴被测物,眼睛正对刻度线读数,以避免视差。 (2)为防止因端头磨损而产生误差,常选择某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测量的长度等于被测物体的两个端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之差。 (3)毫米以下的数值靠自测估读一位,估读最小刻度值的 1/10。 (4)测量精度要求高时,要进行重复测量后取平均值。可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或一张白纸的厚度。 二、练习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 1、游标卡尺的构造如图所示。 2、读数原理:如表。 3、测量范围:一般最多可以测量十几个厘米的长度。 4、使用游标卡尺时要注意:

(1)对游标尺的末位数不要求再作估读,如遇游标上没有哪一根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的情况,则选择靠最近的一根线读数。有效数字的末位与游标卡尺的精度对齐。 (2)测量物不可在钳口间移动或压得太紧,以免磨损钳口或损坏工件。 (3)测量物上被测距离的连线必须平行于主尺。 (4)读数时,在测脚夹住被测物后适当旅紧固定螺丝。 实验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目的: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2、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是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 _____ 流伏,f = 50Hz时,每隔 _______ s打一次点。 3、实验原理:如图所示,T=0.02n秒: (1)逐差法: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物理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1)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2018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手机给我们日常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百度地图app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0分钟,5.4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 B. 10分钟表示的是某段时间间隔 C. 5.4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 D. 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答案】B 2、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其中v0和v s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和末速。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 加速度的定义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小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速度为 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速度为 【答案】C 3、(2018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如图所示,一倾角为的斜面体置于固定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之间,斜面体恰好与物体A、B接触,一质量为m的物体C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此时斜面体与A、B均无作用力。若用平行于斜面体的力F沿斜面向下推物体C,使其加速下滑,则下列关于斜面体与物体A、B间的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物体A、B均无作用力 B. 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 C. 对物体B有向右的压力,大小为 D. 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 【答案】A

2018年高考状元物理备考笔记

2018年高考状元物理备考笔记 一. 教学内容: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gR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ω相同,Aω=Cω,轮上边缘各点v相同,v A=v B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处,运行速度3.1km/s。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F=G22 1 r m m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 =GM/r 2 说明: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 g GM R 02= g g R R h R h '() =+2 2 ——某星体半径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 力加速度较大。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g =2r GM 、 r m v r GMm 22=、v =r GM 、r m v r GMm 2 2 ==m ω2R =m (2π/T )2R 当r 增大,v 变小;当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v 1= r GM =gR gR 2=GM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______________ ②竖直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2018年全国卷高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题突破

2019年全国卷高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题突破 【考点定位】 选择题的考点仍然会侧重于分子动理论,涉及到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与温度的关系,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做功和热传递,另外一个侧重点在分子实验定律即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个别选项会涉及到物态和物态变化。 对分子动理论、热传递和做功部分是选修3-3的重点,也是非选择题命题的重点。对气体的问题只要求知道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之间的关系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12212 p V p V T T =,非选择题一般会选择这个点命题,突破点在于活塞的受力分析,注意初末状态的温度体积的变化。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 -,可以通过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即根据单分子油膜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分子直径。1 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 ,摩尔质量即个分子的总质量,对于气体来 说,摩尔体积等于个分子所占的总体积,而不是 分子的体积和。 2.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其实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分子运动越剧烈。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叫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时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固体小颗粒运动的原因是受到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撞击,所以说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但可以说明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所以把分子的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3.分子力: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会随分子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斥力减小的更快。如下图,当分子间距离大于0r 时,分子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距离小于0r 时,分子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4.分子内能:分子内能包括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动能越大,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唯一标志。分子势能主要看分子力做功,若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若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比如分子距离大于0r 时,分子距离增大, 2316.0210A N m o l -=?2316.0210A N m o l -=?2316.0210A N m o l -=?2316.0210A N m o l -=?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云师大附属丘北中学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组2018届高三复习,结合我校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实际,计划划分为三轮。第一轮地毯式复习,第二轮板块复习(专题)60天集训,第三轮“强化1+1”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第四轮模块短板补缺。 第一轮地毯式复习:以考点过关为目标,并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主要使学生能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物理现象、基本实验、基本题型和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轮板块复习60天集训:以高中物理的重点专题为主线,通过力与运动,功与能,动量和能量,电磁场,电路与电磁感应,原子物理,实验,热学等专题,主要侧重于综合分析和训练,使学生能对各板块知识间联系和各种综合题型进行全面复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强化1+1”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 第四轮:“调整1+1”旨在查漏补缺和调整应试状态。 一、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5、最终高考目标:1、2班平均分达到60分 3、4班平均分达到50分

三、一轮复习具体实施方案 在这一阶段里,学生要全面阅读教材,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第一轮复习必须讲究策略,抓细抓实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知识网络,提高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原则 1.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全面阅读教材,让学生树立“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的观点,对高中物理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对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律逐字逐句进行理解。有意识的挖掘教材中有价值的习题、阅读材料、思考与讨论、做一做等,要扫清知识死角,把书本念厚。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新课标1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K 39 Ti 48 Fe 56 I 127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 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kg m/s ? ?B.×102kg m/s C.×102kg m/s ? ?D.×102kg m/s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 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 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 b c m m m >> B .b a c m m m >> C .a c b m m m >> D .c b a m m m >>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 核聚变反应方程是 22311 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 6 u ,32He 的质量为 0 u ,10n 的质量为 7

2018年高考理综复习总体备考策略

2018年高考理综复习总体备考策略 高三学生怎么样的复习才是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本文整理了2018年高考理综复习总体方案及复习要点,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A、物理 力学、电磁学是复习重点 支招人:高本跃(贵阳六中高级教师) 通过对近3年高考试卷(贵州卷)的分析和对比,高老师分析认为,同学们的复习重点应放在力学和电磁学上。 高老师建议,同学们对力学和电磁学的复习应深入一些。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动量和动量守恒是力学的重点内容;电场强度和电势、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电路问题、安培力、洛伦兹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的重点内容,这些考点很容易综合在一起出题,难度较大的计算题大多出在上述几个考点中。 特别是机械能的问题、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天体运动问题年年都要考到,实验试题中必定出有关电路的问题,特别是电阻的测量更是常考常新,几乎年年出题,所以希望同学们复习时在这几个考点上多投入精力和时间,将这几个考点涉及的题目类型搞透彻。 另外,如分子运动论、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问题、几何光学和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这些考点一般不会出现难度较大的试题,往往是课本内容的再现与变形,所以复习时应重视课本,重视基本内容的复习,不必做过多难题。 瞄准中档题不陷入题海战术 支招人:左奕(贵州师大附中高级教师) 高考理综物理命题以中档题为主,左老师建议,同学们的目标应瞄准中档题。个别尖子生可以适当分一些精力做些难度较高的题。 “但冲刺阶段的复习不是题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应该精选精练。”左老师特别提醒,同学们不应把宝贵的时间丢入无边的题海中。对做过的题至少要复习一遍,这样才能说对这道题已经掌握了。 另外,还应主要归纳并掌握常规题的解法。在最近几年高考题中,都出现了曾经考过,或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优秀陈题,但在这些题的基础上又做了改编,使常规中见新意。所以复习中没必要因为是陈题而有意回避。最后阶段应把中学物理中的典型题型进行总结,加以记忆。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云师大附属丘北中学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组 2018届高三复习,结合我校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实际,计划划分为三轮。第一轮地毯式复习,第二轮板块复习(专题)60天集训,第三轮“强化1+1”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第四轮模块短板补缺。 第一轮地毯式复习:以考点过关为目标,并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主要使学生能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物理现象、基本实验、基本题型和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轮板块复习60天集训:以高中物理的重点专题为主线,通过力与运动,功与能,动量和能量,电磁场,电路与电磁感应,原子物理,实验,热学等专题,主要侧重于综合分析和训练,使学生能对各板块知识间联系和各种综合题型进行全面复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强化1+1”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 第四轮:“调整1+1”旨在查漏补缺和调整应试状态。 一、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5、最终高考目标:1、2班平均分达到60分 3、4班平均分达到50分

三、一轮复习具体实施方案 在这一阶段里,学生要全面阅读教材,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第一轮复习必须讲究策略,抓细抓实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知识网络,提高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原则 1.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全面阅读教材,让学生树立“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的观点,对高中物理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对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律逐字逐句进行理解。有意识的挖掘教材中有价值的习题、阅读材料、思考与讨论、做一做等,要扫清知识死角,把书本念厚。 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清楚高中物理力、热、电、光、原五大部分所涉及到的力、运动、能量的相关问题是在不同知识背景下的同一个内容,是一个整体。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1-2

1.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 和2 s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 2由静止加速到2 m/s ,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 A .关卡2 B .关卡3 C .关卡4 D .关卡5 答案 C 解析 关卡刚放行时,该同学加速的时间t =v a =1 s ,运动的距离 为x 1=12 at 2=1 m ,然后以2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经4 s 运动的距离为8 m ,因此第1个5 s 内运动距离为9 m ,过了关卡2,到关卡3时再用时3.5 s ,大于2 s ,因此能过关卡3,运动到关卡4前共用时12.5 s ,而运动到第12 s 时,关卡关闭,因此被挡在关卡4前,C 项正确。 2.在离地高h 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 ,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

A.2v g B.v g C.2h v D.h v 答案 A 解析 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向上抛出的小球落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也是v ,之后的运动与竖直下抛的物体运动情况相同。 因此,上抛的小球与下抛的小球运动的时间差为t =-v -v -g =2v g ,A 正确。 3.(多选)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圈A 、B 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 ,此时A 、B 间距为3L , A 距地面为L ,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 、B ,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释放到A 落地历时t 1,A 落地前瞬间速率为v 1,从A 落地到B 落在A 上历时t 2,B 落在A 上前瞬间速率为v 2,则( ) A .t 1>t 2 B .t 1=t 2 C .v 1∶v 2=1∶2 D .v 1∶v 2=1∶3 答案 BC 解析 对A 有L =12gt 21,且v 1=gt 1,对B 有3L +L =12 g (t 1+t 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