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语文】第4单元知识点汇总

【初一语文】第4单元知识点汇总

【初一语文】第4单元知识点汇总
【初一语文】第4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文题解读

文题中的“叶圣陶先生”表明了文章要写的主要人物,“二三事”则表明了所记叙的是叶圣陶先生的两三件事情。本文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20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3.写作背景

作者和叶圣陶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叶圣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时,聘请张中行到人教社工作。张中行以在北京多年、普通话好的优势,在工作之余协助叶圣陶先生编辑多种语文读物。张中行一直敬佩叶圣陶先生的为人,他们的交往一直持续到叶圣陶先生去世。1988年2月叶圣陶先生辞世,3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表达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4.知识链接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任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5.字词积累

丁卯(mǎo )商酌(zhuó)譬如(pì)累赘(léi zhuì)拖沓(tà)妥帖(tiē)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勤奋好学。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修润:修改润色。

南腔北调:形容人口音不纯,掺杂方音,也指说各地方言的人都有。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第四单元概览课题

作者核心内容主要特点单元策略叶圣陶先生二

三事

张中行记叙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赞美叶圣陶先生的品行以小见大,叙议结合学习略读,确定阅读重点,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驿路梨花

彭荆风叙述云南哀牢山地区一间小茅屋的故事,赞颂雷锋精神和助人为乐的品德间接描写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论述尽责任与否与人生的痛苦、快乐之间的关系论证严谨,思路清晰短文

两篇陋室铭刘禹锡描绘居室环境,表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情操托物言志;反向立意爱莲

说周敦颐以花喻人,突出莲的美好形象,表

达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志趣托物言志;衬托手法

商酌:商量斟酌。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累赘:(事物)多余、麻烦;(文字)不简洁。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6.文章结构

7.内容主旨

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叙,赞美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同时也阐明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二《驿路梨花》

1.文题解读

文题中的“梨花”既指漫山遍野盛开着的洁白的梨花,又指具有美好心灵的哈尼族小姑娘,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题目形象优美,清新洗练,语义双关,寓意深远。

2.作者简介

彭荆风(1929-2018),江西萍乡人,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驿路梨花》,长篇小说《鹿衔草》,与人合写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芦笙恋歌》等。

3.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77年。“文化大革命”后,党中央重新发出了学习雷锋的号召。作者曾随军在云南生活多年,有感于这里的淳朴民风和人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写下了与此相关的人和事。

4.知识链接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5.字词积累

驿路(yì)竹篾(miè)陡峭(dǒu qiào)露宿(sù)简陋(lòu)寨(zhài)瑶族(yáo)

麂子(jǐ)修葺(qì)恍惚(huǎng hū)菌子(jùn)撵(niǎn)晶莹(yíng)折损(sǔn)香气四溢(yì)扛(káng)

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文中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延伸:延长;伸展。

竹:劈成薄片的竹条。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恍惚:(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修葺:修理(建筑物)。茸,修理、修建。

晶莹:光亮而透明。

折损:损失。文中指因过分尊重使人承受不起,客套话。

6.文章结构

7.内容主旨

本文通过叙述云南边疆哀牢山地区一间小茅屋的建造和受到照料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此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地歌颂了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三《最苦与最乐》

1.文题解读

本文的题目即本文的论题,把“苦”与“乐”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语放在一起,构成对比,又分别以“最”来修饰,既使论题鲜明突出,又能吸引读者。

2.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3.写作背景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此,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的高度,写下此文,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欢乐的理解。

4.知识链接

议论文的论据

(1)定义: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2)论据的类型:

①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的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得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观点

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②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应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道理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作者的说理分析等。

(3)使用论据的要求:

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在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含义。

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

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

5.字词积累

契约(qì)揽(lǎn)大抵(dǐ)悲天悯人(mǐn)

6.文章结构

7.内容主旨

本文论述了人在面对责任时是逃避还是承担的问题,告诉我们背负应尽而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四《短文两篇》

1.文题解读

《陋室铭》“陋室”指简陋的屋子,“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陋室铭”就是写陋室的文章,点明了写作的内容。

《爱莲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爱莲说”就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点明了写作的内容。

2.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著有《刘梦得文集》。代表作有《竹枝词》《乌衣巷》《望洞庭》《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后人遂称为“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3.写作背景

《陋室铭》

唐顺宗时,刘禹锡热心支持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以后又任连州、和州等州刺史。在被贬至安徽和州县时,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就故意刁难。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住房也越来越小、越来越简陋,最后仅剩斗室。于是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以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爱莲说》

本文是周敦颐在南康郡(今属江西)任职时写的。在此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在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高洁,感官场之污浊,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4.知识链接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一般用韵。根据载体和用途的不同,又分为座右铭、器物铭、墓志铭、居室铭、山川铭等。《陋室铭》即属于居室铭。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相似。

5.文言知识

(1)一词多义

之: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词类活用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②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长出藤蔓,长出枝茎)

③惟吾德馨(名词用作形容词,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④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⑤无案牍之劳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3)古今异义

①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躯体;今义:样子,形状)

②亭亭净植(古义:竖立;今义:栽种)

(4)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者也”表判断)

②倒装句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宾语“何陋”前置到动词“有”之前,正常语序为“有何陋”)

③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濯”后省略了介词“于”)

6.文章脉络

7.文章主旨

《陋室铭》通过对自己的简陋居室的描写,说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爱莲说》以“莲”自喻,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 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小数的产生: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组成: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例如: 二、小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②、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③、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 ①、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个)。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率是10。

初一语文知识点

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a.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b.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二1: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4: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5: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6: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完结篇)

第一单元 1.《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 ⑦贮蓄:存放,储藏 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3.雨的四季刘湛秋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 单元

201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验卷 班别姓名学号 一、语言积累(23分,1—9题每题2分,10题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滑稽.(jī)赫赫.(hè)孪.生(luán)哞.(mōu)B.随声附和.(hè)肋.骨(lì)漏.洞(lòu)酥.(sù)C.情不自禁.(jīn)引弦.(xián)何遽.(jù)髀.(bèi)D.跛.脚(bō)踉.跄(lànɡ)女娲.(wā)饶.(ráo)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赅人听闻眩目头衔精致 B.大声疾呼飘缈妥当霹雳 C.莽莽榛榛寂寞呈报陛下 D.通霄达旦烦躁腥臊爵士 3.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布是华丽的!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②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天空。 ③有影子陪伴着他走出家门,他们去一个的树林里散步。A.精致布满宁静 B.精致充满宁静 C.精细布满安静 D.精细充满安静 4.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A.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B.“是什么在飞?”盲孩子停下脚步仔细听着,“我听见翅膀扇动的声音”。C.女娲给自己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D.“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5.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 ....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 ....,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汽车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 B.我国的棉花产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C.太阳虽然早已下山,但暑气并没有收敛。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小数的产生: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组成: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例如: 二、小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

分之一 ②、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③、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

①、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个)。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温馨提示: ①、在整数中,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无论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 ②、在小数中,小数部分有几个“0”都要依次读出来; ③、读小数时数字要大写,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 ④、小数部分不能按整数部分的读法读。 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

初一上册语文的重点知识点

初一上册语文的重点知识点 初一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所以想要学好语文,别忘了在课后做好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初一上册语文的重点知识点,快来学习学习吧! 第1课.散步莫怀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 蹲dūn下 2.解释下列词语。 (1)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 第2课.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tān hunsh yǎngju biqio cufng shnwān du 瘫痪侍养诀别憔悴仿膳豌豆 二、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课文写了四件事: (1)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 (2) 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 (3) 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 母亲的临终嘱托 2.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答: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再照顾花了。 3.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答:因为母亲希望我的心情好一点,也有助于病情。 4.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 答:因为母亲看到了希望,这是我第一次答应母亲带我去玩。 5.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意?这

最新整理初一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学习初一的语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对所学的知识点 进行归纳总结。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一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一语文记叙文重点知识点 1.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线索:①人线(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线(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③情线(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 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线(中心事件)⑤时间线⑥地点线 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如何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 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一、字词 惮(dàn)踱(duó)归省(xǐng)行辈(hánɡ)撺掇(cuān duō)凫水(fú)潺(chán )曳屋许许声(yè hǔ) 絮叨(xù dāo )怠慢(dài)蕴藻(yùn zǎo)懈(xiè)屹立(yì)舀(yǎo)吁气(xū)家眷(juàn)倘(tǎnɡ) 楫(jí)亢奋(kànɡ)晦暗(huì)羁绊(jī)蓦然(mò)冗杂(rǒnɡ)烧灼(zhuó)恬静(tián)犬吠(quǎn fèi ) bó)辐射(fú)戛然而止(jiá)撇闭塞(sāi)磅礴(pánɡ  (piě) 蘸(zhàn )惬意(qiè)少顷(shǎo qǐnɡ ) 参差不齐(cēn cī)水门汀(tīnɡ)咿哑(yī yǎ)静穆(mù)颦蹙(pín cù )粲然(càn)嗔视(chēn)叱(chì ) zhà)浑身解数(xiè)尽低回婉转(wǎn zhuǎn )叱咤风云(chì  态极妍(yán)惆怅(chóu chànɡ )呓语(yì yǔ) 【第16课.社戏】 本文的标题“社戏”既是全文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又是故事内容的概括。 本文以到赵庄看社戏为线索,先略写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再详写从平桥村 夜航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劳动人民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画卷,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重难点句子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的到说不出的大。 “轻松”“舒展”两词用得非常精彩,与上文的沮丧、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神地表现出了“我”得以能去看戏时欢喜轻快的心情。“说不出的大”夸张地 表现身体的轻松。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从修辞格的角度看,连山仿佛是兽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又是运用了拟人方法,这两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得语言生动形象。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春 《春》: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 《春》一文作者用诗的笔调,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多角度(视、听、嗅、味)、多层次地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字音:朗润喉咙hóu lóng 应和yìng ha抖擞sǒu 窠kē巢黄晕yùn 卖弄(字义)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文首:“盼望着,盼望着”——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期待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 春草图:(第三自然段) 在词语、修辞运用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 的挤劲儿,表现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偷偷地”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在不经意间破土而出的情态。“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侧面烘托春草的生机勃勃。 写景层次:由点到面由物到人正侧结合 春花图:(第4自然段) 在词语、修辞运用上:“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百花争艳、生机盎然的热闹景象。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鲜明。一个“闹”字,既写出了声音又写出了动态。“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野花数量多,色彩明丽,闪闪发光的特点。 在写景的层次上:由树上到花下到遍地,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相结合。 春风图:(第5自然段)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 吹面不寒杨柳风……从触觉方面,引用加比喻,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春风的温暖柔和。然后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仿佛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接下来写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和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从听觉的角度来侧面写,表现了春风的和悦。风是无形的,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卖弄:原意是炫耀的意思,文中是尽情的表现,形象地写出了鸟鸣叫的声音多,此起彼伏,连续不断 春雨图:(第6自然段) 在词语的运用上:先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运用比喻和排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雨细细、密、亮、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名师课堂】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字音精讲 1、易读错的字 昆(kūn)虫建(jiàn)成大概(gài)阻(zǔ)力包括(kuò)超(chāo)过跨(kuà)进检查(chá)蜜蜂(fēng)水缸(gāng)一副(fù)腹(fù)部内(nèi)容干燥(zào)灼(zhuó)伤适(shì)宜万寿(shòu)菊展示(shì)组(zǔ)成芬(fēn)芳吻(wěn)合苏醒(xǐng)强(qiáng)烈 2、易混淆的多音字 尽背钻斗闷háo(号叫) pián(便宜) zhǒng(种子) dū(首都)号便种都hào(记号) biàn(便利) zhòng(种花) dōu(都是)3、易写错的字 建:部首是“廴”; 跨:左右结构,左边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 醒:左右结构,部首是“酉”; 辨:左右都是“辛”,左边“辛”最后一笔是撇,右边“辛”最后一笔是竖; 知识点二:字形精讲 1、形近字 捡(捡东西)搏(搏斗)蜂(蜜蜂)副(一副手套)复(复习)校(学校)检(检查)博(博学)锋(锋利)幅(一幅画)腹(腹部)校(校正)芳(芬芳)密(秘密)纷(纷飞)辫(辫子)涂(涂色)组(组长)方(方正)蜜(蜜蜂)吩(吩咐)辩(争辩)途(路途)阻(阻力)

2、词语听写 温度湿度光照气温长期时钟艳丽蜜蜂辨认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跨步景物陌生记号尽管迷失确确实实花粉本能听说将近亲眼能力公里几乎记忆争奇斗艳芬芳内部醒来苏醒万寿菊强大展示昆虫修建组成迷人留心笑脸开放睡莲欣然含笑 3、近义词 喜欢——喜爱激烈——剧烈舒展——展开推测——推断大致——大概适宜——适合陆续——连续娇嫩——柔嫩艳丽——亮丽快乐——快活淡雅——素雅灼伤——烧伤超常——超凡辨认——辨别包括——包含寻找——寻觅证实——证明大概——可能空隙——间隙透明——透亮安静——清静确确实实——的的确确 3、反义词 减少——增加遥远——附近准确——含糊透明——浑浊安静——喧哗 细长——粗短末端——开端快乐——痛苦艳丽——素雅干燥——潮湿 怒放——凋零舒展——收缩苏醒——昏迷陆续——中断超常——一般 陌生——熟悉逆风——顺风 4、词语搭配 (1)形容词搭配: 形容词+ 名词:(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密切)的关系 (美丽)的笑脸(又大又娇嫩)的花瓣(淡雅)的花蕾(陌生)的景物 (超常)的记忆力(遥远)的家(安静)的角落(细长)的脚(圆圆)的卵(小小)的虾 形容词+ 动词:(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 (2)动词搭配:留心(观察)欣然(怒放)(辨认)方向(减少)阻力 (跨进)家门(检查)蜂窝(刮起)了狂风(迷失)方向 5、词语归类 (1)描写花的词语:争奇斗艳芳香四溢亭亭玉立姹紫嫣红繁花似锦含苞待放(2)AABB 式词语: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干干净净明明白白整整齐齐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第一单元复习旨要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è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瘫痪(tān)(huàn) 憔悴(qiáo)(cuì) 姊(zǐ)妹 絮絮(xù)叨叨诀别(jvé)粼粼(lín)菡萏(hàn)(dàn )攲(qī)斜 各得其所喜出望外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 3、课文内容把握。 ①《秋天的怀念》文中双腿残疾的“我”,心理变得极为焦躁不安: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母亲默默地承受着“我”的“暴怒无常”,始终以耐心和微笑安抚“我”心灵的创伤。最终,“我”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④《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⑤《荷叶》歌颂母爱。 ⑥《咏雪》客观的叙述了谢家子弟在寒雪日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⑦《陈太丘与友期》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强调了“信”和“理”的重要。 4、文言文重点复习。咏雪

2020初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2020初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 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3.《生命生命》的作者是台湾(地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很多散文。 4.《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时代)女作家宗璞。 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5.《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是清(朝代)文学家沈复。 《童趣》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在文中作者叙述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等童年趣事。 6.《理想》的作者是当代(时代)诗人流沙河。 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理想》是哲理诗。 7.《行道树》节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节选自《无言歌》,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周素珊。 8.《人生寓言》选自《周国平文集》,作者是当代着名诗人、哲学家(称谓)周国平(人名)。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动物,也能够是人或非生物。 9.《我的信念》的作者波兰(国名)着名科学家玛丽·居里,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10.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 11.《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体裁)。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着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着名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 13.《山中访友》的作者是李汉荣。 14.《秋天》一诗的作者是何其芳,他是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称谓)。 15.《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称谓)。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16.《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湾。 17.《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大诗人。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 一、基础识记:(9小题,共37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两只口袋 普罗米修斯造人,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恶行,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有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只挂在后面,因此人们总看见别人的恶行,自己的却瞧不见。 37分) 1、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并改正。(4分) ⑴A、陛下bì B、钦差qīn C、爵士ju?D、澄澈dang ()⑵A、妥当tuǒ B、头衔xián C、称职chang D、更衣gēng ()寓意: 8.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⑶A、嬉戏xī B、滑稽(jī) C、孪生luán D、炫耀xuán()⑷A、女娲wā B、庇护pìC、哞哞mōuD、霹雳pī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赅人听闻眩目头衔精致 B.大声疾呼飘缈妥当霹雳 C.莽莽榛榛寂寞呈报陛下 D.通霄达旦烦躁腥臊爵士 3.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A.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B.“是什么在飞?”盲孩子停下脚步仔细听着,“我听见翅膀扇动的声音”。 C.女娲给自己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D.“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

第四单元比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四单元比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 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后项不能是零。例如21:7 其中21是前项,7是后项。 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做比的化简。(化简后比的前项和后项没有公因数,化简后要检查) 3、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 再进行化简:例如:6 1 :9 2=(6 1 ×18):(9 2 ×18)=3:4 也可以用:4:3432 9 619261== ?=÷ 15:815 8 385183:2.0==?= 可以转为除法的运算 4、 求几个数的连比的方法,如:甲∶乙=5∶6,乙∶丙=4∶3,因为[6,4]=12,所以5∶ 6=10∶ 12, 4∶3=12∶9, 得到甲∶乙∶丙=10∶12∶9。 5、() 210 3615()24()()43:2+=+=÷=÷=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比较 1.目的不同。求比值就是求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而化简比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结果不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这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而化简比最后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比,要写成比的形式 3.读法不同。如6:4求比值是6:4=6÷4=4 6=2 3读作二分之三还可写作1.5(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是6:4=6÷4=4 6 =2 3读作三比二还可写作3:2(结果是一个比) 四、比的应用 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 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 ) 女生:5×7=35(人)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5(人) 第二步求女生: 女生:5×7=35(人)。 全班:25+35=60人 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最全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散步莫怀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蹲dūn下 2.解释下列词语。 (1)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tān huàn shì yǎng jué biéqiáo cuìfǎng shàn wān dòu 瘫.痪.侍养诀别憔悴仿膳豌豆 二、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课文写了四件事: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2.“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答: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再照顾花了。 3.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答:因为母亲希望“我”的心情好一点,也有助于病情。 4.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 答:因为母亲看到了“希望”,这是“我”第一次答应母亲带“我”去玩。 5.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意?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因为母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从而想让“我”以后照顾自己。后文写“要好好儿活”是“我”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照顾自己。在文章结构上起“前后呼应”的效果。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叙述人称(三种人称): 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全套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全套教案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童话。文章运用夸张手法讲述了一个昏庸无能、虚伪愚蠢的皇帝上当受骗的荒唐故事,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虚伪本质,本文诙谐有趣,且内涵丰富对学生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应该保持良好的品格如诚信、无私,该怎样去呵护、去坚持,让心灵家园永远烂漫、秀美。本节课应该引导学生像童话中的那个小孩子一样无私无畏,说真话、做好事、热爱美、创造美,以实际行动战胜假、恶、丑,让世界相信:明天会更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语言描写的妙处,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 在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更深地理解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借助童话来深刻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奢侈、骄横、愚蠢的本质,同时也启发人们要敢于说真话,做正直、无私的人。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节,对皇帝的动作、语言,特别是心理活动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像《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哪位同学能流畅生动地讲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给大家听呢?(待1~2名同学讲完后)优美的故事总是令人心醉和难忘的。今天,我们一起倾听十九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给我们讲《皇帝的新装》。 二、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分配角色。 叙述旁白 皇帝 老大臣 骗子 诚实的官员 大家(骑士、典礼官、小孩子、爸爸、百姓) (2)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评价。 2.速读课文,看谁能填对老师出的题目。每空只能用一个字。 情节线索:(爱)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3.请一位同学照此顺序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情节完整,语言连贯,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说得简要明白。 四、课文精读 1.复述“爱新装”部分。 (1)弄清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从置装费用:不惜倾其所有从心思兴趣:最爱炫耀新衣从换衣次数:每一天每一点钟爱新装 ②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写皇帝爱穿着的癖好,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 (2)找出第一部分中的关键词语。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九、十课) 【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1.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色彩斑斓(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众传媒的影响;文化事业的发展) P86-87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P87-88 (1)“喜”: 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表现:A.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C.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D.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等。

(2)“忧”: 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表现:A.某些部分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 化产品;B.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C.有些媒体 单纯追求轰动效应,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 (3)措施:(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企业)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个人)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详细可见“针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应该采取的对策”) 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原因、含义) (1)原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 风格的文化产品。(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健康有益的 文化。) (2)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的含义: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 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注意:1.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与通常所说的大众文化在内容上是有区别的,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内容 上它是先进的、健康的、有益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二是在形式上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能够满足人民大 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2.“人民大众需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应该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人民大众需要”的文化则会包含性质各异的文化,比如封建迷信等思想,仍然大有市场,但是绝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一)阳光下的阴影——正确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P90-92 ★1.表现、危害与对策 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 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都属于腐朽文化。这些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 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注意:两者都是文化中的糟粕;对社会都有着严重的危害;都应当加以抵制 2.我国依然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 历史原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内部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反映 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等现象。 ★★3.对策: (1)文化消费者(公民个人):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正确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P90 ②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 P109 (2)文化生产者(企业): 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生产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