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法课后练习第1章

税法课后练习第1章

税法课后练习第1章
税法课后练习第1章

第一章税法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税法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来调整纳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制定税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C.税法的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D.税法是国家凭借其权力,利用税收工具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我国对税收法律关系中纳税义务人的确定,采取的是()的原则。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属地兼属人的原则

D.灵活确定的原则

3.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是由()。

A.权利主体和权利客体

B.义务主体

C.税收法律事实

D.税收法律关系内容

4.税收权利主体是指()。

A.征税方

B.纳税方

C.征纳双方

D.中央政府

5.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

A.纳税义务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税目

6.下列各税种中,不能由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细则的有( )。

A.城镇土地使用税

B.房产税

C.车船税

D.消费税

7.我国税收立法权规定地方政府有权制定的是( )。

A.税收法律

B.地方性税收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规章

8.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部门规章的是()。

A.《纳税担保试行办法》

B.《城市建设维护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C.《消费税暂行条例》

D.《个人所得税法》

9.下列税种中,主要由国税局系统负责征收的但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的税种的是()。

A.增值税

B.资源税

C.营业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10.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处罚权的陈述,错误的是()。

A. 税务行政处罚是行政处罚的基本组成部分

B. 税务行政处罚权的行使对于保证国家和纳税人的税收利益,有重要作用

C. 行政处罚法是税务行政处罚权的唯一依据

D. 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应当有警告、罚款、停止出口退税权、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等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税目是各个税种的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

B.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

C.纳税人就是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D.征税对象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的物品

2.关于税法构成要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个人所得税部分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全部采用超率累进税率

B.企业所得税在年终后5个月内汇算清缴

C.目前我国没有采用超率累进税率

D.纳税地点主要根据不同税种征税对象的特点,以及征收管理的方便程度来确定

3.在同一税种的同一税目中,采用从量定额与从价定率相结合实行税款复合征收办法的税种有( )。

A.消费税

B.营业税

C.关税

D.印花税

4.下列属于特定目的税类的税种是()。

A.土地增值税

B.城镇土地使用税

C.城市维护建设税

D.房产税

5.下列属于税收实体法的是()。

A.消费税暂行条例

B.个人所得税法

C.增值税暂行条例

D.税收征管法

6.下面关于我国税收立法的公平原则说法错误的有()。

A.负担能力大的应多纳税,负担能力小的应少纳税或不纳税

B.客观环境优越而取得超额收入或级差收益者应多纳税,反之少纳税

C.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及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实际税负必须公平

D.这个公平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概念

7.下述关于税法方面的陈述,正确的是()。

A.各省、自制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税收法规

B.各省、自制区、直辖市及其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按规定制定规章

C.《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是税收行政法规

D.《税务代理试行办法》是税收部门规章

8.下列项目中,属于税收法律的是()。

A.企业所得税法

B.个人所得税法

C.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D.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

9.下列属于财产、行为税类的有()。

A.房产税

B.契税

C.印花税

D.车辆购置税

10.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是国家赋予税务机关的基本权力,税收执法权具体包括( ) 。

A.税款征收管理权

B.税务检查权

C.税务行政复议裁决权及其他税务管理权

D.税务稽查权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是因为税法调整的对象是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不是税务机关和纳税人这两个税法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选项B错误是因为制定税法的目的,不仅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还要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选项C错误是因为税法和税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答疑编号57046】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主权国家有权根据本国的意志按照属地原则或属人原则来确定自己的税收管辖权。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对本国居民的境内所得、境外所得,以及外国居民的境内所得都行使征税权。其中,对本国居民境外所得征税的依据的是属人管辖权;对外国居民在本国境内所得依据的是属地管辖权。我国确定纳税人采用的原则是属地兼属人原则。

【答疑编号57047】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有能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的客观情况,也就是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

【答疑编号57048】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税法的权利主体包括纳税主体和征税主体双方。

【答疑编号57049】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征税对象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答疑编号57050】

6.

【正确答案】 D

【答疑编号57051】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税收立法权限的划分。

选项A由全国人大、人大常委会制定;选项B由地方人大、人大常委会制定;选项C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地方政府只能制定地方规章。

【答疑编号5705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选项B属于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选项C属于国务院经授权立法所制定的条例,具有国家法律的性质和地位;选项D由全国人大正式立法颁布,属于国家法律;只有选项A,是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属于税收部门规章。

【答疑编号57053】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营业税属于地方税务系统负责征收;资源税除海洋石油的资源税由国税总局海洋石油税务局征收外,其他由地税系统征收;城建税由地税系统负责征收;增值税除进口部分的进口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外,主要由国税系统负责征收,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

【答疑编号57054】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税务行政处罚权的法律依据是行政处罚法和税收征管法等法律法规。

【答疑编号57055】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纳税人就是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征税对象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的物品或行为。

【答疑编号57056】

2.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C目前我国的土地增值税采用超率累进税率。其余选项均正确。

【答疑编号57057】

3.

【正确答案】AC

【答疑编号57058】

4.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城镇土地使用税属于对资源进行课税的税法。

【答疑编号57059】

5.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D属于税收程序法。

【答疑编号57060】

6.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我国税收立法的公平原则是指要体现税收合理负担原则。这个公平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概念。公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税收负担能力上看,负担能力大的应多纳税,负担能力小的应少纳税,没有负担能力的不纳税。二是从纳税人所处的生产和经营环境看,由于客观环境优越而取得超额收入或级差收益者应多纳税,反之少纳税。三是从税负平衡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及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实际税负必须尽可能公平。

【答疑编号57062】

7.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各省、自制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具有按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但是由于我国的税法在立法上坚持“统一税法”的原则,因此目前,除了海南省、民族自治地区可以按照全国人大的授权立法规定,按规定制定税收法规外,其他省市一般都无权自定税收地方性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按规定制定规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是国务院颁布的税收行政法规;《税务代理试行办法》是税收部门规章。

【答疑编号57065】

8.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属于税收行政法规。

【答疑编号57068】

9.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车辆购置税是特定目的税类。

【答疑编号57071】

10.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是国家赋予税务机关的基本权力,税收执法权是指税收机关依法征收税款,依法进行税收管理活动的权力。具体包括税款征收管理权、税务稽查权、税务检查权、税务行政复议裁决权及其他税务管理权。

【答疑编号57072】

税法(2016) 第1章 税法总论 课后作业.doc

税法(2016) 第一章税法总论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税法的本质是()。 A.正确处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因税收而产生的税收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 B.保证征税机关的权利 C.一种分配关系 D.为纳税人和征税单位履行义务给出规范 2. 下列关于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税法在性质上属于公法,但具有一些私法的属性 B.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门法 C.涉及税收征纳关系的问题,如果符合民法中的规定,可以按照民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D.税法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是依据宪法的原则制定的 3. 下列关于征税对象、税目、税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征税对象又叫课税对象,决定着某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也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 B.税基又叫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C.税目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D.我国对所有的税种都设置了税目 4. 税法在实施过程中,禁止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对特定纳税人给予特别优惠,这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原则。 A.税收法定 B.税收公平 C.税收效率 D.实质课税 5. 下列选项中,属于税法适用原则的是()。 A.税收公平原则 B.实质课税原则 C.税收效率原则 D.法律优位原则 6. 按照法律优位原则的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但是,下列()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 A.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C.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7. 从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来看,()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也是税法的灵魂。 A.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B.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C.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D.税收法律关系中的纳税人 8. 在税法的构成要素中,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A.税目 B.征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期限 9. 在税法的构成要素中,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是()。 A.征税对象 B.税目 C.税率 D.纳税环节 10. 下列关于我国税收立法权划分层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经国务院授权,国家税务主管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海关总署)有税收条例的解释权和制定税收条例实施细则的权力 B.地区性地方税收的立法权属于县级及其以上立法机关 C.经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授权,省级人民政府有本地区地方税法的解释权 D.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有制定税法实施细则的权力 11. 我国目前税制基本上是以()的税制结构。 A.直接税为主体 B.间接税为主体 C.间接税和直接税为双主体 D.多种税种结合 12. 下列税种中,不属于资源税类的是()。 A.印花税 B.资源税 C.土地增值税 D.城镇土地使用税 13. 下列属于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税种是()。 A.消费税

税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4《税法》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5 C A B D 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D 3.BC 4.ABD 5.ABCD 第二章增值税法 一、单项选择题: 1-4 C B D A 6 C 【单选】例1.下列业务中,不属于营业税改增值税应税服务范围的是()。 A.缆车运输 B.技术咨询服务 C.餐饮服务 D.物流辅助服务 【C】 【改·单选】根据营改增相关规定,下列情形属于视同提供应税服务应收增值税的是()。 A.某运输企业为地震灾区无偿提供公路运输服务 B.某咨询公司为个人无偿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C.某动画公司聘用动画人才为本公司设计动画 D.某单位为希望小学无偿提供《大闹天宫》电影放映服务 【B】 【练·计算】星光广告公司为营改增试点的小规模纳税人,为海天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产品广告,收取海天公司广告费含税合计20万元,星光广告公司应纳增值税()。 A.1.2万元 B.1.0万元 C.0.58万元 D.0万元 【解】广告公司——文化创意服务,属营改增范围: 应纳增值税:20÷(1+3%)×3%=0.58(万元),【C】 【多选】例2.根据我国现行增值税规定,纳税人提供下列劳务应当缴纳增值税的有()A.汽车的租赁 B.船舶的修理 C.房屋的装潢 D.受托加工白酒 【ABD】 【多选】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的纳税人,下列属于增值税征收率的是() A.2% B.3% C.4% D. 6% 【A B】 自2014年7月1日起,增值税征收率简并为3%、2%。 【单选】下列关于营业税改增值税适用税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税率为零 B.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税率为7% C.单位和个人向境外单位提供的研发服务,税率为6% D.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6% 【A】 【多选】例3.根据我国现行增值税规定,下列业务中,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有()A.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B.旧机动车经营单位销售旧机动车 C.销售音像制品 D.修理汽车 【ABCD】 二、判断题: 1 对 2错 3错 4错 5对 三、计算题 1.

税法第1、2章作业答案

第一章,第二章答案 一.单选题: 1.关于税收实体法构成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B.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 C.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是计算税额的尺度 D.税目是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中纳税人不一定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成()。 A.中央税法与地方税法 B.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C.国际税法与国内税法 D.税收基本法与税收普通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按照税收收入归属和征收管辖权限的不同划分的是选项A,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划分的是选项B,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划分的是选项C。3.下列关于我国税收立法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负担能力大的应多纳税,负担能力小的应少纳税或不纳税 B.客观环境优越而取得超额收入或级差收益者应多纳税,反之少纳税 C.税法一旦制定就要保持不变,不能朝令夕改,变化不定 D.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及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税负必须公平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负担能力大的应多纳税,负担能力小的应少纳税,没有负担能力的不纳税。税法一旦制定,在一定阶段内就要保持其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变化不定,这种稳定性不是绝对的,因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是不断变化的,税法也要进行相应的发展变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及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实际税负必须尽可能公平。 4.下列税种中,主要由国税局系统负责征收的但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的税种的是()。 A.增值税 B.资源税 C.营业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营业税属于地方税务系统负责征收;资源税除海洋石油的资源税由国税总局海洋石油税务局征收外,其他由地税系统征收;城建税主要由地税系统负责征收;增值税除进口部分的进口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外,主要由国税系统负责征收,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 5.下列各项收入中,应当缴纳增值税的是()。 A.广告代理公司的广告费收入 B.邮政部门邮政储蓄收入 C.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办公楼收入

《税法》第13章个人所得税法等真题及答案资料讲解

《税法》第13章个人所得税法等真题及答案 单选题: 1、【2011年】作家李先生从2010年3月1日起在某报刊连载一小说,每期取得报社支付的收入300元,共连载110期(其中3月份30期)。9月份将连载的小说结集出版,取得稿酬48600元。下列各项关于李先生取得上述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小说连载每期取得的收入应由报社按劳务报酬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60元 B.小说连载取得收入应合并为一次,由报社按稿酬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3696元 C.3月份取得的小说连载收入应由报社按稿酬所得于当月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800元 D.出版小说取得的稿酬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允许抵扣其在报刊连载时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答案】B 【解析】小说连载取得收入应合并为一次,由报社按稿酬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300×110×(1-20%)×20%×(1-30%)=3696(元)。 2、【2010年】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扣缴义务人对纳税人的应扣未扣税款应由扣缴义务人予以补缴 B.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C.在判断个人所得来源地时对不动产转让所得以不动产坐落地为所得来源地 D.个人取得兼职收入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答案】C 【解析】选项A:扣缴义务人对纳税人的应扣未扣税款应由纳税人予以补缴;选项B: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选项D:个人取得兼职收入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应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多选题: 1、【2011年】下列个人应按税法规定的期限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 A.从境内两处取得工资的中国公民 B.2010年取得年所得15万元的中国公民 C.从法国获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中国公民 D.从事汽车修理、修配业务取得收入的个体工商户 【答案】ABCD 【解析】个人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形:(1)自2006年1月1日起,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4)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2、【2009年】下列各项中,纳税人应当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新) A.年所得l2万元以上的 B.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2019年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2019年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你会喜欢!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的概念 税法一词在英文中为TaxationLaw,《牛津法律大辞典》解释为“有关确定哪些收入、支付或者交易应当纳税,以及按什么税率纳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是国家或者政府为了实现公共职能、满足公共需求,凭借政治权力,依据法定的标准和程序,无偿、强制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方式。税法即是国家调整税收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经济法部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内理论界对税法的概念有所争议,有的学者将税法定义为“国家制定的各种有关税收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税收法律、法令、条例、税则、制度等”;有的学者则认为税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者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国家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所形成的税收的法令规范的总称”。 税法的原则

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是税收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础。税法原则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一)税法基本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是统领所有税收规范的根本准则,为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一切税收活动所必须遵守。 1.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税收要件法定主义是指有关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等税收要件必须以法律形式做出规定,且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必须尽量明确。税务合法性原则是指税务机关按法定程序依法征税,不得随意减征、停征或免征,无法律依据不征税。 2.税法公平原则

第一章税法总论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税法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的是()。 A、关税 B、消费税 C、土地增值税 D、个人所得税 2、下列属于商品和劳务税类的税种有()。 A、房产税 B、增值税 C、土地增值税 D、城镇土地使用税 3、下列属于财产和行为税类的税种是()。 A、资源税 B、城市维护建设税 C、营业税 D、房产税 4、我国目前税制基本上是()的税制结构。 A、直接税为主体 B、间接税为主体 C、间接税和直接税为双主体 D、无主体 5、以下关于我国税法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是由税收实体法构成的 B、车船税属于特定目的税类 C、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实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执行 D、由海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实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执行 6、一部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而只能沿用旧法,这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A、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B、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C、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D、程序法优于实体法原则 7、下列税种中,征税对象与计税依据一致的是()。 A、企业所得税 B、耕地占用税 C、车船税 D、房产税 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的有()。 A、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B、法律优位原则 C、税收效率原则 D、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9、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并由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是()。 A、增值税 B、车辆购置税 C、印花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10、全国性地方税种的开征、停征权在于()。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家税务总局 C、财政部 D、海关总署 11、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的是()。 A、《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B、《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税种中,属于资源税类的有()。 A、城镇土地使用税 B、土地增值税 C、车船税 D、资源税 2、征税对象又称为()。

税法基础知识

第1章税法概论 税收的分类: (1)按税收缴纳形式分类:力役税、实物税、货币税 (2)按计税依据分类:从价税、从量税 (3)按税收收入的归属权分类: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4)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直接税、间接税(可转嫁)。 (5)按税收与价格的组成关系划分:价内税、价外税 (6)按课税对象的不同性质分类: 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资源所得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 财产税类:房产税、契税、车船税、遗产税(未开征) 行为税类: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 税法的构成要素: (1)纳税义务人:自然人、法人 (2)征税对象:从价税: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 从量税:资源税、车船税、消费税 复合税:烟、酒 (3)税目 (4)税率 比例税率:1)单一比例税率:增值税 2)差别比例税率:产品差别比例税率:消费税、关税; 行业差别比例税率:营业税; 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 3)幅度比例税率:营业税中的娱乐业税率 累进税率:1)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加成所得等 2)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 定额税率:资源税、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等。 (5)减免税:1)税基式减免 2)税率式减免 3)税额式减免 (6)纳税环节:1)一次课征制 2)两次课征制 3)多次课征制 (7)纳税期限 (8)纳税地点 (9)罚则 (10)附则 税法的分类: (1)按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分类:1)税收基本法 2)税收普通法 (2)按税收的职能作用分类:1)税收实体法 2)税收程序法 (3)按税收的征税对象分类:1)流转税税法 2)所得税税法 3)财产、行为税税法 4)资源税税法 (4)按税收收入归属和征收管理权限分类:1)中央税 2)地方税 3)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第4章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在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个环节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价外税)

个人所得税法习题及参考答案

个人所得税法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个人独资企业2004年经营收入48万元,应税所得率为10%,则全年应纳所得税为(c) A.4800元 B.9600元 C.10150元 D.14065元 2.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每月扣缴税款上缴国库的期限为(c)。 A.次月3日 B.次月5日 C.次月7日 D.次月10日 3.某事业单位职工李某,12月份取得工资750元,另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2800元。李某应纳个人所得税(a)。 A.287.5元 B.420元 C.295元 D.412.5元 4.对于地市级政府颁布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应(b)。 A.免征个人所得税 B.征收个人所得税 C.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D.实行“免一减二”的优惠(未讲过) 5. 6.根据税法规定,个人转让自用达(c)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居住用房所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A.一年 B.三年 C.五年 D.十年 7. 8.某大学教授1997年5月编写教材一本并出版发行,获得稿酬14600元;1998年因加印又获得稿酬5000元。该教授所得稿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是(b)。 A.1635.2元 B.2195.2元 C.2044元 D.2744元 9.下列所得中,不采用代扣代缴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d)。 A.劳务报酬所得 B.稿酬所得 C.偶然所得 D.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10.下列所得中一次收入畸高,可实行加成征收的是(c)。 A.稿酬所得 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偶然所得 11.税法规定,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当其在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纳税地点的选择应是(b)。 A.收入来源地 B.选择其中一地 C.税务局指定地 D.个人户籍所在地 12.某演员参加营业性演出,一次获得表演收入50000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的税额为(b)。 A.8000元 B.10000元 C.12000元 D.13000元 13.个体户进行公益救济性捐赠时,捐赠额不得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的(d)。 A.3% B.10% C.15% D.30% 14.按规定,在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时允许在税前扣除一部分费用的是(b)。 A.股息所得 B.财产租赁所得 C.彩票中奖所得 D.红利所得 15.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的个人,应(d)。 A.免征个人所得税 B.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C.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的部分征收个人所得税

大学《税法》知识点总结

税法 项目一税法基本原理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依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特征:强制性(直接依据是政治权利)、无偿性(特征核心)、固定性(制度为保障,规定征税对象、征税标准、课征方法) 税法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税法分类:(一)按征税对象分:商品劳务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目的税(二)按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中央税(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地方税(车船税,房产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三)按计税标准分:从价税、从量税 (四)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价内税(消费税)、价外税(增值税,关税,车辆购置税)(五)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 税法按职能作用分类:实体法、程序法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双方当事人(征税主体:国家税务机关、纳税主体) 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纳税人: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分自然人和法人

负税人: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直接税中纳税人=负税人,间接税中两者不相等。 代扣代缴义务人: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个人所得税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资源所得税在收购环节代扣代缴。 代收代缴义务人: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交往而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并不直接持有纳税人的收入。 征税对象=课税对象:税收法律关系的权利客体,税法中规定征税的目的物。 计税依据=税基: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表现形态上分两种:价值形态(征税对象=计税依据,所得税为例)、实物形态(两者不一致,车船税为例)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税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分三种:适用于从价税(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适用于从量税。分为固定税率(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变动税率(累进税率、累退税率)。 累进税率:具有很强调节功能。分四种:全额累进、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超倍累进税率 纳税环节:税法上规定的征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按纳税环节的多少把税收课征制度分两类:一次课征制(单环节征税)、多次课征制(道道征税)。工业品:产制、批发、零售。农产品:产制、收购、批发、零售。 纳税期限:形式分三种:按期纳税(月,季度,纳税期)、按次纳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个人所得税)、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或缴纳(企业所得税分季度预缴,多退少补)纳税地点:属地兼属人原则确定各税的纳税地点。 税务登记:工商登记30天内 税法的构成要素: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减税免税、纳税环节、

《税法》作者李晓红—课件及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1章课后练习题 一、填空题。 一、填空题。 1.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 2.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效率原则 3.分配收入职能、资源配置职能和反映监督职能 4.直接税和间接税 5.价内税和价外税 二、简答题(略) 第2章课后练习题 【牛刀小试】 一、填空题。 1.主体客体内容 2.比例税率定额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3.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 4.单位个人 5.单一税制复合税制 二、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 1.C 2.C 3.ACD 4.D 5.B 三、判断题。 1.×2.√ 3.×4.×5.× 四、简答题。(略) 【竞技场】 一、单选题。 1.D 2.B 3.C 4.C 5.B 二、多选题。 1.DE 2.BCD 3.AD 4.CD 5.ABC 第3章课后练习题 【牛刀小试】 一、填空题。 1.17% 2.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

3.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消费型 4.增值额 5.报关地 二、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 1.AC 2.B 3.C 4. AC 5.D 三、判断题。 1.×2.×3.√ 4. × 5.× 四、简答题。(略) 【竞技场】 一、单选题。 1. D 2.B 3.B 4.A 5.C 6.D 7.A 8.D 9. B 10.A 二、多选题。 1.ABC 2.ABD 3.ABC 4.AB 5.CD 三、案例分析题。 1.(1)当期的销项税额=21.64 (万元) (2)当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18.87 (万元) (3)当期应纳的增值税=2.77(万元) (4)属于兼营行为,分别核算的应纳营业税,应纳营业税=0.05(万元) 2.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03360-52538=50822(元) (提示:①非正常损失的面粉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转出的数额=(10985-465-420)×13%+465÷(1-7%)×7%=1313+35=1348(元)②收购的水果损失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转出的数额=3480÷(1-13%)×13%=520(元)) 3.(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万元) (2)当期应纳税额=-36(万元) (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65(万元) (4)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36(万元) (5)当期免抵税额=29(万元) 第4章课后练习题 【牛刀小试】 一、填空题。

税法知识点归纳

税法知识点归纳

(一)税法基本原则基本原 则 解释及举例 税收法定原则也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的规定。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一般认为税收公平原则包括税收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即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税负不同。税收公平原则源于法律上的平等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 前者要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后者要求提高税收行政效率 实质课税原则是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 (二)税法适用原则 适用原 则 解释及举例 法律优也称行政立法不得抵触法律原则,其基本含义为法律的效

位原则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还可进一步推论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优于税收行政规章效力;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 法发生冲突时,效力低的税法即是无效的 【例题·单选题】以下不符合税法优位原则的说法是 ()。 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 B.我国税收法律与行政法规的效力具有同等效力 C.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规章效力 D.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法发生冲突时,效力低的税 法即是无效的 【答案】B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即新法实施后,之前人们的行为不适用新法,而只沿用旧法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也称后法优于先法原则,即新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本原则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居于特别法地位级别比较低的税法,其效力可高于作为普通法的级别比较高的税法 实体从即实体法不具备溯及力,而程序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

第一章 税法总论(课后作业)

第一章税法总论(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法的本质是()。 A.正确处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因税收而产生的税收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 B.保证征税机关的权利 C.一种分配关系 D.为纳税人和征税单位履行义务给出规范 2.下列关于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税法在性质上属于公法,但具有一些私法的属性 B.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门法 C.涉及税收征纳关系的问题,如果符合民法中的规定,可以按照民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D.税法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是依据宪法的原则制定的 3.下列关于征税对象、税目、税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征税对象又叫课税对象,决定着某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也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 B.税基又叫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C.税目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D.我国对所有的税种都设置了税目 4.税法在实施过程中,禁止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对特定纳税人给予特别优惠,这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原则。 A.税收法定 B.税收公平 C.税收效率 D.实质课税 5.下列选项中,属于税法适用原则的是()。 A.税收公平原则 B.实质课税原则 C.税收效率原则 D.法律优位原则 6.按照法律优位原则的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但是,下列()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 A.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C.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7.从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来看,()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也是税法的灵魂。 A.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B.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C.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D.税收法律关系中的纳税人 8.在税法的构成要素中,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A.税目 B.征税对象

税法课后习题以及答案

第二章增值税复习题答案 6.青山机床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0月份发生以下业务: (1)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5000元。 (2)购进机器设备2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金额38000元,增值税税额6460元; (3)购进用于基建工程的建筑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金额70000元,增值税税额11900元; (4)销售甲机床100台,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单价(不含税)为8000元/台,销售额800000元; (5)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甲机床20台,合同总金额190710元,其中价款163000元,税额27710元。货物已经发出,本期按合同约定已收到购买方货款40%; (6)由于管理不善,仓库丢失原材料价值8000元(不含税); (7)向客户无偿赠送乙机床,不含税成本价10000元,没有同类机床的销售价格。 要求:计算该机床厂10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6. 解:(1)进项税额=8500+6460=14960(元) (2)销项税额=800000×17%+27710×40%+[10000×(1+10%)×17%] =136000+11084+1870=148954(元) (3)进项税额转出额=8000×17%=1360(元) (3)应纳增值税税额=148954-(14960-1360)=135354(元) 7.龙港面粉厂(一般纳税人)2013年9月发生以下业务: (1)9月2日向某食品厂销售面粉150吨,取得收入(不含税)540000元;零售面粉一批,收入3000元(价税合计)。 (2)9月3日向幼儿园捐赠面粉一批,价值1130元(含税)。 (3)9月5日购进小麦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120000元,税额为15600元。料到款付。 (4)9月8日向农民收购小麦一批,收购金额4000元。料到款付。 (5)9月10日,购进专用零件一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金额2000元,税额340元。已付款,零件已入库。 (6)9月12日,购入生产用机器2台,价格20000元。收到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40000元,税额6800元。 (7)9月20日,四号仓库发生漏水,小麦部分霉烂,损失32000元(不含税)。(账面成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9月份应纳增值税税额。 7. 解:(1)销项税额=540000×13%+[3000÷(1+13%)×13%]+[1130÷(1+13%)×13%]=70200+345.13+130=70675.13(元) (2)进项税额=15600+(4000×13%)+ 340+6800=23260(元) (3)进项税额转出额=32000÷(1-13%)×13%=4781.61(元) (4)应纳增值税税额=70675.13 -(23260-4781.61)=52196.74(元) 8.济南市某进出口公司2013年3月进口商品一批,海关核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500万元;当月在国内销售,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400万元。该商品的关税税率为10%,增值税税率为17%。计算该公司 2013年3月应纳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国内销售环节应纳的增值税。 8. 解:(1)应纳的进口环节增值税=(500+500×10%)×17%=93.5(万元) (2)国内销售环节应纳的增值税=1400×17%-93.5=144.5(万元) 第三章消费税复习题答案 7.某摩托车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4月份将生产的某型号摩托车20辆,以每辆出厂价12000元(不含增值税)销售给摩托车经销商。摩托车消费税税率10%。计算摩托车生产企业4月份应纳的消费税税额。 7.解: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20×12000×10%=24000(元) 第四章营业税复习题答案 6.甲建筑工程公司(具备建筑行政部门批准的建筑业施工资质)位于某市区,下辖3个施工队、1个招待所(为非独立核算单位),2012年经营业务如下: (1)承包某建筑工程项目,并与建设方签订建筑工程施工总包合同,总包合同明确工程总造价3000万元,其

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

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题目答案分离版] [题目答案结合版] 字体:大中小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法律主义也称税收法定主义,下列有关税收法律主义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税收法律主义的功能侧重于保持税法的稳定性 B.课税要素明确原则更多地是从立法技术角度保证税收分配关系的确定性 C.课税要素必须由法律直接规定 D.依法稽征原则的含义包括税务机关有选择税种开征和停征的权力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依法稽征原则,即税务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据法律的规定稽核征收,而无权变动法定课税要素和法定征收程序。除此之外,纳税人同税务机关一样都没有选择开征、停征,减税免税、退补税收及延期纳税的权力(利),即使征纳双方达成一致也是违法的。 【该题针对“税法的基本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2、下列属于实体从旧、程序法从新原则的正确解释是()。 A.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 B.实体法不具备溯及力,而程序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溯及力 C.实体法、程序法权利义务均以其发生的时间为准 D.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是指实体法不具备溯及力,而程序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溯及力。 【该题针对“税法的适用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3、按照税法的效力,可以将税法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务规章。下列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B.《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C.《税务部门规章制定实施办法》 D.《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决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税收法律,效力最高,其余选项均是国务院及其部委制定的,其效力低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 【该题针对“税法的效力”知识点进行考核】 4、下列关于税收执法检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税收执法检查的主体是税务机关 B.税收执法检查具有控制和废止违规行为的功能

税法基本原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税收和税法的概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制定税法主体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授权的行政机关 B.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之间的关系 C.征税的主体是税务机关,除了税务机关之外,任何机构和团体都无权征税 D.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不能课及C但可以课及V部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三条规定:“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与其关联企业之前业务往来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与纳税人预先约定有关定价事项,监督纳税人执行。”这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 A.税收法律主义 B.税收公平主义 C.税收合作信赖主义 D.实质课税原则 3.下列符合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的是(。 A.新法实施日之前应税业务适用新法 B.新法实施日之后应税业务适用旧法 C.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优于税收实体法

D.新法实施日之前应税业务适用旧法 4.关于税法的立法解释,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法定机关针对法律实施过程中,针对具体事件作出的解释,不具有普遍性 B.税法解释原则中的文义解释原则和立法目的原则是互相排斥的 C.文义解释原则必须单纯以文义为界限,在文义之外不得进行其它解释 D.法定解释具有专属性,任何有权机关都不能超越权限进行解释 5.按照税法的效力,可以将税法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务规章。下列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B.《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C.《税务部门规章制定实施办法》 D.《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条例的决定》 6.构成税收实体法诸要素中的基础性要素的是(。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期限 7.下列关于国际税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第十三章车船税习题答案

《国家税收》习题答案——第十三章车船税 一、填空题答案 1、车船税实行_定额________税率。 2、乘用车_排气量_______依从小到大递增税额。 3、客车按照核定载客人数___20__人以下和___20__人(含)以上两档划分,递增税额。 4、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可以_免征或者减半__征收车船税。 5、按照规定缴纳船舶吨税的机动船舶,自车船税法实施之日起__5_年内免征车船税。 6、拖船按照发动机功率每__2____马力折合净吨位1吨计算征收车船税。 7、机场、港口内部行驶或作业的车船,自车船税法实施之日起_5_____年内免征车船税。 8、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取得车船所有权或者管理权的__当月____。 9、按照规定缴纳船舶吨税的机动船舶,自车船税法实施之日起____5__年内免征车船税。 10、依法不需要办理登记的车船和依法应当登记而未办理登记或者不能提供车船登记证书、行驶证的车船,以车船_出厂合格证明_____或者进口凭证标注的技术参数、数据为准。 二、单选题答案 1、答案:D解析:非机动驳船是按船舶净吨位为计税单位,且以船舶税额的50%计算。 2、答案:D解析:对于纳税人在购买“交强险”截止日期以后购买“交强险”的,保险机构在代收代缴税款的同时,还应代收代缴欠缴税款的滞纳金。 3、答案:B 解析:以整备质量作为车船税计税标准的是货车(包括半挂牵引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等)、挂车、专用作业车和轮式专用机械车。 4、答案:B 解析:车辆整备质量尾数在0.5吨以下(含0.5吨)的,按照0.5吨计算;超过0.5吨的,按照1吨计算;净吨位不超过1吨的船舶,按照1吨计算车船税;非机动驳船按照机动船舶税额的50%计算车船税。 5、答案:B 解析:依法不需要办理登记的车船,纳税地点为车船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主管税务机关所在地。 6、答案:A 解析:车辆的具体适用税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规定的子税目税额幅度内确定。 7、答案:A 解析:BD选项属于免征车船税的范围;C选项不属于车船税的征税范围。 8、答案:A 解析: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已完税的车船被盗抢、报废、灭失的,纳税人可以凭有关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和完税证明,向纳税所在地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请退还自被盗、报废、灭失月份起至该纳税年度终了期间的税款。 三、多选题答案 1、答案:ABC解析:车船税确定税额总的原则是:非机动车船的税负轻于机动车船;人力

第一章 税法概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税法概论 一、术语解释 1、税收制度 2、课税对象 3、税法 4、起征点 5、税制体系 二、填空题 1、以课税对象划分税种分为_____、收益额、______、资源和人身等五大类。 2、税率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______、累进税率和______。 3、税收法律关系包括______、客体和______三个要素。 4、按照税收能否转嫁,税收可分为_____和_____。 5、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在经营活动中负有_____并向国库_____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6、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方法主要包括行政手段和_____。 7、减免税规定是对特定的_____和特定的_____所作的某种程序的减征税款或免征税款的规定。 8、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增大而_____的税率。 9、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_____和_____。 10、比例税率在具体运用上又分为_____、差别比例税率、______和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率。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1、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行政处罚措施。 2、税法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3、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即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4、我国现行流转税包括增值税、关税、车船使用税、营业税和消费税。 5、我国的税收诉讼法规仅在《税收征管法》中作了具体规定。 6、课税对象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税区别费的主要标志。 7、在处理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不一致的问题时,国内税法应处于优先地位,以不违反国内税法为准。 8、我国现行税制是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与之相互配合的复合式税制体系。

税收筹划第三章作业答案

1.请简述税收筹划各技术的筹划运用点有哪些 (1)减免税技术:使纳税人成为免税人、从事减免税活动、征税对象成为减免税对象;(2)分割技术:一个纳税人所得分成多个纳税人所得或者分成多个纳税事项(应、减、免、非);(3)扣除技术:利用税收优惠增加扣除项目、扩大扣除限额、调整扣除额的各个时期分布(4)税率差异技术:充分利用地区差异、行业差异、产品差异、不同类型企业等税率差异;(5)抵免技术:充分利用国外所得已纳税款、固定资产购置等鼓励性质抵免政策使应纳税款最低化;(6)退税技术:利用国家对某些投资和已纳税款的退税规定,尽量争取退税待遇和使退税额最大化或提早让税务局退多交、多征税款获得时间价值;(7)延期纳税技术:在许可范围内,尽量推迟申报和纳税期限,利用无息缴税资金,打时间差;(8)会计政策选择技术:利用存货计价选择、折旧计提方法、充分列支费用、推迟确认收入等会计手段获得节税收益。 2.请简述企业利息费用的筹划思路和具体筹划方法 筹划思路:考虑将高息部分分散至其他名目开支 具体方法:企业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费用,超标部分可转为借款手续费; 在企业内部由工会组织集资,部分利息可分散至工会经费中开支; 业务往来企业互相拆借的利息支出,可以转化为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开支,在产品销售费用、营业费用等列支。 3.请简述企业业务招待费的筹划思路和具体筹划方法 筹划思路:将账面列支的业务招待费控制在合理范围,将超标的招待费转移至其他科目税前扣除。 具体方法:赠送客户礼金、礼券等费用,可考虑以佣金费用、业务宣传费用列支; 超标的业务招待费可作为会议经费,通过“管理费用”科目在所得税前列支。 注意:在依据、程序等方面要事前考虑周全,以满足佣金或会议经费方面的基本要求。 4.分公司与子公司在税收筹划的区别 子公司与分公司由于他们的法律地位不同,他们税收待遇是不同的。充分利用税收的这种“差别待遇”,能为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在公司经营组织形式的筹划中。主要应考虑分支机构的盈亏情况,首先母公司应先预计公司在异地的营业活动处于什么阶段,如果处于亏损阶段,母公司就可在该地设立一个分公司,使该地的亏损能在奎总纳税时减少母公司应纳的税收;如果处于盈利阶段,为了充分享受异地税收优惠政策——缴纳低于母公司所在地的税款,就有必要建立一个子公司,使子公司的累积利润可以得到递延纳税的好处。

税法基本原理.知识讲解

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 《税法Ⅰ、Ⅱ》考前须知 一、考试题型与要求:均为客观题型,具体题型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要求:只有1个正确,40×1=40分。 (二)多项选择题(60分) 要求: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30×2=60分。 (三)计算题(16分) 要求:2道题,每题4个小题,每小题2分;计2×4×2=16分;答案为单选。 (四)综合分析题(24分) 要求:2道题,每题6个小题,每小题2分;计2×6×2=24;答案为单选或多选;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二、情况汇总: 1、四种题型,均为涂卡题; 2、90个小题; 3、总分140分; 4、及格分数线140×60%=84分; 5、考试时间:2.5小时。 ※《税法Ⅰ》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 ◎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历年考题分析 第一节税法概述 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税法的概念 (二)税法的特点 二、税法原则 (一)税法的基本原则 1、税收法律主义 2、税收公平主义 3、税收合作信赖主义 4、实质课税原则【例1】某乡镇财政所自行决定,凡购买该所商店的商品可以根据其购买数量的多少减免农林特产税,这种做法违背了()。 A.税收法律主义 B.税收公平主义 C.实质课税原则 D.法律优位主义 【例2】如果纳税人通过转让定价或其他方法减少计税依据,税务机关有权重新核定计税依据,以防止纳税人避税与偷税,这样处理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 A.税收法律主义 B.税收公平主义 C.实质课税原则 D.法律优位主义 (二)税法的适用原则 1、法律优位原则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例1】某纳税人1993年12月31日销售一批货物,则应按1984年通过的《增值税条例》(草案)征收增值税,而不按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征税。这样处理,符合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例2】从1999年11月1日起,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储蓄机构取得的人民币、外币存款利息,按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对1999年10月31日前孽生的利息不征税。这样处理,符合税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