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数学(理)二轮复习精品同步:题型专题(16) 直线与圆(通用版).doc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数学(理)二轮复习精品同步:题型专题(16) 直线与圆(通用版).doc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数学(理)二轮复习精品同步:题型专题(16) 直线与圆(通用版).doc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数学(理)二轮复习精品同步:题型专题(16) 直线与圆(通用版).doc

题型专题(十六) 直线与圆

[师说考点]

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的斜率k 1,k 2存在,则l 1∥l 2?k 1=k 2,l 1⊥l 2?k 1k 2=-1.若给出的直线方程中存在字母系数,则要考虑斜率是否存在.

2.两个距离公式

(1)两平行直线l 1:Ax +By +C 1=0,l 2:Ax +By +C 2=0间的距离d =|C 1-C 2|A 2+B 2

. (2)点(x 0,y 0)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公式d =

|Ax 0+By 0+C |

A 2+

B 2

.

[典例] (1)“a =-1”是“直线ax +3y +3=0和直线x +(a -2)y +1=0平行”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选C 依题意,直线ax +3y +3=0和直线x +(a -2)y +1=0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

????a (a -2)-3×1=0,3×1-3(a -2)≠0,解得a =-1. (2)直线l 过点(2,2),且点(5,1)到直线l 的距离为10,则直线l 的方程是( ) A .3x +y +4=0 B .3x -y +4=0 C .3x -y -4=0 D .x -3y -4=0

[解析] 选C 由已知,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2=k (x -2),即kx -y +2-2k =0,所以|5k -1+2-2k |

k 2+(-1)2

=10,解得k =3,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3x -y -4=0. [类题通法]

求直线方程的2种方法

(1)直接法:选用恰当的直线方程的形式,由题设条件直接求出方程中的系数,写出结果.

(2)待定系数法:先由直线满足的一个条件设出直线方程,使方程中含有待定系数,再由题设条件构建方程,求出待定系数.

[演练冲关]

1.已知A ,B 两点分别在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2x -y =0和x +ay =0上,且线段AB 的中点为P ?

???0,10

a ,则线段AB 的长为( ) A .11 B .10 C .9 D .8

解析:选B 依题意,a =2,P (0,5),由?

????2x -y =0,x +2y =0,得?????x =0,y =0,即互相垂直的直线2x

-y =0和x +ay =0相交于点O (0,0),于是|AB |=2|OP |=10.故选B.

2.已知点P (3,2)与点Q (1,4)关于直线l 对称,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A .x -y +1=0 B .x -y =0 C .x +y +1=0 D .x +y =0

解析:选A 由题意知直线l 与直线PQ 垂直,所以k l =-1k PQ =-1

4-2

1-3=1.又直线l 经

过PQ 的中点(2,3),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3=x -2,即x -y +1=0.

3.过点P (-2,2)作直线l ,使直线l 与两坐标轴在第二象限内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8,这样的直线l 一共有( )

A .3条

B .2条

C .1条

D .0条

解析:选C 由题意可知直线l 方程为x a +y

b =1(a <0,b >0),于是???-2a +2

b =1,1

2(-a )·b =8,解

得-a =b =4,故满足条件的直线l 一共有1条.故选C.

[师说考点]

1.圆的标准方程

当圆心为(a ,b ),半径为r 时,其标准方程为(x -a )2+(y -b )2=r 2,特别地,当圆心在原点时,方程为x 2+y 2=r 2.

2.圆的一般方程

x 2

+y 2

+Dx +Ey +F =0,其中D 2

+E 2

-4F >0,表示以????-D 2,-E 2为圆心,

D 2+

E 2-4

F 2

为半径的圆.

[典例] (1)(2016·天津高考)已知圆C 的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M (0,5)在圆C 上,且圆心到直线2x -y =0的距离为455

,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因为圆C 的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设C (a ,0),且a >0,所以圆心到直线2x -y =0的距离d =

2a 5

=455,解得a =2,

所以圆C 的半径r =|CM |=4+5=3, 所以圆C 的方程为(x -2)2+y 2=9. [答案] (x -2)2+y 2=9

(2)(2016·浙江高考)已知a ∈R ,方程a 2x 2+(a +2)y 2+4x +8y +5a =0表示圆,则圆心坐标是________,半径是________.

[解析] 由二元二次方程表示圆的条件可得a 2=a +2,解得a =2或-1.当a =2时,方程为4x 2

+4y 2

+4x +8y +10=0,即x 2

+y 2

+x +2y +52=0,配方得????x +122+(y +1)2=-54

<0,

不表示圆;

当a =-1时,方程为x 2+y 2+4x +8y -5=0,配方得(x +2)2+(y +4)2=25,则圆心坐标为(-2,-4),半径是5.

[答案] (-2,-4) 5 [类题通法]

求圆的方程的2种方法

(1)几何法:通过研究圆的性质、直线和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从而求得圆的基本量和方程.

(2)代数法: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圆的方程,再由条件求得各系数,从而求得圆的方程.

[演练冲关]

1.已知三点A (1,0),B (0,3),C (2,3),则△ABC 外接圆的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 ) A.53 B.213 C.253 D.4

3

解析:选B 设圆的一般方程为x 2+y 2+Dx +Ey +F =0, ∴???1+D +F =0,

3+3E +F =0,7+2D +3E +F =0,∴?????D =-2,

E =-43

3

,F =1,

∴△ABC 外接圆的圆心为????1,233,故△ABC 外接圆的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

1+???

?

2332

=213.

2.(2016·福建模拟)与圆C :x 2+y 2-2x +4y =0外切于原点,且半径为25的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

解析:所求圆的圆心在直线y =-2x 上,所以可设所求圆的圆心为(a ,-2a )(a <0),又因为所求圆与圆C :x 2+y 2-2x +4y =0外切于原点,且半径为25,所以a 2+(-2a )2=25,可得a 2=4,则a =-2或a =2(舍去).所以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y -4)2=20.

答案:(x +2)2+(y -4)2=20

[师说考点]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2种方法

(1)代数法:将圆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联立起来组成方程组,利用判别式Δ来讨论位置关系:Δ>0?相交;Δ=0?相切;Δ<0?相离;

(2)几何法:把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和半径r 的大小加以比较:d r ?相离.

[典例] (1)(2016·全国乙卷)设直线y =x +2a 与圆C :x 2+y 2-2ay -2=0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23,则圆C 的面积为________.

[解析] 圆C :x 2+y 2-2ay -2=0化为标准方程为x 2+(y -a )2=a 2+2,

所以圆心C (0,a ),半径r =a 2+2,因为|AB |=23,点C 到直线y =x +2a ,即x -y +2a =0的距离d =|0-a +2a |2=|a |2

,由勾股定理得????2322+????|a |22=a 2+2,解得a 2=2,

所以r =2,所以圆C 的面积为π×22=4π. [答案] 4π

(2)(2016·全国丙卷)已知直线l :x -3y +6=0与圆x 2+y 2=12交于A ,B 两点,过A ,B 分别作l 的垂线与x 轴交于C ,D 两点,则|CD |=________.

[解析] 如图所示,

∵直线AB 的方程为x -3y +6=0, ∴k AB =

3

3

,∴∠BPD =30°,从而∠BDP =60°. 在Rt △BOD 中,∵|OB |=23,∴|OD |=2. 取AB 的中点H ,连接OH ,则OH ⊥AB , ∴OH 为直角梯形ABDC 的中位线, ∴|OC |=|OD |,∴|CD |=2|OD |=2×2=4. [答案] 4

[类题通法]

弦长问题的2种求解方法

(1)利用半径r ,弦心距d ,弦长l 的一半构成直角三角形,结合勾股定理d 2

+???

?l 22

=r 2

求解;

(2)若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圆C 交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则|AB |=1+k 2|x 1-x 2|.

[演练冲关]

1.(2016·兰州模拟)已知直线ax +y -1=0与圆C :(x -1)2+(y +a )2=1相交于A ,B 两点,且△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实数a 的值为( )

A.1

7

或-1 B .-1 C .1或-1 D .1 解析:选C 由题意得,圆心(1,-a )到直线ax +y -1=0的距离为22,∴|a -a -1|1+a 2

=2

2

,解得a =±1,故选C. 2.已知直线l :x +ay -1=0(a ∈R)是圆C :x 2+y 2-4x -2y +1=0的对称轴.过点 A (-4,a )作圆C 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 ,则|AB |=( )

A .2

B .4 2

C .6

D .210

解析:选C 由于直线x +ay -1=0是圆C :x 2+y 2-4x -2y +1=0的对称轴,∴圆心C (2,1)在直线x +ay -1=0上,∴2+a -1=0,∴a =-1,∴A (-4,-1),∴|AC |2=36+4=40.又r =2,∴|AB |2=40-4=36.∴|AB |=6.

3.(2016·山东高考)已知圆M :x 2+y 2-2ay =0(a >0)截直线x +y =0所得线段的长度是22,则圆M 与圆N :(x -1)2+(y -1)2=1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相交

C .外切

D .相离

解析:选B 由题知圆M :x 2+(y -a )2=a 2(a >0),圆心(0,a )到直线x +y =0的距离d =a

2

,所以2

a 2

-a 2

2

=22,解得a =2.圆M ,圆N 的圆心距|MN |=2,两圆半径之差为

1,故两圆相交.

直线和圆与其他知识的交汇

高考对直线和圆的考查重在基础,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将直线和圆与函数、不等式、平面向量、数列及圆锥曲线、概率等知识交汇,体现命题创新.

[典例] 已知不等式组???x +y -22≥0,

x ≤22,y ≤22

表示平面区域Ω,过区域Ω中的任意一个点P ,

作圆x 2+y 2=1的两条切线且切点分别为A ,B ,当四边形P AOB 的面积最小时,cos ∠APB 的值为( )

A.78

B.12

C.34

D.32

[解析] 选B 作出平面区域Ω和单位圆x 2+y 2=1,l :x +y -22=0,

数形结合可得S 四边形P AOB =2S △P AO =2×12

×P A ×1=P A .

∴当P 到原点距离最小时,四边形P AOB 的面积最小,此时PO ⊥l ,且|PO |=2,故∠APO =π6,∴∠APB =π3,cos ∠APB =12

. [类题通法]

求解与圆有关最值问题常用转化与化归思想,常见类型有: (1)圆外一点与圆上任一点间距离的最值; (2)直线与圆相离,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值;

(3)直线与圆相离,过直线上一点作圆的切线,切线长的最小值问题; (4)形如求ax +by ,ax +by cx +dy

等的最值,转化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演练冲关]

1.(2016·长沙长郡中学检测)已知两圆x 2+y 2+2ax +a 2-4=0和x 2+y 2-4by -1+4b 2

=0恰有三条公切线,若a ∈R ,b ∈R 且ab ≠0,则1a 2+1

b

2的最小值为( )

A .1

B .3 C.19 D.4

9

解析:选A x 2+y 2+2ax +a 2-4=0?(x +a )2+y 2=4,x 2+y 2-4by -1+4b 2=0?x 2+(y

-2b )2

=1,由题意得两圆外切,所以a 2

+4b 2

=(2+1)2

=9,因此1a 2+1b 2=????1a 2+1b 2a 2+4b

2

9

19?

???5+4b 2a 2+a 2

b 2≥1

9(5+2

4b 2a 2·a 2b 2)=1,当且仅当a 2=2b 2

时取等号,所以1a 2+1b

2的最小值为1,选A.

2.已知集合A =????

??

x |

x +1x -2≤0,若k ∈Z ,且k ∈A ,使得过点B (1,1)的任意直线与圆x 2+y 2+kx -2y -3

8

k =0总有公共点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A =[-1,2),又k 2+4+3

2k >0总成立,k ∈Z ,且k ∈A ,所以k 有-1,

0,1三个值,过点B (1,1)的任意直线与圆x 2+y 2+kx -2y -3

8k =0总有公共点,即点B (1,

1)在圆上或圆内,即2+k -2-3

8k ≤0,得k ≤0,即k 有-1,0两个值,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

式知所求概率为2

3

.

答案:23

一、选择题

1.(2016·福建厦门联考)“C =5”是“点(2,1)到直线3x +4y +C =0的距离为3”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 点(2,1)到直线3x +4y +C =0的距离为3等价于|3×2+4×1+C |32+42

=3,解得

C =5或C =-25,所以“C =5”是“点(2,1)到直线3x +4y +C =0的距离为3”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B.

2.(2016·全国甲卷)圆x 2+y 2-2x -8y +13=0的圆心到直线ax +y -1=0的距离为1,则a =( )

A .-43

B .-34

C. 3 D .2

解析:选A 因为圆x 2+y 2-2x -8y +13=0的圆心坐标为(1,4),所以圆心到直线ax +y -1=0的距离d =|a +4-1|a 2+1

=1,解得a =-4

3.

3.(2016·山西运城二模)已知圆(x -2)2+(y +1)2=16的一条直径通过直线x -2y +3=0被圆所截弦的中点,则该直径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A .3x +y -5=0

B .x -2y =0

C .x -2y +4=0

D .2x +y -3=0

解析:选D 直线x -2y +3=0的斜率为1

2,已知圆的圆心坐标为(2,-1),该直径所在

直线的斜率为-2,所以该直径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1=-2(x -2),即2x +y -3=0,故选D.

4.圆心在曲线y =2

x (x >0)上,与直线2x +y +1=0相切,且面积最小的圆的方程为( )

A .(x -2)2+(y -1)2=25

B .(x -2)2+(y -1)2=5

C .(x -1)2+(y -2)2=25

D .(x -1)2+(y -2)2=5

解析:选D 设圆心坐标为C ????a ,2

a (a >0),则半径r =2a +2

a +15

≥2

2a ×2

a

+1

5

=5,当且仅当2a =2

a ,即a =1时取等号.所以当a =1时圆的半径最小,此时r =5,C (1,2),所

以面积最小的圆的方程为(x -1)2+(y -2)2=5.

5.(2016·福州模拟)已知圆O :x 2+y 2=4上到直线l :x +y =a 的距离等于1的点至少有2个,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32,32)

B .(-∞,-32)∪(32,+∞)

C .(-22,22)

D .[-32,3 2 ]

解析:选A 由圆的方程可知圆心为O (0,0),半径为2,因为圆上的点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的点至少有2个,所以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d <2+1=3,即d =|-a |12+1

2=

|a |

2

<3,解得a ∈(-32,32),故选A.

6.(2016·河北五校联考)已知点P 的坐标(x ,y )满足?????x +y ≤4,y ≥x ,x ≥1,过点P 的直线l 与圆C :

x 2+y 2=14相交于A ,B 两点,则|AB |的最小值是( )

A .2 6

B .4 C. 6 D .2

解析:选B 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设点P 到圆心的距离为d ,则求最短弦长,等价于求到圆心的距离最大的点,即为图中的P 点,其坐标为(1,3),则d =1+32=10,此时|AB |min =214-10=4,故选B.

二、填空题

7.(2016·山西五校联考)过原点且与直线6x -3y +1=0平行的直线l 被圆x 2+(y -3)2

=7所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得l 的方程为2x -y =0,∵圆心(0,3)到l 的距离为d =1,∴所求弦长=2R 2-d 2=27-1=2 6.

答案:2 6

8.已知f (x )=x 3+ax -2b ,如果f (x )的图象在切点P (1,-2) 处的切线与圆(x -2)2+(y +4)2=5相切,那么3a +2b =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f (1)=-2?a -2b =-3,又∵f ′(x )=3x 2+a ,∴f (x )的图象在点P (1, -2)处的切线方程为y +2=(3+a )(x -1),即(3+a )x -y -a -5=0,∴

|(3+a )×2+4-a -5|(3+a )2+12=5?a =-52,∴b =1

4

,∴3a +2b =-7.

答案:-7

9.(2016·河南焦作一模)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事实上,有很多代数问题可以转化为几何问题加以解决,如:(x -a )2+(y -b )2可以转化为平面上点M (x ,y )与点N (a ,b )的距离.结合上述观点,可得f (x )=x 2+4x +20+x 2+2x +10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f (x )=x 2+4x +20+x 2+2x +10=(x +2)2+(0-4)2+

(x +1)2+(0-3)2,∴f (x )的几何意义为点M (x ,0)到两定点A (-2,4)与B (-1,3)的距离之和,设点A (-2,4)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 ′,则A ′为(-2,-4).要求f (x )的最小值,可转化为|MA |+|MB |的最小值,利用对称思想可知|MA |+|MB |≥|A ′B |=

(-1+2)2+(3+4)2=52,即f (x )=x 2+4x +20+x 2+2x +10的最小值为5 2. 答案:5 2 三、解答题

10.(2015·全国卷Ⅰ)已知过点A (0,1)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圆C :(x -2)2+(y -3)2=1交于M ,N 两点.

(1)求k 的取值范围; (2)若

=12,其中O 为坐标原点,求|MN |.

解:(1)由题设可知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1.

因为直线l 与圆C 交于两点,所以|2k -3+1|

1+k 2<1,

解得4-73

所以k 的取值范围为?

??

?

?4-73,4+73.

(2)设M (x 1,y 1),N (x 2,y 2).

将y =kx +1代入方程(x -2)2+(y -3)2=1, 整理得(1+k 2)x 2-4(1+k )x +7=0. 所以x 1+x 2=4(1+k )1+k 2

,x 1x 2=7

1+k 2

.

=x 1x 2+y 1y 2=(1+k 2)x 1x 2+k (x 1+x 2)+1=4k (1+k )1+k 2

+8.

由题设可得4k (1+k )

1+k 2+8=12,解得k =1,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x +1. 故圆心C 在直线l 上,所以|MN |=2.

11.已知点P (2,2),圆C :x 2+y 2-8y =0,过点P 的动直线l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O 为坐标原点.

(1)求M 的轨迹方程;

(2)当|OP |=|OM |时,求l 的方程及△POM 的面积. 解:(1)圆C 的方程可化为x 2+(y -4)2=16, 所以圆心为C (0,4),半径为4. 设M (x ,y ),则=(x ,y -4),=(2-x ,2-y ).

由题设知

·

=0,

故x (2-x )+(y -4)(2-y )=0,即(x -1)2+(y -3)2=2. 由于点P 在圆C 的内部,

所以M 的轨迹方程是(x -1)2+(y -3)2=2.

(2)由(1)可知M 的轨迹是以点N (1,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由于|OP |=|OM |,故O 在线段PM 的垂直平分线上,又P 在圆N 上,从而ON ⊥PM . 因为ON 的斜率为3,所以l 的斜率为-1

3,

故l 的方程为y =-13x +8

3

.

又|OM |=|OP |=22,O 到l 的距离d 为410

5

所以|PM |=2|OP |2-d 2=410

5,

所以△POM 的面积为S △POM =12|PM |d =16

5

.

12.(2016·湖南东部六校联考)已知直线l :4x +3y +10=0,半径为2的圆C 与l 相切,圆心C 在x 轴上且在直线l 的右上方.

(1)求圆C 的方程;

(2)过点M (1,0)的直线与圆C 交于A ,B 两点(A 在x 轴上方),问在x 轴正半轴上是否存在定点N ,使得x 轴平分∠ANB ?若存在,请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设圆心C (a ,0)????a >-52,则|4a +10|5=2?a =0或a =-5(舍). 所以圆C :x 2+y 2=4.

(2)当直线AB ⊥x 轴时,x 轴平分∠ANB .

当直线AB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 (x -1),N (t ,0),A (x 1,y 1),B (x 2,y 2),

由?????x 2+y 2

=4,y =k (x -1),

得(k 2+1)x 2-2k 2x +k 2-4=0. 所以x 1+x 2=2k 2

k 2+1,x 1x 2=k 2-4k 2+1.

若x 轴平分∠ANB ,则k AN =-k BN ?

y 1x 1-t +y 2

x 2-t =0?k (x 1-1)x 1-t +k (x 2-1)x 2-t

=0?2x 1x 2

-(t +1)(x 1+x 2)+2t =0?2(k 2-4)k 2+1-2k 2(t +1)

k 2+1

+2t =0?t =4,

所以当点N 为(4,0)时,能使得∠ANM =∠BNM 总成立.

高中数学-复数的基础知识

复数 基础知识 1.复数的定义:设i 为方程x 2=-1的根,i 称为虚数单位,由i 与实数进行加、减、乘、除 等运算。便产生形如a+bi (a,b ∈R )的数,称为复数。所有复数构成的集合称复数集。通常用C 来表示。 2.复数的几种形式。对任意复数z=a+bi (a,b ∈R ),a 称实部记作Re(z),b 称虚部记作Im(z). z=ai 称为代数形式,它由实部、虚部两部分构成;若将(a,b)作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那么z 与坐标平面唯一一个点相对应,从而可以建立复数集与坐标平面内所有的点构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映射。因此复数可以用点来表示,表示复数的平面称为复平面,x 轴称为实轴,y 轴去掉原点称为虚轴,点称为复数的几何形式;如果将(a,b)作为向量的坐标,复数z 又对应唯一一个向量。因此坐标平面内的向量也是复数的一种表示形式,称为向量形式;另外设z 对应复平面内的点Z ,见图15-1,连接OZ ,设∠xOZ=θ,|OZ|=r ,则a=rcos θ,b=rsin θ,所以z=r(cos θ+isin θ),这种形式叫做三角形式。若z=r(cos θ+isin θ),则θ称为z 的辐角。若0≤θ<2π,则θ称为z 的辐角主值,记作θ=Arg(z). r 称为z 的模,也记作|z|,由勾股定理知|z|=22b a +.如果用e i θ表示cos θ+isin θ,则z=re i θ ,称为复数的指数形式。 3.共轭与模,若z=a+bi ,(a,b ∈R ),则=z a-bi 称为z 的共轭复数。模与共轭的性质有: (1)2121z z z z ±=±;(2)2121z z z z ?=?;(3)2||z z z =?;(4)2 121z z z z =???? ??;(5)||||||2121z z z z ?=?; (6)||||||2121z z z z =;(7)||z 1|-|z 2||≤|z 1±z 2|≤|z 1|+|z 2|;(8)|z 1+z 2|2+|z 1-z 2|2=2|z 1|2+2|z 2|2;(9)若|z|=1,则z z 1= 。 4.复数的运算法则:(1)按代数形式运算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与实数范围内一致,运算结果可以通过乘以共轭复数将分母分为实数;(2)按向量形式,加、减法满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3)按三角形式,若z 1=r 1(cos θ1+isin θ1), z 2=r 2(cos θ2+isin θ2),则z 1??z 2=r 1r 2[cos(θ1+θ2)+isin(θ1+θ2)];若2 1212,0r r z z z =≠[cos(θ1-θ2)+isin(θ1-θ2)],用指数形式记为z 1z 2=r 1r 2e i(θ1+θ2),.)(2 12121θθ-=i e r r z z 5.棣莫弗定理:[r(cos θ+isin θ)]n =r n (cosn θ+isinn θ). 6.开方:若=n w r(cos θ+isin θ),则)2s i n 2(c o s n k i n k r w n π θπ θ+++=, k=0,1,2,…,n-1。 7.单位根:若w n =1,则称w 为1的一个n 次单位根,简称单位根,记Z 1=n i n ππ2sin 2cos +,则全部单位根可表示为1,1Z ,1121,,-n Z Z .单位根的基本性质有(这里记k k Z Z 1=,

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4)三角函数

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系列(4) 三角函数 一、本章知识结构: 二、高考要求 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正确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会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表示正弦、余弦、正切。 2.掌握三角函数公式的运用(即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诱导公式、和差及倍角公式) 3.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4.会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画出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线、并在此基础上由诱导公式画出余弦函数的图象、会用“五点法”画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及Y=Asin(ωχ+φ)的简图、理解A 、ω、 的物理意义。 5. 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arcsinx arccosx arctanx 表示角。 三、热点分析 1.近几年高考对三角变换的考查要求有所降低,而对本章的内容的考查有逐步加强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对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考查上有所加强. 2.对本章内容一般以选择、填空题形式进行考查,且难度不大,从1993年至2002年考查的内容看,大致可分为四类问题(1)与三角函数单调性有关的问题;(2)与三角函数图象有关的问题;(3)应用同角变换和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及化简和等式证明的问题;(4)与周期有关的问题。 3.基本的解题规律为:观察差异(或角,或函数,或运算),寻找联系(借助于熟知的公式、方法或技巧),分析综合(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实现转化.解题规律:在三角函数求值问题中的解题思路,一般是运用基本公式,将未知角变换为已知角求解;在最值问题和周期问题中,解题思路是合理运用基本公式将表达式转化为由一个三角函数表达的形式求解. 4.立足课本、抓好基础.从前面叙述可知,我们已经看到近几年高考已逐步抛弃了对复杂三角变换和特殊技巧的考查,而重点转移到对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考查,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上来,所以在复习中首先要打好基础.在考查利用三角公式进行恒等变形的同时,也直接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图象的变换,可见高考在降低对三角函数恒等变形的要求下,加强了对三角函数性质和图象的考查力度. 四、复习建议 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任意角的概念 任意角的三角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计算与化简 证明恒等式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和角公式 倍角公式 差角公式 弧长与扇形面积公角度制与弧度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高三数学专题总复习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

专题一集合、逻辑与不等式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是近代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集合的语言、思想、观点渗透于中学数学内容的各个分支.有关简易逻辑的常识与原理始终贯穿于数学的分析、推理与计算之中,学习关于逻辑的有关知识,可以使我们对数学的有关概念理解更透彻,表达更准确.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工具性很强的一部分内容,解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等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关注本专题内容在其他各专题中的应用是学习这一专题内容时要注意的. §1-1 集合 【知识要点】 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常用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另外还有大写字母表示法,图示法〔韦恩图〕,一些数集也可以用区间的形式表示. 3.两类不同的关系: 〔1〕从属关系——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 〔2〕包含关系——两个集合间的关系〔相等是包含关系的特殊情况〕. 4.集合的三种运算:交集、并集、补集. 【复习要求】 1.对于给定的集合能认识它表示什么集合.在中学常见的集合有两类:数集和点集.2.能正确区分和表示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两类不同的关系. 3.掌握集合的交、并、补运算.能使用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4.把集合作为工具正确地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方程与不等式的解集等. 【例题分析】 例1 给出下列六个关系: 〔1〕0∈N* 〔2〕0{-1,1} 〔3〕∈{0} 〔4〕{0} 〔5〕{0}∈{0,1} 〔6〕{0}{0} 其中正确的关系是______. 解答:〔2〕〔4〕〔6〕 【评析】1.熟悉集合的常用符号: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N表示自然数集;N+或N*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2.明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符号表示: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如果a 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 3.明确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及符号表示: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子集.记作:AB或BA.?? 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真子集.AB或BA. 4.子集的性质: ①任何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A;?? 提示: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③传递性:如果AB,BC,则AC;如果AB,BC,则AC.??? 例2 已知全集U={小于10的正整数},其子集A,B满足条件〔UA〕∩〔UB〕={1,9},A∩B={2},B∩〔UA〕={4,6,8}.求集合A,B. 解: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如图1-1所示的韦恩图,

高三数学教案

平面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教学内容:平面向量及其线性运算(2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及向量相等的含义,掌握平面向量的线性 运算(向量加法、减法、数乘)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理解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和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教学难点:用基底表示平面内的向量. 教学用具:三角板 教学设计: 一、知识要点 1. 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的基本要素:大小和方向. (2)向量的表示: ①几何表示法;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所指的 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②字母表示:a 或AB . (3) 向量的长度(模):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或||AB . (4) 特殊的向量:零向量:0||=?=;单位向量:a 为单位向量?1||= . (5) 相等的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向量. (6) 相反向量:-=?-=?=+. (7) 平行(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共线)向量,记作∥. 2. 时, a a λ与, a a λ与异向; 0a =. ()()a a μλμ= μλμλ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个平 面内任一向量,有且仅有一对实数1λ,2λ,使2211e e λλ+=. 其中不共线的向量1e ,2e 称为基底. (2)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仅有一个实数λ,使得λ=, 即∥?)(≠=λ. 二、典型例示

例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① 零向量没有方向;② 两个向量当且仅当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也相同时才相等; ③ 单位向量都相等;④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一定有DC AB =; ⑤ 若b a =,c b =,则c a =;⑥ 若a ∥b ,b ∥c ,则a ∥c ; ⑦ b a =的充要条件是||||b a =且a ∥b ;⑧ 向量AB 就是有向线段AB ; ⑨若AB ∥CD ,则直线AB ∥直线CD ;⑩ 两相等向量若共起点,则终点也相同. 解:只有 ④、⑤、⑩ 三个命题正确. 如⑧不正确,是因为有向线段仅仅是向量的直观体 现,我们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但向量可以用不同的有向线段表示,只要 这些有向线段的长度相等方向相同即可,因此向量与有向线段是有区别的. 注:正确理解向量的有关概念是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 例2 (1)化简下列各式:①++;②++)(; ③)()(+++;④++-;⑤)(--. (2)若B 是AC 的中点,则= ,= ,= . 注:正确运用向量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化简,尤其要注意差向量起点和终点的选择. 例3 已知32=,3 2=,则DE 等于( ) A. 3 1 B. CB 31- C. CB 3 2 D. CB 32- 注:逆用向量的运算法则,体现逆向思维. 例4 设=,=,=,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若=++,则 三个向量可构成ABC ?;(2)若三个向量可构成ABC ?,则=++;并由此回答下列 问题:若命题甲为=++,命题乙为三个向量可构成ABC ?,则命题甲是命题乙的什 么条件? 注:注意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例5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且CD AB 2=,M ,N 分别是CD 和AB 的中 点,设=,=,试用,表示和. 解:2 1++-=++= a b AB AD 2 121-=-=; DN MN 41412121-=-=++=++=. 注:关键在于确定一条从所求向量起点到终点的路径,然后再借助于向量的运算逐步转 化成用基底表示. 三、课堂练习 1.已知,AD BE 分别是ABC ?的边,BC AC 上的中线,且,AD a BE b ==,则BC 为( ) A. 4233a b + B. 2433a b + C. 2233a b - D. 2233 a b -+ 2.已知,,AB a BC b CA c ===,则0a b c ++=是,,A B C 三点构成三角形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对平面内任意的四点A,B,C,D ,则AB BC CD DA +++= . 4. 化简: (1)AB BC CD ++=_____________;

上海高三数学专题复习训练:矩阵

矩阵 一、单选题 1.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两条直线方程分别为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那么 “ 11 22 0a b a b =”是“两直线1L 、2L 平行”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若矩阵12a b -?? ? ??是线性方程组321 x y x y -=??-=?的系数矩阵,则( ) A .1,1a b ==- B .1,1a b == C .1,1a b =-= D .1,1a b =-=- 3.已知实数0,a >0b >,且2ab =,则行列式 11 a b -的( ) A .最小值是2 B .最小值是 C .最大值是2 D .最大值是4.已知向量,OA AB u u u r u u u r ,O 是坐标原点,若AB k OA =u u u r u u u r ,且AB u u u r 方向是沿OA u u u r 的方向绕着A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θ角得到的,则称OA u u u r 经过一次(,)k θ变换得到AB u u u r ,现有向量(1,1)OA =u u u r 经过一次()11,k θ变换后得 到1AA u u u r ,1AA u u u r 经过一次()22,k θ变换后得到12A A u u u u r ,…,如此下去,21n n A A --u u u u u u u u r 经过一次(),n n k θ变换后得到1n n A A -u u u u u u r ,设1(,)n n A A x y -=u u u u u u r ,11 2 n n θ-=,1 cos n n k θ= ,则y x -等于( ) A .121 12sin 22111 sin1sin sin sin 222n n --????-?? ???????L B .121 12sin 22111 cos1cos cos cos 222n n --????-?? ???????L C .121 12cos 22111 sin1sin sin sin 222 n n --????-?? ???????L D .121 12cos 22111 cos1cos cos cos 222 n n --????-?? ???????L 二、填空题 5.线性方程组25 38 x y x y -=?? +=?的增广矩阵为_________.

高三数学文科第二轮专题复习

大田职专11级1—5班数学专题复习 立体几何模块 1、如图,四边形ABCD 与''ABB A 都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点E 是A A '的中点,'A A ⊥平面ABCD .。(I )计算:多面体A 'B 'BAC 的体积; (II )求证:C A '//平面BDE ; (Ⅲ) 求证:平面AC A '⊥平面BDE . 2、如图,已知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AB DC ,ο45=∠ABC ,1DC =, 2=AB ,⊥PA 平面ABCD ,1=PA . (Ⅰ)求证://AB 平面PCD ; (Ⅱ)求证:⊥BC 平面PAC ; (Ⅲ)若M 是PC 的中点,求三棱锥M ACD -的体积. 3、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AB ⊥平面BCD ,它的正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直角三角形,图中尺寸单位为cm 。(I )在正视图右边的网格内,按网格尺寸和画三视图的要求,画出三棱锥的侧(左)视图;(II )证明:CD ⊥平面ABD ;(III )按照图中给出的尺寸,求三棱锥A —BC D 的侧面积。 B ' ? D C A ' B A E M C A P

5、(11-3泉质) 6、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60ABC ∠=?,点M 是棱PC 的中点,N 是棱PB 的中点,PA ⊥平面ABCD ,AC 、BD 交于点O 。 (1)求证:平面OMN//平面PAD ; (2)若DM 与平面PA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求三棱锥 P —BCD 的体积。

8、 9、已知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菱形,F 为棱BB 1的中点,M 为线段AC 1的中点. 求证:(Ⅰ)直线MF ∥平面ABCD ; (Ⅱ)平面AFC 1⊥平面ACC 1A 1. A B C D 1 A 1 B 1 C 1 D M F

高三数学专题分类

专题1集合 考点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考点2:集合的基本运算 考点3:与集合相关的新概念问题 专题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点4、命题及其关系 考点5、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点6、利用关系或条件求解参数范围问题 ? 专题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考点7、逻辑连接词 考点8、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考点9、利用逻辑连接词探求参数问题 专题4: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考点10、函数的表示与函数的定义域 考点11、分段函数及其应用 ¥ 专题5、函数的基本性质 考点12、函数的单调性 考点13、函数的奇偶性 考点14、函数性质的综合性质应用问题 二次函数与幂函数 考点15、二次函数及其应用 考点16、幂函数 主题7、指数与指数函数 ? 考点17、幂的运算 考点18、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考点19、与指数函数相关的综合问题 专题8、对数与对数函数 考点20、对数的运算 考点21、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考点22、函数图像的应用问题 专题9、函数的图像 @

考点23、函数图像的辨识 考点24、函数图像的变换 考点25、函数图像的应用问题 专题10、函数与方程 考点26、函数零点所在区间的判断 考点27、函数零点、方程根的个数 考点28、函数零点的应用问题 函数的模型与应用 " 考点29、函数常见的模型与应用 考点30、函数与其他知识相联系问题 导数 专题12 导数及其运算 考点31、导数的概念与几何意义 考点32、导数的运算 专题13、导数的应用 考点33、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 》 考点34、函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 考点35、利用导数求参数的范围问题 考点36、利用导数求参数的范围问题 考点37、利用导数解决综合问题 专题14、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考点38、利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求解定积分 考点39、利用定积分求分平面图形的面积 第四部分、三角函数 ] 专题15、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的基本关系考点40、三角函数的概念 考点4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 专题16、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应用 考点42、三角函数的的图形与变换 考点43、求三角函数的解析式 专题17、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考点44、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值 &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版及案例

联系已学知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应问题1. 第三边c 是确定的,如何利用条件求之? 首先用正弦定理试求,发现因A 、B 均未知,所以较难求边c 。 由于涉及边长问题,从而可以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个问题。 A 如图,设CB a =,CA b =,AB c =,那么c a b =-,则 b c ()() 222 2 2c c c a b a b a a b b a b a b a b =?=--=?+?-?=+-? C a 从而2222cos c a b ab C =+-,同理可证2222cos a b c bc A =+-,2222cos b a c ac B =+- 于是得到以下定理 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2222cos a b c bc A =+-;2222cos b a c ac B =+-;2222cos c a b ab C =+- 教学情境二 对余弦定理的理解、定理的推论 对应问题2 公式有什么特点?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等式为二次齐次形式,左边的边对应右边的角。主要作用是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求对边。 对应问题3 从方程的角度看已知其中三个量,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能否由三边求出一角? 从余弦定理,又可得到以下推论:(由学生推出)

222cos 2+-=b c a A bc ; 222cos 2+-=a c b B ac ; 222 cos 2+-=b a c C ba [理解定理]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为: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 ②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求三个角。 思考: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般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 (由学生总结)若?ABC 中,C=90,则cos 0=C ,这时222=+c a b 由此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教学情境三 例题与课堂练习 例题.在?ABC 中,已知=a c 060=B ,求b 及A ⑴解:2222cos =+-b a c ac B =222+-?cos 045=2121)+-=8 ∴=b 求A 可以利用余弦定理,也可以利用正弦定理: ⑵解法一:∵cos 2221,22+-=b c a A bc ∴060.=A 解法二:∵0sin sin sin45a A B = 又 a <c ,即00<A <090, ∴060.=A 评述:解法二应注意确定A 的取值范围。 课堂练习 在?ABC 中,若222a b c bc =++,求角A (答案:A=120°) 教学情境四 课堂小结 (1)余弦定理是任何三角形边角之间存在的共同规律,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2)余弦定理的应用范围:①.已知三边求三角;②.已知两边及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 (3)正、余弦定理从数量关系的角度解释了三角形全等,已知边角求做三角形两类问题,使其化为可以计算的公式。 习题设计 1. 在?ABC 中,a=3,b=4,?=∠60C ,求c 边的长。 2. 在?ABC 中,a=3,b=5,c=7,求此三角形的最大角的度数。 3. 若sin :sin :sin 5:7:8A B C =,求此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的大小。 4. △ABC 中,若()222tan a c b B +-=,求角B 的大小。 5. ?ABC 的三内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设向量(,)p a c b =+,(,)q b a c a =--,若//p q ,求角C 的大小) (本案例由河北师大附中 刘建良设计,由汉沽五中 纪昌武 在目标设计和习题设计方面略作改动) 编写要求: 1、页面设置:A4,上、下、左、右边距都为2cm ;教学课题:小四宋体加粗;问题设计:课本上没有的有价值的情境、问题、例题、习题用五号黑体字,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其他都用五号宋体。“目标设计、情境设计、问题设计、习题设计”要加粗。 2、目标设计主要写知识目标的设计。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可测性。

高中数学复数专题知识点整理

专题二 复数 【1】复数的基本概念 (1)形如a + b i 的数叫做复数(其中R b a ∈,);复数的单位为i ,它的平方等于-1,即1i 2-=.其中a 叫做复数的实部,b 叫做虚部 实数:当b = 0时复数a + b i 为实数 虚数:当0≠b 时的复数a + b i 为虚数; 纯虚数:当a = 0且0≠b 时的复数a + b i 为纯虚数 (2)两个复数相等的定义: 00==?=+∈==?+=+b a bi a R d c b a d b c a di c bi a )特别地,,,,(其中,且 (3)共轭复数:z a bi =+的共轭记作z a bi =-; (4)复平面: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复平面;z a bi =+,对应点坐标为(),p a b ;(象限的复习) (5)复数的模:对于复数z a bi =+,把z =z 的模; 【2】复数的基本运算 设111z a b i =+,222z a b i =+ (1) 加法:()()121212z z a a b b i +=+++; (2) 减法:()()121212z z a a b b i -=-+-; (3) 乘法:()()1212122112z z a a b b a b a b i ?=-++ 特别22z z a b ?=+。 (4)幂运算:1i i =21i =-3i i =-41i =5i i =61i =-?????? 【3】复数的化简 c di z a bi +=+(,a b 是均不为0的实数);的化简就是通过分母实数化的方法将分母化为实数:()()22ac bd ad bc i c di c di a bi z a bi a bi a bi a b ++-++-==?=++-+ 对于()0c di z a b a bi +=?≠+,当c d a b =时z 为实数;当z 为纯虚数是z 可设为c di z xi a bi +==+进一步建立方程求解

(完整word版)2018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

宾阳中学2018届高三数学备课组第二轮复习计划 为使二轮复习有序进行,使我们的复习工作卓有成效并最终赢得胜利,在校、年级领导指导下,结合年级2018届高考备考整体方案的基础上,经数学基组研究,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成员: 韦胜华(基组长)、黎锦勇、文育球、韦振、施平凡、候微、张善军、蓝文斌、陈卫庆、黄凤宾、李雪凤、韦衍凤、梁建祥、卢焕荣、黄恩端、林祟标。 本届高三学生由于高一、高二赶课较快,训练量较少,所以基础相对薄弱,数学的五大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都较差,处理常规问题的通解通法未能落实到位,常见的数学思想还未形成。 二、努力目标及指导思想: 1、承上启下,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应用。 2、强化基础夯实,重点突出,难点分解,各个击破,综合提高。 三、时间安排:2018年1月下旬至4月中旬。 四、方法与措施: (一)重视《考试大纲》(以2018年为准)与《考试说明》(参照2017年的考试说明)的学习,这两本书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回答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3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 (二)重视课本的示范作用,虽然2018年高考是全新的命题模式,但教材的示范作用绝不能低估。 (三)注重主干知识的复习,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知识,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题的主体。 (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复习,只有这样,在高考中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五)注重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能力包括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六)注重数学新题型的练习。以高考试题为代表,构建新题型。 宾阳中学2018届高三理科数学备课组第二轮复习计划第1页(共2页)

高三数学专题选择题集锦

[教育资源网 https://www.doczj.com/doc/f17983090.html,] 教学资源集散地。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数学试题 选择题集锦 陕西特级教师 安振平 1. 满足不等式03329≥-?-x x 的x 的最小实数值是 (A) –1 (B) 0 (C) 1 (D) 3 2. 在ABC ?中, AB=5, ,3≤AC 7≥BC , 则

[教育资源网 https://www.doczj.com/doc/f17983090.html,] 教学资源集散地。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5. 设22+-=z z z f )(,且),()(R y x yi x i f ∈+=+1,则)(i f -1等于 (A) yi x + (B )yi x -- (C )yi x +- (D )yi x - 6. 已知函数)(x f 是奇函数,当0+=a ax tg y θ的自变量x 从n 变到n+1(n ∈N )时,y 恰好从-∞变到+ ∞,则常数a 的值为 (A) 1 (B ) 2 (C) 2π (D) π 13. 某农贸市场出售西红柿,当价格上涨时,供给量相应增加,而需求量相应减少,具体调 查结果如下表: 表1 市场供给量 表2 市场需求量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市场供需平衡点(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单价)应在区间 ( A )(2.3,2.6)内 (B ) (2.4,2.6)内 (C) (2.6,2.8)内 ( D) (2.8,2.9)内 (A ) (B ) (C ) (D )

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2019届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模板教师的教学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做好一定的教学计划。下面是2019届高三数学教学设计模板,供广大的教师参考使用。希望各位高三数学教师能够培养出多个高端人才,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一、指导思想 1、关注高考动态和信息,认真学习2019~2019年安徽《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关注这三年《考试说明》的不同点。等2019年《考试说明》下发后再研究。 2、认真做好复习迎考工作精心打造模拟试题增强高考备考的诊断性和预见性。研究安徽省2009~2019年的高考试卷,确认已经考过的知识点,对照《考试说明》获知还没有考到的知识点,复习中应特别关注。 3、本学期复习要抓住双基,回归课本;更要突出重点,要提高综合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并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的训练,强调知识的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 4、注重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具体落实复习方案。有潜力但数学薄弱的学生要个别辅导。有效地提高本学期教学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学生高考成绩。 二. 基本情况 1. 本组有教师7人,承担高三年级13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

其中有一人担任了学校教务处主任,有一人担任高三年级部主任,2人任班主任。两个实验班,四个重点班,五个平行班,两个艺术班。班级差异很大,基本上是夸课头上课,可以说是责任重大,教学任务繁重,工作量超负荷。 2. 本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基础较差,特别是艺术班当时的进校成绩很不理想,加之各班学生人数多,学生基本素质又较差,教学有一定难度。 3.艺术班学生近五个月没有上文化课,可想而知,教学有多难。 4. 高三教学任务繁重,我们做到了早计划、早安排,现已把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提前完成。如何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地安排下阶段的复习教学进度,保证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三. 教学目标与措施 1.上学期已完成第一轮复习,本期将完成第二轮,第三轮的全面复习。力争在三月初的江南十校一模、四月初的市二模和五月初的皖八三模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争取六月的高考取得优良成绩,力争完成各项指标。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及时掌握高考教学新动态; 3.抓好常规教学。坚持集体备课,同类班级统一教学内容与进度,探讨课堂复习教学新模式。我校今年使用了《世纪金榜》一书作为教学用书,该书题量较大、题型较新、有一定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试题

数学思想三(等价转化) 1.设M={y|y=x+1, x ∈R}, N={ y|y=x 2+1, x ∈R},则集合M ∩N 等于 ( ) A.{(0,1),(1,2)} B.{x|x ≥1} C.{y|y ∈R} D.{0,1} 2.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两两垂直,它们的面积分别为M,N,Q ,则体积为 ( ) A.32MNQ B.42MNQ C.62MNQ D.8 2MNQ 3.若3sin 2 +2sin 2 =2sin ,则y= sin 2 +sin 2 的最大值为 ( ) A. 21 B.32 C.94 D.9 2 4.对一切实数x ∈R ,不等式x 4+(a-1)x 2+1≥0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 围为 ( ) A.a ≥-1 B.a ≥0 C.a ≤3 D.a ≤1 5.(1-x 3)(1+x)10的展开式中,x 5的系数是 ( ) A.-297 B.-252 C.297 D.207 6.方程|2|)1(3)1(32 ++=-+-y x y x 表示的曲线是 (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7.AB 是抛物线y=x 2的一条弦,若AB 的中点到x 轴的距离为1,则弦AB 长度的最大值 ( ) A. 45 B.2 5 C.2 D.4 8.马路上有编号为1,2,3,4,5,6,7,8,9的9只路灯,为节约用电,可以把其中的3只路灯关掉,但不能同时关掉相邻的2只或3只,也不能关掉两端的路灯,则满足条件的关灯方法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种。 9.正三棱锥A BCD 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2a ,过B 点作与侧棱AC,AD 都相交的截面BEF ,则截面⊿BEF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 10.已知方程x 2+mx+m+1=0的两个根为一个三角形两内角的正切值,则 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等差数列{a n }的前项和为S n , a 1=6,若S 1,S 2,S 3,···S n ,···中S 8最大,问数列{a n -4}的前多少项之和最大?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知识点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知识点 【篇一】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 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 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 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 (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 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24.解决一些等比数列的前项和问题,你注意到要对公比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了吗? 25.在“已知,求”的问题中,你在利用公式时注意到了吗?(时,应有)需要验证,有些题目通项是分段函数。 26.你知道存在的条件吗?(你理解数列、有穷数列、无穷数列的概念吗?你知道无穷数列的前项和与所有项的和的不同吗?什么样的无穷等比数列的所有项的和必定存在? 27.数列单调性问题能否等同于对应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数列是特殊函数,但其定义域中的值不是连续的。) 28.应用数学归纳法一要注意步骤齐全,二要注意从到过程中,先假设时成立,再结合一些数学方法用来证明时也成立。

(新)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5),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知识的体系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与“等比数列”内容的延续、不仅加深对函数思想的理解,也为以后学数列的求和,数学归纳法等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与方法,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2)教学对象: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表现欲较强, 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而片面、不够严谨。 (3)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学生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 = 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并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复数专题

复数专题 一、选择题 1 .(2012年高考(天津理)) i 是虚数单位,复数7= 3i z i -+ ( ) A .2i + B .2i - C .2i -+ D .2i -- 2 .(2012年高考(新课标理))下面是关于复数2 1z i = -+的四 个命题:其中的真命 题为 1:2p z = 22:2p z i = 3:p z 的共轭复数为1i + 4:p z 的虚部为1- ( ) A .23,p p B .12,p p C .,p p 24 D .,p p 34 3 .(2012年高考(浙江理))已知i 是虚数单位,则 3+i 1i -= ( ) A .1-2i B .2-i C .2+i D .1+2i 4 .(2012年高考(四川理))复数2(1)2i i -= ( ) A .1 B .1- C . i D .i - 5 .(2012年高考(上海理))若i 21+是关于x 的实系数方程02=++c bx x 的一个复数根,则 ( ) A .3,2==c b . B .3,2=-=c b . C .1,2-=-=c b . D .1,2-==c b . 6 .(2012年高考(陕西理))设,a b R ∈, 是虚数单位,则“0ab =”是“复数b a i + 为纯虚数”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2012年高考(山东理))若复数z 满足(2)117z i i -=+( i 为虚数单位),则z 为 ( ) A .35i + B .35i - C .35i -+ D .35i -- 8 .(2012年高考(辽宁理))复数 22i i -=+ ( ) A .34i - B .34i + C .41i - D .3 1i +

高三数学专题外接球汇编

高三数学专题外接球 1.正棱柱,长方体的外接球球心是其中心 例1:已知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的正四棱柱的高为,体积为,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 B . C . D . 2.补形法(补成长方体) 例2:若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两两垂直,且侧棱长均为,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3.依据垂直关系找球心 例3:已知三棱锥的四个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底面满足 ,若该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3,则其外接球的体积为( ) A . B . C . D . 一、单选题 1.棱长分别为 2、、的长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 B . C . D . 2.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的长都为,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20π24π32π图2图3P ABC -ABC △BA BC ==π 2 ABC ∠= 16π16π3 32π3 24π48π

A .12π B .28π C .44π D .60π 3.把边长为3的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使得平面平面,则三棱锥 的外接 球的表面积为( ) A . B . C . D . 4.某几何体是由两个同底面的三棱锥组成,其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该几何体外接球的面积为( ) A . B . C . D . 5.三棱锥的所有顶点都在球的表面上,平面,,,则球的表面积为( ) A . B . C . D . 6.如图是边长为1的正方体,是高为1的正四棱锥,若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 B . C . D . ABCD ABC ⊥ADC D ABC -32π27 π22πa 23πa 24πa A BCD -AB ⊥BCD 2BC BD = =2AB CD ==32π60π64π1111ABCD A B C D -S ABCD -9 π16 25π16 49π16 81π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