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意识转变历史轨迹的考察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意识转变历史轨迹的考察

时代的呼唤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意识转变历史轨迹的考察

[摘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就把自己定位于一个革命党,把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奋

斗目标,经过民主革命28年的浴血奋斗,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为了适应自身地

位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党如何加强执政

能力建设的途径,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提出了一系列党建思想,标志

着党从一个革命党革命意识到执政意识转变的完成。

[关键词]革命党;执政意识;执政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自己奋斗目标,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最终形成了分别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核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也从一个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在野党转变成为一个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执政党,随着国家形势和党的地位变化,党的执政意识也开始逐步的转变。但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这种执政意识的转变几经反复的曲折过程,终于在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着重从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加强和改进,有力地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从而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这些思想的提出和论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意识根本性转变的最终完成。

一光辉的历程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①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历

经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等多次革命战争与革命运动,最终都宣告失败,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用科学的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党来领导。“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革命党”②“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光的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③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在当时的环境下,面对强大的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中国人民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时代来说,”中国革命就“需要如共产党这样的革命党。如果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革命党,人民要想推翻敌人的压迫,简直是不可能的。”③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就从中国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把求得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确定了党的性质和任务,把“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④党成立以后,就致力于工人和农民运动,并把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随后推动和组织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掀起了以工农为主体的大革命运动,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人民革命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反动的北洋军阀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历史方位的判断同样经历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幼年时期的党,把中国革命定位在资产阶级革命,放弃了党对革命运动特别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出现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后来以王明为代表,主张城市暴动,出现“左”倾冒险主义。前者导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者使根据地和红军几近覆灭。尽管党在政治路线上出现过两次反复,但把“革命作为党的任务”则是始终不渝的。也正是经历了无两次挫折,使党终于找到了正确

的革命路线。“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正是这个正确路线确立的标志。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才科学判断了历史方位,制定了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夺取全国政权。

革命党是以某个阶级为基础,它存在的价值在于用阶级斗争的手段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进行阶级分析,扩大自己的革命队伍。毛泽东早在1926年就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各阶级的状况,指出了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我友,团结真正的朋友,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是败的。”⑤

毛泽东通过对过去历次革命特别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经验教训,深入研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各阶级的状况和革命性质,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革命的手段,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和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以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斗争策略,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围剿,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壮大。

抗日战争时期,党经历了两次失败两次胜利的历史性转变,党的队伍壮大了,思想日益成熟,党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质、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基本点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因此,如何才能把中国革命进一步引向胜利,争取民族的独立,毛泽东同志更是把中国共产党的动员人民参加抗日的以争取民族解放作为重要任务放到首位。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

对18年来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阐明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关系。指出只要正确的处理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党的事业就能胜利前进了。这篇著作,是这一时期毛泽东建党思想走向成熟的奠基之作。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要求。他指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需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无产阶级虽然战斗力很强但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经济文化非常落后,在长期被敌人分割的农村根据地和白色恐怖的城市,建设这样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这在世界革命史上都是罕见的壮举,因此毛泽东把党的自身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在此前后毛泽东先后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著作,全面的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肩负的历史重任,并在革命过程中总结了党的建设经验,提出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并创造了整风这以思想教育的形式。这对于实现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起了关键的作用。正如邓小平所说: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是经过实践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建立起来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都有完整的一套。”⑥中国共产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下来,成为党的指导性理论。它标志着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基本成功。

革命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需要用革命的理论来武装,坚持先进性和革命性,动员广泛的革命力量,用革命的手段,完成革命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正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坚持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作用,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革命力量,广泛地发动农民,用武装斗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