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第4单元知识点

地理第4单元知识点

地理第4单元知识点
地理第4单元知识点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标三维目标

课标解读常见题型真题链接

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东北三大农业布局特点。选择题2013.江苏卷,T15、16

等,4分

2.了解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东北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综合题2013.重庆卷,T12等,8

三层完全解读

1知识·能力聚焦

1.区域农业发展概况

(1)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

(2)区域农业发展的目标

2.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相对于地形、土壤等来说,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图表解读】

图4.1 东北地区的位置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一个自然地域单元完整的地区,对其位置的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①经纬度位置。该区的最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最东部也是我国位置的最东部(135°E 多)。②海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我国最偏东地区,位置显著地向海洋突出,它的南面临近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③政治地理位置。它的东面、北面、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邻,与俄罗斯有漫长的边境线。

④地缘经济区位。东北地区已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地缘中心,与周边国家贸易活跃。

图4.2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该图揭示了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长季节等。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热量和水分配合得协调,基本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这就使得农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气

温较高的4—10月,农事活动为春播、夏管、秋收,同时农作物适应环境多为喜温凉品种,如甜菜等。

(2)地形、土壤条件:①形一型一营: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关系到农业多种经营。②壤一养一量: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供给作物养分,肥沃的土壤上作物生长比较旺盛,单位面积产量高。

【图表解读】

图4.3 东北地区的地形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所环绕,山地有着丰富的森林,成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3)社会、经济条件: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重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木材基地,其区域内工业、商业、交通和人口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图解如下:

3.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

图4.4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该地区降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10℃积温,自南向北,从平原向山区递减。

图4.5 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图4.6 森林景观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图片展示郁郁葱葱、高大挺拔的树木是寒温带针叶林区的代表树种——兴安落叶松,它是最喜光又最耐寒的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的北部。

图4.7 牧业景观

该图片展示的是辽阔肥美的草原和成群的奶牛,展示了东北地区西部良好的牧业条件,并由此成为我国重要的放牧畜牧业区。

4.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和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 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特点及成因图解如下:

【图表解读】

图4.8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状况

该图及图下材料说明了黑龙江垦区耕地面积广,耕地比重大,国营农场密集,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粮食商品率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图4.9农场机械化生产

黑龙江垦区从播种到大部分田间收割,基本上实现了大型机械化生产,是我国最大的农业现代化垦区。

图4. 10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

水稻多种植在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溉区。小麦主要分布在生长期较短的北部地区,其中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玉米分布非常普遍,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

【阅读解读】

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把握要点:

(1)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的概念及生产条件

根据国家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发展各种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或集中产区,这就是地区专业化生产,也叫分区专业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是农业科技进步、商品生产发展和生产地域分工高度发展的结果。

(2)农业分区专业化在世界的分布和发展状况

农业分区专业化在发达国家是普遍现象,尤其在美国表现得更为突出。美国农业分区专业化,一方面,表现为个别农业部门和个别农产品在地区分布上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在各地区农业部门结构中,主要专业化部门的比重很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各种专用农机具的广泛使用,以及封闭式自动化饲养场的出现,更加深了农业分区专业化。

5.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图解。

2方法·技巧平台

6.用表格归纳比较同类知识的方法

3创新·思维拓展

7.复种制度、复种指数和耕作制度的区别

(1)复种制度,即复种。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种植作物一次以上,重复种植的制度。一年种植作物两次或三次的复种,称为一年两熟或三熟,两年内种植作物三次的复种,称为两年三熟。复种次数的多少受各地的自然条件,特别是热量条件、各地的积温数及生产条件制约。我国的积温数北方少而南方多,比如,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积温逐渐增加,东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积温在1600℃~3 400℃,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积温为3400℃~4 500℃,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秦岭一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积温为8000℃,为一年两熟或三熟;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南部及云南南部积温为8 000℃以上.为一年三熟。一年种植四次以上的复种,主要用于蔬菜栽培。

(2)复种指数全年内作物的播种面积为2000亩,耕地面积为1000亩,复种指数为200%,说明该生产单位种植农作物平均能达到一年两熟。耕作制度也叫

“农作制度”,是耕种土地、栽培作物的总方式。它是为了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地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而采取的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

(3)耕作制度由作物布局、轮作制度、复种、间作、混作、套种、土壤耕作、施肥和灌溉制度以及防除杂草等几个环节构成,其中以轮作制度和作物布局为中心环节。通常以各地区的作物复种轮作方式来表示该地区的耕作制度。例如,我国长江流域一般以水稻和冬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的主要种植方式,来代表这一地区的耕作制度。

“欧洲的粮仓”,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标三维目标

三层完全解读

1知识·能力聚焦

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四大条件表解:

【图表解读】

图4. 1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珠江三角洲由西江、北江、东江冲积而成,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我国广东省政府提出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共9个地级市。

图4.18 1970 ~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

从1970年到1990年,美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阅读解读】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这段阅读材料和插图介绍了中国商品交易会始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举办,简称广交会。该交易会在中国目前历史、级别、规模、商品种类、到会客商、成交效果具有六“最”。20世纪80年代以前,历届厂交会参展客商人数和成交额较少,增长较慢;20世纪80年代以后,上升趋势越来越显著。自2012年改为

中国商品进出口交易会。

【温馨提示】城市化及其意义

城市化是指由于非农产业在某地的形成和聚集,从而引起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城市化既包括人口的城市化,也包括地域的城市化,这是城市化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且不可分割的方面。

其主要意义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第一阶段(1979~1990年)特征表解

(2)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特征表解

【图表解读】

图4. 20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1979~1990年为第一阶段,工业总产值的增长较慢。1990年以后为第二阶段,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工业总产值迅猛增长。与此同时,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图4. 21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资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

中国的工厂与外商之间有明确的生产分工,中国主要从事加工、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环节,生产的附加值有限,大部分利润为外商所获取。

图4. 2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升级

从图中数据可看出,198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轻纺工业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在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仅占工业产值的10%,而到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已占到工业产值的32%,轻纺工业下降到15%,说明在短短的十几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迅速完成产业升级。

图4.23 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

2002年与1985年相比:①城镇数量猛增。新增城市有高要、四会、开平、恩平、台山、新会、惠阳、增城、鹤山等,说明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②城市规模扩大。1985年,城市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仅有广州;深圳人口由原来不足20万,到2002年突破100万;肇庆、惠州、珠海人口由原来不足20万,迅速增加到50万。

【阅读解读】

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东莞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表解:

【温馨提示】工业化与工业国

所谓工业化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它使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工业国。

4.问题与政策

“珠三角”虽抢得先机,但受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和市场腹地相对狭小等原因的限制,与后来居上的“长三角”和潜力巨大的“环渤海”相比,表现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

(1)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①产业升级面临的困难

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图表解读】

图4.25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

国际直接投资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1992~1993年间两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均明显下降,之后到1999年间比较平稳,1999年以后,长江三角洲地区明显上升、珠江三角洲地区呈下降的态势。

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在1992~1998年间,占有很高的份额并且比较稳定,1999年之后呈明显下降趋势。长江三角洲地区在1992~2001年间一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2)调整和治理措施:

①产业结构调整

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图表解读】

图4. 26 广州南沙开发区全景(效果图)

南沙开发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位于珠江人海口,东向连接东莞、深圳、香港,西向连接中山、珠海、澳门,南濒珠江人海口,是广州通向海洋的唯一通道。以南沙为中心,周围100千米范围内网罗了珠江三角洲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根据南沙地区总体规划思路,充贫利用所在区域濒临珠江人海口的临海、临港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岸线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石化、钢铁、造船、汽车制造、IT和现代物流6个产业,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临港工业基地。

②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使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极。

③加强规划与管理

一要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二要吸引和保护外来人口的合法权利。

【阅读解读】

深圳的出路何在?

深圳市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出路图解

2方法·技巧平台

3创新·思维拓展

6.城市化相关链接

城市化过程中有得有失,应该辩证地看待城市化的作用。

积极作用:城市化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促进了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是城市化的主流。

负面作用: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具有全球性,特别是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如何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城市化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人类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交通运输阻塞、城市文化消失是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三大挑战。

问题研究我的家乡怎样发展

【探究思路】

【探究方法】

了解自己家乡是前提,认识自己家乡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非常重要。同学们只要时常关心自己家乡的发展,愿意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家乡的建设上,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就能有意识地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区域)的发展经验,提出富有创造性的产业发展构想来。

【资料分析】

【思路提示】

1.该乡的发展道路为我们提供了如下启示:(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人们可以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灌溉水源等)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2)交通条件对市场经济下的农业生产

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刻。(3)加强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不断提高附加值。(4)走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路子。(5)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或产业)。

2.调查研究后,分析出自己家乡的优势条件和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参考与家乡条件相似的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创设出新颖、富有特色的产业结构。

【典例导练】

【例】(2013.重庆六区)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等)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由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根据材料及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宜万铁路的线路示意图,图中虚线圈区域的交通通达性呈现了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通达性常常作为评价交通网络和区位的综合性指标,某地区的交通状况越好,与中心城市距离越近,则它的通达性就越高;反之,通达性就越低。

材料二2011年,“成渝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2013年“两会”期间,重庆市向全国人大提交了《重庆成都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议》,意在促进“成渝经济区”能发展为内陆的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作为人口超过1亿的区域大市场,是中西部市场程度最高,产业集聚度和城市最密集的区域,规划中的成渝经济区总面积18万平方千米。

材料三我国城市群分布及“成渝经济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1)试分析虚线圈区域交通通达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2)简述我国主要城市群集中分布地区及有利的自然条件。

(3)成渝城市群中,级别最高、服务范围最大的两个城市是_______、______.

(4)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说明成渝城市群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条件。

【解析】本题图文材料信息丰富。(1)由材料一可知,与中心城市距离越近的地区,通达性就越高;有河流或铁路经过的地区,城镇数目多,交通状况好,则其通达性高。(2)从右上图三个经济圈可看出我国城市群集中分布地区,城市的自然区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及位置等;(3)成都和重庆是省级行政中心.级别最高;(4)运用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即可。

【答案】(1)由(中心)城镇向周边地区递减,由交通主干线(铁路、河流)地区向周边地区递减,表现出一定的带状空间分布特征。

(2)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城市建设成本低;(以亚热带、温带

季风气候为主)气候适宜,适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河流、湖泊较多,为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水源和运输条件;东部临海,位置优越,便于对外联系。(任答三点)

(3)成都重庆

(4)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产业集聚,市场程度高;交通便利(交通改善较多,方式多样);国家政策支持;世界产业转移带动城市的发展。(任答四点)【点拨】城市是区域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城市要发展,交通得先行。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高考命题趋向

当今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不同区域经济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自然地理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工业化与城市化又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本单元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介绍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讲述“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点带面,案例引路,总结规律。

近几年高考常考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的地域类型、农作物分布等内容,特别关注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今后要注意分析某地发展某种农作物生产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评析其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分析农业发展方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工业与城市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一直是高考热门内容,特别是上海、广东、江苏等地高考试题中,总能命出图像材料新颖,设问灵活的好题来。2013年高

考则关注了美国城市底特律的变迁。

归纳·总结·专题

一、知识网络构建

二、方法规律归类

相同点:我国的“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均为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温热多雨,适于玉米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都在50%以上;玉米单产都较高。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大农场,美国一般为家庭经营;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经营专业化的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

自然条件不同,我国玉米带所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纬度高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有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 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小数的产生: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组成: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例如: 二、小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②、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③、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 ①、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个)。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率是10。

高中英语 人教版 必修三 第四单元 基础知识点 (笔记版)

Unit 4 system系统,体系 solar system 太阳系government systems 政府体系interest vt. 使…感兴趣 常用:Sth. interest Sb. interested adj. 感兴趣的interesting adj. 令人感兴趣的 eg: What he said interested all of us. We are interested in the interesting story. 1.根据一个普遍接受的理论, 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这 次大爆炸把物质射向四面八 方。(背过) a widely accepted theory, the universe started with…. throw matter in all directions.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前面加定冠词the, 例如:the sun, the moon, the earth, the university, the world.但是名词前若有adj修饰,一般用不定冠词a/an。例如:There is a big moon in the sky. Start/begin with 以…开始;to start/begin with首先=first of all wide adj.&adv. Wide做副词表示具体的宽 He lay here, with his eyes wide open./ wide awake. widely adv. 修饰抽象的广泛的 The book is widely read. Direction表示方向常和in, from搭配。从某个方向用from, 朝某方向用in. in all directions 四面八方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朝相反 的方向 例如:The woman went to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she came.这个女士走向她来的方 向。 to do一般做目的状语,但有时候 也可做结果状语,见课本第一段 最后。Only to do结果发现常 表示意料之外的结果。例如: She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only to find/only to be told that all the salt had been sold out. 2.be to do用法,自己列出。 settle定居;解决;停留,落下; 使某人坐在某个位置;精神的镇 静例如: We finally settled in Jinan. 定居 The question is hard to settle/solve. 解决 The bird settled on the branch. 停留在树枝上 My father settled himself in the sofa after work. 坐在沙 发上 The medicine can help to settle your nerves. 镇静神经 https://www.doczj.com/doc/f617958123.html,st VI持续维持其后的介 词for经常省略。 The meeting lasted (for) three hours. 4.in time①及时in time to do/ in time for ②最终,迟早。相当于sooner or later ,eventually 例如: We were just in time for the flight.= We were just in time to catch the plane. Don’t worry. I am sure things will get better in time. 辨析:in time/ on time/ at a time(一次,每次)/at one time(曾经,一度)/ at times=sometimes(有时候) 5.atmosphere ①大气层, 经常与定冠词联用the atmosphere ②气氛,氛围 例如: An atmosphere of tension(紧 张) filled Japan after the earthquake. The atmosphere over dinner was warm and friendly. 6.As the earth cooled down, …..as在本句中为连词,翻译 为:随着。可以和with复合结构 互换。例如: As time goes by, we are older and older. = With time going by,… 11. unlike prep. 不像 Unlike his brother, he is diligent. 不像弟弟,他很勤奋。 It is unlike him to be late. 迟到可不像他的风格。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小数的产生: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组成: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例如: 二、小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

分之一 ②、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③、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

①、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个)。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温馨提示: ①、在整数中,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无论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 ②、在小数中,小数部分有几个“0”都要依次读出来; ③、读小数时数字要大写,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 ④、小数部分不能按整数部分的读法读。 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

四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的基础知识汇总 班级姓名学号 复习提示:1、熟读,领会。 2、括号中的黑体字能对答如流。 3、括号中的字会写。 1、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看、摸、闻、掂、刻、轻轻敲打听声音) 等。 2、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光泽、 软硬、条痕、气味)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岩石可以按(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颜色、形状、透明度等标准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也可能不同), 3、岩石按形成的原因,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4、(沉积岩)是地球表面物质经水流等作用下(沉积胶结)形成的, 如(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等,在沉积岩中往往会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就叫(化石)。 5、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浆会从火山口流出 来,冷却后就形成(岩浆岩),如(浮石、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等。 6、岩石受到一定的压力和高温而发生(变化),矿物会重新排列, 性质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如(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页岩变质成板岩)等。 7、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石英、云母、长石、 金刚石、方解石、石墨、石膏、盐)等都是自然界的矿物,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它们各有用途,石英用于制造(钟表和计算机);石墨制造(铅笔芯);铁矿石(炼铁);金刚石(划玻璃);金银(做首饰);石膏(点豆腐)等。 8、有些矿物形成时有着一定的(几何形状),如食盐的颗粒都是(立 方体)的。 9、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工具粗略的来检验矿物 的软硬。可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九、十课) 【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1.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色彩斑斓(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众传媒的影响;文化事业的发展) P86-87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P87-88 (1)“喜”: 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表现:A.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C.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D.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等。

(2)“忧”: 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表现:A.某些部分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 化产品;B.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C.有些媒体 单纯追求轰动效应,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 (3)措施:(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企业)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个人)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详细可见“针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应该采取的对策”) 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原因、含义) (1)原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 风格的文化产品。(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健康有益的 文化。) (2)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的含义: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 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注意:1.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与通常所说的大众文化在内容上是有区别的,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内容 上它是先进的、健康的、有益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二是在形式上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能够满足人民大 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2.“人民大众需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应该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人民大众需要”的文化则会包含性质各异的文化,比如封建迷信等思想,仍然大有市场,但是绝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一)阳光下的阴影——正确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P90-92 ★1.表现、危害与对策 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 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都属于腐朽文化。这些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 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注意:两者都是文化中的糟粕;对社会都有着严重的危害;都应当加以抵制 2.我国依然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 历史原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内部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反映 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等现象。 ★★3.对策: (1)文化消费者(公民个人):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正确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P90 ②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 P109 (2)文化生产者(企业): 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生产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小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小数。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4.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01)。 5.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用三位小数表示…… 6.小数的读法: (1)先读整数部分,再读点,最后读小数部分。 (2)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3)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例如:0.70=0.7 105.0900=105.09(这是小数的化简) 又如: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0.200 4.08=4.080 3=3.000(这是改写小数) 9.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相同,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相同,比较千分位上的数……

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1)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 (2)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 …… 11.把量和单位名称合起来的数叫名数。 12.单名数:只带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例如:4千米、0.8吨、15.38元…… 13.复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的名数。例如: 20元5角8分5吨600克…… 14.名数改写的规律:先找进率;再看是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是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最后移动小数点。口诀如下: (1)高到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移几位,看进率。 例如:1.32千克=(1320 )克(58 )厘米=0.58米 1千克=1000克1米=100厘米 高→低低←高 1.32×1000=1320克0.58×100=58厘米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一、字词 惮(dàn)踱(duó)归省(xǐng)行辈(hánɡ)撺掇(cuān duō)凫水(fú)潺(chán )曳屋许许声(yè hǔ) 絮叨(xù dāo )怠慢(dài)蕴藻(yùn zǎo)懈(xiè)屹立(yì)舀(yǎo)吁气(xū)家眷(juàn)倘(tǎnɡ) 楫(jí)亢奋(kànɡ)晦暗(huì)羁绊(jī)蓦然(mò)冗杂(rǒnɡ)烧灼(zhuó)恬静(tián)犬吠(quǎn fèi ) bó)辐射(fú)戛然而止(jiá)撇闭塞(sāi)磅礴(pánɡ  (piě) 蘸(zhàn )惬意(qiè)少顷(shǎo qǐnɡ ) 参差不齐(cēn cī)水门汀(tīnɡ)咿哑(yī yǎ)静穆(mù)颦蹙(pín cù )粲然(càn)嗔视(chēn)叱(chì ) zhà)浑身解数(xiè)尽低回婉转(wǎn zhuǎn )叱咤风云(chì  态极妍(yán)惆怅(chóu chànɡ )呓语(yì yǔ) 【第16课.社戏】 本文的标题“社戏”既是全文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又是故事内容的概括。 本文以到赵庄看社戏为线索,先略写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再详写从平桥村 夜航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劳动人民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画卷,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重难点句子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的到说不出的大。 “轻松”“舒展”两词用得非常精彩,与上文的沮丧、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神地表现出了“我”得以能去看戏时欢喜轻快的心情。“说不出的大”夸张地 表现身体的轻松。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从修辞格的角度看,连山仿佛是兽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又是运用了拟人方法,这两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得语言生动形象。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梳理者:云鹤镇秀邑小学李文君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分2课时)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乘加乘减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 (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材分析: 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教学中要切实把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情感作为本组训练的重点。 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 1、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夜莺的歌声》本文记叙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小夜莺”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叫,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员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赞颂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以歌声为线索进行,采用了首尾呼应的结构方式。 第十四课《小英雄雨来》 1、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讲的是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2、《小英雄雨来》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少年英雄雨来,游泳本领高,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赞扬了雨来机智勇敢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品质。 3、句子理解:

1)像条小泥鳅,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 用小泥鳅小鸭子来比喻雨来,表达了作者对雨来这个人物的喜爱。小动物也是可爱的。2)像鹰的爪子,恶狼般的眼睛。 用“鹰”和“恶狼”来形容敌人,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痛恨和厌恶之情。 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2、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引导我们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第十六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揭示了战争的罪恶,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个小节,分两部分:一、一至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二、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们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本文采用了对比方法进行描述。诗文结构方式相似。 园地四习作是一次看图作文 日积月累安排了一组与战争有关的成语,有的成语还包含着一个故事。 知已知彼百战百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围魏救赵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腹背受敌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兵贵神速突然袭击神出鬼没所向无敌 大白天点灯——浪费亡羊补牢—为期不晚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纸糊的窗户—一点就破关公舞大刀—拿手把戏三九天吃棒冰—寒了心 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一、近义词 赶紧—立刻快活—快乐轻蔑—轻视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爱护—保护温和—温柔赞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第13 课威尼斯商人】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恻c e隐癖p i性簌簌s u 庖p ao代中流砥d i柱诉讼s b ng 2.解释下面词语。 (1) 折衷是非:调和是非。折衷,这里指对双方争执不下的事情进行调和。 (2) 有例可援:有先例可参照。 (3)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4) 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 (5) 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上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 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威权,使人民对于君主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 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行执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 三、文学(文体) 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莎士比亚,他是英国的戏剧家和诗人(称谓)。 2.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着名的吝啬鬼,他们是法国戏剧家莫里哀笔下的阻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第14 课变脸】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糍粑c i b a睡眼惺忪x i ng s o ng打鼾h a n徘徊p a i hu a i阴霾m ai 2.解释下列词语。 (1) 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2) 睡眼惺忪: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3) 蹑手蹑脚:轻手轻脚。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没想到世上还有好人在,爷爷出现笑颜开。把我当作人看待, 亲亲热热贴胸怀。舍 不得这份情啊! 割不断这般爱! 天上雁鹅排对排,扯烂衣裳不分开! 2?我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干粗活能挑抬。下河帮你洗铺盖,煮饭帮你劈干柴…… 三、文学(文体) 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 .《变脸》作者是魏明伦。 2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3?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4?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的交代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的提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独白、对话、旁白等。 5?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6?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7?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 9?戏剧,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等。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等。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名师课堂】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字音精讲 1、易读错的字 昆(kūn)虫建(jiàn)成大概(gài)阻(zǔ)力包括(kuò)超(chāo)过跨(kuà)进检查(chá)蜜蜂(fēng)水缸(gāng)一副(fù)腹(fù)部内(nèi)容干燥(zào)灼(zhuó)伤适(shì)宜万寿(shòu)菊展示(shì)组(zǔ)成芬(fēn)芳吻(wěn)合苏醒(xǐng)强(qiáng)烈 2、易混淆的多音字 尽背钻斗闷háo(号叫) pián(便宜) zhǒng(种子) dū(首都)号便种都hào(记号) biàn(便利) zhòng(种花) dōu(都是)3、易写错的字 建:部首是“廴”; 跨:左右结构,左边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 醒:左右结构,部首是“酉”; 辨:左右都是“辛”,左边“辛”最后一笔是撇,右边“辛”最后一笔是竖; 知识点二:字形精讲 1、形近字 捡(捡东西)搏(搏斗)蜂(蜜蜂)副(一副手套)复(复习)校(学校)检(检查)博(博学)锋(锋利)幅(一幅画)腹(腹部)校(校正)芳(芬芳)密(秘密)纷(纷飞)辫(辫子)涂(涂色)组(组长)方(方正)蜜(蜜蜂)吩(吩咐)辩(争辩)途(路途)阻(阻力)

2、词语听写 温度湿度光照气温长期时钟艳丽蜜蜂辨认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跨步景物陌生记号尽管迷失确确实实花粉本能听说将近亲眼能力公里几乎记忆争奇斗艳芬芳内部醒来苏醒万寿菊强大展示昆虫修建组成迷人留心笑脸开放睡莲欣然含笑 3、近义词 喜欢——喜爱激烈——剧烈舒展——展开推测——推断大致——大概适宜——适合陆续——连续娇嫩——柔嫩艳丽——亮丽快乐——快活淡雅——素雅灼伤——烧伤超常——超凡辨认——辨别包括——包含寻找——寻觅证实——证明大概——可能空隙——间隙透明——透亮安静——清静确确实实——的的确确 3、反义词 减少——增加遥远——附近准确——含糊透明——浑浊安静——喧哗 细长——粗短末端——开端快乐——痛苦艳丽——素雅干燥——潮湿 怒放——凋零舒展——收缩苏醒——昏迷陆续——中断超常——一般 陌生——熟悉逆风——顺风 4、词语搭配 (1)形容词搭配: 形容词+ 名词:(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密切)的关系 (美丽)的笑脸(又大又娇嫩)的花瓣(淡雅)的花蕾(陌生)的景物 (超常)的记忆力(遥远)的家(安静)的角落(细长)的脚(圆圆)的卵(小小)的虾 形容词+ 动词:(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 (2)动词搭配:留心(观察)欣然(怒放)(辨认)方向(减少)阻力 (跨进)家门(检查)蜂窝(刮起)了狂风(迷失)方向 5、词语归类 (1)描写花的词语:争奇斗艳芳香四溢亭亭玉立姹紫嫣红繁花似锦含苞待放(2)AABB 式词语: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干干净净明明白白整整齐齐

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知识点

12《古诗三首》 1.《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人生前唯一的遗憾是“但悲不见九州同”,所以诗人叮嘱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充分表达了他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 的无比渴望的情感。 2.《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写在一家旅店墙壁上的,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表现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贪图享受、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出了诗人对当朝权贵纵情声色、醉生梦死、不思进取的批判和愤怒。“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游人”指的是南宋的统治者。“醉”字把“游人们”醉生梦死的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3.《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 220 首,其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看法,对当时死气沉沉的局面 的批判;“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热烈希望,希望清政府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 4.字词解释: 示儿:给儿子看。元:同“原”,本来。但:只。九州:代表中国。王师:南宋朝廷的军队。 乃翁:你们的父亲。临安:今浙江杭州。邸:旅店。直:简直。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 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恃:依靠。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抖擞:振作、振奋。 5.āi 哀.思、唉.声叹气、挨.近、尘埃.jì 祭.奠、纪.念、计.算、记.录 6.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写出了诗人陆游的遗憾;“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表达了诗人林升对当朝达官显贵的批判;“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写出了诗人龚自珍对当时死气沉沉的局面的批判。 7.爱国诗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3《少年中国说》 1.《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梁启超,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引领全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只有中国少年强大了,少年中国才能强大起来。文中用红日(初升的太阳)、河(奔腾的 黄河)、潜龙(腾跃的蛟龙)、乳虎(啸鸣的乳虎)、鹰隼(展翅试飞的鹰隼)、奇花(珍奇的花蕾)、干将(刚磨好的宝剑)来比喻少年中国,赞美少年中国。

【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四单元知识要点 ⑧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读一读,记一记: 山川名山大川 穷尽山穷水尽 烟云烟消云散 遥远山遥路远 (2)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楼(高楼楼房)依(依然依旧) 尽(尽头尽力)层(云层层次) 照(日照照明)炉(香炉火炉) 烟(烟花烟云)挂(牵挂挂念) 川(山川四川)

⑨黄山奇石 (1)好词积累: ①闻名中外秀丽神奇一动不动金光闪闪奇形怪状 ②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高高的山峰不住地啼叫(2)选做:读一读,选几个词语夸夸某处景物。 风景景色风景如画 秀丽秀美一枝独秀 著名名字名不虚传 闻名新闻百闻不如一见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南(南方南北)部(部首全部) 些(一些这些)巨(巨大巨人) 位(座位一位)每(每天每当) 升(上升升高)闪(闪亮闪电) 狗(小狗花狗) ⑩日月潭 (1)读一读,记一记: 群山环绕名胜古迹点点灯光树木茂盛 山清水秀蒙蒙细雨隐隐约约风光秀丽 (2)好词积累: 美丽的小岛圆圆的太阳弯弯的月亮

薄薄的雾清晰地展现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名(姓名名字)胜(胜利必胜) 迹(古迹足迹)央(中央央求) 丽(美丽华丽)华(中华华丽) 展(展开展现)现(出现现在) 披(披上披着) ?葡萄沟 (1)注意下面多音字的读音。 种(zhòng)葡萄种(zhǒng)子好(hào)客好(hǎo)人 葡萄干(gān)干活(gàn)水分(fèn)分(fēn)开(2)好词积累: 茂密的枝叶绿色的凉棚 热情好客的老乡流动的热空气 (3)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五彩缤纷,漂亮极了。◇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有的跳绳,有的打篮球,有的打乒乓球,还有的跳皮筋,形式多样,热闹极了。

第四单元比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四单元比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 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后项不能是零。例如21:7 其中21是前项,7是后项。 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做比的化简。(化简后比的前项和后项没有公因数,化简后要检查) 3、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 再进行化简:例如:6 1 :9 2=(6 1 ×18):(9 2 ×18)=3:4 也可以用:4:3432 9 619261== ?=÷ 15:815 8 385183:2.0==?= 可以转为除法的运算 4、 求几个数的连比的方法,如:甲∶乙=5∶6,乙∶丙=4∶3,因为[6,4]=12,所以5∶ 6=10∶ 12, 4∶3=12∶9, 得到甲∶乙∶丙=10∶12∶9。 5、() 210 3615()24()()43:2+=+=÷=÷=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比较 1.目的不同。求比值就是求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而化简比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结果不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这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而化简比最后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比,要写成比的形式 3.读法不同。如6:4求比值是6:4=6÷4=4 6=2 3读作二分之三还可写作1.5(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是6:4=6÷4=4 6 =2 3读作三比二还可写作3:2(结果是一个比) 四、比的应用 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 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 ) 女生:5×7=35(人)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5(人) 第二步求女生: 女生:5×7=35(人)。 全班:25+35=60人 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2.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的数,叫小数。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 4.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5.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6.小数可以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 7.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8.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9.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 10.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11.小数点向左 1; 移动一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 1; 移动两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0 1; 移动三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00 12.四句歌: 小数点移动要记牢;右移扩大、左移缩小; 移动一(二、三、----)位是10(100、1000-----)倍;位数不够“0”补位。 13.数的扩大 一个数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一个数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一个数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14.数的缩小 一个数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一个数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一个数数缩小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15.名数的改写 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 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重点词汇】 1.humorous adj.有幽默感的; humor n. 幽默 2. silent adj.沉默的;silence n.沉默in silence 保持沉默 3.helpful adj. 有帮助的help n. v. help sb (to) do sth. helper n. 帮手 4. score n &v.得分,进球。 5. interview v &n. 面试,采访;inerviewer 采访者;主持面试者 6. dare v. 敢于;胆敢; 7.private adj. 私人的,私密的。privacy n.隐私 8.require v.需要;要求; 9. European adj.欧洲的;Europe n. 欧洲 a Europe country 10. British adj.英国的;Britain n.英国 11.speech n. 讲话;发言;speak v.spoke过去式spoken过去分词 12. influence n &v影响;have an influence on对…有影响 influential adj有影响的 13. proud adj. 自豪的,骄傲的;be proud of 为感到自豪 pride n 骄傲take pride in 为感到自豪 16. seldom adv. 不常,很少;= hardly = scarcely 17. fail v. 不及格,失败;failure n.失败 反:succeed v. 成功success n.成功 fail to do sth. 未能做某事succeed (in) doing sth. 成功做某事 fail (in) the examination考试不及格 18. general adj. 普通的,常规的;n.将军in general 总体而言 19. introduction n.介绍;introduce v.介绍 introduce sb. to sb. 把某人介绍给某人 20.Appearance: 表达外貌的词 tall, short, fat, thin, young, old, straight hair, curly hair, long hair, short hair, medium build, medium hight 21.Personality: 表达性格的词 outgoing, serious, funny, smart, friendly, shy, unfriendly, quiet happy, 22.u sed to 过去常常,以前常常情态动词 used to + 动词原形 表示过去的习惯或过去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或状态(现在已 经不再存在)。只有一种式,即过去式。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 句式:肯定句: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否定句:I didn’t use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疑问句:Did you afraid of the dark? 答语:Yes, I did. No, I didn’t. be used to do sth 表示“被用来做某事”,是被动结构,强调主语是动词use 的承受者。 Stamps can be used to send letters. 邮票可用来寄信。 be used to doing sth 意为“习惯于做某事”,其中to是介词,后须接名词或动词-ing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