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妇科科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妇科科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妇科科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妇科科

安泽县中医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盆腔炎诊疗方案

一、概述:盆腔炎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处发生的炎症。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盆腔炎继续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盆腔炎。中医的热入血室、带下症亦属于该病范畴。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2)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

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

③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1)湿热瘀结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③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次症:①经期腹痛加重;②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③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湄而不爽或大便干结。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2)气滞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②情志抑郁或烦躁;③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

次症:①月经先后不定,量多或少;②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⑤脘腹胀满。

舌脉: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3)寒湿瘀滞证

主症:①下腹冷痛或刺痛;②腰骶冷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次症:①形寒肢冷;②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③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

④经色紫黯或夹血块;⑤大便溏泄。

舌脉: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4)肾虚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②腰骶酸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

次症:①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②头晕耳鸣;③经量多或少;④经血黯淡或夹块;⑤夜尿频多。

舌脉: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5)气虚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②痛连腰骶,经行加重;③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次症:①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②经血淡黯或夹块;③精神萎靡;④体倦乏力;⑤食少纳呆。

安泽县中医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舌脉:舌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细或沉涩无力。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论治

1、湿热瘀结证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①银蒲四逆散《伤寒论》四妙散《成方便读》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银花藤、蒲公英、柴胡、枳壳、赤芍、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生蒲黄、炒五灵脂、延胡索、炒川楝子。

②银甲丸《王渭川妇科经验选》。金银花、连翘、桔梗、生黄芪、红藤、生鳖甲、蒲公英、紫花地丁、生蒲黄、琥珀粉(冲服)、砂仁、蛇床子。

中成药:妇科千金胶囊、金刚藤胶囊、花红片、妇康口服液等。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方药: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

②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3、寒湿瘀滞证

治法: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①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合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当归、川芎、肉桂、赤芍、生蒲黄、五灵脂、制没药、桂枝、茯苓、丹皮、桃仁。

②暖宫定痛汤《刘奉五妇科经验》。橘核、荔枝核、小茴香、葫芦巴、延胡索、五灵脂、蒲黄、制香附、乌药。

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等。

4.肾虚血瘀证

治法: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①杜断桑寄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生蒲黄、五灵脂、川牛膝、大血藤、没药、延胡索、丹参、三棱、川芎。

②宽带汤《辨证录》加减。白术、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党参、杜仲、莲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川续断。

中成药:妇宝颗粒(冲剂)等。

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方药:①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知母、三棱、莪术、鸡内金、川芎、当归、丹参、广木香。

②举元煎《景岳全书》合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党参、黄芪、白术、升麻、炙甘草、生蒲黄、五灵脂、川芎、当归、丹参、莪术、香附。

中成药:丹黄祛瘀片(胶囊)等。

(二)外治法

1、直肠给药

(1)中医灌肠或直肠滴注推荐方药:大血藤、败酱草、丹参、赤芍、延胡索、三棱、莪术。随证加减。

上药水煎取液,适宜温度,保留灌肠。可选用结肠透析机或电脑大肠灌注仪灌肠。

(2)直肠纳药:康复消炎栓等。

2、中药外敷:下腹或腰骶部。

(1)中药封包外敷:方药: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随证加减。

(2)中药药渣外敷:辨证口服中药两煎后药渣外敷。

(3)中药研粉调敷:方药: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随证加减。

(4)中药穴位敷贴:方药:三七、血竭、蒲黄、白芷、沉香、羌活。可根据证型酌加减,研末或制成丸剂,贴敷于三阴交、气海、神阙、血海、归来、子宫、太冲、关元等穴位。

3、中药离子导入

方药: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红花、三棱、莪术、延胡索、透骨草、苍术、白芷、川芎。随证加减。上述药物亦可应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进行治疗。

4、中药熏蒸治疗

方药: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随证加减。

(三)灸法

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艾灸、温盒灸、雷火灸等疗法。可应用多功能

安泽县中医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艾灸仪治疗。

(四)物理治疗

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盆腔炎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光子治疗仪等。

四、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

1、急性盆腔炎应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应彻底、及时,以防转为慢性。应用抗生素应足量、有效,如高热不退、有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治疗应彻底、及时,补充每日所需热量与水分,注意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高热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及止痛剂。

2、热毒炽盛,邪人营血或热人心包,急服安宫牛黄丸,参照感染性休克的防治原则积极治疗。

3、治疗期间应注意发热、腹痛、带下、实验室检查及盆腔体征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4、保持外阴、阴道清洁,必要时床边隔离,防止反复交叉感染。注意经期卫生,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炎症,预防炎症蔓延,继发盆腔炎。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防止盆腔炎复发和促迸盆腔炎消退。

5、本病急性期为妇科危重病,须彻底治疗。本病慢性期病程长,可反复发作。

五、难点分析及解题思路

慢性这腔炎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如何防治慢性盆腔炎、是本病治疗的又一难点。

对于慢性盆腔炎,西医治疗往往难以奏效,而中医中药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各地报道了个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力剂及方法。中药内服有按辨证分型遣方用药的,有制成专方成药如冲剂、丸剂、片剂、水利等长期服用的。除中药内服外,用药途径应多样化,如中药针剂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及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等等。总而言之,中医综合治疗比单一疗法效果好。我们应用盆盐炎方内服,配合毛冬青液保留灌肠,四黄水蜜外敷下腹,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良好。

“久病多瘀”,慢性盆腔炎患者无论哪一证型,多有瘀滞存在,故治疗上多选用赤芍、丹皮、丹参、当归等活血化瘀药。“久病多虚”,慢性盆腔炎到一定程度,多有体虚表现,故临床上选用茯苓、白术、怀山药、炙甘草、桑寄生等健脾补肾药以增强体质。

预防慢性盆腔炎的复发,亦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对急性盆腔炎的治疗应及时、彻底。慢性盆胶炎的患者应注意生活调掇,注重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

孕期、产褥期,卫生用品要清洁,避免不节或不洁的性生活。饮食上注意营养,避免过食肥甘辛辣诸如虾、蟹等品。注意情志调节。避免忧怒过度,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

六、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主要指标疗效标准

缓解盆腔疼痛疗效

临床痊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消失。

显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明显减轻,疼痛程度积分降低两个等级。

有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有所减轻,疼痛程度积分降低一个等级。

无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无减轻或有加重。

2、次要指标疗效标准:

(1)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中医证候疗效通过证候疗效率进行判定。

证候疗效数=治疗前证候积分和一治疗后证候积分和/治疗前证候积分和×1 00%

痊愈:治疗后各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值减少≥95%。

显效:治疗后各症状明显减轻,证候积分值减少≥70%,<95%。

有效:治疗后各症状有所减轻,证候积分值减少≥30%,<70%。

无效:治疗后各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证候积分值减少<30%。

(2)局部体征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治疗后局部体征消失,积分值减少≥95%。

显效:治疗后局部体征明显减轻,积分值减少≥70%,<95%。

有效:治疗后局部体征有所减轻,积分值减少≥30%,<70%。

无效:治疗后局部体征无改善或有加重,积分值减少<30%。

(二)评价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中药新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依据分级量化标准,包括症状及体征分级量化标准,对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采用症状、体征积分法,分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级别进行疗效评价。

在患者进入路径的不同时间对主观症状下腹痛、腰骶痛、带下情况和局部

安泽县中医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体征情况进行评价。

①进入路径当天,按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分级量化标准进行病情程度分级。

②结束路径时,按照疾病主要指标疗效和次要指标疗效标准进行评判。主要疗效指标主要为缓解盆腔疼痛疗效,次要疗效指标包括中医证候疗效和局部体征疗效。

(三)分级量化标准

1、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1)湿热瘀结证:

(2)气滞血瘀证:

(3)寒湿淤滞证:

(4)肾虚血淤证:

(5)气虚血淤证:

2、体征分级量化标准——盆腔体征轻重分级:

3、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综合上述症状、体征评分,以判定病情程度。

轻度:症状、体征积分和1 0~1 8分。

中度:症状、体征积分和1 9~2 7分。

重度:症状、体征积分和≥28分。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

一、概述:痛经是因情志所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受阻,或因精血不足,胞脉失于濡养所致,以经期或经行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前者是痛经不伴有盆腔器质性病变;后者常伴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摸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等。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 (肖承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有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以小腹疼痛,呈现继发性、渐进性痛经的特点。

(2)临床表现:继发性、渐进性痛经。腹痛多发生在经前1—2天,行经第l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内侧。甚至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之象。

(3)妇科检查:盆腔检查发现内异症病灶或/和子宫增大、压痛。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子宫内膜异位症

①症状:痛经、不孕。

②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盆腔检查发现内异症病灶;影像学检查(盆腔超声、盆腔CT及MRI)发现内异症病灶,血清CA125水平轻、中度升高。

③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通用方法。在腹腔镜下见到大体病理所述典型病灶或对可疑病变进行活组织检查即可确诊。

(2)子宫腺肌病

①症状:痛经;月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及不规则出血);

②妇科及辅助检查:子宫增大、压痛等;影像学检查(盆腔B超)、血清CA125等提示。

(二)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

(三)证候诊断

1、寒凝血瘀证

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⑦形寒肢冷

次症:①经色紫黯有块;②月经量少或错后;③经行呕恶;④经行大便溏泄;⑤带下量多,色白。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或舌底络脉迂曲,苔白;脉弦、涩或沉紧。

2、气滞血瘀证

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②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

次症:①经色黯红有块,或经行不畅;②经前或经期乳房胀痛;③肛门坠胀;④月经先后不定期;⑤经量或多或少。

舌脉:舌质黯红,或有瘀斑、瘀点,或舌底络脉迂曲,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涩。

3、肾虚血瘀证

安泽县中医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主症:①经行小腹坠痛;②腰膝酸软。

次症:①经色淡黯或夹块;②月经量少或错后;③头晕耳鸣;④夜尿频多;

⑤性欲减退。

舌脉:舌质淡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沉涩。

4、湿热瘀阻证

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灼痛;②带下量多,色黄质稠。

次症:①经色暗红或酱红,质稠或夹粘液;②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③口腻或纳呆;④大便溏而不爽或干结;⑤小便色黄或短赤。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主症必备,次症具备2项以上,参考舌象、脉象即可作出证候诊断。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论治

1、寒凝血瘀证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小茴香、干姜、延胡索、五灵脂、没药、川芎、当归、生蒲黄、官桂、赤芍、乌药、巴戟天。

中成药:少腹逐瘀颗粒、桂枝茯苓胶囊、艾附暖宫丸等。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枳壳、乌药、香附、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牡丹皮、延胡索、五灵脂、甘草。

中成药:丹莪妇康煎膏、散结镇痛胶囊等。

3、肾虚血瘀证

治法:补肾益气;化瘀止痛。

方药:仙灵化瘀汤(经验方)加减。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首乌、牛膝、丹参、赤芍、黄芪、党参、莪术、川楝子、延胡索。

4、湿热瘀阻证

治法:清利湿热,化瘀止痛。

方药: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减。生地黄、黄连、牡丹皮、当归、川芎、红花、桃仁、莪术、延胡索、香附、白芍、败酱草、薏苡仁。

(二)针灸治疗

1、体针:根据病情,辨证选取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隐白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手法进行治疗。经前或经行期治疗。或选用火针疗

法。

2、耳针:根据病情,辨证选取耳穴子宫、卵巢、交感、内分泌、神门、肝、肾、庭中。毫针捻转中强刺激,或在上述穴位埋豆。经前或经行期治疗。

3、灸法:根据病情,可选用热敏灸、雷火灸、温盒灸、中国灸等疗法。

(二)外治法

1、中药保留灌肠

方药:三棱、莪术、当归、延胡索、川芎、赤芍、桃仁、红藤、牛膝。根据病情,适当加减。水煎取液,适宜温度,保留灌肠,经期停用。

2、中药外敷

可选用活血化瘀止痛中药研末,随证加减,进行穴位贴敷、脐疗等疗法。

四、注意事项

1、经期保暖,避免受寒及经期感冒。

2、经期禁食冷饮及寒凉食物。经期禁游泳、盆浴、冷水浴。

3、保持阴道清洁,经期卫生。

4、调畅情志,保持精神舒畅,气机畅达,消除恐惧心理。

5、如出现剧烈性痛经,甚至昏厥,应先保暖,使经血通畅,再予解痉镇痛剂。

6、多喝草茶或棱檬果汁及热牛奶。如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就可以缓解痛经。

7、练习瑜珈,弯腰,放松等动作更能松弛肌肉及神经,且体质增强有助改善经痛。

8、积极正确地检查和治疗妇科病,月经期应尽量避免做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及各种手术,防止细菌上行感染。患有妇科病疾,要做到积极治疗,以祛除引起痛经的隐患

五、难点分析及解题思路

难点之一:如何尽快制止疼痛

痛经患者病发之际相当痛苦.如何尽快制止疼痛是治疗的难点之一。而解除疼痛关键一环是调气血、通经络。运用传统的内痛外治的中医特色疗法——针灸,在疼痛发作时,针刺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通过循经感传,气至病所,能迅速发挥理气调血通经的作用,常可收到明显的止痛效果。针刺治疗,通常以关元、三阴交为主穴,痛经的即刻止痛有效率为97.37%。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可于针后加灸,一般治疗5-30分钟内疼痛可缓解甚至消失。

难点上二:如何预防和减少复发

安泽县中医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临床上,相当一部分患者痛经的治疗远期疗效欠满意,疗效不能巩固,甚至成宿疾,所以预防和减少复发是治疗的关键之一。

1、重视非经期治疗:疼痛发作之时,应以治标为主,以调理气血,疏导血脉以止痛为法。但这仅是权宜之计,关键还是在治本,只有治本,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故痛经的治疗时间,一般主张连续3个月经周期。非经期,侧重于治本,调整脏腑功能,结合素体情况,辨证求因,或调肝,或益肾,或扶脾,经前一周,则在治本的基础上兼以治标,以祛除病因而调和气血。

2、注意生活调摄:除接受药物治疗外、痛经患者的生活调护也是预防和减少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1)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故应给予必要的精神安慰及经期知识教育,调情志,使患者切勿事先畏惧疼痛友生,保持精神愉快,加强心理治疗。

(2)注意经期卫生,经期禁房事、盆浴,不宜游泳、涉水及剧烈运动,避免过劳。

(3)少吃寒凉生冷或刺激性食物,起居生活应有常度。

六、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痛经疗效评定

痊愈:治疗后经行腹痛消失,痛经程度评价评分积分减少≥90%;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

显效:治疗后经行腹痛明显减轻,痛经程度评价评分积分减少≥70%,<90%。

有效:治疗后经行腹痛减轻,痛经程度评价评分积分减少≥30%,<70%。

无效:治疗后经行腹痛无改善或加重,痛经程度评价评分积分减少<30%。

2.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痊愈:治疗后经行腹痛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

显效:治疗后经行腹痛明显减轻,证候积分减少≥70%,<90%。

有效:治疗后经行腹痛减轻,证候积分减少≥30%,<70%。

无效:治疗后经行腹痛及其症状无改变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二)评价方法

1、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2、证侯疗效评价方法: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5年),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证侯评分-治疗后证侯评分)÷治疗前证侯评分×100%。

证侯评分方法见证侯分级量化标准表。

3、观察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1、2、3、6个月经周期时,于月经干净后3-5天行妇科检查,并进行相关症状评分。盆腔超声、血清CA125检查只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经周期时各做一次。

(三)分级量化标准

2、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综合上述症状、体征评分,以判定病情程度。

轻度:症状、体征积分和10~18分。

中度:症状、体征积分和19~27分。

重度:症状、体征积分和≥28分。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

一、概述:胎漏、胎动不安多因冲任、气血不调,胎元不固所致,在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胎漏”;若妊娠期间仅有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阴道少量出血者,称“胎动不安”。相当于“先兆流产”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l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下坠,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脉滑,可诊断为胎动不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病史: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2)症状:阴道出血,伴有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

(3)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妊娠周数相符合。

(4)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值升高,或B超提示宫内妊娠。

(二)证侯诊断

1、肾虚证

安泽县中医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

次症:头晕耳鸣,夜尿频多,或曾屡有堕胎。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

2、脾肾两虚证

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腰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

次症:腹胀,头晕耳鸣,神疲肢倦。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略滑。

3、肾虚血热证

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

次症:两膝酸软.'夜尿频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苔薄,脉滑数或脉滑细数。

4、气血虚弱证

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或伴腰酸痛;神疲肢倦。

次症: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萎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5、肾虚血瘀证

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腰酸痛;或有妊娠外伤史。

次症:精神倦怠,小腹刺痛,耳鸣头晕。

舌脉:舌暗红,苔薄白,脉涩或细滑。

主症“阴道流血"必备,再兼主症1项、次症1项,或兼有次症2~3项,参考舌象、脉象即可作出临床拟诊。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论治

1、肾虚证

治法:补肾益气安胎。

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味。菟丝子、桑寄生、阿胶、川断、苎麻根、杜仲。

中成药:保胎灵等。

2、脾肾两虚证

治法:固肾健脾安胎。

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合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菟丝子、桑寄生、阿胶、川断、党参、炒白术、淮山药、黄芪。

中成药:滋肾育胎丸等。

3、肾虚血热证

治法:滋肾凉血安胎。,

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合保阴煎《景岳全书》加减。生地、熟地、白芍、黄芩、黄柏、续断、菟丝子、桑寄生、阿胶、旱莲草。

中成药:孕康口服液等。

4、气血虚弱证

治法:益气养血安胎。

方药:胎元饮《景岳全书》加减。党参、白术、熟地、归身、白芍、杜仲、陈皮、炙甘草、桑寄生。

中成药:保胎丸等。

5、肾虚血瘀证

治法:益肾祛瘀安胎。

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合加味圣愈汤《兰室秘藏》加减。黄芪、党参、当归、参三七、熟地、白芍、菟丝子、桑寄生、阿胶、杜仲、续断、砂仁。

四、注意事项

1、注意孕期保健卫生。保持外阴清洁。进食宜清淡,富含营养。

2、出现流产先兆,应绝对卧床休息,安定情绪。对有阴道出血者应随时观察出血量及腹痛情况。

3、定期血查HCG,并注意其变化。定期B超检查以确定胚胎大小及胎元已未殒。

4、先兆流产的治疗时间应超过以往流产发生的妊娠月份1个月。

5、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下腹阵痛,腰酸增剧,阴道出血量多,病情发展为难免性流产和不完全性流产须及时进行手术清理宫腔。

6 、先兆流产可治可防,放重于治。应避免一切引起流产或诱发胎儿畸变的因素,如感冒发热,房事,咳嗽,腹泻,禁用妊娠禁忌药及过度劳累,避免情绪紧张等。

五、难点分析及解题思路

难点之一:如何预防流产的发生

流产的病因复杂,可以受母体及胎儿两方面的影响。母体方面可受外伤、其他病史、服药史等影响,所以要从去除病因着手。

1、消除病出:有一部分孕妇怀孕后不注意起居饮食而出现先兆流产症状,

安泽县中医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故孕后嘱孕妇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受到外伤,妊娠3个月内应禁止性生活,对于习惯性流产的妇女,整个孕期应禁止性生活,同时避免揉按下腹部,以免引起宫缩导致流产,饮食要富有营养,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及维生素,不要妄用大补之品,如参、茸或妄用峻下滑利之品,如意茁仁、大黄等。对于习惯性流产:的妇女应在怀孕前进行必要检查,包括卵巢功能检查、夫妇双方染色体检查与血型鉴定、丈夫的精液检查、夫妇双方地中海贫血检测,女方向需进行生殖道的详细检查,包括有无持殊病原体如衣原体、支原体的感染,有无子宫肌瘤,宫腔粘连。并作子宫输卵管造影以确定子宫有无畸形与病变,以及检查有无宫颈内口松弛等。查出原因,若能治者,应于怀孕前治疗,女方黄体不佳,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存在抗精子抗体或自身免疫性HLA抗原相容性增大者,应预先加以调理,防止再次流产。

2、孕前调治:流产患者应在末次流产后避孕半年至一年,中药调治,使身体逐渐复原。若既往未做相关检查或在此期间进行以上的相关检查,则注意BBT测定,了解卵巢功能情况。并按中医辨证用药,多用补肾法,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用补肾阴或补肾阳治疗。并按周期用药,排卵前期适当加用行气活血之郁金、丹参从而协助排卵,排卵后期可用淫羊藿、怀山药、鹿角霜等维持黄体功能。中医认为维系胎元之机制,主要在于冲任二脉所固摄,冲为血海,任主胞脉。而冲任之本在肾。故维持肾气的壮旺,保障气血的充沛,是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和防治流产的要着。而肾气的充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收效、故习惯性流产者,除外明显染色体异常,双方均患地中海贫血或女方子宫畸形等无法改善的因素。则应在再次妊娠之前。预先调治一段时间,方能保证顺利妊娠。

难点之二:如何保证妊娠顺利

流产多次发生,给角者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惑,故妊娠后保证妊娠的顺利,是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

1、孕即安胎:经过流产后的妇女在决定再次妊娠的宜作基础体温测定,若持续高温相超过18天即妊娠的可能性极大。此时嘱患者多卧床休息,禁房事,慎起居。饮食上忌服峻下滑利之品如薏苡仁、大黄等以免滑胎,同时定期作晨尿HCG定量测定及B超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

2、流产先兆,积极治疗:妊娠后出现阴道流血、腹痛、腰痛等症状时即为先兆流产、此时必须积极治疗,有条件的孕妇最好住院安胎治疗。按中医辨证治疗以补肾为主,重用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偏阳虚者加艾叶、鹿角霜、党参、白术;偏热者加早莲草、女贞子、黄芩。必要时同时肌注HCG 2000U,隔日一次,及黄体酮20mg每日1次,若出现明显阵发性宫缩,可与硫酸舒喘

灵2.4mg,8小时口服一次,缓解子宫收缩。若患者精神紧张,可给子鲁米那口服。同时应予心理安慰,开导,使之安心静养。亦应定期B因检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

六、疗效评价

有效:治疗后阴道出血、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有所减轻。B超检查子宫大小、胚胎发育与孕周基本相符。

无效:治疗后阴道出血不能停止,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无减轻或有加重,甚至流产。B超检查胚胎发育不良或停止发育。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化,归纳

贺州市中医医院 外一科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

目录 肠痈(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 (2) 一、诊断 (2) 二、中医治疗 (2) (一)辨证施治 (2) (二)特色疗法 (3) (三)疗效评估及评价: (3) 三、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措施 (3) (一)难点分析: (3) (二)应对措施: (3) 痔病中医诊疗方案 (4) 一.诊断 (4) 二、中医治疗: (4) (一)辨证论治: (4) (二)特色疗法 (6) (三)疗效评估及评价: (6) 三、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7) 上尿路结石中医诊疗法案 (8) 一、诊断 (8) 二、中医治疗 (9) (一)辨证论治 (9) (二)特色疗法 (9) (三)疗效评价及评估 (9) 三、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10) 四、应对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肠痈(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一个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一、诊断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施治 1、内治 (1)、瘀滞证 症候: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治法:行气活血,通腑泻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2)、湿热证 症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利湿解毒。 方药:复方大柴胡汤加减。 (3)、热毒证 症候: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似痢不爽;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燥,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2、外治 无论脓已成或未成,均可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用水或密调成糊状,外敷右下腹;或用消炎散加黄酒或加醋调敷;如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可先行脓肿

妇科优势病种

妇科优势病种 癥瘕(盆腔炎性包块)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寒凝气滞证:少腹有包块,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时聚时散,或上或下,时感疼痛,痛无定处,少腹胀满,胸闷不舒,精神抑郁,月经不调,舌红,苔薄,脉沉弦。 (二)气滞血瘀证:小腹有包块,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肌肤少泽,口干不欲饮,月经延后或淋漓不断,面色晦暗,舌紫黯,苔厚而干,脉沉涩有力。 (三)痰湿郁结证:小腹或少腹有包块,按之不坚,时或作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粘稠,胸脘痞闷,时欲呕恶,经行延期,甚或闭经不行,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四)毒热瘀阻证:小腹或少腹有包块,拒按,小腹或少腹及腰骶部疼痛,带下量多,色黄臭秽或五色杂下,可伴经期提前或延长,经血量多,经前腹痛加重,烦躁易怒,发热口渴,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二、常见症状/临症施护 (-)临床症状 多因正气虚弱,情志不遂,气血失调所致。以妇女下腹有结块、胀满、疼痛,或伴有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称为“癥瘕”。坚硬不移,痛有定处为癥,推之可动,痛无定处为瘕。 (二)临症护理 1.炎性包块可遵医嘱用中药敷或中药灌肠,注意经期停用。 2.手术治疗者,按妇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三)常规护理 1.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室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安静舒适。 3.体虚伴有阴道出血、发热者,需卧床休息。

(四)病情观察护理 1.症瘕的部位,大小,性质,活动度,疼痛的时间、程度及性质,月经有无异常及伴随症状。 2.出现腹部剧痛、恶心、呕吐、阴道大量出血、面色苍白、 肢冷汗出、血压下降、脉细微弱时,报告医师,做好输液、输血的手术准备,并配合救治。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特色技术 1.中药汤剂内服 2.静脉点滴中药注射液 3.中药灌肠 4.中药塌渍 5.针炙疗法 (二)护理 1.起居护理:注意防寒保暖,可参加轻微活动,禁止剧烈运 动。 2.饮食护理: ①饮食含高蛋白,如瘦肉、禽、蛋类食物,以增强体质。忌 生冷肥腻、辛辣及海腥发物之品,以免损脾凝血。 ②血瘀者,可多食活血化瘀、消急除症之品,如海带、木耳、山楂等食物。 3.给药护理: ①中药汤剂宜空腹温服,注意观察药后不良反应。 ②血瘀者服用化瘀消症药后,不可随意外出,以免阴道突然出血,发生意外。 4.情志护理: 给患者精神安慰,调畅情志,消除紧张、忧虑、恐惧等心理,保持心情舒畅,以利徵瘕消散。 四、健康指导

2016年老年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2]

老年病科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2007)。 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等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应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07年)。 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200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二)证候诊断 (1)主证 ①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水谷不消,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⑤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⑥气阴两虚证: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虚浮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⑦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耳轮干枯,面色黧黑;畏寒肢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阳痿,面目浮肿,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2)兼证 ①瘀证:胸闷刺痛,肢体麻木或疼痛,疼痛不移,肌肤甲错,健忘心悸,心烦失眠,或中风偏瘫,语言謇涩,或视物不清,唇舌紫暗,舌质暗,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迂曲,苔薄白,脉弦或沉而涩。

2015崩漏地诊疗方案设计

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014年 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崩漏 西医病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但二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是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生殖轴的严重紊乱,引起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的失调。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妇科诊疗方案》及全国高等中医院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主编,2002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西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 生部发布.2002年,《临床诊疗指南一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参照全国高等院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深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病史:注意患者年龄,无排卵性功血常发生于青春 期或围绝经期,排卵性功血常生于生殖期妇女。既往月经可

有改变,以往有崩漏病史,或口服避孕药、放置宫内节育器 等史。 (2)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行经时间超过半月以 上。已有停经数月后有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可伴有不同程 度的贫血、不孕、白带增多。 (3妇科检查:一般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4)辅助检查:血常规可提示有贫血,可行B超检查,或行诊剖术以止血,送病检了解内膜情况。性激素检查可有 改变或无改变。 (二)证候诊断 1、肾虚证: (1)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血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酸膝软,手足心热、颧红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2)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断,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 2、脾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如崩,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不思饭食,四肢不温,或面

2015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实施情况总结、分析

针推科二0一四年工作总结 一、基本建设 1.在2014年,门诊和住院部病床达到了50张,添置了局部熏蒸治疗仪2台。 2.治未病室,制定了治未病服务规范和流程,规范了治未病工作制度。 3. 存在的不足是专科设备短缺:如消炎止痛设备,微波治疗仪。 二、人才结构与培养 1.今年新进一名针灸推拿专业人员一名,重点是发展小儿推拿方向。继续发展中医针推和现代康复,组织科室三基学习和百项中医适宜技术的学习。 2.存在的不足是小针刀、水针刀治疗等微创治疗方法仍未开展。 三、特色优势建设 1.收治的“腰痛病”、“项痹病”和“面瘫”病人500余人中,有90%的走临床路径或者诊疗规范。 2.7月份开始了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500余人次。 3. 开展治未病服务,服务了498人次;蒿蛇酒、三伏敷药贴和骨痹散应用了1125人次。 4. 存在的不足是专病专治诊疗规范少,病种少。专科设备的短缺和微创治疗方法的空白,制约了中医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四、医疗质量管理:中医治疗参与率始终仍在90%以上。 五、业务成效:全年,收住院病人达到703人次;门诊12015人次,年业务总收入260.1万元。特色专科疗法临床使用率在88%以上。我们特色专科的治愈率达到了70%,有效率达到了96.6%。其中治疗:面神经炎(单纯性)127例子痊愈98例(77.2%),好转24例,总有效率为(96.0%),无效5例(4.0%);颈椎病123例痊愈85例(69.1%),好转35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3例(2.4%),肩周炎42例痊愈28例(66.7%),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1例(2.4%);中风后遗症(恢复期)87例痊愈26例(29.9%),好转59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2例(2.4%)。我们着正在着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成果,为乡镇医院培养进修人员2名。 六、科研方面:围绕特色专科项目,书写了科研论文1篇。 2015年1月10日 针推科二0一五年工作计划 一、基本建设方面 1.2015年使专科病床达到70张,添置消炎止痛仪,微波治疗仪、骨质疏松治疗仪各2台。 2.完善治未病功能,增加减肥治疗室,骨质疏松症防治室。 3.针灸走进住院临床各科室,在住院临床各科室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大力推广中医特色治

2011年度妇产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使用总结

2011年度妇产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使用总结中医院妇产科2011年度共有三种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崩漏、妊娠恶阻、胎漏胎动不安,在临床使用中发现该诊疗方案使用方便,操作性强,标准规范,现将2011年度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科共收治这三种病人41人,中医参与率100%,平均治愈率93%, 平均住院日13天,中药饮片使用率96%。 其中: 2011年,我科收治“崩漏”患者16例,其中肾阴虚型6例,脾虚型7例,血瘀型3例,共治愈13例,好转3例,总治愈率82%。 2011年我科收治“妊娠恶阻”12例,其中胃虚型7例,肝热型1例,气阴两亏型4例,治愈10例,好转2例,治愈率82%。 2011年我科收治“胎漏、胎动不安”13例,其中肾气不足6例,气血亏虚5例,外伤损络2例,治愈12例,好转1例,治愈率95%。 二、存在的问题: 1、患者病情危重时,单一的中药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联合西医输血输液、手术等疗法; 2、既往关于中医药治疗做了大量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均证实中医药对于妇科常见病具有肯定的疗效,但缺乏有说服力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规范化临床研究总结资料。 3、如何运用中药增强患者体质,减少疾病发生率是一个重大临床问题。 4、患者常难以耐受中药的气味,而不愿服用中药。 5、中医特色疗法单一; 三、改进优化措施: 1、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努力做到利用“望、闻、问、切”四诊,中医辨证论治及现代化诊疗方法为病患解除病痛; 2、探索中医特色疗法在妇产科疾病中应用,尽量运用多种疗法以提高疗效; 3、加强宣传,使广大病患认识到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做好思想工作,使病人接受中药及中医疗法。 4、深入研究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全面、规范病证诊断、疗效评价体系,优化的临床治疗方案。 5、通过平时扶正固本的药物治疗和预防调护措施,增强患者抗病能力,降低疾病的临床发病率。 6、以便于推广应用为目标,提高有效性、安全性为要求,进行药物剂型改革。研制系列院内中药制剂,产生中药新药,完善包括艾灸、穴位按摩等在内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案。 1 / 11 / 1

崩漏中药方剂治疗分析

崩漏中药方剂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12T16:13:41.870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9期作者:李晓丹 [导读] 中医治疗崩漏遵循“急则治疗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三大法。 李晓丹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中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2100) 【摘要】目的:探讨崩漏的中药方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2014年3月~10月收治的崩漏患者30例的中药方剂的组成和方义进行分析。结果:30例均治愈,阴道出血全止,停药后连续观察2~3个月,经量、周期均属正常者。结论:根据发病的轻重缓急和出血的久暂,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大治法。 【关键词】崩漏;中药方剂;辩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113-02 崩漏是妇科临床常见的急重而又难愈之症。中医治疗崩漏遵循“急则治疗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三大法。凡骤然出血、量多势急阶段,当以“塞流”之法治其“标”;出血量少势缓、淋漓不净阶段,当以“澄源”之法治其“本”;出血暂止以后,则当用“复旧”之法复其常。选取2014年3月~10月收治的崩漏患者30例中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的崩漏患者30例,均属门诊病人。年龄最小17~25岁。均有阴道出血,或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少腹疼痛。出血时间为8~30天者17例;1~2个月者8例;2个月以上者10例。30例均治愈,阴道出血全止,停药后连续观察2~3个月,经量、周期均属正常者。 2.中药方剂 2.1 青功汤 生地20g,地骨皮、旱莲草、淮山药、党参各15g,白芍、玄参、当归、茜草各12g,红花6g。按照制剂规范制成合剂。每日服3次,每次约20d,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滋阴益肾,清热止崩。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阴虚血热)。青春期功血以阴虚内热所致者为多。少女天癸初至,肾气尚未完全充盛,冲任失于固摄,水亏火旺,热伏冲任,迫血妄行,遂成崩漏。纵观历代医家所述,亦以从火热论者居多[1]。“青功汤”方中生地、地骨皮、旱莲草、玄参滋阴凉血止血;白芍和血敛阴柔肝;党参具有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又有促血凝作用。诸药合用,重在滋水,使水足而火自平;配用活血之药,乃因“漏久必瘀”,以期达到止血不留瘀的目的。全方补中有攻,行中有止,既扣西医之“病”,又合中医之“证”,故能取得较好疗效。 2.2 凉冲止崩汤 白芍18g,生地、地榆炭、旱莲草、阿胶(烊化)各15g,丹皮、麦冬、槐花、龟板、女贞子各10g,黄芩6g,甘草4g。若血块多者,可加炒蒲黄15g,三七4g(研末冲服);若量多而气虚明显者,加炙黄芪30g,白晒参10g;有虚脱之势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各30g,升麻 10g;功血后期无血块流出者,可适当加入棕榈炭、血余炭之类以收涩止血。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一般1~3个月为1个疗程。清热养阴,凉血止崩[2]。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阴虚血热型)。丹溪心法附余》中提出治崩三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养阴补血以“复其旧”。临床运用此三法时,当视其病情,机圆法活。凉冲止崩汤用生地、丹皮、地榆炭、槐花、旱莲草凉血止血;白芍、麦冬、阿胶、龟板、女贞子加强养阴之功,龟板、女贞子、旱莲草可滋补肝肾以固本;黄芩、甘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清热养阴,凉血止崩,数法皆备,标本兼治,切中病机。 2.3 温肾益气汤 熟附片20g,炮姜10g,炙甘草10g,太子参30g,黄芪30g,熟地黄15g,制首乌10g,肉桂末3g(冲服),升麻10g。全方共煎1小时,每天1剂。温补肾阳,益气升阳。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肾阳虚)。方中熟附片、肉桂温肾壮阳,补益命门,温阳止崩;炮姜既可引血归经,更有补火温阳收敛之妙;炙甘草益气安中,可制附子之毒性;太子参、黄芪大补元气,益气生津;熟地黄、制首乌补肾填精益髓;升麻升阳止血而塞流。全方温阳益气之力强大,药后效如桴鼓,标本兼治。肾为气血之根,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调和,经候如常。然“血之源头在于肾”(李士材《病机沙篆》),崩中漏下,日久不断,气血久虚,常须补肾益精以生血。 2.4 二至丸合左归丸 女贞子、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地榆炭、蒲黄炭各15g,旱莲草20g,山药25g,甘草8g,枸杞子、川牛膝各12g。上药常规煎服,每天1剂。调冲任,补肾气。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肾虚)。中医学认为,女子二七肾气始充,但冲任未盛,肾气不足,若失于固摄,则会发为崩漏[3]。对青春期患者,治疗重在补肾气,益冲任。治疗上采用塞流、澄源、复旧三大治疗原则,更是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方中女贞子、枸杞子、山茱萸、熟地黄、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菟丝子补益肝肾、调冲任,旱莲草、地榆炭、蒲黄炭养血凉血止血,达到“血见黑则止”之效。 2.5 固冲宁血汤 生黄芪、生白术、生芍药、生地黄各30g,茜草、山萸肉、紫草各15g,五倍子、三七、甘草各10g。每日1剂,并可视病程及出血量,按比例增减药量。用酒精浓度为50V/V的白酒50ml再加适量的水浸泡中药半小时,小火煎取第一次中药汁,另置。然后再加上浓度同上的白酒50ml及适量的水,煎取第二次药汁,前后两次药汁合置混和,总量约为300ml,分成3份。上午、中午、晚上临睡时各服1次。在月经行经时服用,经血净后停药,连续3次为1个疗程。益气固冲,宁血止血。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气虚肾亏,冲脉失固)。青春期功血属中医学“月经过多”、“崩漏”范畴,发生机制是青春期人体的各种脏腑发育尚未成熟,表现为气虚肾亏,冲脉失固,致使敛摄无力,血溢脉外形成本病。治疗原则是益气固冲,宁血止血[4]。固冲宁血汤以敛血止血迅速而著称。方中黄芪、白术益气健脾,振奋冲脉;白芍、山萸肉、五倍子养阴敛血,固冲涩血;生地、紫草、茜草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三七活血行血,防止血瘀脉络影响正常血液运行,又具良好的止血作用而减少出血;甘草调和诸药。共达益气健脾以固冲脉、养阴清热以宁血海之功,使经血有序而除青春期功血。 3.讨论 调经还应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分别处方用药,即分阶段调经。经期血室正开,宫颈口松弛,用药应因势利导,慎用大寒大热之剂;若非月经过多,不宜过用收涩之品,以免影响经血排出和子宫内膜顺利剥脱。经前血海充盈,若非虚证月经过少,不宜滥用补品,以

妇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疗效评估难点分析及优化措施

2010年妇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疗效评估、难点分析及优化措施 2010年妇产科共治疗妇科病人1250余例,其中徵瘕病人476例,占优势病种的第一位,痊愈302例,好转159例,无效15例;妇人腹痛457例,占优势病种的第二位,湿热瘀结型痊愈185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7例,其它证型有效208例,无效29例;崩漏病人317余例,占优势病种第三位,痊愈271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23例。 症瘕 一、我院妇产科对症瘕(子宫肌瘤)的合理性综述 子宫肌瘤为良性肌瘤,有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多见的肿瘤,肌瘤的发生原因至今还未完全了解。一般认为与长期、大量、持续的雌激素刺激有关。还有人发现生长激素HGH可能与肌瘤生长有关。在祖国医学中,子宫肌瘤可归属于症瘕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其生产的根本原因在于正气虚弱、脏腑失和,故《景岳全书·妇人规》有云:“瘀血留滞作症,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已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症矣。”《妇人大全良方》又云:“产后血气伤于脏腑,脏腑虚弱,为风冷所乘,搏于脏腑与血气相结,故成积聚症瘕块也。”古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那么正气充足,脏腑和调,则邪气无由侵入体内,症瘕无由以生;若正气虚,脏腑失和,主要表现于肝、脾、肾三脏。脾气虚则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而痰湿内生,脾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血同源,肝又藏血,故三藏失和,气血生化无源,致气血更虚,气虚不能推动血运,则致血瘀。肝气郁结可致气滞,气滞则血瘀,故而正气虚可致脏腑失和,气血、痰湿、瘀滞胞宫而成症瘕。故意气为治子宫肌瘤的根本大法。 子宫肌瘤产生的外在原因:就是感受风寒,故《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二》中说:“八瘕者,皆胞胎生产,月水往来,血脉精气不调之所生也。妇人病之有异于丈夫者,或因产后脏虚受寒,或因经水往来,取冷过度,非独关饮食失节,多夹有血气所成也。”子宫肌瘤患者经期、产后正气虚亏,脏腑失和,寒气才得以客于子门,致子门闭塞,气不得通,血得寒则凝,血脉精气不行,瘀血恶血不泻,血不以留止,日益增大而致症瘕。故见腹部肿块,腹痛,寒气伤脾则脾失健运。水湿无以运化,痰湿内生,带下增多,气血生化无源。伤于肝肾使之亏损则见腰痛。血得寒则凝,瘀血内阻,冲任失调,故见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舌边瘀点,其脉涩,由此可见寒邪外侵使正气更虚,脏腑更失于调和,使气血、痰湿、风寒瘀滞胞宫加重,形成症瘕,所以在益气同时,必须配合活血、化痰软坚、温经散寒以治其标。 1、气滞型 证候分析瘕乃气聚而成,故小腹有包块,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时聚时散,或上或下;气滞则痛,气散则止,故时痛时止,痛无定处;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故小腹胀满,胸闷不舒,精神抑郁;气滞冲任失司,则月经不调。舌红,胎薄,脉沉弦,为气滞之征。 2、血瘀型

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紊乱的疑难急重病证,属祖国医学“崩漏”病范畴。病因病机为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严重紊乱,致冲任不固,子宫藏泻无度。其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的虚实夹杂、寒热并见错综复杂的证候。辨证时必须谨慎审阅,仔细推敲,知常达变;施治时,塞流治标,复旧治本,澄源贯穿始终,充分运用中医因人治异的辨治特色。在与时俱进的今天还迎借鉴现代诊断技术为我所用,指导辨证用药,疗效显著。现将多年来临床辨治本病的体会归纳如下。 1塞流重在澄源 塞流虽为患者治标之法,但必须以澄源为基础,审因论治,方可奏效。据临床辨治体会将出血期分为三型: 气虚型月经淋沥不尽或暴下不止,血色淡,质乔蟆,面色苍白,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纳呆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宜益气摄血,多选用当归补血汤加味,重用生黄芪60~100g,当归10g,益气养血止血。气虚重者加党参15~30g,补气固脱,出血时间较长、有血快者,加三七3g活血止血,对于出血日久者,为防外邪入里化热,一般加生地以滋阴凉血。 血热型月经淋沥不尽或量多势急,初期血色鲜红、面颊潮红、烦热少寐、咽干便结、舌红少苔。随着失血过多或淋沥日久可见气血亏虚的征象,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舌淡等。因热随血泻,出血一段时间后,从症状上看已无明显热象,但从脉象上血热与气血亏虚有明显的差别:血热者脉细数有力或滑数有力,而气虚则脉细或细数按之无力,遇此情况迎细加推敲,去伪存真。治疗血热者,宜选用清滋之品,如丹皮、生地、白薇、炒黄芩、茅根之类,至于苦寒降泄之黄连、栀子等则宜慎用,以免苦寒伤阴。临床常用犀角地黄汤加味,犀角用水牛角代替,用量30~50g,以清热凉血止血,生地10~20g养阴清热,芍药10g,丹皮10g两药既能凉血又挎螈淤,以达止血不留淤的目的。常加茜草10g,乌贼骨30g,茜草活血化淤又可止血,乌贼骨收涩止血,又能消淤,二药合用能收能通,止血而不留淤。 血淤型初期经色暗红有血快,小腹疼痛,舌可见紫黯,脉细涩或沉细,随失血时间延长或失血过多见舌质色淡而无紫黯,脉象亦很少见涩脉,其辨证依据为出血时间较长,经色有紫黯血快。其治疗采用化淤止血的原则,常用生化汤加减。生化汤温经化淤,加益母草10g,制香附10g以行气活血缩宫止血,出血量多或出血日久,气血亏虚者,加人参10~20g补气固脱。 2调周重在通闭 崩漏血止后建立稳定的月经周期是治崩漏的重要一环。而调整月经周期,

2012年妇科优势病种

2011年症瘕病诊疗方案疗效评估、难点分析 及优化措施 2011年妇产科共治疗症瘕病人12例,痊愈9例,好转2例,无效1例; 一、疗效评价与分析: 总结2011年1月——2011年12月,运用2011年新的诊疗方案,妇产科门诊、病房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情况如下: 子宫肌瘤病人12例:气滞型5例——痊愈3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血瘀型7例——痊愈7例(占100%),总有效率100%;痰湿型1例——痊愈1例,总有效率100%。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仍然是血瘀型为主,伴气滞痰湿居多,出现多瘀和虚的现象,总的有效率和痊愈率较上一年度有所上升,说明药物贴敷法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今年我们继续调整方案,利用中医的理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进行穴位的灸法,实行病人自灸(简、便、廉、验),以起到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二、难点分析 1、子宫肌瘤病程较长,如何处理好消瘤与止血的关系,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2、在治疗子宫肌瘤的过程中,由于年龄与体质的不同,扶正与攻伐的用药剂量应该考虑。 三、解决措施 1、治疗子宫肌瘤常常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法,然活血化

瘀药久用或经期使用有动血之虞,恐致出血量多,故经期宜慎用或少用。又因子宫肌瘤常伴有月经过多,或崩或漏,故经期常常需要止血,而在止血药的选用上也宜谨慎,不宜过早使用固涩止血或炭类止血药,恐致留瘀,常选用既止血又化瘀的蒲黄、茜草、三七之类,辅以益气、养阴、清热可提高止血疗效,起到“止血不留瘀,消瘤不动血”。 2、在子宫肌瘤的治疗过程中,对于一般体质而言,由于年龄不同,人参与当归的用量不尽相同:35岁以下的患者与35岁以上的患者,人参与当归的用量之比为1:2,特殊体质除外。 3、由于子宫肌瘤的患者病程长,故让患者自己灸气海、关元、足三里等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妇人腹痛 一、疗效评价 妇人腹痛病人746例:肾阳虚衰型80例——有效76例(95%),无效4例(5%);血虚失荣型71例——有效65例(92%),无效6例(8%);气滞血瘀型89例——有效83例(93%),无效6例(7%);湿热瘀结型430例——痊愈400例(93%),显效17例(4%),有效4例(1%),无效9例(2%),总有效率98%;寒湿凝滞型76例——有效71例(94%),无效5例(6%)。在临床实践中,口服药与灌肠同时应用明显的增加了疗效,再加上艾灸穴位疗法使得疗效更上一层,又一次验证了中医理论的正确性,“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还有很多疑难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去解决。 二、难点分析

崩漏中医治疗偏方

崩漏中医治疗偏方 中医讲“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如果来势凶猛,出血厉害,那就要先“塞流”,就是止血;如果脾气虚衰,久病不愈,就必须“清源”——补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里给您介绍一个正本清源的方子——木耳红枣汤,对脾虚造成的崩漏疗效很好。 这个木耳红枣汤是从《太平圣惠方》里的木耳汤演变过来的,在其基础上添加了一味红枣。黑木耳性味甘平,能补中气,《随息居饮食谱》里对它的功效这样介绍,“补气,和血,凡崩淋,血痢,常食可疗”。中气足了,血就会循经而走,不再妄行,崩漏可止。红枣性味甘温,更是补中益气的好食品,“囫囵吞枣”的故事,就向我们揭示了它“安中养脾”的强大功效。二者合用,能够养脾气而助统血,补经气而和血脉。 饮用这个汤的时候,最好是在巳时(上午9~11时)和亥时(晚21~23时),巳时是脾经当令,亥时是三焦经当令,三焦经“主持诸气”,在这两个时辰补益脾气,吸收效果最好。除了喝这个汤,平时还要尽量多吃一些五谷杂粮,如粳米、小米、玉米、大麦、黄豆、豇豆等,“五谷为养”,最能温养脾胃。 俗话讲得好,“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精神”。慈禧太后、王熙凤都称得上是人中俊杰,却都因为过分操劳患上了崩漏之症,尤其王熙凤,更因此而香消玉殒,命丧黄泉。活得恬淡一些,为生活找一个平衡点,别让自己过分劳累,更别为了追求那些所谓的“更高,更快,更好”,最终却累倒在了奔跑的路上。 隐白穴一治疗崩漏的特效穴 隐白穴作为脾经首穴,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止血,被称为治疗崩漏症的特效穴。隐白穴的具体位置在人体的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处。艾灸该穴位,对治疗崩漏有显著的效果。具体方法是取艾条一根将其一头点燃后,悬于一侧隐白穴上1.5厘米处,每次悬灸15~20分钟,以隐白穴周围皮色转红有热感为度。先灸一侧,然后灸另一侧,每日可灸3~4次,待出血停止后可再继续灸1-2天,以巩固疗效。 隐白穴不太好找,通常要用指甲掐一掐才能掐到这个穴。也可用指尖点它,或者找一个细一点的按摩棒来点按。 崩漏的治疗原则-吃什么好-中医治疗偏方 补脾养血--木耳红枣汤 【方源】《太平圣惠方》 【用料】黑木耳10克,红枣20克,红糖1匙。 【制法】黑木耳、红枣用清水洗净,再用冷水浸泡20分钟;将泡好的木耳、红枣一同放入锅中煮熟,加入红糖调味即成。 【用法】一日两次,每次一碗。 【功效】补养脾气,养血脉而统摄血行。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勉县中医医院

外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目录 肠痈(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诊疗方案胆胀(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肠痈(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痈及阑尾点压痈、 反跳痈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为持续 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痈,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 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痈,则是该病重要一个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股分四种 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疳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 脓肿。 阑尾炎在中医学中称为“肠痈”。中医学认为肠痈病在肠腑,届里、热、实证。 因饮食不节、过食油腻生冷或寒温不适、情志失调等,致肠道传化失司,气机痞 塞,瘀血停聚,湿热阻,血肉腐败而成肠痈。其总的病机为气滞、血瘀、湿阻、 热壅,进而热蠹炽盛,结丁阳明或侵入营血,严重者可致阴竭阳脱之危候。 一、诊断 1、西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 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中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尚华)肠痈进行诊断。 诊断依据: 症状:(1)转移性右下腹痈,持续性胀痈,阵发性加剧。 (2)可伴发热,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 体征:右下腹固定压痈,重者可有反跳痈,腹肌紧,腰大肌试验阳性,结肠充气试验阳 性。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比值均升高。 中医辨证: 1、瘀滞结型患者寒温不调,外邪乘虚侵袭,肠胃受损,气机失调,经络受阻,气滞血瘀,瘀血阻滞而成肠痈,胃肠积滞,传化失积,故见脂腹胀闷,暧气纳导,大便秘积,胃失和降,则恶心欲吐,舌质暗红为肠腑瘀热,脉象弦紧或弦滑,并届充血瘀阻,不通即痈之征。 2、湿热蕴型患者平素暴饮暴食,且恣食生冷,损伤脾胃,脾胃受损,传导失司, 糟粕积滞,生湿生热,气血不和,久为败瘀,积丁肠道而为肠痈,故见右下腹痈,舌红, 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弦紧为湿热之象。 3、热蠹炽盛型患者平素暴饮暴食,嗜食膏梁厚味,致食滞中阻,损伤脾胃,脾胃受损,运化不行,湿滞郁而化热,腐蒸气血,而成肠痈,腹痈剧烈,腹皮硬,手不可近,为痈脓已溃之征,面红目赤,小便赤,舌质红绛,苔黄燥而移浊,脉弦数或洪大均为热蠹炽盛之象。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施治 1、治 (1)瘀滞结证 症候:转移性右下腹痈,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痈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舌暗红或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治法:通里攻下,行气祛瘀,佐以活热解蠹。 方药:阑尾化瘀汤加减 金银花15g 川楝子10g 大黄(后下)15g 牡丹皮10g 延胡索10g 桃仁10g 木香6g 石膏(先煎)30g 红藤10g 甘草6g 腹痈较重者加丹参活热解蠹,活血祛瘀;脂腹胀满者,加枳壳、厚朴理气消胀

崩漏诊疗方案

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一、概述 崩漏是由于血热、脾虚、肾虚、血瘀等导致冲任损伤,不能约制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的月经病。量多如注者为崩,量少淋漓不尽者为漏。两者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常互相转化,交替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经·素问·阴阳别论》首先指出:“阴虚阳搏谓之崩”。是泛指一切下血势急之妇科血崩证。历代医家认识并论治崩漏源远流长,并逐步明确了崩漏在月经病畴。本病属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可发生于月经初潮后至绝经的任年龄。 西医血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简称“功血”)属于崩漏围。 二、诊断 (一)中医分型辨证 (参考《中医妇科学》第七版教材. 主编玉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中医诊断] 1.病史:注意月经史、精神创伤史、孕产史,询问有无生殖器炎症和生殖器肿瘤病逝,有无使用避孕药物、宫节育器及输卵管结扎术史。 2.症状:月经的期紊乱,行经时间超过半月以上,甚或数月断续不休;或停闭数月又突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或伴白带增多、不孕等症候。 3.检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发现;生殖器炎症者,可有炎症体征;妇科肿瘤者,可有子宫体增大,质硬或形态的改变,或附件有囊性或实性包块。 [辨证分析]

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引起冲任损伤的常见原因有肾虚、脾虚、血热和血瘀。 [证候分型](中医病名诊断参考《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辨证分型根据临床症状并参考《中医妇科学》第七版,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1、脾虚证: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日久不尽,血色淡,质清稀,面色 晄白,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下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色淡 胖,边有齿,苔白,脉沉弱。 2、肾虚证: (1)肾气虚证:多见青春期少女或经断前后妇女出现经乱无期,出血量多势急如崩,或淋漓日久不净,或由崩而淋,由淋而崩反复发作,色淡红或淡黯,质清稀。色淡黯,眼眶黯,小腹空坠,腰脊酸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弱。(2)肾阳虚证: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或停经数月又暴下不止。血色淡红或淡黯质稀。面色晦黯,畏寒肢冷,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黯,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3)肾阴虚证: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漓累月不止,或停闭数月后又突然暴崩下血,经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 3、血热证: (1)虚热证:经来无期,量少淋漓不尽或量多势急,血色鲜红;面颊潮红,烦热少寐,口干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2)实热证:经来无期,经血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漓日久难止,血色深红,质

{最新文档}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11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总结、评估报告 2011年 我科自2009年对专科中医优势病种制订了常规治疗方案,并按方案指导这些病种的中医治疗,要求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尽量使用中医药参与,对于本科中医优势病种要求全程按方案实施,并于2010年原有方案进行了优化及总结。通地近一年的实施,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也积累了一些教训,本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讨论,以尽量完善方案,现就优势病种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对方案的实施作出年度总结。 一.总结: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继承发掘发扬整理中医药优势。通过近一年对方案的实施,全科的医生基本掌握了本科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并用此方案指导治疗,提高了广大患者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使部分年轻患者也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 2.实施方案一年多来,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本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诊疗方案实施情况、疗效分析及优化方案 A腰痛病: ①诊疗方案实施情况: 门诊实施率: 83."9%,住院实施率:99% ②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方法:368例病例中,中药汤剂258例,用中药静脉制剂108例,超短波325例。就治疗方法看,中药汤剂使用广泛,下一步继续注重特色 疗法的使用。 ③辨证分型: 血瘀证164例,寒湿证98例,湿热证70例,肝肾阴虚证36例,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修改分型。 ④治疗效果: 症状改善率、体征改善率、理化指标率均为87%; ⑤治疗周期: 平均10天; ⑥实施诊疗方案后疗效: 临床痊愈率40%,显效率35%,有效率24%,无效率1%、恶化率、死亡率均为0%。 ⑦中医特色: 中药使用率70%,特色疗法使用率,100%,辩证施治率100%,中医药治疗比例及去年同期中医药治疗比例提高5%。 ⑧存在问题及建议: 腰痛患者进行治疗时,由于对病情不了解、私人诊所片面夸大治疗效果, 对中医中药的不信任等原因;我科室中医特色不明显,患者对治疗方法依从性 差。在以后工作中将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对患者病情进行耐心、细致解释。进 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 ⑨优化方案: (1)腰椎间盘突出症重视康复治疗,住院期间指导及协助病人做康复锻 炼,开展腰背肌功能锻炼。

妇科中医优势病种之欧阳家百创编

欧阳家百创编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 一、 欧阳家百(2021.03.07) 二、病名: 中医病名:崩漏 西医病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三、定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失调、并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可分为无排卵性功血和排卵性功血两类,其中无排卵性功血约占85%。可归属于中医的“月经失调”、“崩漏”范畴。 三、诊断标准: 1、好发年龄 无排卵性功血功血好发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 2、最常见症状 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时多时少。 3、体格检查 妇科检查和全身检查,无生殖器官及全身器质性疾病。 4、辅助检查: (1)无排卵依据:①经前测定血孕酮值为卵泡期水平;②基础体温测定呈单相性;③经前宫颈黏液结晶检查呈羊齿状结晶等。 (2)B超检查:排除子宫、卵巢异常情况。

(3)宫腔镜检查:排除宫腔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取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子宫内膜癌。 (4)凝血功能测定及血红细胞计数: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了解贫血情况。 四、治疗方案: (一)治疗原则 青春期及生育期无排卵性功血以止血、调整周期、促排卵为主。绝经过渡期功血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月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为主要原则。 (二)一般治疗 1、注意营养、纠正贫血、失血严重时可予输血。 2、出血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 (三)辨证施治 1、辨证论治 (1)肾阴虚证 经乱无期,出血淋漓不净或量多,血色鲜红,质稍稠,头 晕耳鸣,腰膝酸软,或心烦,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水益阴,止血调经。 方药:左归丸,去牛膝合二至丸。 生熟地各15g山药20g枸杞15g山茱萸12g 菟丝子20g炙龟板12g女贞子20g旱莲草15(2)肾阳虚型 经来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血色淡质清,畏寒肢冷,

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优化模板(2013版)重点

××××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优化模板及书写要求 一、定义 1、中医定义 2、西医定义 定义书写要求:简单概述中医、西医对本病种的定义。 二、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 1、诊断依据的出处 2、诊断要点 3、中医鉴别诊断 (二西医诊断 1、诊断依据的出处 2、诊断要点 3、西医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书写要求: 1、诊断标准的选择要求公认、先进、可行、易推广应用。以医学行业标准或国内外各种专业委员会颁布的标准为准, 可以直接采用国内外的诊断标准,也可以是权威杂志上发表的临床文献所采用的标准, 但要注明出处。 2、诊断标准也可根据权威标准结合我院具体情况,进行修订,必须写明诊断依据的出处和诊断要点。

3、简单写出需鉴别的病种和要点。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证型 1:名称 1、临床表现 (1中医临床表现 (2西医临床表现 2、中西医结合治疗 (1中药治疗 治法: 方药(包括院内制剂 : 方药加减: 书写要求:根据不同症状,写出加减目的和加减的药物。 中成药: (2西医治疗 书写要求:在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下, 写出西医针对本证型参与治疗的目的和具体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 (3其他非药物治疗 书写要求:写出治疗的目的和具体治疗方法。 3、疗效评估

书写要求:总结近 3年以来的临床病例, 用数据结合相关科研、论文等资料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评估, 指出其临床疗效, 并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缩短疗程上、降低费用上、减少药物毒副作用上、降低并发症上、减少患者痛苦上等方面的优势。要将我院在本病种临床实际使用的治疗方法体现在本方案中, 避免照搬教科书和相关诊疗规范的内容。 (二证型 2 ……………… (三证型 3 ……………… (四证型 4 ……………… (五证型 5 ……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难点 (一难点分析 书写要求:对本病种中西医结合治疗难点进行客观分析, 提出的难点符合临床实际,针对性强,通过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有解决的可能性。 (二解决措施 书写要求:根据难点, 结合科室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提出本病种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创新研究思路和详细、可行的具体措施。

崩漏中医诊疗方案

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崩漏 【西医病名】功能性子宫出血 【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国家中医管理局医政司 2011年) 1、血瘀型:经行时间延长,经色紫黯有块,经行涩滞不畅,小腹疼痛不适,身重无力,舌紫黯,有瘀点,脉沉弦涩。 2、阴虚血热型:经行时间延长,量少,色鲜红或紫红,质稠;形体消瘦,颧红潮热,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3、湿热蕴结型:经行时间延长,量多,色深红,混杂黏液,阴中灼热,或伴有阴痒,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臭秽;腰腹胀痛,四肢沉重,全身乏力。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4、气虚型:经行时间长,经量多,色淡红,至清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西医诊断: 功血的诊断需排除异常出血的器质性原因,如妊娠相关的出血,生殖器官肿瘤、内科血液系统疾病及肝肾重要脏器疾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发育畸形,外源性激素及异物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等。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作出诊断。

1、病史:详细了解异常子宫出血的表现、发病时间、病程经过、目前出血情况、发病前有无停经史、以往治疗经过。应询问患者年龄、月经史,婚育史、避孕措施、激素类药物使用及全身与生殖系统有无相关疾病如肝病、血液病、高血压及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肾上腺或垂体疾病等。 2、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以排除全身性及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 3、辅助检查: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后,主要了解卵巢是否有排卵功能和黄体是否健全。 (1)、诊断学刮宫:目的包括止血和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为确定排卵和黄体功能,应在经前期或月经来潮后6小时内刮宫。(2)、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形状,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等。 (3)、宫腔镜检查:在宫腔镜下选病变区进行活检,较盲目取内膜的诊断价值高,尤其可排除早期宫腔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等。 (4)、卵巢功能测定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有参考意义。【治疗】 1、一般治疗贫血患者应补充铁剂、维生素c和蛋白质,严重贫血需输血。流血时间长者给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2、止血无排卵型功血的治疗首选性激素:对于绝经过渡期及病程长的育龄期妇女应首先考虑使用刮宫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